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學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學的個人心得體會 篇一

昨天,在學校的認真組織下,我學習了 “兩個常規”----常規教學與教學常規。通過學習交流,使我對教育教學常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要時刻加強學習,努力提高理論修養,自覺加強業務的鍛鍊,以教學常規為標準,時刻要求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好常規教學更好的服務於學生。

通過學習教學常規,我對常規有了一個較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從備課、上課、作業的確定、學生的輔導、評價等,需要教師科學的設計,才能使教育教學達到最優化。

“教學常規”是一系列教育教學規範中經常起作用的規章制度、工作規程以及保證這些規章制度正常運行的機制。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我能夠嚴格按照教學常規來要求自己,但是認真學習,一路思考而來,發現自己也有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學習改進。

常規教學是每一位教師的生命,這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位教師都試圖讓自己的課堂充分生趣,吸引學生,讓學生一上課就興奮。這當然也是我的追求,但在常規教學當中,卻也有着許多鬆懈之處。因為沒有他人聽課,對自己上課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時是想到這個過度語就説這個。有人説過,沒有人聽課時,也要把它當成有人聽課,這樣才會迅速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只有這樣做才會是對自己認真負責,對學生認真負責。

教學反思是對自己整堂課的回憶,是對自己課堂中得與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賴的是什麼,下次遇到相類似的問題,我也還可以用這種方法應對;失敗了,如何才能成功,通過什麼方法可以做得更好?當時自己可以如何應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所以,課堂的結束,並不意味着備課的停止。課後的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鑑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論基礎、方法手段,我們就能更漂亮地備好下一堂課。對?這個學期我就很注重教學反思,通過這樣的思考,對自己的教學幫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總之,學習兩個常規之後,應該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斷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進步。

教學心得體會 篇二

隨着信息技術的普及,我們的傳統教學方式也開始慢慢發生了變化。從一開始只有書本、粉筆到現在學校安裝的觸屏電腦網絡教學機,多媒體錄播教室的使用。我們的教學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讓我們思考,作為新時代教師的我們,就要思考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麼課,掌握這門課。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我也總結了一點點經驗,通過這次培訓寫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自己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二、巧妙設計教學任務,採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在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的同時還要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蒐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如文字、音視頻資料等,並巧妙地應用在教學設計中。給學生制定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完成相應的任務後,也能掌握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着真實的任務學習,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嚐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三、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新的課程改革中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我們不能再採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轉變那種陳舊的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鑽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鬆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這樣學生容易理解。比如,我會在課堂教學時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也很重要。我除了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外,還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握好“度”,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為學生創造輕鬆、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讓自己在和諧中詮釋教學,讓學生在和諧中建構知識。讓自己的課堂散發出靈性的光輝,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歡的感覺,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根據環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實現教書育人的總體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教學心得體會 篇三

最近幾天學習國小古詩詞專題講座,我掌握了國小古詩詞教學的四點重要目標:

(一)領略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發愛國熱忱。

(二)感受古詩詞中所表現出的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品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三)感悟語言優美,豐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力和鑑賞力。

(四)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其中,第四點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使我受到了很大觸動:國小語文古詩詞教學要以閲讀和記誦為主,要讀出語感、讀出情感、讀出美感。“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詩詞的學習,要以閲讀、記誦為主,在在閲讀,記誦中追求精神的愉悦、情感的陶冶,藝術的創造感染與浸潤,在閲讀和記誦中有意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潘校長告訴我們新教師:不能以自己當年的經歷來評判現在學生的好壞!我想這也是我們新教師在今後從教中應該時刻謹記的。

潘校長講到新課改,給我們講了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對教學而言,教師具有怎樣的教學觀念,就會有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為。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自己只是教材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學生只能是教材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成了教師“表演”的過程,教師始終處於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總是配角、聽眾或觀眾。現在,新課改倡導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過程,更是一種師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的、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過程不只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在講教學方法的轉變時主要提到着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論“教育即生活”,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了方法的介紹,助長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也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出來的好學生只不過是些應是高手,他們缺乏創新意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改關注學生的發展,不只是關注其學業的進步,更注重其人格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上制定的教學目標,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特長,讓每個學生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

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他本人也極其熱愛教育事業,教育學生在樂中學,每一段苦都是在享受人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也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法,讓學生學有所獲,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一份貢獻!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篇四

三月一日我與學校其他語文教師在太行國小參加了聯片教研活動。這次活動中的主講教師是我們五處國小的呂偉紅老師,呂老師的這節踐行三步導學的示範課能夠説十分有好處。

課後各校老師的交流討論尤其是王建萍主任對課堂逐步環節的精點細評,讓我對三步導學教學模式的理解更加深入具體,對今後課堂教學踐行三導模式起了實際好處上的指導作用。下面是對此次活動的一些收穫:

教學設計完全體現了教師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呂老師的課堂來看,由始至終讓人覺得“她心中有學生”。第一,教學要求降低難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圍繞“三維”提出的學習目標,明確而合理,讓學生在課堂學有目標;使用語言“我能”以激勵學生的自信心,“發現”給出學生學習思路;情感目標隱藏在課堂教學的始終沒有預先提出,但學生在學習後卻發現這一目標的實現貫穿在整個課堂中。

這種學習目標的提出方法也是一個引人深思的亮點。第二,設定的學習任務針對性強。針對學習目標下達了明確而具體,而且也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核心任務;之後緊之後帶給了完成任務的方法,包括如何讀、思考、動筆、與同桌交流。第三,交流展示真實有閃光點。

理解詞語的方法多樣實用(如:“波濤洶湧”畫面直觀明瞭),注重積累,注重引導學生學着展示交流,評價具體有針對性等等。第四,目標檢測圍繞核心任務設計。雖有一些漏洞,但是也能體現出“三導”模式始終貫穿。

總之,今後要向呂老師學習她認真鑽研的精神,努力把“三導”模式好好踐行,以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dv5j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