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比例尺教學設計人教版(整理14篇)

比例尺教學設計人教版(整理14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4篇《比例尺教學設計人教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比例尺教學設計人教版》相關的範文。

比例尺教學設計人教版(整理14篇)

篇1:比例尺教學設計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感受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計算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並能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能力訓練點①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②在實際應用中感受數學、親近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③辯證唯物主義的初步滲透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難點 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設置教學情境,感受比例尺

(一)畫畫比比

1、  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前的這塊黑板同學們熟悉嗎?

請你估計一下黑板的長和寬。

2、  丈量黑板的長和寬:(板書:黑板實際長3.5米,寬1.5米)

3、  畫黑板:你能照樣子把黑板畫在本子上嗎?(師巡視)

4、  質疑:這麼大的黑板,為什麼能畫在這麼小的一張紙上呢?(長和寬按一定的比例縮小了。)

[評析:“照樣子畫黑板”是同學們美術課上再熟悉不過的舉動,但以此為本節課的開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比例尺,實為教者的匠心之筆!]

5、挑兩個黑板圖(一個畫得不像一個畫得較像)出示:

a)  評價:①誰畫得更像一點?

②分析圖A畫得不像原因可能是什麼?(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

b)  師生合作,算一下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得數保留整數。(屏幕顯示)

圖上長7釐米,長縮小:350÷7=50  圖上長5釐米,長縮小:350÷5=70

寬1.5釐米,寬縮小:150÷1.5=100  寬2.5釐米,寬縮小:150÷2.5=60

c)  點撥:從上面計算結果來看圖A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即比例失調),所以看上去畫得不像;而圖B長和寬縮小的比例接近,所以看上去畫得較像。

[評析: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分析畫得“像與不像”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比例尺的興趣。]

(二)再畫再比

1、想一想怎樣畫得更像?(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

2、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

3、請你幫老師算算長和寬分別縮小多少倍?

圖上長3.5釐米縮小:350÷3.5=100  寬1.5釐米縮小:150÷1.5=100

4、小結: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相同時,黑板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為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要有個統一的標準,這個統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評析:從畫黑板--提出問題到“比比誰畫得像”--分析問題再到“如何畫得更像”--解決問題。教者均是置學生於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並理解比例尺意義,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

二、結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一)説一説

①講授:課件中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説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

②誰來説説比例尺1﹕100表示什麼?(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倍;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100釐米等等)。

③圖A、圖B長和寬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麼?

小結: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黑板就會失真。

④用自己話説説什麼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

小結: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二)算一算

①下圖是我校附近的平面圖(屏幕同時顯示),新華五村菜場距我校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釐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麼?

②從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

板書: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釐米等等。

[評析:比例尺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知識點,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比例尺意義時,運用實例讓學生“説一説”、“算一算”,口腦並用,從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實際含義,為下面多種角度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打下知識準備。]

三、聯繫實際,應用比例尺

(一)求圖上距離

1、還是在這幅圖上,現在要標上區委,估計一下我校離區委直線距離有多遠?(400米)你看在這幅圖上要畫多長?

①獨立思考,試試看,如感覺有困難小組內小聲討論。

②評講:你是怎麼想的?還可以怎麼算?你覺得要注意些什麼?

方法一:400米=40000釐米  方法二:400米=40000釐米

40000÷10000=4(釐米)  40000×1/10000=4(釐米)

方法三:10000釐米=100米  方法四:用比例解(略)等等

400 ÷100=4(釐米)

小結:求圖上距離可以用乘法計算,也可以用除法計算,關鍵是理解的角度不一樣。

③如何畫?自己畫畫看。(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常規去畫,注意方向。)

[評析:“怎樣計算圖距和實距?”教者一改以往根據比例尺計算方法去死套公式(圖距=實距×比例尺;實距=圖距÷比例尺)的做法,也一改教材中“煩瑣”的比例解法,而是藉助於學生對比例尺的多角度理解,不把知識點“講死”,讓學生靈活的選擇解決方法,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以人為本,即讓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2、練一練:

區委東北是我區鬧市區--十村,已知區委和十村實際距離是2.5千米,在這圖上應畫多長?如何畫?自己畫畫看。(課件演示)

3、畫一畫:

①請準確地畫出教室前黑板的平面圖。(怎樣畫才算準確?)

②評講:你是如何畫的?方法一:自己定一個比例尺算出圖上長和寬然後畫;方法二:在原有圖上以長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寬;方法三:在原有圖上以寬的比例尺為比例畫出長。

(二)求實際距離

1、 西廠門在區委的東南面,(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9釐米,如何算實際距離?有幾種算法?

①獨立思考;②合作交流;③講評算理。(略)

2、練習:南鋼賓館在區委西南(課件演示)量得圖上距離是18釐米,如何算實際距離?

[評析: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大廠區各地名,採取學生感興趣的活動--畫“地圖”聯繫實際應用比例尺意義計算圖距和實距,使學生對數學倍感親切,感覺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突出的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

(三)新課延伸

1、 南京距大廠40千米,畫在這幅圖上要畫多少釐米?

①獨立列式計算(400釐米)。

②要畫400釐米,你有何感覺?(太長畫不下)

③畫不下怎麼辦?(調整比例尺)

④説説你的調整方案?

[評析: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矛盾衝突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達到使學生跳出大廠看“比例”的目的。]

2、請拿出標有南京上海的地圖,找出比例尺並説説意義。

①同座位間合作算出實際距離。

②一輛汽車從南京早上9﹕00從南京出發趕往上海,要趕下午2﹕00的飛機,如果車速是每小時80千米,問能否趕及?為什麼?

2、五一長假是旅遊的黃金季節,請同學們採訪一下聽課的老師,最嚮往哪個大城市,然後根據地圖幫老師算出實際距離,再告訴被採訪的老師。

[評析:很有創意!採訪老師,就地取材增加課的參與度;學生下位採訪,體現課的開放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使課堂教學內容得到了再延伸!]

四、課堂總結,回顧比例尺(略)

[總評:本節課循着一根知識主線--比例尺的意義與應用,引入新知別出心裁,探究新知有章有法,練習設計富有創意;同時循着一根能力主線--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無論是哪個環節的例子都來源於學生熟悉的生活,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究與合作討論相結合。同時多次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嚴禁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學的輕鬆,學有成效。]

篇2:《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瞭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使學生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求一幅平面圖的比例尺。

板書設計:

比例尺

(1)9.5釐米:95米=9.5:9500=1:1000

6釐米:60米=6:6000=1:1000

(2)19釐米:95米=19:9500=1:500

12釐米:60米=12:6000=1:500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教學過程:

(包括導引新課、依標導學、異步訓練、作業設計等)

一、生活原型再現

師:(出示孫楠同學的照片)你們認識他嗎?他是誰?

生:孫楠。

師:怎麼可能呢?照片上的人這麼小,怎麼會是他呢?

生:是縮小了……

師:如果孫楠的眼睛不縮小,鼻子和嘴巴縮小了,那會怎麼樣?

生:不像他了,像醜八怪……

師:那怎樣才能像他呢?

生:都要縮小。

師:一起縮小,是吧。如果他的眼睛縮小100倍,鼻子和嘴巴縮小10倍,像他嗎?

生:不像,要縮小相同的倍數。……

二、創設情境,以疑激思

同學們都喜歡足球,踢足球要講究戰術,要研究戰術需要設計足球場的平面圖,下面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出示:足球場:長 95米,寬60米。 學生作圖。

三、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1、通過學生討論,引出學習要求。

(1)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2)畫出足球場的平面圖;

(3)寫上圖上的長和寬的長度;

(4)分別寫出圖上長、寬與實際長、寬的比,並化簡。

根據要求個人作圖,完成後四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麼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選擇你們組認為最好的,貼在黑板上。

2、學生小組學習。

3、學生彙報設計思路。

生1:我是把實際的長和寬都縮小1000倍,圖上的長就是9.5釐米,寬就是6釐米,這樣的長方形圖就是足球場的平面圖。……

(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 9.5釐米:95米=9.5:9500=1:1000

6釐米:60米=6:6000=1:1000

(2) 19釐米:95米=19:9500=1:500

12釐米:60米=12:6000=1:500

4、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1:500的比例尺,説説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500;

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倍;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1:500;

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5米,

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讓學生掌握兩種比例尺各自的特點。

四、加深理解,拓展應用。

(1)在咱學校校園的平面圖上,用15釐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長度60米,你能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嗎?

(2)辨析:比例尺是一把尺嗎?

(3)比例尺一般出現在什麼地方?(地圖上或平面圖上)

(4)出示山東省主要城市位置圖。

師:在這張地圖上,你去過什麼地方?

師:今年暑假老師準備去泰安登泰山,你能幫老師算一算煙台到泰安有多遠嗎?需要什麼條件?

生:比例尺。出示比例尺 1∶8000000

生:圖上距離。

師:給你一把尺子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學生嘗試解決。

交流:

生1:在這幅地圖上,我用尺子量得煙台到泰安的距離是5.5 釐米,根據比例尺圖上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80千米,5.5×80=440千米。

生2:根據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可以用

5.5×8000000=44000000釐米=440千米

生3:根據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8000000,也可以用

5.5÷1/8000000=5.5×8000000=44000000釐米=440米

生4:老師,也可以用方程來解。

解:設煙台到泰安的距離是x釐米。

1:8000000=5.5:x

x=44000000

44000000釐米=440千米

師:那老師如果乘坐每小時100千米的汽車,幾小時就能到達?

生:4.4小時

師:可是老師以前去過泰安,是需要8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時,學生都皺起了眉頭陷入了沉思,經過片刻的等待,終於有孩子舉起了手:“老師,我們量出的圖上距離是直線的,而實際的路線不可能是直的,汽車要走許多許多彎路的。”

忽有一學生喊到:“老師,如果我們通過飛機來計算,那肯定是準確的,因為飛機可是走直線的吧!”……

五、反思體驗 拓展完善

1、學生談自己的收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2、你還想知道什麼?

六、作業設計

自主練習:2、3

教學後記:

(包括達標情況、教學得失、改進措施等)

上完課,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經歷了實踐與理論的深思與探索,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1)在學生已有的經驗上學習數學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只有在學生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才感到親切,學得主動。通過課前展示學生的照片,學生對照片上的人是按倍數縮小了這種生活常識有了深刻的體驗,再讓學生來畫足球場的平面圖,可以説是水到渠成的。

(2)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只有體驗過,理解才會深刻。讓學生在畫足球場的交流互動中,體驗探究比例尺的產生過程,理解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同時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對比例尺的意義理解是多方位的,個性化的。有了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才有了後面解決問題的個性化的表達。

(3)讓學生密切聯繫了生活實際

數學來源與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實際。本節課從讓學生設計足球場平面圖,到讓學生計算老師到泰安的實際距離及需要的時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貫穿了整個教學的始終,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篇3:《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認識比例尺,能根據三個量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運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呈現情境圖

思考、討論。

我家的房屋平面圖

1、比例尺1:100是什麼意思?

圖上距離。

2、比例尺=--------------

實際距離。

3、獨立完成P30頁第2、3題。

4、P30頁第4題,怎樣求窗户的圖上距離?注意比成相成的單位後再計算。

5、指導完成P30頁第5題。

注意求比例尺時,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統一。

P31頁第1題,説明清楚兩地距離一般假設是直線距離,計算時,注意單位換算。

P31頁第2題,自己嘗試獨立完成。

放手讓學生自己研究。

教師對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

試一試。

練一練。

篇4:《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第30-31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瞭解比例尺的含義。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獨立探究、合作生成

教師:請同學們在自己紙上畫出長9米,寬7米的教室地面來。

學生1:(有學生會發出質疑)哪有那麼大的本子?不夠畫怎麼辦?

學生2:可以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圖形的放縮,把教室的長和寬都縮小一定的倍數在紙上表示出來。

教師:你的想法很對,跟笑笑同學的想法一樣(用課件出示第31頁笑笑家的平面圖),在這幅圖上你們發現了什麼新問題?

學生:在圖的右下方有“比例尺1:100”

教師:觀察真仔細!比例尺1:100是什麼意思?

1學生討論。

2學生彙報:

學生1:圖上1釐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釐米。

學生2: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100。

學生2: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

3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教師: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比例尺(板書課題)

二、自然生成、進行應用

1教師補充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教師:你們在什麼地方看到過比例尺?

學生1:在中國地圖上。

學生:在世界地圖上。

學生:在房屋設計圖上。

……

2教師:比例尺1∶300是什麼意思?(注重意思的多樣化)

學生交流(略)

3認識比例尺特徵:

(1)課件出示中國地圖的比例尺、世界地圖的比例尺……

教師:通過觀察,你們發現比例尺有什麼特點?

學生:地圖上的比例尺一般寫成前項是1的比

4、運用知識,嘗試解決問題:

教師:現在請大家量一量平面圖中笑笑卧室的長是()釐米,寬是()釐米。

算一算笑笑卧室實際的長是()米,寬是()米,面積是()平方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彙報算法

學生1:先量出卧室的長5釐米,實際長=5釐米×100=500釐米=5米

學生2:量出卧室的長4釐米,實際寬=4釐米×100=400釐米=4米

學生3:卧室的實際面積是5×4=20平方米

三、解決問題、鞏固提高

1、算出笑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在父母卧室南牆正中有一扇寬為2米的窗户,在平面圖上標出來。

3按比例尺是1:200,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

四、總結深化、活化知識

這節課大家有哪些收穫?

五、研究性作業

1完成第30頁的思考題。

2、試畫自己家庭的住宅平面圖,並計算一下每個房間的面積。

篇5: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學六年制國小 比例尺(課本第56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並能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和根據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並能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通過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請你們當回設計師,請大家將我們教室佔地的平面圖畫在白紙上。(長8米、寬6米)

2、請畫好的將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有不一樣的請你貼上來。

3、按大小分類。(討論後説明隨意畫的長方形不是教室的平面圖)

4、討論:將這麼大的教室畫到圖上你採用了什麼辦法?(縮小)。為什麼這些圖有大有小呢?

5、分別請同學説説自己畫的設想。

6、在同學們貼上的紙上介紹圖上距離、(畫在圖上的8釐米、6釐米就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同學們量出的教室的長8米,寬6米就是實際距離。同學們縮小的倍數就是你這幅圖的比例尺。請你寫上自己的比例尺。

7、板書課題。“認識比例尺”

二、新課展開

1、自學課文

讓學生看課本上的第56頁,初步接觸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

説明:我們所縮小的倍數,一般取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為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

改寫自己所畫的圖的比例尺。

2、出示中國地圖(投影)

<1>找出這幅地圖的比例尺:1:30000000

討論:比例尺1:30000000表示什麼實際意義?(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300000000釐米)。

<2>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你還發現了什麼?

(電腦演示放大效果)

介紹線段比例尺。你能看懂它的意思嗎?與數值比例尺比較。(線段比例尺操作性強的,便於估計)。

<3>你能從地圖上大致的估計上海到北京的距離嗎?小組討論、反饋。評價各種計算的方法。板書: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

<4>同學們,陽春三月正是春遊的好季節,假如我們602班準備兩天的行程出去旅遊,請你設計一條合適的路線。(拿出自己準備的地圖,四人小組討論)

<5>小組反饋,評比優秀方案。

3、再次認識比例尺

<1>出示一個手錶的零件,這些零件如果要你畫出來,你覺得有什麼困難。你有什麼辦法嗎?

<2>電腦課件演示。

<3>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説説與一般的地圖上的比例尺有什麼不同。

<4>根據討論板書:

比例尺 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 如1:30000000

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 如200:1

<5>引導討論要將鋼筆或杯子的設計圖畫出來,你選擇怎麼樣的比例尺?

補充板書:

把實際距離按原來的大小畫出來,比例尺就是1:1

三、練習

1、(練習紙)課本p58。5

2、(練習紙),電腦出示:

上圖是按1:500畫成的,先測出圖上長度,再計算梯形的實際面積。

四、小結

1、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篇6:比例尺教學設計

第一課

一、啟發導入

1、出示一幅中國地圖,這幅中國地圖是怎樣繪製出來的?(沒有學生回答)

你們看見比這張大的中國地圖嗎?(看見過)

同樣是祖國的版土,畫出來的地圖卻有大有小呢?(沒有學生能夠回答)

過了會兒,一個學生説是按比例畫的。

2、教師説明:看來畫地圖要用到比例。(板書:比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二、動手畫教室的平面圖,學習比例尺的意義

1、我們也來應用比例繪製一幅圖,已知教室的長是9米,寬是6米,請你畫出教室的平面圖。

2、學生畫圖

3、學生彙報畫圖的方法,老師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長:9釐米:9米=1:100

寬:6釐米:6米=1:100

長:4.5釐米:9米=1:200

寬:3釐米:6米=1:200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並抓住一個畫得不象的同學,分析其原因。(隨手畫的,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同,從而告訴學生:同一幅圖的比例尺應該是相同的)

4、比例尺的意義和求法

學生通過看書作記號,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然後在先前的中國地圖上找到這幅地圖的比例尺,並説明這個比例尺意義。

三、學習線段比例尺

1、説明前面我們學習的都是數值比例尺,還有一種線段比例尺。

2、學生看教材第48面,自學線段比例尺。

3、請學生彙報線段比例意義。

4、應用線段比例尺,測量北京站到天津站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5、把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

四、學習放大的比例尺

1、老師出示一個小寶貝,大家看得清楚嗎?

怎樣利用比例尺的知識,讓大家都看清這個寶貝的真面目?

2、教師在黑板上畫圖,(一個底面直徑和高都20釐米的圓柱體)

能看清這個寶貝是什麼了嗎?(圓柱體)

3、求這幅圖的比例尺

講解放大的比例尺。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程序:

一、學生獨立完成例2

二、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多種解法。

三、補充問題:如果地鐵2號線的長度為65千米,那麼,在這幅圖應該畫多長?(學生獨立完成)

四、教師總結:

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方法,重點提示,用比例解法的過程。

五、學生獨立在作業本上,繪製學校操場平面圖。

然後,全班彙報,如何在黑板上規定的區域內把這個操場畫出來?

六、鞏固練習

篇7:比例尺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材分析

比例尺是第三單元《比例》中的一部分,該單元屬於數與代數中的一部分,是比和比例中的重點內容。本單元體現比例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其中第三小節安排了“比例的應用”,其中就包括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學生體會比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還滲透了函數思想。本單元中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是滲透函數思想的重要內容。

2、知識的立體式整合

本部分知識是學生在六年級上冊又學習比和比的基本性質,六年級下冊學習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基礎上更深入的學習,為第三學段函數的學習打下基礎。國小階段的學習體現了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的學習理念。

3、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學習比例尺,能讀懂地圖或示意圖上的比例尺,並能利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兩地間的實際距離,按照比例放大或縮小圖片等。

4、本課主要學習兩個內容:

(1)通過主題圖教學比例尺的認識。首先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教學時,可由繪製地圖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引出比例尺,並結合地圖使學生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然後,教材通過一張機器零件放大的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讓學生找出教材呈現的圖紙的比例尺,説一説它表示的意義,體會比例尺前項比後項大時,表示放大。

(2)例1是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的方法,使學生明確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

5、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能正確説出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將數值比例尺改成線段比例尺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關鍵:弄清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學生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比和比的基本性質,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學習了比例、正反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這些都為比例尺的學習提供了基礎。在國小品德與社會中學生也接觸了比例尺的知識,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對比例尺已不再陌生,並能較容易的掌握本課內容。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接觸過地圖,對地圖上的比例尺也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比例尺的學習提供了資料,帶來了方便。

三、教學模式

根據新課標和高年級數學的教學特點,基於以下原則:

1、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原則。

2、注重學生合作參與,重視“三主”,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思想。

3、精講多練,快樂學習的`原則。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識規律出發,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提出了“合作體驗,自主感悟,快樂達標”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和自學意識。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環節包括:

1、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2、合作體驗,突破重點;

3、自主感悟,化解難點;

4、小組互助,鞏固知識;

5、快樂練習,達標提升。

四、教學設計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及“合作體驗,自主感悟,快樂達標”教學模式的特點,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實物激趣,導入新課

出示地圖,讓學生觀察地圖,找到圖中的比例尺,然後設疑:想不想利用地圖計算出兩地間的距離呢?在學生興趣被激起後,引入課題,告訴孩子們學習了這部分內容,你就能知道哦。為了能激起學生更大的興趣,此時可教師簡要介紹比例尺的作用。

設計本環節主要目的有兩個:1、告知學生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積極性。(本環節預設3分鐘。)

(二)合作自學,重點點撥

本着學生自學為主的原則設計了本環節。因比例尺的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內容,所以要充分利用課本的主題圖這一教學資源,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讓學生有充分自學的空間,在學生自學遇到困難時教師再去點撥,教師只點撥本課的重點內容,教師要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學,要相信學生的能力。主要設計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內容:

1、展示自學目標,自學比例尺的意義

教師展示自學目標,讓學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學的主要任務和要求。使學生帶着目標,有目的、有準備地進行自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使教學變得更加明確具體,可操作、可檢測。同時也能激發起全體學生的參與達標意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地顯示出來了。

設計的自學題目有:(1)什麼是比例尺?(2)如何表示比例尺?(3)比例尺作用?

(預設2分鐘)

2、合作自學,分組彙報

各小組依據自學目標進行合作自學,自學後,進行彙報。根據小組彙報的情況,教師投影:

比例尺的意義和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同時利用課後做一做進行實戰練習。

教師重點點撥比例尺的意義。(預設5分鐘)

3、結合主題圖,掌握比例尺的分類

讓學生認真觀察48頁主題圖,通過小組合作自學以下問題:比例尺分哪幾類?圖中的比例尺表示的具體含義是什麼?圖中的兩個比例尺是將實物放大還是縮小了呢?學生充分觀察思考後,進行彙報,教師重點點撥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預設3分鐘)

4、活用主題圖,體會比例尺的放大

教師提出問題:我們剛才看到的比例尺都是將實物縮小的比例尺,那麼有沒有將實物放大的比例尺呢?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教師適時出示49頁主題圖,並告訴同學們,在實際生產中,有些零件比較小,我們需要把它擴大後再畫在圖紙上。之後進一步設疑:圖中的2:1表示什麼呢?讓學生觀察主題圖,理解這類比例尺的含義。教師重點點撥:為了計算的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後項是1的比。體會比例尺前項比後項大時,表示放大。(預設5分鐘)

(三)整體感知,化解難點

本環節主要利用課本例題1,讓學生明確線段比例尺如何改成數值比例尺。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難點,難就難在比例前後項的單位不同。因此應加強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設計了嘗試性練習,針對學生在嘗試性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更有針對性,更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設計了三各方面的學習內容:

1、出示例題1,嘗試性練習。

2、彙報板演,及時糾錯。

3、鞏固練習,點撥提升。設計一道與例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再次練習,同學間互相交換答案。通過教師適時點撥,將所學知識再次鞏固提升。(該環節預設5分鐘)

(四)快樂練習,達成目標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了:判斷題、找比例尺、比例尺互化、求比例尺四類題目。

1、判斷題:主要設計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比如:比例尺只能放大物品,比例尺的前後項不能同時是1,等。這類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2、找比例尺:通過練習,加深對比例尺的認識,更深入的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3、比例尺互化:這道題的安排是對教學重難點的鞏固,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同時深化教學內容,防止思維定勢。

4、求比例尺:主要考察學生對比例尺意義的掌握情況,同時強化比例尺的實際應用。

這些題目的設計,一方面考慮本課所學知識,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數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我們所學的數學是身邊的數學,是有趣的、有用的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環節預設10分鐘)

(五)總結全課,深化目標

結合板書,引導學生説出本課所學的內容,設計了“我學會了什麼?”這一題目,讓學生思考討論、歸納整理。這裏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和討論時間。學生積極討論,積極發言,是該環節成功的關鍵。

教師及時總結:以後希望同學們多動腦,勤思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好多問題需要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望同學們能學會運用,善於觀察,善於思考。(預設5分鐘)

(六)課堂作業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佈置比例尺的意義、線段比例尺的具體含義,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等方面的題目,讓學生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預設2分鐘)

五、板書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U實際距離=比例尺

篇8: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尺》。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2、能把線段比例尺轉化成數值比例尺。

3、能夠求出一幅圖的比例尺。

4、體會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和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腦筋急轉彎:一隻蝸牛從北京爬到太原只用了一分鐘,猜猜是怎麼回事?

2、我國領土面積有多大?如果想把中國的地域一眼看盡,有沒有可能?

3、兩個問題都和地圖有關,地圖是怎麼繪製的?

4、出示兩幅地圖,認真觀察,你有什麼發現?

5、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把一些實際的物體縮小或擴大一定的倍數畫成平面圖,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小結:在繪製地圖和一些平面圖時,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個比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比例尺。(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問題,檢查預習情況

1、什麼叫比例尺?比例尺有什麼特徵?

(強調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單位。)

2、你認識了幾種比例尺?能舉例介紹它的意義嗎?

重點:

(1)認識數值比例尺。

出示標有數值比例尺地圖,讓學生再來説一説具體含義。

(2)認識線段比例尺。讓學生量一量,説一説。

3、如何把線段比例尺轉換為數值比例尺?要注意什麼問題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展示不同的算法後進一步規範書寫格式。引導學生思考:轉換時需要特別注意什麼?

4、如何求比例尺?要注意什麼問題?

(強調比例尺前後項單位長度要統一,一般要化簡成1。)

(以上問題在學生交流彙報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補充講解,讓學生明晰概念)

三、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並瞭解了比例尺,你能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嗎?

1、完成教材第49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交流,歸納轉換中的注意點和技巧。

2、完成教材第54頁第3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

2、關於比例尺,你知道了什麼?你認為需要注意什麼?

篇9:比例尺教學設計

比例尺教學設計模板

【設計理念】

數學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就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學生數學概念的獲得要在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數學活動中才能形成。對於“比例尺”這樣的數學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內涵設計有效的數學活動是促進學生髮展的主要途徑。

【學情與教材分析】

“比例的應用”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和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之後的一個教學內容。“比例尺”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一個典型範例之一。本節課,要通過在生活中的應用,把握比例尺的內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認識兩種不同的比例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內涵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學習時,對於比例尺的本質——比例尺是一個比,往往容易因為名稱的誤導產生歧義,對於由比例尺的規定形式——前項或後項為1,而產生的計算上的易錯點,都是教學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P53—54,練習十1、2、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並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並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識和經驗:﹙1﹚比的意義﹙2﹚化簡比

2、原型:

﹙1﹚插圖內容:中國地圖、機器零件圖。

﹙2﹚例1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3、探究的問題:

﹙1﹚為什麼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什麼叫比例尺?

﹙2﹚線段比例尺怎樣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3﹚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複習

1千米=()米1米=()釐米1千米=()釐米

2、化簡下面的比

8:1600=6cm:18m=

3、腦筋急轉彎導入

同學們,我們做了這麼幾道題,大家一定很累吧,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來一個腦筋急轉彎:北京到上海的距離大約是1200km,可是一隻螞蟻只用了5秒鐘從北京爬到了上海,你知道為什麼嗎?

生猜:螞蟻可能在從華安到漳州的地圖上爬。

師:對了。螞蟻爬的是地圖上的圖上距離,(板書:圖上距離)而我們坐車所行的是從華安到漳州的實際距離。(板書:實際距離)

師:看,在這幅地圖上(出示第一幅地圖)從華安到漳州螞蟻只用了4秒鐘,(出示第二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螞蟻用4秒鐘還能到達嗎?(出示第三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呢?

師:為什麼同樣是從華安到漳州,有的只需4秒鐘就能到達,而有的卻到達不了呢?(地圖有大有小)

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後才説,可先讓學生説)是因為人們在製作這三幅地圖時所用的比例尺不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

二、自主學習,認識比例尺

1、什麼叫比例尺?它是尺嗎?是比例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3頁,自學53頁的內容。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你們從書上了解到什麼叫比例尺?(嗯,是個比板書於課題後)前項是什麼?後項呢?(在板書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中加入“:”)

那就是説只要用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能求出比例尺,還能寫成什麼形式?

3、瞭解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1)出示課件

(2)把線段比例尺轉化成數值比例尺。

注意:轉化過程中一定要統一單位。

4、認識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縮小比例尺:前項都是1,都是把實際距離按照一定的比縮小。

放大比例尺:後項都是1,都是把實際距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

5、教學例1.

例1:北京到天津的實際距離是120km,在一幅地圖上量得兩地的圖上距離是2.4cm,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學生討論,獨立完成,教師集體訂正)

總結根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求比例尺的方法:

a、首先依據比例尺的意義確定比的前項和後項,對應寫出比;

b、接着把兩項比化成相同的單位;

c、然後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後項是1的整數比;

d、比例尺是一個比,是不帶單位名稱。

三、練習鞏固。

1、一個圓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圖紙上的高是2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副地圖的比例尺1:30000000,你能用線段比例尺表示出來嗎?

3、一套房子的客廳東西方向長4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4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4、判斷對錯,並説明理由。

(1)比例尺和尺子一樣,是一種測量工具。

(2)所有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

(3)比例尺按照表現形式可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4)如果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相等,它的比例尺是1﹕1。

5、選擇:

比例尺表示的是一個比,因此()計量單位。

A.有B.沒有C.不一定有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五、佈置課後作業:課本53頁做一做。

六、板書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篇10:比例尺教學設計

比例尺教學設計

西山底學校楊致峯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好處並能正確地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2.使學生能夠應用比例知識,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好處,能根據比例尺正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長度單位的使用.

教學步驟

一、複習準備

(一)填空.

1千米=()米1分米=()釐米

1米=()分米1釐米=()毫米

30米=()釐米300釐米=()分米

15千米=()釐米40毫米=()釐米

(二)解比例.

二、新授教學

談話導入:(出示準備好的地圖、平面圖)同學們請看,這些分別是祖國地圖、本省地圖和學校的平面圖.在繪製這些地圖和平面圖的時候,都需要把實際的距離按必須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由於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必須的倍數以後,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狀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例尺.

板書課題:比例尺

(一)教學例4(課件演示:比例尺)

例4.設計一座廠房,在平面圖上用10釐米的距離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離.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讀題回答:這道題告訴了我們什麼?要求什麼?

教師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2.思考.

(1)要求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能不能直接用題中給出的兩個數列式?為什麼?就應怎樣辦?

(2)是把釐米化成米,還是把米化成釐米?為什麼?就應怎樣化?

教師板書:10米=1000釐米

3.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教師板書:10∶1000=1∶100或=

答: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1∶100.

4.揭示比例尺的好處.

教師説明:因為在繪製地圖和其他平面圖時,經常要用到“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所以就給它起了個新的名字比例尺.(教師在“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的後面板書:=比例尺)有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也能夠寫成分數形式.

板書:

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實際距離是比的後項,比例尺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得到的最簡單的整數比.

教師強調: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

(2)求比例尺時,前、後項的長度單位必須要化成同級單位.

(3)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應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的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5.練習

北京到天津的實際距離是12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量得兩地的圖上距離是2釐米,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

(二)教學例5(課件演示:比例尺)

例5.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釐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教師提問:題目中告訴了我們什麼已知條件?要求什麼?

根據比例尺的好處,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能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呢?怎樣求?

(因為,已知圖上距離為15釐米,比例尺為,要求的實際距離不明白,可用表示,所以可列比例式)

1.討論:這個比例式中的指的是實際距離.題中要求的是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為多少千米,根據本題的已知條件,所設未知數應用什麼單位?為什麼?

2.訂正並追問

(1)為什麼要設南京到北京的實際區高為釐米?

(2)這個比例式表示的實際好處是什麼?

(3)解這個比例式的依據是什麼?

(4)在求出=90000000後,為什麼還要化成900千米?

3.反饋練習.

先説出下圖中的比例尺是多少;再用直尺量出圖中河西村與汽車站間的距離是多少釐米,並計算出實際的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三)教學例6(課件演示:比例尺)

例6.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釐米?

教師提問:題目中告訴了我們什麼已知條件?求什麼?先求什麼?

(1)先求長的圖上距離.

解:設長應畫釐米.

110米=11000釐米

(2)求寬的圖上距離.

教師説明:在這道題中,要分別求出圖上距離的長和寬,同一個問題裏不同的未知數,要用不同的字母來表示.因為前面圖上距離的長用表示了,那裏就不能再用它來表示寬的圖上距離了.因此,我們設寬應畫釐米.

解:設寬應畫釐米.

90米=9000釐米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明白了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並能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應注意的是,在計算中,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務必是相同的.

四、鞏固練習

(一)決定下列這段話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為什麼?

把一塊長20米,寬10米的長方形地畫在圖紙上,長畫了5釐米,寬畫了2.5釐米.

1.圖上長與實際長的比是().

2.圖上寬與實際寬的比是1∶400().

3.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是1∶160000().

4.實際長與圖上長的比是400∶1().

(二)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國地圖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離是3.4釐米,計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五、課後作業.

右圖的比例尺是,量得圖中所示的寬和高,並計算出實際的寬和高各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比例尺

例4.設計一座廠房,在平面圖上用10釐米的距離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離.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0米=1000釐米

10∶1000=1∶100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

例5.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圖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離是15釐米.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解:設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為釐米

=15×6000000

=90000000

90000000釐米=900千米

答:南京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900千米.

例6、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10米,寬9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釐米?

答:長應畫11釐米,寬應畫9釐米.

探究活動

組成比例

活動目的

1.幫忙學生正確理解比例的好處和性質,並能正確應用.

2.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化.

活動題目

在1、2、3、4、5、6、7、8、這八個數字中,哪些數能組成比例,組成怎樣的比例?

活動過程

思考提示

1.組成比例有什麼前提條件?

2.這八個數字能夠組成比例嗎?有哪些?

3.怎樣才能保證組成的比例即不重複也不遺漏?

4.有什麼規律嗎?

參考答案(注意觀察規律)

方法一:比例的基本性質

因為1×8=2×4,所以

1∶2=4∶8,4∶8=1∶2;

2∶1=8∶4,8∶4=2∶1;

1∶4=2∶8,2∶8=1∶4;

4∶1=8∶2,8∶2=4∶1.

方法二:比例的好處(比例式同上)

鞏固思考

在,3,0.8,,4.8,2,中,哪些數能組成比例?組成怎樣的比例?

篇11:比例尺教學設計

《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兩種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好處,正確計算比例尺,瞭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好處

教學難點:把線段比例轉換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比例尺

腦筋急轉彎

師:坐公共汽車從泰安市到濟南火車站,一共要用70分鐘,但有隻螞蟻從泰安市爬到濟南火車站卻只用了40秒鐘。你明白是怎樣回事嗎?

生猜:螞蟻可能在地圖上爬。

師:對了。螞蟻爬的是從泰安市到濟南火車站的圖上距離,而人們坐車所行的是從泰安市到濟南火車站的實際距離。

師:那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有什麼關係呢?讓我們先來做個遊戲。

二、動手操作,認識比例尺

1、操作計算。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那我們來個最簡單的�D�D畫線段遊戲。我説物品的長度,你用線段畫出它的長,行嗎?

①橡皮長5釐米

②圓規長11釐米

③米尺長1米

師:咦?怎樣不畫了?

生:畫不下。

師:那怎樣辦呀?快想想,有什麼好辦法,能夠把1米畫到紙上去?

生:能夠把1米縮小若干倍後畫在紙上。

師:這個辦法不錯。就用這種方法畫吧。

學生畫完,羣眾交流。

師:你是用圖上幾釐米的線段來表示實際1米的呢?

教師有選取的板書:

師:像2釐米、5釐米、10釐米這些在圖上畫出的線段的長度,我們叫“圖上距離”,而這1米就叫“實際距離”。

師:你能用比表示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係嗎?

教師指名回答,並板書計算過程。

2、揭示比例尺的好處。

(1)初步理解比例尺的好處

師:其實像這樣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叫這幅圖的比例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資料�D比例尺(板書課題及關係式)根據比與分數的關係,我們還能夠把它寫成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師:下面每位同學算出自己的比例尺。

(生獨立計算後彙報結果,師板書)

師:同樣是1米的米尺的線段圖,為什麼它的比例尺卻不一樣呢?(縮小的倍數不同)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上課前所説的最後一道腦筋轉彎的題目嗎原先坐車是從泰安市到濟南火車站實際距離約是40千米,而螞蟻行的是25釐米的圖上距離,怪不得只要3秒呢!那麼,你能求出這副地圖的比例尺嗎?

(學生做前先交流)

師:大家交流一下,誰能告訴大家首先要做什麼事情?

師: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把千米化成釐米,也就是説我們在求比例尺的時候,首先寫出比,再把單位統一齊來,最後化簡比。(板書1.寫出比。2.單位統一。3.化簡比)

學生彙報計算結果

讓能説説求一幅圖的比例尺的方法是怎樣的

對應練習:完成課本第“自主練習”

(2)聯繫生活,進一步理解比例尺

師:你還在哪裏見過比例尺?

生1:大型建築。

生2:房屋裝修。

師:根據這幅圖的比例尺,你能用另一種説法説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係嗎?

(讓學生説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幾分之幾?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幾倍?)

三、認真比較,深刻理解

1、比較比例尺,揭示數值比例尺的好處。

師:像1:1000000這樣的比例尺是數值比例尺。它也能夠寫成1/1000000你.能説説比例尺1:100000000所表示的意思嗎?

生:距離是實際距離的一百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百萬倍。

師:你還見過怎樣的比例尺?(出示中國地圖)引出線段比例尺。

2、認識線段比例尺。

師:把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1釐米:60千米

=1釐米:6000000釐米

=1:6000000

小結: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兩種基本形式.它們之間能夠進行轉換.把線段比例尺轉換成數值比例尺只要把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簡就能夠了.

3、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後的比例尺

同學們,剛才我們把米尺的實際距離縮小若干倍後畫在紙上,我們還求出了它的比例尺是1:100等,在實際生活中有沒有要把實際距離放大後再畫在圖上的呢(有)

(出示三年級科學書中螞蟻圖)

師:這是同學們三年級科學書中螞蟻圖,他是把螞蟻放大後畫在書上,圖上螞蟻長6釐米,而螞蟻實際長6毫米。你能算出這幅圖的比例尺嗎?

(學生嘗試算出這幅圖的比例尺,指名板演)

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圖和圖紙,介紹把實際距離放大後的比例尺。

縱觀這節課所認識的比例尺,思考下列問題: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相同嗎化簡後的比例尺帶不帶單位

2、求比例尺時,通常要做什麼?

3、化簡後的比例尺,它的前項和後項一般是什麼形式?

四、鞏固練習,靈活運用

1、小結看書。

2、練習: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倍。

(3)出示一個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1釐米相當於實際距離米,把這個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是)。

(二)決定

(1)小華在繪製學校操場平面圖時,用20釐米的線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離,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2。

(2)某機器零件設計圖紙所用的比例尺為11,説明了該零件的實際長度與圖上是一樣的。

(3)一幅圖的比例尺是6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於圖上距離.

六、談學後體會。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篇12:比例尺教學設計

比例尺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透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好處,瞭解比例尺的含義,並且明白什麼是圖上距離,什麼是實際距離。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透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構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利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難點: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透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地圖,簡易建築圖紙。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這天,老師要測試一下同學們的反應潛力,你們準備好了

嗎?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單位轉換”)

2、學生羣眾回答。(個別難題,教師引導計算,並且提問學生:你是怎樣想的?注意學生的鼓勵表揚)

3、創設情境

(1)師:這天我們班的`兩位同學產生了一場爭論,你們想明白是怎樣回事嗎?

(2)學生情景表演。(師播放動畫)

(3)透過剛才的觀看,你們會支持哪一位同學呢?你有什麼辦法把操場畫進本子嗎?

生:按照必須的比例縮小。

(4)教師:你的想法很對,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長的距離表示操場的長80米,用多長的距離表示操場的寬60米?

生1:用8釐米表示80米,用6釐米表示60米。(板書)

(5)其他同學認為他説的對嗎?我們一齊來表揚他。

4、師:此刻,在我們的黑板上出現了兩組量,這兩組量中,哪組是我們畫在圖上的距離?(8釐米和6釐米)哪組是實際生活中的距離?(80米和60米)

5、小結:我們把畫在圖上的距離叫圖上距離,把實際生活中的距離叫實際距離。(板書)

6、師:當我們用8釐米表示80米時,實際上把80米縮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們一齊來看看他們的比是多少?

(引導:比的前項和後項單位要統一,再劃成最簡整數比)

板書:8cm:80m=8cm:8000cm=1:1000

7、繼續引導,並板書:6cm:60m=6cm:6000cm=1:1000

8、師:那裏的1:1000説明我們用圖上距離1cm表示了實際距離多少釐米?(1000釐米)

9、小結:像這種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叫比例尺。我們這天要學習的就是比例尺。(板書:比例尺)

(二)探索發現

1、揭示比例尺的好處。(課件播放)

教師補充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公式轉換: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2、補充説明比例尺的特點:比的前項與後項單位要統一,並且是最簡整數比。例如:1:100或1/100説明用圖上距離1cm表示實際距離100cm。

3、小組比賽,説一説:以上比例尺分別説明了什麼意思?

舉例:1:200説明用圖上距離1cm表示實際距離200cm。

(分組回答)

4、師:仔細觀察,這些比例尺有什麼相同之處?

生: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

師:為什麼要寫成前項是“1”,而不寫成前項是別的數字呢?

生:這樣能夠清楚的看出圖上距離代表實際距離多少釐米。

師:真了不起,真是一針見血。

5、師:同學們此刻看到的是老師的房屋平面圖,你能從看到哪些呢?(課件出示房屋圖,生自由回答)

生1:父母卧室……

生2:比例尺1:100.

6、師:你觀察真仔細!比例尺1:100是什麼意思?

(學生討論、彙報,教師引導)

學生1:圖上1釐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釐米。

學生2: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倍。

7、運用知識,嘗試解決問題:

教師:此刻請大家量一量,圖中我的卧室,長是()釐米,寬是()釐米。()

算一算我的卧室,實際的長是()米,寬是()米,面積是()平方米。(生彙報,教師在課件上記錄)

8、説一説:你是怎樣算的?(板書:黑板左側)

生1:先量出卧室的長4釐米,實際長=4釐米×100=400釐米=4米

生2:再量出卧室的寬5釐米,實際寬=5釐米×100=500釐米=5米

生3:卧室的實際面積是5×4=20平方米

9、師:誰能算一算我家的總面積是多少?10×11=110平方米

(三)解決問題、鞏固提高

1、師:我打算在父母卧室北牆正中開一扇寬為2米的窗户,在平面圖上就應畫多長距離呢?

2、引導計算

(1)題目中,2米是什麼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是多少?(1:100)

(2)根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我們就應如何計算圖上距離?

板書:2米=200釐米200×1/100=2(釐米)

3、師:笑笑在本子上用8釐米表示了我的卧室的長,圖上1釐米表示了實際距離多少釐米?你是怎樣算的?

板書:4米=400釐米400÷8=50(釐米)

4、她畫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50)

5、(課件出示:北京到上海的情景)

師:題目中,已知哪些條件?(圖上距離6釐米,比例尺1/17000000)

師:根據以上條件,北京到上海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生獨立計算,羣眾回報)

(四)總結深化、拓展延伸

1、師:這天我們主要學習並認識了比例尺,明白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比例尺。這天所學的比例尺主要是把大的距離縮小,我們能夠把它叫做縮小比例尺,為了計算方便,前項一般為1。但是有時我們也需要把一些小的東西放大,因此我們把這樣的比例尺叫做放大比例尺,後項一般為1。

2、師:透過這天的學習,你們還學會了哪些?

六、板書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2米=200釐米

實際長……8cm:80m=8cm:8000cm=1:1000

200×1/100=2(釐米)

實際寬……6cm:60m=6cm:6000cm=1:1000

4米=400釐米

圖上距離=比例尺×實際距離400÷8=50(釐米)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答:比例尺1:50

七、課後反思

《比例尺》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情境再現,建立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本課資料距離學生生活較遠,雖然在今後的地理,製圖等知識中,會有所體現,但是以目前六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來講,卻不會接觸。所以,我將導入情境設置在學校的範圍內,透過讓學生表演談話情境,引出問題:“你能把學校的操場畫進本子嗎?”利用這樣的導入,很快拉近了本課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教師又以卧式的建築圖引出了計算練習,有一次加深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在動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透過讓學生設計製作校園平面圖,親身體驗設計師的感覺,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如何確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計算數據,如何作圖等。在彙報交流時,恰當的傳授知識。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認識縮小比例尺,針對學生們得到的很多結論,我將他們的作品一一展示給同學們看,課堂充滿了探索的氣息。

3、適當點撥,大膽放手。

新課標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如何充當號者一主角呢?我認為,教師既然是引導者,教學中的講解和點撥是必需的,教師既然是組織者、參與者,講解和點撥又應是適時適度的。在將本課概念講授清楚以後,教師大膽放手,引導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務,而教師的大膽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彙報的過程中,教師再進行一些適當地點撥,即實現了教學目標,又使教師的教學過程變得簡單自如。

4、對於學生的理解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評價。

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重視數學學習的個性化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既要尊重學生的數學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學生的數學思維成果。

在教學中,求比例尺時,學生出現了多種求法,我就循着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我和學生在認真傾聽學生講解的同時,對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與評價,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並且説明,學生能夠有自己不一樣的解法,但要注意書裏的規範與完整。

總之,要遵循學生學習心理規律,就要尊重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和感悟中總結和調整自己的學習,在掌握知識,提高潛力的同時,學會學習。

篇13: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根據比例尺用多種方法計算實際距離。

2、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結合問題情境,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比例尺,能根據比例尺用多種方法計算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1、回顧思考:

(1)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什麼是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留出時間學生思考時間)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表示形式?數值比例尺有什麼特點?在計算時比例尺要注意什麼?

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①比例尺從形式上可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②特點:1、數值比例尺是一個比,可以寫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

2、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是1。

③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統一;1千米=100000釐米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比例尺”?請舉例説一説這個比例尺所表示的意義,前項和後項有怎樣的倍數關係?

小結: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舉例可以看出,比例尺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應用比例尺還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探究怎樣根據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板書課題)

2、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情境圖)

通過觀察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教師出示問題: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1、出示探究要求:

(1)理解題意,找出條件和問題。

(2)分析數量關係,要求“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還需要什麼條件?

(3)怎樣根據比例尺求出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4)嘗試用不同方法解答這個問題。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長做好記錄。

(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注意不同的解決方法)

三、彙報交流,評價質疑

1、分析題意,理清數量關係

圖中為我們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求時間還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從圖中我們知道了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8000000,這輛汽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00千米;要求時間應先求出兩地間的路程,用路程÷速度就是需要的時間。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長做好記錄。

(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列方程為:

質疑: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什麼要用釐米作單位?

生:讓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

(師強調比前項和後項要單位一致)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學生用展台進行全班交流

生:4÷=32000000(釐米)=320(千米)320÷100=3、2(小時)

師:“4÷”求出的是什麼?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4÷”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裏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實際距離是比的後項;比例尺相當於比值。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係求實際距離的。

師:哪個小組還願意説一説?

生:4×8000000=32000000(釐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質疑:説一説你們的依據?

生:我們是這樣想的:比例尺是“1�U8000000”,説明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所以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可用“4×8000000”求出,求出的數值單位是釐米,所以還要把這個數量的單位轉化為“千米”,最後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利用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説説你更喜歡哪種解法。為什麼?

預設1:我認為第一種方法好,它是根據比例尺的計算公式列出方程,這種方法更好理解。

預設2:第三種解法。比例尺“1�U8000000”,説明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8000000倍,所以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可用“4×8000000”求出,因為求出的數值單位是釐米,所以還要把這個數量的單位轉化為“千米”,最後利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

總結:根據你的理解能選擇適合你的解法很好,那麼在設未知數x時,由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所用的單位不同,注意應設實際距離為x釐米,算出實際距離的釐米數後,再換算成千米。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比例尺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根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出實際距離時,既能根據比例尺的公式列方程解答,也可以用“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或“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的後項”來計算。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

2、提高練習

自主練習第2題

(1)説説這個線段比例尺表示的意義,並改成數值比例尺。

(2)量出圖上距離。(要求測量準確)

(3)計算實際長度。

3、開放練習

⑴自主練習第3題

⑵自主練習第5題

設計説明

1、教學反思

(1)教學時,我承接了前面足球隊賽前訓練的話題引入,出示信息窗,通過讀圖讓學生認識山東省地圖,瞭解17個城市的大體位置。然後引導學生結合圖中信息提出並解決足球隊需要的幾小時到達青島的問題,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

(2)合作探索時,根據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把問題轉化到了求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學習邱實際距離時,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探究能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同學想到了方程法,還有的同學根據關係式“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解答。對於學生的不同方法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讓學生説明道理,另一方面又引導學生自覺進行比較反思,從而掌握求實際距離的基本方法。

(3)學生對於題目當中的數據,缺乏認真地觀察和思考,單位不統一時,就直接做的大又有在,對於這一點應加強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2、使用建議

書上呈現只有一種方法,並不是硬要求學生掌握只用一種方法,可能是為了以後的用比例解決問題。對學生來説,並不是書上的方法就是好的。我覺得應該鼓勵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學會欣賞,以實現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同時也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3、需破解的問題

是不是把這一個問題當成一個問題來解決,突出解決問題的多樣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除了常規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外,增加“經歷解決實際距離問題的探索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並結合已有知識掌握”。

篇14:比例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初步瞭解比例尺的意義。

2. 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3. 能運用所學的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並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教具學具

小黑板、課件、備一幅地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老師請大家自己動手測量了我們教室的長和寬。現在老師提議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當一名繪圖師,利用你們手裏的材料,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再動手之前,先考慮這兩個問題:

1. 要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紙上,你有這麼大的紙嗎?那怎麼辦?

2. 隨便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圖嗎? 小組合作並完成彙報,在實物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很聰明,你們都把實際的長和寬縮小了,畫出了教室的平面圖,其實就是用到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比例尺,也就是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倍數縮小。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比例尺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學習比例尺的意義。

(1)動手操作

請學生在小組內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平面圖的長和寬各縮小了多少倍。

學生們計算並彙報,集體訂正。

一個教室長8米,寬7米,如果我們要畫這個 教室的平面圖,就需要把實際距離同時縮小一定的倍數後,畫在平面圖上,縮小多少倍由你自己決定,你打算設 計:

1、用幾釐米表示8米和7米。

2、你設計的方案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了 多少倍?

3、算一算、每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同學們剛才算出的各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我們把教室實際的長和寬叫做實際距離,把畫在紙上的教室的長和寬叫做圖上距離。

請學生重複説一遍什麼叫做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請每個人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2)觀察地圖,自由交流。

課件出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和學校的平面圖,再請同學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地圖,在小組內觀察、交流並思考:不同地圖的比例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輔助講解:

1比較出比例尺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2比例尺的大小不同,同樣的佛山市在中國地圖、廣東地圖和佛山地圖上的大小都不一樣,這就是採用了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3)學習不同的比例尺。

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的機器零件圖,引導學生觀察後提問:請你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我們剛才所觀察的比例尺有什麼不同之處?

在生產中,有時由於機器的零件比較小,這是就需要把實際的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後,再畫在圖紙上這幅圖就是這樣的,比例尺2:1,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補充説明:為了計算方便,我們通常把比例尺改寫成前項或後項是1的比。

(4)學習例1。

課件出示例1的題目,提問:線段比例尺怎麼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數值比例尺是怎麼求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該怎麼辦?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請學生根據剛才的解答,説説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求比例尺,誰是前項,誰是後項。

2.知識運用。

(1)即時訓練。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9頁的“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訂正後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明確根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求比例尺的方法:首先依據比例尺的意義寫出比的前項後項,寫出比,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位置不要寫錯;接着把兩項化成相同的單位;最後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後項是1的比。

(2)拓展訓練。

課件出示下列四個問題:

1每年十月,莫斯科紅場將舉行盛大的閲兵儀式,以慶祝“十月革命”的勝利,如果我們坐飛機前去觀看,請你仔細觀察手中的世界地圖,算出首都北京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距離。

2天津是2008北京奧運會足球賽區城市之一,如果你是設計師,請你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並標出比例尺。(足球場的長是90~120米,寬是60~90米)

3眼鏡上的螺絲釘長是3毫米,螺帽寬1毫米,假如你是技術員,請你畫出它的平面圖,你有什麼困難?怎麼辦?

4這裏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們的意義相同嗎?請舉例説明。

請學生在這四個問題中任選一個,給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也可以在四人小組內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合作研究,小組長做好分工。完成任務後,集體彙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小結,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3.教學例2。

多媒http://體課件出示教材第50頁例2。

師:題中告訴了我們什麼條件?要求什麼問題?

引導學生找出題中告訴的條件是:圖中的長度大約是10釐米,比例尺是1:500000。問題是求出地鐵1號線的實際長度。

師:知道圖上距離和比例尺,能求出地鐵1號線的實際距離嗎?想一想,可以怎樣解決?學生討論後説自己解決的方案,一是用方程解,二是用“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的關係式來解答。

師:選自己喜歡的方式解答。

師:看來同學們會用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你能根據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嗎?

師:不管是用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還是用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你們覺得重點要解決好哪些問題?學生討論後回答,讓學生理解不管是求圖上距離還是實際距離,都要弄清題裏的條件和問題,再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的關係式列式,在用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時,先要把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再列方程;再用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時,求出的實際距離能化成米或千米作單位的數時要化成米或千米作單位的數。

師:綜合同學們的意見,解決這類問題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弄清條件和問題;二是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的關係式列式;三是要注意單位的化簡。下面我們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52頁“做一做”第1題練習八第4,6題。其中“做一做”第1題是學生已經在上一節課把線段比例尺改寫為數值比例尺的基礎上繼續完成剩餘的問題。完成後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是怎樣列式解決這些問題的,全班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教材地52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完成後集體訂正。

2、完成下表:

比例尺

1:50000

1:2000000

1:

60000000

3、我能行:

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圖上,AB兩城之間的距離是8釐米。

⑴兩城之間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⑵如果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應畫多少釐米?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怎樣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在用比例尺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知識延伸: 圖上距離 15cm 實際距離 1.8km 450km

回家找一找自己或爸爸媽媽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作者:甄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69d5w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