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讀書筆記讀國富論【精品多篇】

讀書筆記讀國富論【精品多篇】

讀書筆記讀國富論【精品多篇】

讀書筆記讀國富論 篇一

《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加勞動生產力的手《國富論》共分五卷。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説到增加勞動生產力的手——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貨幣。再由貨幣解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段——分工。因分工而引起交換,由交換而產生交換媒介——貨幣。再由貨幣解析商品價格及商品價值,以及價格的構成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進而聯繫析商品價格及商品價值,以及價格的構成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進而聯繫整個政治經濟體系,闡述其內在聯繫。整個政治經濟體系,闡述其內在聯繫。《國富論》作為現代經濟學開山之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理論,也正因《國富論》作為現代經濟學開山之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理論,也正因為如此,它有許多發人深思之處。而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尤為感為如此,它有許多發人深思之處。而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的觀點尤為感興趣。因此,本文也是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的有感而發。興趣。因此,本文也是筆者對於《國富論》中分工觀點的有感而發。“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這是亞當·斯密在第一章的開頭語。為了

使讀者決定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這是亞當·斯密在第一章的開頭語。為了使讀者亞當更加明白分工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亞當斯密進而舉了扣亞當·更加明白分工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亞當·斯密進而舉了釦針製造業的例子來加以説明。由此,我們也明白因為有了分工,同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勞動者的技巧因專業工作量。其分工而日漸進步。勞動者熟練程度的增進,勢必增加他所能完成的工作量。第二點,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通常需要損失不少時間。有了分工,就能夠免除這種損失。第三點除這種損失。第三點,許多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的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從分工開始,亞當斯密接下來談到分工的緣由:人類的物與物交換。因為亞當·從分工開始,亞當·斯密接下來談到分工的緣由:人類的物與物交換。因為人類有物與物交換的意願、需求,繼而產生勞動分工。勞動分工又引起更大範圍的物與物交換。在那裏亞當斯密談到亞當·談到“的物與物交換。在那裏亞當·斯密談到“例如,在狩獵或遊牧民族中,有個善於製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己製成的弓弩與他人

交換家禽或獸肉。結果,他發覺,造弓弩的人,他往往以自己製成的弓弩與他人交換家禽或獸肉。結果,他發覺,與其親自到野外捕獵,倒不如與獵人交換。因為交換所得卻比較多。為他自身的利益打算,他只好以製造弓弩為業。於是,他便成為一種武器製造者。另有一個人,因長於建造小茅房或移動房屋的框架和屋頂,往往被人請去造屋,得家禽獸肉為酬。於是,他發覺,完全獻身於這一工作對自己有利,因而就成為一個房屋建築者。同樣,第三個人成為鐵匠或銅匠,第四個人成為硝皮者或製革者。這樣一來,人人都必須能夠把自己消費不了的自己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拿來換得自己所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得自己所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這就鼓勵大家各自委身於一種特定業務,使他們在各自的業務上磨練和發揮各自的天賦資質或才能。”

在那裏筆者注意到,亞當·斯密談到的這種生產力分工中,分工得以進行的在那裏筆者注意到,亞當·斯密談到的這種生產力分工中,分工得以進行的亞當一個必要條件是人們感到他從事這一份行業更有利於自身的生存發展。簡單的講,即他從業於此行業,必須有勞動剩餘部分同大家交換。從那裏,筆者聯想到當今社會青年擇業的現實問題。據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折射出的擇業觀,我們亞當·當今社會青年擇業的現實問題。據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折射出的擇業觀,我們也許能得到一種正確的引導。當今社會紛繁複雜,其中,職業的多種多樣更是充分地佐證了這一點。職業的多樣性正體現了分工的精細程度。的多樣性正體現了分工的精細程度。人們對職業的選取正是其對社會生產力分工的用心參與。與分工之初人們選取的目的一樣,此刻,人們擇業也是為了得到儘可能多的滿足生存的資料。類似的,現今人們擇業也得根據自身的優勢條件進行選取。這樣,不僅僅有利於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同時也有利於社會的整體進步。這樣説不免泛泛而談,從而陷入泛泛論。我們不妨假想,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擅長的領域:物理,那這天物理學的發展會是怎樣一個局面,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對於世人又是怎樣一個名詞。這一切讓人讓人不可想象,或許

物理學較現今而言倒退對於世人又是怎樣一個名詞。這一切讓人不可想象,或許物理學較現今而言倒退百餘年,又或許沒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現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我們百餘年,又或許沒有根本性的差距,或者比現今更加進步。但是,有一點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麼以確定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麼在現今物理學中的是,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選取他所擅長的物理領域,那就不存在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愛因斯坦”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就不存在這樣一個近乎瘋狂的名詞“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成就和他對世界的貢。獻,這些種種無論對於愛因斯坦又無論是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這獻,這些種種無論是對於愛因斯坦又或者是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偉大的成就便得益於其發展了自身擅長領域。那裏,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那便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眾人皆知那裏,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那便是被譽為詩仙的李白。眾人皆知還有一個人或許更具有説服力李白在年少的是,李白在年少時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從而入朝為官。幸而李白最終未能了願。正是這樣

,他得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展,造就了一代詩仙。這對於李白,對於社會都是一種更好的結果。試想,如果李白順利考取功名,並且順利入得仕途,社會都是一種更好的結果。試想,如果李白順利考取功名,並且順利入得仕途,據李白的性格或許便會被埋沒在滾滾仕途之中,整日蹉跎歲月。世上也就那麼依據李白的性格或許便會被埋沒在滾滾仕途之中,整日蹉跎歲月。世上也就沒有“詩仙李白”一説。他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沒有“詩仙李白”一説。他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也就不復存在。而李白在文學上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幸而李白髮揚了他所擅長的一面。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上對於社會的貢獻是極其重要的。幸而李白髮揚了他所擅長的一面。因此,擇業對於一個人甚至整個社會來説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根據分工論來擇業尤為重要。

以上是筆者從亞當斯密《國富論》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絲拙亞當·擇業尤為重要。以上是筆者從亞當·斯密《國富論》分工思想中感悟到的一絲拙見。誠然,從《國富論》中筆者還看到許多如星點般璀璨的思想,時時發人深思。這令筆者懷着更加崇敬之情,結束了這一次的旅程。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二

在經濟危機波及全球的當下,人們不斷的在迷茫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經過一次又一次迷失,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人們終於想起了從傳統經濟大著《國富論》中尋找真相的答案。可見國富論對現代經濟建設的指導意義非同一般,對引導人們走出經濟危機大有裨益,這也正是經典的永恆魅力。

《國富論》一書分為;論勞動分工及分配,論財富的性質、積累和使用,論各國財富的增長方式,論重商主義與重農主義,論國家財政這五大部分。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第一章:論勞動分工及分配。

在第一章中,亞當斯密不斷的從提高勞動生產力高着手,再經過深入研究後他認為勞動分工能使生產力成倍提高,並首次提出了勞動分工這一重要概念,同時,勞動分工也促使勞動生產專業化,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被打破,勞動產品的交換迫在眉睫,而交換需要的媒介貨幣也呼之欲出。產品的最終歸宿為勞動資本、勞動利潤和土地地租三項。

勞動分工是的同樣數量的人,但生產的商品大大增加,這要歸於三個原因:第一,每個人只從事一種工作,能夠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在書中作者亞當斯密都不斷強調。第二:節約了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第三:發明了一些機器,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那麼造成分工的原因是什麼,那是因為在人類正在族羣中是禁止盜竊和搶劫,所以某個人想要獲得某種物品只有兩種途徑,一種是自己勞動獲得,另一種是通過交換獲得,在族羣內,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善於製造弓箭的人發現自己專心製造弓箭比自己打獵更有利,同樣的,善於造房的發現比專心造房比種田有力,於是分工產生了,交換引起了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換能力即市場範圍的制約,因為市場太小,勞動者無法用他們自己消費不完的剩餘勞動產品來隨意換得需要的別人的勞動產品。

在後面的內容中,作者又闡明瞭分工能促成這種作業量提升的原因。依作者所言,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工人技巧的改良;第二:由於從一種工作到另一種工作,對通常會損失掉的時間的節約;第三:適當機器的利用,可以大大地便利和節省勞動。

其實這部分內容又可歸於分工的意義之中去。分工的情況下,自然界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規律便會開始發生作用分工使得生產力提高,且易於掌握操作的技巧,反過來這種經驗的積累又是推動再發展的力量。是進一步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們雖明白分工之意義,然而真正要使得分工得以充分的實現,卻並非易事,因為這需要社會的合意。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三

《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亞當·斯密是英國政治經濟學古典學派的創立者。該書初版於1776年,與美國的《獨立宣言》同年發表。

亞當·斯密被奉為“經濟學之父”。而《國富論》在其成文之後的200多年時刻裏,先後贏得了無數榮譽:“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0本書之一”等。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勒在其名著《禮貌史》中,甚至認為“從最終效果來看,這也許是迄今最重要的書”,“這本書對人類幸福做出的貢獻,超過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貢獻的總和”。

更為眾多經濟學家所“迷惑”的是,亞當·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這本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們這天經濟活動和經濟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結構嚴謹,無懈可擊(張五常和郎鹹平都曾如是説)。

在《國富論》裏,亞當·斯密在否定重農主義和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説明了分工和貿易如何增加國民財富,並界定了君主或國家的職責和收入來源。全書分為5篇,作者在《導論及全書設計》中説,“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説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説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具體而言,第一篇討論的是勞動生產力改良的原因,以及產品在不一樣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第二篇討論的是資產的分類、性質、儲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羅馬帝王衰落之後,歐洲農業發展所受的制約及其農村的衰落,和商業城市興起的實際,探討了財富增長的不一樣路徑。第四篇則在此基礎上,從當時最受推崇的重商主義開始,論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濟體系的後果。第五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方向和收入來源。

亞當·斯密在論述所有問題時,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這個前提總是被他或隱或顯的提及: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經濟的出發點是利己心(這就應就是現代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的來源)。斯密在全書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每一個行為的動機,主要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而且利己性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種自然現象。個人自私能夠有助於整個社會福利。

2。勞動率增長的關鍵在於分工協作。斯密在書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針業為例子(第7—8頁),來説明分工所帶來的生產率的巨大改善。分工以及勞動的劃分促進了專業化作業,而對專業化作業的追求,導致了工廠制度的誕生。

3。勞動價值論。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頁)論述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值(就應就對應於馬克思經濟學觀的價值和價格)時,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作者開篇就説道,一個人是貧是富,就看他能在什麼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但自分工完全確立以來,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僅有極小部分仰給於自己勞動,最大部分卻須仰給於他人勞動。因此,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一個人佔有某貨物,但不願自己消費,而願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説來,這貨物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斯密同時否定了舊重農主義所謂土地是價值的重要來源的論點。

4。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經濟學體系”中,討論了兩種經濟制度(重商制度和重農制度)的原理和弊端。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自由放任。作者極力論述了無論根據重商主義還是其他原則,對幾乎所有商品的進口實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為阻止進口或減少進口而設立的關税,則顯然是既破壞貿易自由也有損於關税收入的。”(第339頁)。他極力倡導自由貿易。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像個人與個人之間那樣實行分工。他認為國家不應對商業(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充分發展和繁榮。

5。政治經濟學的目的。斯密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在於協調社會中人與人的利益,並避免犧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經濟學的目標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來”(第309頁)。

6。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職責。斯密主張限制國家干預經濟。國家的職責就應是維護國家安全、環境的和平安全、個人公平競爭,並避免各種壟斷。換言之,國家應充當的是守夜人的主角。

7。政府的開支。政府的開支體現着政府的職責,政府的開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維護國家尊嚴。在論述“建立和維持不能為個人帶來利潤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時,斯密還個性詳述了“為社會商業帶給便利”和“促進人民教育”的開支。(第495—582頁)

8。國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來自賦税。斯密否定了舊重商主義所謂國家就應儲存超多金幣的做法,也否定了國家靠經營專屬於自己的公共資本或土地以獲取收入的做法。他認為那樣“看似對人民個人無損,但其實是對全社會造成了損害。”他主張為社會全體利益思考,“不如拍賣王室領地,分配給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則由人民帶給其他收入來替代。換言之,“人民務必從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繳給君主或國家,以彌補公共收入。”(第588頁)

9。賦税四原則:1公平2穩定3徵收便利4遵守經濟原則,避免妨礙人民經營和給人民增加更多負擔。

讀罷此書,我最深的感受,是亞當·斯密建立在超多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了經濟學科的理性思辨傳統。真不愧是經濟學科的“奠基”之作。國內經濟學家,哪怕是一些權威學者(諸如吳敬璉、張維迎、樊綱之流),都就應好好的首先繼承這個傳統,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觀點。當然,國內也有一批斯密忠實的學生,仍然在世的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秦暉、人大農發學院院長温鐵軍,天則經濟研究所創辦人矛於軾,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等,他們腳踏實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四

《國富論》,全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亞當·斯密是英國政治經濟學古典學派的創立者。該書初版於1776年,與美國的《獨立宣言》同年發表。

亞當·斯密被奉為“經濟學之父”。而《國富論》在其成文之後的200多年時間裏,先後贏得了無數榮譽:“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10本書之一”等。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認為“從最終效果來看,這也許是迄今最重要的書”,“這本書對人類幸福做出的貢獻,超過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貢獻的總和”。

更為眾多經濟學家所“迷惑”的是,亞當·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這本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們今天經濟活動和經濟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結構嚴謹,無懈可擊。

在《國富論》裏,亞當·斯密在否定重農主義和批判重商主義的基礎上,説明了分工和貿易如何增加國民財富,並界定了君主或國家的職責和收入來源。全書分為5篇,作者在《導論及全書設計》中説,“本書前四篇的目的,在於説明廣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樣構成的,並説明供應各時代各國民每年消費的資源,究竟有什麼性質。第五篇即最後一篇所討論的,是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具體而言,第一篇討論的是勞動生產力改良的原因,以及產品在不同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第二篇討論的是資產的分類、性質、儲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羅馬帝王衰落之後,歐洲農業發展所受的制約及其農村的衰落,和商業城市興起的實際,探討了財富增長的不同路徑。第四篇則在此基礎上,從當時最受推崇的重商主義開始,論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濟體系的後果。第五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方向和收入來源。

亞當·斯密在論述所有問題時,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這個前提總是被他或隱或顯的提及:在經濟生活中,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經濟的出發點是利己心(這應該就是現代經濟學中“理性經濟人”的來源)。斯密在全書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觀點: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

每一個行為的動機,主要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而且利己性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種自然現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福利。

2、勞動率增長的關鍵在於分工協作。

斯密在書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針業為例子,來説明分工所帶來的生產率的巨大改進。分工以及勞動的劃分促進了專業化作業。而對專業化作業的追求,導致了工廠制度的誕生。

3、勞動價值論。

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論述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值(應該就對應於馬克思經濟學觀的價值和價格)時,提出了勞動價值理論。作者開篇就説道,一個人是貧是富,就看他能在什麼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娛樂品。但自分工完全確立以來,各人所需要的物品,僅有極小部分仰給於自己勞動,最大部分卻須仰給於他人勞動。所以,他是貧是富,要看他能夠支配多少勞動,換言之,要看他能夠購買多少勞動。一個人佔有某貨物,但不願自己消費,而願用以交換他物,對他説來,這貨物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斯密同時否定了舊重農主義所謂土地是價值的重要來源的論點。

4、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經濟學體系”中,討論了兩種經濟制度(重商制度和重農制度)的原理和弊端。並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自由放任。作者極力論述了無論根據重商主義還是其他原則,對幾乎所有商品的進口實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認為,“為阻止進口或減少進口而設立的關税,則顯然是既破壞貿易自由也有損於關税收入的。”(第339頁)。他極力倡導自由貿易。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要像個人與個人之間那樣實行分工。他認為國家不應對商業(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國家的充分發展和繁榮。

5、政治經濟學的目的。

斯密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在於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在於協調社會中人與人的利益,並避免犧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經濟學的目標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來”。

6、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責任。

斯密主張限制國家干預經濟。國家的職責應該是維護國家安全、環境的和平安全、個人公平競爭,並避免各種壟斷。換言之,國家應充當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開支。

政府的開支體現着政府的責任,政府的開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維護國家尊嚴。在論述“建立和維持不能為個人帶來利潤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機構”時,斯密還特別詳述了“為社會商業提供便利”和“促進人民教育”的開支。

8、國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來自賦税。

斯密否定了舊重商主義所謂國家應該儲存大量金幣的做法,也否定了國家靠經營專屬於自己的公共資本或土地以獲取收入的做法。他認為那樣“看似對人民個人無損,但其實是對全社會造成了損害。”他主張為社會全體利益考慮,“不如拍賣王室領地,分配給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則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來替代。換言之,“人民必須從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繳給君主或國家,以彌補公共收入。”

9、賦税四原則:

公平、穩定、徵收便利、遵守經濟原則,避免妨礙人民經營和給人民增加更多負擔。

讀罷此書,我最深的感受,是亞當·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嚴密論證,開創了經濟學科的理性思辨傳統。真不愧是經濟學科的“奠基”之作。國內經濟學家,哪怕是一些權威學者(諸如張維迎、樊綱之流),都應該好好的首先繼承這個傳統,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觀點。

當然,國內也有一批斯密忠實的學生,仍然在世的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的秦暉、人大農發學院院長温鐵軍,天則經濟研究所創辦人矛於軾,以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劉吉等,他們腳踏實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五

《國富論》研究的對象是人與人交換時的經濟行為,認為經濟行為的出發點是利己的出發點是利己心,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人性的自然想象。茅於軾先生曾舉《鏡花園》裏的君子國裏的故事加以説明人的利己行為,小説第十一回裏描述了君子國裏的一名隸卒買物的狀況:隸卒…手中拿着貨物道:“老兄如此高貨,卻討恁般低價,教小弟買去,如何能安!務求將價加增,方好遵教。若再過謙,那是有意不肯賞光交易了。”賣貨人答道:“既承照顧,敢不低本,但適才妄討大價,已覺厚顏,不意老兄反説貨高價賤,豈不更教小弟慚愧了?況貨並非“言無二價”其中頗有虛頭。俗雲:“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令老兄不但不減,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請到別家交易,小弟實難遵命。”只聽隸卒有説到:“老兄以高價討賤價,反説小弟克己,豈不失了“忠怒之道”?凡事總要彼此無欺,放為公道。試問哪個腹中無算盤,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談了許久,賣貨人執意不增。隸卒賭氣,照數討價,拿了一半貨物。剛要舉步,賣貨人哪裏肯依,只説“價多貨少”攔住不放。路旁過兩老翁,作好作歹,從公評定,令隸卒照價拿了八折貨物,這才交易而去。茅於軾先生講完這個故事給我們兩點思考。第一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都是各方

偏袒自己利益引起的。因此,我們常常的錯誤認為,如果關心別人的利益勝於自己的利益,爭論就不會發生。而君子國裏發生的事情。恰恰説明了把關心別人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同樣會有爭論,我們同樣得不到一個和諧的社會。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現實的商業交換中,買方和賣方透過討價還價,最終會達成協議。而在君子國這個人人為他的社會裏,討價還價根本不可能存在。小説不得不借助兩個過路的老翁來調解矛盾。那裏包含着一個極重要的道理:以自利為目的談判雙方同意的均衡點,而以利他為目的談判則不存在能使雙方同意的均衡點。因此利己是能夠到達一個和諧的社會,而利他則是一個糾紛不斷的社會。從動態的變化來看,它最終必定轉變為“小人國”。正因君子國是最適合專門利己,毫不顧人的“小人”們生長繁殖的環境。當君子們吵的不可開交時,“小人”跑來用君子吃虧自己得利的辦法解決了矛盾。長此以往,君子國將消失,被“小人”國替代。從這一點看,人是利己的生物實在是人類社會的大幸。第二,只要是交換都是為了改善自己的環境,使自己活得更舒服體面,如果沒有這點動機我們為何要交換?我們有過交換經驗的人都知道,交換的雙方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產生交換,而君子國有了市場,而透過市場的交換卻是“利

他”行為,這種動機顯然是矛盾的。借用茅於軾先生搞笑的例子,我們明白了亞當·斯密的理論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基礎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雙方才能有均衡點,才能構件一個和諧的社會。

《國富論》全書共分為五篇,主要資料如下:

第一篇1。2章,講合作分工優點。亞當·斯密舉了制針的例子,把制針這個職業分成大約18種不一樣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由專門人才從事。因此,一個10人的小工廠每一天能製造48000枚針。如果他們獨立工作,不專門從事一種工序,他們誰都不會每一天製造20枚針,也許連一枚都製造不出來。因此,凡是能採用分工的工藝一經採用分工便能相應地增加勞動生產力。第一篇5章,講的是勞動價值論。斯密説,勞動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正因金和銀像其他商品一樣,價值是變動的。任何金錢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商量,或所交換到的其他商品數量。取決於已知金銀礦藏的豐富程度或稀缺程度……作為衡量尺度,自身價值不斷變化的商品,決不能成為其他商品價值的精確尺度。而同等數量的勞動,在所有時刻和地點,能夠説和勞動者具有同等價值,按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和技能熟練程度,他必然總是犧牲相同份額的安逸,自由和幸福,無論他得到彙報物品的數量如何,他所支付的價格必然是相同的,誠言,這種勞動所買到的物品的數量有是多此,有是少此;然而,變動的是這些物品價值,而不是用來購買他們的勞動價值。在任何地方,稀缺或是耗費許多勞動的物品價格就是昂貴,反之則低廉。因此,只有本身價值絕對不

變的勞動,才是最標準的,一切商品的價值在任何時候和地方都能夠用勞動來衡量和比較

第二篇1章,講的是資產的性質。斯密認為一個人的資產足夠維持他生活幾個月或幾年,他自然期望用這筆字廠中的大部分來獲得收入。為兩部分:他所期望用來創造收入的部分被稱為資本;另一部分被用來消費。資本又有兩種:第一,資本能夠用來生產,製造或購買產品,然後將產品銷售出去,取得利潤……此種資本被稱為流動資本;第二,資本能夠被用來改良土地,購買生產用的機器或工具,也就是來購買不需要告便所有者,或不需要再次流通,就能夠創造利潤的東西。這種資本被稱為固定資本。第二篇3章,主要是論資本積累。斯密説,有一中勞動資本到勞動對象上,能增加此物品的價值;另一種勞動卻不能。前者正因能夠成產價值,因此稱為生產勞動。但有些非生產性勞動者有十分必要,例如:軍隊,律師,醫生,牧師,等等。如果要缺少這些非生產性人士,社會將不穩定……與窮國比較,富國僱傭生產性勞動的基金當然要大的多……斯密認為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是節儉,而不是勤勞。誠然,沒有節儉以前務必先有勤勞,節儉所需的東西多是由勤勞得來,但只有勤勞,而沒有節儉,有所得而無所留,資本則不能增加。

第三片1章,論財富的自然增長。也是體現了合作分工的精神。斯密認為城市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生活資料和加工資料,城市向鄉村居民回到一部分加工產品作為回報……兩者的收益是共同和相互的,那裏的勞動分工也和在其他場合一樣,對從事分工中不一樣行業的所有不一樣人都有利…城市為鄉村的剩餘產品帶給市場;鄉村用剩餘產品交換自己需要的東西。城市居民收入和人數越多,為農村居民帶給的市場也就越大;這種市場越大,對大多數人的好處越大。斯密的意思也就是説,透過分工合作,然後交換,這樣雙方的財富都有所增加,這也就是他所謂的財富自然增長,第三章,斯密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論點,商業和製造業的發展逐漸建立了秩序和良好的政府,進而在鄉村居民中建立了個人自由和安全。正因,在一個沒有商業和製造業的國家裏,大地主的剩餘產物沒什麼能夠交換,他就會將其部用在款待賓客上。

斯密説,如果這種剩餘產物足以維持一百或一千人之外,沒有其它的用途,因此會被許多人依附與圍繞,只能靠地主的恩惠來生活,就必然服從他,如同士兵服從支付糧餉的君主一樣……因此,導致貴族勢力的強大,上弱下強,國王無法約束大貴族的暴力行為……最終會導致一幅暴力、搶劫和混亂的畫面。但是,封建制度的所有強制力量絕對辦不到的事情(阻止貴族勢力與戰爭),卻由對外商業和製造業做到了。它們漸漸為大地主帶給了能夠用來自己剩餘產物來交換的東西,他們自己能夠消費這些東西,不必與其他人分享,一切都歸自己所有,這在世界的每個時代似乎都是人類主子們的卑鄙格言……因此,他就不再和他人分享了,自然而然地依附於地主生活的人員就會脱離他們,地主的勢力也會被削弱,最終暴力,混亂也會停止。

第四章,論政治經濟學體系,這是全書最重要的一篇,斯密在第二篇説道,社會每一個人……通常他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而他管理產業的目的在於使其產品的價值能到達最大程度,所想到的也只有他自己的利益。在這種狀況下有一隻“無形的手”引導着他去盡力到達一個他並不想要到達的目的——也就是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狀況下更有效的促進社會利益。關於把資本用在哪裏能夠生產出最有價值的產品這一問題,斯密認為,顯然一個身臨其境的人能做出比政治家或立法家更好的決定;斯密在貿易方面主張“自由放任”,反對商業上的壟斷與限制(包括退税和出口獎金)斯密認為,享有這種國內市場上壟斷權的各種產業,往往受到極大的鼓勵,並且使社會較大部分的勞動和資本轉到這些產業上來。但這樣做能否增進社會總產業,並引導其朝着最有利的方向發展,也許並不十分明顯,由於壟斷提高了商業利潤率,從而妨礙了土地的改良相對高的利潤。因此,壟斷阻止了土地改良…………壟斷確實提高了商業利潤率,從而略微增加了商人的所得。但是由於阻止了資本的自然增加,不會增加國民資本利潤總額,而是減少了這一總額。正因大資本小利潤(薄利多銷)比小資本大利潤能帶給更多收入,壟斷雖然提高了利潤率,

但肯定比沒有壟斷時候少由於壟斷,所有收入的來源,勞動力的工資,土地利潤,都不如沒有壟斷時候那樣充裕。因此,壟斷是為了一個小階層的利益,而傷害了其它的所有階層的利益。因此任何一種學説,如果試圖透過個性的鼓勵,違反自然趨勢將更多的社會資本吸引到一特定產業,或試圖透過個性限制,將本來能夠投入某一特定產業的資本抽走,實際上都有悖於他要促進的主要目的。這將阻礙而不是加速社會真正富強的進程;降低而不是增加其土地和勞動的年產物的真正價值。

《國富論》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亞當’斯密把人的自利心與公利心做了和諧的統一,讓我們知道了自利與公利並不是彼此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有利於整體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引導着我們做出有利於社會與個人的最佳選取,沒有任何政府和個人會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如要代替這隻“看不見的手”是什麼斯密沒有直接表達但是全書已經告訴我們,那隻“看不見的手”正是人類的利己之心。斯密告訴我們一個好的政府所就應做的是1,保護國家不受其它國家侵犯。2,維護司法的正義3,建立和維護特定的社會工程和公共制度。即使政府在履行這些職責時,政府也要思考引入競爭機制;在目前社會轉軌其間,老百姓們切不好對市場經濟失去信心,如果我們拋棄市場經濟,我們將回到更壞的計劃經濟。在市場經濟中經濟的發展主要是靠關心自己的利益的人們推動,而不是政府。

讀書筆記讀國富論 篇六

《國富論(全譯本)》是“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作品,該書發表於1776年,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了系統的描述,為經濟學確定了完整的架構,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第一次提出了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它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因此,該書被譽為“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經濟學的百科全書”、“西方經濟學聖經”。200多年以來,經濟學家的任務就是在《國富論》的架構上做一些修補工作,完善、細化其分析,基本是沿用斯密的方法分析經濟發展規律的。同時,《國富論》還是一部將經濟學、政治理論、哲學、歷史和實踐計劃奇妙地結合在一齊的綜合性著作,不同的人讀《國富淪》會有不同的收穫,而且往往還會有意外收穫。

作為投資於理財為專業的大學生,首先要讀一讀這本驚世之作,瞭解經濟方面的有關知識,有助於以後的學習。拜讀了這本書後,我有了自己的一些留意得和認識。也讓我聯想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此刻最需要的是一個真正根植於社會的自由和法治傳統,而亞當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見的手”開啟了我們的思想,告訴我們市場體系的基礎是自由和法制,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兩手抓,既要給空間市場,政府也要適當地宏觀調控。縱觀歷史,我們出現的一個錯誤就是“大躍進”活動,政府全面掌控市場,無論什麼東西都是政府規定的,最終壓抑了人民的工作熱情,使當時的經濟停滯落後。我們從文中能夠感受到他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市場的萬能,而是不經意地點出,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設計,市場也會變成“萬惡之源”。沒有以自由和法治為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逐漸失去它的魔力。縱觀西方自由市場的發展,無不是伴隨着個人自由的不斷延伸和擴展。讀了《國富論》,讓我更加確定這一點。

第一篇;生產力提高的原因和產品的分配。

首先講到的是分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分工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可能不擅長某一方面,但我們能夠用我們擅長的某一方面來換取別人擅長的那一方面的服務。這就是絕對優勢理論。分工能夠極大地增進勞動生產力,正因為人們有不同的擅長,而又有錯綜複雜的各樣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換。交換提高了社會有效需求和社會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產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説,最有力的解釋就是“製作釦針”的例子。分工就是為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再接下來就是貨幣和商品的價格的探討。價值,我覺得它表示的是物品的效用,而經濟學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邊際效用,因為正是這個邊際效用決定了商品的價格。不少有關經濟的著作都會提到“饅頭是最後一個才吃飽的”,在饅頭並不缺乏的狀況下,就是這最後一個饅頭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高中的政治課本上講,價值中包含的是勞動,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它體現的就是商品的真實價格,產品一經生產,其真實價格就會必須,變化的只是我們此刻的貨幣衡量。

而下面講到的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就是社會分工創造的財富的分配問題。根據宏觀經濟學的觀點,這是財富的原始分配。社會分工必然導致勞動者在從事生產過程中從最終產品的貢獻的不同,也就是書上講的勞動者的職業性質差異,最終導致勞動者工資的不均等。第十一章講到的地租,其實就是土地的使用價格,即資本使用土地所要付出的經濟代價,也即經濟租。

第二篇,資產的性質和積累以及使用。

資產的性質就是資產的分類。其實《國富論》探討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國家財富和社會福利。增加國家財富就務必要走一條路,那就是增加實際的就業量和生產用機器設備,那個時候還沒有虛擬經濟這個概念,就是增加實體經濟中的勞動者和勞動工具,這就需要資產投入,資產的投入和運營就是資產的積累和使用的過程。

第三篇,不同國家財富增長的不同方式。

這一篇翻來覆去講的其實就是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史。資料也比較少,我是覺得沒什麼意思。

第四篇,政治經濟學體系。

這一篇中所講正式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宏觀控制下的市場經濟的一個寫照,我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我國此刻明顯存在着重商主義,一切東西以金錢來衡量,鈔票立刻都要代替感情的地位,成為現代都市男女結婚的條件了。”“錢不到就不能救人,挾屍要價”的醜惡,上課時老師講到的某些“有錢錢坐牢,沒錢人坐牢”的現象等等,這就是重錢重商的教育教出來的。如果我們的教育中多參雜一些“道與義”的教育,也許很多事就不是此刻這個樣貌了。

但是也不能否認經濟的發展需要重商主義的推動。斯密認為就應對國內能生產的商品予以進口限制,這其實就是我們前幾年的貿易壁壘,為保護國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其實在經濟全球化的這天,哪裏還有100%的國貨、哪裏還有100%的進口貨幾乎沒有了。

在退税、獎金和通商條約方面,都是為國家進出口貿易帶給的一些策略。我們國家也在實行出口退税。通商條約其實就是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籤署的協定,當然不排除不公平的,比如鴉片戰爭等近代史上我們恥辱的割借租讓條約。殖民地就是這些強勢國家進行資源掠奪的根據地,增加自己的財富不顧別人的死活。

斯密是批判重商主義的,在對它作結的時候,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我看過有關書籍,“看不見的手”全書只提及一次,而實際上影響着全局。正是透過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看似自私自利的行為最終居然會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篇,君主或國家的收入。

《國富論》其實是反對政府幹預的。他認為政府的主要任務就在於保護國家安全、保衞人民不受欺侮、建立並維持公共事業。在此他談論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覺得這是他十分偉大的地方,另外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税賦四原則:平等、確定、便利、節省。我們此刻所使用的教材,税收的三性被定為“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不也有相似的地方嗎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第一篇第八章《論勞動工資》中提到我們國家,他説,中國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種得最好、人們最勤勞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他還説我國最下層人民的貧困遠遠超過了歐洲最貧窮國家人民的貧困狀況。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甚至這些話在這天來説都不為過。我們的經濟發展了,國家富有了,老百姓卻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這是為什麼

《國富論》優秀讀書筆記範文字精選 篇七

第一篇:論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並論勞動生產物自然分配給各階級人民的順序

第一章:論分工

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進步。

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進步:源於分工。

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及勞動者的技能、熟練程度、判斷力的提高皆為勞動分工的效應。

勞動分工在製造業的表現尤為明顯,尤其是小微企業,因為生產時間、地點都比較集中,很容易觀察勞動分工現象。大型製造業的勞動分工因為涉及分工較多,且地點分散,不易觀察,但也是存在的。

勞動分工極大的提高了產量、生產效率歸因於三種情形:

1、技能提升,必然使他們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增加。 由於實施了分工,各個工人的業務變成了單一操作,終其一生重複進行,使得每個特定工種的熟練程度提高;

2、不同工作銜接的轉換時間大幅減少,提升了工作效率。 (當工人經常需要更換工作地點或工具時,在銜接過程中工人可能偷懶,造成勞動效率低下,因此此處對於公司而言,即發現人性的弱點,在管理中如何克服,並提高生產效率,為公司創造更多利潤);

3、機器的發明減少了勞動力或提高了勞動效率, 使一個人可以完成之前需要很多人完成的事情。

與將精力分散到很多不同的事情相比,當一個人全神貫注致力於一個目標或者一項專業工作時,往往更容易發現找到更容易且便捷的方法。因此當今社會,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儘量努力成為自己所在領域專家,專注而投入、協同合作,達到效益最大化。

作者舉例説明火力發動機的開關操作工,為了獲得更多的與同事娛樂時間,找到了不需其協助的自動控制系統。是否技術發明都是人類為了將自身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比如洗衣機、洗碗機等解放了家庭主婦,因此使家庭婦女有機會走出家庭,進入職業工作。或者有時間思考、享樂創造出更先進的發明、技術、思想。

在勞動分工的過程中,當機械製造演變成一種職業,製造機械的人常常也是改進各種機械的人,而非使用機械的人。開始出現一些哲學家或思考者,其主要任務不是做事情,而是觀察一切(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專業都要給自己留出觀察思考的時間,所謂勞力者治於人,勞心者治人?)因此這些哲學家或思考者也變為一種職業。每個人都變為其領域或行業內的專家。

勞動分工使各行業的生產力大幅增加,在一個運轉良好的社會,即使最底層的人民也能享受到富足生活。因此在歐洲最勤勞儉樸的農民所享受的生活質量也比主宰一萬名奴隸的生命及自由的非洲王子更高。

第二章:論分工的起因

交換引起了分工

勞動分工帶來很多益處,但不是人類智慧預見或引導的,而是源於人類天生的交易的傾向。

這種傾向只有在人類中才存在,在其他動物中偶有發生,但也只是偶然現象。當動物慾從人和其他動物獲得什麼時,除了討好他們之外,沒有任何説服或者勸誘的手段。人類有時也對其同胞採用相同的方法。但是,在文明社會,一個人會需要大量的協作和協助。幾乎所有其他的動物個體,當其成熟時就都可以完全獨立,不需要其他生物的協助。但人類一直都需要其同胞的幫助,並且如果只期望於他人的仁慈和施捨是徒勞的。若能夠讓他人的幫助處於自愛或出於其自身利益,這個人才能獲勝。給予他人所需才能獲得自己所想要的,這是任何一個給予(交易)的意義。 我們生活中日常所需,大抵都是通契約、交換、購買獲得的。源於他人對自身利益的關注,而非他人的仁慈。

所以,人類從這種相互交換的傾向中產生了分工。

勞動分工有助於每個人成為其行業內的專家,其才能在從事這種特定的工作中臻於完美,可以生產超出自身所需的各種產品。不同的人天賦並無多大不同,由於勞動分工每個人從事不同的職業,也導致了個人才能的不同。這種不同多是由於習慣、習俗及教育不同造成的。動物之間的不同對於彼此並無多大用處,但在人類中間,各不同的天才之間對彼此都有益處,我們常受益於那些有才華的人所創造的各種物品。

第三章:論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

分工程度受到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受到市場範圍大小的限制。

交換的力量為勞動分工創造了機會,因此這種分工的廣度一定總是受這種力量範圍的限制。當市場很小時,沒有人會有勇氣將自己全心投入一個職業。

有某些行業(職業),即使是最低級的,也只能在一個大的城鎮存在而不是其他地方。例如一個搬運工,也不能在大城鎮之外的其他地方找到供其生存的穩定職業。在一些偏遠的小村莊,每個農民都是全能的,即同時是屠夫、麪包師或釀酒師。我們在此可以聯想到人口的聚集是繁榮的重要原因,在中國的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勞動分工最為徹底,很多家庭沒有背景關係的人也能謀得較好的職業,而這種人口聚集帶來的廣闊的大市場是以高房價作為代價的,人類歷史上還未有過如此大人口的工業化城鎮化國家,因此中國一線大城市的房價在繁榮不中斷的情況下將來會是世界第一。

交通的便利也是影響市場大小的一個重要原因。 水運比陸運的成本低很多,為各行業打開了廣泛的市場,因此在海岸邊和可航行的河岸線附近,各種工業自然開始分化並不斷進步,通常不須很長時間在這些進步之後就將其擴張到該國家內陸市場。在亞當斯密時代,若兩個地方出了陸運之外沒有其他的交通方式,沒有貨物可以承擔其重量相對應的運輸成本。在世界上相隔遙遠的地方就幾乎沒有商業貿易。交通成本的降低,使得不同地方開始互通有無,各自交換商品,互相擴大對方的市場。 當今的互聯網購物、跨境購物是在交通、通訊技術發達的情況下發展繁榮起來,而這些最本質的技術不是中國人發明的,網購在中國的繁榮發展讓很多人以為中國已經在某些方面非常領先,而實際上中國的領先只不過是巧妙的利用了先進的技術,而非真正的創造發明。而當今政府所提倡的一帶一路,其實從本質上講也是改善交通環境,使中國與其他更多未工業化的國家連接起來,為中國製造的產品尋找一個更大的市場。

鑑於水運的優勢,很自然工商業最初是在為其勞動力生產的產品打開整個世界的市場提供便利的地方產生改進,之後再不斷滲入內陸市場。在北美殖民地,種植園一直都是沿海岸或可航行河岸,很少有離這兩個地方距離很遠的地方。當然,美國後來的鐵路建設,使得這一障礙被克服,歐洲人不斷西進,最終將印度安人趕出了他們自己的土地。

根據真實的歷史記載,最先文明化的國家是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中,埃及是在農業和製造業首先發展進步到一定程度的國家。尼羅河及其支流將埃及國內大城鎮及小村莊都連接起來。內陸航運的延伸和便捷可能是埃及早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古老的東印度孟加拉聲及中國東部省份在農業和製造業的發展非常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埃及、印度或者中國都未曾鼓勵商業,所有這些國家的富裕似乎都源於內陸航運的發達。

非洲內陸、亞洲的黑海及裏海北部,古代塞西亞,當代韃靼、西伯利亞,在不同時代都一直是野蠻未開化之國家。韃靼是不可通行的凍海,河流之間距離太大,大部分都不適合進行商貿往來。非洲大陸也是如此。在任何國家,若其通過水運方式進行商貿往來而未分成許多支流或運河,在到達海之前彼此交匯,其商業發展不會很好。因為擁有其他領土的國家有權力阻止上游國家與海的互通。

第四章:論貨幣的起源和貨幣效應

勞動分工使得人以交易為生,貨幣作為交換媒介隨之產生。

勞動分工的建立使得人人都以交易為生,或者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商人,社會也逐漸演變成一個商業社會。(每個人、每個公司都是商業社會勞動分工的一個服務或產品提供者而已)

交換的力量常常受阻,因為人們找不到合適的媒介作為貨幣。從最初的以物易物到用牛、鹽、貝殼、香煙、糖及釘子(金屬的利用)等作為交換的媒介。最終由於金屬的稀缺性、易保存、耐久、可分割性等特徵作為交換媒介。銅、鐵、銀在不同國家作為貨幣使用,最初使用原生態的銅棒、鐵棒等,後來在上面標註數量及精度等。但金屬的稱重也是一件需要很高的精確度的難事,有些人在重量上或精度上作假,最後在金屬上蓋上公共的印章以顯示其精度,直到後來鑄幣顯示其重量。

最初鑄幣上顯示重量即為其所含金屬的實際重量。但在世界上的每個國家,我相信君主及君主國家的貪婪和不公,濫用了其子民的信心,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鑄幣中所含的金屬的數量,通過這種方式,君主及君主國家能夠以要求較少數量的銀償還債務、履行承諾。這種方式對債務人極為有利,對債權人非常具有破壞性,有時與公共災難比較,對私人財富產生了更大更普遍的革命性危害。

貨幣逐漸成為商業社會通用的工具,交換的媒介。那麼交換的價值由什麼決定呢?

價值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有很大使用價值的東西經常沒有交換價值或很小,相反有些東西沒有使用價值但交換價值很大。比如水的使用價值很大,但用水幾乎買不到什麼東西;鑽石使用價值很小,但卻可以用來交換很多其他物品。

作者將在以後的幾個章節中致力於探討三個問題:

1、可交換價值的真實衡量是什麼?商品的真實價格包含什麼?

2、這是價格組成的不同部分是那些?

3 在那些不同情況下,時而其價格提高,或價格降低到正常水平之下?是那些原因導致商品的真實價格與其內在價格不完全相等?

(國富論是巴菲特最經常讀的書之一,我想這裏真的也是價值投資的原理髮源處)亞當斯密先生特別提示這些概念非常抽象,他將盡力將其生動形象,但讀起來難免還是晦澀難懂。

第五章:論商品的真實價格和名義價格或其勞動價格和貨幣價格。

勞動價值顯而易見地在任何時間和地區,成為唯一普遍的而正確的衡量標準。

勞動是第一性價格,是一切貨物最原始的抵償形式。所以世界上任何商品,在最初都是用勞動購買而不是金銀購買的。

雖然糧食的實際價格是被監視的,但是一個世紀到另外一個世紀也會多多少少受租價的影響。勞動價值不會因受糧食價格的波動而波動,這看起來在每個方面都適用,並不屬暫時或偶然,但是達到平均或普通的生活必需的價格。

糧價也被規定好了,但是但是銀的價格很少逐年變化,而經常保持一致。所以糧價也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變或幾乎保持不變。這時勞動價值也會在糧價上下浮動的時候保持不變。所以,勞動價值顯而易見地在任何時間和地區,成為唯一普遍的而正確的衡量標準。

但是儘管在建立永久的租金,甚或非常長的租約,可能在名義或者實際價格上有些分別,它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買賣無關。在同一時間地點,所有商品的名義和實際價格是相互恰好有一個比例,而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價值所決定,所以當貨幣誕生後,在同一時間地點,貨幣則成為了(勞動價值的代表)所有商品交換價值的確切標準。

雖然在偏遠的地區,名義價格和實際價格之間沒有明顯的規律和比例可尋,但商人僅僅從錢上考慮,和他們所買賣的銀的量上考慮。

由於商品的名義價格和實際價格決定了所有的買賣有利於否,所以在所有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考慮價格(名義價格或者貨幣價格)是不是比價值多出很多。

隨着工業的進步,商業(發達)的地區發現用金屬鑄幣非常方便,金幣作為更大面額,銀幣中等,銅或其它金屬作為更小面值。然而人們把其中的一種用得更多超過其它兩種。羅馬人在次布諾戰爭之前,鑄造銀幣之前,只有銅幣。所以銅幣在那時被用作價值衡量的標準。

我相信剛開始時在所有國家,一個合法的支付方式被作為標準的衡量價值的金屬的只有那一種。在英格蘭,金子在被鑄幣之前都沒有成為合法的支付物。金子和銀的價值是被市場所決定的。

隨着時間的推移,當人們逐漸地對用不同的金屬貨幣習慣,和因此更好地接受他們預期價值的比率,我相信在很多城市確定的比率非常方便,而且被法律聲明。但在改變的作用下,這個規定好的比率又會演變為名義價格。

事實上,在規定不同金屬鑄幣發展的過程中,最貴的金屬決定了整個幣值。金幣的改革也明顯地增加了可以交換它們的銀幣的價格。

第六章:論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

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地租、勞動和利潤。

勞動數量最初是價值的唯一規則。在早期和原始社會,在積累貨物(stock)和佔有土地之前,用來購買不同物品必要的勞動數量之間的比例是唯一可以支配其交換的規則。

若一種類型的勞動難度更大,這種較高的難度應該獲得一些額外補償。難度較大的勞動一小時的產出可以交換難度較小的另一種勞動兩個小時的產出。

若一種勞動要求高度的靈巧性和獨創性,擁有這種才能的人獲得的尊敬自然會給他們的產品/產出增值,為超出其所花費的時間所應得的。這種才能不易獲得,是長期應用的結果,其產品/產出的高價值經常只是對其花費大量時間獲取此類才能所付出的時間和勞動的合理補償。在社會高級階段,對於較高難度及技能的補償通常以工資形式體現。在早期和原始社會也有類似的補償。

原始社會狀態下,全部的勞動所得都歸勞動者所有。一切物品能夠交換或者支配的勞動量,只取決於它所需要的勞動量。

隨着原始社會的結束,勞動者大多數情況下須和僱傭他的資本所有者分享勞動所得,此時勞動已經不再是決定價值的唯一因素。這些勞動生產物被用以交換後獲得的貨幣、勞動或者其它貨物除了支付勞動工人工資以外,還有一部分剩餘,這就是純利潤。

當物資集聚到某些特定的人手中時,他們之中的某些人自然會僱傭勤勞的人,為其提供材料和生活必需品,目的是通過銷售這些人的工作產出以獲得利潤或通過其勞動對材料增值。在為了錢、為了勞動或為了其他產品而交換完整的製造品時,在足以支付材料費用及工人工資之後,剩餘部分是給予那些冒險使用其物資而承擔這類工作的人的利潤。工人對材料增值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工人的工資,另一部分是其僱主對其所有物資及其支付的工資的部分所獲取的利潤。他本來毫無興趣僱傭工人,除非其從銷售工人產出的產品中所獲得超過替代其所擁有的物資所需;他本來也毫無興趣投入大的物資(可否理解為投資),除非他所獲得的利潤與所使用的物資多少成一定比例。

有人認為,利潤可能被認為僅僅是某一特定形式的勞動,即監督和指導勞動的工資。這種監督和指導形式的勞動受不同的原則所指導,並且與特定監督指導勞動的數量、難度、或獨創性不成比例。 他們受所投入的物資價值決定,並且與所投入物資的價值大小成比例。(作者舉例假設製造業利潤率都是10%,材料和工資投入為1000英鎊的製造產品監督指導工作的年利潤為100英鎊,材料和工資投入為7300英鎊的製造產品監督指導工作的年利潤為730英鎊)。雖然利潤如此不同,但其監督指導勞動可能幾乎相同。監督指導勞動大多數主要是一些文職工作。他的工資是對其監督指導勞動價值的體現,不僅僅是對其勞動及技能的認可,也是對他的信任。但這種勞動人員的工資與其監督管理的資金並不成比例。資本的所有人,儘管他不用付出任何勞動,仍然期待獲得與其資本成比例的利潤。因此商品價格中,利潤成為了與勞動工資不同的組成部分並受不同的原則指導和支配。

一旦任何國家的土地已經全部變為私有財產,則地主和其他任何人一樣,喜歡不勞而獲,並對即使是土地的自然產出也要求收租。因此,當土地全部變為私有財產時,地租就成為大多數商品價格的第三個組成部分(前面談到的兩個是勞動和利潤)。

商品價格的三個不同組成部分的真實價值是由其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衡量的。

在進步的社會中價格組成的所有三部分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最進步的社會,有些商品的價格只有兩部分組成即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還有一小部分商品,其價格只由工資組成。比如海魚,其價格一部分是支付漁民的勞動,一部分是捕魚業利用的資本的利潤。比如蘇格蘭某些地方一些窮人自海岸沿岸收集卵石,那些石匠付給他們的錢僅僅是工資,沒有任何地租或利潤含在裏面。

但是任何商品的全部價格最終必定分解為價格三要素中的某一部分或其他或全部三部分,但是在支付土地租金及在支付種植、製造及帶到市場上的勞動者的工資之後的剩餘部分必須對某人來説是有利潤的。

由於每一種特定商品的價格或可交換價值分解為價格三要素中的某一部分或其他或全部三部分,所以組成每個國家勞動者的全部產出的所有商品也一定分解為同樣的三部分,並在國家的不同居民之間分配,或作為勞動工資,或作為資本利潤,或作為土地租金。

勞動工資、利潤及租金是所有收入及所有可交換價值的最初來源。所有其他收入最終皆來源此(即工資、利潤、租金)

來源於勞動的收入稱為工資,來源於通過管理或使用資本的收入稱為利潤。將資本出借給他人獲得的收入稱為利息。利息是借方給出貸方的補償,因為借方通過使用這些錢獲得賺取利潤的機會。利潤的一部分自然屬於借方,因為他承擔了使用這些錢的風險並付出努力;利潤的一部分屬於貸方,為借方提供了賺取利潤的機會。利息總是一種派生性收入,如果利息不是通過使用貸款賺取的利潤償還,那麼一定是通過其他收入來源支付,除非借方可能是個揮霍無度的人,通過再度借債來支付第一筆借款的利息。來源於土地的收入叫租金,屬於地主。所有的税收及所有基於此的收入,所有的工資、撫卹金及各種年金最終都來源於三種最初收入來源的某種或全部,並且通過勞動工資、資本利潤或土地租金支付。

不同的收入來源有時混合在一起,例如,農場主的租金被稱為利潤,普通農民的工資被稱為利潤,獨立製造商的工資也被稱為利潤。花匠培育自己的花園的租金和利潤被認為是勞動收入。

物品製造,越接近於完成(more manufactured),其價格中工資利潤部分,和地租部分比較,佔比越大。隨着製造的進展,不僅利潤的項目增加,而且後一階段製造者,比前一階段製造者得到利潤更多。因為,後者比前者需要更多資本。

由於在文明國家內,交換價值僅由勞動構成的商品極少,大部分商品的交換價值,利潤和地租是大多數商品價格的組成部分,所以,社會全部勞動年產物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遠遠超過當年生產製造乃至運輸所需要的勞動量。假若社會每年所能購買的所有勞動量,每年都被社會僱用,這樣,因為勞動量將年年大大增加,後一年度的產出將比前一年度的產出具有更大的價值。可是,無論那一個國家,都不是用全部年產出來維持勤勞階級。無論那一個國家,每年都有大部分生產物歸遊惰階級消費。一國年產出的普通或平均價值是逐年增加,是逐年減少,還是不增不減,要取決於這一國家的年產物每年是按照什麼比例分配給這兩個階級的人民。

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

(一)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的關係是什麼?

每一個社會或(鄰近)地區,不同行業的勞動工資以及資本的利潤,都有普通或平均水平的價格或利率。工資或利率水平通常部分是由社會的整體狀況支配的,即社會的貧富或社會的進步、停滯或衰退狀況;部分是由每種行業的特定性質決定的。

與之相似,每一個社會或(鄰近)地區,土地的普通或平均租金價格,部分是由土地所處的位置決定,部分是由土地的自然或改進的肥沃性決定的。

在當時當地通常流行的工資、利潤和租金的普通或平均的價格即為其自然價格。

如果一種商品的價格,正好和它生產製造和運輸過程中按照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那麼此商品就可以説是按它的自然價格出售的。

商品出售的實際價格,通常就叫做市場價格。商品的市場價格,有時高於它的自然價格,有時低於它的自然價格,有時恰好和它的自然價格完全相同。

每一種特定商品的市場價格由市場供給數量及有效需求量支配。有效需求者是那些願意支付商品自然價格的人,他們的需求為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同於絕對需求,一個窮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説需要一輛六馬拉的大馬車,但他這種需求並不是有效需求,因為窮人並不能支付得起這個商品的自然價格。

當市場上的商品數量少於有效需求量時,市場價格就會上漲,高於自然價格。

(如果您想給自己的產品賣個高價,可以在國富論這裏得到啟發:商品價格上升程度的大小,要看商品的缺乏程度及競相購買者的富有程度和浪費程度所引起的競爭的急切性。但在同樣富有和同樣奢侈的競相購買者中間,缺乏程度所能引起的競爭程度的大小,卻要看這商品對購買者的重要程度。所以,在都市被封鎖或饑荒時,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就會偏離正常軌道。)

當市場上的商品數量多於有效需求量時,市場價格就會下跌,低於自然價格。

價格下跌程度的大小,取決於供應過度的程度是怎樣加劇賣方的競爭,或者説,要看賣方是如何急於拋售商品。同樣的供應過度程度,易腐敗的商品比耐久性商品會引起賣方更大的競爭。例如,柑橘進口過多就比舊式鐵器進口過多會引起賣方更大的競爭。

市場上商品的供給與有效需求量處於合理狀態時,對於買賣雙方都是有利的。

當供應量大於有效需求量時,市場價格的下跌會使其低於自然價格,導致商人無利可圖就會減產,是供應量與有效需求量基本匹配。

當供應量小於有效需求量時,市場價格會高於自然價格,由於較高的利潤會吸引更多的勞動力、資本或土地等投資於生產短缺商品,隨着供應量的增加,市場價格也逐漸降低並接近於自然價格。

自然價格是中心價格,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會受到其吸引。各行業供應的商品數量會與市場有效需求量匹配。

(二)那麼什麼類型的超額利潤可以永久保持呢?

然而在某些行業,相同數量的勞動在不同年份裏會生產出不同數量的商品;而在其他行業產量總是相同或幾乎相同。例如在農業行業,不同年份相同數量的勞動力所生產的玉米、酒、油、啤酒花等產量也不同。但同樣數量的紡織工所產出的麻布和呢絨布量,卻年年相等,或幾乎相等。

與農業類似的行業(相同數量的勞動在不同年份裏會生產出不同數量的商品),只有商品的平均產量可與有效需求匹配;因為其實際產量經常會大幅高於或低於平均產量,在市場上出售的商品數量有時大幅超過有效需求量,有時大幅低於有效需求量。即使需求保持不變,市場價格也有大幅波動的傾向,時而上漲高於自然價格,時而下跌低於自然價格。在這些行業,商品價格不僅隨需求變動而變動,而且也隨着市場上所供應的商品數量的頻繁及大幅變動而變動。

而其他行業,相同數量的勞動在不同年份產量總是相同或幾乎相同,因此其產量可要更為準確地滿足有效需求。當需求保持不變,則商品的市場價格也不變,總體可認為其與自然價格相同。在這些行業,商品價格只隨着需求變動而變動。

任何商品價格的偶然和暫時的波動,主要對價格中工資部分和利潤部分發生影響,而對其中地租部分則影響不大。以貨幣形式確定的地租,在價格或價值方面,並不是受影響最小的。包含在原產品中一定比例或一定數量的地租其每年價值毫無疑問受到原產品價格的偶爾或暫時的波動影響。但是租金很少在某一年的價格中受到影響。在確定地租合同時,地主和農民根據他們的最好判斷盡力根據產品的平均的或通常的價格調整其價格,而不根據暫時的或偶爾的波動確定地租。

這類波動,根據市場上商品存貨不足還是過多,勞動力不足還是過多,是成品不足還是過多或是未成品不足或過多,而對工資或利潤的價值和價格發生影響。對於商場價格高的原因需要有正確的分析,才能找到賺錢的正確方法。比如有國葬時,黑布價格上漲,這種情況屬於成品不足,而不是未成品,是商品不足,而不是勞動力不足。

每種特定商品的市場價格,雖可以説有不斷地趨向自然價格的趨勢,但有時特定事件,有時自然的原因,有時政府的特殊監管,會讓很多商品的市場價格能在相當長時期內大幅高於其自然價格。

當某一商品因有效需求增加而其市場價格比自然價格高很多時,投資資本供應商品的供給者普遍都小心翼翼地隱瞞這種變化。若被大眾知道,其豐厚的利潤定會誘使許多同行競爭者。結果,有效需求完全得到供給,此商品的市場價格不久就降低到自然價格,有時可能甚至降低到自然價格之下。如果供給者居住地距市場很遠(而在即時通訊的互聯網時代,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了),有時能保持祕密數年,而在這數年內,就可以在沒有對手時享受超額利潤。不過,必須承認,這種祕密很少能長久保守,超額利潤能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

製造業方面的祕密,比商業方面的祕密,能保守得長久些。製造業的這種額外利得是來自掌握了特定技術或專利的高定價權,重複的資本投資積累到一定規模,則成為資本的超額利潤。

市場價格的這種提高,顯然是起因於特殊的偶發事件,但有時能夠持續好多年。

有些天然產品的生產,需要特定的土壤與地理位置,在一個大的國家適於生產這些產品的土地即使全被使用,仍不夠滿足有效需求。因此,所有在市場上銷售的此產品數量,會賣給那些願支付的價格高於其自然價格的買家。 這種商品可連續數世紀以高價出售。高價格主要是由於地租成本較高,而非勞動工資或資本利潤比其他行業高。生產這樣奇異珍貴產物的土地的地租,例如有優良土壤和地理位置的法國某些葡萄園的地租,和其鄰近同樣肥沃和同樣培育良好的其他土地的地租,不保持通常的比例。

這類型的市場價格的提高,顯然是天然的原因的效應,這可能會永遠阻礙有效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因此這種類型的超額利潤或將永久持續。

(三)壟斷所帶來的價格提升又能維持多久呢?

個人或貿易公司被授予的壟斷權與貿易或製造業中的祕密有同樣的效應。壟斷者通過保持市場一直處於供應不足,永遠不充分滿足有效需求,以高於自然價格出售商品。並使生產這些商品所使用的勞動的工資和資本的利潤稍微超過其自然價格。

壟斷價格是各種情況下的最高價格,相反自然價格或自由競爭價格,雖不是每次都價格最低,但長期來看是最低價格。

公司的獨家特權、學徒法規及在特定行業限制其從業人數為一小部分人的法律,與壟斷有同樣的傾向,儘管程度較小。是一種擴大的壟斷,使某些行業所有商品的市場價格能長期高於自然價格,並使生產這些商品所使用的勞動的工資和資本的利潤稍微超過其自然價格。

此類型的市場價格的提高,只要政策監管允許,就可能一直延續。

市場價格很少長期低於自然價格。市場價格的下跌會使其低於自然價格,導致商人無利可圖就會減產(裁員、撤資、土地廠房閒置),使得供應量與有效需求量基本匹配。市場價格又回到自然價格。至少在有完全自由的地方情況是這樣

製造業繁榮時,學徒法規與其他各種公司法規,雖能使勞動者的工資提高到自然價格之上,當製造業衰退時,卻使勞動者的工資降低到自然價格之下。因為,這些法規,在繁榮時期,妨阻他人進入他們的職業,在衰退時期,也排擠了其進入其他行業。

不過,這些法規,與將勞動者的工資降低到自然價格以下相比,使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到高於自然價格之上更為持久。將勞動者的工資降低到自然價格以下的法規的作用可持續很多個世紀;而使勞動者的工資高於自然價格之上的法規,當那些在產業繁榮時受過職業訓練的勞動者有一些離去的時候,這些法規的作用便不能繼續下去。在他們離去以後,學習這一職業的勞動者人數自會與有效需求匹配。

印度和古代埃及,每人依據宗教規定,都有繼承父業的義務,變更職業,即被定罪為褻瀆神靈,則無論任何職業,其勞動工資或資本利潤會很多代都低於自然價格或自然利率。

第八章:論勞動工資

勞動的自然報酬或自然工資有勞動生產物構成。

原始社會狀態下,全部勞動生產物都歸勞動者支配。所以當伴隨着社會分工帶來的勞動生產力的增大,勞動工資也會不斷提高,但所有商品的價格也會越來越低廉,因為生產它所需要的勞動量變少了。

隨着土地私有以及資本積累的出現,這種勞動者獨享全部勞動生產物的原始狀態宣告結束。農民依附需要地主和農場主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勞動者的工資不再是勞動者全部生產所得,地租和僱傭者利潤逐漸從勞動所得中相應扣除。

然而不論何時何地,勞動者工資是由勞資雙方訂立的契約規定。雖然雙方對於規定的工資數額的訴求剛好背道而馳,而且僱主往往在爭議中處於優勢地位。但勞動工資通常具有一定的標準,那就是:滿足勞動者最基本維持生活的需求。

對那些以工資為生的勞動者需求,會隨着一個國家的收入和資本的增加而增加。收入和資本沒有增加,對以工資為生的需求絕不會增加。而收入和資本的增加,就意味着國民財富的增加。所以,對以工資為生的勞動者的需求,自然也會隨着國民財富的增加而增加。國民財富不增加,對以工資為生的勞動者的需求也當然不會增加。

豐富的勞動報酬是國民財富增長的必然結果,又是國民財富增長的自然表徵。

勞動的貨幣價格必然受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社會對勞動的需求;第二,生活必需品與便利品的需求。

在物質極大豐富的年份,對勞動的需求量有所增加,因此勞動的貨幣價格上升;而在物質突然極為匱乏的年份,對勞動的需求量減少,因此勞動的貨幣價格下降。例如1740年大饑荒年份,許多人為了能生存只要僱主管飯就願意工作,而在以後的幾個豐富年份裏,僱傭勞動者卻別的極其困難。

食品價格的上漲會使勞動的價格抬高,而在物價高漲的饑荒年份,社會對勞動的需求會相應減少,因而會使勞動的價格降低。反之,食品價格下跌會使勞動價格降低,但物價低廉的豐足年份,社會對勞動需求會相應增加,因而使勞動的價格抬高。在食品價格波動不大的情況下,促使勞動價格升降的兩種因素就會相互抵消。這也是各個地方勞動工資始終比食品價格更為持久穩定的一個原因。

第九章:論資本利潤

和勞動工資一樣,資本利潤的增加或減少都取決於社會財富的增減。

資本的增加,一方面使工資提高,另一方面使利潤減少。 如果許多富商投資同一行業,那麼他們的相互競爭會促使這一行業的利潤減少。

一個國家資本的一半利潤,必然會隨着市場一般利率的變動而變動。利率降低、利潤也會降低;利率升高,利潤自然也會隨之升高。

此外與在鄉村想比,在大城市經營某個行業就需要更多的資本。城市中各行各業都投入了龐大的資本,而且競爭的富商眾多,這也就導致城市資本利潤率普遍低於農村資本利潤率。但是城市的勞動工資通常要比農村高。在繁榮的城市,擁有大量資本的人往往不能如願僱傭到自己所需要的勞動者,他們相互競爭的結果就是提高勞動工資,並使資本利潤降低。在偏僻的地方,由於缺少充足資本來僱傭全部勞動者,為了獲得職業,勞動者必然互相競爭,這就會導致勞動工資降低,並使資本利潤增加。

然而,也會存在英國北美殖民地和西印度殖民地的勞動工資、貨幣利息和資本利潤要明顯高於英格蘭的情況。勞動高工資與資本高利潤並存可能是新開發殖民地的特有現象,其他地方鮮見。

新領域的開拓或新行業的經營,可以提高資本利潤,進而增加貨幣利息,即使在財富正在快速增長的國家也是如此。

社會財資不足,就會減少指定用於維持產業的資金、降低勞動工資,但同時也能增大資本利潤,提高貨幣利息。事實證明,貧苦地區存在着極低的勞動工資與超高的資本利潤同時並存的現象。

最低的一般利潤:

必須滿足在補償投資遭遇的意外損失以外還有剩餘,這個剩餘就是純利潤,或者説淨利潤。人們説的毛利潤,不僅包含這種剩餘,還包含為補償意外風險而準備的提留部分。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僅僅與其淨利潤成比例。

最高的一般利潤:

它將商品價格中應當歸為地租的那部分全部站去,只剩下足夠支付商品生產和運往市場過程中所需的勞動最低工資,也僅僅夠維持勞動者生存的工資。

通常市場利率與一般純利潤率的比例隨着利潤的增加而變動。英國商人認為,一般利潤兩部於利息是適中合理的。在某個國度,如果一般利潤率為8%或10%,在經營業務過程中借用他人資金,拿出一半利潤來支付利息,這應該是合理的。在大多數行業4%或5%的利潤率已經足夠補償借款人的風險,並且也足夠報償他在運用這筆自己時付出的勞動。

第十章:論工資與利潤隨勞動與資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在不同用途中,勞動和資本的收益有所不同,但大體上説,在同一地區,勞動與資本收益是基本相等的,或者説不斷趨向相等。 同一地區中,如果某種用途的收益比其它用途明顯有利,勞動合同資本就會朝着有利的用途蜂擁而至。反之,則會競相離去。結果,這種用途很快就不再明顯優於或劣於其它用途了。

事實上,在歐洲各地,不同用途的勞動所得的貨幣工資,不同用途的資本獲得的貨幣利潤都是大不相同的。這種不同,一方面是由各種用途本身的性質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歐洲各國施行的限制市場完全自由發展的政策造成的。

第一節 基於職業本身的性質的不平等

某些職業雖然收益微薄卻另有補償;某些職業雖然利益優厚卻另有減損。影響勞動者工資和資本利潤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令人愉快的職業和令人不愉快的職業。 比如:鐵匠會比煤礦工人收入高;屠夫和劊子手雖然是令人厭惡的職業,但是他們的報酬遠高於普通勞動者。

2、從業前學習有的難,有的較為容易,而且培訓費有高有低。 例如:在歐洲機械師、技工一般都要先做學徒獲取相關資格,他們的工資一般比農村的普通勞動者工資略高。

3、工作本身有的很安定,有的則不安定。 例如:泥瓦匠或者磚瓦匠每逢酷暑或者惡劣天氣就會無事可做。因此他們的工資一般是普通勞工工資的1.5倍乃至2倍。

4、職業中的工作職責有的很重,有的很輕。 例如:金銀珠寶匠人的工資不僅高於同樣技巧的其它許多職業勞動者,甚至高於技巧性更強的其它職業勞動者。這是因為他們承擔着貴重材料的託管責任。

5、有的職業容易成功,有的職業很難有所成就。 例如:律師、詩人或者哲學家、藝人等

各種資本投向的一般利潤,會隨着收益的確定性與否而多少有所不同。導致各行業勞動

工資存在差別的物種原因中,影響資本利潤的只有兩種,那就是工作是否愉快是否存在風險。上述物種情況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勞動工資與資本利潤的較大不均衡,但是在不同用途的勞動或資本中卻沒有造成任何真實或者想象中的不平等。

但如果想要使勞動和資本所有用途的利害在總體上趨於平等,即使是在自由的地方,也必須具備下面三個條件:

1、這些用途只有在當地確立很久並廣為人知,平等才會產生。

2、自由出於自然狀態下的時候,勞動和資本的所有不同用途才會總體上趨於均等。

3、勞動合同資本這些用途,必須被經營者當做唯一或者主要用途,才會產生這樣的利害均等。

第二節 起因於歐洲政策的不平等

歐洲政策造成上述的上述不平等主要有一下三個:

1、限制某些職業的競爭,使一部分原本有意願加入這些職業的人無法加入。

例如:歐洲許多同業聯盟組織的行業,只允許特權所在城市的那些有經營權的人相

互競爭;建立了學徒制,同業聯盟還限制每位師傅所帶的學徒的人數且規定了學徒年限。這兩項規定就限制了行業中競爭的人數,使一部分有意願加入的人無法加入。同業聯盟的排外特權以及大部分聯盟規則之所以存在,目的就是通過限制自由競爭,避免出現這種價格下降,進而組織工資及利潤的下降。

2、人為增強某些職業中的競爭,使這種競爭超越自然限度。

例如:所有__國家的大部分神職人員的教育經費都來自於各類公告團體護着熱心人士設立的基金會,他們中完全自費的人很少見。這樣一來,那些自費學習所花費的功夫、時間、費用,可能就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因為教會中願意接受地報酬的人比比皆是。

3、組織勞動和資本從一種職業轉向別的職業,或從一個地方向其它地方轉移。

例如:《學徒法》阻礙了勞動自由移動,同樣也妨礙了資本的自由移動。

所以,勞動合同子恩在不同用途上的不同工資率與利潤率的比例,受所屬社會的貧富、進步退步或停滯狀態的影響不大。一般來説趨於保持不變,至少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不會因上述變化而變化。

第十一章:論地租

第一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不管是哪裏的土地,其所生產的事物在維持它上市所需要的勞動以外,都會有所剩餘。這個剩餘部分,不但足夠償付為僱傭勞動所預支的資本及利潤,還能餘下一部分作為地主地租。

一般來説,伴隨着不同程度的改良,天然牧場的地組合利潤某種程度上開始受經過改良的牧場的地租和利潤的支配,而經過改良的牧場的地租和利潤,又受農田的地租和利潤的支配。每年都可以收穫穀物,可是需要四五年才能收穫牧場的地租和利潤。也及時説同一畝地的肉類產量比穀物產量少很多,而肉類的低產量必須以高價格作為補償。如果價格的補償超過合理限度,就會有更多的農田被改為牧場;假若價格的補償低於合理限度,那麼已改為牧場的那部分徒弟又恢復為農田。但必須強調的是,只有在那些大多數土地已經完成改良的國家裏,牧場與耕地---也就是用來生產肉類食物的土地和用來生產穀物類食物的土地——在地租與利潤上才會出現這樣的平等。

在某些特殊的地方情形則完全不同,模唱的地組合利潤要遠高於農田的地租和利潤。在古羅馬輝煌的時期,古意大利大部分土地都是種植牧草的。老加圖曾説:“在私有土地經營裏,善於飼養的人所得收益是最多的佔第一位;水平稍好的飼養者佔第二位;不善於飼養的人佔第三位;”把農耕得到的收益只列在第四位;例如:比起穀物和草場,種植啤酒花、果樹和蔬菜的那些土地屬於特別用途,其地主的地租和農場的利潤想比相對較高;還有例如適合某種特殊作物生長的土地面積太少、產量不足以供應有效需求的。比如説能夠生產出較好的普通登記葡萄酒的葡萄園,能夠產生相對於穀物和牧草較高的地租和利潤等。

結論:生產人類食物的那部分耕地的地租支配者其它耕地的地租。任何一種特產所能提供的地租、必定不會長久低於多數耕地的地租,否則種植特產的土地很跨就會被改作他用;而任何一種特產所能提供的地租,如果長期高於多數耕地的地租,必定會因為生產處這種產物的土地太少,無法滿足相應的有效需求。

第二節:論間或提供地租的土地生產物

在各種土地生產物中,糧食似乎總是能提供地租。而別的生產物則會隨着情況的不同。間或提供地租。

比如説原始狀態下,衣服和駐紮原材料總是過生,所以幾乎沒什麼價值;而社會進步後,這些材料開始短缺,其價值逐步顯現並不斷增大,全部的材料都會有人以超過其生產、製造和上市總花費的價格來購買。所以這些材料在後者這樣的情況下能為地主提供若干地租。

如今在全世界同上的狀態下,比如蘇格蘭高地的大部分牲畜為內部丘陵地帶人們所消費的時候,獸皮也成了主要輸出商品,人們用它來交換所需要的物品,這使得高地土地的地租也有所增加。

房屋材料大部分無法像衣服材料那樣輕易運往遙遠的地方,因此也不太容易成為對外貿易的商品。即便在現今的貿易狀況下,房屋材料多的國家,那些多餘的材料也無法為地主提供任何地租。倫敦附近的優質石礦能提供非常可觀的地租,而蘇格蘭與威爾士多數地方的石礦卻不能提供任何地租……

一個國家的人口與國內所生產的食物供養的人數成比例,而不與國內所生產的衣服、住房材料所供養的人數成比例。

由此看來,土地所產食物是地租的原始來源。而後來那些提供地租的其它土地生產物,其價值中屬於地租的那部分,都來自於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但是後來那些提供地租的其他土地生產物並不總能提供地租。這類土地生產物是否能提供地租,應視不同情況而定。

例如:煤礦是不是能提供地租,不僅看它的產量還看他所處的位置。

有用、稀缺、美觀的這些特質,構成了貴金屬高價的特徵,即在各處都能大量交換大量的其他物品的根本原因。而寶石由於它的美觀和稀缺,採掘難度大、費用高而顯得彌足珍貴,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工資和利潤幾乎構成了寶石的價格的全部,地租只是一個極其微小的部分或者説根本不含這部分。

各地貴金屬和寶石的價格,是由世界上產量最豐富的礦山出產物的價格決定的,所以出產貴金屬或寶石的礦山能為其所有者提供地租,和礦山的絕對產量不成比例,而和它的豐富程度成比例,也就是取決於它相對於其它礦山的優越程度。

地面上的地產情況就不同了。土地產物和地租二者的價值,不與土地的相對生產力成比例,而和其絕對產量成比例。

食物不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財富,而且只有食物豐富了,其他各種財務才會被富裕其價值。

第三節:論總能提供地租的生產物與間或提供地租的生產物二者價值比例之變動

無論社會處於何種狀態,也無論其處於哪一發展階段,穀物都是人類勞動成果。我們可以確信:在社會的任何狀態下和任何改良階段,等量的穀物要比任何等量的土地生產物更能代表或購買等量的勞動。

穀物比任何其他的一個或者一種商品都能更準確地反映金銀的真實價值。因此金銀的真實價值,也就是金銀搜能換得或支配的真實勞動量,不由金銀所能購買的畜肉量或其他土地生產物的量來支配,而在基本上由金銀所能支配的穀物量所決定的。

不管礦山的狀態怎樣,富裕國家的金銀價格總是比貧國的金銀價格高。應該牢記,支付所有商品價格的説到底還是勞動。在那些對勞動支付優厚報酬的國家裏,勞動的貨幣價格和勞動者生活資料價的貨幣價格,存在一個合理的比例。 但是金銀在富國所能購買的生活資料肯定要比在生活資料匱乏的貧國多,也就是説金銀在生活資料充裕的國家所能購買的生活資料,肯定要比生活資料匱乏的國家所能購買到的多。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八

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説:"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齊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

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本事,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本事,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他像之後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我房子裏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着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構成了我們今日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終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台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

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所以,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着牛羊羣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僅包括"可怕的"軍隊,並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

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説,"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終,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之後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

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終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國富論》遠遠不是一部通常所認為的學術論文。雖然斯密也勸説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幹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讚揚貪慾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讚美的。

《國富論》讀書筆記 篇九

《國富論》被譽為西方經濟學的“聖經”,經濟學的百科全書,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是經濟學的必學篇目,也是會計領軍班推薦的研修文獻。這本書早買來擺在我書櫃很久了,一直沒完整仔細地讀完。近日得空仔細捧讀了此著作,自覺收益匪淺。

《國富論》全稱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於1768年開始着手著述《國富論》,用了近十年時間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776年,該書的出版標誌着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建立。全書共分五篇,總計32個章節。第一篇討論的是勞動生產力改良的原因,以及產品在不同階層之間自然分配的順序。第二篇討論的是資產的分類、性質、儲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羅馬帝王衰落之後,歐洲農業發展所受的制約及其農村的衰落和商業城市興起的實際,探討了財富增長的不同路徑。第四篇則在此基礎上,從當時最受推崇的重商主義開始,論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濟體系的後果。第五篇則討論君主或國家的開支方向和收入來源。全書基本涵蓋了古典經濟學派所討論的所有問題,並對各個問題進行了最基本的理論闡述,對後世經濟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關於經濟學的目標。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明確提出了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目標,即政治經濟學到底是幹什麼的。斯密認為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研究目標是“富國”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沒有民眾的富裕,“國富”就成了無源之水。而無論是富國還是裕民,皆有賴於國民財富的增加,即首先是把蛋糕做大。要想實現國民財富的增加,就必須解決如下互有聯繫的兩個問題,即什麼是國民財富以及如何才能增加國民財富。前者涉及的是國民財富的性質問題,後者涉及的是國民財富增進的原因。

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目標是富國裕民,那麼如何才能增進一個國家的國民財富?亞當·斯密認為,國民財富的增加主要有兩條途徑和一個保障:一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它主要依賴於分工的深化和市場交換過程的順暢;二是增加勞動者人數,而這又依賴於資本積累和適當的資本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堅持經濟自由、充分發揮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取消政府的不適當干預、讓經濟活動依其天然秩序運行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第二,關於勞動分工的論述。亞當·斯密認為,分工通過提高勞動者技能、促進技術進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並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和民眾的普遍富裕,這是市場經濟不同於自給自足的傳統自然經濟的重要特徵。關於分工,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給我印象很深刻。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可以使勞動專業化,可以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第三,關於交換的問題。有了分工,就會涉及交換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必須通過平等自願互惠的市場交易,才可以獲得各種各樣的生活必需品。交換產生的原因,亞當·斯密認為,主要源於人們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換取別人的對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換,那麼就必須有交換的媒介。這時亞當·斯密介紹了各種交換媒介,如牲畜、貝殼、煙草、鞣皮等,當然還有貴金屬。那麼這些媒介與交換物之間的交換價值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斯密把這個問題分成三點進行闡述: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第三,什麼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第四,關於勞動價值論。亞當·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亞當·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説,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他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亞當·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亞當·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亞當·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棋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

第五,關於市場經濟的密碼。政府幹預和管制的主張在重商主義達到了登峯造極的程度,亞當·斯密以七章的篇幅對重商主義的學説和各種干預措施加以鞭撻。在抨擊重商主義的過程中,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觀點。亞當·斯密認為,重商主義就其性質與實質來説,是一種限制與管理的學説,是實現國民財富增進的最大阻礙。矯正和克服這種弊端的出路,在於實現真正的自由放任,確立“最明白最單純的自然自由制度”。對於自然自由制度的後果,斯密持有十分樂觀的態度。在亞當·斯密看來,在自然自由的制度下,每一個人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受“看不見的手”的指導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自然自由制度和經濟自由主義,是令“看不見的手”充分發揮效力的重要保障。

第六,關於資本的利率。亞當·斯密認為,資本在農村的利率要高於城市。這是因為農村金融市場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的效應、資本借貸成本較高、資金市場供不應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用於農業的資本雖然對社會貢獻很大,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源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利潤較小。因此,對農業方面的資金投入總是不能得到滿足,這樣,也就出現了農村發展的兩難問題:一方面是農村建設的資金缺口日趨擴大,一方面是金融機構追逐高利潤而不願在農村從事放貸業務。亞當·斯密認為,可以通過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利率限制來發展農村業務,通過自由浮動的適度利率來彌補各種借貸成本,最後通過競爭者對市場的爭奪逐漸迴歸到正常的利潤水平。這一點對當前的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有一定借鑑意義。但是,利率究竟保持在怎樣的水平就可以稱之為適度呢?在這一過程中,我認為政府的干預必不可少。另外,政府在財政支持力度上仍然要給予一定的重視,鼓勵金融機構進駐農村,這不僅僅是指一些農村金融信用合作社之類的組織,也包括一些商業銀行,鼓勵其在農村多設網點,促進農村金融的發展。其實,結合社會上小額貸款、民間借貸的盛行等不規範金融行為的發生和清理的必要性來看,我在《國富論》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經典就是經典,名著就是名著,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部對人類的發展進程產生着深遠影響的經濟學著作,其中提到的經濟理論還有很多,比如:公平理論、絕對優勢理論、地租理論、貨幣理論、分配理論、公債理論、資本理論、賦税理論等等,這麼多經濟學理論和觀點,對我個人來説,顯然不是讀一遍兩遍就能全部弄懂學通的,還需要反覆地研讀和仔細地體會。個人的切身感受是:能真正靜下心來仔細研讀經典書籍確實是一種享受,靜靜地去感受大師的思維和歷史的氣息,感受其思想的深邃與思維的縝密,往往會對現實有一種頓悟之感。因此,研讀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對深刻認識當前複雜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和發生的一些社會狀況,無疑是極其有利和必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4kyr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