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金色的魚鈎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金色的魚鈎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金色的魚鈎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金色的魚鈎》優秀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金色的魚鈎》是北京版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文章記敍了紅軍過草地時,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託,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感人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課文用“金色的魚鈎”做課題,意義深刻。

“魚鈎”記錄着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着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徵着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透過老班長的神情,動作,語言,映射出老班長閃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內心世界。

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感悟描寫人物言行、外貌對錶現人物品質的作用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對人物品質的深入分析,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因此,在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想象、朗讀,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感受老班長的高尚品質。

語文教學要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不僅讓學生通過重點的詞句體會與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此同時,也引導學生髮現文章在寫作方面的特色和用詞的斟酌與準確,以便於在以後的習作中能夠借鑑。

學情分析:

本課內容對於學生來説並不陌生,在四、五年級,學過不少有關紅軍長征的故事,如:《豐碑》、《馬背上的小紅軍》和《草地夜行》等等,所以,這段歷史學生還是比較熟悉的,

通過前一階段教學方面的觀察和交流,學生很喜歡學習故事情節比較生動的課文,而這篇課文恰恰就是這樣的,所以學生會非常喜歡去讀課文。但要想在讀中去提高語文素養,還需要老師在其中適當地引導、點撥。

教學目標:

1、能夠從課文對老班長多方面的描寫當中體會到老班長是個怎樣的人

2、理解文中的三處外貌描寫對錶達人物品質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令自己感動的情節。

教學重點:

體會老班長一心為他人着想的革命責任感和崇高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外貌描寫對錶達人物品質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紅軍過草地時,炊事班長接受上級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最後自己光榮犧牲的故事。)

師:這節課我們就要走進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老班長,踏着他的足跡,重温曾經在草地上發生的感人至深的一幕又一幕。

二、理解課文內容,揣摩人物品質

1、自學自悟人物品質

師:請大家看自學提示。

(自學提示:1、默讀課文並思考:老班長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2、用不同的線形畫出相關的語句並做簡單的批註。{後出現})

師: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根據我們以前的學習經驗,你認為這樣的文章要通過什麼表現人物的品質或精神?

(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描寫)

{先在學習的方法上,給學生一個導向。}

師:請大家按照自學提示,進行自學。

2、小組交流,碰撞思想

師:通過自學,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和同伴交流,趕快去説一説吧!

(交流三分鐘,教師巡視)

{小組交流,碰撞、充實、補充對方的思想和觀點。}

3、集體彙報,反饋成果

師:我們按照課文描寫的事情的發展順序進行彙報。

(1)“炊事班長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多大歲數?和你們的爸爸媽媽年齡差不多,你們的爸爸是不是也像老班長一樣,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佈滿皺紋”和“兩鬢斑白”這兩個詞的描寫,讓我們覺得老班長像多大歲數的人?

為什麼才30幾歲的人,卻有着5、60歲人的外貌特徵呢?

{引導學生通過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老班長為了革命的事業費勁了心思又操勞過度,因此呈現出未老先衰的跡象。}

(2)“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

問題設計:

為什麼用“嚼”這個字?説明什麼?

從皺緊眉頭和硬嚥下去,你能體會到什麼?

我們平時誰也不刻意地去咽魚骨頭,但是卻都有被一根魚刺扎到的經歷,想想當時的感受,怎樣?老班長是生咽魚刺,説説你的感受。

{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老班長此時吃的東西是極難下嚥的。}

如果你是小樑,看到眼前的一幕,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所以,作者也感覺像有萬根鋼針扎着喉管,這是什麼樣的感受?

(一方面是老班長的感覺,他也感同身受,另一方面是看到老班長為他們受苦,心裏很痛苦。)

{引導學生體會到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表現是交替描寫的。}

讀到這裏,你腦中浮現出什麼畫面?用詞或詞組來概括。

{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

(板書:老班長 硬嚥魚刺 我 針扎喉管)

能否帶着你的體會把這一段描寫來讀一讀?

(指名讀,自由讀)

{指導朗讀。}

(3)“第二天,老班長端來的魚湯特別少…………可是我的心裏好像塞了鉛塊兒似的,沉重極了。”

問題設計:

老班長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

只露出了一絲笑意,是什麼意思?

{引導學生體會老班長此時內心世界的變化,進一步認識到他一心為他人的好品質。}

作者已經知道了老班長的祕密,他此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這個碗真的有千斤重嗎?

為什麼心裏好像塞了鉛塊似的?

(板書:老班長 嚴令喝魚湯 我 心情沉重)

你能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嗎?

(4)“當我俯下身子,把魚湯送到老班長嘴邊的時候,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我們撲在老班長的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問題設計:

為什麼自己奄奄一息了,還不肯吃?説明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已經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但最後還要説:告訴指導員,我沒完成好黨交給我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什麼樣的胸懷?什麼樣的品質?

如果你是作者,但到這樣的老班長,你的心情怎樣?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更好地體會“我”此時的心情。}

(板書:老班長 垂危讓魚湯 我 極度悲痛)

讀出你的感受。

4、體會外貌描寫對錶現人物品質的作用。

師:老師在讀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中有幾次對老班長外貌的描寫,請你們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這篇文章中的外貌描寫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寫人文章的外貌描寫有什麼不同的作用?

(一般寫人文章的外貌描寫都是對人物外形的刻畫,而這篇文章中的外貌描寫則是為了更好地凸顯人物的品質,)

{通過和一般寫人文章的比較,認識到外貌描寫不僅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人物的外形,還能為突出人物的品質服務。}

(1)開頭的外貌描寫,讓我們體會到老班長是一位飽經風霜的,飽受艱苦的革命鬥爭歷練的可親可敬的老戰士

(2)“望着他那十分嚴峻的佈滿紅絲的眼睛……”嚴峻一詞説明老班長的命令是不可更改的,佈滿紅絲説明日夜為我們操勞而得不到休息,體現了老班長心中只有戰友,沒有自己。

(3)“老班長雖然瘦的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我們。”

和開頭的外貌描寫進行一下對比,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老班長的外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説明什麼問題?

所以他終於支持不住,在水塘邊昏迷不醒了,説明這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強撐,是什麼使他超越生命的極限,一直堅持走到接近草地的邊?你能體會到什麼?

我們不難看出,外貌描寫不僅僅能夠直觀地描述一個人的外形,還能對凸顯人物品質起到輔助作用,你們在寫記人作文中也可以借鑑這種寫法。

5、回顧感動的場面

師:這篇文章句句感人,字字動情,字裏行間滲透着戰友之間的深厚情誼,選擇課文中令你感動的情節讀一讀,讀出你的感受。

(組內互讀或者指名讀)

{指導學生朗讀。}

6、理解“金色的魚鈎”的含義

師:對文章的最後一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為什麼魚鈎長滿了紅鏽,還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

師: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提升認識,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師:老班長這種崇高的精神,鼓舞着三個小戰士,也鼓舞的所有的紅軍戰士,相信他高大的形象也永遠的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自然段,像作者珍藏這枚魚鈎一樣,把老班長的精神珍藏在我們心間!

金色的魚鈎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掌握“喜出望外”、“回味”、“嚴峻”、“收斂”、“奄奄一息”、“瞻仰”、“閃爍”的本意,再聯繫上下文理解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瞭解題意及課文的基本內容。

(三)學會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並説出各段段意。

(四)學習課文第1段,瞭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二)學會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前邊我們學習了毛主席的《長征》一詩,瞭解了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千難萬險。今天,我們學習閲讀課文《金色的魚鈎》。這是一篇有關長征故事的課文。在紅軍過草地時,一位老班長接受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病號,在即將走出草地時,老班長犧牲了。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情況。

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你們都理解了嗎?

1、什麼叫“青稞”(kē)?

(大麥的一種,粒大皮薄,主要產在西藏、青海等地。)

2、“作料”的“作”讀第幾聲?什麼叫“作料”?(“作”是多音字,作料的“作”讀第二聲。“作料”就是燒菜時用的油、鹽、醬、醋等調味品。)

3、“回味”是什麼意思?(“回味”是指在回憶中體會曾經經歷過的美好事物。課文中老班長這樣説,是為了消除“我”的懷疑,使病員安心地喝魚湯。)

4、“彌(mí)漫”兩字怎麼講?“夜色瀰漫”是什麼意思?(“瀰漫”是充滿的意思,“夜色瀰漫”就是到處充滿夜的景色。)

5、什麼叫“嚴峻”?(“嚴峻”就是嚴厲、嚴格的意思。)

6、“斂”(liǎn)字要注意讀音和字形。“斂”是什麼意思?課文中的“收斂”是什麼意思?(“斂”是收攏的意思。課文中的“收斂”指老班長的笑容收起來了,消失了。)

7、“掣”(chè)字怎麼講?(“掣”是拽、拉的意思。)

8、什麼叫“奄奄一息”?(“奄奄一息”是呼吸微弱,快斷氣了的意思。)

9、“瞻”字在字典上怎麼講?什麼叫“瞻仰”?(“瞻”是往上看或向前看,懷着敬意仰起頭來看,如瞻仰毛主席、周總理的遺容。)

(三)説一説,課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為什麼課題叫“金色的魚鈎”?

(四)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按照什麼順序來分段?

1、給課文分段。

2、試説出各段段意。

(課文按故事發展順序共分為四段:第1段:(從開頭到“大夥都叫他‘老班長’”),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介紹了老班長的外貌和“老班長”這個稱呼的由來。第2段:(從“三個病號走不快”到“沉重極了”),講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第3段:(從“捱了一天又一天”到“很久很久”),講走到草地邊緣,老班長犧牲了。第4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鈎小心地保存起來。)

(五)指四名學生讀課文。

(六)學習課文第1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在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

2、老班長擔負着什麼任務?(保護三個小病員過草地。)

3、把刻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畫出來。讀後説一説從老班長的外貌,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

4、齊讀課文第1段。

小結段意:寫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老班長接受了保護三個小病員的任務。

(七)作業。

1、讀課文。

2、抄寫常用詞語。

金色的魚鈎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選自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第6單元。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英雄,教材選編了5篇課文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現了英雄的事蹟。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課文,以敍事為主,講的是長征途中的感人故事。1位炊事班長牢記黨的囑託,為照顧3個生病的戰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表現了紅軍戰士忠於黨、忠於人民和忘我犧牲的革命精神。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外貌、神態、語言、行為描寫,突出了人物的個性特點,指導學生閲讀理解時,應把其作為重點。同時本篇課文較長,應該藉助課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閲讀速度,提升學生的閲讀能力。

學情分析:

1.在學習英雄這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裏的一滴水》時,我對學生進行了調查,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英雄?我發現學生對於英雄的認識僅侷限於只有做出驚天動地業績的人才是英雄的層面。針對學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魚鈎》這一課的。教學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使學生對英雄的含義能有更深、更廣的理解。

2.本篇文章發生的年代離學生的生活年代有一定的距離,老班長的所作所為對於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學生來説可能無法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設置了特定的問題情境,以指導學生朗讀為主,使學生受到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的薰陶,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

教學設想:

1.本篇課文內容較長,教學中不能面面俱到,這樣內容顯得零亂,使學生抓不住課文的重點,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障礙。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採取抓重點字、找重點句的方法指導他們理解課文內容,以點帶面逐步擴展到對全文的理解,同時指導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把自己獨特的感受表達出來。既有個性的張揚又有多元化的比較和理解。

2.同時我設置了一條主線貫穿於全文:接受任務——遇到困難——解決困難(做魚鈎)——發現祕密——永遠離去,以老班長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內容,使學生沿着這條線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藉助課文進一步提高閲讀速度,提升閲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找出文中的幾種描寫方法。

(2)引導學生反覆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感情變化的語句。體會老班長忠於革命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自讀課文,深入理解課題“金色的魚鈎”所藴含的意義。

(2)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魚鈎與老班長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

藉助課文進一步提高閲讀速度,提升閲讀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自讀課文,深入理解課題“金色的魚鈎”所藴涵的深刻意義。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導入課文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佈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1.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文字,説一説這屬於哪種描寫方法?

2.你知道這描寫的是誰嗎?

3.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老班長”。他是一位普通的紅軍戰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曾經挽救了3位年輕戰士的生命。今天就讓我們去認識一下這位老班長。(板書課題:金色魚鈎。)

4.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

(1)老班長與金色的魚鈎有什麼關係?(2)為什麼説是金色的魚鈎呢?

【評析:開篇設計老班長外貌描寫的語句既回顧了以往學過的描寫方法,又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學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這位老班長是誰。同時課題與人物的相背離引出了文章的重點,使學生能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我們會發現課文很長,還記得我們過去學過的快速閲讀課文的方法嗎?

2、請同學們用學過的速讀方法完整地閲讀一遍課文,注意不能僅圖快,還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這篇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並結合你們提出的問題邊讀邊思考。

3. 學生彙報交流體會。

【評析:通過回顧以往學過的快速閲讀方法,使學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讀書,從而提高了他們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使他們在快速閲讀中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為進一步學習語文課文做好鋪墊。】

三、步步設疑,引入主題

1.老班長欣然接受了照顧傷員並帶着他們走出草地的任務,但眼前就遇到了難題,請大家交流思考一下,他們遇到的難題是什麼,並如何解決的?

(1)學生交流後,得出結論:難題就是缺少食物。引導學生找出有關詞句“他就到處去找野草”讓學生交流對於“到處”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眼前的難題讓老班長整夜整夜______。)讓學生補充並談談對“合不攏眼”的認識。

2.如何解決3個傷員的温飽問題成了老班長的心病,他終於想到了解決的辦法,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長想到了什麼辦法。

3.學生交流。(師相機板書:做魚鈎、釣魚。)

“老班長想到的辦法使我們每天總能喝上熱騰騰的魚湯,然而細心的我卻發現了其中的一個祕密。”誰能説一説是什麼祕密?

(1)學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詞,讓學生讀一讀句子,説一説“回味”的意思。

(2)接着問:當我看到老班長皺緊眉頭把魚骨頭和草根嚥下去時,我的心情如何。

(大屏幕出示:他坐在那裏捧着搪瓷碗,嚼着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下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嚥下去。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着喉嚨,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麼……”)

(3)你能通過朗讀把“我”的心情和感覺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

(4)教師範讀,學生練讀。

(5)如果你們是這位老班長會這樣做嗎?老班長為什麼這樣做,你怎樣評價這位老班長?

4.(指着大屏幕出示內容)剛才我們讀的這段話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5.文中還有運用這種方法描寫的語句嗎?

6.發現祕密後老班長是怎麼做的?

(1)雖然老班長一再囑託,可發現了祕密的我,還能欣然喝下老班長千辛萬苦弄來的魚湯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第二部分,找出有關語句並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

(2)集體交流,引出對“千斤重”的理解,並找出對我心情描寫的語句。(大屏幕出示:好像塞了鉛塊似的。)

(3)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這種心情嗎?(指導學生朗讀。)

【評析:在步步設疑與步步追問中引出學生對老班長這個人物的看法,使學生對老班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時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更好地體會人物的心情,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

四、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每天只吃草根和魚骨頭,老班長身體能受得了嗎?好景不長,就在我們要走出草地時意外發生了。

(1)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第三部分並找出有關語句來談一談發生了什麼事。

(2)老班長昏倒了,我們每天喝着老班長弄的魚湯,而老班長面對着我們為他做的魚湯卻一口也沒喝,誰能説一説為什麼?

(3)學生交流,教師相應追問:你覺得老班長沒有完成任務嗎?你怎樣評價這位老班長。

(4)這部分的語句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文中還有運用這種描寫方法的語句嗎?

2.(大屏幕出示:老班長走了,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而他卻給我們留下了。)讓學生補充。

3.現在我們重新回到課始提出的問題,老班長與金色的魚鈎有着怎樣的關係?

4.總結:金色的魚鈎代表老班長崇高的品質和偉大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也將在我們的心裏永遠放射着金色的光芒。“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在紅軍長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長這樣可歌可泣的無名英雄,正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今天,讓我們共同緬懷他們吧。(放音樂,師朗誦詩詞《長征》。)

【評析:在豪壯的音樂聲中朗誦《長征》詩緬懷那些無名英雄,進一步昇華了主題。同時使學生對英雄的含義有了更深的理解。】

反思:

對於這樣長篇的課文如何進行教學,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初次嘗試用這種步步設疑的方法進行教學,感覺達到了我預設的效果。下面是我針對本課設計的幾點想法:

一、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起到“引”的作用

有些教師總認為在語文閲讀教學中,教師不能問的太多,使學生失去了主動發展的空間,我覺得這不是絕對的。比如《金色的魚鈎》這樣長篇的課文,教師就應捋好一根線,層層設疑給學生引好路,這樣學生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脈絡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二、問題的設計要緊扣主題,才能起到有效的導向作用

在問題設計時不能背離主題,所有的問題都應為主題服務。背離文章的問題只能讓學生走彎路,越走越遠而不能正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為理解課文內容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我們應在問題的設計上把好關,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7ymz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