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園區調研報告多篇

園區調研報告多篇

園區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劍河縣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全面詳細地瞭解我縣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和,為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現將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等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1、園區規劃編制情況

⑴《劍河縣工業聚集區總體規劃》已於2月16日經州級專家組評審通過,目前正在裝訂中,將於近期出成果。⑵完成對屯州工業聚集區和南明工業聚集區地形測繪工作,並編制了《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發展補充規劃環評報告書》和《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補充規劃(劍河功能區)》技術規劃,現正在測評之中,力爭在今年7月底完成評審。⑶岑鬆片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落實格尼國際諮詢機構-廣州市格力諮詢有限公司具體負責編制,當前已出初稿,初稿正在進行審核中,預計7月底全面完成詳細規劃設計。⑷根據《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黔東南州省級開發區擴區申報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州人民政府辦發電[20xx]98號)文件精神,我縣將貴州省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劍河縣屯州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與黔東5縣一起上報省人民政府,申報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申報工作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圖紙繪製、土地利用方案及選址意見書,現正在裝訂成文本向省級申報。

2、園區建設情況

劍河縣工業園區20xx年開始建設建設第一期工程屯州工業園區以來,縣政府經過銀行貸款和政府財政投資融資方式先後投資3917萬元收儲土地362畝和修建基礎設施,基本完成“五通一坪”工作,目前有12家企業落户在園區內。以後打算:一是在土地收儲方面,今後兩年內,縣政府在自籌資金0.5億元的基礎上,由劍河縣國資公司擔保,再向銀行貸款2.5億元,共計3億元用於收儲工業園區規劃內2平方公里的土地;二是在項目建設方面,今年又申報了供水工程、垃圾填埋場工程、劍河縣屯州服務中心項目以及工業區亮化、綠化等基礎投資項目工程;三是在項目建設和工業技術改進、項目續建方面,完成綠野活性炭廠、劍白香豬廠、老蔡牛肉有限公司、歐泰林化廠等企業的技改和續建工作,天利達鞋業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已於今年4月份竣工,現已投產使用,興旺鞋業正在建設中,目前機械設備都已經購齊,等待廠房竣工,將於10月份投產;四是基礎設施方面,基礎設施項目相關申報材料都已經向上級相關單位及部門上報,正等待審批以便實施。

二、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基礎設施跟不上,項目落地難。由於缺乏建設資金,目前,園區僅在原屯州工業園區362畝土地上建設道路硬化、供排水、供電、移動通訊、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但都還沒有搞好路燈、綠化等設施建設,而這部分土地已被落户企業用完。再加上園區將擴建到2平方公里(近期發展目標),而擴建部分的土地收儲難上加難。20xx年以來,我縣引進產業項目11家,只有興旺鞋業一家企業落地園區,別的都在等待或觀望能否有土地落户。

2、企業個數少,生產規模小,經濟總量不高。我縣除去規模以上企業後,目前我縣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上500萬元的只有劍景水電開發公司、歐泰林化公司、劍白香豬廠等7家,而規模以上企業只有劍河縣供電局、劍河縣忠信建材公司、劍河縣昌興木業公司等3家,因而我縣經濟總量跟不上。

3、園區管理體制有待健全,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由於沒有單獨建制的工業區管委會(目前由工信辦兼管)和獨立的辦公場所,缺乏行政調控能力,造成工業園區無法獨立開展業務工作,快捷的園區工作運行機制沒有形成,園區項目從立項到建成,程序複雜,手續報批“一站式”辦理並未從根本上實現,縣裏出台的優惠政策並未得到真正的落實。二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資,但目前還未建立起一套系統化、制度化的長效招商引資機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進產業項目少、措施不力,全社會、全方位、經常性的工業招商引資氛圍還沒形成。

4、園區目前發展困難重重,從而無法保證園區的發展後勁。一是由於縣級財力十分有限,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屯州工業規劃區服務中心、垃圾填埋場、公租房、污水處理廠、供水工程擴建等基礎設施工程啟動困難。二是園區近期工業園規劃的土地收儲和實現“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而投入僅僅依靠縣財政的單一投入,資金明顯不足,是無法保障園區發展需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為確保我縣與州政府簽訂的20xx年工業規模以上工業調度目標7000萬元以上、工業投資達到5億元以上、10個以上新建項目開工建設、7個工業技改、續建項目按期完成、園區行政服務平台年底投入使用等各項目標管理責任狀的完成和我縣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5%,xx年達到19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5%,xx年達到7億元以上目標的實現,建議在鞏固20xx年基礎的同時,急需擬採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長遠規劃與近期建設並重。一是加強與黔東循環經濟管委會和相關規劃資質單位的工作對接,力爭在8月份完成《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發展補充規劃環評報告書》以及《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補充規劃(劍河功能區)》的評審和8月底前完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規等工作。二是加大土地報批力度,力爭屯州2平方公里工業聚集區用地指標得到報批,為項目落地爭取更大空間。三是加大對屯州工業聚集區第一期362畝已批用地的細化使用,確保20xx年所有生產性、非生產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項目奠定基礎。按照“大規劃、大建設、大投入”的原則,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立多元化長效投入機制。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納入年度預算,城建每年可列支一部分資金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場地出租、標準廠房租賃收益、園區企業年上交税收留成部分用於園區發展,逐步實現以園養園。二是爭取省州相關部門的支持,採取發改委、工業、建設、交通、環保、水利等項目集中申報、資金捆綁使的方式抓好屯州工業規劃區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新建項目、屯州工業園區垃圾填埋場新建項目、屯州工業規劃區公租房新建項目和屯州工業規劃區污水處理廠新建項目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三是爭取省州的支持啟動南明工業集聚區至三穗—天柱高速接口二級公路建設項目進入省州今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盤子。

(三)細化招商任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以項目促發展。落實縣鄉重點項目包聯和現場辦公制度,以招大商、上大項目為主,力爭每年落地項目不少於10個,總投資不低於5億元。在園區工業項目投資上,重點抓好建設鞋類、中藥材加工、電子產品加工、木製傢俬和辦公用品、裝飾石板材、山野菜加工、白香豬系列產品加工、木製智力開發玩具生產等較為成熟的招商引資項目,以解決我縣園區工業項目自身投入不足的瓶頸。

(四)加快項目建設進程,促進經濟總量增長。為解決我縣當前工業經濟指標增長泛力的問題,重點要抓好今年的續建、技改項目,使其儘快投產,促進經濟總量的提升。一是加強與省州發改、工信、環保等部門的工作對接,抓好劍河縣年產60萬噸熟料粉磨站和劍河縣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水泥續建項目的生產許可,確保上馬投產。二是繼續推進年產120萬雙的休閒運動鞋的生產加工、年產30萬件木製智能玩具的生產加工和年1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等新建項目的服務推進工作,確保項目落地建設。三是加大企業技改扶持力度。爭取省、州技改資金和利用縣級工業發展基金,鼓勵、支持、幫助翁薩酒廠、活性炭廠、歐泰林化公司、劍白香豬公司和老蔡食品公司等企業挖掘發展潛能,進行技改擴容,力爭使進入園區企業都能做大做強。促進縣域工業經濟總量增長。

(五)優化行業,加強整合。為確保20xx年州政府安排的規模企業實現增加值7000萬元以上目標,將我縣20xx年的8家木材加工企業進行優化整合上報。整合調度分解情況為:劍河縣供電局實現增加值1200萬元;劍河縣昌興木業有限公司實現增加值1750萬元;劍河縣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實現增加值2050萬元。

(六)將我縣工業區融入全省工業區的總體規劃,申報為省級工業聚集區,作為全省總盤子進行調度,以尋求在政策上得到省州優先傾斜,推動上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充分發揮我縣工業區的作用。

(七)建立融資體系,拓展融資渠道。一是政府要根據園區規劃,運用財税、土地儲備等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園區的滾動式開發。二是要量入為出,適當收縮戰線,制定穩妥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三是要樹立“經營園區”的理念,探索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新路子,轉變以政府行為為主的開發觀念,鼓勵支持企業、個人積極投資參與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經營。四是要積極跟蹤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認真做好準備,爭取國家對園區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支持。五是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參股入股、民間資金入注等形式建立小額貸款公司和設立融資性擔保機構,拓寬園區的融資渠道,實現園企共贏。

四、抓好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今年、縣委縣政府將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年初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快屯州工業園區建設,並做好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收儲工作。目前,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工作正處在起步階段。對如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建議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保持高度統一的思想。建設工業園區是全縣的一件大事,各級各部門領導必須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統一。首先,縣四大班子的主要領導要有決心有信心,形成一致共識;其次,各相關部門要積極的行動,特別是在園區建設申報“五通一平”及建設等基礎設施方面都要給予全力支持。同時要有工作的緊迫感,要緊抓國家在貸款、貼息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機遇,形成一盤棋。

2、確立園區管理人員及建設辦公設施。屯州工業區建設以來,一是園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都是由工信辦派人輪流值班,沒有專職人員負責具體辦公,使其許多服務跟不上;二是園區沒有獨立的辦公室,現在僅有的一間10個平方的辦公室都是租借劍河縣老蔡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

3、要開闢切實有效的投資渠道。從我縣的實際出發,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要建立政府、企業、項目配套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資金籌措體系,保障園區的順利開發建設。一是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協調籌措園區建設資金,保證園區基礎公用設施的建設;二是通過以土地臵換、資金扶持等方式,積極引導各入園企業參與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積極申報爭取園區建設扶貧配套資金;四是積極爭取中央、省、州等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

【第2篇】關於我市工業園區發展調研報告

當前,決戰工業園已成為我國各地壯大區域經濟,實現產業轉換升級,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必然選擇。我市工業園區建設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促進全市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我市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園區已經步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擴展期。無論市本級還是縣市區,各工業園區均呈快速發展之勢,突出表現在園區面積迅速擴張。截止20xx年年底,全市10個工業園區建設面積達36.1平方公里,比上年同期增長13.7%;入園企業達965家,其中投產企業671家。

二是園區經濟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去年,全市工業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7%;完成工業總產值263億元,增長60.3%;完成銷售收入252.2億元,增長60.7%;實現利潤16.5億元,增長73.7%;實現税收14.2億元,增長65.2%。奉新縣過去工業基礎十分薄弱,除了一些零星的竹木加工小廠外,幾乎沒有像樣的企業。隨着工業園區的興起,工業已成為該縣的支柱板塊,去年工業園區提供的税收已佔全縣財政收入的71.7%。

三是園區已經成為轉移城鄉剩餘勞動力的重要載體。近幾年,宜春各地在工業園區發展中,始終注意走“減少農民,富裕農民”之路,把擴大就業、轉移剩餘勞動力,作為園區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工業園區已成為吸納城鄉剩餘勞動力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農民在工業園區就業人數達到17.6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5.1萬人,增長40.8%,其中從業人員最多的奉新工業園達到3.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9000餘人。

四是園區已成為推進城市化的重要平台。各地在工業園區建設中,把工業化與城市化結合起來,把工業園區看作是推進城市化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工業化促進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業化的互動格局,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建設,促進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市化進程。上高工業園區無論是規劃還是建設,都高人一籌。園區內生產、生活等功能區佈局合理,與縣城總體規劃相銜接,一個現代化的新型工業城初其規模。目前,該工業園建成面積達6.2平方公里。

二、我市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應當説,我市經濟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在吸引外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城鄉就業、加快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加以規範和解決。

1、土地集約效應不明顯。從相關經濟指標在園區每本站範文網平方公里的分佈情況看,宜春與全省的平均水平作比較,每平方公里分攤的年產品銷售收入比全省要少15321萬元,僅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70.4%;每平方公里分攤的年出口交貨值比全省少3528萬元,僅相當於全省的33.1%;每平方公里分攤的年税金為1716萬元,僅相當於全省的53%;每平方公里吸納的從業人員2779人,比全省少955人。工業園區作為工業企業聚集的區域,在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是有限制要求的。目前土地集約效應情況表明,我市工業園區入駐企業數量並不多,生產規模大、投資項目大的企業較少。

2、產業聚集特徵不明顯。目前,在宜春地域範圍內,有大小工業園區10個,除了袁州醫藥園等少數園區有一些地方特色,多數工業園區沒有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尚未形成多個產業相互融合、眾多類型機構相互聯結的共生體,對外未形成“宜春園區”這一品牌特色的競爭優勢。10個園區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涉及31個行業大類,表面上看行業眾多,但產業零散,企業關聯度不大,園區內的企業大多隻是地理空間的聚集,是企業數量上的簡單“堆砌”。袁州醫藥園雖然產業特色較為明顯,但實際上園區企業涉及產業範圍有醫藥、食品、化工、服裝等十幾個行業大類,只有5家醫藥企業,大部分企業關聯度不大,產業鏈無法形成,工業園區對企業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強。

3、園區佈局不夠合理。目前,我市有的園區本站範文網還缺乏科學的規劃和指導,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在園區選址上,全市有3個工業園距離縣城近10公里甚至10公里以上,有的縣市工業園分佈在3個地方,既佔用了不少耕地,又對擴張縣城規模、推進城市化進程不利;在園內佈局上,多數沒有區分功能小區,入園企業先來後到地混雜在一起,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有差距。如有的園區將食品加工企業與化工企業擺在同一區域佈局,加上環保等措施一時難以跟上,這對園區健康發展難免留下隱患。

4、園區企業根植性不強。根植性不僅是地理上的靠近,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本地聯繫,它表明企業的經濟行為已深深嵌入當地社會關係中。根植性是產業地方化的重要標誌,也是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的力量源泉。目前,工業園區內的 企業大多數是招商引資進來的,與當地原有企業、原有產業及當地資源、市場,還缺乏緊密的有機聯繫和牢固的共生關係。有些企業根植性不強,沒有與當地經濟發展形成深度嵌合,在做大做強地方支柱產業方面積極性不高。類似上高旺旺集團利用當地大量農副產品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實現外商增利、農户增收、政府財政增長的三贏企業,全市並不太多。

5、引進企業層次不高。從全市各工業園區看,我市引進的企業大多是以勞動密集型和中低層次技術為主的傳統加工型企業,項目整體規模、水平、檔次不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較低,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同。還有一些企業主要是看中我們的資源,屬於高耗能的企業,大企業、名牌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入駐園區數量較少。

三、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的對策

今年,市委、市政府根據當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態勢,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把決戰工業園區作為“三大戰役”的重頭戲來抓,務求經濟開發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和實效。就當前來看,加快我市園區建設與發展,要着力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上下功夫。在土地政策偏緊的情況下,企業用地成為工業園區擴大發展的制約因素。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一是清理一塊。對徵而未建、多徵少建進行清理,對有土地無項目,或圍地不用的企業堅決收回土地使用權。二是集約一塊。要把企業的綠化用地控制在30%以下,鼓勵企業在現有土地上增量擴股,加大投資密度。蘇州、無錫等地工業園區投資密度均在500萬元一畝。我市提出省級工業園達到50萬元一畝,這種強度有被邊緣化的危險。今後,投資強度或密度低於100萬元一畝的企業要限制入園,沒達到50萬元一畝的要限期達標,留下一些土地給大企業入駐。三是鼓勵一塊。鼓勵現有企業和在建企業建設多層廠房。蘇州、無錫等地都把建設多層廠房當成節約土地的有效舉措,這方面我市亦應制訂標準,給予政策扶持。四是把投資密度和經濟密度作為考核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從實際出發,按不同產業確定相應的投資密度和經濟密度,避免造成土地資源以及園區投入的浪費,防止先期入園企業佔地多、產出低等現象的出現。

二是在提升集約發展水平上下功夫。一個園區要充分體現內涵和功能,體現在它內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須以特色的思路培育園區的產業特色,形成產業優勢。一是在招商引資中,要注意整合資源,搞好產業招商。一方面加大專業化招商力度,培育產業特色。要進一步加強醫藥、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等行業的招商引資,有意識、有針對性地搞專業招商會,如樟樹市可搞醫藥招商會,豐城市可搞建材招商會。另一方面,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增強產業競爭力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考慮產業的集聚和產業鏈的延伸,推動外資企業擴大與當地產業的關聯度和本土化發展,防止外資企業向比較成本低的地區再轉移。二是根據自身特色,發揮自身優勢,培育支柱產業。如:樟樹市以醫藥工業為主導;豐城市以建材工業為主導;市本級以機電產業為主導;宜豐、銅鼓、奉新、靖安等地以竹木加工工業為主導;上高、高安、萬載等地以農產品工業為主導。從而使每個園區凸顯特色,形成主導產業相對集中的特色產業羣。三是在園區的產業佈局上,打破區域界限,在全市範圍內統一調配引資項目。根據行業發展情況、產業發展前景等要素,通過科學論證,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對市、縣兩級工業園區合理佈局、準確定位,適當劃分功能,培植產業特色,引導、規範同類企業相對集中進園,形成產業優勢。堅持誰引資、誰受益的原則,項目入園由市裏統一安排,既服從全市一盤棋,又優勢互補形成整體合力。

三是在籌措園區建設資金上下功夫。現在園區投入以政府為主體,企業投入以自籌為主體。銀行貸款雖年年增加,但銀行不願承擔風險,銀行嫌貧愛富的抱怨還是不絕於耳。為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建園:一是本站範文網招商引資建設工業園區。蘇州的工業園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投入,用的全部是新加坡的資金,這叫引資入園。二是與商業銀行聯合投資建園。由銀行投資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建設,這叫銀行建園。三是利用股份制建園。事業單位的富餘資金、企業家資金、農民被徵用的土地、民間閒散資金等都可入股,共同參與園區建設,這叫股份建園。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建設僅靠政府投入是單一思維模式,只有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創新建園思路,園區發展才能一片光明。

【第3篇】關於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強動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工業化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新平台來抓,各工業園區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成為各地工業化進程中的排頭兵。目前,全市10個工業園開發面積達到36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33.2億元,入園企業898户,其中投產企業569户。園區內引進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企業,形成了以濟民可信、仁和、海爾思、博士達為龍頭的醫藥產業;以蘭豐、華廈、紅獅為龍頭的水泥產業;以清華泰豪、英田汽車、龍工齒輪為龍頭的機械製造業;以寶成鞋業、匹克鞋業為龍頭的鞋革業;以××紡織和××服裝為龍頭的紡織服裝業;以旺旺食品、青龍高科、金源農業為龍頭的食品加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今年1-8月份,園區企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134.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28.8億元,實現税金6.33億元,安置就業人數13.9萬人,已初步顯現出工業園區的集羣效應和規模效益。

一、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思想觀念問題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關鍵。一是在發展經濟定位上舊的思想觀念影響較深。農業經濟的烙印深刻,對發展工業的巨大潛力和優勢認識不足;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還沒有形成系統的體制和管理模式;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受地域、自然條件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有畏難情緒產生。二是對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對發展工業園重視和抓落實不夠。比如,有的地方對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投入和謀劃統籌等方面力度不大,沒有形成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經過嚴格論證的符合實際的詳細規劃。三是在優化發展環境方面認識不足,還有局部利益影響大局的情況。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在為客商服務過程中,仍然存在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一些部門為了維持或獲取更大的利益、權利等,給招商引資設置人為的障礙,制約了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

2、現行的管理機制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軟肋”。

當前,我市所沿用的管理體制和模式仍舊是在市縣黨委政府領導下,由園區的黨委及管委會負責管理。但這樣的管理機制,使得園區黨委及管委會無權定事、無錢辦事、無政策行事,只是利用財政撥付很少的辦公經費來維持日常工作的運轉。因此,在協調園區內企業之間的關係、園區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管理服務職能顯得捉襟見肘,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園區的健康發展。

3、宏觀謀劃相對薄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瓶頸”。

通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市縣領導層都能充分認識到搞好工業園區規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真正落實到位,投入財力、人力和物力搞好園區中長期規劃的不是很多。有些工業基礎較好,工業園區起步較早的縣市,規範工作相對做得比較早,相對也比較成熟,但還有一部分縣市可能是園區企業不多,既上不了規模也上不了檔次,骨幹企業支撐不夠,功能區域不明顯,規劃編制工作也僅僅才擺上日程;有的地方雖然也搞好了初步的規劃,但前瞻性不夠,科學性欠佳,檔次偏低。

4、園區企業生產鏈條短、集羣效益不明顯是制約工業園建設與發展的薄弱環節。

目前,大部分的工業園區內各企業間沒有自發形成專業化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既競爭又協作的網絡關係,企業間及其與支撐機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羣的特點和區域產業整體功能沒有充分體現,大部分園區內企業仍以勞動密集型和中低層次技術為主,存在技術水平偏低,項目規模偏少,產業關聯度偏低等問題。

5、資金支撐脆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縣市一般處於吃飯財政狀況,僅僅能維持工資的發放,再搞工業園區建設,搞基礎設施普遍感到力不從心,使得部分園區建設水平偏低,建設進度緩慢,園區吸引力不強,集聚效應難以形成。

6、電價貴、用地緊、成本高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主要難題。

電價貴主要表現在:一是電價高,上高旺旺集團在全國11個省區有1xx年家企業,電價最低的只有0.22元/度,而上高電價達到0.72元/度,在集團內位居第二。其二,電價調整幅度過大過密。據上高工業園反映,xx年5月至7月接連電價“三級跳”。其三,有的工業園區電網設計滯後,時常出現電網超負荷大面積斷電,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用地緊主要表現在:一是用地手段繁雜,不僅報批時間過長,而且增加了測量、評估等費用。二是土地開發運營成本過高。成本高主要表現為:一是產業不配套,部分工業園區企業間關聯度低,產業鏈條短,滿足不了客商的配套要求。二是物流體系不完善,造成運價偏高,加上許多路段限速限載,對超速超載實行重罰,人為地增加了運輸成本。

7、融資難、招工難、服務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融資難,主要體現為企業融資渠道過於單一,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招商引資新入園的企業,流動資金十分困難,這些企業到宜春後銀行要重新授信,導致難以從銀行貸款。招工難,主要是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量大,企業用工結構性矛盾突出。一些年輕人掌握了一定技能後,流向沿海地區。服務弱,主要是在服務環境上,客商反映,塊塊管的部門比條條管的部門要好,非權力部門比權力部門要好,有些部門對企業有“兩多一少”現象,即罰款多、檢查多、服務少。

二、破解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瓶頸的對策

1、堅持解放思想,充分認識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是實現經濟騰飛的良策。

近年來,我市雖然出台了一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和措施,但在領導機構設置,職、責、權、利的劃分方面還沒有形成可操作性很強的措施和辦法。因此,我們認為,首先應儘快出台關於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管理辦法,對今後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作出具體安排,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其次,各縣市區要儘快成立高效務實的工業園區建設指導協調機構,明確職責和目標任務,及時調解存在的問題。第三,建議在黨委、政府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礎上,向園區進一步放權,給園區更大的發展空間,包括資源配置、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政策、園區軟硬環境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園區管理服務機構,努力創造條件建立園區財政。暫時不具備建立園區財政的,可由縣市區財政設立園區建設專項基金,專門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實行項目管理,使他們真正有權辦事、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能辦好事。

2、堅持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建設前期必須認真搞好規劃,而且要經過科學論證。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要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相結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使園區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平台,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項目投資的集聚地,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徵地、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原則,根據財力、物力條件和項目開發的實際情況逐步實施,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園區規劃必須從形態開發轉向功能開發,從單一注重經濟指標轉向全面提高競爭力,提高環境綜合優勢。要針對工業園區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特色不明和規模較小等問題,按照地域相近、產業關聯等原則,逐步加以整合,最終形成若干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業園區。各園區要本着土地節約、環境優美及科學性、前瞻性原則,做好園區產業佈局、生活佈局、消防、道路、供排水、排污等規劃。

3、堅持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我市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要發展工業園區,必須解決建設資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機制上採取多元化的方式,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建設資金問題,園區才可以順利發展。要學習借鑑外地好的經驗做法,多渠道籌集園區建設資金。搞好工業園規劃,降低工業園的建設成本。政府要加大對工業園區的支持,投入適當的啟動資金,為園區的貸款提供擔保機構。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確保園區的初期開發和滾動發展,將園區內企業所創的地方財政收入增量部分和園區土地出讓收入留給園區用於滾動開發建設,從國有資產出讓變現或營運獲得的淨收入以及各級財政安排的企業改革與發展資金中專門安排一部分用於園區開發。要調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園區主幹道及水、電、氣、通信設施,應由相關部門或小組發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金融部門要積極探索新的融資和擔保(質押)方式,簡化審貸手續,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信貸支持。要實行“政府組織推動、財政扶持啟動、土地批租滾動、內資外資聯動”的辦法,積極吸納民間資本,實行風險資本、銀行資本和社會資本聯動,逐步建立政府、銀行、社會等多元融資渠道,逐步實現由依靠政府投入轉向自我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4、堅持品牌發展戰略,延伸產業鏈羣。

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工業區建設的總體思路,以市場為導向,以優勢企業為龍頭,以名牌產品為核心,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辦法,培育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集團、大公司。發揮產業集羣吸附效應,以配套產業集羣吸納龍頭項目的落户,以密集的、龐大的生產需求市場吸引原材料生產供應商和國際物流企業、採購商的入駐,由零及整,不斷延伸充實產業鏈。加強主導產品的內部分工協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產品的拓展,填補產業鏈條上的空白點,逐步完善產業的整合工作。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加強品牌建設,推進品牌經營,積極扶持有條件的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斷拓展品牌效應,建設品牌企業艦隊,使品牌的無形資產在運動中增值,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快主導產業的聚集和成長,努力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以價值鏈為紐帶、以專業化協作網絡為基礎的產業集羣,使工業園區成為品牌企業、規模企業更密集、產業競爭力更強的經濟板塊。

5、堅持園區市場化運作,實現管理機制的創新。

園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建立靈活的運行機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精簡、統一、高效、便捷的管理體制。二是建立一套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的融資機制,吸引各種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及其項目的建設。三要成立工業園區發展公司,架構銀企合作平台,各級政府成立相應的信用擔保機構,保證企業能夠貸到必要的生產流動資金。要建立一套鼓勵企業創新、激發內在活力的激勵機制,通過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和制訂各種激勵政策,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園區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6、堅持服務至上理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發展工業園區要有新思路,要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逐步轉到主要依靠環境優勢,特別是軟環境。一是各級行政部門簡化手續,減少審批環節。

二是嚴格禁止對企業亂收費行為,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部門、收費範圍,實行集中統一收費。合法收費應通過園區規定的渠道統一實施,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直接向園區內的企業收費。三是破解招工的難題,一要實行市場化運作,設立專門從事工業園區企業勞動力的資源儲備,對重點企業實行重點勞動用工招聘服務;二要設立縣外、市外勞務招聘窗口,拓展縣外、市外勞務招聘窗口;三要健全用工服務網絡,完善市縣級勞動力力市場,健全鄉鎮勞動事務所,設立村級勞動力轉移聯繫點,發展社會職業介紹機構,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用工服務網絡。四要供電部門要加大園區的網絡建設,增加用電負荷量,保證企業的用電需求,實行電價聽證制度,防止隨意漲價,保護企業利益。

【第4篇】關於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遵照縣委的部署,結合審議縣政府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報告的需要,7月上旬,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員對縣工業園區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並於7月下旬前往璧山、榮昌、忠縣等地考察學習。現將調研考察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現狀

自2022年1月縣工業園區批准設立以來,特別是2022年3月園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並強力推進園區建設,制定出台了《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促進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園區為載體帶動全縣工業投入大幅增長,多年來工業強縣的口號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園區管委會等縣鄉有關部門克服困難,忘我工作,實現園區徵地拆遷、場平基建、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同步快速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是園區徵地拆遷較為順利。南賓工業園區1.89平方公里啟動區徵地基本結束,完成徵地2080畝;簽訂房屋拆遷協議214户,佔應拆房屋239户的 89.5%。拓展區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實物勘測等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啟動區現已完成基建投資1.96億元,竣工場平工程12個,園區內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等設施基本達到企業入駐需求;1.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樓已面向社會招商;3.5萬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萬平方米。

三是入園企業漸成規模。現已累計入園企業35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億元,建成廠房11.7萬平方米(其中南賓工業園區入園企業24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4億元)。園區投產企業20家,解決就業1000餘人。在建企業11家,主要包括電解鋅、沃特礦業、火電、複合肥、氧化鐵、中藥飲片等項目。待建企業4家,其中升達地板即將開工建設。

四是一區三園協調推進。除南賓工業園外,西沱臨港工業園、龍潭有色金屬園均有較大項目落地,帶動全縣工業投入提速提檔。

二、我縣工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認識尚未統一,配合不夠默契

(二)建設資金斷鏈,園區運行受阻

(三)土地指標緊張,項目推進困難

(四)區位劣勢明顯,引資到位較少

(五)體制機制不順,辦事效率不高

三、對發展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議

(一)統一認識,形成搶抓機遇大辦園區的強大合力

縱觀世界各國和我國沿海地區,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由於歷史及區位的原因,我縣傳統農業至今仍佔相當大的比重,農業產業獲得了幾個全國第一,但並沒有改變民貧縣窮的面貌。同時,第三產業在我縣尚處於培育起步階段,多年強力推進的特色旅遊業仍然舉步維艱。要想加快發展,唯一的出路還是工業。發展工業如果繼續走村村點火、户户冒煙的老路,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環境,量小質弱,無法抵禦市場風險。唯有發揮園區要素集聚、產業集羣、服務集成的優勢,才能走通走活工業強縣之路。

在新一輪的產業大轉移中,沿海發達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向內地梯度轉移、主城退二進三企業向兩翼轉移;同時,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和全市半年經濟工作會提出了許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於區縣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為我縣園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企業梯度轉移不可能持續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門,如果不主動承接相當數量且形成產業鏈的轉移企業,不主動爭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級部門的支持,我們就會坐失良機,石柱的發展就會滯後。當前,至關重要的是要在全縣上下強化工業強縣意識,堅定以園興工信念,以先幹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的創新精神,全力打造園區,為石柱工業經濟的興起打下堅實基礎。建議在全縣開展工業強縣大討論活動,統一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為園區建設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業,石柱的難點在工業,再難也要辦工業的共識。

(二)解放思想,突破陳規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

思想大解放,園區大發展,園區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現在敢不敢於突破陳規舊習,開拓創新。只有敢闖、敢幹、敢試,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園區發展。常委會考察所到區縣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是要敢於讓利企業。一些同志擔心我縣入園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是不是過多,4萬元甚至1萬元一畝的地價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費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區位條件比我們好的地方都有實行零地價和零收費的。璧山縣與中國奧康集團聯合打造西部鞋都,奧康集團用地2200多畝,位置緊靠璧山縣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後每畝土地出讓金為3000元,而奧康年創税只有1000多萬元,按當時璧山縣城的商業用地拍賣價折算,用奧康的税收去償還土地價款,需要300年的時間才能平衡。但在奧康集團的引領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國已有較大影響,整個鞋業年創税7000多萬元,100多家企業用工1萬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資超過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奧康的成功,使市內外企業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資環境。目前,長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處渝西的榮昌則出台了入園企業不收取縣級行政事業費的零收費制,吸引大批企業到榮投資,2022年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渝西地區排名第二。璧山、榮昌的快速發展除區位比我們好之外,敢於讓利企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於舉債建設。我市工業基礎較好的區縣大都靠舉債建設,涪陵區欠債20多億元,渝中區欠債30多億元。市委在《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等各種會議場合,都提出要幫助渝東北、渝東南各區縣融資建設工業園區,其實質也是幫助區縣貸款。我們應敢於舉債建設園區,從中長期貸款入手,力爭多融貸資金,儘快用於園區七通一平建設。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如果大規模舉債,園區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資,實現平衡。經縣園區管委會測算,啟動區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資金35000萬元,到2022年實現最大規模後每平方公里產出25億元,按此計算的投資回報期限為13年。據瞭解,投資回報的平衡點在上海為10年左右,重慶則相對長一些,璧山、榮昌等基礎較好的地方為12年左右。這樣的投資平衡測算是指園區靠税收等直接收入與投入之間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常委會考察所到的區縣都認為不能這樣算,還必須算園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南賓工業園區除了税收,它還能有效擴大縣城規模;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帶動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民增收;有效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降低城鎮失業率等,所帶來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於儲地用地。要承接大項目或產業集羣項目,就必須加大園區土地徵用和整治儲備,完善好基礎設施,築巢引鳳,使前來考察的企業願意投資。璧山、榮昌等區縣除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外,還解放思想敢於用地。榮昌縣今年計劃用地4000畝,上半年爭取到位指標1000畝,實際徵地拆遷8000畝。他們的體會是,只要做好了羣眾工作,安置好拆遷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於創新機制。目前,阻礙區縣園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還很多。要實現園區快速發展,不打破障礙、創新機制顯然不行。在企業審批方面,榮昌實行了授權辦理,在園區內設立了四個職能分局,一個辦證服務大廳,每年各職能部門將一部分審批序號留給園區,由園區自行在服務大廳一次性辦結,不用再跑到各局審批。只要企業基本要件齊全,他們可以一天內辦結,儘管如此,他們認為還不夠快,在浙江崑山等沿海地區,只要企業達到三符合(符合產業結構、符合規劃、符合環保要求),就可以先幹再逐步完善手續。此外,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費制、土地指標先用後爭取等等做法,都無不與他們靈活創新的體制機制有關。

(三)拓寬渠道,集中各種資金投入園區建設

除了縣財政先期投入3000萬元用於場平外,我縣園區建設主要依靠融資,縣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對融資部分承擔了相當的債務風險。如按目前的運行模式,要大力發展園區,就必須大幅度提高舉債數額,所帶來的風險較之渝西的區縣會更高。因為我們的用地條件差(山地多、平壩少),徵地拆遷加整治成本每畝需21萬元左右,加上水電氣訊等投資,每平方公里在3億元以上。南賓工業園區8平方公里拓展區,須在短時期內融資20多億元,這是我縣財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我縣也不能提供相應的擔保資產。因此,必須拓寬投資渠道,增強融資能力。在拓寬投資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鑑璧山、榮昌、忠縣的經驗,責成縣級部門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用於園區建設:水務部門運用城鎮供水工程等項目資金投入園區解決供水問題,交通部門爭取路網建設資金解決園區道路建設問題,市政部門爭取市政設施建設資金解決園區內道路硬化油化問題等等。二是按縣委〔2022〕34號文件規定,天然氣、電力、通訊等公用事業部門,要從企業增量擴容的需要考慮,積極鋪設園區管網,以減輕園區七通一平的建設資金壓力,降低政府的負債風險。三是在拓展區內規劃30%左右的綜合用地,實行招標拍賣,以商補工收回資金緩解融資壓力。在增強融資能力方面,關鍵是做大現有資產存量。建議在縣城規劃區內盡力多徵多儲國有土地資源,以儲備的城鎮國有土地進行融資,提高承接吸納貸款的能力。

(四)轉變觀念,積極爭取用地指標滿足園區建設需要

目前,我縣無論是發展工業園區,還是城鎮擴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標。而國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閘門,對基層用地設置了很高的門檻。沿海發達地區和我市較發達區縣,在上世紀末就認識到土地對於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意義,囤積了不少可供開發的土地。我縣長期以來強調管好土地而忽視了用好土地,結果導致我縣土地儲備嚴重不足,成為制約園區發展的主要瓶頸。市委三屆三次會議明確提出幫助渝東北、渝東南的16個區縣建立特色工業園區,同時近幾年我縣運用市上批准實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幾千畝的土地利用指標,從實現佔補平衡角度講,我縣也應適當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標。因此,採取多種形式,策劃包裝好項目,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是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國土部門的重要任務。建議我縣每年為下一年儲備可用土地指標2000畝以上,以保證園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五)創新機制,調整完善園區管委會職能職責和辦事程序

一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運作模式。對園區企業運作、封閉運行、獨立核算、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運行模式作出調整,使之適應新形勢下多元化投入資金、多主體開展建設的需要。二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管理職能。建議對園區鬆綁減壓,不再承擔招商引資任務,徵地拆遷主要交由園區所在鄉鎮和縣國土部門負責,水電氣訊等公益事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交相關部門負責。同時,強化園區審批服務職能,使之更好服務入園企業。三是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實行縣級行政事業性費用零收費制度,上級部門收取部分由縣財政上繳,中介收費採取中介單位由園區推薦,企業自主選擇並承擔費用,園區代辦的方式進行。四是調整企業審批辦證程序。可以借鑑榮昌的做法,實行授權委託、集中辦證,由職能部門留出部分審批文號直接授權園區辦理。或者借鑑忠縣的做法實行限時辦結,不能因為部門的原因貽誤建設進度和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五是完善拆遷安置機制。可在城區較好位置統建居民小區,完善服務功能,最大限度滿足拆遷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對個別阻礙建設的釘子户依法實行強拆。

(六)嚴格管理,維護園區良好建設秩序

一是擬定入園企業基本條件標準。入園企業必須數質並舉,注重環保和社會效益。引進項目要結合本地資源,突出特色、優勢和重點,堅持四不要,即無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實力弱的不要,勞動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強園區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業園區土地管理辦法》,對不按協議投資投產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園企業退出機制。設立規範的退出標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糾紛。四是加強園區審計監督。責成審計部門按期審計園區資金使用情況,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確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任務以利考核。如國土部門應爭取到位的用地指標,規劃部門應完成的園區規劃面積和項目,交通、水務、市政等部門投入園區的爭資立項任務等等,都應在相關部門的年初目標任務中加以明確,年底嚴格考核兑現。

(七)加強領導,健全園區決策議事機制

一是成立由縣上主要領導負責的高層次議事決策機構,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研究決定園區建設的重大事項,制定解決疑難問題的硬性措施,明確部門和單位為園區建設排憂解難的任務。二是建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一個月召開一次的園區工作協調會制度,負責園區工作的具體協調和事務辦理。三是建立園區企業主與服務機構負責人的對話制度,不定期聽取企業的工作建議、意見,現場解決有關問題。

【第5篇】關於對昆明市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發展的調研報告

一、工業園區發展的基本情況

目前,昆明市規劃建設有各類工業園區15個。其中國家級開發區3個(高新區、經開區、度假區),省級工業園區6個(呈貢、安寧、海口、楊林、尋甸、東川),市級工業園區6個(晉寧、石林、宜良、富民、祿勸、官渡),基本形成了以國家級開發區為龍頭,省級工業園區為支撐,市級特色工業集聚區為補充的三級園區發展體系和格局。20xx年,昆明市開發區及工業園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9億元(不含旅遊度假區和官渡工業園區),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48%,其中2個國家級開發區、6個省工業園區佔全省40個省級重點工業園區的比重達到60%。

二、加快工業園區發展的主要做法

XX年,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把工業園區作為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動力,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作為實施富民強市戰略的重要舉措,推到主攻工業的最前沿、招商引資的最前沿、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鑑沿海發達城市規劃建設工業園區的新理念、新體制和新機制,採取最特殊、最特別、最靈活的政策措施,強勢發動,超常突破,努力促進工業園區大突破、大跨越、大發展。

——提高思想認識,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思想決定行動,思路決定出路。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昆明市從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的高度,從實現大跨越、大發展、建設現代新昆明的高度,正視差距、直面矛盾,充分認識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工業園區建設的緊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工業興則全市興、工業活則全盤活,園區強則工業強、園區弱則工業弱的觀念,樹立經濟建設以工業突破為主、工業突破以園區建設為主,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以園區經濟為中心的思想觀念,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建設現代新昆明的關鍵,作為振興昆明經濟的關節點和突破口,形成全市各級各部門關心園區、支持園區、服務園區、建設園區的良好氛圍。目前園區建設已成為昆明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創新體制機制,激活發展活力。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昆明市把創新作為工業園區發展不竭的動力,借鑑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功經驗,大膽推進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管理體制上,按照“實體化管理、企業化運作”的原則,推行權責合一、黨政合一、經濟社會發展合一的實體化管理,賦予市級、縣級經濟管理和相應行政管理權限,確保市權、縣權審批手續在園區內全部辦結。管理機制上,實行管委會主任負責制,採用扁平化管理,管委會自主設置機構、配備人員,確定分配方式和收入標準,除班子成員外全員實行聘任聘用制。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主要領導分別由省、市委任命;省、市級工業園區挑選年富力強、懂經濟、善管理的常委、副縣(市)區長擔任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主任。在開發模式上,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成立園區投資公司,賦予參與土地收儲和土地一級開發權,以市場化方式進行園區開發建設。

——加快軟硬件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誰能搶先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誰就能吸引更多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誰就能集聚更多的生產要素,誰就能把握髮展的主動權。昆明市着力在軟硬環境建設上求突破。在硬環境建設上,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兩年突破工程,兩年內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大突破,確保有熟地、淨地招商。XX年全市計劃啟動“五通一平”建設項目170多項,預計投資70多億元;目前,已開工建設各類項目70多個,總投資14多億元。在軟環境建設上,建立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辦理,提供從申請到建設、投產全過程高效優質服務,做到行政審批進入行政服務中心無條件、審批無阻力、程序無障礙,營造“三最四低”發展軟環境,全力打造效率園區。嚴格禁止亂收費亂檢查,工業園區新建擴建工業項目,屬於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免除,市級部門不得隨意對工業園區內企業實施檢查,必須進行的,要事先向管委會通報並經同意後才能進行檢查。

——加大招商引資,促進超常規發展。工業園區是招商引資的主力軍,招商引資是工業園區的生命線。昆明市牢固樹立招商引資是第一政績的理念,實施一把手工程,實行招商引資任務倒逼、倒排計劃,形成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推進制度。工業園區建立市、縣、園區招商引資聯動機制,組建專業招商隊伍,與全市派駐沿海發達地區地級以上城市35個招商分局合作,實行專業化、全天候、拉網式、駐點式招商。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突出大項目招商、地區優勢招商、重點地區招商和外資項目招商,重點引進裝備製造、光電子、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環保產品等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產業。目前,項目包裝、項目儲備、項目推介等各項招商引資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培育主導產業,促進產業集羣發展。集羣式發展是現代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產業集羣是推動工業園區發展的必然選擇。昆明市按照“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八業高新化、佈局專業化”的要求,圍繞發展有基礎、有優勢的產業,每個園區明確1~3個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大力培育電力裝備、機牀製造、汽車及零部件、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磷化工、鐵化工八大產業集羣。同時,通過對入園企業和項目給予優惠政策,引導新建、引進工業項目(企業)按園區功能定位和產業佈局入園發展,實施非園區工業企業出城進園工程,鼓勵主城區工業企業實施入園搬遷改造升級,以優勢企業、優勢產業為核心,延伸產業鏈,使大企業、大項目的單體優勢轉變為羣體優勢,努力催生一批集中度大、關聯性強、集約化水平高的產業集羣。

——加大政策支持,營造政策窪地。制定出台《關於加快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在財政政策上,實行相對獨立的財政預決算體制,以XX年為基數,5年內園區新增税收上解市級部分,全部留作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從XX年起,5年內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1億元工業園區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專項用於園區基礎設施、重大項目貸款貼息及軟環境建設的補助。在土地政策上,園區年度用地指標實行單列,全市用地指標優先保園區,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低於50%用於園區;實行地價成本補貼機制,每年從市、縣兩級經營性用地項目土地出讓金收益中提取5%,專項用於補貼工業項目用地地價成本和基礎設施建設。在人才政策上,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園區工作,可保編、保級、保工資。

——強化評價考核,促進園區科學發展。建立工業園區統計評價考核體系,促進園區建設水平與發展速度同步提高。制定出台《昆明市三級開發區及工業園區統計評價考核辦法》及工業園區考核獎懲辦法、管委會領導班子年薪管理辦法、統計報表制度等配套措施,重點考核園區工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企業户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税總額、利潤總額、重大工業項目等指標,並把基礎設施建設突破工程、環保、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市級園區升格提檔等工作作為否決指標列入考核。指揮部每年與責任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納入市級目標責任考核,評價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給予重獎、重用;對組織領導不力、措施不實、實效不大,連續處於後進的予以重處、重罰。

——強化組織領導,形成整體發展合力。加強組織領導是實現工業園區發展的有力保證。昆明市把實現園區建設大突破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要求黨委主要領導親自抓,政府主要領導重點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園區領導全力以赴拼命抓,成立了工業突破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加強對園區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同時,明確各級、各部門在園區發展中的職能職責,國土部門保障工業用地,規劃、建設等部門提供高效服務,發改部門儲備各類項目,財税部門確保專項扶持資金及時到位,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部門提供配套服務,公安部門保駕護航,紀檢監察部門監督檢查工作,各方密切配合,上下聯動,步調一致,無條件、無阻力、無障礙地為園區建設發展服務,形成合力加快工業園區大突破、大發展。

三、工作推進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在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中,昆明市委、市政府堅持規劃先行,高度重視政策配套和系統推進,在政策措施、體制機制、開發模式、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業培育、提檔升格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但同時由於我省工業園區發展起步晚,大部分處於規劃建設初始階段,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規劃設計滯後園區開發建設。城市規劃滯後於城市開發建設,沒有正確處理好局部與整體、近期與遠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係,城鄉規劃全覆蓋工作滯後,區域內園區缺乏統籌規劃建設。工業園區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脱節,園區規劃的前瞻性、指導性、權威性不強;各類規劃之間銜接和協調不夠;規劃實施管理有待加強,難以形成園區的整合優勢和規模效應。

——土地供給制約園區開發建設。在國家嚴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給困難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業用地問題成為制約園區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XX年,昆明市工業園區計劃引進300億元以上招商項目,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但省下達昆明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為1020公頃。年度土地利用指標有限,園區土地收儲困難,建設項目等土地的情況日益嚴重。

——產業聚集和輻射帶動功能不強。產業發展特色不突出,昆明市幾乎每個工業園區都有機械、磷化工、生物醫藥等產業,缺乏明顯的產業分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產業雷同和同質化競爭現象。同時,由於園區發展與城市規劃建設脱節,不能完全共用基礎設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難以充分發揮產業集聚的輻射能力,難以實現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

——資金支撐脆弱園區建設困難。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建設資金普遍短缺、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已成為園區建設主要困難。目前,部分園區靠有限的財政資金和一定的負債投入,基礎設施要達到“五通一平”的要求相當困難,使得部分園區建設水平偏低,形象建設進度緩慢,園區吸引力不強,集聚效應難形成。

——省市聯動協調推進工作機制有待加強。在工業園區建設中,昆明市從土地管理、規劃建設、項目審批核準等方面,充分賦予開發區及工業園區市級、縣級權限,加快開發建設。但園區發展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制度安排、具體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各級各部門的支持,特別需要省委、省政府及省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

四、幾點工作建議

開發區及工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潛力所在、後勁所在、希望所在,抓住、抓好了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就牽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目前,我省還處於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過渡的階段,工業園區發展才剛剛起步,重點園區的數量不足,建設水平不高,發展速度不快是我省園區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轉變思想觀念,加快研究完善全省促進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建設水平和發展速度是我省園區建設的主要任務。

——建立完善省市聯動工作機制。開發區及工業園區建設,是一項事關區域經濟發展的宏大系統工程,涉及土地、規劃、城建、環保等若干個工作部門,建議省政府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機制,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上下聯動、左右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和協調推進我省園區經濟加快發展。

——統籌保障園區建設用地。土地是工業園區經營的基本資源。土地供應已成為制約我省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的主要問題,鑑於工業園區土地管理問題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建議省政府推廣昆明市的做法,對省級重點園區年度土地利用指標實行單列,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低於50%用於工業園區,重點保障經濟總量大、發展速度快的工業園區建設用地。

——研究制定省級園區配套政策。我省園區建設起步慢,滾動發展能力弱,各級政府財政因底子薄,園區建設前期需大量資金注入及各級政策扶持。建議省政府儘快制定出台全省促進園區建設的配套政策,園區税收、土地出讓金或其它税費除上繳中央部分外,全額留給園區作為滾動開發後備基金;建立省級土地成本補貼機制,依據每年經營性用地項目的土地出讓金收益中不少於省級可用部分的5%,提取工業用地地價成本調節資金,專項用於重點工業園區地價成本調節和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園區規劃管理。堅持以城市化理念規劃建設工業園區,把園區建設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功能區域,與城市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要求,對園區規劃進行前溯性審查,搞好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提高資源共享度,有效解決用地規劃、空間佈局、環保治理等問題,做到無障礙規劃、有界面建設,永不搬遷。當前,加快制定雲南省工業園區規劃管理辦法,加強規劃管理,強化規劃落實,提高規劃執行力,切實提高全省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水平和發展速度。

——多元籌資加大投入。各工業園區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資思路,首先取得各級金融部門的支持,使其明確對工業園區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規模,取得金融信度,為貸款建設打下基礎。其次是爭取各級政府財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工業園區建設。第三是盤活土地存量,採取bot、bo、bt等形式利用外資,籌資建設。第四是積極爭取國債指標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儘快拉開園區建設框架。

【第6篇】產業園區調研報告

一、園區發展基本情況

(一)管理體制

(二)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三)經濟運行

(四)招商引資

(五)規劃修編

二、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決定》,園區管委會作為同級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雖人員除馬龍外,基本配齊,也已授權,但實際工作中難於充分行使職權。

(二)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還停留在為了項目而建設,沒有真正做到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先行,園區開發力度能力較弱,只有陸良、羅平、馬龍、會澤開展了土地預收儲工作。現已開發建設區電力配套沒有協調一致,所到縣市區多反映現有企業用電的問題。

(三)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較少。我市工業園區現有具備招商的儲備項目95個,再談項目只有40個,不足儲備項目的一半,簽約項目只佔儲備項目的五分之一,而開工建設大項目沒有。

(四)經濟運行情況和投資情況堪憂。曲靖的加工製造業,除煙草外,主要是以重化工和冶金兩大支柱產業為主,受世界金融危機、希臘債務危機和我國調控房地產也的影響,我市的煤炭、焦化、鋼鐵等產業的產能、產量、價格大幅下降,嚴重影響了我市工業園區經濟運行和投資。從調研的情況和一季度的報表情況分析看,同比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同比是兩位數的增加,但固定資產投資降低3.03個百分點;上繳税金大幅降低,減低38.74個百分點;企業利潤除西城、師宗、會澤、羅平沒有出現虧損外,其它園區出現虧損。

(五)產品結構單一。我市12個園區的規劃佈局非常雷同,基本上都是圍繞化工、冶金兩大產業進行發展,沒有真正形成依靠資源,錯位發展的格局。輕重工業發展不平衡,絕大多數園區還停留在原料的初級加工上,產品附加值不高,沒有形成園區產業鏈的延伸和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三、當前的困難

(一)建設資金短缺。特別是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缺口較大,各級政府投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與園區發展那的實際需求差距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

【第7篇】工業園區黨建工作調研報告

我鎮共有基層黨(總)支部31個,其中黨(總)支部1個,全鎮黨員人數為992人。近幾年來,我鎮黨建工作以“三級聯創”為總抓手,以“雙帶”為核心,以“為黨增光輝”為主題,在全鎮全面開展“五好”鄉鎮黨委和“五好”基層黨組織的創建活動,黨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鎮黨委被高郵市委授予首批“五好鄉鎮黨委”。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如雨後春筍迅猛發展,成為我鎮經濟的重要支柱。我鎮積極探索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新路子,從實際出發,把工業園區作為拓寬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新空間,有力地促進了園區企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了黨建工作和經濟發展的“互動”、“雙贏”。

一、工業園區基本情況

××是全國著名的“燈具之鄉”,全國最大的燈具生產基地,國內街燈每4盞有1盞來自××。全鎮現有各類燈具企業220多家,揚州燈具工業園區是我鎮為進一步推動燈具產業發展而設立的,整個規劃用地3500畝,工業園區一區於xx年3月啟動,己經開發xx多畝,先後被揚州市、省鄉企局列為鄉鎮示範工業小區,被揚州市列為“xxx”重點推進的4個鄉鎮工業園區之一。xx年,園區實現產值8.5億元,佔全鎮工業產值的79.7%。今年我鎮又開始工業園區二區建設,新增進園企業16家,園區企業總數力爭達145家,xx年園區力爭實現產值11.5億元。目前,園區有企業118家,其中外商企業2家,職工人數5800多人,黨員218人,企業業主是黨員的56人,擔任支部書記(或副書記)3人,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17人,今年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發展黨員15人。

二、工業園區黨建情況

工業園區是我鎮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主戰場,我們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按照“黨員活動到哪裏,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裏”的原則,高度重視園區黨建工作。

1、創新組織體制。我鎮首先從理順關係入口,注重黨組織的設置,以消除黨建工作“空白點”,一是突出重點,找準突破口。我們以重點企業聲光廠為突破口,率先建立黨組織,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產生較好的示範作用。二是分類指導,因廠制宜。按照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要求,採用“建、聯、掛、派”等形式,創造條件逐步建立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⑴ “獨立型”,即單獨組建。凡有3人以上正式黨員,並有合適的支部書記人選的非公有制企業,單獨建立黨支部。目前,我鎮網已在園區中單獨建立黨組織2個(聲光廠、金星廠)。⑵ 聯合型,即聯合組建。黨員數不足3名或暫不具備單獨組建黨支部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聯合建立支部2個(化工廠、鋼帶廠)。⑶ 掛靠型,即掛靠組建。對僅有個別黨員的園區企業,又不具備建立聯合黨支部條件的,掛靠鎮農保中心黨支部,共計有38家企業,其餘園區企業則按過去的隸屬關係掛靠原村或單位黨支部,掛靠支部9個。⑷ 派入型,即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我鎮從xx年就實行由黨委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度和黨政領導聯繫非公有制企業制度,向未建支的列統企業派駐黨建指導員17人,副鎮級以上幹部每人聯繫一個非公有制企業。

2、重視發展黨員。在靈活設置黨組織、提高黨組織組建率的基礎上,各支部堅持黨員標準,積極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吸收先進分子入黨,特別是採取“培養、推優、發展”等形式,堅持質量和數量並舉原則,把技術骨幹、生產工作一線職工和企業管理人員中的優秀分子作為發展黨員工作重點,在非公企業職工中,相當一部分學歷素質較高、在企業作用明顯、具備入黨條件,我們通過各種形式找他們談心、交心,舉辦入黨培訓班,引導他們加入黨組織。xx年~xx年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16人,發展黨員68人,為園區非公有制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3、注重組織活動。園區黨組織能否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關鍵在於能否有效開展各項組織活動,這幾年來,我十分注重這點。以園區企業發展為目標,按照“企業需要、業主理解、員工擁護、黨員歡迎”的原則,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以鎮黨委務口牽頭,以園區服務中心為載體,靈活開展各項活動。一是開展“當標兵”活動。要求企業黨、團員做生產技術的標兵、做完成任務的標兵、做排憂解難的標兵、做遵守紀律的標兵、做服務企業的標兵。二是開展黨員先鋒崗活動。黨支網部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先鋒崗活動,在工作崗位上懸掛先鋒崗標誌牌,在廠區設立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公示監督欄,時刻提醒他們牢記自己的身份,接受羣眾的監督,激發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是開展“我為企業增產增效獻良策”活動。緊緊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來組織活動,在組織勞動競賽、技術革新和技術比武等活動的同時,開展“我為企業增產增效獻良策”活動,發動員工合理化建議,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這些系列活動開展,推動了企業發展,得到企業業的肯定。

4、突出制度建設。園區黨支部全年工作做到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考核;對每位黨員建立了跟蹤管理檔案制度,對黨員的跟蹤管理不斷線。建立健全黨組織、黨員活動制度,正常、規範“三會一課”活動,並做好台帳記錄。建立健全黨員發展制度。工業園區黨員發展工作每年有計劃、有培訓、有考察,做到年年有發展。建立、完善並真正執行好各項黨建工作規章制度,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號召力,為工業園區黨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的保障。

5、發揮園區服務中心作用。為便於燈具園區的管理,我鎮於xx年成立了園區服務中心,以工業園服務中心為載體,創新工業園區黨建工作,提升工業園黨建工作水平,有效解決了園區企業活動難開展、難以滿足企業職工多方面的服務需求等問題,切實加強了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營造了積極、健康、向上的園區文化。去年國慶節、元旦、黨員幹部冬訓,節後三個文明建設總結表彰大會以及今年“7.1”,我鎮都以企業黨支部為載體(如聲光、賽德公司)組織文娛演出,企業職工自編自演,自得其樂。企業經營者在積極主動地支持企業黨羣組織開展工作的同時,深感××是一片投資的熱土,主動為我鎮開展“以商招商”出謀劃策,牽線搭橋當好“好娘”。僅今年1~8月,全鎮新引進進園企業13個,真正實現了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經濟發展“雙贏”的目標。

三、初步成效

1、園區企業黨建工作得到加強。園區黨建的工作的加強和各項活動得深入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入黨熱情和積極性。據統計,園區目前有60多人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要求入黨,江蘇賽德公司建立黨組織工作己經提上議事日程,力爭10月底前,正式成立賽德公司黨支部和賽德公司團委。同時,鎮黨委組織科擔負起培訓園區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申請入黨人員和有入黨意向職工的責任,每年初舉辦一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各類人員的培訓得到不斷加強,黨員素質得到提高,發展黨員工作得到質的提升。

2、園區企業的黨建影響力得到擴大。通過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示範崗”等活動,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增強,通過開展創“五好”黨支部、“非公企業示範黨組織”活動,評選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圍繞抓黨建促經濟,我們每年都評選“雙十佳”,即“10佳優秀企業”、“10佳優秀企業家”。聲光廠黨支部還被市委表彰為“非公有制企業示範黨組織”。目前,園區的黨建工作得到全覆蓋,有力地推進了園區黨建工作,而且影響、帶動整個園區其他企業開展黨建工作,輻射更寬,示範更廣。天龍公司、寶爾特公司、斯洛爾公司等8家企業都向鎮黨委申請組建支部。

3、園區黨建資源得到了整合。推進園區黨建工作後,一方面,工業園區內的黨員統一納入管理,黨員的發展、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園區各支部都可合理組織、統籌安排,園區黨建信息也可以及時互通。另一方園區黨建的深入開展使園區內的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職工素質進一步提高,作用發揮更突出,園區黨建立足園區、服務園區的功能得到較好的體現。

4、園區企業自身得到健康發展。企業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不斷提升,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創優,為企業發展出“金點子”,獻計獻策,提升了企業發展理念,壯大了企業自身實力。今年1~8月份園區實現產值8.3億元,同比增40.2%,我鎮還在揚州市園區工作推進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四、思考和對策

在園區黨建工作實際中,我鎮雖然有一定的進展,但對照上級要求,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黨組織單建率比較低,組織生活規範性不夠,黨員作用發揮不夠明顯,部分業主的思想認識不到位,存在“煩”的心理,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不適應,大多過於陳舊,教育內容不適應,有空對空的現象,管理手段不適應,比較落後。非公有制企業黨務幹部隊伍建設相對滯後。企業黨務幹部難以選配且流動較為頻繁,突出存在着“企業黨務幹部少,業務熟悉的黨務幹部少”的現象,直接影響了企業黨組織班子建設和黨建工作的開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認為必須突出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要注重開拓創新。一是思路的創新。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在管理制度方面、黨員與企業隸屬關係方面的特點,形成新的不同於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功能理念、黨員先進性理念、黨建工作理念、黨建工作方法方式等。二是組織的創新。建立“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組織管理體系,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三是組建方式的創新。包括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以及先建團、工會,再逐步組建支部等。今年第四季度我們將做好組建工業黨總支工作,初步設想是:揚州燈具園區黨組建總支部,下設12個支部,將園區己建立的4個支部(聲光廠、金星廠、化工廠、鋼帶廠支部)以及聯建、掛靠其他支部的黨員統一劃入工業黨總支,新成立企管站、賽德公司、天龍公司、寶爾特公司、斯洛爾公司、神力公司、金源公司、龍翔公司黨支部。四是組織生活的創新。在活動內容上,開展以“擴大影響力、增強凝聚力、提高戰鬥力”為主要內容的達標創優活動,通過明確活動主題、制定工作標準、樹立先進典型、加強分類指導,進一步加強園區黨組織自身建設;在活動形式上,在“有利於嚴格的黨內生活,有利於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於企業的發展”的前提下,開展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提高黨的工作的實效性。

2、注重營造氛圍。要不斷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領導,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通過召開有關非公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會議、經驗交流會、研討會等,研究佈置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工作,努力做到“三同時”:堅持在分析經濟工作的同時,分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在研究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部署非公有制組織黨建工作;在制定企業發展的同時,制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計劃,保證了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有效落實。

3、注重培育典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整個黨建工作的一個嶄新領域,它有沒有可能搞好,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示範點建設能否發揮示範輻射作用,要始終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做法,分類指導,突出特色,通過給非公黨建工作示範點交任務、壓擔子,推動示範點工作上新水平。通過典型示範,以點帶面,進一步總結推廣非公黨建工作先進經驗,用典型來指導、帶動面上的工作開展。

4、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一是經費、活動場所問題。以企業為載體,推動黨建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結合,保證活動經費、活動場所、活動時間。二是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問題。在保持一支必要的專職黨務工作隊伍的同時,建立一支新型的兼職黨務工作隊伍。三是黨員管理問題。在園區企業實行“黨員證”制度,即:凡在冊黨員憑黨員證就近參加企業黨組織的活動;對外出務工經商黨員,既要發證,又要跟蹤服務,及時為之聯繫外出地的黨組織,使其組織生活儘快正常化。

5、注重活動的實效性。非企業黨建工作開展得如何,最終體現在企業活動的成效上。要引導企業黨組織圍繞“班子建設好,黨員素質好,制度執行好,作用發揮好,羣團配套好,合作共事好”的目標,獨立自主開創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和黨建工作的影響力、滲透力。各企業黨組織要運用靈活多樣形式和載體,積極有效開展活動。在開展黨員教育活動上,在不佔用企業生產時間的情況下,把黨員教育活動帶進車間、班組,做到學習、生產兩不誤。可以把黨的活動內容編印成材料分發給黨員,讓黨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自學。非公有制黨組織在開展活動當中要注重從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入手,教育他們堅持黨的宗旨,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務使黨員認真實踐“xxxx”的要求,始終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本色,帶頭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頭學習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帶頭遵紀守法,維護好生產、生活和社會秩序,帶頭搞好內外團結和精神文明建設

【第8篇】關於加快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遵照縣委的部署,結合審議縣政府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報告的需要,7月上旬,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員對縣工業園區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並於7月下旬前往璧山、榮昌、忠縣等地考察學習。現將調研考察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現狀

自20xx年1月縣工業園區批准設立以來,特別是xx年3月園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並強力推進園區建設,制定出台了《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促進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園區為載體帶動全縣工業投入大幅增長,多年來“工業強縣”的口號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園區管委會等縣鄉有關部門克服困難,忘我工作,實現園區徵地拆遷、場平基建、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同步快速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是園區徵地拆遷較為順利。南賓工業園區1.89平方公里啟動區徵地基本結束,完成徵地2080畝;簽訂房屋拆遷協議214户,佔應拆房屋239户的 89.5%。拓展區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實物勘測等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啟動區現已完成基建投資1.96億元,竣工場平工程12個,園區內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等設施基本達到企業入駐需求;1.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樓已面向社會招商;3.5萬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萬平方米。

三是入園企業漸成規模。現已累計入園企業35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億元,建成廠房11.7萬平方米(其中南賓工業園區入園企業24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4億元)。園區投產企業20家,解決就業1000餘人。在建企業11家,主要包括電解鋅、沃特礦業、火電、複合肥、氧化鐵、中藥飲片等項目。待建企業4家,其中升達地板即將開工建設。

四是“一區三園”協調推進。除南賓工業園外,西沱臨港工業園、龍潭有色金屬園均有較大項目落地,帶動全縣工業投入提速提檔。

二、我縣工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認識尚未統一,配合不夠默契

(二)建設資金斷鏈,園區運行受阻

(三)土地指標緊張,項目推進困難

(四)區位劣勢明顯,引資到位較少

(五)體制機制不順,辦事效率不高

三、對發展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議

(一)統一認識,形成搶抓機遇大辦園區的強大合力

縱觀世界各國和我國沿海地區,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由於歷史及區位的原因,我縣傳統農業至今仍佔相當大的比重,農業產業獲得了幾個全國第一,但並沒有改變民貧縣窮的面貌。同時,第三產業在我縣尚處於培育起步階段,多年強力推進的特色旅遊業仍然舉步維艱。要想加快發展,唯一的出路還是工業。發展工業如果繼續走“村村點火、户户冒煙”的老路,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環境,量小質弱,無法抵禦市場風險。唯有發揮園區“要素集聚、產業集羣、服務集成”的優勢,才能走通走活“工業強縣”之路。

在新一輪的產業大轉移中,沿海發達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向內地梯度轉移、主城“退二進三”企業向“兩翼”轉移;同時,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和全市半年經濟工作會提出了許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於區縣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為我縣園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企業梯度轉移不可能持續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門,如果不主動承接相當數量且形成產業鏈的轉移企業,不主動爭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級部門的支持,我們就會坐失良機,石柱的發展就會滯後。當前,至關重要的是要在全縣上下強化“工業強縣”意識,堅定“以園興工”信念,以“先幹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的創新精神,全力打造園區,為石柱工業經濟的興起打下堅實基礎。建議在全縣開展“工業強縣”大討論活動,統一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為園區建設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業,石柱的難點在工業,再難也要辦工業”的共識。

(二)解放思想,突破陳規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

“思想大解放,園區大發展”,園區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現在敢不敢於突破陳規舊習,開拓創新。只有敢闖、敢幹、敢試,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園區發展。常委會考察所到區縣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是要敢於讓利企業。一些同志擔心我縣入園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是不是過多,4萬元甚至1萬元一畝的地價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費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區位條件比我們好的地方都有實行零地價和零收費的。璧山縣與中國奧康集團聯合打造西部鞋都,奧康集團用地2200多畝,位置緊靠璧山縣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後每畝土地出讓金為3000元,而奧康年創税只有1000多萬元,按當時璧山縣城的商業用地拍賣價折算,用奧康的税收去償還土地價款,需要3xx年的時間才能平衡。但在奧康集團的引領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國已有較大影響,整個鞋業年創税7000多萬元,100多家企業用工1萬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資超過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奧康的成功,使市內外企業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資環境。目前,長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處渝西的榮昌則出台了入園企業不收取縣級行政事業費的“零收費”制,吸引大批企業到榮投資,20xx年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渝西地區排名第二。璧山、榮昌的快速發展除區位比我們好之外,敢於讓利企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於舉債建設。我市工業基礎較好的區縣大都靠舉債建設,涪陵區欠債20多億元,渝中區欠債30多億元。市委在《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等各種會議場合,都提出要幫助渝東北、渝東南各區縣融資建設工業園區,其實質也是幫助區縣貸款。我們應敢於舉債建設園區,從中長期貸款入手,力爭多融貸資金,儘快用於園區“七通一平”建設。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如果大規模舉債,園區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資,實現平衡。經縣園區管委會測算,啟動區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資金35000萬元,到20xx年實現最大規模後每平方公里產出25億元,按此計算的投資回報期限為xx年。據瞭解,投資回報的平衡點在上海為xx年左右,重慶則相對長一些,璧山、榮昌等基礎較好的地方為xx年左右。這樣的投資平衡測算是指園區靠税收等直接收入與投入之間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常委會考察所到的區縣都認為不能這樣算,還必須算園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南賓工業園區除了税收,它還能有效擴大縣城規模;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帶動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民增收;有效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降低城鎮失業率等,所帶來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於儲地用地。要承接大項目或產業集羣項目,就必須加大園區土地徵用和整治儲備,完善好基礎設施,築巢引鳳,使前來考察的企業願意投資。璧山、榮昌等區縣除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外,還解放思想敢於用地。榮昌縣今年計劃用地4000畝,上半年爭取到位指標1000畝,實際徵地拆遷8000畝。他們的體會是,只要做好了羣眾工作,安置好拆遷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於創新機制。目前,阻礙區縣園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還很多。要實現園區快速發展,不打破障礙、創新機制顯然不行。在企業審批方面,榮昌實行了“授權”辦理,在園區內設立了四個職能分局,一個辦證服務大廳,每年各職能部門將一部分審批序號留給園區,由園區自行在服務大廳一次性辦結,不用再跑到各局審批。只要企業基本要件齊全,他們可以一天內辦結,儘管如此,他們認為還不夠快,在浙江崑山等沿海地區,只要企業達到“三符合”(符合產業結構、符合規劃、符合環保要求),就可以先幹再逐步完善手續。此外,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費制”、土地指標先用後爭取等等做法,都無不與他們靈活創新的體制機制有關。

(三)拓寬渠道,集中各種資金投入園區建設

除了縣財政先期投入3000萬元用於場平外,我縣園區建設主要依靠融資,縣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對融資部分承擔了相當的債務風險。如按目前的運行模式,要大力發展園區,就必須大幅度提高舉債數額,所帶來的風險較之渝西的區縣會更高。因為我們的用地條件差(山地多、平壩少),徵地拆遷加整治成本每畝需21萬元左右,加上水電氣訊等投資,每平方公里在3億元以上。南賓工業園區8平方公里拓展區,須在短時期內融資20多億元,這是我縣財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我縣也不能提供相應的擔保資產。因此,必須拓寬投資渠道,增強融資能力。在拓寬投資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鑑璧山、榮昌、忠縣的經驗,責成縣級部門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用於園區建設:水務部門運用城鎮供水工程等項目資金投入園區解決供水問題,交通部門爭取路網建設資金解決園區道路建設問題,市政部門爭取市政設施建設資金解決園區內道路硬化油化問題等等。二是按縣委〔20xx〕34號文件規定,天然氣、電力、通訊等公用事業部門,要從企業增量擴容的需要考慮,積極鋪設園區管網,以減輕園區“七通一平”的建設資金壓力,降低政府的負債風險。三是在拓展區內規劃30%左右的綜合用地,實行招標拍賣,“以商補工”收回資金緩解融資壓力。在增強融資能力方面,關鍵是做大現有資產存量。建議在縣城規劃區內盡力多徵多儲國有土地資源,以儲備的城鎮國有土地進行融資,提高承接吸納貸款的能力。

(四)轉變觀念,積極爭取用地指標滿足園區建設需要

目前,我縣無論是發展工業園區,還是城鎮擴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標。而國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閘門,對基層用地設置了很高的門檻。沿海發達地區和我市較發達區縣,在上世紀末就認識到土地對於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意義,囤積了不少可供開發的土地。我縣長期以來強調“管好土地”而忽視了“用好土地”,結果導致我縣土地儲備嚴重不足,成為制約園區發展的主要瓶頸。市委三屆三次會議明確提出幫助渝東北、渝東南的16個區縣建立特色工業園區,同時近幾年我縣運用市上批准實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幾千畝的土地利用指標,從實現佔補平衡角度講,我縣也應適當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標。因此,採取多種形式,策劃包裝好項目,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是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國土部門的重要任務。建議我縣每年為下一年儲備可用土地指標xx畝以上,以保證園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五)創新機制,調整完善園區管委會職能職責和辦事程序

一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運作模式。對園區“企業運作、封閉運行、獨立核算、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運行模式作出調整,使之適應新形勢下多元化投入資金、多主體開展建設的需要。二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管理職能。建議對園區鬆綁減壓,不再承擔招商引資任務,徵地拆遷主要交由園區所在鄉鎮和縣國土部門負責,水電氣訊等公益事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交相關部門負責。同時,強化園區審批服務職能,使之更好服務入園企業。三是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實行縣級行政事業性費用“零收費”制度,上級部門收取部分由縣財政上繳,中介收費採取中介單位由園區推薦,企業自主選擇並承擔費用,園區代辦的方式進行。四是調整企業審批辦證程序。可以借鑑榮昌的做法,實行授權委託、集中辦證,由職能部門留出部分審批文號直接授權園區辦理。或者借鑑忠縣的做法實行限時辦結,不能因為部門的原因貽誤建設進度和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五是完善拆遷安置機制。可在城區較好位置統建居民小區,完善服務功能,最大限度滿足拆遷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對個別阻礙建設的釘子户依法實行強拆。

(六)嚴格管理,維護園區良好建設秩序

一是擬定入園企業基本條件標準。入園企業必須數質並舉,注重環保和社會效益。引進項目要結合本地資源,突出特色、優勢和重點,堅持“四不要”,即無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實力弱的不要,勞動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強園區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業園區土地管理辦法》,對不按協議投資投產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園企業退出機制。設立規範的退出標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糾紛。四是加強園區審計監督。責成審計部門按期審計園區資金使用情況,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確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任務以利考核。如國土部門應爭取到位的用地指標,規劃部門應完成的園區規劃面積和項目,交通、水務、市政等部門投入園區的爭資立項任務等等,都應在相關部門的年初目標任務中加以明確,年底嚴格考核兑現。

(七)加強領導,健全園區決策議事機制

一是成立由縣上主要領導負責的高層次議事決策機構,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研究決定園區建設的重大事項,制定解決疑難問題的硬性措施,明確部門和單位為園區建設排憂解難的任務。二是建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一個月召開一次的園區工作協調會制度,負責園區工作的具體協調和事務辦理。三是建立園區企業主與服務機構負責人的對話制度,不定期聽取企業的工作建議、意見,現場解決有關問題。

【第9篇】南昌市工業園區發展的調研報告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加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擴大招商引資的窗口。總體上看,我區羅亭工業園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今後全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全市其他工業園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是規模比較小,核心大企業不多,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產業集中度比較低。因此,為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已成為區委、區政府當前工作中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一、我區周邊幾個工業園的發現狀

二、我區工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應當説,我區工業園區在吸引外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城鄉就業、加快城市化進程等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加以規範和解決。

1、園區規劃定位方面。羅亭工業園缺少一整套高標準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園區道路建設為例,園區內三條縱路都是斷頭路,沒有形成循環路網,由於缺少完善的路網建設規劃,園區道路往往隨着項目的落户而規劃建設,導致部分路網地塊標高不一,條塊分割嚴重,同時,由於園區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原因,存在搞什麼樣算什麼樣,來什麼項目要什麼項目情況,導致現有產業分佈相對分散,彼此關聯度小,集聚程度低,難以形成有效的產業鏈。

2、園區基礎設施方面。雖然我區在近幾年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園區項目建設,但鑑於區財力有限,園區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園區現有的3.5萬伏供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進入和投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銀行、餐飲、住宿、娛樂等三產配套服務發展略顯滯後。

3、園區用地方面。現在全市各縣、區用地指標都非常緊張,我區每年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有300畝,用於園區項目建設的指標更為有限。隨着園區建設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顯,土地供需矛盾已成為限制園區發展的重要瓶頸。目前,園區江中保健品項目、東昇塑編項目及園區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因用地指標的限制影響了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園區用地指標缺口還將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區縣級商業銀行由於授權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園區內新辦企業很難得到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企業所需的投資主要來源於企業自籌資金和創辦單位的投資,企業資金鍊比較緊張。

5、招商引資方面。由於園區户口原因,難以爭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時園區土地出讓基準價高於周邊,這些因素加大了園區招商引資的工作難度。

三、發展壯大我區工業園區的對策和建議

1、進一步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在園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按產業鏈佈局規律,結合灣裏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業經濟區域為目標進行統一規劃。在園區發展規劃工作中,要根據規劃先導,分步實施,發揮優勢,提升競爭力的原則,圍繞集聚化、規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園區建設目標,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合理調整工業園區產業佈局。在園區建設規模上,要一次規劃,留足餘地,分步實施,總體上要能滿足發展需要,確保園區建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充分體現園區發展規劃的超前性、嚴肅性。

2、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後勁。一是要及時進行土地總規修編。把工業園區建設用地納入區、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土地規劃和用地指標上向工業園區傾斜,優先解決入園優勢項目、重點項目用地,加大土地開發治理力度,每年有計劃儲備一定的用地指標,實行工業園區用地佔補平衡,餘缺調劑。二要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加強於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繫,形成合力,積極跑省、市爭取土地指標,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隨時掌握土地信息,切實做好土地報批工作。

三要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要求。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不斷提高集約用地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按照節約用地、集約用地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建設多層廠房,控制工業用地綠化率,切實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

3、進一步培育項目產業集羣。扶持一批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的企業,充分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引導相關配套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加大園區產業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勵已經入園的重點企業以商引商地引進配套企業,另一方面,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注重引進核心企業和與之配套的企業,使之做到同時引進,同期建設投產,以實現產業集羣化。

【第10篇】2022關於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縣(青島)工業園區建設”研究課題,縣工業園區組織專門班子先後=次召開園區、企業和行政村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就加快園區建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同時,向有關單位徵求意見、建議==條。現將關於加快曹縣(青島)工業園區建設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園區發展現狀

(一)園區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年底,完成基礎設施總投資====萬元。其中,硬化道路==條,實際通車裏程==公里;建設通訊管道=.=公里;鋪設供水管道===米、排水管道====米;栽植路旁綠化樹木===棵;安裝路燈===盞;架設高壓線路==公里;建設橋樑=座、涵洞==座;建設標準廠房=萬平方米。

(二)園區項目建設有了一定進展

截至====年底,園區內企業==家,在建==家、投產=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累計完成税收====萬元,涉及紡織、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工、機械製造等領域,其中,青島入園項目==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萬元。

(三)園區管理體制初步確立 ====年初,園區管理體制初步確立,成立了園區黨工委、管委會,下設辦公室、招商局、規劃局、財政局,園區規劃面積==平方公里、轄==個行政村,園區黨工委、管委會代表縣委、縣政府對行政村實行屬地管理,對企業實行封閉管理。同時,成立了園區派出所。

回顧園區的建設發展,有以下經驗體會:

一、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

縣委、縣政府做出了“舉全縣之力發展園區”的戰略決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園區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指揮長、縣長為副指揮長的園區建設指揮部,同時,將園區建設的各項任務量化分解到各相關單位和部門,掀起了舉全縣之力建設園區的高潮,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青島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青島市委、市政府將人才、資金、技術、項目等目標責任分解到各區市政府和市直有關部門,採取==區市對園區實行包片開發等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截止====年底,共幫扶資金====萬元,落地入園項目==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萬元,實現利税===萬元。

三、縣直部門密切配合

縣直各有關部門,站在振興曹縣的高度,服從大局,全力以赴支持園區建設。縣交通局、公路局、水務局、供電公司和網通公司,多方籌資開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縣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建工局積極協助園區做好土地徵用、附屬物清點、規劃建設、工程招標等工作;縣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局、發展局、環保局上門為園區企業提供高效服務,及時完成了==家入園項目的註冊、立項、環評等工作。

四、園區全體幹部頑強拼搏

園區工作人員面對任務重、困難多,人員少的局面,一人當作三人用,一天當作三天干。去年,共為道路和項目建設徵地====畝,拆遷房屋==户,遷移墳墓===座,清理樹木=.=萬棵,兑付補償金===餘萬元;幫助客商辦理項目立項、土地徵用、工商註冊等手續==餘份,幫助客商解決臨時住宿、資金貸款等困難==餘件;對擾亂企業正常施工和生產的強買強賣、強裝強卸行為給予了重點打擊,為入園項目創建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確保了==餘個項目順利落户園區。

二、存在問題

(一)園區缺少高標準總體規劃

由於缺少一整套高標準園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目前,園區起步區內==%的道路無法定位、所有管網沒有規劃設計,園區建設缺乏明確長遠目標。

(二)園區基礎設施嚴重滯後

由於缺乏建設資金,目前,園區僅建設==條道路,供排水、弱電管溝(通訊、有線電視等)、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基本沒有或做得很少,如:路燈只是立設了燈杆,電纜至今未埋設。特別是排水系統建設的滯後,嚴重影響了項目進入和投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如:====年,由於雨水較大,排水管道沒有配套,造成企業排水不暢,影響了部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施工。

(三)入園項目規模小、投資強度低

=、入園項目規模小。截至====年底,園區共有企業==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平均投資規模====萬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正和車輛固定資產投資=.=億元,規模最小的奇源木業固定資產投資僅===萬元。

=、入園項目投資強度低。入園項目普遍存在投資強度較低的現象,如:青島==家企業,固定資產總投資=.=億元,總佔地面積===畝,平均投資強度僅為==.==萬元/畝。

(四)園區管理體制不健全

=、財政體制未獨立。園區未建立獨立的財政體制,使很多工作難以開展,如:園區工作人員工資不能及時發放、正常辦公經費沒保障,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園區與縣財政存在往來借款,也給以後的工作造成遺留問題,等等。

=、派出機構未設置。與園區建設相關的縣直部門還沒有在園區設立派出機構,不能及時有效地為企業搞好服務,如:土地證、規劃許可證等手續辦理,由於缺少派出機構,影響了工作效率。

=、園區人員力量薄弱。目前,園區現有工作人員僅==人,除了完成相當於一個鄉鎮工作任務的同時,還要做好環境服務、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等各項工作,每天加班加點,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一個人頂三個人幹,一天當作三天用。儘管如此,有些工作仍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務,工作量是每個鄉鎮和縣直部門無法相比的。

(五)園區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

=、羣眾認識不到位。部分羣眾對土地依賴性較強,在徵地、拆遷等方面不能積極配合,阻力非常大。

=、服務企業意識不到位。儘管園區的總體服務水平較好,但因園區工作人員較少,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服務企業不到位的現象,園區工作人員服務企業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

=、治安環境還不夠好。存在農村綜合治理基礎工作薄弱,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識不足,企業安全防範意識差、時有盜竊案件發生,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等問題。

三、對策建議

通過赴蘇北參觀學習,園區一班人深受鼓舞,同時,深感壓力巨大。對此,園區先後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制定出了新的工作目標和“=====”總體工作思路,提出了“服務、苦幹、創新、爭先”的八字園區工作精神,決心頑強拼搏,開拓進取,全面實現園區建設新突破。

“xx”工作目標:一年扎框架,二年成規模,三年上檔次,四年大發展,五年再造一個新城區。

====年工作目標:力爭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億元,園區自身招商=億元,力爭落地項目==個,確保完成總投入==億元。

====年總體工作思路:搞好一個規劃,健全兩個體制,實現三大突破,做好四項工作,強化五項措施。

(一)搞好一個規劃,高標準建設園區

按照新城區建設的總體思路,高起點、高標準搞好園區==平方公里總體發展規劃,與城區發展規劃搞好銜接。規劃突出“一線、兩片、八區”的總體思路。“一線”指以青島大道為園區主幹線,打造成園區景觀大道、精品大道;“兩片”指青島大道東、西兩片,東片為行政商住區,西片為工業聚集區。“八區”為行政服務、商貿中心、文教衞生、生活居住、食品加工、木材加工、紡織服裝、綜合加工等八大功能區域。

(二)健全兩個體制,提高園區服務水平

=、健全服務管理體制。儘快在園區內設立縣國税、地税、土管、城建、工商、勞動、電業等部門的派出機構,抽調分管業務的負責人和精幹工作人員,進駐園區統一辦公,由園區統一指揮、調度,為園區企業提供全程、高效、快捷、優質服務。

=、健全園區財政體制。儘快建立獨立的園區財政體制,增加園區建設發展後勁,促進園區更快更好地發展;激發園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園區財政收入,推動園區快速滾動發展。

(三)實現三大突破,大力推進園區建設

=、基礎設施實現新突破。按照“大規劃、大框架、大投入”的原則,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通過爭取省投資公司貸款、青島幫扶資金、全縣各部門大力支援、市場化運作、土地置換、建築公司墊付、招商引資等渠道籌集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億元。主要建設八橫八縱==條道路,總長==公里,硬化面積==萬平方米;修建橋樑==座;栽植綠化樹木=.=萬棵,綠化面積==萬平方米。安裝路燈====盞。鋪設路沿石==千米;設立道路標牌==個;打深水井=眼,鋪設供水管道==千米,修建雨水管道==千米,修建污水管道==千米;修建弱電管道==千米,通訊、有線電視覆蓋率達到===%;架設高壓線路==千米;建設新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園區企業商務中心和大型標誌性建築;建設=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配套設施及生活區工程;完成園區內三乾溝、曹北河、四級河網和白花河清淤工程等十大工程。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平方公里路網,使==.=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七通一平”。建議縣委、縣政府繼續向上級爭取資金,舉全縣之力建設園區,努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年,以招大商、上大項目為主,力爭落地項目不少於==個,總投資不低於==億元。一是園區要突出承接好青島幫扶項目。對==年開工建設的==個項目,上半年要全部竣工,年底全部投產運營。對今年入駐的項目積極搞好承接,在考察、辦理各種手續、開工建設等方面做好工作,確保青島項目快速落地;二是服務好鄉鎮和縣直部門的入園項目。積極參與鄉鎮和縣直部門入園項目,做好羣眾工作,及時提供建設用地;三是確保園區自身招商項目有個新的突破。通過轉變招商方式,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建立一支專業招商隊伍,年內至少有=個項目落地,總投資=億元。

=、軟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一是服務環境實現新突破。實行項目專人負責制、責任追究制、全程服務等一系列制度,確保服務熱情、細緻、周到,打造出園區嶄新的服務形象。二是社會環境實現新突破。在園區廣大羣眾中,開展“園區發展我致富,我與園區共興衰”活動,嚴厲打擊各種強裝強卸現象,為企業提供良好社會環境。三是治安環境實現新突破。打造一支快速、高效的公安幹警隊伍,嚴厲打擊各種擾企業行為和違法犯罪活動,創建“無黑惡勢力、無各類霸頭、無重大安全事故、無影響企業和園區發展的羣體性事件”,實現企業“零投訴”的治安環境。

(四)做好四項工作,確保園區和諧發展

=、做好土地徵用工作。今年園區預計道路和項目徵地====畝左右。及時兑付土地補償金,在做好羣眾思想工作的同時,協調有關部門依法辦理好土地徵用手續。

=、做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按照建設新農村的理念、模式搞好試點,進一步搞好整個園區的農村建設規劃,解決好“空心村”問題,解決好違章建設問題。

=、搞好入園企業及建築工地的管理。對現有入園企業扎口管理,不經園區管委會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到企業檢查和收費;園區管委會與入園企業及時溝通,加強服務;對建築工地加強施工管理、安全檢查工作。

=、搞好失地農民的保障工作。對失地農民做好調查、統計、登記、備案,爭取縣政府支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積極為失地農民尋找出路,免費培訓,優先安排進入園區企業務工,學習外地經驗,探索出一條“失地村”遷移的成功路子。

(五)強化五項措施,為園區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大力提高幹部素質。在園區工作人員中,開展集中學習、短期培訓、考核評比、述職點評等活動,提高園區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幹部隊伍。

=、抓好乾部作風轉變。園區管委會出台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將工作人員行為規範、工作規範納入了制度化的管理軌道。針對園區艱鉅繁重的任務,園區幹部拿出“一當十”的工作幹勁,提出了“苦幹、實幹、拼命幹、血戰====年”口號,鍛造一支敢打硬仗、勇打苦仗、善打勝仗的堅強幹部隊伍。

=、狠抓獎懲落實。根據園區==年工作目標,園區各局室都將==年工作量化、細化、責任到人。園區管委會將依據獎懲規定,真獎真罰,重獎重罰,確保各項任務的完成,建設一支注重實幹的幹部隊伍。

=、引入競爭機制。對園區幹部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競爭機制,隨時淘汰不勝任本職業務的工作人員。園區社會事業局,進行了人員的競爭上崗。園區招商局劃分為招商一局、二局,招商工作也步入了競爭軌道,建立一支競爭向上的幹部隊伍。

=、抓好廉政建設。出台了廉政制度,園區幹部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索賄、受賄,不得隨意接受企業宴請和饋贈;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應該下發到羣眾手中的資金;公開辦事程序,樹立一支良好形象的幹部隊伍。

【第11篇】關於某工業園區發展醫藥產業的調研報告

醫藥產業被稱為當今的“朝陽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等特點。近年來,_____##工業園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發展結構,着力引進和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發展後勁足的醫藥工業項目,形成了梯次跟進、集約發展的醫藥產業集羣。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醫藥企業10餘家,xx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企業完成的銷售佔園區總量的87.6%,實現利税佔園區總量的92.8%,成為園區特色突出的優勢支柱產業。在xx年中國社科院組織的產業集羣普查中,入圍“中國縣域產業集羣競爭力百強”

一、醫藥產業現狀

目前,##工業區園區先後引進醫藥加工項目28個,醫療器械、醫藥設備、醫藥物流、醫藥包裝等關聯項目6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醫藥產業集羣,突出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產業鏈條長,產品門類多。醫藥企業產品涵蓋了中藥、西藥、生物製劑、醫療器械等多個門類、千餘品種,山東步長製藥和_____睿鷹製藥躋身全國製藥企業百強。在##工業園南部形成了以山東步長製藥、山東丹紅製藥、_____步長製藥、山東健民藥業、山東華信製藥、山東天草藥業等中西藥製劑為主的中醫藥工業組團,形成了從中藥材種植、飲片加工、製劑生產到市場物流的中成藥生產體系;北部形成了以睿鷹製藥、睿源製藥、金翼生物製藥、中亞製藥為主的醫藥工業組團,形成了從優質產品種植、生物發酵、化學合成到無菌原料藥的生產體系,成為目前國內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產品純度高、產業鏈條長的頭孢類、大環內酯類醫藥中間體、原料藥生產基地。

二是企業膨脹快,帶動能力強。近年來,園區的醫藥企業發展迅速,效益良好,實現了連續投入,快速膨脹。_____睿鷹製藥集團先後和上海新先鋒藥業、美國輝氏、富萊汶等知名公司合作,三年累計投資近10億元,新上高新技術項目10個。陝西步長集團在4年內連續投資建設山東步長、山東神州、_____步長、步長中醫藥工業園四個項目,步長集團計劃再用2年時間,在園區建設成一個涉及天然植物藥類、生物藥類及保健食品類三大領域,以心腦血管病藥為主的口服固體制劑、注射劑及抗癌藥注射劑,以婦科藥為主的口服及外用藥製劑、口服液製劑,及保健食品等生產基地和一個醫藥研究所,形成一個多領域、劑型全的現代化步長醫藥工業園。

三是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園區積極鼓勵和引導醫藥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有多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睿鷹製藥集團有20多項科研成果獲山東省科技成果獎,8項為國內獨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醫藥中間體gcle的研發生產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步長製藥集團的產品穩心顆粒是國內第一個批准治療心律失常和室性早搏等病症的純天然植物藥,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丹紅注射液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中藥”,得力生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唯一批准的二類抗癌植物類新藥,是世界首創複方抗癌中藥注射劑。中亞製藥採用國際上先進的無高壓加氫還原裝置,建成了全國較大的大環內脂類原料藥生產線,新研發產品乳糖酸卡拉黴素解決了大環內脂類原料藥不溶於水的難題,填補國內空白。

二、發展醫藥產業的主要做法

##工業園區的醫藥產業從一個企業到形成集羣,主要得益於 “建平台、優服務、重招商、強科技、壯龍頭”五項措施。

一是建平台。重點在##工業園區南部和北部的兩大優勢區域規劃了中藥加工、生物製藥兩大醫藥工業區,在投入上重點配套,先後投資7億多元,確保了區域範圍率先實現道路、供排水、通訊、電力、燃氣等“七通一平”,打造了項目落地建設的優質平台。目前,在園區南部形成了以中西藥製劑為主的中醫藥工業組團,北部形成了以生物製藥為主的工業組團。

二是優服務。為進一步加快醫藥產業發展,營造醫藥企業聚集“窪地”,園區管委會實施了客商來訪首問制、工作落實目標制、聯繫項目責任制、反映問題備案制等,設立了企業服務“110”,為客商提供“全天候、零障礙”服務,形成了高效快捷的創業服務和支撐體系。對醫藥項目堅持“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特事特辦”的原則,給予投資者最優惠的政策。提出了“只要項目區中建、一切手續我們辦”的工作承諾,做到所有入區項目均由工業園管委會“一門受理”,各項手續由管委會結合有關部門聯合審批 “一站式辦結”。陝西步長製藥是園區的大户,當初步長集團看重的是原_____製藥廠的一個藥號——穩心顆粒,企業落户園區後,當地優質的環境、優良的服務、優惠的政策使山東步長製藥集團迅速崛起,集團董事長趙步長坦言自己是在被感動之後才做出這麼重大決策的:“在其他地方跑手續一年時間也不一定夠用,在_____園區建廠,從動議到施工不到兩個月。”他力排眾議把原本計劃在上海、西安等地投資的項目轉移到園區。

三是重招商。園區始終將對醫藥項目的引進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頭戲”,抽調專業招商人員緊盯醫藥產業,研究發展方向,掌握轉移趨勢,積極鼓勵醫藥企業採用合作、入股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延深產業鏈條。並對引進的醫藥項目實行領導掛牌包保機制,強化服務,現場辦公,加快了醫藥項目的落地建設和投產運行。在引進的34個醫藥及關聯項目中,屬於招商引資項目的30個,佔88.23%。山東健民藥業公司積極響應園區鼓勵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在建設了健民醫藥物流項目後,又吸引區外技術、資金,上馬了遠東海創生物科技項目,日前,公司又和新西蘭沃森公司簽約了合資1000萬美元建設麥路卡製藥項目的合同,而且,健民藥業公司在完成該項目的建設生產後,將“走出國門”和沃森公司合作在新西蘭註冊新公司,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原材料資源擴大生產,進一步佔領國際市場。華信製藥集團收購了曾經是全國最大的維生素c生產企業的江蘇華源藥業後,成為擁有六大劑型、200多個品種的大型製藥企業。

四是強科技。園區大力實施科技促進和品牌帶動戰略,不斷提升醫藥產業集羣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一方面,為鼓勵企業爭創品牌,園區對榮獲省以上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目前,園區有10家醫藥企業榮獲了“山東省著名商標”,2家獲“中國馳名商標”,2家企業的產品評為省名牌產品,丹紅注射液榮獲國家“百姓安全用藥”稱號。另一方面,園區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橋樑,加快了醫藥企業產學研合作創新步伐。山東遠東海創生物科技公司先後與_____工業大學、_____商業大學合作,取得了具有技術領先性、專利獨佔性的“直投式發酵劑”、“棉酚精提”等國家“xxx”重大科技成果項目;_____睿鷹製藥與山東大學、西南交大、青島科技大、上海醫工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成功解決了在7-aca、7-awa等生物製藥領域的環保難題;自主研發的埃坡黴素b脂質體制劑,埃坡黴素緩釋植入組合物及應用,獲國家專利發明授權。

五是壯龍頭。園區的醫藥產業集羣不是簡單的同質企業“扎堆”,而是關聯較高的“醫藥谷”,從一個到一羣,醫藥企業的成長經歷了“培育一個、引來一批、繁榮一片”的過程。_____睿鷹製藥集團是在原鄉鎮企業的基礎上,經改制發展起來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區委、區政府將其作為園區“xxx”期間的一號工程,市、區聯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幾年間,睿鷹製藥集團相繼建設了睿鷹粉針製劑、出口哌拉西林、7-aca、gcle等10個高新技術項目,已機身全國醫藥企業百強,建成了全國甚至國際上有較大影響力的頭孢類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生產基地,產品結構已經涵蓋了醫藥中間體、無菌原料藥、生物製藥及抗腫瘤藥物四個產品平台,共八大系列100多個品種,形成了從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園區精心培養的這“一個”為醫藥企業的大規模引進創造了一個基礎環境。正是看好了園區的“醫藥產業集羣”,一批客商紛紛前來投資,上海新先鋒、陝西步長以及美國的輝氏、富萊汶、賽金等知名醫藥公司先後合作落户園區,特色鮮明、主導產業突出的醫藥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第12篇】工業園區調研報告2022

一、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

工業園區位於南部,毗鄰某某,某省道穿境而過,區位優越。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突出區域資源特色,堅持走以工促農發展之路,以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培育和扶持板材初深加工產業,形成了結合部最大的木材加工產業集羣之一工業園區。

該園成立於年月,規劃面積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建成面積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億元,近年來園區的承載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一是功能配套不斷完善。修鋪道路千米,架設高壓雙迴路千米,建成日供水噸的水廠、kv變電站、移動通訊塔等設施。園區內建有省級農民工創業園和市新型鄉村工業園。 二是主導產業良性集聚。園區以板材初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實現了規模不斷擴大和產業層次不斷提升。現有芯板加工個體户餘家,深加工企業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家,年加工原木萬立方米,實現產值億元。

三是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園區累計入園企業家,其中投產企業家,在建企業家,規模以上企業家。2022年實現產值

億元,銷售收入億元,工業增加值億元,創造利税萬元,帶動就業人數人。

二、園區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瓶頸

(一)主要問題

1、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園區形象和品位亟待提升。近年來,園區建設主要依靠 籌資解決,而 融資渠道單一,主要依靠財税返還和借款、墊資,無法保障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的基本需求,資金投入不足嚴重製約園區提檔升級。

2、園區自身產業層次和整體規模有待提高。板材加工總量不高,產品層次單一,產業鏈條相對較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協作制度需要逐步加強;龍頭企業較少,企業技術裝備、產品研發、人才儲備相對較弱,自主品牌科技進步和品牌效應尚不明顯。

3、政策環境需要進一步優化。園區政策和其它園區相比沒有特別優勢,特別在税收政策、用地政策、金融政策、勞動保障政策、部門幫辦服務政策等與 作為產業集羣鎮、擴權強鎮試點鎮不匹配。

(二)主要瓶頸

一是用地瓶頸:主要體現在有項目無土地、有土地不敢用、開發後不能辦證。一方面是老企業供地,迫於當時條件大多采取光行上車,只是兑付村民土地租金和青苗補償,企業無法用土地、房產抵押融資,影響了後續擴張能力;另方面是新項目供地,受用地指標和報批費用影響,無法獲取國有建設土地使用權,一些引資項目和擴建項目難以按照計劃順利實施。

二是融資瓶頸:主要體現在商業銀行對中小微企業服務產品門檻設臵高,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中介服務和民間資本運作成本過高。

三是用工瓶頸:主要是由於園區開發建設處於初級階段,綜合服務功能不配套,務工人員保險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部分企業對用工條件高、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資待遇低等因素,導致部分企業用工難。

三、主要對策和有關建議

(一)主要對策

1、正在採取多種措施緩解用地難。

一是加快轄區內土地整治,實施社區新居工程。通過對大王樓村整體搬遷,可新增耕地畝,爭取形成的掛鈎指標用於園區建設。

二是加大對轄區內存量建設用地的科學管理和使用,盤活現有土地資源。通過對原廢棄泡花鹼廠改造有效利用土地畝,通過對原村委會和學校整合有效利用土地畝,分別安排大型板材深加工項目個。

三是強化優化集約用地意識,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方面嚴把土地入口關,對投資強度大、能有效帶動產業升級的項

目,給予土地安排。另一方面,對早期入駐園區的產能落後企業,動員搬遷,騰籠換鳥。再次,不再審批居民宅基用地,給予優惠條件引導羣眾向鎮區和中心村搬遷。

四是加大用地指標的爭取力度,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全力推進大項目建設,包裝大企業,力爭在供地計劃上取得突破。目前正在包裝投資億元的數條生產線覆膜板項目、投資億元的電動車產業園項目。

五是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參與企業創辦。在不改變土地性質基礎上,按照農民以土地自願入股的原則,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參與板材加工企業利益分成。

2、正在採取多渠道、多途徑緩解企業融資難。

一是積極爭取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為園區內全民創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户實施小額貸款。去年縣郵政儲蓄銀行為工業園區芯板、板皮加工户貸款萬元。

二是園區積極開展了金融誠信企業創建活動,為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三是積極爭取市縣擔保公司為企業擔保,去年成功為木業和木業融資萬元。

四是組織專門人員編制企業融資項目庫,積極參與各類銀企對接活動。

五是利用 產業集羣鎮政策扶持項目,積極爭取資金。去年為木業爭取資金萬元。

3、千方百計為企業用工提供保障。

一是發揮園區勞動保障所的作用,認真做好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摸排登記。

二是發揮鎮村幹部的優勢,加大對本地企業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就近就業。

三是加強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指導和培訓。

四是積極為企業爭取就業政策的扶持。

(二)有關建議

一是建議政府出台進一步加快現有的幾個主要 特色園區建設的意見,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在資金和項目方面給予傾斜。譬如在安排落户項目上,本着開發區、特色園區的原則,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便於產業集聚和升級。譬如資金扶持重點傾斜已初具規模的特色園區。

二是建議政府對園區每年新增税地方所得税部分,全額獎勵給園區作為園區發展資金。

三是建議政府加大金融部門對特色園區的信貸支持。 四是建議政府對本 土地整治形成的掛鈎指標均用特色園區的產城建設。

五是允許集體經濟組織利用小城鎮規劃內依法取得的符合綜合利用總體規劃的集體非農建設用地,以入股、聯營、租售的方式,在經濟園區內興辦企業、參與經營性公益事業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四、對產城一體化發展的探索和建議

堅持總體規劃、園區發展規劃、交通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四規劃的有序銜接,力爭時間上同步演進、空間上產城一體、佈局上功能分區、產業上三產聯合,形成良性互動、相互支撐的發展格局。今年我鎮嘗試與集團簽定了板材深加工項目和居民新村建設捆綁協議,目前兩個項目建設同步推進,推動了產業園區和城鎮新區的同步建設。

五、2022年園區工作主要思路和措施

(一)主要思路:2022年工業園區將以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增量擴容、美化亮化為目標,積極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努力提升發展綜合品質,加快推進功能配套建設,不斷優化涉企服務質量,着力構建和諧園區,全力推進園區工業新城、貿易新區、工人新家的進程。

(二)下階段主要工作舉措:

1、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園區形象。努力克服建設資金短缺、投融資困難等因素,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建設園區,積極運用市場化手段,推行引進公司開發制模式建設園區,遵循合作雙贏、發展共享原則,大力推行合作建園。

2、挖擴容、挖潛力,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克服用地空間、用地指標的嚴重不足,多措並舉全力破解用地瓶頸制約,積極拓展園區發展空間。一是全力引進大項目,爭取國家供

地土地政策;二是加快農村土地整治,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解決新增建設用地不足;三是內部挖潛,推進集約用地,對閒臵土地多、投資實力弱、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加大清理處臵力度,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

3、抓源頭、強招商、增後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園區發展的生命線。突出招大引強,積極開展產業招商、以商招商,努力做到引資、引企、引智的有機結合。

4、突重點、強培育、提品質。繼續推進園區支柱產業板材加工業的產業升級。一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大力引進和培育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核心企業;二是着力拓展延伸產業鏈條,要圍繞延伸產業鏈的關鍵項目,通過創新招商方式,加強承接產業轉移,引進配套項目,加快推進產業鏈的完善;三是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培育名牌產品、馳名商標和區域品牌,提高工業園區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額,提升工業園區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5、優服務、強舉措、促增長。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拓展服務外延,提升服務功能,優化服務環境,落實項目幫辦、跟蹤服務制度,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以優質服務和誠信建設,打造政策窪地,推動園區快速發展。

【第13篇】2022年園區建設調研報告

為進一步全面詳細地瞭解我縣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和,為縣委、縣政府進一步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提供決策參考。現將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等有關工作彙報如下:

一、工業園區建設情況

1、園區規劃編制情況

⑴《劍河縣工業聚集區總體規劃》已於2月16日經州級專家組評審通過,目前正在裝訂中,將於近期出成果。⑵完成對屯州工業聚集區和南明工業聚集區地形測繪工作,並編制了《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發展補充規劃環評報告書》和《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補充規劃(劍河功能區)》技術規劃,現正在測評之中,力爭在今年7月底完成評審。⑶岑鬆片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落實格尼國際諮詢機構-廣州市格力諮詢有限公司具體負責編制,當前已出初稿,初稿正在進行審核中,預計7月底全面完成詳細規劃設計。⑷根據《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黔東南州省級開發區擴區申報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州人民政府辦發電[20xx]98號)文件精神,我縣將貴州省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劍河縣屯州工業園區2平方公里與黔東5縣一起上報省人民政府,申報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申報工作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圖紙繪製、土地利用方案及選址意見書,現正在裝訂成文本向省級申報。

2、園區建設情況

劍河縣工業園區20xx年開始建設建設第一期工程屯州工業園區以來,縣政府經過銀行貸款和政府財政投資融資方式先後投資3917萬元收儲土地362畝和修建基礎設施,基本完成“五通一坪”工作,目前有12家企業落户在園區內。以後打算:一是在土地收儲方面,今後兩年內,縣政府在自籌資金0.5億元的基礎上,由劍河縣國資公司擔保,再向銀行貸款2.5億元,共計3億元用於收儲工業園區規劃內2平方公里的土地;二是在項目建設方面,今年又申報了供水工程、垃圾填埋場工程、劍河縣屯州服務中心項目以及工業區亮化、綠化等基礎投資項目工程;三是在項目建設和工業技術改進、項目續建方面,完成綠野活性炭廠、劍白香豬廠、老蔡牛肉有限公司、歐泰林化廠等企業的技改和續建工作,天利達鞋業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已於今年4月份竣工,現已投產使用,興旺鞋業正在建設中,目前機械設備都已經購齊,等待廠房竣工,將於10月份投產;四是基礎設施方面,基礎設施項目相關申報材料都已經向上級相關單位及部門上報,正等待審批以便實施。

二、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基礎設施跟不上,項目落地難。由於缺乏建設資金,目前,園區僅在原屯州工業園區362畝土地上建設道路硬化、供排水、供電、移動通訊、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但都還沒有搞好路燈、綠化等設施建設,而這部分土地已被落户企業用完。再加上園區將擴建到2平方公里(近期發展目標),而擴建部分的土地收儲難上加難。20xx年以來,我縣引進產業項目11家,只有興旺鞋業一家企業落地園區,別的都在等待或觀望能否有土地落户。

2、企業個數少,生產規模小,經濟總量不高。我縣除去規模以上企業後,目前我縣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上500萬元的只有劍景水電開發公司、歐泰林化公司、劍白香豬廠等7家,而規模以上企業只有劍河縣供電局、劍河縣忠信建材公司、劍河縣昌興木業公司等3家,因而我縣經濟總量跟不上。

3、園區管理體制有待健全,軟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是由於沒有單獨建制的工業區管委會(目前由工信辦兼管)和獨立的辦公場所,缺乏行政調控能力,造成工業園區無法獨立開展業務工作,快捷的園區工作運行機制沒有形成,園區項目從立項到建成,程序複雜,手續報批“一站式”辦理並未從根本上實現,縣裏出台的優惠政策並未得到真正的落實。二是園區發展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資,但目前還未建立起一套系統化、制度化的長效招商引資機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進產業項目少、措施不力,全社會、全方位、經常性的工業招商引資氛圍還沒形成。

4、園區目前發展困難重重,從而無法保證園區的發展後勁。一是由於縣級財力十分有限,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屯州工業規劃區服務中心、垃圾填埋場、公租房、污水處理廠、供水工程擴建等基礎設施工程啟動困難。二是園區近期工業園規劃的土地收儲和實現“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礎設施配套資金大,而投入僅僅依靠縣財政的單一投入,資金明顯不足,是無法保障園區發展需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為確保我縣與州政府簽訂的20xx年工業規模以上工業調度目標7000萬元以上、工業投資達到5億元以上、10個以上新建項目開工建設、7個工業技改、續建項目按期完成、園區行政服務平台年底投入使用等各項目標管理責任狀的完成和我縣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35%,xx年達到19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5%,xx年達到7億元以上目標的實現,建議在鞏固20xx年基礎的同時,急需擬採取以下工作措施:

(一)長遠規劃與近期建設並重。一是加強與黔東循環經濟管委會和相關規劃資質單位的工作對接,力爭在8月份完成《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基地發展補充規劃環評報告書》以及《黔東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補充規劃(劍河功能區)》的評審和8月底前完成工業園區控制性詳規等工作。二是加大土地報批力度,力爭屯州2平方公里工業聚集區用地指標得到報批,為項目落地爭取更大空間。三是加大對屯州工業聚集區第一期362畝已批用地的細化使用,確保20xx年所有生產性、非生產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用地。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招商項目奠定基礎。按照“大規劃、大建設、大投入”的原則,大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建立多元化長效投入機制。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縣財政納入年度預算,城建每年可列支一部分資金用於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場地出租、標準廠房租賃收益、園區企業年上交税收留成部分用於園區發展,逐步實現以園養園。二是爭取省州相關部門的支持,採取發改委、工業、建設、交通、環保、水利等項目集中申報、資金捆綁使的方式抓好屯州工業規劃區服務中心及配套設施新建項目、屯州工業園區垃圾填埋場新建項目、屯州工業規劃區公租房新建項目和屯州工業規劃區污水處理廠新建項目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三是爭取省州的支持啟動南明工業集聚區至三穗—天柱高速接口二級公路建設項目進入省州今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盤子。

(三)細化招商任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以項目促發展。落實縣鄉重點項目包聯和現場辦公制度,以招大商、上大項目為主,力爭每年落地項目不少於10個,總投資不低於5億元。在園區工業項目投資上,重點抓好建設鞋類、中藥材加工、電子產品加工、木製傢俬和辦公用品、裝飾石板材、山野菜加工、白香豬系列產品加工、木製智力開發玩具生產等較為成熟的招商引資項目,以解決我縣園區工業項目自身投入不足的瓶頸。

(四)加快項目建設進程,促進經濟總量增長。為解決我縣當前工業經濟指標增長泛力的問題,重點要抓好今年的續建、技改項目,使其儘快投產,促進經濟總量的提升。一是加強與省州發改、工信、環保等部門的工作對接,抓好劍河縣年產60萬噸熟料粉磨站和劍河縣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水泥續建項目的生產許可,確保上馬投產。二是繼續推進年產120萬雙的休閒運動鞋的生產加工、年產30萬件木製智能玩具的生產加工和年1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等新建項目的服務推進工作,確保項目落地建設。三是加大企業技改扶持力度。爭取省、州技改資金和利用縣級工業發展基金,鼓勵、支持、幫助翁薩酒廠、活性炭廠、歐泰林化公司、劍白香豬公司和老蔡食品公司等企業挖掘發展潛能,進行技改擴容,力爭使進入園區企業都能做大做強。促進縣域工業經濟總量增長。

(五)優化行業,加強整合。為確保20xx年州政府安排的規模企業實現增加值7000萬元以上目標,將我縣20xx年的8家木材加工企業進行優化整合上報。整合調度分解情況為:劍河縣供電局實現增加值1200萬元;劍河縣昌興木業有限公司實現增加值1750萬元;劍河縣忠信建材有限公司實現增加值2050萬元。

(六)將我縣工業區融入全省工業區的總體規劃,申報為省級工業聚集區,作為全省總盤子進行調度,以尋求在政策上得到省州優先傾斜,推動上大項目、促進大發展,充分發揮我縣工業區的作用。

(七)建立融資體系,拓展融資渠道。一是政府要根據園區規劃,運用財税、土地儲備等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實現園區的滾動式開發。二是要量入為出,適當收縮戰線,制定穩妥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三是要樹立“經營園區”的理念,探索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新路子,轉變以政府行為為主的開發觀念,鼓勵支持企業、個人積極投資參與工業園區的建設和經營。四是要積極跟蹤研究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認真做好準備,爭取國家對園區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支持。五是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參股入股、民間資金入注等形式建立小額貸款公司和設立融資性擔保機構,拓寬園區的融資渠道,實現園企共贏。

四、抓好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今年、縣委縣政府將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年初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快屯州工業園區建設,並做好2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收儲工作。目前,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工作正處在起步階段。對如何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建議完善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要保持高度統一的思想。建設工業園區是全縣的一件大事,各級各部門領導必須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統一。首先,縣四大班子的主要領導要有決心有信心,形成一致共識;其次,各相關部門要積極的行動,特別是在園區建設申報“五通一平”及建設等基礎設施方面都要給予全力支持。同時要有工作的緊迫感,要緊抓國家在貸款、貼息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機遇,形成一盤棋。

2、確立園區管理人員及建設辦公設施。屯州工業區建設以來,一是園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都是由工信辦派人輪流值班,沒有專職人員負責具體辦公,使其許多服務跟不上;二是園區沒有獨立的辦公室,現在僅有的一間10個平方的辦公室都是租借劍河縣老蔡食品有限公司的廠房。

3、要開闢切實有效的投資渠道。從我縣的實際出發,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要建立政府、企業、項目配套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資金籌措體系,保障園區的順利開發建設。一是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協調籌措園區建設資金,保證園區基礎公用設施的建設;二是通過以土地臵換、資金扶持等方式,積極引導各入園企業參與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積極申報爭取園區建設扶貧配套資金;四是積極爭取中央、省、州等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

縣工業園區建設趨勢調研報告

為推進xx縣經濟社會快速穩步發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針對我縣的具體實際,縣委提出“新農村、旅遊業、工業化、城鎮化”四大發展戰略。要實現工業化,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設工業園區。如何搞好我縣的工業園區建設,帶着這一問題,我帶領相關部門就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設工作進行了調研,現就對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設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建設工業園區是大趨勢

我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要加快全縣的經濟發展,關鍵在工業,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建好工業園區則是破解工業難題的重要方法。

(一)建設工業園區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平台。通過近幾年的招商引資,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來我縣投資工業的外來企業屈指可數,究其原因,主要是縣內沒有合適的工業用地,城區周圍又沒有工業園區。一個企業要到縣內來投資,首先看重的是投資條件,其次是優惠政策。因此,我們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必須擺清主次,把提供建廠條件放在優惠政策之前。工業園區就是為企業提供最現實、最直接、最實惠的平台。

(二)建設工業園區是拓展城市框架的有效途徑。當前,由於我縣城區範圍太小,城鎮人口集聚在縣城內,消費也濃縮在城內,這與今後城區發展的方向極不相稱。今年我們搞縣城總體規劃修編,提出了“要明確縣城主要功能設施的規劃和佈局,進一步擴大縣城框架”,這是完全符合城市建設發展的。建設工業園區,可以有效地拓展城區框架。貴州一天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的建設,將不斷增大縣城容量。

(三)建設工業園區是緊抓政策機遇的大好時機。在國家擴大內需這樣的大好機遇下,加強建設工業園區,在土地徵用、金融貸款、項目申報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二、抓好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今年,縣委、縣政府將工業園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年初進行了安排部署,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快響水洞工業園區、通州工業園區建設,力爭年內完成園區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明年企業正式入園。目前,我縣工業園區建設工作正處在起步階段。對如何加快縣工業園區建設,我認為要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要保持高度統一的思想。建設工業園區是全縣的一件大事,各級各部門領導必須在思想上有高度的統一。首先,縣四家班子的主要領導要有決心,形成一致共識;其次,各相關部門要有積極的行動,特別是在園區建設時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氣、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方面都要給予全力支持。同時要有工作的緊迫感,要緊抓國家在貸款、貼息、項目申報等方面的機遇,形成一盤棋的思想。

2、要制定切合實際的園區規劃。規劃是行動的指南。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規劃,對於節約投資、加快進度、提高效益等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縣工業園區的規劃要本着“定位準確、特色明顯、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的原則,遵循“立足實際、着眼長遠、適當超前、分步實施”的建設思路,特別是在功能分區、道路佈置、管線架接、美化綠化、排水排污等硬件方面要高瞻遠矚,留有餘地,既要結合當前實際,又要考慮日後的規模擴張。

3、要成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健全組織機構是推進工業園區建設的有力保障。縣委、縣政府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抽調部門、單位的精兵強將來實施這項工作,要明確部門、單位及工作人員的職責分工,便於工作的有效落實。同時,要建立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園區建設與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加快園區建設進度,保障園區暢通高效運行。

4、要開闢切實有效的投資渠道。從我縣的實際出發,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要建立政府、企業、項目配套等多方共同參與的資金籌措體系,保障園區的順利開發建設。一是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協調籌措園區建設資金,保證園區基礎公用設施的建設;二是通過以土地置換、資金扶持等方式,積極引導各入園企業參與道路燈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積極申報爭取園區建設扶持配套資金;四是積極爭取中省市關於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的財政扶持資金或財政貼息貸款。

5、要出台更加完善的優惠政策。工業園區要按照“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標準服務”的原則,重在服務和協調,只要是承諾的事情,就要一定辦到、辦好。要學習借鑑其它縣區好的經驗和做法,實行投資企業跟蹤服務機制,理順審批工作流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積極幫助入園企業解決投資前和投資後遇到的各種問題,真正達到“親商、安商、富商”的目的。

6、要協調好工業園區建設佔用土地的羣眾的關係。我縣工業園區約佔地面積較大,涉及的土地較多,必須處理好園區與村組之間、園區與農户之間的關係協調,要提前考慮可能涉及到羣眾利益的佔地、搬遷等具體問題,並積極穩妥解決,確保縣內外投資企業能夠順利入園。為經濟發展注入一定的活力。

加快農村產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強力推進兩區同建 實現興農富民強縣

——關於加快農村社區、產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去年下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各級會議精神和文件要求,圍繞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推進城鎮化進程、破解土地制約瓶頸等一系列問題,把“兩區同建”作為加快城鎮化建設“突破一點、帶活全局”的關鍵舉措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現實捷徑,作出了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兩區同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並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全縣上下已掀起了“兩區同建”工作的熱潮、形成了濃厚氛圍。

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建設事關當前、受益長遠,將強力推動xxx實現興農富民強縣。“兩區同建”工作的調查研究,對於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大戰略”的順利實施意義重大。我們按照“摸清情況、分析問題、提出建議”的要求,經過近期的調查研究,形成本報告,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現報告如下:

一、兩區同建的內涵和意義

兩區同建是指通過農村居住社區和產業園區同步建設,推動農民集中居住和農村經濟集約發展,促進農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兩個轉變”,從而實現農村管理模式、農民生活方式和農業規模經營三大變革,加快推進全縣城鎮化建設進程,最終構建起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兩區同建是我縣提速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建設美麗xxx的創新性實踐,是把宏偉目標、上級要求與實際行動有機結合的產物。通過農村社區建設,可以完善農村社區配套,豐富公共服務內容,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讓農村人口向社區集中,社區人口規模、密度不斷增加,農民轉變為市民。通過產業園區建設,可以讓農業生產向園區集中,工業項目、農產品物流向產業園區安排,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非農產業從業人員、產值比重不斷增加;可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繁榮,加快形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讓農民不僅住上新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真正享受到富裕體面的新生活。同時,通過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建設還能讓城市生活方式、現代文明、基礎設施等向農村延伸,最終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均等化。

二、我縣兩區同建工作的基本情況

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兩區同建工作,於去年11月23日,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兩區同建工作領導小組,在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兩區同建指揮部及各鎮街、園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搶抓國家、省市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大機遇,把城鎮化作為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最大潛力和動力,按照“一年見成效、二年上台階、三年大變樣、五年廣覆蓋”的工作目標,和“產業向城鎮和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社區有序轉移”的整體思路,堅定不移加快實施產業園區、農村社區“兩區同建”戰略。目前,兩區同建各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有部分羣眾已經感受到這項工作帶來的實惠。

根據規劃,我縣的632個行政村,將合併建設67處社區;同時,將在全縣建設產業園區78處,其中工業園區23處、景區2處、物流園區8處、農業園區45處。xx年計劃完成31個產業園區和28個農村社區建設任務,力爭創造3——5處全市新農村社區建設示範點,實現農民職業化、居住社區化、生活市民化,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三化”並進、同步提升的發展之路。到xx年,基本達到全縣人口社區化廣覆蓋,基本建成產業生態高效、環境優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麗xxx”。

(一)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xx年各鎮街規劃建設社區共20個,其中新建6個,續建14個,到目前為止,已啟動建設15個,還有5個尚未啟動,啟動率僅為75%。其中,工作進展較快的有司馬、卜集、馬廟、興隆等鎮。司馬鎮領導重視,強化項目包保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成效顯著,老李寨社區3棟居民樓現已建至第五層,4棟居民樓建至第四層,3棟老年房已完成主體工程,正在進行內外牆粉刷,力爭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卜集鎮堅持“幹當頭,爭為先”,明確工作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卜集社區一期回遷工作已基本完成;卜集社區二期的兩棟居民樓目前已完成二層主體,百姓大舞台已建好,1000平方米的社區服務中心項目正在進行二層主體建設。馬廟鎮金谷社區已完成2棟住宅樓的內外牆粉刷,同時做了廣場、綠化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以更好地滿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興隆鎮大力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強力推動農村社區建設,今年啟動了總投資2.1億元,佔地170餘畝的興隆社區二期項目,着力提升集鎮駐地人氣,提升小城鎮建設品位。

(二)產業園區建設情況

1、三大工業園區

縣經濟開發區、濟寧化工區和食品園區,這三大工業園區目前區域範圍、產業方向、空間佈局等已經明晰,區內道路、供排水、管廊管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健全,均已具備承載大項目的能力。

開發區自xx年成立以來,特別是最近兩年,圍繞建設“省級一流的百億園區”的目標,大力實施招大引強,持續開展項目攻堅。目前,區內規模以上企業已達25家。xx年,規模工業銷售收入、利税分別完成75.2億元、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0%、72%;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22億元,同比增長91.1%。濟寧化學工業開發區緊緊圍繞“高端化工、國內一流、千億元產業、循環經濟示範區”的發展目標,持續加大基礎設施配套、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工作力度,重點培育煤化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等四大產業集羣。目前12平方公里的起步區達到了“九通一平”; 總投資51.7億元的濟礦民生煤化、熱電聯產一期工程運營正常;總投資16億元的陽光顏料、科藍化工等項目已試生產;總投資51億元的凱賽生物、52億元的盈德氣體、38億元的黑貓炭黑和天賽化工、力德嘉新材料、新戊二醇等項目正加緊建設;總投資120億元的青島博爾瑪、石墨烯、針狀焦等一批高大外項目已簽約落地,總投資近100億元的煤制乙二醇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濟寧食品工業開發區作為濟寧市打造千億級食品產業的重要基地。目前,中紡集團、雨潤集團、北京稻香村、新加坡翱蘭集團等36家知名企業,源治阿膠、美國益寶生物等7家生物科技企業已經入駐,遼寧大好大、貴陽老乾媽、杭州娃哈哈等知名企業已達成入園意向。

2、各鎮街產業園區

目前我縣重點推進的xxx街道金南產業園、高河街道金東產業園、馬廟鎮金西產業園、雞黍鎮金馬產業園、王丕鎮康橋產業園等鎮街園區規劃方案已經完成,徵地拆遷、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推進,並積極招引有實力、上規模的企業入駐產業園區。

恆昌鋼構、百事特食品、九鼎紡織等十餘家規模企業已入駐馬廟金西產業園區。化雨的現代農業示範區內金綠迪二期項目開始建設,食用菌繁育中心設備正在採購、錦繡紡織項目設備開始安裝。王丕鎮繼續完善有機蔬菜種植計劃,推進李樓村生態循環農業200畝起步區建設,着力打造生態農業示範園。高河的千畝生態畜禽養殖示範園,依據現有路網布局,目前已建成200畝的養殖區,初見規模效應,現正在積極吸引大型養殖户入小區養殖。羊山工業園已落地的3家企業,正在進行圍牆建設及廠區地面平整。雞黍鎮金馬產業園區內盛輝電動車、永盛木業、方能電動車等8家企業已投產運營;凱美娜建材、福運面業、安馳電動車配件、長城農貿、濟聯建材等5家企業正在加緊建設。投資900萬元、面積8000畝的卜集高效農業產業園區主要道路、排水溝渠土方工程已於xx年3月完成,綠化工程於4月完成,目前正在進行道路硬化和橋涵建設。

(三)三大新城建設情況

金北新城:總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設計容納人口約7萬人,控制範圍以大義為節點,北至南謝線,東至北大溜河,南至莫橋,以105國道以西為發展主方向,南謝線北側控制發展,涉及胡集、羊山、卜集等三個鄉鎮。目前,代北、代南等5個村、1503户、23萬平方米的房屋徵收工作一次性完成;“三縱三橫”骨幹路網正加快建設;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回遷安置社區已全面開工,社區服務大樓、醫院、學校等配套設施將陸續啟動建設。計劃2至3年形成集聚規模,建成生態宜居、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發展次中心、市級示範鎮、省級百強鎮、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綜合配套區。

健康新城:位於我縣城區東部規劃建設面積11平方公里、設計容納人口10萬人,正按照“健康動城、靈秀水城、活力之區、魅力之都”的城市定位,秉承“樹精品意識、建精品工程、築精品城市、創精品事業”的發展理念,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強力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健康新城16個單體項目中的奧體中心、住建大廈及住建佳苑、蒜都傳媒大廈、社會福利中心、奧體商務中心和金東花園等10個項目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當中。xx年實施的“三縱三橫”路網工程中有金珠路、開元大道、南外環、萊河濱河路、太康路、奧體大道5條道路正在緊張進行施工。

生態新城:規劃用地面積約17.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4.4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人,東起金曼克大道,西至金沙路,南起南外環,北抵新萬福河。目前,生態新城城市設計暨控制性詳細規劃已委託北京土人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並完成初稿,按照合同約定第二批設計費85.5萬元不能及時到位,規劃設計被凍結,影響了新城建設整體進度。經濟開發區科技創新中心、福德大廈、山東金誠大廈正在辦理審批手續、規劃或選址;金興路升級改造、金沙路北延正在施工建設,金沙路南延計劃下半年開工;李海村、三裏堂、小侯莊的拆遷、場地清理工作已完成;邁源商業街、四星酒店、商城(金沙路西側金源大道北段商業街)項目設計方案的審查及報批已完成,目前該方案正在優化中。

三、兩區同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縣的兩區同建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但是工作推進中也存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社區建設方面的問題

1、鎮街對社區建設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較差。個別鎮街沒有把社區建設工作作為戰略任務、民生工作來抓,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着過去欠帳沒解決,不能再有新欠帳的思想;還存在着沒錢不能辦、羣眾上樓難、事務性工作多時間精力有限等畏難發愁、疲憊厭戰、應付了事的思想;還存在着怕出力、怕操心、怕欠帳、怕麻煩的思想。2、工作推進慢、成效不明顯。無論是在拆遷規模、建設速度、時間跨度,還是在推進力度上,與領導的要求和組織目標差距都非常大。到目前為止,個別鎮街的社區建設還未啟動,就是啟動建設的鎮街,有的也嚴重滯後於年初上報的時間節點;同時,納入土地增減掛鈎項目的村莊拆遷進展緩慢,如再不加大工作力度,不僅影響增減掛鈎項目的驗收,影響置換土地指標的使用,還會使即定的建設規劃很難付諸實施。3、資金短缺瓶頸未突破、籌集不到位。由於縣財政增減掛鈎項目20萬元/畝的資金未及時完全撥付到位,加之多數鎮街社區的建築商實力不強,鎮街又沒有能力墊付建設資金,再加上近期建築材料價格和人工費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致使鎮街社區建設面臨着資金缺乏的問題,是嚴重影響了建設進度的客觀原因和主要原因。在工作中確實存在着個別鎮街出的力多、操的心多、付出的多、貢獻的多卻也欠的帳多、作的難多的現實問題。4、社區規劃不到位、配套設施不健全。目前,我縣已建成的鎮街社區普遍存在着規劃不科學、標準不高、品質不精、配套不健全等問題。規劃標準低,致使剛剛建成就已經落後了;個別社區只注重建設居民住房,不注重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基層組織辦公場所、警務室、衞生室、超市、健身廣場等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不健全,給羣眾帶來服務管理及生活的不便;個別社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羣眾感覺居住很不方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羣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造成部分羣眾不願搬遷。5、農民進入社區生活成本增加。調研發現,許多農民反映農村社區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雖然生活環境好了,但是生活成本提高了,生產不方便,習慣也難以改變。部分農民反映,以前部分蔬菜瓜果都可以在庭院裏自己種,現在什麼都要到市場去買,增加的費用主要是蔬菜瓜果、禽蛋等基本生活支出以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開支。而且許多農民反映,社區建成後,離自己的耕地較遠,農具、糧食等也不方便存放,生活上還不太適應,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習慣於原來獨門獨院的生活。

(二)產業園區發展方面的問題

1、三大工業園區。縣經濟開發區、化工區和食品園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單體項目建設進展慢、項目投資強度低、企業缺乏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企業家特別是本土企業家思想不解放、部分企業不能開足馬力進行正常生產等問題。在單體項目建設方面,三大工業園區目前已經具備了承接項目的能力,但是真正入園的大項目、好項目還不多,能形成良好税收的項目更少,從綜合治税方面反饋的信息顯示:今年1——4月份,三大工業園內有的企業税收只有幾萬元、十幾萬元,三四家企業加起來的税收還不如一個飯店交的税多。在項目投資強度方面,園區內有的企業佔地面積大、而生產車間面積太小,甚至所有車間的面積加起來還不如企業的院子大,這就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在生產運營方面,園區內能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的企業還不多,有的蒜製品企業一年正常生產運營的時間只有四五個月。在企業管理方面,一些企業家、特別是本土企業家思想還不夠解放,“有車坐、有飯吃、有酒喝就行”這種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思想依然存在,能夠聘請高級管理人才、制定企業遠景發展規劃的企業很少。2、各鎮街產業園區。金東、金西、金南、金馬、康橋這5個重點推進的產業園區以及其他鎮街產業園區由於受資金和土地指標等因素制約,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方面相對滯後,對社區建設的支撐力和農民羣眾增收的帶動力還不夠。除此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人才。各鎮街負責產業園區建設的幹部,真正懂行不多,有的幹部甚至對項目入園的審批程序、各項指標的控制等不清楚、不瞭解,對招商引資方面我縣的優勢和優惠政策不熟悉,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園區的建設與發展。

(三)三大新城建設方面的問題

健康新城、生態新城和金北新城在規劃、定位上各有特色,各項工程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問題。具體表現在:認識不足,推進不力,部分項目建設落後時間節點;個別項目、工程因資金、手續辦理、遷佔不及時等因素制約,影響了建設進度;融資不足,各管委會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機制和自我造血的功能還沒有形成。

四、推進兩區同建工作的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努力推進兩區同建工作邁上新台階、再上新水平。任何工作的落後都是思想認識落後的體現,只要思想認識上去了,工作熱情激情就上去了,辦法措施也就有了。實際上,不管是農村社區建設還是產業園區建設,都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項工作上級有要求、羣眾有期盼、跨越發展有需求,既是經濟工作、又民生工作、更是政治任務,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工作,要樹立“克難攻堅、迎難而上、敢打必勝、奮發有為”的信念,凝聚幹勁,自我加壓,以更大的力度和氣魄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決不能等閒視之。

(二)兩區同建關鍵在“同”。建設社區不但是讓農民羣眾住上好房子,還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廣大農民搬進新居後要住得好、幸福指數高,必須能夠穩定就業並有持續的收入來源,這就需要產業園區的同步建設作支撐,沒有配套的產業園區,新建社區就會形成新的“空心村”。因此,兩區同建工作必須堅持農村社區與產業園區建設同步規劃、同步發展。依託產業建園區、圍繞園區建社區,做到安居與富民齊頭並進。

(三)頂層規劃設計、強化為民意識,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和產業園區建設。樹立“先規劃後建設”的理念,高標準規劃、嚴要求建設,真正做到用心去做、超前考慮,堅決杜絕低水平重複建設。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特別是社區建設要充分徵求羣眾意見,確定社區選址、户型設計,做好拆遷安置入户調查、成本核算、房屋價值評估等工作,簽定拆遷安置合同,確定施工隊伍,完備開工手續;工程建設期間,先做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社區綜合活動場所、衞生室、幼兒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再組織項目竣工驗收,讓村民住上放心房,為羣眾創造便利、舒適的居住環境。園區建設應依託當地傳統、資源、區位和現有的產業優勢等,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

(四)多措並舉解決錢從哪裏來?人往哪裏去?民生怎麼辦的問題。實踐證明,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是做好兩區同建工作的關鍵所在。錢從哪裏來?1、縣財政增減掛鈎項目20萬元/畝的資金建議及時撥付。2、進一步加大上級政策性資金和銀行信貸資金的爭取力度,創造性地開展專項資金爭取工作,用足用盡政策性和金融資金。3、將現有涉農資金集中打捆整合使用,向社區和產業園區建設傾斜。4、通過市場化運作籌集建設資金。除了現有的招引有實力的企業墊資建設鎮街社區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用其它地塊土地出讓金支付企業墊資外;公共服務設施中的幼兒園、商業超市、醫療服務設施、網絡通信設施、公交站點等,也可以通過市場化運作,由經營業主投資建設。5、號召社會各界,尤其是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和在外成功老鄉進行幫扶,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人往哪裏去?1、每個社區附近的產業園區吸納社區羣眾就地就業。2、通過建設用地指標飄移到工業集聚區,用於哪個企業發展,必須吸納當地羣眾到企業打工。3、社區服務業要全部使用社區羣眾。4、通過土地流轉,農業公司和農業合作社要吸納部分羣眾作為農業產業工人,在公司從事農業生產。5、結合我縣全民創業政策,鼓勵社區居民自主創業增加收入。民生怎麼辦?1、通過務工薪金、土地流轉租金、入股股金和惠農補貼等方式,千方百計提高羣眾收入。2、為入住新型農村社區的羣眾辦理集體土地房產證,責任田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切實維護羣眾的產權,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其中房產證允許在本縣範圍內交易、轉讓、互換、抵押、繼承。3、通過組織體系創新、管理機制創新、服務方式創新等,為羣眾提供更加貼心、優質、高效的服務。4、全面做好羣眾的養老、醫療、失業、低保等社會保障工作。

(五)成立鎮街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創新農村土地經營方式,搭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平台,健全農村土地流轉信息服務網絡。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大户、農民合作社、壯大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民;通過大規模的土地流轉,讓“想種田的有田種、不想種田的有人種”,從而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合作化、產業化、職業化。

(六)進一步加大對兩區同建工作人員和企業家隊伍的培訓力度、提升他們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和自身素質。建議由縣委黨校牽頭負責對我縣特別是各鎮街負責兩區同建工作的同志進行定期不定期培訓;大工業運行指揮部及中小企業局等部門負責,挑選部分思想解放、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企業家、特別是本土企業家通過外出參觀、專題講座、高校進修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為企業下步的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七)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兩區同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整合各方力量,強化要素保障,積極穩妥推進。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協調、密切配合,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強化督導、嚴格考核,強力推進兩區同建、實現興農富民強縣。

xxx縣決策諮詢中心

xx年12月

關於加快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

遵照縣委的部署,結合審議縣政府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報告的需要,7月上旬,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員對縣工業園區的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並於7月下旬前往璧山、榮昌、忠縣等地考察學習。現將調研考察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工業園區建設現狀

自20xx年1月縣工業園區批准設立以來,特別是xx年3月園區管委會成立以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並強力推進園區建設,制定出台了《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促進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園區為載體帶動全縣工業投入大幅增長,多年來“工業強縣”的口號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園區管委會等縣鄉有關部門克服困難,忘我工作,實現園區徵地拆遷、場平基建、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同步快速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是園區徵地拆遷較為順利。南賓工業園區1.89平方公里啟動區徵地基本結束,完成徵地2080畝;簽訂房屋拆遷協議214户,佔應拆房屋239户的 89.5%。拓展區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實物勘測等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快。啟動區現已完成基建投資1.96億元,竣工場平工程12個,園區內道路、電力、通訊、供排水等設施基本達到企業入駐需求;1.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樓已面向社會招商;3.5萬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萬平方米。

三是入園企業漸成規模。現已累計入園企業35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8億元,建成廠房11.7萬平方米(其中南賓工業園區入園企業24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4億元)。園區投產企業20家,解決就業1000餘人。在建企業11家,主要包括電解鋅、沃特礦業、火電、複合肥、氧化鐵、中藥飲片等項目。待建企業4家,其中升達地板即將開工建設。

四是“一區三園”協調推進。除南賓工業園外,西沱臨港工業園、龍潭有色金屬園均有較大項目落地,帶動全縣工業投入提速提檔。

二、我縣工業園區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一)認識尚未統一,配合不夠默契

(二)建設資金斷鏈,園區運行受阻

(三)土地指標緊張,項目推進困難

(四)區位劣勢明顯,引資到位較少

(五)體制機制不順,辦事效率不高

三、對發展我縣工業園區的建議

(一)統一認識,形成搶抓機遇大辦園區的強大合力

縱觀世界各國和我國沿海地區,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由於歷史及區位的原因,我縣傳統農業至今仍佔相當大的比重,農業產業獲得了幾個全國第一,但並沒有改變民貧縣窮的面貌。同時,第三產業在我縣尚處於培育起步階段,多年強力推進的特色旅遊業仍然舉步維艱。要想加快發展,唯一的出路還是工業。發展工業如果繼續走“村村點火、户户冒煙”的老路,既浪費資源又破壞環境,量小質弱,無法抵禦市場風險。唯有發揮園區“要素集聚、產業集羣、服務集成”的優勢,才能走通走活“工業強縣”之路。

在新一輪的產業大轉移中,沿海發達地區加工貿易企業向內地梯度轉移、主城“退二進三”企業向“兩翼”轉移;同時,市委三屆三次全委會和全市半年經濟工作會提出了許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於區縣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為我縣園區建設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但企業梯度轉移不可能持續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門,如果不主動承接相當數量且形成產業鏈的轉移企業,不主動爭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級部門的支持,我們就會坐失良機,石柱的發展就會滯後。當前,至關重要的是要在全縣上下強化“工業強縣”意識,堅定“以園興工”信念,以“先幹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作結論”的創新精神,全力打造園區,為石柱工業經濟的興起打下堅實基礎。建議在全縣開展“工業強縣”大討論活動,統一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為園區建設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業,石柱的難點在工業,再難也要辦工業”的共識。

(二)解放思想,突破陳規實現園區跨越式發展

“思想大解放,園區大發展”,園區建設的規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決於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現在敢不敢於突破陳規舊習,開拓創新。只有敢闖、敢幹、敢試,敢於突破“條條”、“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園區發展。常委會考察所到區縣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

一是要敢於讓利企業。一些同志擔心我縣入園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是不是過多,4萬元甚至1萬元一畝的地價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費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區位條件比我們好的地方都有實行零地價和零收費的。璧山縣與中國奧康集團聯合打造西部鞋都,奧康集團用地2200多畝,位置緊靠璧山縣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後每畝土地出讓金為3000元,而奧康年創税只有1000多萬元,按當時璧山縣城的商業用地拍賣價折算,用奧康的税收去償還土地價款,需要3xx年的時間才能平衡。但在奧康集團的引領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國已有較大影響,整個鞋業年創税7000多萬元,100多家企業用工1萬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資超過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奧康的成功,使市內外企業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資環境。目前,長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處渝西的榮昌則出台了入園企業不收取縣級行政事業費的“零收費”制,吸引大批企業到榮投資,20xx年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渝西地區排名第二。璧山、榮昌的快速發展除區位比我們好之外,敢於讓利企業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於舉債建設。我市工業基礎較好的區縣大都靠舉債建設,涪陵區欠債20多億元,渝中區欠債30多億元。市委在《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業經濟工作會等各種會議場合,都提出要幫助渝東北、渝東南各區縣融資建設工業園區,其實質也是幫助區縣貸款。我們應敢於舉債建設園區,從中長期貸款入手,力爭多融貸資金,儘快用於園區“七通一平”建設。現在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如果大規模舉債,園區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資,實現平衡。經縣園區管委會測算,啟動區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資金35000萬元,到20xx年實現最大規模後每平方公里產出25億元,按此計算的投資回報期限為xx年。據瞭解,投資回報的平衡點在上海為xx年左右,重慶則相對長一些,璧山、榮昌等基礎較好的地方為xx年左右。這樣的投資平衡測算是指園區靠税收等直接收入與投入之間相比較得出的結論,常委會考察所到的區縣都認為不能這樣算,還必須算園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的經濟效益。南賓工業園區除了税收,它還能有效擴大縣城規模;有效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帶動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民增收;有效擴大就業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降低城鎮失業率等,所帶來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於儲地用地。要承接大項目或產業集羣項目,就必須加大園區土地徵用和整治儲備,完善好基礎設施,築巢引鳳,使前來考察的企業願意投資。璧山、榮昌等區縣除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外,還解放思想敢於用地。榮昌縣今年計劃用地4000畝,上半年爭取到位指標1000畝,實際徵地拆遷8000畝。他們的體會是,只要做好了羣眾工作,安置好拆遷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於創新機制。目前,阻礙區縣園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還很多。要實現園區快速發展,不打破障礙、創新機制顯然不行。在企業審批方面,榮昌實行了“授權”辦理,在園區內設立了四個職能分局,一個辦證服務大廳,每年各職能部門將一部分審批序號留給園區,由園區自行在服務大廳一次性辦結,不用再跑到各局審批。只要企業基本要件齊全,他們可以一天內辦結,儘管如此,他們認為還不夠快,在浙江崑山等沿海地區,只要企業達到“三符合”(符合產業結構、符合規劃、符合環保要求),就可以先幹再逐步完善手續。此外,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費制”、土地指標先用後爭取等等做法,都無不與他們靈活創新的體制機制有關。

(三)拓寬渠道,集中各種資金投入園區建設

除了縣財政先期投入3000萬元用於場平外,我縣園區建設主要依靠融資,縣政府作為投資主體,對融資部分承擔了相當的債務風險。如按目前的運行模式,要大力發展園區,就必須大幅度提高舉債數額,所帶來的風險較之渝西的區縣會更高。因為我們的用地條件差(山地多、平壩少),徵地拆遷加整治成本每畝需21萬元左右,加上水電氣訊等投資,每平方公里在3億元以上。南賓工業園區8平方公里拓展區,須在短時期內融資20多億元,這是我縣財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我縣也不能提供相應的擔保資產。因此,必須拓寬投資渠道,增強融資能力。在拓寬投資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鑑璧山、榮昌、忠縣的經驗,責成縣級部門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用於園區建設:水務部門運用城鎮供水工程等項目資金投入園區解決供水問題,交通部門爭取路網建設資金解決園區道路建設問題,市政部門爭取市政設施建設資金解決園區內道路硬化油化問題等等。二是按縣委〔20xx〕34號文件規定,天然氣、電力、通訊等公用事業部門,要從企業增量擴容的需要考慮,積極鋪設園區管網,以減輕園區“七通一平”的建設資金壓力,降低政府的負債風險。三是在拓展區內規劃30%左右的綜合用地,實行招標拍賣,“以商補工”收回資金緩解融資壓力。在增強融資能力方面,關鍵是做大現有資產存量。建議在縣城規劃區內盡力多徵多儲國有土地資源,以儲備的城鎮國有土地進行融資,提高承接吸納貸款的能力。

(四)轉變觀念,積極爭取用地指標滿足園區建設需要

目前,我縣無論是發展工業園區,還是城鎮擴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標。而國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閘門,對基層用地設置了很高的門檻。沿海發達地區和我市較發達區縣,在上世紀末就認識到土地對於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意義,囤積了不少可供開發的土地。我縣長期以來強調“管好土地”而忽視了“用好土地”,結果導致我縣土地儲備嚴重不足,成為制約園區發展的主要瓶頸。市委三屆三次會議明確提出幫助渝東北、渝東南的16個區縣建立特色工業園區,同時近幾年我縣運用市上批准實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幾千畝的土地利用指標,從實現佔補平衡角度講,我縣也應適當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標。因此,採取多種形式,策劃包裝好項目,爭取更多的用地指標是政府各部門,特別是國土部門的重要任務。建議我縣每年為下一年儲備可用土地指標xx畝以上,以保證園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五)創新機制,調整完善園區管委會職能職責和辦事程序

一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運作模式。對園區“企業運作、封閉運行、獨立核算、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運行模式作出調整,使之適應新形勢下多元化投入資金、多主體開展建設的需要。二是適當調整園區管委會管理職能。建議對園區鬆綁減壓,不再承擔招商引資任務,徵地拆遷主要交由園區所在鄉鎮和縣國土部門負責,水電氣訊等公益事業和交通等基礎設施交相關部門負責。同時,強化園區審批服務職能,使之更好服務入園企業。三是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實行縣級行政事業性費用“零收費”制度,上級部門收取部分由縣財政上繳,中介收費採取中介單位由園區推薦,企業自主選擇並承擔費用,園區代辦的方式進行。四是調整企業審批辦證程序。可以借鑑榮昌的做法,實行授權委託、集中辦證,由職能部門留出部分審批文號直接授權園區辦理。或者借鑑忠縣的做法實行限時辦結,不能因為部門的原因貽誤建設進度和入園企業的生產經營。五是完善拆遷安置機制。可在城區較好位置統建居民小區,完善服務功能,最大限度滿足拆遷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對個別阻礙建設的釘子户依法實行強拆。

(六)嚴格管理,維護園區良好建設秩序

一是擬定入園企業基本條件標準。入園企業必須數質並舉,注重環保和社會效益。引進項目要結合本地資源,突出特色、優勢和重點,堅持“四不要”,即無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實力弱的不要,勞動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強園區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業園區土地管理辦法》,對不按協議投資投產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園企業退出機制。設立規範的退出標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糾紛。四是加強園區審計監督。責成審計部門按期審計園區資金使用情況,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確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任務以利考核。如國土部門應爭取到位的用地指標,規劃部門應完成的園區規劃面積和項目,交通、水務、市政等部門投入園區的爭資立項任務等等,都應在相關部門的年初目標任務中加以明確,年底嚴格考核兑現。

(七)加強領導,健全園區決策議事機制

一是成立由縣上主要領導負責的高層次議事決策機構,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研究決定園區建設的重大事項,制定解決疑難問題的硬性措施,明確部門和單位為園區建設排憂解難的任務。二是建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一個月召開一次的園區工作協調會制度,負責園區工作的具體協調和事務辦理。三是建立園區企業主與服務機構負責人的對話制度,不定期聽取企業的工作建議、意見,現場解決有關問題。

【第14篇】關於進一步優化工業園區發展環境的調研報告

一、工業園區發展環境現狀

(一)園區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貴溪工業園區、餘江工業園區已發展為省級重點工業園區,尤其是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更名為鷹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功爭創了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中國銅產業基地、中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鷹潭市現代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金字品牌。

(二)基礎設施配套日趨完善。建設資金投入累計超20億元,建成道路約50公里,建成區“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基本完成,水電供應能滿足企業需求,銀行、通訊、商住小區、學校、衞生院以及各類商業網點等配套設施日漸完善,工業園區正由框架型建設向功能性建設轉變。

(三)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入園。引進了興業、宏磊、紅旗、光寶、萬寶至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銅加工企業,美的貴雅、貴光科技、陽光照明等節能環保企業,大道乾坤、龍虎山生態運動養生園、“碧海藍天”等旅遊商貿企業,以及眼鏡、微型元件等傳統產業,為引領產業集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政務環境進一步優化。市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創建最優發展環境的決定>;的通知》,從創優政務服務環境、市場和經營環境、創新創業成長環境、法制和社會環境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安排。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全面完成,推行了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期辦結制等制度。我市xx年被評為首批浙商(省外)最佳投資城市,xx年被評為浙商重點推薦投資城市。

二、工業園區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一)園區發展硬環境尚難適應創新超越發展的要求

產業佈局科學性不強。園區區域分佈多、散、小。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有白露片、龍崗片,餘江有鄧埠片、中童片、錦江片、洪湖片、潢溪片,貴溪有羅河片、銅產業循環基地等。產業類別方面過於注重引進工業企業,而對其配套的服務設施、第三產業有所偏略。產業佈局沒有形成符合實際的詳細規劃,存在企業選地入園的隨意性。

園區基礎建設投入不足。建園初期建設資金由各級財政先期投入,之後通過銀行貸款等多種融資渠道籌措,以致園區從一開始建設水平普遍偏低,推進速度緩慢。目前,園區的土地徵用補償、七通一平、綠化等所需資金缺口較大。

(二)園區承接產業集聚的優勢不強

入園企業體量小,引領效應差。目前,全市工業園區入駐企業超600家,但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入園企業中,世界500強或與世界500強合作的企業2家,國內500強企業2家,行業龍頭企業12家,企業產品在規模效應、創税能力等方面帶動能力不強。

生產鏈條普遍偏短,聚集度低。上下游產業關聯度偏低,普遍沒有自發形成專業化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既競爭又協作的網絡關係,企業間集羣的特點和區域產業整體功能沒有充分體現。

產業多低端,對外影響力有限。入園企業大都是以勞動密集型和中低層次技術為主的傳統加工型企業,項目整體檔次不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普遍偏低。

(三)園區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土地供應緊。土地報批指標少,平整場地工期長,供地難以滿足落户企業需要。

融資難度大。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由xx年的14.5%提高到目前的21%,中小企業從銀行融資越來越難;金融機構貸款項目審批權限上收,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還舊借新時差拉長;獲批開展擔保業務的8家擔保公司僅有2家正常開展擔保業務。

生產成本高。銀行利率不斷上調,目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達到6.5%,加上上浮的30%—40%,企業財務成本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上調,物價上漲,成本增加;再生資源行業税收政策的調整,對部分企業影響很大。

科技支撐弱。科技興園步伐不快,為企業培養創新人才和技術人才不多,招才引智營造創新創業的成長環境氛圍不濃厚;科技經費不足,扶持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更是有限;企業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不足,全市沒有一個科技成果孵化和轉化基地,多數企業沒有研發機構,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

招工留工難。用工結構性矛盾突出,技術工人缺乏;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時對年齡、性別等方面要求高;企業工作條件差,業餘生活單調枯燥,員工流失常年居高不下。

政務服務弱。有企業反映政務服務有弱化趨勢,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時有發生。

三、優化工業園區發展環境的對策

(一)開啟城園一體化進程,高起點規劃調整工業園區發展佈局

儘快編制城園一體化規劃。以超越發展的理念,按照城園一體化要求,高起點編制工業新城總體規劃、產業佈局規劃、城市建設規劃,使之從形態開發轉向功能開發,從單一注重經濟指標轉向全面提高競爭力,提高環境綜合優勢,實現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市化有機融合。

加速工業園區的整合提升。按照地域相近、產業關聯等原則,逐步將工業園區加以整合,最終形成若干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業園區。借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機遇,提升鷹潭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承載力,實現由工業園區向產業新城的轉變。大力支持貴溪工業園區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支持餘江工業園區打造獨具特色的產業聚集區。

(二)加快工業園區平台建設,為推動工業新城發展提供優良環境

多渠道籌集工業園區建設資金。各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於園區貸款貼息。各工業園區要建立土地收儲中心收儲園區內土地,從土地出讓金中提取20%用於園區滾動開發建設。積極吸納民間資本,實行風險資本、銀行資本和社會資本聯動,逐步實現由依靠政府投入轉向自我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統籌推進園區生活服務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教育、文化、體育、衞生、醫療、金融、餐飲、娛樂、治安等配套設施,使員工真正實現工作在園區、居住在小區、生活在社區。

加速搭建企業生產經營服務平台。加快園區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步伐,加大出口加工區、國家級高新區、台商創業園、銅期貨交割庫等開放平台的申報力度,全力推進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中國銅產業基地、中國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國家銅冶煉及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銅及銅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及各園區綜合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園區供電設施的新建和擴容改造步伐。

(三)堅持招大引強聚羣發展戰略,大力優化產業集聚和升級的發展環境

實施“招強引優”,提升產業聚羣質量,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引進新上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兩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業配套水平。大力推進“綠色世界銅都”建設,加快銅精深加工產業基地、水工業基地、節能照明基地、led原料基地、生物醫藥基地建設速度,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眼鏡等傳統產業。

加速發展以物流業為紐帶的生產性服務業,為產業集聚發展創造優越的服務環境。加快推進現代物流園、海關大樓、商檢大廈、保税物流園區等項目的實施,儘快打通寧波至貴溪“無水港”的海鐵聯運,逐步形成“大流通、大通關、大口岸”的格局。

大力發揮政策引領和科技推動作用,為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提供科技環境。加快市級產學研聯動平台和科技成果孵化器等創新服務平台建設,出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轉型升級的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企業對創新資源的市場配置能力。扶持一批優質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名牌。

(四)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進一步營造“便捷、高效、聯動、誠信”的服務環境和“寬鬆、靈活”的政策環境。繼續一年一個主題教育的好做法,凝聚優化發展環境共識。大力提升機關的政策執行能力和擔當能力,妥善處理髮展與環境保護、入園門檻提高與親商安商、落實既定政策與客商攀比優惠政策三大矛盾。積極鞏固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成果,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力爭實現xx年網上行政許可辦理率100%。完善和落實創優發展環境的長效機制,繼續推行企業安靜生產日和重大項目領導掛點幫扶制度。

進一步營造尊重、關心、愛護企業外來人員的濃厚氛圍。嚴格落實市政府關於對招商引資企業外來高管及務工人員實行優惠政策的意見,確保企業外來高管及務工人員在户籍、居住、子女入學和服役、教育培訓、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方面享受優惠,使我市成為外來人員宜居宜業的投資熱地。

進一步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一是優化融資環境。強化政銀企合作,推動各商業銀行給予企業融資傾斜政策;支持鷹潭農村商業銀行儘快完成組建,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服務業;做大市、縣兩級政府投資的擔保公司,同時鼓勵現有省金融辦准入的擔保公司擴大註冊資本金規模;借鑑寧波的“政府推動、銀保合作、保險機構共保”模式,開展貸款保證保險和貸款信用保險;鼓勵支持企業通過改制上市、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等直接渠道解決融資問題。二是提升用工服務水平。宣傳動員本市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拓展市外勞務招聘窗口,派出小分隊協助企業赴外地招工。引導企業通過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資待遇、保障合法權益等營造用人留人的良好環境。三是緩解建設供地困難。積極爭取將一些重大高新項目用地“擠進”國家、省統籌範圍;提高新建工業項目用地門檻;加大項目評估認定,確保符合產業導向的骨幹企業和重點項目用地落到實處;加大閒置土地處置力度,依法依規收回閒置土地。

進一步加大對損害發展環境行為的整治力度。一是加大監督力度,組織行政效能建設監督員、政風行風評議監督員對損害發展環境的行為實行全天候、多側面監督。二是健全投訴機制,對投訴舉報的效率低下、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行為,加大督查督辦力度。三是嚴格實施行政問責,嚴查效率低下、吃拿卡要等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慢作為行為。四是加大查處力度,認真查處在手續辦理、執法檢查、中介服務等方面損害發展環境的案件,嚴厲打擊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敲詐勒索投資者的行為。

【第15篇】區物流園區建設調研報告

現代物流業對服務城鄉經濟發展、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提升經濟社會效益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八大物流園區建設、推進我區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的決策部署,交通運輸廳黨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深入調研、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制訂了《寧夏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加快八大物流園區建設的具體措施,着力推進我區現代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在園區順利建設的同時也出現園區建設缺少統籌規劃、優惠政策缺乏等問題。

一、八大物流園區建設進展順利

(一)寧夏國際空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為國際貿易服務型物流園區。項目規劃總佔地面積5800畝,概算投資47億元。園區基礎設施概算投資4.8億元,目前已投資2.8億元,完成了5000畝徵地,實現通水、通電、通路,綜合辦公服務樓也將於今年5月完工並交付使用。寧夏郵翔國際物流快遞公司入園並完成了1.6萬平米監管倉、保税倉、國際快遞中心等建設,中國外運集團公司、馬來西亞物流公司、陝西國際貨運公司、寧夏艾伊莎(鑫中成)公司已與園區達成投資合作意向。

(二)銀川陸港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為綜合服務型物流中心。項目規劃總面積2400畝,概算總投資12.0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2億元,建成了園區口岸聯檢辦公樓、集裝箱堆場以及其它附屬設施,改造了海關、檢驗檢疫貨物暫扣庫和中轉庫等,設立了口岸辦事大廳。銀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中國外運集團公司達成共建銀川陸路口岸協議,將於4月底前組建成立銀川中外運陸港物流有限公司;相繼引進了寧夏儲備局、香港中盈投資有限公司、連雲港港口集團公司和寧夏供銷社等企業,投資建設園區內物資儲備庫、保税物流中心、集裝箱場站等項目。

(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區。功能定位為工業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目前,已完成了園區路基和給排水基礎建設,初步完成了市場調研報告,園區整體規劃和辦公輔樓的設計及園區內的場地平整、綠化工作也已全面展開。目前就煤化工下游產品營銷企業及鐵路貨運企業的入園有關問題與相關企業進行深度接洽。

(四)石嘴山惠農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為生產服務型物流園區。該項目以惠農陸路口岸為依託,核心區域佔地面積約1500畝,概算投資15億元,已完成1.4億元。目前,惠農陸路口岸已封關運營,為口岸提供相關服務的鐵路、銀行、保險、船代、貨代等相關單位已落實。中海集團等船運公司已經進駐,園區與天津港集團合資成立了寧津國際物流公司,正在協調中郵等物流公司進駐並開展業務。

(五)中衞迎水橋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為綜合服務型物流中心。項目規劃佔地xx畝,概算總投資7億元。寧夏昊豐偉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已投資2700萬元,完成了聯網項目建設前期調研與論證、園區規劃設計和可研報告編制、鐵路專用線規劃設計和項目報批以及其它申報審批工作,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工作現已全面展開。

(六)海原新區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為貨運服務型物流中心,分為物流中心、農貿市場和民族商貿城三個部分。園區總佔地面積663畝,概算總投資1.8億元。寧夏李旺汽車貿易公司已投資8200萬元,建成了園區三通一平,部分庫房、營業房、營銷中心、交易大廳等工程。

(七)寧夏交通物流園區。功能定位為綜合服務型物流中心。項目規劃佔地400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規劃佔地xx畝,投資8億元,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寧夏交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已完成企業註冊,全面開展物流園區的前期準備工作,正在辦理園區一期xx年 1000畝用地審批手續,計劃xx年開始建設,xx年投入運營。

(八)永寧西部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功能定位為大型現代化多功能商貿物流中心。園區總體規劃佔地5410畝,概算投資90.75億元,xx年計劃投資34.85億元。目前,園區內寧夏樂叢北方國際傢俬城、寧夏北方國際建材商貿物流園、中國萬商汽車城、寧夏永寧四季鮮果品蔬菜綜合批發市場、寧夏望遠現代金屬物流園、寧夏路豐建材物流園、寧夏望遠商貿物流園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物流園區缺少統籌規劃。目前,首府銀川東有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園區、南有永寧西部商貿物流園區、西有銀川陸港物流中心、北有交通物流園區,空中有寧夏空港物流中心,形成了東南西北四足鼎立、空中接應的立體物流格局。但這五大物流園區覆蓋半徑和區域效應缺乏統籌規劃,且市場定位、功能定位存在交叉現象。一旦建成並投入運營,將出現都“吃不飽”的現象。

(二)物流園區建設優惠政策缺乏。《寧夏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已於去年8月發佈實施,由於物流業涉及部門多,溝通協調難度大,規劃執行進展緩慢。比如物流政策法規不完善,影響物流發展的土地、税收、融資等優惠政策沒有落實,園區軟環境建設滯後,對入園物流企業缺乏吸引力。

(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目前,我區物流園區及物流企業存在信息化水平低、局域網建設不規範、信息技術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為全社會提供各方面物流信息資訊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還沒有建立起來。

(四)專業化的大型物流企業較少。我區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小、服務功能不完善、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市場競爭能力弱。物流需求和供給不足同時存在,造成物流企業發展動力不足。沒有骨幹物流企業帶動,成為制約物流園區快速發展的“瓶頸”。

三、對策建議

我區物流園區建設己經進入起步發展階段,發展速度很快,掀起了一股熱潮,這對於加快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發揮好政府、部門和企業三方面的作用,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協調好參與物流園區建設的各方關係,保持物流園區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統籌規劃物流園區建設。以市場為導向,在瞭解貨源、客户需求的基礎上,結合銀川市和我區實際情況,對八大物流園區特別是銀川周邊的五大物流園區進行準確的功能定位和目標服務客户鎖定,做到有的放矢,反對落後的和過分超前的規劃。

(二)出台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優惠政策。儘快制定《落實寧夏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明確貸款、貼息政策,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税收優惠,保税區建設,工商、海關、商檢支持等具體問題,為加快八大物流園區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三)加大財政和銀行信貸資金支持力度。設立“寧夏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三時間,每年安排五、六千萬專項資金用於支持自治區現代物流業發展,主要用於物流園區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加大協調工作力度,積極做好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引導銀行信貸資金支持物流園區建設。

(四)建設寧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明確牽頭部門和協助部門,整合和連接政府部門、工商企業、物流企業、物流園區間的信息資源,建設寧夏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實現信息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我區現代物流信息化發展水平。

(五)積極引進大型物流企業進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網上招商、新聞發佈會和到東部招商、到國外招商等措施,引進一批資金實力雄厚、管理運作規範、網絡化程度高的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進駐各大物流園區,促進我區現代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59v55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