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讀書活動徵文

讀書活動徵文

魯迅作品伴我成長

讀書活動徵文

——讀書活動徵文

迷上魯迅,説不清源於何時,也道不明因何而起。或許是“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的少年閏土,又或許是“多乎哉?不多也”的孔乙己,抑或是“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裏細腳伶仃的圓規。”的楊二嫂,更有可能是較早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雖對何時何因不甚記得,但對魯迅的作品,對作品中的人與事卻是印象深刻,常纏繞在頭腦中,揮之不去。

我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家的生活是不大好的,我的童年是不大幸福的。因我家靠海邊,地少,我爸是跑運輸船的,工資少得可憐,家裏幾兄弟,單靠母親掙的一點工分,是養活不了一大家子人的,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倘能吃一頓飽飯,幹起活來肯定很得勁。後來讀書了,常餓肚子的我,就愛上了書本,看起書來,至少我是可以暫時的忘記飢餓。雖愛書,可卻沒錢買書,況且,書也是很少得賣的。於是便尋方設法的借書看,見到哪個同學有書,總是磨着借到手。就這樣,看書倒成了我童年唯一的幸事。

讀國小的時候,在課本里學到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的蟋蟀、何首烏、美女蛇的傳説,又何曾異於我們穿着露屁股的短褲上樹抓鳥、下海摸蝦呢?那別了“野孩子生活”的入學,那聽老師抑揚頓挫地朗讀,“我便疑心那是極好的文章”,又和我們既因留戀“玩彈弓,捉小鳥”而逃學,卻又要享受讀書識字在老大人面前“顯擺”的快樂心理又有什麼不同呢?於是,感覺童年不幸的我,倒也找到了與魯迅等同的“驕傲”來。

讀國中時,教科書裏面有魯迅的文章,記得有《祝福》、《社戲》、《孔乙己》、《故鄉》,對魯迅有了朦朧的認識,帶着濃厚鄉土氣息的祥林嫂,被世人嘲笑的孔乙己,還有那些麻木不仁的一些平民現象,以及人們對新生活的渴望,都留在了我的腦海裏。雖對思想的革命的魯迅還是瞭解不深,但他詼諧幽默的語言,以及刻畫的鮮明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讀着讀着,有時會忍俊不住笑出聲來,惹得小夥伴們“書呆子”的嘲諷一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孔乙己的爭辨讓我大笑;“‘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讓我憤慨;“那麼,我對你説。迅哥兒,你闊了,搬動又笨重,你還要什麼這些破爛木器,讓我拿去罷。我們小户人家,用得着。”楊二嫂讓我心生憐憫。

後來,我考上了電白師範學校,這在當時的鄉下,也算是小有名氣。可我卻不覺得驕傲,因為我讀大學的夢想還沒有實現。唯一讓我如魚得水的是,學校有一個圖書館,於是我終日泡在圖書館裏,以至於那個管圖書卻未曾教過我的老師對我印象深刻。那時的我,對魯迅是痴迷的,他的作品,在圖書館裏能找的我都找來讀了。小説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等專集。《吶喊》裏面的《狂人日記》可以説是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以一個病人的狂妄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一個向世俗挑戰的反封建形象。借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社會的本質,借瘋子的病態,將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紳士們,詼諧的一無是處,這代表着已經覺醒的,敢於挑戰的部分羣體。《阿Q正傳》是以辛亥革命前後的農村為背景,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和毒害的不覺悟的農民形象。暴露出國民的弱點,寫出國人的靈魂。從作品的字裏行間,我能體會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作者也集中描寫和痛徹批判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通過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現和悲劇命運,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這個時候,我心目中的魯迅,是革命的,戰鬥的。我常夢想着成為像他一樣的作家,以至於我做文章時也總要“倘能”一番,大有東施效顰之嫌。

再後來,我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也曾激昂地跟我的學生們講起魯迅和魯迅的文章。隨着歲月的流逝,柴米油鹽磨掉了我的夢想,魯迅也與我漸行漸遠。這些年,我教國中歷史,有一天講到《新文化運動》這一課,講到魯迅,腦子裏忽閃出這樣一段話:“野草,根本不深,花葉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陳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奪取它的生存。當生存時,還是將遭踐踏,將遭刪刈,直至於死亡而朽腐。”頓悟:有些思想,已經深入骨髓,根深蒂固,又怎能説忘就忘呢?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一生的寫照。而教書育人,卻是我的使命,我的擔當,我將樂此不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6lg15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