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畫説課稿

中國畫説課稿

[前言]中國畫説課稿共含4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中國畫説課稿

第1篇:中國畫説課稿

中國畫説課稿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教材分析:

中國畫小果子是國小國畫教學課第三節,四年級兩節國畫課是指導學生認識中國畫工具,體會中國畫的筆墨趣味,熟悉中國畫基本的用筆、用墨的技巧。而此課是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基本的用筆、用墨、用色技巧,進行簡單的造型表現。是第一堂國畫創作課。也是國小國畫學習的重要啟蒙課。學生因剛剛嘗試中國畫創作,中國畫工具的獨特性和技巧要求的熟練性都使學生初學創作的學生無所似從。如何激發學生自信,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力,是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

教學目標:

1、鞏固、學習中國畫用筆、用墨、用色的基本技法。

2、嘗試、探索中國畫小果子的表現技法。

3、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和對國畫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點:

1、大膽運用中國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巧妙表現。

教學難點:

1、小果子的水墨畫畫法。

2、小果子的組合變化及畫面構圖。

説教法:

本課的教法我有兩大突破:

1、中國畫小果子是一節典型的技法課,知識性強。多采用教師“傳”、學生“受”的教學形式,力求技法傳授層次分明,深入淺出。該教法學生技法掌握紮實。但容易造成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感,作品多臨摹或模仿教材或老師範畫,技法表現格式化,作品缺乏創造力。而此課教學我靈活運用嘗試教學法、發現教學法、自學法、研討法、小組學習法等,始終學生讓擔任探究者、創造者的角色,教師是學生攀登知識高峯的引路人。

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都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其反對傳統教學機械地對知識做預先限定,讓學生被動地接受;主張要提供建構理解所需要的基礎,同時又要給學生留下廣闊的建構空間,讓他們針對具體情境採取適當的策略。美術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創作,從而獲得美術創作的樂趣,這一步在技法型課中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最為困難的。

讓學生親身參與活動的每個環節,並在每個環節中大顯身手,一展才能。這樣的體驗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動探索知識、掌握知識,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畫果籃常用的表現技法一般採用濃墨、幹畫法,以表現竹籃的質感。此課教學中我鼓勵學生不據一格,大膽進行不同的表現技法的探索,分組嘗試用幹、濕、濃、淡不同的筆墨方法來表現。不僅讓學生找到四年級筆墨趣味課的遊戲感,重拾自信,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作品大膽,富有表現力。

2、在教學步驟上我也進行了大膽嘗試。中國畫小果子的傳統畫法是先畫小果子,後畫果籃。因為國畫強調先畫主體物即小果子,後畫其他東西,以突出主體物。此課教學我大膽採用了先畫果籃,後畫小果子的繪畫步驟。因為對於初學國畫的國小生而言,構圖能力差,筆墨表現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學生用鉛筆打稿掌控不好筆墨最終效果,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而先畫果籃利於學生把握畫面的整體構圖,降低了這副畫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同時果籃的表現技法主要是上學期所學中國畫基本用筆、用墨技法的温習和運用,而小果子的表現技法新、難度大。

採用先畫果籃,後畫小果子的教學步驟,符合承前啟後,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同時美術新課程要求我們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觀念,立足於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組織教學活動,注重學習過程與學習方法,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內在的發展需求和美術教學相吻合,實現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設計分為四大塊:

1、複習、導入。

2、引導果籃的用筆、用墨技巧。

3、引導小果子的墨色表現技巧。

4、作業練習、展評。

一.複習、導入:

1、因課時量的限制,我採用開門見山,提問導入的方式。温習上學期學習的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直接導入課題:中國畫小果子。

二.引導果籃的用筆、用墨技巧:

1、分析判斷: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學生範作《小果子》中果籃的用筆、用墨技巧。並通過Flash課件進行實時判斷。構建了一個師生平等、互動交流的平台。

2、技法拓展:引導學生髮散思考是否還有其他表現技法?學生分組討論書中範圖它們的表現方法有何不同?這樣學生通過自究討論認識到水墨畫果籃或器皿的表現技法的靈活多變,可以大膽採用上學期所學的各種用筆、用墨技法來表現。

3、造型引導:老師出示各種造型的果籃和器皿,使學生直觀認識果籃或器皿造型的豐富性、變化性。鼓勵學生大膽設計造型獨特的果籃。

4、範畫總結:老師範畫一個造型別致、濃淡墨結合的果籃,強調水墨畫要點:意在筆先,下筆如神。

5、嘗試練習:學生分組嘗試練習,要求各組要嘗試用不同的筆墨表現方法,造型生動變化。老師巡迴輔導。

6、練習講評:評選出筆墨表現方法豐富、造型生動的小組。老師講評學生作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果籃太小,無法盛果子。用筆不自信修修補補等。

三.引導小果子的墨色表現技巧:

1、學習畫法:課件演示小果子的畫法,讓學生體會學習。以兒歌的形式將繪畫步驟歸為四句畫:先用曙紅清水拌,筆尖顏料稍濃蘸。中鋒兩筆成果子,濃墨點臍再勾柄。使之與學生更貼近。

2、難點突破:學生學畫果子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填塗法”和“留白多”。針對難點我採用了老師範畫的形式。我畫了三顆果子:第一顆採用先勾線再填塗顏色的方法;第二顆果子按小果子畫法兩筆畫成,但因側鋒不夠果子中留白麪積太大:第三顆果子才按照正確的畫法完成。這樣學生通過比較直觀認識小果子的正確畫法,突破了難點。

3、技法拓展:老師提問除了小櫻桃外還有哪些小果子?學生回答。進而老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課前準備的各種小果子,強調要抓住小果子的顏色和造型的特點。這時老師出示國畫顏料配色圖。讓學生思考葡萄、荔枝的顏色如何調配?荔枝的造型有什麼特點?該如何表現?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對學生回答不作評價,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找答案。

4、練習思考:學生分組做嘗試練習,要求每位學生畫二顆以上的小果子,一顆畫櫻桃,一顆畫其他水果。並思考有哪些方法使果子的色彩一筆之中產生色彩變化?

5、總結解疑:老師講評學生練習作業,學生談色彩嘗試體驗。

老師總結使果子一筆之中產生色彩變化的方法:

1、筆肚、筆尖的水分不同。

2、筆尖加入少量淡墨。

3、色彩調和變化。

6、組合構圖:果子的組合排列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利用交互功能強大的Flash課件,我精心設計了一個拼擺遊戲。學生可以直觀認識小果子排列組合的方法。老師先選出五個大小、方向一致的荔枝整齊排列成一行,然後問學生美不美?直觀引導學生歸納分析出小果子組合要有大小、前後、疏密、高低、方向的變化。並請一位學生來重新將荔枝裝入果籃或桌子上。師生共同探討構圖方面還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這樣設疑——探討——實踐——歸納四個環節有效解決了構圖難點。

四.作業練習、展評:

1、提出要求:老師歸納出本課的學習要點,明確指出作業要求

2、學生作業:老師巡迴指導,及時指導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3、學生自評:學生作業展示,學生上台談學習體驗,根據五點作業要求,學生自評。每個要求就是一顆星,學生自評達到了哪些作業要求,可以評出幾顆星。

4、老師總結:肯定學生在今天作業中能大膽表現,巧用中國畫用筆、用墨、用色的方法。並鼓勵學生在中國畫學習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敢於創新,將中國國粹中國畫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直觀、清晰展現本課的教學設計的層次,重要的知識點、難點。而中國畫顏料配色圖不以課件的形式演示,而以掛圖的形式展示,便於學生隨時參考、運用。

第2篇:中國畫説課稿

猜你正在找中國畫説課稿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出自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模塊第1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為介紹筆、墨、紙、硯的特點,通過賞析不同發展階段和領域的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表現手法。使學生認識到古代人民留下的璀璨藝術遺存,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學情分析

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我將學生的情況分析如下: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同時觀察能力與感知能力增強,在學習中希望瞭解更多本質性的、美術理論方面的知識。能夠全面深入的瞭解事物的細節,並能用較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但是並非發展的盡善盡美。因此本課在教學設計上會更多的採用教師引導,然後拋磚引玉的方式展開,鼓勵學生合理運用不同的美術鑑賞方法,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作品。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分析以及學情的理解,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筆、墨、紙、硯的特點,掌握不同的表現手法,認識中國畫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色,豐富自身的審美體驗。

過程與方法:賞析中國畫不同發展階段和領域的作品,掌握欣賞中國畫作品的方法,形成綜合審美感知體驗,促進審美活動個性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對中國畫作品的欣賞與評述中,感受畫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體會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審美文化內涵,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達成審美情感的昇華。

四、教學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本節課的重點是:深入理解中國畫要表達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色。

難點則是:如何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為學生的興趣,着重理解中國畫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色。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直觀演示法、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欣賞法、聯想法、交流合作討論法等。

六、教學準備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筆、墨、紙、硯、多媒體、圖片等。

七、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為此我將展示:CCTV《水墨篇》的公益廣告,學生觀看,同時我會講述:古代文明通過靈動的水墨與現代社會有機串聯,很好的詮釋了“從無形到有形,從有界到無疆”的哲學神韻,展現了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由此引出課題《民族文化國之瑰寶-中國畫》。

環節二:交流探討,直觀感知

(一)整體感知國畫獨特魅力

美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普通高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將鑑賞與體驗、鑑賞與動手實踐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所以我將採用講授法與展示法將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我國的繪畫為什麼被稱為“國畫”?對中國畫了解多少?為什麼畢加索説“在這個世界上談到藝術,第一是你們中國人有藝術”呢?學生回答,我講授:中國畫將中國文化中的詩、書、畫、印融會在一處,彰顯濃厚的文化底藴。造型講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強調主觀精神與客觀世界的內外相融,自由抒發胸臆,寄託高尚的精神,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的概念及其發展歷史,加深對國畫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信心。

(二)感知文房四寶

基於對中國畫的整體感知,接下來我將繼續展示“文房四寶”的實物,引導學生運用多思維視角去思考以下問題:這些繪畫工具是畫哪類繪畫形式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國畫顏料有怎樣的特點?學生從工具特性方面思考回答,我會進行補充,引導學生了解“文房四寶”是泛指中國書法繪畫常用的工具材料,早期是以產於浙江湖州的湖筆、產於安徽涇縣(唐朝時屬宣州)的宣紙、產於安徽的徽墨、產於廣東高要端溪的端硯最為著名,而中國畫顏料又分為礦物質色與植物色,取之自然。從而引導學生深入瞭解筆、墨、紙、硯的特點,豐富自身的審美體驗。

環節三:賞析作品,形式分析

(一)氣韻生動

而後,展示《潑墨仙人圖》,師生共同賞析思考:潑墨仙人圖這幅作品的人物形象有什麼特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補充總結:畫面描繪了一位仙人袒胸露懷,寬衣大肚,步履蹣跚,憨態可掬,小眼醉意朦朧,彷彿看透世間一切,嘴角邊露出一絲神祕的微笑。那副既頑皮可愛又莫測高深的滑稽相,使仙人超凡脱俗又滿帶幽默詼諧的形象活靈活現。讓學生感知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強調造型傳神、氣韻生動,形成綜合的審美感知體驗。

(二)筆法與墨法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瞭解《潑墨仙人圖》,我會繼續引導學生思考:這幅作品運用了哪些獨特的表現手段?還知道哪些表現手段加已説明。學生思考回答後,教師結合作品講解:《潑墨仙人圖》運用了沒骨的表現手法來塑造人物形象的,畫面墨色淋漓,筆筆酣暢,呈現出一種新穎又獨特的面貌。除此之外中國畫的表現手段還有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以及潑墨、潑彩技法等。引導學生體會用筆墨表現形象的方法,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

(三)詩書畫印

最後,我會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引導學生觀賞,並思考:王冕的題詩抒發了什麼情感?學生思考,教師總結講述:畫家以淡墨畫梅花,不求人讚美色澤豔麗,只求把高潔的清香流滿人間的文人情懷。同時將墨梅圖襯托得高雅無比,也道出了畫家清高豁達的內心,給觀賞者以高雅的審美趣味和精神享受。而後繼續提問畫家在畫作題詩是想要表達什麼?體現出古人什麼樣的美學追求?學生合作探究,尋找答案。教師總結:宋元以後,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形式逐漸形成,也使得中國畫的文化氣息越發濃重,體現了古人追求文人畫強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從而使學生感受中國畫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色。

環節四:自主探究,總結領悟

教育家弗賴登塔説過:“學習唯一的正確方法就是實現再創造”。為此,我設計了這樣的練習多媒體展示兩幅作品: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墨葡萄圖》,引導學生比較兩幅作品在題材、畫法、內容、墨色與筆法上的不同,深層次的感受兩幅作品的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色。學生對比回答。

我做最後總結:引導學生了解,《富春山居圖》畫面以水墨或淺絳作畫,淡墨幹皴,富於變化。畫家沒有過多細微描繪物象表面,而是着重把握山水的整體風貌。而《墨葡萄圖》水墨大寫意,純以水墨寫葡萄,以飽含水分的潑墨寫意法點畫葡萄枝葉。筆墨酣暢,佈局奇特,茂葉以大塊水墨點成,信筆揮灑,任乎性情,意趣橫生,風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從而使學生了解這兩幅作品的藝術特色,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

環節五:總結評述,拓展延伸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從國畫工具材料、表現手段、賞析方法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最後,鼓勵學生課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欣賞與評述,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第3篇:中國畫説課稿

中國畫説課稿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民族文化國之瑰寶中國畫》出自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鑑賞模塊第1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為介紹筆墨紙硯的特點,賞析不同發展階段和領域的中國畫作品,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表現手法,使學生通過認識古代人民留下的繪畫作品,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學情分析

只有瞭解學生,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傳到授業,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更強的探究精神,思維比較活躍,見解獨到,在學習中希望瞭解更多本質性的、美術理論方面的知識。但是容易受到已有經驗和思維的影響,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更多的採用教師引導法,鼓勵學生合理運用不同的美術鑑賞方法,聯繫生活實際、理解作品。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精心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筆墨紙硯的特點,掌握不同的表現手法,認識中國畫的藝術形式與審美特色,豐富自身的審美體驗。

過程與方法目標:賞析中國畫不同發展階段和領域的作品,掌握欣賞中國畫作品的方法,形成綜合審美感知體驗,促進審美活動個性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畫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體會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審美文化內涵,達成審美感情的昇華。

四、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置,我的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是:深入理解中國畫要表達的意境,感受作品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色。而理解中國畫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特色則為難點。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我將採用以下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講授法、展示法、情境教學法以及欣賞法,學法則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筆墨紙硯、多媒體PPT課件等。

七、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精心設計好的導入,無疑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勝,使學生興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動中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將播放CCTV《水墨篇》的公益廣告,學生觀看,同時我會講述:這段視頻將古代文明通過靈動的水墨與現代社會有機串聯,展現了中國藝術的博大精深,由此引出課題《民族文化國之瑰寶中國畫》。

環節二:交流探討,直觀感知

美術是一門注重體驗和實踐的學科,在普通高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將鑑賞與體驗、鑑賞與動手實踐相結合起來,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鑑賞能力和創作能力,所以我將採用講授法和展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我國的繪畫為什麼被稱為“國畫”?你對中國畫了解多少?共同探討得出:中國畫將中國文化中的詩書畫印融會在一處,彰顯濃厚的文化底藴,強調主觀精神與客觀世界的內外相融,自由抒發情懷,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畫的概念以及發展歷史,整體感知中國畫獨特魅力,培養學生自信心。

基於對中國畫的整體感知,接下來我將展示文房四寶的實物,由於高中生能夠很好的知道這些工具材料,因此我主要從文房四寶的出產地和顏料上入手,引導學生了解“文房四寶”早期是以產於浙江湖州的湖筆、產於安徽涇縣的宣紙、產於安徽的徽墨、產於廣東高要的端硯最為出名,而中國顏料又分為礦物質色和植物色,取之自然,所以古人的繪畫得以保持千年不變。這個環節的設置使學生深入瞭解到中國畫工具材料筆墨紙硯的特點,豐富自身的審美情趣。

環節三:賞析作品,形式分析

而後,我將展示《潑墨仙人圖》,師生共同思考:潑墨仙人圖這幅作品的人物形象有什麼特點?學生思考回答,老師進行總結: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強調造型傳神。從而讓學生對中國畫形成綜合審美感知體驗。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瞭解《潑墨仙人圖》我會繼續引導學生思考:這幅作品運用了哪些獨特的表現手法?還知道哪些表現手法?學生思考回答後,老師進行總結分析得出:中國畫的表現手法有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以及潑墨、潑彩技法等。

引導學生體會用筆墨表現形象的方法,豐富自身內涵。最後,我會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引導學生觀賞,並思考:這幅作品傳達了什麼樣的情感?學生思考,教師總結得出:畫家以淡墨畫梅花,凸顯了高潔的文人情懷,同時也道出了畫家豁達的內心。而後繼續提問:畫家在畫作上題詩想要表達什麼?為什麼會出現詩文相結合的狀態?學生合作探究,相互討論,教師總結:宋元以後,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形式逐漸形成,也使得中國畫的文化氣息越發濃重,體現了古人追求文人強調: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從而得出中國畫是通過筆墨、詩書畫印、傳神的表現手段來進行創作的。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了中國畫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

環節四:自主探究,總結領悟

最後,我設置了學以致用,比較鑑賞的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運用,故此將通過多媒體展示兩幅作品: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與《墨葡萄圖》,引導學生比較兩幅作品在題材、畫法、內容、墨色與筆法上的不同,深層次的感受兩幅作品的藝術內涵與審美特色。從而使學生了解這兩幅作品的藝術特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自信心。

環節五:總結評述,拓展延伸

在課程即將結束時,以回顧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加以回顧,從國畫工具材料、表現手法、欣賞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最後,鼓勵學生課後選擇自己喜歡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欣賞評述,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八、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第4篇:中國畫説課稿

這個網站中國畫説課稿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一年級語文《畫》説課稿

五峯中心學校

楊有蘭

一、説教材:

《畫》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詩歌,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説教法: 《課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主體性和自主性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衡量語文活動效果的重要標誌。語文中的閲讀教學要以讀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鑽研文本,誦讀文本,觸摸語言,達到“言皆若出於吾之口,意皆若出於吾之心”。在讀中體悟語言之精妙,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語言環境中,“眼觀其文,口誦其聲,心唯其意”,從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並樹立“生活即語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學中,我還主體地位於學生,引導學生充分閲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抓住父親的話聯繫實際進行重點品悟,少講精讀,讀中感悟,課中明理,情感薰陶,感悟人生。

三、説學法: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為了給學生的“點金術”授人以漁。我着重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精讀領悟,討論理解及運用,讀、思、議、説、悟的方法學習。這樣喚醒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真正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四、説教學: 流程及設計意圖根據剛入學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教學本課時,要教學生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我認為一年級識字教學應該讓學生先認字,然後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學會寫字。因此,我將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引導學生熟讀古詩,理解古詩詩意,認識11個生字,而將會寫4個漢字,瞭解“遠”和“近”、“有”和“無” “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作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教學時,我採取以下步驟:首先由學生已知的謎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課文,同時又為本課猜出謎底作了鋪墊。再借助多媒體課件映出山水畫,引導學生引導整體觀察圖畫,再由遠到近地觀察,説説圖上畫了些什麼。然後教師播放優雅的古典音樂,範讀課文,讓學生很快進入古詩描繪的優美的情境中。在學習生字這一環節中,首先我讓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上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忙拼一拼,多讀幾遍。在此基礎上,用同位互讀,分組讀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法鞏固讀音。既鞏固了生字的認讀,又教給學生學習和記憶生字的方法。第三個環節是誦讀古詩,理解詩意,這一步是教學的重點,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及動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繪的美好畫面,感受畫的美,語言文字的美。

五、説教後反思:

認真反思本節課,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1.由於學生年齡小,課堂上不時地亂動、坐不住,而我對課堂教學的組織緊緊停留在表面,缺乏實效性和趣味性。2.由於時間的限制,對個別學困生關注不夠,他們參與還不夠積極、主動。3.課上對學生的即時性評價,僅停留在口頭褒揚階段,實效性不強。4.時間把握欠妥當,前鬆後緊,使得後面的教學草草了事,自己也臨時對預設的教案進行了調整,連板書設計也未能按計劃完成。5.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唱讀的糾正: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後打算從以下幾方面改進:1.認真學習《新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制定合理的三維目標,準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並突破重、難點。2.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具、學具的準備,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備好課為上好課奠定基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3.用新穎、靈活的教法來指導學生輕鬆、愉快的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並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變學會為會學、變不愛學為愛學、樂學。4.教學中盡最大努力關注學困生,對他們多提問、多鼓勵。要進行分層教學、分類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5.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師評、生評、生生互評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6 .每上完一節課及時撰寫教學後記和心得體會,多問幾個為什麼,在反思中不斷完善,力爭使自己的教學藝術有所提高。7 .多和帶同頭課的老師交流,並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他們的豐富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8.業餘時間多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專著,用新的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不斷地充電,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4篇中國畫説課稿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中國畫説課稿範文。

標籤: 説課稿 中國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6v1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