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工作總結 >

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精選多篇)

我們宏基國小關於《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第二階段已經順利結束。我們在教育局領導的正確指導下,通過我校的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心協力,分工合作下,在相關班級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我們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語文教學質量達到穩步地提高。下面,我們就我們的課題研究所得的體會向上級領導及同行們做出彙報:

一、統一“在語文教學中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空間”這一思想、採取發揮個性,合作交流,總結成效的措施,共同完成《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研究,使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穩步地提高。

自從接受《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這個課題研究以來,我們學校非常重視,堅持花費一定的財力、物力,確保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特別是在曾紅斌副校長和羅漢雄主任的帶領下,我們經常從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堅持每一位課題研究成員上好公開課,利用每單週星期四下午4:30到5:30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專題研究。為了更好地評價教學效果,我們每位課題小組成員在學期結束時完成好一至二篇論文,一個課堂實錄,一個案例分析,製作相關的課件形成資料庫,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進一步地促進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穩步地提高。

二、在識字、閲讀、習作的語文活動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實實在在的評價相結合進行語文教學,取得喜人的成績。

(一)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讓學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讓學生在認生字中交流,讓學生在評價中交際,培養了學生自己識字的能力。

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堅持讓學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讓學生在認生字中交流,讓學生在評價中交際,創設交際的情景指導識字教學。我們總是讓學生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識字的?”,然後着重同學生一起交流積累識字方法,同時進行師生、生生互評的評價手段交際,達到正確識字,總結了許多方法:如,陳運興老師教學“哲”等字時,學生根據它的結構特點,上面是“折”,下面是“口”記字;又如,黃菊梅教學“槐”字時,學生想到了 “愧、魂、魄”等字進行辨析識字;再如,羅漢雄老師教學“罵”字時,學生説出了“一匹馬上兩口袋”這順口溜進行識字。特別是我們在曾紅斌副校長的指導下,採用多樣化、具體化的評價語言,收穫更大。如古秀花老師在教學《兩隻獅子》一文進行師生評價時,當她聽到學生説認識“困”字時是“他看到‘木’字寶寶被四條牆圍住了,沒路可以走出去”時,她的評價是:孩子,你觀察得真仔細,還會編出那麼好聽的故事,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又如,進行生生互動評價時,她教一位學生讀“濃”字時,這位同學聲音較小,她提出請大家評評時,一位學生是這樣評的“你讀對了,不過聲音小了點,能讀大聲點嗎?”多好的評價呀!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識字教學。現在,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用怎樣教,學生已能自學生字了。

(二)在閲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開發語文資源,採用朗讀交流、問題質疑解疑交流、話題交流等形式進行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1、課前預習,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我們在完成每篇課文教學時,總是先讓學生通過學過的課文,在課外讀物學到的知識,通過上網、到圖書室查找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黃菊梅教學國小語文第九冊《再見了,親人》一文,由於學生對抗美援朝的故事不瞭解,我們便讓他們問家人或上網找資料,實踐證明,學生由於瞭解相關背景後,學習效果好。

2、朗讀交流,學生讀書水平明顯提高。

我們注重朗讀指導與交流,每教學一篇課文,我們總是通過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好。如,羅漢雄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試讀,提出不懂的字交流,解決讀音障礙,把課文讀正確;然後通過自由讀,把課文讀流利;再進行小組、個人表演讀,再次進行聲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標點的停頓等方面交流,讀出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經過實踐,學生的讀書熱情高漲了,讀書水平提高了。

3、在閲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質疑解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能力,學生學習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舊式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什麼,學生就回答什麼,再也不肯“施捨”一個字。我們課題組針對這些問題,經過交流取得一致的意見,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地方或問題不懂,讀後還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楊桂梅老師在教學語文第十一冊《景陽岡》一文時,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老虎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嗎?為何武松能打虎呢?他不怕犯法嗎?”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學生不但瞭解到當時社會背景與現今社會的不同,而且還增強了環保意識。又如,黃菊梅老師在教學語文第九冊《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古詩時,有學生提出:“為什麼是初晴後雨?這指的是天氣變化,一會兒晴天,一會兒雨天,還是寫西湖不同時間的晴天和雨天景色?”同學們同樣對此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不但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學生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證明:在閲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質疑解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能力,學生學習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3、聯繫生活,找出話題進行教學提高閲讀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語文教學中經常提出語文教學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有話可説。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從目前出現的話題作文中受到啟發並經過實踐得出:在閲讀教學中,實行話題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為什麼呢?找學生熟悉的話題,學生有話可説,正因為這樣才能説得好,久而久之,閲讀水平便得以提高了。如,羅漢雄老師在教學語文第九冊第十課《秋天的懷念》時,就找出了“母愛”的話題,先由學生説自己媽媽對自己的愛,然後引導學生再體會文中媽媽對兒子的愛,學生不但很容易產生了共鳴,而且培養了交際能力,又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快樂。

(三)把握習作中指導、練習、評價與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習作的有效途徑。

在多年的習作教學中,我們發現:通常,老師修改後的作文發回學生後,學生一般只注重分數,很少有學生去看老師修改後的文章。有些老師在評語時寫些學生看不懂的語言,如中心突出、結構嚴謹等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課題組研究決定:評改作文後,選取優秀的作文以及一些寫得一般的作文,通過投影組織學生一起讀讀別人的文章,並在讀後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別人交流,學習別人的優點,幫助別人提高寫作的水平。楊桂梅、黃菊梅老師在實施中體會到,剛開始,學生還不習慣,再後來,學生們提高了認識,説起來總是情緒高漲,各抒己見,滔滔不絕,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斷地提高。

三、在語文課本的口語交際專題及其他形式的主題活動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更系統地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語文課本中的口語交際專題和語文課外活動,如,《演講》、《如何過一個愉快的假日》、《小論壇》、《怎樣保護周圍環境》、《一元錢究竟有多重》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這一做法深受學生的喜愛,熱情高漲,更有效、更系統地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如,楊桂梅老師發現該班的楊瑞珍、楊麗珍同學家裏困難,學校組織的一次體檢時,交不起體檢費。在一次班會課上,組織了一次“我們該怎麼做”的愛心大行動,首先由班長介紹他們的情況,聽了班長的介紹後,同學們便積極地討論開了,一個説:我出5元;一個説:我的條件好,全部由我出……堂上出現了熱烈的掌聲。兩位同學的問題解決了,兩姐妹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們想,這不正是大家希望的嗎?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證明,在語文課本的口語交際專題及其他形式的主題活動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口語交際,更系統地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

以上是我們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點滴體會。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在工作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由於我們的水平有限,學生條件較差,實施起來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待於進一步的加強。今後,我們一定更加努力,發揮我們的優點,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及同學們的學習能力,把這一課題研究工作做好,使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請領導們及同行們多多指教並提出寶貴的建議。

第二篇: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口語交際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我們宏基國小關於《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第二階段已經順利結束。我們在教育局領導的正確指導下,通過我校的課題研究小組的同心協力,分工合作下,在相關班級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我們在《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語文教學質量達到穩步地提高。下面,我們就我們的課題研究所得的體會向上級領導及同行們做出彙報:

一、統一“在語文教學中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空間”這一思想、採取發揮個性,合作交流,總結成效的措施,共同完成《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課題研究,使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穩步地提高。

自從接受《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這個課題研究以來,我們學校非常重視,堅持花費一定的財力、物力,確保口語交際的順利進行。特別是在曾紅斌副校長和羅漢雄主任的帶領下,我們經常從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料,堅持每一位課題研究成員上好公開課,利用每單週星期四下午4:30到5:30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專題研究。為了更好地評價教學效果,我們每位課題小組成員在學期結束時完成好一至二篇論文,一個課堂實錄,一個案例分析,製作相關的課件形成資料庫,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進一步地促進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穩步地提高。

二、在識字、閲讀、習作的語文活動中,注重知識的傳授和實實在在的評價相結合進行語文教學,取得喜人的成績。

(一)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讓學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讓學生在認生字中交流,讓學生在評價中交際,培養了學生自己識字的能力。

我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堅持讓學生在找生字中交往,讓學生在認生字中交流,讓學生在評價中交際,創設交際的情景指導識字教學。我們總是讓學生説:“你是用什麼方法識字的?”,然後着重同學生一起交流積累識字方法,同時進行師生、生生互評的評價手段交際,達到正確識字,總結了許多方法:如,陳運興老師教學“哲”等字時,學生根據它的結構特點,上面是“折”,下面是“口”記字;又如,黃菊梅教學“槐”字時,學生想到了 “愧、魂、魄”等字進行辨析識字;再如,羅漢雄老師教學“罵”字時,學生説出了“一匹馬上兩口袋”這順口溜進行識字。特別是我們在曾紅斌副校長的指導下,採用多樣化、具體化的評價語言,收穫更大。如古秀花老師在教學《兩隻獅子》一文進行師生評價時,當她聽到學生説認識“困”字時是“他看到‘木’字寶寶被四條牆圍住了,沒路可以走出去”時,她的評價是:(轉載自第一範文網http://,請保留此標記。)孩子,你觀察得真仔細,還會編出那麼好聽的故事,你的想象力真豐富。又如,進行生生互動評價時,她教一位學生讀“濃”字時,這位同學聲音較小,她提出請大家評評時,一位學生是這樣評的“你讀對了,不(小編推薦你關注好範文 網:)過聲音小了點,能讀大聲點嗎?”多好的評價呀!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形式識字教學。現在,學生的識字能力得到了提高,不用怎樣教,學生已能自學生字了。

(二)在閲讀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開發語文資源,採用朗讀交流、問題質疑解疑交流、話題交流等形式進行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1、課前預習,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我們在完成每篇課文教學時,總是先讓學生通過學過的課文,在課外讀物學到的知識,通過上網、到圖書室查找相關資料,為學習課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黃菊梅教學國小語文第九冊《再見了,親人》一文,由於學生對抗美援朝的故事不瞭解,我們便讓他們問家人或上網找資料,實踐證明,學生由於瞭解相關背景後,學習效果好。

2、朗讀交流,學生讀書水平明顯提高。

我們注重朗讀指導與交流,每教學一篇課文,我們總是通過多種形式訓練學生把課文讀好。如,羅漢雄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試讀,提出不懂的字交流,解決讀音障礙,把課文讀正確;然後通過自由讀,把課文讀流利;再進行小組、個人表演讀,再次進行聲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標點的停頓等方面交流,讀出課文所表達的感情。經過實踐,學生的讀書熱情高漲了,讀書水平提高了。

3、在閲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質疑解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能力,學生學習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舊式的課堂教學,通常是老師問什麼,學生就回答什麼,再也不肯“施捨”一個字。我們課題組針對這些問題,經過交流取得一致的意見,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你讀懂了什麼,有哪些地方或問題不懂,讀後還談談自己的看法。如,楊桂梅老師在教學語文第十一冊《景陽岡》一文時,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老虎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嗎?為何武松能打虎呢?他不怕犯法嗎?”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學生不但瞭解到當時社會背景與現今社會的不同,而且還增強了環保意識。又如,黃菊梅老師在教學語文第九冊《飲湖上初晴後雨》這首古詩時,有學生提出:“為什麼是初晴後雨?這指的是天氣變化,一會兒晴天,一會兒雨天,還是寫西湖不同時間的晴天和雨天景色?”同學們同樣對此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不但培養了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學生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實踐證明:在閲讀教學中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質疑解疑中加強口語交際能力

第三篇:口語交際課題研究

“口語交際”教學實驗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實施《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

“口語交際”能力是指:良好的交往傳遞信息的能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組織語言的能力,文明禮貌、得體的舉止談吐能力。《語文課程標準》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教學的五大領域之一,寫進了總目標,在第九條明確指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並在各年級分階段提出了口語交際的具體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把原大綱中“聽話説話”改為“口語交際”,把培養聽説能力置於雙方互動的交際活動中,這不僅僅是提法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賦予其新的教學內涵,是質的飛躍,這既符合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又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代性。

開展“口語交際”教學研究是體現語文學科性質的需要,是認真貫徹實施《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

2、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學習,生活發展的需要。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存在着重“聽、讀、寫”,輕“説”的傾向,在教學中,教師自己滿堂“灌”,學生“説”的地位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和體現,但“説”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須具備的能力,是作為人的最基本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是傾聽的活動,尤其是當前的探究性學習,需要更多的交流與合作,傾聽他人思想,活躍思維的頭腦,表述自己的見解,而且,語言交際能力的強弱也直接影響着學習的效果,對於改變傳統的呆板的老式課堂教學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利於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3、農村國小“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

對我校部分學生調查的結果顯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非常差,怕羞,不善於表現自己,沒有意識到“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學生的口頭語言還不夠規範,低中年級好説話,但不完整,缺乏條理性,用詞不當,夾帶方言,常有重複。交際時忽視了自己的言談舉止,文明禮貌。而有沒有禮貌,直接關係到口語交際的效果,説話時落落大方,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表達準確,就能提高説話的效率;高年級上課時則更閉口不語。而我校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更是隻重教學任務的完式,輕學生將來的生存、發展;重低年級聽説訓練,輕高年級聽説訓練;重單向交流,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忽視交往能力的形成,重訓練形成,輕口語交際與語文實踐的整合,造成訓練缺乏系統性。

二、研究思路

(一)理論依據

1、以素質教育為指導,以現代教學論,信息論等有關理論為構建“口語交際”教學的操作體系、教材體系、指導策略及其評價體系的基本理論依據。

2、教育心理學理論。

3、《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口語交際教學的建議。

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際的素養。口語交際是聽與説雙方的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應重視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採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必過多傳授口語交際知識。同時鼓勵學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鍊口語交際能力。

(二)研究內容

1、研究培養和提高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原則、途徑和方法。

2、研究如何開展多種類型的“口語交際”教學形式。

3、研究閲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研究如何構建“口語交際”訓練與習作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5、研究如何組織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

(三)研究目標

1、理論目標

通過近一年的實踐研究,初步形成適合我校的國小“口語交際”課堂教學體系。

2、培養目標

二年級

1、積極發言,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地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四年級

1、積極發言,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六年級

1、積極發言,克服怕羞的心理。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展自己意見。

3、聽他人説話認真耐心,能抓住重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要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四)研究對象

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課題研究的需要,設立二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目前班級,下年度自然升級),為語文學科“口語交際”課堂教學實驗班。

(五)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課題研究綜合運用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文獻法等。

1、觀察法。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按照研究預定和既定的目標和要求,定期不定期地多次製作測量工具,對實驗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水平進行檢測,通過檢測觀察,發現研究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從而提出可行性方案,以解決這些問題與不足,保證實驗順利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的過程就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修正模型的過程,採用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小結 、提高的方式進行課題研討,逐步提升“口語交際”課堂教學水,探究出一條適合我校“口語交際”教學的新路子。

3、經驗總結法。我們邊學習,邊實踐,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升理性認識,並且將這些理論認識撰寫成經驗總結和科研論文,在課題組內相互交流、學習、推廣、運用,從而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指導教育實踐活動。

(六)研究原則

1、全面性原則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研究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全體學生的發展,注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口語交際”訓練中。全面性原則還要求“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認知、技能、情感等各種目標的協調,從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個性發展等維度考慮,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2、自主性原則

強調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獨立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嘗試、交往、探索等活動中獲得生動活潑的發展。

3、合作性原則

倡導寬鬆、民主、開放的合作氣氛,使師生的活動處於協調和諧的狀態,倡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發展自我。

4、激勵性原則

興趣是口語交際訓練最重要的心理基礎,而培養興趣的主要途徑就是激勵。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表揚鼓勵多於批評指責,對兒童充滿信任,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心境,讓學生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七)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14年9月)實驗準備階段

1、蒐集、整理與注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和數據。

2、確立研究課題,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3、建立課題研究組織機構,設立子課題,確定實驗班。

4、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培訓。

第二階段(2014年10月-2014年6月)

1、學生口語交際水平前測分析。

3、改革課程設置,進行“天天舉手”、“天天發言”等口語交際基本功的訓練。

4、開展多種類型的研討課,組織交流評議。

5、開展學生“口語交際”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口語交際”興趣。

6、實驗中期檢測分析。

7、每月小結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8、撰寫子課題研究論文或教學案例,彙編成冊。

9、建立課題研究檔案資料,蒐集歸檔。

第三階段(2014年7月)實驗總結階段

1、學生口語交際水平後測分析。

2、收集整理研究資料,總結研究經驗,做好全面和個案分析記錄。

3、撰寫實驗結題報告。

三、操作策略

(一)開展多種類型的“口語交際”教學形式

1、開展“天天舉手”、“天天發言”的活動

為了克服學生怕羞的心理,促進學生開口説話,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要求學生每天在上課時務必自覺舉一次手,在相應的方格內畫勾,週末簽字,

教師結合其他科任進行綜合評價;學生每天輪流對自己近期的所見、所聞、所感等進行課前三分鐘發表演説。

2、結合班級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口語交際”活動。低年級開展講一般的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的活動;中年級進行小採訪、成語接龍、課文複述或轉述等活動。高年級學生進行課本劇、主題班會、即興演講賽等活動。使遊戲、活動與口語交際融為一體,既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又鍛鍊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它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為學生所喜愛。

這些活動每學期有針對性有選擇地組織1-2次。

(二)在課堂上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要將課堂的主動性交給交給學生,讓學生提出問題,相互質疑化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主動性,讓課堂真正活起來。

(三)巧設生活作業, 激發興趣 促進“説”

1、佈置一些口語家庭作業。如把課文故事帶回家,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2、教師有計劃地與學生交流,探測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情況。

第四篇:課題研究總結:口語交際與習作

課題研究總結

——農村學生口語交際與習作之銜接

羅世鬆

口語交際課是師生在一定的課堂情境下運用口頭語言開展口頭對話與思想交流的活動。這個活動的開展雖然重在交際,但通過交際也將促進學生智慧與經驗的生成及聽説能力的發展,因而對於他們習作能力的發展有着重要意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校“開源?激情?引路”作文教改實驗將口語交際課納入作文教學體學之中,把説與寫結合起來。那麼作為農村學校,如何把口語交際與習作銜接起來呢?

一、為學生習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敢於表達想表達的心向

學生的習作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自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做到有內容可寫。很明顯,鼓勵學生敢於表達想表達的心向,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習作慾望,掌握技巧,促進學生盡情地傾吐。只有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事,説自己想説的話,文章才會最生動、最真實、最感人。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常常會發現有的同學因為生活環境的侷限性、或受自身性格、閲歷、智能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不敢説、不善説普通話,壓抑其表達的慾望。教師要分析兒童的懼“言”心理,先從自身做起,牢固樹立師生平等意識,在言行、情感上與學生平等相處;同時,在教學中要注重以“趣”為核心,以“情”誘導,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和諧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學會以放鬆的表情、自信的心態與人交流,逐步養成敢於表達的心向,讓課堂成為學生表現自我的最佳“土壤”。

(二)觀察生活習慣

充實的生活積累是學生説話與寫作的起點和源泉。因此,口語交際要重視通過交際和説話指導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

通過口語交際課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喜歡觀察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認現在學生的生活卻顯得非常單調,他們幾乎每天循環着從家到學校“兩點一線”式的生活方式,缺乏語彙的積累。因此,應該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認識生活。還要儘量讓教學過程貼近生活,多恣多彩的生活會讓學生熱愛生活,興趣一旦激起,他們就會自覺地去觀察生活、積累生活中的點滴記憶。

通過口語交際課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從學生身邊的事、生活見聞和自我體驗中指導學生進行認真、詳細地觀察。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巧搭“説”的舞台,創設富有時代感和濃郁的生活情趣的語境,讓學生在多恣多彩的“舞台”中,觀察表達。如教會學生從生活見聞中抽取精彩,異於他人的內容與大家分享,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學會積累生活素材的能力。可以以放假期間的故事為材料進行練説,“你在放假的時候都幹了些什麼,或聽到、看到些什麼有趣、新奇的事,説來聽聽,看誰説得最與眾不同”。讓學生在課堂上説説課外的事,體驗生活,分享生活中的樂趣。

(三)聽與交流的態度和能力

聽是説的前提,説是寫的基礎,三者相輔相成。培養聽與交流的態度和能力,能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口語交際強調信息的往來交際,參與交際的人,不僅要認真聽,還要適時接話,在雙向互動中才能實現信息的溝通和交流,從中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一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魂、機智的聽説能力和為人處世的能力。未來的社會是合作的社會,合作離不開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語交際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聽與交流的態度和能力的培養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如何使他們真正發展“交際”呢?教師可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的氣氛,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説;可設制開放而熟悉的話題,讓學生大膽地暢談自己內心的一方世界;可創設充足而自然的環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逐步進入自然的交流討論環境,沒有任何阻礙的交際。教師要善於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感染學生,形式力求新穎、多樣、趣味十足,讓學生愛聽、願説,從而想説敢説會説,説出自己獨特的個性,進行平等的交流。此外,還要重視激勵作用在課堂上的效果,鼓勵、表揚會帶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平時還要注意對學生的聽説習慣交際方式、態度、禮儀進行精當指點。

(四)説准以至説生動的能力

説准以至説生動的能力為學生習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是習作的必備條件,是口語交際的最高目標。由於口語具有情境性、不連貫性、隨意性的特點,培養説准以至説生動的能力,並非一朝一夕能實現,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指導。先指導説普通話的習慣與能力;再指導説準、説完整的能力;對一些用肢體語言表達的部分適當訓練學生用口語表達出來;最後指導學生説生動的能力。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説話習慣。比如在教學《買文具》中,可先創設一間大家較為熟悉的文具店,師當售貨員,與學生配合表演買文具的過程,引導學生先説準説,並建立了一種平等、民主的口語交際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調動學生交流的慾望。以此為示範,再引導學生想想自己身邊發生過的買東西場景,有特別的事出現(如忘帶錢了或錢不夠時)應如何處理呢?問題的提出使學生的思維拓寬了,積極尋找生活中的興奮點,互説環節中大家滔滔不絕,都樂於把自己的體驗與大家分享。教師也可讓他們把討論的情況用肢體語言現場展示一番,還要做到及時而全面發現學生口語中出現的各種弊病,立即予以提醒、點撥和糾正。

(五)説真話、抒真情的態度

説真話、抒真情,是學生習作的靈魂,也應該是學生説話的基本要求。對此,我們要及時從教學中加以培養。但由於種種內在、外在原因造成學生不敢説、不會説,要培養説真話、抒真情的態度更有難度。教學中,必須把握住這麼三點:教學民主;反對全假話、空話、套話;創設説真話的對話情境。英國科學家洛克説:“兒童學習任何任事情,最合適時機的是他們興致高的時候。”所以,我們應儘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娛樂活動,讓學生邊玩邊學説。在自由自在的空間讓自我表述得以孕育,誕生。玩不僅使學生放鬆身心,也給説話提供了真的素材,是口語交際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此外,課堂上,我利用實物、直觀場景、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説的興趣,或講笑話、説故事、出謎語讓學生輕鬆愉快地走入一個兒童語言天地。想象也是讓學生暢所欲言、説真話的好法子,它能讓學生感情自然流露,走進富有個性的語言思維世界。

二、藉助寫話訓練促進兒童從“會説”向“會寫”發展

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是從外部語言再到內部語言的,所以要從説開始,不斷積累語言,以説促寫。在這種過程中,寫話可做為口語交際與作文的中介,引導口語表達,所以要加強寫話和適當開展書面語與口語的轉換訓練,把寫的説出來,把説的寫下來。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中,要適當地開展寫話教學。

1、恰當地進行寫話訓練。低年級課文圖文並茂,有豐富的説的內容,可以在説的基礎上從寫一、二句話開始,反覆訓練,促進學生思維的飛躍,為寫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寫話訓練時,選擇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方法訓練,不能給他們壓力,讓學生找到我會寫、我愛寫的感受。

2、開展把書面內容説出來的活動。如看圖説話,看書講故事等。兒童天生好動,他們喜歡那些會動的、新鮮的事物。課文的寫話訓練插圖裏事物、人都是靜止的,沒有語言。可藉助現代教學手段,顯示活動的畫面,給畫面配音,勾起學生寫的興趣,有材料,寫起來就不再難以下筆、無話可寫了。也可嘗試先佈置寫話,再進行交流反饋。比如《狐狸和烏鴉》一課上完之後,佈置寫它們的後續故事,給足學生充足的準備、構思時間,再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全班交流,互相評議,以寫話引導學生口語的正確表述。平時還要抓住每一次特殊的事件,指導學生觀察深思,利用課前幾分鐘或班隊會時間,讓他們把寫的日記進行交流,讓彼此多瞭解,從而做到真正的能力提高。

第五篇: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的研究》是我校中學理科組結合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實際情況並在縣教研室的專業指導下,在原來課題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後的課題。自今年3月份以來,在縣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體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實踐,使教研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儘管現處於研究階段,但畢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達到了預期目標。課題研究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理論學習階段:學習與讓學生體驗成功相關的論文、書籍、文獻、案例等,從中汲取有效的方法措施並進行總結。

2.設定方案並實施:將第一階段得到的措施方法用於數學、物理的教學,經分析得到適用本地區的讓學生成功的方法。

3.研究總結與反思:撰寫研究報告;反思整個研究過程,形成教研反思論文。

現將階段性研究作以下的計劃與總結:

在研究工作的第一階段中,全組成員通過個人理論學習,三人共同對相關資料理論的學習,認識到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是非常必要與重要的,體驗成功不僅是學生學習理科興趣的動力源泉,更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法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不斷體驗學習理科上的成功。這種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意識不僅僅要融入教師的備課中,而且要在課堂、作業、測試中體現出來。

在研究工作的第二階段中,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緊圍繞“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這一主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強化理論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二是堅持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體驗成功”在每節課中都有所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總結經驗;三是堅持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求論證;四是堅持課題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在研討中提升自我。通過課堂實踐,反思,總結提高等有效研究措施,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目標基本實現。 現將課題第三階段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計劃:

1. 汲取並總結第二階段研究實施得到的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方法與措施;

2. 反思整個研究過程,形成教研反思論文;

3. 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本次課題研究不僅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還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課題研究成員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讓學生喜歡上學習理科,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gongzuo/e86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