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名人演講稿(多篇)

名人演講稿(多篇)

名人演講稿(多篇)

名人演講稿 篇一

金錢對於一個人來説,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一個人即使擁有億萬家財,只能説你是一個有錢人,金錢本身也只是一個數字,只有回報社會,造福百姓,擁有的財富才真正有意義!

一個人擁有充裕的物質財富,是人生的一種成就;擁有豐厚的精神財富,更不失為一種崇高的人生追求。我覺得一個企業家,他的人生目標,絕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物質上的富有,而應當有更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更大的社會責任感。

與此同時,我也覺得財富是有生命的。如果一個人只知揮霍,把財富用在不該用的地方,財富的生命必然會黯淡無光,甚至會蜕變為噬人的惡魔;如果讓財富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生的事業和奮鬥提供便利,那麼,財富才能保持自身的價值和充分增值。

有人也比較關心我的財富,我的財產可以算給你:房子值200萬,股票大概值200萬,存款有200萬,全部財產600萬。很多人以為我是萬科的老闆,但我實際是個職業經理人。我只是富人不是富豪,其中一個原因是,名利這兩個東西,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關係。

雖然財富有其魅力,但它絕對不是每個人都能貪圖得到它的。事實上,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些富人朋友,當他們有幾百萬時,他就已捐出很多錢,並且,他們還委託信託公司做一些慈善事業,甚至沒有人知道那筆錢是他出的。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富人,儘管胡潤排行榜上並沒有他,福布斯排行榜上也沒有排他,可是,他們確實比榜上的一些人更有錢。這類人尤其南方人居多,並且他們為人也非常地低調,甚至還穿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衣服,即便他們坐在你面前,別説你看不出他是億萬富豪,甚至説他有錢的話,有時都讓人難以相信。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活得精彩,並不在於擁有多少錢。我接觸過一些富人,我見過的真正窮奢極欲的也少。奢侈與否,我覺得要看他是什麼人。那些一步一個腳印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他們基本上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如今要麼都在考慮做大,要麼在考慮做全,資本都用在再生產上,現金沒多少,而且也沒有去奢侈的時間和習慣。像重慶力帆集團的老尹,他有錢,可我知道,他花的還沒我多。

在對待財富的來路上,我們一直非常強調和注意自己掙錢的行為,儘管萬科會去搞好各方面的關係,但是我也是有一個底線:堅決不行賄。我形成這麼一種對待財富的態度,有着很深的個人原因。我曾是彷徨少年,很早以前到處尋找人生意義。我也看巴爾扎克、雨果、狄更斯的小説,對書中的暴發户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很久以前就在內心裏厭惡那種人。

現在,中國富豪裏有一些真正喜歡做秀的,比如做慈善事業,沒付出多少錢還弄得很光榮,撈自己的形象分,其實這種還是暴發户的思維。還有些人表示清白,宣稱自己從不貸款等等,不過,這裏我告訴大家,其實,這些人之所以“貸不到款”,也是有原因的。

財富的滄桑鉅變和格局之變已説明了獲取“財富”的途徑在不斷地轉化為:信用比黃金更值錢。事實上,我認為這條“聖經”也為人類的財富源泉打開了另外一個“蓄水池”。可以想象這個“蓄水池”的使用期如果越長,它結構越科學,財富就會更多流入,只不過這個池子的建築材料極其特殊——信用。從一個社會體系的角度來看,在中國,信用的價值還遠遠地未被認識到,做大中國的“信心”產業的方法和步驟還遠遠沒有到位。因此處於競爭之中的企業,不斷地從經濟變遷中,尋找財富價值觀的支點也十分必要。

名人演講稿 篇二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青年朋友們:大家好!

我叫XX,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探討追求卓越,奉獻青春,這個話題,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甘於奉獻,點燃烈火青春》。

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我非常欣賞《烈火青春》裏面的這段話,並一直用它激勵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認為,青春就應該燃燒,發出亮光才有價值!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既然這樣,我不願腐朽,也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在座的朋友們!你們願意嗎?

青春,是我們一生中最美麗的季節,她孕育着早春的生機,展現着盛夏的熱烈,暗藏着金秋的碩實,昭示着寒冬的希望,充滿詩意而不缺乏拼搏的激-情,時尚浪漫而又飽含着奮鬥的艱辛。當一個人的青春融匯到一個時代、一份事業中,這樣的青春就不會遠去,而這份事業也必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説到這裏,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生命的意義在於活着,那麼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當然不是為了活着而活着,答案只有兩個字,奉獻!我們可以設想一下,不付出、不創造、不追求,這樣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華中漸漸老去,回首過往,沒有痕跡,沒有追憶,人生四處瀰漫着歎息。我想,這絕對不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古往今來,有無數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華就已經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這裏我來不及一一列舉。可是,有一個人的名字我卻不能不提,他是我們永遠的學習榜樣,一個最平凡最無私也是最偉大的人。大家知道他是誰嗎?這個傳奇人物就是雷鋒,他告誡我們説:“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那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説實話,三年前,我剛來工作的時候也有過失落和茫然,感覺現實不盡如人意,感覺離曾經的夢想總是有一些距離,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可是,青春的我是一把剛鑄好的刀,不容得你有片刻的等待和遲疑。我決不能眼睜睜看着這把刀慢慢氧化,失去光澤,隨即斑駁、鏽蝕、風化,最後成為一塊廢鐵。我告訴自己,“只要你是金子,就能放光,只要你鬥志昂揚的面對生活、面對工作,你就會有所獲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青春是學習的季節,青春是奮鬥的歲月,不要停止我們前進的步伐,因為青春的路正長。有空的時候靜下心來好好看看書,回頭想想自己走過的路,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個規劃,把自己的理想銘刻在心中,做一個甘於寂寞,敢於創新、幹勁十足的年青人。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如果你的心靈很年青,你就會常常保持許多夢想,在濃雲密佈的日子裏,依然會抓住瞬間閃過的金色陽光。我們雖出生於不同的年代,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家,在這裏,我們信守同樣的企業精神,寫下同樣的奉獻承諾,擁有同樣的壯美青春。這是一次演講,更是一次告白。當我滿帶着青春的氣息,懷揣着沉甸甸的夢想與信念站在這裏的那刻,我的內心是如此的坦蕩與激昂,那種難以形容的興奮與緊張,我真誠的邀請你們一同分享。

名人演講稿 篇三

鐵人王進喜説:“一個人每天都要工作,如果責任心不強,就沒有壓力,就輕飄飄地過去了。我們要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對自己負責,就應該有壓力。”

聯想集團的前任總裁柳傳志有一句名言:“折騰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他有兩個好的接班人:楊元慶、郭為。殊不知,柳傳志為培養這兩個人,前後“折騰”了。

他們多年。他們是一年一個新崗位,“折騰”了十幾年,換了許多崗位,才成了“全才”。

楊元慶30歲的時候已經是聯想微機事業部的總經理了。首席執行官他在聯想最困難的時候臨危受命,從整個聯想挑選了18個業務骨幹,組成銷售隊伍,以“低成本戰略”使聯想電腦躋身中國市場三強,實現了連續數年的100%增長。

楊元慶在天大的壓力下也不肯妥協,讓聯想的老一代創業者不太舒服。他被柳傳志當着大家的面狠狠地罵了一頓。柳傳志在罵哭楊元慶後的第二天給他寫了一封信:只有把自己鍛鍊成火雞那麼大,小雞才肯承認你比它大。當你真像鴕鳥那麼大時,小雞才會心服。經過不斷“折騰”,楊元慶最終被練就成了一名經得起任何壓力的“鐵人”。

這裏還有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品味:

一個人覺得蝴蝶幼蟲在繭中拼命掙扎太過辛苦,出於好心,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剪掉,讓幼蟲輕易地從裏面爬了出來。然而不久以後,那隻幼蝶就死掉了。幼蝶在繭中的掙扎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為了讓身體更強壯、翅膀更有力。如果不經過必要的破繭過程,它就無法適應繭外的環境。

這就好像一個人如果不經歷必要的磨難,他就很脆弱,沒有能力抵抗以後的風風雨雨;一個公司如果不靠自己的力量衝破困境,這個公司就無法有長遠的發展前景。

所以,善待你所面對的壓力吧!千萬別把它當成你前進的“絆腳石”,而應該把它當做你的一劑強心針,一個加力擋,一條警策鞭。

名人演講稿 篇四

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像史玉柱這樣擁有驚濤駭浪般的事業軌跡,從不名一文的深圳打工仔到擁有數億資產的“巨人集團”老總,後來忽然不見蹤影。幾年後,他又鎮定地躲在“腦白金”後面,操縱着令無數廣告媒體厭煩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送腦白金”廣告轟炸。在“腦白金”中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他又帶着他的“征途”趕赴紐交所上市,頗有點“王者歸來”的味道。

對於網遊市場的營銷,史玉柱曾一再向媒體表示“很落後,這個行業最不重視消費者的研究”,在網絡遊戲界幾乎沒有一個領軍人物能夠像史玉柱那樣玩遊戲一玩就是二十多年。

他的競爭對手陳天橋和丁磊都是不玩遊戲,因此他們不能深切地感受到什麼樣的遊戲產品能夠讓玩家欲罷不能,他們也不會去考慮為什麼遊戲一定要進行枯燥地打怪升級,這些問題沒有一定年限的遊戲經歷根本沒有辦法回答。

無止盡地去了解客户的需求,這是史玉柱營銷的“殺手鐗”之一。

一、腦白金軟文宣傳策劃在業界可以説數一數二,腦白金大面積的運用半版、整版和連版的軟廣告攻勢堪稱是醫藥界的經典案例,像《一天不大便等於抽三包煙》、《30歲的女人是花還是豆腐渣》等文章很多人現在還記憶猶新。

三、最令人佩服的是那個惡俗老頭老太太廣告,從2002年開始投放電視,一直到今天,竟然堅持了5年,這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做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史氏營銷方式”的始終如一。

史玉柱是毛澤東思想的狂熱崇拜者,在營銷戰中他一貫採用毛澤東的作戰思想的,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突破”。“史玉柱營銷法則”中有6條,其中三條都與之有關:

第一條是第一法則:“做一個產品必須要做第一品牌,否則很難長久,很難做得好,不做第一就不能真正獲得成功”;

第二條是重點法則:“在營銷手段的使用上必須有一個重點,必須加大人力、物力、財力,做重點地區,使用重點手段,做深做透。一個企業資金實力再雄厚,也只能在幾個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點產品上下功夫,如果沒有重點平均用力,必然會失敗。”

第三條是品牌延伸法則,既“一個產品一個品牌,品牌不能亂延伸”。

由此可見史玉柱對集中優勢兵力原則的重視。在腦白金的營銷上,這條原則更被運用得淋漓盡致。

比如,在腦白金最先啟動的江陰市場,史玉柱先做一個縣,花了10萬元廣告費打江陰市場,很快產生了熱烈的市場效應,選擇江陰是為了更好地把農村和城市市場銜接起來,而10萬塊錢在上海打廣告還不夠做一個版的報紙廣告。正是這種營銷思路使腦白金在保健品的紅海里做到了出了“營銷藍海”。

在網絡遊戲上,史玉柱的“海陸空”軍隊又開始傾巢而出,沿襲着特有的“史氏”務實而又出奇制勝的營銷風格。他把二三線城市作為戰略重點,高密度高強度的推廣活動讓《征途》在短時間內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幾乎對所有的網吧都進行了地毯式的“入侵”,隨便走進一家網吧,《征途》的招貼畫、小漫畫必然能在醒目位置出現,甚至門把手上、廁所裏都不放過;他打出了和腦白金一樣俗氣的廣告:“給玩家發工資”。意思是,只要玩家每月在線超過120小時,就有可能拿到價值100元的“全額工資”,對於細節的苛求無以復加。

“超強的執行能力和軍事化的管理”是史玉柱能夠東山再起的第三個“殺手鐗”。

正是這三大“殺手鐗”讓史玉柱在營銷界重塑“王者形象”。

名人演講稿 篇五

中國幾千年來“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官員”手中的權力是一種壟斷性資源,這種資源可以用來與商人進行交易

給我們講了一個天才商人輝煌時的故事。一代絲綢鉅商沈一石,在生意場上和政治鬥爭的旋渦裏,練就了一身本領,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來往於官場、商場、情場,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盡顯一時之風光。古語説得好,得勝於斯,必敗於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在沈一石身上,我們看到了商人的智慧、商人的狂妄、商人的霸道、商人的無奈,以及商人在官場鬥爭中的最後下場。沈一石的命運無不與那個時代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息息相關。

“當官”不成直接“發財”

皇糧從法理上是皇帝的私有財產,要侵犯私有產權從來就不大容易。由於皇糧有限,造成官場資源稀缺,官位的稀缺凸顯了封建社會官職的高貴。這種高貴對於多數謀求當官的人來説,除了光宗耀祖之外,還與發財聯繫在一起。於是,當官成為一舉兩得、名利雙收的事。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當官”與“發財”緊密相關。這可以用經濟學來解釋:皇帝們既沒有能力靠一己之力或一家之力打理江山,又必須找一個説得過去的理由統治江山,所以,不得不報出一個有誘惑力的市場價格,以便吸引普天下的“職業經理人”。

對於許許多多有理想、有抱負卻又由於各種原因當不到官的人來説,既然“當官”是和“發財”聯在一起的,那麼,在當不到官的情況下,直接去“發財”也是一條捷徑。有一首打油詩説得好:“老天下雪不下雨,下雪之後變成雨,下雪變雨多費事,不如現在就下雨。”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愛財之心,人皆有之,只是“道”不同而已。皇帝能夠“忽悠”天下人才為己所用的一個絕招,就是為廣大讀書人提供取財之“正道”??當官。倘若沒有機會走上當官的“正道”,儘管是一大不幸,但如果能退而求其次,通過經商來實現發財的願望,也是挺好的。在從商的路上,中國並不缺乏人才。

背靠官府好做生意

沈一石是中國皇權專制制度下的典型商人。他很有商業嗅覺,也很有管理能力;他很會算賬,也很懂官場潛規則。別看他揮金如土、花天酒地,但不忘在官員面前穿上粗布衣服,以示貧賤;他自己喝涼白開,把最好的茶遞給官人喝。在以掙錢為唯一目標的前提下,他什麼事都想得出來,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他敢在官人身上花錢,敢在女人身上花錢。在他看來,憑他的智慧和經濟實力,在浙江省就沒有什麼搞不定的事。這一點他的確做到了。

絲綢的出口是宮裏直接掌控的國有壟斷項目。沈一石雖然沒有學過經濟學,但他知道“一切利潤都在壟斷之中”的經濟學道理。所以,他花重金從蘇州買下芸娘,專門侍候江南織造局的監正楊公公,當了楊金水的“對食”。有了這個靠山,他才能成為江南織造局最大的織造商。並且在嘉靖三十七年,江南織造局報司禮監呈奏皇上特賞沈一石六品功名頂戴。

清朝的官帽是紅頂,所以有“紅頂商人”一説;在明朝,官帽是黑色的,叫烏紗帽,大概沈一石之流可以被稱為“烏紗商人”。紅也好,黑也好,亦官亦商,總是好做生意。

中國古代的商人,儘管不在官場混,但他們都知道“天子”與“天下”的悖論。所以,他們往往會把商業智慧用到最不應該也是最應該的地方去,這就是勾結官府,權錢交易。不論是生存也好,還是發展也好,舍此別無做大做強的機會。商人們都深知兩條規則:在商言商,千萬不要與皇權作對,此其一;皇恩浩蕩,粘上了就是鉅額利潤,此其二。事實上,對於多數商人來説,皇恩往往是通過各級官員的“跑冒滴漏”,間接地流入民間的。所以,為商之人都知道,沒有官府的幫襯,生意根本就無法做強做大。

中國幾千年來“官本位”的思想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皇權統治最終離不開官員,官員是統治的手段。而被作為手段的“官員”,也知道手中的權力是一種壟斷性資源,這種資源是可以用來與商人進行交易的,它不是經商的充分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並能得到豐厚的收益。

商人,

官場之爭的受害者

帝王們都知道,官商勾結的後果是把“皇傢俬有”變成“官傢俬有”,從本質上講,是把社會財富從一家之“國有”變成千百家之“官有”。從這個意義上説,中國封建社會的宮廷之爭也好,官場之爭也好,都可以説是國家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鬥爭。中國的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天下”,一面堅決讓有錢的商人沒有社會地位,一面想法子抄官員的家。這也是“天子”們的政治智慧。

然而,最後他剩下了什麼呢?在承受官府的盤剝加上自己的無度揮霍之後,淨資產已經所剩不多。於是,他把最後的流動資金都用於買糧,作最後一次豪賭,打算髮一筆天災人禍之財??藉助官府的力量,低價收購災民的土地。但因海瑞生扛硬頂,情況發生突變。他只好把用於買地的100多船糧食“奉旨賑災”,最後血本無歸。沈一石被迫走上了絕路,於是點上一把冬天裏的火,把自己送上了西天。當然,他沒有忘記把所有的經營賬冊拷貝了一份,分兩個渠道送給了官府和朝廷,最終以自己的死點燃了燒向浙江官場更大的一把火。把官員燒得雞飛狗跳,誠如他給高官的信中所言“沈某先行一步,俟諸公鋃鐺於九泉,此日不遠”。

沈一石在他留給楊公公、鄭泌昌、何茂才的信中寫道:“我大明擁有四海,倘使朝廷節用以愛人,使民以時,各級官員清廉自守,開絲綢、瓷器、茶葉通商之路,僅此三項即可富甲天下,何至於今日之國庫虧空!上下揮霍無度,便掠之於民,民變在即,便掠之於商。沈某今日之結局皆意料中事。然以沈某數十年備受盤剝所剩之家財,果能填國庫之虧空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n4gj3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