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通用 鄉土中國讀書摘抄每一章【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通用 鄉土中國讀書摘抄每一章【精品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通用 鄉土中國讀書摘抄每一章【精品多篇】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一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

她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卧牀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璀璨的青春歲月,如流星般劃過,閃亮夜空。壯鄉內外、網上網下,無數人深情緬懷,有無盡的哀思,更有對這位年輕共產黨員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深深敬仰。

篤定前行:朝着受災羣眾的方向

每當進入雨季,廣西百色大石山區時常遭受洪澇、塌方、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侵襲。6月16日晚,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一條從百色市通往樂業縣的山路被突如其來的山洪淹沒。黃文秀在駕車返回樂業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

車窗上的雨刮高頻地刮動,車燈下卻看不清前行的路,只有滾滾洪水從眼前湧過……從黃文秀用手機最後拍下的畫面,可以看到當時的情景是何等危險。

在單位的工作羣裏,同事們紛紛給黃文秀留言:“太危險,趕快掉頭!”“注意安全!”“不要走夜路……”然而,凌晨1點以後,羣裏再也沒有了黃文秀的回覆,她的電話也撥打不通……

很多同事一直關注着黃文秀的消息,大家的心都緊緊地揪着。同事成明説,17日一早得知凌雲縣路段發生塌方,有車輛被山洪沖走,她和幾個同事立即趕去塌方現場,此時黃文秀的名字已出現在失聯人員名單中。

救援一直在緊張地進行,等待的時間是煎熬的,黃文秀的家人、同事、朋友、村民的內心仍然抱有希望。然而,6月18日傳來的卻是噩耗。

同事們的勸阻,父親的挽留,都沒能留住黃文秀。

黃文秀利用週末回家看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看着天氣突變,16日急着返回百坭村。病牀上的父親非常擔心:“天氣預報説晚上有暴雨,現在開車回村裏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裏受災,我馬上得走了。”面對父親的挽留,黃文秀叮囑了一句“按時吃藥”,便啟程回村。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黃文秀留給父親的最後一句話。

一路上,她不斷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聯繫,詢問當地雨勢和災情,特別叮囑要關注幾個重點村屯,要立即組織羣眾防災救災。

回憶起當晚的情況,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幾度哽咽:“那麼危險的情況下,她想着的是村裏的災情……”

青春選擇:“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1989年出生的黃文秀性格開朗活潑。同學們對她的印象是:愛美,喜歡穿裙子,會彈古箏,寫得一手好字,有一點時間就專心致志地學畫畫。她身上總是散發着一種熱情陽光的感染力。

**年畢業季。位於人生十字路口,不少同學都在為找一個不錯的就業機會操心。黃文秀也有許多選擇,但她沒有留戀都市的繁華,毅然回到革命老區百色,作為優秀選調生進入市委宣傳部工作。

百色位於廣西西部,自然條件較差,是廣西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年3月26日,黃文秀響應組織的號召,到樂業縣偏遠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科科長何小燕回憶:“單位就駐村工作徵求她意見時,她毫不猶豫答應了。她父親患癌症病重的事一句也沒提,當時我們都不知道。”

有同學問過她,為什麼要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偏偏回到貧窮的家鄉?她回答:“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黃文秀為什麼堅持要做那個“要回來的人”?百坭村貧困户黃仕京與黃文秀有一段對話。

黃仕京問:“大家都説你是北京畢業的研究生,你為什麼到我們這麼邊遠的農村工作?”黃文秀説:“百色是脱貧的主戰場,我有什麼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羣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

黃仕京的一兒一女都在讀大學,生活困難,黃文秀幫他的孩子申請了助學的雨露計劃。黃仕京要求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積極爭取入黨,在廣西醫科大上學的女兒已經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瞭解黃文秀的人都説,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由於父母親身體不好,家境貧寒,黃文秀通過國家的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上大學後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以自己品學兼優的表現,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

黃文秀的父親理解女兒,也支持女兒的選擇:“你入了黨,就要為黨工作,回到家鄉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人民公僕。”

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投身扶貧事業後的黃文秀將自己的愛美之心悄悄地“藏”了起來。她北師大的師妹、南寧市第十八中學教師蔣金霖説,在北京讀書時,文秀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但當了駐村第一書記,她就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運動裝在山野村屯間奔忙,身上有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

這個愛笑的姑娘甚至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領導、同事多次關心她,熱心人要給她介紹對象,她的回答是:“等百坭村的父老鄉親都脱貧了,我一定轟轟烈烈愛一回,讓鄉親們做證婚人。”

脱貧攻堅:“我心中的長征”

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貧困户,11個自然屯很分散,最遠的屯距村部13公里,好幾個屯都在10公里以上。初到村裏,黃文秀碰了“釘子”。

“我們這裏窮了那麼多年,真的能脱貧嗎?”“你一個女娃,能行嗎?”一些村民議論紛紛。黃文秀一開口就是普通話,敲貧困户的家門時甚至會吃“閉門羹”。好不容易進去了,打開筆記本,羣眾卻不願多説。

脱貧攻堅時不我待,必須儘快打開工作局面,黃文秀急得哭鼻子,晚上回到宿舍整夜睡不着。

要取得羣眾的信任,就要從內心把羣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黃文秀請教有駐村經驗的同事和村裏的老支書,悟出了道理。很快她改變了工作方法,到貧困户家不再拿着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脱下外套幫助掃院子幹農活;貧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裏,幫他們摘砂糖橘、種油茶,一邊幹活一邊嘮家常;她不説普通話了,學着説方言……

貧困户黃邦旋想申請低保,因不符合納入低保的條件,未能如願,就不給黃文秀開門。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上門,黃文秀打起了“親情牌”:“我也姓黃,我叫你哥吧。哥這麼聰明、勤快,一定能奔小康。”

黃文秀耐心地做黃邦旋的思想工作:國家扶貧政策多得很,何必就盯着低保政策?靠低保只能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要脱貧還得加油幹,不等不靠自己幹出來才光榮。講通了道理,黃邦旋臉上有了笑容。黃文秀幫助他爭取到7000元產業獎補資金種水果,老黃一家順利脱貧。後來,他們一直以兄妹相稱。

53歲的貧困户韋乃情面對記者,淚水在眼裏打轉。老韋清楚地記得,黃文秀往他家裏跑了12次,細心瞭解實際困難,分析貧困原因,商量對策,幫他申請扶貧貼息貸款種植了20畝油茶樹,**年順利實現脱貧。 “她一心一意幫我,像我女兒一樣!”

黃文秀週末經常不回家,走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户,還繪製了村裏的“貧困户分佈圖”,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都一一標註在筆記本中。

羣眾從開始接納黃文秀,到打心眼裏喜歡她,敬重她。一些人開玩笑説:“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

山路太遠,黃文秀還不時要去鎮裏、縣城開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私家車開到村裏當工作車用。今年3月26日駐村滿一年,汽車儀盤表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當天她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黃文秀曾對朋友説:“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前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二

《鄉土中國》一書由費孝通先生所作,收錄了14篇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的內容,對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作了大體上的解剖分析,從鄉土社會的本質到鄉土社會權利結構問題的分析都給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而本書中一些有關鄉土社會的理論分析恰好又能驗證當今中國社會變遷中所不斷湧現出的新問題,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首次出版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就對“鄉”這個字作了一個從社會大眾視角的解釋,無外乎包含了貶低蔑視的意味,而就算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字眼同樣多少帶着貶意,但與以前的時代相比,我們可以感覺到“鄉”中的貶低意味是逐漸在減小的。舉一個例子,就像假如今天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有人要是用“鄉里人”作為攻擊一個人觀點的工具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眼界小、沒水平、沒素質。這可能也是一個側面,反應出當今社會鄉土社會的變遷。

原來的時代,城裏人嫌棄鄉下人土氣首先應該注意到的問題是,正是因為有城市的存在才會出現這樣的對比,要是整個中國都是農村也就不存在鄉氣不鄉氣的問題了。城市與鄉村產生這種對比,是由於在鄉村社會所適用並有效的那套規則,在城市現代化的社會裏行不通,以一種落後無效的方法運用於追求效率的現代化社會,無可厚非會遭受到負面的評價。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農業不像遊牧可以逐草而居,農業最倚重的是土地,守着土地生存變成了鄉土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特性,即人口流動性小,安土重遷。

費孝通先生在有關“文字下鄉”的章節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並對這個問題作了一定的回答解釋,即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必要。費孝通先生主要從一個空間格局,一個時間格局來討論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是必要的。

我們先從空間格局來看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有必要性。聚村而居是鄉土社會在空間分佈上的一個特性,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可以直接面對面來進行的,有什麼想傳達的信息可以以語言這種直接有效的方式完成。文字是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它產生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方便人類生活,但是文字作為傳遞信息的方式有着不能百分之百還原表意人意思的缺點。既然在鄉土社會中,人們不存在空間上的阻隔,可以直接使用相比文字更能清晰準確表達表意人想法的語言作為信息表達工具時,文字在鄉土社會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價值。

接下來再從時間格局看文字在鄉土社會的必要性。時間上的阻隔分為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鄉土社會是一個不怎麼變動,相對來説十分安定的一個社會,大家都守着一塊相同的土地,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耕作,跟熟悉的人打着交道,可以説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今昔之隔與社會的世代之隔等同了,因為只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而這一套有利生存的固定經驗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取得,“習”就是不斷反覆地做,這就得倚賴於人類獨特的功能——記憶。

人類的記憶功能得靠象徵體系才能得到正常的運作,象徵體系又分為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徵體系—————語言,以及可以被看見的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文字。上面我們説到鄉土社會中大家生活就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個人今昔之隔與社會世代之隔等同了,這一套固定經驗中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在這同一環境中肯定有知道經驗的長輩,所以鄉土社會中人們“記憶”經驗的方式沒有用到文字的必要性,語言在鄉土社會足以承擔傳遞經驗的作用。

在第三部分裏面我將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聯繫在一起來分析,因為我認為後者是差序格局在中國基層社會所派生出來的現象。差序格局説的是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格局,費孝通先生將西方社會結構的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進行了一個對比,益於我們對差序格局有一個更好的理解。他在這個章節用“家”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作為一個基點來引述差序格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在西方團體格局中“家”這個詞,有着非常嚴格的界限,基本上就能確定是以夫妻與子女為主體的一個團體;但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這個詞含糊不清,可大可小,從這個對比中大致可以瞭解到作為中國鄉土社會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家”具有伸縮功能,而作為中國鄉土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也同樣具有這種功能。

費孝通將西方的社會結構形容成由把、扎所組成一捆柴,其實是想借此更加清楚地表達西方是由有着嚴格界限的團體所組成的一個社會,這種社會結構格局被稱為團體格局;而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則是以“己”為出發點,將“己”與其他人聯繫起來的一種呈放射性的格局,與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從這一個“己”推出來的差序。

社會結構的不同也會導致人和人關係的行為規範的差異,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的不同也就導致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在道德觀念上的不同。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團體格局是怎樣影響西方的道德觀念的。團體格局裏最基本的就是一個有包含關係的大框架,在這種格局裏面我們首先就是要承認這個有着嚴格界限的大框架中的行為規範,這個規範的產生是為了團體可以正常有序的運作,這個行為規範建立在共同意志的基礎上,每個人在這個規矩裏行事,同樣這個規矩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平等一樣的,權利義務在這裏得到了產生,每個人有權利要求對團體秩序造成破壞的人恢復秩序,承擔責任;每個人也有不影響這個團體正常秩序的義務,在我看來這是公共道德產生的一個基礎。

而在中國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被費孝通先生稱為“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樣一“公”一“私”,區別對比就顯現出來了。為什麼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還是要跟上面的差序格局聯繫在一起來説明。在上面我們知道了差序格局事實上就是以“己”為中心逐漸向外散發的一種“己”與其他人的聯繫的格局,在這種格局裏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作為出發點,向外擴展沒有一個固定分明的界限,道德這種人與人關係的行為規範在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根根單獨聯繫的人與人之間的行為規範,每一根人與人的聯繫中所使用的道德觀念是不同的,並不存在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可以使用。

既然不存在一種籠統的道德觀念可以普遍適用於鄉土社會並讓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去遵守這種一致的道德觀念,然而“克己復禮”就成了鄉土社會中道德觀念的核心了,畢竟只有自己是可控的。費孝通先生在這裏抽出了一個“仁”字來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中國鄉土社會中的道德。“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其中的這個孔子所極力推崇的“仁”字,孔子自己也沒能給出一個明晰的籠統的解釋,他對於“仁”的解説都是圍繞着私人之間的關係展開的,同樣可以論證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

在家族這一個章節中,我認為最基本的一個出發點就是鄉土社會中家庭到家族的演化,男女有別的現象也是由它衍生出來的。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説到鄉土社會中政治、經濟等功能可以用家庭來負擔,而反過來家庭要負擔政治、經濟等功能就要求家的結構的擴大,這並不是以生兒育女為主要經營目的的家庭可以負擔的;而且家庭在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之後就被要求具有長期綿續性,故具有臨時性以夫妻為主軸的西方家庭不能勝任這一功能。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以父子、婆媳為主軸,夫妻為配角的結構也是為適應這些功能的承擔,父子為主軸避免了個人的死亡而導致的家庭的終結,變得只是成分而不是父子主軸的結構。

在上面我們提到中國鄉土社會為了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維持家庭的長期綿續性,將家庭演化為以父子為主軸夫妻為配角的形式,根據費孝通先生的説法這是將生育以外的其他功能拉入家庭導致的結果。政治經濟等事業要求效率,效率要求紀律,紀律排斥私情,任何帶有強烈情感波動的情緒都會對事業產生影響,這就導致了“男女有別”這種現象的發生,畢竟男女求同的過程就是激烈的。

從歷史發展的長河裏我們可以看出了大部分求同的過程都是激烈血腥的,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求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求同,階級與階級之間的求同無不是伴隨着艱難曲折的過程,所以男女這種從生理上就不一致的兩種類型其求同的過程也同樣是激烈的。但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承擔了政治經濟等功能,被要求具有長期性,這就一定程度上排斥伴隨着激烈過程的男女求同,這影響到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效率,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基本主要體現在同性之間。承認男女差別,但不追求兩者相互之間的認識認同,將情感的交流發生於同性之間,鄉土社會“男女有別”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就像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法律來調整的,在中國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禮”來規範的,中國鄉土社會使用“禮”來規範人與人關係的“禮治”。

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人口流動性極小的社會,一代代人都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種,依靠一套固定的經驗,不變的規則就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這種經過不斷驗證而確又十分有效,有益於這個社會運作的一些行為規範,這些社會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慢慢就演化為了傳統。“禮”的維持依靠傳統,而“禮”就是人們主動對傳統服膺的習慣。要使人們主動服膺於傳統,那麼這一套傳統必須是經人們不斷親身試驗,確實能滿足生活需求的。在中國的鄉土社會這樣一種環境穩定,人口不大流動的農耕社會才能孕育出“禮治”社會。現代社會變遷速度快,不可能存在一套不變的經驗或規矩能適用於任何環境並無法使人服從,這時候才需要法律作為工具來調節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

上面我們提到“禮治”在鄉土社會的產生以及為何“禮治”可以在鄉土社會被適用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來看一下“法律”能否融於鄉土社會。法律它不考慮倫理道德的問題,它旨在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所以説像一些由道德倫理去評價的那些家庭瑣事,它是不管的,但鄉土社會的“禮”調整大部分的卻剛好是這些倫理上的事情。然而一個社會是不能同時存在兩種評級體系,兩種迥然不同的評價體系存在於同一社會必然會造成這個社會的混亂動盪。

在中國鄉土社會,法律剛下鄉的時候,我相信肯定是有過這一混亂時期的。有一部電影剛好反應了這一問題,有一天,出現一波村民找到一名剛下鄉的青年法官要求這位法官幫他們解決問題,問題出於a村民的豬在外覓食的時候把b村民家的祖墳給拱了,a、b兩家人協調不好,鬧到法官這裏,b村民要求賠償兩頭豬和一場法事而a村民堅持只賠一頭豬和一場法事,剛好這一天在鄉下待得較舊有資歷的老法官不在現場,只留下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法官,這位年輕法官以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為由不接受審理,結果導致a、b兩家村民大打出手。從這個故事裏面我們就大致能看出法律在鄉土社會的地位是很尷尬的,這種尷尬時期就發生在鄉土社會依然可以用“禮”來有效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法”被強行安插進來的階段。從上面的故事驗證了費孝通先生的觀點,即現代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副作用,破壞原有的禮治,卻沒有建設起法治秩序。

在討論鄉土社會權力結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費孝通先生所提到的幾種權利結構。在這本《鄉土中國》裏面他一共提到了四種權力結構的形式,即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利以及時勢權利。橫暴權利是一個階級以權力為工具對另一個階級的剩餘利益進行剝奪的一種權力結構,這種權力結構存在的前提是作為被統治的另一階級需要具有一定的剩餘利益。

同意權利產生於社會合作分工的基礎之上,社會分工提高了社會的效率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每個人在自己所屬的位置上安分守己地為自己所處的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這就免不了秩序的出現來規制不利於社會分工的行為,這種秩序的出現依靠的是社會同意的力量,以社會契約為基礎的同意權利在此產生。長老權利是一種在鄉土社會這種人口流動性小,環境固定,依靠一種固定不變的文化傳統就能有效解決生活問題的社會結構裏所產生的一種教化式的權利。時勢權力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當中,社會變遷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四種結構在鄉土社會的比重。上面我們提到橫暴權力的出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存在剩餘利益可以被剝奪,不然這種對抗性權利的出現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的。但是在中國,鄉土社會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不存在多少剩餘利益可以促使橫暴權利的產生,這是鄉土社會對橫暴權力的限制。

但這並不是説中國社會就不存在橫暴權力了,在中國鄉土社會橫暴權力的發生具有周期性,當小農經濟的社會休養生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社會太過飽和再加上這個國家統治層的權利的膨脹,就會有一種向外擴張或在內部大興建設的企圖,這時候為了自己計劃的實施,它必須對沒有太多剩餘利益的鄉土社會進行壓榨,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動盪,接下來戰爭的爆發又導致人口的減少和新政權的產生,這時橫暴權利終止,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休養生息。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部分朝代為了自身的長治久安而強調“無為”政治。而同意權力產生在社會分工合作的基礎之上,在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是不存在所謂的同意權力的,所有的生活資料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行動完成,不需要社會分工來解決。

再講長老權利和時勢權利之前,我覺得有兩個過程要先提出來,一個是社會繼替,一個是社會變遷。社會繼替是人物在固定的社會結構中的流動,社會變遷是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兩種過程不是被分割,而是同時行進的。先提出來這個概念是想説明,屬於社會繼替所影響的長老權力與屬於社會變遷所影響的時勢權力是同時存在的。

費孝通先生認為,在中國鄉土社會中起支配的權力是長老權力,一種教化性的權利。這種權力之所以能在鄉土社會處於支配地位是因為鄉土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穩定的社會,社會結構以及環境都不變,變的只是人的繼替,世世代代都可以用一套固定的經驗處理同一類問題,在這樣一種社會裏文化傳統備受重視,這種被驗證有效的經驗成為了生活中寶貴的財富,而經驗來自於長輩的教化,這是長老權力在鄉土社會起支配的原因。而時勢權利發生於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中,這種社會變遷是由於原來有效的固定經驗在變更了的環境下不再適用,舊的社會結構不能再滿足人民的需要,新的社會結構被要求出現,而激烈社會變遷引起的新舊交替所導致的社會不安,促使了“英雄”的產生,隨之而產生了“英雄”對跟隨他的民眾的支配的權力。

上面我們説了,時勢權力與長老權力之間、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之間在時間上不是分隔開來,而是同時存在的。慢速率的社會變遷中,社會繼替可以緊跟社會變遷的步伐,可以“註釋”的權力變動方式來改變長老權力下文化傳統的內容,也就是“名實的分離”。而當社會變遷速度加快並伴隨着激烈過程的時候,長老權力衰落了,隨着而來的是時勢權力的抬頭。

當今社會出現的一些事件剛好能印證激烈社會變遷中長老權力逐漸衰弱這種説法,就像這幾年時常會看到的農村老人因兒女經常不回家或不盡孝道而導致農村老人自殺的新聞。如今我們的社會正處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之中,原來固有的文化傳統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小,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人們與時俱進,人們面對着的是社會的優勝劣汰,當固定的傳統不能有效運用於並有益於生活時,這種傳統就面臨着被拋棄的命運,而遠在鄉村的家中長輩作為長老權力的體現者,由於其所擁有的經驗再也無法幫助子孫後輩也同樣面臨着被“拋棄”的風險。

《鄉土社會》雖然篇幅不大,但其包含的內容卻直面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問題;雖然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但其中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部分理論還是適用於如今的鄉土社會。就像現在的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農村男性結婚困難導致的“農村剩男”現象、農村老人自殺等問題,都可以從《鄉土社會》的一些理論中得到解釋。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三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敍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説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這裏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知道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能力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知道,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鄉土社會裏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變化,也只有發生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裏,人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可以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進程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費老還作一個有趣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羣人裏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很多的貪腐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着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該遵守的規則便成“禮”,“禮是公認合適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該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形成“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裏,保守封閉的特徵形成“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己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只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因此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但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解決不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況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己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這裏,不禁感歎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己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四

費孝通(1910—20xx)的《鄉土中國》寫作於上個世紀40年代,是他1946年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的講義,次年出版。起初會長介紹這本書時,説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冊子”,“通俗易懂”和“短”這兩個特點正是我喜歡讀的,然而在之後讀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簡單易讀。在那些看起來通俗易懂的文字裏面,其實藴含着很深的社會學理論。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過費老的分析,對中國社會在文化、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利結構、社會變遷等方面的特點,以及中國人骨子裏的天性似乎找到了根源。下面我從印象比較深的幾點淺談對本書的理解。

熟人社會

費老在開篇就指出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村社會的人以農為生,世代聚村而居,人口的不流動形成了熟人社會,人們之間的交往依賴於熟悉和信任,行為依據也是從小習得的禮俗。鄉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費老還用“捆柴”和“水波紋”這兩個特別形象的比喻,分析了中西方社會格局上的差異,讓人豁然開朗。還有本書最後《血緣和地緣》一章,分析了在鄉土社會中,由於社會的穩定性和家族社羣的生存模式,血緣和地緣是合一的,隨着人口的流動和商業的發展,使得社會性質逐漸從血緣向地緣發展,但是,我想社會即使發展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拋棄血緣的影響。通過讀這些,我對於中國社會為何如此注重人情、交清和人際關係有了更深的瞭解。

道德觀念

書中談到,中國人有“私”的毛病,的確,在很多外國人的眼裏,我們中國人只有私德沒有公德。但通過費老文中差序格局的分析,特別是他説“在差序格局裏,公和私是相對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裏,向內看也可以説是公”,使我對中國人“私”的問題有了更客觀的理解。我們自古強調的是孝悌忠信仁的道德主張,靠着傳統和社會公認的習俗、觀念作為行為規範,因此在那個時代,造成了中國社會天理人情、三綱五常比法律更有效的局面,這也成為民主法治進步道路上的一大障礙。在《禮治秩序》《無訟》兩章中,費老更深入的談論了這些。

家族制度

費老在書中提出,“家”在人類學上的概念是:由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羣。而中國家庭混雜了太多生育功能之外的東西,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等等,由此產生了一些弊端,比如文中所説的:夫妻關係並不是家庭的主軸,從而造成了兩性情感交流上的隔閡和淡漠。雖然沒有經歷過那種大家庭制度,但恰巧最近我讀了同時代作家林海音(1918—20xx)的自傳體小説《婚姻的故事》,寫的是中國30年代、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裏各式各樣的婚姻故事。通過兩書結合,我對舊社會的家庭和婚姻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如今,中國社會的大家庭制度逐漸瓦解,大家庭逐漸被小家庭取代,但是我想大家庭制度的影響依然存在,小家庭又會產生新的問題。我覺得費老的觀點在今天仍然十分新穎和實用,比如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應該是第一位,多進行情感交流,把精力放在養育後代上,而不是專注於家庭之外的事情等等。

關於鄉土中國讀書筆記摘抄 篇五

這兩天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在“差序格局”一章裏面有這麼一段關於東西方社會格局差異的很有趣的描述:他將西方社會的格局描繪為一種柴火捆的狀態。

這些一根一根的柴火,則是由個人組成的團體。這些團體有非常清晰的邊界:誰是圈子裏的,誰是圈子外的。這個團體的責任與義務是什麼。大家在這個社會框架下和而不同的組合在一起。費老把這種柴火捆稱為“團體格局”。

而在中國,關係則是完全不同的,費老將其描述為同心圓,或者漣漪。一圈一圈的是由不同的親疏遠近組成的。陌生人,點頭之交,半生不熟,熟人,近友,至親之類的。這個圈的最中心,則是自己。

這裏可以順手解釋一個詞,即儒家的“人倫”。倫理的“倫”字即為這水波一圈一圈的形狀。後來被引申為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那麼這兩個模型有什麼引申出來的應用呢?一個就是“公”與“私”的問題。在西方的羣體格局下這個界限是被明確規定的,即那一根一根的柴火彼此之間明確的邊界,這個是“權利”。在範圍內可以適當地講人情,但是範圍外則是權利問題。

中國的“公”根據費老的説法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去佔一下便宜,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的存在。而有趣的是在中國的“私”不是自私,而是“利羣”。就是為我這個小羣體來謀求福利的利益。所以對於在局中不顧公共利益的人來説,他們可能反倒有可謂是“無私”的動機。

但在傳統的漣漪結構裏,這個圈的大小並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存在,而是極富伸縮性的。比如説“家”,究竟是配偶孩子的核心家庭,還是加上附近旁支的家族,還是把各路姑侄老表都算進去的龐大家族,到了最後一句“自家人”真喊起來,感覺天下一家也沒什麼問題。

而在這個伸縮之中,人在結構裏的關係是會產生巨大變化的。可能上一分鐘還熱乎的很,下一分鐘隨着重新劃定範圍就可以冷眼相向。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們至今依舊對人情世道冷暖如此敏感。

儒家一開始就沒打算跟這種思維方式過不去,他們只是加了一個字——“推”。所謂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我們對於小家的感覺推廣到更大的受眾範圍裏去。而當所有人都被這一個個擴大的漣漪包裹的時候,就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裏天下大同也就不遠了。

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感覺這套思維方式依舊在我們的文化裏起着巨大的作用。大家還是會想要首先去照顧家人,一些想要改變世界受傷的人會想首先去愛那些愛着自己,真正重要的人。在這個裏面都可以看到漣漪的界限與範圍。同時在同一個圈內的,往往會出現一些很麻煩的問題。既然都是在考慮親疏遠近,一些至親之人的博弈就會變得很麻煩,或許解釋了為何婆媳關係是中國自古的老大難。

同時也可以看出,這個模型裏是沒有什麼界限意識的。甚至沒有自己。所以很多父母含辛茹苦捨命付出的同時也對孩子橫加干涉。當我們批判這些社會問題的時候,或許這個裏面也有很重的文化因素呢。

最後,可以看到在這樣一個格局下,對於公共事務是一個多重囚徒困境:誰不佔便宜誰吃虧。但同時大家都佔便宜就會導致這個系統的崩潰。所以必須要有強有力的道德來對所有人進行限制和約束,大家同時也要對破壞規則的人進行制裁或者輿論轟炸。

這些聽起來,似乎都沒有過時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9ozw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