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赤壁》觀後感精品多篇

《赤壁》觀後感精品多篇

《赤壁》觀後感精品多篇

赤壁觀後感 篇一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詩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之作。

發生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成起着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赤壁之戰的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其三十四歲的孫吳軍事統帥周瑜,乃是這次戰役中的頭號風雲人物。

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蹟的慨歎。在赤壁大戰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經過了六百多年,還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現在被人發現了。經過自己一番磨洗,鑑定了它的確是赤壁戰役的遺物,不禁引起了“懷古之幽情”。由這件小小的東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的年代,想到那次重大意義的戰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鬥中的主要人物。詩的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後兩句是議論。在赤壁戰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勝了數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的時刻,恰好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這次戰爭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而且因為這次勝利的關鍵,最後不能不歸到東風,所以又將東風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並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卻從反面落筆:假使這次東風不給周郎以方便,那麼,勝敗雙方就要易位,歷史形勢將完全改觀。因此,接着就寫出假想中曹軍勝利,孫、劉失敗之後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鋪敍政治軍事情勢的變遷,而只間接地描繪兩個東吳著名美女將要承受的命運。如果曹操成了勝利者,那麼,大喬和小喬就必然要被搶去,關在銅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銅雀台在鄴縣,鄴是曹操封魏王時魏國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臨漳縣西。

最新《赤壁》觀後感作文 篇二

《赤壁》上在去年看完後,就一直在等下。因為上部是我們一堆人去看的,所以下也要原堆人馬一齊去看才覺得過癮。原堆人馬中因為有幾位沒有民生信用卡的,所以商定大家等到週二一同去看。昨天晚上原堆人馬齊殺電影院,聲勢浩蕩,以至於我買票説出張數時,售票員特意提高嗓門重複了一遍來印證,哈哈。

《赤壁》下中,加了一些導演自己的安排,有些細節是歷史無法查證的,也可以説是歷史上沒有的。繼續延用上部的搞笑語言,包括曹操這個角色在下部中也有不少喜劇色彩。看過張豐毅的專訪,他説在上部中自己徵得導演同意後,將一些台詞改掉了;在下部中,也可能為了迎合整部影片風格、也可能為了讓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更加生動,不再那麼嚴肅,沒有再刻意的去改台詞。我的理解是,既然讓觀眾發笑,那就笑個夠吧。下部中主要就是戰爭場面了,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在吳宇森的精心導演下重現,場面宏大,有聲有勢。血腥的場面過後,周瑜放走了曹操,並説了一句“我們都輸了”~~~望着倒在血泊中成千上萬的士兵,我的心也沉重了,突然想到一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還在回味,影院的燈突然亮了,氣得我又想罵人~~~~再多的細節不説,呵呵,是我寫觀後感的習慣,還是留給朋友們去影院觀賞吧,要不然我都説完了,看電影便會覺得索然無味了,這也是我從來不看影片首映禮的原因。

下部不細説,上部已過去多時,現收集上部中搞笑語錄貼出,與大家同樂!貼出之前,先賣個小關子,上部中有一個細節,一匹小馬出生,小喬説這小馬出生在荊楚,就叫“萌萌”吧。為何叫此名,一直不理解,昨晚看完下回來,在一個羣裏和網友“探討”,最終覺得一網友的解釋實在叫高:“荊楚二字都是草字頭,又意指日月同輝,再有兩軍聯盟之意,所以取萌萌吧。”此言一出,全羣鼓掌。

《赤壁》觀後感 篇三

雖然本人沒看《赤壁》下,但看完上集後便深感導演的創造力之豐富,近日看到《赤壁》原作者史傑鵬先生的博客文章,便將之轉來。其觀點並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亦屬原文作者所有。以下為史先生的一些觀後感:

(1)孫尚香跑到曹營去當細作,且不説一個女人怎麼逃過同營士卒的眼睛(不要拿花木蘭來比,花木蘭是北方少數民族的下層女人,本身就幹慣了粗活。而孫尚香卻是金枝玉葉),突然多出來一個人,難道同營士卒不會覺得奇怪嗎?軍營的制度是編伍,每五個人由一個伍長率領,大家互相之間應該是非常熟識的。孫尚香從哪冒出來的,同僚不會懷疑?

(2)孫叔財其人,從表現看幾乎是個弱智,很難想像治軍嚴整的曹操會讓這麼一個弱智當千夫長。東漢軍隊也根本沒有千夫長這種官職(匈奴人才有千夫長、萬夫長),管一千人的叫部司馬,秩級為千石,而那時中央的尚書令、丞相長史、御史中丞也不過千石,一個只是踢球好的士兵能一下子被擢拔為部司馬嗎?難不成曹操成高俅了,那還叫什麼英雄?而且這位千夫長大人竟然敢無視軍法,公然庇護孫尚香這個奸細。尤其好玩的是,一個千石官秩的人和一個普通士卒在軍營裏嬉鬧,不顧公務,也沒人來管,曹操治軍這麼寬鬆,怎麼還能統一半壁江山?

(3)孫尚香把曹營的地圖畫了來,姑且不論在那種交戰的場合,畫這個地圖有什麼意義。單説她的能力,能不能辦到?一個普通士卒,按照軍令,一般自由活動的區域是不可能太大的。曹兵眾多,連營有數十上百里,她怎麼可能都走遍?她還把圖畫在那麼大長條的布上,不嫌拖沓嗎?大概導演就想表現那個拉開裹身布的香豔場景罷,所以也顧不得什麼事實的可能性了。這倒也沒錯,藝術的真實大於現實的真實嘛。我無話可説了。

(4)小喬竟然算準了曹操會喝她那杯茶,所以深入敵營。這個情節的設置很彪悍,簡直是天才,一般有正常思維的人是想不出來的。將軍們應該好好學學,打仗時多帶幾個漂亮女眷上陣,讓她們先去蠱惑敵方主帥,把地方主帥迷得七葷八素,慾火中燒,但就是不能得逞,最後不但輸了戰爭,還眼睜睜看着美女完璧歸趙。真是絕了!

(5)孫劉兩家的主帥身先士卒,在如雨的箭矢下安然無恙。最後和敵方大波斯曹操單挑,這種情節可能是在下國際象棋罷,中國象棋好像不是這麼下的。由此也可見本大片的國際屬性。

(6)製作方面有點小小的瑕疵,赤壁之戰是發生在夏曆12月的寒冬,可是周瑜他們商量軍事時,外面卻是楊柳繁茂,一派春色。

暫時想到的就這幾條,總的來説,本片可看性不強,有點宂長。下集除了最後的大戰場面外,可看性還不如上集,畢竟上集還有點武打場面。

我上面的看法跟此片是不是符合歷史無關,很多人都説,歷史大片不是歷史紀錄片,誠然。不過我認為,就算不是紀錄片,也得看情節在歷史情境下的合理性。如果就歷史來談本片,那就更大的問題了。我這裏只舉個例子,史書上記載,曹操和蔡瑁是故交,蔡瑁本人是襄陽大族,據《水經注》,他家有個巨大的莊園,當地人呼之為“蔡洲”,他們家族多和中央大官結親,他父親的妹妹妹嫁與太尉張温;姐姐為黃承彥之妻;妹妹嫁給劉表,這樣一個世家的首領,怎麼可能是文盲,還會寫錯別字。書信上的字體和馬王堆帛書的字體很相似,很漂亮,也不像是一個寫錯別字的文盲能寫的。總之這個情節我個人覺得不舒服,改造得比較低俗。其他的歷史細節,比如漢代人根本沒有滿囤、叔財這種近代華北農民喜歡取的名字,聽起來就很土,這些就不深究了。

《赤壁》觀後感 篇四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詞,還是情節,都有不少有趣之處,下面謹就所記得的部分,列舉一二:

1、影片開頭是曹操南征,趙雲救阿斗,沒有提到這是長阪坡,後面交代説,這是新野撤退。在歷史上,劉備率領的是襄陽十萬多百姓撤退,因為行走緩慢,在當陽被曹操五千騎兵追上,一萬多士卒被騎兵打垮,不得不拋棄十多萬百姓,率領幾十騎向漢津逃竄。幸得關羽船隊在漢水接應,才揀得一條性命。長阪坡一役,劉備損失慘重,不但一萬多步騎血本無歸,數千輛輜重完全見獲,連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死在亂軍中,如此慘烈的情節,電影中毫無表現,實在可惜。影片中説劉備竟然率領十多萬百姓安全撤離,讓人大跌眼鏡。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騎繞到周瑜後面去跟他打陸地戰,這情節有些不可思議。赤壁兩岸交通應當不便,如果是平原廣隰,能繞過去打陸地戰,曹操早該想到。以曹兵陸地戰軍力之強,周瑜的數萬水兵,轉瞬就會被擊潰,還打什麼水戰?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隊上溯,在遠一點的地方渡江,從陸地夾攻周瑜,而歷史上曹操竟然沒這麼做,説明陸上攻擊周瑜軍隊後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難繞攻,往往一城就可以堵住軍隊去路,要前進,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場陸戰,在電影中虛構一個八卦陣也不大現實,那種盾牌形成的陣勢,不過一人高,很容易被騎兵馬蹄衝散,又不是土垣石牆,哪有分割包圍敵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圓盾,還搞個魚鱗陣,大概是模仿羅馬步兵,中國歷史上似乎沒有出現過圓盾,況且羅馬魚鱗陣非常堅固,幾匹馬拉起一條繩子,繩子上串幾條狼牙棒似的東西就想摧毀魚鱗陣,似乎也有點小兒科。

4、諸葛亮去東吳勸降,魯肅竟然説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練兵。要知道赤壁是當時孫劉聯兵沿長江上溯時,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麼可能預先在赤壁練兵呢?電影畫面轉瞬又切換到諸葛亮在周瑜兵營的畫面,好像赤壁就在吳都城附近,也有點不大合理。

5、關羽、張飛、趙雲的打法,有點像武俠電影,一個人撞倒幾十個士卒,除非超人。連周瑜在中箭後,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飛越而起,將箭插入對方大將的脖子,穿頸而過,似乎和歷史戰爭片有點不大諧調。而且,當時騎兵已經很發達,董卓和呂布都以騎射聞名,關羽也是策騎在亂軍之中斬顏良,為什麼電影裏的幾個主將都喜歡下馬徒戰呢?況且周瑜以主將之尊,貿然上陣,未免冒險了些罷?

6、諸葛亮給小馬接生,周瑜説要給小馬取個荊楚風格的名字,小喬説,就叫萌萌罷。萌萌和荊楚有什麼關係?小喬寫字平安,説取為周郎兒子的名字,也有點傻,平安這樣的名字也太現代了,漢末的人絕不可能取這種渾名。趙薇被稱為郡主,那時候哪有郡主這種稱呼?郡主的稱呼最早起於唐代,還是用來指皇太子的女兒。

7、趙薇竟然會點穴這種功夫,大大加深了這部電影的武俠片屬性。本來這情節放在一般電影中也似乎無所謂,但在《赤壁》這種雙方甲士弩箭對射如雨的軍事片中,突然蹦出一個會點穴的女人上竄下跳,無論如何不能不讓人覺得滑稽,這使得影片的性質無所歸屬。

8、兩軍對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長江。曹兵的船隊竟然不是沿江岸橫着一條線的排開,而是豎着形成縱深的列隊,列隊後才是陸地,試問哪有這麼寬的江面?

9、關羽教孩子念《詩經》,似乎也不可能。漢代儒學發達,《詩經》有專門的博士講授,關羽未必懂。當時蒙童課本主要是《論語》和《孝經》,以及《急就篇》之類,不會用《詩經》講授。漢簡中士兵習字簡多是《急就篇》、詔書和算術書,似乎無五經。

10、張飛在大紙上練字,當時紙張製造並不發達,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簡,電影中曹操給孫權的信都是竹簡(似乎過於節省),而張飛這個窮軍官竟然用紙練字,未免過於奢侈。

11、回光陣完全瞎扯,劉備哪有這麼多財力去打製這樣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把它磨得像銅鏡一樣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計算陽光角度計算得那麼好,反射陽光,讓對方騎兵受驚?

12、周瑜為了訓練孫權膽量,讓孫權一個人打老虎,而且不允許隨從幫助,這無異於謀殺,任何君主都會認為這是謀反,有點胡編亂造。

再就是台詞問題,半文半白,頗為失敗,就不用説了。從此片上集看,整部電影暫時還沒看到有靈魂,它想説什麼呢,歌頌劉關張的兄弟情,抨擊曹操的殘暴,敍述孫權的成長,讚揚周瑜的雄姿英發?似乎都不是,總之有點亂。另外,赤壁之戰發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這種氣候對戰爭的影響也沒有表現。當然這無關緊要,但至少顯得不夠精緻。

當然,此片也有亮點,比如曹操船隊蔽江而下的時候,雖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頗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誦:“駕九龍九合諸侯”的時候,鏡頭迅速拉遠,俯拍船隊全景,也很不錯。影片中的服飾也還行,前額發兩邊中分,皆是西漢式,士兵紗帽也是西漢式,看陽陵俑便知,惟無赤幘。有的士卒護頸甲胄,一如徐州獅子山漢楚王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漢式。小喬穿的衣服則為戰國楚式,花紋都是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鳳鳥花紋,和東漢末年的服飾只怕有所區別,不過這個關係倒不是很大。東漢陶俑出土不如西漢那麼多,畫像磚髮式不清晰,襲用西漢乃至戰國也是可以的。曹操給孫權的信,寫在竹簡上的字體,和出土漢簡很相似;小喬和張飛的字如同東漢碑刻,這些都是不錯的細節。

看《赤壁》的觀後感1200字 篇五

大多觀完影片後,可能記憶中殘留最多的是,諸葛口中的搞笑對白,再餘下是很多的廝殺場面,認為索然無味,以至於有人説出:“不好看”三個大字,無語,所謂“不好看”能夠理解為不喜歡看。

對於搞笑部分我在觀看中不太刻意去注意,只是認為這是導演為了活躍一下場內氣氛而設,所謂老劇新拍當然要幽一默,博得觀眾簡便一笑。

本人注意得較多的是整個劇情變化的描述,是否結合史實,以及劇中所演繹到的一些資料:孫劉如何聯軍,各首領的人物個性及心理變化,初戰如何戰勝的,古代作戰的技巧及手法。

Re:赤壁是來源於歷史昇華於吳宇森

赤壁也不僅僅是吳宇森腦中的赤壁,從他的構思去拍下這部片子,令我們觀眾得到更好的角度去觀賞,劇情大部分還是根據史實而來,例如,開篇一隻靈鳥駛入,畫面唯美,從此引射出漢帝的荒於政事膽小無能,之後是曹操的入場,周圍羣臣的神態形體變化無一處不反映出,曹操手握重兵權傾朝野之勢。之後,是孔融作為老一派的學者代表阻礙了他的報復,殺雞儆猴而得一死的結局。之後,對劉備展開侵略戰,逼使孫劉聯軍,由於是戰爭片,廝殺的場面是多了點,但這也貼合劇情,並且,濃墨重彩地展現了步陣和破陣,頗為恢弘精彩,聯軍首戰告捷。-

更為期待下集,火燒連環船,場面肯定比這次要更壯觀,單看這集最終快結束時初露顯現的那長江之上的數百船隻,就叫人興奮不已,十足吊足胃口,古得很,大氣的很。

Re:七嘴八舌話人物

曹操的扮演者我不太適應,覺得他不是我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而劉備孫權的扮演者還算適宜,只是孫權的普通話太過僵硬了。

至於梁朝偉,無所謂他扮什麼,反正覺得他扮什麼就是是什麼感覺。前二天重温了色戒,

那個時代背景,那個特殊身份,那份欲愛而不能愛的割捨,劇情感人,令人哽咽,一點兒也不情色,我很愛這部劇。

最帥扮相莫過於金城武了!——“且導演此次賦予他幽默的天職……

周瑜:“天這麼冷你還扇扇子”?諸葛亮:我隨時需要堅持冷靜。周瑜明白諸葛亮“略懂“音律,陣法之後,諸葛亮接生馬駒時周瑜頭也沒回地問:“這你也懂?”諸葛亮眼神飄忽:略懂,我替牛接過生。然後又來了一句:硬拉是拉不出來的。諸葛亮的這句話令人佩服。

數了那麼一堆人,忘記提趙子龍了。胡軍是如一朋友所説,演得很牛,但可惜在劇中只是配角,且身份為一名武將,這隻能怪導演沒有給這樣一名武將抖一個包袱,自然人格魅力不如主角,但作為武將演繹得還是比較出彩,但本人觀看時總覺得有他以往拍電視劇中喬峯的影子,加之是配角,所以不太重要談論他。

還有一人林志玲,我也覺得與小喬不符,年紀扮相演技,哎,都無語了……不説什麼了……沒什麼興趣説她……下集期待ING

再下一集就是火燒連環船了,更為精彩。期待……

(附詩一首)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赤壁有感 篇六

有次去長安劇院看京劇,沒有預定,是想看就去的,在劇場的售票處現賣的票,多嘴問了一句,是否每場戲都無須預定,在現場就可以買到票,售票員淡淡地幽了一默,説:“不敢保證場場都有票,但基本都能買到。要不然,京劇也就不用振興了。”確實,這就是稱之為“國粹”的京劇在當下的尷尬。

細想一下,也是,凡事到了必須要“振興”的份兒上,説句不好聽的話,就是離玩完不遠啦。

京劇的振興,是個沉重的老話題。京劇從清末民初的盛世到如今,潮起潮落,一波三折,好在,不管在什麼時候,總還是有人持續不斷地在嘗試新路子。這就是希望。

最近由張繼鋼導演的大型新編史詩京劇“赤壁”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

張繼鋼導演是張藝謀奧運會導演團隊的主要成員,也是“千手觀音”等著名舞蹈的導演。他導演的京劇其實更類似於歌劇,以歌劇的手法對京劇的劇目進行演繹是毫不奇怪的。所以我偏向稱之為“歌劇”,而不是“京劇”,雖然他請的都是有名的京劇演員擔綱,唱的也都是京劇的唱腔,但是,這和中醫與西醫的區別一樣,這是兩個概念上各自建立的體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捏合在一起的。

作為一個戲,“赤壁”在場景的製作上下了很大的投資,充分利用了國家大劇院的先進設施,運用現代化的視聽效果,場景宏大,美侖美奐。服裝,道具等無不精美並有新的創意,頗有奧運會開幕式的遺風,為京劇注入了耳目一新的元素。在場面的調度方面也不在恪守傳統京劇的上、下場、定場詩、叫板、起唱等程式,加快了節奏。

在人物的塑造上也不為歷來三國人物臉譜化的束縛,周瑜不再是氣量狹小的都督,孫劉兩家不再相互猜忌和暗算,諸葛亮也還原成致力於結成抗敵統一戰線的一位嚴肅的政治家,脱去了亦人亦仙的傳奇色彩。

但是,在劇情的安排上把曹操的戰爭目的也改了,不再是為了疆土和大一統的統治地位,而只是為了爭奪兩個絕色的女子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赤壁”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是演給外國人看的京劇,對於國人來説,傳統的以赤壁之戰為背景的京劇“龍鳳呈祥”已經是千錘百煉的經典,在劇情鋪排上,環環相扣,從政治聯姻,權力集團之間的縱橫捭闔,情報戰,後勤補給,天文地理,戰役戰術運用等各個方面在一個戲裏表現的精彩紛呈,再拿它做文章,頗有費力不討好之嫌。

況且,看“赤壁”的觀眾,有相當一部分是衝着名角去的,如果沒有於魁智、孟廣祿、李宏圖、李勝素這些一線的大腕託着,其效果可能就不會這麼好。

京劇和歌劇的重點都在於唱,在歌唱的特徵上,“赤壁”偏重於“歌”,歌詞表達的是思維的結果。“赤壁”中的唱腔快節奏的板式居多,顯然是為了迎合當今年輕人的口味,怕哼哼唧唧的人家聽的不耐煩。可是,無論歌劇還是京劇,好的戲,能流傳開的戲,為觀眾所喜愛,易於上口傳唱的唱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赤壁”中用的都是激昂的詞句,歌詞顯得過於文字化,適於閲讀而不適於歌唱,不能不説是個缺憾。而且,京劇偏重於“曲”,長於反映角色內心活動的過程。曲調隨着角色思前想後,顧慮重重的思維進展抑揚頓挫,這才有了戲曲特有的韻味。這也是這個“赤壁”我偏向稱之為歌劇,而不是京劇的原因。

京劇在音樂方面,通過之前的樣板戲,在交響樂隊伴奏上積累了經驗,“赤壁”在這方面有新的突破,鼓聲對場景烘托很有力度。但京劇的特點是京胡的伴奏,在京劇的傳統樂隊和交響樂結合的主次關係上“赤壁”還需要調整。

京劇的表現方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這些在歌劇中是無法一一都表現出來的,我們不必求全責備。京劇的振興要靠發展。京劇的發展不但是自身的發展,觀眾也要用發展的眼光支持它的發展,鼓勵和推動像“赤壁”這樣新戲的探索和創新。京劇在現在的環境下要振興,也必須要從多方入手,闡述它,分析它,甚至解構它,才能普及他的基本要素,引領年輕人走進它的殿堂。京劇經過220年的發展,程式化到了至精至細的程度,反而限制了它的創新和發展。但它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它的資源和營養可以引申到電影、動畫、音樂、歌曲、舞劇、歌劇等藝術的各個領域。在新的形式中體現出它的藝術精髓。

《赤壁》觀後感作文 篇七

昨天看了吳宇森導演的三國之赤壁的上集,感覺有一點失望,但也不算完全失望,起碼我還是想繼續看他的下集赤壁,至少吳宇森的赤壁裏面的動作和場面比三國之見龍卸甲要好看一點。

吳宇森的赤壁這部電影比較適合給那些沒有一點中國歷史常識的美國人看,但對我來説可能就不太適合,記得高中課文裏都有三國演義的段落,大學聽得又是單田芳的三國演義評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小説也在那時候通讀了一遍,之後又是徹夜玩日本的三國志,現在玩的還是光榮的真三國無雙系列的遊戲,可以説,三國的故事以及裏面的人物形象已經在我們腦海裏有了一個清晰而完整的模式了,一提到趙雲、關羽、張飛,他們的形象幾乎是固定化的,而吳宇森導演之下的這些形象和我們心目中的都不一樣了。

其實我更認同的是光榮的電腦遊戲中的三國人物形象,而且我覺得,日本人的確真正吃透了三國文化的精髓,他們的遊戲對於三國曆史中很多有趣而詳細的描寫,又沒有違背原本小説的中心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屬於我們自己的三國演義文化,一味迎合外國人所好製作的電影,是不能反映出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文化。

這一點其實我們值得向日本人學習,日本人開發的真三國無雙系列遊戲的英文版在西方也非常流行,不少老外都熱衷於這個遊戲,有的老外甚至專門為了這個遊戲而研究了中國的三國曆史和文化,這也説明了好東西,不用投其所好,照樣能發揚光大。

《赤壁》觀後感 篇八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讓我學到了很多。故事是這樣的:

曹操,字孟德。有一次,他親自帶領八十三萬大軍南下,準備攻打江東。當時曹操號稱百萬大軍,嚇得孫權連大氣也不敢出。幸好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幫助孫權,受到了孫權的熱烈歡迎。雖然是初冬,諸葛亮卻預測三天以後有東南風,於是他和周瑜商量了一條計謀。他們先派龐統去遊説曹操,讓他把所有的戰船都用鐵鏈連接起來,再讓黃蓋領兵去詐降,趁機把曹操的戰船都燒燬。等到了黃蓋詐降的那一天晚上,果然吹起了猛烈地東南風,於是黃蓋放出了許多火船。只見那些火船乘着東風,飛快地衝向曹操的戰船。可曹操的戰船被鐵鏈拴在一起,不能掉頭,無法逃脱,因此,一轉眼就被全部燒燬了。曹操大敗。

看完《赤壁之戰》,我對諸葛亮又敬佩有羨慕。他不但能打仗,能製造木牛流馬和噴火巨獸,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測出三天後有東南風,對赤壁之戰的勝利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以後一定要向諸葛亮學習,學習他博覽羣書、刻苦求學的精神。我會每天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好好做作業,還要讀很多的課外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做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社會有用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59od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