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人才的調研報告多篇

人才的調研報告多篇

人才的調研報告多篇

人才的調研報告篇1

專業社會工作發源於西方國家,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是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制度。當前,我省已進入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經濟社會正在發生複雜而深刻的變動,迫切需要在構建和諧湖北的歷史進程中,把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置於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我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現狀

我省社會工作主要分佈於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殘障康復和羣眾工作等領域。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經濟社會轉型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進程不斷加快,社會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具有一定的基礎,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

社會工作的領域範圍。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逐漸形成了覆蓋民政、教育、醫療衞生、公安、司法、勞動與社會保障、工青婦、計劃生育等的社會工作體系。社會工作的服務範圍,包括進行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行為矯治等。

社會工作隊伍的規模。目前,我省從事社會工作的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和其他機構共有4.1萬個,從業人員約27.13萬名,佔就業總人數的'0.76%。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36~50歲、51歲以上的社會工作人員分別佔總人數的32.5%、52.8%和14.7%。從性別結構看,男女比例接近42∶58。從學歷結構看,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約佔44.1%。從職稱結構看,現有社會工作人員擁有的專業技術職稱,主要為政工師、心理諮詢師、醫師、教師等,社會工作師的評定工作正在啟動。

二、我省社會工作的實踐基礎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拓寬延伸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積累了經驗。隨着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銜接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建立,社會工作的服務領域不斷得到拓寬和延伸,為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培養和鍛鍊了一批務實的社會工作隊伍。xx市社會福利院、xx市精神病院等機構紛紛引進社會工作人才,鼓勵實際從業人員學習社會工作專業,運用社會工作個案、小組和社區等專業方法,開展社會工作服務,並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崗位。

推進新型城鎮社區建設,切實打牢社會工作的基礎平台,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揮作用搭建舞台。我省1999年8月開始全面推進社區建設,改革創新基層社會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逐步構建起基層社會管理、社會服務和社會工作“三位一體”的平台,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工作開展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首先,社區建設逐步完善,提升了承載社會工作的功能。截止2015年12月,全省已建立新型社區3465個,社區專職工作人員1。71萬人,他們大部分屬於實際社會工作者。其次,以社區服務為龍頭,社區建設和社會工作的內容不斷豐富,社區管理和組織功能明顯提升。社區承擔了大量的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包括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醫療衞生、計劃生育、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流動人口管理以及社區安全等公共服務,吸納了大量的社會工作者就業,開展了社區矯正、殘障康復、婦女家庭、兒童和青少年服務、老年人服務等專業性較強的社會工作,形成了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化招標和社區無償、低償服務以及市場化有償服務相結合的多種社會工作運作方式。

發展民辦公益社會組織,豐富創新社會工作的活動方式,為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創造條件。在社會保障、社區建設等現有工作基礎上,積極培育各類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崗位和機構,利用各種民間社會資源推進社會工作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截至2015年底,湖北省民辦社會服務組織總數已經達到26805個。其中:社會團體2370個、民辦非企業單位6120個、基金會15個、社區民間組織18300個,佔全省民間組織總數的73%,從業人員61600多名。這些機構和組織為社會工作人才應用專業知識、實踐專業理念,提供了廣闊舞台和就業崗位,成為推動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力量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施展才能的重要載體。

三、我省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趨勢預測

(一)社會工作發展趨勢

在工作目標上,由單一型向複合型發展。傳統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婦女兒童工作、老齡等工作,目標和手段比較單一,側重於對困難弱勢羣體外在、物質的幫助,只能解決表面性、臨時性問題,而受助對象自助、自決、自立意識並未得到喚醒,受助對象深層次功能和信心並未得到恢復,導致幫扶對象很難從根本上走出困境。社會工作“助人自助”、“平等”、“接納”、“自決”等理念的推廣,將使現有工作領域在指導思想和目標上得到昇華和拓展,既注重外部問題的解決,也注重內部信心的樹立;既注重物質幫助,也注重精神、心理方面的幫助,從而使相關工作具備複合性功能,能夠產生更加全面的社會效益。

在工作方法上,由經驗型向專業化發展。現有大多數社會工作崗位沿襲傳統工作方法,積累了一些作羣眾工作的經驗,但在利益格局調整和價值觀念發生深刻變化的形勢面前,這些方法顯得蒼白無力。社會工作方法體系以親和、平等、接納為核心,將個案、小組、社區三種工作方法相結合,輔之以心理介入等專業手段,具有親和力強、效率高、對象受益明顯等特點。這些專業方法經過實踐檢驗後逐步形成體系,將在我國社會工作中逐步引進和推廣,社會工作職業的專業性將不斷增強。

在工作定位上,由從屬性向職業化發展。目前社會工作分散在各個工作系統和領域,尚未形成一個專門、統一的職業。相對於民政、司法、衞生、教育等單位的主體工作而言,社會工作還處於從屬地位,缺乏明確的目標和統一的規範,大多工作都屬於各單位的“自選動作”而不是“規定動作”。隨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深入、相關制度逐步完善,社會工作從分散走向統一,職業內涵和外延逐步明確,職業理念和方法逐步統一,職業目標和作用逐步清晰。社會工作將成為一個有統一規範、用專門方法、由專門隊伍從事的專門職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將在職業化過程中成長壯大。

(二)重點領域社會工作定位及人才需求趨勢

據統計預測,我省到“十一五”末社會服務領域社會工作人才需求數達到26萬人,其中初級人才9萬人,中級人才12萬人,高級人才5萬人。到2020年總需求數達到33萬人,其中初級人才10萬人,中級人才15萬人,高級人才8萬人。其中,重點領域社會工作定位和人才需求預測如下:

1、福利機構社會工作及人才需求預測

福利機構是社會工作需求和社會工作人才相對集中的領域。從廣義上看,我國福利機構包含老年福利院、兒童福利院、殘疾人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流浪人員救助站、部分殘疾人康復機構在內,為老年人、孤兒、流浪人員、殘疾人等特定羣體提供養、護、教、康復等服務的機構。福利機構社會工作要通過與服務對象及其親屬聯絡與溝通、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與輔導、文化娛樂服務、心理諮詢與輔導、健身輔導與服務、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與輔導等手段,幫助老年人樹立正確的疾病觀、生命觀和身體觀,幫助所有福利機構供養對象克服社會隔離感、社會交往障礙和社會認同危機,克服自卑、被遺棄感及社會適應障礙等。

基於福利機構已有的綜合性功能和示範效應,福利機構應按照供養對象1%的比例配備社會工作人員。隨着人口老齡化加劇和福利需求多元化,湖北省社會福利機構社會工作人員需求數量將逐年遞增,在2020年達到13萬人左右,其中中高級社會工作人才將達到8萬人左右。

2、突發公共事件社會工作及人才需求預測

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社會工作人員應在應急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參與整體應急處置,制定工作方案,預防和減輕受公共事件影響人羣的物質和精神損害,幫助受影響人羣正常開展工作和恢復正常生活。從自然災害領域看,湖北省自然災害頻率高,災害損失大,受災人口多,屬我國多災、重災地區之一。社會工作介入到救災領域是當前一項非常必要的任務,以便在災前、災中和災後為災民或潛在災民提供一系列服務和幫助。突發公共事件社會工作人員專業性強、責任重大,應提前培訓和儲備。應根據總人口的萬分之三配備應急社會工作人員,區分公共事件類別有針對性地加大培養力度,並進入相關應急管理部門工作,以便處置突發事件時集中調配使用。根據湖北省人口狀況,需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社會工作人員2萬人左右。

3、社區社會工作及人才需求預測

城鄉社區是我國社會管理體制中的重要平台,社區管理組織集黨的基層組織、村居民自治組織、基層行政管理組織、社會服務組織四種身份為一體,功能多,任務重,是社會工作的主戰場。社區層面社會工作領域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社會行政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社區管理機構,承擔社會政策的落實、社會福利資源的籌集分配、社會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等;二是社會工作實務領域,主要包括社區服務中面向特殊羣體的社會福利服務,有社區老年服務,社區未成年人服務,社區殘疾人服務,社區特困家庭服務,社區優撫對象服務以及社區矯正、社區衞生、社區勞動保障等工作。

我省共有277個街道、943個鄉鎮、3145個社區、29534個農村村委會、531個社區服務中心、2720個社區服務站,按一個街道(鄉鎮)配備一名專業社工,一個社區居委會(村委會)至少配備一名專業社工,一個社區服務中心至少配備3名專業社工的標準,湖北省共需配備5萬名左右社區專業社工。

四、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大力開發、科學設置社會工作崗位

社會工作崗位的設置必須以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通過資源整合、優化配置等方式和途徑,實現社會工作崗位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設置社會工作崗位必須着眼於維護人的基本權利,幫助老年人、殘疾人、城鄉困難羣體、婦女兒童等享有國家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要着眼於恢復人的社會功能,幫助精神心理疾患人羣、司法矯正對象、問題青少年完善人格,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要着眼於基層,緩解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村落社會管理的壓力,彌補基層社會公共服務的不足。當前,應儘快在城鄉社區、老年人福利院、兒童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聾兒康復中心、救助管理站、收養中心、榮軍軍休機構、減災備災中心、司法矯正機構、學校、醫院以及工會、婦女兒童機構中明確和增設一批社會工作崗位。

(二)完善社會工作人才評價體系

要建立社會工作職業規範體系、登記註冊管理制度、職級職稱管理制度、行業自律評價制度為框架的社會工作者職業能力評價制度,着力推進社會工作人才執業資格國際間互通互認。一是抓緊制定出台社會工作者職業規範。從社會工作者的品行、專業行為、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與所屬工作機構、社會工作者與社會等多個角度明確社會工作者的權利義務。二是建立社會工作者登記註冊制度。明確民政部門作為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的註冊管理機關,通過註冊把好社會工作者准入關。三是完善社會工作者職稱職級管理。開展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職稱評定和聘用指導工作。四是完善社會工作者行業自律制度。

(三)完善社會工作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

堅持用事業、感情和適當的待遇留人,建立合理的社會工作職業薪酬制度,不斷改善社會工作人才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條件,使社會工作成為受人尊重、有成就感的職業。加大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投入。健全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負責的投入體制。各級財政要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用於支持社會工作機構開辦運行和工作崗位的設置,購買社會工作項目服務,改善社會工作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建立充滿活力的人才“進出”機制。擴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來源和培養渠道,吸納更多的優秀人才進入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立充滿活力的社會工作人才流動、職業生涯發展機制,以需求為導向引導社會工作人才資源合理配置。切實加強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職能,打通社會工作人才進入黨政領導隊伍的通道,積極選拔優秀社會工作人才進入社會管理和黨政領導工作崗位。

(四)積極培育發展社會公益組織

充分發揮社會公益組織在吸納人才、使用人才、自我服務、行業監督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改善社會公益組織發展的外部環境,完善有關税收、人事、就業、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撐體系。提高社會公益組織的公信力和創造力。建立陽光財務制度和公眾問責制度,幫助社會公益組織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社會公益組織的社會認同度。引導社會公益組織不斷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構,不斷克服行政化、官僚化傾向。

(五)加快社會工作的法制化進程

要用法律法規的形式,確立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地位,維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形象和職業尊嚴,保障社工的合法權益,降低社會工作者的職業成本及風險,明確社會工作者與政府、社會公益組織、受助對象等方面的權利義務關係。要抓緊起草制定社會工作者註冊辦法、社會工作職業規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等基礎性、框架性政策文件,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法規體系,為建設宏大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提供製度性保障。

人才的調研報告篇2

一、調研目的和方式

調研目的:近年來製藥行業發展迅速,為了更好的使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適應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化專業建設方案。我們進行了調研活動,瞭解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藥物製劑技術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的變化趨勢,及時掌握市場需求信息,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專業培養目標,使本專業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培養出具有專業技能的應用性技術人才。

調研對象:藥物製劑技術專業往屆畢業生用人單位領導、人事管理部門、生產技術人員。

調研的方式: 有電話訪談,走訪企業,並與相關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座談,畢業生跟蹤調查、座談會、文獻檢索、網站查閲等。

二、對藥物製劑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

製藥行業是關乎全國人民健康的支柱產業。藥物製劑專業培養具備藥學、藥劑學和藥物製劑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在藥物製劑和與製劑技術相關聯的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工藝設計、生產技術改進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隨着製藥產業的飛速發展,對各種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急需大量的研發、生產、管理、銷售、服務一線應用性技術人才。“人才是最高貴的資源”,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必須瞭解市場、適應市場、依託市場和開發市場,才能培養出適應和滿足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的人才。

1、人才需求及層次結構要求

通過對專業調研表、專業人才需求表的分析,發現目前製藥企業最緊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種:

1)誠實守信的專業複合型人才,

2)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技術人才,

3)各技術等級的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術工人。

專業人才層次結構要求為:15%的企業需要本科及以上的人才,77.2%的企業需要高職高專及以上的人才,6%的企業只需要中職的畢業生,1.8%的企業目前暫無打算。

2、職業崗位需求

通過對專業調研表、專業人才需求表的分析,發現學生就業的範圍比較廣, 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藥廠生產操作、質量管理與控制、研發、工藝設計與改造、醫院藥劑科,除此以外,還有少部分的學生選擇了產品營銷等方向,但都與藥劑有着或多或少的關係。

3、職業崗位能力需求

調查結果發現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具體如下:

1)基本應用能力:掌握計算機應用、英語閲讀等基本能力,取得計算機一級證書、英語a(b)證書或更高四級證書。2)專業核心能力:在掌握基本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基本工藝流程的操作、質量控制及現代技術應用能力,取得中藥製劑員中級工證書或中藥檢驗員證書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資格。3)專業外拓能力: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和本專業外的知識能力。4)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5)人際關係協調能力。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學生流動性大的問題,更應該重視培養腳踏實地、能説、能寫、能講、能協調、能鑽研、能做人的技術型和實用型人才。

三、對專業建設提出建議

調查表中企業有關技術管理人員對本專業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意見:

1、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通過職業技能鑑定的培訓和考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加強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加快知識的更新,一方面對開設的專業課程進行內容的調整,增加對專業相關案例的剖析和點評,使學生及時瞭解實際工作情況,為今後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專業知識、能力、素質培養方面,建議本專業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特別要加強制劑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加強藥物組方、加工性能等方面知識,適應製藥行業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四、調查結果對我們的啟示

通過本次專業調研、專業人才需求調查,我們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職業知識、技能,道德素養這三個方面,這些問題已成為影響畢業生向高層次發展和接受繼續教育的最大障礙。它也必將決定着本專業未來的發展前途,應在以下幾個方面

採取措施,以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

1、重點在職業道德素質上下功夫,對學生跳槽問題頻繁挖掘原因,找出問題的所在。對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2、繼續推進培養人才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本專業畢業生的各方面能力,為推動製造業發展做出貢獻。

2、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課程結構,進行課程體系和內容改革:

(1)專業基礎課程應有機整合,突出項目導入的思想。

(2)專業課程與實踐性教學環節有機互動,做到相輔相成。

(3)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不斷加強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人才的調研報告篇3

人才是第一資源,教育需優先發展。近幾年來,我市確立“以人為本,教育為先,成才為根,創業為要”的教育發展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教育事業初步實現了量的擴張、質的提高、結構優化和效益提高,教育發展成果惠及了百姓,改革創新經驗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認可,教育人才隊伍建設也得到了加速和加強。到20xx年底,高中、國中、國小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由20xx年的40.1%、85.9%、94.5%提高到81.1%、95.9%和97.7%。進入“十一五”,要建設教育強市、打造教育產業集聚城,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教育人才隊伍作保障,更需要優秀教育人才脱穎而出的機制和制度。我們將圍繞教育發展目標,全面啟動教育人才資源開發戰略,建設一支數量適當、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特色鮮明、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努力構建教育人才高地,濾布全力加快教育產業集聚。

固本培源,打造教育人才團隊

目前我市專任教師達到48048人,這支隊伍水平多高、素質怎樣直接關係到全市教育的現在和未來,我們將實施“四大工程”,全面固本培源,積極打造教育人才團隊。

一是素質培訓工程。

當前,“回到學校”已經成為教師培訓的世界性選擇。我們將着力強化校本建設,積極落實以實踐為導向的“基於學校、在學校中、為了學校”的教師校本培訓模式,全面開展師德修養、新課程、教育科研、教學基本功等培訓,切實培養既有理論水平,更有實踐經驗的教育專家和教育名家。到“十一五”末,評選三千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和教壇新秀,全市每個鄉鎮都有名教師,努力培養一批國家級科研型教師和省級特級教師。在推進校本培訓的同時,切實加強非校本培訓,強化教育人才的專業引領。我們將充分發揮教育系統高校多、專家多、科研單位與人員多的優勢,積極開展專家學者講學、科研單位與學校共建、科研人員進校等活動,不斷引領教育人才專業發展,全面提高專業水平。“十一五”期間,實現在職教師全部輪訓一遍,其中市級培訓20000人,省級以上培訓3000人。

二是學歷提升工程。

多途徑、多方法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歷進修,特別是高一層次的學歷提升。積極爭取支持,利用市內外高校資源開辦在職教師本、專科學歷教育。到“十一五”末,使幼兒園、國小和國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達到100%,其中國小和國中45週歲以下的教師學歷分別提升到專科和本科層次;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提高到95%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4%以上;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提高到90%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2%以上。

三是對口支教工程。

建立城區學校和農村學校、示範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一幫一”制度。所有城區學校的教師和教幹,年齡在45週歲以下,沒有農村學校任教經歷的,都要參加一年以上的支教工作。同時,從農村學校選派一批專任教師到城區學校“學教”。在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之間選派教幹掛職交流,組織名師送教,定期開展送課、送專題講座下鄉活動,開展行政管理、教育教學、教學科研、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交流,全面提高農村學校師資水平和辦學質量。

四是團隊塑造工程。

教育發展需要教育人才的團隊精神和團隊力量,我們將通過“我校的教育理念”、“我的教育信念”、“教育需要熱愛”等系列專題,全面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和教育共同遠景建構,形成熱愛教育、奉獻教育、發展教育的團隊精神和勇於創新、拼搏進取、善於學習的團隊文化,積極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教育人才團隊。

招才引智,優化教育人才資源

針對我市教育發展加快,教育人才供給不足、結構還不盡合理、整體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的實際,我們將切實加大引進教師、引進學生、引進投資的“三引進”力度,擴大開放,全面出擊,招才引智。一是築“巢”引“鳳”。積極優化我市教育發展環境,改善教育教學條件,提高全市教育辦學水平,用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發展水平吸引人才。二是待遇“引”才。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引進人才的獎勵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層次教育人才匯聚___。三是擴大開放。在充分利用國內、國際資源培訓師資,加速骨幹教師成長的同時,積極聘請國內外專家到我市從事教學和培訓活動,促進我市師資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外”才和“外”智的引進,不斷壯大和優化全市教育人才資源,積極推進教育人才高地建設。

完善制度,發揮教育人才才智

有了人才,關鍵在用。用人對了頭,一步一層樓。在人才資源開發和建設中,關鍵要創造有利於人才脱穎而出和才盡其用的良好機制和制度。針對教育系統人才多和需求量大的實際,我們將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創新,不斷激發教育人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開創教育人才輩出的新局面。

一是完善管理體制。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教育人才中心運作體制,充分發揮教育人才服務中心職能,開展政策諮詢、轉崗培訓、教育系統人事代理、人事託管等服務工作,並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推動校際、區域、公民辦之間教師的合理流動。

二是完善用人機制。

按照“教師不調配,進市場;校長不任命,搞競爭”的思路,全面推行和完善以“科學設崗、以崗定酬、競爭上崗、合同管理、人事代理、人事仲裁”為主要內容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能力、重實績、重貢獻的激勵機制,形成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要求的中國小師資和人事管理新模式。進一步完善教幹選拔任用制度,校長和中層幹部實行競爭上崗、公推直選、平等競爭、擇優聘任。通過平等競爭,擇優聘用,讓能者上崗,弱者離崗。

三完善激勵制度。

以評激勵。健全和完善特級教師、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教壇新秀的評選和考核工作,讓教師有成就感、成功感。以待遇激勵。改革分配機制,實行結構工資制和特級教師、名校長、名教師特殊津貼制,全面落實多勞多得、優教優酬的分配製度。以情激勵。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大力實施民主管理、情感管理,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人才的調研報告篇4

摘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3+2”中高職分段培養)是銜接中職與高職,推進中高職健康、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對襄陽市各級醫院開展護理人才需求調研,瞭解襄陽市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及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的認知與需求。就襄陽市開設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進行了分析與探討,為高職院校設置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人才需求

一、調研背景

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臨牀新知識、新技能的湧現,人民羣眾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對護理人員的數量、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職畢業的護生難以滿足臨牀發展的新要求,以致人才市場提供的中職畢業生崗位日益減少。無論是中職護生還是家長都希望繼續接受教育。雖然當今中職護生繼續深造的機會較多,如參加技能大學聯考,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但名額有限,真正能升入高職的人數較少。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3+2”中高職分段培養)即國中畢業生在中職學校學習3年,然後經考核部分或全部轉入掛靠的高職院校深造兩年,畢業以後享受與三年制普通高職畢業生同等待遇的一種高職教育辦學模式。其實現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溝通,是推進高職,拉動中職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湖北省教育廳於20xx年9月發佈湖北中高職人才培養一體化改革試點通知[1]。為深入貫徹《湖北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本着深入行業,緊緊把握用人單位及學生需求的原則進行此次調研,為高職院校開設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3+2”中高職分段培養)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提供參考。

二、調研基本情況

(一)調研內容

1.明確襄陽市各級醫療衞生機構臨牀護理領域人才結構現狀、人才需求狀況、崗位對從業人員知識及能力等方面要求。

2.瞭解襄陽市中職護生及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的認知與需求。

(二)調研方式與對象

走訪:走訪襄陽市各級醫院,瞭解其發展現狀。

問卷:在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及護理行業專家指導下,設計調研問卷,通過醫院各科室護士長,人力資源負責人填寫問卷,瞭解襄陽市各級醫院護理人才結構現狀;通過對襄陽市中職護生及家長髮放問卷、座談等,瞭解其對五年制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需求。

座談:通過與各級醫院科室護士長、護理骨幹進行深入座談,瞭解當今護理行業發展現狀及對本行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學歷、資格證書等的要求,並徵求對五年制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意見或建議。

(三)調研結果與分析

1.護理行業人才結構現狀與需求分析

根據地理分佈和經濟發展情況,分別抽取襄陽市三級醫院3家,二級醫院5家,一級醫院4家,圍繞醫院的規模與人員結構、人才需求及規格等進行調研。

(1)各級醫院牀位數與牀護比

以上數據顯示,襄陽市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牀位數與護士比分別在1:0.5以上和1:0.4以上,比“十一五期間”有所提高,而一級醫院仍未達到1:0.4的最低配置標準。衞生部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xx-2015年)》指出:到20xx年,全國100%的三級醫院、二級醫院的牀位與護士比分別不低於1:0.8、1:0.6。通過與醫院領導及人事部門的訪談,預計未來三年,三級醫院招聘大專畢業護理人員平均每張牀0.08人,二級醫院平均每張牀0.16人,一級醫院平均每張牀0.12人。所以襄陽市各級醫院對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仍很大。

(2)醫院護士年齡與學歷結構

調研顯示,三級、二級醫院中20~30歲護士所佔比例最高,一級醫院中,41~50歲護士所佔比例最高。在與醫院的訪談中瞭解到,在過去的10年中,三級醫院、二級醫院新招聘護理人員數目較多,且招聘護士的起點學歷為大專,而一級醫院近年來新招護士較少甚至難以招到新護士。

(3)人才需求規格

在當今醫患關係緊張的醫療背景下,隨着醫療、護理技術的不斷髮展,對護理人員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通過與行業專家的交流總結如下:

知識規格:具備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掌握必要的基礎醫學知識和理論;掌握常用護理和各專科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瞭解護理理論與技術的新進展。

能力規格:具備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規範完成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和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能力;能進行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情觀察,應用護理程序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具有對急危重症病人初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具有專科護理方向發展基礎。

素質規格: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具有公平競爭的意識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4)醫院護理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各級醫院對護理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較大,特別是一級醫院牀護比例不達標和護士崗位缺編的問題嚴重。但二、三級醫院招聘護士的起點學歷均為大專,尤其是三級醫院會逐漸增加本科、碩士學歷護士的招聘比例。這就造成中職護生的就業空間很小。有必要對護理教育佈局作出相應調整,大力發展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以滿足目前各級醫院需要,保證護理工作質量,促進護理學科發展。

2.中職護生及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認知及需求

選取湖北省襄陽市的襄陽市護士學校,南漳縣職業教育中心,谷城職教中心的20xx-2014級護理專業學生及家長為調研對象,各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學生問卷186份,回收率93%,回收家長問卷180份,回收率90%。

(1)中職護生調研結果及分析

近幾年中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較低,就業壓力較大。通過對中職護生的調查,60.22%的中職護生表示願意接受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並表明希望通過繼續學習提高學歷,爭取較好的就業機會。有調查顯示,中職生的'內心學習期望並不低,其實他們渴望成才,渴盼有成就,有時只是學習目標不明確。少部分學生因對五年制高職護理教育認識不全面或厭學心理而處於拒絕或猶豫狀態。

(2)中職護生家長調研結果及分析

調查中80%的學生家長表示願意讓孩子接受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因中職護生大多來自於農村或城市貧困家庭,父母學歷低,加之當前家庭中子女較少的現狀,父母望子成龍的願望強烈。且五年制高職護理不用參加大學聯考就有“直升”大學拿專科文憑的機會,因而父母希望子女通過繼續學習,提升學歷,為就業創造更好的條件。

綜合上述調研結果,在當前中職護生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環境下,無論是中職護生還是家長對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都有較高期望與需求。同時開設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是加快建設湖北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和完善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舉措。

三、關於開設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的思考與建議

(一)做好培養目標的銜接

為有效地做好“3+2”階段的銜接,分清階段目標至關重要。中、高職培養目標上,中職教育是培養中等技能型人才,高職培養的學生要具有高職業性和高層次性,突出“中高職一體、能力遞進”人才培養模式,因而應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和檢驗標準。

(二)確保課程銜接

課程銜接是實現中高職有效對接的核心和落腳點,應達到二者課程相對獨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和不重複浪費的一種有機結合的狀態。在護理專業課程結構銜接的設計上要貫徹和遵循“中職為基礎,高職為主導”的原則。

課程內容的制定,首先根據崗位需求和學生髮展確定課程,制定從政府、行業、學校等多個角度,多層面參與的課程開發制度,其次組織中、高職院校一起編寫與職業資格標準相銜接的基於工作過程的五年制高職護理(“3+2”中高職分段培養)教材。

教育教學的執行結合學生的專業經驗和認知發展規律。定期開展中職院校和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研討會,統籌課程設置,合理統一安排各門課程教學計劃與內容。中、高職相同部分之間採取立體式聯通方式進行融合,即中職階段學習掌握的內容在高職階段以複習為主。高職階段考慮到學生已經具有臨牀實踐經歷的特點,採取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解決中高職課程內容重疊、技能訓練重複的問題。

(三)建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

成立中高職一體的教學督導,全面監控中職和高職階段的教學進程和教學質量管理。構建“334”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衞生行業院校合作工作委員會、護理專業合作建設委員會三級指導,學院、醫學院、護理研究室三級管理,行業、企業、學校、學生四方監控與評價。

參考文獻:

[1]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湖北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20xx-9-9)[20xx-10-11]

人才的調研報告篇5

一、xxx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現狀

1、我鄉各類人才總量、結構、分佈情況

xxx鄉人才重要集中在鄉機關黨委、政府和其他事業單位,約佔73%左右,只有少部分分佈於各村,其中村班子人才隊伍佔有比例月8%。人才中有已具有高中、中專和大專的為多,農村種養殖或加工基層人才很少,只佔總人口的2.5左右。同時學業有成的人才基本上都在其他地方發展,回到家鄉的很少,更由於大面積的退耕還林和基礎條件的制約,更難留住農村人才。

2、xxx鄉黨政人才隊伍情況

我鄉黨委編制6人實有6人,其中聘用1人,31歲至40歲4人,41歲至55歲2人,大專文科2人,中專文科4人。xxx鄉人大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41至55歲之間,學歷大專文科。政府編制5人實有5人,其中31至40歲2人,41至55歲3人,中專學歷1人,大專學歷2人,本科學歷2人。辦公室編制2人實有7人,其中聘用及臨時人員3人,女同志2人。30歲以下3人,31歲至40歲2人,41至55歲2人,高中2人,中專4人,本科1人。工青婦編制2人實有2人,其中:31至40歲1人,41至55歲1人,學歷大專1人中專1人。人武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41至55歲,學歷高中。計生編制2人實有2人,其中:30歲以下1人,41至55歲1人,高中1人,大專1人。民政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31至40之間,學歷中專。國土資源編制2人實有2人,年齡31至40歲2人,學歷中專2人。公安司法編制6人實有6人,其中30以下2人,31至40歲24人,41至55歲2人,學歷高中1人,中專4人,大專1人。

3、事業單位人才隊伍情況

全鄉事業單位編制133人實有人員138人,其中鄉中學1所,編制29人實有31人,其中:本科1人,大專25人中專5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25人,未聘人員3人,30歲以下人員19人,31至40歲10人,41至55歲2人。國小編制69人實有64人,其中:大專3人,中專55人,高中6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51人。30歲以下31人,31至40歲16人,41至55歲16人,55歲以上1人。農技、農機、林業、牧業、水利等站所編制7人實有7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年齡31至40歲和14至55歲各1人。初級職稱1人,年齡31至40歲之間。工勤人員4人,其中大專2人中專2人,年齡30歲以下2人,31至40歲2人。醫療衞生單位編制9人實有9人,其中管理人員1人,年齡31歲至40歲。學歷9人中專,9人為初級職稱,9人30歲以下。文體、計生站所編制6人實有6人,大專1人,中專5人,30歲以下1人,31至40歲5人。其他公益管理和社會組織編制13人實有13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中專12人,大專1人,初級職稱9人,年齡31歲至40歲8人,41至55歲1人,工勤人員3人,30歲以下2人,31至40歲1人。

4、農村實用人才情況

我鄉農村實用人才32人,其中:中專10人,高中7人,國中及以下27人,40歲以下27人,41歲以下5人,近三年農業技術專業培訓5人。32人中,生產能手26人(種植能手10人,養殖能手11人,加工能手5人),能工巧匠6人(技能勞動型人才4人、文體藝術類人才2人)。

5、縣級層面人才

我鄉無縣級層面人才。

6、人才需求情況

我鄉需求人才為黨委2人學歷本科和大專各一名。政府1名本科。辦公室1名本科學歷。文化體育1名本科學歷。中學2名學歷本科。國小1名學歷大專。醫療衞生單位2人,學歷大專,農業等單位2人學歷大專。文體等2人大專學歷。其他公益管理1人學歷大專。共計15人。

二、xxx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1、在吸引、培養、使用和穩定農村人才等方面,我們認為要認真作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領導對人才作用和價值的認識觀念。樹立人才是社會發展和進步、是推動工作保質和高效完成的基礎和保障,充分肯定人才對推動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作用,全面樹立人才第一的用人、選人和培養、任用思路。二是加大人才的社會認可氛圍。對開發新產品、推廣應用新成果獲得經濟效益的人員要大力鼓勵和宣傳,在羣眾中形成好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發揮人才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形成全社會共同尊重人才、渴望人才、培養人才的好的社會機制,全面推動全社會重視人才的好的環境。三是做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培養。對農村基層人才我們要利用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加大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高他們的政策、法律法規素質、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以便適用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四是強化激勵機制。對做出貢獻,推動社會文化、衞生、經濟、教育等各方面有較大發展的人才進行必要的獎勵和鼓勵,並有效的為他們更好的發展才能和優勢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改善他們的環境,穩定人才的數量和結構,以便發揮更好的人才效益和人才優勢。

2、我鄉在鼓勵農村各類人才流向農村、服務基層政權服

務方面,有以下經驗和實例:首先,在培養黨員和村幹部工作上,重點考慮把優勢人才吸收進來,併為人才創造好的技能發揮條件,讓人才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帶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我鄉壩子村的謝榮昌同志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非常有經營和管理的才能,曾任過原箐口焦化廠副廠長。但90年代之初,因政策和體制不健全的影響,焦化廠倒閉了。我鄉看到了他的管理和經營能力,他是農村非常缺乏的人才,便積極發展培養他加入了黨組織,現他已成為了一名羣眾信賴的村支書,發揮出了領導和管理的能力,把壩子村管理的井井有條,帶動了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多項工作在全特區各村中名列前列,在村班子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人才的作用。又如:荒田村小屯組的周光雲同志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他善於學習和鑽研,勤於苦幹,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和掌握了一套非常適用的養殖技能,為了發揮他的人才優勢和作用,我鄉多次派他參加特區和市舉辦的技術培訓班,逐步提高了他的技能和水平,更多的掌握了畜牧養殖知識,同時在他所在的小屯組修建了總面積20xx平方米的養殖場,並調運南疆黃羊和種公牛給他飼養,協調信用社發放貸款,以他的帶動組織農户發展養殖也,充分發揮出了人才的優勢,穩定了人才在本鄉發揮作用。

3、農村基層人才在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這些人有思想、有素質、有頭腦、有意識、有文化、懂技術,在羣眾中大多數有很高的威信,有帶動作用,是羣眾的代言人。其次,他們是社會效益的創造者,是帶動羣眾致富的領頭雁,全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他們,並需要激勵發揮他們的作用。三是他們是社會全面進步和發展的推動者,農村社會的文化、衞生、教育等重要事業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他們。四是黨的事業的發展更離不開他們,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堅持黨的政策、路線不偏移,鞏固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更需要他們。從以上我們便可以看出,他們在農村基層建設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農村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才能更快更好,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發掘和培養,並建立有效的機制,激勵和發揮農村基層人才的優勢和作用,更好的建設好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導致農村基層人才流失、缺乏和穩定的原因是:一是農村基礎條件差,發展經濟條件受到一定的制約。二是農村人口素質低發展經濟和發揮才能的社會環境不好,發展較困難,保障機制不健全。三是資金來源少、途徑少,農户的分散經營不利於人才規模化經營。四是政府對人才的培養和支持不夠,沒有良好的激勵機制,沒有創造良好的發揮空間。五是村級組織人員有限,並且報酬低少,不能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以上因素都是造成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流失、缺乏和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2、影響農村基層現有人才健康成長和積極發揮作用的環境因素是:一、農村社會觀念陳舊,許多地方落後思想還主宰農村的社會文化環境,不利於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發揮作用和健康成長。二、農村羣眾羣體素質低,對人才在社會發展中作用和能力認識不到位,只重生、不重教育和培養,只重眼前、不重長遠的觀念也限制了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的健康成長。三、現在還沒有一套健全的農村基層人才培養和能力發揮激勵機制,一定程度的制約了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的健康成長和能力發揮。

3、市場配置和政府宏觀調控等手段的作用:農村市場基礎薄弱,發展空間不大,對農村基層人才的容納也相當有限,配置的量和需求都沒有多大的空間,制約和迫使農村基層人才的流失,並且農村市場對農村基層人才需求不明顯,效益也不能讓農村基層人才滿足,更加快了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也相當有限,政府不具有企業一樣的優勢,不能更多的安置和吸納農村基層人才,並且財力有限不能滿足農村基層人才對薪酬的要求,制約了農村基層人才的留用,致使大量的人才流失,甚至導致人才缺乏。

四、加強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1、出台適宜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的政策。認真完善和實行農村“3+1”教育班和技能培訓班,大力開展以村為主、為單位的適用技術培訓夜校,傳授新型農村種養殖新技術,廣泛的開展農村羣眾培訓工作,更好的建設和培養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同時,建立完善的農村基層人才吸納機制,把農村基層人才吸納進村班子。另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農村基層人才發揮才能,政府協調鼓勵人才致富,獎勵能人,為人才和能人創造發揮才能的條件(如大力推行綠色證書優先承辦制度、實行資金和項目人才優先機制等),形成良好的人才優先社會輿論氛圍,激勵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能。

2、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後應大力實施項目、資金農村基層人才優先機制,鼓勵農村基層人才留在農村發展,加大獎勵和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和創新的農村基層人才大力給予思想獎勵和經濟獎勵,穩定農村基層人才隊伍,並努力爭取機會,加強農村基層人才的培訓和提高,建立和完善農村信息網絡,加強農村基層人才的聯絡,加強農村基層人才與外界社會和市場的聯繫,形成外界互通的環境,有利於人才素質的提高,更好的發揮創新能力。

3、政府宏觀調控改善和吸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政府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和優化產業佈局,投放適宜於經濟發展,要求技術含量高,管理要求高,效益高的項目,以有方向的加大對農村基層人才需求,吸引農村基層人才的加入項目建設。二是積極鼓勵個人創建村級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幫助協調各種問題,政府做

好各種服務,調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創業積極性,穩定的留在農村創業。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加強完善農村衞生、醫療、教育、信息和文化等設施,縮短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讓他們感受到農村的優越,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能熱愛農村,增強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的思想,以能留住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四是建立好的鼓勵和激勵機制,加大對農村基層人才的扶持和貢獻獎勵,逐步形成良好的創業激勵機制,以吸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穩定,並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和提高,充分發揮農村基層人才的創造性,給予更多的創業和發展空間,給予更多的關懷、幫助和支持,從情感上留住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心,增強在農村創業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vkoy9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