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書筆記 >

五年級課文橋讀書筆記多篇

五年級課文橋讀書筆記多篇

五年級課文橋讀書筆記多篇

橋的讀書筆記 篇一

讀了《橋》這篇文章,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課文講的是洪水來臨時一位黨支部書記,用自己和兒子的生命,使全村人獲救的故事。

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話令我感動“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我開始不知道小夥子和老漢是什麼關係,覺得老漢對人好冷淡啊!從文章結尾,我知道了老漢和小夥子是父子關係,就暗暗為小夥子抱不平。自己的父親是老支書,還沒有幫自己逃離死神,這父親也太無情了吧!

又細細體會了幾遍,我為小夥子有這樣的父親感到自豪。在生死關頭,老漢在顧及別的家庭安危時,將自己和兒子的生命和家庭放到了最末位,多麼可貴啊!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大禹治水》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大禹多年都沒回家,但是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好多次大禹想進去,可是他想到了還有很多人等着他,所以他不能回家去。老漢和大禹一樣,為了別人,而把自己和家庭放到了最末位,他們這種精神值得世人學習。

老支書的身上充滿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閃耀着燦爛的人性光輝!

《橋》讀書筆記 篇二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情的短詩,詩人是崇高、讚美自然的。詩中景物的描寫真實細膩,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不僅如此,而且康橋是詩人的理想。他説:”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然而,滿目瘡痍的中國,是非顛倒的年代,艱難的民生,使詩人的康橋理想逐漸破滅。

這首詩寫於一九二八年詩人重返英倫歸國途中。故地重遊,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憶,而離別在即,詩人敏感的心底怎能不蕩起陣陣傷感的漣漪!描寫康橋的自然美,表現作者對康橋的不捨眷戀及心底的惆悵,是這首詩的主題。徐志摩以其獨抒性靈的詩風靡一時。他的詩,輕靈飄逸,幽婉灑脱,集意境美、建築美、音節美和繪畫美於一身,同時對中外詩藝進行融合,追求一種“純真的詩感”。這些在《再別康橋》可見一斑。這首詩意境優美,情感深摯含蓄,詩思精巧別緻。詩人以康橋的自然風光為直接抒情對象,採取間接抒情的方式,寓情於景,人景互化。通讀整首詩,無一處不是在寫景、又無一處不是包含着詩人那淡淡的離別愁緒。

詩的第一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行文看似灑脱,實則是無奈與惆悵:詩人知道,康橋的美景是永存的無法帶走的,改變的是人的心境,失落的是曾經的夢想,而帶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實濁的眷戀與憂愁。往下,詩人運用比喻,將金柳看成是盪漾自己心頭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河裏的一條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搖”。第四節中,是清泉倒映了天上的彩虹,還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種“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意境開闊而悠遠,正如詩人那淡淡的卻又無處不在的愁情。那絢爛如虹的夢早已揉碎、沉澱在其間詩人輕輕地吟哦也許正是對往日康橋理想的一種悼念?情感在每一個意境中不斷昇華至高潮。

如果説詩的前四節描寫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節則回憶人的活動。詩人彷彿看到往日的自己長蒿漫溯,在康橋尋夢的情景,那時的自己是怎樣的意氣風發啊,現實中的詩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為要離別,因為離別時是滿心的不捨與惆悵。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橋,詩人的心境,如一張拉滿弦的弓,箭未離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搶了去,那淡淡的思緒曾有瞬間的高漲,但這高漲又在瞬間消失了,正如他悄悄地來,呼應了開頭。詩作的情緒線索是:淡淡的哀傷——逐漸升華——高漲瞬間——回覆淡淡的哀傷,在這樣的線索中,整首詩情與景渾然一體。而詩人構思之精妙體現於取裁的巧妙。詩的開頭:“輕輕地,我走了”詩的結尾:“悄悄地,我走了”兩個一前一後的“我走了”,説明詩人截取的是“走”這一瞬間,而並非從來到走這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一瞬間已在詩人心中永遠定格,詩人的一系列情感與他所描繪的康橋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間中完成。瞬間便是永恆。也許,這也正是《再別康橋》這首詩在眾多的離別抒情詩中脱潁而出,為世人所喜愛,經久不衰的原因。

從結構上來看這首詩。全詩共七節,每節四句。每節各描寫一個景物一個意境,而節與節之間是相互聯繫,上承下啟的。以第二、第三節為例。第二節中,前兩句詩人描繪了河畔的金柳,後兩句採用層進深化情感。第三節則承第二節所寫的“波光”來寫“水底的清荇”。可見句子之間、詩節之間的環環相扣。詩人非常重視詩行本身的美感作用。他的詩作很考究詩歌的外形整齊。這樣的整齊偏重於詩的整體排列順序的整齊規劃,至於詩行長短並不做呆板限制。這首詩使用式的詩形,而詩句有長有短,詩的整體錯落有致而並不單調死板,使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詩的參差錯落的圖案美及嚴謹穩定中內含變化的和諧感。

詩人説:“詩歌的美妙不在於它的文字意義,而在於它的不可捉摸的音節裏。”可見,詩人追求的是音節的音律和節奏。在其詩歌裏,音節與內容達到了自然完美的統一。“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兩個“輕輕地”疊用,與其説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説是詩人在有意增強節奏的輕盈。詩人將節奏視為詩內在的生命,他所謂的“內含的音節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詩行間“頓”的數目大致相等,而非字數的相等。頓,即按句中不同成分來區分音節。如詩的最後一節按意羣可作這樣的劃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詩的每一句之間的頓數是大致相等的,使得整首詩富有整體一致的節奏感。在音韻方面,這首詩偶句押韻,同一節二、四句押相同的韻,造成了一種疊蕩起伏的音韻美。在詩人有節奏有韻律的吟唱中,詩中的意境、詩人的愁緒也在變化、擴散開來。這首詩採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又採用了音語中的語法調式,可謂中西合壁。而繪畫的色彩美在詩中也用明顯體現,詩中的雲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組組物象的顏色鮮明,寫出了康橋之美。這樣一幅色彩明豔的畫卷,與詩人的心情並不矛盾,正是因為它的美,才令詩人如此難以割捨!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戀之愁之哀。

五年級課文橋讀書筆記 篇三

我學習了《橋》這一課,真令我心潮澎湃呀!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在山洪來臨時,一位老黨支部書記挺身而出,指揮人們安全撤離,並且連自己的兒子也讓排在後面。歌頌了這位老漢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

課文最後才告訴我們這位小夥子和老漢是父子,使人們恍然大悟。這樣的寫法既沒有廢話連篇,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他倆的關係,起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我要學習老漢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

《橋》讀書筆記 篇四

據《總編輯序》,《劍橋中國史》主要是給西方的歷史讀者提供一部有內容的基礎性的中國史著作,雖然在具體的編寫過程中,隨著研究成果的增加、新的研究方法的出現以及研究領域的擴大,與原計劃相比,全書的篇幅有了成培的增加,但其基本的目的似乎並未改變。以我們正要評價的第三卷而言,它主要是以時間為序(時段的劃分基本上是以皇帝為單元),大致以《資治通鑑》為線索,敍述了隋唐的政治史。從全書總體來看,這樣的敍述基本上屬於教科書性質,而不是研究性質。正在編寫中的第四卷可能將主要論述隋唐時期的制度、社會經濟、宗教、民族以及對外關係等種種專題(如本書第四章敍述“和佛教僧徒的關係”時,作者出注説“詳情可參考《劍橋中國史》第4卷中S.温斯坦所寫的一章”。第216頁)。這種編排方式,與呂思勉先生所編撰的四部斷代史(《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的體例十分相似,而我們目前坊間所流行的教科書大多採用的,則是先劃分時期,然後再在每個時期之內敍述其政治、制度、經濟等狀況,文化部分被置於全書之末,一統介紹。兩者相比,我以為前者更為可取。

面對這部二十年以前西方學者編寫的教科書式的隋唐政治史,我們覺得實在難以置評。作為教科書,它主要是對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綜合和吸收(當然也包括執筆者的成果);他們編寫時所能參考的也祇能是二十前的研究成果。用這二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進展作座標來品評這部二十年前的著作,不僅有苛責之嫌,也實在沒有多大意義。

但這祇是從整體上來説的。由於書出惺鄭瑢懽魎平有參差是自然的。全書共十章,第一章“導言”屬於概觀性的東西;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別敍述了隋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后·中宗和睿宗、唐玄宗時期的政治史;第八章“中唐和晚唐的宮廷和地方”,是圍繞唐後期中央與藩鎮的關係展開的討論;第九章“晚唐的宮廷政治”,主要敍述的是唐後期(宣宗以前)的中央政治,但其第一節“安祿山之亂及其後果”與第八章多所重複,而其深度卻又遠遠不及。第十章“唐朝之滅亡”是懿宗以後的政治史,其中心是唐末的社會動亂。第七、八兩章寫得最有深度,已不僅僅是對政治史事的梳理和敍述了。

許多學者都將唐後期的政治史概括為藩鎮、宦官、黨爭三項,學術界研究的重點也確實是在這三個方面。這三個問題也是本書著力比較多的方面,但頗具新意、很有啟發的是關於藩鎮的研究,即本書第八章。

最早人們對藩鎮的認識是粗湹模以為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就進入了藩鎮割據的時代,以後又進一步惡化,最終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台灣學者王壽南先生完成《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大化書局,1978年)才使我們比較清晰地認識到,在唐後期,並不是所有藩鎮、在所有時期都是跋扈於中央的;換言之,藩鎮對中央的跋扈有時間性和地域性。八十年代大陸學者張國剛先生發表《唐代藩鎮的類型分析》(見其《唐代藩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將唐後期的藩鎮分成河朔型、中原型、邊疆型、東南型四類,其中割據於中央的是河朔型。這實際上是將藩鎮對中央跋扈的地域性進一步予以明確化了。不論藩鎮是不是一級軍鎮合一的實體,它之所以能夠跋扈於中央,根本原因是其擁兵;沒有這一基礎,它就不可能跋扈於中央。安史之亂發生以後,許多地方利用各種契機、通過各種方式都已擁兵;在其擁兵的條件之下,它對中央的態度,實際上反映著中央是否能夠有效地控制它。因此,中央對藩鎮的控制,才是藩鎮與中央關係的關鍵:中央有能力控制之,則藩鎮所擁之兵就能為中央所用,否則就極易出現跋扈於中央的局面。本書第八章的作者C.A.彼得森先生在認識唐後期中央與藩鎮的問題時,恰恰抓住了這一關鍵。他將藩鎮分成“自治的藩鎮”和“忠於朝廷的藩鎮”兩大類,在敍述安史之亂以及安史之亂以後的代宗、德宗、憲宗各朝與藩鎮的關係,在論述中央政府企圖對藩鎮進行限制的種種措施(如裴垍對賦税上繳之制的改革,將駐守於支郡之兵劃歸州刺史統領以削弱藩鎮對軍隊的控制力量等)、以及藩鎮的文職化時,都是緊緊圍繞著“控制問題”來展開的。這無疑大大深化了我們對藩鎮問題的認識,因此它已不僅僅是研究視角的變化了。當然,在敍述上似乎不如第七章那樣有條理。

崔瑞德在第七章關於玄宗朝政治史的敍述中,有許多值得研究者重視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可能囿於本書的體例而未能得到充分展開。比如,關於710年到720年間宰相構成的分析(第346頁);關於中書、門下的合併(他認為這是在714年至720年間門下侍中和中書令從未同時在職的情況所導致的。第349頁);關於李林甫財税改革的意義(政府放棄了税率、勞役以及財政管理實施細則全國一致的總原則。第400頁。另參417頁);指出主持科舉考試的機關由吏部轉至禮部,是“削弱吏部控制官員出仕和他們關健的早期生涯的壟斷權”(第403頁)等等,都很有啟發性。特別是他通過對玄宗朝宰相任用的分析,來對這一時期政治格局變化的把握,尤為精彩;比那些簡單地鋪陳史事,或套用現代政治學的概念所進行的簡單解説,或就具體事件發表幾句不痛不癢或似是而非的議論或推測要高明得多。這表明了他對當時政治理解的深度,以及對相關問題的敏鋭的觀察力。

大陸有關隋唐斷代的著名的教科書,如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王仲犖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冊1988年、下冊1990年),有關政治史的部分,份量都很有限,祇是一種粗線條的勾勒。呂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中華書局,1959年)有一半的篇幅敍述這一時期的政治史,但有關隋及唐前期的內容,側重於開邊和武功。《劍橋中國隋唐史》中的唐前期的政治史則側重於朝廷或中央的政治格局,主要是圍繞各個皇帝在位時期的執政宰相及其所面臨的社會、政治問題而製定的相關政策及實施狀況來展開的。這從以下章節的標題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來——第二章第二節“開國者隋文帝及其輔弼之臣”,第三節“隋代面臨的大問題”;第三章第三節“(唐高祖)對內政策”;第四章第一節“太宗朝的羣臣”,第三節“國內政策和改革”,第四節“旨在加強中央權力的政策”;第五章第三節“高宗的對內政策”;第七章第一節“玄宗在位初期:姚崇和宋璟”,第二節“玄宗中期”(主要內容是宇文融、張説、蕭嵩和裴光庭的內閣、調和班子:裴耀卿·張九齡和李林甫等),第三節“李林甫的掌權”、第五節“楊國忠的掌權”,即玄宗晚期的政治。

本書的敍述方式也與我們國內的同類著作有很大的差異,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就是他們採用了現代政治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和概念,大量使用了諸如“社會結構”、“社會精英”、“公共工程”、“國家利益”、“政治上的機會主義”、“濫用權力”、“政治清除”、“行政上的延續性”、“方針路線”、“行政質量”、“人口增長和再分配”、“宮廷政治”、“醜聞”、“行政傳統”、“擴張主義”等名詞。這些概念以及與此相關的描述方式,有時甚至讓我們感到作者給我們敍述的不是一千多年前的史事,而像是在我們身邊剛剛發生的事件。對當時政治制度的認識,更充分地反映了他們所憑藉的現代社會科學對他們歷史認識的影響。比如,談到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後所面臨的問題時,作者説:

如果隋不準備成為另一個短命的政體,如果它要發展成一個穩定有效率的政府,還有艱巨的任務有待完成,而楊堅也為之獻出了他的餘生。(第62頁)

用政府的“穩定”與否和“行政效率”來認識政府的咦鰨瑏K無不可,但一個王朝的短命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恐怕還不是這兩個方面;帝制時代的政府與政治,與三權分立和民選政府背景下的的政治與政府,有本質的區別。再如對唐高宗時期的政治制度的描述和認識,他們認為:

高宗繼承的是一個穩定的國家,它具有一套順利地發揮作用的制度,一個受集權的法制約束的行政體系,其中各官署的職責都由法律作了周密的限制和規定。制訂出的兵制和財政制度把中央政府的直接干涉減少到最低程度。政府主動實行的政策被嚴格地限定在維持秩序、處理軍事任務以及管理土地制和税制等方面。事實證明,這套行政體制具有非凡的持久性,在缺乏堅強的上層直接領導時又具有明顯的彈性。它經受住了高宗統治的緊張時期、武后篡權時期和她垮台後唐皇室恢復時期的考驗。它的設置是為了使它能在最低限度的中央積極指導的情況下繼續發揮作用。(第270頁)

這恐怕是作者通過對現代政治學的理解,構築出來的對古代的想象。政治制度有極強的沈澱性和延續性,即使是通過戰爭這一極端方式改朝換代之後,制度的核心內容常常並未因此而改變。政治制度的沿革演變雖然一定會受到政治的影響,但有其自身的規律或所謂內在理路。此處通過對高宗、武則天時期政治動蕩的強調,以説明制度的合理性,實在欠妥。又如對使職差遣的認識。作者認為武則天上台後,努力擴大皇權而限制相權,其中一個證據就是她“臨時任命和在京師外執行長期任務的情況比以前更加頻繁”(第307頁)。談到宇文融的括户時,作者認為這一行為遭到反對的真正原因,“與其説是針對重新登記,不如説是針對進行再登記時使用的非正規制度的方法”(第384頁)。這兩處涉及的都是使職差遣出現這一情況。使職差遣雖然是在當時的正式政府部門,即三省六部五寺九監及地方行政部門之外又臨時因事設立的“職位”,而且在日後的發展中,這些職位也確實越來越重要,並使原來相當一部分正式政府部門的官位成了官員地位和待遇的標誌,但是從總體上看,使職差遣在其産生、發展過程中,與原來政府部門的衝突雖然存在,卻並沒有如此嚴重。在另一處,再一次涉及這一問題時,作者説:“玄宗沒有沿著更加合理的路線改進他的總的行政系統。相反,政府祇是努力根據具體情況,通過任命專‘使’,一個個地處理它最緊迫的經濟和政治問題。”(第577頁)我們不知道作者所説的“更加合理的路線”是什麼;但我們認為,與其為古人設想一種所謂合理的路線,不如將事實上已經出現的使職差遣視作唐代政府改革的一種方式。又如,對玄宗時期設置的按察使,作者認為“它在中央政府和州之間設立了一級常設的中間權力機構”,它“是一個諮詢性的視察機構”,“它沒有行政權和道的實際民事司法權”(第402頁)。一方面説它是“中間權力機構”,另一方面又説它是“諮詢性的視察機構”,兩種表述似乎存在矛盾;同時,以“行政權”和“民事司法權”來認識,也欠妥當,因為當時的地方政府的權力中並沒有嚴格區分行政權和民事司法權。總之,作者對當時制度的理解,似乎要比對一般政治事件的理解更為困難一些。

此外,“人民”或“羣小痺詁F代政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帝制時代,他們的作用恐怕更多地表現在特定的時期,如民斜﹦又畷r。但本書作者似乎並不這麼看。在武則天統治時期,作者特別提出了“人民”或“羣小睂λ的態度:“傳統歷史學家的種種評價很少注意羣械木硾r。……在人民中間,武后甚至可能是得人心的。”(第329頁)但我們不知道民袑ξ鋭t天上台或被迫下台,究竟如何起了作用;所謂“民心”云云,恐怕無從談起,因為當時實在沒有民意表達的合法途徑。關於唐後期藩鎮的問題,作者感歎:“最難從文獻中瞭解的藩鎮的行政特徵是藩鎮當局與當地人民的確切的關係,以及在它們的轄區得到多少人民的支持。”(第521頁)在談到唐後期中央與淮西節鎮的對抗時,作者也特別提到“何況淮西還得到當地民械撓辛χг”

橋的讀書筆記 篇五

讀了《橋》這篇文章,我有很大的感受。

《橋》主要講述了:有一天,在一個村莊裏,山洪向村莊狂奔而來,人們驚慌失措。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一直沉穩、果敢地指揮着,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自己和兒子卻都犧牲了,他也不後悔。

這篇文章用了很多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對比。作者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洪水的可怕,可以看出老漢的高大形象。

作者還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老漢的沉着、鎮定。面對可怕的洪水,人們是跌跌撞撞、亂哄哄、瘋了似的,而老漢是威嚴的、冷靜的,由此可見老漢是個臨危不亂的人。

我還讀出了這篇文章的三大特點:一是構思新穎,巧設懸念,前後照應;二是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氣氛;三是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了這篇文章的表現力。

文章中的老漢是心繫羣眾、臨危不亂、先人後己、不徇私情的人。文章《橋》這個題目的意思是:老漢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眾的“橋”。

老漢的行為令人感動。希望大家也可以去看看,非常推薦你去看!

《橋》讀書筆記 篇六

普通的橋是用石頭搭建而成的。而這個曾經挽救過一百多人的橋,卻是用兩個人的血肉之軀而搭建起來的啊!

黎明時,一個村莊的洪水爆發了,一百多人來到一個木橋前,因為有了老支部書記的指揮,全部的人都安全地過了木橋,可他和兒子卻犧牲了。

這篇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詞手法,描寫了山洪的可怕,又體現了老漢的捨己救人,臨危不亂。

短文中也寫出了他的兒子,老漢並沒有讓兒子先走,因為兒子是黨員。老漢讓黨員排在後面,他的兒子衝上前,他反而把兒子拉了出來,表示了老漢不循私情,無私無畏。

老漢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是顧全大局。因為如果老漢不阻止兒子,那些黨員一看到他的兒子排在前面,那自己也就會不遵守,這樣,橋塌了死的人會更多。

讓我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句話寫出了老漢的沉穩、冷靜、威嚴。與人們的驚慌形成了對比,表現了老漢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老漢先人後己的精神很可貴,他的責任心是我們都需要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dushu/ppmdz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