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病毒防治和漏洞防護教學設計

病毒防治和漏洞防護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病毒防治和漏洞防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病毒防治和漏洞防護

教材內容:3.2.2病毒防治 3.2.3漏洞防護

適應的課程標準:

通過分析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和漏洞,瞭解計算機病毒在現代信息系統中的危害,理解病毒的本質、原理和特徵。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並藉助殺毒軟件等工具對計算機病毒進行有效防治,對計算機漏洞進行正確的防護。

教學目標:

●瞭解掌握介紹病毒與防治。

●介紹漏洞與防護。

●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理解病毒的原理和特徵,有效防治病毒。

●提高信息安全意識,理解計算機漏洞,對發現的漏洞進行正確的防護。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機病毒防治與漏洞的防護。

教學難點:如何提高信息安全意識,計算機病毒防治與漏洞的區別和聯繫。

指向的核心素養:

●信息意識:自覺、主動地尋求恰當的方式獲取與處理計算機安全方面的信息;能夠敏鋭感覺到信息的變化,分析數據中所承載的信息,採用有效策略對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內容的準確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斷,對信息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期分析,為解決計算機安全問題提供參考。

●計算思維:瞭解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並能進行分析歸納,掌握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和漏洞的防護。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夠認識數字化學習環境的優勢和侷限性,適應數字化學習環境,養成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習慣;掌握數字化學習系統、學習資源與學習工具的操作技能,用於開展自主學習、協同工作、知識分享與創新創造。

●信息社會責任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能夠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守信息社會的道德與倫理準則,在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中遵守公共規範,既能有效維護信息活動中個人的合法權益,又能積極維護他人合法權益和公共信息安全。

學習環境:有教學控制軟件的多媒體機房,裝有MS軟件和班級討論區。

建議課時:2課時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1)

導入1:“對於不斷出現的新病毒、新攻擊,我們應當如何建立更安全的防護體系?”請學生給出對當前社會的信息安全的看法。

導入2:觀看計算機病毒發作的視頻,觀察電腦屏幕有什麼現象?以PPT等多媒體投影或板書:讓同學們自己總結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對話、探討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的信息安全問題思考,讓生活安全高效,引出病毒和漏洞概念,提高同學們的信息安全意識。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計算機病毒發作的真實視頻,引出計算機安全問題,引導同學們關注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強化信息安全的意識。

知識講解(1)

1.什麼是計算機病毒: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2. 計算機病毒的特徵:

(1)寄生性

(2)傳染性

(3)潛伏性

(4)爆發性

(5)破壞性

有了對實際案例的對比分析後,學生對病毒有了初步感性認識,趁熱打鐵,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歸納總結算法的內涵和外延,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

教師不是直接向學生講解病毒的特徵,而是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自主閲讀教材內容,加深對病毒特徵的理解,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

自主學習

(1)

任務:計算機病毒種類繁多,為全面認識各種典型計算機病毒,通過網絡搜索計算機病毒的常見特徵和病毒分類。小組合作(2人一組)通過網絡搜索並歸類,用Inspiration軟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其畫出來並回答相互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選擇1-2個小組介紹自己的成果,進行點評。

設計意圖:任務驅動,支持學生自主學習,推動小組合作完成任務,讓學生將自學或通過搜索引擎尋找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分類,形成系統化知識,提升學生有目的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們信息處理能力有所提升。

情境導入(2)

教師可以通過“別忘了關門”這則小故事,引入信息系統漏洞的概念。並由此展開,逐步挖掘漏洞防護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對防火牆過濾策略的設置,對比設置前後的效果,剖析系統漏洞的防護。

整堂課應以教師設計問題,學生主動思考為主線,結合適當的講解,通過一個個案例的展示與問題解決,逐步貫穿整堂課的要點。

知識講解(2)

從數據加密、身份認證、病毒防治與漏洞防護四個方面總結信息系統的保護和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的防護。

通過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計算機(手機)病毒、系統的本質和防治手段。通過對防火牆過濾策略的控制,實踐體驗感受漏洞防治的意義。

自主學習

(2)

教師也可以同時提供自主學習材料:計算機病毒知識與防治學習資料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讓學生將自學或通過搜索引擎尋找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和分類,形成系統化知識,提升學生有目的獲取信息的能力。

課堂小結

1.學生回顧計算機病毒及其分類與功能特點。

2.總結信息安全問題(主要是計算機病毒和漏洞)特點及處理方法。

概念學習需要先從生活實例出發,通過分析實例,培養學生對概念的感性認識,為深刻理解概念提供事實基礎;有了事實基礎和體驗過程,還需要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納入原有知識結構,實現知識的昇華。

作業佈置

基礎作業(面向所有學生):

1.選擇題(詳見課後練習)。

2.目前你使用的計算機所安裝的殺毒軟件是什麼?簡述病毒發展歷程。

3.你所使用過的殺毒軟件有哪些?設計一個二維表格,寫出他們的名稱和功能。

提升作業(面向學有餘力學生):

你認為生活中還需要哪些信息安全防範軟件?具有什麼功能?請設計一個模型。

設計意圖:課後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鞏固和昇華知識點的有效途徑。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課後作業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是鞏固和昇華知識點的有效途徑。根據學生的基礎和能力設置不同難度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通過讓學生完成一些簡單任務,自然進入課堂,讓學生體驗概要方法和細化算法的區別,從而對病毒有初步感性認識。先後讓學生通過網絡和所給的材料進行自學,從而引發對信息安全的重視。

有了對實際案例的對比分析後,學生對信息安全有了初步感性認識,趁熱打鐵,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歸納總結病毒的特徵,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

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對比分析,引導學生自主閲讀教材內容,加深對病毒特徵和病毒帶來的危害的理解。

學生活動過程中,可以適當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信息以補充自己知識和經驗的不足,活動結束後教師加以總結、給予評價。最後教師還應正確引導學生提高對病毒防範的意識。

介紹漏洞與防護時,教師可以通過“別忘了關門”這則小故事,引入信息系統漏洞的概念。並由此展開,逐步挖掘漏洞防護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對防火牆過濾策略的設置,對比設置前後的效果,剖析系統漏洞的防護。

整堂課應以教師設計問題,學生主動思考為主線,結合適當的講解,通過一個個案例的展示與問題解決,逐步貫穿整堂課的要點。掌握計算機病毒防治與漏洞的防護、提高信息安全意識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需要給學生提供適量的素材來練習,並給予充分的時間來思考和討論。讓學生自主學習和分組討論,頁是為了使他們逐步具備能從現實項目中界定問題、對問題進行抽象與建模。

為鞏固所學,及時請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以及開放性問題,以便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和提高。

本節課的內容總體難度一般,教師要提供適量的實例對學生進行啟發,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與合作,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思考,討論和展示等環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

針對

核心素養培養的

設計考慮

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可能泛泛而談,而應落實在每一次引導、每一個活動之中,在仔細分析了本課內容可以融入三類核心素養的培養,並且細緻分析了各個核心素養的具體落點:

信息意識的落點在“能夠按要求獲取與處理信息;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願意與團隊成員共享信息。”本課主要講授計算機安全問題,瞭解“病毒防治”和“漏洞防護”的概念及其基本處理方法,通過任務設計,讓學生通過搜索引擎等手段搜索信息並歸類,提升學生有目的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繪製思維導圖,理清關係,提升學生們信息處理與信息共享能力。

計算思維的落點在“瞭解軟件信息的基本特徵並能進行分析歸納,並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問題;理解軟件在信息系統中的作用。”本條通過介紹常見的計算機病毒發作特點,讓學生理解信息安全問題所帶來的的危害性,能運用這些知識對日常信息安全問題做出正確的處理方法,培養計算思維能力。

數字化實踐:落點在“能夠認識數字化學習環境的優勢和侷限性,適應數字化學習環境,養成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的習慣;掌握數字化學習系統、學習資源與學習工具的操作技能,用於開展自主學習、協同工作、知識分享與創新創造。”。在學習使用合適的方法處理信息安全問題,鼓勵學生根據實際解決問題的需要,恰當選擇殺毒軟件,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信息社會責任感的落點在“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識與能力,能夠遵守信息法律法規,信守信息社會的道德與倫理準則,在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中遵守公共規範,既能有效維護信息活動中個人的合法權益,又能積極維護他人合法權益和公共信息安全。”本課通過完成任務要求討論信息安全問題,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掌握計算機病毒和漏洞防護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ppjv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