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全民調研報告多篇

全民調研報告多篇

全民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鎮提高全民創業主體素質調研報告

加強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創業者綜合素質

鎮地處武威城南郊,轄10個行政村,91個村民小組,總耕地面積16563畝,總人口16340人,人均佔有耕地1.02畝,全鎮人均純收入達8138元。近年來,我鎮緊緊圍繞加快新農村建設這個總體目標,以“圍繞城市,服務城市,供應城市,融入城市”為發展思路,緊緊抓住城市擴張的有利時機,以農民科技培訓為動力,依靠城郊優勢,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餐飲服務業和設施農業,實現了羣眾素質和創業技能的提升,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地推動了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在提升勞動者素質方面,我鎮從羣眾的需求出發,因地制宜,建立農民科技培訓基地,購置辦公設備,健全檔案資料,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整合資源,充分利用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文化室和“農家書屋”等平台,聘請專家教授、農技人員和技能培訓機構講學授課,“土專家”、“田秀才”現場説法,舉辦政策理論宣講輔導、日光温室蔬菜種植、暖棚養殖疫病防治、健康衞生知識教育、法律法規知識宣傳、市場經濟與經營管理知識培訓等培訓活動,評選科技示範户,培養科技致富能手,真正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培養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

尤其是我鎮地處城郊,隨着“工業強區”戰略和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總體規劃的進一步實施,徵地範圍逐年擴大,現有失地農民6305人,其中完全失地的11個組,涉及農民3208人(人均耕地不足0.2畝),部分失地13組,涉及農民(人均耕地0.2畝以上)3097人,失地農民生活安置工作日益複雜。我鎮高度重視失地農民創業培訓工作,始終把解決好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放在重要議事日程,與區勞動部門聯合舉辦失地農民syb創業培訓,320人通過技能培訓實現了再就業,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了失地不失業。

在提高提高全民創業主體素質方面,我們認為:一是高度重視技能培訓工作。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加大對技能培訓的資金投入,建立農民技能公共培訓基地,對農民進行免費的職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二是加強技能培訓的針對性。根據本地產業發展佈局和勞動力市場需求,及時掌握用工需求動態,切實做到培訓專業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把農民培訓成為市場需要的勞動者。三是加強技能培訓的實用性。與企業合作,大力開展開發崗位、定向招生、定崗培訓、安置就業一條龍的“訂單式”培訓,根據崗位技能要求,由政府提供培訓資金、企業組織定崗培訓,安置培訓合格的農民就業創業。四是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出台鼓勵農民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措施,扶持他們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第2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狀況調研報告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狀況調研報告

為了進一步瞭解我區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情況,促進我區全民健身運動的有序開展,區人大常委會科教文衞工委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了調查,聽取了區體育局和三甲、下陳街道相關情況彙報,並實地察看了區體育館的內部體育設施和三甲街道海明村、下陳街道下陳村的健身路徑鋪設情況。在此基礎上,現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

一、基本情況

多年來,我區始終本着“以人為本、科教興體”的發展戰略,按照健身運動大眾化、健身指導科學化、健身項目多樣化、健身場地簡易化的總體要求,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創新方式,使全區羣眾體育工作得到了較快發展。

(一)健全組織,健身運動大眾化。近年來,通過區政府的重視領導和區體育局的周密組織,全區成立了30個體育社團,其中單項體育協會26個(不包括體育總會、老年體協、農民體協、殘疾人體協),300多個全民健身苑(點),230多個晨晚練點,形成了以全民健身領導小組為主線,以健身苑(點)為基礎,以學校、社區、街道(鎮)駐地和富裕村為重點,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骨幹,以屬地管理自願參加為原則的全民健身基本格局。區體育局在主抓全民健身體育這項工作中,着力兼顧農村這個難點,突出學校體育這個重點,鞏固城區這個熱點,認真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在全區上下形成了領導重視、社會支持、羣眾參與的全民健身大眾化良好氛圍。

(二)加強培訓,健身指導科學化。對羣眾體育健身進行科學指導是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的重要措施。區體育局認真貫徹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一是本着先發展後規範的原則,鼓勵一部分年富力強,熱心於羣眾體育工作的同志加入到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中來,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抓骨幹、促全面”的辦法,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力度,不斷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全區每年都舉辦1至3期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各單項體育協會每年都分頭組織裁判員或教練員培訓,培訓人員達300多人。二是建立健全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制度,及時調整了健身苑(點)的佈局。加強集成與合作,克服分散、封閉狀態,逐步建立了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機制。目前全區擁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名,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名,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0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00多名,每1000名體育鍛煉者中配備了3名兼職社會體育指導員。

(三)拓展內涵,健身項目多樣化。開展基層健身活動是推動全民健身的重要手段,是吸引羣眾參與健身的重要途徑。在全民健身體育工作中,區體育局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羣眾,小型多樣,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健身月等活動,把健身送到社會、單位、企業、學校、農村。在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開設體育課程,保證體育課時,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在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大力開展形式多樣、健康文明的職工體育健身活動;在農村廣泛開展一系列羣眾性體育活動,並積極發展社區體育和老年體育。目前,全區開展的體育健身項目已達30多項,體育人口比重達到42.35%(體育人口,是衡量大眾健身的一項重要指標,按照體育社會學的定義,只有每週運動三次以上,每次活動時間不少於30分鐘,每次活動強度為中等強度以上的人才可以稱為體育人口)。

(四)強化措施,健身場地簡易化。健身場地設施是廣大人民羣眾從事健身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區體育局從我區實際出發,本着親民、愛民、利民和便民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採取整體規劃、分類建設的辦法,建設不同檔次的體育場地設施,優化健身環境,以滿足各類人羣的體育鍛煉需求,實現了羣眾就地參與體育健身的目的。近年來,區政府將區體育發展中心和全民健身工程列入為民辦實事工程,投資1.2億元建起了總建築面積為2.4萬平方米的體育綜合館、綜合訓練館及全民健身中心,大大提升了我區體育設施的檔次和水平,為承辦國家、省、市、區高水平的羣眾體育比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突出重點場地建設的同時,還建設了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簡易場地。近幾年,各街道(鎮)堅持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村級辦公場所建設相結合,全區80%以上的行政村和100%的社區都鋪設了1條以上的健身路徑,這些場地設施的建成將對我區農村體育設施建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截止目前,全區已有標準體育場地300餘處,人均體育場地佔有面積1.1平方米;健身路徑270多條,燈光籃球場22個,乒乓球室190個,塑膠跑道28個;此外,還建起了許多村級文化俱樂部、健身公園、健身廣場、健身房、羽毛球場等,每個街道(鎮)還建有一個標準的門球場或氣排球場,為羣眾體育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存在的主 要問題

調查反映,我區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影響了我區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羣眾體育服務體系需進一步完善

羣眾體育的深入開展需要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作依託。現在我區街道(鎮)文體工作指導站只有海門、前所兩個街道明確配備了體育專幹,其他街道相應工作人員有的兼職,有的不確定。由於具體負責羣眾體育工作的人員不確定,往往出現一項工作多人經手、多人蔘與卻無人負責的局面,全民健身服務體系覆蓋不到廣大農村。

(二)中青年健身意識需進一步提高

羣眾體育總體呈上升勢頭,但職工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和體質狀況呈下降趨勢,積極主動鍛鍊的人羣呈現“兩頭熱,中間冷”的特點。也就是説,老年人和少年兒童熱衷於健身運動,有些中青年由於忙於事業和家庭而忽視了體育鍛煉,身體免疫力下降,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據中華醫學會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國每年有26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其中中青年人竟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原因除了與年齡、飲食結構有關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鍛鍊。因此,中青年的體育鍛煉應進一步加強。

(三)羣眾體育工作的領域需進一步擴大

隨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從人民羣眾對全民健身運動的需求看,現有羣眾體育設施和場所、體育活動形式會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公共體育設施和居民區配套體育健身設施還不多,學校的體育健身設施雖然所佔比例較多,但因涉及教學秩序、校園安全以及體育健身活動中的人身安全責任等諸多因素,向社會開放有一定難度。全民健身工作在社區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很不平衡,特別是農村體育經費少、人員少、活動少、體育場地設施少的“四少”現象依然存在,嚴重製約我區農村體育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擴大羣眾體育工作領域,進一步挖掘可利用的體育資源,進一步創新體育健身形式,以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健身娛樂需求。

三、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條例的學習宣傳,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和廣大羣眾對全民健身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堅持羣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堅持主題活動與輿論宣傳並重,利用和創造各種契機,不斷改進和創新宣傳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通過報紙、刊物、電視、廣播、網絡、科普讀物以及健身場地周邊的宣傳欄等宣傳媒介和信息渠道,宣傳體育知識、健身知識、養生知識等,舉辦各種體育輔導班,吸引羣眾參加培訓,提高科學健身水平,真正營造“我運動我健身,我運動我快樂,我運動我時尚”的全民健身輿論氛圍,進一步促進羣眾體育社會化、科學化、法制化、生活化和普遍化。

(二)加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各羣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在開展羣眾性體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業、系統體育協會和其他羣眾體育組織,形成政府領導、依託社會、覆蓋面廣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和隊伍體系。各街道(鎮)要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配備專兼職體育幹部,具體負責羣眾體育工作。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力度,並充分發揮其在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強場地設施建設。我區的人均體育場地佔有面積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階段(20xx年—20xx年)的目標人均1.4平方米(日本等國家達到人均20多平方米),還有較大差距,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刻不容緩。要把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作為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重點環節來抓,在器材設施的添置和場館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特別是對一些缺少基本的公共體育設施的行政村,如健身路徑空白村,要予以重點幫扶,從而不斷加快我區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步伐。在器材設施的投放、維護上,要對健身器械註明如何使用、適合的年齡層次、不適合的人羣等,使羣眾在鍛鍊時有的放矢,也使健身器械發揮出最大效用。同時,要整合現有的公共體育設施資源,採取獎勵、專項資金補助、彩票公益金補助等措施,鼓勵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的體育健身設施向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

(四)豐富健身活動內容。要進一步加強農村體育工作,經常開展一些農民喜聞樂見的大眾運動項目,挖掘和整理民間傳統體育,引導農民參加全民健身活動,增強農民體質,提高農民健康水平。同時,要進一步抓好社區體育、學校體育、企業體育和機關體育工作,進一步推行簡便易行和適合不同年齡、性別、職業特點與體質狀況的體育健身方法,使廣大居民、職工在參與豐富多彩的健身活動中增長體育知識,掌握健身技能、感受體育的魅力,享受健身的樂趣,養成經常鍛鍊的習慣,促進全區人民的總體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五)健全投入機制。羣眾體育經費現已納入政府預算,但隨着國民經濟的發展要逐年有所增長;體育彩票公益金應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範圍和比例用於全民健身事業,專款專用;各街道(鎮)在每年年初制定計劃時,要列出全民健身工作專項資金,為本級政府和村委會組織開展活動、進行培訓、改善場地設施等提供財力支持。此外,要動員全社會支持和贊助全民健身活動,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流向羣眾體育;大力發展羣眾體育產業,培育體育市場,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發展體育產業。

總之,全民健身工作作為一項與全區人民健康大事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羣眾體育工作,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各級政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現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體育觀念,立足於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按照全民健身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進而實現體育強區的戰略目標,穩步推進我區體育事業再上新台階。

【第3篇】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

“全民創業”理念,已寫進xx規劃,並作為未來發展的思路和方向。何謂全民創業,全民創業就是要讓每個創業者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有效釋放,整個社會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活力競相迸發。實施全民創業戰略,便是通過活躍人們創業思維,激活各類創業主體,挖掘社會創業潛能,從而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

一、我縣開展全民創業基本情況

我縣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提供創業平台,加強創業服務,積極開展推動全民創業的“十百千萬”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將全民創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1、制定配套政策,推進創業。我縣成立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為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出台了《崇仁縣推進全民創業活動實施辦法》,細化了有關優惠政策,建立了領導聯繫會議制度、部門協調工作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和定期督查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

2、擴大宣傳發動,激勵創業。在幹部層面,高位推動,召開全縣全民創業動員大會,首先攪動了幹部的思想;在羣眾層面,採取了典型人物巡迴報告會,設立創業就業電視專欄,宣傳回鄉成功創業人士,講詢相關創業政策,從而激勵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加入創業隊伍。

3、依託產業優勢,引導創業。在工業方面,近幾年先後有16家企業落户縣工業園區,這些創業者全部都是本縣在外從事變壓器研製、銷售的返鄉人員。在農業方面,發展“公司+農户”。江西天地緣麻雞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我縣,實行保護價收購崇仁麻雞,形成飼養、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使崇仁麻雞的飼養量翻番,達到9000萬羽。在三產方面,積極鼓勵創業者圍繞衣食住行、社區服務、休閒娛樂、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進行創業。僅今年通過勞動部門鼓勵百姓創家業,為466人發放小額貸款3201萬元,帶動就業1800餘人。

4、提供幫扶措施,鼓舞創業。我縣為鼓勵本縣在外人員回鄉辦企業,採取了“領導牽頭、鄉情感化、政策支持、服務配套”的辦法吸引本鄉在外人員回鄉創業,並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去年,曾宇華、楊國輝等許多在外人員通過鄉情感化,紮根家鄉創業。

二、影響和制約創業的主要因素

1、創業意識缺乏。個人創業隨時面臨可能失敗的風險,如何評估這種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後果是創業者必須考慮的。如果一旦創業失敗可能會危及基本生活條件或引發生存危險的話,一個理性的人會自覺迴避這種後果,特別是原來已經有穩定生活來源的,很難拋棄已有的東西去重新創業。因此,部分勞動者有了一定的經驗、技能、資金積累後,首先想到外出繼續打工,而不會想創業,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衝動。

2、創業文化缺乏。要形成一個地方的創業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像浙江温州,有着渾厚的創業文化底藴,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先當小老闆,然後慢慢做大。

3、創業能力缺乏。目前我縣的創業者大多數處在生存型創業階段,這就要求創業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強的機會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在實踐中對商業意識培養,瞭解市場,不斷提高創業能力。

4、創業項目的選擇。現在有很多人想創業,但不知要創什麼業,可供農民工創業的項目不多。

5、職能部門合力未形成。少數單位從自身部門利益出發,對市委1號文件變通執行,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全民創業。

三、進一步做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建議

省、市全民創業文件精神鼓舞人心,措施具體,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落實。

1、着力營造好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廣泛宣傳上級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鼓勵支持全民創業的政策規定,積極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推進全民創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大力倡導勤奮、拼搏、有為的價值觀念。要大力開展主題教育。在機關中開展以“創新服務、效能服務”為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服務為本,為創業服務的理念。在企業中開展以“誠信立業、創新創業”為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靠誠信立業、靠創新發展的理念。在市民中開展以“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為重點的主題教育,倡導“人人都是創業主體,人人都是創業環境”的觀念,營造尊重創業、投身創業的濃烈氛圍。形成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羣眾自主創業的強大聲勢,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

2、着力落實好全民創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税收扶持、規費減免、金融扶持、社保扶持、費用補貼、政策准入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

3、着力搭建好全民創業服務平台。整合崇仁縣人力資源市場,集辦公、培訓、實訓、創業孵化為一體,改變服務平台少而小,培訓場地少而散,實訓場地、創業孵化基地缺乏的局面。把做好全民創業工作放在與招商引資、抓項目、抓投入的同等地位,把工作精力、幫扶政策更多地向全民創業工作傾斜,全力以創業者搞好服務。與全民創業工作緊密聯繫的工商、税務、衞生、公安等部門要切實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和敬業精神,為創業者在投資、發展、維權方面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各部門應以推進全民創業為己任,找準位置,主動服務,要大力扶持創業者,少説不説不能辦,多想多説怎麼辦,對可辦不辦的事情要做到堅決辦。樹立發展至上、客商至上、創業至上的理念。對政策落實不到位或故意刁難創業者和企業的,要抓一些反面典型,堅決予以嚴肅處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4、着力引導扶持提高全民創業的整體素質。一是積極引導個私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外向型、科技型和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升全民創業的產業結構。二是引導個體私營業主提高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走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道路,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奉獻社會的表率。三是積極提供信息支持。要使有關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商品和服務信息能夠快速傳達到個體私營企業,為其生產經營服務。

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第4篇】全民創業調研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工作計劃和主任會議的安排,前段時間,市人大常委會組織調查組,對我市全民創業就業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其間,聽取了市政府工作情況彙報,實地察看了姜莊鎮人社所、夏莊鎮官莊社區人社工作站、創業貸款擔保中心、大學生創業園等現場,召開了由相關單位負責人、部分人大代表和企業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瞭解了有關情況,徵求了建議意見。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創業就業工作的基本情況

奎年來,我市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認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不斷夯實就業基礎,創新創業服務載體,拓展就業服務範圍,全民創業就業工作在省、濰坊市位居前列。

(一)切實落實優惠政策,促進了全民創業就業。市政府和各相關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和濰坊市關於推動創業促進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一是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去年財政部門安排各項就業補貼、創業扶持資金等共1800萬元,涵蓋了就業培訓補貼、社保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大學生就業見習補貼、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等各個方面。二是依法落實税收優惠政策。對月營業額不到2萬元的個體工商業户免徵營業税、個人所得税,惠及我市納税業户1310餘户;依法貫徹落實小微企業營業税和所得税減免政策,年享受税收減免約190萬元,有效減輕了創業者創業初期的税收負擔。三是建立創業資金扶持平台。以小額擔保貸款作為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重要抓手,20**年初成立了創業貸款擔保中心,在省內率先開發並安裝了小額擔保貸款操作軟件,去年共完成小額擔保貸款發放2.25億元,幫助570名下崗失業職工、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實現了自主創業。

(二)注重基層平台建設,優化了就業服務環境。一是確立了以城區綜合服務平台為中心,在鎮街區、基層社區和村居設立人社工作服務站的整體規劃。利用上級專項資金,支持14處鎮街區人社所建設辦公場所,每個人社所配備5名工作人員,在社區、村居聘任了1033名人社工作聯絡員,建立了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就業困難人員等實名制台賬。二是規範窗口服務流程。建立健全人社所崗位職責、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等制度,明確各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用語和操作流程,實現了户外標示、微機設備、信息專欄、工作標牌、培訓制度、考核辦法等“十個統一”。三是下放行政管理職能。向鎮街區、社區基層平台下放了《就業失業登記證》審核發放、就業困難人員初審、企業參保立户、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檢查等16項職能,進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方便了廣大辦事羣眾。

(三)構建創業支撐載體,強化了創業扶持力度。一是建設創業孵化支持平台。按照“一園三基地”的建設佈局,建設了大學生創業園和電子科技、高新技術及農業科技創業孵化基地,為創業人員提供廣告創意、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投資理財、科技研發與應用等50多項業務服務,並對符合政策的創業者給予了房屋租賃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及小額擔保貸款等扶持。現已入駐創業實體158家,帶動613名大學生實現就業,大學生創業園被認定為濰坊市級大學生創業示範園。二是建立創業交流平台。為搭建青年創業發展平台,成立了高密市創業促進會,為青年創業者提供風險評估、開業指導、企業策劃、市場分析、項目論證等多種形式的指導服務。今年人社局、財政局、廣電中心等部門聯合舉辦了高密市首屆創業大賽,廣泛宣傳創業政策,展示創業成果,交流創業經驗。三是打造創業服務平台。成立了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組建由相關部門單位和部分具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中小企業家組成的專家志願團,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導師幫扶、專家諮詢、小額信貸等服務,同時依託創業服務平台,完善項目評估推介制度,近年來共籌集360多個創業項目免費提供給各類創業人員。

(四)創新培訓教育形式,提高了創業就業能力。結合我市實際,啟動了“鳳城大講堂”公益性培訓項目,採取多種形式,每年舉辦3至5次專家講座,舉辦30個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班,到30家企業或鎮街區開展下鄉入企培訓活動,年培訓各類勞動者1.2萬人。針對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再就業人員,突出創業培訓、家庭服務業培訓兩個重點。其中,根據社會對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需求增大的實際,大力開展月嫂、護理、保潔等家庭服務業培訓。目前,已培訓各類家政服務人員760多人。

二、創業就業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創業就業的宣傳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全民創業就業的宣傳聲勢不夠大,宣傳面不夠廣,全民創業就業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創業激情不夠高;不少羣眾對創業就業的法律法規以及上級和我市創業就業的激勵措施、扶持政策不夠了解,仍然存在擇業觀念落後、就業過分挑剔、創業有畏難情緒等問題。

二是創業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從總體上看,全市上下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創業就業的工作格局還未真正形成,相關部門對創業就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夠統一,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經信、教育、民政、工商、税務、財政、金融等部門的資源要素整合還不夠到位,各相關部門合力推進創業的工作空間還比較大,服務體系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實現創業就業信息適時採集、傳遞和共享。

三是創業就業培訓工作有待進一步深化。創業培訓面較窄,還不能覆蓋到所有需要創業的人員,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就業培訓層次較低,規模和數量不大,質量不高,培訓內容與就業崗位對接不夠,勞動力的技能素質與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矛盾還比較突出。

四是職業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市職業教育力量比較分散,社會認同度不高,整體規模偏小,辦學條件、師資力量、設備設施滯後,不適應我市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要求,與基礎刻育相比,職業教育還是一塊“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三、推進創業促進就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發展之基。為進一步促進就業、推動創業,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營造創業就業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創業就業扶持政策、創業成功典型,增強創業就業的新思維、新理念,切實讓廣大羣眾瞭解、熟悉、用好創業就業政策,引導帶動創業就業,營造政府鼓勵創業就業,社會支持創業就業,政策扶持創業就業的社會氛圍。加快推進創業就業服務的信息化建設,及時採集和發佈人力資源供求信息,促進信息資源共享,切實解決創業就業信息不對稱問題,為城鄉勞動者提供更加便捷、及時、高效的創業就業服務。

(二)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完善創業就業協調機制。認真落實上級促進全民創業就業的要求,整合現有公共資源,加強主管部門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掌握創業就業工作動態,分析解決創業就業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以市政府為主導、職能部門積極參與,協力推進全民創業就業的工作局面。要明確各級各部門推進創業、促進就業的工作目標任務,把創業就業指標列入考核內容,加大督查力度,及時檢查調度創業就業工作開展情況。

(三)加強培訓孵化,積極培育創業就業人才。要加快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構建孵化條件好、承載能力強、融就業指導創業服務於一體,涵蓋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等各類創業羣體的多功能、多層次、多元化的創業就業服務平台,大力培育創業主體。要把招才引智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與以創業促進就業結合起來,認真抓好人才創業園區和創業孵化器建設,完善各類人才創業基地的運行機制,加大創業扶持,着力培育一批特色科技園區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形成以創業促就業的良性發展格局。

(四)加快資源整合,注重發展職業教育。要從促進經濟轉型、擴大就業和個人發展的高度,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要把整合資源、調整結構、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打造品牌作為職業教育的發展重點,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中心建設,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職教運轉模式,根據我市轉調創的發展要求,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努力構建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龍頭、以中等職業學校為主體、以社會辦學為補充的職業教育大框架,打造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着力培養滿足不同層面、不同企業、不同羣體需求的職業人才。

全民創業調研報告範文

【第5篇】2022關於我縣全民健身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保證《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在我縣的貫徹實施,進一步推進我縣全民健身工作。近期,縣人大教工委對我縣開展全民健身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對全民健身工作高度重視,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出台《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後,縣政府搶抓機遇,以此為契機,不斷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體育活動,全民健身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

(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0.86平方米。xx年、xx年分別建成了功能齊全的縣運動場、金龍體育館。今年,投資3000萬元,建成銅梁縣全民健身中心。目前,全縣共有體育場地259處,其中標準田徑運動場4個(塑膠運動場3個),體育館4個,小運動場21個,室外網球場6個,籃球場235片,排球場10片,門球場20片,游泳池4個,室外燈光籃球場2個。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發展迅速,體育健身器材已安裝98個行政村,佔行政村總數的36.4%。配置全民健身路徑7套,光彩健身路徑35套。投資600萬元,全線長3.2公里的巴嶽山全民健身步道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資100萬元改建4個籃球場、鋪裝250米塑膠跑道的藕塘灣體育場改造工程正在實施。

(二)全民健身網絡體系不斷健全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健康重慶”的決定》,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建設“健康銅梁”的決定》和《銅梁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xx—xx年)的通知》,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指標考核體系,將“健康銅梁”體育行動納入鄉鎮、街道和部門年度考核,對縣全民健身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全縣體育健身輔導站(點)41個,老年人體育活動站(點、室) 236 個,社會體育指導員600名;成立了籃球、排球、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象棋、圍棋、釣魚等體育協會13個。全縣有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3所,縣級22所,共有6個項目、29支代表隊,業餘受訓學生500餘人。去年向市運動隊輸送舉重、柔道後備人才4名,向高等院校輸送優秀體育人才30多名。

(三)全民健身體育活動方興未艾

今年以來,全縣開展1000人以上的羣眾體育活動3次,500人以上規模的體育活動10次,100人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動19次。舉行了“健康重慶”xx年全民健身運動會渝西賽區籃球賽、全縣女子健美操比賽、廣播體操比賽、重慶市渝西片區龍城杯區縣籃球賽、萬人長跑賽、中美籃球對抗賽等大型活動。組織開展了市政府主辦的“健康重慶”“新農村”乒乓球選拔賽、“業餘鐵人三項”選拔賽。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我縣舉辦了第二屆運動會。繼銅梁龍舞參加建國35週年和50週年慶典以後,去年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文藝表演,獲得巨大成功;今年圓滿完成了首都建國60週年國慶聯歡晚會演出任務。從去年秋期開始,全縣各中國小校將體育課從每週2節調整為4節,每天保證學生在校期間鍛鍊不少於1小時,常年堅持學生課間操和眼保健操。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部分鄉鎮、街道在貫徹實施《體育法》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以及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決定,引導羣眾參與健身、為羣眾提供體育健身公共服務方面不到位;挖掘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不夠;一些體育協會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全民健身設施不能滿足羣眾的健身需求。一些新建小區沒有預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設施。社區健身場地普遍較小,健身器材數量、品種較少,缺乏管理和維護。一些健身設施損壞後不能及時維修和更換,影響使用。

(三)全民健身活動城鄉發展不平衡。由於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農民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健身設施的匱乏和分佈不均,在客觀上限制了農民健身。

(四)部分經營性的健身場所經營不規範。一些經營性健身場所收費較高、環境差,條件難以達標。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的重視、宣傳和指導。全民健身運動對於提高羣眾身體素質、調節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民健身是一項多元、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視和支持。縣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與城鄉建設規劃相協調。縣體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指導開展適合不同人羣需求的健身活動。新聞媒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宣傳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

(二)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按照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體育法》以及《銅梁縣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健康銅梁體育行動計劃(xx—xx年)的通知》的要求,依法保障並逐步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支持全民健身活動。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人均用地的標準要求,在新建、改擴建居民小區時,預留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配建公共體育設施,確保公共體育用地面積落到實處。加大農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列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引導農民利用山、水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健身。

(三)實現各類健身場地設施資源全民共享。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提高現有場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為全民健身服務,緩解健身場地不足的矛盾。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教學和安全的情況下,應向社會開放。要充分發揮各類體育協會、體育健身輔導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同時要做好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四)加強對經營性健身場所的管理力度。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管理,嚴格經營性健身場所的准入制度,規範收費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建立健全體育設施使用、維修、安全、衞生等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體育指導人員,向消費者提供健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經營具有危險性的體育健身項目,還應當配備必要的救護人員。

【第6篇】關於開展全民創業情況調研報告

“全民創業”理念,已寫進十一五規劃,並作為未來發展的思路和方向。何謂全民創業,全民創業就是要讓每個創業者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人的潛能都得到有效釋放,整個社會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活力競相迸發。實施全民創業戰略,便是通過活躍人們創業思維,激活各類創業主體,挖掘社會創業潛能,從而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

一、我縣開展全民創業基本情況

我縣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加大政策扶持,提供創業平台,加強創業服務,積極開展推動全民創業的“十百千萬”活動,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將全民創業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1、制定配套政策,推進創業。我縣成立了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為推進全民創業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出台了《崇仁縣推進全民創業活動實施辦法》,細化了有關優惠政策,建立了領導聯繫會議制度、部門協調工作制度、情況通報制度和定期督查制度等相關工作制度。

2、擴大宣傳發動,激勵創業。在幹部層面,高位推動,召開全縣全民創業動員大會,首先攪動了幹部的思想;在羣眾層面,採取了典型人物巡迴報告會,設立創業就業電視專欄,宣傳回鄉成功創業人士,講詢相關創業政策,從而激勵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加入創業隊伍。

3、依託產業優勢,引導創業。在工業方面,近幾年先後有16家企業落户縣工業園區,這些創業者全部都是本縣在外從事變壓器研製、銷售的返鄉人員。在農業方面,發展“公司+農户”。江西天地緣麻雞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我縣,實行保護價收購崇仁麻雞,形成飼養、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使崇仁麻雞的飼養量翻番,達到9000萬羽。在三產方面,積極鼓勵創業者圍繞衣食住行、社區服務、休閒娛樂、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進行創業。僅今年通過勞動部門鼓勵百姓創家業,為466人發放小額貸款3201萬元,帶動就業1800餘人。

4、提供幫扶措施,鼓舞創業。我縣為鼓勵本縣在外人員回鄉辦企業,採取了“領導牽頭、鄉情感化、政策支持、服務配套”的辦法吸引本鄉在外人員回鄉創業,並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去年,曾宇華、楊國輝等許多在外人員通過鄉情感化,紮根家鄉創業。

二、影響和制約創業的主要因素

1、創業意識缺乏。個人創業隨時面臨可能失敗的風險,如何評估這種風險以及風險帶來的後果是創業者必須考慮的。如果一旦創業失敗可能會危及基本生活條件或引發生存危險的話,一個理性的人會自覺迴避這種後果,特別是原來已經有穩定生活來源的,很難拋棄已有的東西去重新創業。因此,部分勞動者有了一定的經驗、技能、資金積累後,首先想到外出繼續打工,而不會想創業,缺乏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衝動。

2、創業文化缺乏。要形成一個地方的創業文化需要一代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像浙江温州,有着渾厚的創業文化底藴,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先當小老闆,然後慢慢做大。

3、創業能力缺乏。目前我縣的創業者大多數處在生存型創業階段,這就要求創業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較強的機會感知能力和創新能力,要在實踐中對商業意識培養,瞭解市場,不斷提高創業能力。

4、創業項目的選擇。現在有很多人想創業,但不知要創什麼業,可供農民工創業的項目不多。

5、職能部門合力未形成。少數單位從自身部門利益出發,對市委1號文件變通執行,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全民創業。

三、進一步做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建議

省、市全民創業文件精神鼓舞人心,措施具體,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落實。

1、着力營造好全民創業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廣泛宣傳上級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鼓勵支持全民創業的政策規定,積極宣傳農民工返鄉創業和推進全民創業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大力倡導勤奮、拼搏、有為的價值觀念。要大力開展主題教育。在機關中開展以“創新服務、效能服務”為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服務為本,為創業服務的理念。在企業中開展以“誠信立業、創新創業”為重點的主題教育,樹立靠誠信立業、靠創新發展的理念。在市民中開展以“支持創業、投身創業”為重點的主題教育,倡導“人人都是創業主體,人人都是創業環境”的觀念,營造尊重創業、投身創業的濃烈氛圍。形成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羣眾自主創業的強大聲勢,掀起新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

2、着力落實好全民創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財政扶持、税收扶持、規費減免、金融扶持、社保扶持、費用補貼、政策准入等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力度。

3、着力搭建好全民創業服務平台。整合崇仁縣人力資源市場,集辦公、培訓、實訓、創業孵化為一體,改變服務平台少而小,培訓場地少而散,實訓場地、創業孵化基地缺乏的局面。把做好全民創業工作放在與招商引 資、抓項目、抓投入的同等地位,把工作精力、幫扶政策更多地向全民創業工作傾斜,全力以創業者搞好服務。與全民創業工作緊密聯繫的工商、税務、衞生、公安等部門要切實提高幹部職工素質和敬業精神,為創業者在投資、發展、維權方面提供“便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各部門應以推進全民創業為己任,找準位置,主動服務,要大力扶持創業者,少説不説不能辦,多想多説怎麼辦,對可辦不辦的事情要做到堅決辦。樹立發展至上、客商至上、創業至上的理念。對政策落實不到位或故意刁難創業者和企業的,要抓一些反面典型,堅決予以嚴肅處理,從而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

4、着力引導扶持提高全民創業的整體素質。一是積極引導個私企業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外向型、科技型和農業產業化企業,提升全民創業的產業結構。二是引導個體私營業主提高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走愛國、敬業、誠信、守法的道路,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奉獻社會的表率。三是積極提供信息支持。要使有關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商品和服務信息能夠快速傳達到個體私營企業,為其生產經營服務。

【第7篇】市委全民健身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體育事業發展迅速。xx年成功創建成為省體育強市。為了進一步瞭解我市實施《全民健身條例》的情況,促進我市全民健身運動的有序開展,我們中心對我市開展全民健身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民健身條例》於xx年9月頒佈後,各級政府千方百計地推進“全民健身”工程。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全民全運”的口號和理念,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成正是該理念的具體體現,展示了政府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的決心。

(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位於城區西南部的全民健身中心,佔地138畝,總建築面積15500平方米,由市財政全額投資1.25億元,所有工程於xx年7月竣工後全面向社會開放。中心分室內、室外兩部分,其中室外部分有:健身跑步道、運動場(含足球場及看台)、4個籃球場、4個網球場、2個門球場、2個排球場和3個健身苑等;室內部分由綜合健身館和球類游泳館組成,綜合健身館內設有跑台、動感單車、體操房、力量區等,綜合球類館內設有游泳池、籃球、排球和羽毛球綜合館、枱球館、乒乓球館等。據初步統計,去年7月至今年6月底,這個中心已接待健身市民近90萬人次。如今,到全民健身中心健身休閒已成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民們都親切地稱為“全能型”健身中心,中心可同時容納5000多人進行各種體育健身活動,是省內縣級市中最大的一個開放式體育休閒場所。

(二)全民健身網絡體系不斷健全

市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設,也帶動了城鄉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截至xx年12月底,市已基本實現了體育設施網絡的全覆蓋,市級建成了市體育館,21個鄉鎮(街道)都建有文體中心,263個建制村都有村落文化宮,811個自然村都有1個以上健身活動點,全市建成了籃球、門球場近400個,安裝健身路徑813條,普遍建成了15分鐘健身圈,基本滿足了全市城鄉羣眾就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

(三)全民健身體育活動方興未艾

市全民健身中心為開展各類大型活動提供了平台,自室外場地對外開放以來,已舉辦了市第十三屆運動會開幕式、市老年人門球比賽、市全民健身月啟動儀式暨首屆廣場健身舞蹈大賽、市公交新車投放儀式、市武術選拔賽、第22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參賽選手入城儀式、市政協運動會、塑料城游泳比賽、銀行支行首屆游泳比賽、首屆“動之韻”中秋之夜趣味運動會、“幸福、全民健身”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暨市首屆風箏放飛大賽、民兵組織整頓集中點驗大會、春季相親大會、青年志願者走進全民健身中心、新愛嬰•寶貝e家趣味運動會、慶端午節社區文化活動、第三屆市青年交友聯誼活動、“唱響紅色旋律”市慶祝建黨九十週年大型廣場羣眾歌詠會、市第xx屆運動會拔河比賽等大小活動近50次,在舉辦各類羣眾體育活動中,堅持大型活動與小型活動相結合,與城鄉的實際結合。從而使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實現大型活動重在引導羣眾參與,小型活動重在羣眾自發參與的良好健身氛圍。

二、存在的問題

(一)對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視程度還需加強。部分鄉鎮、街道在貫徹實施《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決定時,引導羣眾參與健身、為羣眾提供體育健身公共服務方面不到位;挖掘開展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力度不夠;一些體育協會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等。

(二)全民健身設施不能滿足羣眾的健身需求。一些新建小區沒有預留健身用地,缺少健身設施。社區健身場地普遍較小,健身器材數量、品種較少,缺乏管理和維護。一些健身設施損壞後不能及時維修和更換,影響使用。

(三)全民健身活動城鄉發展不平衡。由於受思想觀念和生活環境的影響,鄉鎮羣眾參與活動的人數較少;健身設施的匱乏和分佈不均,在客觀上限制了一些鄉鎮羣眾的健身活動。

(四)部分經營性的健身場所經營不規範。一些經營性健身場所收費較高、環境差,條件難以達標。

三、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全民健身的重視、宣傳和指導。全民健身運動對於提高羣眾身體素質、調節身心健康、改善人際關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民健身是一項多元性、綜合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重視和支持。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使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與城鄉建設規劃相協調。市體育行政部門應通過各種方式普及全民健身知識,指導開展適合不同人羣需求的健身活動。新聞媒體應發揮各自優勢,宣傳推廣科學、文明、健康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

(二)多方籌措資金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按照《全民健身條例》和《體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並逐步增加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積極動員和依靠社會力量,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構建全民健身設施網絡,支持全民健身活動。要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人均用地的標準要求,在新建、改擴建居民小區時,預留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配建公共體育設施,確保公共體育用地面積落到實處。加大農村健身設施的建設力度,將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列入政府新農村建設的內容,積極開展適合農民特點的體育健身活動,引導農民利用山、水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健身。

(三)實現各類健身場地設施資源全民共享。充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提高現有場地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為全民健身服務,緩解健身場地不足的矛盾。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在不影響工作、教學和安全的情況下,應向社會免費開放。要充分發揮各體育協會、體育健身輔導站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同時要做好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和維護。

(四)加強對經營性健身場所的管理力度。體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經營性體育健身場所的監督、管理,嚴格經營性健身場所的准入制度,規範收費標準,改善環境質量。建立健全體育設施使用、維修、安全、衞生等管理制度,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體育指導人員,向消費者提供健身技術指導和諮詢服務。經營具有危險性的體育健身項目,還應當配備必要的救護人員。

總之,全民健身工作是一項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的社會事業,對促進社會和諧起到重要作用。做好羣眾體育工作,是我們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利益的根本需要。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體育觀念,立足於提高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穩步推進我市的體育事業再上新台階。

【第8篇】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平羅縣衞生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平羅縣黨委《關於做好全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平黨辦發[2022]63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按照平羅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於2022年5月組織專人就“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截止到5月1日,全縣共有縣級綜合醫院2所,中醫院、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鄉鎮衞生院21家,城關防保站、陶樂防保站各1所,廠礦醫務室14家,個體診所35家,村醫療站180家,已基本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為建立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全縣鄉鎮衞生院除部分鄉鎮衞生院外,都已基本完成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基本保證開展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要地的基礎設施和條件。部分鄉鎮衞生院還配備了救護車(如黃渠橋中心衞生院、姚伏中心衞生院、寶丰衞生院等)以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急診需求。

二、目前醫藥衞生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衞生部門在鞏固和提高初級衞生保健成果的前提下,着重在醫療專業技術水平上下功夫,大力加強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搞好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同時,不斷深化衞生改革,加大鄉鎮衞生院的管理力度,完善院長負責制,實行公開選拔和末位淘汰制,積極探索衞生改革的新路子,對村醫療站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狠抓鄉、村醫療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了醫療衞生機構的綜合服務功能、基本滿足了全縣廣大羣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村衞生院(惠北、通伏、崇崗、下廟)房屋陳舊,基礎設施落後,設備配置不全,缺乏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生化分析儀、尿液檢測儀等,這即使農村衞生院的就醫環境無法改善,又增加了農村衞生院對疾病篩查的難度。嚴重地阻礙了農村衞生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同時,為廣大人民羣眾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早期診治帶來了隱患。

2、從2003年起,由於財政緊張,縣政府對農村衞生院實行差額補助,並且對99年以來新注入的農村衞生工作人員財政不予撥款,全部實行自收自支。由於鄉鎮衞生院以預防保健工作為主,許多工作者都是無償服務的,而且衞生醫療收入減少,藥品利潤逐年減少,煤、電、水等公務費支出卻逐年增加。這樣,既加重了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又造成缺人才又用不起人才的局面,使我縣衞生人才大量流失,嚴重地影響了鄉鎮衞生院的長足發展。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得不到足額發放,有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每月僅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資,農村衞生院為保證正常業務的開展,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醫療上,忙於創收而忽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而缺乏完善的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和醫療救治體系,一旦出現重大公共衞生事件,難以應對,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隱患。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於保障農民的基本醫療、落實各項保健任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民心工程,平羅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具體管理辦法,並將部分醫療衞生單位指定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單位,但黃渠橋中心衞生院作為合作醫療定點單位,由於沒有資金投入,住院部的擴建工程至今無法開展,這嚴重的制約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長期、穩定發展。

4、我縣做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中醫工作在我縣各級醫療機構都得到了足夠的認識和加強,但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醫療保健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傳統中醫診療方式已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保障我縣的中醫優勢,但我縣大部分醫療單位的中醫診療儀器都相對落後,中醫人才相對匱乏,無法保障祖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同步。

四、建議和對策

為扭轉這種局面,真正達到“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身體素質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農村衞生組織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重點搞好鄉(鎮)衞生院三項建設(房屋、人員、設備)提高衞生院綜合服務功能,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惠北、通伏、寶丰、崇崗、下廟、黃渠橋衞生院房屋翻建,擴建更新,補充鄉(鎮)衞生院的醫療設備,基本實現“一無三配套”(無危房,房屋、人員、設備三配套)。

【第9篇】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關於全面提高全民身體健康與健康水平的調研報告

xx衞生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平羅縣黨委《關於做好全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平黨辦發[2022]63號)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縣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我縣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按照平羅縣委的統一安排,我局於2022年5月組織專人就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的問題,展開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截止到5月1日,全縣共有縣級綜合醫院2所,中醫院、防疫站、保健所各1所,鄉鎮衞生院21家,城關防保站、陶樂防保站各1所,廠礦醫務室14家,個體診所35家,村醫療站180家,已基本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為建立農村三級醫療保健網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全縣鄉鎮衞生院除部分鄉鎮衞生院外,都已基本完成房屋、設備的改造和建設任務,基本保證開展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所需要地的基礎設施和條件。部分鄉鎮衞生院還配備了救護車(如黃渠橋中心衞生院、姚伏中心衞生院、寶丰衞生院等)以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急診需求。

二、目前醫藥衞生取得的成績

近年來,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衞生部門在鞏固和提高初級衞生保健成果的前提下,着重在醫療專業技術水平上下功夫,大力加強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搞好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同時,不斷深化衞生改革,加大鄉鎮衞生院的管理力度,完善院長負責制,實行公開選拔和末位淘汰制,積極探索衞生改革的新路子,對村醫療站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狠抓鄉、村醫療機構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不斷提高了醫療衞生機構的綜合服務功能、基本滿足了全縣廣大羣眾的醫療預防保健需求,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農村衞生院(惠北、通伏、崇崗、下廟)房屋陳舊,基礎設施落後,設備配置不全,缺乏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生化分析儀、尿液檢測儀等,這即使農村衞生院的就醫環境無法改善,又增加了農村衞生院對疾病篩查的難度。嚴重地阻礙了農村衞生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同時,為廣大人民羣眾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早期診治帶來了隱患。

2、從2003年起,由於財政緊張,縣政府對農村衞生院實行差額補助,並且對99年以來新注入的農村衞生工作人員財政不予撥款,全部實行自收自支。由於鄉鎮衞生院以預防保健工作為主,許多工作者都是無償服務的,而且衞生醫療收入減少,藥品利潤逐年減少,煤、電、水等公務費支出卻逐年增加。這樣,既加重了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又造成缺人才又用不起人才的局面,使我縣衞生人才大量流失,嚴重地影響了鄉鎮衞生院的長足發展。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得不到足額發放,有的工作人員在工作、生活環境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每月僅能拿到300多元的工資,農村衞生院為保證正常業務的開展,不得不把精力放在醫療上,忙於創收而忽視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從而缺乏完善的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機制和醫療救治體系,一旦出現重大公共衞生事件,難以應對,為全面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隱患。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於保障農民的基本醫療、落實各項保健任務,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民心工程,平羅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領導小組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具體管理辦法,並將部分醫療衞生單位指定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單位,但黃渠橋中心衞生院作為合作醫療定點單位,由於沒有資金投入,住院部的擴建工程至今無法開展,這嚴重的制約了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長期、穩定發展。

4、我縣做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中醫工作在我縣各級醫療機構都得到了足夠的認識和加強,但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醫療保健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傳統中醫診療方式已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羣眾的醫療保健需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財力、物力以保障我縣的中醫優勢,但我縣大部分醫療單位的中醫診療儀器都相對落後,中醫人才相對匱乏,無法保障祖國傳統醫學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同步。

四、建議和對策

為扭轉這種局面,真正達到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全身體素質的健康水平的要求,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農村衞生組織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重點搞好鄉(鎮)衞生院三項建設(房屋、人員、設備)提高衞生院綜合服務功能,在十一五期間完成惠北、通伏、寶丰、崇崗、下廟、黃渠橋衞生院房屋翻建,擴建更新,補充鄉(鎮)衞生院的醫療設備,基本實現一無三配套(無危房,房屋、人員、設備三配套)。

(二)進一步穩定農村基層衞生院的農村衞生隊伍,積極爭取政策,建議縣政府調整縣財政對鄉鎮衞生院的補助政策,儘快恢復對鄉鎮衞生院的全額撥款政策,穩定農村衞生隊伍。對新注入的衞生專業技術人員,財政也予以支持,減輕鄉鎮衞生院的經濟負擔,切實保證農村衞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增加衞生投入,增加幅度不低於財政支出的增長幅度,使衞生事業發展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政府舉辦的各類機構基本建設及大型設備的購置、維修,由政府按照衞生規劃的要求予以安排。

(四)是推進鄉鎮衞生院運行機制改革,完善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重視鄉鎮衞生院院長的任用、管理和培養,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骨幹帶頭作用。

(五)是加強農村衞生適宜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從我縣實際出發,堅持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重,改善環境,提高工資待遇,培養和建設一支與農村衞生髮展相適應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衞生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要制定優惠政策,千方百計引進人才,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衞生人才匱乏的問題。

(六)縣財政加大對中醫工作的投入,增加專項經費,用於發展中醫事業,使中醫事業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七)各醫療衞生單位積極拓寬衞生籌資渠道,跑項目、引資金,各渠道爭取衞生投入資金,以促進我縣衞生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八)是切實加強農村衞生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充分認識農村衞生工作的重要性,積極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農村衞生工作。切實加強農村衞生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引導農村衞生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堅持以病人和人民羣眾的健康為中心,提供及時到位的服務與患者建立新型的醫患關係,不斷提高農村衞生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技術水平,讓全縣人民享受優質、高效滿意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全面提高全縣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20xx年x月x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6kqn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