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農業行政執法綜合大隊工作總結

農業行政執法綜合大隊工作總結

新野縣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工作在南陽市農業局和新野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緊緊圍繞“打假護農”總體目標,採取“標本兼治,打防並舉”的工作手段,按照“堵住源頭,淨化渠道,引導使用”的監管措施,開展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工作。一年來,有市局各業務部門的指導和監督,有縣局對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經過全體農業執法人的共同努力,農資打假工作取得階段性的勝利,農資市場得到有效淨化,農資案件逐年降低,投訴或糾紛案事件解決率空前提高,有效的保護了農民羣眾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提高,保障了農業的順利發展。

農業行政執法綜合大隊工作總結

一、農資打假工作有序展開

   1、建立了農資打假聯席會議制度,從組織和制度上保障了農資打假的順利開展。

   2、實現了縣、鄉、村及各職能部門的有效聯動,初步形成了齊抓共管,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3、明確分工,強化責任,以制度的形式確保打假工作措施落到實處。各單位分工合作,信息共享,確保不脱管漏管。

   4、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和應急預案,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對農資市場進行管控。

二、農業綜合執法蓬勃開展。

按照農業行政執法建設的“五有標準”,加強包括機構,隊伍,制度,場地設施等方面的軟硬件建設,保證行政執法的順利開展。在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以及加強市場監管等方面,樹立創新意識,與時俱進,使農業執法各方面都得到質的提升。

1、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不斷更新知識,創新工作方法。

   (1)加強政治學習和職業素質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大局觀念,樹立良好的執法形象。

   (2)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和培訓,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學習新的法律法規,更新知識。學習先進的執法方法,提高效率。

     2、按照“堵住源頭淨化渠道”管理措施進行市場監管。

   (1) 源頭管理上,要求每家生產企業必須備案,生產的產品在自檢的基礎上,執法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檢。從資質到手續到質量,嚴格把關,不讓問題產品流入市場。每家企業有一個責任人,負責對企業的全面監管,不留死角。

    (2) 流通環節的監管,工商和農業部門在日常的拉網式檢查的同時,進行“三重點”檢查。就是在重點的農時季節,對重點的區域,重點品種的監管。加大檢查力度,提高抽檢率,有效保障農資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今年對360餘家經營門店進行了登記檢查,共出動執法車輛600多車次,抽檢樣品80多個,當場處罰問題125例,立案查出違法案件4例,其中種子3例,肥料1例。有效的震懾了不法經營行為,警示了心存僥倖的經營者。              

(3)、強化協作配合,推進社會共治。以部門聯動、屬地管理、打防結合、社會共治為方針,發揮整體聯動優勢,形成更強的工作合力。聯動各有關執法部門信息共享、線索通報、案件協辦、聯合執法。在重點農時季節或農資購銷旺季,協調組織公安、農業、工商、質監等職能部門,全縣範圍內綜合性執法活動,重拳打擊農資違法犯罪活動,粉碎不法經營者的僥倖心理,有效震懾違法分子。另一方面,各部門及各鄉鎮盡力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全社會參與支持農資打假的良好氛圍。通過聯動協作的工作機制,形成橫向協作、縱向貫通的嚴密組織機構,增強打擊違法犯罪效果。

(4)、做好資監管預案。監管工作按部就班,有序開展,避免管理中顧此失彼。

3、加強宣傳,正確引導,建立農業投入品經營、使用新秩序。

通過對人民羣眾的宣傳和引導,教會他們正確使用、正確選用農業投入品,自覺抵制非法廉價農資,從根本上杜絕偽劣農資的使用。通過對生產者、經營者的法律普及和教育,促使他們不生產經營非法產品,斷絕非法產品的來源和銷售渠道。

(1)、做好“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向百姓推薦一批質量可靠,信譽良好的產品和經營商家,供百姓參考使用。春耕秋播時,組織科技人員和執法人員,到鄉鎮集市發放宣傳資料,並設置諮詢台,服務百姓。

(2)、使用農資時期,到重點鄉鎮(像樊集、城郊蔬菜區,新店、溧河果園區等),組織學習班,教授羣眾正確使用農資,特別是農藥。並印發禁限用農藥名錄。和有關鄉鎮結成技術幫扶對子,定期做技術服務。

(3)、利用廣播電視,根據農時季節,開展新聞宣傳和技術講座。今年共播出新聞3期,技術講座6期,同時,公佈農資監管信息2次。

(4)、做好農資生產者、經營者的法律宣傳和培訓工作。從法律和技術角度對他們進行普及和教育。今年,到各農資經營網點張貼宣傳資料10000餘份,組織農資經營商進行培訓2期。

三、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

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一切為了羣眾時刻裝在心裏,把服務貫穿在整個執法過程中,端正服務態度,提升執法形象。讓羣眾少跑腿,多辦事。

(1)主動印製發放農資經營檔案樣本,並督促填寫。到生產企業和經營大户主動索要登記備案資料等。

(2)、設立“12316”農事熱線,接受技術諮詢和投訴。對種植技術方面的問題,聯繫農業專家進行解答。對投訴的案件,及時調查處理。並及時反饋信息。

(3)、涉農資的民事糾紛,弄清原委,劃分責任,努力協調。讓問題消失在萌芽狀態,減少負面影響。今年共協調此類糾紛10餘起,雙方均感到滿意,受到良好的社會反響。

(4)、由於氣候,管理等因素容易出問題季節或產品,運用印製發放通告或宣傳單進行廣泛宣傳,提醒羣眾注意,盡力減免羣眾損失。像農資的選擇,某些產品的正確使用方法,特殊作物的正確種植時間等等。

 (5)、做好農資生產者、經營者的法律宣傳和培訓工作。從法律和技術角度對他們進行普及和教育。今年,到各農資經營網點張貼宣傳資料10000餘份,組織農資經營商進行培訓2期。

四、存在的問題

1、對於走村串户和忽悠團的監管缺乏手段。只能從教育羣眾入手,拒絕使用價低質劣的產品並鼓勵舉報投訴。

2、法律法規出台頻繁,需要及時參加學習培訓,更新知識。

3、缺乏執法車輛及檢測設備等軟硬件設施和執法經費。

4、新的種子法對經營備案等要求嚴格,需要建立農資監管網絡平台,利於減少工作費用和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服務羣眾。

 

                新野縣農業行政執法綜合大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zl8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