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學素描心得體會多篇

學素描心得體會多篇

學素描心得體會多篇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1

縱觀歷代大師的繪畫成就和繪畫認識,都視素描為表述思想、情感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現形式,如今它已成為視覺藝術各專業基礎學習的共同需要。它不僅是視覺藝術各專業夯實基礎的需要,亦是一種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獨特的美學意義和審美價值。以人物頭像為例,淺談幾點素描教學體會。

我國現代素描奠基人之一徐悲鴻先生曾對素描的基本訓練提出“新七法”,這七法十分全面地概括了畫好一張素描的基本要點,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確,三、黑白分明,四、動態天然,五、輕重和諧,六、性格畢現,七、傳神”。其中前三點是從構圖、造形和色調方面提出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説,這三點是最重要和必須把握好的;四五兩點是從審美角度提出的美學原則——自然和諧;最後兩點又進一步從精神和心理學高度要求素描不僅外形畫準畫好,還要體現性格、傳達精神。我們學習素描一般以寫實為基本要求,比例正確是寫實的前提,經過一定階段的訓練,把表現對象的比例畫準是較容易的,但若把神態、動態畫得自然、調子畫得和諧生動卻是不容易的,這要依靠美術修養、熟練程度及總體藝術要求。

一、“形”與“型”的理解誤區

“形”與“型”對於繪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兩個方面,兩方面共同組成統一的視覺畫面。“形”主要指形象平面特徵的準確,一個部位與另一個部位的平面位置關係,“形”準是寫實繪畫的基本要求,其決定了能否把模特畫準畫像,側重於二維的表達;“型”主要指所表現的形象的體積關係空間關係的表達,側重於三維的表達,即所謂形體塑造。“形”與“型”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於整個畫面。

人物素描頭像作為素描基礎訓練的一項主要內容,要求作畫者不僅要掌握頭部的基本解剖結構,理解頭部的形體結構,還需把握對象的局部特徵,及對形體的觀察力、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等等。欲把形體畫準,仔細地觀察外,還需瞭解人頭像的基本特點,頭部結構最基本特點是它的左右對稱性,從正面角度畫模特兒很容易把握對稱特點,從半側面畫模特兒由於有了透視因素的影響,在平面位置上畫準對稱性並不太難,但從體積上做到左右對稱難度卻很大。對於“形準”的要求需在各部位平面位置的準確性上嚴格把關,對於“型準”的要求要依賴其內部解剖結構。對於人物頭像素描而言,頭骨起着框架的關鍵作用,要在以頭骨為框架的基礎上,畫準整個頭的比例、透視、動態、斜度等,做到解剖結構與形體結構的有機結合。

二、形神兼備——人物素描的最高要求。

形與神是一幅優秀作品需具備的兩個基本方面,形準是神備的基礎,畫形容易畫神難。人物素描不僅要表現不同形象的特點,還須儘量深入細微地表現出個性氣質、神態情緒、理想追求,表現人物的完美和諧,莊重自然,青春生命,表現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物的不同經歷,不同環境中的不同精神面貌。作為基礎或有一定功底的學生,首先要解決的是形準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注意人物神態的刻畫,在平時的練習中,注意人物內在性格和情緒的刻畫,並不是必須在技巧提高之後才去追求。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緒變化的表現,在模特神情最為自然、生動的時刻來表現,較容易使畫面形象具有生氣。

三、整體與局部的相互關係

整體的藝術形象是一切藝術門類創作中的最高追求。馬蒂斯説:“沒有整體的形,細節畫得再好、再出色也毫無價值。”“整體”有兩層含義,一是畫面效果的整體性,二是整個作畫的步驟的整體性。

一張畫的整體視覺效果,是評價這張畫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從整體出發進行觀察體驗,才能把握住物象大的形態、氣質,局部,孤立的不顧整體的觀察習慣,只能是因小失大,支離破碎。觀察時的整體意識,不僅是視覺習慣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審美要求問題。

作畫過程應是整體觀察整體刻畫整體進行,做到整體着眼局部落筆。正確有效的觀察應以做畫時的整體意識,具體刻畫時的比較分析意識,對物象特徵的關注意識同時展開,有的同學在作畫時不是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全面推進,而是急於求成,急着出局部效果,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經畫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還是空白的,因而造成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的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解決整體與局部的關係主要靠比較的方法,比較色調的深淺,比較形體比例的長短、寬窄、大小、斜度,比較透視關係的遠與近、虛與實等等。根據這些比較畫出來的形象,才能形象的表現出客觀對象的本質面貌。

整體也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要重視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體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在學習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點。

分析比較是處理物體與物體之間,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物體自身內部不同部分之間關係的基本思維方式。這樣的比較分析能使觀察、刻畫不陷於孤立、片面、狹隘,它是作畫時整體意識在局部深入時的反映。在觀察時,寫生對象中形狀,結構,體面,比例,明暗,空間,質地等繪畫因素都是比較分析的對象和內容,這種比較分析意識必需貫穿於作畫全過程。

"整體—局部—整體"的反覆過程是繪畫實踐的必然過程。二者互為依託,不可偏廢;很好的把握整體,需要一個人的胸懷與氣度,一雙未受過專業訓練的眼睛總容易在局部之間停留,注意力往往迷失在一些細枝末節當中。深入刻畫時的分析比較意識是使局部刻畫服從畫面整體要求的根本保證。有些細節因畫面整體需要而自生自滅,它同樣完成了它所擔負的或主或次的任務;一個細節都不應在整體中佔據其他細節的位置,所有的細節應在整體中含而不露,顯示其獨特的魅力和無窮的意味。

四、再現與表現——兩種基本的繪畫形式

素描的再現性是指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忠實地再現客觀對象的形體特徵,真實客觀地揭示對象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素描的表現性是指以畫者的主觀感受為依據,運用誇張和變形等手法,強調對象形體中的情感因素,強烈表現作者對對象的體驗和評判,表現性是素描學習的最終目的。素描的再現性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內容,但往往一幅作品是再現性與表現性的結合。

雖然美術學習的使命是創作出“高於生活”的美術作品,但對於初級階段學生的素描學習來説,總的要求就是在二圍的空間內再現客觀對象,給人造成一種逼真的視覺感受,主要鍛鍊她們的構圖能力,造型能力,形體結構的表現能力,黑白灰色調的控制能力,畫面空間的處理能力,質感量感的表達能力,整體性及生動性的理解能力等一系列造型手段的綜合能力。”達芬奇説過:“誰善於模仿、誰就善於創造”,從這個意義層面來理解,如要表現首先再現。

五、藝術性與技術性——兩個不同的繪畫階層

素描教學的內容既有技術性因素,又有藝術性因素;素描的技術性是指素描教學中的諸多技術問題,如構圖比例,透視,造型,形體,結構,空間,質感,量感,光影,線條,明暗,調子等等問題,素描的技術性是素描學習的核心內容,而素描教學的核心內容歸根結底是其藝術性因素。在訓練學生技術性的同時應注意喚醒學生的內在潛能,使他們進入敏鋭的自我感知世界,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獨立思考意識即藝術性因素。

到了學習的較高級階段,應考慮畫的有立意,有構思,有審美因素的捕捉調度,有一定畫面形式感等。但技術問題如解決不好,必然造成進一步專業學習的嚴重缺陷。從藝術層面來講,畫的技術性是為畫的藝術性服務的,離開了繪畫的藝術性這個根本目的,技術性沒有了探討及存在的意義,藝術性是一切技術探索完善的原動力。對於初級階段學生素描學習的整體要求就是作品在一定技術性的基礎上更多的表現出作品的藝術性。

六、輪廓線與明暗交界線——形體具備的基本條件

輪廓線指物體的外邊緣線,實質它本是一定的面,是一定面的的縮影,每個物體的外形輪廓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的輪廓形狀,它依據物象的形體、透視關係、結構關係而發生變化,會或輕或重或寬或窄或虛或實。輪廓線的處理能力能充分表現出一個人的形體理解能力及塑造水平;明暗交界線是物體亮部與暗部轉折處的一個面而不非一條線,確切來説應是“明暗交界限”,而非“線”,它是形體出現深度、體積的關鍵。每個部位明暗交接線的虛實及色調的變化都是不同的。在基本形準確的基礎上,處理好輪廓線及明暗交界線的細微變化便能在二維的平面上浮現出逼真的畫面效果。

七、黑白與灰——形體具備的充分條件

“黑白灰”一般理解為形體的三個大面,即“亮面”、“暗面”“灰面”。它與素描的“五大調子”一起組成統一完整的形體,是調子素描(光影素描)塑造形體最概括、最基本的的法則。素描作品要求基本形準確以外,還要有畫面黑白灰的整體效果,黑白對比強烈而響亮,層次分明,具備虛實關係等,另外,用筆忌拖泥帶水,要乾淨利索,忌畫得遍數過多和改來改去,要避免畫面的髒、灰、亂,這些問題主要是由於畫面中的灰調子不準確造成的。在處理黑白灰關係時應做到在畫大的明暗階段,絕不能陷入五官等局部刻畫,要始終放眼整體(包括大的黑白對比、大的虛實強弱、大的透視變化),然後在整體的基礎上從最主要的部位一步步深入,最後作進一步的畫面黑白灰關係的調整。

八、素描的線條

線條是一種對形體的概括和“抽象”,是表現一切形象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素描優劣的檢驗標記之一,是一幅優秀作品的關鍵因素之一。法國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認為:“線條——這是素描,這就是一切,”充分説明了線條的重要性。總的來説線條的形式有直線、曲線、長線、短線之分。線條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用什麼樣的線條直接影響着畫面最後的效果。用直線塑造的形體給人硬朗、結實的感覺,但運用不得當也會有生硬呆板的感覺,易於表現形象較為硬朗的物體;曲線塑造形體給人柔和、委婉、自由的感覺,易於表現形象較為細膩的物體。只用明暗來畫素描,雖然正確但很死板,不能充分表達的作者的感情,通過線條和明暗的結合,能充分賦予素描以力量和生氣。

九、完整性與生動性——繪畫所追求的目標

畫面的完整性,主要指能夠恰到好處地掌握深入與概括的尺度。完成後的作品既有較精細的細節刻畫,又有大的形體概括,這個尺度的把握要根據作品時間長短而定,很據作品的整體風格而定。以人為素描頭像為例,一般要做到:五官的刻畫應比較深入細緻、生動,基本表現出模特的特徵,形神兼具,黑白灰關係明確,明暗交界線近側的結構形體應深入、具體,遠側的、或處在暗部的細節要統一到基本形體裏去,依然能感到這些細節的存在,頭髮的特點、質感要有一定的表達,服裝(領子)用筆簡單概括、層次簡化,同時注意畫面的均衡。所謂生動性,指對整個畫面的視覺心裏感受,包括通過簡潔的用筆表達模特兒的形象、神態、體積、質感等特點,通過線和色調的虛實變化表達對象的空間感,包括色調概括透明,黑白灰有節奏,人物內心感情完美生動等。

一般來説,素描功底的高低直接影響着今後的專業學習及藝術創作水平的高低。在素描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認識水平、專業水平與藝術修養會得到不斷的提高,這使我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輕鬆愉悦、更容易的去理解、去感悟。由此可見,素描在美術專業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可忽視素描在專業學習中的獨特地位。

十、考生在頭像素描考試中存的一些問題

1、人物的基本形不準確。包括頭部動勢,頭部的外輪廓以及臉部輪廓,五官位置,頭頸肩的關係等等。

2、對頭部結構的不理解。缺乏解剖知識,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緊緊地抓住骨骼和主要肌肉來表現,使得形體鬆散,線條、明暗不能落在實處。要想深入地刻劃對象,必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3、立體觀念不強。由於幾何石膏立體清晰易辨,而頭部形體比較複雜,往往陷入局部的描摹之中而忽略立體地觀察與表現,缺乏應有的深度。

4、缺乏整體觀念,在缺乏對整體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摳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間關係無法很好地銜接。很多同學會不厭其煩地摳眼、鼻、嘴。頭髮、耳朵草草了事,脖子與肩的關係不予重視,畫面凌亂而不協調。

5、缺乏敏鋭的感受,在教學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不管畫誰,不管對象的長相如何,氣質怎樣,都畫得像一個人,模特兒似乎成了擺設,成了他們胡編亂造的參照物。人物千人一面,概念化,臉譜化,一點不象模特,像不像確實不是衡量一張素描作品優劣的惟一標準,但它卻能檢驗一個學生對事物所具備的敏感性和表現能力。如果一個學生長時間脱離對象去感受,去編造所謂的畫面效果和廢棄對客觀對象感知能力的訓練,那麼就會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個專業人所應有的敏感性。

6、不注意頂骨及枕骨的位置。因頭髮覆蓋住頭顱,往往只表現大的外形而忽視整個頭顱的基本結構,應加強對頭顱基本結構的理解。

凡此種、種,説明有些考生尚不能宏觀上把握整體,掌握基本形,造型能力不夠強,理解力有待提高,不能深入中講究完整地處理畫面。在觀察方法、作畫步驟等技法性訓練的同時,必須提高審美意識及藝術修養。

總之,頭像素描試卷的特點應該是:準確、肯定、響亮、概括、完整、生動。人物要畫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備,注重人物內在性格和情緒的刻劃。一幅素描試卷只有做到完整性和生動性的統一,才會魅力無窮,取得優異成績。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2

素描,可以説是美術課程中基礎的基礎,而它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經過這些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讓學生學好素描,除了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也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以下,則是我在素描教學中的些許體會: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不管什麼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着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並受制於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捨、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由於是基礎教學,所以,我認為在這基礎階段不應教學生採用“變形”的手法,“變形”容易使學生養成主觀隨意的習慣。但並不因此反對有些素描對物象的結構進行一定程度的強調乃至合理的誇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主要的,但學生的主觀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感受是來源於客觀物象的,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脱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裏所説的輪廓準確並不是説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仔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瞭,就應該説是輪廓準確了。

在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於敏鋭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徵的缺陷。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聯繫。

不正確的觀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點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為了看清楚那個要畫的局部,並不作全面考慮,結果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局部的細枝末節而看不到整體的情節氣勢。而作畫時對物象的觀察分析,不僅是為了認識物象,更重要的是為了表現物象。這就要求學生在開始完成一份素描作業時,要根據對物象的觀察和感受,對習作的整體效果有一個設想,就像導演拿到劇本就應該在腦中形成這部戲或是這部電影的整體“視像”一樣。

整體觀察是造型藝術的根本法則,它的實質是便於比較。學生能否把所要刻畫的物象整個地控制在自己的視域之內,在處理局部時能否考慮到整體,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提示和強調的重要方面,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地進行整體觀察的習慣。但這並不是説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並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於對局部的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作為習作的整個進程大致是這樣,但在深入描繪各個局部的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階段。應當要求學生在習作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整體,併為掌握整體而調整整個畫面,使每個階段停下筆來都是一張形象生動的畫。所以,掌握整體是對局部而言,在一定階段必須把主要精力用於刻畫物象的整體性特徵,有了具體物象的整體性才有提高的基礎。

三、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善始善終。

有的學生開始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鋭,但經過一段時間後,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有些學生則急於求成,時間長了就有一種畫得煩厭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作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

調整修改應本着整體的原則,反覆分析研究,反覆比較,理解形與神的關係。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時那種新鮮強烈的感覺來檢查畫面效果,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質量、空間關係是否恰當,主次虛實是否有序。這些因素的調整,主要是想通過反覆的校對和比較,能夠更深入地研究對象和表現對象。

五、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這裏所講的“表現”是説: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願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基本功成為創作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於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不要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培養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於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於“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於今後的發展。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3

針對我校高一美術新課程模塊教學的一些現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的反思如下:

首先,新課改對高中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是美術教學活動的主體,扮演的是文化傳遞者的角色,其條件是“聞道在先”,“術業有專攻”。國家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為了實現美術課程各模塊的教學要求,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提出了相應的更高要求,要求在高中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必須具備能開設3個或3個以上模塊的知識結構和教學能力。因此,作為美術教師就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廣泛的瞭解和接納來自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藝術流派的美術作品,形成一種建立於世界文化基礎上的審美文化態度。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必須多種渠道接受美術信息。

其次,新課改對美術課堂的要求。為了激發學生對美術欣賞課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使學生儘快地投入到藝術作品中去,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有所突破,切忌千篇一律、作品分析避免面面俱到。如果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動、構圖均衡穩定、色彩層次豐富”之類的老套數,學生們便會感到枯燥乏味,這樣的講解不但達不到教學目的,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當然也就沒有任何欣賞的意義了,更激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鑑賞模塊中,常常要作一些諸如作者介紹、時代背景、作品意義的闡述。這還不夠,還需要進行較深入的藝術分析,包括形式美要素和技藝處理方面的知識,只有學生感受和鑑賞美的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增強,才有可能更深刻的認識作品的內涵,只有使學生真正掌握了分析作品的方法才有可能從中受到啟發獲得感悟。應該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在參與中從體驗出發,運用比較的方法,積極開展對作品的評論,在活動中增強能力。

美術欣賞教育是以視覺欣賞為主,欣賞教學所需的範圖和音像質量要精美,缺少必要的設備設施和輔助材料、資料,勢必使美術欣賞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具體做法是:利用學校的幻燈機、投影儀、等現代化手段,通過對圖像的欣賞,比較(橫向比、豎向比),提示、議論、提問,最後總結歸納。有的內容還可配放音樂。,如抽象畫蒙特裏安“百老匯的爵士樂”的欣賞等等。視聽結合,如臨其境,再輔以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及創作指導思想的介紹,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和作品效果的體驗。

在雕塑模塊的教學中,我結合具體情況開設了石膏雕塑,將教師講解、示範、啟發、引導和學生動手實踐、思維拓展結合起來,開課過程中,我和學生之間有了很好的互動,學生之間也獲得了充分的協作交流,模塊結束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藝術教育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效果,但卻是影響人一生的教育。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給學生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4

藝術永遠是現實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而藝術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藝術具有其前瞻性,我們的藝術教育怎能脱離這樣一個時代?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怎樣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這是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思考的。

一.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在現代社會趨於多元化的觀念下形成的。

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古典藝術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藝術家是為皇帝或上帝服務的。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藝術家發現了潛藏在生命裏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造型藝術再也不僅僅是宗教的圖解和宮廷的裝飾了,要求藝術和文學並列,造型藝術和文學是同樣崇高的藝術形式。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説,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為可能。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能力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在實踐中把握素描教學

(一)素描教學應解決的

首先説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但素描教學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説是造型問題。複雜了説:素描教學應解決在色彩之外文字語言等其他媒介無法表達或表達無力時所需的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

1.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

2.人的普遍視覺需求。人的視覺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兩個方面,研究具體階層人羣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學的重要課題。

3.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説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繫,強調視覺形式具有生命的整體構成。

4.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包括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裏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

5.工具材料的運用與發現,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樸素的、相對簡單的,正因為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6.瞭解與傳統。對中外歷史與傳統的瞭解與掌握是素描的重要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師是我們學習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二)素描教學應有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的階段性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思想觀念的不同決定的。

1.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首先是瞭解學生的生理年齡及專業年齡特點,以避免重複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浪費有效時間。

2.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為將來的藝術實踐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為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的引導。

3.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感、知覺技能訓練。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瞭解專業特點首先是教師的必備素質。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

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三)素描教學的技術訓練 〖1〗

前面談了作為基礎的素描教學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精神的表達。將素描作為人的精神表達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術性問題,所以“技術性”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常説的藝術教學是教技術還是教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1.看的。視覺藝術離不開“看”,“看”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知識的緣故,“看”就發生了變化。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覺重要組成部分,人接受信息的80來自視覺,基礎教學就是要喚醒人的知覺。

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幹、濕性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為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教員就似個大師傅將各種菜譜擺出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當然大師傅還應該是個營養師。

3.知識的運用。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工程學、視覺心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開設實踐課程,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四)素描教學的實驗性

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實驗性。在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

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另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素描作為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為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談何創造?

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藝術,開放的藝術需要開放的思想。實驗性是向未知挑戰,是面向未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

總之,在我們這個開放的時代,藝術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一定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2]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5

通過對西方藝術發展多樣性和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表述,説明在當今設計專業素描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走在時代前沿轉變思想觀念發揮創新精神。

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石,是設計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和深入。今天的造型藝術,呈現出多元化的視覺形態,繪畫、雕塑、攝影、建築、裝置、服裝等使造型藝術這個感念不斷擴大,越來越豐富。

西方在中世紀以後,其藝術形式就不斷的豐富。尤其從印象派的出現直到今天的後現代藝術,其形式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令我們應接不暇感觸萬千。比如:立體主義、野獸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對於我們來説,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各國各地區的文化在交流在融合,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這些藝術形式。藝術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它是社會現實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極其重要的。

世界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藝術教育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藝術是時代發展最前沿的一面旗幟,所以藝術教育不能脱離這個時代。素描教學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必須與時代同步。

一.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精神得到廣泛傳播。人對客觀世界及對人自身的不斷認識,人作為生命的主體得到了應有的尊重。藝術家發現了生命裏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所以當代西方藝術形式出現了豐富多彩的現象。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説,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能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為可能。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發現每一個人的創造潛能,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思想,引導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所以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內容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方法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在教學過程中把握素描教學

1.素描教學中的問題

首先説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素描教學應解決的是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説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繫,強調視覺形式感。在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中。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裏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工具材料的運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藝術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相對簡單的,正因為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2.素描教學中的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進度的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決定的。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為將來的專業課程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為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引導。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及要求,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3.素描教學中的技能

技能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也是教學實踐中極其重要的問題。

(1)觀察的方法。視覺藝術離不開觀察,其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工具和材料,為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美學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4.素描教學中的實驗性

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素描作為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為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只會造就沒有創造力的人。

社會的進步需要有思想、有開拓精神和創造力的大學生。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總的來説,素描教學處於繼續探索階段,許多教育專家都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出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作為一個教師,一個教育工作者這些是我想説的一些觀點,也是幾年教學中的一些想法,當然還不成熟,但是藝術是需要發展和創新的。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6

素描是造型藝術表現形式之一,凡以簡單的色彩、簡單的工具對客觀形物做樸素描繪的畫種樣式皆為素描。同時以鍛鍊觀察和表達物象的形體、結構、動態及明暗關係為目的的素描,又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本功。素描可以是客觀寫實的,也可以採用象徵誇張甚至抽象的形式。

素描在大學四年的藝術教學中起着不容忽視的作用,它既是對前兩年造型基礎的總結,又為以後的專業設計起着一個鋪墊作用。在現代美術教學中,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越來越受到各大美術院校的重視。要讓一個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好素描,一是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水平,二是應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教得科學,學得科學,才會有好的結果。教學方法不僅直接影響素描教學的效果,也將影響學生今後的全部藝術實踐。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方法和技能

素描大師德加曾經説過:“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意思就是説素描不只是表現形體,更重要的是表現對形體的看法與理解,這給了廣大學生以重要啟示:不單單注意如何去畫,而且必須先解決觀察方法的問題。

寫實素描是我國造型基礎練習的主體,因此尊重具體對象,使主觀與客觀統一,是素描教學的基本原則。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加以理解,藝術地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抽象形式的訓練是基礎訓練中必不可少的一面,它有其自身的規律。抽象與具象的訓練相輔相成,寫實練習的目的不只在於“應物象形”,而要透過真實外觀的再現,掌握規律,發現抽象結構如何合乎形式美的規律。從這點來説,寫實的造型訓練也是引導學生自覺地研究抽象形式規律的途徑。

素描學習是一項艱苦而有意義的工作。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認識能力、表現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能力,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主要的,但學生的主觀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現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觀感受來源於客觀物象,關鍵是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和處理畫面。

二、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整體觀察力

造型是素描教學中至關重要的問題,造型似是而非在初學者中是最普遍的,因此要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在素描訓練中,應當要求學生不要遷就造型的錯誤,那種將錯就錯的態度是不利於學生髮展的。在素描訓練中常犯抓形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於敏鋭準確地表達物象特徵的缺陷,這對學生是非常有害的。

整體是素描教學的基本原則。所謂整體,就是要注意藝術直覺與基本技法的統一。它既體現在作畫過程的始與終,又體現在素描教學的全過程,是否整體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高低。對每一課題的訓練,應把“整體”擺在研究造型法則的首位。把握整體是揭示對象物質的重要手段,也是克服認識偏頗的關鍵。在素描教學的程序上也要體現服從整體的原則。但這並不是説只強調整體而忽視局部細節的深入刻畫。整體和局部是對立統一的關係,並不存在純粹的“整體”,整體的豐富性有賴於局部的深入刻畫。

“整體-局部-整體”是素描訓練的基本程序。即從整體出發,先畫整體後畫局部,最後又回到整體。也就是説要注意先畫整體後畫局部,首先把對象當作一個整體來畫,而不是一個物體一個物體地畫,更不是一個部分一個部分地畫。當畫到局部時不僅要注意局部關係,而且也要注意到整體的效果,畫局部實質也是畫整體。

所以,學生在習作的每個階段都要考慮到整體關係,“整體-局部-整體”多次反覆,一次比一次更整體,最後塑造出一個高度概括、完整的藝術形象。

三、培養學生寫生、臨摹、默寫的能力

筆者認為在素描教學中,寫生、臨摹、默寫能力的培養很重要:

第一,寫生能力。寫生通常指對着實物作畫的慢寫和速寫。寫生強調觀察、體驗、分析、研究自然對象,認識並掌握它們的造型規律。如何將眼中所見的現實事物轉換成美術的本體樣式,轉換成繪畫的造型語言,或者轉化為設計的視覺語言,寫生是素描基礎訓練的主要方式。

第二,臨摹能力。臨摹是照着別人的作品畫。臨摹對學生有兩點益處:一是向前人的作品學習,以取得寫生方法的借鑑;二是練習造型,熟悉造型規律,提高造型能力。要注意針對性,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需要,每個學習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臨摹時應注意作品的整體效果,領會原作的真情實意及繪製過程,抓住重點。臨摹主要是讓學生加深對傳統文化中造型觀念的理解、認識與學習,提高學生鑑賞能力與藝術表現。

第三,默寫能力。默寫則是憑記憶作畫。通常是對形象有較深入的熟悉和理解,對物體特徵、結構及規律有十足把握,再憑記憶將形象畫出來。經常默寫有助於中、長期作業的整體、深刻的認識,是鍛鍊理解力、記憶力和概括力的好方法。默寫能力是素描教學綜合能力的檢驗,與中國繪畫傳統要求相符,也與西方繪畫傳統要求相符,是自由、自如的創作階段。

素描是認識對象的一種繪畫方式,是美術專業與設計專業準備階段的基礎性訓練。這種訓練既包括對所學專業觀念的認識,又是動手能力基本技能的訓練。素描教學應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素描教學的體系、方法以及風格流派的發展變化,將給素描教學提出新的問題。現有的認識和成果,僅僅反映今天的水平,筆者相信只要經過不斷的實踐與探索,素描教學必將開拓出新的天地。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7

大學的第一個學期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我們迎來了設計素描課,迎來了我們的葉老師。葉老師在保存我們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思想的基礎上提高我們的藝術設計與表現能力,並教導我們藝術作品必須有思想,有內涵,有衝擊力,畫面完整。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工業設計這一專業的基矗

設計素描作為一門繪畫藝術基礎課,以質感、明暗調子、空間感、虛實處理等方面為重點,研究造型的基本規律,畫面以視覺藝術效果為主要目的。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同是藝術基礎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素描作為一種素描形式,它的雛形和胚胎早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大體形成,於上個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發展至今基本遵循的規律,可説已相對確立。設計素描則相對年輕,雖説於1919年德國包豪斯學校開創了設計素描教學。但是引入我國也是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才真正開始深入設計教學體系之中。設計素描注重結構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轉折點的把握記憶與用線的表現。在學生個有一定認知水平和表現能力的基礎上深入培養對物理事物的認識理解。通過各種觀察研究。加上大量的變化練習。從而創造出新的事物。並給事物一美感。設計素描的表現力很強。提高表現力的方法就是多觀察自然,多理解事物,多做速寫練習。提到表現力就不得不説構圖重要。經常構圖練習的習慣也需要培養。創意想象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多補充各方面的知識。懂得用各種工具。侷限住的設計師是創造不出好的作品來的。

從學習畫畫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三個年頭,但是在設計素描上感覺自己還是像個初學者,好多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繪畫素描是通過“再現”對象的具象描繪來反映意識形態的創作;而設計素描是“再造”,是通過計劃和想象而進行的審美創造。繪畫素描強調畫面的整體性,要求大腦對客觀對象進行判斷、分析以達到對象與表現結果的一致性。設計素描則強調將收集、貯存的“局部”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後組合成新的整體的造型活動。繪畫素描着重於對所繪內容的表現效果以傳達對現實的感受,過多地投入了作者的情感因素和展示情懷;設計素描是以繪畫素描為基礎利用其繪畫規律並藉助於其表現手段來更好地表達和表現設計意圖,着重於對物形及設計思想的結合來使“觀眾”產生新的感受。設計素描的畫面內容不是對生活的“模仿”而是依據作者對生活的不同感受和頭腦中不同的理念綜合形成畫面的形象處理。依據畫面自身構成因素與作者的構成理念相結合而進行的一種藝術處理。設計素描要學習的內容很多,所有的學習內容與研究都是為將來的設計提供基本的方式方法及製作手段的拓展來進行的。讓學生在進行創新創作時不墨守陳規自由創作出新穎獨特、美觀的作品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傳統素描基礎較為紮實地學生在進行設計創意訓練時,能夠較好地、生動地、藝術地表現設計意圖;而素描基礎不是太紮實地學生就不能很有效地將自己的創意有效地表達出來,這就説明傳統繪畫素描的觀察、分析客觀物象的思維方法,手與腦的協調性上,對畫面的控制能力和審美意識還是起着一定的作用。這就説明設計素描是在傳統素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觀察方式、表現形式等方面,既對傳統素描予以繼承,同時又有別於傳統素描。設計素描側重於全方位的觀察,包括平面形觀察、立體觀察、橫斷面(剖面)觀察以及運動觀察,並且強調從結構到材質,藉助理性思維能力創造新造型的技能表達。傳統素描提倡“看”,設計素描強調“用”。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思維和表達方式上的差異。

德加説:“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這裏的“觀察”就傳統藝術來講是一種“分辨差異”。但對於設計藝術範疇來講是“發現、分解和提煉”。例如觀察一輛自行車,就要將車把、車架、輪盤、車座、腳蹬等進行分解然後研究其組裝的結合方式。再就是將其不同部位概括提煉成不同的形狀,以形體的認知來感覺我們看到的一切,使學生通過發現形式形態,分解組合結構並提煉概括以獲得敏鋭的捕捉能力和感知能力。

“看”是一種行為,而觀察是一種思考,設計素描要求的觀察是深入地剖析,剖析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在思考中將隱蔽的、含蓄的、若隱若現的形體結構明白無誤地顯現出來。不能浮光掠影式的被動“抄摹”。並且將這種觀察思考方式逐步演化成為一種不自覺的潛意識。觀察有對生活的觀察和對畫面的觀察,生活是形象語言的源泉,畫面是形象具體反映的場所,形象的創造必須有生活的積累,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和專業有關的事物,同時也要在畫面上進行努力的學習和掌握表現的方法。另外,有很多時候由於沒有真正理解觀察的含義和正確的觀察方法,長期處於懵懂狀態即使作畫也是看一眼畫十筆的“編造”。

正確地觀察方式是進行藝術活動首要解決的任務,也直接決定了藝術水平高低、強弱、進步的程度。能夠迅速進入繪畫的狀態和明瞭的進行表達與思考。不正確的觀察方式或常態的觀察方式會導致低級、平庸的現象不利於進步與提高,而且相對片面地違背了認識事物、表現事物的客觀規律,削弱了對視覺對象直觀與敏感的發現、想象、創造能力。

我們學的是工業設計,現在我們在設計中普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作品形式的空間感差,二是作品缺乏想象力。兩個問題都影響到作品的深度和質量,兩者的病根都源自素描基礎的訓練和認識不足。

空間感是素描造型的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問題;“形”是造型的第一位,“整體變形”

——透視是造型的終結。客觀形狀通過視覺變形產生“透視”,規則的透視產生整體。整體的'透視變化是完成造型訓練的標誌,否則就是門外漢。設計者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其作品必然是平板的,不可能具有深度感和運動感。我們目前的狀況正是這樣,專業學生或者説專業教師對素描和所謂“平面設計”有誤解,他們只熱忠於從事相對簡單的平面變形,很少能創作出具有空間難度的設計作品,原因主要在於他們沒有真正解決素描的透視問題。

作品缺乏空間意識的現象很普遍,看看我們身邊的樓房、服裝、商標標誌,同國外同類作品的差別是明顯的,或許可以把這些差距歸結到文化意識和工業化程度上面,但有一個事實是不容爭辯的,那就是沒有空間感的素描,怎會創作出具有空間感的設計?也許有人會説:國外不是已經不搞寫實了嗎?這種把素描理解成簡單的基礎和把基礎與應用對立起來的觀點正是造成設計簡單化、平面化的問題所在。

長期以來我們在藝術創作上提倡民族化、中國化,簡單的把民族化理解成平面化並與外國的空間化相對立,形成了一股頑固的意識。前一段時間,美術界針對造型上的問題,提出我國美術缺乏一個“理性階段”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討論,美術教學和創作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我們的藝術作品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認可。但目前的設計教學和創作卻還在民族化的藉口下,重複着夜郎的故事。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則,任何人也不可能在沒有滿足規則的前提下搞出符合規則的設計作品。其實我們的書法和大寫意國畫是非常具有空間感的藝術作品,這些本應成為提高我們設計水平和能力的寶貴財富都被一筆劃到“平面”的民族化裏去了。也許我們的設計界也存在一個“理性階段”問題。

設計藝術同普通美術有一定的區別,設計強調藝術規律應用的“直接性”。繪畫是通過描繪自然形態實現作品“多樣而統一”的,設計卻要在黑白灰、點線面的純形式上顯示藝術的這一創作要求。在國外,雖然不再大搞寫實訓練,但人家已經摸索出了一整套應用規則的教學方法,已經實現了從規則到應用的轉化過程。而我們的教學由於認識上的偏差,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基礎和應用的結合問題。雖然我們也在基礎教學上實行了一些“結構素描”和“超寫實素描”等實驗課程,但轉變不大。因此,我們的設計教學應該加強造型原理方面的研究和原理與應用方面的探索,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趕超發達國家設計水平問題。

大家最不能忍受的是每天鋪天蓋地沒有想象力的廣告和設計;平面化、簡單化、庸

俗化是我們最容易犯的設計錯誤。空間化、多樣化、人性化才是我們追求的方向,解決這三個問題基礎還應當從素描或速寫着手。

長期以來,我們把人性化理解成“人類化”,把生活化理解成“真實化”或“社會化”,於是就出現了只有人拿着產品,真實的吃(或用),才能使人信服的創意。其實再有名的名人介紹產品,並不比將產品擬人化更具有想象力,再複雜的情節也不如一句雙關語表達豐富;問題是這個“語”是來自於社會的約定俗成哪,還是個性的獨創。懷素書法筆意中的劍舞蛇行,要比一幅舞劍圖或蛇行圖給人的想象力豐富的多。懷素能把普通的生活現象轉化成個性化的藝術獨創,靠得是審美的認知和多樣化的表現技巧,這兩項要求恰恰是素描訓練需要完成的任務。審美認知是素描的特徵性整體觀察,多樣化表現是素描造型能力的技能訓練。這兩項訓練都是藝術想象力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的素描不但是表現客觀的工具,而且是探索規律和規律轉化可能性的工具。

在素描中,探索規律轉化問題一直是一個禁區,也就是所謂的技術與藝術不能兼得。於是乎素描的應用問題成為藝術家神祕的祕訣。我的老師呂品先生也曾説過:“藝術家一人一個規律”。其實這裏説的是兩個問題,好比嫁接果樹。一是樹,二是果實。素描好比是樹,樹是共性的,可教的。樹上節什麼果,藝術家可以自己選擇品種,可以探索各種可能性,屬於個性,是“不可教”的。但我不説樹,也不説果實。要説的是那個關係着兩者的嫁接技術——審美認知(或者叫形象思維、聯想思維)。審美認知才是規律轉換的關節點。審美認知是可以教的,也必須教,如果我們造型規律應用的不順暢,問題就出在它那兒。

大自然是多樣化的源泉,如果我們只是簡單的使用它,沒有把它當作養料滋補自己,無異於進化的倒退。如果我們只是研究它的比例、明暗之類,我們就成了象柏拉圖所説的它的孫子的孫子。因此,我們為什麼不在認真地觀察、表現它的時候加進一點意識和聯想,完成一些主動和願望哪?有人可能會説:我們不但加了,而且加的比你預想的還多。但我要問:你是站在什麼立場上加的?是站在自然的立場,還是站在人的立場?是站在人的自然屬性立場,還是站在人的社會屬性立場?自然是藝術的老師,如果站錯了立場,即使是無償的賜予,也無法獲得。自然有造型需要的所有東西,不同的素描觀好比兩種鏡子,一種是放大鏡,另一種是變色鏡。我們應該拿起放大鏡,尋找我們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改變那些東西,這種改變只能使原本豐富的東西簡單化。其實所謂“嫁接技術”只不過是把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放大到一定的度,説的具體一些,就是把自然形態的特徵誇張一點。

在設計素描中,我們要懂得變以前畫畫的以“像”為標準為以“不像”為標準,畫面整體要完整,主體物要有一定的抽象性,並且可以讓觀眾明確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體與立意。在某一個物體的表達上,我們必須要從六面體的角度去觀察,去想象,世界上的任何物體都可以想象成一個六面體,從而表現出它的立體感,表現出它正確的幾何透視關係。

這些,都是在半學期的設計素描課中獲得的受益匪淺的知識。在葉老師的指導下,我對素描與設計的認識長進了很多,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可以繼續和葉老師學習,不斷取得進步。

學素描心得體會篇8

近幾個月來,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沉浸在素描的世界裏。素描對於我這個美術老師是再熟悉不過了,怎樣教好他們是我近幾個月來常常思考的問題,歸納起來不外乎幾點:

1、做好課前工作,保障教學順利實施

“只有備好課,才能教好課。”因此,我在每次課前都認真寫教案,總結重、難點及解決的方法,對於課時和步驟的把握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不至於在課堂上手忙腳亂,課堂上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程序都要在課程開始之前設想好,儘可能地為孩子們考慮全面,讓他們可以順利接受知識,課堂上解決教學疑惑及問題。

2、嚴把教學關,保障課堂的教學效果

我們每次課的時間安排為1小時30分。那麼,對於學生和老師來説課上這段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學生有沒有認真聽課,有沒有認真完成作業,加上老師的教學方法的得當、內容安排的是否合理以及能否針對具體問題的解決而決定了課堂的效果。

3、加強管理,做到課堂無小事

在我們畫室,大部分的學生是帶者一顆積極的求知的心態而來的。可是也有各別同學感覺這只不過是課外培訓班,所以上課時就不像在平時學校表現嚴謹。例如課堂小動作、吃東西、講話等小毛病都出來了。為了讓學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我們必須耐心説服、勸導,有時還會與家長進行溝通,目的都是希望學生學的好。同時老師也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和他們的進步,哪怕是一絲一毫,老師的表揚都會讓他們受到極大的鼓舞。

4、教學效果,你我需要共同努力

學生來學習的目的是學知識,最後的效果是綜合了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我覺得如果上面幾條都能做的很好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便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對於每一次課可能不易達到百分百的滿意度,但是可以從每次課上總結經驗,這其中包括對學生的要求和自己的要求,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學習中發揮的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n3135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