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閲讀樹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閲讀樹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閲讀樹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1

寫下這個題目時,心裏就不禁有些愧疚,因為覺得自己在引導兒子們讀書方面起步太晚、做得不夠。

有個現成的例子在那比照着,寶寶們的姐姐——我的侄女,在兩歲三個月的時候就被發現能讀整本的童話書,在外人眼裏是個神童。所以在懷孕的初期,我也曾設想過,在夜晚温暖的燈光下,寶寶安靜地依偎在媽媽懷裏,在媽媽的帶領下沉浸在異彩紛呈、新奇瑰麗的童話世界裏,並在媽媽反反覆覆地講讀過程中,像他的姐姐那樣輕鬆地識字、快樂地閲讀。

可是不期然一下子來了兩個寶寶,嬌小的我頓時被搞得晨昏顛倒、手忙腳亂,光是伺候他們的吃喝拉撒已經讓我累暈倒了幾回,讀書更多地是為了讓他們安靜下來,早點睡覺。所以,現實是:我這邊講得口乾舌燥、昏昏欲睡,而寶寶們卻依然精神十足地睜着眼睛不斷地催促:“還有呢?還有呢?”或者是已經讀了幾個故事的我躲着寶寶們依然渴求的目光,精疲力盡地求饒:“寶寶,饒了媽媽吧,改天咱再講,媽媽真的是快累死了。”聽讀——既沒有盡興過也沒有規律,寶寶們的識字及獨立閲讀也只能期望於上學以後了。

時光荏苒,兩個小男生終於背起了書包。突然有一天,學校把每日的閲讀做為作業佈置下來,做媽媽的我還有些不敢相信:識字還不多的兒子們可以獨立閲讀了嗎?趕緊買了十來本帶拼音的書驗證,兒子們讀得結結巴巴,可依然興致勃勃:“媽媽,以後我們可以給你講故事了。”

閲讀每天有了固定的時間,形成了制度。兒子們的性格差異也在讀書的過程中漸漸顯露出來:大寶有板有眼地把每日規定的篇章讀完,畫出好詞好句,按部就班地摘抄到本上,不多讀也不少讀。小寶則是跟着自己的情緒走,每每抱着一本書就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畫出好詞好句及摘抄的功課根本沒空做,很快就把所有帶拼音書讀完,嚷嚷着要求再買新書。本着一切先從培養興趣出發,剛開始我有點替大寶擔心,體驗過閲讀樂趣的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象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撲在書上。我怕大寶為讀書而讀書,只是把讀書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不過,凡事用心的大寶很快就用事實安慰了媽媽,倒是小寶依然讓我撓頭。

還是在用詞造句的階段,大寶就開始展開想象,用一個詞語就能鋪排開來一個故事。我記得最早的一個詞是“池塘”,講得有寓言的味道。後來開始寫週記,大寶從來都不用督促,坐到桌前就開始寫,好幾回都是寫到手累了:“媽媽,我還有話説,就是手都寫疼了,不想寫了。”甩手就要跑,慌得媽媽趕緊跑過來:“兒子,你得挽個疙瘩寫個結尾啊,再寫一句。”

號稱比大寶讀書多的小寶寫起文章卻犯難,人坐到書桌前半天不見動筆,催得急了就苦楚着小臉説:“媽媽,怎麼寫啊?我不會寫。”“撿你感興趣的東西寫嘛,只要感興趣就有話説。”“寶寶,你平常不是挺能説的嘛,説的話寫下來就是文章。”一再引導下來,有時依然只是短短地寫幾句。

開始我還認為只是大寶比較敏感細膩的緣故,漸漸地大寶又給了我驚喜,他的文章裏開始出現天羅地網、鋃鐺入獄、倒掛金鈎、戀戀不捨等一系列的成語短句,閲讀的益處顯現了出來,我的大寶終究還是個用心的孩子。

小寶也有進步,有時候文章還顯出一種簡練的好處,遣詞造句不多用修飾語,但事情交代得簡單明瞭。只是有時依然是個情緒化的孩子,碰到他感興趣的事物可以多寫幾句,不感興趣的命題作文胡亂應付幾句了事。對待他,我只能要求他讀書的時候慢一些再慢一些,讀後用自己的話再把故事複述一下,希望書中的內容可以在他的心中多留下一些痕跡,而不只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讀完了。

萬里長征剛起步,二年級的他們大部分時候還要找帶拼音的書,相對於兩三歲就可以在書店任意取捨的寶寶的姐姐,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在兒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媽媽早已經學會了耐心,我知道我的寶寶不是神童、不是天才,但也快樂健康、聰明活潑,寶寶,媽媽始終都會用欣喜的目光看着你們,因為你們也一直在成長、在進步,我會給你們足夠多累積知識的時間,讓閲讀的愉悦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最後,我真心地感謝老師對孩子們在知識上的引領、督促,感謝假期書香班級活動的組織者們舉辦了這麼有意義的活動,相信你們所做的一切,必將在家庭、學校、社會上形成合力,給孩子們的一個不一樣的書香童年。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夏洛的網》。開始,我覺得這個名字很古怪,夏洛是什麼呀?為什麼題目又叫“夏洛的網?”我帶着好奇心,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沒想到我竟然被這本書給深深地感動了。

?夏洛的網》講述了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在朱克曼家的穀倉中,一羣小動物快樂地生活着。一隻落腳豬威爾伯和一隻渺小的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摯的友誼。可是,一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令穀倉裏所有的動物心神不寧——威爾伯將在不久就會被人做成燻肉火腿!就在威爾伯快要陷入絕境時,它最好的朋友夏洛卻説:“我救你。”於是,夏洛在網上秀出讚美威爾伯的文字。如“王牌豬”,“謙卑”等字眼,一個美好的未來屬於威爾伯了。但在這個時侯,夏洛的生命也漸漸走到了盡頭……

夏洛為了威爾伯,付出了太多。“蜘蛛到死絲方盡”,是誰,在威爾伯孤單寂寞的時候,陪着它,與他説話?是夏洛;是誰,挽救了威爾伯的命運?是夏洛;是誰為了朋友,無時不刻不在辛勞着,即使在臨死前也在為朋友着想?是夏洛。這難道不是人世間最純真的友誼嗎?又是誰,為了它的朋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夏洛。為什麼夏洛會為了一隻與他毫無血緣關係,甚至在之前與他素不相識的朋友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兩個字——友誼。

讀了這本書,我頗有感觸。我深深體會到了友愛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一份真誠友誼的珍貴。讀完之後,我常常在想,我為什麼不能做一個像夏洛那一樣為朋友付出的人?其實,我很羨慕威爾伯,有一個無時無刻在幫助它的朋友。

記得有一次,一個同學來問我一道題,我便放下我手中的事,細心地為她講解。這不就是那真摯的友誼嗎?這種友誼是最純潔的,當現實中已經缺乏這樣的感情的時候,這個故事早已感動了我們的心。

在生活當中與朋友相處時也應該當一隻“夏洛”去無私奉獻,珍惜那來之不易的友誼,讓我們共同努力,學會珍惜友誼,回報感恩。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3

我喜歡讀書,因為高爾基曾經説過一句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我非常喜歡,也非常贊同!

書籍是一個大寶箱,裏面有無限的精神礦藏,它能夠帶你去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給你無窮樂趣!

讀書是一個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但讀書,不是隨隨便便地看一本書,而是找一本好書,一本適合自己的好書。我們要細細地品讀,將書本上的一個個知識慢慢地消化。讀書不是比誰看得快,而是看誰把這本書上的知識看懂了!你可以讀幾個月甚至幾年,只要你把這珍貴的精神礦藏吸收到身體了,你就對得起這本書,就真正把這本書看得有意義了!

只要我們用心讀書,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心裏讀,去體會,去感悟,那你一定會有所得。我覺得,作者會選擇寫一本書,一定是因為有所感悟或有靈感才會去寫。如果一個作家想寫出好的作品,那他一定是用真情將他的`感悟或靈感透徹地表達出來了,我敢肯定我説的這一點是對的!

讀書,可以讓你全身心都放鬆下來,所以,讓我們一起走進書的世界,共同享受讀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吧!在這裏,我給大家推薦兩本好書。第一本:《幸福在哪裏》;第二本:《巴人雅趣》。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後,希望大家讀了我的文章之後也會有所感悟!讀了我推薦的兩本書後會對讀書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希望!讓我們一起變成“小書蟲”,鑽進書的世界裏吧!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4

閲讀是人們獲得各種信息最便捷的途徑之一,也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獲得信息從而進行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國小階段,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外閲讀缺少熱情,喜歡看漫畫,喜歡那些漫畫多於文字的故事,知識攝入量卻很少,由於國小生的閲讀經歷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學習方法硬性塞給學生,要他們去背;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藉口而放任自流,讓其"暗中摸索"。我認為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巧設思維情境,滲透學法指導,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課改改變學生傳統的偏重於記憶、理解、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突破口,重視研究性學習,倡導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實踐、敢於創新。我更關注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正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第一、加強字詞句訓練,打好閲讀的基礎

字、詞、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閲讀之本,要是一個學生連起碼的字詞句關都不能通過,怎麼可以打開閲讀的大門呢?為此,在學每篇課文之前,我都會提前讓學生預習字詞,在正式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講授那些難懂,難記的字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掃清閲讀最基本的障礙,這一階段的教學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的。

第二、抓好詩詞的訓練。

古詩詞其實是句子的精華,學生掌握一定的詩詞和學會運用詩詞對閲讀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大大增強學生對句子的理解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特別重視句子、詩詞的講解,如《望天門山》等古詩,文中還有很多優美的句子,於是我利用課間營造氛圍,學生根據圖片就可以身臨其境的體會當時的意境,體會詩句的含義,讓學生明白這些詩句、修辭用得恰如其分。

第三、給學生延伸想象的機會。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在閲讀活動中,鼓勵學生想象在閲讀材料所提供的情節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可能發生的情節,並加以講述。例如在講授《小攝影師》一課時,當少先隊員發現膠捲忘在家裏,他會想些什麼?在取膠捲的路上會發生什麼?學生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在想象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思路,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第四、展開多樣式的閲讀比賽與總結。

由於閲讀指導效果還受諸多要素的影響,因此在閲讀指導時僅教給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還不夠,還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閲讀指導要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同步進行,這是閲讀指導取得成效的必要條件。第二,要重視學習品格的培養,即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創造精神,克服困難、奮發向上的精神,這是閲讀指導取得成效的保證。《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我們應該增加學生的閲讀量,增強學生的閲讀水平。確實,我們現在的孩子甚至於我們的老師閲讀量太少,閲讀的水平也不高。如果一個國小生對一個語段或短文都不能初步地分析,不能解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那是十分可悲的,也是十分令人擔憂的。過去幾年的語文教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生的閲讀面太窄,只有不斷的閲讀,才能對文章有着更加深刻的體會。“書中自有黃金屋”,只有擴大學生的閲讀面,學生才能在語文的學習中越走越遠。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5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想錯了,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一樣充實!

——《簡愛》夏洛蒂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着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着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裏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裏;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我開始去想,為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僅這一步就能獨立嗎?我認為,不會的。畢竟女性的獨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種徹底的勇氣,就像簡愛當年毅然離開羅切斯特一樣,需要“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土一去兮不復返”的豪邁和膽量。我想,這應該才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應該是走向獨立的決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筆下的簡愛卻把她倔強的性格,獨立的個性留給我們一個感動。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簡愛已作為獨立女性的經典,我希望陽光下,鮮花裏有更多的簡愛走出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6

最近上了一堂課外閲讀輔導課。課題為《走進課外書籍》。我預設的目標有二:一是激發興趣,讓學生對課外讀物滿懷憧憬。二是傳授方法,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並用“不動筆黑不讀書”的理念來引領他們閲讀的習慣和方法。用設計讀書卡,作為閲讀的實踐行為。

為實現這兩個目標,我通過如下幾個步驟來達成。先是讀題――《走進課外書籍》。要求讀出感情來。學生開始讀得很平談,後來讀得還不錯。學生用朗讀表達了走進課外書的迫切和喜悦之情。本人也想借以來激激趣,以達“開閘泄洪”之功效。其次是向學生推介課外書籍。我精選了《家》、《春》、《秋》、《世界名作選集》、《魯濱孫漂流記》、《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世界之最》、《世界之奇》、《安徒生童話選》、《居里夫人》、《董存瑞》、《白求恩》、《劉胡蘭》……旨在向學生推介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及自然、科學、人物傳記等。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課本以外竟有如豐富多樣的書!從而產生閲讀的衝動――我要讀書!接着,我先推出《家》這本書,讓學生競爭此書的閲讀權。為此我設了一道坎,即誰讀的課外最多就先讓他先讀這本書。因為早在上《寫的天堂》一文時,我就介紹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而《家》是三部曲之首。學生對此書早已垂涎欲滴、夢寐以求了。我之所的這樣做,是為了觸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勝利者的自豪感。從而以點帶面,激起全體學生多讀課外書的熱情。再其次,是將50本課外書全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痛快閲讀手中的書。然後,我就閲讀的方式和怎樣填寫書卡兩方面作了相機指導。最後,臨近下課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閲讀情感體驗給閲讀課外書這項活動設計廣告。

這堂課課堂層次清晰,結構緊湊。老師上得很輕鬆,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預設的目標基本達到。確切地説,這是一堂研究實驗課,課的性質就定位在“研究”二字上。所謂研究就應該有探索的含量。這堂課安排的內容有課外讀物推介,有讀書卡設計,還有閲讀方式的探索。內容廣而雜,而時間只有40分鐘。這樣我多的內容,要在短時間保質保量完成,是不實際的。因而,這堂課的深度是不夠的。許多內容只是蜻蜓點水般一點即過。無探索的味道,更沒研究可言。如果將內容掰開分細,如專作課外讀物推介或專作讀書卡設計的指導或專門研究閲讀方式。那麼,課堂的深度就可以加深,學生得到悟到的東西也不會少。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對閲讀者科學的指引。動筆墨能記其所得,能抒其所感,能質其所疑。一句話,動筆墨是提高閲讀質量的保證。在課堂中,我讓學生設計讀書卡,填寫讀書卡的目標就在於此。然而,通過觀察發現,學生讀前被激發的高昂的興致隨着讀書的設計和邊讀邊填記的動筆過程而逐漸削減。究其原因,一是讀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為快,滿足解讀欲。可老師卻安排設計讀書卡,而且還得邊讀邊玩。這樣的閲讀速度慢,耽誤時間。二是增加了負擔。課外閲讀原本是一種輕鬆、愜意的活動。可當學生在興致勃勃地閲讀精彩情節的時候,老師又提醒要動筆抄記,寫感受,搞得他們神疲力倦。問題呈現眼前,在以後的課外閲讀教學我不得不考慮:要不要設計讀書卡?怎樣才能讓學生自主設計讀書卡?

?課標》指出:新課程背景下的老師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行動的引導者,是以一個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這較以往的《大綱》來説,給我們這些為人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僅以知識為本位而讓老師照本宣科,完成“授業”之任務。它要以人為本位而關注人的發展。這一要求,需要為人師者不僅只是“學高為師”,而且還得具備足夠的教學智慧。在課堂上,只有教師用智慧的火花才能點燃學生求知的慾望及探索的熱情。而我這堂課就恰恰缺乏這一點:因缺乏幽默,而使課堂氣氛凝重;在“潑墨”不足,而使優秀的課外讀物沒有再在學生面前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因藝術性不突出,而沒有讓學生感到言到精彩處,卻“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之藝術,而讓學生生非知後事如何之慾望;因不適時煽情,而沒有讓課外讀物像磁鐵一樣吸彆着學生。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7

尼摩船長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地球需要的不是新大陸,而是新的人類。

我之前聽過一句話,如果從地球誕生至今只有24小時,那麼在24小時的地球歷史中,人類在最後3分鐘才登場,最後的1分10秒,現代人類才出現。

其實相比浩瀚的星辰大海,人類何其渺小!可是我們的出現卻給地球帶來了重創。我們為了自己的需求大量開墾,為了利益大量捕殺海洋動物,污染海洋環境,現在發生了那麼多自然災害,也許就是地球給人類的報復。我曾經在普吉島潛水的時候,內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那裏的海洋真的很透徹,沒有一絲污濁,那裏的魚兒都是自由的活潑的,對人類沒有一絲懼怕與躲避:這才是我們與自然相處時該有的樣子。畢竟,如果人類變成了魚羣,是希望自由,還是被別的生物濫捕濫食呢?一定是前者。我們現在卻做到了後者。

傳説所有人類的靈魂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出生的時候從海的此岸出發,在路途中,有時相遇,有時分開,死時去到海的彼岸,之後變成一條沉睡的小魚,等待多年後的再次出發。這個旅程永遠不會結束,生命往復不息。

心煩時,去看看海吧。我一度認為海洋不過是沙灘,大浪,陽光的代名詞。直到在夏威夷坐在潛水艇裏潛入深海,我才徹底意識到自己錯了。深海正如海底兩萬裏所述的一樣,神祕,卻真實。尼摩艇長説,他們的衣食用都取自海洋,他熱愛海洋,海洋中沒有爭鬥、廝殺和獨裁。我想尼莫的意思是,沒有人類。當你真正感到自己與海洋融為一體時,你會發現,大海真的藴藏着無數的生命力!不管是魚,珊瑚,水母,還是海草,都是一個個鮮活而獨立的生命;但“整體永遠是大於部分之和的”,只有將這些獨立的個體都融入到湛藍的海洋裏,這,才是最美的地方。

我彷彿真正懂了為什麼尼摩船長選擇了海洋。

也願自己是一條魚,不受人類世俗干擾,在深海中游蕩,遊蕩……

閲讀樹心得體會篇8

今天我對國小教學模式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知道了國小英語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目標的素質化的諸項教學模式及相應的教學策略。在使用課堂教學模式要注意: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沒有一種教學模式能夠適用於一切教學內容。一堂課不一定使用一種教學模式,可以是幾種教學模式的優化組合,可以按教學內容把相應的教學模式通過優化組合來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模式的研究只有深入淺出,而沒有終止。社會發展會給教育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學模式也應隨着教育要求的改變而改變。運用教學模式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隨着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的設疑、啟發等也相應地逐步提高。教學模式可以體現在一堂課中,也可以體現在一個單元或更長一個時期中。教學模式應人(教師與學生)、因時、因課而異,運用教學模式不應死搬硬套,教師應該在借鑑他人教學模式的同時逐漸進入既符合自身特長又符合客觀條件的自我式的教學模式之中。研究教學模式應與教學僵化區別開來,研究教學模式,就是提倡根據素質教育需要,採用多種有效模式進行教學,反對教學模式的單一化,研究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是進入高於一般教學模式的"無模式"境界。教學模式對我們的課堂教學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特別時在閲讀教學中的作用。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知道了英語閲讀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讓知道以後的英語課堂的發展方向,讓我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比如,我在講解pep國小英語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b的read and write時,以前對教學模式和策略不熟悉時,我就簡單的準備了歌曲,讓學生活躍,進入英語的學習氛圍,準備活動簡單的歌曲歌謠,也不知道對今天的教學有沒有幫助,隨便找一首。在學習了教學策略後,我注重了歌曲歌謠的選擇,儘量選擇與本課教學內容有關的,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對本課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或提前感知的歌曲歌謠。

教學模式中告訴我們閲讀教學中的重點是如何指導學生閲讀,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就帶領學生閲讀幾遍,找出課文的重難點和學生一起解決,讓學生熟讀課文。這個方法較為笨拙。在學習了教學模式和策略後,我知道了如何指導學生一遍遍去讀課文。第一遍讓學生帶着簡單的快速問題,這樣老師可以省力,不用帶學生去讀。只要給出問題和閲讀提示就行。第二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教師出示有關本課重點的問題,注意精度的閲讀提示。讓學生找出課文中的重難點,可以圈一圈、畫一畫。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正確良好的閲讀習慣。最後一遍是大聲讀並且注意指導學生的書寫。以前的教學師生都很累,一遍遍枯燥的讀課文,學生沒有興趣,教師累哦的嗓子疼。通過教學模式的學習與應用,教師的角色轉變了輕鬆了,變成了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主導者。學生成了課堂得主導者,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學會知識,並且有情趣的學習。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做這樣的角色。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更輕鬆有趣。

在模式與策略的學習中,我認識到有一點我們應該改進。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unit4 a部分的let’s read時,這篇短文內容較少,沒有學生不熟悉的知識,我們在按部就班的套用教學模式,再設計pre—reading這一環節我認為就沒有必要。我覺得在準備環節多設計一個活動,複習鞏固有關本課的基礎知識就可以了。

這是我的一些學習心得與體會,只針對我個人的教學的是而言,我以後還要認真學習國小英語教學模式和策略,讓我的英語課堂更加完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zlpp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