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紅樓夢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讀後感3000字(精彩多篇)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3200字 篇一

《紅樓夢》這部小説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必然是家喻户曉的,它也受到各界名人對它極高的評價,前不久它還被英媒評為“史上十佳亞洲小説”之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榮譽就不一一細説了。然而,這樣一部廣受人們推崇的鉅作,也免不了少數人對它刻薄的批判和抨擊。

在這些負面評論中,最多的還是指責小説裏的主人公賈寶玉是個懶惰的寄生蟲,整天不務正業,吃吃飯,喝喝酒,撒撒嬌,寫一些不入流的詩歌,和一堆唧唧歪歪、哭哭啼啼的小姑娘混在一起,沒事就踹一腳丫鬟,儼然一副古代公子哥的樣子,最後把錢花完了,自食其果,樹倒彌孫散,一點也沒有給讀者帶來正能量。(改編自丁哥博客評論)

看到這種評論,我暫且不表示任何對它的看法。先説説我對賈寶玉的看法。

賈寶玉的確比較不思上進,但他的不思上進並不是像當時其他公子哥糜爛荒誕的那種不思上進。在當時社會讀書是為了考取功名,做官發財的,賈寶玉出淤泥而不染,在這種與名利處處相關、罪惡腐敗的貴族家庭卻對功名利祿不聞不問,甚至帶有厭惡和鄙視的情感,是很難能可貴的。他不是不喜歡讀書,他就是不喜歡看他父親要求看的那些滿是道德倫理卻實際有點天方夜譚的書,他把封建統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學批評的一文不值,更不喜歡寫已經被框死的千篇一律的詩,對於比如像《西廂記》那樣被封建衞道者視為邪書的“小説淫詞”的書他卻鍾愛有佳。如果他真的很懶惰,不思上進,他也不會寫出那麼多被眾人稱讚的詩,他對父親顯現出的叛逆恰恰體現了他不追求名利的人生觀。所以評價他不務正業可以,但他絕不是像一般公子哥那樣低俗地整天抽喝嫖賭的,他反而是因為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才變得不務正業的。

做出那些評論的人顯然是還沒讀懂賈寶玉,自以為自己刻苦努力,看不起一些無所事事的富二代、官二代,而不知自己已經用世俗的眼光來鑑別一個超凡脱俗的人,這樣必然會產生錯誤的判斷。而且如果他也生在賈寶玉那樣的家庭,他敢保證自己不會有公子病嗎?寶玉已經是少有的能做到男女平等、不怎麼欺負丫鬟的古代男子了,做出那樣評論的人因為沒有體驗過寶玉所處的位置,所以會覺得寶玉是個風流公子。畢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人的視角看待同一個問題還是可以產生很多差異的。更何況曹雪芹描繪的是一個社會的真實情況,如果寶玉真的非常完美那反而使《紅樓夢》變得虛假無味,違背了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正是要突出賈寶玉的高貴身份才能更鮮明地體現他不追求功名利祿的難能可貴。

但是,以上也只是寫那個評論的人的個人觀點和我的個人觀點。孰對孰錯誰也不能下定論。如果讓我一個人看完《紅樓夢》,在沒有任何外界的提示下,我也不一定會這麼想,我説不定與在博客發表評論的人想的一樣。而現在我對曹雪芹持非常佩服與敬仰的態度,絕大部分應該來源於老師和百度的影響。人都有着從眾的心理,大家都説《紅樓夢》好,我又為何要另類的説它不好呢?都説它好,那我評價它其實像垃圾是不是反而顯得我沒文化,看不懂比我高好幾個層次的人寫的東西?也許編寫百度百科上《紅樓夢》這個詞條的人本來也是看不懂《紅樓夢》的,因為這麼多偉人都説寫得好,他們也開始用放大鏡找它寫的好的地方,誇大了優點。就像古時候有一些著名的科學家發表了許多理論,當時的人們因為信賴權威,全都盲目相信了他們所説的一切,甚至燒死了勇敢站出來反駁的人,直到後來有人用具有科學依據的實驗現象證明了之前的假設,人們才恍然大悟。

人們對《紅樓夢》的評價繁多,這不奇怪,一千個人看這本書就有一千本《紅樓夢》,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必然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每個主觀世界也是不同的,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獨一無二並不僅僅體現在外在的長相、外貌等,同時也反映在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為人處事的態度與方式,這些都是會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的。如果和一個斤斤計較,把別人想的很壞的人待久了,那你的內心必然多少也會變得更加複雜,在處事時會時刻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因此在對事物做出評價時,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和你性格不同的人就會做出截然不同的評價。所以説人的評價是不客觀的,一定會受到自己性格、境界、地位等多方面的影響。讓莫言和街頭乞丐同時預測中國未來經濟,結果會一樣嗎?他們見過的世面不同,境界不同,社會地位不同,判斷角度不同,乞丐甚至會問你,經濟是啥?能當飯吃嗎?你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是因為你被你的三觀限制住了。

再説回《紅樓夢》,有人説好,有人説壞,你有你的理,他也有他的説法。那麼,好與壞的標準是什麼?主題明確?人物鮮明?沒有廢話?用了許多修辭手法?這些是什麼?是人為定義的普遍的好文章的特徵。但是,有許多與之特點相反的文章也被稱為好作品,比如沒有直接點明中心的可以叫留給讀者想象空間,讓他們自己領悟;看似廢話多的叫其實每句都不是廢話,都側面突出了主題,手法高妙;修辭手法少的叫樸實無華,用純樸的語言反映深刻的道理。一個特點可以有很多種説法,可以叫不會點明中心,可以叫讓讀者各抒己見。因此如果有人説《紅樓夢》寫的不就是幾個花花公子吃肉喝酒,敗了家的故事,我們也可以反駁説這樣正好反映了當時封建社會貴族子弟的腐敗,是一部非常具有批判性的作品。你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是因為你被你的看問題的角度限制住了。

另外,就算大家都從一個角度來看,那每個人的評判標準肯定也會有不同。就像在當今社會,所有人都會覺得善於助人、捨己為人的人是好的,那我們怎麼知道,在另一個星球,會不會有一羣生物把我們所謂的自私自利當做是值得讚揚的行為?你覺得不可能是因為你已經習慣了把無私當做美德,自從人類有文明以來就一直宣揚不顧個人得失的人是學習楷模,那是我們的價值觀如此,誰也説不準另外一個星球的生物會不會把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怕犧牲別人的人當做值得大家敬佩的人,可能聽我這麼説完你還是覺得不可能,因為這個想法已經在我們的腦子裏根深蒂固了,它是地球人堅信的不變的標準。試想,假如給你一本書,你會從左往右翻,還是從右往左翻?大陸人必然是從左往右翻,誰規定的?不知道。但是很多香港的書就是從右往左翻的。有一些人為規定的規則已經在我們腦子裏和自然規律有着一樣的性質了,我們會覺得與其相反的就是不可能的。再比如現在大家都覺得瘦子好看,有着纖細的腰,雪白的大長腿,穿什麼都漂亮,但是唐朝的時候不就以胖為美嗎?想象一個渾身是肉,走路都有可能不太靈活的人站在你面前,別説是美了,你可能看了都想吐。你敢相信現在非洲有一個地方甚至有所“肥胖學校”,那兒的學生唯一的任務就是吃嗎?他們就是認為肥胖才是一個女人美的象徵,甚至當大城市的人想方設法的去告訴他們瘦才美時,他們依舊堅信自己的觀點。所以説在不同的時代下,不同的背景下,人們的評判標準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在相同的時代下,相同的社會背景下,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同的,就像覺得《紅樓夢》是垃圾的人,看我們這麼崇拜曹雪芹,如同我們覺得另一個星球可能會有人以自私為學習目標,一樣不可思議。你不能理解一些人的想法是因為你被你的衡量標準限制住了。

有太多前人定的規則限制住了我們,讓我們不敢想,不敢做。許多觀念一旦被種入我們內心,就很難再用與之相反的觀念代替,甚至這些觀念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人太容易被左右了,一旦在思想上被左右了就會變的很固執。在很多事面前,人是很難去説服別人的,只有少數的説服力極強的人才有能力灌輸給別人新的“三觀”。但是,我們又為什麼要讓別人一定要同意自己的觀點呢?有人批評《紅樓夢》對於這個社會來説應該是件好事,至少還有人敢反駁大多數人,每個地球人想的都一樣才是件可怕的事,至少這樣才會當人們都誤入歧途的時候,有一些勇敢的人站出來反抗。

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真理和絕對正確的理論的,就算是大家經常套用的規律也涵蓋不了千千萬萬個特例。人為規定的真理只是大多數人相信的事實,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歡特立獨行地從與眾不同的角度與標準來看問題從而反駁大多數人,他們説的並不錯,是我們無法理解罷了,人的思維侷限性使我們變得愚昧。

你被限制住了嗎?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2800字 篇二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讀完第一章就已經愛不釋手了。

它主要是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寫的,它以生動的描寫,寫出了那時候大家族的悲歡離合。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因為我覺得她美麗、聰明,又很好學,還知書達理。不過,她的缺點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歡的人物就是薛寶釵,因為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沒有媽媽,還在薛姨媽懷裏撒嬌,感覺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歡《紅樓夢》的結尾部分,因為太悲慘了。

讀了《紅樓夢》,讓我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還要學習《紅樓夢》中人物的優點,從自身找找有沒有和裏面人物同樣的缺點,並把它改正。這是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有些地方還不是太懂,以後有時間我會再好好閲讀它,相信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想。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觀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個慾望無窮、沽名釣譽、巧取豪奪的泥濁世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説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誕歌。甄士隱為《好了歌》作了註解。他的解,是對泥濁世界和荒誕人生的“解構”。原來,這個金玉其外的人羣舞台,演的不過是一幕幕荒誕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紅樓夢》有一首荒誕主題歌,還有一個荒誕象徵物,這就是“風月寶鑑”。

寶鑑的這一面是美色,寶鑑的另一面是骷髏。賈瑞死在美女的毒計之下是慘劇,而追逐骷髏似的幻影幻象則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荒誕劇。難道只有賈瑞擁抱骷髏?人世間在仕途經濟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個不是生活在幻覺之中的賈瑞?總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誕性,是《紅樓夢》極為深刻的另一內涵。

如果説,林黛玉之死是《紅樓夢》悲劇最深刻的一幕,那麼,賈雨村的故事則是《紅樓夢》喜劇最典型的一幕。《紅樓夢》的大情節剛剛展開,就有賈雨村“葫蘆僧判葫蘆案”。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雨村本來還是想當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詩書仕宦之族,當他家道衰落後在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裏賣文為生時,也是志氣不凡才會被甄氏所看中並資助他上京赴考中了進士,還當了縣太爺。被革職後浪跡天下又當了林黛玉的塾師。聰明的他通過林如海的關係和推薦,便在賈政的幫助下“補授了應天府”。可是一下馬上任就碰上薛蟠倚財仗勢搶奪英蓮、打死馮淵的訟事。

賈雨村開始面對事實時也正氣凜然,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併發籤差人立刻把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可是,站在桌邊上的“門子”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來到密室聽這個聽差敍述訟事的來龍去脈和保烏紗帽的“護官符”,而訟事中的被告恰恰是護官符中的薛家,又連及同在“護官符”中的賈家,甚至王家,這可非同小可。最後,他聽了“門子”的鬼主意雖口稱“不妥,不妥”,還是採納了“不妥”的處理辦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放走兇手,之後便急忙作書信兩封給賈政與王子騰報功,説一聲“令甥之事已定,不必過慮”。為了封鎖此事,又把那個給他使眼色、出計謀的門子發配遠方充軍,以堵其口。

王國維在評説《紅樓夢》的悲劇價值時,指出關鍵性的一點,是《紅樓夢》不把悲劇之因歸罪於幾個“蛇蠍之人”,而是“共同關係”的結果,如林黛玉,她並非死於幾個“封建主義者”之手,而是死於共同關係的“共犯結構”之中。而“結構中人”並非壞人,恰恰是一些愛她的人,包括最愛他的賈寶玉與賈母。他們實際上都成了製造林黛玉悲劇的共謀,都有一份責任。這種悲劇不是偶然性的悲劇,而是人處於社會關係結構之中成為“結構的人質”的悲劇。

《紅樓夢》的懺悔意識,正是意識到自己乃是共謀而負有一份責任的意識。《紅樓夢》正因為有此意識而擺脱了“誰是兇手”的世俗視角,進入以共負原則為精神支點的超越視角。可惜王國維未能發現《紅樓夢》美學價值中的另一半--喜劇價值同樣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樣沒有陷入世俗視角之中。

賈雨村在亂判葫蘆案中扮演荒誕主體的角色,但他並不是“蛇蠍之人”的角色。當他以生命個體的本然面對訟事時,頭腦非常清醒,判斷非常明快,可是,一旦訟事進入社會關係結構網絡之中,他便沒有,並立即變成了結構的人質。他面對明目張膽的殺人行為而發怒時,既有良心也有忠心(忠於王法),可是良心與忠心的代價是必將毀掉他的剛剛起步的仕途前程。一念之差,他選擇了徇私枉法,也因此變審判官為“兇手的共謀”。可見,馮淵無端被打死,既是薛蟠的罪,也是支撐薛蟠的整個社會大結構的共同犯罪。説薛蟠仗勢殺人,這個“勢”,就是他背後的結構。

賈雨村在葫蘆戲中扮演荒誕角色,表面上是喜劇,內在則是一個士人沒有、沒有靈魂主體性的深刻悲劇。總之,《紅樓夢》的內在結構,是悲劇與荒誕劇兼備的雙重結構。也可以説,《紅樓夢》的偉大,是大悲劇與大喜劇融合為一、同時呈現出雙重意藴的偉大。一百年來的《紅樓夢》研究只重其悲劇性,忽略其荒誕性,今天正需要我們做一補充。

王國維説《紅樓夢》是哲學的,指的不是《紅樓夢》的哲學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學意味和審美意味,即由《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麗生命所呈現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説《紅樓夢》的永恆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於它與社會形態變動相連接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在於它呈現了一羣生命,一羣空前精彩的詩意個體生命。這些生命,也帶有兒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氣息,在你爭我奪的功利社會裏都在內心保持一種最質樸、最純正的東西。

《紅樓夢》塑造林黛玉等一羣至真至美的詩意女子形象,是中國文學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奇觀,也是世界文學的奇觀。《紅樓夢》女性詩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鴛鴦等有一共同特點:不僅外貌極美,而且有奇特的內心,這便是內在詩情。

賈寶玉稱她們屬於淨水世界,這不僅是概括她們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點,而且概述了她們有一種天生的與男子泥濁世界拉開內心距離的極為乾淨的心理特點。她們的乾淨,是內心最深處的乾淨,她們的美麗,是植根於真性情的美麗。因此,曹雪芹給予她們的生命以最高的禮讚。

他通過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禮讚晴雯説:“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一讚辭,既是獻給晴雯,也是獻給其他所有的詩意女子。《芙蓉女兒誄》出現於《紅樓夢》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淚快流盡了。

他借寶玉對所愛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後的禮讚,包含着絕望,也包含着希望。那個以國賊祿鬼為主體的泥濁世界使他絕望,但是,那個如同星辰日月的淨水世界則寄託着他的詩意夢想。《紅樓夢》的哲學意味正是,人類的詩意的生命應當生活在泥濁世界的彼岸,不要落入巧取豪奪的深淵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間走一遭的瞬間,最高的詩意應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林黛玉、晴雯、鴛鴦、尤三姐等,返回宇宙深處的故鄉時,不帶俗世中濁泥與塵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淨與明麗。《紅樓夢》充滿悲劇氛圍,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這樣一曲悲絕千古的詩意生命的輓歌。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3100字 篇三

在《紅樓夢》中,到訪過大觀園的賓客數不勝數,但是他們其中有一位卻是特別的。她見證了賈府的榮光輝煌,同時也目睹了其衰敗沒落的過程。她和藹可親,純樸直爽,又有着一雙明亮,會觀察的眼睛。分享農家趣事,犧牲自身形象取悦賈府上下,她的到來為沉重,腐朽,混沌的大觀園帶來愉悦和歡笑。她在大觀園的角色從最初的受惠者轉變為最後的拯救者。她的存在是《紅樓夢》中惹人發笑,又促人深思的一大亮點。她就是劉姥姥。

劉姥姥在賈家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雖然與京城大家王家有着連宗的關係,但是知者甚少,兩家早已疏遠。但是在《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筆下,她卻成為了中國家喻户曉的一個形象,甚至有關她的諺語“劉姥姥進大觀園”也沿用至今。在小説中,作者用了第六回一整個章回來敍述劉姥姥初訪賈府時的情景。之後又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着重描寫其第二次拜訪榮國府,參觀大觀園的場景。在《紅樓夢》近千個角色中,劉姥姥到底有什麼魅力使得曹雪芹用相當多的筆墨來突出她的特色,塑造這個人物?劉姥姥是一位什麼樣的老太太?曹雪芹創造“劉姥姥”的目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在下文中想要探討的。

當我在網上搜索他人對劉姥姥的人物分析時,我發現大多數人都將其歸為了一個“丑角”,其中張欣伯在其文章《再談劉姥姥中》的評論最為犀利,他説道:“曹雪芹十分熟悉這種「打抽豐」的人物,也深深厭惡這種「打抽豐」的人物,所以筆端帶著嘲笑……他是刻意糟蹋劉姥姥的。尤其劉姥姥二進榮府的時候,作者寫他裝瘋賣傻,磕頭跌跤,更把「打抽豐」的種。種醜態,刻畫得淋漓盡致。”然而,我卻認為劉姥姥在《紅樓夢》中扮演的是一位帶有正能量的形象。

在第六回中,曹雪芹是這樣描述劉姥姥,將她帶入我們的視線中的,他説:“這劉姥姥乃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膝下有無子息,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如今女婿接了養活,豈不願意呢,遂一心一計,幫着女兒女婿過活。”這兩句話涵蓋了大量的信息,從中我們也可以大致瞭解到劉姥姥的情況。我們能從第一句話中看出,劉姥姥不僅是一位生活經驗十分豐富的人,更是一位堅強的老太太。她沒有丈夫幫忙,兒子孝敬,孤苦伶仃一個人憑着“兩畝薄田”貧窮卻又頑強地活着。從第二句中的一個詞“一心一計”,我們便可以得出劉姥姥是一位踏實勤勞,熱愛家庭子孫的人。之後當女婿因家中冬事未辦,憂心重重,四處抱怨時,劉姥姥的一句話讓我更加喜愛這個人物。她説:“這倒也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咋們謀到了,靠菩薩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我倒替你們想出一個機會來……”從這番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姥姥的大智慧。一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告訴女婿狗兒天無絕人之路,要正面對待自己的生活,而她想要去找過去連宗王家的舉動,更是在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勇於突破困境的同時,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積極樂觀,不怨天怨地,有勇氣的老太太形象。她在第六回後文中,隻身帶着孫子前往賈府,與榮國府看門人溝通等行動更明顯地突出了劉姥姥堅強勇敢,有毅力,開朗向上的特點。

而在三十九至四十一回中,劉姥姥的形象被更全面地刻畫出來。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國府帶了當令的瓜果蔬菜,很明顯是對第一次進賈府時王熙鳳的補給進行還禮。這個行動不僅體現出劉姥姥善良,知恩圖報的美德,還體現出了她一個新的特點——機智。眾所周知,在人們交換禮物,送、還禮物的同時,其實是發展關係的最佳時間。往往人們在幾次禮物的輪換後,距離被拉進,成為了朋友。劉姥姥這第二次進大觀園的隱藏目的便在此——與王家打好關係的同時,與賈家的聯繫也更近一步。在賈家上下面前,她善於察言觀色。與賈母對話開始時,一句“請老壽星安。”取得了賈母的歡心。僅僅從“老壽星”這個稱呼,便不難得出劉姥姥深諳大户人家的長輩渴望長壽的心理,對人們尤其是富貴人家擁有着豐富的觀察。接下來的幾句“我們生來時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我們要也這麼着,那些莊稼活也沒人做了。”,“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麼着不能。”,將賈母捧得心花怒放。從兩位老人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劉姥姥説話説得得體機敏,幾乎把賈母的每個缺點都説成了優點。劉姥姥説話的藝術在劉姥姥向賈母,賈家各位公子小姐講述農家趣事時也可以體現。她為了安撫賈老太太停止講有關穿大紅襖兒的姑娘抽柴火的事,她為了迎合王夫人與賈母的心理變出老嫗祈禱重得孫的故事(恰好與王夫人和賈母失去賈珠,又得寶玉一事符合)以及第二天參觀大觀園劉姥姥投賈府眾人所好,在飯桌上爆出鄉村俚語,做出可笑舉止的決定都顯現出劉姥姥雖是農家老婦,實則明察秋毫的特點。從她和鳳姐的一句對話“姑娘説哪裏的話?咋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説了。”中清楚地突出劉姥姥會“説話”,也會“聽話”。若她真的如同張欣伯先生所説是一個只會賣瘋賣傻的老太太,她怎會説出這般有水平的話?在四十一回中,“劉姥姥醉卧怡紅院”也幫助塑造了一位

可愛純樸的劉姥姥。

然而曹雪芹不可能僅僅想要創造一個樸素,智慧,勇敢的老太太而寫出了劉姥姥。這個人物身上一定還揹負了能夠影響,推動《紅樓夢》進展和意義的作用。子息研讀劉姥姥出現的幾回後,我認為曹雪芹創造劉姥姥這個形象的目的有四個。首先,是為了突出當時上層貴族生活,大家生活與貧民百姓的勞苦生活間的巨大差別。農民是當時社會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而劉姥姥作為耕作者中的一員,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來到賈府後,竟然將其看門的大爺稱為“太爺”,由此可以看出賈家的顯赫光耀,連這個世家中最底下的僕人都能被外人當作無比高大,有權勢的人。這其中所折射出的階級不平等,財富不平等,勞動與所獲社會等級和報酬的不對等,讓人不禁為劉姥姥感到遺憾和憤怒。其次,當劉姥姥對平兒感歎道賈家吃一頓飯的錢夠農村人過一整年,曹雪芹通過數字和金額,為大家展現當時現實的情況,從側面反射出賈府的揮霍,為其逐漸敗落的原因做鋪墊。再次,在第二次拜訪大觀園時,已經身為耄耋老人的劉姥姥面對還比自己小几歲的賈母十分自然地説到:“請老壽星安!”其中的心酸和無奈,有誰能夠體會到!因此,曹雪芹通過寫劉姥姥來向我們傳達他對當時社會畸形的制度的惆悵,不滿和關心。

曹雪芹寫劉姥姥的第二個原因便是通過劉姥姥對大觀園的拜訪,向讀者展現大觀園的全景以及其中的佈置和各住所的位置。你也許會疑問,之前賈政帶着賈寶玉題匾時不是已經帶着我們參觀過了嗎?但是別忘記,那時候大觀園還沒住人。隨着這次劉姥姥的引領,讀者可以感受到一個更親切,更活潑,更有人情味兒的大觀園。

第三個目的是為了從劉姥姥訪大觀園這個引子,來完整對妙玉的塑造。賈母在劉姥姥到大觀園的第二天中午吃完飯後,將其帶至櫳翠庵參觀喝茶。在妙玉看見劉姥姥喝了賈母的茶杯後,便在收拾時欲將那隻上等的成窯茶杯留了,從此我們可以看出妙玉有潔癖,孤高的特點。接着,從妙玉收藏眾多高級華貴的茶杯,以及費心思收着的雪水,雨水來看,她也是一個志趣高雅,極有品位的人。

在我眼中,曹雪芹構造劉姥姥的最後一個目的便是為賈家最後的衰敗,為沒落後王熙鳳孩子巧姐的結局做鋪墊。我們都知道,在紅樓夢的末尾,因榮國府的不振,巧姐遭遇不幸,最後被劉姥姥所救。在第六回和三十九至四十一回這幾回中,劉姥姥與王熙鳳之間的來往都是在為後文做鋪墊。另外,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細節其實也是在為劉姥姥救巧姐的情節作伏筆。劉姥姥在參觀大觀園時摔了一跤,有可能很多讀者把這一小段不當一回事,但其實這其中藴藏着大奧妙。劉姥姥再爬起來後説過:“那裏説的我這麼姣嫩了?那一天不跌兩下子?都要捶起來,還了得呢!”這句話也是體現了劉姥姥的健康和結實,因此在最後才有能力救巧姐,並且將她養大。

劉姥姥是一個值得研究,值得喜愛,值得尊敬的人物。

紅樓夢讀後感2700字 篇四

今年暑假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讀完第一章就已經愛不釋手了。

它主要是以寶黛二人的愛情悲劇寫的,它以生動的描寫,寫出了那時候大家族的悲歡離合。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林黛玉了,因為我覺得她美麗、聰明,又很好學,還知書達理。不過,她的缺點就是太多愁善感。我最不喜歡的人物就是薛寶釵,因為她明知黛玉多愁善感,沒有媽媽,還在薛姨媽懷裏撒嬌,感覺好像是故意的。我不太喜歡紅樓夢的結尾部分,因為太悲慘了。

×了紅樓夢,讓我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還要學習紅樓夢中人物的優點,從自身找找有沒有和裏面人物同樣的缺點,並把它改正。這是我第一次看紅樓夢,有些地方還不是太懂,以後有時間我會再好好閲讀它,相信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感想。

紅樓夢塑造了一個跛足道人,他的眼睛正是大觀眼睛,所以他看到了一個慾望無窮、沽名釣譽、巧取豪奪的泥濁世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説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他所唱的好了歌,正是荒誕歌。甄士隱為好了歌作了註解。他的解,是對泥濁世界和荒誕人生的“解構”。原來,這個金玉其外的人羣舞台,演的不過是一幕幕荒誕戲劇:“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紅樓夢有一首荒誕主題歌,還有一個荒誕象徵物,這就是“風月寶鑑”。

寶鑑的這一面是美色,寶鑑的另一面是骷髏。賈瑞死在美女的毒計之下是慘劇,而追逐骷髏似的幻影幻象則是幾乎人人都有的荒誕劇。難道只有賈瑞擁抱骷髏?人世間在仕途經濟路上辛苦奔波、走火入魔的名利之徒,哪一個不是生活在幻覺之中的賈瑞?總之,揭示世道人生甚荒唐的荒誕性,是紅樓夢極為深刻的另一內涵。

如果説,林黛玉之死是紅樓夢悲劇最深刻的一幕,那麼,賈雨村的故事則是紅樓夢喜劇最典型的一幕。紅樓夢的大情節剛剛展開,就有賈雨村“葫蘆僧判葫蘆案”。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賈雨村本來還是想當一名好官的。他出身詩書仕宦之族,當他家道衰落後在甄士隱家隔壁的葫蘆廟裏賣文為生時,也是志氣不凡才會被甄氏所看中並資助他上京赴考中了進士,還當了縣太爺。被革職後浪跡天下又當了林黛玉的塾師。聰明的他通過林如海的關係和推薦,便在賈政的幫助下“補授了應天府”。可是一下馬上任就碰上薛蟠倚財仗勢搶奪英蓮、打死馮淵的訟事。

賈雨村開始面對事實時也正氣凜然,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併發籤差人立刻把兇犯族中人拿來拷問。可是,站在桌邊上的“門子”對他使了一個眼色,雨村心中疑怪,只好停了手,來到密室聽這個聽差敍述訟事的來龍去脈和保烏紗帽的“護官符”,而訟事中的被告恰恰是護官符中的薛家,又連及同在“護官符”中的賈家,甚至王家,這可非同小可。最後,他聽了“門子”的鬼主意雖口稱“不妥,不妥”,還是採納了“不妥”的處理辦法,昧着良心,徇情枉法,胡亂判斷了此案,放走兇手,之後便急忙作書信兩封給賈政與王子騰報功,説一聲“令甥之事已定,不必過慮”。為了封鎖此事,又把那個給他使眼色、出計謀的門子發配遠方充軍,以堵其口。

王國維在評説紅樓夢的悲劇價值時,指出關鍵性的一點,是紅樓夢不把悲劇之因歸罪於幾個“蛇蠍之人”,而是“共同關係”的結果,如林黛玉,她並非死於幾個“封建主義者”之手,而是死於共同關係的“共犯結構”之中。而“結構中人”並非壞人,恰恰是一些愛她的人,包括最愛他的賈寶玉與賈母。他們實際上都成了製造林黛玉悲劇的共謀,都有一份責任。這種悲劇不是偶然性的悲劇,而是人處於社會關係結構之中成為“結構的人質”的悲劇。

紅樓夢的懺悔意識,正是意識到自己乃是共謀而負有一份責任的意識。紅樓夢正因為有此意識而擺脱了“誰是兇手”的世俗視角,進入以共負原則為精神支點的超越視角。可惜王國維未能發現紅樓夢美學價值中的另一半--喜劇價值同樣具有它的特殊的深刻性,即同樣沒有陷入世俗視角之中。

賈雨村在亂判葫蘆案中扮演荒誕主體的角色,但他並不是“蛇蠍之人”的角色。當他以生命個體的本然面對訟事時,頭腦非常清醒,判斷非常明快,可是,一旦訟事進入社會關係結構網絡之中,他便沒有,並立即變成了結構的人質。他面對明目張膽的殺人行為而發怒時,既有良心也有忠心(忠於王法),可是良心與忠心的代價是必將毀掉他的剛剛起步的仕途前程。一念之差,他選擇了徇私枉法,也因此變審判官為“兇手的共謀”。可見,馮淵無端被打死,既是薛蟠的罪,也是支撐薛蟠的整個社會大結構的共同犯罪。説薛蟠仗勢殺人,這個“勢”,就是他背後的結構。

賈雨村在葫蘆戲中扮演荒誕角色,表面上是喜劇,內在則是一個士人沒有、沒有靈魂主體性的深刻悲劇。總之,紅樓夢的內在結構,是悲劇與荒誕劇兼備的雙重結構。也可以説,紅樓夢的偉大,是大悲劇與大喜劇融合為一、同時呈現出雙重意藴的偉大。一百年來的紅樓夢研究只重其悲劇性,忽略其荒誕性,今天正需要我們做一補充。

王國維説紅樓夢是哲學的,指的不是紅樓夢的哲學理念,而是它的生命哲學意味和審美意味,即由紅樓夢的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及其他女子等美麗生命所呈現的生命形上意味。也就是説紅樓夢的永恆魅力和美感源泉,不在於它與社會形態變動相連接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在於它呈現了一羣生命,一羣空前精彩的詩意個體生命。這些生命,也帶有兒童的天真和原始的氣息,在你爭我奪的功利社會裏都在內心保持一種最質樸、最純正的東西。

紅樓夢塑造林黛玉等一羣至真至美的詩意女子形象,是中國文學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奇觀,也是世界文學的奇觀。紅樓夢女性詩意生命系列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主要形象,如林黛玉、晴雯、鴛鴦等有一共同特點:不僅外貌極美,而且有奇特的內心,這便是內在詩情。

賈寶玉稱她們屬於淨水世界,這不僅是概括她們的“柔情似水”的女性生理特點,而且概述了她們有一種天生的與男子泥濁世界拉開內心距離的極為乾淨的心理特點。她們的乾淨,是內心最深處的乾淨,她們的美麗,是植根於真性情的美麗。因此,曹雪芹給予她們的生命以最高的禮讚。

他通過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禮讚晴雯説:“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這一讚辭,既是獻給晴雯,也是獻給其他所有的詩意女子。芙蓉女兒誄出現於紅樓夢的第七十八回,至此,曹雪芹的眼淚快流盡了。

他借寶玉對所愛女子的最高也是最後的禮讚,包含着絕望,也包含着希望。那個以國賊祿鬼為主體的泥濁世界使他絕望,但是,那個如同星辰日月的淨水世界則寄託着他的詩意夢想。紅樓夢的哲學意味正是,人類的詩意的生命應當生活在泥濁世界的彼岸,不要落入巧取豪奪的深淵之中。

人生只是到人間走一遭的瞬間,最高的詩意應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如林黛玉、晴雯、鴛鴦、尤三姐等,返回宇宙深處的故鄉時,不帶俗世中濁泥與塵埃,乃是一片身心的明淨與明麗。紅樓夢充滿悲劇氛圍,正是因為它本身就是這樣一曲悲絕千古的詩意生命的輓歌。

大學生《紅樓夢》讀後感3100字 篇五

《石頭記》,即原《紅樓夢》的書名,説的就是刻在那塊補天頑石上的文字。

石頭是與寶玉寸步不離的,那麼《石頭記》就是以賈寶玉為出發點記敍而成的。然而《紅樓夢》這個題目,相比起原題來説更有味道。紅樓,我想從字面可以有兩種詮釋。它可以指即指寶玉所居怡紅院;也可以解釋為金陵十二釵的居所,因為紅在古時多指女性,紅顏薄命,南柯一夢,這樣也可以更加突出本書特色,就是注重對於基本沒有社會地位的女性的刻畫。

由此可以連想到第五回“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對於全書來説,想必起到的是“一滴水珠折射太陽的光輝”的效果。他將警幻仙姑的教誨置於腦後,光被“醉以美酒,沁以仙茗”,與可卿柔情繾倦,沉迷於幻境之風光,卻終墜入虎狼迷津。這就是對於寶玉一生的影射。

在本回中更值一提的是《紅樓夢》曲詞。本身詞韻悽婉,文本還描寫寶玉“聽了此曲,散漫無稽,未見得好處”,更是淒涼,讓人不由自主的為寶玉的天真、寶玉的執迷不悟感到痛心。十多首曲詞每曲都是悲哀傷感,與大觀園之中人人尋歡作樂,繁榮富麗的景象產生極強的反差。我將結合第五回的紅樓夢曲、紅樓夢判詞和自己讀本書的感悟,對於金陵十二釵中的多位女子進行簡單分析。因為紅樓夢判詞丁老師在課堂上分析的已經比較透徹了,我主要來講講判曲、寶玉和這些薄命女子的生平。

這一曲“悲金悼玉”的紅樓夢曲,想必是曹雪芹對於金陵十二釵和賈寶玉憐惜之情最直白、露骨的表現,因為在全書中作者很難找到機會將自己的情感完完整整地穿插在情節中。而在這裏我們可以具體的感受到作者的悲歎。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這裏的雪與林所指非常明確:薛寶釵與林黛玉。我們都知道寶玉對黛玉傾心,而這首詩中,“雪”暗指“薛”,金也指的是寶釵;“林”即是黛玉。從詩中可以做出判斷,寶玉最後並沒有和自己所愛的人白頭到老,而是落得個“到底意難平”的結局。詩中“齊眉舉案”原本的意思是吃飯的時候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表示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這側面的描述即出寶玉的寶玉卻始終惦記着“世外仙姝寂寞林”,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愛情的忠誠,也可以看出他對圓滿的一種渴望和追求。

縱然這種忠誠是值得欽佩的,但是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寶釵何嘗不是一個完美的女子?看來即便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寶玉也不能做到那好了歌中所説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因為他始終執着於黛玉而忽視了身邊一個同樣優秀並一心為他好的女人。縱使他對愛情的忠誠是值得讀者們讚歎的,可是紅樓夢裏的少爺小姐們從未品嚐過生活真正的味道,因為身邊的一切瑣事都可以讓下人們去解決。終日為生計奔波的是別人,只會吟詩作畫的是他們。他們,包括寶玉,把生活和愛情過於理想化了,一點不圓滿就終日惦記着,終生悲歎着,枉自蹉跎。也包括生性敏感多疑的黛玉。

這讓我想起20××年一部很紅的電影《社交網絡》,是以facebook創始人的經歷進行改編的。主角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天才小夥子,因為女友的分手而傷心憤怒,發泄性的創建網站,另整個學校的網絡幾近崩潰。在這過程總他的才能被人意外發覺。而在經歷是非糾葛、朋友背叛的過程中他也越來越富有,最後成為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之一。在影片快要結束時,鏡頭對準了打開facebook的男主角,找到當初分手的女孩的主頁,猶猶豫豫加了她為好友,再坐在電腦前一遍一遍刷新頁面……對於很多人來説他幾乎擁有了一切。名氣,財富青春……卻無法挽回一個女孩的心。生活就是由各種缺憾所組成的,完美的人生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因素令寶黛二人的情感、令《紅樓夢》成為了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別看一座大觀園“天上人間諸景備”,繁華與享樂都只是表象。倘若抽去像鳳姐這樣支持家族的骨幹,大觀園整個內裏就像被蛀空了一樣不堪一擊的。下人們是勾心鬥角,公子少爺是尋歡作樂,而其餘的人也過着天仙一般的生活。當災難不幸地降臨,又有幾個人能自我保全呢?説他們是可憐人也好,説他們可恨也好。其中寶黛二人是最為無辜純潔的,脱離世俗的,他們的。愛情是最悲哀的犧牲品。他們是被物質光鮮亮麗的表象矇蔽了的,就像書中提到寶玉對銀兩這樣的東西都沒什麼概念,面對生活的悲劇、求黛玉不得的痛苦怎能自我合理地調解呢?在本書第五十七回中,黛玉的丫鬟紫鵑“試忙玉”,説黛玉將回家去,害的寶玉失魂落魄,傷心落淚。這的確是寶玉對黛玉深情款款的體現,但是在瞭解到時代背景,包括大觀園裏暗裏的爭鬥,不難發現,這段情感是單純的,盲目的,過於理想化的,也是不切實際的“水中月,鏡中花”。寶玉的執迷不悟的確是給本書的悲劇色彩添上了濃厚的一筆。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 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想必《紅樓夢》中最能體現賈探春心機抱負的就是她對趙姨娘,也就是自己的母親,所説的一句“誰是我舅舅?我舅舅早升九省檢點了。”本是趙姨娘的兄弟死了,想問探春討些下葬的銀子。而探春不僅不給,話語中還透露出她才是主子,並想把自己的庶出身份撇的乾乾淨淨的意思。在二十七回中,她甚至將自己的親生母親的想法評價為“不過是那陰微鄙賤的見識”……在以“孝”為至高美德的古代,這些豈不是徹徹底底暴露了一個沒有管教、不懂尊重的丫頭的形象嗎?而我們再來看賈環,發現這對姐弟還真是有不少的相似之處。心中的不平衡感促使他故意弄翻燭台,燙傷寶玉,在與丫鬟玩樂吃虧了時還大哭:“都欺負我不是太太養的!”可見,在當時這已經發展成為一種風氣了吧。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們固然是不懂得知恩圖報、是忘本的,而從文本中我們可以發現探春對王夫人是敬愛有加。王夫人是賈政的正室,所以也可以算是她半個母親了吧!而一向心高氣傲的探春也一定不會甘於自己庶出的地位而會去努力爭取的。這是探春挺可愛的一面。

在《紅樓夢》第五十六回中探春難得擔當了一回管理者的角色,也是辦事利落,精明強幹,掌握着主動權,在七十四回中更是痛痛快快的給了王善保家的一個巴掌,表現出了自己應有的骨氣。就是這樣一位女子獲得了“紅玫瑰”的稱號,美麗動人而渾身帶刺。可惜,這朵玫瑰卻也未能躲過命運的捉弄。這一曲“分骨肉”描寫的就是探春離別時的肝腸寸斷。唉,誰知道這朵玫瑰是否已在風雨之中凋零了呢!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 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説什麼,天上天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裏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着,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

聞説道,西方寶樹喚婆婆,上結着長生果。”

這寫惜春的“虛花悟”同她幾位姐姐不同之處就在於,這其中也不能説是有悲劇。因為惜春“將那三春看破”,完全放棄了三位姐姐曾經經歷過的繁華生活,而只求自己的一片清淨。從書中看,探春這個人就是請冷清冷的個性,待人接物也提不起什麼大興致來。相比起她的三位姐姐來説她的存在感是相對低的,因為她基本不習慣成為人羣的中心,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呆在旁邊看着罷了。她也很少出席詩社的活動,在父親賈敬的葬禮上也幾乎不露面。在抄大觀園的那一回中,她冷冷地説:“我只能保住自己就夠了。以後你們有事,好歹別累我。”這樣一位冷漠厭世的姑娘,最終是的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召喚,也説不出是幸還是不幸。

幾位女子,一段繁華,成一場魂牽夢索的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3200字 篇六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書中不僅對當時社會的封建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描繪以及批判,還隱藏了許多政治鬥爭信息,其中詩詞歌賦的深層含義更是玄妙。今天我想寫的就是《紅樓夢》中海棠詩社創建後眾人所寫的海棠詩與菊花詩,以及其中的一些隱晦的涵義。

海棠詩社是《紅樓夢》中的眾人在三十七回時一同創建的,其中主要成員有怡紅公子(即賈寶玉)、瀟湘妃子(即林黛玉)、蘅蕪君(即薛寶釵)、枕霞舊友(即史湘雲)、稻香老農(即李紈)、蕉下客(即賈探春)、菱洲(即賈迎春)和耦榭(即賈惜春)。

首先先從海棠詩社創立的契機海棠詩講起吧。當時眾人作海棠詩的時候是由門邊的一個丫鬟決定的韻腳,而且每一句的末尾一個字都是規定好的,文中寶玉也説到過:“這‘盆’‘門’兩個字不大好做呢!”但是作者曹雪芹在這限題限韻的條件下居然作出了四首符合要求的詩,而且每一首都十分符合作詩人的性格,可見曹雪芹的文學功底是極好的。

首先是詩社的倡導者,同時也是最先做完詩並謄寫好的探春的一首: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難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探春是一個有心計、精明能幹的女孩,她對於賈府的逐漸衰敗是有意識並且希望去改革的,並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中得以實行。但是正如她的判詞所寫的那樣“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她是註定與眾人走向不同方向的。這首詩的第一、二兩句中斜陽和寒草都指的是秋日的景象,而秋是什麼季節?是在夏與冬之間,在興旺和衰敗之間的過渡,這裏所暗指的是賈府日漸蕭條的景象;而第三、第四句描繪的就是賈探春這種與他人不同的,敏鋭精明的高貴精神和品質;五六兩句是對於海棠花的描寫;最後兩句則指的是探春的結局,遠嫁他鄉。

然後便是蘅蕪君,薛寶釵的一首: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在謄寫這首詩之前,寶釵曾經説過自己的詩:“有卻有了,只是不好。”但事實上,她所做的詩含蓄渾厚,很有豪門千金端莊矜持的儀態,李紈也稱讚道:“到底是蘅蕪君!”第一二句中的“珍重芳姿”實際上指的就是寶釵自己,“晝掩門”指的便是她要珍守自己,恪守婦德,保持身份;三、第四句所描述的是海棠花洗去胭脂顏色,通常也指婦人因為丈夫不在而不再梳粧打扮,所以這兩句其實是在暗示寶釵的最終結局,守寡;第三聯前半句則是薛寶釵為人處事的寫照,平時雖然並不招搖,話也不多,但她可以籠絡人心,深受賈府上下被不少人的喜愛和誇讚,以使“花更豔”。

然後便是賈寶玉的一首: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賈寶玉的心思自然不如女孩子們那般細膩,但是文采還是極好的,曾有過“大觀園試才題才額”的不俗表現。但是這首詩卻被大家評為“壓尾”,就連寶玉自己也覺得寫的不好。為什麼不輸文采的寶玉卻寫出了這樣缺乏新意、多是熟套的詩歌呢?事實上他是希望藉此以花抒情,來表達他對釵、黛二人不同的心意。首聯先描寫海棠花盛開的景象;第三、四兩句則是將美女比作花,“太真”是楊貴妃的號,而“西子”指的則是西施,其實這裏寶玉指的就是釵、黛二人,寶釵就如楊貴妃一般富貴華美,而黛玉就如西施一樣充滿着憂鬱甚至是病態的美;第五句寫的是哀愁的心境;而第六句所指的就是平日喜歡哭哭啼啼的林黛玉。

接下來一首是當時大家作詩時的壓軸(事後湘雲又另外做了兩首),林黛玉的一首: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

一開始看了這首詩,眾人都道:“是這首為上。”但是李紈卻説:“若論風流別致,自然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蕪。”探春也説:“這評的有理。瀟湘妃子當居第二。”這是因為李紈與探春心中的標準都是與薛寶釵所作的詩相符的,也就是封建的正統思想,而黛玉與她們所認同的風格是不一樣的,並不是她們所認為的“主流”,所以在李紈等人心中才會自動降低一個檔次。本詩的第一句就與寶釵的“珍重芳姿晝掩門”完全相反,而是“半卷湘簾半掩門”;第二句講白海棠的冰清玉潔,用法新穎獨特,所以寶玉才要驚呼一句“從何處想來!”;三四兩句對偶工整,詩句巧妙別緻,“果然比別人又是一樣心腸”;五六兩句還是在寫白海棠的潔淨美麗,但是卻用月上孤獨一人的仙子的潔白衣物來比喻,使詩歌的情感更添一層憂傷,流露出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第七句抒發了黛玉在賈府中難遇知音,無從傾訴情感的心境;最後一句跟五十一回與黛玉相對應的懷古詩中“一別西風又一年”相照應,烘托出她這種無可奈何的悲傷的心情。

最後是湘雲寫的使四座驚歎的兩首:

“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乾風裏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史湘雲是一個豪放的、具有中性氣質的女子,但同時她也非常的有才華,在第七十六回“凹晶館聯詩悲寂寞”中與黛玉對詩,還能夠得到對方的稱讚。第一首中的第三、五兩句指的是吃冷香丸的薛寶釵,而第四、六兩句則指的是苦戀中的林黛玉;而第二首中對應的兩聯嘖分別暗指了寶釵苦苦守寡、黛玉為情斷魂的結局。

其實另外關於這些詩歌還有很多説法,包括為什麼這時候正值秋季但卻有海棠花盛開等等一系列謎題,似乎並不是很重要,我也不深入研究了……

接下來是在第三十九回,“林瀟湘奪魁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大家吃飽了螃蟹喝足了酒做的十二首菊花詩。(可以引用的字數不太夠了,所以我就挑幾首排名靠前的寫一下……)

先説被大家評為這十二首詩之首的林黛玉的一首《詠菊》:

“詠菊(瀟湘妃子)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運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後,千古高風説到今。”

第一句指的就是黛玉自己對於作詩的熱愛;而第五句指的則是林黛玉平時體弱多病和生來的多愁善感造成的她的多樣豐富細膩憂傷的情感;第六句(又)是她對於自己一懷情愫不被人理解,難以覓得知音的心情;最後兩句將“獨愛菊”的陶淵明搬出來,使詩歌的主題得到昇華,也是自己的品格到了提升。

然後是排名第二的,也是黛玉的一首《問菊》:

“問菊(瀟湘妃子)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開花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這首詩是十二首詩當中排位第二的,但這卻是最新穎,最能夠代表黛玉的性格的一首詩。第一、二句表現的就是黛玉的所想所問,是沒有一個人知道和理解的;第三局則就是黛玉的性格——清高孤傲,冰清玉潔;第五、第六句,則表現的是她對於自己至親的親人的思念,以及她在賈府無依無靠的孤獨和寂寞;最後一聯表現的則(又一次!)是她在世間難覓知音,孤獨寂寥的感情,只好將她的心情寄託在菊的身上。

最後是排名第三的一首《菊夢》:

“菊夢(瀟湘妃子 )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雲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這首詩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講述的是菊的夢境,然而實際上講的就是黛玉的夢。第二句以及第三句中的“和雲伴月”和“登仙”都略帶有一些死亡的意味,然而“登仙非慕莊生蝶”的意思則是,死亡其實並不是黛玉所希望的,這都是對黛玉最後結局“玉帶林中掛”的暗示;第三聯描寫的似乎就是黛玉在疾病和夢魔折磨下的痛苦和掙扎;然而最後一聯就是指她憂傷痛苦淒涼的感受,以及她這一株寒草對於寶玉不捨的“無限情”。

最後提一下,菊花的比較廣泛認同的寓意是:孤傲、清高、堅強、高尚、純潔,然而這些詞,好像就是用來形容林黛玉的,所以黛玉奪魁菊花詩,似乎也是作者曹雪芹的一番別有用心。

大學生《紅樓夢》讀後感3000字 篇七

初讀《紅樓夢》之時,僅為國小六年級,那個時候僅僅是被小説的內容而吸引。我喜歡一系列有趣的情節,喜歡黛玉葬花的唯美場景,我喜歡寶玉頑皮自由的樣子,喜歡黛玉楚楚可憐、清高的姿態,但我不喜歡的是永不知趣總是和黛玉搶寶玉的寶釵,不喜歡精明能幹卻中飽私囊的王熙鳳,也不喜歡沒有見過世面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時對什麼都無比好奇的樣子。當時的我一直都以為所有的故事中男女主才是故事的核心,一個好的故事也只需要男女主就夠了。後來啊,看的書多了,知識層面也豐富了,才發現那時的自己也真的是孤陋寡聞了。

後來,我又讀了一遍這個故事,這個如同於宮廷劇的故事,一個家族的從興昌到滅亡的故事,再讀時帶給我的感受,與初讀時相比,卻已截然不同。

這個故事如同神話一樣奇幻地向我們展開而來,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在京城大户中含玉出生,因此取名為賈寶玉,寶玉天性頑皮,不愛讀書,因有眾多的姐妹,雖説並不都是親血脈,但她們一起跟寶玉讀書寫字,倒也關係處的很不錯。賈母有個女兒,嫁出去後生了個女孩,喚作林黛玉,她從小體弱多病,但卻聰明秀麗,父母視她如珍寶般撫養,豈料黛玉的母親早年因病去世,父親怕照管不周,黛玉便被接到了賈府,由此開始了和寶玉的一段感情故事。話説寶玉黛玉第一次相見時都互相感覺對方眼熟,這裏便也為下文兩人的愛情做下了鋪墊。不久後,寶玉生母王夫人的同母姐妹薛姨媽也帶着她的兒女入住賈府與王夫人敍舊,她的女兒薛寶釵,生得肌膚潤澤,舉止嫻雅,悟性十分高,與寶玉黛玉這些人便也很快地玩在了一起。林黛玉進了賈府後,賈母疼愛她,眾姐妹與她交好,寶玉對她自是更加關懷備至,她倒也是舒心。這樣的地方,知己陪伴左右,歡聲笑語,我想我也是羨慕的吧。

事情沒有永遠的平靜,一切的沉默不是爆發,就是滅亡。不久後,賈府也倒發生了一件大事,便是大小姐元春入宮為元妃娘娘,初得此消息時,所有人都因此而高興不已,但沒有人知道這也是悲劇的開始。寶玉和黛玉日日相處,情義愈深,後來也便難捨難分,起初認為這是正常的兄妹情,倒也無什麼。後來黛玉聽説到寶釵小時候有個和尚説她是金命,必須要嫁個有玉的男子,黛玉一想到寶玉有玉,心中便不快。自此後,寶玉只要和寶釵有交往,黛玉知道後便不想理睬寶玉,常常心中不開心,加上初來時,賈母對她關懷備至,她與寶玉迎春探春一行人十分交好,日子過得也是稱心如意,可偏偏又來了個寶釵,長得美若天仙,論起吟詩作畫,一點也不遜於林黛玉,而且寶釵善解人意,不比黛玉這般總耍小脾氣,因此賈母和眾姐妹自然會分一些關心給寶釵,這就另黛玉悶悶不樂,再想起金玉良緣便更加不開心,日子久了,便日日以淚洗面。後來經過一番相處溝通後,兩人都互相明白了彼此對自己的心意,倒也給了黛玉心中一些慰藉,可是賈母卻絲毫沒有讓兩人在一起的意思,黛玉晚上睡了後做夢夢見賈母讓她嫁給別人,寶玉為了證明自己對黛玉的愛,便掏心證明,夢醒後發現寶玉這一晚上睡覺時大哭心疼,這讓黛玉心中也久久不能平靜,本就體弱多病,一咳竟然咳出了血。後來偶然有聽到丫鬟説寶玉定了親,本來她就一腔心事,這下更是千愁萬恨,湧上心頭,一想到自己的爹孃都去世了自己孤苦一人,就想着與寶玉為伴,可曾料想,寶玉也定親了,便一心想着求死,之後便眼不見心不煩了,從此就開始折磨着自己的身體,寶玉來看望她兩人相互寒暄,卻是親極反疏了。賈母王夫人以為她是舊病復發,又不知她的心病,黛玉後來吃飯也愈來愈少,不肯吃藥,身子果真虛弱之甚。後來黛玉聽着寶玉成親之事有假,病竟好了,賈母等人對寶玉黛玉的情意也猜出了十有八九,但她們最終商討還是認為將寶釵許配給寶玉最妥。

一段安靜日子後,禍不單行的日子也真正來到了,元春忽然暴病去世,寶玉突然丟失了玉而神魂失散,像個呆子,大老爺王子騰趕着進京,路上遇病而亡,尋玉無果後,王夫人因擔心寶玉也倒在牀上,在接二連三的事情下,賈政也被皇上派去做江西道台,家中事情繁多,卻又不敢延期上任。此時賈母最終做了決定,將寶釵許配給寶玉,為寶玉沖喜,卻將這件事徹底保密,為了讓寶玉服從安排,欺騙他娶的人是他心心念唸的林妹妹,人算不如天算,黛玉最終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她這次也真的是非死不可了,她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期盼了,最終在寶玉拜堂的那一晚,黛玉也含恨走了,在她最愛的人娶了別人的時候她離開了這個世界。寶玉最終也知道了自己娶的人是寶釵,他也知道了黛玉死了,他也清醒了過了,前所未有的清醒。後來,賈府被抄,賈母也沒熬過去世了,鳳姐自知罪孽深重,也撒手人寰。可能寶玉仍舊放不下他的林妹妹,他也不想在留在這個已經沒有他值得留戀的家裏,他也走了,正如他説的“走了走了,不用胡鬧,完事了!”

黛玉走了,因為她僅僅擁有的寶玉已經不是她的,她卻已無力挽回,所以她含恨走了。寶玉走了,因為他一直心心念唸的林妹妹已不在了,他應該很痛恨大家的謊言,可他卻不能怪罪於他們,所以他就讓自己也走了,也不用再計較胡鬧什麼了。

第一次看到黛玉死的那晚上,我哭的淚流不止,我對黛玉感到同情,明明在自己都要死了的時候,説愛她的姥姥也還再誤解她,只是想讓她遵循自己的安排。我也感覺這樣的故事真是可笑,在黛玉死的時候恰好卻是她最愛的寶玉娶了別人的時候,而寶玉還不知道。我也心疼寶釵,因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給了並不喜歡自己的人,最後落下孤身一人的結果,以前恨她是因為有她所以寶玉黛玉不能在一起,可是她也是最可憐的那個人,就算沒有她,還會出現第二個寶釵,第四個寶釵,她不過是個犧牲品罷了。

寶玉他厭惡讀聖賢的經典,拒絕走封建時代的路,可以説他是封建家庭的反叛分子,可能他有一絲毫的能力讓所有的事都可以不同,但他還是輸了,他的愛情甚至他的靈魂卻在封建迷信的摧殘下夭折了。

黛玉她是寶玉的知己,同寶玉一樣,對封建教條有天生的反感,可是她無力對抗,只能含淚而終。寶釵她是封建淑女的典範,談吐不俗,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博得讚頌,可她卻也是封建迷信的犧牲品,她將自己的一生都搭在了裏面。

我喜歡作者曹雪芹對這篇文章最開始的寫法,也喜歡續寫者高鶚後來對這些人最終命運的安排,我也明白了所有的故事結局不一定都是好的,所有的故事也不能僅僅只有男女主人公,也許是前面歡聲笑語中的明示與暗示讓我記憶這麼深刻,也許是這種悲劇式的結尾給了我這麼深刻的影響,總之從書中明白的一些道理,我卻是永遠也不會忘了。

他們的愛情是偉大的,也是卑微的,他們沒有了彼此就根本沒有了靈魂,這樣的感情值得我們感動,值得我們讚頌。可我不明白的是,黛玉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要讓自己的愛成為所有人思想的犧牲品,為什麼就想早早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不去做努力,以前感到她可憐,現在仍舊覺得她可憐,無非還加了一些痛恨罷了。對於寶玉,我認為他是有能力做抗爭的,可是恰好他病了,所以也失去了機會,當他真正意識過來時,他卻已經失去了最愛的人,所以,我也痛恨命運的不公。

最終黛玉因病而逝,寶玉塵緣已盡,賈府不復存在,從前的吟詩作對,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包括痛苦與灰暗也都消失了。也許這個故事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過是“紅樓”這個地方的一場夢罷了,一羣人在這裏經歷了歡聲笑語,生死離別,直到最後終究曲終人散,該在的人都不在了,那個地方也不是曾經的地方了,以前發生的種種事情,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夢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生活又豈不是這樣,複復雜雜的人生不過就是一場場簡單的夢,一場美好的夢,需要夢的參與者的努力,這份美好才能更加持久。一場壞的夢,需要夢中人的去堅持解決夢中的問題,才會讓這場夢變成一場好夢,不管好夢壞夢,人生就是需要我們去敢於努力,敢於堅持,敢於反抗的,那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持久地美好。

紅樓夢讀後感文學報告3200字 篇八

“道不盡的是人間悲歡,品不完的是時代心酸。”——題記

寂靜的夜晚,伴着窗外勁風榮草木的聲響,似乎更能毫無顧忌地敲出心中默唸的文字。欣然的同時,更多是被難以言説的思悟充盈着。微黃的燈光打在已折皺不堪的紙張上,四周靜靜地散發悲涼的香氣。一切的靜謐都源於眼前的這本書——《紅樓夢》。翻看着“滿紙荒唐言”,感受着“一把辛酸淚”,若説是“都雲作者痴”,只怕是最後的那一句偈子最為清醒,道破一切,“誰解其中味”。這一刻,不單是小説人物的嬉笑怒罵、悲歡離合,曹雪芹的曲折人生,都在詮釋着人間悲歡和時代心酸。箇中滋味可能真的應了希阿榮博堪布的心靈隨筆《次第花開》中説的那樣,“有時候,你必須學會一個人,去承受所有的不快和心酸,因為有些事,根本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世間皆苦,唯有自渡。”

《紅樓夢》於我而言,可説是:唱不盡興亡夢幻,彈不盡悲傷感歎。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首,一部淺笑的悲劇,它將所有的聚散悲歡、陰晴圓缺都匯聚在那兩塊金玉上,“丟棄了不離不棄的黃金鎖,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最後家族、愛情、仕途都應了書中“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夢盡荒唐”的讖語。

“海棠春睡日,紅樓夢醒時”“千紅一窟,萬豔同悲”,這是《紅樓夢》給金陵十二釵的結局。如果説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書,我是認同的。我一直相信女人對情感的表達較男性真摯,無論或悲或喜或怒,因為女人是細緻的,是敏感的。所以對於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主要揭示都是以女性為主,就連開篇第三回,對賈府建築形貌的出示,“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都是通過黛玉的眼光來一一呈現,而非是專以一個旁觀者或上帝視角的眼光去描述。如此的構思怕是不單單源於移步換景的便宜,多是作為生人,初到賈府,此時她望着賈府建築面貌的小心而好奇的眼光確實最能捕捉到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之處與別緻之處。

談到《紅樓夢》中的女人,我最為欣賞的始終是黛玉。在本科的一次課堂分享中還為她“平反”過。從世俗的視角,誰不喜歡嬌滴滴的女孩子呢?哪怕聽見她的聲音,瞥見她的眉間稍稍皺起“川”字,也都會升起一股憐香惜玉的衝動。早年喪父喪母的她,被迫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即使與賈府有着表親關係,卻也事事謹慎,大氣不敢喘。初到賈府,鳳姐誇她是個標緻的人兒,這並非是王熙鳳的戲謔之言,而是黛玉本身具備獨特的魅力。她並非只念了幾次學,識幾個大字,她渾身都散發着書香門第出身的小姐氣概,由此也可想賈母為何喜愛她的母親賈敏了。黛玉不單顏值出眾,她好比李清照,樓心月沉,多情繾綣總舞不盡,香氣氤氲渺渺,拈花蕊袖。“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就是這樣的女子,在那個時代,怕是錯了。或許,在而今的時代也未必會是對的。都説美好的愛情,哪怕只是相互心動着,也是值得留戀的。黛玉和寶玉之間的愛情羞澀靦腆,正如還未成熟的青梅,酸甜中夾雜着苦澀。還好,寶玉的“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態度成為了黛玉生活意義的全部。只可惜,縱使是夢,也還是逃離不開現實,好像這是歷劫的仙家都必須經歷的結局,如凌遲一般殘忍到結尾。最後那刻,她用盡全身力氣和意志,終於狠心了一回,將自己畢生的心血焚燒殆盡。正如她的生命,消失在天際。對於感情,太多的文學作品將其作為修仙成佛的最後一關,只因她的痛苦。少讀時,只歎黛玉的命運不公,飽受着愛情的苦澀,在寶玉掀蓋頭時長眠,對於一個弱女子好殘忍。而今再看,絳珠仙草為神瑛侍者流盡了最後一滴淚,報完了恩情,也解脱了自己的執念。黛玉是軟弱的,這是刻在她骨子裏的性格。黛玉也是清醒堅忍的,她和寶釵訴家事的時候呈現的太清楚。就是這樣一個極為淑女的人卻也曾為愛情爭取機會、勇敢機會。我不想怪在孽緣上,我想為她發聲,只因我知道黛玉的高潔,她不屬於這濁世,也不必為俗塵困頓。

如果我也有薛姨媽賞給姑娘們的宮花,第一朵首贈海棠黛玉,這是我的“靈”之所在;第二朵便要贈與潑辣的王熙鳳,她是塵世中人“肉”之所寄。判曲唱道,“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是對鳳姐的詮釋。的確,對於她的描寫,從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次出場,“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點明黛玉是外孫女身份,一切是那般自然得體,又處處提醒,好一個“鳳辣子”。之後的毒設相思局、權弄鐵檻寺、逼死尤二姐……她的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段不是精彩設機。可與其説王熙鳳是一個狠毒潑辣的女人,不如説她是一個有權有能力的女強人。諾大的賈府,也只有她和平兒是活在真實裏的,在為這個大家庭的奢靡夢幻生活做支撐。暫代寧國府的乾淨利落,從下人的嘴裏道出,“我們這也的確需要她這樣的人來管制管制。”王熙鳳是真實的,不單只是她對秦可卿的至交和關心,也不光是她的能力出眾。都説母愛如水,在得知賈府要出事時,她第一件事便是為女兒巧姐做打算,找寄託。鳳姐也不是容不下人,她太“處女座”了,事事都不容一點沙子,她培養了平兒、小紅,對沒有敵意的劉姥姥也是温柔的。身為凡人,她很清楚,在這樣的家庭裏,要麼強勢能幹,要麼軟弱被玩弄。面對花心的丈夫,太多身邊的現實,她選擇了前者,就好像現實中的很多女強人。只可惜,“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不同於黛玉的仙佛緣分,明白淡泊。她誤判了自己的人生依仗,她太執念於自己多年來的步步為營絕無偏差。“我是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憑是什麼事,我説要行就行。”在那樣一個男權甚重的社會,她終是一個女人,縱使她在各方面縱橫捭闔,也難免會有差錯,她很堅定賈母的權威,認定姑媽王夫人的血緣信任,可她畢竟只是王夫人的臨時代班,她擔心的寶釵過門掌權也還是真實地如預想在發生。真是“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提到王熙鳳,不禁對賈璉有了思考。對於賈璉的印象,我們可能都會有一個共同評價,那便是“紈絝子弟”。多情縱慾在那樣一個家庭環境中,已經是他骨子裏一脈相傳的天性。而在王熙鳳面前,他是拜倒的也是自卑的。周瑞家評價王熙鳳説,“她出挑的美人一樣的模樣兒,少説也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説話的男人也説他不過。”秦可卿更直言,“嬸嬸,你是個脂粉堆裏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可見,“恍如神妃仙子”的外在條件,足以讓賈璉誤了終生,送了性命。但無法辯駁的是,賈璉也是認可了王熙鳳出眾的能力,選擇了支持和讓步,只是是不是絕對的心服口服那便不好説了。尤二姐的白事,已經道明瞭他在家中的被動地位,他完全是在王熙鳳的控制中。從這一點,賈璉是自卑的。他在尤二姐那裏多少感受到了久違的信心和尊嚴。在夫權社會的環境下,多少也就能理解他幾分。其實,賈璉是有底線的紈絝子弟。相比於賈府、寧國府的男兒們,如賈赦、賈珍、賈蓉等,他是有擔當的,也是有良心的。尤二姐死後,他的幾場大哭是真心的,那一刻他站了起來,開始準備還擊,狠狠地重錘了王熙鳳一回。他在縱情中迷失,但在生活中隨時清醒。為尤三姐説媒、官場上的打點,説明他是有能力的。賈赦看上石呆子的幾把舊扇子,逼迫賈璉弄來,他選擇的是用錢來賣,而非賈雨村設計的石呆子家破人亡弄來扇子。賈璉對這一卑鄙手段是不屑一顧的。可見他不是一個無情無義的小人。惡僕旺兒的兒子想強娶彩霞,賈璉深知此人品行不端,選擇阻止此事,並未袒護偏私,可見他對下人的公道。凡此種種,他做到了寶玉所不能擔起的男人擔當,理應一提。

都説曹雪芹最喜歡的是姑娘,最討厭的是婆子。所以他總是把姑娘寫死,因為姑娘老了就會變成婆子。我想這是其中的一個理由,最後新娘不是黛玉,我想正應了寶玉的那句,這些婆子嫁了漢子後,女人就變得可惡起來。不單是作者對她的喜歡,也是寶玉不想吧。“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筳席”,最後的最後,都是要離開的,“閬苑仙葩”的黛玉脱得塵世困頓,歷過了她的情劫,悟明瞭仙道;末世凡鳥的王熙鳳明白了《聰明累》的真諦,迴歸了山林,“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月下徒悲歎,西風問我何?”我説,“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切喜怒哀樂,都是“俗塵常困頓”,最終所有的苦難和不同形式的離開都成全着“白首悟仙佛”。(曲陽)

紅樓夢讀後感2700字 篇九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吟》

蕭瑟的風穿過夜而來,寒意將人一絲絲侵蝕。更深夜長,陳舊的香氣裊裊彌散在屋中,閨中人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悽然。窗外幽幽的綠竹,也在風中搖曳出颯颯的響聲。清冷的月光透過竹林,千迴百轉的照了進來,打在本就病態蒼白的臉上,素手掀開帳幔。轉而一陣窸窸窣窣的衣袂摩挲:“噯呦,姑娘可是醒了?”

這樣的場景總在氤氤氲氲的夢境中出現,依稀是回到某段時空中,望見那寄人籬下的悽惶無助,悲劇的氣氛一點點醖釀。顰兒是寂寞的。顰兒的瀟湘館是寂寞的。

隨着新版紅樓夢的上映與不斷的爭議,有關紅樓的記憶一點一滴浮上心頭來。書在翻開時散發的幽幽墨香與那段為賦新詞強説愁的時光,在腦海中拓出清晰的輪廓,宛如從水中托起的紅珊瑚,水漬未乾色澤鮮豔欲滴。

初讀紅樓,約摸是在國小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愛看的言情小説書名都是《XX天使XX惡魔》或是《XXX你死定了》之流。我爸媽在憤怒了很久後最終處理掉了我所有封面花哨的言情小説。在沒有課外書的環境中,又不愛電視不愛電腦,所以我寫完作業幾乎沒事幹,只得到爸媽的書櫃裏去翻書,於是這才從書架的最高層抽出了那本塵封已久的《紅樓夢》。

“書到今生讀已遲。”我固執的相信有些書一定是我前世的的摯友,邂逅它們,彷彿是邂逅某個人,驀然心動。不然,我又怎會在看見《紅樓夢》泛黃的書頁時突然地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

“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雲: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説,撰此《石頭記》一書也……”那時尚小,這樣的文字對我而言顯得過於生澀,然還是饒有興趣地看下去了。而後的情節,有時亦不得理解,卻也一路磕磕碰碰的將一本書囫圇吞棗的讀完。

因為不懂這本書的內涵,所以在看到高鶚續書時寫“寶玉與寶釵有個孩子叫賈桂,與賈蘭兩人雙雙考中進士,最終‘蘭桂齊芳’”時,似乎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那時唯獨單純的喜歡書中的詩詞,甚至還將十二釵判詞、《葬花吟》、《秋窗風雨夕》(靈感應來自《春江花月夜》)、“詠海棠詩”、“螃蟹詩”這些一首首背了下來。即便這些詞句到現在已經絲毫不記得,但是紅樓夢是一扇門,我跨進去後,我看見了更廣闊的詩詞的天地。因此而愛上唐詩之豪放,宋詞之婉約。

我對裏面的諧音出奇的感興趣,發現原來“甄英蓮”便是“真應憐”,“元迎歎惜”便是“原應歎息”,“甄士隱”便是“真事隱”,“賈雨村”便是“假語存”……這讓我振奮不已。當時還會像模像樣的看那些研究紅學的書,將“紅樓夢是以寶黛愛情悲劇為線索記敍的一段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故事”這樣的概念背下來到處炫耀。畢竟在那個年紀看過《紅樓夢》是多麼巨大的談資!

五年級時,在書店裏看到了脂硯齋點評版的前八十回紅樓夢。想都不想的就買了下來。那是已知道脂硯齋的點評是研究紅樓夢後四十回情節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料。

看第二遍時,一邊仔細的將原先看過卻早已不露痕跡的情節漸漸填補上空白,一邊關注脂硯齋小字的批註。這時方真正對紅樓夢有了一些真正的體悟。紅樓是包羅萬象的,它寫百無聊賴的閨中女兒的幽思,寫低賤的丫頭對於命運無力的抗爭,寫趨炎附勢之徒的阿諛奉承之數,寫人人為爭奪自己的利益而情感寡薄的殘酷,寫表面繁華而已悄然走向衰敗的家族的無奈。它寫盡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寫盡世間無數可憐人……

寶玉説:“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又説:“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道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這在那個時代,是多麼大膽的表述!然而偏生確實如此。曹公寫王夫人,雖只是配角卻入木三分,這個逼得晴雯離開賈府最終病逝,逼得金釧投井自盡的女人,這個一心盼寶釵嫁給寶玉,好讓自己王家的勢力擴大的女人,這個有些虛偽善於玩微笑戰爭的女人,曹公對她的評價又是什麼?“原是天真爛漫之人”,聽起來是那麼讓人無奈而惆悵。大觀園裏那些同樣天真爛漫的姑娘呢?那些“水做的骨肉”呢?是否有一天也將從珍珠化作魚目?

黛玉葬花的憂傷悲切,寶釵撲蝶的偶然放縱,這樣美麗動人的細節,卻都只是轉瞬。她們都是可憐人。不光是她們,還有進宮做了妃子的元春,在花音下用繡花針傳茉莉花的迎春,精明幹練卻爭強好勝的不肯認親身母親的探春,自小就一心向佛的惜春,醉卧芍藥蔭的湘雲,清淡出塵性子古怪的妙玉……最終也似鮮花般凋謝了。元春一瞬的光芒萬丈卻終向爆竹般隕滅,迎春懦弱無能最終被“山中狼”孫紹祖打罵致死,探春遠嫁如風箏般飄飄悠悠不知何處是家,惜春一生青燈古佛相伴,湘雲“雲散高唐,水涸湘江”,妙玉亦是“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當真是飛鳥各投林,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物是人非事事休。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驀然被觸動。有時傷感來得那樣措手不及。

沉重的宿命壓在心頭,一切皆是繁華背後一個蒼涼的手勢。

千紅一哭,萬豔同悲。

寒假時又將紅樓夢找出從頭到尾讀了一遍。此時的我已非當年的似懂非懂,亦非憑着一種小資情懷來看待這個悲劇。我到了八年級,轉眼便要面臨九年級。學業的壓力越來越大,每日三點一線的生活,早已喪失了童年時光的豐富多彩,曾經交心的朋友也日漸疏遠,剩下的只是一次次考試後雪白的試卷上那個鮮紅色的分數……

內心的情感一點點枯涸,缺了些感性,再也不會想當初那樣,在看到紅樓時,因二姐吞金自盡而落淚,因秦可卿之死而歎息……

然而,卻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一切真的是命運的無常嗎?還是事物本就因順着這樣的軌跡發展呢?物極必反吧,我想,或許大喜之後必有大悲,大悲之後必有大喜。而“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的道理,雖非今日才聽説,然而《紅樓夢》一書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

賈府之富貴到了極致,繼而必然要面對衰敗。寶黛之愛情的美好到了極致,那麼同樣就要面對悲劇收場的結局。王熙鳳的能幹到了極致,最後“一從而令三人木”,人木為“休”,到底是機關算盡,聰明反被聰明誤……

在反觀歷史,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每個朝代不都如此?在經歷了兩三百年後,每一個朝代都會走向腐朽,沒有什麼能長盛不衰。這是歷史的必然。

於是在很多時候就多了一份雲淡風輕的坦然,沒要必要去惋惜失去的,因為這一切是註定。沒有必要因成功而狂喜,或是因失敗而傷痛,因為一切都有可能在某一天逆轉。若是這麼想,便多了一份豁達的心境,笑看人世滄桑變幻,不是麼?

曾一度還因紅樓夢是不完整的而耿耿於懷,然而現在卻發現,它就是斷臂的維納斯,以一種殘缺的美感,引起你不盡的遐思……

《紅樓夢》帶給我的太多太多。

恍然聽到林妹妹哀婉動人的《秋窗風雨夕》,在這樣的夜,想起紅樓,它化作心底不退的一抹亮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hougan/vn5gp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