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自定義的幸福》讀書心得

《自定義的幸福》讀書心得

第一篇:幸福哲學讀書心得

《自定義的幸福》讀書心得

《幸福哲學》讀書心得

專號:2014524126名:xxxxxx 業:師範學院

《積極心理學》讀後感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麼樣才算幸福?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真正快樂的人又有多少?生活一直忙碌,到頭來感受最深的卻是空虛和蒼白,這是怎麼回事?生活中不斷遇到的矛盾與挫折,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積極心理學》一書揭示了與傳統心理學完全不一樣的心靈世界,它將幫助我們克服狹隘、憤怒、嫉妒、恐懼、焦慮等等消極心態,以更積極的、建設性的情緒來面對生活的挑戰。

有一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叫做積極心理學。它是由著名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提出並倡導的。積極的心理學從關注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注人類的優秀品質。它關心人的積極主觀體驗,探討人類的幸福感;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它讓我們看到,一個人若是擁有了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就能夠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過重的學習壓力、時常出現的焦慮情緒,習得性無助都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的效果。而積極心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可以幫助教育者改善學習環境,使學生感受課堂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中的主觀幸福感,重建學習信心,激發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並進一步挖掘潛能,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在班級教育過程中,教室時常會遇到一些學習習慣、行為習慣上的“問題學生”。他們在課堂上表現得如此突出,隨意插嘴、

不受約束、過度表現、影響課堂紀律,甚至影響到正常的課堂教學進度。尤其是對於沒有太多學習壓力的國小科而言,這些在課堂中過分活躍的學生,實在讓老師覺得很頭疼。往往一貫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課堂中對其進行點名批評、課後教育談心,而實踐效果卻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學生屢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當某些學生在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常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嘲笑時,便產生焦慮情緒,對於探求事物和參加活動產生了恐懼心理。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後,他們開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敗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這樣的“習得性無助”形成,學生就不願意為完成任務而付出認真的努力。那麼,這些學生很難改變的課堂行為表現是否也是因為這樣的習得性無助感的結果呢。或許,他們一開始的表現只是因為對學科有一定的興趣,急於表現和參與其中,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但是這種不符合課堂要求的行為,往往會被視為影響課堂紀律的表現,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參與熱情被潑了冷水,慢慢地,這些學生心中也許會認為老師並不欣賞他們的參與,這些舉動會遭致批評,原本的學習興趣也隨之喪失,故意破壞課堂紀律成了目的。

積極心理教育技術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要避免和控制學生習得性無助的發生,就要在對學生內心想法的分析關注、對批評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學生如此表現的可能原因是什麼,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根據規則和標準進行對錯的判斷和教育批評。積極心理

教育技術所倡導的“讚美式教學”的力量就是最好證明。對於學生的稱讚雖然是無形的,但這股無形的力量卻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經典的教育格言所説的那樣“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充滿信心,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讚揚與鼓勵,不希望聽到的總是批評與指責。在成長過程中的學生更是需要獲得稱讚的“力量”,需要成功體驗,以及對學習的自信心。因為他們需要來自教師的肯定和期望,需要發現自身更多的閃光點,而不能被淹沒在缺點中。真誠的稱讚,才能真正改變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讓他們獲得認錯的勇氣、改進的信心和前進的動力。一句鼓勵和稱讚的話語遠勝過數句批評和講道理,讓學生髮掘自己的優點,體驗成功的喜悦,從而點燃上進的火花。

第二篇:讀書心得:幸福是什麼

讀書心得:幸福是什麼

一回到家,就是要交正在讀四年級的侄子寫幾篇作文,其中有篇是讀《幸福是什麼》的文章後寫一篇讀後感。那篇文章寫得很好,講得是三個小夥子一起修好了村裏的水井,智慧女神感謝並祝福他們幸福,然而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幸福,即讓他們各自探索,三年後再在井旁相遇。一個為人醫生,為人治好疾病,一個做過各種工,到處幫助別人,最後一個種小麥食為村人提供糧食。三個人無不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服務別人,利人利己,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幸福的。這固然真理,然而我相信幸福有更多的含義。

你幸福嗎?對於我們現在來看,幸福是什麼?

有人説: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和想在一起的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簡簡單單就好。有人説:幸福就是牽着一雙想牽的手,一起走過繁華喧囂,一起守候寂寞孤獨;就是陪着一個想陪的人,高興時一起笑,傷悲時一起哭;就是擁有一顆想擁有的心,重複無聊的日子不乏味,做着相同的事情不枯燥。

我想説,若能停下那忙碌的腳步,好好打個電話回家,好好留個星期回家看看爸爸媽媽,這才是幸福的事情。

重陽節剛剛過去,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學校過的,應該大家都沒什麼感覺吧。重陽節一大家上山祭祖的日子。重陽節在外,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樣,有種思家的感情?

上大二了的我們,不是為了做什麼幹部而忙碌,就是為了社團每日奔波,不是為了考各種證而“充實”日子,就是為了各種的利益而強求自己參加活動。有誰還會靜下心來,好好地想想以後要走的路,有誰還會靜下心來,好好地打打電話問候家人,有誰還會靜下心來,靜靜地看一本書。

小小的事情就會鑄成大大的幸福。我也深切知道,我們是那麼地身不由己,很多事情又不得不我們這樣地奔波努力,考證實習。是的,為以後,為將來,為家人。但是,我還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百忙中,有那麼地小空暇時間,把所有的事情拋開,好好地陪一下我們的爸媽,我們的最敬愛的家人。

上個星期我不舒服趕回家看病診治,父母永遠是那個最關心你的人,好好的照看你。也許距離很近的人也未發現,而卻收到遙遠父母那份牽腸掛肚的關心。我們寒窗苦讀了十年又怎麼樣呢?你又給你的父母什麼了。你有一直無時不刻地關心他們嗎。我知道大家都愛刷微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一條:《長大了要為父母做的8件事》第1件:定期帶父母去做體檢 ;第2件:父母的零花錢不能少;第3件:幫父母完成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第4件:陪父母重遊故地;第5件:與父母一起拜訪他們的朋友;第6件:經常給父母拍照;第7件:跟父親做交心的溝通;第8件:帶父母去旅行。

也許有些事情我們還不能做,那就以後再做。有些事情我們現在能做,就馬上去做。停下那忙碌的腳步,好好打個電話回家吧,好好留個星期回家看看爸媽吧,這才是幸福!這才是我們為人子女應該要的幸福!爸媽幸福,我們自然也就幸福起來。

第三篇:幸福的方法——讀書心得

《幸福的方法》讀書心得

幸福是什麼?可以説我以前就沒怎麼好好地想過,感覺父母身體健康、自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再找一個合適的女朋友,那就是最幸福的了。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幸福的方法》的學習和大家的集中討論之後,才知道自己的認識是多麼的膚淺,心靈一下子得到了淨化,思想也變得開闊,思路也清晰許多,明白了自己什麼階段該做什麼,並知道怎麼去做好它,使“幸福”一種思想形態上的東西變成了觸手可及的實物。

讀完這本書,可以説是感受彼深、受益匪淺。最大的收穫首先是認同:幸福是一種心態、一種信仰、更是一種過程。

她是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愉悦的感覺,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只要心態是幸福的,那麼幸福就會成為“一種狀態的持續”,不斷地充盈着我們的人生。無論金錢的多少,職位的高低,只要相信她,就能感覺到她的存在,那麼你就是幸福的。和睦家庭的温馨,獨來獨往的自在,辛勤耕耘的收穫,悠閒自得的瀟灑,朝朝暮暮的相守,咫尺天涯的思念,可以説,幸福無處不在,但你必須用心去感受。

幸福是一種過程。在追求她的過程中,學會滿足、學會享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一個人對生活很滿足,他必然是個懂得珍惜擁有的人,也必然是個快樂的人。快樂就會滿足,知足就能常樂。平和、真誠、從容、豁達、知足常樂,你就能夠感受到幸福。當你追尋幸福的時候,其實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無盡的享受,因為你想要幸福,所以你努力的去做,去超越自己。學會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的抱怨生活,做一個

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隸。

追求幸福,就要健康生活,開心工作,積極熱情的對待每一件事、每一(轉載需註明來源:)個人。書中説道:對於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來説,工作本身就是目標。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在工作中達成自我實現。工作對他們來説是一種恩典,而不是打工。我想作為一個年輕人,就應該有這種使命感,追求幸福,為了幸福而開心工作。在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以一個健康、積極地心態來做每一件事,並享受由於努力工作而帶來回報時的喜悦。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寫道:“人類最美麗的命運、最美妙的運氣,就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情的同時獲得報酬”。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善於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用坦然平靜的心去體會,用知足常樂的意念去存儲,對生活少一點抱怨,多一份坦然,健健康康的生活、開開心心的工作,幸福的感覺時刻就在身邊。

在讀這本《幸福的方法》的過程中,使我想起了高中時學過海子的一首《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詩人以樸素明朗而又雋永清新的語言,擬想了塵世新鮮可愛,充滿生機活力的幸福生活。我感覺這首詩的意境很美,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可以淨化心靈、減輕壓力、消除疲勞,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作者: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第四篇:讀書心得:幸福的味道

讀《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有感

——幸福的味道

周巷鎮中心國小徐紅蘭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茶,清淡醇香的味道;是鮮奶,純正可口的味道;是咖啡,香酥濃滑的味道;是橙汁,酸中帶甜的味道;是可樂,充滿激情的味道??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花,香氣瀰漫的味道,是春土,芬芳怡人的味道;是甘雨,甜潤多汁的味道??而對於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鄉村女教師來説,幸福就是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幸福就是與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幸福就是節日裏,學生送給老師的一句温馨的祝福??以上的感觸,源於緣於一次鬱悶。那天我剛結束一堂十分沉悶的課,這是一堂複習課,本來就不很活躍的這個班級,全體學生竟然一言不發,40分鐘完全成了我的獨角戲。回到辦公室,我耷拉着腦袋,十分失落。就在這時,我瞥到了上次在學校圖書室借的肖川的這本《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書名中的“幸福”二字似乎閃着無比耀眼的光芒,召喚着我。帶着這樣糟糕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一翻就再也不肯鬆手了。初始的那種糟糕心情已經煙消雲散,心中的那個疑問也已經在書中找到了答案: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作者用一個計算公式論證了他的這一觀點:“我們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也就是心態決定着你的幸福。”我想,陽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個人也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應該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樂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作者在這本書中説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着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是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閲歷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回首自己工作中的急躁心理,我總是難以容忍學生的錯誤,課堂上的講話聲、作業中的錯誤、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都會讓我心情沮喪,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如此一來,原本沮喪的心情變得更加沮喪、壓 1

抑。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教的這個班,他們真的一無是處嗎?不!恰恰相反,他們有着其他班級所沒有的許多優點:活潑、樂觀。這是個最能讓老師投入激情的班級,每次開課,英語老師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這個班。換個角度思考後,我猛然醒悟:作為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如果我也能夠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着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書的開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詩——《我感恩》:“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隻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税,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最後,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着我。”讀了這首詩,你會發現,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有很多,感恩是一種樂觀而又豁達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節日裏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面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羣幸福快樂的學生。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雖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我們的心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做一名幸福的老師!

瞧,幸福正向我走來!我正坐在桌前靜靜地品嚐着幸福的味道。

第五篇:讀書心得 《破解幸福密碼》

讀《破解心靈密碼》之感

相信很多人在09年08月看到這樣的一則消息,《百家講壇》四度邀請畢淑敏登上講壇卻被她三度拒絕,後來是因為王詠琴老師這樣一句話打動了畢淑敏,“上《百家講壇》和您寫作的初衷是一樣的,都是分享啊。”最終畢淑敏才決定把幸福密碼告訴我們,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力量。

讀完畢淑敏的《破解心靈密碼》,不禁又被她那清澈如水的文字所打動,內心倍感寧靜。她用陽光般的語言告訴我們幸福的真諦。千百年來,人們從來沒有停息過對幸福的追求。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或許每個人對於幸福度會有不同的定義吧。作為心理諮詢師的畢淑敏先從心理學的角度向我們揭示了幸福的面紗,她認為幸福不是用嗎啡製造出來的快感,它是一種快樂和意義的結合體。其實對於每個人來説,幸福很簡單,因為幸福就在我們自己手中。當我們寒窗苦讀十餘載後收到理想大學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們是幸福的;當我們為勞累了一天的父親端上熱茶的時候,我們是幸福的;當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日夜奮鬥的時候,我們也是幸福的??“當我們一己的生命和一個遼闊的宇宙相聯繫的時候,我們渺小的存在就變得深厚和絢爛。”我們是平凡渺小的,但生命是偉大的,當我們知道幸福不是用高科技製造的產品時,我們就應該學會用幸福的荷爾蒙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

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幸福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人類生存的終極目標。也許幸福就是我們生命存在的理由。畢淑敏認為幸福不是奢侈

品。當我們赤裸裸地像一張白紙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是為了尋找屬於我們的幸福。然而回到我們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肩負着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追求自己人生的幸福和意義,而但當我們懷着年輕的心去闖蕩時,我們就不要害怕前路的艱難。我們是時代的主人,所以我們就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幸福觀,努力為未來奮鬥。縱使多年後我們會為我們的年少和輕狂感歎,但是這就是人生的一場歷練,這就證明了我們曾經年輕過,這就是幸福。就如畢淑敏所説“真正幸福的人,不僅僅是指他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是快樂的,而是指他的生命的整個狀態,即使有經歷痛苦的時刻,但他明白這些痛苦的真正意義,他知道這些痛苦過後,依然指向幸福。”

畢淑敏認為,幸福最重要是要有目標感。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目標才會在茫茫前路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並始終朝着這個方向找尋自己的未來,那麼我們將收穫滿滿的幸福。“人要有一點使命感,是要有一點崇高感的。一個人可以不信教,但必須要信點什麼東西。要信一己私利之上的高遠的東西。如果一點都沒有,埋在世俗和庸常塵灰之中,每天都是卿卿我我柴米油鹽,那就會覺得一輩子和過一天沒有多少區別,那就讓人萎縮和了無生氣。”只要有了良好、正確的爭取方式,幸福絕不是不可控與不可得的。只要調節自己的身心,使其一直處在一種昂揚的狀態裏面,與自己的心理對話,就能使其處於一種正面的循環之中。而保持昂揚狀態的關鍵,就是人必須生活在一種目標感裏。而當我們告別了大學聯考,踏進大學校園之時,

作為21世紀的一名大學生,我們要追求自己的幸福,那就要樹立

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不斷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意識,珍惜我們大學生活,用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幸福其實很簡單,只有我們用心去感悟,我們就會發現幸福就在我們身邊。當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裏,我們需要明確自己的目標,而當我們手握幸福之時,我們就要把心中的幸福傳播出去,只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我們每個人才會沐浴在幸福之中。

2014級實驗區1班關美娟2014年2月6日

標籤: 自定義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p5p5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