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篇一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1)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袖手旁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的“四書五經”指的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________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________傳統教育的目的並________尋求新知識,________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4.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什麼問題?作者的結論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是什麼?它對我們的現代教育有哪些不良的影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課內閲讀

閲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後問題。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地測量,它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瞭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很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

時至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本站☆)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①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學術不可缺少,而且對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也是不可少的。②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説,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③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④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⑤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⑥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裏説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⑦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⑧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6.作者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説明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國的經歷為例,主要是為了證明什麼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倒數第三段中加粗詞語能否刪去?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劃分最後一段的結構層次,並概括層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認為我們當代中學生最主要的弱點是什麼?這一弱點是如何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閲讀

閲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後問題。

燒開一壺水

前兩天跟一個領導談話,領導説現在有太多的人不能夠把一壺水燒開,很多人都是燒到六十度就撒手了。還有不少人這壺水沒有燒開,又跑去燒別的壺。這些人本來是很有才華、可以有些作為的。人生苦短,看到一個人最終也沒有把一壺水燒開,真是令人惋惜。

忽然想起我在採訪高希均時,高教授説的一番話。高教授在談到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幾個墓本的經濟觀念時,説到“核心優勢”。所謂“核心優勢”,就是一個人跟別人比較起來,他真正的優勢到底是什麼。然後的問題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資源都集中運用到這個優勢上?高教授的這個觀念跟“燒開一壺水”的説法是可以兩相參照、互相發揚的。

一個人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歸結起來大概有這樣的四個問題。一是一壺水值不值得燒,二是應該燒哪一壺,三是如何燒,四是燒開之後又怎麼辦。

就第一個問題來説,社會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就是所謂“冷門”。考大學,熱門的專業報考的人很多。工作,吃香的行業總是門庭若市。其實呢,熱門和冷門是相互轉換的。社會上只有沒有燒開的水,沒有不值得燒的水。有句俗話: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所謂狀元,無非就是燒開了的水。胡廷武先生有篇文章,説他在深山遇見一個理髮師傅,這個師傅不僅能夠準確知道顧客頭上癢在何處,而且他的剃刀在臉上游走,猶如春風拂面。這樣的技藝是不可能冷的。

其次,一個人要建立“核心優勢”,首先要定位,看看自己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看自己到底有什麼潛能,至少應該看看自己的興趣何在。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太過優秀的人,總是認為壺壺水都值得燒,壺壺都可能燒得開。但是,“核心優勢”的關鍵處就是告訴我們只能有一個的優勢,多“核心優勢”也就降低了優勢。有諺語説,不要同時追兩隻兔子。圍棋大師吳清源曾經手書條幅“不博三兔”給聶衞平,委婉批評他精力分散了。

定位明確之後,就要不停地燒水,直至水開。水不開,雖然有核心,但是無優勢,燒水的過程大概是最困難的,因為我們不免會有見異思遷的弱點,不免會懷疑乃至動搖,對水是不是可以燒開有深度的疑慮,最後我們甚至認為也許這壺水根本就不值得燒……一個能夠把水燒開的人,一定經過了寂寞、艱難和挫折……尤其是燒到六十度之後的難度,常常令無數來者折返。其實任何人在初始階段有什麼大的不同嗎?所謂成功人士,無非把一壺水燒開了而已。

水既燒開,還要防止水再變涼。要讓水持續在沸點,絕對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起燒開有過之而無不及。取得“核心優勢”的人,社會會給他特別的榮譽,然後也要求他有更多的社會活動,於是“核心”不核,“優勢”也不優了。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夠及時警覺到這一點。像前不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主動實行“頭銜瘦身”,目的當然是要把“核心優勢”延續得長久一點。

不過,在我們的社會,“生活在別處”的人太多,想去燒下一壺或者別人那一壺的人太多,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太多。真正能夠坐冷板凳,在自己的專業方面能夠精進了再精進的人並不多。

當然,要讓人靜下心來燒開自己這一壺,在社會方面來説,還要一些制度上的保證。在一個理想的社會形態中,一個專業技藝精湛的人應該獲得相應的待遇,不應該讓人覺得只有做官才是最值得燒的水。只有燒開自己水的人多了,整個國家才會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吧。

13.讀完全文,請説一下題目“燒開一壺水”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什麼是“核心優勢”?如何建立“核心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圍繞“核心優勢”,作者提出了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實質上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題目是“燒開一壺水”,作者為什麼還要分析燒開之後的問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畫線部分具體指的是哪四種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舉例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作者的説法,你認為自己適合燒哪一壺水,你打算如何把它燒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獲得知識。(2)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3)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急。2.四書是指《論語》《大學》《孟子》《中庸》;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3.但是  因為  不是  而是  4.主要探討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作者的結論是: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5.示例:中國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對我們今天的不良影響”略。

(一)6.從科學發展的歷史、實驗的過程、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踐,偏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的弱點這幾個方面來論述説明的。7.舉自己的例子是為了證明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踐,偏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這一觀點。8.不能。這幾個詞都表明作者所説的是一般情況,不是所有情況,也不包括特殊情況,使語言表達嚴密。9.第一層是第①句,第二層是②③句,第三層是④—⑦句,第四層是第⑧句  第一層承上啟下,點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義;第二層從研究學術和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兩方面來具體論述其意義;第三層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義;第四層得出結論,提出希望。10.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11.示例:應克服只空想只動腦而不動手的學習習慣;克服想當然的毛病,培養“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們中學生目前最主要的弱點是缺乏責任心。這主要是因為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裏大多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造成意志薄弱;在學校及社會教育中對於公民意識、責任意識的教育力度較為薄弱。

(二)13.選擇自己最適合的事業,並最終取得成功。14.“核心優勢”就是一個人跟別人比較起來,他最有優勢的是什麼。建立“核心優勢”首先要正確定位,看自己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到底有什麼潛能,確立自己的奮鬥目標,併為自己的目標而堅持奮鬥,直到最後成功。15.這四個問題實質上是:自己的事業值不值得去做;要建立自己的核心優勢;確立優勢之後如何實現這一優勢;實現優勢之後如何保持這一優勢。16.燒開水之後,如果不保持的話,水還會變涼,變涼之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優勢;而要保持絕對不是容易的事,甚至比燒開水還要難。17.分別是:無所事事,缺乏事業心的人;用心不夠專一的人;急功近利的人;一心一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的人。18.比喻論證和舉例論證。如:用燒開水比喻事業成功;舉圍棋大師吳清源的條幅證明一個人只能有一個核心優勢。19.此為開放題。只要答出“自己最適合做的事是什麼”、“你應該如何把它完成”等意思即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瞭解和掌握相關論文知識,把握論點、論據、論證及脈絡。(重點)

體會閲讀議論文的要點和技巧。(難點)

領會動手操作的實驗意識,樹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難點)

教學課時:兩節課

教學備課:

1、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可略)

2、基礎知識:

肇(zhào)埋沒(mò)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獲得知識。

誠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動,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齊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

治國:治理國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3、課文內容:

第一部分(1):交代話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

第二部分(2--12):分析論題。以中國學生生存的問題和作者經歷為例,

進一步揭露傳統教育弊端,再次點明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結論。總結全文,論證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提出希望。

板書:提出論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2)-(5)(13)

(6)-(12)

引論--------------本論--------------結論

中心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是重視實驗)(不是儒家側重的像自己的內心去探索所謂的治國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學實驗來揭示事物的本質。)

每段段意如下:

(1)(因此)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應當怎樣學習自然科學。

(2)(就是説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處和含義,它與現代實驗精神一致。

(3)(但是因為因為)傳統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以至於它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4)有一天(時間),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人物)在院子裏(地點)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敗(結果),是因為他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結論)。

(5)(因為儒家根源)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可以理解,不適用於現在。

(6)(所以)我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7)(告訴我們只能不能)重申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實驗的過程是積極的探測。

(9)(不是它需要)實驗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有一個適當的目標。

(10)(由此因為)用“基本知識的突破不常有,歷的學術的進展只靠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的現象印證觀點。

(11)(因為)用“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的特點,證明王陽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這方面有……的經驗為證)我(人物)到美國大學唸書的時候(時間)在美國大學(地點)發現埋頭讀書對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説無論……還是……都這意義希望應該)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並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4、論證方法:

(1)講道理(道理論證)(引用論證):

第2段:引用《四書》上的《大學》裏的話,解釋“格物致知”的出處與含義。

第3段:引用《大學》裏的話,論證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於格物致知不是為探求新知識,而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2)舉例論證:

第4段:舉王陽明格竹的事例,證明了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繼續舉王陽明觀點的事例論述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真正義。

第8段:舉研究竹子事例,論證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觀察,而是積極的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科學的觀察。

第12段:舉個人經歷事例,具體説明埋頭讀書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或論證了在王陽明的思想下,中國的學生普遍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3)正反對比論證: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強調,論證有力,使觀點更加鮮明而更利於人們接受。

講道理可以正反對比,舉事例當然也可以正反對比。

5、問題探究:説説作者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識,即實地的探察,即所謂的實驗。

第13段:第一,尋求真理的途徑是對客觀事物的探索;

第二,探索應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在作者的認識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個詞語來代替,那就是“實驗”。文章(6)—(12)自然段都圍繞着“實驗”展開,論述了“實驗”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展開實驗等。我們將題目替換一下,就成為“應該有實驗精神”。作者在文章要講的是“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現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國學生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應該有實驗的精神。

中國學生到底有沒有這種精神?答案是NO。首先是因為格物並不是為了獲得新知識,而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其次,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海,傳之於萬世”的。因此(2)-(5)自然段舉例論證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這正是講格物致知的現實意義。

6、寫作特點:

(1)思路清晰,説理縝密。(引論-本論-結論)

(2)事實道理相結合,正反事理結合。(王陽明格竹反例與作者實驗正例對比)

7、學會啟示感悟?

高分低能—低分高能—高分高能。注重理論,更注重實踐,用現代人的思維思考,用現代人的眼光看世界,讓自己具有實踐意義的創新精神。

教學過程:

1、邊讀課文邊圈畫需要關注的詞語。尤其是音形義。

2、探究論點、論據、論證(見上面備課)

3、深化論文的相關知識。

提出論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作業部署:體會“格物致知”精髓。

作文寫作:我和未來有個約會(我和未來的約會)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節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作者針對中國學生的實際狀況,依據自己對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認識,從傳統教育入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分析實驗精神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們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敢於懷疑求真、靠實踐發現事實的真相。

本文思路靈活有序,深入淺出,語言通俗易懂,平實嚴謹,靈活運用各種論證手法,娓娓道來,親切有味,現身説法,少説教氣,給人以很多的啟發。

教學目標:

1、積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詞語,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2、用“圈點批註“的方法自讀課文,抓住過渡段、關鍵句、關鍵詞等理解作者觀點,梳理文章的論證思路,理解本文從正反兩方面擺事實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引導學生感受科學精神的重要性,樹立格物致知精神和真正樂於動手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

2、梳理文章思路,體會議論文嚴密的內在邏輯;

3、正反兩方面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科學實驗精神的重要性,樹立格物致知的精神,養成真正樂於動手的優秀品質。

課時安排:

2課時

佈置預習:

(1)給下列詞語註上拼音。

丁肇中埋沒彷徨

(2)大聲朗讀課文一遍,查工具書,寫出下列詞語的意思。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抽象袖手旁觀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禮記·大學》上説:“古之慾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修身,修身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

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也説“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他所講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在現代世界環境激變的今天,“格物致知”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共同學習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

二、交流預習

肇(zhào)埋沒(mò)彷徨(pánghu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獲得知識。

誠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動,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齊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

治國:治理國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章思路。

1、抓住關鍵詞、關鍵句及關鍵性語段,概括每一段話的意思。(獨立完成,用時15分鐘;其他同學寫時,請一位同學寫在黑板上)

下面是全文13個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括號內是關鍵詞)

(1)(因此)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應當怎樣學習自然科學。

(2)(就是説就是就是)格物致知的出處和含義,它與現代實驗精神一致。

(3)(但是因為因為)傳統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以至於它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4)有一天(時間),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人物)在院子裏(地點)格竹子(事件),

硬想了七天而失敗(結果),是因為他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結論)。

(5)(因為儒家根源)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可以理解,不適用於現在。

(6)(所以)我重視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7)(告訴我們只能不能)重申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

(8)(不是而是比如)實驗的過程是積極的探測。

(9)(不是它需要)實驗需要有細緻具體的計劃,有一個適當的目標。

(10)(由此因為)用“基本知識的突破不常有,歷的學術的進展只靠少數人關鍵性的發現”的現象印證觀點。

(11)(因為)用“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的特點,證明王陽明的思想的存在。

(12)(在這方面有……的經驗為證)我(人物)到美國大學唸書的時候(時間)在美國大學(地點)發現埋頭讀書對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事件)。

(13)(不但……而且就是説無論……還是……都這意義希望應該)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並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2、再回到題目上來,“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讀完全文,你能説説作者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嗎?

明確:

第2段:探察事物而得到新的知識,即實地的探察,即所謂的實驗。

第13段:第一,尋求真理的途徑是對客觀事物的探索;第二,探索應有想象力,有計劃,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在作者的認識中,格物致知可以用一個詞語來代替,那就是“實驗”。文章(6)—(12)自然段都圍繞着“實驗”展開,論述了“實驗”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展開實驗等。我們將題目替換一下,就成為“應該有實驗精神”。

還記得作者這一篇文章要講的是什麼問題嗎?“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現在的答案就很清楚了,中國學生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應該有實驗的精神。

中國學生到底有沒有這種精神?

沒有!因為,這種精神被埋沒了。

首先是因為格物並不是為了獲得新知識,而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其次,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四海,傳之於萬世”的。

因此(2)-(5)自然段舉例論證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這正是講格物致知的現實意義。

(1)自然段提出論題,(13)自然段,再次總結,重申明,並提出希望。

經過這樣的梳理,文章的層次清晰可見: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

第二部分(2—5段):舉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端是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結合,證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學的實驗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強調我們要培養實驗精神的重要意義。

4、葉聖陶老先生説:“文章思有路,循路識斯真”。現在,請寫出文章的論證思路。

參考示例:

作者在開頭提出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着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用現象為證,一用作者個人的經歷為例,更加深刻地揭露傳統教育的弊端,論證實驗精神的重要性。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後,揭示其真正意義,結尾則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刻地提出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

五、板書設計

提出論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5)(13)

(1)(6)-(12)

思路明晰靈活有序

六、佈置作業

1、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試結合課文內容舉例説明。

2、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第2課時

教學重點:

明晰論證方法,探索客觀事物的有趣經歷的分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梳理了文章的論證思路,作者嚴密的邏輯令人歎服。為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在文中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思考。

二、作業1的交流(可採取抽查的方式)

講評一列,大約6-7位同學,儘可能涵蓋全面,指導大家傾聽的同時,參照老師的講評,批改、糾正、補充自己的答案。

示例一:

第2段。引用論證。引用《四書》上《大學》裏的話,解釋“格物致知”的出處與含義。

示例二:

第3段。引用論證,引用《大學》裏的話,論證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於格物致知不是為探求新知識,而是為了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示例三:

第4段。舉例論證。

時間:有一天;

人物:王陽明;

地點:在院子裏;

起因:《大學》上的啟示;

經過:格竹;

結果:失敗。

引用明代的大哲學家王陽明根據《大學》上的指示在院子裏格竹子到頭痛以致失敗的例子,證明了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

示例四:

第8段。舉例論證。

舉研究竹子,論證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觀察,而是積極地動手栽種,研究生長過程,進行科學的觀察。

示例五:

第12段。舉例論證。

時間:在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

人物:我(丁肇中);

地點:美國大學;

事件:發現埋頭讀書對研究沒有任何的幫助,對實際的需要也無任何的幫助。

論證了在王陽明的思想下,中國的學生普遍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示例六:

正反對比論證

第7段: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第3段、第4段,正反對比(但是)

突出強調,論證有力,使觀點更加鮮明而更利於人們接受。

其實,講道理可以正反對比,舉事例當然也可以正反對比。

三、交流作業(2)

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寫一段100左右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示例一:下雪了,我伸出雙手,接過翩翩飛來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見了,只見手心裏淚珠點點,於是我知道雪融化後是水。

示例二:我懷着好奇心,想知道鐘錶的工作原理,怎麼辦呢?我大膽卸下了鐘錶的零部件,按照圖紙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裝好,結果表走得不準了,但我明白了鐘錶的工作原理,張翁失表,焉知非福?

評分標準:

1、知道了什麼知識?2分

2、我為此做了什麼?2分

3、事情的經過、結果、起因等描述得是否清晰?2分

給出標準,請同學評價。

四、拓展延伸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常説“經歷才能懂得,經歷本身就是財富”的話,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然而,只有做了,我們才能收穫更多,更豐富。

五、課堂小結

本文思路清晰,説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已經懂得,現在,就看我們的行動了。讓我們牢記丁肇中先生的教誨,勇於實踐、大膽探索,做一個知行合一且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六、佈置作業

閲讀下面短文,請從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談四個體會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一篇小議論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講故事

在中國科學院建院50週年中外學者學術報告會上,丁肇中《我所經歷的20世紀的實驗物理學》的報告尤為引人注目。他講了4個故事,談了4個體會。

第一個故事是測量電子半徑。根據量子電動力學,電子的半徑為零。1964年,哈佛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哈佛一康奈爾實驗,其實驗結果與這種理論不相符。丁肇中認為這個實驗很重要,他們於1966年在德國用不同的方法重複了實驗,得到的結果則是電子確實小到不可以測量。他由此得出的體會是:不要盲信專家的結論。

第二個故事是發現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們認為基本粒子都可以歸納為3種夸克。丁肇中對此持懷疑態度,但他想進行實驗的想法卻遭到了幾乎所有國家大型實驗室的反對。最終,他們在美國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開展了實驗,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體會是: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做你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

第三個故事是發現膠子。光子傳播原子之間的力,膠子傳播夸克之間的力。丁肇中與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學家合作,在1979年發現了膠子,而這一結果是他們事先沒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體會是:要對意料之外的現象有充分的準備。

第四個故事是尋找反物質。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質。國際大空站上的阿爾法磁譜儀擔當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質、物質和暗物質的任務。去年,發現號將實驗儀器送上了太空。這是人類第一次在天上測量帶電粒子。丁肇中得出的體會是:要實現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對所做的工作要有興趣,要勤奮地工作。

(《科學時報》20xx年11月4日)

七、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擺事實(舉例論證)講道理(引用論證)

對比

事實論據(正面反面)道理論據(正面反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1v3l6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