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第1篇:《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優秀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説,原載於《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説獎。

小説《人生》的封面圖片上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書中第一章第一段就設置了在陰雲密佈的傍晚,一場大雨即將到來的情景。似乎也暗示着,故事主人公高加林人生的大雨也即將下下來了。高加林從縣城開完會回到家就宣告了一個令人鬱悶的消息——他再也不能當民辦教師了,村裏同族的村長明樓的兒子三星要替代他教書了。

高加林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村裏的高中學校教書。在教書的這三年裏,他不用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一有時間就繼續學習。即使三年來工作上他勤勤懇懇,最近在地區報上也已經發表過兩三篇詩歌和散文,但是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他將不得不像父母親一樣開始自己的農民生涯。

高加林骨子裏是不喜歡農民的,覺得他們不認識字,又不愛收拾,什麼都不懂。他絕望而又難過的日子在遇到農村姑娘巧珍後,心情慢慢好了起來。

他在接受巧珍的愛戀後,就開始叮囑巧珍要每天刷牙。在當時的村民看來,刷牙那是幹部、知識分子和城裏人才講究的事。但是巧珍未來可能是加林的對象,雖然現在高加林不能當老師了,但是刷牙這個習慣,他希望自己和他未來的另一半能夠保持下去。

高加林一邊享受巧珍的愛戀,一邊又深刻懷疑:是不是和巧珍在一起了,自己這一輩子就逃不出這農村的土地了。從高加林不甘心開始,就註定了他們之間就不會有很好的結局。

巧珍在農村可能是一位賢惠的妻子,但是在理想和精神上,她和高加林完全是兩類人。巧珍不識字,不可能和高加林討論文學或者國際政治。巧珍只會講的一些衣食住行,這在高加林看來,是那麼的俗氣而又不厭其煩。

兩個沒有思想共鳴的.人,註定在一起的時間不會長久的。

當高加林得到了一個在縣城裏做記者的工作時,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工作。他覺得,這是他人生中跳出農村的好機會。

他開始慢慢疏遠了和農村的一切,包括他的巧珍。

當他聽到了城裏播音員女同學黃亞萍對自己的表白後,他又一次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不過,這次他已經開始在城裏站住了腳,因為工作出色,他很快就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和同事的愛戴。

黃亞萍的時尚、博學一直深深的浮現在自己的腦海裏,自己同城裏姑娘結婚,一輩子就不用當農民了吧!

在他確定了黃亞萍對他的想法後,即使知道這是一個艱難選擇,他還是與巧珍劃分了界限。高加林明白巧珍是愛他的,但是,為了個人前途,他真的再也不想回到農村了。

無論加林多麼不想回到農村,兜兜轉轉、起起伏伏,沒想到最後他還是不得不回去。

可是,曾經那個要等他一輩子的巧珍,在那樣落後愚昧的小山村,卻嫁人了!

巧珍是愛高加林的,為了享受高加林的親吻,她每天都在大家的嘲笑和父親的咒罵中堅持刷牙。

為了和高加林約會,她多晚都願意去等待喜歡的人出現。

當他們兩個人戀愛的流言在村裏鬧的滿天飛的時候,她願意大膽坐在自行車後,在眾人的鄙視下與高加林飛馳而去。

當她知道高加林去縣城工作後,不辭勞苦照顧高加林父母,早就把自己當作了高家的媳婦。

她自己的積蓄都想着給加林。

她用笨拙的方式愛着高加林的一切。

當她知道高加林要分手的時候,一直自責自己沒有讀書,不認識字,是自己配不上優秀的加林。

當村裏都覺得她是攀高枝被拋棄,可能會自殺或者瘋掉的時候,她又出現了在田裏正常勞作。

當她得知自己的母親和姐姐要去找加林算賬時,及時阻止母親和姐姐沒必要去鬧,一直都覺得是自己高攀了加林。

整本書看完後,深深記得德順大爺對高加林説的那句話:“加林啊,你把巧珍這個金子丟了哇!”

第2篇:《人生》優秀讀書筆記

這個網站《人生》優秀讀書筆記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記 篇二:《人生》讀後感

《人生》讀後感

閲讀書目:《人生》

作 者:路遙

讀路遙的文章,只覺得百般思緒在心頭,卻不知從何説起的好。他的故事,事件跨度廣,從文革十年浩劫,歷經三年自然災害,知青上山下鄉,直到解放初,可謂豐富;他的語言,意味深長,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你會覺得:沒錯沒錯,人生就是這樣的啊!就是這樣難以名狀,充滿大大小小的忽明忽暗的轉折。

《人生》就是路遙的代表作之一,一直聽別人説起這部作品,前幾天就從圖書館借來讀了。看完這本小説,我感觸頗深,小説中有些情節讓人覺得又感動又心酸,又有些情節讓人覺得氣憤而又無奈,故事情節波波折折,耐人尋味。

這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説,發表於1982年,它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敍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這樣的人生變化過程。從高加林同農村的姑娘劉巧珍以及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為線索,三人之間的這種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體現了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看那些有故事情節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吸引了我,也引發了我對人生深深的思考。

小説中的主人公高加林,一個才貌雙全,文武皆備的農村青年,高中畢業以後沒能跳進夢寐以求的城市,回到農村當上了民辦國小教師。即便是這樣,他也已經很滿足。他覺得這個職業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能增加他的收入,使他的日子過的並不緊巴。但是好景不長,他被有錢有勢的大隊長高明樓的兒子三星頂替了,他重新回到土地,當上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這個時候的他心情十分低落,感到彷徨,氣憤,但又無可奈何。在這他痛苦煎熬的時候,農村最漂亮但卻沒有文化的姑娘劉巧珍走進他的生活。她對他的愛温柔而又細膩,純樸而又美麗。

高加林由於劉巧珍那種令人心醉的愛情,一下子便從灰心喪氣的情緒中,重新激發起對生活的熱情。愛的暖流漫過了精神上的凍土地帶,新的生機便勃發了。然而,心性極高的他又怎麼會滿於現狀呢?

當機遇再次降臨到高價林身上時,他義無反顧的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當上了縣裏的通訊幹事,一個有頭有臉,風風光光的記者,成了城裏引人矚目的人才。事實上,他確實也是相當出色的,他勤勞,樸實;他勇敢,自信;他熱愛生活,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憑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裏顯身手。但是有一天,高加林進城市的背後原因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然而,他更難以面對的確實那個他最親愛的人,那個有着金子般心靈的美麗女孩——劉巧珍。

當高加林在縣城裏飛黃騰達,步步高昇的時候,碰見了高中同學黃亞萍。黃亞萍與劉巧珍相比,無疑是為現代化的女性,她美麗大方,聲音甜美,又有文化,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庭背景好。她同巧珍一樣深愛着高加林,但是她能給他巧珍所給不起的東西,比如讓他去大城市南京工作。在誘惑面前,高加林放棄了巧珍——那個擁有楊柳般可愛身姿的農村女孩,選擇了和大城市女孩黃亞萍在一起。

此刻,不得不重新回到農村,做回一個農民的他,當然也就失去了城市女孩黃亞萍。然而此刻,他該如何面對那個最愛他也是她最愛的女孩——巧珍?

對於高加林的才華我是佩服的,對於他工作旅程中的變遷我是同情的,對於他的理想和

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對於他的愛情,我卻不知道該説什麼好。初戀是美麗的,也是激情澎湃的。正如小説中所描述的,農村姑娘劉巧珍美麗善良,她不識字,沒有文化,但她卻是真心真意愛上了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做法表白的她的愛。就在高加林離開了講台,失意無奈的時候,她的愛給了他精神上了慰藉,但僅此而已。因為,這愛實在太單純,太無助了。雖然,那時的劉巧珍是幸福的,她被自己傾慕已久,多才多藝的,強壯標緻的“先生”所愛着;那時的高加林也是幸福的,他被大馬河川裏最俊的姑娘愛着。但實際上呢,這愛的天平能平衡麼?

不能。當高加林重新離開土地,走進城市,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時,這天平一下子就傾斜了。黃亞萍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而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着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口若懸河,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有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被另一種情感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劉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劉巧珍那種無私而有温柔的的愛。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説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終於接受了黃亞萍的愛,無情的拒絕了深深愛着他的姑娘劉巧珍。更令人感傷的是,當高加林委婉的對劉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沒有任何言語含淚接受了。她沒有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他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的淌着。讀到這裏的時候,我也淚如雨下。我被這無私的愛而感動着,也被巧珍那堅強和豁達而感動着但也僅僅是感動而已,我又能説什麼呢。

退一步想想,一字不識的農村姑娘劉巧珍能和才華橫溢,心境高遠的高加林生活到一塊兒嗎?如果説高加林當時選擇了巧珍,以他躁動的性格能安於現狀麼?兩個世界中的他和她,即使生活到一起又能有共同語言嗎?就能幸福嗎?

我不敢回答,也許這就是人生吧! 路遙在文革開頭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了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我想人生就如這段話一樣,讓我們慢慢去走,去體驗,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最終悟出它的真諦。 路,本來就是有所未有,有所未無的,只要我們自己努力一切都會變得更好!這一點我始終相信,因為我不是一個怕輸的人------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更是崎嶇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是那麼完美的,更預料不到會出現什麼樣的事,很矛盾,也許這就是生活。有的時候自己覺得生活就像是一場戲,不論你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也不管你是否願意,都要把戲中的那個艱難的角色繼續演下去,因為我們必定還得活着下去不是?

從來就沒有對生活是去過希望,不管它是以什麼樣的面孔來對待我,但我覺得只有細細留心,細細體味之後,那所有的傷感都可以靜靜轉化;從來都沒有機會把所有的心事向別人傾吐,因為我發現身邊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匆匆忙忙的生活,匆匆忙忙的工作,不過,讀了路遙的《人生》後,我就知道了,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如何用自己的能力,雙手,還有知己細緻入微的感覺去理解,詮釋屬於自己的生活;從來都沒有機會完完整整的唱響屬於自己的那首歌,但我就知道,只要心靈感激,一切都會變的更好。 每個人在路上都渴求自己能多得到一些,而少失去一些。其實,人生的道路當我們意識到開始的時候,最美麗的一段已經失去了。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去做並且好好的去珍惜,這才是最重要的!而當你努力了卻沒有珍惜之後,那所有的一切都是很難再找回來了。事物是這樣,感情更是如此!所以我一直堅信:“珍惜比獲得更重要!”

親愛的朋友們珍惜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吧!面對誘惑,我們萬不可失去做人最基本的原

則,不能忘了老本。 最後用德順老漢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讀後感。“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到了不往起爬,那就變成個死狗了。篇三:哲學與人生讀書筆記

《哲學與人生》—— 讀書筆記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時候,而且常常會思考這樣的問題:我為什麼活着,我的人生有什麼價值?最近讀了《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感覺它就能解讀我們心中的這些疑問,作者傅佩榮先生在自序中寫道:

學生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老師答:“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不斷地詢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這是一段真實的對話。人生無異於詢問的過程,因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釋,於是每一個人的生命的某一階段,總會浮現一種深刻的願望,想要了解“與自己有關的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書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授給我們,我們從中學到的不僅僅是哲學的精華,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質和價值,我看過了這本書,更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價值的真正所在。 以下是我看過很有感觸的一些句子,寫出來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希望能找到共鳴。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隻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為什麼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他連活下去的理由都沒有。” 我也問自己“我為什麼要活着?”這是我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終找到了答案,我認為活着是為了愛,為了親人、愛人、朋友等這些我們深愛並深深愛着我的人,他們都是我活着的意義和動力,我可以讓他們感到幸福快樂。他們每個人都是我的牽掛,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

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為什麼一定要獨守自己的東西不與別人分享,關閉自己的心靈不與別人溝通呢?這樣會錯失了許多得到快樂的機會。分享不會使你失去什麼,而會讓你得到更多。與人分享之後,快樂就會加倍,而悲傷就會減半,何樂而不為呢? “蘇格拉底説:‘沒有經過檢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現今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中,競爭愈加激劇,人們都在為了生活忙碌奔波,為了利益而勾心鬥角。已經沒有時間停下來來反思檢查自己:“我這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誰?

我的人生的價值何在?”而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麼,你這一生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和價值的,相當於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學讓我們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其意義是促使我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真正能尋找到一個標準答案。通過讀這本書,讓我突然明白:學習哲學很重要,哲學會教我們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靈的自由。 “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麼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瞭解自己。”

愚人儘量想讓別人多瞭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瞭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怎麼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認識自我是一件難事,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開始嘗試自我認識,用各種價值觀來測試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時間的長短,而是活得有沒有意義。意義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隨着醫學的快速發展,人的壽命可以延長。但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這樣長壽的活着有沒有意義?如果僅是生命的延長,又有什麼意義呢?然而意義不在於意義本身,也就是意義的結果,而在於創造意義的過程,如果沒有這個過程,意義就沒有意義。所以我們要有意義的活着,創造最大的生命價值。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篇四:讀書筆記之路遙 《人生》 讀書心得

-----讀 路遙 《人生》有感 “人生的道路雖然慢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作家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這樣一段話。

我想,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坎坷挫折的。這些障礙很多,譬如政治上的遭遇,事業上的苦悶。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你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你的一生。 雖然人生的結局是一如既往的悲傷與現實,但我卻沒有以往那麼憤然,我漸漸體會到了生活邊邊角角,特別是現實世界裏的生活的模樣。

生活有時能把現實變成夢想,有時也可能把夢想變成現實,有時會把社會中的各個角色調換,有時會把好事弄巧成拙,我想這些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去走這條人生的道路。

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要丟掉自己的原則,無論你此刻正高興萬分或痛苦抑鬱,一定不要丟掉自己的原則,人一旦丟掉原則就會走入人生的岔路。就像人生裏的主人公高加林一樣,他優秀聰明心勁高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同時又懂得利用機會,這點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然而他就是因為一時的迷茫放棄了原則,結果失去了一份也許可以稱之為世界上最純真的愛情,最真的女人,最愛他的人。女主角巧珍帶着對他的愛嫁作他人妻,沒有任何怨言,然後在他失意又從回農村時還為他求情,求大隊書記讓他重新當老師。其實在他失意之前他就意識到自己其實真正愛的人是農村姑娘巧珍,然而就是因為一時的迷茫,選錯了路口,放棄了原則,結果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我想我們也在這條人生路吧!在這條人生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岔路,我們在選擇之前也會迷茫失措,也許也會和主人公犯同樣的錯誤,説白了這就是人生!唯一和主人公不同的是我們在選擇之前看到了《人生》這本書,它會讓我們在選擇的時侯,三思而後行! 《人生》書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構成了它的時空背景。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複雜的人物。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時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忍氣吞聲、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總是相差極遠,正是這樣反差構成了他的複雜的性格特徵。當他高中畢業回到村裏後當上了民辦國小的教師時,他很滿足這個既能體現他的才能而又對他充滿希望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他就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

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當他失意無奈,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劉巧珍闖進了他的生活,劉巧珍雖然沒有文化,但是卻真心真意地愛上了高加林這個“文化人”,她的愛質樸純真,她以她的那種充滿激情而又實際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熾烈的愛。而實際上她所得到的愛從一開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對於高加林來説只是在他失意時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當機遇再次降臨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終於抓住了這次機會,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給了高加林大顯身手的機會,又讓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學黃亞萍。與巧珍相比,黃亞萍無疑是位現代女性,她開朗活潑,卻又任性專橫,她對高加林的愛熾烈大膽又有一種征服欲。高加林的確與她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他們有相同的知識背景,又有許多感興趣的話題,當他們倆侃侃而談時,高加林已經進入了一種艱難的選擇之中。當高加林隱隱地有了這種想法時,他的念頭很快便被另一種感情壓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親切可愛的臉龐,想起了巧珍那種無私而温柔的愛。當巧珍帶着狗皮褥子來看他時,他的那種難以言説的複雜的感情一下子表現了出來。在經過反覆考慮後,他接受了黃亞萍的愛,可同時意味着這種選擇會無情地傷害巧珍,當他委婉地對巧珍表達了他的這種選擇後,巧珍含淚接受了,但她卻並沒有過多地責怪高加林,反而更擔心高加林以後的生活,勸他到外地多操心。但是淚水卻在臉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夢難圓,高加林進城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打擊更難以面對生他養他的那片這份土地。他減少了狂熱而又冷靜的反省,接受了德順爺爺的一翻話,而後一下子撲倒在黃土地上。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便發出這樣一連串的疑問。如果高加林沒有和巧珍分手,那麼他也許會在小城裏長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能和一個大字不識的人生活一輩子嗎?如果高加林選擇的不是黃亞萍而是另外的一個城市女孩,那麼他又會是哪樣地生活呢?

可是,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也沒有理想中的故事圓滿,人生總是或多或少地讓我們的現實與理想相背,一個人的性格與追求往往決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軌跡。很多的時候,當愛情與前途讓我們取其一時,很多的人選擇了前途,社會上流傳一句這樣的話:有了前途還怕找不到愛嗎?當然也有人選擇了愛,可是也因此而要去努力地去創造事業。也許他一輩子都不能創造也他放棄的那麼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前途而放棄了愛,越來越多的人變為愛只是兩個人在一起時的快樂心情,它已沒有了責任和義務,很多沒有理由的分手就這樣在很多人中出現,面對一方灑脱地説:因為我們相隔太遠,不可能在一起的,再見吧,以後還可以做朋友。而另一方又能説什麼呢?去責怪現實嗎?去責怪愛的蒼白嗎?去抱怨現實的殘酷嗎?去請求對方等你嗎?你也明明知道:既然他選擇了“前途”你説什麼都沒有了意義。只有把眼淚放在心裏,微笑着揮手説“再見”。 愛是什麼?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會給你這次選擇一個什麼答案?誰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仔細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擇抉,走好人生每一步,才會不給自己留遺憾。

選擇自己所愛,愛自己所選擇。

顧北城。

品味《人生》

人生,就是各種矛盾與選擇的結合體。面對矛盾,我們總要學會取捨;作出選擇,就該承擔一切後果。

高加林,是那篇昏暗黃土地上的一抹亮色,這個才華橫溢、滿腔激情與活力、有着理想與追求的俊朗的男子,終究是與那個精神世界貧瘠落後的農村格格不入的,他經歷過學校教育,受着文明的薰陶和知識的涵養,骨子裏有種“文化人”特有的清高,他嚮往外面廣闊的天空,渴望完全的實現自我價值,那方矮窄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不是他的追求,最終卻悲哀的變成了他的歸宿,生活還真的是愛開他的玩笑啊!

第一次因權勢的黑暗被判回黃土地,高加林無法改變這不公的安排,他用一種近乎“自虐”式的瘋狂體力勞動去掩蓋內心世界的失意

——幹農活,任雙手血肉模糊,任全身精疲力竭,同時這也是對權勢無言的反抗,但是也是一種無力的反抗,遊離在沉淪邊緣的加林,幸在有巧珍愛的撫慰,才安靜下來。第二次因命運的捉弄徹底的被判回黃土地,失去了前途,失去了愛情,失去了光明的人生,可憐的加林哪堪如此致命的打擊!但所謂現實,就是這樣一種即使你根本無法接受卻又不得不去接受的東西。任加林悔恨交加,歇斯底里,痛苦絕望,但除了接受這命運的安排,也別無選擇了!唯一讓我感覺有一絲欣慰的是他最終還是強迫着自己面對了這看似毀滅性的現實,而沒有選擇放棄生命。 人生是一個大舞台,我們每個人都戴着鐐銬在舞台上跳舞,要是妄想衝破枷鎖的束縛,盡情的自由舞蹈,勢必會摔的無比慘痛。每一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一些宿命式的東西,也就是在飽滿的理想之下必須植根於現實的土壤,狂妄者自稱是命運的主人,謙卑者自稱是命運的奴隸,然而我們要做另外一種人:照看命運,但不強求,接受命運,但不卑怯。當走運時,揶揄一下自己的好運吧!倒黴時,調侃一下自己的厄運吧!不要低估命運的力量,也不要高估命運的價值。記得塞涅卡説過:“願意的人,命運領着走;不願意的人,命運拖着走。

標籤: 讀書筆記 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6jj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