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讀中國家風有感

讀中國家風有感

家風,是歷史傳承中融入我們血脈中的精華,是先祖精神審視下的家族風氣,甚至是一種神祕的契約,他決定着每個人、每個家庭,以至整個國家的精神氣質與靈魂走向。

讀中國家風有感

中國歷史五千年源遠流長,彙集廣袤土地上的各族文化,經過千百個輪迴演變至今,無論是政治、經濟、甚至文化、信仰都形成一定之規。自父系社會以來,子承父姓,男外女內,雖無明確之規,但流傳千古。中國人的勤儉持家,一種在過去時代不被世界人民認同的金錢觀在經過幾次波峯波谷般的金融危機後,也被漸進推崇為一種正確的生活方式。的確,中國人的金錢觀、家庭觀、民族感在繼續着傳承的同時,也在全世界成為了一種榜樣

進入新世紀,在如此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家風也在隨着新時代逐漸升華。男女平等取代了男尊女卑,家庭等級制度分化變得公平、民主、和諧。

新時代下,每個人都承載着沉重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每個人既是家庭中的一員,更是社會中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每個人既是充實的更是辛苦的,除去每天的生活瑣碎,更要為了生存奔波,城市中沒有自給自足的良田,也沒有青山綠水的依靠,我們依靠的只有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我們獲得的是尊重和平等。達爾文的進化論適用於各個時期,逆流而上者終究被淘汰,不被社會遺忘的是那些順應潮流的人。

中國人講究理解和寬容,不把自我的意識強加在其他人身上。這種温婉、平和的心態影響着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我們的母親給予我們香甜的乳汁,教會我們用愛包容一切。我熱愛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宥”一個看似簡單的漢字藴含了中國最深遠的內涵。宥,寓意寬容、原諒。《國語.周語》中説道:宥,寬也;《節寰袁公傳》中説道:又當定陵鎮靜,不聞治天下也。當一個人面對一件事能夠保持寬容原諒時,家下就什麼都有了。可見宥乃做人之本,而宥源自於互敬互愛,中國自古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宥”亦然。我們在寬容和尊重他人的同時首先要受到他人的寬容和尊重,社會中是這樣,家庭中更應如此。

我們常説互敬互愛、相濡以沫、相敬如賓、父慈子孝等等,體現的都是一種互相的彼此的交流。的確,家庭的經營不是單方向的,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共同努力的結果,不論夫妻、長輩、子女,每個人都應審視自己,在生活中先找準自己的問題,修正自己再去提及他人,嚴以律己乃德才兼備之基,寬以待人乃海納百川之石。家庭中基石不牢何以築起強大的壁壘,何以以身作則傳道授業。由此可見,家中長輩在家庭傳承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當我們有了堅實的靠山柔軟的水流,試問外柔內剛,剛柔並濟還需要掛在嘴邊?那是一種漸漸的渲染,淡淡的相隨,不需任何粉飾,因為從新芽至樹幹,每一點精華都融入血液,每一滴成長都飽含晶瑩。相反,那些在道德、行為、甚至法律上時常越界之人往往在家庭教育上缺少法則和關愛,扭曲的家庭觀和人生觀在本無法以身作則的父母身上訴説,教會孩子的只剩陰影和黑暗。人們常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身不正無以正人身,下樑的穩固還需上樑的基礎。年輕氣盛和盛氣凌人都是留給年輕的權利,瀟灑過後更要回頭看,兼顧家庭賦予的責任,正確履行教育子女的義務才是迴歸根本。

良好氛圍的家庭環境是民主、平等的,不會因為是長輩就高傲自大,也不會因為是晚輩就無理取鬧,家庭中,做永遠比説更重要。柴米油鹽的生活不是靠幾句話就實現的,尊老愛幼也不是掛在嘴邊就能得到認可的。除去各種修飾的面紗,除去生活的調味劑,留下的是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真正長久的存在依靠的從來不是甜言蜜語,實幹家和理想家的對決在生活中從未失敗,經過進化和升級的變革後,“嘴把式”終會被歷史淘汰。

人們時常羨慕日本和德國的教育方法,日本人的堅韌和德國人的嚴謹不是説説就好,是要從年幼開始訂立規矩,真抓實幹,出生的頭三年影響一個人的一聲,願每個孩子的頭三年都是用實力和實例鑄就的,語言的粉飾終會被現實的壁壘壓倒;願每個孩子經過良好的優質家庭教育後走上社會都能被需要;願每個孩子都能將自己最真摯的優點傳承,去偽存真,進化出更加實幹更加堅實的民族。

中國人在汲取了五千年文明後,在新世紀又重新蜕變,將新與舊完美地融合,然後流傳於後世。相信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定會將温婉、謙和、堅韌、嚴謹行程獨具中國特色的家風,在全世界都變成最獨特的標杆。

標籤: 家風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qwvw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