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多篇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多篇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多篇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1

別讓孩子太累了

一、案例描述:

1、我不想回家

下午接送時間到了,家長來接送孩子了,小想雙手撐住下巴,嘴巴不聽地嘟囔着:“真不想回家,還是在幼兒園裏好,一回家爸爸又要叫我寫字了!”旁邊的小星也接話了:“我也不想回家,我媽媽現在不會把我直接接回家的,先送我去琴行練琴,到吃飯時間才接我回家的,練得手都要斷了。”

2、洗手間的訴苦

在洗手間裏,4-5個女孩子坐在坐便器上閒聊:

a小朋友:阿b,不好意思,本來週六説好我到你家玩的,可是我媽媽去小熒星幫我報了4門學習的,我週末都沒時間休息了,要等放假了我才有空。

b小朋友:這周我也沒空哦,我媽媽也幫我報了主持、象棋、畫畫、舞蹈、鋼琴、唱歌、葫蘆絲、模特。我從週一到週日每個晚上都有學習,連週六白天也都有學那,累都累死了!

c小朋友:是啊,我們小孩子真苦哦,大人爽多了,我媽媽天天在家打牌都不管我的,我每天學習都阿姨送,媽媽從來也不去看我學習。

d小朋友:我媽媽還更壞呢,我最討厭學英語了,她還報了3個晚上讓我學習,那個英語老師最兇了,我討厭死她了,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a小朋友對d小朋友説:那你和你媽媽説啊?

d小朋友:早説了那,可是每次媽媽都很兇的告訴我,要是英語學不好,就把我送給苦人家,那樣我會很可憐的。

3、我想睡覺

早上第二個活動是畫畫課,葉某某小朋友才畫到一半就趴在桌角睡着了,我輕輕地推醒他,正想準備批評她的時候,她哭了:“老師,我真的很想睡覺,昨天晚上我學畫畫回來都9點了,洗了澡10點多了媽媽還叫我練習鋼琴,我不會彈媽媽就打我,你看我手都打紅了,後來我練到很遲很遲才睡覺,早上很早媽媽又叫我起來練習,我現在好想睡覺,老師再給我睡會吧!”

二、案例分析:

在班級裏,我做了2份調查,一份是關於家長方面的調查,一份是關於孩子方面的調查,調查報告顯示,父母明確説自己的孩子一項才藝都沒學的孩子一個也沒有。約有30%的孩子,所學的項目在1到3項之間;約有60%的孩子,所學的項目在4到6項之間;約有10%的孩子,所學的項目在7到9項之間。在孩子調查中,60%的孩子説自己對培訓活動不感興趣,參加興趣活動始終抱有“很濃興趣”的孩子僅佔15%。面對孩子的不喜歡、不願意、不感興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培訓班呢?在調查中我發現以下幾點:

誤區一:為了自己的夢想,把自己思想強加給孩子

案例1中的小想爸爸告訴我,孩子字寫得好對她一生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字就是門面,小想爸爸從小的願望就是當個書法家,很羨慕別人的一手好字,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很遺憾沒有實現他的心願,當上爸爸的他,更是希望他的女兒來幫我完成他的夢想。為了實現他的夢想,想想爸爸請書法專家上門教課,為了昂貴的課節費,他説一家人都要省吃儉用緊牙關過日子呢!

想象爸爸可能不知道讓孩子參加技能方面的學習,它的首要前提,應該是孩子對這項活動感興趣的程度。然而他卻不關注孩子自身的願望和需要,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按家長的夢想和興趣為孩子選學習課程。這樣做,反而很可能事與願違,毀了孩子的興趣,建議這些家長們反思一下:參加興趣班,是家長的興趣還是孩子的興趣?

誤區二:為了功利、面子強迫孩子參加興趣學習

案例3中的葉某某小朋友是我們班級的才藝小苗子,據其他家長透露,葉某某媽媽經常在其他家長面前誇耀自己的孩子有多厲害,什麼鋼琴幾級了,舞蹈幾級了,在培訓班裏,如果老師向家長告狀葉某某不乖時,她媽媽會當眾給孩子難堪,當着眾人面狠狠地訓斥自己的孩子,好幾次都把孩子弄哭了。

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家長為了讓孩子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不輸在起跑線、或者想讓孩子在某個方面出人頭地,而強迫孩子參加某項興趣學習。比如讓孩子學習美術、音樂等就是為了後面參加考級,為升學增加優勢。如果是出於功利目的讓孩子參加興趣學習,那家長真是大錯特錯了,這樣的後果是孩子在成年後就難以具備成功所需要的想象力、創造力、內在的動力,到時你的孩子會失去更多尤為珍貴的東西。

誤區三:為了結果,不擇手段地進行拔苗助長

案例2中的d小朋友在班級小孩中,語言發展算是下等水平的,而她媽媽在孩子最基本的口語還沒發展好就送孩子去學英語,這無非是傷疤上撒鹽啊,孩子在學習中遭周邊老師同伴的恥笑和冷落造成她對英語的恐懼心理。

我們都知道對孩子實施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本身就違背了幼兒身心發育的基本規律。何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為了“打造天才”而盲目要求孩子只能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造成身心的危害。作為家長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因為急於求成,反而扼殺了孩子的興趣。

三、案例反思:

早期教育也在這個大地上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早期教育,這也造成當前社會上出現更多的五花八門的興趣班,他們也正在紅紅火火地開展着;很多孩子在2、3歲以後,就會被家長帶着去參加興趣班。應該説,這是個好現象,説明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開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興趣班這件事,不只是花錢上課那麼簡單,在如今這個浮躁而且商業化意味很濃的社會中,如果不注意,興趣班反而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興趣,這不是危言聳聽,那麼作為現在的家長該如何去做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自己之所以被人們推崇,用他自己的話説,“只是順着興趣做了一點科學探索”而已。而當今社會年輕的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非常迫切,往往不顧孩子的興趣,星期一、三、五學舞蹈,二、四學繪畫,星期六、星期天學書法,沒完沒了的學習佔有了孩子大量的時間,結果什麼都沒學好,什麼興趣都沒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在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時,一定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學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快樂,這也是他將來能不能發揮才能的關鍵。興趣班最主要的是為孩子提供一種環境和氣氛,在活動中幫助孩子發展興趣,使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要學會等待

在心理學方面,我們知道關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個比較著名的“關鍵期”(敏感期)理論,孩子的身心發展是有敏感時期的,只有到了敏感期才會發生較快的質的變化,也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開竅”了。因此,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就是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在不同的關鍵期給予相應的刺激;不同的孩子進入關鍵期的時間會有所差異,父母就需要仔細觀察孩子,不要太心急,等孩子到了某個敏感期才給予有益的引導和幫助,這樣的早期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學會溝通

父母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時發現、瞭解孩子的心理問題,並以正確的方法給予引導,這對孩子的心身發育是有益的。而現在更多的家長缺少這方面的溝通,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有不少孩子早晨上幼兒園的路上吃早餐,家長也顧不上和孩子説點兒什麼,週末,家長帶着孩子像趕場似的奔輔導班。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時間看得很珍貴,基本上沒有什麼“廢話”,只要是學習好就好了,其他無所謂。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畢竟孩子,在許多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在心理上更需要家長的幫助和開導,需要家長精神上的鼓勵和安慰。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不但可以增進相互間的感情,還有助於孩子釋放壓力、調整心態、平和情緒。通過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家長可以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採取相應的對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興魯傑説:“給孩子選興趣班,應堅持‘適量’原則,讓孩子擁有一兩門特長是好事,而且從長遠發展來看,那些有特長的孩子往往生活得比較快樂。但是,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強加在一個寶貝身上,孩子也會消化不良。作為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髮育特點,根據孩子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否則會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甚至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2

愛幫助人的孩子

大班的郭海諾,一直以來,以為是一個小女孩,説不定認識孩子,卻和真人對不起號來,更甭提對孩子有所瞭解了,今天終於對孩子有了些許瞭解。孩子是一個愛幫助人的孩子。

這一段,由於幼兒園為了孩子的安全,儘量不讓家長送孩子進活動室,所以,家長就把孩子送到大門口,有執勤老師送進大門裏,高級部(清華園、哈佛園級部)的孩子,自己進活動室,低級部的孩子還有執勤老師帶隊送到活動室,高級部的孩子從大門口進活動室要經過活動場地。

今天,我在大門口執勤,光顧和來園的家長、孩子打招呼,沒注意旁邊一位家長在大門口往場地上張望,一邊揚手在招呼着,一邊説:“還不快進教室”。我以為有什麼事,忙問:“怎麼了?有什麼事嗎?”家長對我説:“沒事,你看還在幫他班小朋友系書包帶呢,還不進教室。”我一看,可不是咋的,場地上有三個孩子,一個孩子蹲着,懷裏抱着書包,一個孩子半蹲半跪在給懷裏的書包繫帶,另外一個孩子在站着觀看。當然,系書包帶的是郭海諾,看來,幾個孩子一起進了大門口,一個孩子的書包帶開了,就發生了現在的一幕,我對家長説:“你真養了一個好孩子,愛幫助人。”家長高興的笑了。我走過去表揚了孩子,孩子有點不好意思,書包帶的搭扣斷了,怪不得孩子在系呢,對小孩子來説,有點難度,我幫孩子繫上了。

我拍拍郭海諾的肩膀,對其他孩子説:“我們都要向郭海諾學習,幫助有困難的人。”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3

馬戲團的演出

情景描述:鋮在平時特別喜歡老虎與大灰狼,這回馬戲團表演他主動要扮演老虎。馴獸師是宇。他倆商量了一陣之後,表演正式開始。在“觀眾”們的鼓掌聲中,“老虎”迅速“四腳着地”趴在了地上,馴獸師一個手勢,虎向高空竄起,連竄幾下後向遠處撲去……後排觀眾紛紛站起,一片笑聲,接着又是我們的掌聲。太像了!心中不免感歎,馴獸師的手勢不是很多,配合雖然沒有真實表演來得默契,但虎的威猛展現的活靈活現,這種不加以拘束的表演是孩子真正的表現。

分析: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們扮作馴獸師和動物演員進行排練和演出。

1、課前很是擔憂,心中鬱悶得很:這樣的課怎麼上?怎麼還有這麼的課?馬戲團的演出怎麼演?直到課中從孩子們表現出來的熱情中才發現,原來孩子喜歡,而且非常喜歡。成人的觀點往往與孩子不相融,原來許多東西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角度觀察、考慮。怪不得時間一長,幼兒教師的各個表現也要向孩子方向倒。

2、活動中的難度是馴獸師和動物演員的配合,這在孩子們的表演中表現得很明顯。如例中的馴獸師只有一個向上手勢,雖在表演前商量過,但必竟這方面的經驗準備太少,而我在這方面瞭解的也不是很多,想像中的馴獸師只有幾個簡單的動作和撫摸動物。這主要是經驗準備不夠,包括教師本身。

3、馴獸師和動物演員之間最重要的是一種心靈的溝通。在活動中會發現大班的孩子合作能力很強。在這裏應該給夥伴相互間更多的溝通時間,這們他們的默契會更好。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4

不能嬌慣孩子

在一次開放日活動時,李哲小朋友要媽媽去書架給他拿圖書。媽媽説:“別的小朋友沒有拿圖書,我們也不能隨便拿圖書看啊。”可是李哲卻哭起來,偏要媽媽給拿,不管媽媽怎麼説,不給圖書就是哭,也許是因為怕影響我們的活動,李哲的媽媽只好到書架上給拿了一本書,李哲才停止了哭聲。他的媽媽不好意思的説:“這孩子脾氣很倔,很任性,都是他奶奶和爺爺給嬌慣的。”

是啊,正像李哲的媽媽説的那樣,現在有些孩子很任性,因為農村孩子大多數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人們常説隔輩親,爺爺奶奶會特別疼愛孩子,嬌慣孩子,給孩子養成了任性的性格。平時這個小朋友在幼兒園裏不是這樣的,還是比較懂事、聽話的;可是當着家長的面時,卻表現出了任性的性格,其他的孩子有時也會表現的和他一樣。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在家裏和在幼兒園裏不一樣,在幼兒園裏是個好孩子,因為沒有爺爺奶奶的袒護。可是在家裏卻是“小皇帝”,嬌生慣養,要什麼,得趕緊給什麼,要不就會又哭又鬧。針對這種現象,在幼兒園裏,我通過講故事,説兒歌等形式,還通過和家長溝通、交流共同對孩子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教育,孩子們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任性的孩子也不那麼任性了。我們做老師和家長的,不能隨意地去嬌慣孩子,要給孩子一定的約束力,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獨立能力和守紀律的意識。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5

糖果店的新品

一、實錄

角色遊戲的時間到了,孩子們自由選擇了自己扮演的角色。睿睿今天是糖果店的營業員,糖果店今天的生意特別的好,一會兒棒棒糖就買光了,睿睿用橡皮泥開始製作棒棒糖。當客人來買的時候,她會主動問客人,你要什麼味道的棒棒糖?客人要草莓味的棒棒糖她就會遞上紅色的,客人要香蕉味道的,她就會給顧客黃色的棒棒糖。過了一會她用紫色和綠色的橡皮泥團在一起,接着把做好的這個棒棒糖插在罐子上。孩子有了新創造,作為老師當然不能錯過。於是扮演顧客上前與睿睿交流。

師:“你好,我要買棒棒糖”

幼:“顧客,你要什麼味道的?”

師:“這是什麼味道的,怎麼有紫色和綠色兩種顏色呀”

幼:“這是葡萄味的”

師:“葡萄不是紫色的嗎?”

睿睿被我一問摸了摸腦袋,衝着我笑着説:是綠葡萄……

小班的孩子能夠知道葡萄有綠色的,我覺得很值得在講評中交流與分享於是在講評時,我特意請睿睿來介紹它新發明的紫葡萄綠葡萄棒棒糖,可是到講評時,睿睿卻把紫葡萄綠葡萄變成了紫葡萄和蘋果味,弄得我有點措手不及。

二、分析與策略

當睿睿有新創造時,我及時發現與捕捉,並有意識的把這個“新作品”在講評中讓睿睿介紹給其它孩子。但是由於小班孩子記憶時間比較短暫,因此在講評時經常會遺忘遊戲中的一些情境,或自己的一些遊戲行為。這時我們可以在講評時通過遊戲情境模擬,照片、錄像等形式。而今天在講評中當幼兒講述與教師預設的講評內容不一致時,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智慧,與孩子進行藝術性的拋接球。

當睿睿把綠葡萄説成了綠蘋果,達不到我向幼兒提升葡萄有綠色的這一生活經驗,但是我覺得可以從另一個混合味的角度來調整自己的講評點,於是我問道:“那麼除了蘋果還有什麼水果呢?“梨”、“甜瓜”、“西瓜”、“那麼葡萄有沒有綠色的呢?”孩子們相互議論了起來,我繼續問道:“有什麼辦法能知道答案呢?”李心雨説:“回家問問媽媽就知道了。”“好,問好明天來告訴我哦!”講評在積極愉快帶着問題的情景中結束了。

三、結論

角色遊戲是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在遊戲中,幼兒會有許多創造性的表現。教師在講評幼兒遊戲時,必須以觀察為前提,心中有目標,善於捕捉幼兒遊戲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切合實際的點撥。通過教師的講評,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其中。當然,講評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隨遊戲的情況和內容進行調整,而且講評的形式和時機也要靈活多變。

教育心得大班隨筆篇6

背景:

在主題活動《中國一家親》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談論着自己知道的祖國的驕傲。有不少孩子都提到了國寶動物大熊貓,小意説:“我知道大熊貓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婷婷説:“我和媽媽在雜技表演裏看到過大熊貓。”韜韜驕傲的説:“我還和大熊貓一起拍過照片呢!”接着,我根據孩子們的熱點討論,提議請大家一起來畫一畫祖國的國寶大熊貓。

實錄:

繪畫活動中,我創編了故事情景導入,講述了發生在動物雜技團的故事:一天,動物王國裏來了一個雜技團,有許多雜技演員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有小狗鑽火圈,有大象踢足球,還有小猴走鋼絲......最後,還有一位身穿白衣服,帶着黑手套,穿這黑靴子,耳朵上套着黑耳套,連眼圈也塗得烏黑烏黑的動物出場表演了更精彩的雜技,你們知道它是誰嗎?表演了什麼雜技?根據老師的提示,孩子們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大熊貓在表演。大家各自發揮着自己的想象力,有的説大熊貓可能表演了滾球,有的説大熊貓表演的是走獨木橋,也有的説大熊貓會表演騎小車等等。於是,大家帶着自己的想法開始畫起“大熊貓耍雜技”......

鏡頭一:韜韜手拿畫筆並沒有急着往紙上畫,反而輕聲地自言自語地説着什麼,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始動筆。最終,我看到了他畫的大熊貓是在表演撐傘滾球的雜技。我問他:“噢!大熊貓在表演撐傘滾球的雜技,真了不起!那你剛才畫畫之前自言自語地説什麼呢?”“我本來想畫大熊貓走鋼絲,可是,已經有小猴走鋼絲了,大熊貓不能演人家演過的雜技,所以我在想他演什麼雜技。”韜韜回答説。(原來,韜韜在作畫的時候,他首先把故事情節回憶了一遍,並對雜技節目進行了選擇。原本他想畫簡單一些的雜技表演“走鋼絲”,但是由於故事當中已經説到了“走鋼絲”的表演,他又想熊貓表演的是更精彩的節目,所以,他最後畫的是熊貓表演“撐傘滾球”。這説明韜韜是一個肯動腦筋、能夠根據故事情節來設計自己的圖畫。)

鏡頭二:宣宣坐在韜韜同一組,她在畫圖的時候先看看旁邊萌萌的畫,又看看對面韜韜的畫,遲遲不肯動手。我提醒她説:“宣宣,剛才故事裏的小動物都表演了什麼節目呢?你認為大熊貓表演什麼節目才會更精彩好看呢?”宣宣沒作聲,手中握着筆託着小下巴想了又想。接着,她又看了看韜韜的畫,瞄了瞄萌萌的畫,終於開始動筆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一隻可愛的大熊貓站在大皮球上滾球的雜技呈現於畫紙上。“哇!宣宣畫的大熊貓是站在皮球上表演的!真精彩!”這時,我看到了她臉上自豪地笑容。(宣宣由於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每每碰到要動腦筋、發揮想象力畫圖的時候總是東看看西看看不知道從哪裏下手。而且,她的作品往往是與同伴的一模一樣。今天,她畫的熊貓雖然也是在表演球類雜技,但與他人的卻有所不同,説明她也在動腦筋想像,力求與眾不同。)

鏡頭三:凡凡畫好了大熊貓演雜技,已經開始設計背景圖案了。他一開始畫了一些五角星,並塗上了亮亮的黃色,然後,我發現他拿起黑色的蠟筆在畫紙上“唰唰”的揮舞起來。“唉呀!我怎麼看不清楚大熊貓在演什麼雜技啦?”我很想制止他的行為,但又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所以用了婉轉而驚訝的口吻來問他。只見凡凡不緊不慢地説:“這是晚上呀,大熊貓在晚上表演雜技的,天很黑,還有很多的星星。”一邊説着一邊繼續用黑色的蠟筆塗着。(原來如此,看來凡凡並沒對自己畫畫的方法感到詫異,反而在他的認知世界裏,雜技演出就是在晚上進行的,所以他會將整個畫面用黑筆塗抹進行裝飾。)

反思:

今天的創意畫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有一百種語言的。孩子們在故事情景的帶動下,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了不同的大熊貓雜技表演——“撐傘滾球”、“踩高蹺”、“跳繩”……不過,孩子們在繪畫的時候,有的人磨磨蹭蹭,沒有馬上動筆畫圖;有的人總看別人的畫,自己卻遲遲不畫;更有的孩子竟然用黑色的筆塗滿整張畫紙等等各種現象都有。作為教師,我沒有馬上給與孩子們指令性的指導,而是儘可能地站在他們的角度想問題,積極調動着自己的角色身份,適時在引導者、欣賞者、觀察者當中進行轉換,引領孩子們展開想象。(上海南門幼兒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vkqv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