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1

當同學們看到簡愛兩個字時,應該會誤以為這個詞的意思是簡單的愛情吧!其實並不是,這是一個人的名字。

簡愛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但在舅舅的請求下,舅媽收養了她。很不幸,舅舅因某種原因而失去了生命。但簡愛並不喜歡生活在那兒,因為生活在舅舅家。簡愛遭受了許多兄弟姐妹的欺負。在多次欺凌下,她忍無可忍,去拼命反抗。接着她被送到一所學校,認識了海倫。但因學校不富裕,同學們半飢半飽,導致許多人感冒。海倫從而失去了生命。那時簡愛非常悲痛,打算自己出來工作。

簡愛來到桑恩費爾德莊園,成為阿黛勒的家庭教師。這座莊園主人是羅切斯特,因為簡愛的某種精神讓羅切斯特感動,從而他就愛上了簡愛。也因簡愛的正直,羅切斯特把她看做為精神上的朋友。就在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才知道羅切斯特有了妻子,認為自己被欺騙了,自尊心受到了打擊,毫不猶豫地離開了她。她不受富有的誘惑,讓人敬佩。後來,羅切斯特為了拯救生活中的妻子而受了重傷,身體損失嚴重,失去生活的能力。當簡愛聽到這個消息時,她被羅切斯特所做所為而感動,又重返回到他的身邊。

簡愛很堅強,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讓我們知道在生活中要自強自立。

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做了剝豆角示範,讓我學着她做。而我去嚷着不會做,媽媽説:“做什麼事都需要耐心的。”聽了這番話,我開始學着剝,突然覺得只要有耐心,做什麼都會覺得很快樂。

簡愛讓我明白了許多精神品質,如自強自立、勇敢、有一顆純潔的心。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2

看過朱教授的理想的教師,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不禁想到理想的幼兒教師是什麼樣的呢?

記得愛爾維修曾經説過:人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時期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和家長。那麼怎樣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兒教師呢?幼兒教師應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專業的知識,並細心的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當然專業知識並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點專業,對於專業以外的東西一概不知也毫無興趣。比如:

他們非常缺乏常識,就像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們對時事等問題發表的拙劣看法,時常成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兒老師應該胸寬廣,富地獻身精神,充滿仁愛之心,理想的老師應該能夠看到矛盾和缺陷,並立志去解決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確地對待工作中的問題。

(一)愛心

如果一個教師在孩子做錯事以後也不告訴原因就斥責或打罵,而不是耐心的講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頑固、冷酷、殘忍,會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內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耐心

對待孩子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煩,都應該做到孩子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在向孩子傳播知識和方法時決不能嫌麻煩,敷衍塞責,應該了事,一定都要真實合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為對社會矛盾和缺陷有辨別能力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孩子潛在的能力。如果培養出來的人辨別不出人間的好壞和善惡,對世界沒有思考的認識,這類人越多將會成為社會的累。

(三)責任心

如果一位教師沒有責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來上課了,是否學會了?孩子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他一概不知,這樣的教師我想是不會教出好學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忘記自己的責任或對工作不負責,後果不堪設想。

(四)溝通和理解

溝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長和老師還是孩子和老師等等。如果一個老師對溝通技能方法的掌握非常好,與孩子示來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緊密相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家學會與家庭成員溝通,在幼兒園學會與教師同位的溝通技巧,當他走入社會時,他也能很快地與他人溝通,更重要的是與他們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講理的亂説一通。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因此我們教師應取長補短,盡力讓自己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3

?孩子,你慢慢來》,書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抓住了我的心。作者的文筆細膩,全書藴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的愛的氣息。

這是一本記錄作者的兩個孩子的成長的散文,簡單的文字,淺顯的語言,母親的想法,孩子的天真,在書中表露無疑,作者並沒有長篇大論的談論關於教育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在敍述發生某件事情時,母子間的反應和對話,非常的生活化。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她自己的教育方法,用温情引領孩子認識世界,鼓勵他們自由、理性地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地成長。她隨時隨地耐心地教孩子認識自然萬物——天上的雲、路上的車……這些文字是那麼地樸實、細膩,簡潔地還原着一幅幅歲月畫面,沒有議論、抒情、感慨,只是簡潔的描述,讓讀者看到,聽到,觸摸到,然後若有所思。孩子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母親慢慢地走。作者有時也有迷惘:要不要孩子在台灣的幼稚園接受一點中國文化的傳統教育?怎麼跟孩子解釋“神話、迷信、信仰”的不同?作者所有的愛都在細微,耐心中付出。作者懂得:愛,必須對幼小生命尊重,尊重緣於平等——從孩提時代起,就告訴他:你的名字叫做“人”。也因此,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才不會簡單地去粗暴指責,才能逐步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正直、誠實、優雅和擔當……

這是孩子的成長手記,也是極好的啟蒙日誌。温情的教孩子看這個世界,鼓勵自由和理性的思考,用安靜、潛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平常瑣碎的句子,也因為有愛而動人。長長的成長之路,要慢慢的讓孩子吸收豐富的營養,培養他們珍貴的品質——善良、同情、誠實、優雅和責任,收穫友誼和愛。

孩子對於女人究竟意味着什麼,那漫長的孕育之苦,隨着一個小生命的出現化成無限的甜蜜和喜悦。小小的身體將帶着女人的烙印,延續着她的情感,他們彼此陪伴,以全新的心情體驗生的痛楚和喜悦。她覺得那個生命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是自己跨越生死迎接到的寶貝,他將是她的全部。我細細的看過她寫的每一段親身體會,當我再經歷的時候,感覺是那樣真實,她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

“孩子,你慢慢來!”給了我很多啟發,是啊,你慢慢來,慢慢的等你長大!

作為一名母親,有了寶寶以後,我看見別的孩子,會有一種忍不住的關心,一種出自母性的表現,不像曾經的我,對別家的孩子提不起興趣,因為那時自己還沒有成為母親,對小寶寶的感情也是從自己的寶寶身上開始培養起來的。

當大人覺得對於小孩該學習什麼,該瞭解什麼,總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小孩的身上、腦海中。可曾問過小孩的意願?也許小孩的身心發展是不成熟但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意識;也許動作很慢,但總有做好的時間,不要看到慢騰騰,就強加其成人的模式。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有時會很生氣,有時也會對學生很大聲。我是否能夠細聲細氣地和學生交流,讓學生能愉快地接受我的建議。我是否能不批評學生,而換一種方式來教育學生。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上充滿歡樂。老師要帶給他們歡樂,而不是無窮的壓力。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教育不是賽跑,教育學生應該慢慢來,多給學生一點時間,多給學生一點耐心,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必須與家長一起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長。我想對所有的老師們、家長們説一聲: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作為一名教師,從書本中吸取知識是再正常不過了。但作為一名幼兒園的幼教,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去“讀書”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變得方便,但同樣,生活的節奏也變的更快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很少再有機會去接觸書本,甚至是電子書籍。

而在這次的閲讀活動中,我們意外的得到了參與閲讀的要求。儘管很意外,但是對我來説,也不失為一種難得的充電機會。對於這次的閲讀,我選擇了基本與幼兒相關的書籍以及一些童話。這些都能給我的工作帶來幫助。以下,是我讀書的心得體會:

一、對幼兒知識書籍的感受

這次的閲讀,給了我很多的收穫,尤其是這些幼教知識書籍,這些書籍記載的都是一些篇幅較短的實用知識經驗,我每次都是趁着幼兒午睡或者自己休息的空閒時間來閲讀。

儘管只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看書,但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幫助可不小。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實用性非常強的經驗!我們老師之間常常互相交流,但是卻漸漸的沿用了一套在學校中教導的方法。但是通過閲讀,我學習到了不少更為出色的小技巧。這些不僅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方式,更讓我在各種活動和遊戲中想出了不少的好點子!大大的豐富了我的教學。

此外,我也學習到了不少的幼兒知識,並且認識到了我們平常一些習慣中的錯誤,我不僅僅自己吸收了這些經驗,並且還和老師們交流,經驗,將自己的收穫交流了出去,讓讀書的效益更大化!

二、對童話閲讀的體會

選擇了童話,本身是為了讓我能更多的掌握也些教學材料,也能成為一些實用的比喻。但是,通過童話的閲讀,我發現受益的不僅僅是幼兒,看着這些童話中的美好故事,我自己也深受其感染,在教學中要和更能理解幼兒們的行為習慣,並且能更好的去引導他們。

童話並不僅僅是安撫孩子們的故事,它對於每個人都是一種幫助。

三、心得感受

此次的閲讀,不僅僅豐富了我的知識,更是讓我更加的熱愛這份工作。同時,我也在閲讀中認識到,自己如今的知識並不足以完成教學,作為一名教師,我必須不斷的累積,不斷的豐富自己!為此,我會好好的保留這個閲讀的好習慣,在今後的也不斷的提升自己!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4

這幾個月來,我發現兒子自信了,我説什麼他都能聽進去,不會與我對着幹,感覺他越來越好帶了,而且比以前開心活潑了很多。我發現他的這些變化都是從我看了李雪寫的那本《當我遇見一個人》這本書開始的。

前段時間,我和兒子的關係充滿了糾結擰巴,我想給他愛和自由,卻又被恐懼焦慮抓住,心裏想好好愛他,説出口的話卻變成了威脅與詛咒。歸根結底是因為我自己的狀態沒有整理好,沒有安全感,我自己內心不安寧,有可能還有一點抑鬱,不能抱持兒子的任何情緒,看不到也感受不了兒子真實的感覺。

當他説要買玩具的時候,我便批評教育他説家裏不是已經有一大堆玩具了嗎?還買那麼多回去幹嘛呀?並且指責他總是把玩具買來之後就堆在家裏,不玩了,浪費我的錢。每次一聽我這樣説,兒子馬上變得垂頭喪氣。有時遇到他特別喜歡的玩具,他便會站在那個玩具旁邊,默默的流眼淚,不願意離開。

面對兒子的眼淚,有時我會非常憤怒,有時也會覺得很難為情,為了擺脱這一窘境,我會拿出殺手鐗,對他説:“你再這樣,我就把你送到你爸爸那邊去。”一聽我這樣説,兒子便會馬上哀求説:“媽媽,不要!”

想當初剛來深圳的時候,我剛剛找到一份工作,壓力很大,有時我會把這種焦慮無助的情緒發泄到兒子身上,特別是當他學他爸爸那樣撅着嘴的時候,我更是怒不可遏,我會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看,滿眼都是怒火。兒子那段時間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後悔,心疼他。

兒子經常讓我給他買玩具,以前我老是把握不住這個度,總是左右搖擺,有時候覺得應該滿足他,讓他開心快樂一點;有時候又覺得,這樣慣着他,會不會讓他以後不知道節制啊!

剛好李雪的這本書裏面談到這個問題,她的觀點是要誠實迴應孩子的需求,對於是不是要百分百滿足孩子的慾望,取決於父母的能力和意願,有能力也願意滿足,那就輕鬆愉快的盡情滿足,多多益善。沒能力或者不願意滿足,就直言相告,我暫時沒有能力滿足你,或者我就是捨不得花錢。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誠實。誠實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滿足,也會知道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自己配不上,將來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豐富的物質生活。

看了李雪的這本書我才知道,及時滿足孩子慾望的重要性。兒子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向我要錢,看到我去超市買東西,見我拿錢出來他就要,看到售貨員找我錢他也要,以前我會拒絕,現在我會給他,他要多少就給多少,然後呢他就存在一個收銀櫃的玩具裏。

有時我去超市買東西,兒子他會主動的説:“媽媽,用我的錢嘛!”從他的收銀櫃裏拿一些錢給我,我向他道謝時他一臉的自豪;有時他也會捨不得,説:“媽媽,我沒多少錢了,你還是用你自己的錢買吧!”

現在兒子對於玩具他不會那麼強烈地爭着吵着要買了,一般他説要買的玩具我也會買給他。李雪在書中説,父母無論貧富都可以向孩子傳遞: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那麼孩子未來自然會物質豐盛,而且不執著於奢靡。

請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與他分享工作並獲取金錢的樂趣;請不要再嘮叨“珍惜,別浪費”,而是告訴孩子你值得擁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請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養家多麼不容易”,而是講述你為這個家庭奮鬥的自豪和滿足。為了孩子將來物質和精神的豐盛,請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匱乏感,將希望傳遞給下一代。

中秋節那天,我問兒子想吃什麼,他想了想説,想吃方便麪。於是我帶他去超市買了一包紅燒牛肉麪,中秋節那天我們倆就一起吃方便麪。我發現偶爾吃一下方便麪,其實味道也還不錯。現在我遇到一個新問題就是他每天跟我一樣睡得很晚,這個問題想要解決,我知道關鍵在於我自己,我要改變自己熬夜的這個壞習慣,如果我能做到早睡早起的話,他才會改變。

?當我遇到一個人》這本書的作者李雪,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孩,她自己雖然沒有生孩子,可是卻一語就抓住了母嬰關係的本質。童年的親子關係模式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她的這本書,與傳統的育兒書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她的這本書是道,其他的育兒書是術,她的這本書真的值得父母一讀再讀。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5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歡歌笑語的,童年是“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一個祥和安靜的夜晚,我呆呆的躺在温暖的被窩裏,準備睡覺,側頭一躺,看見書桌上有一本書,好奇心驅使着我下牀去看看那本書。“《童年》,不是我上一次去書店買的嗎?反正我現在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多吸收點知識”,於是,我就翻開了這本書,映入眼簾的是一段前記。我仔細地看了看,開門見山,點明瞭主人公是阿列克謝。我繼續向下瞧了瞧,説阿列克謝的童年是苦難的。這就不得不引起人的深思,我們的童年都是豐衣足食的,放學後還可以和夥伴們在草地上,公園裏盡情的玩耍,但為何阿列克謝的童年過得不好呢?我就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童年》。他三歲那年,父親便英年早逝,他還小,並不理解死亡是什麼意思。他只覺得父親的樣子很恐怖,母親的行動很詭異。他外祖母是位和藹可親,善良温柔的人。然後,他外祖母和他母親辦理完父親的喪事後,來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家的風氣非常不好,他的兩位舅舅因為奪家產的事而互相爾虞我詐,他的外祖父的脾氣火爆,喜怒無常,經常不分青紅皂白打外祖母,阿列克謝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中,養成了脾氣暴躁,叛逆的性格,偶爾,還大打出手,與外祖父拳頭相見。他的媽媽因婚姻的事經常與外祖父吵架,後來她的媽媽嫁給了一個比她小的子弟,最終受盡折磨而亡,阿列克謝還產生了想要殺死繼父的念頭,但還有一道聖光在照耀着他,那就是他的外祖母,他的外祖母對他諄諄教導,並把他撫養成人。他最後一次回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與他白頭偕老的外祖母分割了家產,阿列克謝開始賺錢,不顧被人歧視而走上街頭撿破爛換些戈比,來贍養他的外祖母,看出了他濃濃的一片孝心,這就是他的童年。

但阿列克謝的童年只充滿酸辛嗎?答案是否定的。他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在一起自由自在的玩耍,看出阿列克謝是多麼渴望有一段美好童年呀。

比起我們現在,他是多麼悲慘呀,在七彩繽紛的童年裏,早上起來,還略帶睡意,為了要上學,爸爸媽媽還給我們穿衣服,中午回來,爸媽早早的準備了一頓豐盛大餐,到了下午我們又“飽飯歸來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漸漸地,我們認為爸媽為我們做的事都是理所當然的,有些小朋友竟然還説出“如果幫父母做事,還有違天理。”爸媽寵着我們,我們要什麼有什麼,而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還經常做出對父母不敬的事。這種生活對我們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了,哪裏還懂得去珍惜。讀了《童年》後,我懂得了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才真正算得上是收穫。童年匆匆去也,少年就要到了,就讓我們打開塵封的記憶,回首自己的童年去感受高爾基所着的《童年》,去感受不一樣的童年。

讀書月個人心得體會範文篇6

今天讀于丹《《莊子心得》。

寧靜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品質。莊子説: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意思是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觀其動不如視其靜。自古以來,心如止水、寵辱不驚、以不變應萬變等等説法,都表現了對寧靜心態的某種崇敬。 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温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

莊子的成就令我們後世之人萬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

當今世道能夠保留一顆寧靜之心的人實在不多。追名逐利,心態浮躁為之普遍。

連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週圍的人都紛紛將孩子送到高價名校時,我就不免懷疑起當時的決定,將女兒放在身邊這樣的普通學校會不會讓她將來發展受到影響。讀書已經不在單純是讀書了,已經有了很高的附加值,比如當問你孩子在哪讀書,學校的名字足以讓你自豪三分或自卑了得。我也明知這是心態的問題,哪個學校不培養出人才?但往往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就如現在不少領導去讀emba,並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認識有身份的同學,同學就是生產力,就是人脈,有了人脈就不怕沒有發展。孩子讀書也是一樣了。心怎可平靜呢?

現在沒錢沒權就自然低人三分,經濟能力已經無形將人劃分了等級,不信高檔社區和城鄉結合的出租屋形成的氛圍就是截然不同,各人的生活質量天壤之別。社會就是這樣的勢利,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又是多麼得不易。

我想我們能在浮躁和寧靜中找到一點平衡就是成功了。讀書的過程就是提醒的旅程,我們不要在浮躁中浸泡地太久,不然將會找不到自己在哪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gwp8d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