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高中物理教學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高中物理教學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高中物理教學教案設計【精品多篇】

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水平,只有豎直方向受重力作用,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知道平拋運動形成的條件;

(3)理解平拋運動是勻變速運動,其加速度為g;

(4)會用平拋運動規律解答有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知識教學中應同時進行科學研究過程教育,本節課以研究平拋物體運動規律為中心所展開的課堂教學,應突出一條研究物理科學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線:

觀察現象→初步分析→猜測實驗研究→得出規律→重複實驗→鑑別結論→追求統一。

(2)利用已知的直線運動的規律來研究複雜的曲線運動,滲透物理學“化曲為直”“化繁為簡”的方法及“等效代換”正交分解”的思想方法;

(3)在實驗教學中,進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從實驗的設計、裝置、操作到數據處理,所有環節都應進行多方面實驗思想的教育,“實驗的精髓在於控制”的思想,在乎拋物體實驗中非常突出。如裝置中斜槽末端應保持水平的控制;木板要豎直放置的控制;操作上強調小球每次都從斜槽同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釋放的控制;在測量小球位置時對實驗誤差的控制等。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重複多次實驗,進行共性分析、歸納分類,達到鑑別結論的教育目的,同時還能進行理論聯繫實際的教育。

(2)在理解平拋物體運動規律是受恆力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時應注意到“力與物體運動的關係”。這方面的問題,我國東漢的王充(公元27~97年)歷盡心血三十年寫成《論衡》一書,全書三十卷八十五篇約三十萬字,已有精闢論述,以此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平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學習和借鑑本節課的研究方法。

2、教學難點:平拋運動的規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實驗目的

1、用實驗的方法描出平拋運動的軌跡。

2、判斷平拋運動的軌跡是否為拋物線。

3、根據平拋運動的軌跡求其初速度。

二、實驗原理

1、利用追蹤法逐點描出小球運動的軌跡。

2、建立座標系,如果軌跡上各點的y座標與_座標間的關係具有y=a_2的形式(a是一個常量),則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三、實驗器材

斜槽、小球、方木板、鐵架台、座標紙、圖釘、重垂線、三角板、鉛筆、刻度尺。

四、實驗步驟

1、安裝調平

將帶有斜槽軌道的木板固定在實驗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軌道末端切線水平,如圖所示。

2、建座標系

用圖釘將座標紙固定於豎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調整到豎直位置,使板面與小球的運動軌跡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小球在槽口(軌道末端)時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點O,O點即為座標原點,用重垂線畫出過座標原點的豎直線,作為y軸,畫出水平向右的_軸。

3、確定球的位置

將小球從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小球從軌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確定做平拋運動的小球在某一_值處的y值,然後讓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滾下,在粗略確定的位置附近用鉛筆較準確地描出小球通過的位置,並在座標紙上記下該點。用同樣的方法確定軌跡上其他各點的位置。

4、描點得軌跡

取下座標紙,將座標紙上記下的一系列點,用平滑曲線連起來,即得到小球平拋運動軌跡。

五、數據處理

1、計算初速度

在小球平拋運動軌跡上選取分佈均勻的六個點——A、B、C、D、E、F,用刻度尺、三角板測出它們的座標(_,y),並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值,利用公式y=2(1)gt2和_=v0t,求出小球做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0,最後算出v0的平均值。

2、驗證軌跡是拋物線

拋物線的數學表達式為y=a_2,將某點(如B點)的座標_、y代入上式求出常數a,再將其他點的座標代入此關係式看看等式是否成立,若等式對各點的座標近似都成立,則説明所描繪的曲線為拋物線。

六、誤差分析

1、斜槽末端沒有調水平,小球離開斜槽後不做平拋運動。

2、確定小球運動的位置時不準確。

3、量取軌跡上各點座標時不準確。

七、注意事項

1、實驗中必須調整斜槽末端的切線水平(檢驗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將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將其向兩邊各輕輕撥動一次,看其是否會加速或減速運動)。

2、方木板必須處於豎直平面內,固定時要用重垂線檢查座標紙豎線是否豎直。

3、小球每次必須從斜槽上同一位置滾下。

4、座標原點不是槽口的端點,應是小球出槽口時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點。

5、小球開始滾下的位置高度要適中,以使小球平拋運動的軌跡由座標紙的左上角一直到達右下角為宜。

6、在軌跡上選取離座標原點O點較遠的一些點來計算初速度。

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機械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區別;

(2)知道當力與位移方向的夾角大於90時,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説物體克服這個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計算:

(1)知道計算機械功的公式W=Fscos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標量。

(2)能夠用公式W=Fscos進行有關計算。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在理解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要素的基礎上掌握機械功的計算公式。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與物體運動的位移容易混淆,這是難點。

3、要使學生對負功的意義有所認識,也較困難,也是難點。

三、教具

帶有牽引細線的滑塊(或小車)。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功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國中物理中學習過功的一些初步知識,今天我們又來學習功的有關知識,絕不是簡單地重複,而是要使我們對功的認識再提高一步。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功的概念

先請同學回顧一下國中學過的與功的概念密切相關的如下兩個問題:什麼叫做功?誰對誰做功?然後做如下總結並板書: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位移,物理學中就説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然後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塊沿拉力方向在講桌上滑動一段距離,並將示意圖畫到黑板上,與同學一起討論如下問題:在上述過程中,拉力F對滑塊是否做了功?滑塊所受的重力mg對滑塊是否做了功?桌面對滑塊的支持力N是否對滑塊做了功?強調指出,分析一個力是否對物體做功,關鍵是要看受力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總結並板書:

(2)在物理學中,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就圖1提出:力F使滑塊發生位移s這個過程中,F對滑塊做了多少功如何計算?由同學回答出如下計算公式:W=Fs。就此再進一步提問:如果細繩斜向上拉滑塊,這種情況下滑塊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與同學一起分析並得出這一位移為scos。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計算公式:

W=Fscos

再根據公式W=Fs做啟發式提問:按此公式考慮,只要F與s在同一直線上,乘起來就可以求得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在圖2中,我們是將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們將力F分解到物體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麼結果?至此在圖2中將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這個分力為Fcos,再與s相乘,結果仍然是W=Fscos。就此指出,計算一個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與力F的大小、物體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間的夾角有關,且此計算公式有普遍意義(對計算機械功而言)。至此作出如下板書:

W=Fscos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餘弦三者的乘積。

接下來給出F=100N、s=5m、=37,與同學一起計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説明1Nm這個功的大小被規定為功的單位,為方便起見,取名為焦耳,符號為J,即1J=1Nm。最後明確板書為:

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J)

1J=1Nm

3、正功、負功

(1)首先對功的計算公式W=Fscos的可能值與學生共同討論。從cos的可能值入手討論,指出功W可能為正值、負值或零,再進一步説明,力F與s間夾角的取值範圍,最後總結並作如下板書:

當090時,cos為正值,W為正值,稱為力對物體做正功,或稱為力對物體做功。

當=90時,cos=0,W=0,力對物體做零功,即力對物體不做功。

當90180時,cos為負值,W為負值,稱為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説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

優秀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方案 篇三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靜電感應產生的原因,理解什麼是靜電平衡狀態

2、理解靜電平衡時,淨電荷只分布在導體表面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

3、知道靜電屏蔽及其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靜電平衡狀態;電場中導體的特點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是靜電感應現象?

2、靜電感應現象的實質是什麼?

3、在靜電感應時用手摸一下導體,再移走源電荷,則導體帶什麼電?

若將導體接地則情況如何?左端接地呢?

(二)新課教學

一、電場中的導體

1、金屬導體的特徵:

由做熱振動的正離子和做無規則熱運動的自由電子組成

2、靜電感應現象

問題:在源電荷的電場中引入金屬導體後會對空間各點的場強有影響嗎?

是什麼作用使金屬內的電子定向移動的?此移動一直進行嗎?

金屬導體內部有電場嗎?

答:使空間電場重新分佈

源電荷的電場使導體內部自由電子定向移動

靜電平衡狀態:導體(包括表面)中沒有電荷定向移動時的狀態叫靜電平衡狀態

4、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的特點:

⑴內部場強處處為零(不為0則自由電子將繼續移動直至合場強為0)

⑵導體中沒有自由電荷定向移動

⑶淨電荷分佈在導體表面

實驗證明:法拉第圓筒實驗

⑷導體表面附近電場線與表面垂直

理論證明:中性導體帶電後,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淨電荷只能分佈在表面

反證法:若內部有自由電荷,則內部場強不為0,導體就不是處於靜電平衡狀態

5、靜電平衡時導體周圍電場分佈:

上圖空間實際電場分佈,不會出現虛線電場線

二、靜電屏蔽

1、空腔導體的特點:

淨電荷只分布在外表面,內表面不帶電,空腔內沒有電場

1、靜電屏蔽

外部電場對內部儀器沒有影響若將源電荷置於空腔內,則外對內沒有影響,但內對外有影響

實驗演示:將收音機置於金屬網罩內則聲音大小減小

若將球殼接地,則內外各不影響

3、應用

電學儀器和電子設備外面套有金屬罩

通信電纜版面包一層鉛皮

高壓帶電作業人員穿金屬網衣

通訊工具在鋼筋結構房屋中接收信號弱

(三)鞏固練習

例1:如圖所示,在一個原來不帶電的金屬導體殼的球心處放一正電荷,試分析A、B、C三點的場強:

≠0,EB=0,EC=0

≠0,EB≠0,EC=0

≠0,EB≠0,EC≠0

=0,EB≠0,EC=0

例2:如圖所示,A、B是兩個架在絕緣支座上的金屬球,都不帶電,中間用導線連接,現用一帶正電的小球C靠近B,用手摸一下B球,再撤去導線,然後移走C球,則A、B帶電情況:

A.A球帶正電,B球帶負電

B.A球帶正電,B球不帶電

C.A球不帶電,B球帶負電

D.以上説法都不正確

例3:長為L的金屬棒原來不帶電,現將一帶電荷量為q的正電荷放在距棒左端R處且與棒在一條線上,則棒上感應電荷在棒內中點O處產生的場強的大小,方向。

(四)小結

1、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有什麼特點?

2、靜電屏蔽有哪幾種情況?有哪些應用?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常見的形變,瞭解物體的彈性;

2、知道彈力產生的條件;

3、知道壓力、支持力、繩的拉力都是彈力,能在力的示意圖中畫出它們的方向。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彈力的存在,能提高在實際問題中確定彈力方向的能力,體會假設推理法解決問題的巧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和了解形變的有趣現象,感受自然界的奧祕,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建立把物理學習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彈力產生的條件及彈力方向的判定

【難點】

接觸的物體是否發生形變及彈力方向的確定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學一開始前,給每個學生小組分發彈簧和尺子,讓每個小組試着把玩這些物件,如用力拉或壓彈簧,用力彎動尺子等。在操作過程中思考被拉或壓的彈簧,彎動的尺子的有什麼共同點是什麼?大家可否試着舉出生活中其他的一些諸如這個彈簧和尺子的例子?

物體的形狀都發生了改變。由此引入物體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是源於物體都受到了力的作用,這種力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彈力。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彈性形變和彈力

概念: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提問:剛才舉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觀察到,如果一本書放在桌面上,書和桌面發生形變了沒有?

學生會產生疑惑分歧,但教師此時可以不用詳解,而是做現場演示實驗1,讓學生觀察用手擠壓時XX形變(雙手握住注滿紅墨水的燒瓶,用力擠壓底部。上插玻璃管中的紅墨水液麪上升。)

為了讓學生有更直觀深刻的印象,也會用視頻播放演示實驗2:桌面微小形變的激光演示(在一個大桌上放兩個平面鏡M和N,讓一束光依次被這兩面鏡子反射,最後射在刻度尺上形成一個光點。用力壓桌面,觀察刻度尺上光點位置的變化。)

學生觀察後思考: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觀察到什麼樣的實驗現象?我們用了什麼樣的方法?那書放在桌面上,書和桌面發生形變了沒有?

分析得出:通過微觀放大的方法觀察,我們發現原來不容易觀察的瓶子和桌面也發生了形變。

歸納:由此我們可以想到一切物體都可以發生形變,形變分為很多種類,有些物體在形變後能夠恢復原狀,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

提問: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是不是在所有的情況下都可以恢復原狀呢?請舉例説明?

學生能舉出有時彈簧拉得過長就恢復不了原狀。指出:如果形變過大,超過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後物體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個限度叫做彈性限度。

根據前面的鋪墊,總結彈力的概念: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例舉蹦牀的例子説明。

(二)幾種彈力的方向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書與桌面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與學生一起分析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指出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都是彈力。

舉出實例:給出吊燈圖片,做出分析。以燈為研究受力對象,鏈子指向鏈子收縮的方向吊住吊燈,鏈子發生形變。鏈子被拉長,就要企圖恢復形變。這裏施力物體——鏈子,受力物體——燈。這時候鏈子對燈的拉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指向鏈子收縮的方向。

做出總結:彈力方向——施力物體形變恢復的方向;與施力物體形變方向相反。壓力和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於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繩的拉力總是沿着繩子指向繩收縮的方向。

環節三:鞏固提高

給出如下三個圖片,要求學生畫出彈力的示意圖。

歸納總結:

三種接觸情況下彈力的方向:

(1)面面接觸,垂直於接觸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2)點面接觸,垂直於接觸面指向被支持的物體

(3)點點接觸,垂直於接觸點的切面指向被支持物體。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歸納彈力的相關知識點。

作業:預習後面胡克定律,瞭解彈力大小的特點。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解釋速度的概念,能夠概括速度的定義、公式、符號、單位和物理意義。

(2)解釋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定義並學會辨析。

(3)能夠説出速率的概念並辨認速度與速率。

2、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轉變的教學過程中形成全面、正確的關於速度的概念。

(2)通過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的過程,鍛鍊使用極限思維。

(3)通過對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速度與速率的區別和分辨,學會運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速度全面正確地解釋來積極培育自身科學嚴謹的態度。

(2)積極將自己的觀點及見解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嘗試體會物理學中藴含的對立統一。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

學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學生在經歷了國中階段的學習後,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取代形象思維佔據主要地位。學生的一般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夠按照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利用假設思維進行學習;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調控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種程度下學生思維不再是“抱殘守缺”,而是較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學生學習動機由興趣支撐逐漸轉變為由意志支撐,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

(5)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於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於“速度”的學習,學生在國中階段科學學科中所接受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與高中對於“速度”的定義截然不同,學生雖然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這個基礎裏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將國中階段所接受到的關於“速度”的迷思概念轉變為科學概念,達到一個新的認知平衡是本節課的一條主線。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以及前面關於“位移”、“路程”的學習為本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本節課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根據國中階段的學習積累對於“速度”難以產生正確、客觀的認識,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轉變;二是學生對於“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兩個概念可能會有所混淆,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呈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區分。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過極限的思維方法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問題情境引入、探測已有概念、產生認知衝突、解構迷思概念和建構科學概念、形成新的認知平衡。

教學過程:

引入:速度的二段式測驗3道題,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產生衝突。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運動會上,要比較哪位運動員跑得快,可以用什麼方法?通過相同的位移比較時間的長短。若運動的時間是相等的,我們可以根據位移的大小來比較。如果運動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呢?

在物理學中,我們引入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1、定義:位移Δx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Δt的比值(比值定義法)。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國際單位:m/s或m·s-1,其他單位:km/h等

3、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保持不變。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不斷改變,根據求得的則表示物體在Δ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稱為平均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⑴公式:

⑵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即位移的方向。

對於變速直線運動,各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並不相同,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⑶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過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為了精確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可以將時間Δt取得非常小,接近於零,這是求得的速度值就應該是物體在這一瞬時的速度,稱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

⑴定義: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瞬間)的速度。

⑵瞬時速度簡稱速度,方向為物體的運動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速度”這一概念並不一定明確指出是“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我們應根據上下文去判斷。“平均速度”對應的是一段時間,“瞬時速度”對應的是某一時刻。

3、瞬時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例:課本P16汽車速度計上指針所指的刻度是汽車的瞬時速率。

(三)平均速率: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與“平均速度的大小”完全不同。

例1:下列對各種速率和速度的説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於其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2: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行駛

⑴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⑵若汽車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總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應嚴格按照定義來計算。

例3:人乘自動扶梯上樓,如果人站在扶梯上不動,扶梯將人送上樓去需用30s。若扶梯不動,某人沿扶梯走到樓上需20s。試計算這個人在扶梯開動的情況下仍以原來的速度向上走,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樓上?(12s)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物理知識方面:

(1)理解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

(2)掌握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角速度、週期的物理意義及它們間的數量關係;

(3)初步掌握向心力概念及計算公式。

2.通過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力概念的建立過程,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抽象概括和歸納推理能力。

3.滲透科學方法的教育。

二、重點、難點分析

向心力概念的建立及計算公式的得出是教學重點,也是難點。通過生活實例及實驗加強感知,突破難點。

三、教具

1.轉枱、小傘;

2.細繩一端系一個小球(學生兩人一組);

3.向心力演示器。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演示:將一粉筆頭分別沿豎直向下、水平方向、斜向上拋出,觀察運動軌跡。

複習提問:粉筆頭做直線運動、曲線運動的條件是什麼?

啟發學生回答:速度方向與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物體做直線運動;不在同一直線上,做曲線運動。

進一步提問:在曲線運動中,有一種特殊的運動形式,物體運動的軌跡是一個圓周或一段圓弧(用單擺演示),稱為圓周運動。請同學們列舉實例。

(學生舉例教師補充)

電扇、風車等轉動時,上面各個點運動的軌跡是圓大到宇宙天體如月球繞地球的運動,小到微觀世界電子繞原子核的運動,都可看做圓周運動,它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形式。

提出問題:你在跑400米過彎道時身體為何要向彎道內側微微傾斜?鐵路和高速公路的轉彎處以及賽車場的環形車道,為什麼路面總是外側高內側低?可見,圓周運動知識在實際中是很有用的。

引入:物理中,研究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從最簡單的情況開始。

板書:勻速圓周運動

(二)教學過程設計

思考:什麼樣的圓周運動最簡單?

引導學生回答:物體運動快慢不變。

板書:1.勻速圓周運動

物體在相等的時間裏通過的圓弧長相等,如機械鐘錶針尖的運動。

思考:勻速周圓運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具有周期性。用什麼物理量可以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

(學生自由發言)

板書:2.描述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恆量。

當t很短,s很短,即為某一時刻的瞬時速度。線速度其實就是物體做圓周運動的瞬時速度。當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各個時刻線速度大小相同,而方向時刻在改變。那麼,線速度方向有何特點呢?

演示:水淋在小傘上,同時搖動轉枱。觀察:水滴沿切線方向飛出。

思考:説明什麼?

師生分析:飛出的水滴在離開傘的瞬間,由於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速度方向,因而表明了切線方向即為此時刻線速度的方向。

板書:方向:沿着圓周各點的切線方向。如圖3。單位:rad/s。

(3)週期:質點沿圓周運動一週所用的時間。如:地球公轉週期約365天,鐘錶秒針週期60s等,週期長,表示運動慢。(角速度、週期可由學生自己説出並看書完成)

板書:(師生共同完成)

思考: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時,v、ω、T是否改變?(ω、T不變,v大小不變、方向變。)講述:勻速週週運動是勻速率圓周運動的簡稱,它是一種變速運動。

提出問題: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曲線運動,由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可知,物體必定受到一個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合外力作用,這個合外力的方向有何特點呢?

學生小實驗(兩人一組):

線的一端系一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質量很小(可用橡皮塞等替代),甩動時線速度儘量大,小球重力與拉力相比可忽略,以保證拉線近似在水平方向。

觀察並思考:

①小球受力?

②線的拉力方向有何特點?

③一旦線斷或鬆手,結果如何?

(提問學生後板書並圖示)

概括:要使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必須使物體受到與速度方向垂直而指向圓心的力作用,故名向心力。

板書:3.向心力: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力。

提出問題:向心力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一步深化對電阻的認識

(2)掌握電阻定律及電阻率的物理意義,並瞭解電阻率與温度的關係

2.能力目標:

(1)通過類比,培養學生分析解決三個變量之間關係的科學研究方法

(2)通過從猜想→研究方法→實驗操作等一系列探索過程,使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

3.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對各種材料電阻率的介紹,加強學生安全用電的意識

(2)通過我國對超導現象的研究介紹,激發學生愛國和奮發學習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電阻定律

2.難點:電阻率

3.疑點:超導現象的產生

4.解決辦法

①對於重點,主要是通過課堂上師生一起(教師動手,學生觀察)探索,最後用科學的處理方法導出定律,這樣加深了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滲透。

②對於難點,主要是通過與電阻的比較,從而明確電阻是反映導體本身屬性;電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屬性。

③對於疑點主要是通過實驗來加強直觀感覺。

三、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啟發式教學

四、教 具:

電阻定律示教板(含金屬絲) 學生電源 電流表 伏特表 滑動變阻器 電鍵 導線 火柴 廢棄的“220V 40W”白熾燈 幻燈片 投影儀 計算機 自制CAI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1.為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強度,怎樣做?

由歐姆定律I=U/R,只要增加導體兩端的電壓U或降低導體電阻R即可。

2.R=U/I的含義,如何測定電阻(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

從上述的回答我們不難發現電阻R與兩端電壓及流過電流強度無關,那麼它 由誰決定呢?

(二)進行新課

1.探索定律——電阻定律

①R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科學猜想)

(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温度……)

②解決方法——控制變量法。(回憶歐姆定律的研究或牛頓第二定律的研究)

③演示實驗 幻燈投影電路圖。

A.出示電阻定律示教板、金屬材料

B.教師與學生一起連接電路,先讓E、F分別接A、a,測得一組數據(U、I)記入下表。然後把a、b用短導線連接,E、F分別接A、B,又得一組(U、I).再把A、B用一短線連接,E、F分別接A(B)a(b).又得一組數據(U、I).

C.換用E、F分別接不同材料金屬絲C、c,又得一組數據。

D.分析數據

a)先定性觀察→R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

b)定理推理

2.電阻定律

①內容——在温度不變時,導線的電阻與它的長度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

②表達式

説明 ——長度 S——橫截面積 ——比例係數

3.電阻率——

①單位 歐米

②物理意義 反映材料導電性能好壞。在數值上它等於用該材料製成的1m長,橫截面積為1m2的導體電阻。

③測量——學生思考

(幻燈投影書上154頁各材料電阻率——20℃時)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瞭解為了電業工人的安全,為使在相同電壓下電流小,選用電阻率較大的橡膠、木頭等製造電工用具把套。

④電阻率與温度關係

由表格上面寫着20℃,要學生明白這意味着這張表格的數據是在20℃時測得的,即電阻率與温度有關。

[演示](幻燈投影電路圖)

連接,用火柴點燃來加熱白熾燈燈絲後再移開。

現象: 發現小燈泡先變暗後又慢慢變亮

材料的電阻率隨温度變化而變化。利用金屬的電阻率隨温度升高而增大,製成温度計(電阻温度計),但也有些材料的電阻率不隨温度改變而改變。

(三)例題精講

【例】 把一均勻導體切成四段並在一起,電阻是原來的多少倍?拉長四倍後是原來多少倍?

解析:由電阻定律

切成四段體積不變,

故 S→4S

所以 變為

同理拉長四倍後, 變為原來的16倍

(四)總結、擴展

打開計算機,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再次展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再現實驗現象,形象直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節課主要通過猜想→探索→得出定律的過程驗證,並得到了電阻定律,由實驗感知電阻率與温度的關係,關於超導的應用有待同學們進一步去探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e88n1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