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談幼兒園遊戲化早操的編排

談幼兒園遊戲化早操的編排

幼兒園遊戲化早操的編排

談幼兒園遊戲化早操的編排

早操,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工作二十幾年來,我一直在呆在教育教學一線崗位,不管是最初的配班教師、班主任還是之後的教研組長、教務主任、業務副園長,我都一直負責實驗幼兒園的早操編排工作,因此,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早操編排有所瞭解,也積累了一些創編經驗,在此與同仁共享。

一、回顧歷史

㈠類型

1.徒手操。(如芭蕾基訓、婺劇操、武術操、健美操)

2.模仿操。(如動物操:小雞操、小鴨操以及問候操等)

3.輕器材操。(如筷子操、花環操、球拍操、啞鈴操等)

4.歌舞表演。(如民族的、流行的、兒歌等)

㈡存在問題:縱觀當前幼兒早操,多數是由教師隨手拿來,進行創作,未進行深思熟慮的醖釀,教師被動教,幼兒被動學,枯燥、乏味的早操使師生都累得慌,也學得慢,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1.早操編排結構不合理

幼兒園早操的目的是通過晨間活動更好的鍛鍊幼兒的身體、增強幼兒的體質。在我們的幼兒早操中,更多的是舞蹈和律動,動作難度高,幼兒學習困難,早操中缺乏遊戲性。舞蹈成分多於運動成分,使早操和舞蹈難以區分。

  2.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

幼兒園中,幼兒3——6歲不等,每一個年齡段幼兒都有自己的年齡特徵。在當前幼兒早操中,基本屬於“一刀切”,小班、中班、大班幼兒做操都沒有明確的區分,造成小班幼兒學不會,中班幼兒記不牢,大班幼兒太簡單。考慮舞蹈性多考慮運動性少。

  3.缺少遊戲的成分,幼兒學習、參與積極性不夠

我們都知道,遊戲是提高幼兒興趣的最有效的手段,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也明確指出,遊戲是我們所有教學的基本活動,幼兒只有在遊戲中,才能積極主動,不厭其煩的參與,而在我們的早操中,往往缺少這方面的考慮,或根本不作考慮。

4.教師指導不到位:着裝、動作、情緒狀態

  5.小型體育器械種類少,缺少吸引力

幼兒園基本早操包含徒手操、模仿操、輕器械操。而小型的幼兒體育器械卻受到太大的限制,僅僅侷限於往常的經驗,教師沒有更多種類或玩法的創新,對好奇心特重、喜歡新鮮事物的幼兒來説,過不了多久就再也沒有吸引力了,當然也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興趣了。

二、早操編排的理論學習

㈠幼兒園早操活動的意義

1.能提高幼兒基本動作的協調性、準確性、靈活性;

2.能發展大肌肉動作,增強幼兒身體素質,促進血液循環,以增強對大腦供氧、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力,為幼兒智力活動準備良好的心理條件;

3.能激發愉悦情緒,促進自我個性發展和同伴間的友好合作交往,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

4.培養幼兒節韻感,發展創造力。

早操編排的原則

1.運動量要適宜:運動量要體現體育活動的上升—穩定—下降的基本規律。早操運動量反映在運動強度和密度上,一般而言,早操的強度,以兒童平均心率140為正常;在早操運動最高時,可達到心率150-170;放鬆階段為100-120。在早操結束五分鐘後再測幼兒心率,幼兒心率應在80至90之間,五分鐘恢復後要求幼兒心率達到正常狀態,教師一般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來判斷運動量是否適宜。

2.體現體能性:早操目的是增進幼兒體能和運動能力以及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的,故不能舞蹈化,無論是模仿動作或擴展動作,均應該有一定適宜的運動強度;早操舞蹈化,則常常無法提高幼兒體能。

3.操節要合理:一般操節有4至10個運動小節組成,小班通常為4—6個運動小節,中、大班為6—8個運動小節,不能變化太多太複雜;在節奏節拍上,小班:四四拍;中、大班:四八拍。

4.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小班早操宜簡單、易學和富有趣味性;中大班早操要求動作統一、規範和整齊,並且動作要有變化,涵蓋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等六個操節,結合《指南》健康領域中幼兒的動作發展技能:走、跑、跳、鑽、平衡等。

早操編排的標準

1.內容豐富,形式多變,體現“活”;

2.遊戲多變,富有創造,體現“趣”;

3.音樂多樣、富有變化,體現“新”。

三、遊戲化早操的編排

經過之前早操編排的理論性學習,我召集了教務室和各年齡段教研組長進行了早操編排會議。

1.確定早操內容與結構。對照省一級評估標準,我們將早操劃分為晨間活動時間,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中大班早操時間為20分鐘,小班為15分鐘。中大班早操結構為跑操+律動(隊列練習)+輕器械操(繩子操))+整理,小班為兩個律動+兩個遊戲+整理。

2.創編早操。我園的李老師是園舞蹈老師,她的舞蹈技能在市基本功大賽都是單項第一名的,創編早操的任務也非她莫屬。

①選配音樂,我把遊戲化早操編排的意義、原則、標和內容結構交給她,讓她先找出音樂給我審核。這個過程很艱難,暑假開學前交給她的,她前前後後找了一大堆音樂,都被我給pass掉了,最後臨近開學了才確定下來。

音樂在早操中起着口令、節拍的作用,因此在選擇操節部分音樂時,應重視音樂本身的節奏和旋律,所選擇的音樂要與早操風格、特色一致,並充分考慮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達到動作與音樂協調統一的目的。如:操節適合選擇節奏明快,速度符合動作的音樂(各年齡班有所不同),隊列練習要選擇進行曲風格的音樂,基本動作訓練則要選擇符合動作性質的音樂(快跑、轉圈、左右跳等應各有不同),整理運動則適合採用舒緩柔和的搖籃曲風格的音樂。另外,音樂音頻的高低、性質要相對一致,以免出現不協調的現象,讓幼兒在早操中同時受到音樂的薰陶。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選音樂要注意兩點:一是要有童趣,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切忌音樂成人化,盲目的追求時尚的流行歌曲。沒有童趣,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直接影響了動作編排,多數只能做上肢動作和跑跳動作。

二是樂曲要富於變化,節奏不要單調,因為曲目雖有變化但節奏雷同,不能調節活動強度。而且音樂一定要根據操節的內容、結構進行剪輯過才好聽,才更富有遊戲化。李老師將所有音樂進行剪輯,形成了我園早操的原創音樂:

★中大班早操音樂:跑操音樂+整隊音樂(學習雷鋒好榜樣)+律動(數鴨歌+天黑黑+快樂兒歌+歌聲與微笑)+器械操(改編過的勞動最光榮)+整理(愛上幼兒園)

★小班早操音樂:律動(噗嚨共之歌)+律動(金色太陽)+遊戲(吹泡泡)+遊戲(開火車)+整理(心願便利貼)

②教師匯操:

 早操的創編,常常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園根據教師的特長成立了早操編排小組,分年段專門進行操節的編排、音樂的選擇了在早操編好後,對本年段的教師進行。教師匯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起討論早操的動作與隊形,是否適合幼兒,並及時作出修正或調整;同時,匯操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通過匯操,可以在一個年級組,統一早操的動作、統一領操的口令(語言的、哨音的和手勢的)以及統一教給幼兒早操動作時的動作要領(重點與難點),此外,匯操也可以使教師本身十分明確所編排操之動作對於幼兒體能發展的作用等等。

★跑操。

教師的智慧是無窮的,在匯操過程中,我們解決了好多問題,也吸取了很多老師的智慧的火花。如跑操,有老師提出考慮中大班幼兒運動量強度的不同,路線增加層次性,中班在操場繞圈跑,大班繞幼兒園外圍跑,相比中班大班幼兒的跑操場地擴大了,而且場地平整度增難,有草地、木板、水泥地等等;有老師提出安全問題,我們又制訂了安全定位點,三位一體,每班兩個老師負責帶操,保育員負責五個拐彎處的定點安全監護。

★    隊列練習

隊列練習我們設計了四段音樂,音樂處理上我們注意了動靜交替,運動強度調整,第一段數鴨歌是快板,基本隊形是四路縱隊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走,期間剪輯了一段奧爾夫拍手音樂用於每段音樂的銜接進行隊形變換——交換位置,1、3交換,2、4交換。第二段音樂天黑黑是慢板,我們設計了交錯站立和蹲下,1、3組站立做動作,2、4蹲下,然後輪流2、4站立做動作,1、3組蹲下,音樂的鑑賞力在此獲得了薰陶。

★    繩操

之前研討了很多器械,因為早操改革主題定位是遊戲化,所以大家一致選了繩操,覺得繩子比較輕巧,容易互動,可靈活變化。我們設計了遊戲情節,也結合了操節動作及《指南》中健康領域的動作發展要領:整個遊戲是孩子們清晨一起出門勞動的遊戲情境。

前奏插入了公雞叫,孩子們聽音樂模仿公雞叫起牀,平舉雙臂在繩子上來回走,出門去發展平衡技能,然後雙手撿起繩子邊跑動邊抖動繩子。整個繩操我們設計了5個操節:

第一小節: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這節有一個隊形變化“聚攏和分散”向中間聚攏時手中繩子變成圓形,孩子們是下蹲,聚成小正方形時直立,繩子變直線。

第二小節是體側和體轉運動,我們設計了兩兩面對面拉繩、甩繩、翻身拉繩,既完成了體側和體轉運動,又讓孩子體驗了合作與互動的快樂遊戲情境。

第三小節是腹背運動,我們設計了繩子往前及往後360度繞圈的動作,讓孩子彎腰完成腹背運動,我們還設計了捉小魚的遊戲場景,兩組幼兒相互面對站立,用手高抬搭成一個弓形做漁網,另兩組幼兒做小魚彎腰從漁網下穿越鑽逃,遊戲的快樂展露無遺,運動量也此提高。

第四小節是跳躍運動,我們設計了豐收遊戲情境,孩子們邊舉繩子邊跑成圈,歡慶勞動的豐收,並把繩子拉成方向盤形狀開汽車將豐收的果實運回家。

第五小節是整理運動,我們設計了放鬆動作。

 小班操相對中大班來説要簡單些,我們選了兩個律動和兩個遊戲,音樂都比較短小,遊戲也比較經典:吹泡泡和開火車,我們這次所選的音樂和遊戲都是比較經典的,時尚元素較少,因為我覺得經典的東西品質高,能久遠些,時尚流行的起初覺得新鮮,沒過幾天就讓人厭倦,就如之前的早操選的騎馬舞等等。

四、早操編排過程應注意的問題

㈠幼兒動作創編 

在早操編排中,重點需要考慮幼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二個部分的合理搭配;以及在早操的基本結構中,注意將幼兒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均儘可能包含進去;例如,在熱身運動、隊列變化和操節幾個環節中,熱身運動和隊列變化涉及到跑動、跳躍(雙腳或單腳)、穿梭和鑽動,均為幼兒的大動作;因此,在操節中,不僅應包含幼兒大動作,還應增加一些包括手部和腳部等的精細動作;例如聚攏時低頭抱圈,兩兩拉繩時的扭動,跑圈時的腳尖跳動和腳尖戳地等精細動作等。 
   ㈡動靜交替。在幼兒早操動作編排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因素是:幼兒活動中的動作動與靜的搭配;幼兒活動中個人行為與幼兒之間的互助行為等動作的有機協調;例如,在隊列練習中,一、三組幼兒下蹲,二、四組幼兒起來動作。這就是一種方式的動靜結合,表面上看,下蹲的幼兒沒有運動,其實,下蹲的幼兒依舊有運動量的(下蹲是一種肌肉緊張的動作,在計算運動密度時,下蹲的幼兒是算作在運動的)。還如,在自由玩活動環節中,設計一些需要由二個或二個以上兒童才能夠完成的動作,可以增加幼兒的互助性行為和合作精神:如我們的捉小魚,兩兩拉繩就是選取了民間遊戲炒豆豆,炒好豆豆翻個身等等,可以在早操中也貫穿幼兒互助與合作行為的建立的基本教育觀念。 
   ㈢整理階段。在放鬆階段,動作要緩慢,簡單則應該避免平衡、跳躍等等涉及到幼兒肌肉緊張的動作,以便使幼兒真正達成放鬆的目的。

㈣教師帶操要求:提醒並檢查幼兒是否做好早操前準備(冬季需要脱掉外衣、取下圍巾、手套等),衣服、鞋子是否穿好;精神飽滿、有活力;面向全體幼兒,也可指導中、大班幼兒輪流帶操;帶操中要注意與幼兒交流、互動,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隨時觀察幼兒早操情況,做到三看(看情緒、看動作質量、看動作力度);三提示(提示動作、提示增減衣物、提示運動衞生及安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zjj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