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論語心得(精選17篇)

論語心得(精選1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論語心得》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論語心得》相關的範文。

論語心得(精選17篇)

篇1:《論語》心得

《論語》是中國的經典之作,儒家的核心之作。古人云:“論語一半治天下。”由此可見論語在歷代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學統治中國近20xx年。《論語》當然也穩穩的坐上了20xx年的寶座。直到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揍倒孔子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從“批林批孔”時期的深刻“批林批孔”,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的桎梏,《論語》從此葬身天下。

《論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他被古人奉為經典,然後成為所謂的“封建統治者的工具”?帶着這些疑問,我漫步在《論語》的花園裏,試圖感受其中的奧祕。

粗略看一下《論語》,只是一段引語,可以細品。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思想幾乎都包含在引文的字裏行間。《論語》最常見的話無非是中庸、君子、禮、仁。

中庸在《論語》最容易理解,最難實現。中庸是指“對人的事情采取公正、和解和折衷的態度”。這種思想體現了當今北京居民的“隱忍”文化。中庸的字面理解是:惹不起,躲得起,永遠保持中立。這當然是好的,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紛爭,但是過度的“隱忍”可以讓一個民族沉睡,中國古代的發展就是有力的證據。中庸是儒家的為人之道,反映了儒家的弱點。

君子是一個含義深刻的詞。從小就聽説“君子一言不發”和“真君子一言不發看棋”,覺得君子就像個呆呆的人。事實上,君子是孔子和他們儒家的自稱者,是理想的“中庸之道”。比如“君子不用其器”,“先言而後從之而戰”,都體現了君子的優良品質。當然,小人和君子是對立的。小人不是壞人,只是素質沒有君子高。《論語》花了相當長的時間直接理清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比如“一個正直的人是開放的,泰然自若的,小人往往有煩惱和悲傷”,“君子從不攀比,小人從不攀比”。然而君子的物質地位往往和小人相差甚遠。

禮記表現了孔子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孔子生活在動盪的春秋時期,諸侯國沒有觀察到“李周”,造成了一團霧霾。孔子禮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則言不順;如果説的話不順口,那事情就不行了;如果事與願違,那麼禮樂不歡;禮樂不喜,刑必錯;如果懲罰不正確,那麼人民就沒有什麼可做的了。孔子致力於堅持三項基本原則和五個代表,提出了“君君、大臣、父親、兒子”。所以,當魯國大夫季氏《八朝八舞》時,孔子氣憤地説:“你能忍,你能不忍?“

仁是孔子的道德觀念,後來發展成他的學生孟子的政治主張。孔子認為“克己即仁”。剋制自己,遵循“禮”,這就是“仁”。“仁者愛人”,這裏的“人”是指上層社會的皇家貴族;在宮廷中尊重貴族,“不犯罪”也體現了孔子對“禮”的尊重。此外,孔子還把“仁”作為“人”的標準:“仁者也,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書》説:孔子“這種所謂的仁,顯然是符合奴隸解放的趨勢的。這也是人的發現。”

即使《論語》經歷了兩千年,也不完全適合我們現在的思想,但畢竟是經典中的經典。經典永遠不會過期。我們應該批判地繼承這些中國傳統文化,讓《論語》為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總之,《論語》是必讀經典,我深受其影響!

篇2:《論語》心得

《論語・學而》中有這麼一句話:“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就是”仁“的根本。我的理解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是每一個當代學生必須做到的事。而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很需要對孩子進行這種”孝弟“的教育。因為在我們同學當中很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最高的,爺爺奶奶都得順從小孩,家庭裏的中心就是孩子。久而久之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妄為的壞毛病。小則對父母的説話語氣不好,瞧不起父母,對父母不尊重。大則一言不合,與父母吵鬧,離家出走。

是呀,我們在慢慢長大,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見、自己的小祕密,也慢慢進入到了青春叛逆期,可也要明白父母也在慢慢變老。我們如果沒有”孝弟“思想,就不能做到理解、體貼父母,與父母就會有隔閡,甚至產生矛盾。話説回來,如果我們孝敬父母,理解父母,這些現象就不會發生,我自身也有這樣的經歷。

爸爸每次喝酒回家,就會找我講話。在我眼裏,爸爸和我講的都是“廢話”,我是聽不懂的,也聽不進去,甚至有點反感。

讀了這則《論語》後我開始反思自己對爸爸的態度,也在學會思考:爸爸為什麼喝酒?為什麼要喝完酒回來和我講“廢話”。

慢慢地我明白了父親在外喝酒,其實是為了工作,之所以和我講“廢話”,是因為他平時不善表達自己的愛,只有喝了酒才吐”真言“於我。但我,卻覺得這是“廢話”,覺得父親的“酒後真言”十分無趣。那是我不理解父親,不懂父親的愛呀。

什麼是孝道,怎樣行孝道?看似很高深的話題,其實都源於我們生活中的小事,我們以”孝弟“為尺子把小事做好就可以了。如在掛電話之前跟父母説聲拜拜,回到家主動跟父母打個招呼,在外玩耍向父母報告行蹤,不讓父母擔心,靜心傾聽長輩的教誨……記得爸爸和我説過,一個人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一家人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我看來,只有牢記孝道才是一家人快樂的根本。

篇3:《論語》心得

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

我的理解:有子説,如果做人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種人而喜好冒犯長輩和上級的,是很少的。不喜好觸犯上司和長輩而喜好早飯的人,是沒有的。君子樹立為人之本,為人之本確立了自然就生成了道德觀念。所謂的孝順,就是為人的根本吧!

靈活運用:我們做人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其次確立為人之本。做人要仁義,形成道德觀念。腦子裏形成道德系統,這個系統產生了,就有一種思想流派產生於心底。

篇4:《論語》心得

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踢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我的理解:子貢説,貧窮卻不諂媚,富裕卻不驕傲,怎麼樣呢?孔子説,也算可以了。其實還不如貧窮時快快樂樂的,富裕的時候愛好禮儀呢。子貢説,《詩經》上説,君子的自我修養就像加工骨器,切了還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還得磨!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説: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説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靈活運用: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篇5:論語心得

中國文化淵源博長,擁有五千年的禮貌史,是我們華夏子孫的驕傲。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給人類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詩文。這些經典詩文,寄託了我們先輩對於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今日,人類社會正處在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意思是説:君子胸懷寬廣{所以少了許多憂愁};小人心胸狹窄{所以多了許多憂愁}。教育我們,寬容是一種美德,要學會寬容。當今社會,紛爭不斷,就是因為很多人心胸都很狹窄,別人的一點錯誤一點缺點也不原諒,換個角度來説,自我的缺點是不是更多,犯的錯誤是不是更大?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説:作為一個仁德的人,自我要站得住,也使別人能站得住,自我要行得通,也是別人能行的通。這句話強調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我,不管別人。凡事多為別人想一想,社會就和諧了。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言義為:多優秀啊,顏回!吃的是一籃撈飯,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簡陋的房子裏,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清苦的生活,但顏回卻不改變他的樂趣。多優秀啊,顏回!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當今,雖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也沒有必要必須吃撈飯,喝清水,住簡巷,但“顏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為人生的道路艱難曲折,有點“顏回精神”,心裏才能平衡,事業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當今的許多學生家庭富裕,讓他們體會一點“顏回精神”更具深遠意義。

讀了《論語》我受益匪淺,在此,提倡各青少年多研究四書五經,能夠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篇6:論語心得

讀《論語》心得體會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必須意義上説,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日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温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温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異常是“學思結合”和“温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們明白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着兩個方面的資料: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温故知新”。僅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日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景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一樣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能夠語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夠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經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説:“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經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供給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那裏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聯繫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此刻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期望之火,去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我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我的情感樂園

。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異常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説“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僅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我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十分高明的,他要求學生進取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日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明白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所以,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説,現代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當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十分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景。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理解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所以,孔子責怪説::“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説。”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一樣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説“顏回不是能幫忙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日,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我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日的課改供給了成功的範例。僅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繫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我的弟子。孔子經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夢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證明自我的態度,宣傳自我的主張。孔子在自我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能夠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經過實例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繫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日,聯繫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資料。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閲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篇7:論語心得

論語心得

公冶長,姓公冶名長,齊國人,孔子的弟子。

本篇主要還是以仁德為主,從各個方面去探討仁德的特徵。其中有很多著名的句子,如:“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g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等。這些在以前的教材中都出現過,對人們的影響還是很深遠的。

第一個評論人物就是公冶長,雖然坐過牢,但是並不是他的罪過,所以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對於公冶長的瞭解,孔子是他的師父,我想他肯定做了全面的瞭解和評價,所以才會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看待一個人不是去在乎身份、地位、錢財,而是去看他是否具有最基本的仁德。

第二個評論人物是南容,姓南宮名適,他也是孔子的弟子。雖沒有具體説明他到底是哪方面突出,但還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無形中對他也做出了很高的仁德評價。

第三個評價的.人物是子賤,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啊,如果魯國沒有君子,那他的優秀品德又是從哪裏學來的呢?言外之意説自己就是個君子,子賤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有仁德的弟子。

………………

對於孔子評價的方面,去衡量人的仁德,在這一章節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對於一些不良的品行,還是在看過這一章後能做以悔改,希望人人都是個具有仁德之心的人,那麼這個將會是多麼的美好! 相關專題:尚無數據

篇8:論語心得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能夠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您能告訴我一字,使我能夠終身實踐,並且永久受益嗎?如果有這麼個字,那就是“恕”字吧。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幹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幹。人一輩子做到這點就夠了。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因為別人欺騙了你,你也就用同樣的方法去騙取別人,這種處世方法實在是不可取的。我以往與財務經理説過,不能因為有客户不講信譽,不按合同支付車款,一拖再拖,心中產生怨氣,就對我們的供應商也採取同樣的付款方法,也不講信譽,將來公司如何生存呢?無論何時,都要誠信為本,這樣企業才能做得長久啊!

所謂“恕”字,拓展一點説,“恕”字是講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儘量寬容。現實生活中的我,到目前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兩個所謂的小人傷害過,儘管他們兩個人目前的處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們是否還象以前一樣天天算計別人,以往我在內心暗暗發誓,將來有一天我要報復,但隨着鋭意進取的學習和工作,心境不斷地調整,時至今日,心境變遷,以往那種過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來,但內心深處當時的痛楚還隱約記憶。

現如今擁有一份寬容,奉獻一份真誠,執着一份情節,,把持一份矜持,回頭再想想過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當時的處境所崩發出來的想法卻是成長過程的真實寫照。所以此刻想想,毛澤東主席的講話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斷總結經驗基礎上日漸成長成熟起來的,”如果一個人不善於總結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將走回頭路,弄不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的!

子貢以往問教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從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樣樣?

教師説,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僅安於貧賤,不僅僅不諂媚求人,並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歡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

現如今,生活中仍有許多的人在進行進取,在激烈的競爭中,努力發展着自我的事業,忘我的工作,不要健康,不要家人,忘記了朋友。收入多少,職位高低,似乎成了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誌?

對照起來,我是否也有相同之處呢,心靈相照的歡樂的生活似乎離我不是遙遙無期了?

篇9:論語心得

論語,是記錄聖人孔子的言行的書。讀了之後,你能夠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當今很少人有的。他不僅僅教會人們應當如何接物待事,並且十分嚴謹的規範自我,以行動來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後人成為聖人,就是因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累積成了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我們的思想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讀了論語通譯,雖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譯成現代文,可是在註釋的幫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訴我們的。覺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時就能明白的這些道理,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到此刻都還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我,只憂慮自我不理解別人。是啊,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個個都渴望理解。人們視理解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和聯繫心靈的橋樑。大家都期望人與人的相處應當多一點寬容和尊重,多一點容忍和諒解。可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複雜。若時時都想得到別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為,人生沒有相同的路,每個人都不一樣,兩個思想志趣不一樣的人對待同一件事,兩種價值取向相異的人看待同一個問題,要彼此理解不是強人所難嗎?人不是從一個模子裏造就出來的,你有另人頭痛的事,我也有。我們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別人,去苛求別人,於是我們之間有了“牆”,於是你苦惱,我也苦惱。可是,人們有沒有想過,許許多多的小事,為什麼必須要他人明白,必須要他人理解?其實,應對種種的不理解,只要我們給他一個微笑,用寬闊的胸懷去應對,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變法,落得“五馬分屍”的結局;達爾文在説物種進化的時候被人們罵成瘋子;助人為樂的雷峯經常被人嘲笑,他們這些舉動,又有誰能理解?如果他們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樣I衞真理?他們最初不被理解,是因為他們的追求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他們最終名垂青史,是因為他們敢於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在現實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這個東西。他們能夠追求別人的理解,以別人的議論為自我的主題,以別人的言談作為自我追求的目標,以別人的反應來調整自我的行為方式,甚至要去討好別人,為了所謂的理解,寫了一些優柔寡斷毫無逐漸的可笑人生。他們真的明白理解嗎,他們覺得他們真的是在理解別人,並換取別人的理解嗎,不是這樣的。

篇10:論語心得

論語心得

斷斷續續的讀了《論語》及多家對於論語的註釋和分析,這個斷斷續續有時間上的間隔,也有地域上的跨度,有經濟上的懸殊,也有地位上的變化,而讀書的心情和理解方向也隨着自己的心情像過山車一樣發生變化甚至逆轉,但是對於《論語》的理解始終有一條主線沒有變過,這就是《論語》裏面所倡導的”公道――仁德“,這體現了古斯塔夫。榮格在《尋求靈魂的現代人》中所描述的一樣”每一個文明人,不管他的意識發展程度是如何的高,但其心理的深層,他仍然是一個古代人“(古代人和現代人具有共同的機械屬性)。隨着對於論語瞭解的深入,在論語的內容的理解上也出現許多矛盾的地方,也可以認為是更加深刻。

論語的本身並不是孔子教學的課本,他是不繫統的。其產生的原因,應該是他的學生在他死後的某個晚上或者中午的同學聚會上,已有幾分醉意的某個(或某些)有錢有閒的學生,回憶起孔子的教誨,提出了一個建議,大家約個時間,來討論一下如何編纂一本老師的語錄。

這種建議很容易得到響應,又隔了一段時間,來了很多同學,每個同學都分別把當年孔子對自己或更多人説的什麼,一一奉上,然後交給那個倡導者審閲並出版發行,也許那個時候還有做出貢獻者根本就沒有拿到這本書。當然費用是要有權有錢的學生出的,包括出版費。形式上是否有點像現在的同學會,開始大家踴躍,後來慢慢的轉變為同類聚會,在後來就悄無聲息了,這裏面的道理很簡單,成功者往往是召集者,是炫耀的,而其他人都是參與者,是陪襯的,孔學裏的同學會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因為是一種回憶,就有了不確定性,因為有人從中撮合,就有了強加於孔子及其弟子頭上的意見和建議,這是一種在創造性轉化或轉化性創造中的整合。我們也沒有任何必要對這種”有限可能中的無限追求“而強求。

回憶起來的都是過去記憶的片段,是不連續的,因此,就會出現前後不通,同章節裏面自相矛盾的問題,這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是產生的時代背景。等孔子的弟子從各自的國家過來團聚的時候,大家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的人是開寶馬來的,有的人是走路來的,有的人趾高氣昂,有的人垂頭喪氣,前者想到的都是孔子如何如何好,而後者可能會有所保留,不過如此啊,給你了那麼多束脩,也沒有給推薦個好的工作,也有的是從大國來的,非常牛氣,有的是從方五六十里的小國來的,甚至路費都是大國贊助的,就有點提不起精神,兩者加在一起,就產生了話語權的問題,誰的聲音高誰的觀點就佔上風;二是產生的方式。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本來只是好好的來悼念一下老師,結果船載以入的東西鼓搗出這麼個事來,讓我們這些衣食無着的人怎麼辦,據説還要集資出版,老婆孩子養活都成問題,哪兒來的錢啊?有不要面子的甚至出言不遜:我沒有錢,要出你們出,我不反對,也可以把老師説的話告訴你們,隨你們吧。這正是許多學生的心聲,他們只是礙於面子沒有説而已,這樣的方式產生的論語,不免有人胡説八道,不免有人斷章取義,也許有惡作劇者將自己的言行也冠以”子曰“;三是流傳幾千年中的斷層謬誤。過去的傳媒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傳媒工具也比較落後,比如辦報紙要開一個木片加工廠,還要請許多的雕刻師,如果分工較細的話,還要有紡線的,穿線的。特別是穿線的,如果沒有點文化,只是為了掙工資,就不會那麼虔誠,就會偷工減料,就會違反操作規程,就會將前後順序顛倒,這是出廠前就亂的。而後代得到的,多數是憑一代代的老師記憶的,或者是得到古墓中出土認證的,亂七八糟的都可能出現。

再從教學的方式分析,孔子是不看人的,叫做有教無類,什麼樣的人來了我都教,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學費是一定要交的,而且應該是根據交的多少和乾肉質量的好壞來分班的,儘管你天資聰穎,如果你只拿很少的乾巴巴的肉的話,也只能給你分到普通班,讓那些研究生來教你。他也許是按照現在的文憑級別分的,設定一個束脩的標準,從中專到博士以此類推。因為有了分別,在教授的時候也就有了高低貴賤之分,孔子也是根據交的學費多少來定心情的,見了家境富裕且屬於官宦的,就高興,説得就多一點,就深刻一點,也許會有蹭聽的窮學生在此受益,但是不會太多,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麼。而見了那些老是拖欠學費的,就沒有好臉色了,而且在多層次的學生之間,所教的理念是不一樣的,對窮學生就教他們”殺身以成仁“,讓他們去死吧,而對富學生則叫他們”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教點裝傻充愣的本事”明哲保身“,且特別強調”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你們要好好的活着,我什麼時候打秋風也可以舒服一點。

因為有臨場發揮,也就有了區別,前後矛盾也就在所難免。由於受竹簡或刻簡的限制,沒有可能將説每句話的時間、地點、場合、所處的國家、社會背景等交代清楚,這就留下了許多難解的東西,也就是文化的陰暗面。後人在對論語進行研究(不如説是推測――引經據典,猜測――斷章取義,揣測――胡思亂想)時,難免出現戲説的成分,因為陰暗面越多,被猜想的餘地越大,這也是文章的魅力值所在,一共只有二十篇的文章能夠被人傳頌研究幾千年,難説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的年代,民不聊生,顛沛流離。我們的至聖先師也是常人,他也有機械屬性,也有七情六慾,也需要吃喝拉撒睡,他的思想也會隨着經濟狀況的時好時壞、社會地位的時高時低出現波動,也會在”畏於匡“時,因為”顏淵後“而子曰:”吾以汝為死矣“。就出現了一個多向度的孔子。這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們有幸將其請下神壇,坐在我們面前進行一次學術探討,你就會發現他並不是總板着臉説着”吾誨汝“的老夫子,而是偶爾也會説上一句”由也不得其死“的玩笑的和藹可親的老教授。

要理解論語,理解孔子,就要先去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的文化導向。對於同時代出現的諸子,他們只是在一個時期不同地域對共同的'現象的多維度透視,這種透視因個人設備的性能、所處的地位、環境、經濟和教育狀況而各持其見,也許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會大相徑庭,但是並不是水火不容。因此不應該將他們孤立起來,而應該將他們集中起來,開一個有針對性的研討會,不要求思想上的統一,只是一種溝通,給其他人一個參考意見。這樣的局面一定是喜人的,一定是成果累累的,道德經也會更加豐富,論語也會更加順暢。而在當時儘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戰亂頻仍,出國護照辦理有些障礙,但並不是不能解決,孔子不是也抱着大鵝去問禮於老子麼。只是很難想象他那幾百公里的路程走了多久?路上有危險麼?

人在學習的時候都受前面教育的影響,往往都是帶着情緒(基本上都是牴觸情緒)來學習的。他在向後人學習的時候一定會用前面的東西來比較、驗證,並不時的排斥後面的,除非後面的東西能夠與他產生共鳴(潛意識中存在的不敢或者不能暴露的某個部分)。也就是説,斷章取義是非常正常的,這是一種文化的運用方式。

而我們在讀一些學術性的、經典的文章的時候,我不主張揹着沉重的壓抑來解讀。應該超越於自我,超越於現在,將自己融入,融入到那個時代的大環境中去,看他當時為什麼這麼説,這麼説的背後到底是什麼,這樣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吸收,讀論語也好,讀孟子也罷,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深刻細緻的去體會,你會發現,同時代的經典中的內涵,幾乎是一致的,被雅斯貝爾斯稱作”軸心時代“產生的釋、道、儒、墨、法、縱橫等皆有共通之處。

論語之為經典,就在於論語裏面的温情,我們從中可以發現一個有血有肉的孔子,可以發現一羣有思想有理想善於想入非非的學生,我已經多次在夢中聽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誘,看到了老子的和藹可親,孔子就是一個常人,也會發脾氣,也喜歡美女,比如南子(衞靈公的夫人,是當時有名的美人,據説是孔子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就可能賞心悦目,他就多次去會南子,導致”子路不悦“,孔子為了表明自己是清白的,甚至對天盟誓,我如果有什麼心,”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表現了孔子可愛的一面,我甚至從中看到了一個有了愛美之心的男人向自己的妻子發誓的情景。但是孔子面對的是子路。孔子是一個高明、幽默、嚴肅、温和的老師,還是一個可以圍爐夜話、互相打趣的鄰居。

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理論》中説,”凡不可説的,應該保持沉默“,老子在道德經裏面也開篇就説”道可道,非常道“,又説”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佛教裏面更是説”不可説,不可説,一説就錯“,論語裏面也有多處提到”慎言“。我在這裏都説的太多了,罪過,只是自己的夢中囈語。

篇11:論語心得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

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一樣的感想,更有新的發現。這個假期在教體局、校領導的安排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它教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講原則,更應當把握原則裏的分寸。我們今日總是在説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是好什麼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確定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麼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問題的。孔子的一個學生以往問過他,有一個人説: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們經常説生活裏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麼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當在孔子那裏是得到讚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説一個人他已經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麼去報人家的恩德呢?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向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那裏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説一個人,如果他有負於你,你能夠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可是你要留着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於你的人!

孔子説:“天人合一”。于丹教師解釋説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麼我的和諧是什麼?我想最根本的應當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教師和學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孔子教育學生時態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每一天應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理解知識的本事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平和,並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自內心的肯定他們。在我的職業道路上,我也會抱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態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人們常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教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説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應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下來,並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所以我在與學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麼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儘量平靜自我煩躁的心境,不把自我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儘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傳播出去教育

學生在今日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堅持良好樂觀的心態是多麼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此刻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導還是家人都要堅持必須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當保有最美的境界。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説?哪個人前不説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日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後必須隱藏着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説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可是是利用他的學説,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鞏固其階級統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必須要腳踏實地,做事必須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着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説話的權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説別人不瞭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我,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倒不如埋頭做自我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我。要堅信走自我的路,讓別人説去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孔子曾説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後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我。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後行,而有的人卻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活力,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能夠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能夠調節關係,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温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忙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

篇12:論語心得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能夠讀到自我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我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當如何度過自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當如何過好自我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堅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以往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樣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説:“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歡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我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我心靈的安穩和歡樂,因為他們的喜怒並不依靠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説出自我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

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應當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説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説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僅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到達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歡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日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理解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團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

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歡樂。所以,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當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歡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歡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堅持自我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一樣,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當能夠堅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僅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我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我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當“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我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説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確定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明白什麼是自我應當堅持的,什麼是能夠包容的,什麼是應當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着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景下獨立承擔其自我的職責,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僅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我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為什麼説做到了這一點就能夠做教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很小的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温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一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並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後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貼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一樣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當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當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日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篇13:論語心得

學為人而悦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悦也。友朋來而樂,能夠本體乃羣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愠“,則雖羣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説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一切文字,僅有在必須的語境中,其意義才能清晰地浮現出來。《論語》,這本子夏留給後世的學習筆記,記錄卻是如此簡單!(子夏在孔子的門徒也確算不得是最好的學生)以這則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體的語言背景:在什麼情景下,對誰,就什麼問題而言,等等,這些都不清楚。從文字表面看並不深奧奇僻,似乎確實是談”悦“、”樂“二字,如李澤厚所言:”…以儒學為骨幹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或精神是樂感文化。“倘以知人論世的方式以理解這則語錄,就必須作如是解麼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話語意重點並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能夠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歡樂的麼”學“固然是歡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歡樂。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為心“,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廢墟上,這位生於”野合“的父母,起於貧賤的處境的殷宋公孫嫡系,成了”儒“的復興者。他説:”吾其為東周乎“"吾從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他想建立一個東方的“周帝國”,他以幾百年來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禮》作為支柱來建構一個夢想的家園。所以他認自我是這種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然而初不見用於魯,十四年周遊列國,棲棲惶惶一如喪家之犬,喟然長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雙鬢疇昔之夜,夢裏在空寂神殿的兩楹之間,撫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頹乎樑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

篇14:論語心得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説:“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歡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並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關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歡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異常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於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於“學以致用”。孔子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説,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啊。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於死記書本,而在於應用,在於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後的一點感受,經過這次學習我才明白自我的知識面是多麼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今後,我必須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我的文學修養。本次學習,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啊!

篇15:論語心得

我讀了《<論語>六則》後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使我有很多感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説幾個人在一起走,他們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這中間包含着能者為師的道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都可以為我的良師益友。就拿我們班來説,就有許多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見多識廣、有的思維敏捷……如果向這些同學學習,不就可以使我這棵萬頃綠田中的普通小苗汲取更多的知識的養分嗎?

如果能拜能者為師不容易,那“不恥下問”就更難了。首先,你得虛心,放下架子,誠心誠意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不恥下問”是古今學者,偉大人物成功的經驗。我國四漢傑出史學家司馬遷,為了撰寫《史記》,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去各地遊覽的過程中,虛心向平民百姓請教,採訪史實。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乘“貝格爾”號去各地考察,每到一處都要把當地的農民請來,詳細詢問那裏的地形和生物的特點。如果司馬遷不從人民羣眾中採訪史實,怎麼能寫出傑出的歷史著作——《史記》?假如達爾文不恥於下問,又怎能完成《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的理論呢?

今天正是“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的領域在不斷地擴大。面對如此浩瀚的知識海洋,做不到不恥下問是不可能到達光明的彼岸的。

同學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而又不恥下問吧,成功的大門向我們敞開着!

篇16:論語心得

《論語》是我國經典讀物,涵藴了我國的文化經典。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用精短的語言告訴我們怎樣和朋友交往、怎樣孝敬父母、怎樣解決事情、怎樣……。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篇17:論語心得

這周,同學們學習了《(論語)十則》這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語錄。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前一則是説幾個人在一起行走,那麼他們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師;後一則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要以誠實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兩句話雖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樣具有教育意義。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許多人,而每個人都有許多長處,值得學習,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拿我們的班來説吧,在這個60人的集體裏,就有許多小“能人”:有的.擅長繪畫,有的寫着一手好字,有的是籃球場上的闖將,有的是象棋盤上的英雄,有的富有數學家般敏捷的思維,有的具有歌唱家的天賦……多向他們學習學習,多向他們的長處靠攏,正所謂“揚長避短”。這樣不就可以使我這株置身於萬頃細田中的小苗增添一些知識的養分嗎?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説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強烈的虛榮心,不要為了一時渴望得到榮耀,而不懂裝懂,其結果只是無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時刻向我們敞開!

標籤: 論語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kqlw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