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漢字的魅力作文(多篇)

漢字的魅力作文(多篇)

漢字的魅力作文(多篇)

漢字的魅力作文 篇一

中國是擁有着5000年文化歷史的國家,而漢字也正是居住在這裏的人類的智慧的結晶!漢字到現在也依然附着其獨特的魅力。

用漢字來組成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古詩、文言文、對聯、散文、小説……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古詩中漢字的魅力。

先舉一例,“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詩中的“綠”用得極其巧妙。這個字是詩人王安石琢磨了很長時間才想出來的。起先,詩人想用“到”,可後來轉念一想,覺得“到”太生硬了,於是,又想到用“過”、用“入”、用“滿”等字。可是,還是覺得不夠貼切。就這樣先後修改了十多次,最後,終於選定了“綠”字。“綠”字既是吹的意思,又有生長之意,可謂用得絕妙。看啊,同一個意思,由於用的這麼一個字不同,意思、韻味卻大相徑庭。由此可見,一個漢字是多麼神奇的啊。一個漢字的魅力是何其的大啊。

再説“楊柳岸曉風殘月”、“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還有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這些詩句中,我們可以理解到,古詩中的“柳”是有特殊的含義的。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柔順婀娜、隨風擺動的“柳”和“留”諧音,這就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別——依依不捨”上來。使人聯想到,離別的人一看見楊柳,就會想起離別時依依不捨的場面,就會浮現出贈柳惜別的情景,心中就會湧起一縷縷鄉愁。這樣,詩中“折柳”一詞所寓含的“惜別懷遠”之意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一個“柳”字卻也飽含了如此之情深,可見,漢字的魅力可見一斑啊。

看啊,賦予這幾首詩如此深意的都來自於那神奇的漢字、獨一無二的漢字呀!正是我們中華的漢字,給予了我們如此豐富的聯想,如此豐富的想象以及如此豐富的情感。漢字,你是那麼的藴味十足,那麼的獨具魅力!

我愛你,方塊字——漢字!

漢字的魅力作文600字 篇二

我的書法老師給我講過一個笑話,有一箇中國人到美國,因為生活所迫,在一家大商場門口擺了一個小攤位,攤位前放着一個牌子,上面寫着:可以買到三千年前文字。美國人都覺得很神奇,所以都去排隊爭相購買,不錯,這就是漢字。作為世界上目前唯一使用的表意文字,使用時間已經超過了三千年。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文字,也是壽命最長的一種文字。漢字的演化過程有八部分:從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每一個漢字都有它的一個故事。

顏真卿是唐代的一位大書法家,他寫過一篇文章叫《祭侄稿》。這篇文稿是顏真卿在安史之亂時所寫,文章追敍了他的侄子季明在安祿山叛亂時去請救兵時,不幸中途被人攔截,也因此犧牲。其父與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於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使兩郡聯結,共同效忠王室。其後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寫這篇文章因為是在極度悲傷、情不自禁的情況下一氣呵成此稿。因此這些字顯得放鬆、自然,是書法史上的珍品,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我們在臨摹這些字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家的內心世界。我多想我寫的作品也能流暢、自然,將自己的內心表達在宣紙上。讓中國書法這一世界非物質遺產傳承下去,但是我也有退縮過,每次被老師批評時,被爸爸逼着練字時,我真的希望古人不曾發明過漢字,但當我拿着作品去參加比賽時,拿到書法考級的證書時,我又特別驕傲,因為我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

漢字的魅力作文 篇三

漢字看上去很枯燥,但當你一走進它,就會感覺魅力無限。

最早是沒有漢字的,人們通過結繩來記事,後來一位叫倉碩的人發明了漢字。他通過鳥的爪印,獸類留下的足跡創造了漢字。

人們最早用甲骨文在龜殼,獸骨上刻字,字體與要描述的事物相似,大小不一。接着,又用金文在一些青銅器等一些物體上刻字。字體肥大,逐漸符號性強,圖畫性減少。後來,又變成了篆書,分為小篆和大篆,形成線條。接着變成了隸書,把一些線條變成點畫。最後變為楷書和草書,楷書字體端正,橫平豎直。而草書則保留輪廓,可以增加寫字速度。而在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偏草的是行草,偏楷的是行楷。

字,一般是由兩個偏旁或兩個以上的偏旁組成的,比如“種”是由“禾”和“中”組成。當然,字裏面有一些獨體字比如:“火”、“裏”、“由”……

字可以分為: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全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品字形結構、從中間穿過結構等。

字的意義深刻,“媽”這個字的意思是一個女人,能為你當牛做馬,這個人就是“媽”。“信”的意思是,一個人要對自己説的話負責。“債”的意思是,一個人借了錢,就有把錢還給它的責任。

看,漢字就像一杯美酒,欲酒醇香,讓人永久不忘!

漢字的魅力作文 篇四

漢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歷史的載體,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有着鮮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們的方塊字中潛藏着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藴,有着獨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愛國情結,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遊子,這種情結更加濃厚

漢字之美,美在形體。你看吧,每個字都有不同的神韻:“明”是由兩個象形字“日”和“月”組成的會意字。“是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作者用兒童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的心理。“雷”“雪”“霜”三個字都是形聲字,同樣富有形象性,在辭義上都與“雨”有關。這四個字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

漢字之美,美在風骨。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國的漢字用一個個方塊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維繫了一個統一的大國的存在,而且是強有力的,自成系統的。它的創造契機顯示出中國人與世不同的文明傳統和感知世界的方式。

漢字之美,美在精髓。面對科學的飛躍,人們在慨歎中國技術的落後,想在困惑中尋求擺脱這種象形文字帶來的同世界的阻隔,因而發出了實行漢字拼音化的震撼靈魂的吶喊。是的,這種呼喚曾經攪得熱血沸騰,但卻有點唐吉訶德攻打風車的憨度。

漢字之美,美在真情。唉,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為那壯麗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無限鍾情我賴以思維和交往的中國漢字,並震驚於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這種文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4k1p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