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國中生物説課稿(整理34篇)

國中生物説課稿(整理34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4篇《國中生物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中生物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國中生物説課稿(整理34篇)

篇一: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國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動物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本節將繼續探究鳥是如何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主要是通過對鳥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等的觀察與探究,概括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通過了解鳥與人類的關係,增進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情感。

二、説學情

鳥類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容易看到。學生對鳥的相關經驗比較豐富,但歸納總結還不夠。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但能力尚且不足,不能獨立完成,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對於本節的兩個活動,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觀察、探究來。

三、説教學目標

1、概述鳥的主要特徵。

2、通過“觀察與思考”活動,確立鳥的身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鳥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3、關注鳥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愛鳥護鳥的情感。

四、説教學重難點

課標要求能夠概述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在《鳥》的這一節中,此處就是在完成此要求。同樣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重要概念。通過掌握鳥的特徵,可以為生物進行正確分類。所以設置為教學重點,瞭解鳥的多樣性本身不是難點,難點在於學生要從“觀察與思考”活動中得出鳥的身體構造是與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建立認識的過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此處為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者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啟發式”的教學,並運用多種媒體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同時我還採取活動探究法、討論法,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六、説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創設情境導入:通過“想一想,議一議”引入,思考與討論為什麼鳥兒可以自由飛翔?為什麼人類安裝人工翅膀還不能飛翔?除了翅膀以外,鳥還有什麼特徵是適於飛行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2、新課教學

接着是第二部分內容,對於鳥的外部形態,我將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家鴿活體,並思考鳥的外部形態是什麼樣的,具有怎樣的作用?全身佈滿羽毛又有什麼樣的作用?翅膀是什麼形狀具有怎樣的作用。接着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鳥的外部形態特徵即呈流線型可以減小空氣阻力鳥的羽毛能夠保温,並且翅膀成扇形能夠扇動空氣。接下來我會追問鳥通過翅膀的扇動能夠在天空中飛行,所以與運動系統有關,那運動系統具有怎樣特徵呢?引入運動系統,對於第二部分運動系統,我會首先引導學生拿出課前分發的骨骼標本進行觀察從而總結得出骨骼中空能夠減輕體重,接下來我會在多媒體當中播放圖片以及引導學生們查閲相關資料總結得出鳥的胸肌發達並且具有龍骨突能夠擴大胸肌的着地面積。

而對於鳥的呼吸系統我將首先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認識氣囊,之後我會繼續提問氣囊是如何輔助肺進行呼吸接着多媒體當中呈現鳥吸氣和呼氣的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鳥呼吸的特點及雙重呼吸。而對於鳥的消化、視覺等知識我將同樣採用多媒體輔助學生自主討論的形式展開,在這裏不多加贅述。基於此,還需讓學生掌握恆温動物和變温動物這兩個重要概念。

鳥是學習的第一個種恆温動物,所以需要老師的歸納總結體温的恆定對生物活動影響,以及從進化的角度分析其重要意義。最後一部分是鳥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其他動物與人類的關係,所以學生可以自行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或視頻資料進行討論分析:鳥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後,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認識鳥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員,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夥伴,養成愛鳥護鳥的習慣。

3、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4、佈置作業

課後作業是收集當地養雞場的相關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本階段可以在梳理本節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鞏固本課所學。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和社區資源,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篇二:國中生物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下午好!我叫XXX,來自XX市第一中學,我説課的內容是《生物的特徵》,採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著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本次説課包括五個部分: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程序和説板書。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學科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徵”作為第一節,説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瞭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3.教學重點。生物的共同特徵。

4.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5.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可以播放以下多媒體課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獵豹捕獲食物,

(3)鯨呼氣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4)人在體育比賽後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葉子落了,

(6)獅子追捕斑馬,

(7)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8)蘑菇的生長

(9)花的開放,

(10)種子的萌發,

(11)破殼而出的小雞。

通過播放這些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畫面──乘坐宇宙飛船從太空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由藍色、綠色和白色等編織而成的美麗的圖案:藍色是浩瀚的大海,綠色是廣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飄動在海洋和陸地上空的雲彩。

教師講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於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們怎樣來區別它們呢?生物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要想認識生物,就必須進行觀察,所以,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看書,閲讀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鼓勵學生平時要多觀察周圍的大千世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分組討論

對於什麼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教師要播放有關生物和生物的五個特徵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走動,與個別小組成員互動式交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是新的學習方式之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一種隱性的課程資源,是新課改所關注的。學生通過觀察和資料分析、分組討論來探究新知識,培養了科學探究的能力,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

當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意見一致,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下結論,意見不一致時,各小組之間要相互辯論。這時可以讓各小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説明生物的特徵,以此來闡明他們的觀點,如果意見還不一致,這時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實例來加以概括和總結。

例如,講到生物能呼吸時,情況可能是這樣的:第一小組的學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時,感覺會憋悶,説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組的學生回答動物也能呼吸。在説明植物也能呼吸時,各小組意見可能有分歧:有的説植物能呼吸,有的説植物不能呼吸,他們非常熱烈地辯論起來。最後,教師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説明:居室中如果養花過多,晚上門窗關嚴,時間長了後,就會感到憋悶。最後達成共識:生物能呼吸。講到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時,學生的辯論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徵,也是通過此方法一個一個總結出來的。在辯論時,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加活動,對於上述參加辯論問題的學生,無論對或錯,都要給予掌聲或語言鼓勵,因為激勵性評價和麪向全體學生都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

關於生物和生物的特徵,這一內容要給予學生25分時間來觀察、資料分析、小組討論、同學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最後讓學生完整地總結出什麼是生物,生物的特徵,學生邊總結,教師邊板書這一內容。

(四)知識拓展,昇華與遷移

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有哪些特徵呢?各小組又開始討論並踴躍發言,如生物還能運動,生物還有一定壽命,生物還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教師最後總結: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徵,現在專家們的意見也沒有取得一致,所以沒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徵之中,希望有興趣的同學長大以後能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教師再提問: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備生物的這些特徵呢,請幾個學生上前來表演人具備的特徵。

(五)感悟與收穫

學完這節課有什麼感悟與收穫呢?學生答: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教師可引導説出: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愛護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六)鞏固與練習

1.播放多媒體: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體:指出資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徵。

五、説板書

本節課我採用提綱式板書形式,這樣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很好地説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附板書設計:

一、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二、生物:凡是有生命的物體都叫生物。

三、生物的特徵:

1.都需要營養。

2.都能進行呼吸。

3.都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4.都能對外界刺激做反應。

5.都能生長和繁殖。

篇三: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教學目標

1.説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2.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3.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二、教學策略

本節可設計成以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為主的課。每位學生都能獨立操作使用顯微鏡,對以後的學習十分重要。因此,教師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擁有顯微鏡的數量及班額)組 織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練習使用顯微鏡的機會。課前,教師一定要檢查顯微鏡,以保證每位學生的正常使用。課上,教師在介紹顯微鏡結構時,只把其主要部 分,如鏡頭、反光鏡、準焦螺旋的作用和用法講清楚即可,其餘部分請學生課後自學,以免佔用太多的課堂時間。教師的示範必須準確,讓每一位學生都看清楚。在 學生自行練習時,教師應巡視。可請同組同學相互糾正。要提醒學生注意:在轉動反光鏡獲得明亮視野時,應先用平面鏡,若視野太暗再換凹面鏡,這樣可以避免強 光刺眼。

教師還應設計評價方法。例如,隨機抽籤,安排受檢者和“評委”,以便檢查學生是否會使用顯微鏡、是否能規範操作、是否能觀察到清晰的物像。

三、背景資料

顯微鏡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取送方法要正確。因為反光鏡是通過鏡柄插放在鏡臂下面的,目鏡是插放在鏡筒上端的,所以,它們很容易因滑落而損壞。取送顯微鏡時一定要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一隻手提着顯微鏡。另外,也不能取下反光鏡和目鏡亂照亂摸。

2.鏡 頭的保護。目鏡和物鏡平時放在顯微鏡箱中專用的盒內。上實驗課期間,為了防止落上灰塵,要製作專用的塑料袋或布袋,課間將顯微鏡罩好。鏡頭髒了,只能用專 用的擦鏡紙擦拭,擦時要順着一個方向擦。如果擦拭不淨,最好蘸一點二甲苯繼續擦。注意,決不能把鏡頭放到二甲苯中浸泡,這樣會使鏡頭開膠,鏡片脱落。

3.粗、細準焦螺旋的使用和防止鏡筒下滑。一般地説,粗、細準焦螺旋各轉動一週,可以使鏡筒分別移動10 mm和0.1 mm.但在鏡筒下降時,一定要用眼睛直接看着物鏡,使鏡筒緩緩下降。否則,很容易出現物鏡和玻片標本相互擠壓、損壞的後果。

顯 微鏡使用時間過長,鏡筒容易出現下滑現象。如果情況不太嚴重,教師可以進行簡易維修。老式顯微鏡鏡臂的上端有兩個控制鏡筒鬆緊的螺絲,只要順時針擰動螺 絲,鏡筒就擰緊了。對於國產的新式顯微鏡,鏡筒的鬆緊是通過兩個粗準焦螺旋來調節的。可以左手握緊左側粗準焦螺旋,右手順時針方向擰緊右側粗準焦螺旋,這 樣鏡筒就擰緊了。如果鏡筒下滑的情況嚴重,要及時送到修理部門維修。

4.轉換器的使用。轉動轉換器時,不要用手指扳着物鏡。這樣時間長了,容易使物鏡鏡頭鬆動,改變焦距,影響觀察的清晰度。正確的方法是手指握準轉換器的邊緣轉動。

5.製作目鏡上的指示針。在演示或考察學生觀察效果時,最好用帶有指示針的目鏡。簡易的做法是:輕輕拆開目鏡,將一根短頭髮的一端用膠水粘在目鏡內側的邊緣,另一端指向目鏡圓心的附近。觀察時,輕輕地轉動目鏡,指示針就能夠指出視野內的不同部位。

------

一、【教 材 分 析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環途徑》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中的第三節的第二課時內容,課時安排為一課時,在學習了血管,血液,心臟等知識的前提下,講述人體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料必須及時運來,並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廢物運走,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這些都必須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因此,本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頁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體血液循環模式圖,形象地表現了血液在封閉式的管道系統中的循環流動,學生能否讀懂這幅圖,標誌着是否掌握了本節知識。教材中還設計了兩個討論和兩道課堂練習,都從不同的層面體現了本節知識的重點與難點。

(二) 教 學 重 難 點:

教 學 重 點 :

1. 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教 學 難 點 :

正確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的變化。

二、【 教 學 目 標】

(一)知 識 目 標 :

1. 正確概述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2. 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中發生地變化。

3.瞭解血液循環的意義

(二)能 力 目 標 :

1.通過組織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

2.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訓練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

(三)情 感 目 標 :

通過學習有關知識, 認識到生命的奇妙,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建立科學的價值觀。

【確定依據】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 法 和 學 法】

【確定依據】1、學情: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但抽象思維略顯 不足,在課堂上,他們好表現,不喜歡老師的空洞説教,拒絕老師將思想強加給他們。

2、生物新課程標準。

説 教 法

1)導課: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突破重點與難點:1、 啟發式--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2、 直觀式--多媒體演示。

3、 探究式--發現問題,尋求規律 .

(二)説 學 法 -- 1)分組探究法。

2)歸納總結法。

3)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

4)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遊戲鞏固。

四、【教 學過 程】

(一)課 前 準 備 :

學生:1)直尺、水彩筆、課本。

2)閲讀 科學家的故事--血液循環的發現。

教師:1)血液循環教學光盤。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環中各結構頭飾 .

4)代表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氣球。

5) 《血液循環》學案

(二)導 入 新 課 :(大約5分鐘)

“疑,思之始,學之端。”先請同學們看扁鵲切脈圖片(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學習測量脈搏(親身體驗中華醫學傳統)→提出疑問“心臟為什麼在不停地跳動?”→導出新課→探究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這樣置學生於知與不知的矛盾中,使學生注意力開始集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問題的解決過程。)

【設想依據】教師準備大量的圖片,為學生探究設置情境,既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突出重點: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大約10分鐘)

教學光盤展示體循環途徑和和肺循環途徑(必要時多放幾遍,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總結兩條循環的路線圖→設置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問題1:兩條循環途徑的交匯點在哪裏?問題2:兩條循環途徑的相同點和區別點?→學生仔細觀察總結出的循環途徑→思考,尋找規律→找出規律後進行實戰演練,親手繪製循環圖→課堂遊戲《找朋友》→思維昇華,突出重點。

【實施依據】新課標中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實現知識目標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之終身受益。

(四)突破難點:在循環途徑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大約13分鐘)

觀察課前準備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學生探究思考→得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定義→再觀察血液循環圖片→學生尋找出循環途經中動脈血和靜脈血的發生變化關鍵部位→設置懸疑,“為什麼在這些部位血液成分會發生改變?”→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血液的變化”的教學光盤→完成活動“錦上添花”和課堂遊戲《小小旅行家》→設置探究問題“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

【實施依據】啟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舊為新,有抽象的知識到具體的實際問題,再有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完成整個知識點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並使學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點和難點的延伸:血液循環的意義。(大約5分鐘)

學生歸納總結→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實現重點和難點的延伸。

(六)、課堂拓展延伸:冠脈循環,為心臟提供營養,發生障礙時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2分鐘)

(七)、課堂知識反饋(大約3分鐘)

1、下列血管中流靜脈血的是( B )

A 肺靜脈 B 上腔靜脈 C 主動脈 D 肺動脈

2、小明得了支氣管炎,醫生給他輸液,消炎藥從手部靜脈打入,怎樣到達支氣管的發炎部位?

答: 消炎藥--各級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參與肺循環-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支氣管發炎部位。

【設置依據】以習題反饋知識要點,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八)、 課 外 活動(大約2分鐘):

1、小組探究活動:血壓受什麼因素影響?

2、關愛家人活動:瞭解自己和家人的血型。(為下節課作準備)。

【設置依據】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性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多種途徑尤其是網絡資源來獲取新知識,並使課本知識得以充分的延伸。

【板 書 設 計】

標題:人體的血液循環

(一)、血液循環途徑:

1、體循環: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血液變化:動脈血變為靜脈血,血液顏色由鮮紅變為暗紅。

2、肺循環: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

血液變化:靜脈血變為動脈血,血液顏色由暗紅變為鮮紅。

(二)、 血液循環的意義:為全身各部分的細胞帶來氧氣和養料,帶走細胞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素養為出發點,通過循序漸進地引導,理論聯繫實際的講解讓學生髮現生活處處有科學、處處用科學,並運用探究式、啟發式、直觀式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為他們創設思維的空間,思想的時間,並適時穿插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有趣的課堂遊戲,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課堂知識,還極大地鍛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以實現共同進步。在此僅作拋磚引玉,還希望各位專家和老師多加指導,謝謝。

國中生物説課稿範文(二)

一、説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講述了酶和ATP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植物、動物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過程和特點,以及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等知識基礎。使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地基礎,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徵。所以説它是我們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2、本節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光合作用的發現,是建立在國中教材中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上,安排了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實驗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和場所等方面講述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中的幾個著名的實驗。

(2)葉綠體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過實驗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使學生自己動手,親自看到從上到下依次的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的出現。

(3)光合作用的過程及重要意義,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入手,説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從而引出根據是否需要光,將光合作用的過程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之後教材對這兩個階段分別從反應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兩個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的辨證結論。緊接着講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最後還補充了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小結】:所以説節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整個高中生物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 (B:理解)

(2)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A:知道)

(3)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過程及其有關問題; (C:掌握)

(4)光合作用的過程; (D:應用)

(5)光合作用的實質; (D:應用)

(6)光合作用的意義。 (D: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學習科學家們研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

(2)通過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的方法。

(3)初步掌握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滲透“線條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意義來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資源、環境等,從而引起學生對世界未來的關注;

(2)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的艱辛、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進而説明學習方法的重要;

(3)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滲透物質與能量,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辨證關係,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辨證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1、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2、光合作用的場所;

3、光合作用的過程;

4、光合作用的意義。

二、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的選擇

1、 堅持啟發式家學,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複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2、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課的實際出發,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二)學法的指導

1、指導學生如何從本節的學習中掌握設計實驗的方法,

2、指導學生在實驗中如何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分析問題、總結規律。

三、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課前準備

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前準備好在教學中用到的多媒體課件。

二、引入新課

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光合作用的知識體系,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從而引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一) 講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體課件)

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着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氧的過程。

(二)講授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根據概念,導出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引導學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並把它和國中學習過的光合作用的反應式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區別與聯繫。分析其中的原因,從而引入到光合作用的發現。

(三)講授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stley,1733-1804)在1771年所做的實驗,並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從而引入以下幾個著名的實驗。

1、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J,von Sachs,1832―1897)做的這個實驗:他把綠色葉片放在暗處幾個小時,目的是讓葉片中的營養物質被消耗掉,然後把這個葉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過一段時間後,用碘蒸氣處理葉片,發現遮光的那一半葉片沒有發生顏色變化,曝光的那一半葉片則呈現深藍色。這一實驗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並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

2、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lmann)用水綿進行了光合作用的實驗:他把載有水綿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境裏,然後再用極細的光束照射水綿,通過顯微鏡觀察發現,好氧細菌只集中在葉綠體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則集中在葉綠體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圍。他的實驗證明了:氧是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分析實驗現象出現的原因,並引導學生注意科學家設計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在實驗中的應該注意的地方;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問,並結合學生的回答利用多媒體向學生講解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 恩吉爾曼的實驗巧妙之處 A 用水綿作為實驗材料。水綿不僅具有細而長的帶狀葉綠體,而且葉綠體螺旋狀地分佈在細胞中,便於觀察和分析研究。 B 將臨時裝片放在黑暗並且沒有空氣的環境中,排除了環境中光線和氧的影響,從而確保實驗能夠正常進行。 C 選用極細的光束照射,並且用好氧細菌進行檢測,從而能夠準確地判斷出水綿細胞中釋放氧地部位。 D 進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對比實驗,從而明確實驗結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3、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n)和卡門(n)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用氧地同位素--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使它們分別成為H218O和C18O2,然後進行兩組光合作用實驗:第一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第二組向同種綠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在相同的條件下,他們對兩組光合作用實驗釋放的氧進行了分析。(利用多媒體課件分析這兩組實驗並從中得出結論,最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示蹤元素及同位素標記法。)

四、結束新課

簡單回顧一下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五、佈置作業

思考題: 這些科學家為什麼會成功?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方面?

國中生物説課稿範文(三)

各位專家領導,大家好!

今天我將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 .

一、指導思想

生物科學不僅是眾多事實和理論,也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因此本節課的指導思想是:走進新課程,運用探究性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病毒》是人教版幼師教材全一冊第二部分微生物中第三章。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前兩章細菌、真菌等有關微生物的知識,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及將來的幼教工作息息相關。因此,在教材中佔據重要的地位。

2、教學重點

(1) 病毒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的特點。

(2) 病毒與人類的關係。

3、教學難點

病毒的結構和繁殖。

三、學情分析

本 節的教學對象為學前二年級學生。通過第一部分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生物體的基本結構,植物的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等知識;已學會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 等研究生物學的方法。具備了獨立學習本節部分內容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她們對本節課涉及的有關病毒與人類關係,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病毒的形態 結構、生命活動的知識,難以理解。

四、教學目標設計

1、基礎知識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的形態結構特點。

(2) 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病毒的生命活動特點

(3) 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病毒對植物、動物和人體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 通過學習讓學生識記細菌病毒――噬菌體的有關知識。

2、能力訓練目標:

(1) 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進一步獲取課本以外的生物學信息的能力。

(2)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思想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五、教法設計

1、直觀教學法

通過動畫課件等直觀教學手段,創設生物微觀世界,激起學生的感性認識,獲得生動的表象,使學生能比較全面地掌握知識,比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

2、探究式教學

使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的科學探究能力。

六、學法指導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本節課採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在課前以組為單位,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查找有關資料,進一步通過小組討論、協商,得出研究報告。最後在課堂交流。

七、 教學程序設計

1、教師設疑: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地沉思,期待尋找原由。

2、教學內容分為四部分內容:病毒的發現;病毒的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病毒與人類的關係(有害);病毒與人類的關係(有利)。

(1)學生的主體活動為:學生代表闡述本組的研究報告;做好聽課紀錄,思考並提出相關問題,討論得出結論;展示本組設計的《健康週報》。

(2)教師的主導作用:引領教學主線,創設問題情景,聆聽學生講解,歸納教學內容。完成學生的測評。

八、媒體的選擇

本 節課的知識較為抽象,難以理解。因此我們採用網絡、課件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集文字、聲音、圖像於一體,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形象化、立體化、動態化;把 學生看不到、摸不着的病毒結構及生命活動的動態變化過程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使難點迎刃而解,重點得以突出,充分體現了計算機多 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

篇四: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1、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隸屬於課程標準確立的“人與生物圈”課程主線中最大的主題之一“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二級主題,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組成綠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編排上將其安排在兩者之前,既充分考慮了學生主體的認知規律,也科學考量了三者的辯證關係。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使學生對前一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羣適應不同的環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為後面光合作用以及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全章佔居舉足輕重的地位。

2、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植物的蒸騰現象,舉例説出氣孔的數目和分佈與蒸騰作用的關係。

(2)、嘗試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臨時裝片,觀察葉片的各部分結構。進一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標

(1)、通過製作臨時徒手切片和使用顯微鏡觀察臨時切片標本,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

(2)、通過對蒸騰作用知識的拓展遷移,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的意識。

(2)、培養敢於實踐、樂於探究的生物科學素養;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

3、説重點與難點

重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理解蒸騰作用的意義。

難點:練習製作徒手臨時切片,觀察葉片的結構。

4、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充滿好奇,樂於動手,對製作臨時裝片及顯微鏡操作有一定的瞭解。

5、説教學準備

教師:實驗用具、材料及醫用消毒棉,酒精和紗布,課件等。

學生:興趣小組準備關於觀察植物的蒸騰現象的實驗資料。

二、説教法:

1、直觀教學法: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實現知識的昇華和內化。

2、引導發現法:引導學生層層深入發現未知,並在“動腦、動手、動口”狀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

3、體驗互動法: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實現學生認知過程與情感體驗過程的有機結合。

三、説學法:

1、自主探究法:通過觀察蒸騰現象實驗以及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一

般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合作學習法:通過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分析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提高交流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四:説教學流程:

本節課,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優化教學秩序,我是這樣導入的:

1、創設情境,激疑導入

首先複習各種植物類羣所處的生活環境,明確各種植物類羣均需要水,那麼植物吸收水分用來做什麼呢?此時,多數學生會誤認為植物吸收水分用於自身組成。讓同學們帶着疑惑看典型例子——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一生所需的水分約200千克,其中作為植物組成成分的水分為1。827千克,維持植物生理過程的水分為0。25千克,兩者的水量加起來約為2。077千克,僅佔植物吸入體內水分總量的1%,那其餘的99%的水分到哪裏去了呢?

此時,學生形成了認知衝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趁此導入課題。(板書課題名稱)繼而進入第2個教學環節:

2、觀察思考,深化認知

(由於植物的蒸騰現象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提前一天要求興趣小組同學做好實驗,課堂上呈現實驗各裝置初始狀態圖片)

此時興趣小組展示圖片,闡述設計思路:選取三支粗細相近的枝條,甲去掉全部葉片,乙去掉部分葉片,丙不做處理。分別插入三支錐形瓶內,並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管外的部分,紮緊袋口。在三支錐形瓶內分別加入等量的水,液麪上加適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發並做上標記,置於陽光下一段時間。引導學生指出對照實驗,明確單一變量。

然後興趣小組呈現實驗裝置,通過觀察、對比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相關問題:

(1)、塑料袋的內壁有什麼物質生成?

(2)、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從哪裏來的?

(3)、塑料袋內壁上的水珠是以什麼狀態出來的?

(4)、比較各塑料袋內水珠的多少,這説明了什麼問題?

(5)、對該實驗你還可以怎樣設計?

篇五: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分四個方面

(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

本節內容是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的第二節,本章教材的引入是從細菌和真菌的分佈開始的,是在學生學習了植物和動物以及生態系統的組成之後進行的教學,為後面真菌的學習作了鋪墊,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內容

雖然學生對某些細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瞭解,但對細菌的繁殖、結構特點、營養方式的知識,缺乏認識,難以理解。因此,教學內容是按照從宏觀到微觀的順序呈現的,從學生最熟悉的環境啟發他們進入微觀的環境中去。教材在本節以科學探究的過程為脈絡安排內容,講述細菌的發現過程,引導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結構特徵,側重引導學生自己通過與動植物細胞進行比較,來歸納出細菌的主要特徵,讓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獲得基礎知識,發展相關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學習本節課是為後面討論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鋪墊的作用。

(三)再是課程標準:生物課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提高生物科學的核心素養,而生物科學的核心素養是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這是生物科學的最終目標,《細菌》是國中生物課程標準十大一級主題下的第八個一級主題生物多樣性的內容,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調查和資料的收集、處理、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領悟各類生物和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並積極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在二級主題《生物的多樣性》中,課程標準是這樣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細菌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四)最後是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以上內容,把課程目標轉化為課時目標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

(2)關注細菌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2、能力目標

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嘗試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

3、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細菌的發現過程和巴斯德實驗,認同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認同飯前便後洗手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難點:細菌的生殖及分佈廣泛的原因。

二、説學生

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植物、動物、細胞結構和生態系統方面的知識,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細菌的發現史、形態結構較為陌生。因此,展示一些常見的細菌圖片,製作多媒體動畫效果,讓他們對細菌有一個感性認識。為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直觀性原則,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以問題為導向,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挑戰,學生才能主動參與,使全體學生能保持較大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己描述現象,表達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説教法

本節課採用自主學習、直觀教學、比較、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等方法來實施這節課的教學;製作多媒體,插入相關圖片、動畫演示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

四、説學法:

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先讓學生自學課本,找出疑難問題,然後逐步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從而歸納知識要點,得出結論,突破重難點。

五、説教法過程及策略

(一)新課導入:

從生活實例出發,提問:在你吃飯前,媽媽總是先讓你洗手去,這是為什麼呢?你的課桌上、書上、鋼筆上有細菌嗎?通過簡單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細菌並不陌生,其實自己時時刻刻在與細菌打交道,進而提出問題“細菌是一類什麼樣的生物?”“你瞭解細菌嗎?”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新課教學

教師提出學習要求,在學生自學期間,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發現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大概瞭解學生自學情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1、細菌的發現:從學生閲讀教材內容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問:細菌從哪裏的啊?是誰先發現了它們?(列文虎克、巴斯德)巴斯德是怎樣從實驗中總結細菌是本來就存在的呢?(鵝頸瓶實驗),引起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對科學的發現有什麼新的認識?通過交流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

2、細菌的形態和結構:這部分是本節的重點。由於細菌個體微小,只有用高倍鏡或電鏡才能看到。所以,在這裏設計用多媒體展示電鏡下三種不同形態細菌的圖片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歸類總結,再根據細菌的不同形態具體舉出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例子,如大腸桿菌、肺炎球菌等。接下來提出三個問題,首先提出“細菌的結構有什麼特點?”,在上呈現細菌結構模式圖,讓學生一一指認對應的結構名稱,以加深學生對細菌結構的認識,培養他們的觀察、表達能力,讓學生建立直觀的認識,最終總結出細菌的結構特點。第二個問題是“細菌的結構與動、植物細胞有什麼不同點?”在這部分把三種細胞的結構圖放在一張幻燈片中讓學生們比較,並培養他們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比較討論也解決了第三個問題“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分析比較推理的能力,又突破了本節難點。

3、細菌的生殖:這裏除了呈現細菌分裂生殖的電鏡照片,還插入了細菌的生殖過程的視頻,並在這部分設計完成書中的技能訓練,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解決了本節的難點,讓他們知道細菌生殖速度之快,從而認同飯前便後洗手的必要性,使學生對細菌生殖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接着再介紹芽孢的形成,強調芽孢是休眠體,不是生殖細胞,然後討論:為什麼細菌的分佈十分廣泛?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總結:(1)進行分裂生殖速度快,數量多。(2)能形成休眠體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而且還能四處飄散,落在適宜的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3)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極易被各種媒介攜帶,之後再設計學以致用—走進生活這個環節,以問題為導向,設計三個問題,用細菌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也起到檢測目標、評價、教學一致性是否達成的作用。

(1)自然界中,為什麼不會有大量的動植物遺體堆積?

(2)為什麼食品放在冰冷的地方可以保存較長時間?

(3)外科醫生在手術前,都要對手術器械進行消毒,是以殺死細菌為標準進行消毒的嗎?

(三)課堂小結,達標檢測

學生積極參與歸納、總結,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接着進行練習鞏固,檢測基礎知識學習情況,最後讓學生聯繫現實生活,做到學以致用,體現生物學價值。

六、説板書設計

1、細菌的發現

荷蘭人—列文虎克—顯微鏡

法國人—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

2、細菌的形態結構

(1)形態:球狀桿狀螺旋狀

(2)結構

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集中區

特殊結構:莢膜(保護)、鞭毛(運動)

(3)營養方式:異養

3、細菌的生殖

方式:分裂生殖

芽孢:細菌的休眠體

篇六: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繼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完成以後,人體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必須及時排出體外,人體廢物的排出途徑有三條,本節所講的為其中之一,故本章內容與前三章聯繫非常密切,互為因果。通過本節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對新陳代謝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課標》中對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是:描述汗液形成和排出的途徑。本節內容包括“皮膚的結構”和“汗液的形成和排出”兩部分。

(二)教材處理

本節課中增加了一些圖片,視頻,動畫,準備了模型,從而使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具體,在問題設計中聯繫了現實生活中的實例,拓展延伸中還介紹了生活小常識,因此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三)教學目標

學生對於皮膚很熟悉,但真正準確認識的並不多。他們對抽象的理解還存在困難,而對於形象的理解相對要容易一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通過直觀的圖片、模型、視頻、動畫的演示,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知識的基礎上,可以糾正、加強他們的認識和理解。新課標指出:人體結構域生理的知識對學生理解人體結構和功能適應的'關係,理解人的各種生命活動,自覺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本着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結合本節課內容,根據學生實際和課標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別皮膚的各部分結構,推測皮膚的功能

2、瞭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對人體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圖片、模型、視頻瞭解皮膚的結構和功能

2、小組合作探究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樹立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衞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內容和具體目標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皮膚的結構與功能,難點是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由於皮膚在人體分佈的位置和結構特點,使它具有各種功能,汗液的行車和排出過程又是通過皮膚排出體外的,因此將皮膚的結構和功能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汗液的形成和排出是學生不能用肉眼觀察到的,是抽象的,微觀的,以至於學生難以想象和理解,故將其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法學法

教法:

1、直觀演示法

2、問題探究式教學法

3、觀察法

學法指導

小組自主預習、合作探究、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聲、像、圖、文相統一,真實、形象、生動的展示皮膚的結構及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知識,進而上升為理性知識。

2、皮膚的模型:直觀、形象、重複利用

四、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約2分鐘)

師生共同認定目標(約1分鐘)

合作探究,學習新知(約20分鐘)

歸納總結,形成體系(約2分鐘)

達標測評,拓展延伸(約15分鐘)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圖片,炎熱的夏天,小明喝了大量的水,但他的排尿量卻沒有明顯增加。這是怎麼回事呢?從而引起學生思考,分析,提出猜測和假設,帶着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二)師生共同認定學習目標

出示目標,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解汗液的形成,首先要了解一下我們皮膚的結構,指導學生對教材中皮膚結構的模式圖和相關文字介紹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學案上的相關題目。然後展示皮膚結構圖,讓學生辨認各部分結構,檢測學生自學效果,同時也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根據皮膚的結構圖,小組合作交流,討論下列六個問題,。充分討論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彙報交流,並嘗試着説明理由,要求學生回答時要有依據,表達思想時注意邏輯性,要條理清晰,運用生物學語言,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本環節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語言組織的能力展示皮膚的結構視頻,對皮膚的結構再認識,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

2、除了具有表皮和真皮兩部分之外,還具有一些附屬結構,如:皮脂腺,毛髮,指甲,汗腺。汗腺分泌汗液,汗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是怎樣的呢?

要求學生自主閲讀教材內容,小組討論下列問題: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通過各組學生的相互訂正和補充,學生就能初步構建關於汗液的形成和排出的知識框架。

通過動畫的形式展示汗液的形成和排出,讓學生體會其過程,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汗腺的結構是如何與功能相適應的。

本環節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結合事例,在分析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構建知識體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3、汗液分泌可以帶走一部分熱量,從而説明皮膚具有調節體温的作用,除此之外,皮膚還具有哪些功能呢,在瞭解皮膚結構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推測皮膚的功能,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提供生活中的實例,學生分析討論對其功能進行分類總結,然後播放皮膚的功能視頻,加強學生的認識,從而培養了學生依據實例進行推測的能力,同時也樹立器官的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4、既然皮膚對我們人體這麼重要,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保持皮膚的清潔衞生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則根據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進行點評和補充,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四)歸納總結,形成體系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通過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使形成條理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培養了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五)當堂測評,拓展延伸

重在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佈置作業:為什麼我們在夏天排出的汗液比冬天多呢?

(七)生活小常識:增加學生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

篇七: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學科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徵”作為第一節,説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只有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教學目標。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瞭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3.教學重點。

生物的共同特徵。

4.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5.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可以播放以下多媒體課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獵豹捕獲食物,

(3)鯨呼氣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4)人在體育比賽後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葉子落了,

(6)獅子追捕斑馬,

(7)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8)蘑菇的生長

(9)花的開放,

(10)種子的萌發,

(11)破殼而出的小雞。

通過播放這些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師生互動式教學,本課堂上創設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加強與學生的合作。因此本節課以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畫面——乘坐宇宙飛船從太空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由藍色、綠色和白色等編織而成的美麗的圖案:藍色是浩瀚的大海,綠色是廣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飄動在海洋和陸地上空的雲彩。教師講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於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們怎樣來區別它們呢?生物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要想認識生物,就必須進行觀察,所以,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看書,閲讀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鼓勵學生平時要多觀察周圍的大千世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分組討論

對於什麼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教師要播放有關生物和生物的五個特徵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走動,與個別小組成員互動式交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是新的學習方式之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是一種隱性的課程資源,是新課改所關注的。學生通過觀察和資料分析、分組討論來探究新知識,培養了科學探究的能力,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

當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意見一致,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下結論,意見不一致時,各小組之間要相互辯論。這時可以讓各小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説明生物的特徵,以此來闡明他們的觀點,如果意見還不一致,這時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實例來加以概括和總結。例如,講到生物能呼吸時,情況可能是這樣的:第一小組的學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時,感覺會憋悶,説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組的學生回答動物也能呼吸。在説明植物也能呼吸時,各小組意見可能有分歧:有的説植物能呼吸,有的説植物不能呼吸,他們非常熱烈地辯論起來。最後,教師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説明:居室中如果養花過多,晚上門窗關嚴,時間長了後,就會感到憋悶。最後達成共識:生物能呼吸。講到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時,學生的辯論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徵,也是通過此方法一個一個總結出來的。在辯論時,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加活動,對於上述參加辯論問題的學生,無論對或錯,都要給予掌聲或語言鼓勵,因為激勵性評價和麪向全體學生都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關於生物和生物的特徵,這一內容要給予學生25分時間來觀察、資料分析、小組討論、同學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最後讓學生完整地總結出什麼是生物,生物的特徵,學生邊總結,教師邊板書這一內容。

(四)知識拓展,昇華與遷移

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有哪些特徵呢?各小組又開始討論並踴躍發言,如生物還能運動,生物還有一定壽命,生物還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教師最後總結: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徵,現在專家們的意見也沒有取得一致,所以沒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徵之中,希望有興趣的同學長大以後能

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教師再提問:想一想你(人)是否具備生物的這些特徵呢,請幾個學生上前來表演人具備的特徵。

(五)感悟與收穫

學完這節課有什麼感悟與收穫呢?學生答: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教師可引導説出: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愛護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六)鞏固與練習

1.播放多媒體:指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播放多媒體:指出資料中反映的是生物的哪些特徵。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課我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篇八: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是人教版國中生物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一章第六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動物的結構與功能是相適應的。本節將繼續探究鳥是如何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主要是通過對鳥的形態結構、生理、行為等的觀察與探究,概括出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通過了解鳥與人類的關係,增進學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情感。

二、説學情

鳥類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容易看到。學生對鳥的相關經驗比較豐富,但歸納總結還不夠。八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但能力尚且不足,不能獨立完成,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對於本節的兩個活動,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觀察、探究來。

三、説教學目標

1、概述鳥的主要特徵。

2、通過“觀察與思考”活動,確立鳥的身體結構與功能相統一、鳥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3、關注鳥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愛鳥護鳥的情感。

四、説教學重難點

課標要求能夠概述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在《鳥》的這一節中,此處就是在完成此要求。同樣也是學生應該掌握的重要概念。通過掌握鳥的特徵,可以為生物進行正確分類。所以設置為教學重點,瞭解鳥的多樣性本身不是難點,難點在於學生要從“觀察與思考”活動中得出鳥的身體構造是與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建立認識的過程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此處為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者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因此,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啟發式”的教學,並運用多種媒體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同時我還採取活動探究法、討論法,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六、説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創設情境導入:通過“想一想,議一議”引入,思考與討論為什麼鳥兒可以自由飛翔?為什麼人類安裝人工翅膀還不能飛翔?除了翅膀以外,鳥還有什麼特徵是適於飛行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

2、新課教學

接着是第二部分內容,對於鳥的外部形態,我將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家鴿活體,並思考鳥的外部形態是什麼樣的,具有怎樣的作用?全身佈滿羽毛又有什麼樣的作用?翅膀是什麼形狀具有怎樣的作用。接着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鳥的外部形態特徵即呈流線型可以減小空氣阻力鳥的羽毛能夠保温,並且翅膀成扇形能夠扇動空氣。接下來我會追問鳥通過翅膀的扇動能夠在天空中飛行,所以與運動系統有關,那運動系統具有怎樣特徵呢?引入運動系統,對於第二部分運動系統,我會首先引導學生拿出課前分發的骨骼標本進行觀察從而總結得出骨骼中空能夠減輕體重,接下來我會在多媒體當中播放圖片以及引導學生們查閲相關資料總結得出鳥的胸肌發達並且具有龍骨突能夠擴大胸肌的着地面積。而對於鳥的呼吸系統我將首先利用圖片幫助學生認識氣囊,之後我會繼續提問氣囊是如何輔助肺進行呼吸接着多媒體當中呈現鳥吸氣和呼氣的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鳥呼吸的特點及雙重呼吸。而對於鳥的消化、視覺等知識我將同樣採用多媒體輔助學生自主討論的形式展開,在這裏不多加贅述。基於此,還需讓學生掌握恆温動物和變温動物這兩個重要概念。鳥是學習的第一個種恆温動物,所以需要老師的歸納總結體温的恆定對生物活動影響,以及從進化的角度分析其重要意義。最後一部分是鳥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其他動物與人類的關係,所以學生可以自行根據教師提供的圖片或視頻資料進行討論分析:鳥與人類有什麼關係?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後,教師進行歸納總結,認識鳥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員,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夥伴,養成愛鳥護鳥的習慣。

3、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收穫。

4、佈置作業

課後作業是收集當地養雞場的相關資料,進行社會調查。本階段可以在梳理本節內容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鞏固本課所學。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和社區資源,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七、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我板書利用了概念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鳥的有關內容,同時有助於學生清晰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板書如下:略

篇九:國中生物説課稿

一、説教材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是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多種多樣,不同的生殖方式既體現了生物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又展現了不同生物類羣在連續性方面所表現的發展和進化。本節講述的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也是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一類動物,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並重點突出了與人類的關係,進一步體現了教材中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思路。

二、説學情

從知識角度分析,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之前生物學的學習,已經掌握了比較豐富的生物知識,他們對宏觀生物學更感興趣。本節課主要以生活中常見的蝶、蛾、蝗蟲為例介紹了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學生對此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不繫統、不準確。從經驗認知角度分析,本年齡段的學生生活經驗比較豐富,接觸過不同種類的昆蟲,對此也很好奇,這就為本課內容的講授創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三、説教學目標

1、舉例説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舉例説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關注昆蟲在自然界及人類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觀察活動,培養比較、分析的能力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3、認識動物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樹立愛護動物、保護生物的意識;通過家蠶、蝴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滲透德育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對知識目標的要求,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本章的教學重點是描述家蠶、蝗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但是對於學生來説,昆蟲變態發育分為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對其特點要分類準確地描述,比較困難。所以昆蟲變態發育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我將採用觀察法、分析法、討論法、引導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授課。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去主動探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設疑導入,激發學習興趣。通過提問學生“春天花叢中飛舞的蝴蝶是從什麼變化而來的”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已經知道美麗的蝴蝶是由毛毛蟲發育來的。教師接着提出問題:醜陋的毛毛蟲是怎麼變成美麗的蝴蝶的?此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和興趣。

2、新課展開

首先詢問學生有沒有養過家蠶,並在多媒體上展示養蠶繅絲以及絲綢之路的圖片,請學生思考小小的家蠶和我們國家有哪些密切的聯繫。學生在觀察圖片和很容易得出家蠶可以吐絲,我們的祖先利用家蠶吐的絲紡織出美麗的絲綢,並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亞、歐洲各國,不僅促進了貿易的發展,而且傳播了中國優秀的文化。

接下來繼續在大屏幕上展示家蠶生殖發育各階段的形態圖,並向學生提問:家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這麼重要,那麼家蠶的生殖方式是什麼?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邊觀察邊討論。學生可以從雌雄蠶蛾交尾的圖片得出家蠶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隨後小組內對家蠶各時期發育的圖片進行排序,嘗試總結家蠶的一生要經歷的時期。我會請幾位不同的學生回答,之後給出明確的答案:家蠶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描述一下家蠶不同時期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特點。最後請學生閲讀課本上變態發育和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明確哪些昆蟲和家蠶一樣屬於完全變態。

下面我會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所有昆蟲的生殖、發育方式都和家蠶一樣?並在多媒體上展示蝗蟲生殖和發育各階段的圖片。要求學生根據剛才學習家蠶生殖、發育的方法,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弄明白下面幾個問題:蝗蟲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生殖?蝗蟲的發育過程有什麼特點?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還有哪些?學生結合多媒體上的,可以從課本上很容易地得出答案。

為了能夠更清晰地比較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我在多媒體上回播放一張家蠶和蝗蟲生殖、發育的對比表格,並請學生根據自己剛才所學內容填寫。

在上述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體,展示了家蠶、蝗蟲生殖、發育的圖片,學生在直觀、活躍的課堂當中學習知識、提升興趣。最後的表格比較,學生回憶課堂內容,分條填寫,知識要點清晰突出,便於掌握。

3、小結作業

下課之前請不同學生回顧總結本課所學內容,我在必要的時候做出糾正並給予補充。並告訴學生努力的重要性:即使你是毛毛蟲,只要努力,終有一天會破繭成蝶,走向成功。下課之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飼養家蠶,詳細記錄各個時期的特點。

七、板書設計

為了體現教材的知識點,我採用了提綱式的板書,直觀系統地展示了昆蟲生殖發育的不同方式,便於學生理解掌握。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篇十:國中生物説課稿

教學目標

1.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徵;

2.通過將細菌的細胞結構和動植物細胞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鍛鍊收集信息、分析推測的科學能力;

3.瞭解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實驗的歷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實驗的操作步驟,啟發學生思考,鍛鍊分析能力,認識到科學發展離不開實驗技術的進步,更要依靠科學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

4.描述細菌的繁殖方式,認識到細菌繁殖速度很快,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30

1.重點:細菌的主要特徵、細菌的繁殖方式。

2.難點:細菌的主要特徵,巴斯德實驗的歷史性突破。

課前準備

1.有關細菌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2.學生準備有關微生物學史的材料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細菌的發現

講故事,瞭解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對微生物學的貢獻,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的作風以及技術進步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提供資料,幫助學生分析巴斯德實驗的歷史突破,

細菌到底長什麼樣?

觀察細菌的放大圖片,認識細菌的大小形態

提供資料,引導學生產生興趣

細菌的細胞結構特徵和營養方式

比較細菌細胞和動植物細胞結構上的區別,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

提供圖片資料,組織學生比較、分析、討論

細菌的繁殖方式

看錄像,瞭解細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提供錄像資料,引發學生興趣

芽孢

看錄像,理解芽孢對細菌的意義,瞭解生活中消毒和滅菌的區別

提供錄像資料,給以適當的講解

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細菌發現和研究的三個故事

學生:第一個看到細菌的人不是什麼科學家,而是荷蘭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的管理員,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從小就迷上了自己製作放大鏡,他磨製的鏡片可以將物體放大200到400倍。用這些鏡片,列文虎克觀察了很多東西,他將觀察到的景象繪製成圖畫寄給英國皇家學會。從這些圖畫中人們第一次認識了各種形態的細菌,英國皇家學會還選舉他做會員,相當於我們的科學院院士。

學生:很長時間人們一直不知道細菌是從那裏來的。人們觀察到腐爛的牛肉湯裏有很多細菌,就認為細菌是從肉湯裏自然而然產生的。意大利的斯巴蘭扎尼做了一個實驗,他準備了幾個玻璃燒瓶,把它們刷洗乾淨,灌進肉湯。把瓶頸放在火上燒,玻璃融化在一起,將瓶口死死封住。這樣一來,不管多麼小的細菌也休想鑽進玻璃瓶了。瓶口封好後在沸水裏煮了一個多小時,殺死了肉湯中的全部細菌。幾天之後,肉湯沒有變質,證明了細菌是從空氣中進入肉湯裏的。可是有的生物學家質疑説: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藉助空氣中某些化學物質完成,斯巴蘭扎尼隔絕了空氣,就破壞了生物“自然發生”的條件,因此沒有微生物生出來。這樣的疑問聽上去也是有道理的。(學生紛紛點頭同意)

學生:1860年,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終於設計出了一個新的實驗,一個非常着名的實驗。他把肉湯灌進兩個燒瓶裏,第一個燒瓶就是普通的燒瓶,瓶口豎直向上;而將第二個燒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頸,不是將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長,彎曲成鵝頸一樣的曲頸瓶。然後把肉湯煮沸、冷卻。兩個燒瓶都敞開着,外界的空氣可以暢通無阻地與肉湯表面接觸。過了三天,第一個燒瓶裏就出現了微生物,第二個燒瓶裏卻沒有。直至四年後,第二個曲頸瓶裏的肉湯仍然清澈透明,沒有變質。

巴斯德解

釋説,因為第一個燒瓶是頂端開口,懸浮於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可以落人瓶頸直達液體,微生物在肉湯裏得到充足的營養而生長髮育,於是引起了肉湯的變質。第二個燒瓶雖然也與空氣相通,但瓶頸拉長彎曲,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僅僅落在彎曲的瓶頸上,而不會落人肉湯中生長繁殖引起_變質。巴斯德以令人信服的實驗贏得了_的一致支持,後來,他在研究微生物方面獲得了很多成就,被尊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主要教學過程:

31

教師:巴斯德用顯微鏡觀察到了肉湯裏的細菌。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菌的裝片,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樣的情景(由於課程時間限制,沒有安排學生進行顯微鏡的實際操作,可展示圖片或顯微投影實物)同學們看得清楚嗎?

學生:看見一點一點的。

教師:細菌的個子實在太小了,我們需要更先進的顯微鏡,放大更大的倍數才能觀察到。這是電子顯微鏡下,一根針頭和針頭上沾的細菌。你能描述一下這種細菌的的形態嗎?

學生:像火腿腸、兩頭圓中間直、像麪包……

教師:這種形態的細菌叫桿菌。還有別的樣子的細菌嗎?(出示其他圖片)

學生:有的像圓球、有的像彈簧

教師:請大家根據細菌的形態將他們分成三種:桿菌、球菌和螺旋菌。

學生:根據圖片分類。

教師: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的細菌一對對地靠在一起(雙球菌)有的細菌聚成一團(葡萄球菌等)或連成一大串(鏈球菌等)但是每個細菌仍然是獨立生活的。沒一個細菌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單位。那麼細菌的生命結構是什麼樣呢?(出示圖片)

學生:觀察圖片,和書中的示意圖比較。

教師:(出示動、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你感覺細菌細胞結構更像植物還是像動物?為什麼?

學生:我覺得更像植物,因為有細胞壁,看上去很堅硬的樣子。

學生:我覺得更像動物,因為有鞭毛,能運動。(教師適時説明並不是所有細菌都有鞭毛)

學生:我覺得更像動物,因為不是綠色的。

教師:總結:從營養方式上,大多數細菌和動物一樣必須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但它們和動物又不一樣的地方是:它們會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所以它們在生態系統中屬於分解者。

教師:細菌的結構中有沒有和動物、植物細胞都不一樣的地方?

學生:沒有細胞核(還會答有莢膜、鞭毛等,教師應適時解釋)。

教師: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但DNA會聚集到細胞中一個特定的區域,我們把這個區域叫核區。

教師:細菌也是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錄像)

學生:觀看錄像,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計算一下:你手上現在有1個細菌,每二十分鐘繁殖一代。四個小時後,你手上細菌的數目有多少?

學生:計算;212=4096個!

教師:如果繼續計算下去:48小時後呢?

學生:搶着按計算器:2.23007451×1043個!

教師:我雖然不能告訴你一個細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證:2.23007451×1043個的細菌的重量大約和4000個地球差不多,有就是説:理論上講,如果你手上有1個細菌,兩天後它能變成4000個地球那麼多。

學生:笑,不可能!

教師:為什麼不可能?

學生:我們會洗手。

教師:對。洗手的肥皂和洗滌劑都可以殺死細菌,甚至只是用流水沖洗也可以減少很多細菌。但是洗完手以後,手上的細菌是不是都殺死了呢?我們來看看細菌對付惡劣環境的方法(展示錄像)。

學生:觀看。

教師:同學們能不能根據看到的錄像內容回答幾個問題?1、芽孢和孢子一樣嗎?2、細菌能不能依靠芽孢繁殖?3、芽孢是細菌細胞裏的結構嗎?

32

學生:不一樣,孢子數目很多,是繁殖結構;一個細菌只產生一個芽孢,數目沒有增長,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時才出現,芽孢出現是,細胞就解體了,所以芽孢不是細菌的細胞結構。

教師:芽孢的抵抗惡劣環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們的想象。有一個真實的事情:

在人類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國宇航局向月球發射了一顆人造衞星,並且在月球表面進行了軟着陸,衞星上攜帶了一台電視攝像機,為科學家拍攝了很多影像。兩年半後,美國的阿波羅12號飛船到達了月球,宇航員把這台攝像機帶了回來。科學家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把攝像機的一小塊塑料隔離板放在營養液中,幾小時後用顯微鏡觀察,在培養液中發現了一串串鏈球菌。鏈球菌25分鐘繁殖一代,據此科學家們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個鏈球菌生活在這個攝像機上。在人類登上月球以前,這個鏈球菌竟然在月球那麼嚴酷的物理環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兩年半!我們不得不佩服細菌的生活能力呀!

教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細菌,細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請同學們回家思考一下,在我們家裏生活着哪些好細菌?哪些壞細菌?

教學反思

比較新課標和舊教學大綱,很多老師都注意到:有不少舊的教學內容都刪減了。因此很多人感到新教材內容太少,一節課的內容大概就只夠講20分鐘。對此,我的感受是:《課程標準》和依據這個標準所編制的教材只是國家為適齡學生提供的基礎標準,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標準。作為教育比較發達的城市和學校,從為學生髮展的原則出發,完全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大膽補充。

但是補充哪些新內容呢?有些老師就將刪減的內容又補充上去,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這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我的看法是:

一、不能盲目提高難度和深度。對於繁、難、脱離生活的內容,堅決不補充。不要為“學科系統性”而加大學生負擔。

二、對於能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內容的材料,應該補充。這些資料應該具有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學性並重的特點。例如:“細菌繁殖得比地球重”“月球上的細菌”這樣的資料,能給學生很清晰的感受。

三、對於能幫助學生建立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思想和科學思維方式的內容,大膽補充。例如巴斯德實驗,很多老師認為這些是“軟性”內容,沒有考核的任務,就輕描淡寫甚至輕易放棄,這是非常遺憾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和科學發現的故事,不僅可以讓學生為科學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而感動,還可以啟發學生思考,鍛鍊思維能力,獲得很多課本上不能提供的科學工作方法。因此,對這些內容不僅應該擴展和補充,還應該精心準備,繪聲繪色,發揮教學資源的效果。

篇十一:國中生物説課稿

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植物的無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節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植物的營養繁殖與植物的組織培養。本節課所講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營養繁殖”,主要講解的內容有:讓學生理解營養繁殖(嫁接、扦插、壓條),該部分,最主要地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親自實驗操作學習嫁接技術。除此之外,讓學生了解組織培養,即無性生殖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二、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瞭解,為學習本節內容奠定了知識基礎。生活中,學生雖聽説過“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見過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數學生對此沒有實踐經歷。所以本節課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嘗試實驗操作,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又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

組織培養對於學生來説比較陌生,但現在許多高校都有組織培養實驗室,網絡上也有實驗視頻。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形象地感知組織培養技術,同時亦可開展生物興趣小組,讓學生參觀組織培養實驗室。從而讓學生在學會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區別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壓條實驗技術。

3、認識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

【保底教學目標】其中1、2為保底教學目標,因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考試所佔比重較高,因此將其確定為保底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嫁接、扦插與壓條技術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標】此處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營養繁殖,同時亦能培養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生物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區別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壓條實驗技術。

3、認識植物的組織培養技術。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親自實驗操作嫁接、扦插與壓條技術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準備

(1)準備薔薇枝條、刀片、嫁接薄膜。

(2)準備天竺葵。

(3)提前錄製芽接與枝接的實驗視頻。

六、教學過程

[導入]:

1、複習式導入法:【保底教學】因此處內容已講過,因此提問時,着重提問班裏的後進生,擬採用兩大組PK形式進行提問。

(1)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按照功能分為兩大類:

根、莖、葉是營養器官;

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

(2)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它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因此用種子繁殖屬於有性生殖。

【保底教學】:“卵”易錯字,找後進生到講台上書寫。

2、談話式導入法

[師]同學們,我想大家都聽過“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那同學們想想這就話所描述的柳樹是由種子生長髮育而來的呢,還是由柳樹枝條發育而來的呢?

[生]柳樹枝條發育而來的。

[師]沒錯,植物的生長髮育不是必須依靠種子生長髮育這種有性生殖方式才可以,無性生殖同樣能長成岑天大樹。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植物的無性生殖”。

[新授]:

(一)植物的營養繁殖

<一>營養繁殖

[師]學生自學課本P39“植物的營養繁殖”內容,約1min。

利用多媒體形象展示甘薯、馬鈴薯、草莓、落地生根的繁殖。

同學們,這些植物是如何進行繁殖的呢?

[生]甘薯根;馬鈴薯、草莓莖;

落地生根葉。

[師]很好,那麼根、莖、葉又是植物的什麼器官呢?

[生]營養器官。

[師]沒錯,像這種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注】落實學生筆記。

<二>嫁接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P40-41頁中的“嫁接”,約2min。

1、讀圖識嫁接

利用多媒體,展示“嫁接”圖片,讓學生形象感知嫁接的概念,並且理解為什麼要嫁接。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圖片有什麼特點?

[生]整棵樹由兩部分構成。

[師]同學們觀察很細緻,這就是“嫁接”的結果。

接上去的枝條或芽叫做接穗。

承接接穗的植物體叫做砧木。

(詳細介紹課本P41頁所展示的圖片中,接穗與砧木的特點。)

接穗(柿樹):產量高、營養價值豐富,但耐寒、耐寒性不強。

砧木(君遷子):耐寒、耐寒,但果實小、產量低。

[師]同學們,大家思考一下:為什麼要嫁接呢?

[生]獲得更好的遺傳性狀,生長速度快。

2、學生分組實驗:【能力教學】

【注】強調實驗安全,小心用刀。

學生四人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薔薇的嫁接。

目的要求:嘗試進行薔薇的嫁接。

材料器具:薔薇枝條,刀片,嫁接薄膜和枝剪。

實驗過程:①學生觀看老師提前錄製的相關實驗視頻。

②學生實驗,四人一小組,左右兩大組進行PK。

【注】: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獎勵班級儲值金卡。

3、教師提問:

①嫁接成活的關鍵是?

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保底教學】落實學生筆記。

②新生出的枝條開花結果後是水蜜桃還是毛桃呢?

<三>扦插

1、教師演示:

教師演示扦插天竺葵的實驗。

2、教師提問:

①扦插在剪取莖段時,為什麼上端的切口是水平的?而下端的切口是斜向的?

水平:減少傷口水分過多蒸發。

斜向: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

②扦插的概念。

【保底教學】落實學生筆記。

<四>壓條

1、教師講解

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形象地感知壓條的概念與過程。

2、教師提問

[師]為什麼要剝去半圈樹皮?

[生]在剝去樹皮的部位積蓄有機養料,促進生根。

<五>及時鞏固:

1、以圖區分嫁接、扦插與壓條。

2、營養繁殖與種子繁殖(有性繁殖)有什麼本質區別?

營養繁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能力教學】此處為重點內容,注意啟發學生,並落實學生筆記。

3、營養繁殖的優勢?

①保持了母體的遺傳性狀;

②比種子繁殖快。

<六>練一練

1、營養生殖與有性生殖的本質區別(D)

A、能否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

B、能否進行細胞_

C、能否形成生殖細胞

D、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

2、一枝原來開紅花的碧桃樹嫁接到開白花的碧桃樹上,新嫁接的

枝條開花的顏色是(A)

A紅色B白色

C粉紅色D紅色和白色

3、繁殖優良品種的果樹、花卉時,為了保持這些品種的優良性狀,

在下列繁殖方式中,不要採用(A)

A種子繁殖;B扦插繁殖;

C壓條繁殖;D嫁接繁殖。

(二)植物的組織培養

知識延伸——利用實驗視頻進行講解。

七、隨堂檢測

(一)、基礎達標

1、把馬鈴薯切成小塊種在土壤裏,這種繁殖方式叫做()

A.壓條B.嫁接C.扦插D.營養繁殖

2、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現將水蜜桃(接穗)接到毛桃(砧木)上,成熟後接穗接出的果實味道是()

A.酸味的B.甜味的C.一半酸一半甜D.酸甜適中

3、下列各項不屬於營養繁殖的是()

A.利用根繁殖B.利用莖繁殖

C.利用葉繁殖D.用種子繁殖

4、營養繁殖在生產中的益處有()

①繁殖速度快②後代性狀一致③短期內可以獲得大量性狀一致的植株④引起品種的退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二)學考體驗

1、(2012福州)“無心插柳柳成蔭”所描述的植物繁殖方式是()

A.扦插B.嫁接C.克隆D.播種

2、(2012濟南)下列哪一種繁殖方式不能保持果樹原有的優良性狀?

A扦插B嫁接C壓條D用種子繁殖

3、(2013東營)素有“水果”稱謂的草莓果肉多汁、酸甜可口。草莓生長良好時,會生出一種藤蔓,在藤蔓的端頭又會生出新的小植株。草莓的這種繁殖方式是()

A種子繁殖B有性生殖C植物嫁接D營養繁殖

八、板書設計

第七節植物的無性生殖

材料:根、莖、葉

營養繁殖

方法:扦插、嫁接、壓條

植物的無性生殖

組織培養

國中生物説課稿範文二:《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在實驗前介紹了消化系統的組成,學生對消化系統已經有了感性認識,緊接着設計一個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親歷探究實驗的過程中,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來探究“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結構到功能、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

本實驗是一個典型的探究案例,它隱含着生物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二、學情分析

有利的一面:

學生通過生活體驗對牙齒與舌的功能有一些感性認識,知道唾液腺分泌唾液。

通過以前的學習,部分學生已領悟了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生命的奧祕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不利的一面:

1、實驗操作技能欠缺。

2、探究能力欠缺,體現在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還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學性消化的含義。

(2)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並得出合理的結論。

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針對實際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和驗證,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決策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2)通過學生如實記錄、分析實驗結論,培養他們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引導整個探究過程,並抓住時機訓練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觀念。

四、教法學法

教法

1、通過學生咀嚼饅頭的情境引入,從而提出探究問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作出假設。

2、從分別設計牙、舌以及唾液對饅頭的消化的單一變量對照到合併探究多個變量的對照。

3、採用自我反思,交互式評價方式分析實驗失敗原因,使學生深刻領悟探究方法的內涵。

學法

1、學生根據體驗饅頭味道的變化,自主提問,作出假設。自主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現象觀察得出相應結論。

2、自我反思,交互式評價方式分析實驗失敗原因,深刻領悟探究方法的內涵。

從而使啟發誘導式的教法與探究式的學法和諧共振。

五、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鑑於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能力弱。挑選部分學生實驗前簡短培訓,瞭解實驗原理,操作要領。在實驗中讓這部分學生去帶動其餘學生,讓實驗落到實處。

情境引入

品嚐饅頭,要求進行較長時間咀嚼,感受饅頭味道的變化,從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探究實驗

⑴提出問題:

饅頭是怎樣變甜的呢?

⑵作出假設:

饅頭在口腔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唾液的作用有關。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在感性經驗基礎上引導分析在口腔中使饅頭變甜的相關因素,然後做出合理的假設,不僅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活躍氣氛,更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科學做出假設的方法---即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中做出合理假設。

⑶制定計劃:

a、提示:

①設計一組實驗,有的只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

每個組選擇一個因素進行探究。

設計意圖:把難點進行分解。本探究涉及到兩個探究因素,讓學生同時對兩個探究因素設計對照試驗,有一定難度,讓每個組選擇一個因素探究,降低了難度,學生跳一跳是能摘到桃子的。

②澱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澱粉是沒有甜味的,澱粉分解後形成的麥芽糖是有甜味的。

③澱粉遇碘變藍,但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④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b、思考:

①怎樣模擬舌的攪拌、牙的咀嚼,唾液的參與以及口腔的温度?

②你選擇的是什麼因素對澱粉的消化?實驗的變量是什麼?怎樣確保只有變量不同,其它條件都相同?

③怎樣檢驗澱粉是否被消化?(學生説出方法後,教師建議:滴加4滴稀碘液後置於温水中水浴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情況。)

設計意圖:這3個思考題是突破難點的關鍵,弄清了問題①③,不需要教師做任何強調,學生就能明白該實驗有的組要把饅頭切碎,要攪拌,以及整個實驗要保持在37℃下進行,滴加碘液等具體操作的原因;問題②是引導學生控制變量,順利設計對照實驗的核心問題,學生只要清楚了這個問題,設計出合理的方案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c、分組討論設計(要求圖示説明,圖示板演)

一大組:牙齒和舌頭作用實驗方案;

另一大組:唾液的作用實驗方案;

d、學生彙報,教師引導整合

為了讓學生突破難點順利掌握從探究一個因素上升到同時探究兩個因素的方法,我採用先易後難,先分解後整合的策略。具體過程為:教師根據學生板演圖,把兩組對照實驗中相同實驗組合為一體,適時點撥: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把兩個因素放到一起同時進行探究,只要先把實驗組設計出來,各對照組只要變量與其不同,其它條件相同即可。由於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e、完善實驗設計

⑷實施計劃

⑸得出結論

⑹表達交流

小組彙報實驗完成情況,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交互式評價。為進一步探究温度對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影響做下鋪墊。

進一步探究:

為什麼強調在37℃條件下進行實驗?你能設計實驗來説明温度對澱粉消化的影響嗎?

興趣小組展示課前做好的處於60℃條件下的實驗現象,從而使學生知道温度對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存在影響。

課堂小結

1.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單一變量原則

3.唾液對澱粉有消化作用;舌攪拌與牙齒咀嚼對澱粉的消化有促進作用。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響。

課後反思

1、未雨綢繆,有的放矢。實驗的準備工作很重要,教師實際操作對實驗能達到的效果瞭然於心。

2、鑑於澱粉的分解過程無法直觀感受。將原實驗設計中後滴加稀碘液改成先滴,通過顏色由藍變淺藍、再變成黃色來感受澱粉分解的過程。

3、由考慮單一變量提升到同時考慮多個變量的探究。

4、增加温度對唾液澱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拓展學生的思維。

但是,由於學生知識儲備的原因,在實驗操作上有些方面不規範。

篇十二:國中生物的説課稿

一、依據課標説理念

新課標認為:綜合性學習應體現為生物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綜合發展,語言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主動參與精神,特別要注重探索和參與過程,並且要提倡跨學科領域的學習。

根據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理念:主動參與、積極探究、感悟理解,互相合作、共同發展。

二、説教材

本節課是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后面的一個專題。實踐性、綜合性很強,通過探究與學習,要使學生認識到鳥的美以及它與人類的關係,並且要學會保護鳥,全面地培養了學生的生物素養。

三、説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對鳥的種類、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存狀態能有一些瞭解。

2、識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學會欣賞關於鳥的歌曲。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美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完成本次活動。

2、學會欣賞鳥的形態美動態美、靜態美、神態美、並能用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從而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3、學會收集資料、加工材料、整理材料,並在加工整理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成愛鳥的美德,並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2、為自己的生活環境能處處花香鳥語獻計出力。

重難點:

①識記一些關與鳥的詩詞名句。

②使學生認識到鳥是人類的朋友,是國家的巨大的自然財富,也是人類生存必備的資源,應該積極地保護和合理的利用鳥資源,養成愛鳥的美德。

四、説教法:

1、情景描繪法:

本節課一開時我就展示了一些圖片,讓學生從視角上認識到鳥的美。然後接美讓學生感知美、欣賞美、最終達到品味美、探討美的目的,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而使學生學會表達美並且創造美。

2、自由研討法:

由於生物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體,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結合創新教育理論,我在課堂上提倡學生自由研討,允許下位置交流意見。根據“大生物觀”的要求,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本專題的感悟與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合作交流法:

課堂應該尊重個性,鼓勵創造。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努力搭建一個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平台,使學生在和諧的關係中、輕鬆的學習中個性得到發展。並且,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取長補短,學會如何與人交流,與其他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4、媒體輔助、添色課堂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見過的鳥類並不是很多,那知,怎麼體會到這些鳥的美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學生對此形成直觀的感受。

五、説學法:

本節課的特點從內容上講,專題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專題教學是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實踐。它把看、聽、説、讀、寫打通,學科間打通,課內外打通,實現綜合教學。本專題意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學習探究,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培養其情感,學會學習。

從學習方式上講,本專題課,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儘量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引導他們在發現中學習,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同時體驗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節課最主要的學習方法。

六、説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

導語設計:我是一隻小小鳥,曾經在枝頭快活的歌唱,曾經在高空自由的翱翔,曾經在風雨中迅猛地疾飛。我有漂亮的羽毛,動聽的歌喉,優美的動作,不知有多少文人騷客曾以我為題材吟詩作賦。今天,我又走進了課堂,和同學生一起開一個鳥文化博覽會。

2、觀鳥獲得美感

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鳥的美麗之處,並且激發學生詠鳥的興趣。

3、小組合作探究:

在這個過程中,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為了給每個學生創造一個發展的空間,我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

①朗誦關於鳥的詩歌。

②唱關於鳥的歌曲。

③自己動手畫鳥。

④講鳥的故事。

⑤收集關於鳥的成語。

⑥為自己喜愛的鳥寫讚歌。

本課在設計中,注重過程與方法,不是簡單追求結論。根據本專題學科互通、課內外互通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初讀本單元課文的基礎上,課外廣泛收集鳥的資料和信息,以供課上補充、加工和整理。

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播放輕音樂創設情境並巡迴參與,以達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目的。

4、鳥文化探討

看視頻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鳥的動作。

探討的鳥作用。

探討人與鳥的關係。

這五個方面環環相扣,緊密結合,既體現了合作交流這一學習方法同時又有學生的自主參與,特別是最後通過探討人與鳥的關係引出了保護鳥這一話題,進而讓學生髮表意見,為愛鳥護鳥獻計獻策。

七、課作業佈置

1、愛護小鳥:做到不掏鳥窩,不捉鳥玩,不故意打傷小鳥,並且對傷害小鳥的行為進行勸阻。

2、把你與鳥之間的故事寫出來,讓大家評評。

篇十三:國中生物的説課稿

一、説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包括:植物系統進化樹,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形態、結構特徵、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係。通過“植物系統進化樹”,“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引導學生初識不同的植物類羣。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初步認識植物系統進化樹,瞭解不同植物類型之間的親緣關係,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以及對植物類羣的各種學習活動,認識不同的植物類羣的形態、結構特徵、生活方式,與人類的關係,並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羣的比較,進一步理解植物進化樹。

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提高觀察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羣的學習,增強分析問題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實驗觀察、比較、討論和講述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強化生物進化的觀點,增強生物科學價值觀,培養學生關注和保護生物圈中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情感。

三、説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校地處偏遠農村,該校生都是來自大山的孩子,對常見的植物即陌生又熟悉,説熟悉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常見的植物有密切接觸,有深刻的感性認識;説陌生是因為他們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學習興趣高,通過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幫助他們認識植物系統進化樹和掌握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徵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八年級學生已開始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的生物學經驗基礎。

四、説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為2課時,此節為第一課時,本節課應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創造充分機會讓學生擁有成功的喜悦,在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有所獲,從內心深處產生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慾望。對此我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提前一週通知學生利用週末採集樣本,同時,還利用學生中午休息時間,帶領大隊長一個班12人上後山採集樣本,回到學校後,由大隊長隨意分配樣本到各位小組中。這樣,學生課前對學習的內容就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

課中:

一、通過以上創設的情景,引入新課。

二、通過“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的活動,以及對植物類羣的各種學習活動,認識不同的植物類羣的形態、結構特徵、生活方式,與人類的關係,進一步理解植物進化樹。

三、通過對不同植物類羣的比較,認識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徵及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五、説教學準備:

1、準備植物系統進化樹圖片,學生採集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的實物、標本、掛圖。

2、實物材料及用具:學生採集新鮮的水綿,葫蘆蘚、牆蘚、鐵錢蕨、海金沙、石斛,芒萁、帶球果的杉枝、帶花及果實的白菜植株等大量植物實物、放大鏡、鑷子。

六、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通過學生採集活動和生活中對植物的感性認識,結合農村孩子的生活實際,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好奇,直揭新課,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進一步學習的慾望。

(二)、植物系統進化樹和活動:觀察比較不同的植物

運用課本植物系統進化樹的認識,幫助學生對植物的分類有了初步的瞭解,接着進行觀察比較不同植物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化生物進化的觀點,增強生物科學價值觀,培養學生關注和保護生物圈中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情感。

(三)、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採用提問式、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逐一分析藻類植物的。

1、結構:藻類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有單細胞的,有多細胞的;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洋中的,還有少數種類生活在陸地上的。

2、特徵:大多數生活在水中,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3、分類:據藻類植物呈現的顏色的不同可以將藻類植物分為綠藻、褐藻和紅藻等。

4、對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係: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氣。與人類的關係是有些可食用,可藥用,如海帶、紫菜等可食用,褐藻膠、瓊脂、碘酒在醫藥上有廣泛的用途。

利用對比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結構、特徵、分類。培養學生學習方法的能力幫助學生分析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的特徵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與人類的關係。

(四)、本課總結

及時反饋與總結,有利於學生學習知識的掌握。

(五)、作業設計

七、説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內容的教學效果可以從課堂回答、反饋練習、鞏固練習和課後作業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課堂回答通過不斷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課中練習鞏固反饋是一般的知識性練習題,目的是檢驗學生當堂課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理論聯繫實際,注重知識的深化和應用。

八、説總結與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是直接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着眼於知識獲取的過程、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自己觀察、思考、分析和總結,親身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從中學到知識和方法,發展多種能力。教師要多聯繫生產實際,讓學生邊聯想、邊思考,從中發現新知識,並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

篇十四:國中生物説課稿《光合作用》

國中生物説課稿《光合作用》

一、説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比較詳細地講述了酶和ATP在新陳代謝中的作用,植物、動物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過程和特點,以及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等知識基礎。使學生通過本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陳代謝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地基礎,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徵。所以説它是我們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2、本節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教材主要講述了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葉綠體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過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1)光合作用的發現,是建立在國中教材中講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礎知識上,安排了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實驗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從產物和場所等方面講述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中的幾個著名的實驗。

(2)葉綠體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過實驗中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使學生自己動手,親自看到從上到下依次的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的出現。

(3)光合作用的過程及重要意義,首先,教材從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入手,説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條件、原料和產物。從而引出根據是否需要光,將光合作用的過程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之後教材對這兩個階段分別從反應場所、條件、物質變化、能量變化等方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分析。得出兩個階段是一個整體,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二者緊密聯繫、缺一不可的辨證結論。緊接着講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最後還補充了植物栽培與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小結】:所以説節內容既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又是整個高中生物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應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A:知道)

(3)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過程及其有關問題;(C:掌握)

(4)光合作用的過程;(D:應用)

(5)光合作用的實質;(D:應用)

(6)光合作用的意義,

(D:應用)

2、能力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學習科學家們研究科學的精神和方法;

(2)通過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的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對比法進行學習的方法。

(3)初步掌握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方法,滲透“線條學習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光合作用的意義來理解當今世界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如:糧食、人口、資源、環境等,從而引起學生對世界未來的關注;

(2)通過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的艱辛、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進而説明學習方法的重要;

(3)學習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滲透物質與能量,光反應與暗反應之間的辨證關係,使學生樹立科學的辨證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1、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

2、光合作用的場所;

3、光合作用的過程;

4、光合作用的意義。

二、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的選擇

1、堅持啟發式家學,環環相扣,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體方法是:結合前面學習的內容,由教師提出問題,引發思考,複習舊知識,在此基礎上由教師歸納總結出結論;

2、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本節課的實際出發,使用多媒體教室,將許多地方用多媒體課件來表達,從而增強直觀效果。

(二)學法的指導

1、指導學生如何從本節的學習中掌握設計實驗的方法, 2、指導學生在實驗中如何觀察現象、分析現象、分析問題、總結規律。

三、説教學過程

篇十五:國中生物《血液循環》説課稿

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

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

(二)能力:

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實驗,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

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協作意識

説教學重點:

1、區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環的過程

説教學難點:

1、描述心臟的結構

2、説出血液在循環過程中成分的變化

説課時安排:

4課時

説教學方法:

討論法、實驗法

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環流動的,它為什麼不會停息呢?

生:由於心臟的作用。

師:對,心臟就像水泵一樣,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推動着血液不停地流動,它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血液運輸的動力器官?D?D心臟。

(二)進行新課

【展示模型】揭開人體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臟,留給學生觀察的時間。教師在展示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觀察心臟的位置、形狀、大小等(學生認真觀察後,會輕鬆地回答出來)。

【學生總結】人的心臟位於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兩肺之間,形狀像桃子,大小與本人拳頭差不多。

【結構展示】把心臟模型解剖開,讓學生觀看。

師:心臟的內部結構到底怎樣呢?引入正文。

【觀察討論】看看心臟有幾個腔,各腔之間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麼差別,連接各腔的血管有什麼特點,是動脈,還是靜脈……學生們積極地討論,預習過的能積極帶動其他學生參與。

【學生體驗】取一個新鮮的豬心臟,讓學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與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這與心臟的功能有何關係。觀察連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聯繫所學動脈、靜脈的知識,瞭解其特點。有的女生膽子小,不敢用手摸,應鼓勵。對學生的疑問注意引導分析,不要盲目地進行解釋。有異議的給予肯定和表揚,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觀察血管時,可對學生適當提示,以鞏固動脈、靜脈概念。

【交流總結】心臟有四腔?D?D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側的心房與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發達,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發達,壁較薄。心室與心房比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釋:左、右是以人體的生理結構為依據的)。

心臟四腔分別連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右心房連接上、下腔靜脈。

【學生體驗】:學生4人一組探究運動對心率的影響。設計實驗,列表或繪製曲線圖表示運動與心率的關係

【討論】:為什麼人的心率在運動狀態下比在平靜狀態下高?

【活動】: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

教師提示:血液實際流動方向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情況一致嗎?

學生開始活動,按課本提示進行,5分鐘後大屏幕展示:動畫“三種血管的血液流動情況”。

問題:你在顯微鏡下看到了哪種血管,是怎樣區分的?

學生小組討論:血流速度快,逐漸分支的血管是動脈;血流速度慢,逐漸匯合的血管是動脈;血流速度最慢,紅細胞單行通過的血管是毛細血管。

教師質疑:血液流動方向呢?

學生小組討論: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由尾部流向頭部,實際是由頭部流向尾部的血管是動脈;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由頭部流向尾部,實際是由尾部流向頭部的血管是靜脈。

提醒學生:將魚放回水中,不要損傷魚。

教師質疑:剛才我們看到了血管內的血液流動情況,那麼所有血管內的血液顏色是否都是鮮紅的呢?

【演示實驗】:觀察動脈血和靜脈血的顏色變化。

1、實驗材料

製氧氣裝置一套,制二氧化碳的裝置一套,量筒兩個,杯子一個,竹筷一根。

2、實驗方法

製取氧氣和二氧化碳若干毫升,再製取不凝固的血液。方法是,取少量雞血,把血液裝入杯子內,立即用竹筷攪拌杯內血液,攪拌6~10分鐘後,竹筷上便纏有一團團的絲狀物,把竹筷上這些絲狀物質去掉,繼續攪拌,直到再沒有絲狀物在血液中出現為止,這樣製得的血液就不會凝固了,可以供做實驗用。再將血液分成兩份,分別倒入兩隻量筒內。

(1)把製得的氧氣通入血液中,可觀察到量筒中的血液有氣泡生成,緊接着血液呈現出鮮紅色。(因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通進去的少量氧氣結合生成為氧合血紅蛋白。含氧合血紅蛋白的血液是鮮紅的。)

(2)向另外一隻盛有血液的量筒裏通入制好的二氧化碳氣體,結果我們發現當二氧化碳氣體進入量筒中的血液裏後,血液瞬間變成了暗紅色了。(因為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通入的二氧化碳結合生成了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含氨基甲酸血紅蛋白的血液呈暗紅色。)

通過上面兩個演示實驗,同學們可以加深對動脈血、靜脈血的理解。

教師質疑:為什麼會有如此變化?

生:血紅蛋白在氧氣濃度高時與氧氣結合,而使血液變得鮮紅,這樣的血叫做動脈血;在氧氣濃度低時與氧氣分離,而使血液變得暗紅,這樣的血叫做靜脈血。

【質疑】:

1、什麼叫血壓?什麼叫舒張壓?什麼叫收縮壓?

正常血壓範圍是多少?

2、什麼叫高血壓?高血壓病人應注意些什麼?

【交流討論】:學生閲讀課本後對以上問題進行交流、討論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四)知識應用和自我評價

課本51頁

板書設計:

血液循環

1、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

靜脈

動脈

毛細血管

2、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心臟

篇十六:國中生物10分鐘説課稿

國中生物10分鐘説課稿

一、 説教材

(一) 教材地位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八年級第五單元第14章第二節植物的有性生殖,本節是第五單元第14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中的第二節。本章主要是學習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學生懂得生殖和發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徵,各種生物體都要通過生殖和發育來維持種族的延續。因此,本節內容是本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節內容比較多, 安排了兩個課時,我説課的內容是果實和種子的傳播,是第二課時。本節課是從果實和種子的結構出發,探究它們適應傳播的結構,是對植物進行有性生殖的進一步闡述。

本節課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首先讓學生自己課前收集當地常見的成熟的果實和種子,讓學生提前對果實和種子的結構有一定的瞭解,然後通過解剖、觀察等試驗方法,探究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結構。最後教師播放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認識不同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具有不同的傳播方式,完成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根據生物教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用新的課程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以及學生已有的實際水平,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訂為如下: 知識目標:能舉例説明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結構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探究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探究等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認識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結構,認同結構與功能相

適應的科學規律,感受生命延續的唯美與神奇。

(三)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果實和種子適於傳播的結構特點,領會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規律。

我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是:植物為了生存,為了物種的延續,形成了各種各樣巧妙的結構,果實和種子具有什麼樣的結構決定了它們的傳播方式是什麼,才能體會“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規律,理解起來較為抽象難懂。因此,確立為重點。

二、 説教法

果實和種子的傳播方式對於生活在城市裏的學生來説,比較抽象,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學生較少注意果實和種子的傳播。因此我在教學中會藉助多媒體播放有關植物種子傳播的視頻資料,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輔以教師的講解,來突破難點。

本節課主要是以探究實驗為主,教師要轉變角色,由單純的傳授者轉變為設計者、參與者和引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參與分析,通過質疑、探究、交流和總結來實現教學目標。

三、説學法

由於果實和種子與人類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多,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八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好奇、好勝心教強,喜歡動手、動腦和參與小組活動,但分析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不高。因此,在學法上我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聯繫實際,讓他們看一看,議一議,説一説,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步步探究出結論,從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我是這樣安排程序的:

(一) 導課:幻燈片顯示國小學過的一篇課文《植物媽媽有辦法》

引入

植物媽媽有辦法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靠的是什麼辦法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

孩子們就乘着風紛紛出發

蒼耳的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

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窪

豌豆的媽媽更有辦法

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孩子們蹦着跳着離開媽媽

這樣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接着板書:果實和種子的傳播

(二)新課講授

探究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結構

1、讓學生自己課前收集當地常見的成熟果實,如豌豆、油菜、蒼耳、蒲公英等,每組至少兩種。

2.佈置學生每組選取一種果實或種子討論,設計並填寫探究方案,期間教師巡視並適當給於建議。

3.通過解剖、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實驗方法,探究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結構。

4.通過討論得出結論,並在全班內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

5.通過提問:想一想,具有肥厚而且果肉的果實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並教師播放果實和種子適應傳播的視頻資料,引導題目總結出於其傳播方式相適應的果實和種子的一些結構特點。突破教學難點。 鞏固與提升

篇十七:國中生物《生態系統的結構》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3章第2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第1課時(本節共需3課時),第二節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整個八年級下冊的重點,學生在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的基礎上,要繼續瞭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只有深入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才能更好的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本節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且本節實際生活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在學完本節知識以後,就可以將這些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信心十足的參與社會上有關生態學問題的討論,例如有關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有關生物入侵的問題等。

2、教學目標

(1)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理解生態系統四種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關係,理解營養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掌握營養級的概念以及營養級與食物鏈的關係。

(2)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分析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的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相互關係及食物網,滲透普遍聯繫的辯證觀點的教育;通過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滲透“人是生態系統中一員”的觀點,從而對學生進行生態觀點的教育。

3、教學重點:由食物關係構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4、教學難點:本節安排的各項活動。

二、説學法

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孩子們,雖然在七年級上冊和八年級上冊就已經接觸過一些生態學的知識,但在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方面還有許多盲點,孩子們都很活潑,感性認識能力強,也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我注意聯繫生活實際,每一步都安排了分析討論活動,加強他們對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關係的感性認識。並採用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如分組討論法、邊學邊練法、觀察法、提煉總結法等,讓孩子們在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同時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小老師”作用,最終達到共同進步;

三、説教法

建構主義認為,新知識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同化和順應,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以轉化和發展而獲得的,因此在課堂上,我着力於構建具有知識性、創造性、體驗性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互動式教學法、引導啟發法。

四、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七個環節:

(一)、温故知新知識遷移

複習:1、什麼叫做生態系統?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為什麼?

2、生態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成分具有什麼功能?

構成生態系統需2個因素,既生物和環境,研究生物和環境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美國著名的生態學家林德曼曾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

(二)、創設情境朗誦導入

學生朗誦林德曼描述的場景: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一隻彩蝶翩翩飛來落在鮮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後劃過一道綠色刀影,轉眼之間,蝴蝶已在螳螂的綠色大刀下奄奄一息。螳螂正要品嚐美餐,蛤蟆出其不意地吐射長舌,一下子把它捲入口中。蛤蟆還沒來得及吞嚥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長蛇猛地一竄,準確無誤地一口咬住蛤蟆。正在這時,盤旋在天空中的鷹一個猛子紮下去用利爪緊緊攫住蛇。在大自然裏,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場面。

通過朗誦激發學習興趣,適時提問:1、此場景包含了幾種生物?生產者是?消費者是?(介紹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四級消費者)

2、各種生物之間是什麼關係?

生物之間的聯繫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體現了一定的結構和功能,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生態系統的結構。

(三)、觀察思考探求新知

(通過4個觀察思考和:4個互動使學生對食物鏈和食物網有了全面、深刻的認識,這樣設計活動,符合認知規律。)

1、預習課本P74-76,完成以下兩個任務

(1)寫學案P21填空題

(2)觀察思考3:活動:分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之間的關係

下圖是我國北方草原生態系統中生存的部分植物和動物。仔細觀察此圖,討論有關這個生態系統的幾個問題。

①、草原上的植物在生態系統中具有什麼作用?

②、草原上的各種動物與草原的植被有什麼關係?

③、草原上的各種動物之間具有什麼關係?

2、無論是捕食還是競爭關係,都是因食物而發生的關係,這就構成了食物鏈

(1)記憶食物鏈的概念

(2)觀察思考B:以上圖中的草、鼠、蛇、鷹為例,請同學們分組討論食物鏈的寫作特點。

提示: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食物鏈的起點和終點;二是箭頭方向;三是食物鏈的組成。

(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由各組推薦的代表回答,最後老師彙總出食物鏈的寫作特點。)

食物鏈寫作特點:

①食物鏈由生產者和消費者構成,它的起點是綠色植物,終點是消費者。

②用箭頭表示捕食關係,被捕食者在前,捕食者在後。

③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沒有分解者。

知道食物鏈的寫作特點後,介紹捕食食物鏈和碎屑食物鏈。

3、互動一:寫出林德曼場景中的食物鏈

(1)此食物鏈包括幾個環節?介紹營養級

(2)捕殺鷹後,蛇的數量如何變化?食物鏈中數量最多的是?最少的是?

(3)如果在食物鏈中加上人的話,處於第幾營養級?數量如何?

聯繫實際:人類居於最頂端,數量理應最少,現實中全球約70億人口,説明什麼問題?超出地球的承載能力,這也就是我國為何一直控制人口數量的原因。

(4)某一生物所居營養級是否固定?為什麼?

4、觀察思考C:下圖是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生物,你最多能找到幾條食物鏈?這些食物鏈之間有聯繫嗎?

以組為單位討論、總結出食物網的概念和網中生物之間的關係。(對食物鏈有深刻的認識後再學習食物網,水道渠成。)

互動2:我來露一手:根據文字描述繪製食物網,加深對食物網的認識。

互動3:曾有一段時間,人們非常喜歡吃蛇,不法商人大量地捕殺野蛇,對幾種生物有影響?會帶來什麼後果?

互動4:是分析思考,聯繫實際,對學生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增強保護生物的意識。自然界的生命是普遍聯繫的,在這張生命的大網中,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員,應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規律,這其實是尊重人類自己。

(四)、經過“交流互動、自主探究”和“4個互動環節”能及時反饋,查漏補缺,可以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節的重點。

(五)、總結提升構建整體

通過暢所欲言這一環節構建整體,由學生總結本節的重點,教師適時點撥補充完整;回答學生心中的疑問,把知識進行延伸,提高興趣,最後教師總結本節和下一節的關係:食物鏈和食物網反映了生物之間因食物關係而形成的複雜關係,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基礎。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就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在生物之間進行運輸和傳遞的。本節是下一節的基礎,下一節是本節的提升。

(六)、作業:

①、學案P23

②、以小組為單位,按照書上要求,動手製作生態瓶,為第三節課做準備。(老師提供3條小魚和水草)

(七)、板書設計

§23.2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1.食物鏈(1)定義:

(2)寫法:草→兔→狐

2.食物網

篇十八:國中生物《生物的進化》説課稿

國中生物《生物的進化》説課稿

一、説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塊展現了從微觀到宏觀的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細胞、個體、羣體、生態系統等,本模塊主要揭示生物在種族繁衍、生命延續過程中,生物的遺傳變異規律,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這一節以第四章《生物的變異》為基礎,從宏現上對生物界的進化作一個廣度上學習,並且為第六章中人類遺傳病的學習設下伏筆,是為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建立協調統一的唯物辯證觀提供了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課程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解釋種羣、種羣基因庫、基因頻率等概念,説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舉例説明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標: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羣基因頻率的變化。通過觀察圖片和閲讀教材,發展學生分析資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表述及應用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以達爾文自然選擇為中心的現代生物進化論,對學生進行進化、適應的生命科學觀點教育,同時滲透生命物質不斷變化發展,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教育。

3.説重點

①種羣、物種、基因頻率、隔離等概念,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學生在國中僅接觸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説,對生物界完整的進化進程欠缺系統性的理解,再加上學説本身理論性強,要求學生理解並用理論解釋現象存在一定的難度。②種羣的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庫的基礎上從數學的範疇角度對基因作分析和歸納,從而使生物界的進化具體內容(表現)上升到理論實質的高度。即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羣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可以説,能否正確理解基因頻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生物進化論的實質性理解。

4.説難點

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人們對基因庫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種統計和分析。由於基因庫本身較為抽象,學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對基因頻率學習的難度。

5.説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比較法,列舉典型事例法,邊講邊練法。

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積極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1、説學情

經過前面遺傳學與自然選擇學説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形成進化論的觀點,知道了環境對生物進化的作用,同時對於高二的學生來説,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方法,

因此本節課將採用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與探究、討論、講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將進一步運用科學學習方法如:閲讀、思考、分析、討論、探究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根據自身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發展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獲取信息素養。

2、説教法

根據教材知識及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適當地加以講授,並與學生歸納、探究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3、説學法

為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同時,着重讓學生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在學法指導上我採用知識遷移法,邏輯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説教學過程

1、通過上節課內容以問題探討的方式導入教學

2、具體舉例幫助學生理解

3、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4、鞏固與練習

本節課的引入,可以從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説中的某些觀點,與現代遺傳學所揭示的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之間引發的問題衝突開始,通過問題探討,使學生初步瞭解一種生物個體的有利變異的基因,只有在該種生物的某一羣體中才能傳遞、擴散,這個羣體就是種羣。

問題1:怎樣的一羣生物個體可以稱為種羣呢?一個生物“種”或“物種”與種羣有何區別呢?

通過舉例如“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是一個種羣”,“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個種羣”,試着讓學生去總結出構成種羣的幾個要素(①一定區域,②全部③同種),通過比較,使學生初步理解種羣和物種的概念。

問題2:種羣內部的生物之間是處以怎樣的關係?

學生討論,初步認識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並認識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義。

問題3: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傳遞有什麼特徵?

引導學生從基因的角度思考:種羣在進化過程中即傳種接代中→師生共同歸納①基因傳遞具穩定性→引出種羣基因庫的概念及穩定性。②基因傳遞存在變異性→基因庫的可發展性。使學生認識到為什麼要提出並研究基因庫和基因頻率。使學生初步理解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通過具體種羣的一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使學生學會計算基因頻率的方法。

從後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計算結果中,使學生髮現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變化規律。

問題4:自然界種羣的基因頻率能世代不變嗎?為什麼?

使學生能夠領會到自然界的種羣發生變化是必然的。

問題5:影響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因素?

突變和基因重組,使學生了解自然選擇作用,歸納突變和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因此他們只是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選擇對種羣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篇十九:國中生物《生態系統的結構》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23章第2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第1課時(本節共需3課時),第二節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整個八年級下冊的重點,學生在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的基礎上,要繼續瞭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只有深入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才能更好的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本節起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並且本節實際生活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在學完本節知識以後,就可以將這些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可以信心十足的參與社會上有關生態學問題的討論,例如有關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有關生物入侵的問題等。

2、教學目標

(1)瞭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理解生態系統四種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關係,理解營養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掌握營養級的概念以及營養級與食物鏈的關係。

(2)通過指導學生歸納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分析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和推理的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生態系統各組分的相互關係及食物網,滲透普遍聯繫的辯證觀點的教育;通過了解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滲透“人是生態系統中一員”的觀點,從而對學生進行生態觀點的教育。

3、教學重點:由食物關係構成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4、教學難點:本節安排的各項活動。

二、説學法

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孩子們,雖然在七年級上冊和八年級上冊就已經接觸過一些生態學的知識,但在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方面還有許多盲點,孩子們都很活潑,感性認識能力強,也有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

根據孩子們的這些特點,我注意聯繫生活實際,每一步都安排了分析討論活動,加強他們對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關係的感性認識。並採用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法,如分組討論法、邊學邊練法、觀察法、提煉總結法等,讓孩子們在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同時充分發揮小組長的.“小老師”作用,最終達到共同進步;

三、説教法

建構主義認為,新知識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在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同化和順應,使自身的認知結構得以轉化和發展而獲得的,因此在課堂上,我着力於構建具有知識性、創造性、體驗性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互動式教學法、引導啟發法。

四、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七個環節:

(一)、温故知新知識遷移

複習:1、什麼叫做生態系統?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為什麼?

2、生態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成分具有什麼功能?

構成生態系統需2個因素,既生物和環境,研究生物和環境的科學稱為生態學,美國著名的生態學家林德曼曾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

(二)、創設情境朗誦導入

篇二十:國中生物《愛護植被綠化祖國》説課稿

國中生物《愛護植被綠化祖國》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最後一章,其主要內容為: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

2.我國植被面臨的問題;

3.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4.課外實踐活動。

教材在知識方面要求不高,其編著目的更多是體現了培養學生調查、分析和綜合知識的能力及教材的完整性。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本節課要求學生了解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及其特點。通過對各種植被類型的特點的比較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比較的基本技能。

2)讓學生了解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收集信息,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課後讓學生調查我們生活環境中的植被狀況,以及造成目前局面的原因,認識到作為公民應盡的責任。培養學生調查、記錄、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團結合作動手實踐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學會如何寫調查報告

4)通過課後讓學生嘗試“校園的綠化設計”,培養學生學會設計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設計學會查找有關常見花卉、林木、草皮的相關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學生通過發散思維,設計出自己別具一格的方案,通過教師對其的認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學習,體驗自己是學校的主人,為我們自己的校園設計一個綠化方案,在設計中溶入自己的愛心在裏面,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2)在實踐調查的過程中,通過調查當地植被狀況,認清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同時,認識到自己作為社會的公民也需盡一部分責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滲透人於自然和諧發展的道德意識,排除人類的中心主義。

4)在人文思想的指導下,讓學生學會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情景導入

給出多媒體課件:由於亂伐森林,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衝入黃河,造成下游河牀逐年增高,形成世界罕見的“懸河”,極易造成洪澇災害。觀看完錄像,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第二部分自主探究

教師:在大屏幕上顯示出本課的學習目標,並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1.我們國家主要植被有哪些類型?各種植被類型有什麼特點?

2.森林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哪些作用呢?

3.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森林?

4.草原的利用主要在哪些方面?

5.草原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現在哪些方面?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6.目前我國對於植被的保護採取了哪些措施,你認為這些措施有用嗎?你是怎麼保護你身邊的植物或者是植被的呢?

第四部分歸納小結

我們進行自然保護,並不意味着禁止開發和利用,而是反對無計劃地開發和利用。我們只有遵循生態系統的客觀規律,以長遠觀點和整體觀點來綜合考慮問題,才能有效地保護自然,才能使自然更好地為我們人類服務

篇二十一:國中生物《生物的特徵》説課稿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下午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 《生物的特徵》,本次説課我將從説教材、説教學目標重點與難點、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六個方面論述。

一、説教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把“生物的特徵”作為第一節,説明了本節課在教材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教材,打破了學科體系,構建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的體系,所以把生物圈作為第一單元,只有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才能為進一步學習生物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2.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新課改的精神,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瞭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説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作為剛踏入中學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總結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生物的共同特徵。因為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本節課的 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及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5.突破重點和難點的關鍵:可以播放以下多媒體課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獵豹捕獲食物,

(3)鯨呼氣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4)秋天植物的葉子落了,

(5)獅子追捕斑馬,

(6)含羞草對刺激的反應,

(7)種子的萌發,

(8)破殼而出的小雞。

通過播放這些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歸納、總結出生物的共同特徵,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改變了過去單純的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變為討論為主,在充分準備實物、圖片和各種有關資料的情況下,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三、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改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資料分析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喚醒學生的學習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展示多媒體畫面——乘坐宇宙飛船從太空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由藍色、綠色和白色等編織而成的美麗的圖案:藍色是浩瀚的大海,綠色是廣惠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飄動在海洋和陸地上空的雲彩。

教師講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裏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構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由此引出生物和生物圈,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對於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和非生物,我們怎樣來區別它們呢?生物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一章第一節:生物的特徵。

要想認識生物,就必須進行觀察,所以,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然後指導學生看書,閲讀這一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鼓勵學生平時要多觀察周圍的大千世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分組討論

對於什麼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徵,教師要播放有關生物和生物的特徵的多媒體資料,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分組討論,教師巡視走動,與個別小組成員互動式交談。

(三)相互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

當學生討論完後,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圍繞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意見一致,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才下結論,意見不一致時,各小組之間要相互辯論。這時可以讓各小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説明生物的特徵,以此來闡明他們的觀點,如果意見還不一致,這時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運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動的實例來加以概括和總結。

例如,講到生物能呼吸時,情況可能是這樣的:第一小組的學生表演人能呼吸,用手捂住嘴和鼻時,感覺會憋悶,説明人能呼吸。第二小組的學生回答動物也能呼吸。在説明植物也能呼吸時,各小組意見可能有分歧:有的説植物能呼吸,有的説植物不能呼吸,他們非常熱烈地辯論起來。最後,教師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加以説明:居室中如果養花過多,晚上門窗關嚴,時間長了後,就會感到憋悶。最後達成共識:生物能呼吸。講到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時,學生的辯論也很激烈。生物的其他特徵,也是通過此方法一個一個總結出來的。在辯論時,教師要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加活動,對於上述參加辯論問題的學生,無論對或錯,都要給予掌聲或語言鼓勵,因為激勵性評價和麪向全體學生都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

關於生物和生物的特徵,這一內容要給予學生25分時間來觀察、資料分析、小組討論、同學交流辯論、歸納和總結,最後讓學生完整地總結出什麼是生物,生物的特徵,學生邊總結,教師邊板書這一內容。

(四)知識拓展,昇華與遷移

教師進一步啟發學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徵外,還有哪些特徵呢?各小組又開始討論並踴躍發言,如生物還能運動,生物還有一定壽命,生物還能適應環境、影響環境等。教師最後總結:以上大家提出的生物特徵,現在專家們的意見也沒有取得一致,所以沒有列入到生物的共同特徵之中,希望有興趣的同學長大以後能繼續從事這方面的研究。

(五)感悟與收穫

學完這節課有什麼感悟與收穫呢?學生答:瞭解了什麼是生物,生物具備哪些特徵。教師可引導説出:我們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愛護我們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篇二十二:國中生物《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説課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説課內容是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第二節《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我將從一下五個方面闡述本次課程的安排。

一.學前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介紹完光合作用的知識點之後的課程,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綠色植物的三大重要反應作用之一,它與光合作用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本節內容對植物呼吸作用知識框架的建構,主要是通過對“觀察植物的呼吸作用”實驗現象的分析而獲得。本節內容是課標中第四個主題的重點內容,在課標中他屬於理解層次。

2.學生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以形象思維為主,並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關鍵時期。由於七年級學生思維具有跳躍性,所以我設計了演示實驗,用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現象本質。又考慮到七年級學生沒有學過化學,而本節內容又需要化學知識,所以我還安排了一個互動的鋪墊實驗(具體內容後面介紹),從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現象。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説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2.通過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實驗,學生能夠説出呼吸作用的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設計和動手操作實驗的能力。

2.通過與光合作用的對比,提高學生整體思維、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同綠色植物在製造有機物方面對與生物圈的重要意義。植物的呼吸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

三.重難點分析

1.重點: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證明呼吸作用的三個演示實驗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過程是作為教學的知識目標,實驗的觀察、設計和動手能力是作為能力目標,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本節課把概念和三個演示實驗作為教學核心,作為重點內容介紹。

2.難點:呼吸作用過程中的有機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釋放

之前學習的光合作用中介紹了有機物的構建,而在呼吸作用中,有機物會分解供能,學生對於有機物的構建後再分解會覺得很難理解,再加上能量的釋放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所以這一部分就是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分析

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突破重難點,我選擇了一下幾種教學方法:

1.演示實驗法:實驗不拘於枯燥的課本文字,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導學生思考。

2.探究性學習:用探究式學習法可以鍛鍊學生思維,自己發現現象本質,從而掌握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互動式學習法:課堂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教室為引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並且積極思考。

五.教學過程

1.導課:播放視頻,展示小老鼠與植物共存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思考動物要呼吸,那麼植物是否也要呼吸?從而引出呼吸作用的概念。用視頻可以激發興趣,學生對多媒體的興趣很高,而且視頻生動形象。

2.鋪墊實驗: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國中生的化學知識積累很少,先給他們做個鋪墊實驗會讓學生對呼吸作用的實驗現象理解的更透徹。請學生自己上台,互動實驗會營造輕鬆積極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

3.三個呼吸作用實質的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在教室的正確引導下,相互討論,自己得出現象本質,從而完成知識和能力的目標。

實驗一:證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CO2

實驗二:證明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氣

實驗三:證明活的種子呼吸作用放出熱量

之所以將這節課設計成為演示實驗課,是因為考慮到學生自己做實驗很耽誤時間,沒法完成課時計劃。加之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很強,實驗中又涉及到玻璃、火等因素,為了保障學生安全,由我自己做演示實驗。本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可以作為演示實驗。

4.總結:三個實驗介紹完後得出呼吸作用的實質,得出呼吸作用的本質,鍛鍊學生的總結能力。

5.與光合作用做對比,從反應部位,能量、物質、氣體變化方面將兩者對比。運用對比既可以複習光合作用的知識點,又可以更好的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還可以鍛鍊學生總結、對比和歸納知識的能力。

6.結課:用兩個課後思考題結課,讓學生帶着問題講呼吸作用聯繫到生活生產實踐中,學以致用,從而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篇二十三:國中生物《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説課稿

一、説教材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學習完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安排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動之一,它與光合作用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本節內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應用兩部分,對植物呼吸作用知識的構建主要通過對呼吸作用實驗現象的分析獲得。學生對呼吸作用現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義,並能運用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二、説教學目標

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能舉例説明呼吸作用在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在進行探究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4、在進行探究實驗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猜想、推理、概括分析、綜合能力。

5、通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關係的比較,使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説教學重點

“種子呼吸作用現象”的分析;呼吸作用概念的總結。

教學難點

呼吸作用的概念的歸納、總結

四、説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準備:小麥種子呼吸時吸收氧氣的實驗裝置一套;小麥種子呼吸時放出二氧化碳實驗裝置一套,澄清石灰水、玻璃管、火柴等。

五、説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然後説出它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

我們在第一章第一節學過鯨浮出水面呼吸,其實植物也在不停的呼吸,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探究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關於植物的呼吸作用內容,我們一起用實驗來進行探究,今天用到的材料是萌發的小麥種子和煮熟的小麥種子,用這兩種材料是為了進行什麼?

實驗分三步進行,先來看步驟一:這兩個保温杯裏各加入一支温度計,一開始示數是一樣的,我把它們放了一晚上,大家看現在的示數一樣嗎?這説明什麼?甲的瓶壁上還出現了這樣的現象?這又説明了什麼?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從哪裏來的?

再來看步驟二:燃燒需要什麼?我點燃燃燒匙上的蠟燭,分別放入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裏面,大家看有什麼現象?這説明了什麼?

我們在國小科學課上做過小蘇打的實驗,產生了什麼氣體?怎樣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呢?把導管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有什麼現象?這説明了什麼?

誰來説一下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根據反應式我們來總結一下呼吸作用的概念。那它的原料、產物、條件、場所分別是什麼呢?

萌發的種子在進行着呼吸作用,那植物的其它所以器官是不是也在進行着呼吸作用呢?

下面我們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對比。

探究二:呼吸作用意義

閲讀課本61頁最後一段回答呼吸作用的意義。

總結呼吸作用的影響因素。

探究三:呼吸作用的應用

閲讀課本62頁第1、2兩段回答以下4個問題。

(三)總結

到了該談收穫的時候了,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四)我夯基我達標

我鞏固我提高

(五)出謀劃策

請同學們給我幫幫忙,我在客廳、卧室裏放了幾盆植物,如果長期放置,對我們家人的健康有沒有影響?

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篇二十四:國中生物《生物的進化》説課稿

一、説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塊展現了從微觀到宏觀的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細胞、個體、羣體、生態系統等,本模塊主要揭示生物在種族繁衍、生命延續過程中,生物的遺傳變異規律,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這一節以第四章《生物的變異》為基礎,從宏現上對生物界的進化作一個廣度上學習,並且為第六章中人類遺傳病的學習設下伏筆,是為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建立協調統一的唯物辯證觀提供了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課程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解釋種羣、種羣基因庫、基因頻率等概念,説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舉例説明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標: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羣基因頻率的變化。通過觀察圖片和閲讀教材,發展學生分析資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表述及應用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以達爾文自然選擇為中心的現代生物進化論,對學生進行進化、適應的生命科學觀點教育,同時滲透生命物質不斷變化發展,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教育。

3.説重點

①種羣、物種、基因頻率、隔離等概念,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學生在國中僅接觸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説,對生物界完整的進化進程欠缺系統性的理解,再加上學説本身理論性強,要求學生理解並用理論解釋現象存在一定的難度。②種羣的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庫的基礎上從數學的範疇角度對基因作分析和歸納,從而使生物界的進化具體內容(表現)上升到理論實質的.高度。即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羣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可以説,能否正確理解基因頻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生物進化論的實質性理解。

4.説難點

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人們對基因庫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種統計和分析。由於基因庫本身較為抽象,學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對基因頻率學習的難度。

5.説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比較法,列舉典型事例法,邊講邊練法。

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積極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1、説學情

經過前面遺傳學與自然選擇學説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形成進化論的觀點,知道了環境對生物進化的作用,同時對於高二的學生來説,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方法。因此本節課將採用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與探究、討論、講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將進一步運用科學學習方法如:閲讀、思考、分析、討論、探究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根據自身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發展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獲取信息素養。

2、説教法

根據教材知識及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適當地加以講授,並與學生歸納、探究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3、説學法

為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同時,着重讓學生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在學法指導上我採用知識遷移法,邏輯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説教學過程

篇二十五:國中生物《流動的組織――血液》説課稿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大氣中的氧進入人體後,怎樣才能運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中被利用?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又怎樣運走?學生在學習了人的營養和呼吸之後,順理成章的就要學習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而本課是本章的基礎,瞭解了本節的內容,不但有利於學生對血液循環系統形成完整、清晰的認識,還為後面學習第四節中的輸血、獻血做了鋪墊。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七年級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血樣標本,解讀血常規化驗單,知道血液的組成。

(2)通過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觀看課件,瞭解血漿和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和主要功能。

(3)通過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圍繞問題的提出,通過學生之間的分析與交流,來獲取知識和技能,體驗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

(2)在分析與討論的過程中,初步學會收集信息,解讀數據、交流表達等科學研究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認識,形成正確的血液觀。

(2)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生命的奧祕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説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人教版七年級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

教學難點:

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1、顯微鏡下分辨血細胞,理解血液屬於組織。

2、運用所學的血液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説教法

血液對學生來説既熟悉又陌生。説學生熟悉血液,是因為每個學生幾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驗血的經歷,對血液的顏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認識,還可以從報刊、雜誌、電視和廣播中獲取有關血液的信息;説學生對血液陌生,是因為學生大都不知道血液裏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種成分各有什麼功能。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考慮到我校七年級學生的現狀,在教學中我充分貫徹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並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同時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視頻錄像、圖片及FLASH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實驗法:

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教材提出的問題和一些實際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節內容與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因此,實際教學中要注意詳略得當、突出重點。關於血漿,教師只需做簡單的介紹。需要指出的是,水佔了整個血漿的絕大部分,這既與血漿的功能密切相關又可以為後面介紹無償鮮血作鋪墊。關於血細胞,教材的意圖是讓學生先通過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從感性上認識紅細胞、白細胞的形態及數量,然後從理性的角度進行學習,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開動腦筋和主動求知的學習熱情。在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介紹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時,應該特別注意與生活實際中的一些問題相聯繫,如貧血、發生物觀察人血塗片炎和傷口處血液逐漸凝固等,這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五、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會”向“會學”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觀察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總結反思法等。

最後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説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首先,播放有關血液循環的視頻錄像,利用有聲圖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所學內容初步感知。緊接着教師通過提問,温故引新,導出章節標題。

之後,教師引導學生閲讀課前收集的血液化顯微鏡下的愛情驗單,通過討論嘗試説出對化驗單的初步解讀(教師注意用幻燈片突出顯示需要學生注意的部分――RBC、WBC、PLT、Hb,並對縮寫字母略作解釋,從而深入雙語教學的成分)。

2、推進新課

(1)觀察血液分層現象

用課前準備好的新鮮雞血代替書上的血圖片。(更直觀,不照搬教材)

設問:樣品分為幾層,為什麼會出現分層現象什麼會出現分層現象?樣品血分幾層?各層是什麼顏色?它們分別是血液的什麼成分?(不要求學生立即給出給出正確答案,教師可適時予以點評)

(2)血漿的成分及功能

通過血液分層現象觀察到的最上層過渡,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教材血漿成分示意圖,並提問:血漿包括哪些成分?請推斷血漿的功能。(培養識圖能力和分析能力)

(3)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塗片

教師進行思路引導:

血液的其他組成部分又分別起什麼作用?血細胞很“微小”,用什麼來“明察秋毫”?(學生表達出“顯微鏡”一詞),簡單回顧顯微鏡使用步驟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培養自主學習、局部合作的精神)。實驗結束後,學生描述觀察結果。(教師通過幻燈片展示人血塗片,引導學生進一步明辨紅細胞和白細胞,並解釋血小板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見的原因)

(4)紅細胞

展示電鏡下的紅細胞圖片並指導學生閲讀課本相應內容,找出紅細胞的形態特點及功能。之後通過發問:“紅細胞為什麼能運輸氧?”引導學生描述血紅蛋白的特性。

(5)白細胞

播放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視頻錄像,引導學生歸納出白細胞的特點和功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揭示抽象的生理過程)

(6)血小板

幻燈片顯示思考題:當皮膚劃破流血體視顯微鏡之後,一會兒血就會自然止住,這是怎麼回事?(學生會初步説出與血小板有關)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課本相應內容的基礎上總結出血小板的特點和功能。

(7)血細胞的概念圖

教師引導學生繪製血細胞的概念圖,並適時予以引導(落實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綜合概括能力)。

(8)解讀血常規化驗單

屏幕顯示兩份化驗單,並引導學生分析化驗單中有哪些項目異常。

幻燈片展示問題:如果一個人的化驗報告單上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都低於正常值,會有什麼症狀?在飲食中應注意什麼?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本節及之前所學內容作答(學以致用)。

3、評價反饋

大屏幕顯示思考題:

中國足球隊在備戰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時,在眾多條件優越的地點中,最終選擇昆明為集訓地。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這對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會產生什麼影響?教師從地理環境和紅細胞功能方面適當引導。(即學即練,即學即用)

4、板書設計

教學中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同時解決進行多媒體教學不便於學生筆記的難題。

篇二十六:國中生物《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説課稿

下面以國中生物《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説課稿為例,為大家介紹説課稿的寫作內容及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和教學設想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該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一個探究活動,也是學生學習生物學以來接觸的第三個科學探究,是本章第一節“種子的萌發”的重點。學生對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進一步綜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並且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究活動,能夠描述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但對於學生而言,此探究活動有較大的難度,一是因為距前兩次探究活動的時間比較長,二是要探究的條件不止一個,要設置的對照組也不止一個,等一系列困難。根據教材和課程標準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擬訂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説出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2、能力方面:

(1)通過參與實驗方案的設計,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掌握對照實驗這一方法,培養設計對照實驗方案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學會控制實驗條件,檢驗不同的環境因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3、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通過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來之不易,激發學生樹立生態學的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重點: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本課知識重點。

2.設計對照實驗是本課技能訓練重點。

(三、)難點:

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是本課難點。

二、教學策略

根據課程標準“將科學探究引入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內容標準,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的要求,本堂課安排的研究活動的重點為“實驗方案的設計”同時,按照學生能力發展的水平和需要,本堂課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先安排設計種子萌發必要條件的實驗方案,再引導學生髮散思維:探究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條件。

另外,“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的探究活動,需要若干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本堂課的做法是在課內完成探究活動的方案設計、交流、確定等,而在課後去完成管理、觀察、記錄、整理數據、得出結論等工作;再在另外的課上進行交流討論。既不加重學生課外負擔,也較合理地利用了課堂時間。

三、教學設想:

基於以上的教學策略,我的教學設想是這樣的:

第一環節:提出問題,利用課件1創設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1)觀看課件1,欣賞奇花異草圖片---(奇花異草由種子萌發而來)(2)明確主題,明確學習主題: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

利用課件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啟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並能創設問題情境。

第二環節:作出假設

提問課前佈置的問題:如果給你一些種子你希望把它們播種到什麼樣的環境中呢?學生通過課前請教長輩、查找資料等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教師引導點撥,作出假設:種子的萌發可能需要適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有的同學還提出陽光、土壤、肥料等)。

明確本課探究重點: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

第三環節:制定計劃

討論提綱,制定計劃:參照提綱(演示課件2)和課本的方案,以實驗小組為單位制定實驗計劃。

(一、)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空氣、温度的探究方案。

(1)個人設計方案。

引導學生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分析課本的方案,複習設計對照實驗的要點: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① 出示討論提綱:提綱主要依據課本92頁討論題設計。

②演示課件3,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

種子:大豆、菜豆、綠豆、小麥、水稻、芥菜子

器皿:罐頭瓶、培養皿、酒瓶、盤子、塑料桶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

全班分成3個大組,分別針對種子的萌發需要水、種子的萌發需要空氣、種子的萌發需要適宜的温度這三個假設開展探究,每名同學作為大組成員之一,針對本組研討主題,參照討論提綱,自主設計實驗方案。

③鼓勵學生不要侷限於課本、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用具進行實驗並用簡圖畫出實驗裝置。

(2)小組討論方案。每個大組內部分成若干小組(以4人為1小組),各成員在自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修訂計劃,推出最佳方案,準備小組間交流,討論結果。(3)小組交流。小組之間進行交流,教師參與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設計出簡便易行的方案。組織學生間的交流與自評,參與互評。學生修訂、完善計劃。(4)小組再次討論方案。(5)再次小組交流,小組之間交流,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在以上工作完成很好情況下,進行如下設計:

(二、)設計種子的萌發需要其他條件的探究方案。

演示課件4,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圖:

材料:泥土、餐巾紙、粘土、棉花、濾紙、清水,牛奶、洗滌劑、醋等。

提示學生:你還想知道哪些條件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鼓勵學生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條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糖、洗滌劑、牛奶對種子萌發有什麼影響?等)設計對照實驗。

對有創意的給與肯定,不科學的幫助分析原因,鼓勵改進或重新設計。

(4)總結全課,提出課後探究要點。評論中讓學生明白:

①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時,實驗條件中除了要研究的問題外,其他的應該保持一致。

②實驗材料的選擇要避免偶然性和減少誤差,實驗要有共性。

針對本堂課的難點是對照實驗的設計訓練,通過出示討論提綱、課件展示教師提供的材料用具圖等指導學生設計,突破難點,組織和引導同學設計方案; 在協作性小組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工作,鼓勵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給予各個小組報告他們的工作及其成果平等的機會,所以多次組織小組內、小組之間的交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計劃。

第四環節實驗探究為課外活動,第五環節得出結論和第六環節表達和交流在下節課中完成。

設計這節課,我力求做到:通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切入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通過讓學生在“做科學”的過程中,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探索科學的樂趣。

在整個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只是平等中的個體,不僅僅是單純的教,而且也通過與學生對話被教,而學生在被教的同時,也同時在教。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雖然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在對學生科學方法的訓練上側重訓練設置對照實驗,但“教師在引導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時不僅應讓學生參加科學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動,也應該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所以設計以上環節的活動,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並進一步加以指導和鼓勵。

討論提綱:

1、 你想探究的是什麼問題?

2、 課後你將立即實施本計劃,在此前提下,你認為選擇什麼樣的種子比較好?

3、 每一組應當有多少種子?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可以嗎?

4、 實驗探究時需要哪些材料工具?(請你思考如何使用)

5、 你準備怎樣設置實驗對照組時,實驗對照組提供什麼樣的環境條件?對每一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所研究的環境外,其他環境是否應當與對照組相同?

6、 實驗中應如何操作?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7、 明確分工 組長:主持討論每一個問題,作好分工

討論內容記錄員:簡單記錄討論結果,準備大組交流

實驗主操作人:負責實驗的操作,其他人輔助

觀察記錄員:負責觀察、記錄實驗結果

2、 請設計實驗方案,並用簡圖或文字書面表達出實驗設計思路。(比一比,看誰的方案最優秀,看誰的記錄最精彩!)

教學評價

教師和學生可以參照下列各項給予評價:

☆能否根據觀察或生活經驗提出問題,根據問題提出假設?

☆能否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探究假設的實驗方案,包括設計對照實驗?

☆能否按照實驗計劃準備實驗材料,有步驟地進行實驗?

☆能否按照實驗操作的規範要求完成實驗?

☆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種實驗器具?

☆能否實事求是地記錄和收集實驗數據?

☆能否分析實驗數據的相關性並得出結論?

☆能否在探究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和交流?

對於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其他能力也應給予恰當的評價。這些評價內容包括了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尤其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評價。教師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的正面導向作用,就可以積極引導學生真正改變學習方式,提高終身學習能力。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獲得有關學生學習生物課程情況的反饋,不斷改進教學;學生可以瞭解自己的 學習情況,促進自己更好地發展

篇二十七:國中生物七年級下冊《血液循環途徑》説課稿

一、【教 材 分 析 】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血液循環途徑》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中的第三節的第二課時內容,課時安排為一課時,在學習了血管,血液,心臟等知識的前提下,講述人體血液循環的相關知識,人體需要的氧氣和養料必須及時運來,並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廢物運走,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而這些都必須通過血液循環來實現,因此,本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頁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體血液循環模式圖,形象地表現了血液在封閉式的管道系統中的循環流動,學生能否讀懂這幅圖,標誌着是否掌握了本節知識。教材中還設計了兩個討論和兩道課堂練習,都從不同的層面體現了本節知識的重點與難點。

(二) 教 學 重 難 點:

教 學 重 點 :

1. 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教 學 難 點 :

1. 正確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的變化。

二、【 教 學 目 標】

(一)知 識 目 標 :

1. 正確概述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

2. 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環途徑中發生地變化。

3.瞭解血液循環的意義

(二)能 力 目 標 :

1.通過組織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探究能力;

2.通過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3.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訓練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

(三)情 感 目 標 :

通過學習有關知識, 認識到生命的奇妙,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建立科學的價值觀。

【確定依據】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 法 和 學 法】

【確定依據】1、學情: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但抽象思維略顯 不足,在課堂上,他們好表現,不喜歡老師的空洞説教,拒絕老師將思想強加給他們。

2、生物新課程標準。

(一)説 教 法

1)導課: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突破重點與難點:1、 啟發式——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2、 直觀式——多媒體演示。

3、 探究式——發現問題,尋求規律 。

(二)説 學 法 —— 1)分組探究法。

2)歸納總結法。

3)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

4)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遊戲鞏固。

四、【教 學過 程】

(一)課 前 準 備 :

學生:1)直尺、水彩筆、課本,

2)閲讀 科學家的`故事——血液循環的發現。

教師:1)血液循環教學光盤。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環中各結構頭飾 。

4)代表動脈血和靜脈血的氣球。

5) 《血液循環》學案

(二)導 入 新 課 :(大約5分鐘)

“疑,思之始,學之端。”先請同學們看扁鵲切脈圖片(進行愛國思想教育)→學習測量脈搏(親身體驗中華醫學傳統)→提出疑問“心臟為什麼在不停地跳動?”→導出新課→探究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這樣置學生於知與不知的矛盾中,使學生注意力開始集中,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新問題的解決過程。)

【設想依據】教師準備大量的圖片,為學生探究設置情境,既符合新課標的理念,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突出重點:人體的血液循環途徑(大約10分鐘)

教學光盤展示體循環途徑和和肺循環途徑(必要時多放幾遍,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境)→總結兩條循環的路線圖→設置探究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問題1:兩條循環途徑的交匯點在哪裏?問題2:兩條循環途徑的相同點和區別點?→學生仔細觀察總結出的循環途徑→思考,尋找規律→找出規律後進行實戰演練,親手繪製循環圖→課堂遊戲《找朋友》→思維昇華,突出重點。

【實施依據】新課標中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在實現知識目標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之終身受益。

(四)突破難點:在循環途徑中血液成分的變化。(大約13分鐘)

觀察課前準備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學生探究思考→得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定義→再觀察血液循環圖片→學生尋找出循環途經中動脈血和靜脈血的發生變化關鍵部位→設置懸疑,“為什麼在這些部位血液成分會發生改變?”→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血液的變化”的教學光盤→完成活動“錦上添花”和課堂遊戲《小小旅行家》→設置探究問題“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

【實施依據】啟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以舊為新,有抽象的知識到具體的實際問題,再有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完成整個知識點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並使學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五)重點和難點的延伸:血液循環的意義。(大約5分鐘)

學生歸納總結→探究“血液循環的意義”→實現重點和難點的延伸。

(六)、課堂拓展延伸:冠脈循環,為心臟提供營養,發生障礙時容易引起冠心病和心肌梗塞。(2分鐘)

(七)、課堂知識反饋(大約3分鐘)

1、下列血管中流靜脈血的是( B )

A 肺靜脈 B 上腔靜脈 C 主動脈 D 肺動脈

2、小明得了支氣管炎,醫生給他輸液,消炎藥從手部靜脈打入,怎樣到達支氣管的發炎部位?

答: 消炎藥——各級靜脈——上腔靜脈—右心房—參與肺循環—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支氣管發炎部位。

篇二十八:國中生物優秀説課稿《免疫與計劃免疫 》

國中生物優秀説課稿《免疫與計劃免疫 》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講的是免疫的基礎知識,學習免疫知識,對於增強自身抵抗力,預防疾病等具有重要意義。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對於學生增進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幫助。

1、本節主要內容的特點和地位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傳染病的基礎上,來進行探究的,這樣能使學生更好地瞭解免疫和傳染病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瞭解增進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性。這節課的學習又為下一章《用藥和急救》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這節課在本單元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説出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2)説出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和抗原、抗體的概念;

(3)描述免疫的功能;

(4)説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學生分析説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溶入對學生進行科學史觀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們對某一個問題的認識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認知水平上,這需要對科學不懈的努力與追求,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不斷追求與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標

結合學生打預防針的親身經歷,使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黨和國家關心下一代健康成長,為提高人口素質進行計劃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別是我國在醫藥衞生事業上的巨大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內容由三道防線、免疫的功能、計劃免疫三大部分組成,其中第三道防線的內容是整個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一是因為學生對免疫的基礎知識比較生疏;二是因為這節內容基本概念多,有的概念學生較難理解。對此,教師應結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利用教材中的實例:天花病毒進入人體後,人體的變化及結果來説明抗原、抗體及特異性免疫等這幾個基本概念來突破這節課的難點。

4.教學準備

教師:(1)多媒體教學課件(2)預防接種證。

學生:(1)調查自己或他人打預防針的情況(2)預防接種證。

二、説教學方法

1.説教法:

運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和啟發式教學。通過一些直觀手段和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

2.説學法:

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觀察圖片和分析資料相結合,掌握人體三道防線的組成、功能、作用特點。

三、説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感冒流行的季節裏,有的同學能始終很健康的學習、生活,而有的同學卻未能倖免,為什麼?吃同樣的魚、蝦等食物,多數人安然無恙,有的人卻出現全身發癢、起泡等過敏症狀,這又是為什麼?有的病人因腎臟功能衰竭而急需腎移植時,必須找到一個與之相“匹配”的腎臟,腎移植才有可能成功,這又是為什麼?要了解這些,首先從人體的三道防線講起,

師生活動主幹線:

(一)人體的三道防線

資料分析一: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塗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2小時以後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

問題一:為什麼塗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説明皮膚具有什麼作用?

教師出示“皮膚的保護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和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的圖片,引導學生歸納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資料分析二:

當病菌侵入人體內時,吞噬細胞(一種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會趕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消滅。

問題二:病菌在什麼情況下能夠侵入人體內?人體的哪些組織器官中分佈有吞噬細胞?

出示溶菌酶的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和吞噬細胞的`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引導學生歸納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你説我説:生活中常見狗、牛用自己的舌頭舔傷口,這是怎麼回事?

試一試,我能行:

組成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對病原體的作用有何特點?

師生共同小節:這兩道防線的共同特點是人人生來都有,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是非特異性免疫。

資料分析三:

當水痘流行時,已經提前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疫苗或沒有出過水痘的人則往往患病。

問題三:為什麼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呢?

讓學生閲讀課本,自己總結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然後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第三道防線組成及天花病毒侵染人體的過程,並總結出抗體、抗原的概念,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我來試一試:組成人體的第三道防線與前兩道防線的作用特點相同嗎?有何獨特的特點?

(二)免疫的功能

自讀提示:

1、人為什麼能在許多病原體存在的情況下健康的生活?

2、人體對衰老、死亡或死亡的細胞是如何解決的?

3、人體如何對付異常細胞?

出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圖,根據圖片,引導學生總結:

免疫的功能:

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產生。(防禦保護)

2、清除體內衰老、死亡和損傷的細胞。(自我穩定)

3、監視、識別和清除體內產生的異常細胞(如腫瘤細胞)。(免疫監視)

(三)計劃免疫

還記得小時候你打過哪些預防針嗎?讓帶預防接種證的同學説出自己接種疫苗的時間和預防疾病的類型。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計劃免疫的原理、概念。最後出示 “預防接種和免疫程序卡”,讓學生認識計劃免疫的意義。教師根據課本插圖向學生滲透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國家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的關心。

歸納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同桌交流一下吧!

篇二十九:國中生物《體內物質循環説》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體體內物質的運輸是依靠人體循環系統來完成的,人體循環系統包括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循環系統兩部分。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包括心臟、血管構成的管道系統和管道內流動的血液三部分。其中心臟是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重要動力結構,所以血管和心臟一節的重點 是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這節內容為學習“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

2、教學目的和要求:

(1)基礎知識:

瞭解:人體心臟的位置

理解:人體心臟的活動規律

掌握:人體心臟的結構特點,以及與其相連的血管

(2)能力培養:

識圖能力:通過觀察、識別人體心臟的外形圖、解剖圖、示意圖和圖示的方位,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觀察能力: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觀看多媒體大屏幕,使學生掌握觀察心臟結構的方法和步驟。

思維能力: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總結心臟瓣膜與心臟內血液流動的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思想教育:

理想教育:通過有關內容的教學,激勵學生將來從事醫學研究、解決醫學難題,造福人類。

衞生保健教育:説明體育鍛煉對心臟有的有利影響,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心臟潛力、增強體質。

3、教學重點:

人體心臟結構和與其相連的血管關係複雜,它們共同構成血液流動的管道。心臟是促使血液在這個管道中流動的重要動力器官,掌握這部分知識為下一節“血液循環”奠定了基礎。因此,心臟的'結構及其相連的血管是本節課的重點。

4、教學難點:

血液在心臟內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即從心房流向心室,從心室流向動脈,而不能倒流,這是由於心臟內具瓣膜,心臟瓣膜只能朝一個方向開啟,從而控制血液在心臟內按一定方向流動,

那麼,心臟瓣膜的位置及其開啟、關閉與心臟內血流方向的關係是比較抽象和複雜的,是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配合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啟發、觀察、對比和綜合的方法,採用展開式網絡知識結構教學法進行教學。利用電腦多媒體教學,把電、聲、光結合起來,實現聲、像、圖、文相統一。真實、形象、生動地展示生物體,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網絡式知識結構層次清楚、科學、簡潔,符合生物學邏輯體系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利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課堂設計:

Ⅰ、複習提問,引入新課(約2分鐘)

Ⅱ、講授新知識(約35分鐘)

1、利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真實生動地展現心臟的位置,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思維、總結歸納出心臟的位置。教師把人體胸透的X光照片在銀幕上播放,由於學生是首次看到人體胸透的真實情況,因而學生注意力能立即被吸引住,並留下深刻的印象,獲得了生動的感性認識。同時,配合放映人體心臟位置的繪畫複合片,通過啟發式教學,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最後用三句話歸納出心臟的確切位置(板書),緊接着,介紹個別心臟位置異常的現象(如:右位心),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2、利用電腦多媒體課件以及人體心臟模型,觀察心臟的形態。教師將人體心臟外形的正面觀、背面觀放大在銀幕上顯示,指導學生觀察、觀看,識別人體心臟的各個方位,然後,教師打開人體半身解剖模型的胸腔,摘取心臟,讓學生觀察心臟的形態,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板書)。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總結能力。

3、利用電腦多媒體課件及簡易黑板圖,講授心臟的結構。教師先將人體心臟解剖圖放大顯示到銀幕上,指導學生觀察,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的人體四種基本組織,讓學生講出心臟的組成(板書),然後,教師再播放人體心臟彩色解剖繪畫複合片的課件,分部觀察人體心臟的四個腔(板書)。接着單片分部放映和心臟相連的幾條大血管,並指導學生分層觀察,最後,教師邊講邊畫出心臟結構簡易黑板圖。示心房、心室及相連的血管,並用箭頭標明血液流動的方向。這樣的教學,由分解到綜合最後形成整體概念,重點突出,促進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清楚地掌握人體心臟的結構。

篇三十:國中生物説課稿教案:《生物的進化》

國中生物説課稿:《生物的進化》

一、説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塊展現了從微觀到宏觀的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細胞、個體、羣體、生態系統等,本模塊主要揭示生物在種族繁衍、生命延續過程中,生物的遺傳變異規律,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這一節以第四章《生物的變異》為基礎,從宏現上對生物界的進化作一個廣度上學習,並且為第六章中人類遺傳病的學習設下伏筆,是為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建立協調統一的唯物辯證觀提供了素材。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課程目標,教材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解釋種羣、種羣基因庫、基因頻率等概念,説明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舉例説明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標:運用數學方法討論種羣基因頻率的變化。通過觀察圖片和閲讀教材,發展學生分析資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表述及應用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以達爾文自然選擇為中心的現代生物進化論,對學生進行進化、適應的生命科學觀點教育,同時滲透生命物質不斷變化發展,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教育。

3.説重點

①種羣、物種、基因頻率、隔離等概念,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學生在國中僅接觸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説,對生物界完整的進化進程欠缺系統性的理解,再加上學説本身理論性強,要求學生理解並用理論解釋現象存在一定的難度。②種羣的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庫的基礎上從數學的範疇角度對基因作分析和歸納,從而使生物界的進化具體內容(表現)上升到理論實質的高度。即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羣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可以説,能否正確理解基因頻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生物進化論的實質性理解。

4.説難點

基因頻率:基因頻率是人們對基因庫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種統計和分析。由於基因庫本身較為抽象,學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對基因頻率學習的難度。

5.説突破重難點的關鍵

比較法,列舉典型事例法,邊講邊練法。

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積極思考,並利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1、説學情

經過前面遺傳學與自然選擇學説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形成進化論的觀點,知道了環境對生物進化的作用,同時對於高二的學生來説,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方法。因此本節課將採用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與探究、討論、講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將進一步運用科學學習方法如:閲讀、思考、分析、討論、探究等,來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習和自主學習,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主體活動,根據自身的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從而發展自身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自身的獲取信息素養。

2、説教法

根據教材知識及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主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適當地加以講授,並與學生歸納、探究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3、説學法

為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同時,着重讓學生深入理解,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進化觀。在學法指導上我採用知識遷移法,邏輯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説教學過程

1、通過上節課內容以問題探討的方式導入教學

2、具體舉例幫助學生理解

3、學生分組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

4、鞏固與練習

本節課的引入,可以從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説中的某些觀點,與現代遺傳學所揭示的遺傳和變異的本質之間引發的問題衝突開始,通過問題探討,使學生初步瞭解一種生物個體的有利變異的基因,只有在該種生物的某一羣體中才能傳遞、擴散,這個羣體就是種羣。

問題1:怎樣的一羣生物個體可以稱為種羣呢?一個生物“種”或“物種”與種羣有何區別呢?

通過舉例如“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是一個種羣”,“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個種羣”,試着讓學生去總結出構成種羣的幾個要素(①一定區域,②全部③同種),通過比較,使學生初步理解種羣和物種的概念。

問題2:種羣內部的生物之間是處以怎樣的關係?

學生討論,初步認識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並認識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義。

問題3: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傳遞有什麼特徵?

引導學生從基因的角度思考:種羣在進化過程中即傳種接代中→師生共同歸納①基因傳遞具穩定性→引出種羣基因庫的概念及穩定性。②基因傳遞存在變異性→基因庫的可發展性。使學生認識到為什麼要提出並研究基因庫和基因頻率。使學生初步理解基因庫和基因頻率的概念。

通過具體種羣的一對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使學生學會計算基因頻率的方法。

從後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計算結果中,使學生髮現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的變化規律。

問題4:自然界種羣的基因頻率能世代不變嗎?為什麼?

使學生能夠領會到自然界的種羣發生變化是必然的。

問題5:影響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因素?

突變和基因重組,使學生了解自然選擇作用,歸納突變和重組都是隨機的,不定向的,因此他們只是提供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選擇對種羣基因頻率變化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1.指導學生閲讀樺尺蠖種羣變化和抗青黴素細菌的資料,依據這些事實明確提出問題,要與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變化相聯繫,而不僅僅停留在適者生存的層面上。

2.做出假設。針對事實和問題,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提出假設。在這裏,假設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環境,不利於淺色樺尺蠖的生存,對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這種環境的選擇作用使該種羣的S基因的頻率越來越低,即自然選擇可以使種羣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3.進行簡單數學計算,加深理解。完成課本活動“用數學計算證明遺傳平衡中的種羣基因頻率計基因型頻率不發生變化”。可以將全班分成幾個組,各組設定的比例不同,但計算後代的基因型頻率和基因頻率都不變,即完成總結歸納。

探究之後,教師應強調,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第一課時可到此結束)

關於“隔離與物種的形成”內容的教學,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種的概念。指出人們是如何定義物種,至於為什麼如此定義物種可以不深究,教師應着重引導學生依據物種定義,舉例説明並區分物種。學生理解物種的概念後,教師可以在提出曼徹斯特地區的樺尺蠖,雖然基因頻率發生很大的定向變化,但並沒有形成新物種的原因,並通過師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種的種羣之間和種羣內部個體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基因交流就不會停止,遺傳組成的差異就不會拉大,新物種就難以形成。什麼因素可以阻止種羣間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離的概念。

學生初步理解隔離的概念之後,可以安排學生討論隔離的各種可能的方式,教師歸納出隔離的類型。然後組織學生閲讀分析教材中的“資料分析”,組織討論“資料分析”中提出的幾個問題。最後教師應強調,一般情況下,地理隔離是生殖隔離的先決條件,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屬於一個物種的兩個種羣,就成了兩個物種。

關於“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內容的教學,可以學生自學為基礎,教師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的方式推進教學過程。使學生理解共同進化的含義,無機環境的變化、無機環境的複雜化和多樣化、有性生殖的出現和生態系統結構的複雜化和多樣化對生物多樣性形成的作用。説課稿網站特邀請一線專家、名師、學者為廣大新教師整理編輯了部分精品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最後,組織學生討論生物進化理論在發展。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1.種羣定義:一定區域同種生物全部個體

特點:彼此可以交配,並通過繁殖將各自得基因傳給後代。

2.基因庫:一個種羣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頻率:在一個種羣基因庫中,某個基因佔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特點:頻率可變。

4.結論:種羣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二)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種羣基因頻率改變的原因:

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種羣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來源: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

(三)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結論:自然選擇使種羣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決定生物進化方向

第二課時

(一)隔離與物種的形成

1、物種的概念

2、隔離的概念及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二)共同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1、共同進化的概念

2、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3、生物進化理論在發展

篇三十一:國中生物《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説課稿

國中生物《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章《人體內的物質運輸》。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引領、教學流程等四大方面來説。

一、教材內容分析

(一)教學內容及地位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是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四章的內容。這章的內容在七年級下冊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與第2章、3章、5章的內容有着密切的聯繫,與此同時本章內容還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節複習課就是針對鞏固學過的基礎知識和運用已學的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而設計的。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些關於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知識,理解人體內物質的運輸必須要依靠血液循環來完成,也知道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血管和血液三部分。但是血液、血管和心臟都具有各自的結構和生理功能,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點,可它們卻共同構成了整個血液循環系統,這一點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本節課就是把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把零散的知識點穿起來,通過複習讓學生對血液循環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2、理解心臟的結構及功能和輸血原則。

能力目標:

能區別三種血管並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

情感目標:

通過聯繫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做到學以致用。

(四)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並描述血液循環的途徑。

(五)課前準備

教師:

1、收集相關的素材。

2、製作多媒體的課件。

學生:複習鞏固已學過的有關血液循環系統的知識。

二、教學方法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章內容,在教學中我以鞏固舊知引入複習課,再通過觀察、思考、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回憶血液的`成分及功能、血管,心臟的結構和功能,血液循環的途徑和意義,最後通過習題鞏固知識,從而解決本章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並達到讓學生對血液循環系統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的目的。

三、學法引領

學生已具有了一些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選用的學法指導是分析法、遷移法。

四、教學流程

1、課的導入

在前面的幾節課中,我們一起復習了《人體的營養和呼吸》,那麼人體攝入的這些營養物質和氧氣最終是為誰提供的呢?那麼它們又是怎樣到達組織和細胞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複習《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通過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在回憶舊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共同參與到本課中來。

2、知識重現。

引導學生首先梳理本章的知識脈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本課。

(一)、獨學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以知識網絡框架的形式,快速的自主梳理本章知識點,並識記。

給學生獨立梳理知識的時間,不做任何回答,增強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強化,並以知識框架的形式梳理知識點。

(二)、對學

小對子互相交流,查缺補漏。交流時要認真,你認為哪些知識比較難記。(並找學生代表上台講解疑難點)

通過小對子交流活動,調動學生的一幫一互助學習熱情,互相查缺補漏知識點並解決疑難點。

(三)、自我檢測(略)

通過檢測試題,鍛鍊並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羣學

鞏固運用: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掌握的知識合作完成大屏幕中給出的生活案例)並找學生代表展示。

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小組合作共同分析並解決案例中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五)、拓展提升

要求:

1、請各小組聯繫生活實際,運用本章知識,至少再創編三道小題,並做好答案。

2、在展示時,要説清問題是依據哪一部分確定的?請哪位同學來回答?

通過拓展提升學生對本章知識的理解及聯繫生活創編問題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帶領學生課堂小結,在心臟提供的動力下,血液在血管和心臟中永不停息的循環流動着,為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送來氧氣和營養物質,並帶走了細胞產生的廢物,從而實驗了物質的循環。

這就是我的説課內容,請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篇三十二:國中生物《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説課稿

國中生物《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説課稿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基於課改理念,我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各種能力的培養。通過“目標引領、自主學習、教師釋疑、當堂反饋”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充分展示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技能,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生物的特徵,一是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這一節是在前一節認識了生物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對我們身邊的生物進行實地調查。旨在通過調查,認識我們身邊的生物,進一步瞭解生物有別於非生物的共同特徵。

《課程標準》倡導探究學習,而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對身邊生物的調查,力求使學生認識並掌握調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便於後續探究活動的進行。

七年級學生對生物的瞭解有一定基礎,但對生物種類的識別及科學的調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經驗,本節內容也是對學生掌握科學調查方法的一次指導與訓練。

三、教學規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並將你所知道的生物進行歸類;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培養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明確調查的目的後,小組進行實地調查,最後進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學習能關注生物的生存狀況,從而增強保護生物資源的意識,認識到保護環境要從保護我們身邊的生物開始。

教學策略

本節課是一節調查課。在調查之前,教師先引導學生討論什麼是調查?怎樣開展調查?調查的目的是什麼?然後針對調查的目的小組確定調查對象、調查範圍、制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表,然後小組分頭進行調查、記錄,撰寫調查報告,最後在全班交流、展示。

教學重點

説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培養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存環境;如何引起學生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環境,從而注意保護生物資源。

教學方法

目標引領、自主學習、教師釋疑、當堂反饋。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準備筆、本、放大鏡、照相機等。

導入:

一個好的導言是決定學生能否上好課這節課的關鍵。所以,我通過媒體播放圖片並配以解説:“同學們,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種生物,它們與人類朝夕相處。有些是我們所熟悉的,如:催人晨起的公雞;看家護院的愛犬;陽台上五顏六色的花草等等;有些卻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為了更好地瞭解它們,讓我們一起來做一次調查。”通過身邊熟悉的生物讓學生感到親切,同時又引起了學生的好奇:什麼生物我還沒注意呢?好奇心有了,自然就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

目標引領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人口普查為切入點,引導同學們根據經驗説出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都做了哪些比較詳細的工作,分析出什麼是調查?然後讓小組討論制定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的方案,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調查時應注意些什麼?設計出調查表。

自主學習

帶着目標,小組學生根據經驗,分析出我國在進行人口普查時,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説我國是如何進行人口普查的),從而明確什麼是調查。歸納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項;設計出調查表並與書上的方法步驟相比較,確定本組的.調查目標和方法。

這種學生自己選擇調查方案,並設計實施的做法,有利於擴大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取;使他們成為課堂的主體,變“一言堂”為“羣言堂”。

實地調查

各小組根據本組制定的調查目標和方法進行實地調查。

1、進行校園生物調查。學生注意認識他們身邊的生物名稱,並注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尤其是愛護生物資源。

2、進行社區生物種類調查。調查中注意安全問題是第一的,學生注意對生物資源的愛護。遇到不會的問題向社區管理員請教。

3、進行農田生物種類調查。學生注意愛護農田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責任。遇到不會的問題向農民師傅請教。

4、各組同學根據分工,認真收集材料(作調查記錄,拍照)。

5、各組同學共同整理資料,對生物進行歸類、書寫調查報告。

展示、交流調查報告,進行反饋。

1、各組製作出PPT課件進行展示,並敍述各自的調查報告,並與其他小組進行報告交流。

2、選擇2—3種生物,説説它們的生活環境有哪些不同?

3、有沒有原本常見的生物現在不見了?

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並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保護生物資源的教育。

總結調查的意義

通過調查,學生學會了調查的一般方法,會做調查記錄;對所知道的生物能夠進行歸類;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培養了學生調查實踐以及和同學分工合作的能力。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保護環境的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技能訓練

對看上去相似的生物,要注意觀察它們的不同之處。通過觀察圖片,找出馬與驢在外形上的不同之處;馬與牛在外形上的相同之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也是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課堂延伸

請同學們課下完成一篇校園(或社區、農田)生物的調查報告。

篇三十三:國中生物説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點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第一單元第二章中的一個重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當今社會,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地影響着人類的生活,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本節內容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從宏觀角度進行學習,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通過對各種各樣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生態系統的認識,讓學生對生物圈有一個概括的瞭解,便於後續內容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確定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要求:能夠描述生態系統的種類及特點。

2、 能力要求:能夠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生物圈息息相關,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2、難點:考慮到七年級年級的學生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定位在“學生能夠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二、説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景相聯繫,在此理論知道下,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態系統景觀的資料以及美國科學家進行生物圈II號實驗的影象資料。給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分析、討論,讓他們充分展示課下在網絡上獲得的知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最後教師展示兩則對比材料,讓學生展開討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説學法

在學法指導上,通過學生對各種影象資料、圖片的觀看、討論、分析、交流,培養他們通過分析資料、圖片獲取知識。

四、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複習提問“什麼叫生態系統?並舉一兩個生態系統的例子。”學生回答後,教師順便導入新課:地球的表面有海洋也有陸地,有冰冷的南極和北極,也有炎熱的赤道和沙漠地區,可見各地氣候差異很大,生物種類也不盡相同,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

(二)導學達標

1、學生帶着問題觀看反映生態系統景觀的短片。

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呈現生動的畫面,鮮豔的色彩,恰當的解説,感人的音響,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引起興奮,能激發興趣,因此,我先提出問題:短片中介紹了哪幾種生態系統?它們各自具有什麼特點和作用?讓學生帶者問題觀看短片,然後,分別針對各個生態系統的主要特點和作用進行提問,請同學舉手回答,教師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達到本節課的知識要求。

2、資料分析、討論和交流

我針對國中學生愛表現自我、自我意識強的心理特徵,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課堂小組競賽的手段,調節、控制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活而不亂,穩而不死,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的學習狀態之中。

(1)請同學閲讀書P30資料。

(2)小組討論:河流生態系統與哪些生態系統有關聯?

(3)進行交流:各小組代表發言,説明本組的討論結果,各小組的討論結果相互補充,最後師生共同得出結論:河流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其實,每一個生態系統都與周圍的生態系統有着方方面面的聯繫。

3、學生閲讀分析

教師應讓學生體會學科的思考方式。在新教材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素質大有裨益。為了達到本節課的能力目標,我請學生閲讀P31“DDT在生物圈中的流動”這段文字,並結合插圖進行分析,教師加以適當引導,新教材尤其重視學生圖文轉換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以圖釋文,在圖像中收集相關重要信息等等。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了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最後大部分同學都能闡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4、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突出本課重點。

(共分四步進行)

(1)觀看“生物圈Ⅱ號實驗”短片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思維,增強求知慾,形成深刻的記憶,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再次利用教學資源,播放“生物圈Ⅱ號實驗”短片。 使學生意識到:迄今為止,地球仍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園,我們應該珍惜它,愛護它。這時我提出疑問:可是,生活中,我們常可見到或聽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例子。

(2)學生展示課下收集的資料

現代教育技術拓寬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學生不再只從教師的講解中獲取知識,他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得無比豐富的知識。我就根據適當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給學生搭建一個平台,讓他們充分展示課下在網絡上獲得的知識。

本節課我就請同學代表利用多媒體展示展示課下從網絡上收集的環境遭到破壞的資料或圖片,使學生看到,我國環境遭到破壞的現象非常嚴重,致使生態失去平衡,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惡劣等一系列嚴重後果,這些狀況不僅威脅着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還將嚴重製約我國的經濟建設。同學們分析後意識到: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生物圈息息相關,從而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實現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3)教師展示對比材料,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昇華

對比材料一:

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已達80%,遠遠高於我國(不足30%)但日本人從不肆意過渡採伐林木,日本沒有製造一次性筷子的工廠,使用的全部有國外進口,其中57%來自中國、印度、越南。

我國的夜市、餐館中,一次性筷子隨處可見,我國亂砍濫伐的惡事件屢屢暴光卻屢禁不止。

對比材料二:

在幾年前,日本人就防患於未然,義務到我國甘肅毛烏素去植樹造林,防風固沙,防止沙漠蔓延殃及到日本。

我國把3月12日定為植樹造林日,每年3月12日,我國政府不惜動用車輛興師動眾去植樹造林,年年植樹,卻不見植樹的地方綠樹成蔭。

教師向學生表明:日本人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不可取,但他們這種環保意識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4)根據上述對比材料,展開小組討論

讓同學們馬上展開討論:作為中學生,為了保護地球,愛護環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麼?通過這些討論,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使知識得到昇華,使學生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再次突出本節課重點。

(三)認定目標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所講內容,使學生明白本課的三個目標要求(知識要求、能力要求、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

(四)達標測評

反饋練習,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應用,綜合能力。

(五)佈置作業

做練習冊,並以“從我做起,如何做一名環保小衞士”為題寫一篇400字短文。

篇三十四:國中生物説課稿《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説教材:

1、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都與生物圈息息相關,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2、當今社會,由於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的變化也極大地影響着人類的生活,因此,關注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關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

3、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看,從宏觀而不是微觀角度來開始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於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生物課標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本節從生物圈的角度介紹人和其他生物,先讓學生對生物圈有一個概括的瞭解,便於後續內容的學習。

學習內容:本節課的學習是通過對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的認識,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説教學重點:

1、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2、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3、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難點: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説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特點。

2、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能力培養目標:

1、通過合作學習小組的角色扮演,提高小組合作能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閲讀上一屆(6)班的《電池對水體的污染》課題報告,初步認識課題報告寫作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培養愛護生物的情感和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説教法: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角色扮演,閲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向學生提出問題,“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態系統,那麼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什麼是生態系統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生態系統特點:有植物、動物、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在某一個區域內;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是一個整體。

二、生態系統的類型:

地球的表面並不是都一樣的,而且各地的氣候也不一樣,因此生物的種類也不盡相同,那麼開動你們的思維,你認為在生物圈中都有哪些生態系統呢?學生根據生活常識來認識各種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等。

三、生態系統的特點及作用: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我愛我家”。兩個學習小組(每個班級均有10個學習小組)合成一個學習小組,分成5組分別扮演森林、草原、海洋、淡水、農田,發揮你們的想像力,以口頭作文的形式把你們各自的生態系統表達出來,向其他同學展示一下你們的“家”。學生暢所欲言將各自的生態系統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略)

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同學們把各自的生態系統都表達出來了,而且表達得非常好,看來同學們都以自己的家為榮,都非常愛自己的家,這種情感非常可貴。剛才同學們都是以自己的家為中心來談的,那麼生態系統是獨立存在的嗎?與其他的生態系統有關係嗎?學生通過認真思考討論,分析自己的生態系統與其他的生態系統的聯繫:農田生態系統需要淡水澆灌;森林生態系統可以為地球大氣提供清新的空氣;海洋生態系統為我們提供海產品等。

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發現各個生態系統並不是孤立存在於生物圈中的,他們都與其他的生態系統產生聯繫,互相幫助,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當其中的某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時候,會影響到生物圈中的其他生態系統。通過我們剛才的分析,從整個生物圈來説你能得出一個什麼結論?各個生態系統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某一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其他的生態系統也會受到影響,生物圈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包括各種生物,還有光、水、大氣等非生物,當某一部分發生變化時,都會影響整個生物圈,所以我們説生物圈它就是一個生態系統,而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五、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

在上節課我們瞭解到生態系統遭到輕度破壞時能依靠自我調節能力調節過來,但是當遭到嚴重破壞時,生態系統就無法恢復了。在整個生物圈中,誰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最大?是人類的活動。那麼在你們身邊,有沒有破壞環境的行為呢?學生暢所欲言將身邊人類的破壞活動揭示出來,並表現出極大的憤慨:白色污染;隨意堆放垃圾;濫砍濫伐;浪費淡水資源;湖泊、河流受到污染;工廠隨意排放廢氣,污染空氣,產生温室效應……

六、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閲讀上一屆(6)班的《電池對水體的污染》課題報告(《電池對水體的污染》鏈接)後,同學們你們認為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該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學生之間互相交流達成共識:我們要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不隨意亂扔垃圾;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周圍的人,帶動其他人共同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要多種樹,綠化環境。

七、教師總結:

生物圈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家,而且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如果生物圈遭到了破壞,就很難恢復,那麼地球上的生物也就無法生存了。所以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地球不僅是我們人類的,它也是那些美麗植物和可愛動物的共同家園。

八、課下作業:

以“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為題,寫一篇文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g9v6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