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平面的生活》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平面的生活》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第一篇: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平面的生活》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身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我不能再一心只讀聖賢書,也應時刻銘記肩上的責任,對社會、國家和世界的改變有清醒明確的認識,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選擇腳下的道路,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呢,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多讀書,利用一切機會進行理論學習。“書中自有黃金屋”,在讀書的過程中瞭解他人的簡介,把握時代的脈動,探尋歷史的足跡,最終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獨到看法。

系裏的tms圖書館在寒假前最終完善並投入使用,這方便了我們進行理論學習,讓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借到相關書籍,而且這些書籍都是由輔導員推薦的,可以説都是能讓我們受益匪淺的好書。我也抓住這個好機會,借了一本《世界是平的》,準備利用寒假進行相關理論學習。

這本書是《紐約時報》、《商業週刊》、亞馬遜圖書排行榜第一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世界。該書是2014年英國“ft/高盛”財經書大獎得主,也是比爾·蓋茨推薦了多次的一本書。他説,“這是所有決策者和企業員工的一本必讀書。所有的mba都在讀《世界是平的》,全美國的州長、國會議員都在談《世界是平的》。”曾有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建議,進公司前應該先讀《世界是平的》。有的商學院甚至要求新生報到前就先讀過《世界是平的》。《紐約時報》評論,“這是一本令人歡欣鼓舞的關於全球化的著作,非常具有可讀性......偉大著作的標誌之一是它可以讓你從新的角度看事物,托馬斯·弗裏德曼顯然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在其中具有挑戰性的論述中,他告訴我們這個嶄新的世界對我們來説意味着什麼?”《華盛頓郵報》評論,這本書展現了弗裏德曼深入淺出地分析深奧的經濟現象的才能以及他洞察世界發展潮流的天分......讀起來讓人愛不釋手......弗裏德曼對平坦的世界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他的文字把各種不同的人物和潮流展現在讀者面前......我們不知道21世紀的歷史將會怎樣發展,但是這本書無疑會激發起讀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微軟網絡雜誌寫道,這是一本必讀書,弗裏德曼解釋了全球化為什麼以及怎樣產生了偏差。作為世界上最好的報紙專欄作家,弗裏德曼擁有熟練的技巧,對各種現象進行分析,找出其間的聯繫,並據此得出精練的觀點。通過細緻的描述世界經濟生活中大量的令人驚奇的現象,他為讀者呈現出全球經濟體的發展速度、密切合作和複雜性......對於任何一位想了解下一階段世界平坦化進程將把我們帶到何方的讀者來説,這是一本必讀書。

可見這是一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好書,於是我跟隨托馬斯.弗裏德曼開始了世界探索。

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21世紀簡史”,不言而喻,這本書主要探究了21世紀中世界的發展格局和相互聯繫。這讓我雖然身處在世界的一角卻能把握到世界的變動,體會全球的發展方向。

當學者們討論世界這20年發展的歷史,並把目光聚集在2014年到2014年3月這一段時間時,他們將説些什麼?9·11恐怖襲擊還是伊拉克戰爭?或者,他們將討論:科技的彙集與傳播使得印度、中國和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世界商品和服務產品供給鏈上的一員,從而為世界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的中產階級帶來了大量的財富,使這兩個國家在全球化浪潮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隨着世界變得平坦,我們必須以更快的速度前進,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勝利?這個世界是否變得如此之小、變化如此之快,從而使我們的政治體系無法調整到與之相適應的穩定結構?

以上這些問題在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此書的標題一針見血,生動形象。眾所周知,地球是個球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證明了這一點。而作者在這裏卻提出“世界是平的”這一觀點,可謂十分新穎。在作者認為,21世紀的世界已經成為一個平坦的世界,其變平坦的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全球化。如今,在印度的接線員可以幫助美國居民解決電腦問題,他們説着標準的美國英語,讓人完全不能想象這聲音是從千里之外的印度傳來。雖然日本曾經侵略中國,中國的東北地區仍然有很多能將日語的中國人,這裏有很多日本文化的痕跡,比如壽司和卡拉ok。典型的例子如港口城市大連,大連對日本就像班加羅爾對於美國和其他英語國家一樣,十分重要。而大連現在已經成為外包的中心。儘管中國人永遠不能原諒日本人侵略中國的罪行,但現在我們更關注的是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領先與全球經濟,為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願意學習日語,承擔日本外包的所有工作。

這裏明確一下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指地理上分散於全球的經濟活動開始綜合和一體化的現象,其主體一般認為是跨國公司,具體表現為資本、技術、產品等跨國快速流動或擴散以及跨國公司壟斷勢力的強化。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説,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説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着一定的現實意義。

主要體現在一下四個方面。

貿易自由化——

隨着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生產國際化——

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着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誌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準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金融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絡,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併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鐘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準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

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説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在本書中,弗裏德曼認為這個世界由於互聯網的興起,工作軟件的成熟,還有資金的全球流動,跨國界的工作外判已經是不可避免的大趨勢。過去包出去的或許是勞動密集的低階生產工序,現在則最高端的技術服務可能都從美國移到印度去了。既然如此,一項產品和一種服務的供應鏈可就真是遍佈全球了,你再也無法堅持“愛用國貨”,因為根本沒人知道“國貨”的意思是什麼。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年代,跨國企業最有運行,所以生意人和企管人都得有國際視野,而小孩子最好從小就得有和全球人民競爭的準備。政府反正擋不住這趨勢,還不如撤除壁壘吸引外資。但這個世界總有競爭,甚至戰爭。不怕,一個天天忙和你做生意的夥伴又怎會和你打仗呢?正是因為全球化,當今世界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水乳交融的格局。

弗裏德曼在書中提出碾平世界的十大動力,並一一做出了闡述。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建立,它標誌一個創新時代的來臨。柏林牆的倒塌對很多人來説是通往自由的契機。柏林牆存在的時候,我們很難將世界當做單一的市場、單一生態系統和單一社會。1989年前很難想象會有什麼全球政策。正是柏林牆的倒塌讓更多人接觸對方的知識網,而且有助於他們接受共同的標準——經濟運作的標準、會計標準、銀行標準、製造計算機的標準和撰寫經濟論文的標準。同時裝載了windows操作系統的個人電腦是的人們可以在書桌上就把自己的觀點變成數字化各式,這樣處理信息就會更有效率。

1995年8月9日,web的出現和網景上市,這標誌着互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出現,提供了以極低的成本進行全球溝通的工具,萬維網創造了一個魔術般的虛擬世界,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傳到網上,其他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接觸這些信息。隨之各種搜索引擎出現了,人們可以方便地尋找在網站上的各種網頁,這種搜索引擎是如此簡單,每個人都開始上網了。互聯網技術的革命推動了世界變平的過程。

工作流軟件的出現,讓你我的應用軟件互相對話。電腦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出現使得辦公室裏的每個人在其辦公桌上就可以處理完文字、數據、圖像的數字化,這比起紙張和打字機來説是一大進步。為了實現標準化,必須要做兩件事情。第一、我們需要更多的通用水管,就是通用的電腦語言和標準,以確保每個人的應用軟件都能和別人的應用軟件相連接。第二、我們需要程序員編寫新的應用軟件,這樣就可以將數字化的數據、文字、音樂盒圖片轉化為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商務管理工具和娛樂方式。

除了上述的三大動力,還有上傳駕馭社區的力量、外包y2k、離岸經營:和瞪羚一起賽跑,和獅子一起捕食、供應鏈:在阿肯色州吃壽司、內包:那些穿着可笑的褐色短褲的傢伙在幹什麼?提供信息google、雅虎和msn搜索服務、數字的、移動的、個人和虛擬的類固醇。

作者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淺顯易懂的例子闡述這些觀點。

書中這樣一個小故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開始奔跑。

這則故事所藴含的道理不僅適用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也同樣適用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作為清華人,祖國未來的棟樑,應時刻關心世界格局,明確發展方向,把握時代脈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承擔起肩上的歷史使命。

第二篇:《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全球化”是現今最熱門的詞之一,然而大多數人對於這個詞沒有深入的認知。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曼用許多生動易懂的例子闡明瞭“全球化”。

“生平第一次有人在高爾夫球場上要我這樣揮杆:‘瞄準微軟,或ibm。’地點是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我正站在kga高爾夫俱樂部的第一洞開球區,球伴指着果嶺正(更多好文章請關注)後方遠處的兩幢鋼骨玻璃大樓。打到後九洞,可以看到惠普與德州儀器兩棟大樓沿着第十洞球道矗立。此外,開球標誌是epson提供,球童則戴着3m的帽子。球場外,紅綠燈是德州儀器贊助,馬路旁的廣告看板是必勝客匹薩。”

世界是平的。先進的信息技術使得人們變得更加緊密,資源、產品、勞動力等世界共享,印度it廠商可以管理千里之外美國公司電子商務和大型主機的各種應用。沒錯,這就是現在的世界,一個二維的平面世界。

弗里曼用十輛推土機形象地描述了全球化的演變——世界變平的過程。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的倒塌,改變了世界的權利平衡,是使世界朝向民主、共識、自由市場導向的治理方式傾斜,經濟體的管理取決於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渴望。柏林牆的倒塌,其影響力波及到柏林以外的許多地方,印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在1991年之前,私營經濟被壓在規章的高牆下,整個基礎設施都屬於政府所有,國家都要被國有事業的沉重負擔搞破產了,印度沒能力償債,沒有民族自信心。1991年改革後僅三年,由過去的外匯儲備10億美元變為1180億美元,僅僅十年,印度從缺乏自信變得野心勃勃。

可想而知,柏林牆的倒塌時抹平世界的一大事件。它讓人們開始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世界,把世界堪稱是一個沒有界限的整體。然而,柏林牆的倒塌卻沒有單一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蘇聯本身的根基已經嚴重蛀蝕,但真正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應該是個人計算機的普及,email和傳真的使用。雖然計算機的真正普及是在柏林牆倒塌只後,當真是這個後來者促使了前者的發生。換句話説,技術的進步,是催生這一抹平世界大事件的主要力量。1995年8月9日網景的公開上市,是抹平世界的進一步革命。這次革命是吹響世界注意互聯網的一聲號角,從此世界完全改觀。1996年,網絡經濟泡沫相應誕生,此時電信公司被允許相互競爭。電信公司都想要自己的基礎實施,於是每個公司都鋪設了泡沫破滅後,這些光纜被銀行收取抵債,銀行吧光纜用差不多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別的公司大量的光纜,再由於股票市場“免費”資金注入,五六年內共鋪設了一兆美元的光纜。然而,網絡泡沫破滅後,這些光纜被銀行收取抵債,銀行把光纜用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別的公司,買到光纜的公司因光纜如此便宜,可以提供幾乎免費的網絡服務,最終結果是無比低廉的國際長途電話和網絡通訊費用。因此,網絡經濟泡沫帶來了大量“多餘”光纜的鋪設,消費者從中得到了切實的好處,國際間的距離被拉得更近。因此,泡沫並不都是不好的,正如淘金熱,金子沒淘到多少,但是促進了相關旅店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景氣過熱和泡沫可能誘發經濟危機,會使很多人很多企業虧損甚至破產,不過也能驅使科技的創新愈來愈快。

區域主義被打破了,創造出一個相接無縫的全球商務網,可以更簡便,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地把數字化的勞務移轉至低工資國家,包括服務和知識性質的工作。現在全球光纜的架設,也抹平了發達國家。世界進一步變平了。

推平世界的第三輛推土機,是工作流軟件。這是抹平世界的有一個創新趨勢。計算機和網絡已經有了,接下來就是通訊標準。首先是人與計算機之間的通訊標準,接下來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訊,用於計算機之間交流數據和文件。有了這些後,就出現了標準之上的標準。再進一步的前進是在線通用商業軟件庫。小公司可以和大公司使用同樣先進的標準商業軟件,

商業管理將不再是問題,你賣什麼東西才是問題,你只需關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藉助互連網個人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自己的公司去和大公司競爭,也就是説門檻大大降低了,因為不論是廣告還是管理成本都大大降低。最後買軟件果實了,要買服務。這一系列的基礎平台已經建立起來了,世界將被更深層次得被拉平。

資源開放,更進一步地説,就是個人向網絡貢獻自己的東西。開放資源碼有兩個基本變化:知識共有運動及自由軟件運動。開源軟件的真正用武之地是那些基礎設施軟件, 而商業公司要想成功是提供那些基於這些開源軟件的軟件。公司賣服務,軟件應該免費。資源開放之所以是一輛重要的推土機,就因為有了它,全球數百萬人就可以免費取用多種工具,從軟件到百科全書;各種的網上聯盟,疆界開放來者不拒,採取的水平創新模式顯然已在愈來愈多的領域中通行,挑戰垂直分層的舊結構。

印度,是繼中國之後,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幾乎毫無天然資源,但卻懂得開發人民的腦力,培植了許多理工精英,專門生產和輸出全球最厲害的工程、計算機和軟件人才。尼赫魯建立iit培養了那麼多優秀人才印度卻不能給他們提供相應工作。美國鐵路過度投資結果全國經濟受益,美國光纜過度投資結果印度受益,美國成了印度腦力的二手買主,美國受益。美國企業開始發現,可以在印度利用當地的人才,於是將一些設計工作交給印度人,利用當時還相當初級的通訊網絡進行聯絡。1990年代末,由於光纖開始狂飆,把印度和美國連接了起來,千年蟲危機也開始在地平線醖釀,世界各地有太多管理系統都是靠電腦,萬一都當機了,會是一場全球危機。調整工作龐大且繁瑣,世界上有足夠軟件工程師能全部做完的只有印度。在此,一種可以創造出合作與水平價值創造的全新形式——外包,面世了。任何一種服務、電話中心、後勤、知識工作,只要可以數字化,就可以包給全球最便宜、最聰明、最有效率的供應商。利用光纜網絡連結的工作站,印度的技師雖然遠在半個地球外,卻可以到你公司的電腦系統中做各種調整。千年蟲的工作開始退潮後,電子商務又出現了,網絡公司都鬧人才荒。他們要的都是公司核心的應用程序。走投無路,只有找印度廠商。外包從初出茅廬,開始走向成熟,並且迅速流行起來。於是,美印兩國的產業關係就更加密切了。網絡狂飆,泡沫破滅後全球化不但沒有結束,反而更加向前衝。

中國的機遇是加入了wto,完全按國際規則辦事,給外國投資者國民待遇,對外關税一致,使得外國投資者放心的把工廠搬到中國,這就是離岸生產。早期在中國投資辦廠的最大困難是找不到合適的管理人員,解決之道是接受新思想了解國際規則的中國管理人員。 在中國辦廠的公司有時候也會回美國購買美國公司,好處是能獲得美國的客户,也能獲得美國的技術。在中國辦廠的另一個動力是獲得了中國市場。並可促進本公司在本國生產的東西和服務向中國出口。中國在海外辦廠也是這個道理。不僅僅是低工資,中國的低醫療保險費用也很重要。加入wto對中國的另一個好處是刺激中國自己的經濟改革,比如制度什麼的,以及刺激本國工廠的現代化改造,最終刺激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的未來是變成另一個美國,這對世界來説是一個好事,會帶來無數的機會促進世界繁榮,世界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中國對外的開放,也是世界變平的關鍵之一。

與消費者聯繫最密切的,應當屬零售店了,當今零售界的老大,正是世界五百強之首——沃爾瑪。以前的零售業是從批發商進貨,但沃爾瑪採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追求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沃爾瑪的運行方式是:製造廠家把商品送到沃爾瑪在全美的100多個銷售中心,沃爾瑪自己的卡車從這些銷售中心出發把商品運到全國3000多個商店,一旦某個商品在商店裏賣出,結賬的一剎那這個信息直接反映在製造廠家的計算機上,這樣他們可以馬上再造一個。沃爾瑪的這套運行方式幫助廠商儘量降低成本,形成了從廠商到沃爾瑪銷售中心的供應鏈,並且可以從自己的信息系統瞭解顧客的需求。當然,這其中最主要的貢獻是信息技術。卡車需要裝無線通訊設備,工人們要帶着耳機語音指導。因此,有了這一套供應鏈,沃爾瑪走向了世界。

然而,並不是每一家公司能搞得起沃爾瑪那種範圍、那種規模的複雜供應鏈,因此,內包就出現了。ups是全球第11大航空公司,其飛機數量多達270架。ups幫你們公司包裝,檢查甚至組裝產品,運輸,幫你收錢,給你的產品提意見,給你提供商品供求信息,顧客反饋,幫你設計供應鏈方案,甚至借錢給你幫你建立供應鏈。這樣,那些小公司也能有像大公司一樣的作為。ups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手機用户,最新版本的ups司機手裏拿着的那個pda可以告訴他東西放在車的什麼位置,告訴他顧客的地址怎麼走,顧客在網上可以指導司機大概幾點來。因此,有了ups的幫忙,你可以像沃爾瑪一樣,在全世界推廣銷售你的產品,不論公司大小,但關鍵是,你和ups之間必須相互信任。ups正在創造一種平台,它使得內包得以出現,將世界抹得更平。

在一大堆信息放在你面前時,你要學會搜索,從大量信息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然而,現在這將變得異常簡單快捷。搜尋引擎是抹平世界的一輛大推土機。你可以用每一種語言輕鬆取得全世界的所有知識。有了搜索引擎,不管你在什麼地方,你想要什麼訊息知識,你都能馬上得到。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啊。但這恰恰就是事實,利用網絡搜尋,利用一台電腦就能查看整個世界,尋找自己確切想要的。

新科技是抹平世界的催化劑。有了新科技,外包,內包,供應鏈,離岸生產,開放資源,信息搜尋等都會變得更加有效。無線電讓我們能夠聽到千里之外的聲音,虛擬網絡能讓我們看到形形色色的世界。以前機器損壞我們都得有專業人員到現場診斷維修,耗時耗錢又耗人力。如今我們可以檔案共享,將數字資料輸入電腦,由電腦直接來診斷。引擎跟電腦溝通,電腦跟人溝通,人再與引擎溝通,接着人與人溝通,任何地方與任何地方之間都能進行。這些新科技使得世界加速變平。

這十輛推土機共同作用,將世界鏟的平平整整。信息技術成就了各種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今日之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免受全球化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回報。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化和傳播。可以説缺少了競爭就沒有創新,同樣缺少了合作是創新與發展的巨大障礙,全球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呼聲。

人類的發展是生產力在不斷提高的過程,再加上人們不斷追求物質財富的天性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係。不同的歷史階段的人們有不同的使命。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來 來為直接創造財富,同時又會生產力的發展。雖然從微觀的操作層面來説,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是宏觀上,整個大的角度來説,這個規律不可違抗。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都應該順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的環境,這同樣也就説明了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當今社會的一些可以的狀況,是完全有能力去預測在將來社會會有哪些變化。

在這個生活學習節奏越來越快、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科技是世界的主宰。只有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我們才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世界。世界應經變平,我們應該正視這個事實,並且用我們的力量,將世界改變得更加平整。

第三篇: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讀《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有感

——從經濟視角看世界

第一部分:世界是為什麼是“平”的?

500年前,哥倫布運用當時簡陋的航海技術進行環球航行,他的安全返航告訴世人:地球是圓的。而今,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卻利用他所經歷的一系列事件得出結論:世界是平的。

“人類歷史上,從沒有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多的人們會發現他們能找到越來越多的合作對象和競爭對手,人們將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人相互競爭和合作,人們也會在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上互相競爭和合作,人們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平等。”在作者看來,所謂平,即意味着在今天這樣一個因信息技術而緊密、方便的互聯世界中,全球市場、勞動力和產品都可以被整個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以最有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方式實現。全球化無可阻擋,美國的工人、財務人員、工程師和程序員現在必須與遠在中國和印度的那些同樣優秀或同樣差勁的勞動力競爭,他們中更有競爭力的將會勝出。

世界變平的例子不勝枚舉:商品的全球生產——伏特汽車,它的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在這些優勢資源的國家或地區設立常設機構,然後進行組裝和生產,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對生產地的資源達到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利用水平和就業率

又如,金融危機的蝴蝶效應:由於市場的全球化,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全球化,使這個世界的經濟敏感得比流感來的還快,比禽流感的傳播還要迅猛。有點像“蝴蝶效應”。或者你仰天長歎一口氣,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颶風。你跺一跺腳,就引發了“東南亞海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千絲萬縷,越來越榮辱與共。由於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可能我們已經不能辨別世界500強企業到底是哪個國家的。

第二部分:個人關於本書的疑問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在閲讀本書時,一反面覺得作者從一個新的視角來看世界,另一方面,同時也對作者的某些觀點產生了疑問:這些都是真的嗎?

懷疑點一——世界真的變平了嗎?

面對一個平坦的世界,弗裏德曼的態度是相當樂觀的:他認為扁平化的世界經濟對所有人來説都是一件好事。發展中國家將從中獲益,而它們的崛起也並非如許多“威脅論”者危言聳聽的那樣,令西方受損——除非後者不思進取,停留在冷戰思維和埋怨之中。 但是,我們仍要思考:世界真的變平了嗎?此時我不禁想起約翰·格雷,想起施蒂格利茨,想起《偽黎明:全球資本主義的幻象》和《全球化及其不滿》。這兩位更關注思想深度的學者顯然對於全球化有着和弗裏德曼不同的看法。問題的本質就在於,這個世界是否確如弗裏德曼所説,是“平”的。我覺得格雷和施蒂格利茨幾年前對全球自由市場的批評今天對弗裏德曼依然有效——儘管全球化在所難免,但它並不等同於全球自由市場。

我們須知,經濟全球化的同時,它也使另外一些地方變得更加崎嶇。事實上,我們居住在一個貧富差距驚人的世界裏:居住在最發達國家的20%人口擁有着佔全世界80%的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而居住在最貧困國家的20%同胞,只擁有3%的世界財富。這是一個遍佈着疾病,營養不良和致命貧困的世界:約26億人,即佔世界總人口的40%,每天收入不到兩個美元;8.5億人口遭受着飢餓與營養不良的折磨。隨着跨國資本追隨着投機機會呼嘯來去,電子交易室中輕輕的一按鍵,就無聲無息地‘刪除’了成千上萬的生命。

如果我們能站在太空中,通過經濟與社會的望遠鏡俯視地球,我們就會看到這樣一幅圖景:掌握權利與財富的帝國主義地區聳立着目眩神馳的高峯,承受剝削的人們則生活在貧困化的大峽谷中,深不見底的地殼裂縫橫亙在發達國家與被壓迫國家之間,不公的發展讓大地

崎嶇難行,鮮血匯成的河流蜿蜒在累累白骨堆成的河谷中,這是殖民征服與吞併,帝國主義干涉,兩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以及帝國主義代理戰爭的傑作。

弗裏德曼寫道:“當我還是孩子時,我的父母常常對我説:湯姆,把你碗裏的飯吃乾淨,別忘了中國人(或印度人)正在捱餓。而現在我對孩子説的是,孩子,去做你的作業,別忘了中國人或印度人正對你的工作崗位虎視眈眈。”在弗裏德曼眼中,中國、印度等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變平這一趨勢中,將更多的佔領世界潮流,在世界中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重要。甚至,在未來幾十年後,起經濟發展和社會發達程度將會追趕至像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而事實上,儘管印度和中國在最近幾年經濟增長迅猛,但是這兩個國家仍然屬於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單純觀看兩國gdp增長速度,或者如果沒有到過印度和中國,而只是讀過弗裏德曼的書,很多人確實會覺得,這兩個國家很快就會超過美國。但是,如果你到過印度和中國的農村和一些偏僻的地方,你就會發現這種想法有多麼虛幻。無論是基礎設施,教育,人口素質等這些地區都是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

同時,單純全球競爭而言,幾百年資本主義、殖民主義統治的結果,世界經濟發展的嚴峻現實是,南北之間即南半球廣大發展中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與北半球發達國家(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之間,也就是窮國和富國之間,在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很大。這是世界範圍的一種不公平現象。資本主義殖民主義體系崩潰之後,南北差距並未縮小,其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依靠國際經濟舊秩序,壟斷世界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通過壓低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進口價格,抬高發達國家制成品和高精尖產品的出口價格,進行不等價交換,同時並進一步加強了資本輸出,從而使南北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由原來的幾倍擴大到十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經濟全球化趨勢仍然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形成和發展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以及貿易、投資、金融等各個方面都佔有優勢。目前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雖然其中有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面,但總體上是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下制定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也都控制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手中。他們利用這些優勢,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經濟全球化由發達國家首先推動並在其中一直起着主導作用,而發展中國家雖然是政治上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在國際經濟關係中處於受支配的地位,不可避免地帶來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此時,我們又怎能再強調“世界已經變平了”呢?

況且,即使有一天中國真的超過了美國,也並不是像弗裏德曼所説的那樣,只要中國搭上全球化的列車,學會利用網絡技術創造的條件就行。中國的現代化需要複雜而艱難的系統改革,這些改革中最艱難的部分不是引進和學習先進的技術,而是改革過去的體制,克服既有的利益和阻力,尋找各個目標之間的平衡。採用屈原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世界變平,還有相當長得一段探索時期。

且不説經濟,環保作為另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已日趨緊迫。但是2014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期間,我們在眾多的報紙雜誌版面上並沒有看到多少的好消息。按現有海平面上升速度,50年後,太平洋島國圖瓦盧60%的國土將被淹沒,漲潮時將不會有任何一塊土地能露在海面上。圖瓦盧國總理對前來採訪的外國記者説,“全世界60億人都應當向我們表示歉意”,但真的會有那麼多人想到“這就是我造成的”,並滿懷歉意嗎?至少我們知道格陵蘭的島民正在為冰川消融而興奮不已,冰川下沉睡了千萬年的石油、礦產正慢慢變得觸手可及。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是更到的利潤,也伴隨着更廣泛的危機,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國際社會的整體性的努力。但就僅僅從世界各國在08年的經濟危機和哥本哈根世界大會的態度來看,我們更加懷疑,世界變平究竟是一個已經確定的進程,還是各個資本家們為掩蓋目前世界各種矛盾而自編自演的一個美麗的謊言?

事實上,即使在一個國家內部,各種不平事件仍時有發生。2014年9月以來的“佔領華爾街”事件便是最好的證明。用示威遊行者的話來説,他們最不滿的是這個世界因為1%

的人口的貪婪而導致的剩餘99%的人們的貧困。

綜上,這個世界可能看起來比以前更平坦了,但事實是,它仍然是崎嶇不平的。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和範圍內,整個世界仍然存在導致各種衝突的因素,甚至世界還有推倒重組的可能。

懷疑點二——是技術導致世界不平的嗎?

如果説弗裏德曼對中國和印度的看法只是過於樂觀,那麼他對穆斯林世界的看法就顯得有些天真。弗裏德曼曾引用英國政治家理查德.柯布登的話,“自由貿易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最好外交手段,沒有比自由貿易更好的方法能夠讓人類和平相處”顯然,弗裏德曼也相信,全球貿易會解決世界各地區民族間的各種矛盾。在談論為什麼西方世界優於穆斯林世界的時候,他評判的標準是西方世界創造了更多的技術和經濟增長。在談到為什麼阿拉伯世界會落後、偏執的時候,他認為這是因為阿拉伯世界裏電腦、網絡等技術的普及程度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意識形態的對立,霸權國家的干預,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遺留的歷史問題,石油資源的爭奪,所有這些因素似乎在弗裏德曼的視野中都被蒸發掉了。弗裏德曼認為,矛盾歸根結底是由於技術的不等造成的,其他因素相較於此都微不足道。

在談到戰爭和衝突的時候,弗理德曼甚至創造了“戴爾衝突防範理論”,並且以台海危機為例。他認為,由於像戴爾這樣的跨國公司在台灣海峽兩邊都有投資,祖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均加入了全球生產鏈條,因此在台灣海峽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全球供給鏈上得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絕不會爆發戰爭”他顯然低估了民族統一對中國人的意義,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微小的差錯或誤解都有可能觸發更大的衝突。把和平的希望寄託在跨國公司和網絡技術上面,這種論斷是令人擔憂的。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呈指數型遞增,但是這能夠保證全球化的進程越走越順嗎?從最近兩百多年的歷史來看,全球化是有起伏跌宕的。在全球化潮漲潮落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不是技術,不是經濟,而是人們的反應和行為。當全球化的速度過快、相應的調節制度沒有到位、贏家和輸家越來越對立的時候,全球化會減速,甚至也會倒退。那麼,世界還會堅定不移的變平嗎?

不得不説,與其感歎與讚美技術進步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機會,不如探討這種急劇的變化給不同的人羣、不同的國家所帶來的衝擊、困惑和挑戰,也許這才是更加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第三部分:我們應該怎麼辦?

儘管弗裏德曼在書中提及了很多具有爭議性的觀點,但我們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和互聯網的普及,整個世界的空間確實在不斷縮小,全球化也成為了一個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趨勢。那麼,作為個人,應該如何在世界變平的過程中找到立足之處呢?

一——增強危機意識

曾經有一個故事:把青蛙放入熱水中,它會電打般地跳出來。把它放進温水裏,慢慢加温,則會最終死亡。這就是世界著名的青蛙理論。青蛙理論説明了什麼呢?---一旦太安逸了,到時候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從這則“趣聞”中悟出一條哲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書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話,一位中國中央銀行的官員在談到關於貿易關係的一段話:“最初,我們害怕狼來了—來自國外的競爭,後來我們與狼共舞,現在我們也要做狼。”變平的世界讓每個個體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任何企業、組織甚至個人都將參與到全球整合的業務環境中。也就是説,未來的世界中,每個人面臨的都是與其他六十億人的同等競爭,在這麼一個世界中存活,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態度,識時務者為俊傑,這句話真的一點也不假。時時刻刻準備參與到競爭中,是我們最終能取得優勢的關鍵。

二——做複合型人才

“如果我們擴展知識的邊界,加強創新,就會導致更多新的突破。新一代的熱銷產品和服務來自於把完全不同的東西結合起來,而這種結合,在以前你做夢也想象不到。”事實上,這種事例我們並不少見。比如,搜索引擎優化工作把數學家和市場專家結合在一起。生物科學家下一階段的重大突破將得益於計算機工程師。這些結合都將產生新的工作崗位。信息技術已經根植到商業的各個領域,高科技公司已經從單純的提供技術轉變成將各種生產活動進行綜合。此時,成為一名複合型人才無疑會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三——cq(好奇心商)+pq(激情商)>iq(智商)

“在平坦的世界中,即使沒有學校、政府、教堂或企業的幫助,受教育的機會也是無窮盡的。你需要了解的東西都可以在網絡中找到。”不管做什麼事情,擁有激情和好奇心都是一大優勢。值得強調的是,在平坦的世界中,激情和好奇心對工作、成功、研究領域甚至興趣愛好都顯得尤為重要。“一個擁有學習激情和發現好奇心的孩子會比擁有更高智商但卻缺乏激情的孩子進步更快。”這是因為,平坦世界的一切科技都會讓孩子們實現自我學習。所以,想幹什麼就去幹吧,平坦世界會支持你的!

四——發揮團隊力量。

正像作者在書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眾人划槳開大船》唱道:“一根筷子呀,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根竹筷輕易能折斷,十雙竹筷牢牢抱成團,這就是通俗的竹筷理論。

興化的發展同樣是如此。縱觀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哪一個不是生活在集體之中,又有誰可以離開團隊而獨自工作生活?因此我們就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和能力,一起去打造事業的輝煌。而這一點似乎是我們最為缺少的,有個笑話説打架:一箇中國人能打敗一個日本人;三個中國人能反打不過三個日本人。浙商闖蕩江湖,之所以能地橫行霸道天下,團隊精神是其成功的祕訣。我們習慣了“各人自掃門前雪,何管他人瓦上霜”,而這一陋習不知使得多少人變得鼠目寸光,看不到世界的廣闊無邊,我們習慣的“同行相忌”又使得多少人心中只有小我而無他人的存在,變得自私自利心胸狹窄。如此陋習必須革除,必須改變。這就是本書所要強調的其中一點。

結語:此時,我不禁又想起了另一個寓言故事:在非洲,瞪羚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超過跑得最慢的瞪羚,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就開始奔跑。唐朝的興盛,清朝的敗落,“興衰”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真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虞給予我們的啟迪,教訓銘記我心。我們每天都從事的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同樣藴含着競爭,從個人的工作態度到責任心,從個人的學習能力到工作技能無不打上競爭的烙印。社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競爭場所,任何時候誰能從競爭中脱穎而出誰就能享受勝利者的喜悦,而事實就是隻有那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勤懇踏實,具備了較強的學習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所以,讓我們一起迎着太陽奔跑吧!

第四篇:《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車”與“橄欖樹”的視角》

——讀書心得

開場白:世界10歲了

“柏林牆倒塌時它剛出生。世界最年輕的經濟——全球經濟,仍在尋找自己的座標,這麼説並非言過其實。在錯綜複雜的互相牽制和平衡的矛盾中,經濟穩定是要記過時間考驗的。世界上許多自由市場到最近才得以開放,首次由人們的情緒左右,而非政府控制。

在世界範圍內,自由市場和民主的擴大正允許任何地方的人將他們的願望變成現實。

當技術很可能不受限制地被利用時,其所產生的能量不僅會在地理上將邊界障礙消除,而且還將人類本身的差異去掉。”

經濟的全球化不僅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聯繫,而且也改變着全世界的人類的生活方式,改變着人們的思想、文化,把世界人民的思想也全球化了,人與人之間也建立起密切的關係,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而這個整體就是地球村,人類是這個村子的村民,所以説“我們是鄰居”。

第一部分:瞭解體系

1) 新體系—— 全球化體系。

第一次全球化(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

冷戰體系(1945年——1989年)

今天的全球化

技術民主化

2)全球化體系:a經濟全球化資本民主化

信息民主化

b政治全球化

c文化全球化

d思想全球化

3)凌志汽車與橄欖樹的的象徵意義。

橄欖樹——我的(事情|東西: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獨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

凌志汽車——我們的(事情|東西: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互相聯繫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也就是全球化。

弗裏德曼認為,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才是全球化得以繼續發展的方法。沒有“凌志汽車”的國家將無法成長,沒有“橄欖樹”的國家則會喪失立足的根,不能長久。

4)全球化對世界的影響

——使世界變的越來越小。(利弊)

第二部分:接入體系

隨着全球化體系向更深階段發展,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對我們所有的人——個人、國家和公司——都會產生巨大的挑戰。

1)全球化組織

a經濟全球化的產物wto

b政治全球化的產物聯合國

c文化全球化的產物世界教科文組織

d思想全球化——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

2)全球化對經濟的影響

a 各國間經濟發展的依賴性增強,使各國經濟處於一個更加複雜 多變的環境中。

b.能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c.加劇世界經濟遭遇動盪的可能性。

d經濟發展更注重效率與效益,但是太沒有了人性。

3)全球化的進程

決定力量——“電子族”和“超級市場”

特點:透明化,標準化,腐敗問題,民主化。

第三部分:反對體系的力量

全球化體系的反對力量首先是“海龜”,他們是這樣一些人,在壁壘倒塌之後,他們被捲入了快速世界,並由於各種原因,現在感覺到他們在經濟上受到威脅或被快速世界拋棄。除此之外還有傳統體制的被保護者、受傷的羚羊——新的反對羣體、傳統文化價值觀。

霍華德:我們在全球化市場中失去了民族標誌。

第四部分:美國和體系

1)1997年初,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有過一次精彩的評論,他警告美國股市的投資者注意“不合理的繁榮”。

“不合理的繁榮”是説投資者把市場看得過於樂觀,他們把股價抬得太高了,超出了合理的價格——收益預測,而使經濟和市場出現的虛假繁榮。

作者認為,如果美國市場還有一些特別的活力,那不僅僅是因為其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繁榮”,而且還因為其存在着一些“合理的繁榮”。

何為合理的繁榮?

所謂“合理的繁榮”是指如果把全球化作為主要的國際體系,它的特徵是各個公司,各個國家都需要在這個體系中發展壯大,那麼結論是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美國的財富要多得多,但債務卻要少得多。

2)全球化體制要求建立一個非常像美國的國家。

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必勝關鍵是體制,到目前,美國必定擁有嬴者全勝的體制,這個體制把美國造就為唯一的超級大國。

3)作者將目前的世界經濟簡化成5種不同的加油站

日本加油站。

美國加油站。

西歐加油站。

發展中國家加油站。

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加油站。

從廣義上説,目前世界上所發生的變化是通過全球化進程,強迫每一個人進入美國加油站,加油站沒有其他的功能,他唯一的功能就是以最低的價格提供最多的汽油。這強調的是經濟的效益問題。

4)對全球化的誤解

全球化就是美國化——錯

美國為了自己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也在竭力構造一個全球化經濟,而正是這種美國實力和她的戰略利益相結合,以及這兩者與美國造的信息革命相結合,才真正是第二個全球化時代成為可能,這也是全球化具有明顯美國特徵的原因。對

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説他們能區分美國化和全球化的,但其他國家的大多數人不能區分。

“美國為此遭到譴責,因為在許多方面,全球化是我們的——世界的許多國家至少是這麼看的” “1999年6月4日,《日本經濟新聞》在東京召開的一次關於全球化的會議上刊出一條大標題,把全球化稱為‘美國鼓吹的全球化’” “發展中國家的許多人在面對全球化體系時,看到的一張徵募海報説:山姆大叔要我們加入‘電子族’”。

5)全球化不可逆轉的,因為它受兩方面的推動,一方面使人們對更高生活水平的極其強烈的願望;另一方面是與我們日益相結合的極其強大的技術。

6)全球化的最大威脅

對於全球化的逆轉,作者認為“這個世界不可能發生這種事,但是存在發生這種事的可能性”。如果全球化體系運轉失靈,就會引起多數人、國家起來反對它,因為它使得大多數人和國家感到受了欺騙,(就有發生的可能性)。

——這種事如果發生了是如何發生的?這種事能夠發生,是因為當前全球化最大的威脅是全球化。

7)引發全球化逆轉最重要的原因

a融入全球化體系太艱難了。

b聯結太緊密了。(政治,經濟,文化等)

c太容易分離了。(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的差異與衝突)

d太無孔不入了。(全球化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e太不公平了。(南北間的競爭,不論誰的錯,後果大家抗。)

f太沒有人性了。(機械化生產,追求效益)

8)全球化時代的政治——持續發展

他必須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世界的描述這樣人們能瞭解自己在其中的地位。二是一系列與之相關的主張全球化的社會安全網政策。

持續發展的全球化的政治,不僅僅需要對世界上發生的事做出準確的描述,而且還需要非常平衡的政策。

作者總結:一個健康的全球化社會,能夠在任何時候使“凌志汽車”與“橄欖樹”保持平衡。在這一方面,當今的地球上,還沒有比美國更好的榜樣。正因為如此,我堅信,要是全球化持續發展,美國必須處於最佳狀態——今天、明天、直到永遠。美國不僅能夠,而且必須成為全世界的燈塔。讓我們珍惜這個寶貴的遺產。

我希望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第五篇: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世界是平的》讀書筆記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全球暢銷作家托馬斯?弗裏德曼論述經濟全球化的一本專著。此書的核心理論:全球化不是一種趨勢,不是一時的風尚,更非是一場“任天堂遊戲”,相反,它是一種取代冷戰體系的國際體系。與冷戰體系相同,全球化也有其自己的規則、邏輯,實際上對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政治、地緣政治和經濟都直接和間接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弗裏德曼在書中用生動的故事、已有的術語和概念,結合與冷戰系統的對比,描繪了全球化這種體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車”和“橄欖樹”的衝突,全球化體系和文化、地理、傳統以及社會的古老力量之間的緊張狀態。書名世界是平的,意味着在今天這樣一個因信息技術而緊密、方便的互聯世界中,全球市場、勞動力和產品都可以被整個世界共享,一切都有可能通過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方式實現。弗裏德曼這裏所謂的“平坦”,實際意指一種緊密相連的狀態:貿易和政治壁壘的減少、數字化革命的急劇發展,這一切都使得我們幾乎可以和地球上億萬同胞同時做生意,甚至同時做任何其他的事情。凌志 (lexus) 是日本尼桑 (nissan)公司設計和銷售的一種很具有創意的豪華汽車,它意在標誌創新和進步,而橄欖樹則是和平的象徵,它意味着國家、民族、宗教、語言和家園,相對應,橄欖樹象徵着固定,植根於一處。

本書被稱作是《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的姊妹篇,《21世紀簡史》主要是講什麼推平了世界,即影響全球化進程的因素;而本書

重點在於介紹全球化的經濟社會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態,主要是理解全球化。弗裏德曼將全球化分為三個階段,並利用網絡術語分別稱之為1.0、2.0和3.0版本的全球化。1.0版的全球化主要是國家的全球化。達?伽瑪和哥倫布代表他們的國家利益探索世界,從而使他們的國家參與全球化。這一段時間決定性的因素是國力的強弱,它將世界從“大號”縮小到“中號”。這之後,開始了2.0版的全球化,即公司的全球化,該階段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延續到2014年,它真正目睹了全球化經濟的誕生,跨國公司為了市場和勞力開始進行全球性的議價套利,使世界繼續從“中號”縮小為“小號”(《凌志車和橄欖樹》寫的就是這一階段的情況)。全球化的最新階段則從2014年開始,3.0版的全球化將世界從“小號”縮為“極小號”,同時夷平了全球的經濟舞台。但這一時代真正獨特的地方在於,它不是國家全球化,不是公司全球化,而是個人持續的全球化。個人必須越來越以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將自己置於全球化的浪潮之中。

全書分為四個體系,第一部分是瞭解體系,主要是通過與冷戰體系的對比,展示了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的新狀態。第二部分是接入系統,即進入全球化,各國面臨的問題以及進入全球化的策略。第三部分是反對體系的力量,即全球化的反對力量。第四部分是美國與體系,主要是講全球化時代美國的政治、經濟體制,並且將美國的體制當做全球化體制的大致藍本。

在冷戰體系之下,我們“橄欖樹”的威脅主要來自於另一“橄欖樹”,他們用暴力將你的“橄欖樹”挖掉,強行在此種上了他的“橄

欖樹”。但是,在當今世界,我們的“橄欖樹”的最大威脅來自“凌志汽車”——就是那種隱蔽的、跨國的、高速運作和標準統一的市場力量和先進技術,它們形成了全球化經濟體系的主要力量,它們可以把一切的“橄欖樹”壓倒或摧毀。全球化作為一個體系要生存下去將取決於我們大家如何完美地控制它的平衡。沒有“凌志汽車”的國家絕不可能強大,也不可能走得太遠;沒有健康的“橄欖樹”的國家也絕不可能有牢固的根基或全部的對外部世界的開放,所以保持它們之間的平衡要經過不屈不撓的鬥爭。

弗裏德曼把國家像計算機一樣分為三部分:硬件、操作系統、軟件。而硬件就相當於經濟領域的基本外殼,即自由市場;操作系統代表的是國家的宏觀政策;軟件就是與這一狀態的經濟社會相適應的法律規範等。在書中介紹了在世界各國進入全球化體系時,一些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面對的問題,包括自由市場的發展程度與宏觀政策不適應,法律規範沒能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作者的理論中電子族和超級市場在全球化市場的進程中起着決定性作用。而電子族迫使社會政治、經濟、法律體制相互協調,以完全進入全球化體系中。具體措施主要有極高國內的民主化、透明度,運用統一標準來規範各項經濟交易等。同時揭示了全球化給全球帶來的一系列共同問題:本國的文化、生態環境收到威脅,文化衝突以及貧富差距加大。

全球化深刻地影響了我們的經濟、社會、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每個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不論是政府部門、商業部門、社會部門,各行各業的管理者、員工還是自由職業者,概

莫能免。弗裏德曼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世界未來的方向:正是人們交流、投資、認識世界的方式的改變,從而使得“世界是平的”將成為我們未來時代的趨勢和特徵。在這個全球化的第三階段,也就是個人占主導地位的時代,我們應該更加註重自身的培養,瞭解全球化,適應全球化,利用全球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883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