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摘抄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摘抄

第一篇: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摘抄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

曾經看過電影版的《肖申克的救贖》,第二次再看文字版的《肖申克的救贖》,感受依舊!“20年”、“自由”對只有幾十年生命的人來説意味着什麼?我始終認為,能夠觸及我內心最深處的東西,才會感動我!毫無疑問,《肖申克的救贖》感動了我。雖然小説和電影之間的情節有一點出入,但是兩者都讓人感悟頗多。

小説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安迪被冤枉入獄之後,在監獄這個特殊的環境下身邊的人以及身邊的事。雖都生活在同一空間裏----肖申克監獄,但人的追求卻不一樣,人所呈現的精氣神也就不一樣。他一邊為獄友們謀求最大的福利,一邊也在為追求自由付諸行動,最終他通過那把小錘子挖出的洞逃離了這個不屬於他的地方,獲得了完全的自由。小説讀完,你不得不佩服安迪這個人。對自己的被冤枉他沒有喋喋不休地解釋,以求博得他人同情;更聽不見他的牢騷,他始終面帶微笑,非常安靜。這就是安迪的不同尋常之處。他是一個有目標、有頭腦的人,所以在他身上呈現出超常的耐性和毅力。他看上去懦弱,但實際卻非常堅強。他不怕毒打,堅持自己的意見。他聰明而有學識,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從沒忘記自己是個有尊嚴的人,從沒忘記希望和自由。他的執着讓你折服。他的安靜讓覺得他不同尋常。他把人性中的韌性演繹到了極點。他時刻都保持着冷靜,都能審時度勢。在寵辱不驚的外表之下,我想應該是最初的監獄生活給了他深刻的啟發。而這個角色則代表了一般人心中最完美的人格。二十年的牢獄生活,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摺磨,這種獄中生活並沒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安迪獲得了自由,獲得了成功,。面對困境,安迪告訴我們: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拯救自己!結局雖不是法律範圍以內的,卻是我們所有觀眾心中所想的那種結果。這是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爭取來的自由,當他呼吸到自由那口新鮮的空氣時,我們會跨越法律的界限,為這個真正善良的,真正懂愛的人感到高興!

如果仔細看看安迪的所作所為,那麼這部電影則是一部勵志大片,是一部足以温暖每個人的“心靈雞湯”。書中一點一滴的敍述中漸漸滲入我們的心靈的。那撞擊我們心靈的東西在你不設防間直觸你的內心深處。即使在唯一能證明安迪是無辜的證人被監獄長槍殺了以後,安迪仍不肯放棄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間講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記憶與夢想,以為他快要精神崩潰了,"人的忍耐總是有限的......"他這樣解釋安迪。其實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也會如此原諒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殘酷的環境毀掉啊!安迪沒

有被命運毀掉,他獲得了一個完滿的結局。他重獲自由,懲罰了監獄長等惡人,還與老友阿瑞在海邊重逢。雖然這本書講了那麼多殘酷的事,但留在我們腦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記憶。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隊長進言,為獄友們贏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陽光下暢飲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顧一切進入監獄長辦公室為大家播放《費加羅的婚禮》的場面:音樂響起的那個一刻,所有的犯人被這恍如隔世的聲音震撼了,一絲來自俗世的氣息帶着自由的感覺。哪怕只是剎那的停留,哪怕只如一個飛掠而過的閃光,卻似乎喚醒了囚犯心底裏一絲尚未完全泯滅的東西。或許這片刻的清醒,剎那的釋放,將帶來更沉重的壓抑,就如揭開傷口上的血痂。你從來沒有覺得自由的陽光是如此燦爛,莫扎特的音樂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裏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這一瞬間都變得高尚美麗,容光煥發......這時你就明白了:為什麼人類在經歷了那樣多的苦難與沉淪之後,還能生存,因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安迪與其説是一個引導的聖者,不如説是一種思想力量的代表,一種頑強自救的態度,一種抗爭意識。

《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再次瞭解到,社會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必須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生活。當自由突然而至的時候,它也許已經失去了光輝,因為沒有了生活的支持,沒有了生存意義的賦予,自由對於你來説,不過是另一座監獄。生在人世間的你我凡人,在不知不覺中,便會在習慣性的生活狀態中耗費掉自己的生命。很多時候,我們會説:如果能夠回到過去,能夠糾正那些走錯的路、做錯的事、説錯的話,該有多好!可是,世上沒有如果,我們無法回到過去。《肖申克的救贖》把生命變成了一種殘酷的選擇。相信自己,不放棄希望,不放棄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屬於自己的輝煌,這就是肖申克的救贖。它無疑是一部勵志的書籍,面對挫折、艱難、失敗,是消沉還是奮進,是堅持還是棄守,是偃旗息鼓還是勵精圖治,它給了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

第二篇:《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

《肖申克的救贖》讀書筆記

當某一天,睜開惺忪睡眼,卻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不屬於自己的公堂對決,面對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官員醜惡猙獰的嘴臉。掙扎中,芳華逝去,流年已改,在監獄的鐵欄杆中穿梭徘徊的陌生身影記錄着匆匆流逝在鬢邊的時光,你會悵然嗎?

銀行家安迪,卻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時光所結成的厚繭中,衝破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天空,從肉蟲橫行的飯菜,到19年來從石灰質高牆破繭而出的新生;從借用一刻閒暇滿足內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濘破爛的半公里下水道終於在管口魚躍而出的身影,無不鐫刻着19年來的彷徨和內心獨白。他衝破了高牆禁地,重獲自由與新生;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陰暗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説:“那是一種內在的東西,他們到達不了,也無法觸及的,那是你的。”曾經,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剷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狽為奸的第三者,但他沒有。他戰勝了自己,放棄了謀殺的念頭。他明白,是他過分他專注於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親手釀成了這般悲慘的過錯。他把那喪心病狂般的期望,換作對妻子傾注更多的愛。這種內在的渴望喚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觸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讓他學會了理解和信任。然而,卻因一種時間上的巧合揹負上19年來的重任和永遠無法贖清的罪孽,成為肖申克監獄長諾頓洗黑錢的重要工具。所幸的是,在這世界陰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絲光明曙光的召喚。他仍為獄中其他還擁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負着重大使命的青年們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撥款重建圖書館,用闌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陰霾逐漸侵蝕的心靈所搭砌成的一道散發出萬丈光芒的心牆。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着自由的光輝。同樣,安迪在獄中的真心朋友,生死患難之交也朝向着曾經的允諾和自己罪行的贖過而不斷奮鬥。他用那在亂世之間不斷磨礪出的成熟而厚實的心窺透一切黑暗,用一番真誠的話語打動了假釋審核員的內心:“回首曾經走過的彎路,我多麼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説些什麼,告訴他我現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可是,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長河裏,只留下一個老人孤獨地面對過去。”他看破了世間悲歡離合,深邃而落寞的吐露着一番內心的獨白。終於,在40年的輒返中重獲新生。面對喧囂的塵世間變遷的萬物,卻霎那間無所適從。但他放棄了老布那般輕視生命的想法,朝着昔日許下的願望永不停息的奔馳而去。終於,安迪和瑞德兩個老朋友在墨西哥陽光明媚的海灘重逢。與當一片滿載着希望的羽毛緩緩飄蕩的時候,生活便被幻化成了一首優美的圓舞曲。無論最終得到的是什麼,永遠是最值得回味的。因為擁有願望,擁有夢想,一切都值得永遠珍藏。畫面在黑色的邊襯下悄然消逝,演員表在黑白間輪迴。思緒淡出淡起,回到現實。恰逢考試後的失意與落寞,然而正是這部歐美勵志大片,用那闌珊篝火喚醒了我那塵封在不可饒恕的細小差錯中的心緒,驅散了心中的陰霾與晦暗。為何不在那街角富有挑戰性的挑釁下孤注一擲,朝着現在似乎可望不可即的夢想衝刺呢?儘管結局是未知的,或許會不盡人意,但只有那些重獲自由即將踏上新徵程的人們才能感受到這種即將揭開未來神祕面紗的激動心情。我希望跨越邊境,與朋友相見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夢中一樣的藍。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奮每一顆擺渡浪子的心。

是的,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無法達到,也接觸不到,但它可以喚醒一顆被晦暗侵蝕的心,用闌珊篝火照亮心中晦暗的幽徑,那就是——希望。

第三篇:《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幽靜灰暗的樹林,伴隨着典型的上世紀中葉的美國鄉村音樂,鏡頭把我帶到了一輛車中。一瓶威士忌,一把左輪手槍,一位頹廢的男人,這些片段便組成了這部影片的令人迷糊的第一個場景。帶着疑惑,繼續在影片中搜尋着那個不具名的答案。

安迪因“謀殺”被判處無期徒刑,他的出場便給以人一種距離感,彷彿在這惡搞外貌平平的男人心中,藏着一些祕密,只有自己深知,別人卻永遠也走不近的東西。

似乎安迪向命運妥協了,埋下了自己高昂的頭顱。在一個斜暉曬得人以為這就是隻有的傍晚,他以自己的特長為夥伴們換來了啤酒慶祝

瑞德,一個已經被關押了二十餘年的“罪犯”,映着餘輝,帶着一絲微笑:“這或許就是他的自由。”

當安迪向全監獄的人放《費加羅的婚禮》時,在罪惡滋生的監獄,那便是天籟之音,洗滌靈人們的心靈,在那一刻,我看到了在安迪心中不曾褪去的希望之光,“在腦中,在心底”,未曾有一刻被黑暗廕庇雙眼。

因為,有一種信念:“這個世界上有些東西,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你自己。”這樣堅如磐石的信念,支撐着安迪,在牢獄之中也從事益事業,為別人提供知識,幫助。影片到這裏我似乎懂得了《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安迪就是一支樂曲,縈繞在這座黑暗的監獄,讓罪犯們也停止了罪惡,這是對肖申克的救贖,是對人心的救贖。

暴雨之中,電閃雷鳴,安迪站在驟雨之中貪婪地呼吸的樣子,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想必那時,他一定聞到了花香鳥語,聽到了風的呼喚,看到了從烏雲中刺穿的光明,那一刻,照亮了他太久沒有光線的世界。

還記得瑞德曾以長者的身份告誡:“希望是個危險的東西,希望能把人弄瘋。希望無用,你最好認命。”

顯然,安迪的人生字典之中沒有“認命”二字,作為他朋友的瑞德,也有一些內在的意識在悄悄地發生着改變。清晨的露珠,只需要朝陽的映射,就會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入獄四十年後,瑞德終於獲得了假釋,這時的他,卻也如當年的布魯克斯,感覺到這個世界似乎已經把他們拋棄在了滾滾塵埃之中,格格不入。望着鏡中那個曾經熟悉的臉,如今卻是面目全非,是如此的遙遠,可望卻似乎永遠也不可即。難道會像布魯克斯,只在房樑上留下“brooks was here”,然後就什麼也不帶走,也不留下地離這個世界而去?

安迪的話驚醒了瑞德:“既然已經走了這麼遠,為什麼不再向前走走?”

於是在那個“一望無際的、沒有回憶的”大海之畔,金黃,温馨的沙灘之上,兩位友人,帶着自由的微笑,相笑,相擁,“救贖”也到此畫上圓滿的句號。

那個海畔,那片沙灘,那對夥伴,久久的駐留在我的眼前。我的救贖之路又該何去何從? 對於錯誤,真想回到從前,告訴那個小男孩,別做會讓以後的自己後悔的事,但是無奈,那個小男孩再也不在了,扣下的也許只是無限的後悔與懊惱,在未來的路上去彌補那些人,那些事,儘管知道已經有了疤。

站在人生這個尷尬的節點,回首過去,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那麼長的路,自己也慢慢的變成了一個自己的陌生人。曾經一點點的衝動與錯誤,鑄就了現在面目全非的自己。手指劃過臉龐,才發現那是(請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真真切切的自己。能做的也許只有在腦中在心底,留給“希望”的坐席,讓人生這次列車上,時刻有她的陪伴。

在黑暗中,也不要放棄希望,儘管有時候她會顯得那樣無力、飄渺,但盯着鏡中的自己,他時刻都在注視着你,那麼會知道,黑暗必定是由希望的曙光點亮。

第四篇: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體制化與人性的反思

來源: 周屹的日誌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通過主人公曆經20年的艱苦努力,實現靈魂與肉體自我救贖的過程。影片所表現的深刻、玄奧的宗教、社會、人生哲理是該片受到讚揚的最重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觸及到了人類靈魂最深處的東西,它反思的是一個關於體制化與反體制化、希望與絕望、靈魂救贖的深刻的主題。

[關鍵詞]制度化 人性 依賴性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羣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一個男人為了自由,花掉足足二十年時間從監獄裏逃脱的故事出自恐怖小説大師斯蒂芬·金之手,關於對電影的解讀,存在着若干版本:有人從影片中讀出了美國司法系統的黑暗—主人公安迪因為一樁冤案進入肖申克監獄,始終無法洗刷罪名,只好依靠一己之力脱困樊籠;有人從影片中讀到了充滿宗教色彩的隱喻——安迪説服獄警為犯人提供啤酒象徵耶穌化水為酒的神蹟;藏在聖經中的巖錘暗示《出埃及記》的重演;典獄長辦公室裏的箴言“上帝的審判總比你想得來的要早“表達神的裁決必是公正的;也有人從影片中讀到了對體制的反抗:面對難以逾越的高牆,是適應它進而依賴它,還是反抗它進而摧毀它,這是監獄中甚至現實中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問題。老布克斯選擇了前者,於是在被釋放後無所適從,以自殺了結殘生;安迪選擇了後者,最終重獲自由;而瑞德在安迪的救贖下,完成了從前者到後者的轉變,也成功獲得了新生。

我贊同最後一種觀點即對體制的反抗。在我看來,司法的漏洞是永恆存在的,作為一種預後的手段,法律先天便不具備公正和公平的條件。它能做到的無非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遵照大多數人的意願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僅此而已。無論是小説還是電影,對於案件的交代都是一帶而過,並沒有做更多的贅述,顯然無意於把重點放在討論司法的問題上。關於這樁謀殺案,整個世界上有四個人知道真相,兩個人當場死亡,一個人是真兇,另一個人被關在肖申克。斯蒂芬·金在書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道:“不過我是經過了很多年才相信他的無辜,如果一九四七到四八年間,波特蘭高等法院審判他的案子時我也是陪審團的一員,我想我也會投票贊成將他定罪。”

離奇的案件只是一個引子,確認把主人公穩妥地放置進銅牆鐵壁的體制之內,它便不再重要;而有意無意地與宗教故事相互重疊的部分更象是敍述技巧,藉以觸發觀眾內心深處的共振。影片的核心立足於幾句重要的台詞安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然後你逐漸的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他。這就是體制化(first you hate them,then you get used to, enough time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that is instititutionalized.)。”

安迪:“不要忘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可以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達到,也觸摸不到,那就是希望(forget that there are the world that aren’t made out of stone,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can’t get is hope)。”

什麼是體制?肖申克的高牆。典獄長及他的訓詞“把信仰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安迪獄室牆後的泥土。什麼是希望?從獄警手裏獲得的啤酒;連續七年每週寫給州議會尋求圖書館資助的信件;令院子中所有囚犯傾耳聆聽的從廣播裏傳來的《費加羅的婚禮》中“多麼

温和的西風”;以及能夠逃出監獄的與下水管道連接的隧道。

在肖申克,希望不再是某種若隱若現的精神,無論是對體面生活的堅持,對美好事物的追尋,還是對自由的嚮往,都具體到了每一個音符每一粒石子和每一把泥土。正因為時間之漫長,足以讓人關注哪怕最瑣屑的事;但也正因為時間之漫長,才顯得這希望如此真實持久,如同黑暗處的一點火種,微不足道卻永不熄滅。在這裏,對希望的理解和我們每個人所知道的那句名言如出一轍:“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換作安迪的論述則是:“如果每年滴一滴水在堅硬的水泥塊上,持續滴上一百萬年,會怎麼樣?”

對於每個人來説,至少曾經,那一點火種是存在於我們心中過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絕大多數人習慣了視而不見四周矗立的高牆,適應了被現實生活中重重帳幕的拘禁,逆來順受地接受命運的安排與擺佈。我們日復一日地順應體制,以“存在即合理”的藉口拒絕思考,以與體制融為一體而沾沾自喜並嘲笑鄙視被體制所淘汰的失敗者,渾然忘記了在體制之外,還有我們曾經追尋過的東西和擁有過的希望。

什麼是體制化?很明顯,它就是一種人的心理依賴,或者説,體制化是指人在一定的體制下會形成一種心理依賴。也有人説是習慣。但很顯然,體制化造成的不是習慣,或者精確地説不是習慣,而是心理依賴。這種心理依賴是指在心理上有一種離不開的感覺,或者説情感不是習慣,一個人的習慣可以不包括情感或不包含感情,而體制化造成的並非簡單的行為上的習慣,茫然或者麻木,而是建立起了一種心理依賴。實際上,當我們把體制化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放在一起看的時候,這一點即心理依賴,尤為明顯,並且更加清晰。當然,這種情感是建立在一定的“習慣了”的基礎上。

《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部反應人類此種獨特心理的電影,其所藴含的深意在於,一種東西,環境、事物,或者某個人,乃至某種體制,一開始你討厭它,但在足夠長的時間後你會逐漸習慣,或者説適應它,甚至能在心理上產生對它的依賴。有人稱人們對體制的適應並依賴它而被叫做體制化,其實,同樣是日久生情但不一定就是體制化。而從並非絕對的體制化概念來説,也可以説是日久生情,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所謂體制化實際上是一種心理依賴。《肖申克的救贖》最讓人深感壓抑的,是通過高牆大院、暴虐的獄警,監獄的極端黑暗,營造出重刑犯那種徹底的絕望。但最意味深長的一段台詞,卻揭露了這些心靈的另一面,堪稱典型的自我心理免疫機制的作用的範例。從《肖申克的救贖》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絕望的人,在絕望之餘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自殺比如那些詩人;另一種就是所謂的體制化。如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發現:那些自殺的詩人,實際上正是那些先天自我心理免疫機制有缺陷的人。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們不僅擁有一整套生理免疫機制,同時還擁有一整套心理免疫機制。《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人物老布克斯,通常被認為是“體制化”的典型。他是一位被判處終身監禁的重刑犯,他在獄中已經呆了50年。當他得知政府即將假釋自己這個年愈古稀的老年犯人時,竟為了能留在監獄,試圖傷害另一名獄友。黑人重刑犯瑞德,向我們道出了布克斯的內心真相:“他已經愛上了這監獄”“他在此已50年了,50年!這是他唯一認識的地方。在這兒,他是個重要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在外面,他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假釋出來的囚犯,申請張借書證都有困難。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着,你適應了它們。日子久了,你開始依賴它們,喜愛了這監獄。判你終身監禁,這就是它們的目的。”這段台詞,常常被人引申為:深深道出了一種令人無限唏噓的專制體制下的人格。他們已然適應了專制體制,在高牆內有限的空間裏遊弋。他們成為即得利益者,或在有限的空間裏掙得了些許利益。在專制體制裏,他們在周圍人的眼裏成為重要的人物,一個體面的人。他們為了維持這種體面,與專制集團密切配合,相互利用。因為他們知道,離開了專制集權的庇護,他們將無可謀食,無可自誇。他們依賴着這個體制,也被迫使自己喜歡上這種體制。而

這正是這種體制所需要。因為在專制的高牆內,“判你終身監禁,這就是它們的目的。”但問題是,實際上它不僅是專制制度的產物,而且是一種人的依賴性的某種表現。體制化,其實正如日久生情。

心理學家金巴鐸做過一個“模擬監獄”實驗,由六名男大學生扮演“看守”,讓他們穿制服、帶警棍,根據一套“監獄管理規則”來維持秩序,另六名男大學生則扮演“囚犯”,穿囚衣、戴鐐銬,使用身份號碼,並被關入模擬的“牢房”中。僅花一天時間,雙方就完全進入情況。(這個實驗最近也被改編成了一部電影)但很快地,看守們越來越擴張自己的權力,超越正常界線,想出多種“酷刑”去懲罰“不聽話”的囚犯;而囚犯們則在不人道的對待下,一個個出現憂鬱、憤怒、冷漠等心理症狀。原本預計進行兩個星期的實驗,因為出現這種出乎意料的現象,而不得不提前終止。主持實驗的金巴鐸説:“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讓人膽戰心驚。”平常看起來既斯文又善良的大學生,一旦擁有了“權力”,很可能就會露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殘酷而霸道的一面。

在這裏,我無暇批評這種心理學的“科學性”究竟在哪裏?但問題是,儘管並非如此絕對,然而至少説明了,所謂體制化,有時,僅花一天時間就能完成。而且,所謂體制化可以分為兩種:即一種是迫害的體制化;一種是受迫害的體制化。而《肖申克的救贖》則幾乎是很客觀展現了那種受迫害體制化的最終結果:博斯假釋後,終因無法適應外面的社會,懸樑自盡於政府為其免費提供的住所內。

而瑞德,受到安迪越獄的鼓舞,終於説服了法官,在服刑40年後獲得假釋。然而他面臨的,是與博斯同樣的障礙。只不過,當他即將崩潰的時候,是安迪越獄前對他的鄭重囑託拯救了他。他在安迪曾經暗示的一個地方找到了安迪留給他的東西,那是一個地址和一些錢。他在一個海灣邊找到了安迪,他們共同經營着一艘破船,沐浴着自由的陽光,終於呼吸到了真正自由的空氣。

有人指出,《肖申克的救贖》向我們揭露了專制集權下的變異人格,更是給了我們突破專制高牆的一份必備的信心。

對於政治,我不敢妄言,但我知道,《肖申克的救贖》向我們披露了人性中的一種——人的依賴性。很顯然,所謂體制化並非是專制制度下才會有的,它是同一情景下隨便什麼體制下都會出現的一種人類心理,能夠無限複製。我們常把體制化稱為專制體制化,其實體制化就是體制化,這樣才公正,客觀,正如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它不是漢奸才有的,而是每個人都可能有的,即認定自己在某一種道德高度並以此自居,即我總是道德的,而你無論如何都是不道德的;即使我不道德,那也是有原因的,而你不道德則是骨子裏的。

有人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説,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形成,同樣貫穿於“體制化”之中。“體制化”是著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 redemption)演繹的重要概念。斯蒂芬-金借犯人老瑞德(摩根弗里曼飾)之名這樣談到“體制化(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討厭它(監獄),然後你逐漸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它,這就是體制化”。

該片中被體制化的象徵人物是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在肖申克監獄(體制)下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不但沒有滿心歡喜,反而面臨精神上的崩潰,因為他離不開這座監獄因為“他已經愛上了這監獄”.在這裏,最應注意到的當然就是“離不開”這三個字,而這:離不開,正是依賴。

因此,也可以這樣説,所謂“體制化”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都屬於人的依賴性範疇內的問題。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怎樣來克服這種依賴,如何讓自己的心中始終充滿希望。“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第五篇:肖申克的救贖

距離 frank darabont 們締造這部偉大的作品已經有十年了。我知道美好的東西想必大家都能感同身受,但是很抱歉,我的聒噪仍將一如既往。

今夜在我眼裏,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與信念、自由和友誼有關。

[1]、信念

red 説,希望是危險的東西,是精神苦悶的根源。重重擠壓之下的牢獄裏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確有資格這麼説。因為從進來的那一天起,獄長就説過,“把靈魂交給上帝,把身體交給我。”除了他能弄來的香煙和印着裸女的撲克牌,任何其他異動在這個黑暗的高牆之內似乎都無法生長。

然而 andy 告訴他,“記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於是 andy 能夠用二十年挖開 red 認為六百年都無法鑿穿的隧洞。當他終於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污水管道,站在瓢潑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我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們懦弱的靈魂紛紛在 andy 張開的雙臂下現形,並且顫抖。

庸常生活裏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按部就班,習慣了先説“那不可能”,習慣了沒有奇蹟,習慣了,習慣了。可是正如《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coo’s nest)中説的那樣,“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試着留住一些信念,在它們喪失殆盡之前。它們也許無法最終實現,也許無法讓我們更有意義的活着——甚至對於我自己而言,它們只會愈加帶給我來更多的虛無感。然而我知道我有多需要這樣的虛偽與自欺,因為你可以説我在做夢,但我不會是僅有的一個。

——我們已經看到監獄長打開藏有 andy 鑿石錘的《聖經》時,翻至那頁正是《出埃及記》。這個章節詳細描述了猶太教徒逃離埃及的過程。

[2]、自由

我到今天也始終不明白,這兩個意大利女人在唱什麼。事實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東西不説更好。我想,那是非筆墨可形容的美境。然而卻令你如此心傷。

那聲音飛揚,高遠入雲,超過任何在禁錮中的囚犯們所夢,彷彿一隻美麗的小鳥,飛入這灰色的鳥籠,讓那些圍牆消失,令鐵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

當 andy 不顧一切在監獄的喇叭裏放《le nozze di figaro》時,鏡頭緩緩劃過正在廣場上放風的犯人們和獄警們。他們叫人感動地靜立當地,拋卻所有憤懣,狠毒和怨怒,沐浴着我從未覺得如此自由的陽光。莫扎特的樂聲鋪灑在這些人們身上,來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將他們都濯洗得純淨無比。

強者自救,聖者渡人。我這才明白 andy 的用意。修屋頂的時候,他為大家爭取來啤酒,事實上是為大家爭取到那種像在修繕自家的屋頂一般自在的感覺,所以他不喝酒,微笑卻帶着巨大的幸福;放費加羅的婚禮,也是要喚醒他們已快喪失的自由感。

然而強者終究是少數。自由面前,更多的人們紛紛選擇禁錮。在監獄圖書館呆了五十年的 brooks,為了不被假釋,竟然想通過傷害獄友來達到留在監獄的目的。很奇怪嗎?自由、平等、博愛,本來應該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理想。可是 brooks 們卻早已經被監獄的規則之下規則了自己,他們需要規則,需要秩序,如果沒有它們,甚至無法生存。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假 red 之口,darabont 直指卑微。

brooks 得到了身體的自由,靈魂卻已經被無可挽回地體制化。他終於沒有能夠擺脱對自由無法適應的困境,懸樑自盡。而睿智如 red,在出獄之後也悲哀地發現,自己竟然連撒尿都要向經理報告,否則一滴尿都擠不出來。他也考慮如何違規以便回到監獄,甚至考慮與 brooks 一樣離開。

busy for living, or busy for death。步履匆匆的人們也許應該偶爾駐足,跳出來看看自己的模樣。我們終會知道,習慣於服從規則的人們將付出巨大代價來習慣本來屬於每一個個體的自由。

[3]、友誼

此片無關愛情,除了背叛。有的只是監獄中的男人間的友誼。red 和 andy 的那種友誼置放在高牆之下,似乎比我們紛繁俗世中的友情來得更加純粹和乾淨。他們都是內斂的人,然而洞悉一切,心意契合。我喜歡這種感情。所以在他們終於相會在太平洋小島的陽光沙灘之上的時候,忍不住一人笑了。

如果我在肖申克,我會是誰?如果你在肖申克,你又會是誰?肖申克的救贖,十年散記。

2014-3-24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羣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

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olsson與olofsson,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他們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態度。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christian竟然還愛上劫匪olsson,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這件事激發了社會科學家,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起研究學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羣」的事件,令人驚訝的普遍。如果符合下列條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第1,是要你切實感覺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脅,讓你感覺到,至於是不是要發生不一定。然後相信這個施暴的人隨時會這麼做,是毫不猶豫。

第2,這個施暴的人一定會給你施以小恩小惠,最關鍵的條件。如在你各種絕望的情況下給你水喝。

第3,除了他給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讓你得到,完全隔離了。

第4,讓你感到無路可逃。

有了這4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從某種意義上説,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形成,同樣貫穿於“體制化”之中。“體制化”是著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shawshank redemption)演繹的重要概念。犯人老瑞德(摩根·弗里曼飾)這樣談到“體制

化(institutionalized)”:“起初你討厭它(監獄),然後你逐漸習慣它,足夠的時間後你開始依賴它,這就是體制化”。

該片中被體制化的象徵人物是監獄圖書管理員老布,他在肖申克監獄(體制)下被關押了50年,這幾乎耗盡了他一生的光陰。然而,當他獲知自己即將刑滿釋放時,不但沒有滿心歡喜,反而面臨精神上的崩潰,因為他離不開這座監獄。

為此,老布不惜舉刀殺人,以求在監獄中繼續服刑。他刻骨銘心地愛上了那間剝奪了他的自由的監獄,所以在出獄後,他終於選擇了自殺。老布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一旦脱離了原有的環境,一切失去了意義。

其實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教育上的或政治上的!只不過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慢性症狀,説得嚴重些,就是“羣體性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

andy dufresne,一個永垂電影史冊的名字。

關於《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的評論,太多,該説的差不多都已説了千萬遍。對於這樣一個熱門的話題,再想要抒發一些個人的喜愛之情,不免有拾人牙慧之嫌。為了避免這樣沒新意的事情發生,許多單詞我就不再提了,譬如“希望”,譬如“自由”。當然,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從電影裏感受到的。

那麼,我先説説我曾經感受到過的另一個單詞,“理性”。安迪的勝利是理性的勝利,安迪的成功是理性的成功。無論面臨怎樣的局面,順境也好,逆境也罷,他都不動聲色,默默地審時度勢,做他能做的努力,以達成自己的目標。

這是一種偉大的才華!

人類是感性的動物,時常受到情緒的支配,這是人之常情。面對殘酷的環境,人本能的反應便是奮力抗爭,而當這個環境惡劣到一定的程度時,人的抗爭之心就會慢慢被消磨殆盡,成為行屍走肉。這兩種情況,都是在許多文學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的。

肖申克的囚犯也大都如此。在入獄之前,他們想必大都是目無法紀為非作歹的兇徒,人性中叛逆抗爭

的一面應該比常人要猛烈得多。但是長期被囚禁的生活,對權威的恐懼,對未來的絕望,對體制的順應,使他們逐漸成為了去掉獠牙的狼。但衝動的血性並沒有消失,囚犯之間時不時地爭鬥,“三姐妹”的恃強凌弱,都是證明。但,這一切都臣服於肖申克的石牆之內。就像馴服的狼被一起圈禁在鐵柵欄中,也會彼此鬥毆撕咬。這是動物的本性,也是人類的本性。

安迪的偉大之處,便在於他超越了這種本性,在它上方數萬英里高空的地方,用人類的理性俯視着這一切。典獄長的冷酷,獄警的殘暴,“三姐妹”的獸慾,他當然從心底裏反抗。他的抗爭看起來如此虛弱無力,但卻如此又堅定持久。他在用他的智慧和理性反抗這一切。有的時候,他看似已經忍氣吞聲,但很快我又欣喜地發現,他始終不曾屈服。當“三姐妹”強迫他口交的時候,他一番心平氣和的敍述讓對方無計可施;同樣的,當獄警頭子惡狠狠的要將他推下屋頂之時,他仍是面不改色地説出一番話來,立刻説服了對方。面目猙獰窮兇極惡的是他們,但真正咄咄逼人的,卻是他。

老瑞德曾經看錯了安迪,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沒有霸氣,沒有血性,是個軟弱的人。沒錯,安迪沒有張揚的鋒芒,人性中野蠻與粗暴的一面,在他體內都已凝鍊成了理性,從而爆發出更加巨大的能量。

我想,瑞德一定慶幸他輸掉了那兩包煙。

接着我想説的是,“毅力”。這個力量或許和前面所説的“理性”有些關聯。

人都有一時衝動的時候,那一刻會爆發出平常所沒有的力量,叫做爆發力。對短跑運動員來説,爆發力很重要。然而那一刻爆發的力量是有限的,它會被一種叫做時間的東西消磨。這個力量來自於人的本能,像頑石一樣不經琢磨。

而“毅力”卻是琢磨而出的。時間不斷的腐蝕它,而理性不斷的加固它。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拉鋸戰。

安迪可以堅持每天挖掘石洞,挖了近二十年;可以每週寫一封信,後來每週寫兩封信,直到州政府給了迴應,資助他建立起圖書館;可以穿越長達五百米的惡臭骯髒的下水道,逃離肖申克。這樣的毅力不只是可敬可佩,簡直是可怖。

我沒有毅力。我只會被時間消磨成一堆灰,一堆沙,而安迪卻被琢磨成了鑽石。他讓我激動,是因為他身上的“理性”和“毅力”是我所沒有的。

我推想安迪從哪一天開始生起了挖洞逃生的念頭。也許是他刻下名字的那一刻,他發現石牆的質地鬆動,可能使他成功,於是他開始奮鬥。但我想,這個念頭一定在那之前就有,一定是這種想要擺脱困境的念頭,與他百折不撓的精神,使他成為一個出色的銀行家。而後,使他成為一個出色的逃犯。接着,在電影結束之後,他必將成為一個出色的開拓者。

瑞德説,你不是罪犯,也許,不是個好丈夫。安迪卻不這麼認為,他痛心疾首,認為是他的性格害了他的妻子。他很愛她,但是不善於表達,她説他就像一本闔上的書,永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其實從電影一開始,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安迪的妻子會紅杏出牆。當然,他很出色,他不只是有才華,還有一種奇妙的人格魅力。但是這不是愛情的基礎,起碼,他的妻子並不因此而愛他。

有人説這是部“男人必看”的電影,我想除了因為這部電影宣揚了理性、希望、奮鬥之外,還因為其中有一種男人之間的友情。安迪的魅力沒有吸引到他的妻子,卻深深吸引了他身邊的囚犯兄弟,特別是瑞德。

瑞德是個老大哥般的人物,慷慨任俠,老成世故,頗有頭腦。他在監獄裏法力無邊,若不是最初他幫助安迪搞到了許多工具,安迪也無法完成越獄的奇蹟。

安迪心中明白“體制化”對瑞德的影響,他們曾在一次談話中提到希望,於是引出了這部電影最經典的兩句台詞:“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要麼趕着去生活,要麼趕着去死。”然而在監獄裏生活了三十年的瑞德,怎麼可能僅僅被這兩句話而挽救呢?他可能會走brook的老路。

於是安迪為瑞德安排了一件事,或者説,為他打造了一個夢想。當瑞德從絕望和恐懼中走出來,走向那棵巨大的橡樹,走向碧海藍天的時候,我徹底被安迪折服了。他用智慧拯救了他自己,又用智慧拯救了他的朋友。説得好聽點,他給了瑞德一個叫做“希望”的東西,通俗點説,他讓瑞德有點事情做做,讓他“趕着去生活”。要做到這點,光有美好的願望和深厚的友情是不夠的,還有智慧,對人性的洞察。

安迪的這一招,非常像程靈素,她也是以她的感情與智慧,救了胡斐的命,最關鍵是,給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不能怪胡斐不愛她,就好像不能怪安迪的妻子不愛她一樣,他們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也許只有站在朋友的立場才能夠欣賞。許多男讀者愛程靈素,應該也只是把她引為一位異性知己吧。

andy dufresne,他的智慧戰勝了漏洞百出的制度;他的理性戰勝了野蠻狂暴的本能;他的意志戰勝了冷酷無情的時間;他戰勝了肖申克的石牆;他戰勝了他自己;他戰勝了一切。

他戰勝了一切,卻輸給了,forrest gump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5w91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