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鄭州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在新形式下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的積極探索以及發展經驗調研報告

鄭州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在新形式下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的積極探索以及發展經驗調研報告

按照省文化廳2003年工作要點及《關於印發<河南省文化廳調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文辦[2003]6號)要求,鄭州市文化局下發了《鄭州市文化局關於組織全市基層文化調研及報送有關材料的通知》(鄭文[2003]6號)。鄭州市圖書館圍繞公益文化這一調研課題,總結近年來鄭州市圖書館在新形式下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的積極探索的一些發展經驗進行了全面的回顧總結。現將調研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鄭州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在新形式下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的積極探索以及發展經驗調研報告

文化事業單位是指為滿足廣大人民羣眾對文化的需要而專門組織開展文化活動的機構體系的總稱。公益性的含義是指公眾的利益,即大家都能得到的利益。既然“都能”也就是不能有金錢或其它因素的門檻限制。公益性主要是相對於經營性而言,公益性最顯著的特徵是“非營利性”。文化事業一般分經營型、準經營型和公益型三種類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廣義上指專門從事非營利性文化事業的所有文化事業機構。狹義上是指目前文化系統的行政架構中,圖書館、文化館、羣藝館、美術館、博物館等由財政全供的純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

文化具有傳播、教化、凝聚之功能。歷史發展經驗證明:無論個人、社會、國家、民族的進步和發展都離不開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文化精神力量的推動。文化的範圍很廣,不但有精英文化、前衞文化、現實文化、大眾文化、宗教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邪教文化之分,而且有先進與落後、科學與腐朽、積極與消極之別。因此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中明確提出了建設先進文化的科學構想,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具體要求。經營型、準經營型文化事業對繁榮文化市場、提高文化工作者積極性,推動文化創新具有主導作用。但經營型、準經營型的非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作為管理者,同時又是經營者,在面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取捨時,也往往會可能因為其經濟利益的誘惑在市場機制的操縱下而出現一些迎合文化公民“最低的共同文化”或者“最低的大眾素養”的媚俗傾向,甚至會出現庸俗的、黃色的和反動邪惡的不良文化毒瘤。時常見諸報端的有些小藝術團體大跳“豔舞、脱衣舞”,一些出版商出版黃色、暴力性的圖書畫冊等都不乏其例。因此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還需要公益性的文化事業作為有益的補充,來引導社會發展健康主流文化,這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倡導文明科學新風、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將傳播和弘揚先進文化作為其唯一的“終極”目標。只有與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步發展,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因此,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國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堅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公益型文化事業在新形勢下正面臨着重大的發展機遇,此次鄭州市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調研將為以後公益型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作為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之一,為配合市文化局的調研要求,我們總結了鄭州市圖書館的近年來工作的發展經驗形成了此調研報告:

一、 鄭州市圖書館發展的基本狀況

鄭州市圖書館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文化局黨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服務第一、讀者至上”的服務宗旨,全面加強軟硬環境建設,各項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為滿足全市人民的文化知識需求,豐富全市人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進全市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

鄭州市圖書館成立於1953年,經過近50年來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擁有面積上萬平方米館舍、年經費300多萬元、藏書70餘萬冊(件)、計算機170多台、工作人員70多人、年接待讀者50多萬人次的現代化綜合性圖書館。形成了以中文圖書、報紙雜誌、多媒體電子讀物、網絡資源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綜合性文獻資源服務體系。千餘種珍稀善本古籍與約十萬餘份(件)“文革”資料成為鄭州市圖書館的特色館藏。鄭州市圖書館已發展成為鄭州地區文獻信息和社會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

近年來,隨着中國加入WTO和文化事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鄭州市圖書館圍繞創建國家一級圖書館這一工作中心,在新形式下適應社會需求,努力增強自身活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優化服務設施,拓展服務層次,強化服務管理,以讀者服務工作為突破口,採取了一系列方便讀者的手段和措施,迎來了鄭州市圖書館建館史上最好的發展階段。

1、 搞好文獻資源基礎建設

文獻資源的數量與質量是衡量一個圖書館工作的最基本的指標,是圖書館各項工作開展的一個最基本保證。但**年至1995年,鄭州市圖書館年購書經費僅10萬元,加上出版業的繁榮與圖書大幅度漲價等因素的影響,“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館藏數量與質量都難以保障,各項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公益型事業單位,本身缺乏自我造血功能,離不開國家的財政支持。儘管當時我們搞了一些創收工作來補充經費的不足,但仍是杯水車薪,圖書館的發展除了國家政府的支持別無它法。1996年12月26日中共鄭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的“關於‘九五’期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市圖書館達到國家一級圖書館水平”。鄭州市圖書館工作開始得到鄭州市委、市政府、省文化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為督促完成這一目標,陳義初市長及市有關領導多次親臨圖書館檢查指導。市財政逐年加大了事業經費的投入,1995年全館經費僅有67萬元,其中單列購書經費10萬元;1996年,全館經費增至120萬元,其中單列購書經費20萬元;1997年全館經費增至185萬元,其中單列購書經費達40萬元;1998年全館經費又增至210萬元,其中單列購書經費達到了70萬元。現在全館經費已突破300萬元,購書經費達到了120多萬元。

有了強大的財政經費作後盾,鄭州市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工作開始步入正規。1997年我們重新審定了新的“鄭州市圖書館圖書採購條例”,確定了藏用並重的原則,搞了多次讀者情況摸底調查,兼顧不同讀者需要,確定了各類型圖書選購比例和副本數量;我們根據圖書發行市場發展的變化,在保證圖書質量的前提下,不侷限於新華書店一家訂單預購,拓展采購渠道和採購方式,新華書店訂購、批銷中心與圖書城選購相結合,使採購質量有了很大提高,也使購書經費得到充分而又合理的利用。2002年,新購中文普通圖書11030種、26599冊;及時加大報刊採購力度,增大優秀期刊、核心期刊的採集範圍,2002年報刊購買數量達到1000餘種;根據新時代文獻載體形式的變化,加大電子音像讀物和《人民日報》、《中國科學技術成果》、《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標準彙編》、《清華同方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20餘種文獻光盤數據庫的收藏,還突破傳統收藏模式,投入經費購買“萬方資源數據庫”、“重慶維普期刊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大型網絡資源型非實物文獻。2002年共採購光盤2077餘盤。從1997年至今收藏各類光盤已達2萬餘盤。

至2002年底,鄭州市圖書館所藏中文圖書、報紙雜誌、多媒體電子讀物、網絡信息資源服務等各類型文獻已達70餘萬冊(件),充分滿足了新時代讀者的多樣化文獻需求。

2、 強化陣地服務

陣地服務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陣地服務的優劣代表了一個圖書館的形象。首先,我們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為讀者創造了一個優美舒適的學習環境,館內處處是草坪和花架,綠化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其次,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指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全面更新了閲覽設施,改善學習條件。堅持把最好的設施奉獻給讀者。本館工作人員用電扇,各讀者閲覽室全部安裝空調;本館工作人員坐木椅子,而閲覽座位卻全換成了皮沙發椅;本館工作人員使用一般條件的衞生間,讀者使用的卻是全按星級賓館標準改造的衞生間,兩組衞生間僅改造費用就達10萬元。第三,雖然我們工作人員數量有限,但我們仍然開設了第一、第二電子閲覽室、社會科學、文學、自然科學借書處、參考、報刊、工具書、地方文獻閲覽室、自學室、少兒室、諮詢辦證室共計十二個讀者服務窗口,每週開放時間在70個小時以上,而且我們的中層幹部全部工作在讀者服務的第一線。另外,我們堅持推行了“四免四服務”的服務措施,對讀者實行:閲覽免證;讀者活動免費;殘疾人閲讀電子讀物、下崗職工電腦培訓免費;少兒讀者遊藝、影視免費;全年365天開放服務;借閲全部開架服務;科研課題跟蹤服務;特殊讀者(殘疾人)上門送書服務。以上措施的實施,極大地方便了讀者,提高了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吸引了大量的讀者。讀者到館人數逐年增加。據統計2001、2002年圖書館接待讀者都在60萬人次左右,年外借圖書近50萬冊次。

3、 擴大館外服務

鄭州市圖書館在強化陣地服務的同時,並不滿足坐等讀者上門的陣地服務,還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鄭州的基層單位、社區、鄉村。由於鄭州市市轄區人口近270萬,而且城市面積不斷擴大,鄉村文化建設仍很薄弱,至今還沒有一所區級公共圖書館,僅靠省、市兩圖書館提供服務,遠遠不能滿足讀者強烈的對文化知識、科技信息的渴求。於是我們在鞏固陣地服務的同時,把擴大館外服務作為讀者服務工作的突破口和新的支撐點。幾年來,我們先後在部隊院校、企業、勞教所、街道社區等興辦了16個集體借書點,既增強了鄭州市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區域輻射能力,也相應擴大了鄭州市圖書館的影響。與此同時還為登封石道鄉、新密尖山鄉、中牟蘆醫廟鄉、新鄭龍王鄉等鄉村建立起鄉村圖書館室,捐助書刊近2萬冊,書架閲覽桌50餘個,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普及了科技文化。館外服務活動的開展,深受羣眾歡迎,贏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現在有許多社區、單位非常希望我們與其聯辦集體借書點,但由於財力所限,我們還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但這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發展的一個方向,我們將逐步地將這一工作推向深入。

4、 搞好文獻開發諮詢服務

充分發揮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豐富的優勢,為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及科研用户提供決策參考服務,是我館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我們以圖書館傳統資源為依託,充分整合信息網絡資源,將傳統的諮詢手段與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及時將最新的、濃縮的、有參考價值的信息編製成定期的《信息薈萃》、《文化信息》、《鄭圖工作與研究》等二、三次文獻,向市委、市政府和文化局等有關領導部門免費發放,迄今已編印300餘期,發送近4萬餘份。這些定期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讓市領導在最短的時間瀏覽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節省領導的時間,為領導制定政策和開展工作提供決策參考依據,另一方面通過這項工作也使領導瞭解圖書館的工作和作用、更加關心圖書館、重視圖書館。長期的決策信息服務,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關注,研究什麼問題和重大決策,各級領導都要求圖書館給他們提供參考資料。隨着影響力的不斷提高,我們編制的信息刊物發行量也相應不斷增加,有些部門領導甚至主動聯繫索要刊物。

我們在做好一般性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教育信息的同時,及時把握各時期的熱點,及時編制了“年度全國各省市自治區GDP綜合比較統計”專題、“新思想、新概念、新知識”、“抗擊非典知識”專題、“非典啟示錄”專題,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僅“抗擊非典知識”專題就印發了5000餘份,在全國人民抗擊“非典”這一突如其來的災難中,充分發揮了圖書館應有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功能。我們每年還完成課題開發和課題動態跟蹤等諮詢項目十餘項,我們為市委、市政府編制了“經濟發展軟環境”、“高新技術發展狀況”、“世界經濟500強背景資料”等專題,為企業編制了“奶牛養殖”、“生物企業產品調查”、“麪點防腐技術方法”等科研專題。2002年我館完成了30餘萬字的“鄭州文化資源全文數據庫”並被河南省社科聯作為2003年科研課題立項(編號:SKL—2003-780)。課題時間跨度從遠古時期至鄭州解放為限,下設鄭州大事記、鄭州政區沿革、鄭州民間傳説、古都研究、古代人口、古代人物、傳統節日、鄭州廟會、古代建築、古代文物遺蹟、古墓葬、碑刻、館藏重點文物、鄭州軼聞、鄭州老八景等十多個專題,以綜合性研究評述與條目形式相結合,以文字為主兼收圖片資料,全面詳實地反映鄭州地區歷史上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民情、藝術、宗教、建築等各方面的概況。我們準備將此數據庫進一步充實完善,使之成為全面反映鄭州歷史文化概貌的權威性數據庫,“鄭州文化資源研究”課題對促進中原文化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和保護,推動鄭州的旅遊發展戰略實施,提升鄭州市的文化內涵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文獻開發工作,一方面,使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滿足了社會各企事業單位、學者專家的對文獻資源的需要,幫助它們解決了生產科研中的實際問題。我們將圍繞文獻開發服務工作創建鄭州市圖書館的服務特色品牌。

鄭州市圖書館現存有大量豐富的“文革”資料館藏文獻,這也是我們的館藏特色之一。為更好地將這一特色加以利用,2000年,我們向科委申請了專項科研資金,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將館藏“文革”時期收集的各種圖書、小報、刊物及傳單等資料10餘萬份,進行了整理,與鄭州大學合作將其數字化,開發成功了“文革資料全文數據庫”,為研究“文革”提供了豐富和便捷的第一手資料。

5、 以先進技術構建現代化圖書館

近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和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將人類從傳統工業社會帶入了現代信息社會,其結果是促進了生產力的大大提高。計算機與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管理和文獻檢索等方面的巨大優勢不言而喻,這些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成為區分傳統圖書館與現代圖書館的標誌。面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鄭州市圖書館的領導班子克服保守思想,與時俱進,敏鋭地抓住了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早在1995年新館搬遷之後即將引進計算機管理列入了圖書館的發展規劃。

1996年5月ILAS圖書館管理系統正式開始運行調試,開創了全省、乃至全國中西部地市級公共圖書館中使用計算機管理的先河,邁出了現代化管理的第一步。於此同時,為讓計算機早日在圖書館開始應用,我們制定詳細的數據庫建庫計劃,首先我們決定調動全館的人力物力將流通圖書先以簡易書目數據的形式建庫,採編部採編子庫開始用ILAS輸入新書數據,至當年10月,已完成簡易書目數據7萬餘條。同期流通部門開始為讀者辦理機讀借書證,使用計算機進行借閲管理。簡易書目數據庫完成後,緊接着我們又開始了基本藏書庫、工具書、地方文獻、古籍文獻、報刊資料等龐大的書目數據庫建設,經過幾年來的努力,目前全館已完成了館藏90%文獻的建庫工作。這些書目數據庫完成在業務管理和讀者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們業務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並不滿足於館藏文獻的計算機管理與開發,我們始終瞄準信息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將發展的眼光鎖定在新出現的互聯網上,已從中窺見到它未來在圖書館發展的巨大潛力。我們在鄭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當時的鄭州市長陳義初親切關懷下,在鄭州市科委“科技三項經費”的支持下,1997年,我們開辦全省公共圖書館第一個音樂戲劇欣賞室,1998年了開辦全省公共圖書館第一家電子閲覽室,建立起可實現聯機檢索和資源共享的CD—ROM光盤網絡系統,由電信部門無償鋪設了64KDDN網絡專線,並於1999年9月16日,開通鄭州市圖書館網站(),實現了鄭州市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遠 程服務,標誌着鄭州市圖書館自動化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2000年,鄭州市圖書館建成了當時國內同級公共圖書館最大的擁有100台電腦的第二電子閲覽室,配備了最新高端服務器和大投影屏幕,為確保網絡安全加裝了“防火牆”。經過多年的建設,到目前為止我館已擁有各類型服務器、多媒體電腦、服務終端達170多台,各種音像、電子讀物、光盤數據庫7000餘種,並引進了“萬方”和 “重慶維普”網上鏡象數據庫。這些建設使鄭州市圖書館的自動化建設工作始終都走在全國地市級公共圖書館的前列,一個現代化的鄭州市圖書館已初具規模。

6、 宣傳活動豐富多彩

傳播文化科學知識,實現社會終身教育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能之一,圖書館也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大學”。而公共圖書館擁有的讀者數量是衡量這一職能高低的最基本的指標。所以如何加強圖書館宣傳力度,讓更多讀者瞭解和認識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提高圖書館的社會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促進兩個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是公共圖書館職能範圍內必須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新形式下圖書館的宣傳工作既要有新思路,也要有新方法,新措施。我們結合我館實際情況,在苦練內功的同時,還不斷加大宣傳活動力度,採取多種形式將宣傳活動搞得豐富多彩。

我館平均每年舉辦讀者活動30-40次,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舉辦各種公益性書畫展覽、圖書宣傳、報告會、演講會、節日遊藝猜謎活動、音樂欣賞、智力競賽、“百名愛國人物教育”展、“圖書館宣傳服務活動周”、“科普教育”、“科技宣傳週”等等。貼近社會熱點主題,適時舉辦了“慶建黨80週年”、“崇尚科學、反對邪教”等專題宣傳。常年堅持“文化下鄉”活動。利用鄭圖網 站以文字、圖片或多媒體等形式,介紹我館發展概況,動態信息,服務項目、特色服務、推薦新書及與讀者互動交流等。編制印刷“讀者指南”,讀者辦證時免費贈送,使新讀者能儘快熟悉瞭解和利用圖書館。我館還與鄭州日報(原鄭州晚報)聯合創辦“鄭州市圖書館上架新書目”專欄,及時向讀者推薦鄭州市圖書館最新的圖書,這一系列讀者宣傳活動既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也受到了讀者廣泛的歡迎,引起了社會上較強的反響。

我們在重視開展讀者活動的同時,也在不斷加強圖書館自身宣傳和自身形象塑造。我館曾製作了一幅懸掛於樓頂近30米長的大型廣告牌:“鄭州市圖書館365日天天開放”,這在全國公共圖書館系統中大張旗鼓地為圖書館作廣告宣傳並不多見。它是鄭州市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承諾,也是自身形象的展示。我館幾年來為職工定做了多套工作服,實行掛牌上崗服務,既使服務工作走向規範化,與提升了圖書館的對外形象。另外,我們利用各種機會舉辦贈書活動,如“八一”節為子兵贈書、“非典”時期為戰鬥在“抗非”第一線的醫務人員贈書,這些活動新聞媒體都作了大量報道。我館特別注重發揮新聞媒體強大的宣傳力量,除利用鄭州晚報、鄭州日報辦“上架新書目”專欄外,每年在各種新聞媒體(省市報紙、電視、廣播)上播發關於鄭州市圖書館的消息和報道有50次左右。

7、 組織與制度建設日益完善

鄭州市圖書館的領導班子深知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開展和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領導班子、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和完善而嚴格的制度保障。雖然多年以來鄭州市圖書館一直是文化系統的先進單位,有着優良的工作風氣和傳統,但面對新形勢需要我館在組織與制度建設也要不斷創新完善,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的新要求。

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建立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和制度化,增進領導班子的團結,從而形成了一個具有較強戰鬥力的領導集體。

二是加強職工的理論與業務的學習和培訓,圍繞“四職”教育全面提高職工的素質。在全館職工中樹立了“館榮我榮,館恥我恥”的憂患意識,形成了“敬業愛崗、奉獻社會”的精神風氣。每年都要為職工舉辦多次在職教育,如“計算機等級培訓”、“普通話培訓”、“WTO知識培訓”及新職工業務培訓等等。建立起了一支具有良好素質的員工隊伍,為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制建設。為適應新時期對公共圖書館提出的新要求,我館先後建立、完善和實施了44項制度。對人事、勞動分配製度進行改革,全面推行館長負責制、目標管理責任制、幹部職工聘任制和全員考核制等。用人上根據職工的不同特點,注意揚長避短、合理調配,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建立了一套科學的競爭激勵制度。

四是業務工作實現規範化。在業務工作中,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文化主管部門以及我館制定的標準和細則,健全業務檔案,並圍繞圖書館評估標準進行檢查,使業務工作走向規範化,提高業務工作水平。

8、 圖書館工作碩果累累、成績斐然

春華秋實,辛勤的努力換來碩果累累。

以下鄭州市圖書館取得的重要榮譽一覽:

u 省文化系統先進單位(1991、1992、1995)

u 省十佳圖書館(1995)

u 省公共圖書館業務競賽團體第一名(1995)

u 市青少年文化活動基地(1998)

u 國家一級圖書館(1999)

u 市文明單位(2000)

u 全國讀者喜愛的圖書館(2000)

u 全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1)

u 市級文明單位標兵(2002)

u 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2002)

u 金水區2001年度“花園式單位”

u 省優質服務先進單位(2002)

u 市級“花園式”單位(2003)

u 2001年度市精神文明建設文明單位標兵

以下鄭州市圖書館取得的重要成果一覽:

l 全國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調查成果獎:《鄭州市圖書館文獻資源調查與分析》(1993)

l 省公共圖書館為經濟建設服務優秀成果一等獎:《信息薈萃》(1995);《金水河濱河公園規劃諮詢服務》(1997)

l 省公共圖書館為經濟建設服務優秀成果三等獎:《鄭州歷代著述簡目》(1997)

l 省公共圖書館為經濟建設服務優秀成果二等獎:《文化信息》(2000)

l 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面對變革挑戰的思考與對策》(1998)

l 鄭州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圖書館管理模式與探討》、《文化產業調研諮詢服務》(2000)

l 省社科聯科學界聯合會一等獎:《網絡文化管理》(2002)

l 市社科聯二等獎:《唐代佛教禪宗嵩山碑刻史料稽考》(2002)

l 省高校圖書館第四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以優質服務促提  以深化改革求發展》(2002)

二、 鄭州市圖書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鄭州市圖書館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文化局黨委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都已取得了很顯著的成績,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市人民羣眾的文化需求,為兩個文明建設作為了應有的貢獻,對我市文化事業建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成績面前對一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1、2002年鄭州市圖書館全年購書經費100餘萬元,其中購圖書11030種、26599冊,報刊合計1000餘種,而2000年全國共出版初版圖書143376種,報紙、期刊合10732種,以2000年出版數量為基準,採購量僅佔出版量的7.6%和9.3%。由於經費不足使藏用不能兼顧,很多有價值的文獻不得不忍痛割愛,這種狀況對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系統建設的影響顯而易見,面對市區人口已達270萬並不斷髮展的城市,人均年購書經費0.35元,人均年藏書量近1/300冊,人均擁有總藏書量僅1/4冊,服務工作捉襟見肘,其服務效果可想而知。

2002年鄭州市圖書館藏書總量達到了70餘萬冊。而我們通過互聯網查找一部分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同期的藏書情況,濟南市、青島市、佛山市圖書館的數字為120餘萬冊,長春市圖書館為近140萬冊,武漢市圖書館為150餘萬冊,無錫市圖書館為105餘萬冊,哈爾濱市圖書館為近200餘萬冊,1986年開館的深圳市圖書館現有藏書已達140餘萬冊。在河南周邊地區中,除石家莊、合肥市圖書館藏書量略低於鄭州市圖書館外(西安市圖書館為新館,無可比性),更無法與東部發達省份省會圖書館相比,甚至比東部地區許多地市級公共圖書館相比。這除了歷史的原因之外,更多地反映出長期經費投入的不足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2、儘管我館不斷強化陣地服務,擴大館外服務。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侷限性也很明顯,除文獻資源量嚴重不足外,圖書館的輻射能力有限,空間距離變化也會相應增加讀者成本,是影響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曾對現有讀者羣進行過隨機抽樣調查,結果表明,70%以上的讀者都在我館周圍4公里的範圍內,遠郊地區的讀者更是寥寥無幾,而目前鄭州市圖書館的經常性讀者和非經常性讀者約在3萬人左右,全市每100人才有一個讀者,服務面和影響力非常低。儘管如此,每年近50萬人次的讀者量,已使陣地服務能力達到了飽和狀態。由於文獻供給服務能力嚴重不足,儘管我們多方面努力爭取吸引新讀者,但退證讀者仍不斷增加,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無疑將損害多年來樹立起來的圖書館社會形象,十分令人擔憂。

而目前鄭州市沒有一座區級圖書館室,更無經費的預算投入。雖然我館近年來不斷加大館外服務力度,已經建了16個單位、社區集體借書處,但由於經費、文獻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影響,陣地服務能力尚且很不足,館外服務的能力更是有限。截止2001年全市所轄鄉鎮21個,街道辦事處38個,社區及大單位有數千個。假如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需要萬冊藏書就需60萬冊圖書,這遠遠超出了鄭州市圖書館的承受能力。而圖書館的特點並不是一次投資一勞永逸,圖書報刊需要不斷更新才能實現社會效益,所以由其各自獨立建圖書館一個是後續投資過大不易承受,也難以不斷更新,二是重複購書造成浪費也大,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3、鄭州市圖書館自動化建設起步較早,多項工作都走在全省,甚至全國地市級公共圖書館的前列,但到現在許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眾所周知,IT產業是一個發展和技術更新非常快的行業,電子電器類產品更新淘汰率非常快。雖然説我館電腦枱數目前已達170餘台,但其中已有1/3已接近報廢期限無法正常使用,其它大部分也屬配置較落後的機型。特別是1998年由電信部門無償鋪設的64KDDN網絡專線,由於沒有專項經費我館至今仍在使用,在“寬帶”早已盛行的今天甚至與家庭的上網速度也難以相提並論,更遑論為讀者服務了。雖然我們作為公益事業單位為讀者提供的是費用相對低廉的網絡服務,但仍然難以對讀者產生什麼吸引力,讀者流失十分嚴重。

我館自動化建設是利用“科技三項經費”及市政府專項經費等逐漸建設發展起來的。這種形式在發展最初的確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購置電腦等電子類設備與購買圖書不同,它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或像圖書報刊一樣有長期保存與持續利用的價值。缺乏固定技術維護和更新所需的財政經費的保障,往往使這種“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難以為繼。

4、完善勞動分配體制,吸引留住更多的人才,是很多圖書館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圖書館的業務創新、自動化管理及文獻開發等各項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優秀的管理人才,因為就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展狀況來分析,同質化服務傾向非常嚴重,缺乏核心的競爭力,要想從其中脱穎而出而出,人的問題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公共圖書館是“大鍋飯”特徵表現最為典型的單位之一,沒有自主的分配和用人制度。主要原因一是由於圖書館依賴政府投入,沒有生存和競爭壓力,思想上易滿足於現狀,不願尋求創新,工作中沒有活力,缺乏積極性,使人才沒有了用武之地。二是目標考核缺乏一個科學的標準,干與不幹,幹好幹壞的評判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量化尺度,特別在一般事物性工作中很難衡量出人才的價值。三是論資排輩的分配製度,財政分配體制的約束使分配上缺乏靈活性,不能有效地利用獎酬來建立激勵機制,從而抹殺了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缺乏具有競爭性、挑戰性的崗位創新,無法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沒有讓人才發揮最大潛能的平台。

這樣一來,一方面是人的積極性容易被壓制,造成人才資源被浪費,另一方面是圖書館一些創新開拓性工作受到影響,圖書館的社會效益不能得到很好發揮。

三、 對鄭州市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1、 圍繞以用户為中心的服務工作整合,改變傳統的粗放式服務模式。信息社會的最主要特徵之一是知識與信息的爆炸性增長,生產率的大大提高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傳統的陣地服務、粗放單一與低效率的服務模式受到了挑戰。圖書館要適應新形勢下社會需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整合現有的服務工作體系:一是服務手段與服務方法多元化,如將音像光盤、數字化數據庫、在線信息資源與傳統的圖書報刊並重,將陣地借閲、送書上門與網絡遠程服務、電子閲覽等服務方法相結合,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二是引進商業管理中“客户”服務模式,建立圖書館以“用户”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區分重點與普通“用户”,細分“用户”羣,針對不同“用户”的特點和需求,使文獻資源建設、參考諮詢、課題跟蹤服務與文獻開發等工作有的放矢,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益,提高文獻資源利用率;三是根據社會需求變化,整合館藏各種文獻資源載體,建立若干專業性閲覽室,提供特色服務。

2、 重視公共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發展,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狀況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文化事業要與地方經濟同步發展;擴大資金來源範圍,根據國外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經驗,積極吸引社會公益性捐款,政府應出台一些政策性的鼓勵措施,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公益型文化事業的新局面。如許多發達國家對社會公益性事業捐款的機構和個人,其捐款可以免税或抵税等。這樣才能提高社會對公益事業捐款的積極性。

3、 首先鄭州市圖書館等市級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作為一個城市的中心文化事業單位工作服務的重心應實現轉移。比如鄭州市圖書館應將建立鄭州地區的文獻信息中心作為未來發展目標,加大文獻保藏與文獻開發的力度,賦予一定的管理協調職能,而使文獻外借等服務工作逐漸走向社區化。如配合全國“文化信息進社區”活動,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及鄭州市開展的社區“三個一工程”,充分利用社區人力與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加大服務工作的輻射與滲透力度,採取資金市、區、鄉鎮街道共同投入,市圖書館統一協調定期更換圖書報刊等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實現圖書的利用效率,從而其達到最佳的社會服務效益。目前國家已出台了相關政策,現在需要地方各級政府作好協調工作,才能使文化資源實現真正共享。

4、 財政經費的使用應該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新變化。技術的進步帶來的變化是多方面的,文獻的傳播渠道與傳播方式日益多元化,圖書館文獻的服務方式與服務手段也要不斷適應這種多元化的要求。政府財政經費的管理也要隨之與傳統的管理模式告別,放寬財政經費的使用束縛,給予圖書館經費使用上一定的政策靈活性。衡量圖書館經費使用是否合理不再以每年購書的數量為唯一的參考標準,而把實際服務效果也作為參考標準。一方面鼓勵圖書館加大對網絡型數字化學術資源庫的資金投入,加快現代化服務設備設施的不斷更新,利用現代化的網絡為更多的讀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務,既增加了文獻資源的供應量和更多服務方式,也提高了文獻使用效率,並降低了館舍飽和的壓力。

5、 加快加大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一方面政府給予圖書館一定的用人權,根據圖書館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定崗定員,根據崗位需要引進所需的專業人才,避免圖書館成為各種關係人子女親屬為吃財政養老的理想場所。另一方面,形成一種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機制,打破鐵飯碗,使每個職工都有生存壓力,從而提高工作能動性。第三方面,拉大收入分配差距,引入競爭機制,實行不同崗位不同薪酬,鼓勵工作創新。最後是實行項目制管理,對於不同時期的關鍵性工作或研究性項目採用招標形式申請專項經費,委託社會上專業機構進行階段性開發研究。既能保證項目開發質量,也不必要養很多人,減少不必要的財政負擔。無論事大事小都採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工作方式,不符合現代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則。

總之,公益型文化事業單位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先進的主流文化的主要傳播者。雖然近年來公益型文化事業型單位在各級政府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文化事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新形式下積極適應社會需求、增強自身活力、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手段,克服了種種困難並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由於內外一些難以克服的因素的影響,也還存在不少問題,這很值得我們加強研究和加以改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發揮先進文化中藴藏的巨大力量,才能使經濟的發展走上可持續之路,這一共識已明確寫進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公益性文化事業正面臨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未來的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個文化工作者更加倍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共同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11z5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