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通用多篇)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1

《長大不容易》這本書從孕育生命開始,一直到孩子成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盧老師還是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給我們講述瞭如何去對待孩子,如何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要生“蜜月寶寶”,盧老師用實際的例子很生動的為我們講述了為什麼不要“蜜月寶寶”,説的很好“如果你想生個健康快樂的寶寶,一定要等到自己健康快樂的時候再懷孩子”,是啊,誰不想要個健康快樂的寶寶,這對我們未婚女性是多麼重要的勸告。

心情影響長相,盧老師也是以自己的兒子以及孫兒為例,説明了為什麼心情會影響長相,非常生動,也很容易理解。這點不僅僅是對孕婦和寶寶來講的,對任何一個人來説壞情緒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敵人”。所以後面盧老師還講解了好心情從哪裏來,這個對我們來説太有用了,其中説到“延長快樂、縮短煩惱、篩選記憶”,還有很多針對準媽媽如何保持好心情,生出漂亮寶寶的祕訣。後面也有講到準爸爸需要做點什麼:胎兒最喜歡爸爸的聲音和愛撫。當妻子懷孕後,丈夫可經常隔着肚皮輕輕撫摸胎兒,胎兒對爸爸手掌的移位能做出積極的反應。男性特有的低沉、寬厚、粗礦的聲音更適合胎兒的聽覺功能,也許是因為胎兒天生就愛聽爸爸的聲音,所以胎兒對這種聲音的都表現出相應的反應能力,這一點是媽媽無法取代的。懷孕期間,不僅準媽媽要微笑,準爸爸也要微笑,因為爸爸的情緒,會影響到妻子的情緒。所以愛子先愛妻。盧老師不僅僅教我們如何愛寶寶,也教我們如何愛身邊的人。

我想很多的年輕夫婦都想過以後寶寶呱呱墜地了以後應該如何以身作則,成為好的啟蒙老師,成為好的榜樣,但是盧老師説道德教育從胎教開始,想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從孩子在母腹中孕育的那天開始,就應該是孩子的榜樣和老師了。下漫漫人生中有多少人總想如何改變一些壞的習慣,但是總是無法堅持,但當有另一個小的生命在催促着自己的時候,往往我們可以改變很多東西。

天下的父母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龍成鳳,但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力,甚至如何培養孩子的天賦,也許是這是困惑所有父母的問題。盧老師首先講述到媽媽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當讀到這裏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情緒力量之大,不僅影響孩子的長相,就連孩子的智力也深受影響。不僅如此,盧老師説人是情感性的動物,準媽媽的情緒將左右胎教的成敗,其實對於我們來説情緒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工作質量等等,可見擁有好的情緒是多麼的重要。為了讓準媽媽和寶寶的生活都有規律,甚至盧老師還給了一些成功媽媽的作息規律表。因為有規律的生活,才會使人保持愉快、平靜的心情。對於天賦的培養盧老師也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也是通過一些優秀孩子的成長經歷給我們論證了天賦是可以培養的,同時也展示瞭如何培養天賦,語言很簡單,但卻説的很明白。

身邊也有很多準媽媽,也常常看到他們給孩子播放胎教的音樂,但是對如何選擇胎教的音樂,我想很多的父母都是茫然的。盧老師在這個章節的最後給我們列舉的在什麼時間播放什麼樣的音樂,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同時也再三強調了音樂的重要性,我想有了音樂寶寶和媽媽也就有了更多的快樂吧。

準媽媽不僅僅孕育了生命,同時也孕育了幸福。我讀到了做父母的不易,也讀到了生命的意義。

之前也總有人説我們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可是每次過生日從來都是媽媽做一桌子的好菜,媽媽總是在背後默默無聞的為我們慶祝着,讀了盧老師的寶寶出生第一天,才知道媽媽受了多少哭,當真是“生日,父憂母難日”。以前一直説名字只是個代號,從來沒有想過一個人的名字有那麼重要,可能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成長,甚至左右了一個人的一生。其中盧老師也給我們講解了如何給孩子起名字,包括孩子第一次自己的主見被大人採納,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多麼重要的事實。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2

康遠飛,是農村留守兒童的代表,在陝西岐山中學讀高二,他的父母在北京打工。他一直和在農村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下面講述了他自己從怨恨父母到理解父母的心路歷程:

老爸是10年前去北京打工的,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學前班。

過了幾年,媽媽也去了北京,幫老爸開了個小門面。我開始隱約地瞭解到他們離開我、離開這個家,是去奔生活了。

國小的時候,我對“留守”這個詞的概念還很模糊,只記得學校在登記“留守學生”名單時,我總要在名冊上歪歪扭扭地寫下自己和爸媽的名字。那時候,每次老爸打來電話總説他們那裏生活很苦,囑咐我要好好唸書,千萬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

很苦的生活?直到上國中我都不理解,父母在北京怎麼會過着很苦的生活呢?

我只記得,自己和大兩歲的哥哥一起在田地裏吃力地拉着農車,肩膀上被繩子勒出一道沉沉的血印,汗水流到那裏就會一陣刺痛,這對我來説才是很苦的生活。

我只知道,我必須獨自忍受生活裏的一切——繁重的學習、家裏的農活和缺少親情的創傷。所有的一切,我都咬着牙挺了過來。

10年時間,一個人。

在這樣的寂寞中,我一度變得很消沉。八年級的時候,班裏組織“親子體驗”活動,幾十個同學和他們的爸媽都報名參加了。而我作為班長,在動員同學們去參加之後,第一個選擇了棄權,把自己歸類到了“不願與父母溝通”的行列裏。其他人去參加活動的那個晚上,我在宿舍裏哭了一整夜。當眼淚順着臉頰流進嘴裏的時候,我嚐到了鹹澀的滋味。我想,這才是很苦的生活吧。

慢慢地,對父母的怨恨在我心裏紮了根,而我在和他們談話時表現出的強烈不滿和逆反,也讓他們亂了陣腳。千里之外,媽媽整天嚷着要回家來,她説怕我會出什麼事。

八年級快放暑假的一個晚上,我在電話裏和爸媽大吵了一架。所有的怨恨一下子爆發出來。我哭着斥責他們為什麼沒有給我開過一次家長會,我多想在自己領獎的時候,他們就坐在台下看着我。我哭訴着,下雨天很多同學都有爸媽打傘來接,而我只能淋着雨狂跑回家……理智披憤怒和委屈徹底沖垮,我不給他們説話的機會,便狠狠地掛上了電話。鈴聲緊接着急急地響起,我拿起話筒歇斯底里地大喊了一句:“我不想活了!”然後,拔掉了電話線。

老爸火急火燎地從北京趕了回來。我從他的皮包裏翻出一張凌晨到達的機票。往常恨不得騎着自行車去北京的老爸,竟然坐着飛機趕回來,一種淡淡的悔恨開始在我心裏蔓延。

放暑假了,家裏夏收的農活也都做完了,老爸去縣裏的郵局排了幾個小時的隊買到兩張去北京的火車票。要去北京的前一個晚上,我興奮得睡不着。老爸提着幾瓶酒,帶我去了門前的打穀場。

那天晚上,天氣好得出奇,一點也不悶熱。一陣晚風吹來,幾棵大樹沙沙作響。我和老爸並排靜靜地躺在一張破涼蓆上。説實話,我和他的交流一向少得可憐,做了這麼多年的父子,我甚至連他的性情都沒摸清。但直覺告訴我,老爸有話要對我説,而且特意挑選這個時間和時機。

果然,老爸一邊喝酒一邊問道:“你真的想死啊?”他的語氣很淡然,好像在問我明天是不是想去縣城一樣。可是,我又分明嗅到了他語氣裏的一絲威嚴。

“對。你説呢?!”孤單的生活讓我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聽到老爸提起這件事,我心裏有些不痛快。

老爸似乎聽出了我的挑釁,卻沒有發火:“我不想給你講什麼大道理。我知道,你會説這個早就過時了。我就用你們90後的話來説吧,人要麼好好活着,要麼就趕快去死!”

我完全沒想到,老爸竟然會這麼説,這是在激我嗎?沒等我回話,他又説:“你現在遇到一點問題就要死要活的,有什麼意思?還算不算是男子漢啊!”

老爸有點激動,我也壓不住了,大聲反問他:“你們一年才回來幾天?我的委屈和傷害有誰懂啊?你知道嗎?你這樣真的很不負責任,你把整個家都扔下了!”我越説越激動,眼淚奪眶而出。

老爸沒有安慰我,他站起來把空酒瓶重重地摔在地上,酒瓶落在鬆軟的黃土地上沒有摔碎,但我還是感覺到了他十足的怒火。“好,是我不負責!那以後你出去打工賺錢,有本事你來養家,我去替你上學!我辛苦工作為的是什麼?!你太讓我失望了!”

説完,老爸把拖鞋甩到一旁,坐在草蓆上喝悶酒,不再理我。我一邊掉眼淚一邊低頭擺弄着手邊的小石子,這時,老爸的雙腳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怎樣的一雙腳啊!黝黑、乾裂,幾道深紅色的傷疤依稀可見。這個細節刺痛了我的神經,我突然有了一種隱隱的負罪感。

爸媽在北京生活得一定比我好,這是我一直堅信的。可看着老爸的這雙腳,想到他每次回家都穿着同一身衣裳,還有他越來越多的白頭髮……爸媽到底在北京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呢?我現在真的沒法回答了。也許只有去了北京才能找到答案吧!

老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重新恢復了平靜,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小飛,現在你的職責就是讀書,而我的任務是養家。你長大了肯定也會像我這樣忙着賺錢養家,甚至也會顧不上自己的兒女……”這樣的話,我聽過很多遍了,換做以前我一定會反駁:“我才不會像你那樣!”可現在,我只是默默地聽老爸講着,讓這些話慢慢地流進我的心裏。雖然我不確定自己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但老爸説的也許是對的。

第二天,我和老爸一起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一路上,我都在期待着北京的那個家,儘管我知道那是租的;我也向往着城裏人的生活,儘管我還是要回到農村。可我也有一點害怕,我怕老爸説過的那些“油桶”、“三輪車”、“木箱子”就是爸媽生活的全部……

走出火車站,我和爸爸一起搭乘公交車一路從繁華的`城市主幹道晃悠到了一個位於城鄉結合部的小村子。這裏好像是被城市拋棄的一角,完全沒有大都市的繁華,有的只是泥濘擁擠的街道和街邊叫賣的喧鬧。

剛到北京的第二天,老爸所在的工廠突然停水,一下子急壞了老闆。他用命令式的口吻沒好氣地催促老爸快想辦法。我很看不慣他那樣對待老爸,卻猛然發現,好像自己就總是這樣命令和指責老爸為什麼不為我做這做那。

我看到老爸焦急地在院子裏踱來踱去,心裏突然酸酸的。他不斷地用手機打着電話,一會兒喊別人“某哥”,一會兒又喊“某總”,終於有一個人答應借水給爸爸的工廠。老爸不敢耽誤,立刻開着小貨車去拉水。因為工廠的用水量太大,老爸從上午到深夜一直不停地往返於兩個工廠之間,我也跟着他一直忙到了深夜。我們倆的衣服在抬水時弄濕了,就像被大雨淋過一樣。

抬完最後一桶水,我和老爸喘着粗氣蹲在地上,我感到很累很委屈,哭着對老爸大吼:“好不容易來北京一趟,還要跟你幹這些!”

老爸抹了一把汗水,低聲説:“兒子,對不起。”那聲音裏滿是疲憊和愧疚。我伸出手臂緊緊地抱着他,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擁抱他。老爸全身被汗水浸透了,我就那樣抱着他,輕輕地拍打他的背。我突然想到,原來小時候老爸一直都是這樣抱着我,而此時我們竟然互換了角色。

回到住處之後,老爸一直向媽媽誇我有多能幹,但我只是沉默着。我只做了一次這樣的工作,僅僅這一次陪老爸辛苦、流汗,可我的老爸,那個可憐的老爸、堅強的老爸,他幾乎每天都要這樣不分晝夜地奔波。如果我再像以前那樣蠻橫和幼稚,怎麼能算一個兒子,一個好兒子?!

在老爸租的那間漏雨的板房裏,在那個酷熱難耐的夏天,我彷彿一下子長大了。要回老家的那一天,我對老爸老媽只説了一句話:“我終於知道我最需要的是什麼了,謝謝爸媽!”

在火車上,看着站台上爸媽的身影變得越來越小,我終於知道,一家人最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和愛。

瞭解需要付出代價。一個男孩,留守農村10年,抱怨父母10年。

10年後,小男孩長成17歲的大男生。終於,誤解變成理解,抱怨變成悔恨。當他真正瞭解父母為什麼要離開家,離開孩子去城市打工,真正瞭解父母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而拼命掙錢時,他才從心底裏原諒了父母,他才感受到自己雙肩沉甸甸的責任。

長大真的不容易!

我們不希望看到,用一代外出打工父母的血汗,在換取一座座高樓大廈崛起的同時,也換來抱怨的一代,怨恨父母的一代。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3

這個寒假媽媽有意無意常和我到書店逛逛,每次我都貪婪地看着各種各樣的書籍。其中老師推薦知心姐姐的《長大不容易》這本書深深地感動我們母女倆。我們索性買回拜讀個痛快。

《長大不容易》主要講了一個生命從母親腹中孕育到出生,而後一個月,兩個月……到成人並結婚生子,乃至面臨與至親生離死別的人生成長曆程。整本書主要告訴我們,要學會尊重孩子,尊重自然天性,不要讓仇恨住滿心間,要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文中引用許多事例闡述“關愛無國界”的例子,比如有來自歐美國家的中學生來到我們國家最窮困的地方,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把平時生存條件優越的他們培養成發奮讀書,與以往判若兩人的鮮活事蹟。還有耳熟能詳的舟舟的故事,等等。

我們母女倆,常常讀着讀着,感人的事蹟就讓我們熱淚盈眶。我不時幫媽媽抹去眼角的淚水,一邊悄悄俯在媽媽耳根説“媽媽不哭,媽媽不哭,……長大了我會好好孝順你。”媽媽長長地舒了口氣,喃喃自語説“這不正是我們讀這本書最大地收益嗎?”,接着又破涕為笑地拍拍我肩膀説“孩子,讓媽媽陪你慢慢地成長!”

這是一次難忘的親子閲讀經歷。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4

暑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知心姐姐的《長大不容易》。它講了一個生命從孕育到組建一個新的家庭的成長曆程。感觸很多,原來以前與學生相處當中,我很多的做法都是值得堅持下去的,愛、理解、包容、鼓勵、肯定,這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只是有多少人真正在生活中做到了呢?我也沒有,如果我對所有人都能像對我的學生一樣,這世界是不是又會更美好呢?孩子需要不斷的鼓勵和肯定,需要得到源源不斷的愛,需要理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的爸爸媽媽又何嘗不是呢?在鼓勵和肯定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在鼓勵和肯定中生活的爸媽呢?——無疑會更欣慰及感動。在生活中以“太好了”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生活會越來越好。無時無刻以感恩的心去生活,人間處處充滿愛!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所從事的職業,對以下幾個觀點頗感興趣:

(一)眼光教育

眼光可養人也可殺人。有的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許多人都説我的孩子不行,我該怎麼辦?”不管別人怎麼説你的孩子不行,你都應該始終堅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因為,上台演講的人之所以那麼有激情,是因為下面聽眾那一雙雙讚許的眼光,就是一份份營養大餐,讓人心情舒暢,精神愉悦。培養孩子的環境不僅僅是居室的大小,物質豐厚還是匱乏,而是看孩子周圍的大人,給予孩子的是什麼樣的眼光在讚許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樂觀活潑;在信任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充滿自信。反之,在挑剔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特別容易嫉妒,在懷疑的目光中長大的孩子,心裏就比較陰暗。所以,讚許、信任 、欣賞,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財富。

(二)懲罰教育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知錯改錯才是目的。那麼,什麼樣的懲罰才有用呢?

辦法一:面對一個打架的孩子,首先要查清事實,才能不冤枉他,讓他心服口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有心為善,其善不貸;無心為惡,其惡不懲。”孩子是一個“矛盾體”,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品行純正的人,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就像四份愛心,讓小男孩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什麼才是真正的勇氣。

辦法二: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人,批評是必要的,但有時寬容的效果更佳。書中這樣一則故事,在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看見院牆邊有一張椅子,他立刻明白了有位弟子違反寺規,翻牆出去了。老禪師也不聲張,靜靜的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個時辰,果然聽到牆外一陣響動,隨後,一位小和尚翻牆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禪師的背脊跳進院落。這時,小和尚才發現,剛才他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這事不小,頓時令小和尚驚慌失措,瞠目結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候師傅的發落。老禪師以很平靜的語調説:“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尺幅並沒有嚴厲的斥責小和尚。一句平靜話語,讓小和尚頓悟,內心成長了許多。從這以後,小和尚再也沒有偷偷出去過,從此專心致志學習佛家經典著作,領悟人生道理。家教也是如此,家長要善於運用寬容的力量,讓孩子內心深處受到觸動,獲得前進的力量。

辦法三:要讓做錯事的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總之,我們要真正用愛心去教育孩子,但是這個愛不是溺愛的愛,我們的愛要能給孩子力量,給孩子信心,給孩子責任,讓孩子在我們的愛中成長,遠離自私,遠離狂妄,遠離自卑,遠離恨!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5

初讀此書,頓生諸多感慨,甚有相見恨晚之感,深入的讀下去,發現自己對兒女的教育的認識還是相當膚淺的,而此書給我帶來的收穫頗豐,畢竟作者實用一生的細心觀察和教育實踐,才寫出如此細膩的文字。

曾幾何時,感覺自己還未曾長大,可轉眼間寶寶已將漸漸長大,在共享寶寶成長喜悦的同時,更覺對寶寶的教育與培養責任重大。事實上,無論從生活、學習以及教育培養方面,每個父母都付出了全部精力,沒有誰會比誰更少一些,這種付出是“愛+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綜合。可是教育的結果卻不一而同,這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造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而言至關重要,因為長大雖不容易,但我們依然盼着孩子長大。陪着孩子成長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吧。我們想培養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就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引導她,塑造她。一邊讀,一邊回想着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自己在教育孩子上付出的點點滴滴,感觸是很深的。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失誤,而此書卻正好寫出了我們迫切需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因為我們做家長做長輩習慣了,往往會用自己的喜好來代替孩子的喜好,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要求孩子,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掌控孩子、左右孩子。尤其是當面臨某種選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用家長的意願取代孩子的意願。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稍長大一點就學會了叛逆,到了青春期就逆反的水火不相溶了。或者會成為一個不會獨立思考、無主見,依賴性極強的孩子。這兩種結果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只有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感到快樂,孩子才會擁有陽光的心態。在以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也會有堅強的表現。我們不提倡張揚的個性,因為張揚的程度很難把握。 我們也不提倡泯滅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毫無新意的“書呆呆”。 性格培養和習慣的培養同樣重要。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讓孩子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來適應以後的生活和學習。還要讓孩子的全面發展。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孩子的身體健康、人格品質、勞動能力、陽光心態等都更值得我們關注。所以我們不僅要鍛鍊他們的身體,也要注重培養他熱愛勞動、樂於助人的好習慣。在家裏,該讓她承擔的事情一定讓他承擔,而且要讓她們分擔一下我們的勞動。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遇到工作才會心理上沒有任何負擔,她只會感覺到生活中有太多的樂趣,逐漸學會苦中作樂。

《長大不容易》這本書,幾乎囊括了幾代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的精髓。書中以數百個生動、鮮活的實例,以故事的形式,還有作者的點評,讓我們深刻的理解了“成長有規律,長大不容易”。孩子長大的確不容易,但只要我們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不苛刻,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感謝作者。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6

近期讀了一本書《長大不容易》,本書中一節“國小生活留下的6大財富” 給我指明不少教育學生的方法,也更加的瞭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書中以實例 幫助老師、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以孩子為本,培養出有快樂、愛心、友誼、信心、責任心、夢想的孩子。它帶我們每一位父母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解讀成 長的煩惱,講述與孩子良好溝通的技巧,為父母提供陪孩子長大的實用方法,絕 對是父母和即為父母之人的必備,作為國小老師,該如何真正做到“收穫國小生 的六大財富”呢? 盧勤老師把人生比喻成一棵大樹,這棵大樹上快樂還是痛苦,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還是枝葉稀疏、缺花少果,取決於大樹的根生粗還是細,根扎的是深 還是淺。童年就是人生的根,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也就給了學生最寶貴的財富。

在上次學校對我們新教師業務考核試卷上有一題,讓孩子在國小階段主要培養學生,我毫不猶豫的選擇學習,而後,對照書本,才知道我們國小教 師主要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解説和盧勤的書籍,我明白了 國小生並不是把知識當作最重要的學習目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是早晨的 太陽,祖國的花朵,當他們學習環境氛圍不快樂不友好,那麼他們的各種學習、生活基礎能力又能掌握的多優秀呢?快樂的國小生活,能夠促進右腦的開發,讓 學生的右腦五感得以自由轉動,這也是一種內心自由的體驗。

《長大不容易》的讀後感 篇7

前幾天聽了盧勤的一次報告,就趕緊拜讀了她的《長大不容易》讀這本書就像在與“知心姐姐”聊天,傾聽她的育兒經驗,但更羨慕的是她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在多年與孩子打交道中積累下來了一些育兒的智慧,更透出了一個真理:優秀的孩子來源於母親的優秀。我看的非常感動。

知心姐姐盧勤從一個小孩尚在母腹中開始寫,到分娩的那一刻,到一個月,兩個月,六個月,一年,進幼兒園,進國小,上國中,上高中,讀大學,談戀愛,結婚,生子,再寫到面臨至親的人去世。其中有無數個讓你催人淚下的故事。全書的主旨也是要告訴我們,尊重孩子,尊重人的自然天性,要快樂!要有陽光的心態,而不是愁眉苦臉!要儘自己所能幫助身邊的人,而不是冷漠地袖手旁觀。書中有着大量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的案例,曾經冰封的心靈被陽光所溶解,對父母的仇恨化作了理解。“關愛無國界”,,一批批美國的、歐洲的中學生來到中國最貧窮的地方進行幫助,這些養尊處優的小老外們面對中國學生在貧窮中的發奮讀書,流下了眼淚。書中的鮮活事蹟比比皆是,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舟舟的故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等等。

看書的過程中,無數次淚水模糊了眼眶。合上書本的那一刻,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明白了心態對於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響。但是,要説最大的體會,還是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我不會讓“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

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和兒女都該看的書!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但什麼對孩子好?只有經歷過才知道,從別人的經驗中科學地學習,長大雖不易,我們還是能陪着孩子“慢活”,一起快樂地成長!

標籤: 讀後感 多篇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qyrn1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