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總結

“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總結

“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總結

“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總結

XX縣地處XX市以南,山腹地貌突出,特別是XX南部片區山高溝夾、耕地零碎、人多地少,農民增收渠道多,連片脱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在全市脱貧攻堅全面創新改革的進程中怎麼補齊發展短板,在丘陵山區用什麼路徑推進精準扶貧,在離縣城偏遠的鄉鎮條件下怎麼發展現代農業,在經濟社會轉型中怎樣構建激發弱勢羣體潛能利益體系,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怎麼構建先富帶後富的制度機制等這五個現實問題,成為擺在XX縣面前的時代難題。20XX年,XX縣在11個鄉鎮的13個村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試點,以股份合作為紐帶,推動生產資源重組、生產關係重構,實現“分散經濟”向“合作經濟”轉變,成功探索了一條“聯產聯業、聯股聯心”的富民強村新路徑。

一、主要做法

在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七權同確、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資金互助社、創新產業扶貧貸”等農村綜合改革的基礎上,今年2月,縣委、縣政府根據近兩年工作實踐研究決定,在XX縣南、北、東、西、中五路片區選擇11個鄉鎮13個村開展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試點和“維護羣眾利益不變、壯大集體經濟不變、同步全面小康不變”這“三不變”基本思路,主要整合集體土地、林地、塘堰和勞力、技術、房屋、資金等資源合理利用,以組建五大股份合作社為抓手,實現讓生產關係重構、生產資源重組,有效解決“集體空殼、土地零碎、勞力閒散、房屋空置”等關鍵問題。截至目前,11個試點鎮鄉13個村建立並開始運作的“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勞務股份合作社、村旅遊度假股份合作社、村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達到了43個,其中各試點村都已經依法組建前三種,後兩種根據各村資源情況選擇,實際上這五種農民股份合作社就是探索農民長期穩定增收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五種有效途徑。

(一)整合集體資源,組建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讓權生錢。

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按照“醖釀討論、徵求意見、羣眾表決”的議事程序,對改革涉及的清產核資結果、成員界定結果、股份量化方案、股份量化清冊、股份合作社章程、股東代表名冊實施民主監管“六公開”,構建農民充分參與機制,促進改革從“自上而下”轉變為“自下而上”。先後在參與改革試點的13個村,成立了13個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由每個村的股民直接選舉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在村集體資產管理、農村產權確權頒證的每個關鍵環節,都由股份合作社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且三分之二以上社員同意並簽字形成決議後予以實施,保障了改革的公平公開、持續推進和羣眾滿意。通過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把集體閒置的校舍、房屋、機動地、林地、果園、塘庫堰、水利提灌設施等資產盤活,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如建平鎮芝麻村,組建集體經濟合作社之前,集體經濟收入為0,組建後通過盤活機動地、塘庫堰、集體房屋等,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6萬餘元;再如樂安鎮斷山村把基礎設施投入量化入股、把產業發展資金入股種植專業合作社,集體直接參與分紅,集體經濟收入從原來的1000多元,增長到3萬餘元。

(二)整合土地資源,組建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讓地生錢。

動員農户以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把土地經營權變成股份,實現“承包制”向“股田制”轉變。今年以來,通過工商註冊,13個試點村先後成立了13個土地股份合作社。主要模式有三種:一是整理土地,統一經營型。農民自願將零碎的土地入股後,由村股份合作社統一整理土地,選擇主導產業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核算。如宋觀廟村土地未整理前的面積是970餘畝,通過土坯房(危舊房)拆遷、小塊地改大等土地整理後,經確權後達到1300畝,多出的300餘畝為集體土地收益。二是大户承包,內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把農民變成股東,在不改變土地用途的情況下,由村統一規劃確定規模種植集中區域,採取對外租賃、入股經營的方式,統一發包給專業種養大户,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如王家堰村通過引進外地職業經理,走一二三產業相融發展的道路,建設“稻香漁村”項目,目前,奕川水產農業科技企業與王家堰村大發土地股份合作社進行合作,入股村民獲得每畝400元的保底紅金和每畝100元的二次分紅,並每三年上漲7%,每户入股村民在企業打工每年收入0.8萬元以上,同時,企業每畝出30元給村集體。三是抱團發展,複合經營型。王太溝村確定了“山上藤椒飄香,田裏稻鰍種養”的“一村二品”產業發展方向。組織動員全村農户積極參與土地、技術、資金入股,成立了雙樂鄉王太溝村原盛農民經濟股份合作社,下設土地經營工作部、勞務合作工作部、旅遊發展工作部、富民置業工作部等4個專門理事會運行機構,選舉產生了監事會。初步確立了以“合股聯營、村社一體、抱團發展”的模式,以“椒香輝映、稻鰍共生、休閒觀光、科技示範”的發展思路,走“龍頭企業+股份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發展模式,採取入股農户、股份合作社、龍頭企業、村集體之間“5:3:1:1”的利益鏈接機制,切實破解資源比較分散、土地閒置拋荒、農民單獨面臨市場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等問題。

(三)整合勞力資源,組建村勞務股份合作社,讓力生錢。

村勞務股份合作社是讓農民土地入股後的閒散勞動力聚集起來,根據勞動力的年齡結構、技術程度、興趣愛好等特點,有組織地輸送到新型經營主體就業掙錢,實現多種渠道創收推進勞務股份合作目標。到目前為止,11個勞務股份合作社共入社1340人,實現總收入420萬元,人均增收3134元。其中:就地承包種植業(採摘、管理)勞務收入185萬元、承包農田水利項目勞務收入166萬元、其他收入69萬元。斷山村統一組織80餘人承包鄉村旅遊設施勞務和農田水利項目勞務,到9月底,村勞務股份合作社已實現純收入7.5萬元。紅花園村將入社的230人按年齡、技術專長分類,分別發展為就地承包種植園勞務、承包中涪路建設勞務、場鎮單位保潔勞務和組織到異地承包建築勞務等,已實現總收入210萬元,勞務股份合作社純收入2.1萬元。

(四)整合房屋資源,組建鄉村旅遊股份合作社,讓房生錢。

鄉村旅遊股份合作社充分把生態資源、空置的房屋、農耕文化和民俗等旅遊資源整合起來,聚集力量抱團發展。一是變“荒”為股,打造旅遊小鎮。景福鎮藉助新建的XX至綜改區快速通道“中涪路”交通優勢,把鄉村旅遊作為扶貧開發的重要手段,成立了XX縣首家旅遊度假股份合作社,正集中打造“九龍山.牡丹谷”鄉村旅遊景區,促進當地農民脱貧致富。鮮家嘴村景仙旅遊度假股份合作社與入股農户合作,1畝耕地、2畝林地或4畝荒地折成為1股,而每股每年至少將分得400元保底分紅。明年三月份正式營業後,到了每年底,景區還將以當年景區收入情況,給當地入股農户再分一次紅利。不僅如此,當地貧困户還可以在被開發後的景區找到工作,通過務工來獲得增收。二是變“散”為聚,客棧式居民點融入。紅花園村“養心谷”旅遊度假股份合作社結合農村土坯房(危舊房)改造搬遷政策,建設集休閒、旅遊、居住為一體的客棧式居民點。客棧式居民點讓改造搬遷農民直接融入鄉村旅遊業,通過遊客住宿、旅遊及商貿,從根本上解決羣眾搬得出、住得穩、能致富的問題。紅花園村將1604餘畝土地整村流轉給XX梓商農業科技公司發展,土地入股入社率達97%。公司除每年給入股農户保底分紅300元/畝外,還從年終的純收入中提取30%用於壯大集體經濟。

(五)整合資金資源,組建村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讓錢生錢。

村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是充分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整理土地後,把節約的建設用地或一般農用地集中起來,在無法異地發展的情況下,根據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需要,把農民的技術、資金整合起來,就地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農產品加工廠、農產品分檢包裝車間、倉儲(物流)用房等。到目前為止,樂安鎮斷山村、雙樂鄉王家堰村組建了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如斷山村充分依託XX縣城近郊區域優勢,由6户農民利用多年從事運輸業和自有閒散資金的優勢,籌建農產品分檢包裝車間、倉儲(物流)用房。王家堰村與奕川水產公司合作,為解決泥鰍鮮活水珍品深加工進一步增值的問題,由村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組織技術和資金,計劃投資200萬元建設鮮活水珍品深加工廠,廠房建成後,統一租賃給奕川水產公司開發出口產品,公司每年支付的房租給富民置業股份合作社。

二、取得成效

探索農村“三變”改革是在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性改革,突出了集體和農民之間“股份合作、抱團發展”,較好地克服了一家一户分散經營的弊端,將是我縣今後農村改革發展的方向。13個試點村通過“三變”改革試點,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有效壯大了集體經濟。集體資產由“集體所有”變為“成員所有”,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集體土地入股、集體資產入股等模式,盤活了農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增加了村集體在產業發展中的分紅比例,探索了一條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13個試點村全部消除集體經濟“空殼”,預計年底實現5萬元以上,其中五柏村可達到10萬元。

(二)有效帶動了產業發展。股份合作由“分散經濟”變為“合作經濟”,既做大了產業規模、增強了抵禦風險的能力。還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拓展了產業鏈價值鏈。試點村建成了2000畝甜橙產業園、2000畝藤椒產業園和1000畝油用牡丹產業園等,稻香漁村、荷香果居、紅花園養心谷等農旅融合園區初步成型。近郊區的試點村還利用區位優勢,新建了農產品分檢包裝車間、倉儲(物流)用房。

(三)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在“傳統農民”向“股份農民”轉變中,近5000農民由“地主”轉變為“股份農民+產業工人”,既可以得到股份分紅,還通過園區務工增加了工資收入。紅燈橋村養殖合作社與鐵騎力士集團聯建30萬隻品牌土雞養殖基地,目前已經出欄第一批土雞8.6萬隻,獲得公司代養費25.8萬元,入股農民户均分紅9000元,園區工人每月人均獲得勞務報酬XX00元。

三、經驗啟示

XX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深化農村改革、夯實基層基礎、進一步促進共同富裕作出了積極探索。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啟示。

(一)資源激活是前提。始終樹立“無物不股”理念,凡是可能創造價值均納入股份合作範疇。通過對農村資產分類、成員界定、權能設置等環節,全面釐清農村資產權屬權能。要堅持以股份合作為核心,以股權為紐帶,有效將農村各類分散的資源要素聚集到產業平台上來,孵化衍“生土地股”“自然風光股”等股權形式,讓農民真正從資源變資產中獲得收益。

(二)模式創新是關鍵。農村資源稟賦各異,“三變”改革模式不能照抄照搬,必須因地制宜、分村施策。要找準優勢、發揮優勢,聚焦優勢特色產業、聚焦旅遊休閒產業、聚焦現代服務業,創新“三變+”發展模式,探索各具特色的“三變”改革新路徑。

(三)共建共享是目標。“三變”改革的抓手是股份合作,必須兼顧各類主體的利益。要建立科學的股權評估機制、經營決策機制、利益分配機制,最大限度調動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積極性,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多方合作、抱團發展、互惠共贏的良好格局,真正實現能致富、可持續的目的。

(四)政策配套是保障。要加強對“三變”改革的研究引導和全程監督管理,從制度上為“三變”改革把好方向。進一步深化財政資金“撥改投”改革,確保財政支農資金受益的最大化和長效化。要發揮政府平台公司投融資的牽引作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撬動農户、村集體、金融機構等社會資本。

(五)風險防控是底線。“三變”改革事關農民的直接利益,特別是貧困户在入股經濟實體中“分紅”願望十分強烈,必須充分把控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法律風險。在資產管理、重大經營活動、利益分配等環節,嚴格“醖釀討論、徵求意見、羣眾表決”的議事程序。建立鄉鎮評審、縣級備案的項目風險評估機制,最大限度地防範經營風險。規範“三變”流程、合同樣本,確保經營活動依法進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qvkj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