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關於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關於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關於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思考

十八大以來,隨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不斷深入,新形勢下,作為紀檢監察體制重要組成部分的派駐機構,擔負着更加繁重的監督執紀問責任務,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如何研究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對於切實發揮派駐機構的職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執紀審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理想信念缺失。在日常紀檢監察過程中,發現部分部門存在黨建與思想建設説的多,做的少;面上的多,深入的少等問題。往往將黨中央的教育活動,信念教育當成階段性任務,教育過了容易鬆弛,放鬆了對自已和職責內的的黨員、幹部的經常性的思想教育和世界觀改造,致使部分黨員幹部淡化了理想信念。如有些部門在發展黨員過程中,黨支部書記不履行職責,不嚴格把關,不重視程序,甚至偽造虛假資料。

(二)對“一把手”監督不到位。一把手是一個部門或單位的核心人物,是“關鍵少數”,掌握着多項實際權力,其政德政風往往直接影響着所在部門或單位的政治生態。從對駐在部門違紀違法案件的統計情況來看,一把手違法違紀的機率高、影響與破壞力更大,如濟南市國土的韓某某、宮某某等,其違法行為帶壞了隊伍、敗壞了風氣,破壞了政治生態。而且一把手違紀違法問題並非個別現象,究其原因,有理想信念動搖、外部“圍獵”,更有日常管理監督不力。長期任職後,用了許多“自已人”,具備了肆意妄為的條件,對一把手的監督存在盲區。

(三)制度設計不合理,自主裁量權過大。通過對案件進行分析,以及日常辦案的實踐來看,除了手握重權的高級別領導,還有很多“小官、小吏”,他們的權力就來自於制度設計不合理,自主裁量權過大,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種影響在基層更嚴重,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更壞。還有些部門通過所謂的業務會、辦公會等方式來轉嫁風險,業務會、辦公會變成了為違法違紀行為被書的“違紀會”,為腐敗提供了温牀。

(四)市場不透明、門檻高,權力尋租空間大。從調查情況來看,比較大的案子容易發生在土地出讓、規劃、房地產預售審批等方面,這些領域由於市場信息不透明,進入門檻過高,使企業市場準入、資源獲取等方面受限較多,客觀上迫使其走旁門左道。

二、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對策思考

(一)繼續深抓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國家監察法出台後,紀檢監察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但相關的實施細則,操作規範需要進一步完善。通過紀檢監察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帶動政治生態的淨化,為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強力支持,如在現實工作中,面對惡意誣告,試圖通過紀檢監察之手,來實現打擊報復的行為,缺少制衡的手段。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

(二)繼續實施紀檢監察工作信息化。強化流程管控、信息管控與科學管控。通過互聯網+與大數據平台,建立信息異動警報系統。一是要大力推進廉政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建設。依靠技術手段實施同步監督、遠程監督、網絡監督等,破解“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羣眾監督太難、事後監督太晚”的難題。二是要努力研究預警防控機制技術平台模型。運用先進的數據庫技術、網絡編程技術、流媒體技術乃至“雲計算”技術,大力推廣網上審批、網上支付、網上採購、網上監督等,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資源在市場上配置、資金在網絡中監管,同步動態管控,形成實施過程有監控、即時檢查有依據、及時處置有效果的廉政風險預警防控長效機制。三是要大力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商業賄賂現象是當前腐敗的主要特徵,建立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庫,一旦企業被列入其中,將堅決取消其參加招標入圍資格,若干年內也不能再進入該市場,從而讓企業真正敬畏。

(三)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一是進行體制改革的新探索,對權力結構進行重新配置,以權力制約權力,以利於形成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制約。對一把手限權、減權和分權,對領導班子成員理清職權邊界和崗位責任,對“三重一大”事項避免一把手説了算,必須集體討論民主科學決策。二是針對腐敗的先兆性、隱蔽性、偽飾性、頑固性等深化制度和機制的細節設計。制度設計時由於考慮不全面等問題,可能使制度存在着如辦事流程設計不科學、不規範,權力配置不合理,監督制約措施不具體,責任追究機制不健全等,或者隨着時間推移,一些原來有效的制度變得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現了漏洞,所以要加大制度的廉潔性審查力度,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通過制度的廢改立,建立健全科學嚴密、完備有效的制度體系。三是針對腐敗源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等進行制度和機制的重點設計。把土地、礦產出讓,規劃審批、調整,建設工程招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為重點,探索新時期、新形勢下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思路。

標籤: 紀檢監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71q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