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不恥下問》讀書筆記

《不恥下問》讀書筆記

目錄

《不恥下問》讀書筆記
第一篇:小議“不恥下問”第二篇:讀《不恥下問》有感第三篇:《學與問》讀書筆記第四篇:讀書筆記宋玉對楚王問第五篇:《祖蔭下》讀書筆記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小議“不恥下問”

小議“不恥下問”

所謂“學問”,即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求問,才能不斷地豐富和提高自己。堅持學習固然重要,積極求問更屬難能。遇到問題時,既要向年長者去問,又要向年輕人去問;既應向資深的專家學者問,也要向普通勞動者問。向比自己年輕或職位低的人請教是很不容易的。那麼,讓我們看看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孔聖人是怎麼做的。孔子説“餘非生而知之者”,有不懂的事情便求問於人。一次,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説:誰説孔子是有學問的“聖人”,懂得禮儀?你看,他來到太廟,見什麼人都要問,遇到什麼事都要問。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説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遇人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孔子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我們應該怎樣學習孔子這種精神呢?

②要做到不恥下問,首先應虛心求問 。學習知識沒有虛心求問的態度是不行的。精通文學的人不一定精通曆史,精通數學的人不一定精通物理,文理兼通者更是少見。學問是無邊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年輕,可能缺少老年人的經驗;如果你年老,可能缺少年輕人的敏感。任何領域都有許多尚未被你瞭解的知識,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學習的地方。只要你虛心就可以發現你要學的東西,也只有你虛心才能學到你要學的東西。所以,不恥下問要從虛心的治學態度開始。

③要做到不恥下問,就要勤於求問 。聰明的人知道多問就會增長知識。諸葛亮是三國時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從古至今人們無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然而他的智慧很多都來源於他經常地向下屬和百姓請教。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一篇《與羣下教》的文章,其中講到:“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復,曠闕損餘……”意思是説:丞相府需要幕僚,就是為了彙集大家的才智來做好工作。如果只考慮個人的地位得失,不敢向下級求教,那麼缺點和損失就會越來越多。所以在當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只有勤學、勤問,才能不斷積累知識,不斷更新知識,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適應時代的需要。

④要做到不恥下問,還要善於求問。古人把求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字之書”另一類是“無字之書”。所謂“有字之書”即書本上的知識,“無字之書”是社會知識。社會知識就是我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獲取的知識。在參加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要想學到知識,就要會看、會聽、會想、會問。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要領和竅門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但只要我們善於向有實踐經驗的人求問,便能學到許多有用的知識。

⑤總之不恥下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都受到人們的讚頌。春秋時代衞國大夫孔圉死後,衞國國君授予了他很高的諡號——“文”。孔子的學生子貢認為,孔圉也有錯誤,不應給予這麼高的評價,於是去問孔子,孔圉為什麼能稱為“文”呢?孔子回答説:“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意思是説: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聰明靈敏,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且不認為羞恥,所以國君賜給他一個“文”的諡號。古人尚能如此,我們更要提倡和發揚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要獲真知識,必得口常開,“遇事一問,必長一智”,問能者、智者、強者,也問不如己者,知識學問才能不斷豐富提高。

第二篇:讀《不恥下問》有感

今天,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細雨,這時是讀書最愜意的時候,可不能錯過啊。於是,當我寫完作業後便拿起了一本《成語故事》的書,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裏面有一篇《不恥下問》的成語故事,特別讓我深受啟發。它主要講述了春秋時期,衞國的大夫叫孔圉,他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受到人們的好評。他死了以後,衞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諡號。

啊,孔圉那種勤奮好學,為人謙虛德爾精神真的很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有句話説得好:“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市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老師的嘴裏也常唸叨着:“善問的孩子比成大器。”可能是因為老師的一番話,使得我們班出了幾個愛問家,有時連芝麻丁點的瑣事,也要向老師問得個清清白白!

而我,可沒有他們那麼大的勇氣,總覺得向老師或是向學識差的人請教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應此,當我遇到問題需要解答的時候,很少去請教學識差的人和老師,最多也只是問問成績好的同學罷了。

但看了這個成語故事後,我明白道:向別人請教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而是對知識充滿好奇的態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不管你請教的那個人年長年幼,地位高低,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古人説的“能者為師”就是這個道理。

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從今以後,我再遇到問題,就要大膽的向別人請教,即使説錯了也沒關係。

第三篇:《學與問》讀書筆記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學習而不去思考,不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就會感到很疑惑,得不到真正的思想。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一篇課文是《學與問》。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學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有了問題,可隨時隨地請教別人,你可以請教父母和老師,也可以請教同學和朋友,只要他確實能給你啟發,給你幫助,不管他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都應該向他請教。

這篇議論文主要哥白尼,正是從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開始的才會有後來的成就。哥白尼小時候讀白居易的詩《大林寺桃花》,其中有一句寫:“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我喜歡這篇課文,它使我知道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不會時,不管年長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為你的老師。

只有學與問結合到了一起,才會成功;邊學邊問,養成良好習慣,才會從問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會從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才會慢慢積累,獲得成功。

人們常叫有知識的為有學問。對這句話,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今天,讀到了這篇文章後,我才明白了,原來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

第四篇:讀書筆記宋玉對楚王問

由宋玉想到的

---讀《宋玉對楚王問》有感

宋玉,又名子淵,湖北宜城人。流傳至今的主要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宋玉對楚王問》一文是楚辭體文章,楚辭體是戰國中晚期產生於南方長江流域楚地的一種文學形式,由楚國的詩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華,融合上古神話傳説,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楚辭體打破了《詩經》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一次大的解放。形式上的活潑多樣,使楚辭更適宜於抒寫複雜的社會生活和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

《宋玉對楚王》一文的主要特點之一是辭、句的用法靈活。又因此文是宋玉與楚王之間的對話,所以文章的描寫通俗易懂,不像一般的古文那樣枯燥,深奧。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讀起來朗朗上口。誦讀此文,不僅讓人知道?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的來源,還能加深人們對這些典故真實意思的瞭解。

全文在寫作手法上是運用借喻的手法來表達作者的孤芳自賞的思想,同時也反應了當時社會的才智之士不被人瞭解的實況。文中一開始作者是描寫他人來比喻自己。文中寫到?郢中的歌者?,若其歌?下里巴人?一種古時楚國的民間歌曲時,則?和者數千人?,若其歌?陽春白雪?當時高級的音樂時,則?和者不過數十人?,從而作者得出了?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的結論。故作者亦認為,並不是其有?遺行?,而是別人無法理解其高雅之行為也。接着作者又寫到了鳥中之鳳的?負蒼天?之抱負,魚中鯤的?奔江海?之志,並指出?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來借喻自己就是那志向遠大的鳥中鳳、魚中鯤,那些?藩籬之鷃?、?尺澤之鯢?是無法與之度量的,更無法理解作者的遠大抱負了。

全文結構簡單,論點突出,不管是以人喻己,還是以物喻人,都能緊緊地圍繞着?作者的遠大抱負與高雅之行為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這一中心論點在展開論述,宋玉不被世人理解的原因固然是多樣的,最主要的還是其曲調太高,其抱負太大,所以不被一般的國和附和。在大量的比喻説明之後,作者最後得出結論:?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作者緊抓住中心論點再用大量事例來推出自己的觀點的這種寫作方法,對我們在寫文章時有很大的參考作用。對寫文章而言應該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論點,然後用大量的論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如果一篇文章沒有中心的論點,一會論述這個觀點,一會又論述另一個觀點,文讀此明的人是無法明白你要表達的東西是什麼的。如果沒有中心論點,只是了一大堆的資料,這樣的文章只不過是一盤散沙,不管你收集的資料再多,論述得再精彩,也是無法讓人明瞭你所要説明的東西。比如你在寫一篇現在社會上的熱點問題《電腦遊戲對青少年產生的影響》文章時,你的中心論點應該是電腦遊戲的影響,那麼你就應該抓住此論點來進行論述。你可以説電腦遊戲的影響是好的,也可以談電腦遊戲的影響是壞的,再舉例説明到底是有什麼好處又或是有什麼壞處,但你不能一會在討論電腦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一會再列舉一些材料教人怎麼去打好遊戲如何在遊戲中取得勝利,又或是直接離開遊戲的影響而討論到網絡對青少年影響的問題上去。如果是這樣的文章,不管你的資料是多麼的真實,你的文采是多少的精彩,也許有人會從中學會如何去玩好遊戲,但看完了文章還是不會明白你想表達的是電腦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沒有了主題,沒有了中心,寫得再多再好那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篇好的文章。就如羣成無首,終究是一盤散沙,難成大業也。

除了沒有中心論點之外,我們在寫文章時還應該避免的另一個缺點就有了中心論點,但在論述問題離開了論點時或是舉例説明時沒有用到適當的材料,這樣同樣無法讓人明白你真正想論述或想表達的思想是什麼,此時就是説得越多,用的資料越多也就越是離題萬里了。如上面所説的《電腦遊戲對青少年產生的影響》的文章時,如果你長篇大論説的是,撲克遊戲,或是別的遊戲對青少年的影響,雖然你有了論點,但是答非所問了,那怕你的論證多麼嚴謹,論點是多麼鮮明,但是離開了中心的論點?電腦遊戲的影響?那你所説的都是毫無益處的東西,只是空忙一場罷了。

寫文章如此辯論時亦如此。《宋玉對楚王問》就是一次很成功的辯論例子。俗話説:?説話要説到點子上?。在辯論時必須有明確的中心的辯論點,讓人明白你到底想辯論的是什麼,再通過大量的資料來證明你的論點是站得住腳的,是有據可依的,讓人信服你,贏得評委的同意,把對方駁倒。在抓住中心的論點同時還要避免中偏離了中心,離開了論點,那怕你説得再怎麼動聽,舉上再多的例子,也只能是越説越錯,完全沒有説服力,最

終的結果只能是被你的對手擊敗。

宋玉在不被世人認同的時候,並沒有馬上就改變自己的文風作法去附和世人及取悦楚王,而是堅持自己的作法。那麼在今天的社會上,我們是應該放下自己的正確立場,去附和別人以取得世人的認可,從而獲得名利?還是該堅持自己的立場,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相信終有一天後人會發現你的作品的價值或是你的人品的價值呢?由於曲調太高,或是志向遠大無法被同時代的人認可的事例古今中外的例子數不勝數,特別是在音樂、繪畫等藝術方面,由於藝術本來就是個難以被所有大眾都喜歡的東西,更容易出現曲高和寡的現象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達〃芬奇,其在世時他的畫作並沒有被世人欣賞,但其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而改畫一些適應世俗心態的普通畫作,所以在現在我們才有可能欣賞到他的那些偉大之作。試想如果達〃芬奇當初不堅持?孤芳自賞?,而去畫一些為世人所接受但並沒有太多藝術價值的畫作,我們現在還能看到《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這些珍貴的名畫嗎?

堅持初衷,孤芳自賞固然重要,但如果將其絕對化,也容易走入死衚衕,問題都有其雙面性,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沒有看到問題的別一方面。宋玉過於單方面強調了自己的清高不被世人所識,但其並沒有去檢討自己是否真有需要改正的缺點。跟宋玉同一時期的詩人屈原,屈原同樣是志向高,其作品《離騷》,《天問》,《九歌》等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那麼為什麼屈原就能得到人們的深切懷念呢?宋玉一樣是一詩人其只強調自己是?陽春白雪?,而國人則是?下里巴人?説明其從內心裏看不起老百姓,把自己處在一個高高至上的地位。而屈原在其作品裏時常流露出憂國憂民的心態,讓其和百姓之間多了一份聯繫,從而使得其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詩作如《長恨歌》、《琵琶行》等,便白居易從來不會認為自己是一個詩人就應該高高在上,就應該只寫一些只有自己能懂而別人看不懂的詩作。傳説白居易寫出詩稿以後 ,常常先念給家中和鄰居老太太聽,並問這些上了年紀的普通人:"明白不明白?"如果回答説"明白 ",他就把詩抄錄下來;如果回答説"不明白 ",他就修改或者重新寫。一次,他寫了《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的詩,寫到?安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其意思是:怎麼才能得到萬丈長的大皮裘,好把整個洛陽城都蓋上,讓老百姓身體都暖暖和和的呢?當他把這首詩讀給家裏的老僕人聽時,老僕人提出了意見讓白居易把

?安?字給改一改,白居易果然聽取了她的意見,把‘安’改成‘爭’,就是説,要‘爭得大裘長萬丈’,為百姓多做好事。白居易同樣是才氣過人,但他並沒有恃才而傲,只強調自己的才氣和高貴,而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不斷的修改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讓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因此得到了老百姓的愛戴。據説炎夏長安的冰價很貴,但只要是白居易去買的,只要他隨便給錢就成,賣冰的從不會跟他要價,足以説明白居易在長安所受到的歡迎程度。

當然,道理雖然簡單,便做起來卻是很難。因為堅持初衷與固執己見往往只有一步之遙,堅持不懈與頑固不化也只是一步之隔,如何區別對待,如何正確處理,還須我們在生活中多加思考。看問題,做事情還得三思而後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第五篇:《祖蔭下》讀書筆記

讀《祖蔭下》

一、作者簡介

美籍中國人類學家。遼寧莊河人。1933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社會學系,獲社會學學士學位。曾在上海從事國際救援活動,1934-1936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做社會工作。1937年赴英國學習,在倫敦大學倫敦經濟學院師從馬凌諾夫斯基學習社會人類學,1940年獲博士學位。1941年回國,擔任雲南大學副教授、教授,並在雲南大學與燕京大學合辦的社會學實地調查工作室(魁閣)工作,1943—1944年間曾擔任該站代理站長。1944年應美國哥倫比亞之邀,赴美在該大學任講師,並隨林頓研究心理人類學。以後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伊利諾斯州西北大學、舊金山大學副教授、教授、伊利諾斯西北大學人類學系主任,1977—1978年擔任美國人類學協會主席。他也曾在日本京都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和印度人類學調查部等地從事研究,擔任美國勞工部和一些精神病醫院的顧問,並在美國許多地方發表學術演講。主要田野工作地區是中國中北部、西南部,美國夏威夷華裔居住區、印度、日本等地。長期從事人類學教學與研究,尤其在心理人類學和大型社會比較研究方面影響更大,他的主要研究重點並不是基於區域的,而是在每種文化行為模式之下的可試驗或推測的心理原動力。許烺光認為由此可以進行文化分析,並將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相區別,因此,可以説是“文化的語法”。他首先提出“心理人類學”概念。著有《中國南部家庭的功能》、《祖蔭下:中國的親屬關係、個性和社會流動性》、《宗族、種姓、俱樂部》、《美國人和中國人:兩種生活方式的比較》、《美國人和中國人:偉大文明的目標和實現》等,主編了《心理人類學》、《親屬關係與文化》等。

二、研究方法

《祖蔭下》的民族誌材料來源於許烺光1941到1943 年的雲南大理喜洲小鎮田野調查,書中非常詳細地描述和分析了以祖先崇拜為主的文化行為方式。這本書在扉頁上寫到:“謹獻給拉爾夫·林頓——我的一位學術前輩”,這主要在於它的出版曾受到林頓的心理學研究的影響。“我以人們的行為活動作為嚮導來研究某種文化傳統,而不是採用固定的心理學體系以及這一體系內固定的方法。”他採用大眾化的名稱,而捨棄精神分析學的術語。但實際上,許烺光先生還是採用(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了心理學派“羣體人格”的理論來分析對喜洲田野觀察所獲得的民族誌資料。在談到個性形成時,許烺光認為拉爾夫·林頓對於這一問題的解釋看來是唯一可行的(在一些小規模的社會羣體中,其成員具有相同的遺傳基因,而在生理因素仍然決定大多數人的心理潛力的情況下,文化在形成各種社會基本個性類型方面,以及在代表每一個社會的一系列地位個性方面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他採用“基本人格結構”和“身份人格結構”來劃分喜洲和中國的父子、夫妻等家庭和親屬關係, 並指出了在喜州文化下所形成的基本個性類型特徵以及地位個性類型。

本書的目的在於探討中國文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而不涉及個性對文化的作用。書中將不僅描述文化對個性在嬰兒時期的影響,還將探討文化對個性在成年和老年期的影響。作者認為個性的形成不僅僅是早期教育的結果,而是在社會文化及其習俗中不斷髮展,不斷融合的產物。

三、主要內容

全書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序論”交代了研究方法和田野點的基本情況。

第二章“陰宅和陽宅:靈魂和凡人的居所”介紹了喜洲鎮的居住情況以及死者的墓地、家中的神龕和宗族的祠堂。

第三章“祖先屋檐下的生活與勞動”介紹了家庭成員的關係及包括家裏、田地裏、市場上和店鋪裏的經濟活動。

第四章“續香火”介紹了喜州鎮求子的風俗、婚配觀念的特點、訂婚和婚禮的民俗以及其他婚姻情況,如“上門”婚、再婚和娶妾。

在第五章“家族的繁衍”中,許先生從前幾章的情況總結到喜州鎮整個親屬關係內的各種關係都是為了延續家族的父系,由此他引出當地人的大家庭理想以及分家的情況,並且進一步延伸到父系家族——宗族和宗族的團結,認為“一個典型的喜州鎮宗族是一個外表統一龐大、內部結構鬆散的綜合體”。

在第六章“祖先的生活”中,許先生着重介紹了喜州鎮人對靈魂的觀念和對靈魂世界的看法,以及死亡後由人轉入靈魂世界的葬禮。

第七章“與祖先進行交流”則主要介紹為了瞭解死者靈魂去向、他們的生活情況以及死者再次投生的時間而舉行的宗教儀式——被稱為“與死者進行交流”的降神會,並簡要介紹了上墳、祭祖節以及全鎮祭祀的情況。

第八章“學習祖先的方式”強調了教育在於承襲祖先的傳統。許先生從嬰兒的出生和撫養講起,總結了宗族和社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並簡單介紹了學校和教育體制。

在第九章“祖先的蔭庇”中,許先生對前面各章所描述分析的喜州文化做了一個總結。

第十章“文化與個性”則分析了喜州文化對形成一個人的個性所起的作用。 在第十一章“更加廣闊的中國”中,許先生概括了喜州鎮之外更加廣闊的區域的“富”與“貧”個性結構的具體表現。

第十二章“中國的血緣、個性及社會變遷”再次提出作者的主要結論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原因週期性地削弱了富裕人家子弟的能力和追求成功的動力,同時他也結合其他書籍和文章進一步對本書所作的結論進行了印證分析。

在《祖蔭下》一書中,許烺光先生對喜州文化做了一個總結。他認為父子同一的關係是喜州文化的首要因素,父子間的責任和權益是雙方相互作用的。而這種同一關係既是作為支配整個親屬結構的兩大主要因素(父系和輩分)的根本,同時又是以這兩個因素為根本而存在的。喜州鎮的第二個文化因素是性別疏遠。一方面,它表現為男女之間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它還極力消除男女之間的一切性愛表示。而這兩個方面都旨在貶低夫妻關係,從而加強父子關係。大家庭的理想是喜州鎮的第三個文化因素。為了保證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的實現,一方面家庭成員要能共同分享榮譽以及家庭內部要和睦相處,使得成員具有集體精神;另一方面成員的目標要一致,因此要有利益和物質資料的共同佔有。喜州鎮的第四個文化因素是教育的模式。這種教育主要指的還是家庭和社會教育,其核心內容也是模仿和實踐成人的生活方式。它建立在一種觀念之上,即所有活着的人是生活在他們祖先的蔭庇之下的。在喜州鎮,死者對於生者的態度完全與生者對死者的態度相吻合。崇拜和稱頌死者不僅將親屬關係理想化,同時還確定了其範圍模式。這種模式決定了一切靈魂對世人的態度,同時還決定了大多數喜州人的行為規範。喜州人熱衷於通過求神、守戒、祭祀來積陰德,但他們的目的在於一些實際的利益,而這些願望也是祖先所希望的。由此,許烺光先生提出喜州文化的第五個因素,即祖先的願望。權威,是喜州文化五要素的一個共同特徵。這種權威以父子關係為中心,並且普遍地表現在性別關係、大家庭理想以及教育之中,並由死去的祖先的願望得到進一步加強。正

因為有了這個共同的特徵,許先生分析出喜州文化的另一個因素——競爭。他認為雖然在一方代表權威、另一方代表順從的兩者之間不存在競爭,但是在關係平等、同屬於一個階層的人之間,競爭就不可避免。這種競爭的意識,最大可能地破壞了宗族內的團結。而為了保證文化模式不因內部矛盾而破裂,就有一些習俗和情形必須被世代延續下來的,許烺光將其稱為“安全閥”。這些安全閥存在於父系權威的模式、男女疏遠關係以及人們對“形式”的重視之中。

在總結了喜州文化之後,許烺光給自己提出了一個問題——這樣的一種文化對於形成一個人的個性究竟起了什麼作用?他採用林頓的觀點,認為“文化在形成各種社會基本個性類型方面,以及在代表每一個社會的一系列地位個性方面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從喜洲鎮的文化看來,在祖先庇護下,對人格有着重要影響的兩個因素是權威和競爭。權威包括:父子同一的關係;大家庭理想。競爭包括:為共同祖先的榮耀;為宗族內某一支的榮耀;為祖先們最寵愛,最有才幹的後代的社會地位。

父子同一和大家庭的理想互為支柱。二者形成了一種社會制度。這種制度完全剝奪了年輕一代人的獨立性,但同時又使年輕一代能夠承襲他們祖先父輩的財富和榮譽。這些因素同樣成為一種教育的基礎。這種教育立足於過去,着意要把年輕的一代人造就成他們祖先的模樣。這種教育還使中國年輕的一代比歐美青年更早的進入成年人的世界。這種幾代人之間的同一和教育過程不可避免地造成富家子弟依舊富裕,窮人之後依然貧窮的結果。

這些差別在決定人格的第二個因素上表現得最為充分。在喜洲,不論窮人富人,競爭是激烈的。然而,窮人僅僅為了生存而競爭,而富人則為了權利和名譽而競爭。競爭不僅存在於爭寵方面,在家庭內部同樣存在競爭。窮人家的孩子不僅不關心逝去的祖宗,就連自己的親生父親也不願意費心去討好,因為父親無力給他偏愛的兒子一個銅板。富裕的父親卻可以通過物質方式來表示他的喜怒哀樂。

因此,儘管父子關係形式上相同,但經濟條件的差別把貧富兩個階級的年輕人造就成為兩種完全不同性格的人。富者完全依賴父輩,聽命於傳統的父權;窮者獨立性較強,不甘願受傳統父權所擺佈。

許烺光認為,這兩個特點奠定了喜州人基本個性結構的基礎,並且它們並不是相互衝突而是相互加強、相互融合的。以這一點為基礎,許烺光又指出了喜州文化的行為特徵:謙遜、過度、沒有創新能力。除了基本個性結構之外,另一類稱為地位個性結構。許烺光指出喜州鎮內的六大類相對應的等級,並且將其合併為三大類。輩分與年齡等級是第一類,其中心是“父子”關係,它實際上與權威和服從有相同的意義。最重要的地位個性差異並不是出現在這一等級上,而是在於男性和女性之間、富人與窮人的個性差異中。許先生認為對喜州鎮男性和女性做一個精略的比較的話,可以説“女性是永遠長不大的、不成熟的男性”。而富人和窮人,或者説是處於支配地位和被支配地位的人,其個性基本結構的差異在本質上更為明顯。窮人競爭的基本方向是經濟,而富人競爭的基本方向卻是炫耀闊綽的鋪張浪費。富人的兒子如他們的父親那樣富有和擁有權勢,窮人的兒子則像他們的父親一樣貧窮而沒有社會地位。因此,在祖先的蔭庇之下,在密切的父子關係和大家庭理想相互結合的同一個文化背景中,窮人和富人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個性。並且,這些地位個性結構的差異在一個家族發達後的一二代年輕人中間往往變得更加突出。這種個性結構的差異,在許烺光看來,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一個家族為何在兩三代人的時間內便經歷一個興衰週期。一方面,貧窮的孩子可能通過勤勞而逐漸富裕起來;另一方面,富人的孩子則逐漸揮霍了整個家產。

四、小結

在《祖蔭下》一書中,許烺光提出的重要觀點包括了“父子同一”關係,可以説這是他後來對家庭研究所著稱的“父子軸”的觀點雛形。台灣人類學者李亦園對許烺光先生的深入研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祖蔭下》,許烺光有選擇地運用了自己在田野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而不是不加選擇地進行材料的堆積。他以生動的民族誌描述和系統的人類學分析向讀者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文化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取向,以及提出了中國人的基本個性和地位個性結構的觀點。書中關於喜洲的生計生活、婚喪習俗、育兒方式和祭祖等描述,提供了當地人在祖蔭下生活的圖景。

作者雖然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但他採用的是大眾化的名稱,捨棄精神分析學的術語。所以,讓人讀來能夠通俗易懂,簡單明瞭。作者把文化放入心理學的理論、方法研究層面,使我們在研究方法領域開闊了視野,不再侷限於人類學所提倡的研究方法裏。

本網向你推薦更多精彩內容:

讀書筆記要求七下

讀書筆記(四年級下)

《新課程百問—語文》讀書筆記

治庸問責的讀書筆記(一)

《愛,問張博士》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pgq9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