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基層反映 >

關於整治撂荒耕地的建議

關於整治撂荒耕地的建議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三農”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凸顯,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十分艱鉅。而在2022年5月,農業農村部明確耕地出現一定撂荒面積的,要對黨政一把手追責。同年6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的報道,種種跡象表明,解決耕地撂荒,保障糧食安全將成為各地各級各部門在今後面臨的政治性的重要任務。

關於整治撂荒耕地的建議

一是立地條件較差,耕地質量不高。我省中部地區境內全為山地丘陵地貌,條塊地、坡地多,農户種植的耕地細碎化、分散化嚴重,耕地質量等級普遍不高,主要以四、五、六等地為主,不適宜大型農機作業,規模化、機械化農業生產困難。這也是造成我省中部地區耕地撂荒、難以推進農業生產託管,特別是土地託管的最大瓶頸。

二是耕地撂荒嚴重,發展形勢堪憂。我省中部地區耕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撂荒,以陽泉市為例,2021年盂縣實際耕種面積46.17萬畝,撂荒土地5.06萬畝,耕地撂荒率9.9%,平定實際耕種面積33萬畝,撂荒土地3.07萬畝,耕地撂荒率8.5%,而郊區實際耕種面積5.83萬畝,撂荒地面積1.77萬畝,耕地撂荒率達到最高的23.3%。因此,大力推進撂荒地專項整治,切實加強耕地保護,有效保障糧食安全迫在眉睫。

對策建議:

全面優化土地條件:

1.實現小塊變大塊(10畝以上)。就前期調研情況來看,耕地小塊變大塊受制於造地成本較高(條塊地造地變成大塊地的成本,地塊條件差的要2萬元/畝,地塊條件好的也要1萬元/畝)和涉及到礦產資源等敏感問題制約,開展難度較大。建議以政府扶持、部門監督、鄉鎮主導、村級主體模式來開展,在國土自然資源部門的監督下,造地開採的礦產資源盡入國庫,同時縣區一級出台配套資金政策支持措施,政府補貼5000元/畝,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生態修復補助,剩餘部分由村集體承擔,通過小塊變大塊,以每年集中造地500-600畝,實現耕種易機械化改造,解決耕地撂荒,促進土地託管,穩定全區糧食麪積和產量,保障糧食安全。

2.實現多塊並一塊(2畝-10畝)。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促進小農户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中曾提出“在有條件的村組,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引導小農户自願通過村組內互換並地、土地承包權退出等方式,促進土地小塊並大塊,引導逐步形成一户一塊田”。經調研,我省80%以上的種糧食大户均願意在土層厚、土質好的地方自主造地(主要為小範圍平整土地),建議在二輪土地延包過程中,在符合國家“大穩定、小調整”的政策方針和法律法規條件下,個別需要和周邊地塊作置換調整的農户,相互協商好之後上報村委,經村民代表大會同意後可以做小範圍調整,儘量優先考慮撂荒地塊,由大户出資整理地塊,村集體適當補貼(主要補貼整理地塊機械油費),實現耕地由零散小塊變為能開展機械化作業的適當大塊。

3.實現佔補平衡。過去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鄉化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在農用地進出平衡調整過程中,將許多耕作條件較好的耕地調整做了它用,調整後的部分耕地條件較差,易機械化程度低,路途遠,造成部分耕地撂荒。建議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條件下,探索林地耕地佔補平衡調整,將土層較厚、土質較好的林地和耕作條件差、對樹木生長影響不大的耕地互換調整;在耕地佔補平衡政策方面,可採用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策略,以村宅基地拆遷復墾為試點,出讓建築用地指標換取耕地指標,由國土部門和區國企在鄉村兩級的配合上集中開展土地整理復墾項目。

4、明確獎懲機制。加強政策引導,明確耕地方面的獎懲機制。對每年自主復墾造地100畝以上(由國土、農業等部門驗收後)的村集體按照1500元/畝的財政資金進行獎補,對撂荒耕地面積超過本村耕地總面積三分之一以上(最大不得超過100畝)的村集體在考核時取消評先評優資格,並對當年的轉移支付酌情扣發。

標籤: 撂荒 整治 耕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jiceng/gzvo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