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茶葉調查報告多篇

茶葉調查報告多篇

茶葉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茶葉消費調查報告:近五成喜歡喝綠茶

為了發揚陝茶文化,夯實陝茶品牌認知度,華商報傾力打造的以採茶、鬥茶、品茶為主題的首屆陝西鬥茶大會入圍賽已圓滿落幕。而為了瞭解陝西消費者的飲茶習慣,本次鬥茶大會也發佈了《陝茶消費調查報告》。

主辦方從華商報、華商網、華商美食官方微信以及街頭攔訪等多個渠道,接收到了幾千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在本次接受調查的讀者網友中,主要年齡在30-55歲左右;從事的職業有公務員、企業事業單位白領和個體私營業主等等;其中經常喝陝茶的人佔到75.8%,每天喝茶的就有16.41%。

陝西的茶友對陝茶十分熱愛,他們平時熟悉並常飲的茶葉有漢中仙豪、富硒茶和茯茶;但是對於注重品牌和品質的陝西茶友而言,將近80%的受訪者認為,陝茶在宣傳、品牌包裝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大的提高。

【第2篇】茶葉調查報告

1市茶產業現狀

1.1種植面積的變化

茶葉是市傳統農作物,1978年開始,茶葉生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調動了茶農的積極性,1982年全市茶葉面積達到8.1萬畝,為歷史最高水平,產量350噸。百畝以上茶葉基地有136個,其中,500畝以上的有34個。有茶葉初制廠53家,精製茶廠4家。有地方傳統名茶八個。即:南城麻姑茶、金溪雲林茶、臨川竹葉青、南豐軍峯巖茶、宜黃米茶、黎川德勝毛峯、南城洪門嶺茶和甜茶等。1982年後,由於茶葉市場不景氣,加上1991年的特大凍害和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市茶葉生產不斷受挫,茶園面積逐年下降,到九十年代未,面積不足3萬畝。進入本世紀,經過淘汰和調整,到xx年,全市茶葉總面積2.6萬畝,茶葉總產量1525噸。百畝以上茶園不到50個,茶葉初制廠10餘家,精製廠1個,八個地方傳統名茶絕大部分沒有形成產量,消聲滅跡。xx年以來,白茶和青茶(烏龍茶)等茶類有一定發展,其中,白茶麪積約3000畝,青茶麪積約3500畝。

1.2種植品種

市茶樹主要品種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安徽、福建等地引進的上梅州、福鼎大白和茶樹羣體品種,種植面積佔現有面積的80%左右。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了烏牛早、福雲595、龍井43、浙農117等品種,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5%左右。進入本世紀以來,引進了安吉白茶、安溪鐵觀音等品種,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15%左右。

1.3茶葉產量

市茶葉絕大部分為綠茶,年產量1519噸,佔總產量的99.56%,其中,名優茶產量254.7噸,佔茶葉總產量的16.7%,主要品種有:龍井茶、毛峯茶、麻菇茶等。近幾年開發出白茶、青茶等新茶類型,其中,白茶產量2.2噸,佔總產量的0.14%;烏龍茶產量3.5噸,佔總產量的0.3%。

2茶葉基地生產情況

市茶葉經過多年的發展和調整,在傳統綠茶生產的基礎上,發展了白茶、青茶生產,並且形成了一批生產規模較大,種植品種集中,有一定影響茶葉生產基地,總面積達到13800畝。

2.1綠茶生產基地

綠茶在市種植歷史較長,是一項傳統農業產業,是市茶產業的主打品種,在全市各縣(區)都有生產。主要基地有:

2.1.1金溪縣華僑農場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引進婺源綠茶羣體品種,種植面積最大時達1.2萬畝,後因城市建設用地需要,茶葉面積逐年減少,現有種植面積4100餘畝。全場有七個分場,現已全部改為個體承包經營,每年生產龍井等春茶25噸,珠茶90噸,畝平均產值1400萬元。珠茶銷售上海、浙江市場。該場生產的“秀谷銀毫”多次被評為省名優茶和地方名茶。

2.1.2南城縣麻菇山茶場

有300多年茶葉生產歷史,茶樹品種以地方麻菇茶為主,上世紀八十年代形成一個發展高峯,引進了上梅州、福鼎大白等茶葉良種,面積發展到3200多畝。後因旅遊開發、茶農下山,茶園失管,面積逐年減少,現保留面積1750畝,年產春茶約16噸,產值128萬元。1985年麻菇茶被評為“省地方優質名茶”。

2.2白茶生產基地

白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在市種植,主要品種是福建的“福鼎大白”,由於是作綠茶品種引進的,因此,沒有生產白茶。近些年來,隨着人們對白茶認識的提高,將其識為“名貴茶“,江南茶區出現了“白茶熱”,市從xx年開始引進種植生產白茶,現有面積約3000畝,主要種植基地有二個。

2.2.1市農業科技園示範茶場白茶基地

由浙江茶農丁嶽進父子承包,xx年從浙江引進“安吉白茶”,在該場原有老茶樹品種“鳩坑”近30畝的基礎上,擴種50餘畝白茶,總面積達到80餘畝。xx年在臨川區太陽鄉新建白茶基地面積200畝。該茶場以製做手工名茶為主,現白茶產量1000公斤,產值60萬元左右。近年來,該場引進、培育的茶樹品種100多個。該場生產的“玉茗芙蓉”、“玉茗春”等產品,獲得xx年全國茶葉學會“中茶杯”特等獎和一等獎,多次獲得省優質名茶稱號。

2.2.2縣香檀山茶業有限公司白茶基地

縣香檀山茶業有限公司是縣xx年通過招商引資從浙江安吉引進客商姚根富創辦的茶葉企業,幾年來,在縣馬頭山、高埠等鄉鎮種植安吉白茶麪積2300多畝,計劃在xx年將白茶種植面積發展到8000畝。xx年生產安吉白茶2100多斤,產值168萬元。近年來,公司生產的“白茶”多次獲省優質名茶稱號。

2.3鐵觀音生產基地

青茶(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等南方茶區,市過去沒有種植。近年來,隨着來投資的福建客商的增加,市場對青茶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同時,由於土地、勞動力資源比較充足和低廉,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在投資發展青茶。鐵觀音是青茶(烏龍茶)中品質上乘、種植面積最大、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xx年,福建人從福建安溪引進鐵觀音茶樹在崇仁縣河上鄉試驗種植200畝,現已投產,加工的的鐵觀音茶色澤、口味、香氣等指標均達到要求,與福建安溪本地產品沒有多少區別。這一結果初步説明從福建安溪引進鐵觀音到種植生產是可行的。目前,市鐵觀音種植面積約3500畝,主要種植基地有三個:

2.3.1省江南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鐵觀音基地

省江南有機茶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xx年9月,由福建客商嚴文周創辦。xx年初,在南城縣萬坊鎮黎家邊村建立30畝茶苗繁育基地,從福建安溪引進“紅心鐵觀音”短穗進行扦插培育,當年,出圃紅心鐵觀音茶苗900多萬株,全部種植在公司的茶園。xx年春,公司分別在臨川區秋溪鄉、樂安縣南村鄉和山碭鄉、南城縣麻菇山、黎川縣龍安鎮建立鐵觀音茶種植示範基地,總面積1600多畝,全部按照有機茶標準組織生產。xx年,公司利用自產茶葉和聯營基地茶葉,可生產鐵觀音茶1xx公斤,產值720萬元。公司計劃用3-5年時間,將鐵觀音種植面積發展到3萬畝。

2.3.2樂安縣大華山茶業開發有限公司鐵觀音基地

樂安縣大華山茶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xx年,由樂安人董崇芳創辦。xx、xx二年,公司先後從福建安溪引進鐵觀音茶苗,在樂安縣南村鄉種植450畝和200畝。今年,預計可產茶450公斤,產值27萬元,產品全部由縣外貿包銷。為了促進鐵觀音茶銷售,在國家供銷合作總社的支持下,xx年成立了中國供銷合作社樂安縣華蓋山茶業專業合作社。

2.3.3崇仁縣河上鄉鐵觀音基地

河上鄉是市最早引進種植鐵觀音的地方,xx年,福建安溪人在該鄉崗山村種植鐵觀音80畝,獲得成功。xx年和xx年,崗山村支部書記付國發接收福建人種植的鐵觀音茶園,並將種植面積擴大到210畝,所加工製做的鐵觀音茶經安溪品茶技師鑑評,認為該鄉生產的鐵觀音茶色澤、口味、香氣等指標均達到要求,與安溪本地產品沒有多少區別。在試種成功的基礎上,該鄉xx年和xx年分別增加鐵觀音種植面積400畝和500畝,總面積達到1100畝。xx年,預計全鄉可生產鐵觀音茶800公斤,產值16萬元。

3存在問題

3.1產業化水平不高

市50%以上茶場是作坊式加工,產品質量標準不統一,拳頭產品不多,龍頭企業少而散,各自為戰,生產、加工和銷售呈分散的局面,環節多、成本高、損耗大,沒有形成產業合力和規模效益。沒有精深加工產品,大都為初級產品,價格相對較低,特別是綠毛茶均價僅為20元/公斤左右,加上間接成本偏高等,茶葉整體經濟效益不理想。

3.2品種結構與佈局不夠合理

一方面是無性系品種少。市茶樹無性系品種是近些年才引進種植,面積佔總面積的1/3,在老茶區主栽的茶葉品種仍是外地引進的“羣體種”實生苗和20年前引進的“福鼎大白”實生苗,株間差異大,鮮葉質量不統一,且採葉期集中,近年來引進的白毫早、平陽特早等早熟無性系品種尚未形成規模,早、中、晚品種的結構還尚需調整。另一方面是茶類結構比較單一。市茶葉99%以上為綠茶,綠茶又以價格低廉的珠茶等機制粗茶為主,價值高、市場走俏的白茶、青茶產量少,茶葉總體效益處於低位。

3.3對茶業投入少,茶園基礎設施差

各級財政對茶業的投入極其有限,茶農自我積累、自我投入的能力不足,茶葉生產條件差;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手段落伍,技術推廣經費少,難以對廣大茶農進行必要的科學用藥、用肥培訓,一些新技術無法及時有效地在茶區得到推廣應用,茶農科學種茶水平提高不快,一些老茶場,茶葉加工廠房陳舊,設備落後,加上缺少冷藏條件,無法從源頭上保證茶產品的質量。大部分茶園年久老化,基礎設施不配套,生產上受制於天的現狀未能改變。

3.4標準化生產仍處起步階段

市無公害茶葉標準化生產尚未全面實施,目前金溪縣華僑農場上報的無公害茶園,大多是低水平的管理模式。部分地區在新建茶園時,對水土保持不夠重視,建園過程的水土流失較為嚴重。部分丘陵連片茶園的病蟲害防治缺乏科學性,過分依賴農藥,造成不必要的環境污染。茶葉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不配套,質量檢測尚未正常開展。

4市茶產業發展意見

茶葉因含有人體必需的磷、鉀、硫、鎂、錳、氟、鋁、鈣、鈉、鐵、銅、鋅、硒等27種無機礦質元素和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鹼、茶多酚、有機酸、色素、香氣成分、維生素、皂苷、甾醇等多種有機化合物,自古以來被識為“萬病之藥”,深受人們的喜愛。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的消費量和消費水平也隨之增長。市是個農業大市,有500多年茶葉種植歷史,種植加工基礎較好,有發展茶產業的潛力。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看到,近年來,市茶產業在沉靜多年後,開始復甦,彰顯新的生機,因此,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加快發展。

4.1發展思路與目標

4.1.1發展思路

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標準化、無害化生產為手段,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實現產業化經營;因地制宜、科學規劃、規模開發、做出特色;鞏固提高綠茶、積極發展白茶、穩步開發青茶。

4.1.2發展目標到,用五年時間,使全市茶葉總面積發展到6萬畝,總產量達到3100噸,實現茶產業總產值10億元。重點發展三大茶,其中:綠茶,由於總體效益不高,品種老化混雜,以鞏固面積、改造提高為主,面積保持在2.5萬畝左右,產量1300噸;白茶,因其營養價值高,種植加工技術成熟,市場潛力大,應大力發展,面積達到3萬畝,產量300噸;青茶是新引進茶品種,由於在市種植加工時間短,種植加工技術和銷售兩頭在外,要積極開發、穩步推進,品種以鐵觀音為主,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1500噸。

4.2主要措施

為了做優做大做強市茶葉產業,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4.2.1搞好產業佈局和規劃

要充分發揮現有茶葉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按照因地制宜、規模開發的原則搞好茶產業佈局。綠茶:以金溪為主,重點抓好老茶園更新改造,增加名優茶生產,提高經濟效益;白茶:以、臨川為主,選用白茶、綠茶兼用的優良品種,大力發展;青茶:以樂安、南城、黎川、崇仁為主,品種以鐵觀音為主,加強與福建安溪的合作,引進加工銷售人才,穩步發展,做出特色。茶園的選址要按照無公害、綠色產品的要求進行,避開污染源,單個茶園的規劃面積控制在1000畝以下,以200-300畝為宜,以防規模過大,難以組織足夠的採摘人力。

4.2.2加強茶業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抓好茶樹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茶樹無性系良種是發展名優茶的必要條件,是推行機械化和促進茶葉產業升級,實現優質高效的根本保證。主產縣(區)要建立一個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做到自繁自用,促進茶樹品種結構調整,推進茶樹品種改良。二是搞好技術服務體系建設。主產區要建立縣(區)、鄉(鎮)的茶葉生產技術網絡,使茶農能方便得到所需的技術服務,使新技術能迅速地在生產中得到示範推廣。三是加大培訓力度。積極開展茶農技術和信息培訓,為茶農傳授先進實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從根本上降低農殘,提高茶葉品質,實現農民增收。

4.2.3抓好茶葉標準化實施和監控

隨着市場的國際化,對茶葉產品的質量與衞生的要求更加規範,因此必須加大投入,加強產品標準化和衞生監控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強茶葉標準化建設。不僅要制訂完善的茶葉產品標準體系,而且要制訂茶葉生產技術規程標準,建立茶葉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指導茶農按標準組織茶葉生產。第二,要建立、健全茶葉質量監控體系。要完善市級茶葉檢測機構的檢測設備和功能,同時在茶葉主產區建立產地檢測機構,不僅重視終端產品質量檢測,而且要逐步實現“生產、貯運、銷售”全過程質量控制,嚴格按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和銷售。

4.2.4發展壯大龍頭企業

小規模生產和分散經營方式是影響茶葉綜合競爭力及整個行業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小茶廠,規模小、設備差,技術水平低,經營隨意性大,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難於同農户之間形成穩定的產品供需關係。因此,各主產茶區應選擇一些資金、設備、技術雄厚,發展潛力大的企業作為龍頭企業,也可以資本為紐帶對現有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做強、做大龍頭企業,創立大品牌和名牌,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要大力推廣“公司+農户”或“公司+基地+農户”及農業專業合作社等先進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茶葉產業化水平,增加茶農收入。要樹立品牌意識,搞好產品的商標註冊,改進茶葉包裝,樹立名茶品牌,提高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和企業的知名度。

4.2.5加強領導搞好服務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發展氛圍。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要加強茶產業發展的宣傳報道,用典型的人和事來影響和推動茶產業發展。二是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新區要加快種植、加工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確保重點產區每千畝種植面積不少於1名技術人員。要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要定期舉辦培訓班,種植大户每年輪訓1-2次。三是抓好典型示範,增強輻射能力。主產縣(區)、鄉(鎮)要抓好示範茶園建設,各相關部門要通過掛村、包片、幫困等形式,抓好示範。四是加強監管和服務,優化茶產業發展環境。要加大技術服務、資金支持和執法力度,整頓茶葉市場、苗木市場和農藥市場,嚴厲打擊破壞茶園、生產假、病、劣苗和商標侵權及銷售禁用農藥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五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大力扶持茶葉生產,要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茶業技術推廣,對開發大户要給予一定的茶苗補貼,對龍頭企業在政策上要予以傾斜,使之產生規模效益,輻射帶動市茶葉產業發展。

萬州區茶葉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萬州區茶葉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萬州區多經站、信息協會聯合調查組

(吳 逍 執筆)

1、調查目的

萬州區歷史上盛產茶葉,近10多年來,創新名優茶不斷獲獎,無公害茶葉基地建設也有很大進步。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茶文化和茶與健康的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區茶葉行業的經濟發展必將面臨更高更新的要求。為了比較全面深入地瞭解萬州區茶葉消費狀況和市場發展空間等問題,完善茶葉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努力開拓其工作新局面,併為我區茶葉行業的發展,茶葉生產企業開發產品的定位和市場營銷的策略等方面提供有針對性的合理化建議及決策參考,特組織策劃進行本次調查。

2、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問卷式,事先擬定10個與人們生活習習相關的問題,包括定性或定量問題,採用封閉式或開放式提問。通過《萬州經濟信息》編輯部在1~4月發行雜誌時伴隨發出問卷,並回收進行統計分析,力求處理數據形成信息,提煉信息形成知識,應用知識指導發展行為。

3、調查結果

3、1、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發出問卷300份,回收有效答卷285份。

在被調查的285人中,男性有202人,女性有83人,分別佔71%和29%,顯然,男性居多。明確年齡段的有274人,佔被調查人數的96%,其中30歲以下的佔17%,30~50歲的佔56%,50歲以上的佔27%,所以,為主的是中年人。願意告訴月收入的有204人,佔被調查人數的72%,其中月收入低於500元的佔19%,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間的佔50%,月收入高於1000元的佔31%,所以,有一半的人月收入為500~1000元。能夠確定職業的有265人,佔被調查人數的93%,其中由多到少的位序是企業人員、打工者、事業人員、公務員、生意人和教師,分別佔35%、20%、19%、13%、7%和6%。這是本次調查對象的幾個基本特點。

3、2、調查結果分析小結

3、2、1、經常喝茶者人數過半

在被調查者中,從來不喝茶的人佔3%,97%的絕大多數人是喝茶的,其中喝茶已成習慣的佔54%,偶爾喝的佔38%,認識茶葉於健康有利而開始喝的佔5%。調查顯示,茶葉在萬州人生活消費中有廣闊的市場,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喝茶。

3、2、2、茶葉消費產品以中檔茶為主

按萬州人的實際生活水平,把茶葉價位分成低檔、中檔、中高檔和高檔4個等級,選擇茶葉價位由多到少的位序是每市斤40~60元,低於20元,80~120元,高於200元,分別佔點擊人次數的41%、31%、19%和9%。調查表明,萬州人消費茶葉的價位區間是齊全的,但受限於經濟收入和生活水準,茶葉消費產品以中檔茶(每市斤40~60元)為主,這些消費者主要是公務員和企事業人員。低檔茶(每市斤低於20元)的消費比例也較大,其消費人羣主要是打工者和生意人。

3、2、3、茶葉消費總額有3200萬元

有76%的人能夠確認喝茶消費佔自己總收入的比重,其中小於1%的佔37%,在1~2%之間的佔41%,在3~5%之間的佔17%,大於5%的佔5%。調查認為,萬州人消費茶葉的總花銷狀況是78%的人用於茶葉消費的開支不足自己總收入的2%。若以城鎮成人居民30萬人,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計算,花在茶葉消費上的資金至少有3200萬元。目前,我區茶葉總產值約700萬元,可見市場份額僅足五分之一。

3、2、4、缺乏對喝茶的好處的深層認識

喝茶對人體健康的功效主要體現在“三抗三增”,即抗感染、抗癌症、抗輻射和增強體質、增強代謝、增加美容。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列出了12項好處,即喝茶能抗感染、助消化、減肥、美容、抗輻射、除口臭、抗癌症、提神、利尿、清熱去火、防蛀牙和預防高血壓,一個好處都不知的人佔1%,全部都選的人僅4‰,70%的人能認可2~4項好處,並首選提神。選擇點擊人次數由多到少的位序是提神佔28%,利尿佔15%,清熱去火佔14%,助消化佔13%,除口臭佔9%,最後是抗輻射,僅佔1%。調查表明,萬州人對喝茶功效的認識,還停留在一般的傳統的基礎之上,而對茶與健康的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知之不多。當然,這也説明我們的宣傳工作和開展茶文化活動做得很不夠。

3、2、5、名優茶品牌宣傳需加大力度

近10多年來,萬州區創新名優茶和獲獎情況如下:玉毫雪——1995年(成都)四川“甘露杯”優質獎,鳳凰春——1999年(重慶)重慶“三峽杯”優質獎,流杯銀針——(杭州)全國“中茶杯”優質獎,太白銀針——(寧波)全國“中綠杯”銀獎,茉莉花茶——萬州區名牌農產品,湧湖龍芽——萬州區名牌農產品(4月,寒山雲霧在重慶永川獲全國“華茗杯”金獎)。本次調查,競有13%的人不知上述一個名優茶,87%的人知道上述1~3個,各種名優茶的知曉點擊人次數由多到少的位序是茉莉花茶、太白銀針、流杯銀針、鳳凰春、玉毫雪和湧湖龍芽,分別佔38%、22%、13%、10%、9%和8%。調查顯示,13%的萬州人沒有關注自己的名優茶品牌,而茉莉花茶的知名度居首,可能源於有較長的生產和消費歷史或是其它名優茶產量和上市太少。所以,名優茶生產企業在開拓市場宣傳品牌的過程中應加大宣傳力度和努力擴大生產規模。

3、2、6、綠色食品概念已普及深入人心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直接泡飲的茶葉的安全質量非常關注。茶葉按農殘等生化指標的要求主要分為三大類: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和有機茶。無公害茶和綠色食品茶,允許在茶葉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國家規定的肥料、農藥、植物激素和添加劑,在這些投入品使用方面,無公害茶要求a級,綠色食品茶要求aa級,農殘指標都要限量在國標和行標允許水準以內,兩者相比,綠色食品茶的要求則更嚴一些。而有機茶,是在茶葉生產和加工時,絕對不使用任何肥料和農藥等投入品,強調回歸大自然,各個生產環節沒有一點人為污染,故其面積和產量相當有限。所以,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在茶葉的金塔中,無公害茶是塔基,是市場準入的基本要求,有機茶是塔尖,是茶葉中的純天然食品。在本次調查中,對此一無所知的人佔1%,含糊不清的人佔4%,認為最好的茶是綠色食品茶的佔56%,是無公害茶的佔27%,是有機茶的佔12%。顯然,88%的人對有機茶的概念不甚瞭解,而60%的人受綠色食品的宣傳影響較深。

3、2、7、68%的人喜歡喝綠茶

茶葉按品類特徵主要分為8種: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綠茶、花茶、烏龍茶和普洱茶。人們在回答喜歡喝哪一種茶時,綠茶居首,其次為花茶,第三是烏龍茶,第四是紅茶,而最少的點擊人次數是黑茶。調查表明,68%的萬州人喜歡喝綠茶,這對茶葉生產企業的產品定位無疑是個重要的決策依據,也同時説明萬州的大多數人是鼎崇時尚和緊跟潮流的。

3、2、8、90%的人知道如何保管好茶葉

保管好茶葉,通常要注意4個條件:低温、乾燥、避光和密封。這樣才能阻止茶葉內含成份的分解,阻止串味和吸潮,從而防止失養、發黴和陳化變質。在本次調查中,我們列出了正反相對的4組8個條件,全選對的人佔14%,而90%的人首選乾燥,同時認為還需要密封的有67%,或需要避光的有51%,或需要低温的有32%。不容忽視的是,對其它保管條件的選擇點擊人次數,高温佔25‰,潮濕佔12‰,曝光佔7‰,散開佔4‰。顯然,在這個問題上,還有5%的人是缺乏生活基本常識的。

3、2、9、買茶時首要選擇口味

萬州人買茶時主要考慮什麼?我們以外觀、口味、價格、包裝、品牌作調查,選擇口味的人佔80%,既要口味還考慮價格的人有40%,而看包裝的人佔9%,其選擇點擊人次數由多到少的位序是口味、價格、品牌、外觀和包裝,分別佔43%,22%,16%,14%和5%。調查顯示,萬州人買茶時很實惠,他們首要考慮的是口味,其次是價格,而對包裝並不感興趣,但對品牌的注意力正在提高,有30%的人也將之作為購買因素之一。

3、2、10、七成人常在辦公室喝茶

萬州人常在何處喝茶呢?調查表明,69%的人常在辦公室喝茶,既在辦公室又在家裏喝茶的人有59%,而到過茶樓喝茶的人佔14%,在其它社交場所喝茶的人佔13%。由此看來,喝茶辦公是萬州人的一大特點,這可能與福利喝茶有關,同時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萬州的茶樓生意仍是冷清,茶樓文化的開拓空間還是很大的。

4、建議

4、1、要高度重視茶葉產業化發展

本次調查表明,97%的萬州人都會喝茶,且有54%的人已成習慣,其茶葉年消費資金估計約3200萬元,而我區茶葉總產值只有700萬元,市場潛力很大。因此,茶葉在萬州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加上茶葉產品一直是我區優勢農產品之一,也是山區退耕還林和發展經濟促農增收的骨幹項目,所以,我們應當很好地研究如何抓好做大我區的茶葉產業——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以充分發揮其生態、資源和市場優勢。這是我區政府、業務部門和茶葉生產企業應當努力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4、2、要準確把握人文特點和市場需求

由於68%的萬州人喜好喝綠茶,60%的人青睞綠色食品茶,市場茶葉消費產品以每市斤40~60元的中檔茶為主,人們買茶時首要選擇口味,其次考慮價格,所以,我區茶葉行業的發展方向必須重視這幾個特點,而我區茶葉生產企業在產品開發定位和營銷策略等方面也必須關注這幾個需求,這樣才能適銷對路,抓穩市場,求得效益最大化,並超前引導而促進茶業的健康發展。

4、3、要大力開展茶文化活動

調查表明,萬州人普遍缺乏對喝茶好處的深層認識,尤其對茶與健康的現代醫學研究成果知之甚少,同時,13%的人不知道我區創新名優茶的品牌,茉莉花茶在大多數人的頭腦中印象深刻,還有少數人缺乏保管好茶葉的生活基本常識,這些情況,説明我們在茶葉工作中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品牌宣傳力度方面很差,我們必須努力扭轉這個局面,精心組織我區名優茶展銷及其它茶文化活動,如組織知識有獎問答、現場展示製茶工藝、組織茶道茶藝表演等顯得十分必要。

4、4、要積極開拓消費市場

喝茶辦公是萬州人的一大特點,七成人常在辦公室喝茶,防高温降署而團體購茶歷來也是單位福利之事,因此,我區茶葉生產企業在開拓市場和營銷策略方面應當關注這一購買力,同時,從細分市場和目標市場考慮,應積極向緊跟時尚的中青年人推介喝綠茶能消除疲勞和抵禦輻射的好處,以吸引和刺激他們的消費心理,因為他們多數是現代化辦公的白領人士和中堅力量,常常工作壓力很大,接觸電腦很多,當然,工資收入也高。

關於振興雲南茶葉產業的調查報告

古人云,“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曲茶”。自古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今天,我們就更缺不了“茶”。在雲南這樣的邊疆民族地區,茶是推動西部大開發、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濟強省的天然契合點。 茶業是永恆的產業 茶葉的發現與開發,茶文化的創造,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説神農氏是農業的發明者,那麼他同時也是茶業的發明者。茶和中華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茶業在神州大地上的發展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了。 唐代陸羽寫《茶經》,開宗之句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樹的起源地在南方。這個“南方”據專家研究很可能就是雲南。世界茶組植物已發現的有40種,分佈在雲南的最多。在瀾滄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們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林。勐海縣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大茶樹,高達32米,樹齡有1700餘年。雲南茶樹近緣之多,大茶樹年齡之長,可稱世界之冠,説明雲南的確是茶樹起源的中心。 雲南也是我國茶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有云南一些民族的軍隊參戰,雲南茶作為貢品獻給了周武王。《蠻書》中説:“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銀生”即現在的景東,是南詔國“銀生”節度府所在地,説明早在唐朝的時候,瀾滄江流域廣大山區已是茶葉的重要產地。到了明清,雲南已有名茶問世。徐霞客在日記中説,他到鳳慶時,住在一位梅姓老人家裏,庭院外喬松修竹、間以茶樹,主人以太華名茶招待,“茶味甚佳”。普洱茶在清代是貢茶,正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所説:普洱茶“每歲入貢,民間不易得也”。 茶業是最古老的產業之一,它發展了5000多年後還有生命力嗎?茶業是雲南廣大地區“衣食萬户”的產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它還有生存和競爭能力嗎?這是我們當前必須回答的大問題。 實際上,茶業是一個永恆的產業。正是在全世界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今天,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時代,茶的特有價值才真正顯示出來,茶業才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領域。 茶業的發展,依託於它對人類生存的重大價值。這種價值是人們在數千年的生活實踐中逐步體味出來的,是通過現代科技而深刻認識的。一片小小的茶葉,包含着500多種有機化合物,是人們養生健體、延年益壽的無價之寶。正是這一片片小小的茶葉,可以延伸出一串長長的產業之鏈。 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熱能的天然飲料。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認為,經常飲茶,勝於服藥,曾有詩云:“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當時的日本人榮西來中國學習,參與茶事活動,回國後説:“茶乃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木。山若生之,其地則靈。人若飲之,其壽則長。”歷史上和現實中愛好茶飲之人,多是健康長壽者。茶飲從中國傳出,已成為世界性的飲料。許多專家預測,21世紀的飲料將是茶的世界。目前,茶飲品的開發方興未艾,既有純茶飲料,又有混合茶飲料。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都在開發茶飲料。從發展趨勢看,茶飲料市場不斷擴大,茶飲料產業正在成為一個大產業。 茶食品指含有茶葉的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和零食。茶米飯、茶麪包、茶點心、茶餅乾等已經面市,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食用茶葉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攝取茶葉的有效成分,更有利於人們養生延年。一旦茶食品進入千家萬户,茶產業的根基就非常深厚了。 茶葉的500多種有機化合物中,有許多防病治病的藥效成分。比如,茶多酚能阻斷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對防癌抗癌有明顯作用。氧自由基能引起細胞功能衰退,導致人體衰老,是“百病之首”,而茶多酚則具有極強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採用現代科技手段,將茶葉中的藥用成分提取出來,可生產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藥品。 茶葉中的茶色素色彩豔麗,着色效果好,穩定性極佳,本身含有多種營養保健物質,是食品、飲料最理想的着色劑。利用茶葉成分,可以製造化粧品、芳香劑、防氧化劑、除臭劑,可以製造高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有益人體健康的紡織品。茶葉還可以用作飼料,茶飼料可以增強抗病能力,餵豬可以提高瘦肉率,餵雞可以提高產蛋率。 隨着人們對茶葉功效認識的不斷深化,茶葉發展正在經歷一場革命。隨着茶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茶產業必將成為前景光明的、永恆的產業。 茶與農業現代化 雲南是農業大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十五”期間雲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農業現代化從何入手?必須尋找一個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只能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改造、提升糧、油、畜、果以及煙、糖、茶、膠等傳統產業,使之走向市場、走向世界。從雲南實際出發,特別需要振興的是茶業。目前,雲南茶業產值不算大,只有十幾億元,但茶業在雲南經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茶業是“衣食萬户”的產業,全省大多數地方都種茶,參與種茶、製茶、售茶的人口達1300萬,茶税構成許多地縣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例如,鳳慶縣有34萬人種茶,幾乎佔到了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茶税佔縣財政收入的20%。勐海縣農民收入和縣財政收入的30%都來自茶葉。其次,雲南貧困山區面積大,人口多,貧困羣眾吃鹽穿衣,供孩子上學,主要靠茶葉收入。對他們來説,脱貧靠茶葉,致富也要靠茶葉。第三,茶業是成千上萬的農户從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直接走向市場經濟的產業。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正迎面湧來,千百年來生活在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環境中的農户怎樣適應這種形勢呢?生產出無污染、高質量的茶葉供應國際市場,是一條現實的出路。 在調研中我們看到,振興雲南茶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現實的選擇,甚至可以説振興雲南茶業的條件是相當優越的。 生態條件好。俗話説,高山雲霧出好茶。雲南地處亞熱帶山區,氣候温和而濕潤,日照短而多霧,土壤有機質豐富而排水通暢,茶葉嫩度好、茸毛多,芽葉內含物積累高。早春回温快,春茶上市可以比閩、浙茶葉早一個月以上;採收期長達10個月,有利於均衡生產。雲南茶葉生產以資源採集型為主,開墾山坡地種

植,基本無污染,農藥殘留量低,茶葉品質高,甘醇回味,經久耐泡。雲南這種生產高品質茶葉、建設世界一流茶區的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種植條件,還有利於發展特殊優質半發酵茶,如台灣的烏龍茶等。 種質資源豐富。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37個種、3個變種茶組植物中,雲南有33個種和2個變種,其中25個種和1個變種是雲南獨有的。雲南廣袤的高原、山谷、丘陵上生長的不同類型的大茶樹和古茶園,以及省茶科所建立的現代茶樹資源圃,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樹資源活體園。雲南獨有的大葉茶種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良茶樹品種,其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咖啡鹼等含量均高於國外良種和國內其他茶區的小葉種。 生產歷史悠久。雲南茶葉生產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唐宋以來得到較大發展,明清時期逐步形成的普洱茶成為茶中珍品。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製作加工經驗,形成了名牌產品,形成了廣大的市場,也創造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點的雲南茶文化。 茶園面積大。全省茶園面積已達245萬畝,採摘面積207萬畝,均居全國首位。 科研力量較強。省茶科所設在勐海,有科研人員200多人,建立了國家級茶樹種質資源圃,保存着800份種質資源,培育出“雲抗10號”等優良品種。思茅茶樹良種場有科研人員18人,經營試驗茶園1000畝,建場18年來共繁育良種苗木2000多萬株,推廣到全省100多個點,成為種苗科研、生產、加工的基地。雲南農業大學設有茶葉專業,培養高等茶葉技術人員。一些地區的農校還設有茶葉專業,培訓中等專業人才。 經營機制較新。農業現代化要靠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從80年代中期的“三結合一體化”到今天的農業產業化,雲南省茶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創新。思茅地區以“三結合一體化”形式建設的15萬畝優質、高產、高效的新型大茶園和加工廠,已初步實現公司加基地加農户的產業化經營,年創產值超億元。龍生公司直接管理的茶園面積在3萬畝以上,帶動以種茶為主業的茶農就有4395户、16720人,其中光是從昭通地區轉移來的特困羣眾就有11339人,茶户年均收入已達6000元。大渡崗茶葉實業公司用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將國家、集體、個人連接起來,合理配置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以“大渡崗”優質品牌打開了銷路,站穩了市場。在國家投入和銀行貸款未增加的條件下,茶場發展起1.8萬畝茶園,使周邊大渡崗、勐萬兩個鄉11000茶農走上了致富之路。這些不斷創新、成長的茶葉農工貿一體化龍頭企業為茶葉產業化、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市場前景好。據專家預測,茶葉將主導21世紀的飲料市場。世界茶葉市場前景較為樂觀,有機茶增長較快,年均增幅25%以上。國內消費潛力更大。比如,2000年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只有375克,低於世界人均年消費約500克的水平,也大大低於日本等國1200克的水平。近年來,全國各地到雲南採購茶葉十分活躍,包括浙江、福建、四川、湖南等產茶大省。廣西橫縣年產5萬噸茉莉花茶,其中80%的茶胚來自雲南。茶葉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在出口農產品中佔有重要地位。雲南年自營出口1萬噸,創匯約2000多萬美元,發展外向型茶葉經濟有較大的潛力。 茶業振興十策 雲南茶園面積全國最大,茶葉產量全國第三,發展潛力不小,但是也面臨着許多困難和挑戰。在重點發展煙草、礦產、生物、旅遊產業的同時,對茶產業發展思路、指導思想、技改、投入等重視不夠,科技含量低,單產低、品質差;加工工藝落後,名茶少,品牌雜;缺乏營銷手段,市場佔有率低;管理水平落後,銷售環節多,税賦重,茶葉加工企業絕大多數效益不佳。以勐海茶廠為例,那是生產“大益牌”普洱茶的龍頭企業,有時年出口訂單遠遠超過當年的產量。但由於企業包袱和税賦重,缺乏資金收購原料,很難達到精製加工的生產規模,從而使一個市場看好的企業成了虧損户。從雲南茶葉生產的整體水平看,由於沒有統一標準,集約化程度低,很難實現規模效益,從而導致抗風險能力弱,難以參與國際茶葉市場的激烈競爭。 困難和差距是潛力所在,挑戰和風險是動力之源,雲南茶產業正面臨一個重大轉機。當務之急,振興雲南茶產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觀念更新,振興茶業。觀念更新要着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自然經濟、計劃經濟的觀念轉變為市場經濟的觀念,茶業要着眼於全國和世界市場。另一方面是從只見茶葉不見文化的觀念轉變為以茶文化帶動茶產業的觀念。雲南茶產業因多年培植和所具有的各種比較優勢,只要以較少的投入就能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可形成種茶能脱貧、種茶能致富的積極思想。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產業,符合全人類“清潔生產,文明消費”的大趨勢,符合雲南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方向,符合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要求,是觀念更新的精神所在。 (二)減輕税賦,寬鬆環境。這是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的必然要求。發展是靠人去推動的,是靠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去實現的,而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只有在寬鬆的環境中才能發揮出來。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在雲南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是茶業和其他事業發展的關鍵。 為茶業發展創造寬鬆環境,首先要採取的重要措施就是減輕税賦。我國現行的茶葉税賦比世界上其他產茶國都高。調查表明,從購進每公斤6元的毛茶到加工成16元的成品茶銷售,納税額高達增值額的一半左右。有的地方茶葉的税收竟佔產值的4成。如此高的税賦如果不作適當調減,將損傷茶農和茶葉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茶業發展將缺乏後勁。 (三)大力推廣良種茶樹。世界茶園平均畝產66.7公斤,肯尼亞達143.3公斤。我國平均畝產51公斤,福建最高為73公斤,而云南僅為36公斤。為了改變這種落後狀況,必須在茶樹栽培上實施一場革命,即擴大無性系茶樹良種應用面積,並對茶園實行科學的標準化管理,實現茶葉生產的優質高產,建設好茶業的第一車間,為生產名牌茶葉創造堅實的基礎。 (四)積極發展有機茶。近年來,國內外市場上普通茶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但是有機茶銷售量卻快速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所謂有機茶,是在無任何污染的地方,按“有機農業”生產方式產出鮮葉,在加工、包裝、貯運過程中不受化學品污染,並經“有

機食品”認證機構審查、頒證的茶葉。由於有機茶安全保健,色、香、味俱佳,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比一般名茶要高出30%-50%。有機茶的單位面積產量比普通茶要低,但由於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單位面積的成本也比普通茶要少,因此經濟效益是好的。雲南大部分茶園分佈在遠離城鎮的山區,空氣濕潤,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病蟲害少,許多茶區保持着傳統的農業耕作方式,具有生產有機茶的優越條件。我們應抓住機遇,把有機茶作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 (五)依靠科技,建立標準。科技進步,是茶業現代化的根本保證,要把新品種、新技術加快推廣到生產實踐中去,提高茶葉生產的科技含量。要充分重視提高茶農、茶工的素質,加強職業教育,開展技術培訓,重視培育企業文化。 茶葉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研究和制定茶葉的標準化生產規程。當前的茶葉生產技術仍然沿用傳統的耕作加工技術,很不適應茶業發展的客觀要求,限制了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影響了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要儘快建立茶葉質量檢測中心,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經驗結合起來,確立合理的技術指標和技術措施,形成以雲南特有的大葉茶生產為基礎的茶葉生產標準,這對於創制名牌茶品,擴大滇茶市場,建設現代化的、高效益的茶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六)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深化改革,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茶葉生產經營體制,是體制創新的當務之急。按“三結合一體化”發展起來的牛洛河茶廠,實行國家、集體和個人合資的大渡崗茶廠,經過股份制改造的龍生茶葉公司,都在探索體制創新的路子,發展勢頭很好。現在,公司加基地加農户為核心的“三結合一體化”生產經營方式已在全省產茶地區推廣開來,但還要進一步完善。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大改制力度,對國有、集體茶葉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只要有利於國家、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不論採用何種形式都應當支持和保護。同時,要積極引導和扶持茶葉大集團加快發展,以提高茶產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七)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為追求健康長壽,人們對天然的保健飲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趨之若鶩。要適應這種不斷擴大的消費需求,充分發揮茶葉的品質特性,運用現代科技,生產系列茶飲品、茶食品、茶藥品和茶用品,不斷延伸茶的產業鏈,做強做大茶產業。同時,在茶業結構調整中,要與發揮雲南花卉、天然藥物的種植優勢緊密結合,開發香花茶、草藥茶、保健茶的產品和市場。近三年來,元江、思茅兩地分別種植了5838畝和400畝茉莉花。因其花期早、花期長、產量高、香味濃、品質好,吸引了一些原來在廣西加工花茶的客户前來投資。如投資元江的玉元茉莉花茶葉公司,年預計產鮮花700噸,加工花茶938噸,工農業產值1721萬元,大大提高了茶葉的附加值。 (八)創造名牌,開拓市場。名牌就是效益,名牌就是市場。浙江以“龍井茶”這個獨有品牌,2.73萬噸的名優茶創產值14.8億元,平均每公斤54.8元。雲南名優茶僅有0.78萬噸,產值1.47億元,平均每公斤18.85元。普洱茶、滇紅是雲南的名優茶,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要儘快建立技術質量標準,創造和發展普洱茶、滇紅系列的名牌產品,搶佔市場,提高效益。 世界茶葉市場有一個新的動向,即茶葉交易中心從消費國轉向生產國。我國也有這個趨勢,目前全國主要茶區都建立了產地批發市場,僅浙江就有40多個。而云南作為產茶大省,市場建設相當滯後,專業市場剛剛起步,有場無市,無序競爭,嚴重製約着茶業的發展。因此,在普洱茶、滇紅產地建設茶葉批發市場,培育和壯大昆明中心城市茶葉的綠色批發市場,建立茶葉銷售網絡的電子商務綠色市場,舉辦全國茶葉交易會、名優茶展銷會,制定鼓勵開拓茶葉市場的政策,規範市場秩序,是雲南茶業發展的重要措施。要發揮雲南茶葉的優勢,緊密結合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建設,開拓茶葉的綠色國際通道,立足積極開拓內銷市場,恢復東歐及穆斯林國家市場,大力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市場,全面進行營銷創新。 (九)走出去,引進來,建設開放式的茶產業。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必須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戰略,建設開放型、外向型茶園,發展“定單茶”、“創匯茶”,建設開放式的茶產業。要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吸引非茶企業投資茶業,開展與國內外茶葉大企業的合作,促進茶葉深加工和形成全球性的營銷網絡。要爭取國家批准在雲南設立綠色食品認證的分支機構,努力引進國際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爭取更多茶葉產品得到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開拓雲南有機茶的世界市場。 (十)高度重視,加大投入。茶產業是雲南最有希望的產業之一,只要引起重視,加大投入,資源優勢就會變成經濟優勢。據專家測算,如果茶葉單產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每畝可增產15公斤,現有207萬畝的採摘面積就可增值3.1億元;如果提高茶葉質量,每公斤農業產值增加10元,現有產量7.5萬噸就可增值7.5億元;深加工潛力就更大,如果每公斤通過加工增值20元,現有茶葉產量7.5萬噸就可增值15億元;如果在發展名優茶上狠下功夫,培育10%的高檔茶、20%的中檔茶,平均每畝產值達到大渡崗目前的中等水平2000元,則全省茶葉可增值40億元。另外,如果使出口茶從現在的1萬噸達到3萬噸,可出口創匯6000多萬美元。加上現有產值,在今後若干年內形成100億元的大產業是很有希望的。但這需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都來重視茶產業的發展,千方百計增加投入,要綜合運用税收返還、技術改造、退耕還林、扶貧、市場建設、科技推廣等政策和措施,向茶產業和茶文化傾斜,實實在在地推動雲南茶產業的振興。 弘揚茶文化 茶香的雋永,茶文化的典雅,使中華文明更具韻味和魅力。片片清麗香醇的茶葉,本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奇妙載體。要振興茶產業,必須弘揚茶文化。 茶文化發祥於中國,傳遍了世界。日本經濟起飛併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日本茶道迅速崛起成為“國禮”;韓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之後,大興茶禮,國家級進茶儀式表演者多達54人;我國台灣、香港位列創造亞洲經濟奇蹟的“四小龍”行列,中華茶藝在兩地興起,香港的“無我茶會”有5000人蔘加,顯示出中華茶文

化的巨大魅力。隨着中國向新的世界經濟強國邁進,中華茶文化必將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燦爛輝煌。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表現在社會、人文、哲學、宗教、地理、歷史、文學、藝術、醫藥、保健、工藝、考古等廣泛領域。茶文化是雅俗共賞的文化。自古以來,愛茶者既有帝王將相,也有平民百姓;既有文人雅士,也有凡夫俗子;既有漢族茶文化,也有少數民族茶文化,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彼此滲透、互相影響,融匯成豐富多彩的中華茶文化。 民眾創造了茶文化,名人提高了茶文化。公元8世紀後期寫下《茶經》的陸羽,被後人奉為“茶聖”;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以帝王之尊倡導茶學;唐代詩人盧仝寫下了傳唱千年的《茶歌》;陸游寫茶詩三百篇,蘇軾伴着紫砂茶壺吟詩揮毫;乾隆皇帝四次造訪西湖茶區,加封“御茶”18株;著名作家老舍酷愛茶藝,留下名劇《茶館》;毛澤東主席喜歡以茶會友,寫下“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的詩句。 茶文化是有關茶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和,但茶文化在歷史演進中,始終內含着一種真、善、美的崇高精神。茶葉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相契合。詩人韋應物説:茶“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源。”盧仝的《茶歌》,更道盡茶性之神奇:“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信息時代,風雲變幻,節奏緊張,關係複雜,人們非常需要鬆弛神經,調適心靈,昇華精神。茶被譽為“靈魂的飲料”,對人心有一種特別的陶冶作用。通過茶文化的薰陶,“盡茶之真,發茶之善,明茶之美”,可以昇華人的精神,有利於創造新的人類文明。 弘揚茶文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建設新茶學。茶學是一項實踐性和創造性的事業,是一門不斷髮展的學科,既包括對茶葉品質及其種植、加工、貯運、銷售的科學研究,也包括對茶葉影響社會發展和人類精神的理論探索,這是奠定現代茶文化基礎的必需之舉。 二是發展茶館、茶藝。茶館、茶藝是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表現形式。充分收集整理雲南古樸濃郁的品飲方式及飲茶習俗,加以創新利用,研究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茶館、茶藝,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茶對人心的陶冶作用,是通過人和茶、茶器、茶境的聯繫過程而實現的。泡茶、品茶是一種別緻的藝術創作活動,需要調身、調息、調心,達到敬、清、和、靜的狀態,並與壺、杯、茶、水、境發生物我兩忘的溝通。在這裏,泡茶者和品茶者都處在一種特殊的審美狀態中,配以古色古香的茶具和玄遠空靈的樂曲,人們的心靈從現實的功利關係中超脱出來,進入理想的茶藝境界。另一方面,高雅、清靜的茶館也成為人們訪親會友、交流信息、會談商務的理想之所。 三是茶園、茶廠、茶店、茶館、茶葉公司,都要以茶文化為魂,才能具有生機和活力。 四是發展茶旅遊。名山名水出名茶,茶旅遊具有特別的吸引力。雲南許多旅遊勝地都有神祕的古茶林,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大渡崗等一些地方的萬畝茶園是人力和天工共同創造的奇境,置身其中,才能真正體味到人與自然和諧的偉大力量。要把古茶樹林作為自然文化遺產,把現代生態茶園作為旅遊觀光地保護、利用起來,通過重振“茶馬古道”的茶文化品牌,發展茶旅遊。茶旅遊應當做到“一觀、二聞、三採、四炒、五品、六購”,這是擴展茶葉市場的重要方式。 五是培養茶文化人才。農業大學的茶葉專業,各種茶葉專科學校要培養高素質的茶葉科技人才和高素質的茶藝人才。 六是進一步加大滇茶文化的宣傳,塑造滇茶新形象。支持創作茶歌舞、茶戲劇、茶影視、茶書畫,擴大雲南茶產業和茶文化的知名度。 七是舉辦茶葉節和茶文化研討會,擴大國際交流,開拓世界市場。 八是建設茶葉博物館,普及茶文化知識。 念好“茶經”,弘揚茶文化,振興茶產業,建設民族文化大省、綠色經濟強省和國際大通道,實現民族文化、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雲南社會將更文明,雲南山河將更美好。

陝西關於茶葉消費調查報告:近五成喜歡喝綠茶

為了發揚陝茶文化,夯實陝茶品牌認知度,華商報傾力打造的以採茶、鬥茶、品茶為主題的“首屆陝西鬥茶大會”入圍賽已圓滿落幕。而為了瞭解陝西消費者的飲茶習慣,本次鬥茶大會也發佈了《陝茶消費調查報告》。

主辦方從華商報、華商網、華商美食官方微信以及街頭攔訪等多個渠道,接收到了幾千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在本次接受調查的讀者網友中,主要年齡在30-55歲左右;從事的職業有公務員、企業事業單位白領和個體私營業主等等;其中經常喝陝茶的人佔到75.8%,每天喝茶的就有16.41%。

在六大茶系中,陝茶主要有綠茶和黑茶。調查問卷顯示,陝西44.15%的茶友最喜歡喝綠茶,剩下近一半的人更偏愛紅茶、黑茶、青茶等茶葉。陝西茶友也十分注重茶葉的品質,接受問卷調查的茶友們,接近半數會選擇1000元每斤的茶葉。更是有62%的茶友不會隨意泡茶,而是用茶海等茶具沖泡,或者去茶樓、茶秀等地讓專業人員沖泡品茗。調查還顯示,在選擇茶葉的時候,除了價格,他們也更注重品牌知名度以及茶葉的口感。

陝西的茶友對陝茶十分熱愛,他們平時熟悉並常飲的茶葉有漢中仙豪、富硒茶和茯茶;但是對於注重品牌和品質的陝西茶友而言,將近80%的受訪者認為,陝茶在宣傳、品牌包裝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大的提高。

【第3篇】2022年5月對湖南茶葉銷售、茶館經營現狀的市場調查實習報告範文

在湖南迪達農業服務中心實習期間,負責湖南茶葉的銷售,茶館經營的市場調查,瞭解茶葉、茶館的現狀,以便為茶葉的生產、經營提供諮詢服務。

首先被介紹到其相關聯茶葉公司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市場調研。在該公司參與茶葉的選購、零售、茶館的日常經營活動。

長沙的茶葉批發基本上在高橋大市場的茶葉城,其中有不少專賣店,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雖然茶葉只分為不多的等級,但由於製作工藝的差異,每一等級內又有幾個不同的價。以龍井為例(西湖龍井茶葉,產於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羣山翠谷中,因龍井泉和龍井寺而得名)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蓮心、雀舌,色澤翠綠略黃;葉底均勻,一旗一槍,交錯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賞心悦目。龍井茶炒制工藝精湛,全系手工完成;採摘的茶葉極為細嫩,全部採用嫩芽製成的龍井茶,稱為“蓮心”,採一芽一葉炒制兒成者,稱為“旗槍”,喻其葉為旗,芽為槍。

採一芽二葉初展炒制兒成者,刑如雀舌,固稱為“雀舌”。一般每公斤特級龍井茶約2~8萬個茶芽。鑑定茶葉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澤。尤其區分不同級別時,其色其香更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葉應是保持茶葉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葉一經炒制變得烏黑,便算是下級品。賞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只是初學,只略知一二。

茶葉城的貨源多為可靠,要不不會在那立足那麼久,其中店鋪林立,應有盡有,除各地茗茶外,還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賣宜興紫砂壺類銷路最佳,紫砂壺檔次多,價格差異大,有貴至成千,也有幾十元一個的,不過紫砂壺不論好壞,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點,差別在於其製作工藝粗糙程度不同,進而影響對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壺,較少吸收茶香,前後兩次沖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過多。

批發茶葉後,零售價多有差異,這得看零售地域。市區,郊區由於消費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處於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據不同成本適當調整售價。不過其中有一點,對規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裝茶的利潤空間更大,對顧客而言,顧客可以直接看到茶葉的色澤,形狀。

還可以聞其香,相比袋裝茶而言,袋裝茶多數看不到其質量,更不用説聞其香了,這可謂是“雙贏”——零售商的利在於可以取得袋裝工人創造的部分價值,另一部分則讓利於消費者。當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費者更偏好於袋裝茶,於是一定的袋裝茶是必要的,特別是一些袋裝泡茶(如紅茶)便於沖泡,也是比較受的。

一、實習目的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應該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經過兩年半的專業學習掌握大量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將理論聯繫於實踐,加深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的瞭解,提高運用會計基本技能的...

xxxx年9月至今,歷經5個月的實習,從無知到有所知,從陌生到逐漸熟悉,從悠閒到忙碌,路越來越清晰,有一種堅強不屈的力量驅使着,成長的代價是付出心血和汗水。

一、實習的目的和意義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工科專業,是與實際生產聯繫緊密的一個專業。所以我們在本科的四年的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化工相關的理論知識,跟要理論聯繫實踐,逐漸接觸實際的工業生產過程,為將來畢業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實習概況: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在實習單位所學到的技能加深對網絡編輯的瞭解。增進自己的編輯功底,以及瞭解人們對網絡傳播的真正需求。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命在公證中昇華》,很榮幸能為大家講述我的同行**縣公證處**同志生前的一些事蹟。**只是一位普通人,身上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光環,也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

流水似箭,轉眼間離開學校已有六個月了。經過這半年來的實習,讓我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井底之蛙的涵意。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只是學習課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那時感覺理論這麼簡單想比操作起來也並不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一、實習目的實習對於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來説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生源地展示自己教學技能的機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自己學業成果的舞台。

今年的暑假是我走進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同學們都想在暑假裏找份工作或實習一下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我也不示弱。我的專業是師範類,但對於教學我瞭解甚少,所以我決定去小姨工作的幼兒園去了解一下,這次的實踐讓我受益匪...

【第4篇】xxxx年5月對湖南茶葉銷售、茶館經營現狀的市場調查實習報告範文

在湖南迪達農業服務中心實習期間,負責湖南茶葉的銷售,茶館經營的市場調查,瞭解茶葉、茶館的現狀,以便為茶葉的生產、經營提供諮詢服務。

首先被介紹到其相關聯茶葉公司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市場調研。在該公司參與茶葉的選購、零售、茶館的日常經營活動。

長沙的茶葉批發基本上在高橋大市場的茶葉城,其中有不少專賣店,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雖然茶葉只分為不多的等級,但由於製作工藝的差異,每一等級內又有幾個不同的價。以龍井為例(西湖龍井茶葉,產於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羣山翠谷中,因龍井泉和龍井寺而得名)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蓮心、雀舌,色澤翠綠略黃;葉底均勻,一旗一槍,交錯相映,栩栩如生,煞是賞心悦目。龍井茶炒制工藝精湛,全系手工完成;採摘的茶葉極為細嫩,全部採用嫩芽製成的龍井茶,稱為“蓮心”,採一芽一葉炒制兒成者,稱為“旗槍”,喻其葉為旗,芽為槍。

採一芽二葉初展炒制兒成者,刑如雀舌,固稱為“雀舌”。一般每公斤特級龍井茶約2~8萬個茶芽。鑑定茶葉主要看茶型、茶香、色澤。尤其區分不同級別時,其色其香更為重要,炒制精妙的茶葉應是保持茶葉之清脆,本是清嫩的茶葉一經炒制變得烏黑,便算是下級品。賞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我只是初學,只略知一二。

茶葉城的貨源多為可靠,要不不會在那立足那麼久,其中店鋪林立,應有盡有,除各地茗茶外,還有茶具,茶罐。茶具店以賣宜興紫砂壺類銷路最佳,紫砂壺檔次多,價格差異大,有貴至成千,也有幾十元一個的,不過紫砂壺不論好壞,都有泡茶不走味的特點,差別在於其製作工藝粗糙程度不同,進而影響對茶香的吸收程度,好的茶壺,較少吸收茶香,前後兩次沖泡的香味不容易混得過多。

批發茶葉後,零售價多有差異,這得看零售地域。市區,郊區由於消費水平,房租不同,成本自然不同。處於不同地域得零售店可以根據不同成本適當調整售價。不過其中有一點,對規模不大的茶店而言,散茶比袋裝茶的利潤空間更大,對顧客而言,顧客可以直接看到茶葉的色澤,形狀。

還可以聞其香,相比袋裝茶而言,袋裝茶多數看不到其質量,更不用説聞其香了,這可謂是“雙贏”——零售商的利在於可以取得袋裝工人創造的部分價值,另一部分則讓利於消費者。當然不可避免有些消費者更偏好於袋裝茶,於是一定的袋裝茶是必要的,特別是一些袋裝泡茶(如紅茶)便於沖泡,也是比較受的。

一、實習目的會計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作為未來社會的會計專業人員,應該培養較強的會計工作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經過兩年半的專業學習掌握大量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將理論聯繫於實踐,加深對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的瞭解,提高運用會計基本技能的...

xxxx年9月至今,歷經5個月的實習,從無知到有所知,從陌生到逐漸熟悉,從悠閒到忙碌,路越來越清晰,有一種堅強不屈的力量驅使着,成長的代價是付出心血和汗水。

一、實習的目的和意義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是工科專業,是與實際生產聯繫緊密的一個專業。所以我們在本科的四年的學習中,不僅要掌握化工相關的理論知識,跟要理論聯繫實踐,逐漸接觸實際的工業生產過程,為將來畢業參加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實習概況: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在實習單位所學到的技能加深對網絡編輯的瞭解。增進自己的編輯功底,以及瞭解人們對網絡傳播的真正需求。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生命在公證中昇華》,很榮幸能為大家講述我的同行**縣公證處**同志生前的一些事蹟。**只是一位普通人,身上沒有什麼特別耀眼的光環,也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蹟。

流水似箭,轉眼間離開學校已有六個月了。經過這半年來的實習,讓我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井底之蛙的涵意。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只是學習課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那時感覺理論這麼簡單想比操作起來也並不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一、實習目的實習對於我一名即將畢業的師範生來説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生源地展示自己教學技能的機會,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檢驗自己學業成果的舞台。

今年的暑假是我走進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同學們都想在暑假裏找份工作或實習一下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我也不示弱。我的專業是師範類,但對於教學我瞭解甚少,所以我決定去小姨工作的幼兒園去了解一下,這次的實踐讓我受益匪...

【第5篇】茶葉市場調查報告

中國是茶葉原產地和第一生產、消費大國,有上千年的飲茶歷史,茶葉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範文篇一

一.茶葉行業的現狀

中國是茶葉原產地和第一生產、消費大國,有上千年的飲茶歷史,茶葉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現在的國內茶葉市場看似波瀾不驚,實際上卻是暗流湧動,眾多茶葉企業亟待破繭而出。

國內茶葉市場問題

目前我國茶葉市場整體需求趨於飽和,消費增長速度低於茶葉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呈現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特徵,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歷史積澱的影響,我國的茶葉市場呈現如下特點:

1.多:茶葉種類多,行業企業多。

由於歷史、地理原因,我國茶葉種類眾多,大約有上千種茶葉,僅名茶就有兩百種左右,而每一種茶葉因採摘時節、產地不同又可分出眾多子類。

與茶葉種類多相對應的就是我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分佈廣泛,據統計我國目前有大約8000萬茶農、7萬家茶企。

2.亂:管理無序,標準缺失。

產品種類和行業企業眾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亂的市場局面,而行業管理不健全和產品標準的不易操作更導致了茶葉行業出現比較混亂的局面。

近年來,各地大建茶葉城、茶葉批發市場,甚至一個城市建有多個批發市場,超出了市場的需要,結果導致市場內商户的銷量和利潤越來越薄。而且批發市場由個體商户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亂、雜和不易監管等特點,很容易發生漫天要價的情況。管理的鬆懈也導致食品行業普遍推行的qs認證在茶葉行業得不到有效執行。 我國現行茶葉品質標準中,關於茶葉的感官品質都採用定性語言描述,消費者難以理解和應用,致使標準在交易定價中很難發揮作用,形成實施上的標準缺失情況。普通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往往難辨良莠,聽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長此以往也會抑制消費者需求。

此外,行業內還存在假冒偽劣、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也嚴重影響了行業形象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3.弱:企業實力弱,品牌意識弱。

我國茶葉企業數量雖多,但多數都非常弱小,規模上億的企業屈指可數,而且沒有能夠主導行業發展的企業。20xx年,7萬家茶企共實現茶葉總產值300億元人民幣,而同年僅聯合利華立頓一家茶加工企業年產值即達到23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國內茶葉產值的2/3強。

我國多數企業還處於小規模、分散經營的階段,採用傳統粗放經營模式,通過分佈在各地的同鄉和批發商銷售。產品也主要依靠散裝形式銷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識。目前我國有7萬家茶廠,註冊了自己品牌名稱的還不到1000家。

二.茶葉行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業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進步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xx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和茶產量繼續居世界第一,茶葉出口居世界第三。茶葉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提高中國茶產業的水平和競爭力、增加茶農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達到160萬公頃,茶產量124萬噸,佔世界總量的1/3。20xx年中國茶葉出口29.7萬噸,出口金額6.82億美元,僅次於肯尼亞和斯里蘭卡。 20xx年,受良好社會環境的帶動,中國茶業又一次站上新的歷史高點——全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茶葉種植面積186萬公頃,產量135萬噸,產值超過430億元。茶葉出口量突破30.3萬噸,金額7.05億美元,均價基本持平微增。

未來我國茶產業的增長潛力巨大,因為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飲品和精神飲品,而且隨着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從國際需求來看,我國茶出口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茶葉從中國走向世界,早已成為世界飲料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種。世界茶葉市場競爭也日益尖鋭,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主要茶葉生產消費國都不斷出現新的經營方式。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有綠茶、紅茶等六大茶類,二十個產茶省,八千萬茶農,是名副其實的產茶大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茶業依靠政策、投入和科技進步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xx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和茶產量繼續居世界第一,茶葉出口居世界第三。茶葉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提高中國茶產業的水平和競爭力、增加茶農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20xx年中國茶園種植面積達到160萬公頃,茶產量124萬噸,佔世界總量的1/3。20xx年中國茶葉出口29.7萬噸,出口金額6.82億美元,僅次於肯尼亞和斯里蘭卡。

20xx年,受良好社會環境的帶動,中國茶業又一次站上新的歷史高點——全國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茶葉種植面積186萬公頃,產量135萬噸,產值超過430億元。茶葉出口量突破30.3萬噸,金額7.05億美元,均價基本持平微增。

未來我國茶產業的增長潛力巨大,因為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飲品和精神飲品,而且隨着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從國際需求來看,我國茶出口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三.茶葉的種類 茶葉根據製作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分為綠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紅茶六大類.

綠茶: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峯,安吉白茶,顧諸紫筍,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等.

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凍頂烏龍,鳳凰單樅,黃金桂等等.

白茶:政和白毫銀針,白牡丹等等

黃茶:君山銀針,平陽黃湯等等.

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等. 紅茶:祁門紅茶,雲南滇紅等等.

.以季節分類:

①春茶----是指當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採製的茶葉。春季温度適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樹經過了半年冬季的修養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鮮活且香氣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採製的茶葉夏季天氣炎熱,茶樹新的梢芽葉生長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湯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對減少,特別是氨基酸等的減少使得茶湯滋味、香氣多不如春茶強烈,由於帶苦澀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葉增加色澤不一,而且滋味較為苦澀。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後採製的茶葉。秋季氣候條件介於春夏之間,茶樹經春夏二季生長、新梢芽內含物質相對,減少葉片大小不一,葉底發脆,葉色發黃,滋味和香氣顯得比較平和。

④冬茶----大約在10月下旬開始採製。冬茶是在秋茶採完後,氣候逐漸轉冷後生長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長緩慢,內含物質逐漸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氣濃烈。

3、按其生長環境來分:

①平地茶----茶芽葉較小,葉底堅薄,葉張平展,葉色黃綠欠光潤。加工後的茶葉條索較細瘦,骨身輕,香氣低,滋味淡。

②高山茶----由於環境適合茶樹喜温、喜濕、耐陰的習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説法。隨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環境的獨特特點,從氣温、降雨量、濕度、土壤到山上生長的樹木,這些環境對茶樹以及茶芽的生長都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高山茶與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葉肥碩,顏色綠,茸毛多。加工後之茶葉,條索緊結,肥碩。白毫顯露,香氣濃郁且耐沖泡。

四,茶葉的功效

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如:西湖龍井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之功效。

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可以幫助消化,殺菌解毒,具有防止腸胃感染,增加抗壞血病等功能。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沖泡後,茶色碧綠而清澈,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祛痰、除煩去膩等功效。

紅茶的特點是紅葉紅湯,是經過發酵後形成的品質特徵,幹葉色澤烏潤,滋味醇和甘濃,湯色紅亮鮮明。紅茶有“工夫紅茶”、“紅碎茶”、“小種紅茶”三種,著名的紅茶有“祁紅”、“寧紅”、“滇紅”等。高檔祁紅外形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沖泡後茶湯紅濃,香氣清新芬芳馥郁持久,有明顯的甜香,有時帶有玫瑰花香。祁紅的這種特有的香味,被國外不少消費者稱之為“祁門香”。祁紅在國際市場上被稱之為“高檔紅茶”,特別是在英國倫敦市場上,祁紅被列為茶中“英豪”,每當祁紅新茶上市,人人爭相競購,他們認為“在中國的茶香裏,發現了春天的芬”。

祁紅茶宜於清飲,但也適於加奶加糖調和飲用。祁紅在英國受到了皇家貴族的寵愛,讚美祁紅是“羣芳之最”。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有綠茶的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

文山包種茶含有豐富的營養 保健成分,可強心利尿,消除疲勞,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安溪鐵觀音:屬烏龍茶之極品,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堯陽鄉。飲之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動脈硬化,,降脂減肥之功效。

福建省福鼎縣盛產白牡丹茶,其性清涼,有退熱降火之功效。

福建省東北部政和縣盛產白毫銀針,其性寒有解毒退熱降火之功效,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良藥。

普洱茶具有降血脂、減肥、助消化、醒酒、解毒等諸多功效。人們在吃過酒肉後,常泡一杯普洱茶,以助消化和醒酒提神,普洱茶流行於許多國家和灣澳地區,被稱為美容茶、減肥茶和益壽茶。

五,如何讓進入茶葉行業

一、合理的選址

商業經營最注重的是“地氣”“人氣”,這並非迷信,“地氣”主要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商業氛圍,這種商業氛圍對我們所經營的商品合不合適,“人氣”主要是指我們經營的地方有沒有顧客流這些顧客是否有購買我們商品的心理動機。

二、茶店裝飾

茶葉店的裝飾主要是突出茶葉經營的特點,使顧客產生一種和諧美的心理,茶葉店裝飾分為外裝飾域內裝飾,外裝飾主要能吸引顧客進店瀏覽,內裝飾主要是能激起顧客的購買動機。

三、豐富的茶葉知識

作為一個茶葉經營者,首先需要的是掌握豐富的茶葉知識,簡單的茶葉栽培知識,茶葉的產地、茶葉的種類、茶葉的加工,各種茶生長在什末地方?地方名茶的來歷,茶葉質量的鑑別,茶葉價格的變動,茶藝、茶道、茶文化以及與茶有關的茶具知識等。同時,不斷了解市場的要求,掌握茶葉消費的變化,更新經營觀念,預測茶葉消費的變化趨勢。

四、嚴把質量關

商品質量是決定一個商店經營好壞的重要因素,茶葉尤其如此,故此在進茶時,千萬不能講人情,一定要嚴把質量關,看外形、聞香度、測水分、開湯、品滋味、看葉底、評價格,一絲不苟,如若有條件的可以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如若自己把握不定,可以向一些專職技術人員請教,同時要求供貨商有三證(營業執照、衞生許可證、商品檢驗合格證)進包裝茶要了解對方有沒有分裝廠,且手續是否完備(分裝資格、商品條碼、產地、出廠日期、保質期),並且拆開一兩盒(袋)看看品質是否相符,千萬不能圖省事,圖便宜,輕易相信人,最好選擇有規模、有實力、有無形資產的供貨商。

五、進貨的科學性

茶葉的季節性特別強,儲存極為嚴格,種類繁多,這就要求經營者在進貨時要有清楚靈活的頭腦,千萬不要圖省事一下進許多貨,一定要根據你經營規模的大小,上年度的銷售量,瞭解市場動態,預測當年的銷售情況,適當進貨,對於高檔名優茶更要謹慎從事,不要圖高利潤一下進許多,採取賣多少進多少,少進勤進,否則你辛苦一年,積壓一大批茶葉,陳茶的貶值確實令人寒心,新進茶葉行業的經營者更要小心從事,多問一些行家,多跑幾趟路,因為,你更賠不起。

作為零售商對批發商、廠家要建立信息檔案,以便缺貨時及時聯繫,這樣就避免了缺貨與積壓的矛盾。

六、品種要齊全

消費者對茶葉的要求五花八門,作為經營者一定要適應市場需求,儘量達到品種齊全,確定自己經營的主品種外,不能拒絕其他品種,不要自我封閉,應該有寬容的胸懷,接納新品種,有些冷門貨可以少進一點,留下供貨者的通訊地址,以備急用。

茶葉作為一種特殊的消費品和藝術品,顧客對其口感、滋味、內質、品位要一個相當的時間接受和評定過程,這樣,就要求經營者要有耐心,不要開張幾個月或一年掙不到錢就不相干了,要不斷的進行宣傳,同時針對顧客的要求不斷改善,雖然開個茶葉店沒有八年抗戰那樣“論持久戰”,但也須兩三年功夫不可,這也許是許多茶葉經營難以走出的誤區。

十九、逐步走向連鎖化

因現代市場經營越來越規範,利潤越來越平均,如若你所經營一、二所茶店效益不錯,同時,又積累了許多無形資產,千萬不能就地踏步,更不能把掙來的錢消費掉,應該總結成功的經驗,培訓人才,把你的經營點在逐步穩健的基礎上進行同步擴張,走向連鎖化。這樣,可以節約成本,有利競爭,在茶葉屆立於不敗之地。開設連鎖首先可以建立配貨中心,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選拔人才,對你已經經營好的點進行復制,這樣,你的企業就會不斷髮展、壯大,原天下茶界同仁,齊心協力、共同壯大,以振我中國傳統茶葉之雄風,與洋茶爭奪國際市場,中國茶葉一定能勝利!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範文篇二

一、調查結果分析

1、調查方向:針對淘寶、京東網絡銷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檔多種品類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為茶葉暢銷品牌,消費者接受程度較高的價格區間,以及購買率較高的包裝規格等。

2、調查內容:調查了淘寶、京東多家綜合、人氣、銷量排名靠前的產品和店鋪,針對品牌、價格、包裝三個內容作重點調查,結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過對多家店鋪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網絡平台暢銷的茶葉以花草茶和烏龍茶為主,在數家店鋪中,花草茶和烏龍茶在店鋪裏佔據了極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鐵觀音、碧螺春兩個品牌的茶葉在網絡平台銷售情況較為突出。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次之。

(2)價格:對於價格,我們分別針對禮品茶、散茶進行調查。 ① 禮品茶:250g的鐵觀音88元與128元兩種價格的包裝銷路較好,500g的鐵觀音250元與350元較為暢銷,月銷量達到5000多筆;對於250g與500g兩種包裝,碧螺春250g與500g兩種包裝規格中較為好賣的價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這兩個價格區間,月銷量達到20xx筆左右;

② 散茶:散茶的銷售,在網絡上銷量低下,主要是購買需求問題,網上消費者大多是用來送禮。

(3)包裝規格:調查結果表明,包裝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種規格,但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就是其中250g與500g兩種包裝規格。

3、調查結果分析:綜合調查情況來看,暢銷的茶葉價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間,最為好賣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這兩個價格。最為暢銷的茶葉品牌就是鐵觀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鐵觀音為主,幾乎每個店鋪都佔據了較大位置;對於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由於價格普遍偏高,所以銷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則很少見到,只有少部分店鋪有陳列。至於包裝規格則以250g和500g為主,包裝風格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比較有歷史感、注重體現文化層次;另一種則清新亮麗,更加貼近自然。

二、市場分析

1、市場容量分析:網絡平台近年消費人羣火爆增長,去年更是創下雙11當天350億高峯。隨着網絡消費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消費觀念也趨向於健康消費、文化消費,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而飲茶正好適應了這一發展趨勢。由此可見,飲茶習慣將會影響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絲”的行列,茶葉將會走進更多網絡消費者的家中。

2、競爭者分析:作為一個電商企業,公司對於茶葉項目的經營以線上銷售為主,最終實現線上線下互動(o2o)。

(1)對手的優勢:①部分較早進入市場,有着自己固定的銷售渠道;②已經培養出一批忠誠度較高的客户;③茶葉經營經驗豐富,對茶葉市場經營模式有着更為透徹的瞭解。

(2)對手的劣勢:①目前都僅限於網上銷售,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能力;②品牌意識差,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手段,對茶產品與茶文化的宣傳不到位;③產品單一,附加值較低。

(3)我們的優勢:①公司處於起步階段,作為新立的茶葉項目,公司全體員工充滿激情與拼勁;②茶源地進茶將大大降低成本;③自主選擇包裝更有利於符合網絡消費主體的需求;④經營品種多樣化,能滿足不同顧客羣體的需求。

(4)我們的劣勢:①進入相對較晚,市場份額被瓜分一部分;②缺乏茶文化經驗;③需要新入駐網絡平台,半年內盈利不會太大。

3、市場前景預測:隨着國家“xx”規劃中將茶產業列為我國重點產業之一,政府加大了對茶葉產業的扶持力度,加上線下茶葉行業多、亂、弱的特點,給公司發展茶葉網絡經營項目帶來了極大機遇。隨着人們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在健康與文化兩大主線的引導下,茶葉項目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三、營銷策略

1、宣傳理念:自然、和諧

茶文化最注重的就是返本歸元,大道自然。茶崇尚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追求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精神境界,在茶文化的宣傳上,我們就必須以自然、和諧為主要元素,就像人們喝咖啡想着情調、小資一樣,喝茶時就能想到高雅、平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客户的心靈,在打開市場的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客户忠誠度。

2、渠道策略:

茶葉消費的形式主要有4種。包括家庭消費、團體消費、禮品消費、休閒消費等。

家庭消費:經濟收入高的人羣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費名優茶,消費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眾優質茶為主,以散裝茶為主。目前,袋泡茶、包裝茶、茶飲料開始進入家庭。這一羣體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户。

團體消費:主要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如工作會、招待會、聯歡會、新聞發佈會以及招待來往客人,由於各單位對茶的保管認知不是很強,儲存條件差,以小包裝、袋泡茶為主。這一羣體是我們的重點客户,需要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公關能力,爭取拿到大批量團購。 禮品消費:禮品茶的需求日益擴大,市場紅火,茶禮品包裝不斷翻新。名優茶、茶具成為禮品消費的一個熱點。

休閒消費:茶樓、茶館、茶座、茶坊、茶莊等休閒場所消費。這塊市場消費的茶葉檔次差異較大,消費量將不斷擴大。

飲茶不僅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更有助於陶冶情操。我們要緊緊抓住茶文化這一主線,加上現代茶葉深加工帶來的諸多功效來做好宣傳,爭取與茶館(茶莊、茶社)、商場超市、茶葉專賣店達成合作,從而拓展市場。

3、促銷策略:

建立客户會員制,當客户消費到特定的消費額,將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各大節日製定出詳細的促銷計劃,可以附送成本較低但精美的茶具、健康飲茶知識、茶文化精美圖冊等。

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範文篇三

一:包裝:

現在市面上對茶葉的包裝過於的單一,顏色方面也是過於簡單,不能讓人過目不忘,讓人感到很市場化。沒有什麼特點,南北兩地的包裝的喜愛也有很大的差異 北方人喜歡大氣包裝 ,並喜歡將這種茶作為禮茶贈人。喜歡大氣的包裝,與他們的審美情調相承,主要體現於包裝規格、包裝物顏色選擇,以及質地喜好上。

1.顏色:大多喜歡金色或大紅色,特別是包裝盒和包裝袋更是如此。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品飲水平有限,他們對衝泡方法和飲用方法格外看重,應當在內外包裝上明顯標示。茶包裝色彩更直覺的印象,設對包裝色彩和印象直接描述:如刺激的/平常的;新鮮的/陳舊的;現代的/懷舊的;都市的/鄉土的;簡潔的/繁瑣的;明朗的/模糊的;高檔的/經濟的等,有人曾把四份同樣品質的綠茶倒人紅 、綠、藍、棕色的茶罐中,然後請人飲用四個茶罐中的茶水,結果表明:80%的人認為:紅色茶罐裏的茶氣味較濃郁,回味持久,茶葉檔次較高。96%的人認為:綠色茶罐裏的茶氣味清新、香醇,品質純正,茶水顏色清澈,是新茶。87%的人認為:蘭色茶罐裏的茶有酸澀感,風味不佳。92%的人認為:棕色茶罐裏的茶氣味濃郁、醇厚,回味持久,品質純正,是陳茶。茶葉作為食品,包裝顏色必須符合色彩對人食慾的刺激。紅茶湯色紅豔清亮,應選用暖色調,讓人有濃郁、味厚之感;綠茶色澤翠綠,應選用綠色這樣的冷色調,使人有一種清新鮮爽的感覺;白茶的特點是白毫滿身、湯色杏黃,所以宜選用清淡,柔和的色調。

2.質地:外包裝用紙袋居多,用木盒、鋁合金盒也可。從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硬包裝、半硬包裝和軟包裝三類,如硬包裝有鐵罐、錫罐、瓷瓶、玻璃瓶及工藝小木盒、小竹盒、工藝刻花鍍金盒等;半硬包裝有各種硬紙盒;軟包裝有紙袋、塑料食品袋和各種夏合袋等,

3.規格:喜歡一斤裝或半斤裝兩種,要求上仍然要進行真空包裝;包裝盒、罐、袋喜歡偏大號,總之體積稍大者,他們相對更喜歡。

大多數茶葉品牌都有vi(視覺識別系統),但是往往沒有在包裝上進行運用。對標準色、標準字體隨意改動。這就造成了消費者記憶的混亂,淡化了品牌個性。一個不斷推出爛廣告但訊息一致的品牌,要比一個時常有好廣告但訊息顛三倒四、錯亂不已的品牌具有更大的成功機會。

比如同一個品牌的鐵觀音,雖然因為茶葉級別的不同,要採用不同的視覺設計以作區別,但是在整體風格上應當是統一的,只做色彩的調整,或者採用同一系列的主畫面進行替換,而字體、各元素位置、廣告語等,都不應當隨便改變。

而茶葉得包裝也是極有潛力的,有着精美包裝的茶葉更適合於作為禮品,因此有了一定規模的茶葉 企業 應委託製作或自制包裝盒,由於小包裝茶是直接供消費者使用的,固在包裝上要多加講究。在設計中,應力求使廣告宣傳、藝術 欣賞、禮品器具融於一體,集多功能於一體,使包裝既具有良好的保質作用,又能宣傳茶葉,傳遞商業信息。品牌和標籤文字優美,商標突出,字形、符號、圖案得體,使消費者一看就能產生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內容 符合食品標籤通用標準的規定,標明品名。質量等級,淨重,單價,出廠單位和地址,生產日期,保存期限和品飲方法等。如果是外銷的,其外包裝的文字,圖案要充分考慮銷售對象的文化傳統,宗教信仰, 經濟 發展 水平,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色彩也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的需求和民族習慣而定。

要提升茶葉包裝的檔次,真正提升茶葉企業的形象,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茶葉包裝要符合品牌識別的統一性

茶葉是一個包裝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設計開工前,我們不妨花點時間去研究:原來的包裝上的哪些優點需要繼承,如果對包裝進行重新設計,它是為了開發新的市場還是為了扭轉日趨下滑的銷售狀況,其同類產品銷售如何,有何優劣。

二、如何將文化內涵運用到包裝上

要做好茶葉包裝,必須理解東方的茶文化。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如何有效利用當地的文化元素,在茶葉包裝設計中加於運用,是表現品牌內涵的關鍵。

1、研究當地的歷史建築、自然景觀,巧妙的運用到包裝上。

就閩西而言:永定土樓,堪稱建築史上“一絕”,其客家風情、民俗,令人流連忘返;連城冠豸山,國家級風景名勝,觀者無不讚歎“令人如身在仙境;古田會議會址,福建省十佳風景名勝之一,讓你在歷史的腳步聲中沉思。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元素,如果能在包裝上運用,都能突顯產品的文化價值,在禮品茶的開發上,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是可惜,並沒有一家企業很好的運用這一題材。

也可以根據各類茶葉的不同產地,將各產地的人文景觀,體現在包裝上,既讓消費者瞭解了茶葉產地,又體會到了異域風情。如雲南的普洱茶,留給人的是熱帶雨林的一縷清香;而杭州的西湖龍井綠茶,留給人的是對西湖煙雨的眷戀;安徽的黃山毛峯,帶給人的是“一品黃山,天高雲淡”。

2、對書法、國畫、年畫、水墨等元素的引用。

在消費者心理研究中發現,悠久的歷史能帶來對商品的信賴感。我們在分析日本企業的包裝時發現,其中並沒有常見的文字誇耀,倒是包裝上簡樸古拙的'白描'插畫,在視覺精神上吸引了消費者。利用我們所熟悉的傳統文化運用在包裝上,往往更能打動人心。

【第6篇】茶葉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一、調查結果分析

1、調查方向:針對淘寶、京東網絡銷售平台,包括高中低檔多種品類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內容為茶葉暢銷品牌,消費者接受程度較高的價格區間,以及購買率較高的包裝規格等。

2、調查內容:調查了淘寶、京東多家綜合、人氣、銷量排名靠前的產品和店鋪,針對品牌、價格、包裝三個內容作重點調查,結果大致如下:

(1)品牌:通過對多家店鋪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網絡平台暢銷的茶葉以花草茶和烏龍茶為主,在數家店鋪中,花草茶和烏龍茶在店鋪裏佔據了極大位置;此外,十大名茶中的鐵觀音、碧螺春兩個品牌的茶葉在網絡平台銷售情況較為突出。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次之。

(2)價格:對於價格,我們分別針對禮品茶、散茶進行調查。 ① 禮品茶:250g的鐵觀音88元與128元兩種價格的包裝銷路較好,500g的鐵觀音250元與350元較為暢銷,月銷量達到5000多筆;對於250g與500g兩種包裝,碧螺春250g與500g兩種包裝規格中較為好賣的價格集中在50~90元、100~200元這兩個價格區間,月銷量達到2000筆左右;

② 散茶:散茶的銷售,在網絡上銷量低下,主要是購買需求問題,網上消費者大多是用來送禮。

(3)包裝規格:調查結果表明,包裝茶有150g、250g、500g等多種規格,但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就是其中250g與500g兩種包裝規格。

3、調查結果分析:綜合調查情況來看,暢銷的茶葉價格大致都集中在50~500之間,最為好賣的就是100左右、200左右這兩個價格。最為暢銷的茶葉品牌就是鐵觀音,尤其以150元/斤的鐵觀音為主,幾乎每個店鋪都佔據了較大位置;對於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由於價格普遍偏高,所以銷量不是很大,其他品牌則很少見到,只有少部分店鋪有陳列。至於包裝規格則以250g和500g為主,包裝風格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比較有歷史感、注重體現文化層次;另一種則清新亮麗,更加貼近自然。

二、市場分析

1、市場容量分析:網絡平台近年消費人羣火爆增長,去年更是創下雙11當天350億高峯。隨着網絡消費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的消費觀念逐漸改變,消費觀念也趨向於健康消費、文化消費,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而飲茶正好適應了這一發展趨勢。由此可見,飲茶習慣將會影響越多越多的人跨入“茶粉絲”的行列,茶葉將會走進更多網絡消費者的家中。

2、競爭者分析:作為一個電商企業,公司對於茶葉項目的經營以線上銷售為主,最終實現線上線下互動(o2o)。

(1)對手的優勢:①部分較早進入市場,有着自己固定的銷售渠道;②已經培養出一批忠誠度較高的客户;③茶葉經營經驗豐富,對茶葉市場經營模式有着更為透徹的瞭解。

(2)對手的劣勢:①目前都僅限於網上銷售,缺乏強有力的競爭能力;②品牌意識差,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手段,對茶產品與茶文化的宣傳不到位;③產品單一,附加值較低。

(3)我們的優勢:①公司處於起步階段,作為新立的茶葉項目,公司全體員工充滿激情與拼勁;②茶源地進茶將大大降低成本;③自主選擇包裝更有利於符合網絡消費主體的需求;④經營品種多樣化,能滿足不同顧客羣體的需求。

(4)我們的劣勢:①進入相對較晚,市場份額被瓜分一部分;②缺乏茶文化經驗;③需要新入駐網絡平台,半年內盈利不會太大。

3、市場前景預測:隨着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將茶產業列為我國重點產業之一,政府加大了對茶葉產業的扶持力度,加上線下茶葉行業多、亂、弱的特點,給公司發展茶葉網絡經營項目帶來了極大機遇。隨着人們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在健康與文化兩大主線的引導下,茶葉項目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三、營銷策略

1、宣傳理念:自然、和諧

茶文化最注重的就是返本歸元,大道自然。茶崇尚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追求一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精神境界,在茶文化的宣傳上,我們就必須以自然、和諧為主要元素,就像人們喝咖啡想着情調、小資一樣,喝茶時就能想到高雅、平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入客户的心靈,在打開市場的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客户忠誠度。

2、渠道策略:

茶葉消費的形式主要有4種。包括家庭消費、團體消費、禮品消費、休閒消費等。

家庭消費:經濟收入高的人羣和文化人士,主要消費名優茶,消費量也大;一般的居民以大眾優質茶為主,以散裝茶為主。目前,袋泡茶、包裝茶、茶飲料開始進入家庭。這一羣體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户。

團體消費:主要為機關、企事業單位。如工作會、招待會、聯歡會、新聞發佈會以及招待來往客人,由於各單位對茶的保管認知不是很強,儲存條件差,以小包裝、袋泡茶為主。這一羣體是我們的重點客户,需要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公關能力,爭取拿到大批量團購。 禮品消費:禮品茶的需求日益擴大,市場紅火,茶禮品包裝不斷翻新。名優茶、茶具成為禮品消費的一個熱點。

休閒消費:茶樓、茶館、茶座、茶坊、茶莊等休閒場所消費。這塊市場消費的茶葉檔次差異較大,消費量將不斷擴大。

飲茶不僅具有養生保健之功效,更有助於陶冶情操。我們要緊緊抓住茶文化這一主線,加上現代茶葉深加工帶來的諸多功效來做好宣傳,爭取與茶館(茶莊、茶社)、商場超市、茶葉專賣店達成合作,從而拓展市場。

3、促銷策略:

建立客户會員制,當客户消費到特定的消費額,將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各大節日製定出詳細的促銷計劃,可以附送成本較低但精美的茶具、健康飲茶知識、茶文化精美圖冊等。

茶葉市場

【第7篇】關於振興雲南茶葉產業的調查報告

關於振興雲南茶葉產業的調查報告

古人云,“柴米油鹽醬醋茶”、“琴棋書畫詩曲茶”。自古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

今天,我們就更缺不了“茶”。在雲南這樣的邊疆民族地區,茶是推動西部大開發、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濟強省的天然契合點。

茶業是永恆的產業茶葉的發現與開發,茶文化的創造,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如果説神農氏是農業的發明者,那麼他同時也是茶業的發明者。茶和中華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茶業在神州大地上的發展已經有5000多年曆史了。

唐代陸羽寫《茶經》,開宗之句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樹的起源地在南方。這個“南方”據專家研究很可能就是雲南。

世界茶組植物已發現的有40種,分佈在雲南的最多。在瀾滄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們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林。

勐海縣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大茶樹,高達32米,樹齡有1700餘年。雲南茶樹近緣之多,大茶樹年齡之長,可稱世界之冠,説明雲南的確是茶樹起源的中心。

雲南也是我國茶業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有云南一些民族的軍隊參戰,雲南茶作為貢品獻給了周武王。

《蠻書》中説:“茶出銀生城界諸山”。“銀生”即現在的景東,是南詔國“銀生”節度府所在地,説明早在唐朝的時候,瀾滄江流域廣大山區已是茶葉的重要產地。

到了明清,雲南已有名茶問世。徐霞客在日記中説,他到鳳慶時,住在一位梅姓老人家裏,庭院外喬松修竹、間以茶樹,主人以太華名茶招待,“茶味甚佳”。

普洱茶在清代是貢茶,正如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中所説:普洱茶“每歲入貢,民間不易得也”。茶業是最古老的產業之一,它發展了5000多年後還有生命力嗎?茶業是雲南廣大地區“衣食萬户”的產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它還有生存和競爭能力嗎?這是我們當前必須回答的大問題。

實際上,茶業是一個永恆的產業。正是在全世界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今天,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時代,茶的特有價值才真正顯示出來,茶業才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與領域。

茶業的發展,依託於它對人類生存的重大價值。這種價值是人們在數千年的生活實踐中逐步體味出來的,是通過現代科技而深刻認識的。

一片小小的茶葉,包含着500多種有機化合物,是人們養生健體、延年益壽的無價之寶。正是這一片片小小的茶葉,可以延伸出一串長長的產業之鏈。

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熱能的天然飲料。宋代大文學家蘇軾認為,經常飲茶,勝於服藥,曾有詩云:“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

”當時的日本人榮西來中國學習,參與茶事活動,回國後説:“茶乃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木。山若生之,其地則靈。

人若飲之,其壽則長。”歷史上和現實中愛好茶飲之人,多是健康長壽者。

茶飲從中國傳出,已成為世界性的飲料。許多專家預測,21世紀的飲料將是茶的世界。

目前,茶飲品的開發方興未艾,既有純茶飲料,又有混合茶飲料。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都在開發茶飲料。

從發展趨勢看,茶飲料市場不斷擴大,茶飲料產業正在成為一個大產業。茶食品指含有茶葉的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和零食。

茶米飯、茶麪包、茶點心、茶餅乾等已經面市,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食用茶葉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攝取茶葉的有效成分,更有利於人們養生延年。

一旦茶食品進入千家萬户,茶產業的根基就非常深厚了。茶葉的500多種有機化合物中,有許多防病治病的藥效成分。

比如,茶多酚能阻斷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的合成,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對防癌抗癌有明顯作用。氧自由基能引起細胞功能衰退,導致人體衰老,是“百病之首”,而茶多酚則具有極強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

採用現代科技手段,將茶葉中的藥用成分提取出來,可生產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藥品。茶葉中的茶色素色彩豔麗,着色效果好,穩定性極佳,本身含有多種營養保健物質,是食品、飲料最理想的着色劑。

利用茶葉成分,可以製造化粧品、芳香劑、防氧化劑、除臭劑,可以製造高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及有益人體健康的紡織品。茶葉還可以用作飼料,茶飼料可以增強抗病能力,餵豬可以提高瘦肉率,餵雞可以提高產蛋率。

隨着人們對茶葉功效認識的不斷深化,茶葉發展正在經歷一場革命。隨着茶產業鏈條的不斷延伸,茶產業必將成為前景光明的、永恆的產業。

茶與農業現代化雲南是農業大省,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是“十五”期間雲南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農業現代化從何入手?必須尋找一個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只能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改造、提升糧、油、畜、果以及煙、糖、茶、膠等傳統產業,使之走向市場、走向世界。從雲南實際出發,特別需要振興的是茶業。

目前,雲南茶業產值不算大,只有十幾億元,但茶業在雲南經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茶業是“衣食萬户”的產業,全省大多數地方都種茶,參與種茶、製茶、售茶的人口達1300萬, 茶税構成許多地縣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例如,鳳慶縣有34萬人種茶,幾乎佔到了全縣總人口的80%以上,茶税佔縣財政收入的20%。勐海縣農民收入和縣財政收入的30%都來自茶葉。

其次,雲南貧困山區面積大,人口多,貧困羣眾吃鹽穿衣,供孩子上學,主要靠茶葉收入。對他們來説,脱貧靠茶葉,致富也要靠茶葉。

第三,茶業是成千上萬的農户從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直接走向市場經濟的產業。我們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正迎面湧來,千百年來生活在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環境中的農户怎樣適應這種形勢呢?生產出無污染、高質量的茶葉供應國際市場,是一條現實的出路。

在調研中我們看到,振興雲南茶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現實的選擇,甚至可以説振興雲南茶業的條件是相當優越的。生態條件好。

俗話説,高山雲霧出好茶。雲南地處亞熱帶山區,氣候温和而濕潤,日照短而多霧,土壤有機質豐富而排水通暢,茶葉嫩度好、茸毛多,芽葉內含物積累高。

早春回温快,春茶上市可以比閩、浙茶葉早一個月以上;採收期長達10個月,有利於均衡生產。雲南茶葉生產以資源採集型為主,開墾山坡地種植,基本無污染,農藥殘留量低,茶葉品質高,甘醇回味,經久耐泡。

雲南這種生產高品質茶葉、建設世界一流茶區的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種植條件,還有利於發展特殊優質半發酵茶,如台灣的烏龍茶等。種質資源豐富。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37個種、3個變種茶組植物中,雲南有33個種和2個變種,其中25個種和1個變種是雲南獨有的。雲南廣袤的高原、山谷、丘陵上生長的不同類型的大茶樹和古茶園,以及省茶科所建立的現代茶樹資源圃,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樹資源活體園。

雲南獨有的大葉茶種是世界上少有的優良茶樹品種,其茶多酚、兒茶素、氨基酸、咖啡鹼等含量均高於國外良種和國內其他茶區的小葉種。生產歷史悠久。

雲南茶葉生產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唐宋以來得到較大發展,明清時期逐步形成的普洱茶成為茶中珍品。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製作加工經驗,形成了名牌產品,形成了廣大的市場,也創造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點的雲南茶文化。

茶園面積大。全省茶園面積已達245萬畝,採摘面積207萬畝,均居全國首位。

科研力量較強。省茶科所設在勐海,有科研人員200多人,建立了國家級茶樹種質資源圃,保存着800份種質資源,培育出“雲抗10號”等優良品種。

思茅茶樹良種場有科研人員18人,經營試驗茶園1000畝,建場18年來共繁育良種苗木2000多萬株,推廣到全省100多個點,成為種苗科研、生產、加工的基地。雲南農業大學設有茶葉專業,培養高等茶葉技術人員。

一些地區的農校還設有茶葉專業,培訓中等專業人才。經營機制較新。

農業現代化要靠體制和機制的創新,從80年代中期的“三結合一體化”到今天的農業產業化,雲南省茶業的生產經營方式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創新。思茅地區以“三結合一體化”形式建設的15萬畝優質、高產、高效的新型大茶園和加工廠,已初步實現公司加基地加農户的產業化經營,年創產值超億元。

龍生公司直接管理的茶園面積在3萬畝以上,帶動以種茶為主業的茶農就有4395户、16720人,其中光是從昭通地區轉移來的特困羣眾就有11339人,茶户年均收入已達6000元。大渡崗茶葉實業公司用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將國家、集體、個人連接起來,合理配置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以“大渡崗”優質品牌打開了銷路,站穩了市場。

在國家投入和銀行貸款未增加的條件下,茶場發展起1.8萬畝茶園,使周邊大渡崗、勐萬兩個鄉11000茶農走上了致富之路。這些不斷創新、成長的茶葉農工貿一體化龍頭企業為茶葉產業化、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市場前景好。據專家預測,茶葉將主導21世紀的飲料市場。

世界茶葉市場前景較為樂觀,有機茶增長較快,年均增幅25%以上。國內消費潛力更大。

比如,2000年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只有375克,低於世界人均年消費約500克的水平,也大大低於日本等國1200克的水平。近年來,全國各地到雲南採購茶葉十分活躍,包括浙江、福建、四川、湖南等產茶大省。

廣西橫縣年產5萬噸茉莉花茶,其中80%的茶胚來自雲南。茶葉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在出口農產品中佔有重要地位。

雲南年自營出口1萬噸,創匯約2000多萬美元,發展外向型茶葉經濟有較大的潛力。茶業振興十策雲南茶園面積全國最大,茶葉產量全國第三,發展潛力不小,但是也面臨着許多困難和挑戰。

在重點發展煙草、礦產、生物、旅遊產業的同時,對茶產業發展思路、指導思想、技改、投入等重視不夠,科技含量低,單產低、品質差;加工工藝落後,名茶少,品牌雜;缺乏營銷手段,市場佔有率低;管理水平落後,銷售環節多,税賦重,茶葉加工企業絕大多數效益不佳。以勐海茶廠為例,那是生產“大益牌”普洱茶的龍頭企業,有時年出口訂單遠遠超過當年的產量。

但由於企業包袱和税賦重,缺乏資金收購原料,很難達到精製加工的生產規模,從而使一個市場看好的企業成了虧損户。從雲南茶葉生產的整體水平看,由於沒有統一標準,集約化程度低,很難實現規模效益,從而導致抗風險能力弱,難以參與國際茶葉市場的激烈競爭。

困難和差距是潛力所在,挑戰和風險是動力之源,雲南茶產業正面臨一個重大轉機。當務之急,振興雲南茶產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觀念更新,振興茶業。觀念更新要着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從自然經濟、計劃經濟的觀念轉變為市場經濟的觀念,茶業要着眼於全國和世界市場。

另一方面是從只見茶葉不見文化的觀念轉變為以茶文化帶動茶產業的觀念。雲南茶產業因多年培植和所具有的各種比較優勢,只要以較少的投入就能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可形成種茶能脱貧、種茶能致富的積極思想。

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產業,符合全人類“清潔生產,文明消費”的大趨勢,符合雲南產業結構調整的大方向,符合建設民族文化大省和綠色經濟強省的戰略要求,是觀念更新的精神所在。

【第8篇】陝西2022關於茶葉消費調查報告:近五成喜歡喝綠茶

為了發揚陝茶文化,夯實陝茶品牌認知度,華商報傾力打造的以採茶、鬥茶、品茶為主題的“首屆陝西鬥茶大會”入圍賽已圓滿落幕。而為了瞭解陝西消費者的飲茶習慣,本次鬥茶大會也發佈了《陝茶消費調查報告》。

主辦方從華商報、華商網、華商美食官方微信以及街頭攔訪等多個渠道,接收到了幾千份問卷調查的結果。在本次接受調查的讀者網友中,主要年齡在30-55歲左右;從事的職業有公務員、企業事業單位白領和個體私營業主等等;其中經常喝陝茶的人佔到75.8%,每天喝茶的就有16.41%。

在六大茶系中,陝茶主要有綠茶和黑茶。調查問卷顯示,陝西44.15%的茶友最喜歡喝綠茶,剩下近一半的人更偏愛紅茶、黑茶、青茶等茶葉。陝西茶友也十分注重茶葉的品質,接受問卷調查的茶友們,接近半數會選擇1000元每斤的茶葉。更是有62%的茶友不會隨意泡茶,而是用茶海等茶具沖泡,或者去茶樓、茶秀等地讓專業人員沖泡品茗。調查還顯示,在選擇茶葉的時候,除了價格,他們也更注重品牌知名度以及茶葉的口感。

陝西的茶友對陝茶十分熱愛,他們平時熟悉並常飲的茶葉有漢中仙豪、富硒茶和茯茶;但是對於注重品牌和品質的陝西茶友而言,將近80%的受訪者認為,陝茶在宣傳、品牌包裝等方面還需要有更大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e36l5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