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觀後感 >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同上一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學習心得 篇一

北京時間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徵程中,要發揚載人航天精神,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能量。

“位卑未敢忘憂國”,黨員幹部要有能吃苦的韌勁。在《成功的花》中,有這樣的語句:“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面對載人航天工程起步晚、基礎弱、底子薄的困境,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沒有逃避問題,而是選擇迎難而上,在航天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的背後,是數以萬計的航天工作者默默奉獻、砥礪前行,才迎來了今天航天事業“成功的花”燦爛綻放。新時代新要求新風貌,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汲取“航天精神”的養分,深刻領悟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的內涵,並將其中的內涵外在化,付諸於實踐。面對困境,要敢於多接幾回“燙手山芋”,多做幾回“熱鍋上的螞蟻”,面對風險隱患,滿懷“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情懷,下足苦工、做夠實工,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盛景。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黨員幹部要有能戰鬥的拼勁。毛澤東同志曾言:“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董必武先生也曾以“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表達關鍵時刻“堅持”的重要性。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規模最龐大、系統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可靠性要求最嚴和風險挑戰最大的系統工程。但廣大航天工作者夜以繼日,不斷探索前行,時刻保持激昂的戰鬥激情和精益求精的執着,克服一座座“高山”,戰勝一個又一個的“攔路虎”,跨越一個又一個的“絆腳石”,迎來祖國航天事業的春天,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強大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賡續保持敢於吃苦的優秀品質,做到敢為人先,辦事雷厲風行。面對突出或重大問題,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面對影響人民羣眾利益的難題或問題,要有“寶劍鋒從磨礪出”的堅毅和忍耐,斬斷影響人民羣眾利益的一切不利因素。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黨員幹部要有奉獻的真情。人民就是江上,江山就是人民,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意識,守護人民,守衞着江山。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風向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始終把不慕名利、不計得失作為自身的“座右銘”。我們要牢固樹立奉獻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將自己的發展融入到人民幸福生活的偉大民生工程建設中去。做到真正把羣眾冷暖放在心頭,把人民的需求裝心上,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把人民羣眾所想所願所盼付諸於實踐,用成績迴應人民羣眾的內在需求;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豪情壯志,在波瀾壯闊的新徵程中,用汗水鑄造美好的新藍圖。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優秀 篇二

4月16日,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號乘組順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在央視的直播畫面中,廣大觀眾看到了現場有駱駝跑過。很多網友詼諧地説,看到駱駝我們就放心了,因為這諧音是“落妥”,意味着落地穩妥;有眼尖的觀眾説,一共有三隻駱駝跑過,見證着三名英雄航天員“落妥”!看到這些,我們一直懸着的心也落地了,妥妥的自豪感幸福感責任感油然而生。

已“落妥”、請放心,彰顯的是中華民族對偉大復興的自豪感。

航天員翟志剛説,感覺非常良好,向祖國和人民報告,我們圓滿完成“神十三”飛行任務!這句話,讓所有的華夏兒女精神為之一振。回顧我們的航天事業發展史,就是一部向着偉大夢想進軍的歷史。幾十年來,一代代航天人隱姓埋名、捨生忘死,在渺無人煙的大漠戈壁、深山老林裏,秉承着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的決心,攻克了一項項“卡脖子”技術,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人間奇蹟,將“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寫在浩瀚的太空中,寫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靈深處。如今的中華民族,正以劈波斬浪的一往無前,奮進在偉大復興的新徵程上,每個人的自豪感,都寫在一張張笑臉上。

已“落妥”、請放心,洋溢的是中國人民對國力強盛的幸福感。

航天員王亞平説,我也想跟我的女兒説,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這句話,令無數中國人民感動得熱淚盈眶。回顧我國的航天發展史,不僅是一部中華民族自主創新的奮鬥史,更是一部揚眉吐氣、壯我國威的輝煌史。從以錢學森為傑出代表的航天技術領軍人,到以王永志為代表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設計師們,再到楊利偉為代表的航天員們,不管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我們前進的步伐從未停頓。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從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到嫦娥探月工程,從“天問”火星探測到長駐空間站183天的“太空出差”,我們見證了偉大祖國從一窮二白走向繁榮富強,每一箇中國人的幸福感,都寫在一張張的笑臉上。

已“落妥”、請放心,激發的是黨員幹部對肩負使命的責任感。

航天員葉光富説,我也實現了我的飛天夢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國報到!這句話,令無數黨員幹部熱血沸騰。在前進的道路上沒有坦途,總是充滿着荊棘和坎坷。載人航天工程更是如此,這是一項科研活動,有無數環節、無數細節需要精準把握,凝聚着數十萬人的心血和汗水,有很多急流險灘甚至驚濤駭浪需要勇敢面對。幾十年來,無數航天人堅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開拓進取的鑽研,在人類航天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生逢盛世、肩負重任。黨員幹部要充分汲取載人航天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以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拼搏進取,讓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寫在一張張笑臉上。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學習心得 篇三

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順利完成預定任務返回,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成功着陸。三位航天員成功着陸後,一時間,“感覺良好”這個中國航天人的專有詞彙在網絡上再次刷屏!

神舟十三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航天紀錄。神舟飛船首次太空徑向交會對接、中國人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中國女性首次出艙活動、中國人首次在太空過春節、神舟飛船首次快速返回……一個個的航天紀錄告訴我們“感覺良好”絕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輕鬆,這背後是無數人的努力拼搏和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在支撐着一切。

“感覺良好”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韌不拔。中華民族從不畏懼任何挫折和失敗,只會把它變為成功的墊腳石。越王勾踐卧薪嚐膽數載終成春秋五霸,司馬遷忍辱負重寫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抗日戰爭時期正是劉胡蘭、楊靖宇這樣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才為我們建立新中國……“感覺良好”是幾代華夏兒女朝着一個目標不放棄的奮鬥成果。這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完美詮釋。

“感覺良好”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艱苦奮鬥。中華民族從不畏懼困難、也從不怕吃苦。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鐵人”王進喜;“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祿;回鄉奉獻、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紮根脱貧一線、鞠躬盡瘁的黃詩燕……“感覺良好”是“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的民族英雄們奮鬥得來的。這是中國人民的力量之基,是民族自豪感的由來,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生動闡釋。

“感覺良好”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的繼往開來。民族想要生存,就必須要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我們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改革開放的春風,讓我們重新回到了世界發展的大潮中來;正是袁隆平禾下乘涼夢,我們才能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正是載人航天的發展,中國人才得以奔赴星辰大海……“感覺良好”是新中國幾十年發展創新的成果。這是中國人民的力量源泉,是民族的未來,是“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的精準註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guanhougan/7ym7n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