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工作總結 >

關於《國小生探究性課外閲讀的研究》的課題總結(精選多篇)

關於《國小生探究性課外閲讀的研究》的課題總結(精選多篇)

第一篇:關於《國小生探究性課外閲讀的研究》的課題總結

關於《國小生探究性課外閲讀的研究》的課題總結(精選多篇)

在學校多元智能理論課題的指導下,我個人確定了語文學科的課題研究,我研究的課題題目是《國小生探究性課外閲讀的研究》。課題從確立至今已半年了,在這半年裏,我針對自己的課題進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我就對我的課題作一下小結。

我作此課題的研究所運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也就是將課題研究貫穿於教學之中,邊學習理論,邊指導研究。在研究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進行研究。具體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進行了理論方面的學習。通過對國內一些關於閲讀教學理論書籍的閲讀,我確立了自己課題的研究方向,同時也為此課題的研究找到了依據。

2.依據課題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標和內容,有計劃地實施。目標由簡到難,內容由容易到複雜。

(1)現代閲讀理念所倡導的重視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與體驗。學生還沒有體會到,沒有嘗試到;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閲讀,那麼讀什麼的問題也要解決,這是源頭活水。很多孩子,家長甚至包括我們老師也不太清楚到底讓孩子讀些什麼;我們在自主學習的實驗中確定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教學模式,那麼學生的課外閲讀同樣也需要探索一些指導策略,至今我們還沒有成熟的可以推廣的策略;任何學習活動都離不開評價,課外閲讀的評價就更難以把握,這無疑就影響到閲讀效果。

(2)對學生閲讀情況的分析其實就是尋找問題。問題即課題,解決問題就是探索研究。主要發現瞭如下問題即研究對象:第一,解決孩子讀什麼的問題。課外閲讀必須解決量的問題,量變才能達到質變。首先建立班級小圖書角但是要與以往做法不同。我們現在只是簡單得讓孩子捐書,我一直在試着探索一種新捐書模式。我覺得應該通過網上查詢,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閲讀指標,給學生列出相關的書目,發動學生的力量,去購買書籍,這樣,我們班每個學生圖書的擁有量就不是3本、5本,而是上百本,而且是高質量的。第二,引導孩子樹立課外閲讀的主人翁意識,也就是確立孩子在閲讀中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過程中本着這樣的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閲讀,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所以應“放權”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選擇圖書,自己確定在多長時間內讀完一本書,自己選擇讀書的時間,自己選擇閲讀後成果的展示形式(目前我們的展示形式有閲讀筆記積累、美文背誦比賽、講故事、預備鈴前十分鐘的時間向同學們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等形式),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體現出來了,教師必須督促和調動學生,讓學生學會做計劃,學會確定目標。雖然僅僅半年時間,學生的自主閲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三,關於課外閲讀的評價,我擬想從閲讀習慣、閲讀態度、閲讀能力、閲讀效率四個方面進行評價。但目前評價機制還沒有落實。

3.對學生閲讀進行相應的指導。第一、教給學生“讀”的方法。一是瀏覽性的泛讀。對許多淺顯易懂的書或報紙可採用瀏覽法,瞭解其主要內容,捕捉其中的知識要點或有價值的信息。二是探求性的速讀。這是學生根據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閲閲讀材料,選取自己所需信息的讀書方法,指向性非常明確,或是為解決一個問題,或是為了解某方面的知識。三是有品位性的精讀。學生在課外閲讀時,要引導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精讀,品位文章中的好詞佳句,體會文章的深遠內涵,揣摩文章的謀篇佈局。第二、教給學生“記”的方法。“作筆記能使人知識精確。”在課外閲讀的指導中,要教給學生記的不同方法,使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一是隨感式筆記。這些筆記在學生閲讀時隨時進行。在文章緊要處、感觸最深處圈點勾劃,在書的空白處寫上批註,還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個小問號,或寫下自己的疑問,然後請教父母、老師,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有所得。二是摘錄式筆記。這類筆記是重在把閲讀時發現的好詞佳句以及精彩的段落摘錄下來,並對此進行歸類,使之成為獨具自我特色的“工具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願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書的海洋裏遨遊,從書中汲取知識。

第二篇: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國小生課外閲讀實效性研究課題實施方案

2014-07-05 10:36:16 作者:匿名 來源:百靈廟第一國小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課外閲讀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和補充。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閲讀、閲讀、再閲讀。”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覺得搞好課外閲讀是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重要手段,是孩子獲取更多精神營養的主渠道之一,於是大家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餘時間的閲讀。目前全國各國小正逐步開展課外閲讀,國內很多教育強省加強了課外閲讀的研究。加強學生的課外閲讀正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成為各校研究的趨向。但綜觀當前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現狀,形勢不容樂觀,通過對學生課外閲讀情況調查,我們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課外閲讀的隨意性較大:休閒性閲讀佔據學生課外閲讀的大部分時間,學生最喜歡看的是一些通俗的讀物,如漫畫、卡通、小説等,對古今中外的文學名着關心甚少,對科普知識方面的讀物缺乏興趣。

2、課外閲讀的方法不當。大多數學生在閲讀時只注重過程而不注意方法,只注重數量而不重視質量,單一的積累並不能提高其對知識的吸收處理,不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談不到學以致用。

3、課外閲讀存在很大的功利性。我校學生以農牧區孩子為主,學生在家庭中缺少閲讀的條件,絕大數學生的閲讀是隨意的,沒有固定的閲讀時間。調查發現,能夠堅持天天看課外讀物的學生不多,即使是這部分學生,日常的閲讀也大多是以讀各類作文選為主。僅僅以語文課本作為閲讀內容的學生大有人在。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閲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國小階段的課外閲讀不少於150萬字。為了確保學生完成這一課外閲讀量,學校要創造一切條件,加強課外閲讀的管理和指導。

當前有許多老師也越來越重視課外閲讀,可是卻缺乏科學合理的課外閲讀要求與指導,從而使得提高學生閲讀能力、培養學生閲讀興趣的質效很低。這就導致了學生課業負擔進一步加重,語文學習能力卻提不高。怎樣在減負增效背景下,加強對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激發和閲讀方法的指導,實現課內外閲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是我們選擇本課題研究的初衷。意義在於解決學生對語文學習缺少方法、熱情低、收效甚微的問題,用語文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學生,探索指導語文課外閲讀的策略,不斷地糾正不良的課外行為習慣,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品質,進而探索出一條適應於國小生髮展的語文教學新路,切實減輕語文學習負擔,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本課題研究的目標為指導學生去面對紛紜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閲讀世界,從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現課內外閲讀教育的銜接和整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豐富課餘生活,鼓勵課外閲讀的同時,教師當好引路人,不斷地糾正不良的課外行為習慣,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品質,指導學生通過課外閲讀,汲取各方面的營養的同時,尋求一種實現自悟、自得的課外閲讀方式,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2、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通過實踐性研究,教師們一方面解決了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提高了課外閲讀管理與指導的實踐能力;一方面通過課題研究這個平台,

不斷學習、總結和交流,提升了理論水平。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本課題研究以指導國小生的課外閲讀,發展語言,發展思維,提高課外閲讀的質量為主線,在課外閲讀內容與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究。

1、如何矯正學生不良閲讀行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2、如何構建科學、規範、有效的課外閲讀指導課的活動模式?

3、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課外閲讀?

4、如何既大力加大課外閲讀力度,又避免過重負擔。

教師指導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閲讀。這方面是研究的重點。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方法及手段

1、研究對象

2014年9月入學的六年制二(1)班、二(5)班為實驗班,對照班為同年級其他班學生,生源和師資素質相當。

2、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的總體研究策略為行動研究方法,即作為研究的實施者--教師,在平時的課外閲讀活動中主動貫徹課題研究思想,有步驟的落實課題研究的各項計劃,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狀態下行動,注重課外閲讀組織、指導與科研的有機結合,加強活動後的反思,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教研水平,反映課題研究的效率與效益。

在研究的前期,主要採用文獻研究法,課題組核心成員蒐集儘可能多的國小語文課外閲讀有關的教學論着、論文及其相關理論材料,篩選出針對性強、有價值的信息,找到新的生長點,界定課題、設計課題、論證課題。

在研究的中期,主要採用案例研究法,每位課題組成員,結合課題,根據所任班級的學生情況及自身個性,積極貫徹課題研究思想,並把自己的實踐過程按一定格式編寫成案例,為課題的研究與推廣提供詳實有力的第一手資料。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觀察法:“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只有把課內外的閲讀與自然和社會緊密聯繫,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2)參與法。學生的課外閲讀大多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對學生閲讀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因人而異。開設的課外閲讀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自由閲讀,自由寫筆記。而且,形式等不拘一格,不求統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學生閲讀動機,從而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課外閲讀。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為孩子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3)滲透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多媒體軟件進行課外閲讀指導,能促進教學結構的優化,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能大面積地提高教學質量,為閲讀教學開創一個新的天地。(4)實證研究法:通過調查分析課外閲讀對兒童發展的重要影響(即從元認知角度來研究課外閲讀,從中獲得反饋信息,進一步調整學習方法、學習計劃,更好地達到學習目標。(5)評比激勵法。搞評比獎勵,給予學生以適度的精神鼓勵和“物質刺激”。評比“書香家庭”“書香兒(內容來源好 範文網)童”,這樣既可以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又可以激勵其他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在研究的後期,主要採用經驗總結法。鼓勵廣大研究成員,針對研究中的成功經驗及失敗教訓,及時提煉、總結,從更高的理論層面為課題服務

這三種方法在三個階段各有側重、交叉滲透。

3、研究手段

(1)推薦讀物。主要是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供學生選擇。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的推薦和內容的介紹;可以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

(2)指導讀法。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講授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

閲讀方法;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人物和事件能力及聯想、想象能力等;教給學生運用“意羣注視法”,提高閲讀速度;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

(3)讀後敍述。組織學生複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以加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敍述前提出要求,敍述後做好評定。

(4)交流評論。這是教師指導課外閲讀的重要環節,也是“兵教兵、兵學兵”的重要環節。可組織學生交流課外閲讀的收穫或體會;也可組織學生對所讀書刊的內容進行專題評論和綜合評論。

(5)輔導讀書筆記。主要向學生介紹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四種讀書筆記的寫法。

(6)家校同步開展研究:師生共讀,教學相長。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閲讀方法,培養閲讀習慣;在學生身上得到啟發,加強閲讀,修養提高。親子互讀,創學習型家庭。家長引導營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全程參與研究,引導學生養成課外閲讀的習慣,以身作則,向孩子學習,使家長與孩子、與課題、與學校一起進步成長。

六、課題的進程規劃

本課題研究週期為三年(2014年12月--2014年11月)。課題總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準備啟動階段(2014.12-2014.5)

1、調查學生中存在的課外閲讀不良現象。

2、蒐集國內外有關國小語文課外閲讀的探索與研究文獻、相關資料。

3、整理課題申報相關材料,完成課題申報。

4、制定研究方案,學習相關文獻資料,做好課題研究的準備。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階段(2014.6-2014.8)

1、建立課題科研組,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實踐研究。 2、創設良好的閲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矯正不良閲讀行為。 (1)宣傳開展閲讀活動的意義,提高家長、學生、教師的閲讀認識和參與度、支持度。 (2)籌措圖書,,建立班級圖書角,為師生提供閲讀環境。

(3)做好班級文化建設,營造班級讀書氛圍。

(4)調查課外閲讀的行為習慣,彙總學生閲讀現狀的報告。

3、探索閲讀指導方法,為閲讀提供科學引領,讓學生會讀。

(1)根據閲讀不同的讀物,指導學生靈活掌握: 瀏覽性的泛讀探求性的速讀品味性的精讀。

(2)根據閲讀的需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圈點勾畫作批註寫讀書筆記製作卡片

(3)根據閲讀的目的,促使學生形成邊讀邊思考的閲讀意識。

4、積極開展各種活動,進行閲讀的交流、討論。

(1)組織教師認真參與,以“讀書節”為載體,開展行之有效的課外閲讀活動。

(2)每週安排一節閲讀指導課,在時間上保證學生的閲讀,教師要探索不同類型閲讀課的指導。

(3)開設“班級讀書會” ,課外閲讀指導課,撰寫優秀課外閲讀教學案例、教學論文。

(4)建立教師讀書活動的相關制度及配套措施,開展師生共讀,以教師的成長帶動學生的進步。

5、完成活動設計集、論文集。

6、回顧、反思,完成階段研究報告,進行階段成果評估。

第三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14.9-2014.11)

1、整理課題資料,總結課外閲讀有效性的方法及課題研究的方法等,完成課題研究報

告;

2、推廣研究成果。 七、課題組成員: 責任人:楊和平 主持人:張煊

成 員: 張智、王羣、徐海東、侯躍、雷慧濤“課外閲讀”課題組

2014年6月

第三篇:語文小課題研究——《國小生課外閲讀興趣的培養》

語文小課題研究——《國小生課外閲讀興趣的培養》

長江國小“小課題”研究手冊

小課題名稱國小生課外閲讀興趣的培養

姓名shi xinyan

課題論證

1.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語文閲讀包括課堂閲讀和課外閲讀,而課外閲讀,又是鞏固課內所學知識,豐富、積累語文知識的一個相當重要的途徑。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課內閲讀教學只是教個閲讀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別強調課外閲讀的重要性,認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課外閲讀,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語文學習與其他課程的學習不同,要學好語文,僅僅靠課堂中學到的一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大量的學習活動是在課外進行的。由此可見,提高學生整體閲讀水平是當務之急。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個性心理特徵,興趣是推動人去尋求知識和從事工作的一種內驅力。

2.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研究內容:

兒童喜愛的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科普書籍、歷史文化書籍、中外名著、跟課文有關的作家、作品介紹、優美的兒童詩歌等等。

預期目標:

激發學生閲讀興趣,教給學生課外閲讀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地指導學生閲讀,使學生愛讀、樂讀、會讀,在輕鬆愉快的閲讀氛圍中獲取知識。

3、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主要措施:

1.營造書香教室,吸引學生課外閲讀。

2.結合課文教學,指引學生課外閲讀。

3.組織相干讀書活動,激活學生課外閲讀。

4.開展讀書競賽,促進學生課外閲讀。

研究方法:

1.個案研究法。

2.觀察法。

3.問卷法。

第四篇:《培養國小生語文課外閲讀興趣的研究》課題方案

《培養國小生語文課外閲讀興趣的研究》課題的實施方案

一、 研究背景:

語文課外閲讀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現在,學生課外閲讀的功利性太強,國小生課外閲讀書大多是學習作文的寫法,在這樣的目標召喚下,學生讀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類的讀物。不可否認,這些讀物中不乏寫作的方法性知識和成功的學作範例。但是,學生要寫出佳作,更需要一種底氣,這種底氣以深刻的情感體驗,豐富的語感體驗,大量的語言素材的積累和厚實的社會生活知識做基礎。學習寫作不是課外閲讀唯一的和最終的目標。

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與理解能力是當前農村國小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課外閲讀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讀書方法,是一種積極、活躍、創造性的理解和記憶過程,學生掌握了課外閲讀的方法和技巧,就能提高閲讀能力,對閲讀產生興趣,進而產生主動閲讀的慾望。

素質教育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閲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課外閲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閲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於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乃至整個學科學習都起着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 主要概念界限

1、傳統的課外閲讀是定位於課堂、學校以外的閲讀,屬於彈性課程,學生的閲讀屬於辦自發狀態。閲讀的時間和效果難以保證,再加上應試壓力,處於應試目的閲讀讓學生索然無味。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外閲讀往往是在沒有老師、家長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課外閲讀指導課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想方設法讓學生愛上閲讀。

3、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但也需要教師的指導,因而課外閲讀推薦課,應着眼於國小生整體語文素質的發展,對學生課外閲讀的書目和數目作恰當的調控,給學生灌輸讀百家書,釀百家蜜的思想,使學生跳出功利性閲讀的認識誤區和“以作文法為主”的狹窄讀書範圍,像蜜蜂那樣廣泛博覽。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具體研究內容:

研究目標:

課外閲讀是一個過程,這種課型主要解決怎麼讀的問題。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讀法的指導,並在讀物閲讀中,引導學生把課內閲讀時所學到的方法,運用於課外閲讀的實際,做到“同類一得,一法能用多篇”;注重引導學生手腦並用,邊讀邊思,或勾劃圈點,或摘章摘句,或寫讀書心得,一邊從各個方面去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讓學生掌握系統的讀書方法,養成習慣形成能力,最終達到“自能讀書”。

教師只有善於不斷地引導學生的閲讀期待,激活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把學生從“被閲讀”的狀態中解脱出來,使課外閲讀真正有趣、有效、有恆地開展起來。

兒童的精神成長需要閲讀,當閲讀成為兒童生活中日日相伴的朋友,甚至就是“我”的一部分,它就成了兒童生活的一種面貌。我們的目的就是將閲讀固定成兒童的一種生活習慣,要讓他們感覺到在一天中必須有一些時候要閲讀。

當閲讀成為兒童生活的一種需要,一種狀態,那麼它也就成了兒童生活的本身。

研究內容 :

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同時,着力於探究國小生課外閲的讀興趣,從而探索出較好的閲讀方法和技巧。

a.閲讀方法和技巧的探索

b.閲讀興趣形成的探索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行動研究法。)

本課題即屬於操作性研究,又屬於探索性研究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教師在實施課外閲讀指導的過程中,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自學形成自能讀書能力和良好的閲讀習慣。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獨立閲讀,針對實踐中問題進行研究,去發現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研究的過程首先遵循行動研究的一般方法:即診斷、學習、計劃、實施和反思,根據總的課題研究方案和階段研究方案,注重數據分析的真實性,及時做好階段總結分析,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出階段研究目標、確保研究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研究對象:

鹿灣國小五(1)全體學生。本班共有學生3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學生的學習情況分佈比較均衡。班級優秀生少,後進生不多,學習成績還行,學生自覺性普遍較好。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好,有能講究一定的學習方法,如:張欣濃、劉景超、王淑賢、邱瑾等;而個別同學的學習習慣比較差,如趙晶友同學就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時善於動腦,積極發言,平時又樂於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的佔班級總人數的近25%,是這個集體的主體力量。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團結同學,不僅能較好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還能和後進生結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待加強,競爭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基礎較差但要求上進的學生有王遠、徐微喻等,他們上課能積極發言,認真完成作業,態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及缺少學習毅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總體來看,本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處於兩級分化,處於中間位置的學生成績也不穩定,有些學生基礎知識不太樂觀。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放鬆自己,學習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別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現要相對落後。

本學期要繼續側重於抓學生的學習習慣,構建良好的班級體氛圍,爭取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所進步,語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五、研究過程

研究分為兩個階段2014年7—12月為第一階段 2014年 1—6月為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工作:

1、佈置和諧的育人環境,優化閲讀氛圍

a、教室的環境佈置,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教室的環境美化也是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師生之間共同創設教室佈置方案,從細節入手,營造班級書香氛圍,讓教室成為閲讀樂園。

b、心理環境的創設:教育是對心田的播種和呵護,與學生心靈溝通是增強閲讀興趣的最基本的內容,它要求教師首先擁有一顆寬厚博大的愛心,用適當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c、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班級及個人閲讀計劃。

2、開展實驗研究:

課外閲讀的指導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逐步自學形成自能讀書能力和習慣的過程。因此,本課題注重課外閲讀策略的實驗研究。

a、激發閲讀興趣,做到快樂閲讀。

①、教師在課堂閲讀教學中,適時設置閲讀懸念,誘發學生閲讀興趣。

②、組織開展各種讀書活動,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③、通過交流讀書感受,增強學生閲讀興趣。

④、搭建展示平台,讓學生享受閲讀快樂。

b、課外閲讀重在提高學生閲讀素養

國小生正處於學語言長知識的黃金時期,他們通過自主的閲讀活動,除了吸納語言文字所負載的文化思想,科學等領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對這些信息進行一定的思維加工,另外,還要學習閲讀材料中典範的語言模式,積累各種各樣的語言素材,從中獲取表達的經驗。引導學生帶着這樣的任務去讀書,他們就有了明確的獵取對象。因此,教師在推薦課外閲讀書目時應着眼於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發展,對學生課外閲讀數目作恰當的調控,給學生灌輸讀百家書,釀百家蜜的思想,使學生跳出功利性閲讀的認識誤區,和“以作文為主”的狹窄讀書範圍,要廣讀博覽。課外閲讀的指導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形成自讀能力的習慣的過程。

c、開展討論型課外閲讀指導課,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充分把握好自讀課本的作用,搞好自讀自導,培養國小生各種閲讀能力,為完成課外閲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這階段讀完《新課程理念與創新》《班級讀書會123》《高效課堂錦囊》。

4、根據本階段實施情況,寫出自己的體會或論文兩篇。

5、積累有關資料和數據,整理分析後寫出階段性總結。

第二階段主要工作:

1、根據第一階段實施情況,和同科教師座談討論課外閲讀指導課的成效及不足之處,提出改革意見,設計第二階段實施方案。

2、和學生分層次座談,總結經驗,找出差距,修訂實驗方案。

3、走訪學生家長,聽取學生家長意見。

4、在全校內推廣“書香校園”讀書活動,掀起課外閲讀活動新高潮。

5、讀完《做最好的老師》寫出讀書筆記。

6、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和論文,收集整理各類課題研究資料,個案分析,論文、活動方案,影像資料等,做好結題準備工作。

第五篇:“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方法指導與策略研究”課題實驗中期總結

“農村國小生課外閲讀方法指導與策略研究”課題實驗中期總結三台縣七一國小語文組

自課題研究工作實施以來,我們全體參研人員在縣教研室總課題組和學校領導的關愛指導下,依據課題實施計劃,着手對“農村國小課外閲讀方法指導策略研究”這一子課題進行了有效地探索與實踐,取得了顯着的成果,現對我校兩年來課題研究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課題實施的基本做法

1、對我校學生課外閲讀的情況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

我校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屬於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農民子女。近一年,我校改制,雖然也有部分來自農村國小的優秀學生,但受家庭環境和求學條件的制約,學生課外閲讀量有限,同時也沒有養成很好的閲讀習慣。我們通過調查研究,瞭解到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1)學校活動開展和各種爭創活動太多,擠佔了教師們大量教學時間,為了抓質量,語文老師對學生課外閲讀工作重視不夠。

(2)學生成績良莠不齊,讀書條件各不相同,造成大部分學生視野狹窄,只停留在所教語文課的小圈子裏,課外閲讀時也只停留在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寫法的領悟還很表面,語言的積累更少,沒有達到課外閲讀的目標。

(3)隨着學校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圖書的數量雖然近幾年也增加不少,可是沒有加以歸類和整理,有一些早期的圖書已經不適合孩子們的閲讀,適合閲讀的圖書也沒有得到廣泛的利用。

2、充實圖書資源,確保學生課外閲讀量。

學生的閲讀興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閲讀實踐中被激發出來的。只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閲讀資源,並保證充足的閲讀時間,才能確保課外閲讀計劃不成為一紙空文。兩年來,我校新添置了數萬冊新圖書,校外一些助學機構也為我們提供了幾十萬元的圖書。此外,很多班級的圖書角增添了書架,老師和學生踴躍捐書,每班藏書不少於100冊。並且利用校內課外閲讀時間組織學生借閲圖書室的書籍。我們規定,每週週一下午第三節課是學生課外閲讀的專用時間,任何老師,任何活動都不得擠佔。同時要求這節課上,語文老師必須在現場指導。這一段時間,老師與學生一起讀書,給他們推薦好書,教他們各種閲讀方法,精讀,略讀,瀏覽??教他們記錄和摘抄優美詞句,學做讀書卡,名人卡片,寫閲讀筆記。此外,各班語文老師還提倡學生利用各種節假日、雙休日讀課外書,規定平均每天不少於半小時。在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習慣的最初階段,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閲讀時間、提供充足的閲讀資源,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閲讀的習慣,讓他們學會和書做伴,與書交友,快樂成長。

3、藉助校本教研,注重閲讀方法的指導。

學生閲讀是有目的的,不是隨意的,更不是放羊式的,只有掌握了閲讀的方法,才能實現學生自我閲讀的目標。我們認為讀書的方法來自課內,來自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鑰匙”,教會學生閲讀的方法。我們結合現行語文教材,結合每單元訓練的目標,在解讀教材和參考書的基礎上,給各年級學生推薦與教材同步的課外閲讀書目。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去發現、揣摩、總結閲讀的方法,並在閲讀課外書時自覺地運用,也就是“得法於課內,得道於課外”,而且我校還規定把對學生閲讀方法的傳授作為語文老師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內容。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讀書時注意力要集中,一邊讀,一邊想,遇到不理解的詞句或問題能使用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尋求答案。(2)讀書時要勤動筆,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課外書中圈圈點點,摘錄好詞句及精彩的語言,高年級能為文章寫批註。(3)學會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4)廣泛閲讀教材上知名作家的作品,同名作品,同題材的作品,還要利用各種媒體,各種報刊,甚至生活中的各種閲讀資源(比如廣告牌,各種熟語等)。

4、開展各種閲讀交流活動,激勵學生課外閲讀的趣。

為了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我們課題組開展了各種各樣的閲讀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台。每學期我們都要開展至少一次學生閲讀成果展示活動,評選學生閲讀過程中的優秀作品,加以表彰和鼓勵,大大提高了學生閲讀的興趣,同時也推進了課題的開展。比如閲讀筆記的評比與展示;讀書卡和名人卡片的製作與交流,閲讀手抄報展評;師生優秀作文欣賞;講故事比賽;名家美文欣賞等。有人説,在人性深處,有一種最原始的東西,就是喜歡得到別人的讚揚,老師如此,小孩子尤其如此。在活動中,師生們真切地感受到因為自己豐富的知識,出色的表現,而贏得的他人的讚許,哪怕只是一道敬佩的眼光,由此也可能產生一股持續閲讀的動力,讓他們喜歡讀書,以讀書為樂。

5、結合各種教研活動推進課題研究的進行

(1)定期開展閲讀教學主題研討活動

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我校便定期開展以閲讀教學為主體的教學研討活動,每一學期,至少進行兩次閲讀公開展示課,定時間,定主題,定主講人,課後全體老師評課議課也圍繞學生閲讀方法指導這一中心。在活動中習得的教學方法,老師們會主動在自己班級里加以實踐並做出改進。這樣不僅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老師的教學技巧也有所提升。

(2)結合各級教研活動促進閲讀課題研究的開展

每一學期,教研組開展各種教學研討活動,比如教學聯誼,新教師彙報課,名優教師示範課,師徒結對活動,學校教學開放日等,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力求讓老師們能結合課題研究開展活動,並在評價中把教師們閲讀方法的滲透作為很重要的一項指標。

(3)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為學生做好閲讀示範

近兩年,學校為老師們訂閲了7種語文閲讀刊物,規定每個老師每週閲讀,做好記錄,還要寫讀書心得,並加以交流和考核。在寒暑假,也為老師們推薦了各種讀書課題,規定了哪些必讀內容,開校就檢查業務進修筆記。這些舉措的實施,為學生做出了閲讀的榜樣,促進了學生閲讀習慣的培養。

(4)在師生中開展了各種以閲讀為主題的展示活動

老師們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比如閲讀教學設計,閲讀教學經驗論文的撰寫,在近兩年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校老師十餘人次獲得課題研究教學設計,教學論文大賽一二等獎。在學校組織的手抄報和讀後感競賽活動中,我校學生兩百多人次獲一二等獎。

二、存在的問題及反思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反思了兩年來在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得於失,我們瞭解到在如何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引導學生找到掌握合適的閲讀方法,積累閲讀經驗,形成閲讀習慣等方面作出一定探索,取得初步成效。但是課題研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改進的過程,所以我們仍存在不少困惑:

1、課題研究計劃中如何加強四個聯繫--課內與課外、閲讀與活動、學科間的聯繫、家長與學生等方面,還只是停留在表層。具體的工作還有待於下一步研究中加以強化和改進。

2、對學生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不可能一蹶而就,課題的結題不應該是閲讀研究的終止,而應讓學生實現“熱愛讀書、每天閲讀、養成習慣、堅持終生”的目標,這還有待於我們課題組和全體語文老師進一步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gongzuo/yk6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