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目錄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第一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第二篇: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第三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自查報告2第四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彙報第五篇:《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解讀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衞生廳醫療服務監管處周曉實

根據國家和自治區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安排部署,衞生廳高度重視公立醫院改革。成立了醫改領導小組和公立醫院改革推進領導小組,確定了*市、*市作為自治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各盟市確定了24個旗縣的28所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旗縣,開展試點工作。經自治區政府同意,衞生廳、財政廳、編辦、發改委、人社廳聯合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意見》,衞生廳起草了《關於推進旗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準備與有關部門聯合下發。衞生廳多次召開會議,部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並將公立醫院改革任務納入責任狀與各盟市衞生局主要負責人簽訂,同時將主要任務給廳內各處室分工,落實責任抓落實。衞生廳和各地多次舉辦培訓班,加強對公立醫院試點政策的解讀,採取考察學習的方法,學習公立醫院改革經驗。衞生廳多次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導,並開展了全區公立醫院改革監測工作,有力推動了試點工作的開展。

各地、各試點醫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改革措施積極推進,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改革效果逐步顯現。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各地緊緊圍繞公立醫院改革目標、領域和主要任務,積極探索,積累了經驗。

(一)公立醫院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1.加強統籌規劃。在自治區醫療衞生事業發展規劃指導下,各盟市制定出台了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各地堅持政府主導、盤活存量、優化結構、立足當前、謀劃未來的原則,統籌醫療資源配置,確定公立醫院數量、規模和功能定位,逐步建立起佈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滿足廣大羣眾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年衞生廳確定了六大體系建設規劃,已經在呼倫貝爾市先行試點。全區在現有重點專科基礎上,有計劃地加強慢性病、老年病以及婦女、兒童醫療服務等專科建設,形成基本覆蓋居民所有主要健康問題的專科體系。目前,全區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基本完善,有三級綜合醫院*所,三級專科醫院19所,每個旗縣均設立綜合醫院,多數旗縣設立蒙中醫院,部分旗縣設立專科醫院。

2.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醫療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以三級醫院為龍頭,促進不同級別公立醫院合作,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目前,我區三級醫院託管二級醫院的有7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組建醫療聯合體的有6個;**市成立功能、體格檢查診斷中心,有4個旗縣實行了一體化管理;**市烏審旗推行“三制五統一”的運行機制;呼市和**推行縣鄉五個一體化管理;**市莫力達瓦旗人民醫院伸腿舉辦中心衞生院的成功經驗在全區醫院院長培訓班上進行大會交流;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實行醫保、醫療服務、公共衞生、食藥監管、財政保障、衞生信息六個一體化管理,推進城鄉衞生統籌;全區有70所旗縣醫院與區內外三級醫院自主建立技術合作關係。通過分工協作機制的建立,促進了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

3.加強公立醫院能力建設。近年來,全區公立醫院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基本建設和設備裝備,近三年的固定資產額佔到固定資產總額的43%,醫療服務條件明顯改善。在加強公立醫院能力建設過程中,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把旗縣級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重點抓好旗縣級醫院能力建設。一是,從**年開始實施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項目,每年投入項目經費**萬元。我區74所旗縣級綜合醫院分別與北京市26所三級醫院和我區**所三級醫院確立了對口支援關係;我區部分旗縣級蒙中醫院分別與北京市13所醫院和我區4所三級蒙中醫院確立了對口支援關係。通過派出醫療隊接診、手術、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專題講座,接受骨幹醫師培訓和其他人員進修,提高了受援醫院的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北京醫院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表彰為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院、包鋼醫院被衞生部表彰為城鄉對口支援工作先進集體。二是,從**年開始實施了骨幹醫師培訓項目,每年投入項目經費240萬元。

我區**所旗縣級醫院選派240名醫師,分別由北京市38所醫院和我區29所醫院承擔導師制專科規範化培訓。三是,**年實施了縣醫院能力建設項目,投入項目經費**億元,在87個旗縣級醫院重點進行了信息化建設。四是,實施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項目,**年投入項目經費361萬元。我區兩所三級醫院與北京協和醫院建立遠程高端會診系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與5所旗縣醫院建立區級遠程會診系統。**年投入經費1235萬元,擴展了三所三級醫院和25所旗縣醫院建立遠程會診系統,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監護、遠程技術指導、遠程教育等,有效提升旗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提高疑難重症救治水平。此項工作得到衞生部醫管司領導的肯定,並獎勵三台病理掃描儀。五是,**年實施農村巡迴醫療車購置項目,投入項目經費1400萬元。給35所旗縣醫院各購置一台巡迴醫療車,每台車配置11種醫療設備。

(二)創新公立醫院體制機制

1.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我區改革的重點是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各地已經開始積極探索實踐。一是,明確了各級政府舉辦和管理公立醫院的職責。政府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制定並落實醫院建設、編制、投入、價格、管理等政策措施,為公立醫院履行職能提供保障。二是,推進政府其他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公立醫院屬地化業務管理。三是,設立專門管理機構,加強醫院監管。**年6月衞生廳設立了醫療服務監管處,主要職責是建立醫療機構醫療質量評價和監督體系,組織開展醫療質量、安全、服務、財務監督和評價工作,建立健全以公益性為核心的公立醫院監督制度。有部分盟市衞生局設立了醫管科。**市和通遼市已經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成立由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有關部門參加的醫院管理委員會,下設醫管辦,掛靠衞生局。主要職責是受政府委託,負責公立醫院資產管理、財務、業務、編制等監管。四是,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我區在公立醫院中實行了院長負責制。通遼市按照“決策、執行、監督”協調統一的原則,建立健全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準備在公立醫院成立理事會,監事會,院務會,合理確定政府作為所有者與醫院管理者之間的權責。我區興安盟、烏海市、霍林郭勒市積極研究制定院長任職資格、選拔任用制度,推行了公開競聘院長,實行了任期目標管理和院長年薪制。自治區和各地加強對院長的培訓,推行院長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

2.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補償機制的改革是難點,也是重點。是關係到公立醫院迴歸公益性,改變過去“以藥養醫”、趨利經營方式的關鍵。我區各地通過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和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等綜合措施,破除“以藥養醫”機制。

(1)明確政府對公立醫院舉辦的責任,加大政府投入。包括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政府性虧損等運行經費,離退休人員工資等。**市對二、三級綜合公立醫院按編制人數工資額70%補貼,中醫院按90%補貼,其他醫院實行全額補貼,同時給予專項補助;全市對公立醫院的補助額佔醫院總收入的**%,對所產生的水、電、暖等日常費用全部列入財政預算。**市從**年開始,將市直屬公立醫院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全額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年阿拉善盟財政補助**萬元用於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比例達到90%,阿右旗人民醫院財政補助100%。烏海市財政補貼醫療服務人員工資達到70%。

(2)取消藥品加成政策,推進醫藥分開。全區實行縣、鄉、村一體化管理的旗縣,實行了收支兩條線,取消了藥品加成。目前,全區已經有26所旗縣醫院取消了全部藥品的加成,有5個旗縣醫院取消了基本藥物加成。**市在所有旗縣級公立醫院中取消了藥品加成,由此減少的收入由政府每年進行一次性補助。地方財政按藥品銷售總額的15%給予補償。準格爾旗在取消藥品加成後,旗財政採取“先減後補”和“以獎代補”的方式,依託“財政補醫”和“醫保補醫”兩個途徑,專項投入870萬元用於補償公立醫院取消醫藥補醫及價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虧損。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的兩年來,共讓利羣眾2600萬元,有效地降低了羣眾醫療負擔。通遼市霍林郭勒市所有公立醫院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年市政府投入300萬元予以補償。

(3)合理調整醫療收費標準,建立價格調整聯動機制。**年5月衞生廳召開了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和成本核算工作培訓會議,為制定公立醫院補償政策奠定基礎。

(4)完善醫保支付機制,推進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付費等複合支付方式改革。我區25個旗縣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醫院探索按病種和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結合開展了臨牀路徑管理,規範診療流程,加強成本控制,規範合理用藥,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

3.改革公立醫院運行機制。醫院運行機制的改革推進了醫院管理制度化、規範化,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水平、醫療質量、效率,對患者順利安全就醫起到了保障作用。一是,各醫院進一步健全組織機構,按照衞生部下發的醫院各項制度完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二是,不斷完善了醫院內部決策執行機制,執行了重大決策、幹部任免、項目投資、大額資金使用集體討論報批制度,實行了院務分開,推進民主管理。三是,進一步完善了醫院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為了使醫院報表更全面,信息決策相關度更高,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加強醫院的監管,有利於降低成本和績效考核,衞生廳舉辦培訓班,推行了衞生部制定的新會計制度,各醫院正在籌備實施。部分三級醫院實行了總會計師制度。四是,改革人事和分配製度。各醫院實行了全員聘用制,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建立了以服務質量、崗位工作量、服務效率和崗位責任為基礎的綜合績效考核制度,做到了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提高臨牀一線醫師和護士的待遇,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4.改革公立醫院監管機制。衞生廳指導各地加強衞生行政部門醫務服務監管職能,建立健全醫療服務監管機制。實現區域內所有醫療機構均依法實行全行業統一監管,完善機構、人員、技術、設備准入和退出機制。一是,建立醫院評審評價機制。衞生廳按照衞生部《醫院評審暫行辦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院評審評價標準》,制定了《**自治區醫院評審實施辦法(暫行)》,並根據自治區實際,遵循衞生部“內容只增不減,標準只升不降”的原則,研究制定、印發了《**自治區二、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開展全區新週期醫院評審工作。新週期的評審機制包括了自我評價、現場專家評價、統計評價、社會評價和跟蹤評價環節,通過對醫院圍繞質量、安全、服務、管理、績效的評審評價,推進醫院標準化管理,提高醫院管理和服務水平,滿足廣大羣眾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為規範醫院評審專家的遴選與管理工作,提高醫院評審質量,充分發揮醫療衞生管理技術專家在本領域工作的作用,確保醫院評審的科學性和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性,衞生廳制定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醫院評審專家管理實施辦法(暫行)》,對專家的遴選、管理、培訓、派出、權利和義務做出明確的規定。為了規範評審,衞生廳組織專家編寫了《醫院評審手冊》。確定評審要素10380條,開發了管理和評審軟件,此項工作受到衞生部醫管司的肯定,決定派員參加我區第4次專家論證會。為切實推進和指導各盟市開展好新一輪醫院評審評價工作,衞生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醫院評審工作的通知》,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並於2014年7月至9月期間舉辦了兩期醫院管理幹部培訓班和一期醫院評審骨幹專家培訓班,對醫院管理和醫院評審、評價進行了培訓,接受培訓人員近600名。二是,建立醫師定期考核機制。去年衞生廳制定下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醫師定期考核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各級衞生行政部門建立考核領導組織、辦事機構,認定了考核機構並開展了醫師考核工作。三是,建立日常監管機制。我區各地按照統一安排,依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及配套文件、《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範(試行)》、《醫療器械臨牀合理使用與安全管理方案》、《血液透析室基本標準及指導工作規範》、《內鏡與微創器械消毒滅菌質量評價指南》等法規、規章,開展了監管工作。尤其今年,按照衞生部要求,加強了基層醫療機構監管工作,重點加強了機構、人員執業資格監管和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四是,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機制。2014年自治區司法廳、衞生廳、保監局聯合下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實施意見》,全區已有7個盟市建立調處機構55個,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創建平安醫院。同時在醫院中落實《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暫行規定》,在衞生行政部門落實《醫療質量安全告誡談話制度暫行規定》。五是,建立醫院運行監測機制。確定了信息統計指標、開發軟件,為及時、準確彙總分析醫療服務信息,為各醫院統計評價工作打基礎。

(三)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

1.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管理。近幾年,衞生廳按照衞生部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了“優質醫院創建”、“醫療質量萬里行”、“優質護理示範工程”、“三好一滿意”等專項活動,有力推進了各醫院醫療質量管理,醫療服務行為逐步規範。一是,建立健全了質量管理組織,加強了重點質量管理培訓,通過評價、分析、反饋、整改、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二是,各醫院加強了臨牀科室建設,三級醫院臨牀科室756個,已經二級分科的有**個。同時加強重點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建成自治區臨牀醫學領先和重點學科65個,盟市重點專科141個。今年在74所旗縣醫院中,每所確定了3個重點專科由對口支援的醫院幫助扶持建立,並明確了責任。三是,開展了臨牀路徑試點工作,衞生廳21所三級醫院開展了22個專業112個病種的臨牀路徑試點工作,制定了實施方案和評估方案。通過推行臨牀路徑,加強了病種質量管理,規範了臨牀檢查、診斷、治療和使用藥物,控制了成本。四是,各醫院規範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執行了基本藥物採購供應管理制度。衞生廳推進了醫療耗材集中招標採購工作。五是,部分醫院在加強規範和保證質量的基礎上,試行了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降低了患者醫療費用。

2.完善醫院服務。各地各醫院努力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從患者最急需、最關切的問題抓起,創造患者良好的就醫環境,採取各項便民利民措施,縮短患者就醫等候時間,提高患者滿意度,社會反響較好。一是,新建改造門診設施,標識醒目,優化服務流程,提供導醫服務,方便羣眾就醫。通遼市醫院院內的標識使用了蒙漢兩種文字;包鋼婦產醫院在門診各樓層增設收費點;包醫附院成立客服隊,為患者就醫提供服務;**縣醫院建立急救聯動協調機制,提高了急救能力。二是,三級醫院和部分二級醫院延長了門診時間,實行了雙休日和節假日全天門診。三是,三級醫院全面實行了預約診療服務,制定了工作規範,豐富了預約形式。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和包醫一附院通過12320信息平台開展預約診療服務試點後,衞生廳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區以12320為統一平台實施預約診療服務的通知》,要求全區三級醫院、二級醫院分步統一到12320的平台上運行。

3.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衞生廳去年實施五項工程之一就是衞生信息化建設工程,本着建設一個信息平台、打造急診急救和信息傳輸兩個通道的思路,啟動了“3533”衞生信息化工程。3級平台、5大系統、3個基礎數據庫,3項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衞生廳實施衞生信息化建設工程的要求,全區各醫院加強了醫院信息化建設。一是,三級醫院加大投入,改、擴建醫院信息化平台。增添醫療信息系統軟件,實現醫院信息化管理。逐步與區域衞生信息系統對接,實現支持日常監測信息自動採集、上報和開展遠程會診。二是,衞生廳規範了全區醫療機構icd編碼和住院病案首頁。在三甲醫院中先行推廣應用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開展醫院評價工作。此項工作已被衞生部確定為全國8個試點省區。三是,利用2014年縣醫院能力建設項目,在87個旗縣醫院中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工作。各地按照衞生部縣醫院能力建設項目信息化建設技術方案要求,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要達到三級部署中的高級部署,實現臨牀服務、醫療管理、運營管理系統功能。同時,衞生廳要求增加臨牀路徑模塊功能,提高各醫院信息化、科學化管理水平。四是,利用遠程會診系統建設項目,加強了醫院信息化建設。五是,衞生廳高度重視醫院信息化建設,在醫院評審實施細則中規定,二、三級甲等醫院信息化建設不達標一票否決。

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改革試點工作進展不平衡。從我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進展情況來看,一方面地區進展不平衡,試點地區和試點旗縣對推進改革有差異,包括領導認識上的差異和地區內經濟、社會發展上的原因,決定了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推動的力度。另一方面,改革任務進展不平衡,公立醫院改革中體系建設、醫院內部管理成效多一些,涉及管理體制、補償機制改革成效少一些。按照公立醫院改革目標來看,改革是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只有堅持公益性才能完整準確地把握試點的政策框架,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大有作為,才能讓羣眾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為羣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衞生服務。

2.醫療衞生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我區公立醫院機構不盡合理,綜合醫院多,專科醫院少。優勢醫療衞生資源城市多,旗縣少,而且地區分佈不均。三級醫院患者多,基層醫院患者少,大量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到二級以上醫院就診,加重了患者看病難、看病貴。二級醫院醫療資源的差距制約着醫院評審標準的落實。

3.公立醫院補償機制不健全。公立醫院公益性必須有健全的補償機制支撐。由於我區沒有公立醫院財政補助統一政策規定,致使各醫院財政補助政策標準不一。鄂爾多斯市公立醫院補助佔到醫院總收入的31.8%,而**市公立醫院補助僅佔醫院總收入的6.1%,全區公立醫院財政補助占人頭費的比例從4%至100%不等,差距極大,造成各公立醫院不在同一管理的平台上。一些醫院為了生存、發展,出現趨利行為,藥品費用佔到住院費的一半,嚴重製約了公立醫院的改革推進。只有政府職責明晰、責任到位,取消藥品加成,各級政府建立穩定的補償機制,才能破除逐利機制,迴歸公益性。

4.政府有關部門協調配合有待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是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隨着改革的深化,任務將更加繁重,難度將逐步加大,需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統一協調解決改革試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5.管理體制改革需深入研究。從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來看,各地建立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做法不一。因此,建立統一、高效、權責一致的“管辦分開”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還需要深入探索實踐,借鑑經驗,形成共識。

三、下一步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思路

要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和衞生部五部辦《關於做好**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中,重點組織開展旗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下發關於推進旗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改革試點思路和目標是在實踐中探索、完善,採取自下而上的方法,分層推進、先易後難、重點突破。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圍繞政事、管辦、醫藥、營利與非營利性四個分開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藥養醫”機制為關鍵環節,以改革補償機制和落實醫院自主經營管理為切入點,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價格機制、醫保支付制度、採購機制、監管機制等綜合改革。建立起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旗縣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斷提高旗縣公立醫院的服務能力,為人民羣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力爭使旗縣內就診率提高到90%以上。

1.進一步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以《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為指導,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制止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和醫療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要優先建設發展旗縣級醫院,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實現30萬人口以上的旗縣至少有一所達到二級甲等水平的縣級醫院目標,爭取對國家沒有基建投入的旗縣級醫院由自治區發改委立項投入。爭取自治區財政在“十二五”期間對每所旗縣級醫院增加投入,用於醫院能力建設。2014年繼續組織實施好全區對口支援、骨幹醫師培訓、遠程會診項目,加強對縣醫院能力建設項目實施的督查。

2.推進體制機制改革。認真借鑑全國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有效形式,建立協調、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探索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出資者和經營管理者責任。重點要推進醫藥分開、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完善我區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配合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出台。在實施醫院成本核算工程基礎上,調整醫療收費價格,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先調整牀位、掛號、護理費,第二步再調整醫療服務收費。與有關部門儘快研究出台內蒙古自治區公立醫院補償辦法。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自治區、盟市、旗縣共同建立穩定的補償機制,明確財政補助比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確保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和徹底改變“以藥補醫”。

3.建立健全醫療服務監管機制。年內全區開展新週期醫院評審工作,下發評審手冊,開展培訓。規範醫院評審評價。對第一週期醫師定期考核工作進行督查。加強公立醫院運行監管,開展統計評價。完善日常監測機制。對各地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處機制進行調研、督導。

4.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管理。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推進醫療質量管理,完善醫院服務,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

第二篇: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調研報告

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

調研報告

(博興縣人民醫院)

一、基本情況

自2014年9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濱州市人民醫院和我院實施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以來,我院立即啟動了該項工作。迅速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各分管院長為副組長、各職能科室主任為成員的醫院內部運行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抽調部分同志成立了醫改辦,結合《山東省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指導綱要》和《濱州市公立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工作指導綱要》內容,精心制定了《博興縣人民醫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實施方案》,並於9月6日召開了全院職工參加的新醫改動員大會,使每名同志都成為新一輪醫改的參與者和支持者,營造起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通過近一段時間的工作,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方面

在2014年成功推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繼續科學合理的核定公立醫院人員編制,進一步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公開招聘、擇優聘用、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單位與職工簽訂聘 1

用合同,明確單位與被聘人員的責、權、利,保證了雙方的合法權益。

(二)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方面

推行了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並於2014年12月改革、調整了獎金分配製度,按照按勞分配和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原則,建立重實際、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自主靈活的工資分配機制,充分調動了工作遠的積極性。

(三)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方面

正在進一步完善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責、權、利相統一的內部管理機制和醫院內部決策執行機制。實行了院長負責制、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年度考核制,落實了院長管理自主權,有嚴格的年度考核制度和院務公開制度。

(四)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方面

建立起了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形成了醫療機構首診、雙線轉診、分級醫療的診療模式。認真落實衞生強基、衞生支農和百萬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等項目,與幫扶的基層醫療機構建立起了長期穩定的分工協作關係。今年以來,參加衞生強基、衞生支農、和衞生下鄉12次,收到基層醫護人員的人民羣眾的熱烈歡迎。認真按照《山東省基層醫療機構規範服務行動工作方案》規範醫療服務行為,確保醫療安全。同時,根據衞生主管部門安排,和曹王、興福、湖濱三個中心衞生院結成幫扶對子,幫助他們培訓醫

師,指導業務。

(五)擴大惠民利民服務措施方面

繼續紮實推進惠民醫療行動,大力開展下鄉義診、減免醫療費用、下調要價等活動,緩解了弱勢羣體看病難、就醫不方面等問題,通過優化服務流程,縮短平均住院日;加強急診綠色通道管理;改善住院、轉科、轉院、出院服務流程;堅持無節假日門診、檢查和手術等方式給病人提供優質服務。同時,根據上級要求,擴大了檢驗影像檢查結果互認,於2014年完善全市臨牀檢驗室內質控網絡,擴大室間質控和輔助檢查結果“一單通”範圍,讓患者的實惠。

(六)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方面

建立起了醫療服務安全質量管理評價體系和評價制度,進一步完善了醫療質量安全控制評價體系和各專業醫療質量控制評價組織,加強醫療質量安全評價控制工作,持續改進醫療服務質量。按照《山東省臨牀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和衞生部制定的臨牀路徑,我們選擇了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壓性腦出血、剖宮產、支氣管肺炎等20 多個專業和病種在院內開展了試點,效果良好。大力推進優質護理示範工程。自2014年3月下旬起,在外三科開展了以“夯實護理基礎,持續改進護理工作”為主要內容的“優質護理示範工程”通過嚴格按照標準努力工作,我院外三科被市衞生局命名為首批優質護理示範病房,並在全市推廣。繼

續深入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強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積極為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培養全科方向的臨牀醫師。同時,進一步完善了院、科兩級管理體系,提高臨牀科室自我管理能力,加強對科主任和護士長等科室管理隊伍管理和培養,帶動整個科室文化建設、管理水平、業務技能的不斷提升。在爭創全市“名醫、名科、名院”活動中,我院外二科被命名為市級名科,有2人被評為市級名醫。

(七)改進財務後勤服務工作方面

實行了按病種付費制度,正在積極探索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完善補充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和道路交通保險支付方式,有效減輕羣眾醫藥費用負擔。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經紀律,認真貫徹落實《醫院財務管理制度》嚴格醫院預算和收支管理,堅持收支兩條線制度,規範資金管理。以全心全意為臨牀一線服務作為中心任務,建立起了後勤保障目標管理,後勤維修有償服務等工作模式,確保遺體處理、壓力容器、氧氣供應、安全保衞等各項後勤管理規章制度的建設和落實。

(八)推進信息化建設方面

我院在2014年率先在全市衞生系統實行了計算機信息化建設,在全縣率先實現城鎮醫保和新農合互聯互通機制,構建起了便捷、高效的醫院信息平台。下一步重點推進以電子病例為重點的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

(九)加強醫療糾紛調處方面

認真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完善醫患溝通制度的意見》,建立了患者投訴管理、處理機制,設立了滿意度調查意見箱,設立了專門機構、指定專人接受、處理患者和醫務人員投訴。於2014年4月進駐第三方調解機構,成立了醫患異議辦公室,推動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工作,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同時,建立了醫療質量安全預警和責任追究制度和醫療質量安全告誡談話制度,確保醫療安全,為醫院改革全面啟動創造了良好環境和條件。

三、試點取得的成效

通過改革試點工作,使病人享受到了較好的醫療服務,不同程度的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較好的調動起了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及改進建議

一是縣財政投入不足,政府補償機制不到位,必然影響和制約公立醫院改革的順利進行;二是在人事制度改革、 人員合理流動方面,還需上級明確的政策支持;三是因為改革試點工作沒有一定的經驗遵循,還需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推進。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據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在讓人民羣眾得實

惠、得方便,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和讓醫務人員受鼓舞3個方面下功夫,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擴大優質護理服務範圍,推行預約門診、檢查結果互認等惠民便民措施, 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安排,有條不紊的推進工作進展,確保改革試點工作取得圓滿成功,逐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14年2月20日

第三篇: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自查報告2

**縣衞生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自查總結

縣政府:

按照中省市公立醫院改革總體部署,根據**市衞生局轉發《陝西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評估方案》的通知要求,現將我縣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自查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統籌規劃,精心部署

今年我縣被確定為全市首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後,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把抓好公立醫院改革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認真落實各項改革措施。一是縣政府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和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政府辦、發改、衞生、財政、人社、物價、監察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公立醫院改革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公立醫院改革工作。二是按照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精神,制定了平利縣公立醫院改革實施方案,同時將改革的內容和要求進一步細化,制定了《縣鎮一體化管理》《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公立醫院院長公開競聘》等專項配套方案,為公立醫院改革順利實施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三是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完成了《平利縣衞生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明確了公立醫院改革的設置條件、發展規模、牀位標準編制比例、技術准入和行業規範,提出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通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把縣醫院建成區域性知名醫院,綜合實力達到三級醫院水 1

平,中醫院建成專科特色的二甲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建成二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建成*個省級規劃化鎮衞生院,*個國家級規範化村衞生室。

二、強化保障,完善機制,穩妥推進

建立穩定的財政綜合補償機制,按照“核定收支、補足差額、突出重點、確保發展”的原則,縣財政對縣鎮醫務人員工資實行全額預算,對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實行定額補償,對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等採取一事一議辦法專項補償,對化解歷史債務、人才培養、重點學科建設等實行鼓勵性補償,有力保障了改革工作有效推進。

積極探索,着力構建公立醫院改革管理運行機制。以規範權力運行為重點,按照“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制衡的權力運行架構要求,初步建立了以理事會、院委會、監事會為核心的醫院法人治理結構。以增強醫院行政、業務、後勤運行的透明度為重點,全面推行了院務公開和醫院信息公開制度,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對醫院各項制度進行全面清理整合和補充完善,形成靠制度管權、治事,規範和約束工作行為。全方位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定期開展問卷調查和評議檢查,從患者、社會羣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三個層面的滿意度測評情況評估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以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為重點,探索建立醫患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在完善醫療糾紛責任追究辦法的基礎上,嘗試建立醫療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責任保險的醫療糾紛賠償機制,通過統

一建立醫療風險基金預備金制度,實行共濟互助,提高醫療糾紛賠償防範能力,努力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

三、圍繞目標,突出重點,狠抓落實

1、紮實推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在人事制度改革上,進一步完善了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實行按需設崗、定員定崗、科學考核、合同管理,實行了中層幹部競聘上崗和全員合同制管理。在全面完善鎮衞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基礎上,今年首次對縣級醫院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通過競聘上崗,縣醫院率先將41名骨幹人才選拔到中層幹部崗位。在分配製度改革上,制訂和完善了績效考核辦法,實施成本核算和績效工資分配製度。新的績效工資分配辦法中,將職工工資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基礎性工資,即基本工資、各項津補貼和基礎性績效工資部分,與考勤掛鈎,按月發放;另一部分是績效工資,即獎勵性績效工資部分,以成本核算為基礎,與綜合考核結果掛鈎發放。

2、進一步強化醫院管理,健全內部運行機制。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動力,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健全內部運行機制,促進了醫院健康穩步發展。一是健全內部質量及安全控制體系,醫療糾紛和安全事故明顯下降。二是開展了臨牀路徑管理工作,已選定10個西醫品種為臨牀路徑管理病種,規範診療流程。三是開展了“三好一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年底前已選定20%的病區作為示範病區,並以點代面,逐步在全面推行。四是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

收費管理規定,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五是進一步優化門急診環境和流程,方便患者就診。六是加快人才培養和專科建設,不斷拓寬新技術項目。七是積極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治理活動,進一步強化藥品採購、儲存和使用等重點環節管理,保障用藥安全。八是堅持開展便民服務和24小時候診服務。

3、進一步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步伐。縣醫院投資*餘萬元完成了電子病歷軟硬件系統的安裝、調試與人員培訓,於今年9月7日正式投入運用。同時,將電子病歷系統與醫院現有his系統、傳染病管理系統、醫保系統、新農合系統銜接,實行聯網統一管理,有力促進了醫院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的提升,進一步規範了醫務人員診療行為和管理,提高服務質量。

4、積極加快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改善羣眾就醫環境。縣醫院通過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實施了規劃建築面積*平方米、總投資*萬元的住院樓改擴建項目。新住院樓六層主體建設已經完成,內部裝飾裝修已近尾聲。二期工程附屬用房建設前期徵遷工作正式啟動。*醫院門診樓建成投入運營,住院樓建設開始啟動。*鎮衞生院門診樓建設完工,*鎮衞生院綜合樓建設開工,*鎮衞生院住院樓、**。

5、積極開展醫護人員培訓工作。通過“三基三嚴”培訓與考核、選派業務骨幹外出進修等多種方式,加強對醫務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努力提升醫療技術水平。

6、充分發揮公立醫院屬性,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和完成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醫療救護工作。

7、積極推行縣鎮一體化管理工作,建立城鎮統籌發展的醫療服務體系。按照七個統一管理的託管工作要求,縣醫院完成了對長安衞生院的清產核資、資產及經營狀況審計,建立並完善了一體化管理的人員流動、財務管理辦法及各項管理制度。選派主治以上職稱衞技人員到衞生院開展醫療服務,帶動了衞生院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協助指導衞生院房屋裝修改造,流程佈局調整,制度建設,各類標識設置和規範化衞生院驗收等工作;投資近十萬元,完成了長安衞生院房屋的裝修改造和科室佈局的優化設置,併購置了電腦、藥品櫃、搶救車等相關設備,進一步改善了衞生院的基礎設施條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四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彙報

xxxx縣人民醫院

公立醫院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彙報

xxxx縣人民醫院始建於1951年,是集醫療、預防、教學、保健、急救和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承擔着全縣78萬人口的基本醫療和健康保健任務。醫院現有編制職工553人,回聘、臨時職工315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72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212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0人;醫院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4.18萬平方米,開放牀位636張。固定資產2億元,臨牀一級科室16個,醫技科室10個,層流手術室、綜合icu、新生兒監護室、血液淨化室、健康體檢站等功能設施完善,急診科、骨科為市級重點學科。

一、做法與成績

1、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目前醫院有各種藥品681種,基藥佔基藥目錄總數85%,銷售額37.5%,基本藥物均在山東省藥品集中招標平台上進行集中採購、配送。自2014年10月1日零時起,對全部681種藥物均實行了零差率銷售。門診次均費用由改革前的183.926元,降至171.44元,降幅6.79%,門診次均藥費由85.80元降至54.73元,降幅36.21%;出院次均費用由改革前3800.52元降至3709.84院,降幅2.39%;出院次均藥費由改革前1581.50元降至1035.48元,降幅34.53%,藥佔比降至29.1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02個百分點,真正讓患者得到了實惠。

2、改革收費方式。積極推行“先看病,後付費”就診模式,嚴格執行市新農合“四統、四定”的管理。加大對門診“大處方”的檢查力度,每月對門診處方進行點評和檢查,對不合格的處方進行處罰,和績效工資掛鈎,改變患者看病貴的問題。實施“雙降、雙控、雙規”範行動。降低藥品收入佔業務收入比重、降低高價值衞生耗材使用比重;控制醫療成本、控制人均住院次均費用過快增長;規範檢查和用藥行為,規範臨牀路徑和治療項目。降低大型儀器設備檢查費,ct、磁共振均按國家收費標準降低20%進行收取,切實降低患者就診費用。

3、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築面積

1.68萬平方米的外科綜合病房樓已於2014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的內科病房樓已完成主體建設,預計年底竣工並投入使用。改擴建項目全部完成後,醫院的醫療用房緊張局面將得到徹底解決,羣眾的就醫環境將極大改善,住院難的情況將不再存在。

4、改革人事、分配管理辦法。通過健全績效考核機制,根據工作數量、質量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各類指標,進行綜合量化考核。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資水平,績效工資由去年每月人均2100元增長至今年的2450元左右,增幅16.67%,有效的調動了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緩解。門診、住院病人上升,次均費用下降的好局面。與去年同期相比,門診診療人次296676例,同比增長16.52%;出院病人34926例,同比增長14(我們一定會做的更好:).84%;平均住院日7.8天;業務收入18042.05萬元, 2

比上年增加1800.28萬元,增長9.98%。醫院門診及住院費用均大幅下降,服務羣眾的能力得到提高,達到了“人民羣眾得實惠,醫療機構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醫務人員受鼓舞”的多贏局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今後工作打算

1、人才短缺,制約醫院整體水平提高。目前各科室普遍存在人才斷層,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學科建設缺乏帶頭人,尤其是臨牀、影像、護理專業技術人員缺乏。

2、設備老化,醫療設備急需更換。目前醫院部分醫療設備老化嚴重,加之醫院財力有限,無法購置大型醫療設備(dr、c型臂、彩超等),不能滿足患者的診療需求,造成病源流失。

3、縣財政困難,投入無法到位。財政應該持續投入醫院基礎建設、設備購置、退休人員工資、專科建設等6方面的資金縣財政無力承擔。目前醫院負債達1.34億元。期望省、市政府分類撥付公立醫院改革款項,適當化解債務,給予部分基礎建設、設備購置款項。

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入開展臨牀路徑管理和優質護理服務,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方式,完善便民措施,擴大惠民政策範圍,鞏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成果,切實提高全縣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保障水平。

第五篇:《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解讀

《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解讀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速推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2014-03-0911:04:34

--------------------------------------------------------------------------------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衞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

點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部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工作,在改革開放30餘年來尚屬首次,“這不僅説明政府已經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

務,高度重視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同時也有在改革進入攻堅克難階段,鼓舞大家鬥志的

意圖。”

根據《工作安排》,衞生部和國務院醫改辦是公立醫院改革的牽頭單位。據悉,衞生部

將整合力量,成立公立醫院改革臨時工作機構。

從“三年試點摸經驗”到“邊試邊推”

儘管在醫改五項重點工作中最後一個起跑,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正在奮力加速前進。

據一位全程參與文件起草的專家介紹,作為醫改的難中之難,公立醫院改革最初的思路

是“三年試點摸經驗”,後來提速到“一年試點,一年推開”,繼而又提出“加快推進”。此

次國辦文件的出台標誌着公立醫院改革已經進入點面結合、邊試邊推的新階段。公立醫院改

革一再提速,不難看出,政府強烈期待改革儘快趟出一條路來。

這位專家坦言,儘管醫改推進2年來,在基本公共衞生服務上下了苦功夫,打疫苗、發

葉酸,醫保持續擴大覆蓋面、提高報銷比例,服務體系也在加緊建設。但要看到,公立醫院

改革在醫改中承擔重要角色,關乎醫改全局,影響醫改成敗,不僅關係到百姓對醫改的感受,

對其他四項基本任務也有着重要的制約和支撐作用。比如,醫療保障制度的逐步健全釋放了

羣眾看病就醫的需求,這就需要發展醫療服務體系予以滿足,如果公立醫院還是高成本運行,

不能有效控制費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給羣眾帶來的好處就會被稀釋。如果公立醫院不明確

功能定位、控制盲目擴張,而是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爭奪病人和資源,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

系就難以真正發展,強基層就無法實現。此外,四項基本任務在全國全面推進提高了羣眾對

醫改的預期,如果公立醫院改革僅侷限於少數試點城市,就難以適應廣大羣眾的要求。這就

需要在全面總結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選擇一些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在全國推

廣。

據衞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0月27日,在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第7次會議結束後,衞生部在系統總結各地改革做法和經驗的基礎上,

着手起草《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衞生部對此高度重視,接連召開一系列會

議,“一個月有部長參加的相關會議就達11次,創了紀錄”。去年12月,衞生部又會同中央

編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分別在北京、重慶和上海分片召開徵

求意見會,廣泛聽取地方意見和建議,反覆修改。應該説,《工作安排》體現了中央醫改精

神,採納了地方試點經驗,也反映了百姓心聲。今年1月18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第八

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工作安排》。

堅持“兩條腿走路”

根據《工作安排》,目前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策略是“兩條腿走路”: 既要在

全國實施一批看得準、見效快的改革措施,又要大力推動試點城市在“管辦分開、政事分開、

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等重大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方面的積極探索。

為什麼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策略?這位負責人説,在全國實施一批看得準、見效快的

措施,是要讓更多百姓儘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改善百姓的就醫體驗。事實上,衞生系

統從2014年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去年接連推行優質護理服務、預約診療、無假日門診等

一系列便民惠民改革措施,但是需要看到,服務和管理的改進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不撬動體

制機制的障礙,改革將難以持續進行。

多位衞生行政管理者直言,公立醫院改革不能繞過體制機制。比如,推行優質護理服務

工程,就要正視護士人力不夠、護理服務價格與成本嚴重倒掛等問題,有些地方一級護理才

9元,而調整服務收費、解決護士編制不足都涉及體制機制。再比如,推行無假日門診,醫

務人員勞動強度更大了,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要提高待遇,這就帶來服務成本的增加,

需要解決補償問題。因此,只有在重大體制機制改革上迎難而上,不迴避,不繞行,公立醫

院改革才能可持續進行。(《健康報》3月8日3版)

《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解讀二:資源調整:為看病難開一劑良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2014-03-0911:05:00

--------------------------------------------------------------------------------

大醫院外遷至城市新區,或興辦分院;為縣醫院“招兵買馬”;綜合醫院與基層機構從競

爭轉向合作??各地試點已證明,醫療格局調整使百姓能更平等地享有優質醫療資源。隨着

《工作安排》的出台,這些已經被證明是成熟的、有共識的措施,今年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開

——

6個“不平衡”是看病難禍首

衞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醫療資源配置不合

理是看病難的根本原因,目前這種不合理表現為6個失衡:區域發展不平衡,外地病人湧向

大城市,大醫院門診持續爆棚;區域佈局不合理,三級醫院扎堆在市區,郊區百姓看病難;

城鄉發展不平衡,縣域醫療衞生服務能力不強;科室發展不平衡,兒科、婦產科等風險大、

不賺錢的科室日漸萎縮,醫院熱衷上移植、搞介入;急性病、慢性病診療發展不平衡,慢性

病診療收入低,造成康復、老年護理、精神衞生服務提供不足;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發展不

平衡,民營醫院底子薄、學科弱。

一年來,各試點城市圍繞資源調整積極探索。按照《工作安排》,優化公立醫院佈局結

構,優先建設發展縣醫院,建立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鼓勵和支持

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加快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這些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成熟的、有共識

的措施,將在今年與一系列公眾反映較好的惠民便民措施一起,在全國範圍內推開。

宏觀調控“做實”區域衞生規劃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區域衞生規劃是資源調整最關鍵的措施,衞生部門喊了多年,但

各地一直執行不力,沒有取得明顯成效。一些大醫院盲目擴張規模,大型設備不斷翻新,造

成醫療費用大幅上漲。而由於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政府的規劃往往是一紙空文,對於醫院

的“踩紅線”、“犯規”行為,沒有強制措施,約束力不夠。

《工作安排》中再次重申,強化區域衞生規劃,完善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

研究制定全國不同類型地區醫療資源配置的指導標準,制定公立醫院佈局結構調整的指導意

見。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標準和貸款行為,採取新建、改擴建、遷建、整合、轉型

等方式,優化配置公立醫院資源。重點加強新區、郊區、衞星城區等區域和兒科、婦產、精

神衞生、傳染病防控、老年護理、康復等領域的醫療服務能力建設。

一位試點城市衞生局局長説,藉助改革營造的氛圍,強化政府宏觀調控職能,把區域衞

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做實”的時機已經成熟。

記者瞭解到,試點城市中有123個市區制定了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96個市區推進

公立醫院結構佈局調整,組建了24個醫療集團。繼上海市實行“5+3+1”工程,對醫療資

源佈局進行大調整後,北京市也祭出大手筆,對部分三級綜合醫院實行整體搬遷,引導優質

醫療資源向郊區輻射。

綜合改革“做強”縣醫院

縣醫院上接城市優質醫療資源,下連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2014年,縣及縣級市醫

院診療人次約為6.9億,縣醫院平均開放牀位佔全國醫院牀位總數的39%,住院人次佔全國

公立醫院總量的47%,病牀使用率達到92%,人均診療費用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我國

縣域居民超過9億,佔全國總人口的70%,大力支持縣醫院發展已經成為共識,優先建設

發展縣醫院被寫入《工作安排》。

根據《工作安排》,中央今年再支持300所以上縣級醫院(含中醫醫院)標準化建設。

在能力建設上,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在全國推行城市三級醫院向縣級

醫院輪換派駐醫生制度,每個縣不少於1所醫院,每所醫院不少於5名醫生。妥善解決城市

醫院派駐人員涉及的人員編制和補助問題。在人才培養上,遴選6000名左右縣級醫院骨幹

醫師到對口的三級醫院進修學習。完善縣級衞生人才職稱評價標準,突出臨牀技能考核,淡

化論文和外語要求。逐步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在全國選擇300所服務人口較多、基礎較

好的縣級醫院進行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績效考核、優質護理服務、支付方式、調整醫療

服務價格、實施臨牀路徑、推進信息化建設等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點。

因探索開展綜合改革,陝西省子長、府谷等縣成為縣域醫改的樣板。樣板縣的經驗説明,

牢牢抓住縣醫院這個龍頭,加大政府投入,推行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績效考核等為重點

的綜合改革,不僅可以增強縣醫院的服務能力,解決縣域羣眾看病就醫問題,也可以分流患

者,緩解城市大醫院的壓力,為改革城市大醫院創造條件。

分工協作機制“做穩”城市社區

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變競爭為協作,才能真正“強基層”,百姓也才能在家門

口享受到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減少看病的奔波之苦。

《工作安排》提出,要總結各地醫院與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分工協作的工作經驗,研究制

定指導性文件。在全國20%的縣(市)探索推進縣鄉縱向技術合作,提高農村醫療衞生服

務體系的整體效率。在城市公立醫院與社區衞生服務機構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分工協作機

制。採取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等多種形式,綜合運用醫保支付、醫藥服務價格調整、財政投入

等政策,鼓勵大醫院醫生到基層出診,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格局。

記者瞭解到,鎮江組建兩大醫療集團,強化大醫院對社區的幫扶,市、區兩級投入6000

多萬元,推動兩大集團所屬14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完成標準化建設任務,社區門急診量增

幅達35%,門急診量佔全市總量的52%,分工協作機制效果初步顯現。

記者在各地採訪時也發現,大醫院對於分工協作的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中國醫大一

院院長徐克發現,今年該院的門診量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因為隨着對基層醫院的幫扶,更

多的病人留在了基層醫院。在浙江省,浙醫二院的協作醫院已經有100多家,並與80餘家

基層醫院開通了遠程會診系統,開展遠程會診8000餘例。

但也有專家認為,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分工協作機制的可持續性仍待研究。(《健

康報》3月9日3版)

《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解讀三:體制機制障礙有待突破

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2014-03-1117:19:15

--------------------------------------------------------------------------------

“事非親歷不知難,有時甚至感到不能承受之重。”一位主管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官

員這樣形容過去一年的感受。衞生部部長陳竺也在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坦言,公立醫院改革

“實在太複雜”。衞生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協調工作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指出,公立醫院

改革體制機制障礙如何突破,是今年試點工作的重要內容。

管辦如何分開仍需探索

同級政府衞生髮展和管理職能過於分散,協調難度大;層級政府衞生職責劃分不合理,

資源配置重疊,全行業和屬地化管理難以落實,一直廣受詬病。在改革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方

面,試點城市形成了4種管辦分開模式。鞍山、七台河、蕪湖、濰坊、鄂州、株洲、遵義等

市的市政府成立了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在衞生部門下設執行機構;洛陽、北京成立了由衞生

局管理的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對所管醫院的人、財、物實行全面管理;鎮江、寶雞直接委託

衞生行政部門履行出資人職責;馬鞍山、昆明在衞生行政部門外成立公立醫院管理機構,承

擔辦醫和國有資產管理職能。

在多次業內召開的研討會上,專家們都圍繞何種管理體制模式最優展開激辯。個別試點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方案延遲出台,也是卡在了不同部門對管辦分開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設計上。而據醫改工作監測情況顯示,全國已有100多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區)建立了公立醫院管理機構,其中六成設在衞生行政部門內。對此,這位負責人認為,何種管理體制模式最優,需要長期跟蹤、評估和比較,從中發現符合衞生規律和我國國情的模式加以推廣。

《工作安排》在闡述管辦分開時,有一句話引人關注:“各級衞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有關專家認為,這也體現了管辦分開的思路。

合理補償政策重在落地

加大投入,對醫院進行科學合理的補償一直被院長們寄予厚望。很多院長表示,補償不到位,公立醫院仍然靠經營維持運轉,實現公益性就是一句空話。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在補償機制改革方面,改革的政策支持環境需要進一步完善。儘管各地都增加了投入,但是總體而言,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政府投入政策沒有完全落實,而且缺乏穩定增長機制。在政府撥款方面,僅在一些地方得到落實,比如鞍山市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投入12億元;北京市探索建立以成本核算為基礎的財政補償制度,藥品實行差別加價,離退休人員經費政府將通過財政撥款予以全額保障;深圳市2014年全市衞生事業費總投入30.63億元,財政補助佔公立醫院總收入的16.7%。在醫藥分開方面,僅有個別試點城市取消了以藥補醫機制,鞍山市通過財政補償公立醫院“五險一金”的方式取消了以藥補醫機制,廣東省在6個城市開展藥事服務費試點。其餘各地的主要做法還是差別加價。總額預付、單病種付費等付費方式改革有待進一步推進。在探索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方面,只有江蘇省和安徽省得到物價部門的批准,提高了全省護理收費標準。

記者發現,《工作安排》已明確,藥事服務費納入基本醫療保障支付範圍,但如何收取並沒有明確的表述。有關專家認為,中央應儘快出台相關文件,明確各級財政投入比例和時間節點,探索通過財政補償化解公立醫院債務,改變過去財政投入零敲碎打的局面,儘快明確補償思路,建立剛性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同時改革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優質醫療資源亟待“擴容”

這位負責人認為,除了轉換體制機制,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也十分緊迫。

據介紹,2014年,我國執業(助理)醫師為1.75人/千人口,而據世界衞生組織2014年統計,美國達2.6人/千人口、法國達3.4人/千人口。2014年,我國註冊護士為1.39人/千人口,遠低於2014年全球2.8人/千人口的平均水平;我國醫護比為10.8,遠低於2014年全球102.9的平均水平和世界銀行102的建議醫護比。2014年,全國衞生人員中,大專及中專學歷者佔71%,本科以上僅佔24%,另有5%為高中及以下學歷。“與公眾對醫療衞生服務越來越高的要求相比,我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其中優質資源短缺問題現階段體現得特別突出,成為進一步深化醫改的主要障礙。為什麼有些老百姓不信任基層醫療服務?多元化辦醫理想格局為什麼難以形成?醫院假日門診、優質護理工程為什麼難以開展?重要原因之

一就是我們的好醫生、好護士還太少。這也是國家在公立醫院改革中特別重視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工作的主要原因。”這位負責人説。

優質醫療資源如何“擴容”?《工作安排》中提出,落實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制度,建立100個規範化培訓基地,招錄1萬人開展規範化培訓。據悉,在已經開展的試點工作中,上海市首批近2014名住院醫師已進入39家醫院接受培訓,天津市目前已有1720名本科及碩士畢業生進入全科醫生、住院醫師規範化基地接受培訓。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培養一名好醫生需要相當長的週期,在這方面,相關試點工作只能破題。解決優質醫療資源短缺問題,需要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做長期不懈的努力。”(《健康報》3月10日3版)

本站推薦相關範文:

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動員大會召開

2014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區醫院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總結

咸陽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和衞生管理縣鎮一體化改革試點工作評估驗收報告

鎮江市人民政府關於我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qzd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