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實習報告 >

實習調查報告

實習調查報告

第一篇:實習調查報告報告

實習調查報告

實習調查報告

系部名稱: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專業:計算機信息與科學

年級: 2014級班級:計算機101班姓名:xxx學號:xxx

實踐單位:xxx

實踐實踐:2014年9月17日 至 2014年12月2日

一、前言

調查概況我於20143年10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興國將軍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搜索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內容

(一)具體目標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興國將軍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1、教育價值觀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四、總結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第二篇:實習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

“跳槽”是一個十分時髦的現象,對畢業生實習進行跟蹤、調研,能夠掌握第一手實習材料,無論是對學院、企業,還是對實習生本人,都是一個很好的信息溝通。通過調研後的分析,能夠找到實習生“跳槽”的部分癥結,且意義非凡。針對某系畢業生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進行了調研。

一、基本情況

這次調研主要通過三個層面:第一,對某系用工5人及以上的單位進行實地回訪、調研;第二,5人以下的,電話聯絡單位人事或實習生本人,調查相關情況。這次調研數據是不完全統計,涉及到實習生共312人(注:雙向選擇成功),進入調研面的279人,調研率89.42%;調研的同時,向企業發放就業跟蹤調查問卷30份,收回21份;第三,從班主任處召集實習生情況,掌握畢業生實習進程,進行必要的校企溝通、協調和處理。

這次調研的目的,一是掌握畢業生實習動向,採集第一手實習資料,以便加強實習管理,提高實習質量,順利完成實習教學任務,二是協調企業在用工過程中企業與實習生之間的某些摩擦,提高企業對學校的信任,增強校企合作;三是對實習生進行就業再教育,促進畢業實習生的社會適應性,為“頂崗實習”到正式就業做準備。

如今,“跳槽”是一個十分時髦的名詞。目前,實習期間的這種“跳槽”現象卻呈增長趨勢,對畢業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多方面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究其原因,有實習生本人方面的,也有實習單位的,還有其它方面的等。

二、問題與分析

(一)該系畢業生實習中暴露出的問題

1、部分實習生工作狀態不佳,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在調研中,因為工作態度不端正,性格脆弱而“炒公司魷魚”或被炒的17人,佔初次跳槽的20.98%。在一份發給企業的問卷中,第4題“貴單位對我院實習生的工作態度”,收回的19份卷裏,填寫“很好、較好、一般、較差分別3 、5、8、3”,回答“一般、較差”的佔57.89%。可見,工作態度不怎麼理想。

在學校,組織紀律性是在衡量一個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尺碼,在企業,組織紀律性是企業衡量員工工作態度的燈塔。過慣了自由自在的大學生活的少數實習生,面對機器的轟鳴,嚴格的上下班制度,有人便有意或無意的曠班、遲到、早退,有人上班時間躲在機器後面玩手機、發短信,??更有甚者,上班時間僥倖怠工,如某企業的一實習生上夜班睡着了,一把精密刀具(鑽石刃點)挫壞後,因無法交代而不辭而別。

師傅、經理、老闆等人性格各異,對待實習生不會“慈祥”和“苦口婆心”,少數實習生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一點語言(語氣)上的刺激,就以辭職相威脅。例如,蘇州某一台資企業的某實習生,在一次公司宿舍調整時,堅決不服(一樓宿舍人少,不願到人多的二樓)而被經理“教育”了幾句,立馬走人;蘇州一民營企業的某實習生在舍內使用吹風機,被保衞人員告到公司,車間主管對他嚴厲批評了幾句,憤而辭職。問卷的第7題“對我院學生,貴單位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是”,多項答案裏填“j、心理承受能力”居然有12份,佔63.16%。 有人説過一段話:一個公司員工的態度決定一切。工作經驗和動手能力差一點,企業不害怕,因為那些只需要一個過程。但是,對於那些缺乏責任感、對企業不忠誠,工作態度不端正的人,我們絲毫不惋惜其去向的。

2、部分實習生缺乏工作經驗,主動學習不夠,動手能力差。剛進入公司,實習生會去做些瑣碎的小事,一是工作需要,二是考驗他的適應能力。不管是哪裏,新手要將學到的理論融入到實踐當中就要一切從頭開始。正如同樣的機器、同樣的環境狀態,不同的人,生產的結果不一樣——人的經歷不一樣的緣故。

因為缺乏工作經驗,很多實習生流露出惰性,學習主動性不夠。一位企業經理説過“不會使用複印機,你可以去學,學習能力、敬業態度對於實習生來説更重要。”在有一個企業的調研時,人力資源部陳經理介紹了公司用人機制:第1個月為模具設計理論培訓、第2個月為實踐(車間鍛鍊)、第3個月為模具設計與運用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每一階段,通過考核進行淘汰。第一階段該系2實習生被公司刷掉,第二階段1人被調整至注塑車間,第三階段又有1人被刷,該系推薦的8人居然淘汰4個!如果學生不能做到舉一反三,主動學習,靈活變通,那就沒有辦法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

在調研中,很多實習生都想三五天後,馬上坐在辦公室,通過電腦來完成生產。很大一部分實習生缺乏一種探索精神,缺乏自學、自己去追根究底的精神,較少去主動學習、自覺學習,好像學習就是僅僅學習書本。不會帶着問題來實習,從活生生的實踐中去找理論,只要人用心,就會學到許多東西。例如,一個簡單的鑽孔,為什麼要先定位?定位原理是什麼?一句話,一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源。

3、部分實習生缺乏敬業精神,團隊合作意識欠佳,集體觀念弱。問卷第2題,“對該系學生,貴單位認為最需要加強的是”,收回的19份中,選“a敬業精神”17,佔89.47%。因為期初的工作較“賤”,待遇又低,部分實習生缺乏團體意識,不為公司、他人利益着想,對集體敷衍了事,缺乏責任感。

在調研中,有一部分實習生一來就想搞管理、掌技術,對一些粗糙的活也沒有興趣,企業對實習生的認同有一個過程,崗位的主次,需要不同身份的人去做,實習生應該明白自己的位置——集體中的一份子,當主角和處關鍵崗位需要一個過程。蘇州某一集團公司,讓剛報到的新人到裝配車間,搬紙箱、打包帶、推車、當師傅“下手”,四天後隨即就有幾人“堅決不當搬運工”和“不出賣廉價勞動力”,打了個招呼當天就走;一週後,又有幾人因為沒有發展空間、學不到技術、學不到管理經驗等理由離開該集團。

某企業的一人事經理談到“跳槽”時,有些激動,他認為,頻繁“跳槽”的人自詡為閲歷豐富,可實際上,非但不加分,反而會扣分,為什麼呢?很簡單,缺乏敬業精神。例如,公司花7000元/月到外面招一個人到企業來,就是看這個人有多大“招”,“招”數使盡之時即為此人離開之日。公司願意使用自己培養的5000元/月工資的人,因為他的薪資,也可以升值為7000、 9000、12014元/月,乃至更多??他認為,只有經過嚴格考核、經歷過淘汰感受的人,才會珍惜自己的機會,也會在一個公司待的時間長——公司非常歡迎、器重與企業一起成長的人!

4、部分實習生缺乏吃苦耐勞精神,耐性不足。過慣了大學生活,害怕加班和沒有周末,對長期不能休息難以容忍。在崑山一企業經理介紹説,由於新加坡的訂單非常急,讓員工連續加班四個週末(實習生與正式員工一樣),該系實習生就不停地喊累,在趕貨的緊要,他們3個不辭而別!學校開設的技能訓練、專業理論,只要紮實學到80%,在公司肯定不得了,只要在公司耐着性子、紮實待上一兩年,肯定能夠做上一定職務類的,工資三、四千沒問題的。技能、見識和實踐能力方面公司可以解決,態度、細節、性格等方面非公司一日培養,學校在

畢業生的“軟功夫”上花一些精力很有必要??

5、少數實習生缺乏一定的人文素養。遇到不如意的,隨意“跳槽”,特別是不經公司相關人員的同意,輕易離開;甚至在公司相關領導出面挽留,仍然言語激烈(某企業一實習生要離開,責問公司人事:“不剝削我們,誰養你們?”),缺乏一個當代大學生的風度。

又如,常州某一企業的一名實習生,一次被批評後,就決定辭職,為泄私憤,將自己工作電腦中的有關資料全部刪除,企業經理找到學院該系要求賠償損失時,她這樣回答“那些東西全部是我一人設計出來的,沒有別人的絲毫勞動成果在內,我憑什麼要留給公司?”。

有少數實習生不懂得人及關係的重要,與師傅、經理很陌生,最多“點頭之交”,有時甚至對年長者直呼大名小姓。

6、其它。在調研中還發現,個別實習生極端不講究衞生,穿着邋遢,抽煙酗酒,生活放蕩;個別實習生網癮仍然十足,一有休息時間,就在網吧;個別實習生“勢利眼”,阿諛奉承,一味巴結領導,被羣眾“陷害”;個別實習生好高騖遠,盲目求高??

(二)用人單位方面也存在許多待改進的地方

不完全統計,“初次跳槽”的81人中,企業主動要求辭退的有7人,僅佔

8.64%。但是,很多實習生的辭職,企業不可退卻責任。

1、部分企業缺乏現代管理理念,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仍然採用“家族”管理,“人治”過於“制治”。

部分民營企業缺乏現代管理理念,缺少規範,甚至沒有一套規章制度。有時老闆的嘴就是制度。如常州某一公司07年底為了趕貨,鼓勵員工加班,老闆講過,對該系學生也是一樣。但學生加班後,按照計算應該是2014多,待到發工資時,説只能給70%,才1400多一點(實際上加班費還沒有算倍數),待到系協調時,經理解釋:老闆説的就是制度。

2、一些外資企業重薪資輕保障

江陰某一外資企業給予實習生的薪資相當高(1500元/月,加班費按照國家法律算,而一般實習生800-1000),但是沒有食宿,沒有養老、醫療保險,甚至沒有工傷保險等,因此,沒有保障的高工資就打了折扣。

有些外資企業,離鬧市較遠,實習生除了上班,就是下班,宿舍內除牀以外,幾乎沒有什麼來調劑生活。枯燥、乏味、過於簡陋的環境,以及嚴厲的廠規,讓一個性格活撥、生機盎然的大學生長時間待在其中,他們能夠堅持多久?

3、少數企業缺乏用工“誠心”,利用實習生試用期,打“擦邊球”

少數企業認為,員工“試用期”可以不受法律限制。一個人幹兩三個月後離開屬於正常現象,一旦離開,既可以少給工資和加班費,又可以重新招新,新工人又得有“試用期”。國家有新勞動法維護員工的利益,如企業讓員工走,則要賠工資,少數企業缺乏用工“誠心”,對於“試用期”結束的員工,始終不談工資一事,採用一種無形的方式“逼”走員工,既節省錢,又合理合法!

三、實習調研後的幾點收穫與喜悦

畢業生參加社會實習,對於他們迅速適應社會,完成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和過渡,併為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雖然在實習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但經驗和教訓同樣是寶貴的財富。

首先,大部分實習生越過了學生與社會職業人的“分水嶺”,完成了角色的轉換,逐漸成為企業的精幹。調研中,大部分實習生都經歷過酸甜苦辣,越過了

學生與社會職業人的“分水嶺”一位實習生説道,“只要給我學習的機會,我願意不拿公司一分錢”。問卷中“實習中你最想得到的是什麼?”,回答“經驗、管理經驗”佔95%,回答“豐厚的薪金”僅佔5%。

一個人的起步,往往是從點滴小事累積而成,如今有很多民營企業家都是從學徒開始,從奴隸到將軍!

其次,經過實習洗禮後的部分實習生,開始比較全面的認識自我。他們能夠從師傅、同事及與他們的交往中比較自我,也可以從他們對自己的態度中反省自我、認識自我和評價自我。

一實習生在實習總結報告的結尾寫到,“實習的闖蕩經歷,讓我對自信重新進行了評估,也讓我對古語‘人貴有自知之明’有了更深切的理解。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確是千亙不變的真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再次,通過實習,部分實習生初步認識了社會,特別是學會了如何調整人際關係。“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企業就是一個小社會,實習生往往處於同事、“老鄉”、師傅、經理、老闆幾種角色之間,如何為人處世?如何選擇資源來為我所用?在道德與利益(私利與回報),手段與目的之間,孰重孰輕,或者如何兼顧?文化藴涵之間的交往,如何選擇自己的交際圈?部分實習生開始思考??

最後,部分實習生渡過適應期後,開始現實化地思考職業規劃。他們開始正視自己,有的進一步理論學習,如考研,有的萌發自我發展意向,開始思考創業之路。

四、調查後的感想

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是為地方社會、經濟服務。學院作為企業、學生兩個方面的“紐帶”,如何獲得“三贏”(學院贏就業、企業贏人才、學生贏發展)?正如產品的售後服務一樣,要保證產品的生命力,服務質量是必須保證之一,當然,服務質量的目的是監督、促進產品的改進,進而推動企業的前進。學生的發展狀況是檢驗學院辦學的質量,提高對學生就業的服務質量,延長服務期,超過半年,抑或一年,值得思考!

實習調查,會不會對在校生產生什麼啟示、對教師的現場教學是否有一定的參考?學院如何有針對性的去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如何去灌輸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如何去倡導實事求是、誠實守信、積極進取、不斷開拓創新的學風?

也要反思一下就業指導課對學生的就業教育是理論上的“指導”,還是有實際意義上的指導?是否可以將更多的實習案例加進就業指導課中來?或者直接到工廠現場教學?

還有,實習調研能否形成一個就業反饋機制,學院充當企業和實習生的中介,對實習生中存在的一些困惑、疑問,進行疏通、解答,對企業的某些過火做法進行“監督”或“勸勉”?

第三篇: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報告

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預言,心理疾病將是21世紀之患。中學生作為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心理健康將直接影響着國家的昌盛、民族的振興,讓孩子們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們的神聖職責。

關鍵詞:中學生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14年9月份,對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第四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 1

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為“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

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 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四、中學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對中學生進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教師自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並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業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二、關注學生心理,營造一個良好課堂心理環境

作為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還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心理,大多數教師認為中學生心理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一篇好範文帶來更多輕鬆:)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問題移交給家長,而不是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自信,變得沉默、孤僻,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還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悦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得到認同,心靈得到溝通,情緒得到調節,行為得到規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在愉悦的氛圍中學得懂、學得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

互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學生主動走近老師,和老師成為朋友,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三、滿足學生合理需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念

合理滿足學生正當需要,是中學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中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學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儘可能地為中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需要,在中學生滿足需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基本能對事物的善惡、美醜、是非進行判斷、甄別。中學生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衝動驅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從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都能根據有關方面的知識,善於識別,及時發現,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治療和引導,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長。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尤為重要。這意味着,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參考文獻:

[1]馬傳張,張廣節.淺析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

[2]堵惠娟,胡永萍.江西省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j]江蘇教育學院學

報,2014(04)

[3]邱麗芬.淺論教師素養對中學生個性心理髮展的影響[j].中等職業技術教育,2014(26)

[4]陳夏飛.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

[5]張明.成為合格教師: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6]劉閩陽.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學科滲透[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1)

[7]林崇德主編:《學習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8]傅道春編著:《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

[9]巴班斯基著:《教學過程最優化—一般教學論方面》,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0]皮連生主編:《知識分類與目標導向教學理論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第四篇:大學生實習調查報告

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報告

專業:xxxxxxx

班級:xxxxx

學生:xxxxx

學號:xx

帶隊教師:xxx

xxxx年xx月xx 日

大學生實習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決定對吉林市大學學生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因此,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指導大學生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注重精神消費,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二、調查對象

2014年9月27日、28日,我們對吉林市幾所大學的在校大學生消費現狀進行了調查。通過2天的調查統計,我們小組順利的完成了“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報告的問卷調查”。小組的3名同學都參與了調查,選取了北華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化工、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學生進行隨機性匿名問卷調查。接受調查共120人(平均30人、院校),平均年齡20.4歲,平均年級為2.1年級。

三、調查方法

方法:一是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問卷題型主要採用選擇題的形式。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110份(全部收回),有效問卷102份;二是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email、百度貼吧等方式讓上述高校的部分學生網上答卷。填寫網上調查問卷的人數是40人;兩種形式形成互補,相互促進,使我們的研究更具客觀性。

四、調查內容

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決定對吉林市大學學生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麼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五、調查結果

(一)、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500——800之間。我認為,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佈,兩種極限情況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佈規律。

(二)、恩格爾係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於350——4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佔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羣體的恩格爾係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羣體的特點。

(三)、通訊支出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佔90%還多,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這也跟目前手機價格大眾化有關。在擁有手機的羣體中,月花費20-50

元的同學佔41.8%,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的合理,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四)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於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閲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些資金的來源,於是我設計了下一個問題。

(五)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説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大部分同學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較高,因此,再回頭看前面大額的、驚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們還要問一個問題,是不是賺得多了,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大手大腳的花錢?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一)、消費思想及消費行為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二)、消費觀念的導向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

(三)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

可事實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 “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另外,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羣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羣體心理和行為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 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500元—

800元和800元—1000元這一幅度,少於45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5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二)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説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三)通訊網絡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高達100元以上。

(四)“遊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着旅遊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瞭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遊兩次,跟集體出遊或是與三兩好友同遊。另外,調查中佔41%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於戀愛的費用集中在250元—350元,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五)攀比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四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六)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打,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籌。在對於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31.4%,男同學則為28.3%.

(七)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九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更有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貧困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2014元—3000元居多,而貧困生的家庭月收入以500元—1500元居多,有17.5%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特困户。

(八)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於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相處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七、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説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於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一)、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二)、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三)、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四)、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5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總體來説上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於“温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這種“温飽”已經有向“小康”過度的趨勢了(這點由我們日益增多的手機支出,潛在戀愛支出就可以看出)。

(五)、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遊、電腦、mp3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六)、豐富大腦不惜錢

調查中我們發現:由於就業單位對高學歷的要求,現在一些大學生讀完專科升本科、讀完本科讀碩士,成批量地買回參考書。還有一些學生則在讀本專業的同時,輔修其他學科,為自己就業積累知識資本。在旁聽課程、購買資料等消費項目上,他們出手大方,而且家長對此項消費的投入也是樂此不倦。

(七)、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長春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3名女生中,84.6%飲食費用在25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選擇廉價的飯菜;而21名男生中也只有85.7%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説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

(八)、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第五篇:頂崗實習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為了真正掌握實習學校對河北師範大學頂崗實習的瞭解情況,11月2日至8日,五重安鄉旭陽學校實習三人對國中在校生、各位實習生的指導老師、在校領導及三位實習生進行了調研,對學校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和了解,並進行了細緻的分析、整理,形成本調研報告。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

(1)國中學生書面問卷50人,其中七年級13人(男生5人,女生8人),八年級17人(男生10人,女生7人),九年級20人(男生4人,女生16人)。

(2)頂崗實習生書面問卷3人,其中化學專業1人,數學與應用數學2人,均為女生。

(3)指導教師書面問卷3人,其中女教師1人,男教師2人。

(4)學校主管領導書面問卷3人。

2、調查方式:調查問卷

三、調查內容:(調查問卷見文後附件)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在校生調查結果分析

1、94%的學生認為實習老師的到來增強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覺得學習生活有新鮮感。而其餘的則覺得沒什麼影響,且覺得沒什麼影響的以男生居多。

2、36%學生認為實習老師上課時候的課堂紀律比平時安靜,但52%的覺得和平時相同,沒多少變化。

3、在實習生的課堂上,58%的學生大部分內容都能夠聽懂,38%的學生都能聽懂,只有個別人大部分聽不懂,一些學生認為實習老師講課能夠放慢語速。

4、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有38%的學生願意向實習老師尋求幫助,其次是向同學尋求。只有12%的願意向班主任或認可教師求助,而剩餘的20%則認為會視情況而定。

5、60%的學生覺得和實習老師在一起很愉快,和實習老師溝通很容易,剩下的40%則感覺和實習老師在一起還可以,覺得老師比較和氣。可以説學生們都比較喜歡和實習老師在一起。

6、大多數在校生希望實習老師有活力,脾氣好,能和自己有更多的交流,希望實習老師能多瞭解自己,和學生沒有代溝。

7、學生們覺得一名好老師應該落落大方,有自信,瞭解學生,上課有意思,能平等的對待學生,想朋友一樣的老師時學生們希望的。

(二)實習學校主管領導調查結果分析

1、學校主管領導認為實習生的到來為學校多多少少增加了學校管理及後勤保障方面的負擔。

2、主管領導覺得實習生的到來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實習生的食宿及安全問題是學校在接受實習生問題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4、參與問卷調查的三位領導一致認為,開學初時實習生進學校實習的最好時間。

(三)實習學校指導教師調查結果分析

1、三位指導教師都認為指導實習生提高了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研能力。

2、指導教師在帶領實習生的過程中都認為實習生的班級管理與活動組織能力需要提高。

3、指導教師認為,師範教育應多一些學生實驗的機會,或者同高校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來提高實習生的能力。

(四)頂崗實習生調查結果分析

1、三位實習生在實習前都進行了如微格教學訓練、試講、實習動員等準備,為此次的實習充實自我。

2、在實習過程中,實習生在食宿,出行方面都遇到了困難,但在校方的幫助下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3、由於學校經驗不足,實習生的課時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實習生都在盡力爭取上課。

4、通過本次實習三位實習生都發現,自己在教學基本技能、對教學偶發事件的處理尤其是課堂組織與管理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還需要鍛鍊。

五、調查總結

五重安鄉旭陽學校為第一次接納河北師範大學的實習生,以往每學期都會有唐山師範的實習生來校實習一個月左右。為期半年的實習是本學校首次接觸,在對實習生的課時安排及食宿安排上學校都有一定的困難。本學校的學生從七年級開始都會有實習生來給他們上課,對於實習生,他們並不陌生,而這次三位實習老師的到來也給他們帶來了新鮮感,總體來説學生們很喜歡實習老師,都希望能長時間的教自己。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由於對河北師大的頂崗實習瞭解不夠,學校的領導,老師,甚至學生都把此次實習同唐山師範的實習生歸為一類,使實習生及學校在實習過程中都遇到了誤會及麻煩。河北師範大學的頂崗實習支教還需要大力宣傳。

標籤: 實習 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shixibaogao/4w1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