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菜市場管理員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菜市場管理員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菜市場管理員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商場市場調研報告 篇一

一、菜市場攤位費租賃收費情況

(一)縣第一、二農貿市場。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投資總金額240萬元,固定攤位102個,出租率100%,攤位租賃費每攤位每月120-160元,市場垃圾清掃運費40元/攤。月,水電費30元/攤。月,自產自銷市場衞生費1元/天。擔,年收取管理費38萬元。20xx年停收“工商兩費”後縣財政每年補助85萬元。

(二)鎮農貿市場。建築面積1900平方米,投資總額520萬元。有固定攤位113個,出租率為70%,攤位租賃費80-120元/攤。月,市場垃圾清掃費10元/月,水電費10元/月,年收取管理費3.8萬元,20xx年停收“工商兩費”後縣財政每年補助26萬元。

二、存在的問題

1、佈局不合理,市場基礎設施薄弱,建設水平不高。基礎設施是農貿市場管理和建設的硬件,但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件設施問題,頂棚式市場結構、通道式攤位格局、狹小節約型攤位設計、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計、熟食攤位設計沒有防繩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導致場內“髒、亂、差”現象嚴重。

2、馬路市場猖獗,影響市容市貌。目前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一些經營者打“時間差”,“候鳥型”馬路市場到特定時間把攤點搬到沿街人行道上經營,形成移動式或馬路市場,農貿市場管理者和城管局部門也以向馬路市場經營者收取一定費用了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默認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

3、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與市場現狀不適應。隨着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框架不斷擴大,城區居民日益增多,居民對農貿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但目前我縣與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市場網點建設相對滯後,現有的農貿市場存在先天的佈局缺陷,已不能適應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和居民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城區幾大農貿市場由於建設年代較早,市場老化、破損嚴重,市場基礎設施簡陋,服務功能落後,經營環境不優,營銷方式粗放,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這樣不僅造成市場經營被動,高耗低效,削弱了其應有功能,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品味的提高。由於市場建設水平不高,服務還不到位,攤位費租賃收費標準稍高,導致承租人意見較大,致使有的市場攤位沒有全部出租出去,影響了市場的發展。

4、市場法制環境差,管理不到位。我縣農貿市場管理工作,雖然由城管、工商、環衞等單位根據各管轄職能各司其責,但由於缺乏具體、全面專業的市場管理辦法,職責不明確,管理工作受侷限。市場管理部門政出多門、職能交叉,市場發展環境不優。目前,全縣市場均存在各職能部門多頭收費和收費標準混亂的問題,一些職能部門重收費、輕管理、不服務,還有一些部門只收費、不管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加重了市場業主和經營户的負擔,擾亂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三、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的建議

儘管近年來蓬勃發展的連鎖超市普遍經營了生鮮食品,給城市居民消費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社區菜市場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適應居民消費習慣,適應當前部分菜農自產自銷的銷售方式,其經營靈活、管理成本較低、購買方便、服務周到的經營模式在一定時期內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對滿足城市居民消費有難以替代的作用,為下崗職工、農村進城務工人員、“4050”人員、殘疾人員等就業困難人羣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就業渠道。為加強對我縣農貿市場發展的宏觀指導,進一步促進農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結合我們調研瞭解的情況,針對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特提出如下幾點應對措施,供領導決策參考。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着力加大農貿市場管理的力度。要堅持把農貿市場管理作為民生工程和具有公益性質的項目來抓,充分認識到加強農貿市場管理的重要意義:一是關係市民生活,農貿市場是公共消費服務平台、市民的“菜籃子”,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直接關係到人民羣眾的日常生活和消費安全;二是關係城市形象,農貿市場是城市的具有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體現了城市宜居、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是加強城市管理、建設宜居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的需要;三是關係三農問題,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對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農貿市場作為一個微利行業,投資大,收益低,回收期長,市場機制在這裏面的作用不會很大,迫切需要政府這雙“有形的手”大力扶持。

(二)合理確定攤位租賃收費水平。攤位租賃費標準可由市場開辦者根據市場建設或承包費用、設備折舊、人員工資及保險、物業管理費、公攤水電費等有關費用及上繳税金和合理利潤等確定。要嚴格實行市場收費明碼標價。農貿市場開辦者應按規定,將向場內經營户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在經營場所或繳費地點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內容包括:服務內容、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行業監督電話、價格舉報電話等。未經公示的項目、標準,農貿市場的經營户有權拒絕繳納。要合理控制市場收費的調整頻率及幅度。市場開辦者應本着誠實信用原則,合理控制農貿市場攤位費的調整頻率及幅度,保持收費水平相對穩定。原則上,收費調整幅度應不超過成本費用變動幅度,並且在合同期內市場開辦者不得單方調整收費標準。市場開辦者調整收費標準,應提前2個月向場內經營户告知調價理由及調價標準,一般情況下收費標準一年內調整不得超過一次。

(三)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切實減輕市場税費負擔,為市場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對全縣農貿市場收費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堅決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除國家有關部門按規定批准的收費項目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建議在城區市場實行“一站式收費”管理辦法,即市場管理部門可作為各項規費的代收機構,採取“一個窗口”、定額收繳的辦法進行結算。

(四)進一步加強攤位費收費管理。一是出台管理辦法,明確監管職能。縣政府要制訂有關政策,出台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辦法,如《全縣城區農貿市場收費管理辦法》及相應的懲治措施等。明確各單位協助市場服務中心加強對農貿市場的收費管理,推進農貿市場管理的制度化、規範化。二是強化攤位租賃合同管理。農貿市場固定攤位實行租賃合同管理。農貿市場開辦者應與場內經營户簽訂書面攤位租賃合同,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係。合同中應明確攤位費標準、攤位面積、租賃期限、相關費用繳納方式等內容。三是規範和降低收費水平。農貿市場開辦者應正確認識和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主動規範農貿市場攤位費,進行收費時,必須開具財税部門認定的合法票據。同時,及時掌握攤位租賃動態,防止轉租攤位或炒作攤位造成攤位費上漲等問題,維護公平公正的交易環節。四是加大市場執法檢查力度。要加強對農貿市場收費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全面清理規範農貿市場違規收費項目和收費行為。要切實加強對本區域主要農貿市場攤位費情況的調查和監測,及時掌握情況,發現問題。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取締違規收費項目,查處違規收費行為,維護市場經營秩序,降低市場環節流通成本,穩定農副產品價格。

(五)“疏堵”結合,加大執法力度,堅持長效管理。針對專門佔道的臨時市場,在不影響環境、交通的前提下,增加設置臨時疏導點,引導經營者買賣有序。對頑固佔道經營者,要遏止這一無序現象的發生,只有堅持長效管理,加強整治力度,才能有效建設好市場。

(六)加大財政投入和管理,注重菜市場的公共服務功能。菜市場是社會公益性事業,政府應考慮實際,加大財政投入,建設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公益性菜市場。要提高對標準化菜市場硬件建設和菜市場經營者的管理,改變過去以收費為主的管理方式,轉變為以服務為主體的市場管理模式。市場服務中心要根據各市場的特點,負責指導、督促、檢查對市場內歸行化市、設施維護、經營秩序、劃線定位等進行內部的規劃管理,確保市場經營環境安全衞生、井然有序。

(七)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市場活動。要重點解決市場“髒亂差”和“假冒偽劣”問題,整治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健全市場管理制度,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要加強對市場管理人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要加強對廣大市場經營户的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經營户自律組織,大力倡導守法經營、文明經商、公平競爭、照章納税的行業風氣,使其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為市場的繁榮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商場市場調研報告 篇二

為了拓展和規範我市法律服務市場,進一步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促進法律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更好地為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法律服務,市政協社法委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民主黨派成員和專業人員,在齊育華副主席的指導下對我市法律服務市場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聽取了市司法局及XX區、XX縣司法局關於法律服務市場建設的情況通報,走訪了市中級人民法院並同部分縣(區)法律工作者、政府辦公室領導進行了座談分析。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我市法律服務市場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市法律服務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支由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組成的法律服務隊伍,他們努力做好法律服務與和諧社會建設緊密結合的文章,引導羣眾正確反映訴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服務保障民生,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在我市的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服務機構不斷健全。目前全市共有律師事務所17個,社會律師140人,公職律師5人;公證處9家,公證員21人;基層法律服務所24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96人;法律援助中心10家,援助律師32人;司法鑑定所3家,執業司法鑑定人20名。在法律服務隊伍穩步增長的同時,今年以來加強了法律援助和司法鑑定機構的建設,以保證特殊羣體的法律需求。在原先創建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並規範鄉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法律聯絡點的建設,目前,全市已有156個鄉鎮、街道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佔鄉鎮、街道總數的83.4%,村、居法律聯絡點的建設也全面展開,同時合理規劃和配置鑑定資源,成立了我市首家法醫精神病類司法鑑定所 XX市第二人民醫院司法鑑定所,填補了我市精神病司法鑑定技術的空白,也為當事人就近進行精神病類司法鑑定提供了便利。

服務範圍不斷拓展。20xx年以來,全市有423家政府及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聘請律師和公民擔任法律顧問。辦理刑事辯護案件1653件,代理民事案件6060件,代理行政案件157 件;共辦理各類公證96436件,其中涉外公證(含港澳台)84928件,國內公證11508件;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訴訟案件1915件,非訴訟案件 119件,調解糾紛518件;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為困難羣眾提供法律援助3697件,其中民事法律援助2532起,接待來電、來人法律諮詢14824人次;全市司法鑑定機構共接受鑑定委託4182件,各種法律服務數量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提高,優化了我市創新創業的法治環境,與此同時,我市的法律服務已逐步轉變服務觀念,觸角不斷延伸,滿足了社會不同層面的法律需求。一是服務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找準司法行政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和着力點,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法律服務職能,主動出擊,積極出力,鼓勵、引導律師參政議政;圍繞建設 法治政府 目標,推動各級政府建立、完善法律顧問制度,推進政府依法行政;指導工商系統開展公職律師試點工作,現全市有5名工商系統公職律師取得執業證。二是服務經濟發展。繼續引導和鼓勵律師積極介入經濟建設主戰場,為工業園區開發、重點工程建設、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提供優質法律服務;指導僑資企業法律顧問團開展工作,為華僑要素迴流工程做好服務。三是服務和諧社會。積極參與政府信訪接待和羣體性事件處理工作,選派了政治意識強、經驗豐富的律師,輪流參與市政府的信訪接待工作,為上訪羣眾解答法律問題,協助信訪部門調處涉法涉訴案件,為涉法信訪案件及時提供免費法律服務,引導羣眾依法正確表達訴求,減少不和諧因素,維護穩定大局。四是服務民生工程。在市區江濱區塊舊城改造等民生工程中發揮法律服務優勢,開展舊城改造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截至到9月28日,由市、區人民調解員、司法局骨幹力量、專職律師組成的5個調解小組成功調處糾紛64起,涉及拆遷户359户,拆遷面積近5000平方;拓寬法律援助的受援範圍,除《條例》規定的範圍外,對黨政領導交辦的、信訪部門轉辦的、工會或殘聯等團體要求辦的、在校大中專學生等青少年羣體合法權益受侵害的和其他確實需法律援助的事項,都擴大為法律援助的範圍,如慶元的法律援助案件從20xx年的15件上升到20xx年的163件,使弱勢羣體獲得了必要的法律援助,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五是服務基層農村。積極搭建法律工作者為基層服務的平台,引導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成立了XX市律師協會農民工維權工作站,建立律師事務所與鄉鎮、街道、村、居結對制度,全市各律師事務所與有關鄉鎮、街道、村、居簽訂了法律幫扶協議,負責涉訟案件,積極為其提供法律意見,為弱勢羣體提供法律援助。開設 法制講堂 ,為居民定期進行法律培訓,普及法律知識。全市9個公證處也分別與9個行政村建立了結對聯繫制度,其中有7個公證處還與聯繫村簽訂了書面的法律服務協議,無償提供公證法律服務,開設法律知識講座,協助調解重大疑難糾紛,幫助低收入農户脱貧致富。

服務機制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市法律服務行業開展了 教育規範樹形象 規範建設年 等活動,完善了工作機制,提升了法律服務人員的責任意識、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推進了法律服務市場規範化、制度化建設。一是完善法律服務管理機制。進一步加大對法律服務市場的管理監督和指導力度,通過信息公開、誠信檔案等方式規範行政管理,加強行業管理,強化自律管理,形成三者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的管理機制。二是完善法律服務案件質量監管制度。監督和指導縣(市、區)法律服務工作,落實便民措施,簡化程序,加大辦案力度,通過發放辦案情況反饋表、徵求有關單位意見、法庭旁聽、自查抽查、評選優質案件等方式,提高法律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三是完善法律服務便民機制。暢通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渠道,方便農民工就近申請法律援助;採取積極措施,對農民、農民工追討工資和請求經濟賠償的案件,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確保需要法律幫助的農民工及時獲得法律援助;創新服務形式,採取代書、訴訟、非訴訟代理等服務方式,為農民、農民工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服務隊伍有待強化。主要體現在律師和公證員隊伍的建設上,律師是法律服務的主力軍,目前我市律師隊伍存在素質參差不齊、青黃不接、人才外流、專業人才欠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 律師萬人比 離浙江省20xx年小康社會考核指標要求的萬分之二相差甚遠,現僅達到萬分之0.72,由於律師必須通過國家統一的司法考試,難度大,通過率極低,而且參與報考的人數也不多;二是律師事務所分佈不均,沒有按照市場需求合理配置,17家律師事務所主要集中在市直和XX區,其餘各縣大多隻有一家,景寧僅有一家律師事務所分所;三是律師事務所大多規模小、人員少、創新能力不足;四是律師綜合素質不夠理想,缺乏懂外語、懂經濟、懂外貿的專業型人才,難以適應新型的法律事務,如公司上市、涉外的法律事務等。公證是經濟發展的法治保障,從目前我市公證員隊伍來看,僅有的21人要承擔每年幾萬件的公證業務顯得力不從心,公證質量更難保證,由於部分縣的公證機構仍屬行政體制,公證工作壓力大、風險高,通過司法考試取得資格的公職人員大都不願從事公證工作,非公職人員又難以解決身份關係,公證員存在後繼乏人的現象,如有的縣公證處只有兩名公證員(其中一名還是外聘的)。

基層法律服務有待發展。近年來,從司法部到省司法廳對基層法律服務行業採取緊縮政策,機構不再增設,人員不再擴展,教育培訓工作也隨之弱化了,致使基層法律服務行業陷入無法發展的困境,造成基礎薄弱、素質較低、競爭力不強的現狀,無法滿足基層特別是農村日益增多的法律服務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基層法律服務所辦公條件較差,設備落後,缺乏必要的交通、通訊工具;有的基層法律工作者學歷層次不高,辦案能力不強;有的法律服務人員過多地強調經濟利益,不願意受理小案件、經濟利益不大的案件,熱衷於做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的法律顧問,有的向當事人額外索要財物,忽視社會效益,產生不良社會影響;有的法律服務所內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識淡薄,整體意識不強,缺乏凝聚力,很難向規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服務市場有待規範。法律服務市場還存在不正當競爭的現象,由於縣域經濟欠發達,法律服務業收費明顯偏低,高層次法律服務人員難以留住,造成數量不足,分佈也不平衡,整體上仍呈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方面當事人難以請到高層次的法律服務工作者,另一方面往往會帶來法律服務主體的無序擴張,使得一些並不具備法律服務執業資格的 黑律師 土律師 有空間湧入法律服務業,掛着 律師 的牌子招攬業務。缺乏基本的法律素養和職業道德意識的 黑律師 土律師 ,在代理業務中往往依賴請客送禮,敗壞了法律服務業的形象。在法律服務業內部,也存在着壓價受理案件、同行相互抵毀等不正當競爭的現象。部分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過於追求經濟利益,存在着服務質量低、服務態度差、服務方式不合法的問題,特別是現有的基層法律工作者中不少專業素質低、能力弱、管理意識淡薄,靠拉關係、低收費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從事法律服務,違規現象時有發生。

服務環境有待改善。執業環境不盡人意,雖然《律師法》已實施,法律上對律師權利有所保障,但實際上 會見難 閲卷難 調查取證難 現象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政府機構和工作人員排斥乃至歧視律師的現象還存在,對律師的正當調查取證不予配合,律師執業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障,既損害了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又限制了法律服務業的發展。此外,律師等法律服務人員在政治生活中缺少應有的地位,以律師的身份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還比較少。

服務領域有待突破。律師業務領域太窄,還是以傳統訴訟業務為主,非訴訟業務數量少,效益低,主要停留在一般性法律業務,停留在法律服務的表層;律師參政議政不多,為政府及重大事件的主動服務不夠;公證業務中國內公證僅佔10%,大量依賴國外公證,不利於公證事業的健康發展。

服務市場投入有待增加。政府對法律服務市場投入不足,除了法律援助及公職律師外,其他法律服務人員的培訓等經費要自行解決,而我市法律服務機構規模小,按比例收取的律協、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的費用不足以安排律師正常的培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律師業務能力停滯不前,年輕律師業務能力欠缺的現狀。公證處的辦公條件不能滿足公證工作的要求,大部分縣的辦公設施落後,缺乏必要的交通、通訊、攝影和錄音等裝備,不能滿足許多現場公證的需要,有的縣公證處還被安排在政府辦事大廳,熱鬧、吵雜的環境不適合當事人辦理涉及隱私、遺囑之類的公證。

創造條件,進一步壯大法律服務隊伍。各級黨委政府要為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創造條件,使本地的優秀人才留得住,外面的人才引得進。一要努力提升我市律師萬人比例,從省委省政府20xx年對市縣小康目標考核指標和我市的情況來看,加強律師人材培養任務艱鉅,我們認為首先要從量的擴大入手,為此各級黨委政府應專題研究採取切實措施重視律師萬人比的提高,支持、鼓勵和動員司法行政系統幹部、其他黨委政府部門人員,特別是從事法制工作的人員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各級幹部管理部門可制定相應的規劃,逐年對相關部門下達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指標任務,以不斷充實公職律師隊伍,進一步提高我市律師萬人比例,同時也能提高我市幹部隊伍的整體法治水平。二要合理配置法律工作者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律師事務所到律師資源稀缺地區設立辦事處或辦公點,鼓勵已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加入到公證隊伍和法律援助隊伍中來,鼓勵公證人員多的地區幫助人員欠缺的地方開展公證工作。三要支持和引導基層法律服務所正常開展法律服務,針對基層農村法律需求大的特點,利用基層法律服務所紮根基層,收費較低的優勢,加強和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幫助基層法律服務所正常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四要加強教育培訓,繼續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完善法律服務隊伍教育培訓制度,加快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法律人才,提高法律工作者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羣眾、服務和諧穩定的執業能力。

搭建平台,進一步延伸法律服務觸角。市、縣(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要積極引導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的發展佈局和發展方向,廣泛開闢法律服務主體為經濟改革發展服務、為政府依法管理服務、為基層社會和羣眾生活服務的渠道。一要整合法律服務資源,引導法律服務行業通過組建 法律服務團 、組織開展 法律服務周 等,為服務民生、保障民生作出積極努力。二要開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設立顧問團,提供無償法律幫助,通過 法律服務結對跟蹤重點工程 法律服務為民營經濟服務計劃 等載體,鼓勵和引導廣大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介入、全程跟蹤,做好相關項目審批、公證、簽訂協議等服務,隨時提供決策建議,解答相關法律諮詢。三要完善 一村一法律顧問 制度,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 三農 服務,開展法律服務進農村、進社區活動,堅持面對社區,面對基層,面對羣眾提供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法律服務,通過 法律服務聯繫卡 農業發展法律建議書等舉措,努力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四要深化法律援助工作,按照 應援盡援 的要求,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擴大援助範圍,加強窗口建設,開闢綠色通道,做好弱勢羣體特別是農民、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

強化監督,進一步規範法律服務市場。法律服務市場的正常運行必須遵循一定的運行規則,一個良好的法律服務市場必須具備主體適格、管理規範、秩序良好、競爭有序幾大要素。因此各級司法部門要加強與政法系統各單位的協調溝通,明確管理職責,建立協作機制,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拓寬監督渠道,加強行政監督、行業監督和社會監督,形成監督合力,促進法律服務市場的有序進行。一要完善監督機制,加強法律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和執業紀律建設,健全獎懲制度和行風監督員工作制度,規範執業行為,建立行政處罰、行業處分通報與備案制度,按照《律師法》、《公證法》、《法律援助條例》和《基層法律服務者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維護市場的有序運轉,對其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打擊和查處力度;加強法律援助案件的跟蹤質量監督,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質量;把好代理資格審查關,規範公民代理行為,查處為牟取不當利益從事訴訟代理或辯護代理的人員;完善律師、基層法律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標準、收費制度、財務制度、執業責任保險制度、投訴懲戒制度,規範其執業行為,確保法律服務市場的良性發展。二要暢通監督渠道,實施法律工作者誠信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公證員誠信檔案制度,將服務收費、職業道德、執業規程和標準、投訴舉報等內容進一步公開,將法律工作人員的執業活動置於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

營造氛圍,進一步改善法律服務環境。一是建議市政府就進一步加強我市法律服務市場建設出台相關文件,以營造氛圍,改善法律服務環境,促進我市法律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公安、法院、檢察等部門要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真正落實《律師法》,切實解決 會見難 調查取證難 閲卷難 等老大難問題;三是改善參政議政環境,黨委政府要更加重視律師等法律工作人員的特殊作用,將業務精通、品德高尚、熱心公益的法律工作人員吸收到參政議政隊伍中去;四是改善社會輿論環境,加強律師制度的宣傳,使全社會進一步瞭解、關心和支持律師法律服務工作,為更好地發揮律師作用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商場市場調研報告 篇三

根據市委政研室的統一安排以及市委常委、副市長韓鬆的批示,由西安市整規辦牽頭對我市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情況進行調研,主要調查研就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打擊製假售假、商業欺詐、偷逃税款和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的有關情況。

由於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體系建設工作牽扯部門較多,任務面廣,各自工作又自成體系,難以形成綜合性的調研報告,我們此次以市商貿局、市工商局為主,主要針對商品市場的發展現狀、問題作了一些調查。通過調研,基本摸清了我市市場體系的現狀,也對當前我市市場體系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結合我市工作的實際和今後的發展目標,提出今後的一些需要進一步努力和加強的工作。

由於複雜的經濟和社會原因,整治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問題,建立現代市場體系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任重道遠,尚需進一步努力落實各項措施。

xx期間,我市提出了以加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為重點,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以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為主線,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彰顯古都風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建設學習型和創新型城市,構建和諧西安,向着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大城市目標邁進的指導思想,對如何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結合我市發展規劃、結合我市市場體系的發展實際,我們提出了發展與規範並重,形成政府和社會各方合力的發展思路。通過大力發展商品市場,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加快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市場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良好的市場監管體系;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市場環境等措施,來促進我市儘快建立統一、公平、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為市委、市政府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建立現代市場體系的管理提供參考。

完善市場體系規範市場秩序調研報告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完善功能、擴大消費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拓寬消費層次領域,完善城鄉服務網絡,發展新型營銷業態,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提升了市場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隨着“十五”計劃的完成和計劃的全面展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全市市場經濟體制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規模和市場需求將持續擴大,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將繼續加快,經濟發展和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將快速升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聯繫會進一步加強,競爭也將更為激烈。面對這樣的大背景,為更好地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關於建設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需要我們進一步完善商品市場體系,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一、我市市場體系發展現狀

我市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近年來按照“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的發展理念,以“發展大商貿、建設大市場、搞活大流通”為目標,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新型業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我國商品市場快速成長,市場體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一)商品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並初具規模。形成了以批發市場、零售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門類的商品市場體系;形成了多種經濟成分、多種市場流通渠道、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商品市場格局和遍佈城鄉的流通網絡和商業網點設施。目前,全市商業網點已達14.59萬個,千人擁有網點數20.3個,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場近50個,其中大型綜合超市26個;零售企業中年銷售過億元的商場有15家;全市擁有各類交易市場514個,____年成交額290億元;全市擁有餐飲業網點3.28萬個,____年批發零售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68.30億元,同比增長12%;全市各類賓館、飯店、招待所1500多家,三星級以上賓館56家;大型現代化專業展覽館3個,總面積10萬平方米;購物中心、百貨商店、連鎖超市、倉儲商場、家居中心、專賣店、專業店、便利店等各種新型業態蓬勃發展。

(二)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大。“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3.2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1.7倍,年均增長12.2%。____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6.48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5.2%,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商貿業拉動全市gdp增長由____年的1.15%提高到____年的1.49%,貢獻率不斷提高。五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絕對值一直保持西北五省區省會城市第一位和西部省會城市第三位,商貿業已成為西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三)商品市場的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在近5年時間裏,我市市場體系的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經營業態不斷創新,連鎖經營發展迅速。全市連鎖企業已從____年的45家、850個門店,發展到____年的93家、1298個門店,涉及行業40個,銷售額超過75億元,同比增長33.92%。現代物流配送方式和相關技術日益受到重視和推廣,社會化物流配送服務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一批現代化、信息化的商業設施正在建設和應用,商場店鋪設施、條形碼的普及、自動銷售管理系統的應用、倉儲設施和現代物流配送設施建設都取得了較快發展。全市大中型零售企業80%不同程度的採用了計算機管理,70%以上的連鎖企業建立了自動銷售管理系統,世紀金花、民生、國美等重點流通企業在逐步建立完善對外信息交流平台的基礎上,開展電子商務的有益嘗試,建立了企業對企業、企業對消費者的網上商品交易系統,順應了信息化社會發展潮流,商品交易的手段進一步豐富。

(四)商品市場的對外開放取得了重要進展。幾年來,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共新建大型商貿設施50多個,完成投資40億元,建築規模超過150萬平方米,為商貿業發展增強了後勁與活力。尤其是吸引國際知名企業和外埠品牌企業投資我市,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大型商業集團已紛紛進入我市市場,帶來了先進的業態形式和管理技術,促進了我市市場的競爭。幾年來,共引進外資約1.2億美元,內資約30億元。目前,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百事可樂、易初蓮花等世界500強企業均已在我市投資;外埠的家世界、人人樂、國美、蘇寧等品牌企業已在我市建店,經營規模不斷壯大。

(五)市場的法律體系框架已經初步形成。與商品市場的發展和市場化進程相適應,我市加快了市場體系建設的法制化進程,在認真貫徹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商品市場登記管理辦法》、《連鎖店經營管理規範》、《零售業態分類規範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府部門規章的基礎上,又結合我市實際相繼制訂出台了《西安市商業零售業態規範》、《西安市零售商業分級設置規範》、《西安市商貿業行業發展分類指導目錄》、《西安市開設大型商業網點聽證辦法》、《西安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西安市連鎖業發展規劃》、《西安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辦法》、《西安市餐飲業服務規範》、《西安市農改超、集改超發展規劃》、《關於加快發展會展經濟的意見》、《西安餐飲業行規行約》、《零售業服務規範》、《美容美髮業服務規範》、《西安市商業企業價格公約》等十餘部行業規劃、規定及規範,初步形成了依法治市、鼓勵競爭、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法律體系框架,促進了市場的規範化發展。

(六)市場監管執法工作進一步位。近幾年我市擔負市場監管的主要職能部門,在經濟户口管理、行政審批、首辦負責制、企業登記註冊、市場巡查、屬地監管等市場監管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在全市全面推行了商品准入制度,積極實施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全程監管制度;建立了企業信用數據庫,大力推進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機制的建立;加快完善行政綜合執法網絡建設,初步構建起了以准入服務、信用監管、消保網絡、快速執法、調度指揮、技術支撐為重點的市場監管執法體系;各職能部門加強合作,統一指揮,聯合行動,密切配合,在關係社會穩定和人民羣眾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虛假違法廣告、商業賄賂、非法集資、安全生產等專項執法行動中,有效地打擊各類經濟違法行為,在整治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查處違法經濟案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規範市場秩序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市場體系建設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

(一)市場法規建設滯後,交易行為不規範。一是市場發展所需要的一些法律、法規方面仍存在一些空白。例如,至今規範市場運行秩序的重要法律《反壟斷法》尚未出台,流通法律法規體系還不健全。已出台的相關法律、法規配套的實施細則仍然缺乏,使得法律法規出台後缺乏實施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規的效力。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對公用企業、壟斷行業的法律約束力不足,影響了公正、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的建立。三是缺乏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質量檢測制度和必要的檢測設備、手段,市場準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為不規範等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市場中,無論是農產品、工業品還是生產資料,不合格產品、假冒偽劣等問題還較普遍存在,尤其是食品安全形勢還比較嚴峻,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市場主體規模偏小,組織化程度低,經營方式落後。單體分散經營的流通主體所佔比重較高。在全市335516個流通主體中,單體經營的個體商户在全部流通主體中的比重達到66.3%。以滿足初級交易為主的傳統經營方式與業態形式大量存在。流通現代化總體水平較低。目前新型業態發展雖快但規模過小,流通領域從設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較落後,流通現代化總體水平較低且進展緩慢。由於長期投入不足,目前我市流通產業的核心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4klnz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