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一

7月2日,烏達區政協組織部分專委會成員、部分政協委員,對烏達區中心醫院近年來的醫療服務工作情況,進行了實地查看、聽取彙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的調研。參加調研的人員對中心醫院在醫療服務工作中的服務質量、藥品價格以及其託管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諸多的問題,聽取了醫院領導的答覆和解釋。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烏達區中心醫院原系烏達礦務局總醫院,始建於1959年5月1日。醫院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療機構。20xx年3月,按照《烏達區醫療衞生機構委託管理協議書》約定,在“體制不變、公益性不變、現有人員身份不變”的基礎上,交由烏海市櫻花醫院有限責任公司委託管理。

醫院現編制牀位320張,職工354人(其中原烏達礦務局總醫院留用人員209人,區人民醫院留用人員13人,外聘衞生技術人員132人),設有職能科室8個、臨牀科室14個,醫技科室7個。管轄巴音賽、三道坎、五虎山、樑家溝、蘇海圖、濱海(正在興建)、新達(醫院預防保健科兼)烏蘭淖爾8個社區的衞生服務中心。

目前,醫院年收入約為5000萬元,年出入院病人約為5000人次,日門診量約為300人次,承擔着為烏達地區14萬常住及流動人口提供醫療衞生服務的重任。按照《烏達區醫療衞生機構委託管理協議》約定,5年內烏達區中心醫院將建成三級綜合醫院,並達到自治區西部地區同行業中的先進水平。

二、存在的問題

調研人員從調研中瞭解到,中心醫院從成立以來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諸多的不足與問題,主要為以下問題:

(一)醫療設備、設施問題

現有的大型醫療設備陳舊、老化,對重大、疑難病患者由於缺乏先進的檢查和診斷手段,不得不將患者轉到外地醫院診治,從而加大了患者與家人的經濟負擔,也造成了患者就醫困難的現狀。

缺乏必要的急救設備,現中心醫院共有2輛救護車,其中1輛行駛已近20萬公里,車況較差,難以滿足醫療急救和突發衞生事件任務的需要,需要儘快配置3輛救護車以及車上所配備的急救設備。

沒有污水處理設施和焚燒爐,目前,中心醫院還沒有污水處理系統和醫療廢棄物焚燒爐,因此醫院的污水處理和醫療垃圾的處理,已成為制約醫院正常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由於這個項目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以政府應對醫院污水處理和醫療廢棄物的處理給予投入。

急需建設感染性疾病科室,繼2003年非典之後,到今年的甲型流感的傳播,我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頻發,而烏達區中心醫院作為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設置感染性疾病科室已成為形勢和現實的需要。

(二)醫務人員的培養問題

沒有形成醫院發展所需的人才梯隊,現有的醫療工作人員均為以前培養出來的,而且,由於待遇問題,造成人才流失嚴重。因此,隨着醫療衞生服務工作的發展,需要不斷的選派衞生技術人員出去培訓學習,而經費的缺乏,成了制約人才成長的主要因素。

人才引進工作受限,在急需的人才引進上遭遇編制問題,即事業編制問題。因為政府在醫院引進人才上,沒有實行與其他事業單位同等的待遇和條件,如事業編制、工資待遇、購房補貼等,使人才不能夠引得進、留得注用得上。

(三)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問題

醫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投入嚴重不足,烏達區8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由於基礎條件差、技術力量匱乏,且又屬於公益服務的性質,因此,根據現在的條件,很難做到自負盈虧和自收自支。所以社區衞生服務還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以及人才的培養力度,才能承擔起社區衞生服務的任務。

急需建設120急救站,烏達區中心醫院120急救站,隸屬於烏海市120急救指揮中心,也是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由於缺乏經費的原因,所需急救設施設備難以購置,已嚴重製約了120急救站功能的發揮。

(四)落實非公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相關政策的問題,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相關規定,對非公立非營利醫療機構給予投資和補助,給予中心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發展學科、公共衞生服務等經費上的投資或補貼,以及由政策原因造成的經營性虧損。

三、對策與建議

1、針對中心醫院設備陳舊、老化,影響了診斷與治療的問題,急救設備、設施不足問題,污水處理和焚燒爐問題,感染性疾病科室的建設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

2、對於影響醫院後續發展的醫務人員的培養問題,給與政策性扶持,切實解決引進人員的障礙,如事業編制、工資待遇、購房補貼等政策性待遇,使人才能夠引得進、留得注用得上。

3、加大對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投入,在保證其公益性質不變的情況下,解決其醫務人員和設備、設施問題,使其真正成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一條有效的途徑。加大對醫療服務事業的投入,使其在公共衞生服務中和處置突發衞生事件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4、切實落實好非公立、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相關政策的問題,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的相關政策規定,對非公立非營利醫療機構給予投資和補助,解決其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發展學科、公共衞生服務等經費上的投資或補貼,以及由政策原因造成的經營性虧損。

人才市場的調研報告 篇二

人才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生事物,對於發揮市場功能,促進人才交流、實現人才的人有效配置和社會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才市場的基本功能是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提供求職者的就業機會,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的功能也有必要進一步拓展和升級,以利於保持人才市場的生命力,提高人才市場的社會經濟效益。

早期的人才市場功能主要是組織人才招聘會和人事代理,人才招聘會有如定期舉行的“廟會“,在有限的時間和固定的場所內組織人才招聘活動,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進行供需見面,用人單位接受求職簡歷,達成初步意向。人事代理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代理人事檔案管理等事務。地方政府部門主管的人才市場,在人才中介服務中佔有主導地位,起到規範市場秩序、塑造品牌形象、帶動行業自律的重要作用。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用人單位和各類人才對於人才市場的中介服務的需求逐步增加,這即為人才市場帶來了發展機遇,也向人才市場服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這也表明,人才市場的功能在逐步增強、拓展和升級。

從社會上對於人才市場功能的需求角度分析,人才市場的發展將有三個方向的選擇。

首先是在人才招聘服務的傳統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實現網絡化、專業化、高級化的趨勢,網絡化是指運用信息網絡,將網上招聘和市場招聘對接起來,形成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的聯合,因為網絡招聘不受時空範圍的限制,便捷高效,特別適合具有較高學歷的年輕人的需要,但是,網絡的交流畢竟相互瞭解不夠深入具體可信,而且,人才交流的範圍基本是在區域市場內,因此“網上聯絡、場內見面”是十分必要的。網絡化還指各地人才市場之間相互形成網絡連接,逐步實現用人需求和人才供給的信息資源共享,形成跨區域的聯合招聘,促進更大範圍內的人才流動和合理配置。比如新安人才網藉助網絡建設的技術優勢,在四五年內構建了安徽最大的人才信息網,人才簡歷檔案達到45萬,為12000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網絡招聘。專業化是指在較大的城市獲範圍內,形成一定的專業化人才市場,在人才招聘中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這即包括一定層次的中高級管理人才和關鍵技術人才,也包括市場需求規模大、市場流動頻率高的各類專業人才。合肥人才市場根據合肥市“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組織分門別類如it、建築房地產、化工、家電等專場招聘會。專業化不僅可以考慮定期不定期的舉行專門人才招聘的專場招聘會,也意味着某些人才市場在某些專業領域中佔有相對優勢,保持在某個專門人才領域中的長期服務的能力和特色。幾年前,合肥中高級經營人才公司就舉辦中高級人才與用人單位對接的封閉式、賓館式招聘會,供需雙方的評價都比較滿意。高級化是指從提供招聘信息和供需見面場所提高到在招聘服務中接受委託代理,按照用人單位的具體需求,設計測試工具、方法和程序,構建專門化的人才信息庫,逐步達到獵頭服務的水平。從發達地區如上海的近期信息看,獵頭公司的組建和業務活動日漸活躍,合肥本地的獵頭服務也漸趨成熟,為人才招聘高級化服務昭示了可觀的前景。

其次,圍繞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提供延伸性服務,比如典型的業務項目,一是可以拓展的業務領域是人員測評,比如新安人才網在網上提供標準化的職業性向測試,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公告中要求相關職位的求職者提供職業心理測試的報告,這樣,有利於用人單位降低招聘環節的考察成本,提高招聘質量。二是提供職業生涯規劃服務,現在用人單位對於擬長期聘用、培養開發的儲備人才越來越重視任職前的職業發展規劃,人才市場抓住這一契機,提供通用型的職業生涯規劃模本,對人才進行職業心理測評並提交測試報告,能夠有效滿足用人單位的特殊需求。三是組織新員工培訓,現在用人單位對於新員工培訓越來越重視,對於諸如商務禮儀、行為素養、職業理念、溝通技巧等職業基本素質的培訓需求也非常旺盛,人才市場如果能夠把握這一市場需求,組織專兼職的培訓師資隊伍,為用人單位提供長期、穩定和規範化的職業培訓,是很有市場前景的。四是繼續做好人事代理服務工作,拓寬人事代理服務的業務範圍。特別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招聘一定數量的人員,經過必要的崗前培訓,進行勞動合同和社會保險的服務和管理,進行勞務輸出,實行勞務派遣,既有利於用人單位控制用工成本,也能保障勞務派遣人員的合法權益,也能夠提高人才市場的規模效益。再次,向更為長遠和更高水平的中介服務領域進發,確立和實現依託招聘服務主業、探索諮詢服務新空間的戰略目標。

創新人才培育管理措施 篇三

一是同等規格培訓育人才。要實行企業人才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各種培訓上享受同等待遇,要將企業人才培訓納入到市委黨校主體班培訓規劃,每年至少舉辦2期。同時,通過培訓,及時瞭解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和通報省市有關人才培訓信息,引導企業不定期的安排人才外出培訓。二是拓展黨建功能育人才。大力尋求企業黨建工作與企業人才工作的鏈接點,在企業中廣泛開展以“把共產黨員培養成企業人才、把企業人才培養成共產黨員”為主要內容的“雙培”工程。同時,實行企業人才工作聯絡員制度,由企業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兼任企業人才工作的聯絡員,這樣既可以強化企業人才工作力度,又可以節約人力資源。三是制定規劃育人才。勞動、人事部門要分別根據企業人才特點制定人才培養工作規劃,適時進行培養,並幫助人才與省相關院校專業的教授之間牽線搭橋,建立聯繫,促進成長。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四

一、調研目的和方式

在2009年調研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專業建設,使本專業培養目標更加貼近生產實際,我們進行了調研活動,瞭解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藥物製劑技術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的變化趨勢,及時掌握市場需求信息,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專業培養目標,使本專業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培養出具有專業技能的應用性技術人才。

調研對象:調研的對象為2009年畢業的藥物製劑技術專業往屆畢業生用人單位的領導、人事管理部門和生產技術人員,以及往屆畢業生。

調研的方式:有電話訪談,走訪企業,並與相關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座談,畢業生跟蹤調查、座談會、文獻檢索、網站查閲等。

二、藥物製劑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

製藥產業是保證人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產業。隨着製藥產業的飛速發展,對各種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大量的生產、管理、銷售、服務一線應用性技術人才。“人才是最高貴的資源”,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必須瞭解市場、適應市場、依託市場和開發市場,才能培養出適應和滿足產業發展的客觀要求的人才。

1、人才需求及層次結構要求

通過對專業調研表、專業人才需求表的分析,發現目前製藥行業最緊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種:

1)複合型人才,即既懂技術又懂管理,能合理組織安排產品的生產,又能對車間或班組實施有效的管理。

2)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級技術人才。

3)各技術等級的技術工人尤其是高級技術工人。

專業人才層次結構要求為:21%的企業需要本科及以上的人才,75%的企業需要高職高專及以上的人才,1.8%的企業只需要中職的畢業生,2.2%的企業目前暫無打算。

2、對職業崗位的需求

通過對專業調研表、專業人才需求表的分析,發現學生就業的範圍比較廣, 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向:藥廠生產操作、質量管理與控制、研發、工藝設計

與改造、醫院藥劑科,除此以外,還有少部分的學生選擇了產品營銷等方向,但都與藥物製劑專業有着或多或少的關係。

3、對職業崗位的能力需求

通過對專業調研表、專業人才需求表的分析,發現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知識、技能和素質的要求具體如下:

1)基本應用能力:即讓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英語閲讀等基本能力,取得計算機一級證書、英語A(B)證書或更高四級證書、更重要是計算機、英語的表達運用能力。

2)專業核心能力:在掌握基本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基本工藝流程的操作、質量控制及現代技術應用能力,取得中藥製劑員中級工證書或中藥檢驗員證書等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資格。

3)專業外拓能力:結合我院人才培養模式,應加強學生的班組管理、組織協調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為部分學生在今後工作中走向管理崗位做好準備。另外,針對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學生流動性大的問題,也應該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的教育。為長三角地區的企業培養出更多的腳踏實地、能説、能寫、能講、能協調、能鑽研、能做人的技術型和實用型人才。

三、對專業建設提出建議

調查表中企業有關技術管理人員對本專業的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和意見:

1、以真實項目為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能力。

3、以典型產品為切入點,以加工過程為主線,培養學生職業技術能力,能更快、更好的適應實際工廠崗位。

3、以“技能分項培養,綜合能力集成”的人才培養,在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能力。

四、調查結果對我們的啟示

此次調研發現主要集中在職業知識、技能,素養這三個方面,這些問題已成為影響畢業生向高層次發展和接受繼續教育的最大障礙。必將決定着本專業未來的發展前途,應在以下幾個方面採取措施,以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應用性人才。

1、以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就業能力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不斷地使培養人才

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本專業畢業生的各方面能力,為推動製造業發展做貢獻。

2、適應生產實際對技能的要求,緊貼崗位開發工學結合核心課程,根據崗位技能與素質的要求,根據工作過程,以任務為驅動、項目為導向、產品為載體,將工作過程所需要的技術與知識、職業技能與職業資格、行業標準與職業素質融於一體,構建工學結合核心課程。

3、注重學生職業素質道德的培養,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和虛擬實驗,增強理論教學效果。營造職業教學氛圍,體現環境育人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

大力強化企業主人才意識 篇五

做好企業人才工作,關鍵要提高企業主素質,強化人才強企意識。首先,要加強對企業主的教育培訓。要通過黨校調訓、建立企業主協會開展活動、企業主論壇等方式,幫助他們確立“企業要騰飛,必須靠人才”的理念,走出經濟工作是硬指示,人才工作是軟指標的誤區,提高企業主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識。其次,要將引導與提高結合起來,在引導中提高企業主素質。如實行市級領導與企業主結對幫扶、定期走訪等制度。要明確規定,凡是今後市級領導外出從事與經濟工作相關的參觀考察、招商引資時,要帶領企業主一道外出,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在感受中更新觀念,提高素質。第三,要將工商聯納入到人才工作職能部門中來,充分發揮其團結、幫助、引導、教育作用。

人才現狀 篇六

1、引進人才呈上升趨勢,人才總量有所增加。XX年國有企業改制時,全市人才總量一度呈下滑趨勢,隨着各企業逐步走上正軌,企業人才也穩步上升。截至目前,全市31家規模企業人才總量由XX年底的841人增至908人,增加了67人,人才比達到17%,增長了1.4個百分點。調查表明,發展來勢足、效益好的企業引才力度較大,人才總量大幅上升。如中意糖果、鴻鷹祥、金湘豬鬃、鑫源缸套等企業近兩年分別引進人才15人、8人、12人、10人,受調查的64名人才中,對單位人才引進情況滿意和比較滿意的佔68.8%。從引進人才的方式來看,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主要通過在大專院校畢業生中招聘,一般專業技術人才則通過人才市場招聘。如自來水公司從益陽城建學院引進了一名給排水專業的大學生,鴻鷹祥從湘潭大學引進一名外貿英語專業的大學生。

2、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培養措施得到增強。問卷表明,一部分企業對人才培養的經費投入明顯加大。如湘澧鹽礦用於人才培養的年均費用達20萬元,金湘豬鬃去年投入15萬元加強企業人才的培養,另有7家企業人才培養費用在1萬元以上。石化儀還對單位幹部職工參加學歷教育的費用實行全額報銷。人才培養的措施明顯增強。問卷表明,各企業培訓人才的方式主要有外聘專家授課、企業內部專長員工授課、選派外出進修、播放光碟、訂閲專業書籍等。如湘澧鹽礦依託機電學院請湖南省幹部教育管理學院教授定期給中層以上管理人才上課,金湘豬鬃與長沙集成人才培訓公司達成協議,分期分批將全體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送到長沙進行系統培訓,效果比較明顯。受調問卷表明,認為企業培訓活動開展得較多的佔51.6%。

3、人才收入穩步增長,分配機制有所改善。調查表明,目前規模企業的分配標準與人才的市場價位及其工作實績逐步靠攏,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一些企業在分配製度改革方面進行了嘗試,實行了中高層管理人才年薪制、技術人才崗位工資制,並大幅提高新引進人才的待遇。如湘澧鹽礦對去年新引進的大學生實行提前定級,其工資標準按正式職工同等待遇執行。調查數據顯示,全市規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年均收入均在1萬元以上,其中年薪2.5萬元至3萬元的有雪麗造紙、石化儀、鑫源缸套、嘉誠氣配、湘澧鹽礦等5家企業,年薪5萬元的有幫樂公司,其收入居全市規模企業之首。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七

按照上級開展農村人才工作調研活動的要求,我局組織相業務單位進行,採取發放統計表和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形式,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農村人才調研活動,現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經過調查,全縣農業農村基本情況如下。一是農業

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新干縣農業局現有農業專技人員19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35人,管理人員29人,工勤人員2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64名,初級專業技術職務47名,未聘任高中初級專技人員9名。學歷分佈為:本科以上57人,大專學歷30人,中專學歷為48人,分別佔專技人員總數的42.2%、22.2%、35.5%。年齡結構為40歲以下為62人,4150歲的為56人,51歲以上的為17人,分別佔專技人員總數的45.9%、41.5%、12.6%。專技人員從事種植業專業的有65人,畜牧獸醫專業的29人,農業機械專業的12人,經濟專業有24人,水產類5人。二是農村實用人才方面。全縣農村現有各類農村實用人才5610人。其中生產能手4602人,經營能手477人,能工巧匠531人。在生產能手中,種植能手3023人、養殖能手1376人、捕撈能手5人、加工能手198人。

二、農業農村人才使用成效

我縣農業農村人才在省級現化農業區建設中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縣廣泛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科技進村入户活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度,努力培養一批種養能手、經營能人、合作社帶頭人等,每年培訓實用人才達2.5萬人次以上,陽光工程培訓3000人以上。實現了優質稻率達95%以上;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85%以上。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5%以上。全縣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園10個,科技示範户1000户,輻射户201*0户。全縣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30家,縣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82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7家,市級25家。全縣百畝以上種糧大户142户,百畝以上柑桔種植大户112户,千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户100户。全縣在工商局註冊登記的合作社有180家,其中省級示範社10家,市級先進合作社12家,農户入社率達6%。

三、緊缺或急需人才情況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針對鄉鎮農技人員年齡偏大,3年內急需招聘35人充實到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服務“三農”人才850人,其中農村社會管理人員200人,農業企業管理人員100人;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技術指導員100人,農村經紀人150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200人,其它人員100人。

四、人才引進情況通過落實國家“高校畢業生基層培養計劃”和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近3年我縣招聘7名專業人員,引進了186名專家、學者。

五、主要做法與經驗

近年來,我縣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我縣現代農業產業更加明顯,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強化人才工作組織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管理體系,推動政府人才管理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轉變,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向規範有序、公開透明、便捷高效轉變,推進人才工作依法管理。二是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修訂完善《新干縣農業科技人才引進辦法》,繼續加大引才力度。

實施創新

人才培養政策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保護科技成果創造者的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在創新實踐中成就事業並享有相應待遇。三是加強人才工作隊伍建設。健全人才工作機構,充實人才工作隊伍,加大培訓力度,推動人才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對農民技術人員開展種植、養殖業和技藝性培訓;規範完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機構,突出抓了公共知識的培訓,依託各職能部門開展了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在農村人才培訓方面,突出以鄉鎮為基礎,主管涉農部門為主體,“支部協會”為載體,將培訓課堂直接辦到基層生產一線,面對面與農民羣眾進行傳授知識和技能,舉辦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了向基層農村選派具有一定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的優秀人才開展幫扶工作、職稱評定。完善農民技術員、農業技術、畜牧獸醫等初級評審,評審工作做到一年開展一次活動。四是加大人才工作資金投入。實施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税金融政策。縣財政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情況,按一定比例並有較大幅度地提高人才工作經費。建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我縣按每年不低於20萬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體系,保障人才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完善税收、獎勵政策,積極引導和推動企事業單位加大對人才開發的投入,形成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投入機制。加強對各類人才資源開發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管,切實提高人才投入效益。五是抓好《人才規劃綱要》宣傳與落實。切實抓好《人才規劃綱要》的輔導培訓和教育宣傳,加強對《人才規劃綱要》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規劃綱要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方案和重大工程實施辦法。

六、主要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縣農村經濟增長中科技含量較低,農村人才總量不足,特別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農技推廣型、生產開發型、經營管理型人才十分匱乏;農民參與培訓機會省少,培訓時間短,培訓質量不高;培訓資金投入不足,縣級農村人才培訓開展 困難;農村條件艱苦,農村人才引進困難重重。

七、下一步打算及有關對策和建議

為進一步做好我縣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我縣將着重從以下五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明確農村人才主體。對農村人才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建立一支養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土專家”、“田秀才”隊伍。農村人才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紮根農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努力鑽研科學實用技術,以自己的模範行業和示範作用,帶領廣大農民羣眾勤勞致富,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二是注重農村人才開發。把農村人才開發作為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向農村延伸的突破口,着重圍繞我縣水稻、生豬、果業、蔬菜、水產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引進高質量實用人才,切實為“三農”服務。三是樹立正確的農村大人才觀。摒棄傳統的以學歷和資歷論英雄的舊觀念,農村中只要有一技之長的都是人才。四是加大農村人才培訓力度。着力培訓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現化農業發展提供科技保障。五是加大財政投入。農村人才的引進、使用、培訓和創新都需要政府扶持和財政支持,從而促進我縣農業農村人才有序健康發展。

人才市場調研報告 篇八

按照上級開展農村人才工作調研活動的要求,我局組織相業務單位進行,採取發放統計表和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形式,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農村人才調研活動,現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經過調查,全縣農業農村基本情況如下。一是農業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新干縣農業局現有農業專技人員19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35人,管理人員29人,工勤人員2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5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64名,初級專業技術職務47名,未聘任高中初級專技人員9名。學歷分佈為:本科以上57人,大專學歷30人,中專學歷為48人,分別佔專技人員總數的42.2%、22.2%、35.5%。年齡結構為40歲以下為62人,4150歲的為56人,51歲以上的為17人,分別佔專技人員總數的45.9%、41.5%、12.6%。專技人員從事種植業專業的有65人,畜牧獸醫專業的29人,農業機械專業的12人,經濟專業有24人,水產類5人。二是農村實用人才方面。全縣農村現有各類農村實用人才5610人。其中生產能手4602人,經營能手477人,能工巧匠531人。在生產能手中,種植能手3023人、養殖能手1376人、捕撈能手5人、加工能手198人。

二、農業農村人才使用成效

我縣農業農村人才在省級現化農業區建設中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縣廣泛深入開展送科技下鄉、科技進村入户活動,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度,努力培養一批種養能手、經營能人、合作社帶頭人等,每年培訓實用人才達2.5萬人次以上,陽光工程培訓3000人以上。實現了優質稻率達95%以上;生豬規模化養殖比重達85%以上。水稻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5%以上。全縣建立農業科技示範園10個,科技示範户1000户,輻射户20100户。全縣共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30家,縣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82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7家,市級25家。全縣百畝以上種糧大户142户,百畝以上柑桔種植大户112户,千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户100户。全縣在工商局註冊登記的合作社有180家,其中省級示範社10家,市級先進合作社12家,農户入社率達6%。

三、緊缺或急需人才情況

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針對鄉鎮農技人員年齡偏大,3年內急需招聘35人充實到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服務“三農”人才850人,其中農村社會管理人員200人,農業企業管理人員100人;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技術指導員100人,農村經紀人150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200人,其它人員100人。

四、主要做法與經驗

近年來,我縣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我縣現代農業產業更加明顯,取得了較好成效。一是強化人才工作組織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管理體系,推動政府人才管理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轉變,運行機制和管理方式向規範有序、公開透明、便捷高效轉變,推進人才工作依法管理。二是優化人才政策環境。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修訂完善《新干縣農業科技人才引進辦法》,繼續加大引才力度。

實施創新人才培養政策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保護科技成果創造者的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在創新實踐中成就事業並享有相應待遇。三是加強人才工作隊伍建設。健全人才工作機構,充實人才工作隊伍,加大培訓力度,推動人才工作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對農民技術人員開展種植、養殖業和技藝性培訓;規範完善各類專業技術培訓機構,突出抓了公共知識的培訓,依託各職能部門開展了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同時,在農村人才培訓方面,突出以鄉鎮為基礎,主管涉農部門為主體,“支部協會”為載體,將培訓課堂直接辦到基層生產一線,面對面與農民羣眾進行傳授知識和技能,舉辦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開展了向基層農村選派具有一定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的優秀人才開展幫扶工作、職稱評定。完善農民技術員、農業技術、畜牧獸醫等初級評審,評審工作做到一年開展一次活動。四是加大人才工作資金投入。實施人才投資優先保證的財税金融政策。縣財政優先保證對人才發展的投入,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情況,按一定比例並有較大幅度地提高人才工作經費。建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我縣按每年不低於20萬元的標準,納入財政預算體系,保障人才發展重大項目的實施。完善税收、獎勵政策,積極引導和推動企事業單位加大對人才開發的投入,形成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投入機制。加強對各類人才資源開發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管,切實提高人才投入效益。五是抓好《人才規劃綱要》宣傳與落實。切實抓好《人才規劃綱要》的輔導培訓和教育宣傳,加強對《人才規劃綱要》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制定規劃綱要各項目標任務的分解落實方案和重大工程實施辦法。

六、主要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縣農村經濟增長中科技含量較低,農村人才總量不足,特別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農技推廣型、生產開發型、經營管理型人才十分匱乏;農民參與培訓機會省少,培訓時間短,培訓質量不高;培訓資金投入不足,縣級農村人才培訓開展困難;農村條件艱苦,農村人才引進困難重重。

七、下一步打算及有關對策和建議

為進一步做好我縣農業農村人才工作,我縣將着重從以下五方面開展工作。一是明確農村人才主體。對農村人才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建立一支養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土專家”、“田秀才”隊伍。農村人才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紮根農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努力鑽研科學實用技術,以自己的模範行業和示範作用,帶領廣大農民羣眾勤勞致富,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二是注重農村人才開發。把農村人才開發作為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向農村延伸的突破口,着重圍繞我縣水稻、生豬、果業、蔬菜、水產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引進高質量實用人才,切實為“三農”服務。三是樹立正確的農村大人才觀。摒棄傳統的以學歷和資歷論英雄的舊觀念,農村中只要有一技之長的都是人才。四是加大農村人才培訓力度。着力培訓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綜合素質,為現化農業發展提供科技保障。五是加大財政投入。農村人才的引進、使用、培訓和創新都需要政府扶持和財政支持,從而促進我縣農業農村人才有序健康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6ky8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