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高中地理説課稿(彙總36篇)

高中地理説課稿(彙總3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6篇《高中地理説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中地理説課稿》相關的範文。

高中地理説課稿(彙總36篇)

篇一: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節課源於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問題研究,該節課主要是要求同學們能夠對於前面知識的運用,能夠結合所學分析住房應考慮的因素,城市化過程中發生的負效應,對於城市化我們應該如何冷靜的分析面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知識目標:購房影響因素;理解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含義及特點,能夠分析材料現象。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自身因素,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合理地選擇住房。

情感目標:樹立對於城市化應有的情感態度,結合自身不要隨意的判斷一件事物的好壞。

二、説教法

小組探討、調查研究、對比歸納

課本資料、多媒體

三、説學法

1、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過對比總結得出結論,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質特徵解決問題;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學習

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分析了住房選擇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同學們的成果,總結出購房的原則性問題,合理地指導我們購房。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開門見山,因為事前已經讓同學們預習調查過了,知道了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都期待展現成果,故直接表現同學們的內心節約時間。

2.活動設計

課前活動:分成四組,對南京三個住房地段進行調查,新街口夫子廟、板倉、仙林,對住房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分析該地段的房價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為何要在該地段購買住房,基礎設施設置等等其它與居民購房有關的因素。

◆設計意圖: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瞭解知識來源於社會還能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問題設計

同學們,不知道你們在調查過程中是否發現一個問題,郊區的房子,特別是別墅,都是些高檔居所,許多有錢人的居住場所,那為什麼會這樣呢?伴隨着城市化進程中居民都往城裏擠,為什麼還會有許多有錢人往郊區搬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第二個問題:逆城市化。

◆設計意圖:承轉過渡知識,從購房選擇因素的學習過渡到郊區化的學習,同時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給學生以啟迪。

五、説板書設計

篇二: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自然資源分佈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產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運輸是實現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運輸線路的佈局,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運輸佈局的變化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課文主要從兩部分講述:

(1)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2)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教材的着眼點是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強調一個“變”字,體現兩個“影響”。

教材文字雖少,但內容與我們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關。本節配置了許多的“活動”和“案例”,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通過圍繞相關的“活動”設計活動內容教學,既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活動過程,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案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佈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對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2)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發現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案例分析法、合作與探究、對比法,分析交通運輸方式佈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對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學習本節的內容,讓學生通過聯繫生活中的例子,將地理知識生活化,從而理解交通運輸佈局的變化對城市及其商業網點佈局和發展的影響,學會用發展的觀點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

(2)學會用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城市交通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建議,培養學生參與城市交通佈局和建設的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培養學生通過案例分析掌握知識的技能。

二、説教法:

通過讀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對比法的綜合運用,讓學生通過讀圖、分析文字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識要點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網絡環境下,可以充分的收集資料、信息,採用多媒體演示手段通過各種圖片資料,強化對學生的感受,更好地進行分析對比。比如,根據圖5.8“山區商業網點示意”、圖5.9“平原商業網點示意”,對比山區和平原的交通運輸方式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得出山區和平原商業網點分佈的特點及其原因。

三、説學法:

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演示的各種圖表,案例資料,通過各種形式的資料討論,對比,分析並説明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能較好地達成課標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問卷調查“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人士,要置業(買房),以下因素中,哪三個你認為是最重要的?”引出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引入課題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佈局的影響。

2.新課講授:要了解通運輸方式和佈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就先跟學生們一起復習有關聚落的基本知識和聚落的形式和空間形態的知識。再通過讀圖分析比較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影響,通過補充知識《大運河沿岸城市的興衰》來分析説明交通線的發展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對第二部分“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也是通過上面的順序即先對商業網點相關知識作一下簡要的提問,再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交通條件對對商業網點密度,對商業網點位置,對集鎮發展的影響。總的來説,這節課的教學,主要依靠具體的案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最後,小結本節課內容,佈置適當作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五、説板書設計:

第二節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

一、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交通條件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2.交通線的發展會帶動聚落空間形態的變化

二、對商業網點分佈的影響

1.對商業網點密度的影響

2.對商業網點位置的影響

3.對集鎮發展的影響

篇三: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分析

1、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師過渡:從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來看)

就高中自然地理整個知識系統而言本節是具有強烈後續支撐作用的知識模塊。如果就章節聯繫而言,本節承上啟下,所以本節是本模塊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本節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的特點之一是:知識間前後聯繫非常密切;特點之二是:知識原理性極強。

從教材和資料中可以看出本節教學內容涵蓋的時空跨度非常大,思維的鏈鎖很長很廣,許多問題涉及到學科的前沿及人類所關注的熱點,而高一學生在前面的學習內容中有涉及到相關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關的認知,因此,本節課對學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

(教師過渡:根據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高一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狀況,結合《指導意見》,我把本節的.三維目標確定為)

2、説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信息,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把這些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最後,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雖然通過一節課的幾次活動,對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並不能立竿見影,但我對學生有積極期望,這種期望會產生羅森塔爾效應。故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設定為:通過對學生眼、手、腦、口的調動,讓學生學會地理思維方法,體驗學習地理的樂趣。

(教師過渡:通過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根據教材和授課對象的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難點為)

3、説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

難點:

(教師過渡:為了能夠充分地完成本節的教學任務,解決教學重難點,我認為用一個課時去處理。)

4、説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師過渡:那麼在一個課時中運用哪些方法和手段才能夠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內容呢?接下來我説説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二、説教法及學法

1、説教法及選擇依據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2)、學案導學法:在學案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先解決一部分知識與能力問題,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

(教師過渡:這是我在本節教學設計時採用的教法選擇及其依據,課堂教學中“教”是一個方面,但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

2、説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這樣的時代下,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教並重,以學為本”的育人觀,不僅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運用圖表: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學會合作探究: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總之,通過教法選擇和學法指導,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三維目標,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教師過渡:那麼怎麼把教法選擇和學法指導具體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呢?接下去我將重點説説具體的教學程序安排)

三、説教學程序

(1)、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指導理論。該理論認為,知識的學習過程並不是簡單的由教師向學生傳遞、轉移的過程,而應是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下,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中,完成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引導,而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建構生成新知識,完成對新知識的理解、把握。故本節課採用激疑導趣――設疑導讀――啟思樂動――概括昇華的四個過程,引導學生從感性――理性――實踐――感性的思維轉換過程,完成教學。

(2)、具體教學過程

【激疑導趣】(課堂時間:分鐘)

教學手段:情境教學法、圖表教學

預期目標: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導入並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帶着興趣帶着問題進入課堂。

【設疑導讀】

【啟思樂動】

請同學們按照課前要求分組入座,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個探究任務。

探究一(課前通過學案預習完成一部分,課堂時間:分鐘):有關概念性質等問題

探究二(課堂時間:分鐘)設置第一個教學高潮:

設計意圖:

教育心理學上認為,在上課後第5分鐘到第20分鐘之間,這一段應該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我注意到學生這一心理特徵,此時便圍繞教學重點,抓住教學時機,設置了第一個教學高潮,以便利用學生注意力比較集中的特點,順利的完成教學重點,使學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識。

探究(課堂時間:分鐘)設置第二個教學高潮:

設計意圖:

教育心理學上指出,由於中學生注意力的穩定並不很長,一般在20分鐘左右。我注意到學生這一心理特徵,此時便圍繞教學難點,抓住教學時機,設置了第二個教學高潮,來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激起思想上的喚醒,使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求索,希望能夠再次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愉快地接受地理知識。

教學手段:小組合作探究

預期目標: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整個課堂時間安排:根據各個學校一節課不同的時間長度,根據學生在課堂活動時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的在時間分配上靈活點、機動點。

【概括昇華】

學生在我“知識小結”完成後,老師再出示板書以參考。

板書:

教學手段:合作探究

預期目標:自主構建知識網絡。

四、説反饋練習設計

為了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設置幾道有梯度的常規性練習,如配套作業本;為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設計一個半開放性題目,佈置給學生小組作為課後研究性練習。

五、小結

本節的課堂設計,我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線是

。課堂設計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掌握程度,利於學生的發展。為避免預設與生成之間的矛盾關係,在課堂活動中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篇四: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交通佈局及其影響一章中最後一節的問題研究課,

前面學習了交通運輸方式和佈局還有交通運輸佈局變化的影響,這對研究南京

的交通主要面臨問題和解決方案的探討有啟發的意義,教材中給出的資料也有

助於同學全面思考自行車在交通問題中影響的大小和發展方向。

知識與技能:

1.在問題研究中初步學會探究學習。

2.瞭解南京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的相應措施。

3.培養學生查找、蒐集、分析地理資料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地調查或藉助於圖書館、網絡等手段收集閲讀相關資料,分析南

京交通問題及解決對策。

2、小組互動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素養和態度。

2.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團隊精神。

3.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

1.探究學習方式的初步體驗。

2.查找、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培養。

教學難點:

1.探究學習方式的初步體驗。

2.查找、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培養。

3.南京交通問題解決建議措施。

二、教學方法:

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啟發,學生積極探究思考解決問題,學生在思考時要聯繫本章內容,分析交通方式對城市的影響。

1.利用圖文信息,分析南京目前交通面臨的主要問題。

2.通過師生分析、發現的學習,分析南京交通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建議,並分析自行車應承擔的責任和發展方向。

三、學習方法

1、學生課前積極蒐集相關資料。

2、發揮團隊精神,小組互助學習,積極探究。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交通方式是什麼?

答:自行車

城市裏交通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今天我們就圍繞交通談談有關話題。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展示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南京主要交通問題。

提問:你們在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交通擁堵問題、交通環境問題以及交通安全問題都是南京面臨的主要交通問題。

進一步和學生共同探討,南京的交通問題主要是交通擁擠和交通工具造成的

環境污染,並和同學分析造成南京交通擁擠的原因以及是否與自行車有關。

歸納小結:

南京交通擁擠的原因:

私人小汽車呈爆發式增長態勢。

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單一,軌道建設滯後於機動化發展進程

道路網體系和功能不完善

公交線路及站點設置存在問題

停車設施供應嚴重短缺

道路施工加劇了交通擁堵

交通管理上還存在不科學、不到位的地方

自行車和行人過多,並且不遵守交通規則

強調:自行車多並不是造成我們南京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例如多使用自行車,可以相對減少私家車的使用,但在一些混合車道地段,自行車多可能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原因。

那麼我們怎麼去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小結:

發展城市公共交通

明確道路分工

合理規劃停車場

減少出行距離

錯開出行高峯

加大城市道路建設

進行科學合理的交通管理,重視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

提問:這組同學在幻燈片中提到城市環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城市交通環境問題除了交通工具的尾氣排放帶來大氣污染外,還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什麼問題?

這組同學基本同意自行車多是加劇南京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歸納小結:自行車是一種綠色交通工具,既環保又經濟。只有當它在某些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不分的地段,影響車輛行駛速度的時候,它才可能成為加劇空氣污染的間接原因。

那麼我們針對交通工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除了這組同學提到的三點解決措施以外,我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解決方法嗎?

歸納小結:

實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的技術措施

加強道路綠化

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提高車速

制定相關法規嚴禁各種車輛違規鳴喇叭

在噪音嚴重的地區設置先進的隔音設施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自行車過多並不是造成我們南京交通擁擠的主要原因,但自行車多並且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確是造成交通擁堵的一個原因。從這方面來講,在一些混合車道地段,自行車是造成空氣污染加劇的間接原因。那麼在我們南京到底是應該鼓勵自行車的發展還是限制自行車的發展呢?

學生辯論:鼓勵自行車和限制自行車

小結:針對我們南京的實際情況,《南京交通發展白皮書》的建議稿提出我們南京應該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對私家車的發展進行主動引導,並輔以有限的限制和差別化調控,更加關注改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

五、板書設計

南京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

一、南京主要交通問題

交通擁堵

交通環境問題

二、交通問題的原因

三、交通問題的解決建議

四、自行車的發展方向

鼓勵自行車和限制自行車

篇五: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開場白(略)

(二)教材簡介

《地質災害及其防禦》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四單元《陸地環境》中的內容。本單元是自然地理知識最為集中、涉及面最廣的一個單元;而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陸地環境的組成要素――巖石、地貌、陸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關係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後而編排的,也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地質災害的種類很多,從課時容量考慮,教材有選擇地講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災害本身的基本知識、危害、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以及地質災害的防禦等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及其與人們生活和生產關係的密切程度;特點之二,是從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這與全書以闡明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為主線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知識目標:瞭解地震、火山爆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危害,以及進行監測防禦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1、培養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2、培養分析知識點內在聯繫,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3、培養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即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德育目標:樹立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以正確態度對待地質災害的發生

(四)點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如果能抓住各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質災害知識點的要領。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要把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和造成的危害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對各種地質災害的分析,歸納總結出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習的主體――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

地質災害就其個體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從總體上看,它們之間以及與其他自然因素之間有着明顯的相關性。教材以動態和聯繫的觀點分析了地質災害三方面的關聯性,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會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分析成為本節教學的重點,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要密切聯繫舊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利用視頻和圖片,把突破難點的過程當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的過程,當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從而全面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五)優化出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們的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經歷和目睹各種地質災害發生過程,雖然他們可以從電視、報刊雜誌、互聯網上獲得有關資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統。由於條件所限,傳統教學也只能以小量的圖片和資料可以輔助講述,學生對各種地質災害的感受比較平淡和膚淺的。我們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地質災害現場觀察、體驗後進行教學。但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的收集資料、信息,採用多媒體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上述的不足,強化對學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通過視頻素材和各種圖片資料使學生觀察到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等特點,運用類比引導學生建立知識結構,指導學生討論各種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歸納出地質災害的相關性,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進而提高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防禦重要性的認識。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綜合運用視頻演示、講授、自學、討論並輔以電教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應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由於本節內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較多,教學容量大,教師要注意控制教學進度,以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六)教學程序安排

從以上分析,本課教學應以瞭解、學習研究地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從而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5分鐘。

以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列舉現實生活、生產中的事例進而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再介紹説明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性及現實意義。例如可以播放視頻――加利福尼亞地震發生後的視頻一段,構建學生對地理圖像的直觀感悟能力,進而稍詳細地以地震為例,説明地質災害具有分佈廣泛,危害大、傷亡多,突發性強等基本特點,接着導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現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闡明地理過程,再逐步深入瞭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舉實例時,要強調地理知識的內在聯繫,研究地理學離不開觀察和分析,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生認知的起點。在讓學生觀察時,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地質災害,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現代教學論認為,地理教學不僅具有傳授知識的功能,還有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的功能。講授地質災害應着力通過現實生活的實例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獲得更多感性認識,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迫切性,強化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加深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在培養能力方面可按大綱要求,還應包括培養學生

篇六:高中地理説課稿

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課程標準,聯繫學生實際,從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以及美育目標,很好的把握學生心理,考慮個體差異進行系統設計。以下是“高中地理優秀説課稿”,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佈、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優秀説課稿模板

。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後面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大氣運動的原理已掌握,接觸過各類天氣現象,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探究慾望,但認識不夠深刻需加以引導。

(三)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係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颱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温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麼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它們分別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於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三維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通過閲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閲讀識圖能力。通過閲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欲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通過閲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 教學方法和手段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採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繫,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和事物的空間分佈,運動狀態,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四.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能力。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豔,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繫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並鞏固理性知識。

2、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五.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段天氣預報的畫面)

介紹最近幾日裏齊市的天氣變化,闡述要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通過這樣設計,使學生從感官上接受概念並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念,為下面的知識做好鋪墊】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麼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適時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再度擴展,引出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為接受新知識提供依據】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篇七: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 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佈、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後面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大氣運動的原理已掌握,接觸過各類天氣現象,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探究慾望,但認識不夠深刻需加以引導。

(三)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係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颱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温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麼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它們分別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於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 三維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通過閲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閲讀識圖能力。通過閲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欲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通過閲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 教學方法和手段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採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繫,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和事物的空間分佈,運動狀態,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四。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能力。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豔,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繫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並鞏固理性知識。

2、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五。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段天氣預報的畫面)

介紹最近幾日裏齊市的天氣變化,闡述要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

(二)講授新課:

一。 鋒面系統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通過這樣設計,使學生從感官上接受概念並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念,為下面的知識做好鋪墊】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麼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適時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再度擴展,引出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為接受新知識提供依據】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問題:①冷、暖氣團誰主動向對方移動?暖氣團抬升情況如何?

②何為鋒面過境時、過境前、過境後?提示學生根據鋒面移動的方向來確定。

③冷、暖鋒面過境前,過境後分別在什麼氣團控制下,天氣如何?

④冷、暖鋒過境時天氣如何?

⑤冷鋒、暖鋒降水都發生在鋒面的哪一側?它們又有何不同?)

【結合動畫的展示,設計5個問題,是依據學生的思維模式,由簡入難,一步步的引導,啟發學生,是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參與,以及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獲的知識、得出結論】

教師講解:我國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的大風和沙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

(設計表格,學生填寫)

【運用表格,一是為了增強課堂的直觀性,二是由學生個體主動參與,完成知識的傳授;三是把一些繁雜的文字進行簡單的編輯,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裏加以我們家鄉的實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由同學討論分析原因,這樣設計重在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激起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 低壓(氣旋)系統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在學習該天氣系統之前,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幾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在設計這個課題的時候,充分展示了學生生活中的實例,結合高一學生自身的特點,引導他們對生活中的天氣變化現象加以分析?D?D引用毛澤東的詩詞“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D?D增加地理課堂的文學性】

1. 五種基本的氣壓類型

(利用“海平面等壓線分佈”圖,介紹五種基本的低氣壓,高壓脊,低壓槽,鞍形氣壓場)

2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的對比

(強調: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

(利用多媒體播放“北半球低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動畫,()在學習了“大氣的運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該天氣系統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氣流特徵,以及天氣特點。然後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壓系統的形成及其天氣”? 完成表格2)

【在這裏採用了比較分析方法,啟發學生從低壓、高壓的氣流特徵入手,討論分析二者所影響的天氣特點,運用比較方法,更能使學生掌握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情況,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

(過渡:我們學習了鋒面系統,氣旋,反氣旋系統,那麼,鋒面與氣旋能否同時出現?為什麼?)

(播放“鋒面氣旋”圖,讓學生從圖中瞭解鋒面與氣旋能同時出現,這種組合叫鋒面氣旋)

介紹鋒面氣旋的特點、對天氣的影響

3. 鋒面氣旋

【在處理鋒面氣旋時,藉助動畫,引導學生提出觀點,力求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結新課鞏固練習)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是要讓學生能夠聽懂和看懂一些簡易的天氣形勢圖,因此最後通過活動課“試做天氣預報員”來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的掌握情況。

【這樣設計既能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鍛鍊學生的個體,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佈置作業)

利用身邊的媒體,收集未來幾天齊齊哈爾的天氣變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天氣變化的原因。

【設計的目的是:把課本的理論知識延伸到實際生活中,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觀察、實踐、探究的能力】

(課堂結束語)

幾日來的鶴城陰雲密佈,陽光難得一見,我們期待着明天有一個好天氣,因為我們相信?D?D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板書設計

2.5? 常見的天氣系統

鋒面系統

鋒面結構與特點

1 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 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 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鋒面類型與天氣

二、??????????? 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1基本的氣壓類型

2 氣旋與反氣旋的天氣特徵

篇八: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內容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課標要求:

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説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形成條件。

本節課標解讀:

1.説明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2.説出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範圍,説明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及特點。

內容地位與作用:

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最大的產業。農業是發展歷史最悠久的產業,隨着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社會環境對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以季風水田農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體現自然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商品穀物農業則體現了社會環境對農業地域形成的影響。本節內容包括兩部分內容,一個是季風水田農業,主要分佈在亞洲季風區;一個是商品穀物農業,主要分佈在發達國家。

教材文字內容不多,配備了大量的地圖和景觀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組織學生查閲地圖,挖掘地理信息,培養分析能力。分析農業區位因素時,必須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個方面去分析,找出優勢區位因素來。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季風水田農業的分佈、生產特點和區位優勢。

2.瞭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地區分佈、生產特點和美國商品穀物農業的區位優勢。

(二)過程與方法

閲讀“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形成與分佈”圖,認識亞洲季風水田農業的地區分佈和區位特點;分析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理解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主要特徵。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觀念,關注我國農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重點:

分析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

難點:

對比季風水田農業與商品穀物農業的形成條件和特點。

二.説教法:

設問教學、案例探究和對比歸納

多媒體電腦,教學地圖

2課時

三.説學法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利用已學知識,分析農業區位因素,進而認識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通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佈圖》,分析季風水田農業的分佈範圍、形成的區位因素,學習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和區位因素,並將兩者進行對比,鞏固對兩種農業類型的認識和理解。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用已學的農業區位因素來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分析。

2.新課講授:第一課時,首先通過設問,引出對季風水田農業的初步認識,然後通過讀《亞洲地形圖》《亞洲氣候類型分佈圖》,認識季風水田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並由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接着要求學生閲讀教材,學習水稻種植業的特點,通過讀我國水稻種植景觀,認識我國水稻種植存在的問題;最後,要求學生閲讀49頁閲讀材料:袁隆平的水稻科學研究;瞭解我國的水稻種植業現狀。

第二課時,要求學生自學為主,閲讀教材,提出問題,掌握商品穀物農業的分佈、經營方式、生產特點以及形成的區位因素;然後通過案例教學,指導學生閲讀案例“美國的商品穀物農業”和“我國南方水稻種植”,比較存在的差異,進一步鞏固對商品穀物農業形成的區位因素的認識。

3.小結本節課內容,佈置適當作業,鞏固本課所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五、説板書設計

第二節 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一、季風水田農業

1.分佈:亞洲季風區

2.區位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人口、人均耕地、習慣

3.特點:

1. 小農經營;

2. 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

3.機械化和科技水平較低;

4.水利工程量大

二、商品穀物農業

1.分佈: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

2.區位條件:地廣人稀、市場、交通、自然條件、機械化水平、農業科學技術

篇九: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節課源於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問題研究,該節課主要是要求同學們能夠對於前面知識的運用,能夠結合所學分析住房應考慮的因素,城市化過程中發生的負效應,對於城市化我們應該如何冷靜的分析面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知識目標:購房影響因素;

理解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含義及特點,能夠分析材料現象。

能力目標:能夠分析自身因素,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合理地選擇住房

情感目標:樹立對於城市化應有的情感態度,結合自身不要隨意的判斷一件事物的好壞。

如何綜合各方面因素合理地選擇住房

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郊區化和逆城市化的理解

二、説教法

小組探討、調查研究、對比歸納

課本資料、多媒體

三、説學法

1、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2、通過對比總結得出結論,提高學生分析概括能力,抓住事物本質特徵解決問題;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學習

課前我讓同學們調查分析了住房選擇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同學們的成果,總結出購房的原則性問題,合理地指導我們購房。

◆設計意圖:直接導入,開門見山,因為事前已經讓同學們預習調查過了,知道了要學習的內容,同學們都期待展現成果,故直接表現同學們的內心節約時間。

2. 活動設計

課前活動:分成四組,對南京三個住房地段進行調查,新街口夫子廟、板倉、仙林,對住房居民進行問卷調查,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分析該地段的房價要求,居民的要求,居民為何要在該地段購買住房,基礎設施設置等等其它與居民購房有關的因素。

◆設計意圖:利用課前小組探究形式對所學問題進行相關調查,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瞭解知識來源於社會還能培養學生深入生活交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問題設計

同學們,不知道你們在調查過程中是否發現一個問題,郊區的房子,特別是別墅,都是些高檔居所,許多有錢人的居住場所,那為什麼會這樣呢?伴隨着城市化進程中居民都往城裏擠,為什麼還會有許多有錢人往郊區搬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第二個問題:逆城市化。

◆設計意圖:承轉過渡知識,從購房選擇因素的學習過渡到郊區化的學習,同時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給學生以啟迪。

五、説板書設計

篇十: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內容通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助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內容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意義。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

能力目標

1、通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製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通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徵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教學難點

1、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意義。

這些內容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係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説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五、説學生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合作教學和探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準備圍繞“地球為什麼鬧水慌”着一主題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五大問題情景、四大圖表系統、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導入:通過多媒體播放地球有關水的資料,創設第一個問題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為什麼地球上很多地方還鬧“水慌”?

新課教學:展示“陸地水體類型以及儲量百分比圖”,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陸地水體按空間分佈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陸地淡水的儲量很少,只有0.3%。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第二個問題情景: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為什麼主要依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展示水資源循環週期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週期較短,利用後在較短時期內可恢復。而其他水體更新週期很長,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當於是不可再生的水資源。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轉到下個知識點,也本節重點和難點:陸地水體的相互轉化的學習。需要化大約15分鐘時間。展示“河流徑流與降水量的關係圖”、“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温的關係圖”和“河流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詳細分析圖表,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陸地水體補給的規律。同時理解陸地水體補給的時空分佈不均,雨季鬧水災、乾季鬧旱災,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結合現實問題,創設

第三問題:為什麼全球鬧“水慌”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地球淡水資源在減少嗎?引入水循環內容的學習。這也是本節的重點知識,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繪製水循環的示意圖,來突出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習水循環知識後學生已經明白地球淡水資源在不斷循環,是一個常量,地球“水慌”加劇是人造成的,包括過量使用水資源、污染、浪費等。

提供華北地區的一些生產、生活情況資料,創設第四個問題情景:華北地區處在半濕潤氣候區,為什麼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怎麼解決?

組織一次合作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相互交鋒、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調”、“三峽”工程,提供資料。組織第二次合作討論:“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的背景以及現實意義。

本節內容儘管屬於自然地理的範疇,但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體現人文精神,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資源觀和環境觀。

篇十一:高中地理説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第__章第__節,題目是________.課型是新授課。

下面我就教材、教學法設計、教學程序三大方面向各位評委老師展示一下我的説課設計。

首先説教材。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三個方面。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説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教材在整個自然(人文)地理知識體系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且貫穿本節很重要的一條線索是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來指導生產生活。

其次説説教材內容特點。本節課內容具有以下特點:

1、 有部分教學內容抽象難以理解,知識原理性比較強。

2、教材安排上增加地圖,減少文字敍述,主要是問了增強直觀性,以減輕難度。這符合“地圖是地理的語言”“地理就是在地圖上説理”的地理學科特色。

3、 教材內容有較強的比較性且知識前後聯繫密切,可採用比較法教學。

4、 學生在以前的知識中有相關知識積累,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相關認知。因此,教材內容對學生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

5、 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教材選材的實用性原則。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及高一學生的認知能力,結合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制定如下三位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識記:

分析:

理解:

2.過程與方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對本節課所學的的地圖及文字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然後再把自己的觀點或結論進行交流或當眾表達。培養學生觀察、讀圖析圖能力、歸納能力;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競爭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地理課需要引導學生學會理論聯繫實際,並逐漸將所學知識用於生產生活及科研,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另外通過對本課中原理性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學生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的形成。每節課教師都在這些方面對學生有積極期望,根據教育心理學的“皮革馬利翁”效應,學生會逐漸具備這些能力,並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對目標的確定及分析,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確定本節課內容的重難點。

重點是:

確立依據:1.這部分知識有較強的實用性。與現實生活聯繫特別密切。

2.涉及到知識較多而且比較難以綜合。高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解決本節課問題時相對較弱。

難點是:

依據:1.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對高一學生來説,空間思維能力較弱,難以理解。

2.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的知識基礎及生活經驗。

以上我對教材進行了分析,接下來我再説説教法和學法設計。

一。教學方法

“以學定法”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特點以及學生年齡特點,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問題導學法:多媒體出示問題,學生按照問題去讀圖讀書,先自己學會一部分知識與能力問題,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方法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且能夠面向全體學生。

3.以地圖為載體的情景教學法:對這節教材內容比較抽象,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插圖,將其製成富有動感的色彩鮮豔的畫面。將繁雜的地理事物變成簡單直觀的圖像,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通過地圖設計一些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清新舊知識的線索,有助於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這符合建構主義的教學觀。

二。學法指導

新課程倡導 “教學生學會終身學習”.地理課程標準的理念有“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學習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課堂上不僅要教學生學會地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地理學習方法,以適應社會高速發展。本節課的學法指導如下:

1.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地圖及圖表。培養分析、歸納地理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讀圖析圖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逐漸學會知識遷移,理論聯繫實際,用所學知識去指導生產生活。

2.指導學生學會合作探究。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研究方法。

三、教學手段

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包括圖表、投影、視頻等電化教學。可以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以上是我在本節課中所設計的教學法指導及採用的教學手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本節課的教學法呢?接下來我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分複習提問,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堂小結,佈置作業,板書設計七個環節。

一。複習提問。“温故知新”及建構主義中提到的“學生不是空着腦袋進入教室的,他們都或多或少對本節課的新知識有些知識積累或生活認知”的理論,因此,我設計課前複習環節。提問的方法,可以讓教師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助於課堂教學程序的隨機調整。

二。導入新課。展示一組地理圖片。創造學習氛圍,設置懸念,引入新客。便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求知慾。這樣導入,可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講授新課。

環節一:1、問題導學。教師出示問題,該問題即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教師把重點分解為幾個小問題。學生先自己完成問題。自己學會一部分知識,對重點有不同程度的掌握。

這時教師可以在教室內逐個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

2、教師點撥。教師根據剛才對學生自學情況的瞭解,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逐漸突破重點。

設計意圖:教育心理學上認為:學生在每節課上課的前25分鐘的時間,注意力最穩定。因此就在這段時間裏,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這個環節的設計,可以增強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這個過程中,在學生的自學及教師的點撥中,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逐漸到位。

環節二:1、教師出示問題。該問題既是本節課的難點。

2、 學生合作討論、歸納總結並展示討論結果。

3、教師點撥

設計意圖:教育心理學認為,在每節課的後20分鐘,學生注意力逐漸不穩定。可以設置討論活動,在師生、生生的多邊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提升學習效率。在這個環節中,教師給與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可以對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進行突破,不會的學生逐漸學會,已經學會的學生在向其餘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提升了分析歸納、對比綜合的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穫。

四。鞏固複習

在對重難點都學習完之後,教師提供兩個比較簡單的鞏固習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分析,主動探索學習,檢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並讓學生品嚐到學會的滋味。

五。課堂小結

學生先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知識梳理,然後教師出示本節課知識體系。

這樣設計有助於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六。作業佈置

有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體現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的延伸鞏固。選做題選擇開放性的題目,有助於培養學生蒐集材料,整理資料的能力,並可以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

最後説説板書設計,基本上我在黑板上的主板書就是現在展示的這些。其餘詳細知識點在多媒體幻燈片上還有展示。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設計,教學程序三大方面進行了説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主要採用問題導學、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採用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地理圖表作為本節課的主線。課程設計符合新課程“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特點,也適合學生年齡特點,有利於全體學生的發展。

我的説課結束,謝謝各位老師!

篇十二:高中地理説課稿

各位老師: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一課時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的內容,課型是新授課,我將按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這個五方面分析説明。首先我説一下教材分析。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學生在學習了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與自然界的水循環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洋流(洋流的形成、分佈規律),同時本節也是今後學習高中地理教材選修模塊2海洋地理的基礎,因此,本節教材在高中地理課程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點。

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講述了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特徵,包括洋流的分類、形成、分佈規律,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主要講述了兩個問題: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類型,並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單獨受一個因素的影響,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第二是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按照氣壓帶和風帶模式圖推導表層洋流形成及分佈,着重講中低緯度海區的表層洋流。

2.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是“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佈規律”。於是結合課標,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洋流的概念、類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通過與氣壓帶、風帶知識的聯繫,對地圖的觀察比較分析,提高知識遷移和運用地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現象;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探究並解決問題,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會運用概念圖歸納知識要點,養成用彩筆或有區別的符號描繪地圖來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間因果聯繫的興趣,增強其客觀、理性地思考問題的理念,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

我確定本節

教學重點:通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佈圖,掌握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

依據:依據新課標及教學實際,考慮到“洋流的形成、分佈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確定其為重點。

教學難點: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及分佈規律。

依據:該部分的知識難理解、難記憶,部分學生存在知識缺陷,故確定其為難點。

二、説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建構主義理論是本次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建構主義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引導者與促進者。它認為有效的學習不是由教師到學生的簡單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中,教師通過幫助和支持,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為學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結合本節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的特點,本着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理念,為了更好的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學生的讀圖、繪圖,自主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我藉助自制多媒體課件,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本節課結合地圖採用以“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具體學法有:

1.讀圖分析法和歸納法。

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式來説明風海流的形成原因;學會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理解洋流分佈模式。

2.繪圖分析法。

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繪製各海區洋流簡圖,逐步培養其動手能力,再通過對比洋流簡圖,尋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佈規律。

3.比較法。

通過比較,總結出洋流的分佈規律。

這樣,教給學生“多讀圖、對比分析、綜合思考、動手繪圖”來獲取知識、思考問題的學習方法,既能增加學生參與機會,增強其參與意識,又使學生“學有新思”,“思有所得”,“練有新獲”,“學會學習”,使他們成為教學活動中真正的主體。

四、説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地圖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主要通過以下四個環節達成。第一環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先創設一個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國舊金山市有一個童工,他在海濱浴場拾到一隻瓶子,瓶中有張紙條寫着“我的遺囑:將我的遺產平分給拾到瓶子的走運人,和我的保護人巴里·科辛。”這是哪裏來的東西呢?經調查得知,寫遺囑的人是英國一個擁有12億美元財產的資本家。那麼,瓶子怎麼會從英國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呢?

由一個關於洋流的小故事導入,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一起學習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為本節課學習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埋下伏筆。

講授新課、形成概念

讓學生們快速閲讀教材,思考洋流的特點,總結關鍵詞,先讓學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學生總結完關鍵字後,教師再展示出關鍵字與學生的答案作對比,並強調洋流的特點,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學習洋流按照性質的分類,講解寒、暖流的區別,並強調寒流和暖流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相對於所流經區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講解後引導學生學會判斷寒、暖流,並用簡單表達概括,便於學生理解記憶。而後通過練習,鞏固加強學生對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斷。

通過學生自學課文,組織學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學生可以從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種因素――盛行風、大陸輪廓、地轉偏向力等的作用綜合形成的。教師再對每個成因進行講解,強調不同種洋流形成的主要動力。

讀圖繪圖、概括規律

由前面學習的洋流成因及氣壓帶風帶模式圖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圖,重點講授氣壓帶風帶知識與洋流模式圖之間的關係。對比世界表層洋流分佈圖驗證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區的洋流環流,讓學生從全球氣壓帶、風帶和洋流模式圖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層洋流構成了分別以副熱帶和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從而培養學生歸納和推理能力。

結合洋流模式圖講解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雖然課標不要求識記各洋流具體名稱,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稱,對他們理解洋流模式圖有一定幫助,也將為下一節課的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要求學生能夠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稱。

通過繪製太平洋海區和大西洋海區的洋流簡圖,逐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再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比較世界洋流模式圖、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佈圖和剛繪製好的洋流簡圖,引導學生找出分佈的差別,發現其中低緯度海區和中高緯度海區大洋環流規律及其產生的原因,得出結論:

一、中低緯海區的大洋環流也稱為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大洋東岸是寒流,西岸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緯海區的大洋環流也稱為以副極地為中心的氣旋型大洋環流,大洋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緯陸地面積小,形成連續的西風漂流。

通過北印度洋海區季風影響下而形成的季風洋流分析,得出結論: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區受東北季風影響,洋流呈逆時針方向環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區受西南季風影響,洋流呈順時針方向環流。

可以説這是個對洋流模式圖讀圖分析過程,也是對重要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這樣的設計可以引導學生實現圖文轉換,學會藉助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為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推理歸納,是高中新課程倡導的理念,是大學聯考必備的一項地理能力,也是學生今後走向工作的一項重要能力,故應着重引導訓練。

思考小結、問題探究

引導學生以簡練的言語概括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佈規律:

(1)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2)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逆南無

(3)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夏順冬逆

為了考察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情況,最後在和學生小結本節課所學到的知識要點的基礎上還設計了相關的探究問題,解答的過程中學生間可相互補充,最後老師做以歸納總結,師生共同評價。這樣設計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給以鼓勵、評價,對知識加以總結概括,使學生在有所收穫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後佈置課後問題探究,要求學生學會運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去解釋相關現象,最終達到符合要求的意義構建。

五、説板書設計:

我認為板書設計除了要求簡明扼要、美觀規範外,最好能夠啟發學生思維,所以我在設計板書時就力爭比較直觀、系統、精練,爭取既提煉要點,也突出重點、難點,揭示出本節知識的內在聯繫,便於與學生總結回顧的同時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書設計是:

$3.2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一、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

(一)洋流的定義

暖流

(二)洋流的分類

寒流

判斷: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風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補償流

(四)洋流的分佈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佈

3.洋流的分佈規律

(1)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順南逆

(2)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逆南無

(3)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夏順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學的全過程。

我的説課完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謝謝大家!

篇十三: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知識與技能:理解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的含義、兩者的關係以及環境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

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義,影響因素並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做法;

結合中國國情提出適合中國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及案例分析理解環境承載力與環境人口容量的關係及影響因素;

通過問題探討掌握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並強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科學發展觀。

激發學生愛國情感更多地關注國家國情,樹立主人翁意識保護地球強大祖國。

環境人口容量的內涵以及影響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以及措施

環境人口容量的內涵以及影響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以及措施

二、説教法

案例分析、問題探究、歸納總結

有關環境人口的材料

多媒體

三、説學法

1通過有趣故事導入,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慾;

2.通過活動探究,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及分析創造性思維能力;

3.通過對比總結,提高學生分析總結歸納能力,抓住事物本質特徵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學習

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則小故事:“復活節島的悲劇”,從該案例你意識到了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故事引起學生興趣,引出問題,激發學習慾望,更好地吸引注意力投入到本節課中。

2、.問題設計

提問:進一步對比環境人口容量與環境承載力的概念,不難發現環境人口容量是在環境承載力的概念上加上了一些附加條件。而這些附加條件往往就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就是説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哪些因素又是關鍵性因素呢?

該問題自然過渡,同時通過補充案例及讀圖思考的形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解答但又要求學生主動探究,發散思維。

◆ 設計意圖: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發現學習理論,利用提問,創設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參與性,引導學生聯繫知識,積極思考,大膽聯想,發散思維,主動探究。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綜合歸納能力。

3、活動設計

在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中,假定條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統計結果,結合一下三種觀點你同意哪種,為什麼,談談你對未來人口發展以與環境人口容量的看法。

樂觀派 悲觀派 中間派

着眼於尚未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資源,以及未探知和未發現的領域,認為未來世界人口,不會達到地球環境人口容量的極限。科技進步使人類有足夠的力量制止環境退化現今世界的人口已經大大超過了地球的環境容量。目前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不能解決人口過多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問題,人口進一步增長,後果不堪設想。 多數學者認為未來全球環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公佈的報告認為,將全球人口穩定在110億或略多一些,可以使地球上的人維持合理健康的生活。

◆ 設計意圖:通過該活動引發學生對前面知識的應用理解,同時結合自己對社會的看法,自己的大膽想象思考事件的結構,表達自己的理由,這些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測驗,讓學生在鍛鍊中提高自己。

4、作業設計

課後探究:中國到底能不能依靠本身的資源養活自己呢? 請同學們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思考思考。

◆ 設計意圖:利用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對知識進行理解強化能夠應用,同時激發學生愛國情感更多地關注國家國情,樹立主人翁意識保護地球強大祖國。

篇十四:高中地理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要進行説課的課題是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三節——水圈和水循環第一課時(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本節內容首先介紹水圈的構成及其特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兩個知識點。第一個知識點淺顯易懂,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是為第二個知識點的學習作鋪墊;第二個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緊緊圍繞 “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為主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二、説教學目標:

課標中對本節的要求是“學生運用示意圖,説出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主要環節,説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分析這條標準,要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教學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繪圖方式加深理解認識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與環節。 2.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本條標準要求的重點,對水循環意義的學習應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認識,如水循環將水圈、巖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聯繫起來;水是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資源處在不斷更新知中,但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等。

根據課標要求,講本節課細化為以下幾個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組成及主要類型,能夠分析掌握陸地各種水體之間相互運動和相互轉化的關係,掌握陸地水體的運動更新過程和規律,明確水循環對整個地理環境的作用和意義。

⑵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判讀地理原理示意圖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圖像中提取、認定、加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陸地水體對於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明確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合理利用水資源使之能夠可持續利用下去,使學生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逐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點。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説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教學重點的確定,能使學生樹立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觀點,從而對我國的“黃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觀念。 (二)説教學難點:不同水體相互補給的關係

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同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缺乏,對各種水體之間的補給關係不易理解。 四、説教法

1.創設情景設臵學生感興趣的問題,

2.討論法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

3.多媒體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直觀的圖片、動畫和數字資料,把學生輕鬆得引入本課,通過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和現象,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奮點,幫助他們理解課本內容。 説學法

1、學會用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中的圖理解水循環的相關性。 2、學會探究:學生思考分析總結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3、學會合作:學生討論合作收集相關的資料,完成活動。 五、説教學過程 導入:【問題1】:李白的《將進酒》中有佳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它隱藏着一個巨大的錯誤,你們知道錯在什麼地方嗎?而且黃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復還”了嗎?

【板書】:水循環及其地理意義

水圈的組成

學生自主學習

【課件展示圖片】:

多媒體展示課本上圖2—3—2“水圈的構成”,瞭解水體的構成:

總結: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

篇十五:高中地理説課稿

高一地理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説課稿

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説課稿各位領導和老師,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本課適合於我校或重點中學高一年學生,一般中學高一年學生對知識擴展部分可以不講。下面我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指導、説教學程序等四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本單元教學的前奏和基礎,它與後面的大氣熱力狀況、大氣運動以及許多天氣、氣候氣象知識都有直接聯繫,如:臭氧對紫外線的吸收,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人類活動對大氣的影響等。考慮到本校學生起點較高和需要開發較多的思維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既顧及了知識的整體性,又考慮了知識的層次性,為了讓學生下一步瞭解和學習大氣打下基礎,要在原有課文的知識基礎上適當延伸知識和聯繫實際,本節課教學效果如何將直接影響後面幾節課的教學。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理解大氣的垂直分層及各主要層次的主要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讀圖、閲讀和概括能力;運用因果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理解大氣的存在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對流層和平流層、電離層與人類活動的關係,樹立人類與環境相互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念和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大氣主要成分對環境生命活動的影響;大氣各層的特點和人類活動與各層大氣的關係

難點:大氣各層的氣温垂直變化原因,大氣運動方向和天氣變化狀況之間存在着內在的因果聯繫。

4、教材處理可分兩部分:一是大氣環境和大氣的組成這一部分可設計表格或簡單的設問讓學生閲讀並小結,教師可以將大氣的作用知識適當的延伸,如與物理化學的聯繫、大氣熱力作用聯繫等。二是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這部分是教材的重點難點,知識前後因果關係密切,如大氣成分與大氣温度的垂直變化密切相關、大氣温度的垂直變化與大氣運動的聯繫、大氣運動與天氣變化狀況的關係、天氣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係等。學習本部分內容時重點從温度的垂直變化特點入手,由因導果,層層深入,大氣各層的特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對於我校的學生可以將這一部分知識與第一章和下一節大氣運動適當聯繫,為學好下一章打下良好基礎。

二、説教法。

1.教學及依據:因果分析方法、讀圖分析法、開放式教學法。

“以學生參與為標誌,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是本節教學法的主要目標。雖然本課抽象內容較多,但一方面對於重點中學生對本章有一點知識基礎,另一方面經過本章節學習希望能提高學生的分折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時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分析,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參與意識,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能力;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2、教學手段及依據: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圖、色、聲、像”功能,形象生動直觀地層現相關地理事物、現象和提供資料,幫助理解和記憶。

三、説學法指導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本節知識結構,遵循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與規律,學法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指導學生具備學習地理的興趣。

本節知識點多且學習知識難度較大,我在講授時通過精心設問來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指導學生掌握識圖、讀圖、分折地圖的方法。本節許多知識都內含於大氣的垂直分層圖中,如大氣各層的人類活動、地理現象等,本節可用多媒體和設問幫助理解和記憶。

3、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各種地理事物的規律,都是通過分折和比較而得出的,學生學會在適應的時候對地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會大大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本節中我通過設計表格和對比分折得出大氣垂直分層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

篇十六: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1.地位與作用

氣壓帶和風帶屬於第二章重要的一節,它在第二章中起着關鍵作用,是承前啟後的紐帶而三圈環流卻是本節重點,是關鍵之關鍵;因為三圈環流控制着各種形式的大氣運動,它的分佈及變化直接影響着天氣和氣候。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 ②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2).能力目標

①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

②通過立體幾何圖的講解,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德育和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讀圖、繪圖、概括、推理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事物是可知的、是互相聯繫的,從而有利於學生形成事物普遍聯繫的觀點,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3.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難點:

1.三維空間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風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説學生

由於學生在國中階段學習的是歷史與社會,很少接觸地理概念,基礎較差,再加上高一學生還沒有涉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在空間想象能力上較欠缺,因此在教學時要製造假設,化繁為簡,層層推進,便於學生的理解,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效果會更好。

(二)、説教法

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1.設問式教學

假設一個條件結論一 單圈環流

假設二個條件結論二 三圈環流

假設三個條件結論三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2.通過板圖、FLASH動畫、側視圖、立體圖等方式多角度的突破三圈環流中的難點(風向和氣壓帶的季節性移動)

教學手段:多媒體和傳統教學相結合:

理由1.能充分體現直觀性原則

2.節約時間,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三)、説學法

學生能否學好,教師指導有很大的關係,每節書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所以每學習一節書時教師都應該給學生説明學習該節注意事項或提示。

探究式學習

創設環境、課堂模擬

板圖練習

三、説教學程序:

(一)、教學過程設計原則:

1.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2.調控有序、高效和諧原則;3.簡明易懂、生動有趣原則。

(二)、具體教學過程:

1、對於“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的教學,成敗在於如何指導學生邊做模型(或邊畫圖),邊理解。為此,採用以下教學程序。

依據上節課內容由於地表冷熱不均導致氣流上升和下沉運動,是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從而導致氣流運動倒入新課

授課過程

(1)明確大氣環流的概念,即“具有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稱為大氣環流”。

(2)假設條件“地球表面均勻,不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1。學生會在上節課學過熱力環流的基礎上很容易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得出結論形成單圈環流

(3)假設的條件 “地球表面是均一的、考慮地球自轉、但不考慮公轉”組織學生按活動2的要求製作三圈環流模型,讓學生親身體會高、中、低三個環流圈形成的過程。同時與學生共同完成低緯環流的製作,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

(4)通過“三圈環流立體圖”小結三圈環流,將學生的注意力從集中在三圈環流的全部到近地面部分,總結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規律:氣壓帶和風帶相間分佈;南北半球對稱分佈等。

(5)如果進一步考慮地球公轉,分析出氣壓帶和風的季節移動。得出結論,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最後結合板書小結,重點、難點用彩筆單獨註釋。

這節課的內容難點比較集中。難度存在於幾個方面:一是空間跨度大,二是抽象,三是運動形式比較複雜。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注意多利用圖、模型、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將複雜的地理事物分解,把握從簡到難、從單一到多個、從純理論到實際這樣一個分析過程。

篇十七: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自然界的水循環——背景分析

(一)説教材分析

《自然界的水循環》作為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3章《地球上的水》的開篇內容,涉及內容既是水資源基礎知識,激發學生求知慾,又為後面章節的學習作鋪墊。

本節課由“相互聯繫的水體”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兩部分內容組成。“相互聯繫的水體”部分內容主要是對水圈的構成、自然界的各種水體之間的關係作了簡要的介紹,為學習水循環的學習作基礎知識方面的鋪墊。“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部分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緊緊圍繞 “水循環示意圖”以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為主介紹了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分析了水循環的地理意義。(二)説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具備由盲目階段向自覺階段發展過渡的心理特點;他們的認知能力的發展將接近於成熟,能運用抽象的適用形式、邏輯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決問題,可進行獨立探究活動和研究性學習。

高一學生對一些地理表面現象的認知較多,對原理性認知較少。學生已有知識是知道自然界水體存在形態、能夠概括出地球的圈層結構和各圈層的特點;已有的技能是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基本掌握了物質三態變化,對物態變化中吸、放熱也有一定的瞭解;學生要掌握的是水循環過程及其意義、河流的補給等內容。

(三)説教師自身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教師只有清晰地認識自己,意識到自身的優缺點,才能更好的扮演好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

根據MBTI心理類型理論,在四個指標,八個偏愛所組成的16種類型中,我是ENFP型,所以我的教學風格是情感型。在解決探究性問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成績、性別等組成異質小組,採用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營造一種自由、活躍、和諧的環境,從而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

二.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目標

(一)説課標

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標準是“運用示意圖,説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説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其中“説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為“瞭解”的水平;“説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為“理解”的水平,為本節課的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課標的分析,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的三態變化,説出水圈的構成。

2)繪製水循環示意圖,結合示意圖説出水循環的過程。

3)舉例説明水循環在塑造地表形態的影響。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學會繪製簡單地理示意圖的方法。

2)通過結合“水循環示意圖”、分析其過程,學會分析相關地理事物的方法。

3)通過小組討論黃河斷流問題,説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學會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水體有關知識,增強水資源的憂患意識,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通過聯繫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主動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的興趣。

3)通過水循環運動的學習,體會到物質的運動有自身的運動規律,人類活動應遵循自然規律。

三.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重點、難點

(一)説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教學重點的確定,能使學生樹立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觀點,從而對我國的“黃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的觀念。

(二)説教學難點:不同水體相互補給的關係

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同時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比較缺乏,對各種水體之間的補給關係不易理解。

四.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策略

(一) 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地圖法:學會觀察圖3.2和圖3.3運用示意圖,提取地理信息基礎上,師生共同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利用水循環示意圖來説出水循環的過程與主要環節。

2、案例分析法:(黃河斷流問題)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可以對水循環的環節產

生影響,不斷完善知識體系,真正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目的。

3、探究教學法:概括出水循環意義是通過收集來的一些直觀性較強的圖片、視頻材料以及文字、

數字資料,用撲捉到的生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討,培養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説學法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會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析圖、繪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3.2和圖3.3,運用示意圖理解水循環的過程並學會繪製水循環示意圖;

2、學會分析:在分析黃河斷流案例過程中,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通過討論、共同分析出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3、學會探究:通過資料的展示與小組討論,運用具體的實例探究出水循環的意義,學會撲捉生

活中的地理事例,共同分析探討,進而進行提煉、概括。

五.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程序設計

六.自然界的水循環——板書設計

篇十八: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課標解讀

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標準是“説出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概括各圈層的主要特點”,對於本條標準的把握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標準中的“説出”屬於瞭解水平,“概括”屬於“理解水平”

(2)本條標準有兩層含義:顯性要求是從宏觀上了解地球的結構及特點。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地球的圈層結構》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1章第4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地球運動的基礎上,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基於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有關地震波的基本知識、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及兩個主要的不連續面)。

2、識記地殼、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徵(界線、厚度、物理性狀和物質組成等)。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初步學會讀地球內部地震波與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圖,瞭解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

2、運用比較法學習各內部圈層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教學,培養學生“本質是通過現象表

現出來的,而現象總是表現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瞭解地球的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結構,並能概括出各圈層的主

要特點。這是歷年來的考點,同時也是要求同學掌握的基本知識,是地質學的基礎。

2、利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示意圖”,初步

掌握讀圖分析技能。地理學習的重中之重在於學會讀圖和用圖,本節的示意圖較多所以在本節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至關重要,也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的基本能力。

【教學難點】

1、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係。

之所以把這部分知識確定為難點是因為地震波的傳播情況與其物理特性相關,學習這部分知識要運用到物理學知識,要求的地理綜合知識水平較高,對於推斷內部各層的物質也要求較廣博的知識與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2、地球的內部圈層。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與地震波在地殼內部的

變化情況緊密聯繫,要搞清楚內部的分層首先要讀懂地震波在地殼內的傳播圖,而高一學生思維的深度還不夠,對有效信息的提煉還不準確,對事物的認識停留在感性階段,難於抓住兩者之間的聯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比較難的一塊。

(轉承)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法運用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

解決問題中探究。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製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提問導學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來解決,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四、學法指導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會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讀圖: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節課中要求同學們運用圖表來熟悉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歷程。

2、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

合作學習。

3、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

學的探究方法。

五、教學程序

(一):課堂結構:導入新課,講授及合作探究,課堂練習鞏固新課等三個部分。

(二):教學簡要過程:

【導入新課】

前邊我們學習了地球的宇宙環境,“談天”是為了“説地”,整個地球不是一個均質體,而是一個由不同物質、不同狀態組成的同心圈層結構,每個圈層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以地心為

共同球心,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講授及合作探究】

一、知識講解

地球內部究竟是什麼樣子?鑽探是瞭解地球內部情況的直接手段,把地球挖開來看看。我國地處江蘇省東海縣茆北村的亞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來最深的井為12000 m,還不到地球半徑的1/500,礦山的採挖就更淺了,目前最深的礦井可達3000 m。

目前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載人宇宙飛船可以在外太空遨遊,宇宙探測器甚至能飛出太陽系,可謂上天有路。然而對於我們腳下6371 km半徑的地球,卻至今還是入地無門。我們如何得知地球內部可劃分為三大圈層呢?不妨借鑑一下夏季我們挑選西瓜的方法,為了能夠吃到可口的西瓜,我們通常把西瓜託在手上,用另一隻手敲打西瓜,靠聽這種敲打產生的震動在西瓜內部傳播的聲音來判斷西瓜的生熟、質量的優劣。我們也可以在地球內部製造某種震動,通過分析這種震動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情況來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組成。我們知道,地震常常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但對於科學工作者來説,地震波卻帶來了地球內部的信息。那麼什麼是地震波?

二、合作探究

讀圖訓練,認識地震波的變化與地球的內部分層。

引導讀圖1-4-1“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係”, 並在黑板上或通過多媒體圖片展示我將提出如下問題:

縱座標與橫座標分別表示的含義?如何區別縱波與橫波?縱波、橫波有幾次明顯的變化?在什麼深度上有明顯的變化?怎麼變

化?在兩個不連續面上,地震波波速的突然變化説明了什麼問題(傳播介質的變化——地球內部的組成物質差別很大)?推測古登堡界面兩側地球物質的狀態可能是什麼?根據地震波的這種變化特徵,我們把地球分成三層(地殼、地幔、地核)

3、

着引導學生讀圖1-4-1要求學生從圖中提取各層的深度數據並結合右側的知識框嘗試概括各層的特徵。

三、課堂小結

在這一部分我將結合前面所講內容和學生探討的內容以表格

【課堂練習、鞏固新課】

在這一部分我將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圈層的界面和深度、特點並請學生填出表中內容從而達到鞏固的目的。

六、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因此我採用圖示式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

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思路。

(外)

(內)

以上,我僅從課標解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程序上説明了“教什麼”和“怎麼教”,

闡明瞭“為什麼這樣教”。説課對我們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後我也將進一步説好課,並希望各位專家領導對本堂説課提出寶貴意見。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篇十九: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它是對第一節內容的深化和拓展,與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並列關係。對於本節課,課標的要求有兩條:

1.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舉例説明主要農業地域類型特點及其形成條件。

2.結合實例説明農業或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完成課標要求,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1.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

2.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與西歐乳畜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用案例説明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因素和特點,

2.讀圖分析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因素,運用資料歸納乳畜業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2.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比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天人合一。而人文條件也越來越大地影響到農業的區位選擇,事物是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待問題。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採取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對比法,採用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學生採取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和地圖

二.教學思路:

1、由於學生通過必修1的學習,已經有一定區位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利用課本案例及活動題,結合一些補充資料、圖表等,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等方式分析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2、在歸納出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之後,再向學生提出“阿根廷的大牧場放牧業如何擴大生產?”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在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的基礎上,通過基本相同的思路,以西歐為例分析乳畜業。

4、最後,歸納總結對比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的基本概況。

5、拓展深化:⑴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能否採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⑵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展乳畜業的區位因素是什麼?

三.教學過程

包括新課導入、新課學習、課堂小結、當堂檢測、課後作業五個環節。

【新課導入】採取視頻短片導入:(播放錄像)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新課學習】提出問題,進行新課學習請大家閲讀案例4自主學習完成,以下三個問題。

問題:

1、為什麼這些國家可以發展大牧場放牧業呢?

2、大牧場放牧業有什麼特點?

3、大牧場放牧業形成的區位條件是什麼?

板書:1、分佈地區(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2、特點: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區位條件:①氣候温暖、草類茂盛;②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水陸交通便利。

投影圖3.15和圖3.16,完成活動題前兩個問題

提問過渡:阿根廷的大牧場放牧業可以獲得什麼產品呢?(牛肉及其製品)

那麼分佈在大城市周圍的牧場又可以獲得什麼產品呢?(牛奶為主)——承上啟下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乳畜業。

板書:

二、乳畜業

講述:按照分析大牧場放牧業的思路,按照預先分好的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下面的問題,學習乳畜業提問題:

1.乳畜業產品的種類有哪些?

(牛奶及其製品)

2.乳畜業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呢?

板書:

1、產品種類

2、主要分佈地區

3.根據圖3.19,3.20完成P52活動1和2。

4.列表比較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板書:

3、區位條件:氣候温涼、潮濕、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城市化水平高,經濟發達,市場需求量大

4、主要特點: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集約化程度高、多分佈在大城市周圍。

德育滲透:

提問:乳牛能不能分佈在城市河流上游?(不能)從答案中引出城市環境問題。

問題拓展:

⑴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能否採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⑵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展乳畜業的區位因素是什麼?

【課堂小結】

篇二十: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本節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本章教材是前一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的姊妹篇。教材緊緊圍繞人地關係這一主線,緊扣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這一主題,闡述了工業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是高中地理人文地理部分的重要章節,尤其是本課所研究的以意大利工業小區為代表的發展模式貼近社會實際,對我國(尤其是河南省)農村剩餘勞動力數量龐大的現狀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2.注重“雙基”的三維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注重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基礎上,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獨立或合作進行工業形成與發展的調查;掌握閲讀、分析、運用工業圖表和工業數據的技能。提高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

結合工業區的分佈圖分析工業地域的形成條件與發展特點。學生自已收集有關工業區的圖文資料分析其形成的條件與發展特點;聯繫本地工業實際分析工業生產活動的合理選擇和佈局以及對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學會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工業信息,嘗試運用所學的工業區位因素的知識和技能對工業信息進行整理、分析,並運用學習過程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關注全球的、我國的、當地的工業和環境現狀,增強全球意識、愛國家和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求變意識;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天文四季劃分的依據是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涉及立體幾何知識,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所以這部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説學生

1、知識基礎:高一學生經過國小、國中的學習,具有一定知識基礎,但水平參差不齊,對於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一定感性認識,但理性的認識很少。

2.學習能力:教材內容抽象,語言具有專業性的特點,圖型分析涉及立體幾何知識,而學生空間思維能力不強,有較大的學習難度。

3.學習動力:本節知識在生活、生產上具有現實意義,對學生來説具有新鮮感,所以求知慾強,好奇心大,積極性高。

三、説教法

1、探究式教學法學生活動或多媒體輔助分析問題

師生共同歸納探究結果(主要採用“讀圖、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

2.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地球的公轉本身就是一個運動過程,如果僅僅記住一些結論,不去研究它的過程,學起來會覺得很困難。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轉過程就成為突破難點的必要手段之一。

3.對比教學法

比較法是地理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一種,也是認識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將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縱向、橫向對比,使知識內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

四、説學法

要提高45分鐘課堂教學質量,學法指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和知識結構的特點,遵循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與規律,學法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指導學生掌握識圖、讀圖、用圖的方法

識圖、讀圖、用圖是學生學習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時也是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圖形都內含於地球運動的動畫之中,多且複雜。所以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2.指導學生理論聯繫實際

“學以致用,用以致學”,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生活中可以體驗到的,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用所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利於理論更好的掌握。

3.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方法

各種地理事物的規律,都是通過觀察、比較而得出的,讓學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對地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會大大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並增強記憶。

篇二十一: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內容選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工業地域的形成》。主要講述了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和工業分散與工業的地域聯繫兩部分內容。是工業區位論部分內容的延伸,又是新舊工業區部分內容的基礎。本節內容較為簡單,沒有過於繁瑣的理論和記憶性內容,只需學生掌握工業集聚或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即可。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工業集聚與工業分散沒有好壞之分,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效益而採取的經營策略。

知識目標:掌握工業集聚的原因和兩種模式的特點。掌握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

能力目標:能夠應用所學內容解釋相關產業現象。

德育目標:看待事物要全面,分析問題要顧及利弊兩方面內容,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教學重點:即知識目標,掌握工業集聚的原因和兩種模式的特點,掌握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

教學難點:即能力目標,能夠應用所學內容解釋相關產業現象。

二、説教法

講述法

三、説學法

本節內容的學習重點在於對例子的引述和理解,學習難度不是很大,一般掌握工業集聚或工業分散的原因和優勢所在即可,並且能夠應用相關理論解釋一般的工業現象。因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工業地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非簡單的機械拼湊,無論是在工序上存在工業聯繫還是僅僅在空間上存在工業聯繫,它們都一同構成了具有協作關係的工業地域。所有工業集聚的原因都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獲取更大的效益。與之相對應的是工業分散的現象,它往往發生在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生產領域,是現代交通、通信技術發達以後產生的工業現象,目的是為了利用不同區域的優勢區位條件,以節約開支。在學習中需要注意,工業集聚不一定就要優於工業分散,而工業分散也不見得就比工業集聚來得高級,它們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四、説過程

課文引入前有必要對上一節的內容進行回顧,作為本章基礎的工業區位論的內容雖然沒有直接在本節中提到,但是卻無時無刻不影響着教學的進程。接着針對本節課所講述的兩個重點內容分別提出現實生活中所對應的例子,引起學生對此類問題的'關注。例如,電子產品的原件標示了許多生產國的名字;工廠總是集聚在工業中心而非平均分配在每個地塊上。兩個例子分別是對工業分散和工業聚居兩種現象提出來的,很具有代表性。我們往往很忌諱在正式的課堂上摻雜有考試的內容,這就如同學習只是為了考試一樣,其實不妨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問題的轉述更加契合教材的內容,讓常見的考試內容化作案例融匯在課堂中,將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接下來需要講授的是工業集聚的內容。首先要對工業集聚的兩種模式進行講解。對於工序上的工業聯繫學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只需一語道破它的關鍵所在:一家工廠的產品是另一家工廠的生產原料即可。而對於空間上的工業聯繫,學生在理解方面很容易出現紕漏,將這種聯繫看作是布袋裏的沙子,彼此間並沒有什麼關聯,都是人為撮合在一起的。其實地域上的工業聯繫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樣需要彼此間的合作。而一定的工業區域內也並非任何企業都是可以進駐的,這往往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導,制定一定的准入制度,所以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類似的企業集聚在同一工業區內,它們共同打造着一個文化品牌。因此對於本段內容的教學我將嘗試着將工業園區的先進理念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從本質上去理解這一工業集聚的現象。

下面要針對工業地域內部的工業聯繫進行講解,這裏主要涉及到的是工序上的工業聯繫。在這段文字的處理上,我會將鋼鐵、石化、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分散成一步一步的工序,便於學生理解這種工業上的聯繫方式與構造,進而對於工業的發育程度這一概念的理解也就相對簡單了。

緊接着需要講述的是工業分散的內容。工業分散是建立在現代的交通運輸方式和通信技術與手段上的。它主要針對的是體積小、重量輕、價格昂貴的電子產品生產領域,目的是根據原件的不同性質選擇不同的生產地域,利用其各異的優勢條件以節省開支。由於案例都是針對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而提出的,因此在這段教材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避免將工業分散這一現象描述得更為高級。要讓學生明白,無論是工業集聚還是工業分散,它們之間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最後將進行課堂小結,由於本節內容較少且相對簡單,可以在最後適當添加部分練習題,重點考察一二兩節的相關知識點。

篇二十二:高中地理説課稿

《地質災害及其防禦》説課稿

(一)開場白(略)

(二)教材簡介

《地質災害及其防禦》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四單元《陸地環境》中的資料。本單元是自然地理知識最為集中、涉及面最廣的一個單元;而本節資料是在學生學習了陸地環境的組成要素——巖石、地貌、陸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關係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後而編排的,也是本單元的重點資料。地質災害的種類很多,從課時容量思考,教材有選取地講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災害本身的基本知識、危害、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以及地質災害的防禦等資料。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及其與人們生活和生產關係的密切程度;特點之二,是從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這與全書以闡明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為主線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知識目標:瞭解地震、火山爆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危害,以及進行監測防禦的重要性

潛力目標:1、培養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潛力;2、培養分析知識點內在聯繫,構建知識結構的潛力;3、培養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即理論聯繫實際的潛力

德育目標:樹立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以正確態度對待地質災害的發生

(四)點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如果能抓住各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質災害知識點的要領。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要把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和造成的危害作為教學的重點.透過對各種地質災害的分析,歸納總結出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習的主體——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

地質災害就其個體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從總體上看,它們之間以及與其他自然因素之間有着明顯的相關性。教材以動態和聯繫的觀點分析了地質災害三方面的關聯性,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會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分析成為本節教學的重點,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要密切聯繫舊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利用視頻和圖片,把突破難點的過程當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的過程,當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潛力的過程,從而全面到達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五)優化出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們的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經歷和目睹各種地質災害發生過程,雖然他們能夠從電視、報刊雜誌、互聯網上獲得有關資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統。由於條件所限,傳統教學也只能以小量的圖片和資料能夠輔助講述,學生對各種地質災害的感受比較平淡和膚淺的。我們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地質災害現場觀察、體驗後進行教學。但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的收集資料、信息,採用多媒體演示手段,在必須程度上可彌補上述的不足,強化對學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透過視頻素材和各種圖片資料使學生觀察到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等特點,運用類比引導學生建立知識結構,指導學生討論各種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歸納出地質災害的相關性,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進而提高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防禦重要性的認識。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綜合運用視頻演示、講授、自學、討論並輔以電教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應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引導學生用心思維。由於本節資料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較多,教學容量大,教師要注意控制教學進度,以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六)教學程序安排

從以上分析,本課教學應以瞭解、學習研究地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潛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從而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5分鐘。

以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列舉現實生活、生產中的事例進而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再介紹説明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性及現實好處。例如能夠播放視頻——加利福尼亞地震發生後的視頻一段,構建學生對地理圖像的直觀感悟潛力,進而稍詳細地以地震為例,説明地質災害具有分佈廣泛,危害大、傷亡多,突發性強等基本特點,之後導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現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闡明地理過程,再逐步深入瞭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舉實例時,要強調地理知識的內在聯繫,研究地理學離不開觀察和分析,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生認知的起點。在讓學生觀察時,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地質災害,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現代教學論認為,地理教學不僅僅具有傳授知識的功能,還有培養潛力和發展智力的功能。講授地質災害應着力透過現實生活的實例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獲得更多感性認識,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迫切性,強化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加深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在培養潛力方面可按大綱要求,還應包括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方面。教師從指導學生閲讀課本入手,在有豐富的視聽資料的基礎上,讓學生閲讀課本第124頁~125頁,以學生自學活動為主,老師只要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就能夠較順利地啟發學生思維,適時加以歸納總結,學生便能夠較好地掌握教材對四種災害的表述方法,即從成災原因、災害本身的基本知識以及危害,構成對教材資料的整體認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概括潛力。本人認為教材的資料顯得過於簡單,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述。而由於採用多媒體教學,擴大了課堂容量,從而補充了不少資料和知識,如“我國的地震”、“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和注意事項”、“世界和我國火山的分佈等”,以豐富教學資料,拓展學生的思路,擴大學生的視野。其中“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和“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及注意事項”,這兩個問題,有較重要現實的好處。

在分析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各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即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討論式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法,使他們用心參與問題的討論與研究。在引導學生討論問題時,按照地質災害本身的發展規律,抓住本質的東西,每一步討論有根有據,使學生分析、討論複雜問題的潛力得以培養和提高,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推薦,在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學習中養成求真、求知的科學精神和態度;激發其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精神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維的有機結合,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繫,以求經“技術”、“教師”之外化,促使學生自身之內化,到達學生潛力的提高、思維的創新。為使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課本127頁的活動題1和2,從而考查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潛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潛力。

在分析地質災害的防禦方面,因這部分課文較簡單且通俗易懂,可採用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作出評價的方法。

3、鞏固與練習

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具有穩定性,並使知識順利遷移,在本節課上安排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具體做法是:先留3分鐘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本和黑板上的知識資料,之後完成課堂作業。(附課堂作業)

4、佈置作業

為使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特點與規律,要求學生課後還要仔細閲讀課文,並完成課後作業。(課後作業題略)

(七)板書板圖設計

板書、板圖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較強,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較長,對學生視覺的刺激作用明顯。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簡寫概念、規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

第八、説課綜述

以上是對《地質災害及其防禦》一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從提出問題到圓滿解決,教師透過語言啟發、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地理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地質災害規律的認識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也學會了對複雜地理現象的分析研究方法,到達了潛力的提高和思維的創新。

結束語(略)。

篇二十三:高中地理説課稿

《時區和日界線》説課設計

一、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後一個單元,雖然篇幅不長,但從全書的知識體系來説是繼區域地理之後,進一步站在全球的角度,着重論述了在日益開放的現代世界裏,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的問題,從而使全書在教育學生樹立全球觀念的境界中結束。併為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學習從整體觀念上打下基礎。因此,本章在全書中起着總結、提高的作用。教材分四部分資料,第一部分是“縮小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時區,第三部分是日界線,第四部分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節課主要講解“時區和日界線”。

時區和日界線知識放在世界地理最後部分講述,有着以下兩個新的含義:第一,不僅僅僅是單獨講解有關時間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本知識點與全章教材中心線索的內在聯繫,如下圖所示:

生產力發展具體新的運輸方式造成世界空間相對變小標誌着

—→—→——→人類活

科技進步表現新的傳遞方式世界時間相對加快

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日益深刻要求→人類更應注意保護環境、創造完美的環境。第二,同現行教材比較,對學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時區和日界線的實用性,簡略地講解了有關時區和日界線的計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世界的時區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含義

(2)運用:區時與區時差,“北京時間”的由來與使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在“時區和日界線圖”上根據兩地所在時區推算區時

(2)讓學生初步學會自己讀圖分析日界線相鄰的兩個時區的一些特點和過日界線的日期變更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和開放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三)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教學重點:區時與區時差,區時的計算

教學難點:區時計算,日界線

本節解決重難點的關鍵在以“世界政區圖”的基礎上,採用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等,邊講邊演示,使學生多世界各地所處的時區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後利用版圖邊講邊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構成對區時,日界線的完整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這樣能直觀地反映教材的層次結構及知識內涵,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同時還自編一些順口溜幫忙學生理解記憶,讓學生學起來更加簡單愉快。

二、教學方法

1、啟發式談話法:投影書中“想一想”資料,啟發學生思考:兩位小朋友的問題出在哪裏?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潛力。

2、讀圖分析法:(1)在時區和日界線圖上找出一些國家的首都所在時區。(2)算一算這些地區與我國北京的區時差(3)找出日界線(4)分析日界線兩側時區的不同特點及過日界線的變更方法,教給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對啟迪學生創新思維有必須幫忙。

三、學法指導

“讀圖→析圖→用圖”三步走加遊戲。以圖做媒介,指導學生用眼識圖,用腦析圖,動手繪圖,開口説圖。遊戲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具準備

1、實物投影儀2、多媒體課件3、地球儀4、自制錶盤5、小激光手電筒

五、教學程序

(一)引入:同學們到過車站、郵電局嗎?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這些地方的醒目位置鑲嵌着世界政區圖,圖中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時刻表。(或者是很多時鐘。不同時鐘標着不同的時間)。大家明白這是幹什麼的嗎?——便於人們瞭解世界各地與我們的時間差,方便我們出國旅行,洽談業務等。同一個世界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時間呢?這就是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資料。

(二)新課設計

1、投影P106想一想1、2:提問:小明和小強的問題出在哪裏?

——時差

那麼時差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還得從地球的自轉談起

2、演示:在地球儀上貼上黑、白、紅三點表示同緯度上的三個不同地方,先決定一下這三個地方的相對位置。生答:黑點在最西邊,紅點在最東邊,中間是白點。請一位同學上台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轉運動,老師用手電筒從東方照射地球儀,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紅白黑三點誰最先受到一天中第一縷陽光的照射?這種先後次序與他們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有什麼關係?

演示提問:古代各地都把當地正午太陽位置最高點時刻定為12點,當紅點到達正午12點時,黑白點都到了嗎?黑點、紅點時刻如何?這樣一來,地球上會有多少個正午12點?

——我們把這種因地而異的時刻稱為地方時。

3、設疑置問,推向高潮

如果我們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時,會出現什麼結果?

4、遊戲:找朋友(市區的劃分)

將學生分成裏、外兩圈,面向內就坐,裏圈25個學生,每人拿一個自制錶盤,外圈25個學生,按順序每人拿一個時區區牌。裏圈中心放置地球儀,分別用紅、白、線引出180°和0°經線。

設問:如何解決時差問題?——學會區時的計算

5、舉例講解:已知北京時間是8月2日8時,求此刻東京、紐約的時間分別是多少?

投影講解計算步驟:(1)查三地的區號

(2)算時差:同區區號相減,異區區號相加

(3)求區時:未知時刻=已知時刻+(-)兩地時差(東+西-)

6、鞏固訓練(出示多媒體課件):

(1)學生看圖回答:全球劃分為多少個時區?一般每個時區跨多少經度?哪一個時區的中央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哪兩個時區合二為一?

(2)讓學生上台用鼠標在圖中點出老師所報城市的所在時區。

(3)算一算這些城市與我國北京的時區差

7、過度(小故事):有一美國孕婦乘坐輪船橫渡太平洋時,生了一對雙胞胎,到達美國住地登記時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先出生的兒子是弟弟,後出生的倒成了哥哥!你們明白這是什麼東西在作怪嗎?——日界線

8、出示多媒體課件:

(1)點出180經線

(2)點出日界線

(3)觀察:日界線是否完全在180經線上?為什麼?

(4)根據船隻的移動觀察分析日界線兩側時區時刻的不同特點以及過日界線日期的變更方法。

9、板圖輔助講解(略)

10、歸納小結:由學生完成

篇二十四:高中地理説課稿

《洋流》説課設計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高一年《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

水是生命之源,本章是以地球上的水開始,以水資源的開發結束。整篇以人水關係為主線。分別講述了地球上的水循環及其過程與好處,世界表層洋流的構成分佈及對地球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及其與人類的關係,所以本課在本章節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單元的重點資料。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及我所任教班級學生的實際狀況,圍繞以下三個教學維度,建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

1、知識與潛力:

①理解洋流的構成以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②學會運用課文中相關圖形解釋並掌握世界洋流分佈規律,培養其理論聯繫實際的潛力。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現象;使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參與,去發現、探究並解決問題,鍛鍊學生的思維潛力。

篇二十五:高中地理説課稿

《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

這天我説課的課題是《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一、説教材

本節教材資料位於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第三節,是高中地理學習的導入課,是人類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所做的不懈努力歷程。透過對本節的學習,讓同學們瞭解基本的宇宙探索的知識,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是在不斷的'發展的,明白我國已步入航天技術先進國家的行列。

2、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的重要好處及其成果。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持續太空清潔”的重大好處。

3、情感和價值觀目標:透過學習本節資料,讓學生樹立科學的宇宙觀,用全面、發展、辨證的觀點來看待一些宇宙現象,並能作出正確的解釋。認識人類在不斷探測宇宙活動中所獲得的科學成就,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立志探索宇宙奧祕的情感。

三、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好處及其成果。

2、難點:認識當前的“太空污染”危害以及“持續太空清潔”的重大好處。

教材資料確定了兩個大問題:一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進程。二是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目的。因此我們把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和認識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好處及其成果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在理解太空垃圾產生原因及危害上同學們有必須的困難,因此把它作為難點。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説教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資料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採用webquest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用心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潛力。

2、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用心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3、計算機輔助教學:利用課件大師等軟件製作地理課件,將文字、圖形、動畫等媒體綜合在一齊,創設直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提問導學法: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來解決,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潛力。

5、視頻錄相:透過神舟系列飛船的錄相,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六、説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潛力。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運用圖表: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潛力,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能夠獲得很多地理信息,在本節課中要求同學們運用圖表來熟悉人類對宇宙進行探索的歷程。

2、學會合作: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潛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七、説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利用人類生活、生產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來提出這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十分悠久,但本課所講是“新探索”。要突出“新”在何處。從天文探測的角度來看,人造衞星的發射,標誌着人類活動範圍的又一次飛躍。所以教材以原蘇聯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衞星為起點,介紹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對於本課重點:①人類對宇宙新探索的進程②人類研究、開發、利用宇宙資源的重要好處及其成果。我讓學生網上查詢有關宇宙開發的資料,設立專題《宇宙探險》,進入我的博客()全班交流。

步驟:①明確目標:人類開發宇宙的經歷、好處和宇宙環境問題。②要求:標題明確,資料詳實,有自己的評述。③收集關鍵詞:阿波羅,登月,宇宙探險,宇宙開發,宇宙垃圾等。④給學生帶給網址。www.pku.edu.cn(天網)、www.sina.edu.cn、www.cernet.edu.cnwww.stats.gov.cn等。⑤學生查找資料,在word裏修改,提交一份小報告到()。

對於保護宇宙環境這一難點,我將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提問導學法。首先提出問題:(1)宇宙中垃圾產生的原因(2)宇宙中垃圾的危害?(3)控制或清除垃圾的辦法然後進行分組討論來解決。透過這種分層遞進的提問方式和綜合分析的方法,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讓學生回答,教師最後歸納總結並板書.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困難了.

八、作業佈置:讓學生讀一讀《神舟鋪路、中國撼天》的專題報道,確立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即“中國航天之路”,讓同學們利用互聯網等手段來完成。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業餘時間中去。

篇二十六: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屬區域篇中的資料,區域地理的學習是建立在祖國篇學習的基礎上,由於在祖國篇中許多基本資料都已學過,為了避免教學中的重複,提高學生學習的潛力與興趣,區域篇主要是對地理知識的綜合學習與運用。黃土高原地區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單獨作為一節課列入課程中,而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因此,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時,又能夠黃土高原地區為例,來引導認識我國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本節教材主要從黃土高原地區的概況、地形特徵及其成因、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二、説學生

由於本校的學生底子普遍較好,思維比較敏捷,知識面比較寬,所以在教學時,設計的問題有必須的難度和深度,讓學生多一些思考、討論的空間。

三、設計思路

這節課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引為主軸"的思路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透過問題探究的方法理解黃土高原的成因以及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地表破碎的重要特徵,並學習治理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加強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的措施,體驗學習的過程和樂趣。

1、教法設計

本節課中主要採用提問的方法為主,輔以讀圖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法。

2、學法設計

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多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一步步地探究問題;進行師生互動,多一些討論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教學目標:

(一)認知與技能

1、在地圖上認識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瞭解黃土高原的構成原因。

3、明白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形地貌特徵及其成因。

4、分析黃土高原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成因,理解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及相關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閲讀地圖説明黃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黃土高原所跨的省級行政區,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潛力。

2、透過讀圖分析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並討論由此導致的嚴重的後果,進一步培養訓練學生的讀圖分析及歸納整理潛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本節資料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人與自然及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複雜關係,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五、教學重點:因為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十分突出,所以本節課的重點就落實在黃土高原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這點上。

教學難點:黃土高原環境問題的成因分析。

六、教學設計

在導入新課時,用了《黃土高坡》的flash,在感受黃土地粗獷的音樂的同時瀏覽黃土高原地區的景觀及風俗習慣。這樣的情景導入既能讓學生直觀地瞭解當地的自然、人文狀況,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在那裏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又例如黃土高原成因的介紹是透過一段動畫來進行的,透過看動畫的方式解答問題,比老師直接的講述來的更直觀,更搞笑。

“黃土高原地區的地形及成因”這段資料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黃土高原的地形特點,更是為“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這段資料的教學做一個鋪墊。

“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這段資料是教學的重點所在,是本節課最主要的一部分,在時間安排上也是最多的。在教學時,將課程資料的順序做了一些調整,以讓教學過程更為流暢。對於重點、難點的處理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比較透徹地理解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透過一系列逐步深入的提問來到達這樣的目的:“為什麼黃土高原會構成這樣的地形特點呢?(水土流失)”“又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呢?”“水土流失會帶來哪些危害?”

2、對於難點問題“造成這個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主要是透過學生自己的討論、交流來得出結論,讓他們結合已學過的知識來探討新的問題,將知識有機的融合起來;老師則在最後進行歸納總結,並透過人地關係惡性循環示意圖,幫忙學生理解人地關係相互作用的過程,提出人與自然需和諧共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3、黃土高原的治理,則是創設情境問題:“如果你是一位專家,你會提出哪些治理措施來?”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結合現實、發揮想象,討論並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樣不僅僅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會引入許多課外的知識,同時也營造一個寬鬆、互動的教學氛圍。最後點出“人地和諧發展”這一主旨是對本節課主題的昇華,更向學生再次強調正確的人地觀。

七、板書設計

(一)、黃土高原地區的概況

1、地理位置

2、黃土高原成因

(二)、黃土高原地區地形特徵及其成因

1、地形特徵——溝壑縱橫

2、地形特徵的成因——水土流失

(三)、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問題及治理

1、環境問題的成因

自然因素:土質鬆軟,氣候

人為因素:人類的過度、不合理開發

2、生態環境的治理

篇二十七:高中地理説課稿

《陸地水與水循環》説課稿

一、説教材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和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地理環境有氣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構成。水是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因素之一。《陸地水與水循環》這節資料透過對陸地水體類型的介紹,水體類型轉化規律的分析和水循環原理的剖析,使學生能對地球淡水資源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從幫忙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本節資料是第三單元的重點。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各種類型以及不同類型水體之間相互轉化規律,理解水資源的性質,使學生明白在必須時間和空間內水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和海陸間循環的好處。理解人類是如何水循環規律來化害為利,造福人類的。

潛力目標

1、透過水體類型及其轉化等圖表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利用圖表和數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透過水循環等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

2、利用水循環過程的學習,學會繪製地理示意圖。

德育目標

透過陸地水體有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和資源觀,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陸地水體相互轉化及其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過程和好處。

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習河流水文特徵的基礎,也是學生正確理解水資源性質的前提。更能使學生對我國的“三峽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教學難點

1、河流水的補給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相互轉化規律。

2、海陸間水循環的好處。

這些資料和各地的氣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關係密切,而目前學生對各區域的特徵瞭解不多,就給學習帶來了難度。

四、説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本節課根據教學資料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式:

1、構建問題情景,引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中,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創設思考問題的空間,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用心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潛力。

2、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引導合作學習

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相互交流信息,從而促進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的態度。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增強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用心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五、説學生學法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會學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務必“授之於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潛力。本節課主要使用自主學習的方法,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用心開展合作教學和探究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

六、説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準備圍繞“地球為什麼鬧水慌”着一主題來組織教學。透過構建五大問題情景、四大圖表系統、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導入:透過多媒體播放地球有關水的資料,創設第一個問題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為什麼地球上很多地方還鬧“水慌”?

新課教學:展示“陸地水體類型以及儲量百分比圖”,引導學生讀圖,完成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陸地水體按空間分佈分為地下水和地表水;陸地淡水的儲量很少,只有0.3%。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一。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第二個問題情景: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為什麼主要依靠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展示水資源循環週期表,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得出結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更新週期較短,利用後在較短時期內可恢復。而其他水體更新週期很長,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當於是不可再生的水資源。這是地球鬧“水慌”的原因之二。

承轉到下個知識點,也本節重點和難點:陸地水體的相互轉化的學習。需要化大約15分鐘時間。展示“河流徑流與降水量的關係圖”、“冰川補給的河流流量與氣温的關係圖”和“河流與潛水相互補給示意圖”。詳細分析圖表,提高學生讀圖潛力,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陸地水體補給的規律。同時理解陸地水體補給的時空分佈不均,雨季鬧水災、乾季鬧旱災,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結合現實問題,創設第三問題:為什麼全球鬧“水慌”現象越來越嚴重?是地球淡水資源在減少嗎?引入水循環資料的學習。這也是本節的重點知識,這部分知識的教學,要讓學生學會繪製水循環的示意圖,來突出重點知識的學習。學習水循環知識後學生已經明白地球淡水資源在不斷循環,是一個常量,地球“水慌”加劇是人造成的,包括過量使用水資源、污染、浪費等。

帶給華北地區的一些生產、生活狀況資料,創設第四個問題情景:華北地區處在半濕潤氣候區,為什麼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怎樣解決?

組織一次合作討論,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相互交鋒、相互融合、相互補充。共同提高。

引出“南水北調”、“三峽”工程,帶給資料。組織第二次合作討論:“南水北調”、“三峽”工程的背景以及現實好處。

本節資料儘管屬於自然地理的範疇,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體現人文精神,這樣才能幫忙學生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資源觀和環境觀。

篇二十八:高中地理説課稿

在上課前,我們先來看一組圖片,這些水果都是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但是在大家很津津有味的品嚐時候,有沒有想過,它們為什麼會種植在不同的地方?另外,我們也學習過一篇語文課文《晏子使楚》——晏子其中有言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以上所説的種種,都和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農業區位的選擇有關。學習完今天的知識,我們或許就有更深的瞭解了。

好,在上課前,大家都有讀過了課文,那麼現在想請位同學告訴我一下,什麼是農業?

好,請坐下,那麼,由於生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密切,因而農業是受自然環境影響最大的產業。

下面大家請看這兩幅圖——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和澳大利亞牧場,從圖片上看,兩地的農業生產有何不同之處?

——(學生答)泰國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從事水稻種植;而澳大利亞則是一個牧場,從事牧羊業。

那現在我又有疑問了,為什麼這兩地會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農業景觀?是不是和這兩個地方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有關??

究竟有哪些因素影響了農業在這兩個地方的不同選擇?要知道以上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學習農業區位的概念。

下面請同學們找到課本里有關農業區位的兩個含義並且一起讀出來:一是指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各因素的相互聯繫。

大家看起來是不是很抽象,那下面我們再以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為例來解説一下這兩個含義:

一是水稻這一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湄南河平原;

二是湄南河平原種植水稻是與當地所處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是環境中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那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們再次以湄南河平原的例子來説,這個是世界氣候類型分佈圖,首先,我們知道泰國是位於中南半島上,而這個地方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我們看一下這個圖片,圖片上的紅色曲線代表了氣温的分佈,而綠色的柱形圖則代表了降水量。在這個圖上,我們可以知道,這種氣候類型是全年高温,而柱形圖表示降水,我們也可以看到中間部分,也就是夏季時候,是降水較多的,而冬春季是很少的,有明顯的乾濕季,資料《高中地理説課稿《農業的區位選擇》》。這是和水稻生長十分相符,而平原地區地形平坦。這些條件都有利於水稻種植。我們再來看剛才的那個湄南河平原水稻種植圖,在這一個圖上,我們有沒有看到有機械的生產啊?(沒有),嗯,是不是隻有人力耕種,這也説明了這個地方的勞動力是——很豐富的。當然,它的機械化生產水平也就很低。而在這個圖上,我們也可以瞥見右上角的那些矮小的房子,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這個地方的經濟水平也是比較低的。

好,以上信息告訴我們,氣候包括:熱量和水分、地形、勞動力和機械以及經濟基礎等這些方面都是可以影響一個地方的農業生產活動的。

現在我們來看課本上圖3.3——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就有以上這麼多,那哪些是屬於自然環境因素,哪些又屬於社會環境因素呢??下面請位同學給我們總結一下。

(請同學回答,課件顯示兩個總結)——板書:農業區位因素:自然和社會,然後把學生説的寫出來。

好,現在大家花一分鐘的時間把這個 圖3.3 上的各種因素背下來。因為在以後考試的試題中,無非就是要考這些因素的應用。

好,接下來到了我們的分組活動時間,在這裏,我們就來當一次農場主,假如你今天中了頭獎,拿到了一大筆的錢,興高采烈地去白雲山腳下買了下面這塊漂亮的地皮,你準備如何去經營它?你要進行什麼樣的農業活動?還有,你是如何考慮的?可以結合圖3.3來進行思考。

好,現在大家就開始規劃。討論3分鐘後,每個小組派位代表來講講你們的意見是怎樣。

(根據學生講的,在板書上指出來)-可以在副板書的地方把學生的想法寫下來。

嗯,看來各位同學都很有經濟頭腦。看來以後每個同學都可以成為大老闆拉^_^

好,學習了這些知識後,我們來看看活動題部分。(直接在下面邊説邊分析)

首先,看第一題

第二題:先板圖,然後分層來説明綜合利用土地——地形的合理利用。

我國江西省的千煙洲,是個典型的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地區,位於我國的南方,這裏氣候資源優越,光熱充足,屬濕潤地區,降水量大,水資源豐富,

但是存在着地形地貌複雜,平原面積狹小,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等問題。

丘陵山區耕作易導致水土流失,宜發展林牧業;緩坡和谷地不易發生水土流失,可發展耕作業;窪地積水易澇,適合發展魚塘養魚業。

按照農林作物的生態適應性因地制宜安排相應品種,不僅有利於充分發揮丘陵山地的土地生產潛力,減輕對有限耕地的壓力,把大量閒置勞動力轉移到丘陵山地的綜合開發中去,促進林業、畜牧業和多種經營的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還有利於改善環境,建立良性生態循環。

篇二十九: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課程標準:舉例説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本課包含兩部分內容:

一是介紹產業轉移的概念及分類;

二是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產業轉移的概念、分類。

2、運用實例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分析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產業轉移案例的學習,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

3、重點、難點

重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難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工業區位、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關知識,有了區域聯繫及產業結構升級的知識儲備,又對區域分析、區域發展規劃的一般方法有所瞭解,這都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學生對產業轉移現象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讓學生想思考,敢探究,進而使學生學會用地理的思維方式進行分析和表達。

三、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更好體現“學習有用的地理”理念根據案例教學的特點主要採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參與式探究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會學”達到“學會”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圖片引入(四季沐歌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基地的轉移引入)

(二)新課學習

1、實例分析 明確概念

實例分析:

1.日本汽車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技術,市場

2.服裝,製鞋企業的轉移————勞動力

學生結合教材,解釋產業轉移的概念

2、比較分析 區分類型

生結合教材分清類型:國際產業轉移和區域產業轉移

3、分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主要因素: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

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式變化、原生產地用地緊張、環境污染等

4、課堂活動

(三)課堂小結:

歸納總結,並強調:不同區域由於區位條件、資源狀況、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在產業轉移中所處的環節、地位、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因而在分析不同的案例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篇三十:高中地理説課稿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為基本理念,所以我們的教學方式和過程就要有新的改變。現以《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一課為例,談一談我對此內容的設計與構想。

一、説課標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選自中國地圖版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節。

新課程標準中對此節內容提出的要求是根據有關資料,歸納人類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與家人交流對環境問題的看法,為改善本地環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由此看來,對於這部分內容從基本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到學生的分析和運用都不可忽視。因此,在教學中始終把握住該節內容的標準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是我們教師力求完成的主要任務。

二、説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段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人類的生產活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開啟地理學原理的一把鑰匙,對於指導人類生產、生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有重要意義。本課通過歸納幾種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對其身邊的環境問題產生關注。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大氣環境問題的原因、後果、分佈、治理措施。

(2)能力目標:採用多種素材,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學生了解不同區域的環境問題及治理措施。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學習環境問題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關注地球環境,樹立全球意識、環保意識,培養社會責任感。

3、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環境問題的形成原因。

難點: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產生的後果及治理措施。

三、 説教法與學法

教法:採用探究式學習與小組合作討論法。一方面,結合課本圖片及文字材料,使學生形成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讓學生分小組收集有關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討論出現的原因並歸納總結。

學法:要使學生學會探究,即學會如何分析選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地理基本原理聯繫實際解決具體地理問題的方法。還要使學生學會合作,小組同學共同完成活動。

四、説教學程序

1、 大家都看到了,在導入新課時,我使用了一段環境優美的視頻資料作為本課

內容的一個情景引入,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並與本課內容形成鮮明對比。課標分析與教材分析兩個板塊的使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任務。

2、 教學新課:在教學新課的過程中,我基於三點來進行設計。

(1)開放教學內容:本節內容介紹了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和酸雨等幾種全球性環境問題。幾乎每一個問題我都配有相應的文字及視頻資料。(觀看)再加上學生課前準備的材料,就可以進行充分的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及危害了。通過討論學生會發現自己的疏漏與不足而不斷的進行修改、完善。

第二個問題是臭氧層破壞。因為這個內容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就涉及到了,所以在觀看了南極臭氧空洞的圖片之後以練習題的形勢來使學生鞏固次知識點。

大氣污染和酸雨這一環境問題,我同樣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讓學生來進行加工整理。

當然,教師應及時補充信息,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是指網絡化、系統化。即重點知識小結。

(2)充分利用課件

這個課件中包含了大量直觀性較強的文字、圖片、數據、視頻資料。他能使學生更直觀更深入的認識人類所面臨的環境現狀。

(3)精心設計活動

本節活動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環境、學以致用。在教學時先由課前探索活動引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危機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討論,自主探究,弄清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課下由教師指導學生組成興趣小組關注並研究自己生活中的環境危機。也就是此處的案例探究。學生以“荒漠化”為主題開展了小組探究活動,並在這節課上向大家做了戰士。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豐富了課堂教學。最後的漫畫反思將此活動推上了高潮,可以説這幅漫畫是本節課中心思想的總結與昇華。

五、 説教學效果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全面和諧培養學生素質,從而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輸灌對象轉變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小組討論合作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了自由而民主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學會學習。

計算機輔助教學,即利用多媒體將教材中的一些靜態信息加工成圖、色、形、聲並茂的動態信息,形象直觀、快捷、大容量的展現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興奮點,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有利於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通過使用這個課件,我有一點感觸頗深,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的地理教育工作者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你是一個非專業人士你可以利用此課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篇三十一: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課選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一節,是在學習過人口、城市之後關於生產活動的第一部分內容,之後是學習工業地域類型,這一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本節內容又是本章第二、三節進一步分析世界典型農業地域類型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具有鋪墊的作用。另外農業的生產和佈局在大學聯考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具有很強的實際和應用價值。瞭解學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説學情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雖然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土地資源和農業”一節,但大部分學生對農業的基本知識幾乎沒有瞭解,加上本節課理論性又較強,所以課堂上應給予學生時間預習課本,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動口、動手、動腦,從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會採用目標導學法、實例導思法、引議釋疑法、點撥破難法,力求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教學理念。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瞭解,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從地理位置、自然和社會因素等方面,理解農業區位的含義;理解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培養案例分析及讀圖的能力,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並學會運用這一理論知識合理進行農業區位選擇;通過具體案例理解農業區位因素對農業地區發展的影響,學會分析區域農業發展條件的分析和發展方向的選擇。

3、通過對農業區位知識的學習,理解在發展農業生產因地制宜的思想,培養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思想。

四、説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影響農業選擇的區位因素;農業區位因素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難點:運用所學原理合理地進行農業區位選擇。

五、説教法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活動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講授法。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將採用圖片導入法。播放“泰國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種植與澳大利亞牧場”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農業的.概念,接着説:“農業在這兩個區位的不同選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就是農業區位因素,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農業區位因素的選擇”,進而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圖片法利於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回顧之前的知識,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一個基礎,也與本節課聯繫緊密。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主要包含“農業區位、農業區位因素、如何進行農業區位選擇、農業區位的變化”四個知識點。

1、農業區位

農業區位的含義比較簡單,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後可以知道農業區位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農業生產所選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農業與地理環境各要素的相互聯繫,這些因素就是農業的區位因素。

我會順勢提問:那麼有哪些因素在影響着農業的佈局呢?引導學生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

2、農業區位因素

我會通過具體例子提問,分析影響農業佈局的農業區位因素:

(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

(2)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都比較冷,卻出現了不同的農業類型。【地形】

(3)杭州的“明前龍井”引到日本,種植效果不佳。【土壤】

(4)天津漢沽區近年出現大面積葡萄園,幾年前卻很少。【市場】

(5)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幾年前銷量不佳,現在遠銷海外。【交通】

學生結合生活實例回答完後,我會與他們一起總結出: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社會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科技。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中的例子來總結農業區位因素,學生易於理解,體現了地理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也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

3、農業區位的選擇

【活動探究法】全班學生分為三大活動小組,分別完成課本43頁的三個活動題,討論完成後請各小組代表進行發言。(教師巡視指導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補充資料)

【學生代表回答】教師給予點評,並與他們一起總結歸納:

(1)水稻主要分佈在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而不包括地中海氣候區的原因是,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滿足水稻好暖喜濕的條件,而地中海氣候熱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2)千煙洲的立體農業模式是受地形條件限制。

(3)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的農業景觀變遷受市場、價格、需求及政策的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探究,可以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環節三:鞏固提高

【展示案例】蔬菜大棚(反季蔬菜、水果),梯田(丘陵地區),噴灌(以色列滴灌技術),在市郊形成以蔬菜、花卉、肉類生產為主的城郊農業帶,美國東北部成為專門的乳畜帶,發達的交通和保鮮技術使荷蘭成為著名的鮮花供應國。提問學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農業區位選擇發生了變化?

【學生回答後總結】由於人為改變了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使農業區位選擇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從而解決了本課的第四個知識點。

【設計意圖】農業區位的變化屬於一個較為綜合的知識點,放在鞏固提高環節,既可以檢驗學生對於前面知識的學習,也是對本節課的一個總結和昇華。

環節四:小結作業

最後我會將課本44頁活動題“地中海地區的農業變遷”作為作業,學生完成後下節課進行分析討論。

【設計意圖】有助於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七、説板書設計

篇三十二: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節課源於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該節主要分為兩部分:人口的遷移和影響因素,對於這兩部分教材的處理很簡單,課標要求為:根據資料説出人口分佈的特點;而考試對於特點這方面也較重視,在本章的內容中這節算次重點,是基於第一節人口的數量變化的基礎上講訴的,進而結合教材和課標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人口遷移的內涵,能夠根據有關資料説出國際和我國人口遷移的特點;

掌握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能夠分析一地人口遷移的原因,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圖表的展示總結歸納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圖分析,索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通過活動探究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理論聯繫實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學會尊重他人不要對移民產生歧視,人人平等的情感。

人口遷移分佈的特點

人口遷移分佈的特點

二、説教法

讀圖分析、活動探究、案例分析

多媒體

課本圖1.8,人口分佈的相關圖表

三、説學法

1、利用圖表歷史知識分析解釋,提高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2、結合社會潮流引入課題,吸引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慾望,帶着問題去學習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設計

同學們最近幾年民工潮盛行,大量民工往東南部城市遷移,同時許許多多的外國公民在我國定居,又有許多我國公民定居外國,人口遷移現象從古至今一直不曾間斷,為什麼會不斷的有人口遷移呢?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口的遷移一節,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第八頁。

◆設計意圖:結合社會現象進行導入,吸引學生興趣,進行學習。

2、練習設計

(分析)思考:請同學們説出下列人口遷移分別屬於哪一類?

A.15世紀扳賣非洲黑人奴隸

B.王工程師因工作需要從前黃調往馬杭

C.三峽工程大移民

◆設計意圖:利用習題,知識遷移鞏固活學活用,深入理解知識。

3、總結設計

通過前三個階段的分析總結我國人口遷移現象。

人口遷移的階段

人口遷移的特點

人口遷移方向

人口遷移的原因

歷史上的人口遷移

由北向南

移民支邊、戰爭和自然災害

新中國成立後到80年代中期我國的人口遷移

規模小,頻率低

國家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影響,有計劃有組織進行

80年代中期以來人口遷移

流動人口增加

農村→城市;內地→沿海

務工、經商、學習、培訓

五、説板書設計

人口的空間變化

篇三十三: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説課程設置

1、説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就高中地理整個知識系統而言具有強烈後續支撐作用的知識模塊。學科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着廣泛的現實意義。其特點之一是:知識間前後聯繫非常密切;特點之二是:知識原理性極強。

從教材和資料中可以看出教學內容涵蓋的時空跨度非常大,思維的鏈鎖很長很廣,許多問題涉及到學科的前沿及人類所關注的熱點,而高中學生在前面的學習內容中有涉及到相關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關的認知,因此,本學期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性。

2、 説課程目標的確定

(1)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多種途徑、運用多種手段收集信息,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地理信息進行整理分析,把這些信息運用於地理學習過程,最後,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雖然通過幾節課的幾次活動,對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並不能立竿見影,但我對學生有積極期望,這種期望會產生羅森塔爾效應。故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設定為:通過對學生眼、手、腦、口的調動,讓學生學會地理思維方法,體驗學習地理的樂趣。

3、 説課時安排:140課時

二、課程內容

高中《地理》採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統一教材,分三冊,課程開設二學年,計140課時。其中理論課時130課時,實訓10課時。

1、內容取捨

本課程按照國家統編教材,依據教學大綱統一執行。

2、課程內容

本教材主要講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內容,其知識內容以人地關係為線索,闡明宇宙環境、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和陸地環境,以及城鄉聚落、農業和工業生產地域、地域聯繫、旅遊活動、人類與環境、地理區域研究等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3、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難點: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球的圈層結構,地表形態變化的原因,大氣受熱過程,天氣系統的特點等。基本規律包括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和移動規律,洋流的分佈規律,地理環境地域分異規律等。

三、説課程實施

1、説課程教法及選擇依據

教無定法,應“以學定法”,這是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的體現。以此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又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提高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2)學案導學法:在學案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採取自學的方式先解決一部分知識與能力問題,增強學生自己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3)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繫的線索,幫助學生構建當前所要學習的知識。

2、 説課程學法指導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在這樣的時代下,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教並重,以學為本”的育人觀,不僅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1)運用圖表: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課中,圖表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載體,在圖表上可以獲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學會合作探究:通過小組討論、小組活動,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總之,通過教法選擇和學法指導,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三維目標,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3、教學手段

(1)多媒體。

所有教師都採用網絡和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教學,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在單位時間內擴大教學信息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形式可將活潑、形象、豐富的文字、圖片、視頻資料展現於學生眼前,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可信度和説服力,這是傳統教學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2)考評。

考評不是目的、而是教學手段。通過考評,促進學生認真聽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積極發言,參與討論;督促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和期末時認真複習;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針對本門課程舉辦的社會調查策劃與實踐大賽,親身去體驗、踐行。

(3)作業。

以作業為手段,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受到教育。

四、課程評價

(1)學習效果考核方式。

我們改變單純以卷面考試定最終成績的做法,將學生平時對待本門課程的表現納入考評範圍,重點從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綜合考核。

學生期末總評成績由平時成績、實踐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三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佔20%(主要由課堂考勤、課堂表現和課程作業三部分構成),實踐成績佔20%(針對本門課程舉試講大賽),期末卷面考試成績佔60%(既考核學生對本門課程的知識掌握程度,又着重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側重於對理論應用的考核)。

(2)、教學效果的評價方式。

學生網上評價;教師期末考試成績分析;領導聽課評價;督導老師隨機聽課評價;教研室教師聽課評價。

總體來講,教學效果值得肯定,因為近八成的學生肯定了開設本課程的價值,只是價值大小的差別。

五、課程資源

(1)課程教學團隊:本課程主講教師之間團結協作,精研教學,互勉共進。

(2)教學資源:有多媒體教室,可提供網絡教學和影音教學,圖書館可提供全面的教學資料及其他教學資源。

六,教學改革

1、相對於傳統模式的教學,教學效果有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很大改善。

2、教學中有兩大不足,學生各方面地理基礎知識薄弱,基本能力欠缺。二是缺乏實踐平台,學生體會不到能力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鍛鍊的積極性。

3、今後的改革中應加大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線是。課堂設計符合新課程理念,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掌握程度,利於學生的發展。為避免預設與生成之間的矛盾關係,在課堂活動中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篇三十四: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與處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教材緊緊圍繞大氣環境與人類生存和發展關係這一主線,其中前四課主要介紹大氣的組成、垂直分佈、運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本課是在前四課的基礎上,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論述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識讀電視天氣預報節目中常出現的簡易天氣圖,聽懂播放的天氣形勢預報。本課的學習還為後面氣象災害颱風、寒潮等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大氣運動的原理已掌握,接觸過各類天氣現象,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探究慾望,但認識不夠深刻需加以引導。

(三)教材重點、難點的確定

1、教學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高壓系統、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

2、教學難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

3、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

確定鋒面天氣為本課重點之一是因為鋒面系統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繫。例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節的沙塵暴天氣都是冷鋒造成的天氣現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係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象。例如“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高壓、低壓系統的天氣特徵也是本課的重點。因為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常出現的颱風天氣就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表現,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都是在高壓系統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係確定為難點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三是鋒面兩側的温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四是要懂得什麼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它們分別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本課難點之二是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狀況與差異,造成這一難點的原因主要是難於長久性的記憶,容易將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的水平氣流旋轉方向記錯。

二、三維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記住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鋒面系統,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理解鋒面系統的分類,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理解低壓系統和高壓系統的區別,記住它們對天氣的影響。通過閲讀冷鋒、暖鋒、低壓、高壓等各類圖,提高學生閲讀識圖能力。通過閲讀天氣形勢圖,使學生學會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欲價值觀:

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通過閲讀各類圖形,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那麼,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本課主要採取讀圖分析法和對比法。本課的許多知識點容易混淆,例如,冷鋒與暖鋒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氣,氣旋與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等。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比較深刻地認識不同事物之間的異與同,區別與聯繫,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種事物的本質特徵。本課幾種常見的天氣系統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而課本有許多的插圖,所以可通過教師一系列的設問,來指導學生分析圖表中的地理信息,變抽象為直觀,更好地展示知識的內在聯繫和事物的空間分佈,運動狀態,以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學手段: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象、聲音等有機集成並顯示在屏幕上,給學生以全新的視聽感覺。

四、學法指導

1、讓學生重視圖文轉化,進一步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能力。本課文字簡潔,圖象豐富,色彩鮮豔,主題突出。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緊密聯繫教材中的插圖,將抽象、深奧的天氣系統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彌補同學們感性認識的不足,並鞏固理性知識。

2、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南、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水平氣流運動方向的判別,是本課的難點之一,可指導學生藉助手勢,幫助強化記憶。

五、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段天氣預報的畫面)

介紹最近幾日裏齊市的天氣變化,闡述要了解這些變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及其與天氣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樣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慾。

(二)講授新課:

鋒面系統

(利用多媒體播放鋒面動畫,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了解鋒面的概念,結構特點,天氣特點)

【通過這樣設計,使學生從感官上接受概念並能運用以前的知識更好的理解念,為下面的知識做好鋪墊】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上面,冷氣團在鋒面下面。

(問:①為什麼暖氣團總在鋒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兩種不同性質氣團會穩定存在嗎?)

【適時的提問,使學生的思維再度擴展,引出對學習過的知識的回憶,為接受新知識提供依據】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過渡:根據冷暖氣團誰主動移動,可將鋒面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鋒面類型與天氣

(利用多媒體播放冷鋒、暖鋒與天氣的動畫,通過以下問題幫助學生學習冷、暖鋒與天氣的關係。)

篇三十五: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 開場白(略)

(二)教材簡介

《地質災害及其防禦》是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第四單元《陸地環境》中的內容。本單元是自然地理知識最為集中、涉及面最廣的一個單元;而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陸地環境的組成要素——巖石、地貌、陸地水、生物、土壤以及各要素的相互關係及其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後而編排的,也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地質災害的種類很多,從課時容量考慮,教材有選擇地講述了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災害本身的基本知識、危害、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以及地質災害的防禦等內容。本節教材的特點之一,是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及其與人們生活和生產關係的密切程度;特點之二,是從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角度出發,注重闡明地理過程及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這與全書以闡明地理環境和人地關係為主線是相吻合的。

(三)理出教學的目的和要求

知識目標:瞭解地震、火山爆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危害,以及進行監測防禦的重要性

能力目標:1、培養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2、培養分析知識點內在聯繫,構建知識結構的能力;3、培養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即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德育目標:樹立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以正確態度對待地質災害的發生

(四)點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如果能抓住各種地質災害的成災原因,也就把握了地質災害知識點的要領。所以在本節的教學中,要把分析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和造成的危害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對各種地質災害的分析,歸納總結出地質災害的基本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習的主體——學生能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

地質災害就其個體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性的限制,但從總體上看,它們之間以及與其他自然因素之間有着明顯的相關性。教材以動態和聯繫的觀點分析了地質災害三方面的關聯性,學生在學習中普遍會感到有些困難。因此,對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分析成為本節教學的重點,也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教學時要密切聯繫舊有的知識,引導學生利用視頻和圖片,把突破難點的過程當成鞏固和加深對舊有知識的理解和綜合應用的過程,當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從而全面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五)優化出教學方法和手段

我們的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經歷和目睹各種地質災害發生過程,雖然他們可以從電視、報刊雜誌、互聯網上獲得有關資料、信息,但仍然有欠完整和系統。由於條件所限,傳統教學也只能以小量的圖片和資料可以輔助講述,學生對各種地質災害的感受比較平淡和膚淺的。

我們不可能讓學生親臨地質災害現場觀察、體驗後進行教學。但在網絡環境下,充分的收集資料、信息,採用多媒體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上述的不足,強化對學生的感受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通過視頻素材和各種圖片資料使學生觀察到地質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等特點,運用類比引導學生建立知識結構,指導學生討論各種地質災害的一般規律,歸納出地質災害的相關性,使學生全面理解教材,進而提高對地質災害的監測和防禦重要性的認識。

因此,這節課可採用綜合運用視頻演示、講授、自學、討論並輔以電教手段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應加強師生間的雙向活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由於本節內容中,要研究的地理要素較多,教學容量大,教師要注意控制教學進度,以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六)教學程序安排

從以上分析,本課教學應以瞭解、學習研究地理問題的方法為基礎,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從而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5分鐘。

以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列舉現實生活、生產中的事例進而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再介紹説明研究地質災害的重要性及現實意義。例如可以播放視頻——加利福尼亞地震發生後的視頻一段,構建學生對地理圖像的直觀感悟能力,進而稍詳細地以地震為例,説明地質災害具有分佈廣泛,危害大、傷亡多,突發性強等基本特點,接着導入研究某一地理事物(現象)的一般方法,即先闡明地理過程,再逐步深入瞭解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規律。舉實例時,要強調地理知識的內在聯繫,研究地理學離不開觀察和分析,這既是研究地理的基礎又是學生認知的起點。在讓學生觀察時,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地質災害,讓學生的思維進入新課的軌道。

2、新課教學

這部分教學大約需要30分鐘。

現代教學論認為,地理教學不僅具有傳授知識的功能,還有培養能力和發展智力的功能。講授地質災害應着力通過現實生活的實例創設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獲得更多感性認識,使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迫切性,強化對學生的感官刺激和心理震撼,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加深對地質災害的認識。

在培養能力方面可按大綱要求,還應包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方面。教師從指導學生閲讀課本入手,在有豐富的視聽資料的基礎上,讓學生閲讀課本第124頁~125頁,以學生自學活動為主,老師只要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就可以較順利地啟發學生思維,適時加以歸納總結,學生便可以較好地掌握教材對四種災害的表述方法,即從成災原因、災害本身的基本知識以及危害,形成對教材內容的整體認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概括能力。

本人認為教材的內容顯得過於簡單,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述。而由於採用多媒體教學,擴大了課堂容量,從而補充了不少資料和知識,如“我國的地震”、“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和注意事項”、“世界和我國火山的分佈等”,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思路,擴大學生的視野。其中“影響地震烈度的因素”和“地震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及注意事項”,這兩個問題,有較重要現實的意義。

在分析地質災害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各地質災害之間的關係,即地質災害的關聯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討論式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法,使他們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與研究。

在引導學生討論問題時,按照地質災害本身的發展規律,抓住本質的東西,每一步討論有根有據,使學生分析、討論複雜問題的能力得以培養和提高,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在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學習中養成求真、求知的科學精神和態度;激發其對地理問題的探究精神和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維的有機結合,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繫,以求經“技術”、“教師”之外化,促使學生自身之內化,達到學生能力的提高、思維的創新。為使學生進一步深入瞭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關聯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課本127頁的活動題1和2,從而考查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分析地質災害的防禦方面,因這部分課文較簡單且通俗易懂,可採用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作出評價的方法。

3、鞏固與練習

為使學生所學知識具有穩定性,並使知識順利遷移,在本節課上安排5~10分鐘的時間進行鞏固和練習。具體做法是:先留3分鐘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本和黑板上的知識內容,接着完成課堂作業。(附課堂作業)

4、佈置作業

為使學生全面系統地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特點與規律,要求學生課後還要仔細閲讀課文,並完成課後作業。(課後作業題略)

(七)板書板圖設計

板書、板圖的直觀性、全面性和系統性較強,在黑板上保留的時間較長,對學生視覺的刺激作用明顯。教學中將整塊黑板一分為二,一半簡寫概念、規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圖。

(八)、説課綜述

以上是對《地質災害及其防禦》一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從提出問題到圓滿解決,教師通過語言啟發、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地理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地質災害規律的認識中,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也學會了對複雜地理現象的分析研究方法,達到了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創新。

結束語(略)。

篇三十六:高中地理説課稿

一、 教材分析與教材處理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後一個單元,雖然篇幅不長,但從全書的知識體系來説是繼區域地理之後,進一步站在全球的角度,着重論述了在日益開放的現代世界裏,各國人民之間的交往日趨頻繁的問題,從而使全書在教育學生樹立全球觀念的境界中結束。併為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學習從整體觀念上打下基礎。因此,本章在全書中起着總結、提高的作用。教材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縮小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時區,第三部分是日界線,第四部分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節課主要講解“時區和日界線”。

時區和日界線知識放在世界地理最後部分講述,有着以下兩個新的含義:第一,不僅僅是單獨講解有關時間的知識,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本知識點與全章教材中心線索的內在聯繫,如下圖所示:

生產力發展 具體 新的運輸方式 造成 世界空間相對變小 標誌着

—→ —→ ——→ 人類活

科技進步 表現 新的傳遞方式 世界時間相對加快

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日益深刻 要求→人類更應注意保護環境、創造美好的環境。第二,同現行教材比較,對學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時區和日界線的實用性,簡略地講解了有關時區和日界線的計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世界的時區和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含義

(2)運用:區時與區時差,“北京時間”的由來與使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在“時區和日界線圖”上根據兩地所在時區推算區時

(2)讓學生初步學會自己讀圖分析日界線相鄰的兩個時區的一些特點和過日界線的日期變更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和開放意識,使學生認識到人類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

(三)重難點及突破方法

教學重點:區時與區時差,區時的計算

教學難點:區時計算,日界線

本節解決重難點的關鍵在以“世界政區圖”的`基礎上,採用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等,邊講邊演示,使學生多世界各地所處的時區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後利用版圖邊講邊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對區時,日界線的完整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區時計算。這樣能直觀地反映教材的層次結構及知識內涵,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同時還自編一些順口溜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讓學生學起來更加輕鬆愉快。

二、教學方法

1、啟發式談話法:投影書中“想一想”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兩位小朋友的問題出在哪裏?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2、讀圖分析法:(1)在時區和日界線圖上找出一些國家的首都所在時區。(2)算一算這些地區與我國北京的區時差(3)找出日界線(4)分析日界線兩側時區的不同特點及過日界線的變更方法,教給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對啟迪學生創新思維有一定幫助。

三、學法指導

“讀圖→析圖→用圖”三步走加遊戲。以圖做媒介,指導學生用眼識圖,用腦析圖,動手繪圖,開口説圖。遊戲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具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 3、地球儀 4、自制錶盤 5、小激光手電筒

五、教學程序

(一)引入:同學們到過車站、郵電局嗎?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這些地方的醒目位置鑲嵌着世界政區圖,圖中在同一時間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時刻表。(或者是很多時鐘。不同時鐘標着不同的時間)。大家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嗎?——便於人們瞭解世界各地與我們的時間差,方便我們出國旅行,洽談業務等。同一個世界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時間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設計

1、投影P106想一想1、2:提問:小明和小強的問題出在哪裏?

——時差

那麼時差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還得從地球的自轉談起

2、演示:在地球儀上貼上黑、白、紅三點表示同緯度上的三個不同地方,先判斷一下這三個地方的相對位置。生答:黑點在最西邊,紅點在最東邊,中間是白點。請一位同學上台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轉運動,老師用手電筒從東方照射地球儀,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紅白黑三點誰最先受到一天中第一縷陽光的照射?這種先後次序與他們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有什麼關係?

演示提問:古代各地都把當地正午太陽位置最高點時刻定為12點,當紅點達到正午12點時,黑白點都到了嗎?黑點、紅點時刻如何?這樣一來,地球上會有多少個正午12點?

——我們把這種因地而異的時刻 稱為地方時。

3、設疑置問,推向高潮

如果我們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時,會出現什麼結果?

4、遊戲:找朋友(市區的劃分)

將學生分成裏、外兩圈,面向內就坐,裏圈25個學生,每人拿一個自制錶盤,外圈25個學生,按順序每人拿一個時區區牌。裏圈中心放置地球儀,分別用紅、白、線引出180°和0°經線。

設問:如何解決時差問題?——學會區時的計算

5、舉例講解:已知北京時間是8月2日8時,求此刻東京、紐約的時間分別是多少?

投影講解計算步驟:(1)查三地的區號

(2)算時差:同區區號相減,異區區號相加

(3)求區時:未知時刻=已知時刻+(-)兩地時差(東+西-)

6、鞏固訓練(出示多媒體課件):

(1)學生看圖回答:全球劃分為多少個時區?一般每個時區跨多少經度?哪一個時區的中央經線是本初子午線?哪兩個時區合二為一?

(2)讓學生上台用鼠標在圖中點出老師所報城市的所在時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m38o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