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推薦36篇)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推薦36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6篇《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相關的範文。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推薦36篇)

篇1: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學生入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這一點是客觀存在的。但不管怎樣,所有學生有新的打算、有學好英語的決心和信心,也懷有極大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作為教師應最大限度保護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學習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因素是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的實質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種温馨和諧的情感交流,是一種智慧潛能的研發。所以,作為高一教師要儘快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尊重、信任、期待和欣賞學生。賞識教育在教育藝術中具有獨特魅力,教師要從開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展現自我,肯定自我,要讓全班學生都樹立信心和興趣,對學生一視同仁,熱情鼓勵和表揚學生,從學習和生活方面關愛他們,不歧視和挖苦學生,幫助和培養學生的自信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一句話,在英語教學中時刻滲透情感教育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石和前提。

其次,抓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新生入校通過學月測試瞭解每個學生的大致學情,及時給學生查漏補缺,鞏固國中的語音,詞彙、語法、句型及基礎知識。教師可以暫以國中教材為主線,高中教材為輔線,温故而知新,以舊帶新。在課堂中形式多樣複習國中知識,根據教學大綱主要內容抓好基本知識和能力“雙基”工程,根據各班學生學習水平情況實行初高中學習的“緩衝期”。教師一定不要為了趕進度匆忙教學,而忽視了重書本,重規範,重過手,重基礎的“四重”原則。再次,加強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外,更重要是督促學生學習好習慣的養成。如何引導學生預習課本,聽課,完成作業,複習總結,作筆記等方面都是我們教師應考慮的話題。所以教師在平日的工作中多指導學生預習的習慣,朗讀和背誦範文習慣,如何查閲和使用工具書習慣以及寫作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中要指導他們如何作筆記,如何整理和規範作業本,筆記本和錯題本,要求所測試或運用過的相關試卷資料彙集成冊,用不同顏色的彩筆鈎畫出所講的語言點。在講題中多傳授解題方法技巧,在適當引申中尋找規律。再者,課堂注重實效,形式豐富多樣化。高中起始階段着重落實“雙基”和“四重”上下功夫,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

教師要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師生的互動性,在練中學語法,重點突出,精講易懂,以趣味性教學進行聽説訓練,適當運用口語,舉例通俗易懂有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詩歌朗誦,記憶範文比賽,戲劇表演,對話或聖誕晚會等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的用語方面上抑揚起伏,激情四射也是高質量課堂的保證。上課內容要有特色,形式各異,要始終讓學生保持新鮮感和適度的緊張感。要多讓後進生展示自己,多鼓勵和讚揚他們,讓其實現價值和榮譽,體味成功的喜悦。在評講試題中多運用啟發式設問,開發學生的思維和解題能力,不能一味講下去,成了全堂課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高中學習能力培養要有針對性,要循序漸進,穩步提高。在聽説訓練方面藉助多媒體聽歌曲,聽精美範文和看英文片等多樣化訓練,學生每天的英語值日報告和討論迫使學生養成用英語交流的習慣。

篇2: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本學年我擔任高一年級三個班的英語教學,並且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課改後的新教材,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反覆揣摩教材和努力向資深的老師們學習後,對高一英語教學有了更多的反思。

反思之一: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談起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師都有深切的體會。中國城市的孩子們,尤其是鄉鎮的孩子常常從國小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學習英語的時間近十年,而最終大多數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麼?可能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在中國只能算是foreignlanguage(外語)而不是secondlanguage(第二語言)。這是長期以來,一向被我國中、國小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

外語教學有着與第二語言教學完全不同的自身的特點,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我們要問:儘管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多,英語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我們的學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對外語感興趣的,有強烈的自我動力的;他們儘管一週有4--6節的外語課,總數加起來,但是4--5個小時,這點時間的外語接觸夠嗎?在4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説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學生在初、高中階段6年中只學習12本英語教材,而他們課外英語閲讀量又有多少?我們盡能夠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説讀寫的操練樣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就應是明白的,説到底,我們中、國小的英語教學至今大多數仍隨着升學考試指揮棒在轉,跳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二:多媒體應用,及網絡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當我們還在費力地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當我們還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編寫教案的時候,我們沒見過“金山詞霸”能如此簡單的查找英文單詞,自動給出發音,中英文對照的例句及同義詞和反義詞;我們沒見過“Word”能如此奇妙的修改文章,它能夠自動查出英文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幫忙自動修改錯誤。在你寫完一篇英文作文之後,能夠自動為你計算字數,自動顯示你的作文等級;我們沒見過“聽霸”中如此豐富的英語聽力教學功能,它能讓學生聽道地的名人演説,觀看原版好萊塢電影片段,進行搞笑的聽力遊戲,在電腦上和老外應對面練習英語對話;我們的英文教師中更有相當一批人沒見過國際互聯網上如此眾多的英語教學網站和如此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料。你想寫論文嗎?你想查找教案實例嗎?你想了解英語教學新動向嗎?你想明白英語課堂教學遊戲嗎?這些都能夠簡單地在國際互聯網上找到。

能夠想見,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我們外語教師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國際互聯網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網絡英語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師觀念落後,知識老化,教學手段陳舊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

反思之三:英語教師急需更新觀念,學會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

學校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基地。“跨世紀人才”是指懂得外語和電腦操作的人。“複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語,會使用電腦,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學生能夠在電腦上隨時查詢學習中遇到的生詞和問題,所有這些電子詞典都具有查詢方便,快捷並能拷貝到你所需要的文件中。有的字典還帶給發音指導和測驗功能,幫忙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裏記住更多的單詞。

電腦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個學生的知識源發生了質的變化。原先學生的知識主要是來源於課堂、教師、書本,而電腦將學生和世界信息知識庫連接了起來。教師和學生同在浩瀚的英語世界海洋裏漫遊,真是趣味無窮!這樣強烈的文字、圖象和音響效果,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習成為學生自我的需要和樂趣。用電腦作為教學手段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減輕教師勞動強度,更增加教學的拓展性、科學性和嚴謹性。電腦為教師和學生打開了世界世紀之門,帶給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識,為隨時掌握世界最新信息創造了先決條件,課堂教學再也不會枯燥無味了。

篇3: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引言

高一新生正處於心理和生理的迅速發展階段,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時期。他們渴望獨立,卻又有較重的依靠心理;他們精力旺盛,而潛力水平又較低;他們有必須的自覺性,卻易衝動,易受暗示,表現出較差的自制力。由於生理髮展迅速而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容易動感情,常常為一些小事而激動,行為帶有衝動性。

對於高一新生來説,英語學習的具體困難在於:

(1)初、高中英語知識目標和潛力目標的差異使高中新生對高中英語學習有一種陌生感。

(2)漢語言的語法結構規律及表達方式,漢語言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對英語學習構成干擾。

(3)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不同,在新的環境下需要時間來適應而同時發現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被新的現實所否定,再加上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需的意志和韌性,對學習喪失信心。下面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提高高一學生英語學習潛力的一些經驗:

一、重視過渡,從思想上幫忙學生適應變化

在國中階段,英語教學側重句型教學,講簡單的語法,詞彙量要求不多。高中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必須的閲讀技能,加強閲讀量,同時,語法知識更復雜、更系統,詞彙量也大大地增多。這些變化對於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學生來説,一時是很難適應的。有些國中時的佼佼者一時適應但是來,成績下滑,學習興趣就逐漸減弱。因此,高一教師一開始就要加大感情投入,給予學生細心的指導,讓他們從思想上、心理上理解新的學習節奏。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境,適應並喜歡高中英語,以嶄新的面貌,信心十足地投入高中英語的學習中。

高中教材資料豐富,知識容量大,並在國中的基礎上注人了超多的語法點、知識點,使句子結構更為複雜,同時側重提高閲讀潛力且加大詞彙量和閲讀材料的份量,加上教師對重難點資料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全面講細和鞏固強化,學生一下子難以適應,教師要個性注意學生這方面的苗頭,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英語的教學。

為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全面瞭解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透過摸底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利用上半學期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系統複習,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要結合實例,採取與國中比較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英語資料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了解到國中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資料、方法及難度差別。在適當的時間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少走彎路,儘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高一是國中與高中學習的轉折點,為了讓高一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教師務必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第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學會學習。授人以魚,只解一日之飢;授人以漁,足食終身之魚。學校教育重要的不在於教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潛力、實踐的潛力、終身學習的本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主動參與研究學習方法,培養其成就感。

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善於學習在預習中學習。透過預習,學生能夠自己先解決課文中較容易的問題,對難點也已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上就能集中精力與老師互動,用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新課時,要善於找出與以前所學知識相當或有各種聯繫的資料,對於其中的易混點、疑似點要善於分析比較,弄清細微差別。在設疑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始至終帶着疑問進行鑽研,力求發現、總結、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表現法或文章的脈絡,從而實現知識的積累。

三、在教學中化解教學難度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可設計由易到難的不同梯度的任務目標,並想方設法分解教材中原有的難題,為學生修建坡度適宜的台階,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能“如履平地”,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夠“拾級而上”。例如,Unit4的Reading部分是小説片段,描繪了兩個人應對突如其來的洪水驚恐萬狀,爾後為了逃生所做的一系列的反應的故事情節。這段文字缺少上下文的支撐,敍述凌亂繁雜,不靜下心來讀,往往會不知所云。

筆者在教閲讀課時,注意分解較難的教學任務,將其拆分成若干較易達成的目標,各個擊破,改教材中的Pre-reading,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步驟為pre-reading,Fast-reading,Careful-reading和Post-reading四個步驟,並根據學情由易到難設置問題,使台階較為平緩,便於學生到達目標。Pre-reading的問題儘量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Fast-reading的問題是學生能夠根據課文資料迅速作答的導讀性問題;Careful-reading的問題往往與課文的細節有關,要求學生仔細核對相關信息;Post-reading的問題則通常是一些概括性的或擴展性的問題,用於鍛鍊學生的分析、歸納潛力和創造性思維,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潛力。本套教材中的聽力題有難有易。為了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聽力訓練,聽力題的設置不宜太難。在教學中,務必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調整教材中難度較大的聽力題,調整的方法有:聽力訓練前,針對材料的資料進行提示性提問;改回答問題為填單詞完成句子等。

四、結合課文,拓充教學材料

筆者為學生帶給必要的輔助材料,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幫忙學生抓住關鍵,克服表達上的困難,拓展知識,提高潛力。主要注重補充以下幾方面的材料:

1、單元要點及學習指導。提前將計劃教學單元的交際項目要點、語言知識要點、閲讀課所需準備的問題和相關的練習整理打印,學生人手一份。這些材料能幫忙學生掌握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有利於他們的預習和複習,還為他們在課堂上的口頭訓練和筆頭訓練帶給了支持。同時也節省了超多的板書時間,留出了時間組織課堂活動,到達了新教材大容量授課的要求。

2、所需詞彙及話題材料。新教材每單元以話題為中心組織材料。每個單詞都有很多的與話題相關的Speaking課堂活動。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詞彙,或對話題範圍內的知識不熟悉,就很難參與其中。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帶給一些與話題有關的詞彙、對話,讓他們應對新課胸有成竹;還可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資料,適當地補充相關的鏈接,例如作者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賞析和相關資料的文章等,讓學生拓寬知識面,每位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話能説,有詞可用。

如歸納詞彙:Unit5的WarmingUp,部分要求學生分辨不同種類的音樂,談論它們之間的區別,並描繪自己所喜愛的音樂的特點。學生對音樂這個話題並不陌生,但用英語來談論音樂,他們感到為難,不明白哪些詞能夠拿來應用。為了便於學生表達,筆者帶給了以下詞彙讓他們選用:classical,pop,folk,rockandroll,light,piano,dance,solomusic,symphony(音樂的種類);light,relaxed,happy,sad,heavy(給人的感受);cheerful,livelymelody(歡快的曲調);strong,slow,soft,(音樂節奏)等等。有了這些詞彙的幫忙,學生很快就投人到話題討論中,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心思考問題,組織語言,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

小結

高一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才是終身受益的。在課前可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點難點。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取決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和綜合訓練。此時,教師就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潛力和用心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這不僅僅能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而且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篇4: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經過一年高三的洗禮,今年又重回高一,感慨良多。回首大學聯考的目標,回想起高三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經過,回憶起高三學生“很想提高但又力不從心”的痛苦,身在高一的我不覺常常反思:為了高三能有質的飛躍,我們高一時該讓學生學會什麼?因此,在這半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去探索。很幸運的是,孫教授的及時來訪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他的觀點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我從中收穫良多,他的話給我們的教學指出了一條很可行的路。下面結合孫教授的講座,談談我對高一教學的一些反思。

2010年1月6日,很榮幸地,我們學校邀請了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孫劍斌教授來到學校給我們全體英語科組的老師做了一個講座,主題是“建立中國學生英語學習新流程”。在他的講話中,他主要給我們講了兩大方面的資料:“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與“英語教學的對策”。孫教授的講話重心,用他的話要説,就是“站在大學聯考的角度,談高一學生的學習”。孫教授的講話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因為他的推薦都是針對一般的甚至是中下層的學生,尤其適合我們學校的實際狀況。

(一)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

孫教授首先説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心聲:老師上課很辛苦,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我們教師已經想盡了我們能想的辦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髮揮得淋漓盡致了。但是,儘管如果,應對基礎差的學生,我們還是無能為力,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們就要探究問題究竟在哪裏?為什麼學生的英語總是提不高呢?就應怎樣教呢?下面就是孫教授給總結出來的一線教師的困惑與困境:

1、音標:學生不會讀,沒有潛力自己拼讀新單詞。

2、單詞:教師在困惑:該分散教還是集中教?

3、語法:學生對句子結構的把握很薄弱,原因是從小既不重視也不訓練,包括國小語文都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再教句子結構了。連漢語的句子結構都不會,要學好英語的主謂賓又談何容易呢?

4、聽力:大學聯考聽力越來越難,甚至有個別大學四、六級的題目,而學生的聽力時間越來越少,所以聽力的提高十分緩慢。

5、閲讀:學生的最大問題是閲讀速度太慢,理解潛力薄弱。

6、口語:由於大學聯考不怎樣考口語,口語基本上被很多人忽略了。

7、寫作:用中文的思維寫英語。

(二)高中的英語就應怎樣教?高一的英語就應教什麼?

有很多專家提出了很多英語學習的理論:聽説讀寫,齊頭並進;閲讀領先;聽力領先;口語領先;讀聽領先;詞彙領先;語法領先、、、、、、而孫教授個人認為就應“讀聽領先,既讀又聽,既聽又讀”。

1、學好一門語言應先了解什麼?孫教授認為,高一一入學的新生,我們就就應告訴他們:中英文之間存在着兩種語言文化背景;兩種語言民族習慣;兩種語言表達規律。所以,由於中文的思維和英文的思維不一樣,高一的學生首先要明白明白兩種文化的不同,然後從一開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維來學英文,不要總是以中文的思維來學習英文。

反思:本學期開學我們沒有做到的東西就是:沒有去介紹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強調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語言特點。所以,在下學期,這一課我認為需要補上。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有了這個基本認知後,高一的學生就要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們實際上還要補很多學英語必須要掌握的東西:音標,詞類,基本的句子結構。再次從基礎學起。

2、音標:很多學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難是記不住單詞,記不住單詞是因為不會讀單詞,不會讀單詞是因為不會音標。雖然是高一的學生,但實際上在我們這樣中等的學校,中等的學生裏面,沒有幾個人完全掌握了音標,大部分高一學生的音標水平基本上等於零。所以,我認為,高一的學生入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學音標,目標是基本上每人都能夠自己獨立地把書本上大部分的新單詞拼讀出來。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音標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夠教會學會的東西,學習音標需要在會讀的基礎上超多地練習,到達熟練的程度,到達一看到音標就能夠不費力地拼讀單詞的程度。

反思:而我們本學期的實際是:我們確實有花時間去學習音標,但是隻是用了兩三節課的時間,用孫教授的話説是“正學了一點點,才有點入門,可老師又不教了”。事實就是這樣,由於着急課本講不完,音標只能是蜻蜓點水式地學了一下,個別學生有了點進步,能夠勉強拼讀單詞,大部分都還不行。此刻到了期末,學生就應又忘得差不多了。

3、單詞:學會音標後下一步就是超多地記單詞。記單詞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須要付出努力。但是,怎樣才能夠讓付出的努力有收穫呢?孫教授提出“極限單詞程序記憶法的六個步驟”:

1).音節拼讀,準確讀詞。(記音節)

2).連詞成句,朗朗上口。(記讀音)

3).手指中文,看中讀英。(3-5遍)

4).音形結合,分析拼寫。(找規律)

5).念英拼詞,快速默寫。(看中文)

6).畫框訂正,分析錯誤。(要總結)

這種方法的最根本之處在於學生必須要會讀單詞。聽説經過了不少人的實踐,都覺得這種方法很有效果。極限單詞記憶法的五個原則在於“1.兵貴神速:每個單詞只讀一遍;2.拼讀準確清晰;3.自然集中注意;4.注意力快速擺動轉移;5.限制聯想”。總之,孫教授認為,記單詞的祕訣在於“不要在一個單詞上花太多時間,而要在一個單詞上多次花時間。”

反思:這種方法我們以前都沒有試過,以後或許能夠做一些嘗試。

4、詞類:孫教授認為高一就要讓學生學習十大詞類,不能等到高三才學習,那時已經太晚了。本人很贊同這個觀點。學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單詞的詞性,然後明白什麼詞能夠放在句子的什麼位置,例如,定語的用法和位置,介詞的位置,狀語的位置等。只有把這些詞類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寫出的句子。

反思:本學期我們沒有時間去講詞類,但也從來沒想過在高一就講詞類。所以,孫教授的這個推薦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高一下學期能夠看看有沒有時間去講詞類。

5、句子:有了單詞後,學生要學的就是句子結構,也是我們教學中最重要的地方。沒有句子,就沒有文章,就談不上學習英語。所以,在高一階段,學生務必學習五種基本句型,而且務必要過關。在這方面,孫教授給了我們一點推薦。孫教授認為,英語的句型簡化後實際上只有兩種:be句型和do句型。然後就是把句子擴展,把各種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裏面,把各種詞類用在句子裏面,從而組合成高級的句子。

反思:我個人很贊同孫教授的觀點,所以我堅持在高一上學期務必要教五種基本句型,也推薦備課組長統一要求全級教授五種基本句型,因為沒有正確的基本句子,到後面的從句等高級句型學生就很難學下去。所以,這個基礎必須要打好。而在本學期中,雖然我們也教了五種基本句型,但我相信還不是很到位,有的學生還是沒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結構這個方面也需要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地鞏固。

6、語法:孫教授認為,給高中生講語法,不要把他們當高中生,要用最簡單的詞彙,不要出現生詞。他主張的語法教學法是“道可道,十分道:正反向語法拓展訓練——由易到難,由難到易”並且根據學生常犯的錯誤,孫教授推薦“時態分離教學”,“時”為“過去、此刻、將來、過去將來”;“態”為“一般、進行、完成、完成進行”。分開教學有利於學生清楚地掌握時態。

反思:孫教授的説法裏面,令我們恍然大悟的是要用最簡單的詞彙教學生語法。如果單詞的意思又不懂,語法又是新學的,那麼學生肯定很費勁。另外一個讓我們恍然大悟的是,孫教授提到:我們小時候學語文的時候,都是老師給我們字,我們自己寫詞語,詞組,然後讓我們自己造句;但是反思一下我們此刻的英語教學,我們從來沒有給學生機會自己造句。通常我們都是直接給學生句子,或者是給中文讓學生翻譯成英文,從來都沒有給學生機會造自己的句子。這就有可能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因為老師給的句子不必須都和他們的生活相關,會令學生覺得這些英語他們都用不上。當然,讓學生自己造句會是一個很費時的過程,而且老師無法檢查學生的句子對錯與否,所以,讓學生自己造句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做法,但是需要經過必須時間對學生加以訓練。

7、閲讀:閲讀潛力是學生的弱項,主要原因在於詞彙量低,閲讀速度慢,還有就是自身的背景知識缺乏等原因導致的閲讀理解潛力低下。針對初級階段的學生,孫教授在講座上給我們介紹了“如何以爬的姿勢飛行?透過非機械性重複迅速提高閲讀速度”的胡敏的十遍讀書法,具體做法是:

第一遍;通篇快速瀏覽,捕捉全文大意。

第二遍:總結形容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三遍:總結動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四遍:總結大副詞與動詞、形容詞的搭配。

第五遍:查找帶介詞的短語。

第六遍:體會英文語序,注意英漢比較。

第七遍:研究句子開端,追求表達變化。

第八遍:透析句子之間聯繫,學會運用銜接手段。

第九遍:把握段落過渡手段,領會文章嚴謹佈局。

第十遍::汲取語言精華,摘錄文章亮點。

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只能是在初始階段能夠嘗試,因為它很費時。總的來説,要提高學生的閲讀潛力,還是要靠學生多看多讀多練。正如中文裏的一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英文也是這樣,所謂見多識廣,讀多了,不僅僅在閲讀速度上有幫忙,在文章的理解上也會有幫忙。

(三)孫教授的推薦

要學好英語,需要我們教師去創設一個好的語言環境,需要把學生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這個外來的語言。因為“沒有幾百萬字的輸入無法學好英語。語言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超多的“輸入”。一個由漢語武裝起來的頭腦,沒有幾百萬字英文的輸入,即使要到達一般水平也難。絕大多數的英語學習者正是由於缺少了這一環節,所以停留在一個無奈的水平上。”所以,孫教授推薦:

1、在班級設立英語圖書角,讓學生定期閲讀英語圖書,能夠定期讓學生寫讀後感。圖書角的圖書原則上要“趣、易、薄、多”。

2、多讀報紙,例如ChinaDaily等國內著名的報紙,因為報紙上的東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會喜歡讀。

3、有了必須的基礎後,讓學生堅持讀一本英文原著,因為一本英文原著裏面包含了所有的大學聯考詞彙,出現所有的大學聯考語法。

4、多讓學生接觸英文,能夠在課間時間聽聽英文歌,聽聽英文故事,不用挑剔學生聽的資料是什麼,只要學生喜歡,只要學生聽的是英文,目的就到達了。

5、有條件的學校要多讓學生閲讀電子圖書,充分利用學校的電腦機房。因為在網上讀英文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學生自己翻字典,利用電腦的網絡字典,幫忙學生閲讀,而且學生能夠閲讀自己喜歡的閲讀材料。這樣既能夠節省學生的時間,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當然,這些推薦都需要學校給予支持。孫教授期望在進行這些措施的同時學校能夠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下面是學生學習成績評估範圍、權重和方式:

1)期中期末考試成績25%

2)課外學習任務完成狀況35%

3)課堂表現30%

4)出勤率5%

4)努力程度5%

方式:教師評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學習策略的培訓

結束語:孫教授的這次講座,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引,引發了我們對於高中教學,尤其是高一英語教學的思考。這天,我正身在高一,我正在對高一的英語教學不斷地反思:從長遠的人生學習的角度,從中期的大學聯考角度,和從短期的期末考試的角度,學生究竟需要學習什麼,我們究竟就應教會學生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每位為人師者反思的問題。

篇5: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論文

高一學年即將結束,驀然回首,發現體驗頗深。這包括教學上以及和同學的交流相處上。下面我就根據平時的教學和其他方應對我的教學工作進行如下反思:

一、教學過程中,注重常規教學中求創新,同時注重了高中教學與國中教學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開始,我們透過了入學考試瞭解學生的大致水平,及時查缺補漏,給學生彌補國中的欠缺知識。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從語音、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忙學生進行了系統複習,並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1.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2.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上技巧,多記一些閲讀題幹上的詞彙,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3.在授課過程中,儘可能多的使用英語,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除此之外,課後還要加強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所謂“親其師,心其道”。

二、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

1.在教學過程中,我重視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其中包括:(1)記的習慣;(2)讀的習慣;(3)想的習慣;(4)寫的習慣。

“行為變為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所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篇6: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新課程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從事英語教學五年,筆者接觸兩種不同新教材----人教版和人教新課標.雖然執教時間不長,卻頗有感觸.個性是九月份開始接觸人教新課標這本教材,深深感覺到教學永遠是形影不離的.高中英語教學給我的印象是:與時俱進;一氣呵成;環環相扣,步步為贏;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學生永遠是主體,教師是漁夫,授學生與漁.

作為授漁者,要了解授漁的漁具.教師首先必學對新教材有深刻的認識,對其指導精神瞭如指掌.在筆者眼裏,新教材本着”以人為本”,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學習,具有以下特點:話題與時俱進,語言地道自然;;教學理念先進,倡導體驗學習;引導探究學習,編排體系合理;設計圖文並茂,留給創造空間;單元生詞大幅增加,語法進度大步加快.

作為教授者,要了解授漁的對象.筆者執教於一所縣城中學.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往往都具備這樣的特徵:英語基礎薄弱,底子差,深受”語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的影響,只關注語法和單詞用法,聽力口語零階段.同時,由於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學生見識少而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考試會做題.總之,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方法且自尊心特強.

針對這些狀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以下嘗試:

一.教學過程中,注重常規教學中求創新,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開始,我們能夠透過入學考試等了解學生的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開學後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句型、語法等方面幫忙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儘量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加強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不玩花架子

1.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記的習慣(2)讀的習慣(3)寫的習慣

2.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morrow)曾説過:“tolearnit,doit…onlybypractisingmunicativeactivitiescanwelearntomunicate.”貫徹交際性原則也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我的做法是:

⑴.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説:“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youhaveagoodtimeatthe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到達交際的目的。

⑵.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狀況,也能夠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⑶.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資料。針對近期所學資料,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⑷.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辦英語小報,舉行英語晚會。這些活動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用心性。

3.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潛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潛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潛力。另外,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有一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4.認真抓好英語早讀:外語教師下班級認真抓早讀課,除了對學生起督促鼓勵的作用外,還能及時發現學生的發音、朗讀、理解課文及語法概念上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給予糾正、示範和指導,從而掌握了學生實際水平的第一手資料。這樣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各階段的教學計劃及具體教學安排,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早讀課不像上正課那樣規矩嚴格,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不拘形式,這樣有助於密切師生感情。而這時情感的產生往往在激發學生學習外語興趣方面起着用心的作用,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早晨是人的記憶高峯期。在這個時期明讀外語、拼讀單詞、背誦課文或練習語音語調等,能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透過以上的做法,學生的興趣明顯增強,信心也增強了,學習變得主動了.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也對教材的使用存在有不少困惑:

1.生詞量大,學生難以掌握.新課標要求的詞彙量:修完1-5本必修課本,詞彙量為2400-2500個,到達七級要求;到達八級要求,即修完1-8本教材,詞彙量要求為3300個;九級要求的詞彙量是4500個.鑑於這樣的安排,每個單元的詞彙基本是在50-60之間。對於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説,難度頗大。

2.聽力材料多而長,設題較難不便使用。新教材每個單元中的聽力資料比較多,連同練習冊中的至少有三個聽力材料與練習,儘管所選材料都與本單元話題密切相關,但是總體難度都很大。我們曾在教學第一單元時,按照要求給學生聽第六頁的短文,後讓學生完成相應練習,結果學生普遍沒聽明白,不但浪費了一節課,還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

book部分包括有利於鞏固或進一步提高知識與技能的練習和活動,容量幾乎和主教材相當。有的教師惟恐不周,為了趕進度,只好加班加點,走馬觀花過一遍。有的教師以課時有限、學生消化不了為由放棄workbook。只有少數教師根據需要有選取地使用練習冊的資料。

4.教學資料多,學生用心性不高。學生進入高中,對新學期的生活充滿期盼,對英語學習也是如此,無論是重點班還是普通班,剛開始都是精神飽滿,信心百倍。但是一兩個星期的教學過後,發現學生們的精神狀態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究其原因:1、教材難度大,資料多,應接不暇;2、課堂所學的資料似乎和考試脱節,試題不會做,沒有成功感;3、學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難極易退縮.

對新教材的使用的反思與實踐:

1.合理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必要的重組.新課標對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推薦:教師要善於結合實際的需要,靈活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資料,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地取捨或調整。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教材的使用主要作了相應調整:

1)刪減難度教大的資料主要是listening,speaking,以及練習冊中的project等等;project因為需要學生走出課堂,對某個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甚至需要收集資料,參與社會實踐才能完成,這對於農村寄宿制的學校,很難做到。而listeningandspeaking則是鑑於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大部分根本無法開展。於是選用英語輔導報上的聽力材料或者英語歌曲等代替,以此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另外關於寫作,因為每個單元寫作任務比較多,也只能是有所篩選着用或者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見的句型背誦以及課文精彩段落背誦。

篇7: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學生由國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問題是英語新課標教材中的詞彙量巨增,語法難度加大。同時,新課標的課程性質和理念是在加強學生綜合語言運用潛力培養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潛力。因此,高中教師幾乎完全用英語授課。應對這種突變,學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學生英語水平相差較大,他們來自不同的學校、班級,原先學的英語語音、語調也有所差異,很難適應高一英語學習,高一又是國中向高中過渡的關鍵階段,易造成兩級分化,怎樣才能使學生平穩過渡值得我們思考。

一、教學方法的研究

就學生而言,他們不再像以往那樣,主要在課堂上等着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或機械模仿,而是透過多種途徑,按照學習的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自主地去選取,去嘗試,去探索,去發展。就教師而言,則儘可能少地直接傳授或生硬灌輸,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激疑引思、導學釋難、點撥評議、啟智培能上。在這種開放的教學時空內,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有了用武之地,他們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多角度、多渠道地去吸取知識的營養。

教師要在課堂中打開一扇明亮的窗户,讓學生衝出分數的囚籠,從容地放飛自己,使他們看到分數之外還有一片廣闊的天空,領略藍天白雲之下無限完美的風光。

二、課堂教學藝術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都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顯現出來。因此,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教師的教學也是死板的,這有悖於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就筆者看來,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最主要的就是為學生“鬆綁”,放手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要做到這點,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放”,即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潛力,也就是為學生“鬆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往往是“放”得少,“收”得多,給學生以種種限制,硬要學生按照教師預定的路子走,不得越雷池一步。我們為什麼不能順着學生的路子走呢?另外,傳統教學中的信息交流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交流,而不是雙向溝通,生生互動做得也不夠,遇到問題不是先讓學生討論,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去思考。許多教師認為課堂上讓學生討論是形式主義,是浪費時間,課堂不容易控制,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無論是什麼樣的教育對象,討論的形式總是有作用的,只但是是討論的要求、深度及作用因人而異而已。

三、精心設計準備性練習,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為了充分開掘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創造潛能,教師務必精心設計新授課前的準備性練習,注重練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其間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同時要注意嘗試的力度須貼合學生的實際,台階要小,幅度不要太寬。此外,問題的設計要利於學生動起來,不能一下子給學生太多的題目,以免學生望而生畏,最好是研究一個合理的序列並分步呈現。

高一新課標第一模塊第三單元進述了一段沿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車旅行,主人公“王坤”以旅行日誌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了這一過程。學生透過追隨這一段旅程,探討了“旅遊”相關的各種話題。如:如何為旅遊做準備,怎樣選取適當的旅行方式,怎樣確定旅遊路線、計劃或日程等。因此,在“熱身”warming-up部分不是開始就向學生呈現新知識,而是讓學生從他們所熟悉的旅行常識入手,引導學生對旅行的話題進行思考,這一過程能夠精心設計幾個問題,不易過多,透過學生對這幾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來實現本單元warming-up部分的教學目標。

四、精心設問,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提問能夠反饋學生學習的狀況,檢查學生連貫地表達自己思想和見解的潛力,這也是照顧個別差異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們能夠透過各種不同的提問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比如,有次序地要求學生回答問題,這樣學生有充分的準備,並且明白自己要回答什麼樣的問題,這比隨機提問會更有助於學生學習的進步。

另外,不能盲目地提問,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問時也應有所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了如指掌,能夠用精煉的語言相當準確地概括出學生的特徵,什麼樣的問題給什麼樣的學生來回答也十分有把握。例如,對學得好的學生,我們就就應給他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對於思維活躍的學生,就就應給他一些創新的、開放性的問題,透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讓他們充分展示其才華;而對於學得不是太好的學生,就就應給他們一些基礎性的問題,讓他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自信,進而對英語產生興趣。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尊重、理解,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徵,實施針對性很強的鼓勵性評價,使所有學生都產生成功慾望,進而人人爭取成功。

五、樂學的態度

進入高中英語的學習,學習的難度和學生的壓力都在不斷增加,這有可能使有些學生放棄英語學習,所以,樂學的態度至關重要。樂學氛圍並不意味着使學生永遠在順境中獲得成功,當學生取得成功,體驗成功的歡樂的同時,還需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惑和受挫時,更要鼓勵學生不要灰心,要迎難而上、鍥而不捨,從內心感到雖苦猶甜,樂在其中。

總之,高一階段的英語學習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以後順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語教學奠定了基礎,所以,教師要鑽研教材,精心設計,努力創新教法,要持續學生學習英語的用心性,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幫忙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使他們儘快適應高一英語學習,順利完成初高中英語的銜接。

篇8: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帶完兩屆高中畢業班,再接觸高一新教材,驀然回首,發現體驗頗深,這包括在教學上以及和學生的交流相處。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和備課兩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1教學方面:

常規教學中求創新

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我們透過入學考試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忙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Morrow)曾説過:“Tolearnit,doit…onlybypractisingmunicativeactivitiescanwelearntomunicate.”意思是,要學,就得實踐。貫徹交際性原則亦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我的做法是:

1.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説:“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youhaveagoodtimeinthe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到達交際的目的。

2.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這一做法國中就經常採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堅持讓學生繼續做,實踐證明dutyreport是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狀況,也能夠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資料。針對近期所學資料,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這些活動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用心性。

5.每週一至週五晚上進行15分鐘的黃金背誦,每單元做一份雙語報,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

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潛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潛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潛力。另外,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篇9: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一個學期以來,我在教學上以及和學生的交流相處的過程中,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和備課兩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一、教學方面: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我們透過入學考試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忙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1.每週一至週五晚上進行15分鐘的黃金背誦,每單元做一份雙語報,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2.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這一做法國中就經常採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堅持讓學生繼續做,實踐證明dutyreport是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狀況,也能夠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資料。針對近期所學資料,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這些活動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用心性。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

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潛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潛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潛力。另外,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課後我還多和學生交流接觸,瞭解學生的需要,適當和學生一齊參加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就極大的拉近了我們和學生的距離,也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性與用心性。

透過如上的舉措,本學期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大部分環節取得了進步,也增強了信心。但是這半年的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是,在進行speaking這一塊時學生不太樂意開口;還有就是對於學困生成績的提高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五、備課方面:對新教材的使用的反思與實踐:

1.合理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必要的重組.新課標對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推薦:教師要善於結合實際的需要,靈活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資料,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地取捨或調整。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教材的使用主要作了相應調整:

1)刪減難度教大的資料主要是listening,speaking,以及練習冊中的project等等;project因為需要學生走出課堂,對某個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甚至需要收集資料,參與社會實踐才能完成,這對於農村寄宿制的學校,很難做到。而listeningandspeaking則是鑑於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大部分根本無法開展。於是選用英語輔導報上的聽力材料或者英語歌曲等代替,以此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另外關於寫作,因為每個單元寫作任務比較多,也只能是有所篩選着用或者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見的句型背誦以及課文精彩段落背誦。

2)調整教學順序每個單元的教學我們一般需要6個課時,通常是:warmingup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對勞動者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勢下,國家提出了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重要特點是既體現學生主體又重視學生未來的發展。它強調學生在構建“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又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合。《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潛力;構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潛力。綜合語言運用潛力的構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作為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教師,新課程改

篇10: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新教師,為了能很快地挑起高一英語教學重任,我時刻注意持續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前幾天作為新教師,我上了一堂彙報課,資料是高一英語必修2中的unit4Wildlifeprotection——Warmingup的部分。本來彙報課的好處是要展示我的課堂常規潛力和教師基本素質。但是,在這堂課當中我傾注了更大的精力力圖能在課堂上體現出我對於英語新課程的理解和探索。

新課程所倡導的資料之一便是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但限於時間、硬件條件和教材資料等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們所能做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十分之有限。鑑於這堂課的主題——野生動物保護,我認為十分值得與學生一齊來進行一次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在授課之前,我便向學生布置了一次課題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類瀕危野生動物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特徵、生活習性、生存現狀等展開調查。學生最終的調查成果要求製作成為幻燈片的形式,結合文字和圖片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並且每一小組都應由一名學生對本組的課題進行全英文的講解和説明。

學生對於本次任務的參與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們做了超多的調查和研究,透過上網、剪報、翻閲雜誌等方式蒐集了不少十分有價值的資料。學生的組內分工也十分明確,彙總後的資料交由精通電腦的學生一一錄入電腦製成精美的幻燈片,並且選派了口語流利的學生上台作最後的成果展示。作為代表上台陳述的學生的敍述也顯得相當有條理,將野生動物的特點、習性和現狀一一介紹之後,自己得出了結論即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在這整個流程當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導者的主角,所有的資料蒐集、錄入、製作和展示都是由學生自己來主導完成的。這就是我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詮釋和實踐探索。從中我也意識到,平時我們對於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潛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為教師的我們總是有這樣的思維定勢,不敢放手也不願放手讓學生一試,認為給學生的太多自主空間,就是對他們的放任,其最終結果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然而當我真的放開手,才發現學生的潛能是如此之大,只但是這其中的一大部分還未被我們發掘出來罷了。看來不定時的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進步。由此,我聯想到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多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對於學生各種潛力的發展來講,似乎會有更大的

好處。這些潛力是亟待着我們教師去開發和培養的,如若長期無視之,久而久之也就荒廢了事,那真是作為教師的一種悲哀了。

在學生講述之前,我先介紹了兩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狀況,之後再由學生小組介紹成果。而在學生的每一段落陳述以後,我都會對其資料作簡短的評述和總結。這樣的處理是為了構建師生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再以教師的角度進行點評,讓學生體會到建立在平等好處上的共同學習和探究的樂趣。

然而研究性學習的部分並不是到那裏為止就戛然而止了,在我想來一堂完整的研究性課程它的外延就應衍生到課堂之外去。切實做好了課後的反饋和經驗總結的研究課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如果缺失了這一部分,那麼所謂的研究也只但是是一個空架子罷了。因此,課後我透過量表的形式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查。主要是針對研究學習的效果、參與性、合作學習的滿意度等方面展開學生個體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等幾項調查。這樣一來,研究性學習滲透到了課前、課內以及課後三個環節中去,能夠做到目的明確、貫穿始終。我想這一部分的探索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體現人文關懷也是我一向在關注的問題。之前閲讀了一些文章,也作為新教師參與了學校的校本培訓,透過語文教研組的評課活動開始關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問題。由此我開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反觀英語教學,對於語言本身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於人文性的關注。我自愧在此之前,甚至沒有想到過這樣的問題。對於語言工具性的偏重,而忽視人文關懷會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缺乏語言教學應有的文化氣息和人文背景,這樣的課堂可想而知是索然無味的,因帶了更多的功利意味,試問又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呢?在此後的教學中我開始嘗試做出一些改變,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在教授着一種文化。

在野生動物保護這堂課上,我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倡導學生從自身做起來保護野生動物。我認為這種情感的產生不能是教師灌輸而得的,而就應是學生由課堂習得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的。那裏就存在着一個如何引導學生的問題了。在這個教學環節上,我設計了一條明晰的主線:首先透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介紹使學生對於野生動物現狀有了明確的認識,即數量不斷減少。之後引發了學生的討論——為什麼野生動物的數量會逐年減少?討論結束後,我播放了一段極具震撼力的視頻,表現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殘殺。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談論感受的時候自然地提出了要保護野生動物的話題。這樣一來,我便順理成章地導出了另一個討論的話題——怎樣來保護野生動物呢?此時的學生已經漸入佳境了,一個個都有了想要表達的想法和觀點,討論的熱烈程度也開始升温。於是,我適時的引導學生認識到了這樣一個關係——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緊之後我的話鋒一轉,反問學生,人類是否真正做到了把動物當成好朋友呢?我隨之拋出的是一幅幅人類殘殺動物的慘景圖片,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學生再次受到震撼。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如同朋友,當我們的朋友受到殘害的時候,就如同在殘害我們自

身。因此保護動物就等於是在保護人類自己。最終,師生達成了共識——要保護動物。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我並沒有高唱主旋律,而是透過課堂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自覺”。我以為,我們課堂人文性的表現,就應是讓學生在言語習得的過程中產生心靈的共鳴。如果能牢牢抓住學生心靈上那一點微弱的火花,適時地燃起一場“大火”,那樣我們英語課堂的人文性便能夠真正張顯出來了。

我以為,這堂課之所以差強人意,是由於我對於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和人文性方面的探索所做出的努力。當然這其中的瑕疵也尚有不少。結合各位老師的指導,以及我自己進行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我想自己在以下方面尚有待改善:

首先,是對語言的關注不夠。借用王小慶老師的話來説,“語言的課堂,它的本真是要求用語言尋找好處,在語言中尋找好處。因此,課堂內諸因子,都要歸結到語言本身。這堂課,雖是WarmingUp,但仍要關懷後續的閲讀文本,關懷學生的語言使用,這是外語課堂中我們萬不能迴避的問題。從對學生的研究性成果的評價來看,對語言的關注稍欠豐富——雖則我們的關注,能夠隱蔽而深遠。”我們也曾探討過這個問題,王老師向我指出在學生展示成果之後,我只對學生研究的資料做出了評價,但是對於學生語言的本身仍缺少關注。我事後回想,覺得的確如此。我們所有的教學手段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服務於語言的習得本身的。假如我能在評價當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語言的關注,那麼就能在不動聲色之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習得語言的知識和結構了。樓慧華老師給我提出的意見是,在這堂課中缺失了學生對話的參與度。的確,學生個體的發言並不能代替對話的效能。假如能鼓勵學生熟練運用對話進行討論,不僅僅是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是能夠培養起學生譴詞造句和語言運用的潛力。説到底,這還是對語言的關注度不夠所造成的。

另外一點的不足之處,也是我深以為憾的就是教師語言的問題了。回顧這堂課從頭到尾,我的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和語言潛力。相形之下,我的教師語言就亟待加強了。尤其在課堂的收尾階段,師生的情緒到達了致高點,這時我的語句在組織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凌亂不堪了。要做到盡善盡美就需要在自身素質的提高方面下一番苦功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斷充實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務必做的。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很多,當然我也會努力去做到的。

在這次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的最後,我想談的是一名教師的課堂控制潛力。聽課的老師指出在整個課堂的表現中我是親和的,但是顯得“勢”不足。對於他所指的“勢”,我私下以為是指教師的“場”吧?一個強“勢”的教師,就應是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也就是能夠抓住學生的全部注意力,牢牢吸引學生目光的教師。而我作為女教師,個性是青年教師,更多地是試圖在課堂上體現自己的親切,而有時候這種情緒,尤其是在本課的後半段時明顯是不適合的。那麼就要求教師用自己的“勢”去帶動學生走進他為學生創設的情境中去了。但此時親和的我情緒上的突然變化顯得有些突兀,反而不那麼自然了。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勢”呢?在這個問題的把握上,我想我需要做更多的思考,這也更加需要時間和閲歷的積澱吧?

篇11: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800字

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作到更好,就得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以下是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注意高一年段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

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本文由編輯整理。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孔子在《論語》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結合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如籃球、足球、音樂、電腦、時裝尋找切入點,讓他們的這些愛好與英語掛鈎,一步一步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英語興趣,一步步的把他們引入英語王國。

四、恢復自信,培養意志。

多次的挫折和失敗,害怕老師的批評是焦慮感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了排除這種焦慮心理。我對學生付出了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幫助他們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到改進方法,取得進步,逐步恢復自信,同時也嚴格要求他們;幫他們制訂階段性目標,每天規定學習任務,並及時檢查,以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發出,還讓他們互相監督,逐步培養,磨練意志。

一般來説,學生都很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度。“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為英語教師就得有強大的親和力,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通過學習來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時要求自己公開公正地處理學生問題,熱愛每位學生。

通過以上措施,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也增強了信心,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進行discussing這一塊時,學生還不太樂意開口,且對於學習特困生的成績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篇12: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800字

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作到更好,就得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以下是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注意高一年段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

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本文由一起去留學編輯整理,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孔子在《論語》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結合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如籃球、足球、音樂、電腦、時裝尋找切入點,讓他們的這些愛好與英語掛鈎,一步一步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英語興趣,一步步的把他們引入英語王國。

篇13: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任教以來學校安排我任教普通班17班和音樂9班。經過這段時間的教學,有不少方面值得總結和反思。下面我就根據平時的教學和其他方面對高一的工作進行簡要地闡述。

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和備課兩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一、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1、教學方面:常規教學中求創新

高一新學期伊始,我們通過入學考試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儘可能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高一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貫徹交際性原則亦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我的做法是:

1.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説:“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 /Howareyoutoday ”星期一上課問:“Didyouhaveagoodtimeintheweekend ”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這一做法在一些國中學校就經常採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堅持讓學生繼續做,實踐證明dutyreport是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情況,也可以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內容。針對近期所學內容,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積極性。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篇14: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中學英語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外語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習外語不能僅靠聽懂老師講解的語言規則和難點,必須要靠大量的、反覆的聽、説、讀、寫練習,要通過親身實踐,逐步學會使用語言。要想學好高一英語,過好“三關”很重要,聽力關,單詞關,背誦關。

聽力

高一同學來自不同的國中,由於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很多同學語音、語調很差,音標也不過關。鑑於這種情況,高一學生剛開學必須先正音。正音的最好辦法就是堅持聽錄音,過好聽力關,每天早晨的朗讀時間有目的地定時定量聽,下午活動時間學生自戴耳機隨意聽,這樣日復一日,學生的語音、語調慢慢地就會有所改善,同時也訓練了聽力,增強了語感,對於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有百利而無一害。

單詞

高中英語的詞彙量與國中英語的詞彙量相比增加了許多,所學的單詞也幾乎全部都是極為常見和常用的單詞,對於它們就是要做到一個“背”字,要背得滾瓜爛熟,不僅要見英語知漢語,還要見漢語説英語,也就是過好單詞關。如何過好這一關呢?在每一學期開始,花上一週左右的時間,以半學期的單詞量為單位學單詞,每天記一單元,一週後進行專門的單詞測試,這樣就給同學們預習課文掃清了單詞障礙。在接下來上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就放在了詞的理解和應用上了,同時也起到了對單詞的複習作用。為了確保單詞記得牢,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前,要把所學的單詞再抽出來進行復習測試,這樣就確保過好了單詞關。只要記住了單詞,無疑對學生的課文理解、閲讀、寫作都有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過好單詞關是必要的。

背誦

關許多同學對“勤朗讀多背誦”不以為然,只是翻翻課文、動手寫寫、眼睛看看,嘴巴根本不用,更不用説是“背誦”。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做法,從學生到我自己的親身體會,勤朗讀尤其是背誦是使我們受益的一大法寶,所以高一學生必須過好“背誦”關。首先,對於教科書的每一篇文章都要求背誦,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更不用説是背誦了。但這種背誦並不僅僅以背誦為目的,而是要通過背誦熟悉單詞及其用法,體會英語的語氣、語境,增強語感,同時在這個自己所營造的小小的“英語天地”裏鍛鍊着聽力、練習着口語,每天所需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半個小時左右足夠了,只要天天堅持,把零星的時間充分利用在英語的朗讀背誦上,效果就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出口成章,給寫作積累下更多的素材。

英語學習方法推薦:

一、注重心理

學生在記憶單詞之初,他們完全模仿老師依瓢畫葫蘆,沒有任何的經驗技巧可言,當然也不會有太大的積極主動,他們就是依靠單純的機械記憶,為記憶而記憶。可是這個過程也是一定要有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注重的不是學生應該記憶多少單詞,或者是準確度怎樣,也決不能按課本的實際語言輸入量,不顧難易程度就把任務一股腦兒地佈置下去,而是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反應與承受能力,從最簡短的實詞開始,數量適中,這樣學生就不會有畏難情緒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輕鬆地心理氛圍,在這個長期、循序漸進的記憶單詞的過程中,開發他們的記憶潛能,尋找記背單詞的方法與技巧。

二、利用專業

在教授學生記憶單詞時,很多教師大多還是選用拼讀的方式,作為引導學生入門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從學生熟悉字母開始,在拼讀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單詞的記憶,也就是説了解了字母,等於掌握了單詞,記憶單詞的速度與準確度就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最後學生順其自然的就解決了音標問題。久而久之,學生記憶單詞的速度與準確度都達到了可以自學完成從單詞初識到記背的工作。

三、集思廣益

除了老師帶給學生運用英語語言體系中的一些方法來記憶單詞外,其實學生也會自己找到一些方法來記憶單詞。他們總是運用熟悉的東西增增減減來幫助他們記憶。有一次,我的女兒在記憶“大樓”這個單詞,我認為對她而言這是一個有點難度的單詞,結果我女兒説這個單詞最好記憶。因為她把“-ding”這一部分當做拼音當中的整體認讀來識記的,再加之讀音又差不多。於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總是鼓勵學生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來記憶單詞,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總是樂於開動腦筋的。他們會聯想到熟悉的東西,講出來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這樣記背單詞的工作又多了一份樂趣。

四、遵循科學

記憶過程往往是建立在重複過程基礎上的,由“記憶—遺忘—再記憶”組成。根據這個規律,教師就要經常引導學生複習鞏固。複習要趕在遺忘之前進行,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更何況,學生的記憶特徵更歸屬於短暫記憶,所以無論是老師和家長對於他們的“快速遺忘”這個問題千萬要報以最寬容的心來科學地對待。當面對學生的遺忘,教師要耐心地對待他們,體諒他們,幫助他們,鼓勵他們,教會他們怎樣才能形成記憶的科學方法。

篇15: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教學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作到更好,就得對過去的工作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遺。以下是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一、注意高一年段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

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本文由編輯整理。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孔子在《論語》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結合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如籃球、足球、音樂、電腦、時裝尋找切入點,讓他們的這些愛好與英語掛鈎,一步一步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英語興趣,一步步的把他們引入英語王國。

篇16: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這一年,對老師和學生來説都是一次磨礪。首要的一點就是做好高中與國中英語的銜接工作。作為一名高一的英語老師,回首自己高一這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在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在與其他教師的交流和討論中,教學還是比較成功的。對學生的考試技巧指導及訓練是有效的、針對性強的。

進入高一學生對英語學習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缺乏興趣、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在英語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缺少主動發言的熱情或根本不願意發言;另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新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或不能理解教師相對較快的指示語。

2、學生對英語課堂知識的掌握不踏實、理解不全面,課外花的冤枉時間多;而大部分學生對書本知識不夠重視,找不到英語學科學習的有效載體,不能有效的利用課本,適時地迴歸課本,英語複習缺乏根本, 甚至本末倒置;絕大部分學生在複習與學習過程中不能走在老師前面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沒有習慣性地進行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及時複習,英語學習缺乏主動性。

3、部分學生缺少教師明確的指導,在複習時缺乏系統地安排和科學地計劃,或者學習和複習沒有個性化特點, 導致學習效果不明顯。

針對以上比較突出的問題,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切實的學習安排:

一、加強研究,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

要想搞好高一英語教學,沒有合理的教學和複習計劃是不行的。在開學初,我們就制定了全年的教學和複習計劃,並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計劃。 立足教材,夯實基礎知識才是我們這樣的學生的唯一途徑。教學和複習都應該注重實效,實實在在地為學生服務。

認真學習並分析了大學聯考題的類型,從歷年大學聯考試題的整體研究中找共性,目的是總結規律尋找突破口。閲讀試題的考查全面,對中學英語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在常規教學及複習備考中,我們始終抓住加大閲讀量,開展泛讀教學,加強閲讀技巧的指導,形成有效的閲讀策略,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制定計劃,加強教學的目標性。

我們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把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1、夯實基礎,發展能力。

近年來大學聯考英語逐漸側重於語言能力的考查,對語言知識的直接考查相對地減少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組織學生鞏固各項基礎知識,同時通過不斷的語言練習,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科學系統的訓練,發展能力。

2、降低難度,迴歸基礎,強化訓練。

進入後半學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把握中檔、低檔題,這對學生取得高分是非常有利的。學生普遍都有這樣的感覺:很多題目“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這時,教學的重點要放在查漏補缺上,進行強化記憶和訓練。

3、整理基礎知識,適當做一些訓練題。

要在考試前夕找到良好的語言知識感覺和運用能力感覺就必須迴歸基礎,整理鞏固基礎知識,用最充實、最滿意的感覺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三、加強聽力,寫作訓練,合理安排綜合訓練。

加強聽力和寫作指導和訓練,是我們大學聯考取得成績的重要保證。只有多聽多練才可能有好的成績。但只是聽和練還不能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集中訓練和對聽力方法的指導。我們一週三次聽力播放,從高一開始訓練學生的聽力,加強語感。相信經過我們高一教師的努力會為學生學習高中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的。

篇17: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一個學期以來,我在教學上以及和學生的交流相處的過程中,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和備課兩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一、教學方面: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我們透過入學考試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忙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1.每週一至週五晚上進行15分鐘的黃金背誦,每單元做一份雙語報,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2.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這一做法國中就經常採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堅持讓學生繼續做,實踐證明dutyreport是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狀況,也能夠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資料。針對近期所學資料,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這些活動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用心性。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

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潛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潛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潛力。另外,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後的學習中產生兩極分化。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課後我還多和學生交流接觸,瞭解學生的需要,適當和學生一齊參加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就極大的拉近了我們和學生的距離,也同時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參與性與用心性。

透過如上的舉措,本學期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大部分環節取得了進步,也增強了信心。但是這半年的教學中還存在的問題是,在進行speaking這一塊時學生不太樂意開口;還有就是對於學困生成績的提高還有待進一步探究。

五、備課方面:對新教材的使用的反思與實踐:

1.合理使用教材,對教材進行必要的重組.新課標對教材的使用提出如下推薦:教師要善於結合實際的需要,靈活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資料,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地取捨或調整。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教材的使用主要作了相應調整:

1)刪減難度教大的資料主要是listening,speaking,以及練習冊中的project等等;project因為需要學生走出課堂,對某個問題進行研究探討,甚至需要收集資料,參與社會實踐才能完成,這對於農村寄宿制的學校,很難做到。而listeningandspeaking則是鑑於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大部分根本無法開展。於是選用英語輔導報上的聽力材料或者英語歌曲等代替,以此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另外關於寫作,因為每個單元寫作任務比較多,也只能是有所篩選着用或者不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見的句型背誦以及課文精彩段落背誦。

2)調整教學順序每個單元的教學我們一般需要6個課時,通常是:warmingup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對勞動者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形勢下,國家提出了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重要特點是既體現學生主體又重視學生未來的發展。它強調學生在構建“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又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融合。《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潛力;構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潛力。綜合語言運用潛力的構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作為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主導者——教師,新課程改

篇18: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第二學期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這段時間很忙,但是忙中有序。教學工作按照計劃進行。我現在還存在以下問題:

1、對於自作能力不強的學生面前,我開始素手無策了。我請教過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方法使用了很多,但是效果甚微。我想這樣的學生我得摸索一套專門對於他們特有的方法。從昨天已經開始實行了。至於效果,還正在觀察。

2、學生作業抄襲現象嚴重,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也在試着以個性化的作業形式出現,讓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無法抄襲別人的。

3、課前預備鈴響後,班裏紀律已經如同下課,這個有待和班主任一起討論下。

4、接着上學期的安排要進行演講比賽,在第六週前做好各項準備,第六週開始演習。存在的問題是信心不足,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我已經和各個班主任商量了,一起幫助學生做心理工作,增強信心。

5、還有籌備一月一次的月考,因為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我們在月考中就要適時的給學生在外語方面增強信心,問題是等考試出來,再總結。

6、中途講到第三單元遇到了馬克吐温的經典作品《百萬英鎊》,是以話劇的形式在課本中體現了,於是下定決心要籌備一場話劇表演。話劇已經開始籌備了,但是很多同學依舊缺乏自信心,還沒有開始先自己泄氣了。有些同學説背不過句子,背不過單詞,其實這只是缺少自信的表現,怕辛苦,怕累,不願意努力。

總之,如同Eric説的,我們的學生缺少自信心,我不認為我們學生的英語基礎差,而是我們的英語一直在進步,一直在努力,只要自信心在,什麼困難也不怕。

篇19: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面臨着機遇與挑戰。在這將近三個月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感觸頗多。現反思如下:

一、學習探究新課程理念,發揮備課組力量。

新課程理念的八個字“合作、探究、互動、評價”。我們備課組在教研活動時總是深入深討並就如何把她貫徹實施在課堂教學中展開熱烈地討論。發揮整個備課組的力量,進行集體備課,共商教法和學法,在教學活動中,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大膽取捨,調整順序。每週由一位教師公開教學,而後進行聽課、評課,再有一位教師的觀摩教學,共同學習探討教法和學法。從發揮備課組的集體力量中我們深感受益匪淺。

二、“任務型”課題研究的延續和深化。

任務型教學強調在“做中學、用中學”。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備課組的各位科任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都合理恰當地使用“任務型”教學。我們採用的形式包括指令型任務、猜測型任務、競賽型任務、調查型任務、展示型和表演型任務等。從課堂效果來看,設計的各項任務層層遞進,注重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達到活化教材的效果。所以,我們堅持“任務型”教學,作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三、現代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

我們備課組堅持每位教師每週用一次多媒體教室和用一次語音室設備,使得教學方式更多樣化,呈現的信息更大,更加直觀形象。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所以,備課組的成員都能深刻意識到這一點並堅持使用之。

下面,總結部分教師十一月份的教學反思,以供同行。

楊梅霞師: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她提到了豐富多彩的教學任務是吸引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而把任務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上則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慾望。她用這種理念指導實踐,把傳統的教法和現代的理念進行完美結合,達到了教學目的,教學效果良好。

黃彩虹師:堅持教學藝術為主,把教學活動作為一項創造性的,給人帶來知識與美感的藝術活動來實踐。因此,她的每一堂課上,都能讓學生感到在經受一次美的陶冶,令人耳目一新,宛如春風吹拂一片新綠,給學生留下自然、舒展而雋永的無窮回味。

李蓉師:期會考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調整了教學思路。注重鞏固基礎,以舊帶新。培養正確的學習方法——多重複和多説。有針對性的訓練,重在“精”不在“多”。

林明霞師: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如在教模塊Unit5中讓學生們瞭解到:南非黑人為爭取自由和平等權利而付出的努力,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並舉出周杰倫等人物,分清“偉人”與“偶像”,引導學生們的情感目標,進而引出曼德拉的光榮動人的事蹟,巧妙地引入了這單元的話題。

葉建華師:培養學生背誦的習慣,注重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突破,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20: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本人今年繼續擔任十三班的英語教學工作,經過上學期及本學期來這段時間的英語教學工作,本人得出了一些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教師專業水平要不斷提高

教師專業水平包括英語專業的水平和教學水平。要想學生成績提高,這兩種水平缺一不可。因為英語語言是一種變化的東西,不可能以一種舊的知識,應付教學到老。所以,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本學期,我每天堅持聽英語聽力和在網上看英語方面的新聞,從中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這不僅提高我上課的趣味性,同時也提高我課堂內容的知識含量。而且,只有你的英語水平好了,才不會去誤人子弟。教學水平的提升,我靠兩種方法;1是,到網上下載課堂實錄看;2是聽優秀老師的課,如本人經常聽本年級有經驗的教師崔亞玲老師,及楊永紅老師代老師的課,從中學習好的教學方法,並看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在這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課堂,進行教學上的新的嘗試,這樣,自己的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二、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落實基礎。

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多使用鼓勵,讚賞性的言語。

高一的學生,剛開始可能會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和新鮮感,但在接觸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會發現高中英語和國中英語完全不一樣,進而導致他們將學習效果不好歸咎國中的基礎,也就慢慢的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狀況,我每天及時的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今天講了知識點,明天上課一定會提問,這就要求學生當天一定要及時複習知識點,這樣經過一個單元,學生會感覺有所成,學習的積極性也就不斷提升。有些落後生的頭腦反應的慢點,一個簡單的句型講幾遍還不理解,我會不厭其煩地再多講幾遍,切忌急躁,發怒。無數事實證明,落後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也有守紀律的願望。

所以對學生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因素,一定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

要想教好書,提高學生的成績,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落實基礎真的太重要了。我就在這方面的努力上嚐到了甜頭。在備課上,我一定要把教材研究透。我要求自己,教材上的文章在上課前,自己要背下來,背不了也要熟讀。這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知道本單元的重難點。同時,上一個新課,要知道學生水平和能力,不能自己一頭熱。要不然,你上課只能是自己一頭熱,學生沒反映。上完課後,用各種方法去測評學生掌握情況,沒掌握的知識,要找時間加工。這其實也就是抓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落實。其實,我們上課的基礎知識要是都讓學生好好的落實好了,鞏固好了,成績還上不來嗎!

第三,讓學生精做題。

學完一個內容,就讓學生做所配法的練習冊上的題,但學生時間有限,那上面的題量又太大,所以我在讓學生做題的時候,自己精選。選出來的題裏,再把最能體現重難點的題目給學生精心分析,讓學生熟記。這樣學生的很多知識就鞏固起來來。

第四、照學生學習常規內容,認真落實。

學生學習常規,我個人認為真的是太好了。它給了我教學的方向。其實,每個老師照着常規的內容,認真做,你的教學成績還很差,可能性幾乎為零。

教學是一種需要不停探索的東西,我希望自己今後,在不停的摸索和實踐中,自己的水平能更加提高。在困惑是正常的,我們會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爭取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篇21: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我是一名新老師,剛開始我的工作生涯學校就安排我擔任高一年級3班的英語教學,經歷了舊教材,隨着英語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及《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逐步實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標準》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課改廣泛實施。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反覆揣摩教材和努力向資深的老師們學習後,對高一英語教學有了更多的反思。

一、注意高一年段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能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另外,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買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三、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知事物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孔子在《論語》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見興趣對於學習是何等地重要,我的做法是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上課時有目的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結合學生不同的個人愛好如籃球、足球、音樂、電腦、時裝尋找切入點,讓他們的這些愛好與英語掛鈎,一步一步地培養和激發他們的英語興趣,一步步的把他們引入英語王國。

四、恢復自信,培養意志。

多次的挫折和失敗,害怕老師的批評是焦慮感產生的主要原因。為了排除這種焦慮心理。我對學生付出了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幫助他們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找到改進方法,取得進步,逐步恢復自信,同時也嚴格要求他們;幫他們制訂階段性目標,每天規定學習任務,並及時檢查,以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發出,還讓他們互相監督,逐步培養,磨練意志。

一般來説,學生都很重視老師對他們的態度。“親其師而信其道”作為英語教師就得有強大的親和力,因此我時刻提醒自己要通過學習來增強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時要求自己公開公正地處理學生問題,熱愛每位學生。

通過以上措施,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也增強了信心,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進行Discussing 這一塊時,學生還不太樂意開口,且對於學習特困生的成績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反思之一:多媒體應用,及網絡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當我們還在費力地批改學生作業的時候,當我們還在吃力地翻看字典編寫教案的時候,我們沒見過“金山詞霸”能如此輕鬆的查找英文單詞,自動給出發音,中英文對照的例句及同義詞和反義詞;我們沒見過“Word”能如此奇妙的編輯文章,它可以自動查出英文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幫助自動修改錯誤。在你寫完一篇英文作文之後,可以自動為你計算字數,自動顯示你的作文等級;我們沒見過“聽霸”中如此豐富的英語聽力教學功能,它能讓學生聽道地的名人演説,觀看原版好萊塢電影片段,進行有趣的聽力遊戲,在電腦上和老外面對面練習英語對話;我們的英文教師中更有相當一批人沒見過國際互聯網上如此眾多的英語教學網站和如此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料。你想寫論文嗎?你想查找教案實例嗎?你想了解英語教學新動向嗎?你想知道英語課堂教學遊戲嗎?這些都可以輕鬆地在國際互聯網上找到。

可以想見,信息時代的到來對我們外語教師提出了怎樣的挑戰。國際互聯網在全球的普及使得網絡英語成為現代英語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師觀念落後,知識老化,教學手段陳舊是擺在教育戰線面前的嚴峻現實。

反思之二:外語學習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客觀原因

談起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我們的英語教師都有深切的體會。中國城市的孩子們,尤其是鄉鎮的孩子常常從國小年級就開始學習英語,直到大學,學習英語的時間近十年,而最終大多數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麼?可能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在中國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語)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語言)。這是長期以來,一直被我國中、國小教師所忽視的一個問題。

外語教學有着與第二語言教學完全不同的自身的特點,中國學生學習外語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我們要問:儘管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多,英語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然而我們的學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對外語感興趣的,有強烈的自我動力的;他們儘管一週有4--6節的外語課,總數加起來,不過4--5個小時,這點時間的外語接觸夠嗎?在45分鐘的英語課上,老師用外語授課的時間到底有多少,學生能開口説外語的時間又有多少?有多少學生的家庭有外語環境,有多少學生父母懂外語,學生在課餘時間主動或被動接觸外語的機會又有多少?學生在初、高中階段6年中只學習12本英語教材,而他們課外英語閲讀量又有多少?我們儘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語教學觀摩課,在這些觀摩課上英語教師和學生配合的天衣無縫,聽説讀寫的操練樣樣俱全,加上朗誦,短劇,多媒體演示,教學者為之興奮,聽課者為之激動。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語教學中,這樣的課又有多少呢?這本帳,從事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心中應該是明白的,説到底,我們中、國小的英語教學至今大多數仍隨着升學考試指揮棒在轉,跳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

反思之三:英語教師急需更新觀念,學會使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

學校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基地。“跨世紀人才”是指懂得外語和電腦操作的人。“複合型人才”是指懂外語,會使用電腦,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學生可以在電腦上隨時查詢學習中遇到的生詞和問題,所有這些電子詞典都具有查詢方便,快捷並能拷貝到你所需要的文件中。有的字典還提供發音指導和測驗功能,幫助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裏記住更多的單詞。

電腦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個學生的知識源發生了質的變化。原來學生的知識主要是來源於課堂、教師、書本,而電腦將學生和世界信息知識庫連接了起來。

教師和學生同在浩瀚的英語世界海洋裏漫遊,真是趣味無窮!這樣強烈的文字、圖象和音響效果,會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習成為學生自我的需要和樂趣。用電腦作為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減輕教師勞動強度,更增加教學的拓展性、科學性和嚴謹性。電腦為教師和學生打開了世界世紀之門,提供了最新的信息和知識,為隨時掌握世界最新信息創造了先決條件,課堂教學再也不會枯燥無味了。

篇22: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常常聽到老師抱怨:才講的語言點學生又忘了,這個語言點講過多少遍,結果還是記不住,

高中英語教學反思。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一方面,講得太多,學生無法全部記住。有時語言點多達幾十個,而且好多語言點都是來自字典、資料,甚至連我們老師也無法記住,怎樣可能要求學生記住呢?畢竟學生要學的不只是英語一門功課。另一方面,學了之後不用或者不明白怎樣用。時間長了自然就忘了。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戰場,不透過聽、説、讀、譯來鞏固效果,是不能掌握所學知識的。下面是我自己針對這個問題在英語教學方面的一些反思。

一、用心參與課堂活動

我們此刻使用的高中英語教材主題貼近現實生活,重點強調學生動口動手,而不是死記單詞和語法規則。課堂上要求學生要聽從老師的指揮,用心參與對話、討論,發言,要敢於開口,不怕出錯,珍惜課堂上的每一分鐘,不放棄每一次用英語交流的機會。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大膽實踐,才能提高交流潛力。我們要在聽、説、讀、寫四項技能上全面發展,聽説領先。主要以訓練聽與説的潛力為主,以後逐步加大閲讀和書面表達訓練。

二、英語學習要重視句子和文章的朗讀背誦,以培養語感

學英語記單詞很重要,但機械記憶的單詞量再大,也不會真正提高英語水平。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句子比單詞重要,記句子比記單詞划算,要養成背句子的好習慣,因為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資料,還有詞的具體用法。學過的課文要高聲朗讀,精彩段落和文章要讀透背熟。朗讀也是提高口語的辦法。學英語語感很重要,而朗讀、背誦,多聽多説有助於培養語感。透過超多的朗讀背誦,我們的語感構成了,這時候我們的語音語調就更標準,常用句子就能脱口而出,説英語就更自信;在閲讀文章時就能輕易地找到上下文關聯的感覺,體會到英語文字的美。

三、英語學習要重視複習

英語知識點多,需要超多記憶。很多同學抱怨,説自己的記性差,記了又忘了。最好的辦法是反覆地聽,反覆地讀,課文中的語言點、詞彙在錄音帶中不斷被重複。這跟我們提倡朗讀是一個道理,聲音對大腦的刺激有助於記憶。英語首先是一門聲音,我們要多運用耳朵和嘴巴,要超多進行聲音的輸入與輸出。其次要經常複習,要合理地安排複習時間。首先要及時複習。遺忘的規律是:前快後慢,先多後少,記憶後最初遺忘得較快,以後逐漸減慢。針對這一規律,學習新知識後應及早加以複習。其次在複習中要多嘗試回憶,背誦。嘗試着回憶與識記交替進行,印象會更深刻一些,同時也明白了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裏,複習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四、英語學習,跟任何知識的學習一樣,以自學為主

要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語言學習不是老師講會的,而是自己練會的。我們的英語教學是精講多練,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有些同學聽力不好,只有一個辦法:堅持聽,每一天5-10分鐘,而且長期聽,必須會有效果的;閲讀潛力要靠超多的閲讀來提高,詞彙量的積累和文化背景知識的豐富也是在閲讀中完成的。

總之,要把握時機,提高聽説潛力;要擴大詞彙量,提高閲讀潛力;要學好語法,提高讀寫潛力;要勤練習,提高寫作潛力。

篇23: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面對這次英語的期會考試成績,我覺得非常的慚愧,與年級中其它班級的分數差距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教學反思之中。我想我很有必要查找和分析其中的原因了,而且是非常緊迫。

一、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對學生真實的英語學習狀況不夠了解。

一開始我覺得他們能考進十一中,説明他們的學習狀況還是可以的,我對他們比較放心的。於是我對他們的要求就嘗試了側重自主學習,強調英語的預習和複習,指導他們自己整理《筆記本》和《糾錯本》。並且一開始通過招聘課代表活動,吸引了十幾位同學自主報名成為了英語的課代表。我將班級同學編成八個學習小組,由八位課代表分管,負責單獨重新聽寫和背誦課文等工作。學生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並且一開始我也注重和他們強調初高中的上課模式和學習方法是有所區別的。老師和學生之間有一個彼此適應和磨合的過程,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上課,我發現,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學能力和我的預想相差太大,很多靠自己自覺完成的整理和鞏固均未很好去做。比如一個聽寫任務他們都是臨時抱佛腳突擊一下,還有很多同學是需要再次重新聽寫的。背誦課文自覺的同學就更不多了,大多都要再三催促才會勉強去組長那裏背。於是我加強了評分制度,規定有些學生必須來我這邊背。但是依然覺得措施力度不夠大。這次考試中很明顯反應出這個問題。上課反覆強調過的語言點,練習中一模一樣做過的題目,講評訂正過依然錯誤率極高。30題單項選擇題中一半是做過的題目。一是説明上課效率和效果極差;二是課後沒有及時複習鞏固;三是沒弄明白的題目沒有問。

二、我覺得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我對學生真實的英語學習水平不夠了解。

自從我接班以來,我試圖盡我自己最大的努力來了解學生。從以前他們的會考成績,學習基礎來看,我覺得還是可以的,儘管兩極分化存在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高一(6)班,但我很有信心能幫助大家將英語成績再上一個台階。有同學提出單詞不會讀,我就從頭開始幫他們一點一點地將音標補起來。平時上課時除了講述新課的內容,還聯繫了以前國中的知識要點,做到知識的遷移和提升。在教學中我越來越發現學生國中的知識很不理想,所以在第一次月考後,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課後給基礎較弱的學生一些國中的複習資料,讓其複習鞏固;針對學有餘力的同學給他們課外的閲讀材料。很多同學的筆記記得相當認真,學習積極性和課後問問題的同學也比較多。再加上第一次月考也比以前有進步。所以綜合以上情況,我對兩個班的教學很有信心,也很放心。

然而,也許就是因為我太放心了,所以這次的成績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讓我很不知所措。我想我也許對他們的真實情況還不夠了解透徹吧。於是我找了很多同學進行了一次深談。有些覺得和我當面談不妥,就採用了《談心本》的形式。以下是學生反映的情況:

1,上課有些同學吃不飽,覺得太簡單;而有些根本聽不懂,覺得很難。

2,上課的筆記是認真記的,但是回去的複習鞏固工作就做得很差了。為了要聽寫,才會去看一看。

3,平時單詞的聽寫也都是臨時抱佛腳的,趁早上來看的。重聽時才再去看一看。

4,回家作業〈〈創新〉〉上的題目太難,原來就基礎差,根本不會做,所以作業質量不高。雖然胡老師課堂上一題題講評分析,但還是有很多同學依然是不知所云。因為以前落下的真是太多了。

5,有些任課老師的作業較多,也較嚴格嚴厲,不敢怠慢,所以英語的很多軟性複習也就一點一點的得過且過了。

6,班級沒有學習特別尖的同學在班裏帶頭,大家的學習競爭力不強,英語考試高分沒有,平均分就更低了。

當我在瞭解了以上這一些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不稱職,我竟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真實學習情況竟然會是這樣,也許真是我工作經驗不足,遇到學生太少,而我以前的學生是我三年一手帶出來的,情況當然熟悉,英語的學習習慣也已長期培養和養成了,所以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不該對他們如此放心。

如大夢初醒般,我有一種輕鬆,因為我知道了真相;同時我也一下子感覺到了身上的千斤擔,因為我要一切從頭開始幫他們好好補了。至於採取措施就是我要抓的更到位些,更嚴格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落實。

總之,反思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面對現實,而面對現實是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我依然牢記我的職責:教書育人。

篇24: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面臨新課程改革的英語教師,我認為我身上的擔子很重. 根據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我對於新教材的教法心裏沒底,雖然有進行培訓。

在教學方面我的做法是:一、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本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單元內容進行篩選。 特別是有選擇進行口語、聽力部分的訓練,由於本學校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外面的世界接觸少,知識面較窄,對於一些口語話題是知的甚少,比如必修1第五單元的英雄人物的相關信息知道很少,同時大多是寄宿生,查閲方法也有限,課堂上主要是老師介紹或課前發些相關材料以備預習。教學過程除加強學生的知識面外,主要是閲讀能力和詞彙語法的掌握,聽説能力的培養較少。閲讀方面首先授於技巧重要是閲讀略讀(skim)、查讀(scan)和精讀(Intensive Reading) 和策略,在詞彙方面,要求學生每天覆習背誦單元的單詞,鼓勵他們通過音標、構詞法等科學地記憶單詞,並堅持課前小測;在語法方面,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語法點,上課時先讓學生自己總結,並提出重難點,然後再歸納總結,課後佈置相關的配套練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二、堅持大部分用英語授課,對於不懂的地方會再次用中文説明,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避免“中國式英語”。讓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句子或書面表達的範文,培養學生使用地道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第三,通過紮實掌握單詞、短語等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單詞、短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掌握好單詞、短語,才能看懂句子和題目和文章,才能連詞成句,行文流暢,而沒有掌握好單詞、短語的學生是很難運用英語。

反思和今後計劃

半期考剛結束,這次新課改的試卷與往年不同,試卷比較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包括詞法、句法、結構,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比較簡單。強調語言運用,突出語言的交際化。考生要做好題,就必須具備相當紮實的基礎知識包括詞彙、語法。與課文掛鈎很緊。給我們一個較大的打擊,因為一方面考前指導的主要思想不是放在課文內容,而是強調詞彙語法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和閲讀能力和改錯方法和規範,往NEMT題型的方向。另一方面暴露出學生的問題,基礎知識不過關,學過內容一知半解,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和今後計劃:

基礎知識是重中之重,時刻都要抓緊基礎課本關。加大督察力度。同時要培養學習習慣,採用二個方面(即: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在實踐中證明實用性較強,經過高一階段有計劃、有目的地系統性訓練,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二、高三階段的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第三,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入手,閲讀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輸入量就大大增加,綜合能力也隨之提高;通過培養學生的作文互改能力,一則減輕教師負擔,把他們從作業堆中“解救”出來,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教學研究,二則幫助學生找到了英語寫作規律,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與想象能力,從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不過能力是發展的,不能強化訓練能力,而是要貫穿在平時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我們的困惑

新課改是以模塊的形式,以單元為單元的教學也細分為聽説讀寫的能力教學,但這次期中的福州試題平台給我們帶來了疑問:今後的高中英語考試將如何發展,是繼續以前的命題風格還是有趨向於對基礎知識的考查,我們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我們的教學方向和組織方式是否應跟其轉變?既然是新課改強調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運用,又為何轉向對國中英語式的課文內容等之類的考查?

篇25: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經過一年高三的洗禮,今年又重回高一,感慨良多。回首大學聯考的目標,回想起高三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經過,回憶起高三學生“很想提高但又力不從心”的痛苦,身在高一的我不覺常常反思:為了高三能有質的飛躍,我們高一時該讓學生學會什麼?因此,在這半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踐,去探索。很幸運的是,孫教授的及時來訪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他的觀點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此,我從中收穫良多,他的話給我們的教學指出了一條很可行的路。下面結合孫教授的講座,談談我對高一教學的一些反思。

20xx年1月6日,很榮幸地,我們學校邀請了上海外國語學院的孫劍斌教授來到學校給我們全體英語科組的老師做了一個講座,主題是“建立中國學生英語學習新流程”。在他的講話中,他主要給我們講了兩大方面的資料:“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與“英語教學的對策”。孫教授的講話重心,用他的話要説,就是“站在大學聯考的角度,談高一學生的學習”。孫教授的講話對我們的啟發很大,因為他的推薦都是針對一般的甚至是中下層的學生,尤其適合我們學校的實際狀況。

(一)英語教與學的困惑與困境

孫教授首先説出了我們一線教師的心聲:老師上課很辛苦,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我們教師已經想盡了我們能想的辦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髮揮得淋漓盡致了。但是,儘管如果,應對基礎差的學生,我們還是無能為力,效果不明顯。因此,我們就要探究問題究竟在哪裏?為什麼學生的英語總是提不高呢?就應怎樣教呢?下面就是孫教授給總結出來的一線教師的困惑與困境:

1、音標:學生不會讀,沒有潛力自己拼讀新單詞。

2、單詞:教師在困惑:該分散教還是集中教?

3、語法:學生對句子結構的把握很薄弱,原因是從小既不重視也不訓練,包括國小語文都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再教句子結構了。連漢語的句子結構都不會,要學好英語的主謂賓又談何容易呢?

4、聽力:大學聯考聽力越來越難,甚至有個別大學四、六級的題目,而學生的聽力時間越來越少,所以聽力的提高十分緩慢。

5、閲讀:學生的最大問題是閲讀速度太慢,理解潛力薄弱。

6、口語:由於大學聯考不怎樣考口語,口語基本上被很多人忽略了。

7、寫作:用中文的思維寫英語。

(二)高中的英語就應怎樣教?高一的英語就應教什麼?

有很多專家提出了很多英語學習的理論:聽説讀寫,齊頭並進;閲讀領先;聽力領先;口語領先;讀聽領先;詞彙領先;語法領先、、、、、、而孫教授個人認為就應“讀聽領先,既讀又聽,既聽又讀”。

1、學好一門語言應先了解什麼?孫教授認為,高一一入學的新生,我們就就應告訴他們:中英文之間存在着兩種語言文化背景;兩種語言民族習慣;兩種語言表達規律。所以,由於中文的思維和英文的思維不一樣,高一的學生首先要明白明白兩種文化的不同,然後從一開始就用英文的正常的思維來學英文,不要總是以中文的思維來學習英文。

反思:本學期開學我們沒有做到的東西就是:沒有去介紹中英文化的不同,尤其是強調中英文化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語言特點。所以,在下學期,這一課我認為需要補上。畢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有了這個基本認知後,高一的學生就要從最基礎的東西學起,所以即使到了高中,他們實際上還要補很多學英語必須要掌握的東西:音標,詞類,基本的句子結構。再次從基礎學起。

2、音標:很多學生,尤其是差生的最大的困難是記不住單詞,記不住單詞是因為不會讀單詞,不會讀單詞是因為不會音標。雖然是高一的學生,但實際上在我們這樣中等的學校,中等的學生裏面,沒有幾個人完全掌握了音標,大部分高一學生的音標水平基本上等於零。所以,我認為,高一的學生入學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學音標,目標是基本上每人都能夠自己獨立地把書本上大部分的新單詞拼讀出來。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音標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夠教會學會的東西,學習音標需要在會讀的基礎上超多地練習,到達熟練的程度,到達一看到音標就能夠不費力地拼讀單詞的程度。

反思:而我們本學期的實際是:我們確實有花時間去學習音標,但是隻是用了兩三節課的時間,用孫教授的話説是“正學了一點點,才有點入門,可老師又不教了”。事實就是這樣,由於着急課本講不完,音標只能是蜻蜓點水式地學了一下,個別學生有了點進步,能夠勉強拼讀單詞,大部分都還不行。此刻到了期末,學生就應又忘得差不多了。

3、單詞:學會音標後下一步就是超多地記單詞。記單詞是一件很需要下工夫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必須要付出努力。但是,怎樣才能夠讓付出的努力有收穫呢?孫教授提出“極限單詞程序記憶法的六個步驟”:

1).音節拼讀,準確讀詞。(記音節)

2).連詞成句,朗朗上口。(記讀音)

3).手指中文,看中讀英。(3-5遍)

4).音形結合,分析拼寫。(找規律)

5).念英拼詞,快速默寫。(看中文)

6).畫框訂正,分析錯誤。(要總結)

這種方法的最根本之處在於學生必須要會讀單詞。聽説經過了不少人的實踐,都覺得這種方法很有效果。極限單詞記憶法的五個原則在於“1.兵貴神速:每個單詞只讀一遍;2.拼讀準確清晰;3.自然集中注意;4.注意力快速擺動轉移;5.限制聯想”。總之,孫教授認為,記單詞的祕訣在於“不要在一個單詞上花太多時間,而要在一個單詞上多次花時間。”

反思:這種方法我們以前都沒有試過,以後或許能夠做一些嘗試。

4、詞類:孫教授認為高一就要讓學生學習十大詞類,不能等到高三才學習,那時已經太晚了。本人很贊同這個觀點。學生在學習單詞的時候就要搞清楚單詞的詞性,然後明白什麼詞能夠放在句子的什麼位置,例如,定語的用法和位置,介詞的位置,狀語的位置等。只有把這些詞類的基本用法搞清楚才有可能寫出的句子。

反思:本學期我們沒有時間去講詞類,但也從來沒想過在高一就講詞類。所以,孫教授的這個推薦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高一下學期能夠看看有沒有時間去講詞類。

5、句子:有了單詞後,學生要學的就是句子結構,也是我們教學中最重要的地方。沒有句子,就沒有文章,就談不上學習英語。所以,在高一階段,學生務必學習五種基本句型,而且務必要過關。在這方面,孫教授給了我們一點推薦。孫教授認為,英語的句型簡化後實際上只有兩種:be句型和do句型。然後就是把句子擴展,把各種句子成分添加到基本句型裏面,把各種詞類用在句子裏面,從而組合成高級的句子。

反思:我個人很贊同孫教授的觀點,所以我堅持在高一上學期務必要教五種基本句型,也推薦備課組長統一要求全級教授五種基本句型,因為沒有正確的基本句子,到後面的從句等高級句型學生就很難學下去。所以,這個基礎必須要打好。而在本學期中,雖然我們也教了五種基本句型,但我相信還不是很到位,有的學生還是沒有掌握好,所以,句子結構這個方面也需要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斷地鞏固。

6、語法:孫教授認為,給高中生講語法,不要把他們當高中生,要用最簡單的詞彙,不要出現生詞。他主張的語法教學法是“道可道,十分道:正反向語法拓展訓練——由易到難,由難到易”並且根據學生常犯的錯誤,孫教授推薦“時態分離教學”,“時”為“過去、此刻、將來、過去將來”;“態”為“一般、進行、完成、完成進行”。分開教學有利於學生清楚地掌握時態。

反思:孫教授的説法裏面,令我們恍然大悟的是要用最簡單的詞彙教學生語法。如果單詞的意思又不懂,語法又是新學的,那麼學生肯定很費勁。另外一個讓我們恍然大悟的是,孫教授提到:我們小時候學語文的時候,都是老師給我們字,我們自己寫詞語,詞組,然後讓我們自己造句;但是反思一下我們此刻的英語教學,我們從來沒有給學生機會自己造句。通常我們都是直接給學生句子,或者是給中文讓學生翻譯成英文,從來都沒有給學生機會造自己的句子。這就有可能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因為老師給的句子不必須都和他們的生活相關,會令學生覺得這些英語他們都用不上。當然,讓學生自己造句會是一個很費時的過程,而且老師無法檢查學生的句子對錯與否,所以,讓學生自己造句是一個很有建設性的做法,但是需要經過必須時間對學生加以訓練。

7、閲讀:閲讀潛力是學生的弱項,主要原因在於詞彙量低,閲讀速度慢,還有就是自身的背景知識缺乏等原因導致的閲讀理解潛力低下。針對初級階段的學生,孫教授在講座上給我們介紹了“如何以爬的姿勢飛行?透過非機械性重複迅速提高閲讀速度”的胡敏的十遍讀書法,具體做法是:

第一遍;通篇快速瀏覽,捕捉全文大意。

第二遍:總結形容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三遍:總結動詞和名詞的搭配。

第四遍:總結大副詞與動詞、形容詞的搭配。

第五遍:查找帶介詞的短語。

第六遍:體會英文語序,注意英漢比較。

第七遍:研究句子開端,追求表達變化。

第八遍:透析句子之間聯繫,學會運用銜接手段。

第九遍:把握段落過渡手段,領會文章嚴謹佈局。

第十遍::汲取語言精華,摘錄文章亮點。

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只能是在初始階段能夠嘗試,因為它很費時。總的來説,要提高學生的閲讀潛力,還是要靠學生多看多讀多練。正如中文裏的一句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英文也是這樣,所謂見多識廣,讀多了,不僅僅在閲讀速度上有幫忙,在文章的理解上也會有幫忙。

(三)孫教授的推薦

要學好英語,需要我們教師去創設一個好的語言環境,需要把學生沉浸在英語的環境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這個外來的語言。因為“沒有幾百萬字的輸入無法學好英語。語言的習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超多的“輸入”。一個由漢語武裝起來的頭腦,沒有幾百萬字英文的輸入,即使要到達一般水平也難。絕大多數的英語學習者正是由於缺少了這一環節,所以停留在一個無奈的水平上。”所以,孫教授推薦:

1、在班級設立英語圖書角,讓學生定期閲讀英語圖書,能夠定期讓學生寫讀後感。圖書角的圖書原則上要“趣、易、薄、多”。

2、多讀報紙,例如ChinaDaily等國內著名的報紙,因為報紙上的東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會喜歡讀。

3、有了必須的基礎後,讓學生堅持讀一本英文原著,因為一本英文原著裏面包含了所有的大學聯考詞彙,出現所有的大學聯考語法。

4、多讓學生接觸英文,能夠在課間時間聽聽英文歌,聽聽英文故事,不用挑剔學生聽的資料是什麼,只要學生喜歡,只要學生聽的是英文,目的就到達了。

5、有條件的學校要多讓學生閲讀電子圖書,充分利用學校的電腦機房。因為在網上讀英文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學生自己翻字典,利用電腦的網絡字典,幫忙學生閲讀,而且學生能夠閲讀自己喜歡的閲讀材料。這樣既能夠節省學生的時間,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

當然,這些推薦都需要學校給予支持。孫教授期望在進行這些措施的同時學校能夠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下面是學生學習成績評估範圍、權重和方式:

1)期中期末考試成績25%

2)課外學習任務完成狀況35%

3)課堂表現30%

4)出勤率5%

4)努力程度5%

方式:教師評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

學習策略的培訓

結束語:孫教授的這次講座,給了我們很多的指引,引發了我們對於高中教學,尤其是高一英語教學的思考。這天,我正身在高一,我正在對高一的英語教學不斷地反思:從長遠的人生學習的角度,從中期的大學聯考角度,和從短期的期末考試的角度,學生究竟需要學習什麼,我們究竟就應教會學生什麼?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每位為人師者反思的問題。

篇26: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新教師,為了能很快地挑起高一英語教學重任,我時刻注意持續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前幾天作為新教師,我上了一堂彙報課,資料是高一英語必修2中的unit4Wildlifeprotection——Warmingup的部分。本來彙報課的好處是要展示我的課堂常規潛力和教師基本素質。但是,在這堂課當中我傾注了更大的精力力圖能在課堂上體現出我對於英語新課程的理解和探索。

新課程所倡導的資料之一便是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但限於時間、硬件條件和教材資料等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們所能做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十分之有限。鑑於這堂課的主題——野生動物保護,我認為十分值得與學生一齊來進行一次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在授課之前,我便向學生布置了一次課題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類瀕危野生動物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其特徵、生活習性、生存現狀等展開調查。學生最終的調查成果要求製作成為幻燈片的形式,結合文字和圖片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並且每一小組都應由一名學生對本組的課題進行全英文的講解和説明。

學生對於本次任務的參與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們做了超多的調查和研究,透過上網、剪報、翻閲雜誌等方式蒐集了不少十分有價值的資料。學生的組內分工也十分明確,彙總後的資料交由精通電腦的學生一一錄入電腦製成精美的幻燈片,並且選派了口語流利的學生上台作最後的成果展示。作為代表上台陳述的學生的敍述也顯得相當有條理,將野生動物的特點、習性和現狀一一介紹之後,自己得出了結論即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在這整個流程當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導者的主角,所有的資料蒐集、錄入、製作和展示都是由學生自己來主導完成的。這就是我對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詮釋和實踐探索。從中我也意識到,平時我們對於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潛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為教師的我們總是有這樣的思維定勢,不敢放手也不願放手讓學生一試,認為給學生的太多自主空間,就是對他們的放任,其最終結果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然而當我真的放開手,才發現學生的潛能是如此之大,只但是這其中的一大部分還未被我們發掘出來罷了。看來不定時的進行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進步。由此,我聯想到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多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對於學生各種潛力的發展來講,似乎會有更大的

好處。這些潛力是亟待着我們教師去開發和培養的,如若長期無視之,久而久之也就荒廢了事,那真是作為教師的一種悲哀了。

在學生講述之前,我先介紹了兩種珍稀野生動物的狀況,之後再由學生小組介紹成果。而在學生的每一段落陳述以後,我都會對其資料作簡短的評述和總結。這樣的處理是為了構建師生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再以教師的角度進行點評,讓學生體會到建立在平等好處上的共同學習和探究的樂趣。

然而研究性學習的部分並不是到那裏為止就戛然而止了,在我想來一堂完整的研究性課程它的外延就應衍生到課堂之外去。切實做好了課後的反饋和經驗總結的研究課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如果缺失了這一部分,那麼所謂的研究也只但是是一個空架子罷了。因此,課後我透過量表的形式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查。主要是針對研究學習的效果、參與性、合作學習的滿意度等方面展開學生個體自評、小組互評以及教師點評等幾項調查。這樣一來,研究性學習滲透到了課前、課內以及課後三個環節中去,能夠做到目的明確、貫穿始終。我想這一部分的探索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如何在英語課堂中體現人文關懷也是我一向在關注的問題。之前閲讀了一些文章,也作為新教師參與了學校的校本培訓,透過語文教研組的評課活動開始關注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問題。由此我開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反觀英語教學,對於語言本身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於人文性的關注。我自愧在此之前,甚至沒有想到過這樣的問題。對於語言工具性的偏重,而忽視人文關懷會使得我們的英語課堂缺乏語言教學應有的文化氣息和人文背景,這樣的課堂可想而知是索然無味的,因帶了更多的功利意味,試問又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呢?在此後的教學中我開始嘗試做出一些改變,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在教授着一種文化。

在野生動物保護這堂課上,我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倡導學生從自身做起來保護野生動物。我認為這種情感的產生不能是教師灌輸而得的,而就應是學生由課堂習得的過程中自己感受到的。那裏就存在着一個如何引導學生的問題了。在這個教學環節上,我設計了一條明晰的主線:首先透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介紹使學生對於野生動物現狀有了明確的認識,即數量不斷減少。之後引發了學生的討論——為什麼野生動物的數量會逐年減少?討論結束後,我播放了一段極具震撼力的視頻,表現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殘殺。學生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衝擊,談論感受的時候自然地提出了要保護野生動物的話題。這樣一來,我便順理成章地導出了另一個討論的話題——怎樣來保護野生動物呢?此時的學生已經漸入佳境了,一個個都有了想要表達的想法和觀點,討論的熱烈程度也開始升温。於是,我適時的引導學生認識到了這樣一個關係——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緊之後我的話鋒一轉,反問學生,人類是否真正做到了把動物當成好朋友呢?我隨之拋出的是一幅幅人類殘殺動物的慘景圖片,在血淋淋的現實面前學生再次受到震撼。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如同朋友,當我們的朋友受到殘害的時候,就如同在殘害我們自身。因此保護動物就等於是在保護人類自己。最終,師生達成了共識——要保護動物。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我並沒有高唱主旋律,而是透過課堂情境的創設,使學生“自覺”。我以為,我們課堂人文性的表現,就應是讓學生在言語習得的過程中產生心靈的共鳴。如果能牢牢抓住學生心靈上那一點微弱的火花,適時地燃起一場“大火”,那樣我們英語課堂的人文性便能夠真正張顯出來了。

我以為,這堂課之所以差強人意,是由於我對於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和人文性方面的探索所做出的努力。當然這其中的瑕疵也尚有不少。結合各位老師的指導,以及我自己進行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我想自己在以下方面尚有待改善:

首先,是對語言的關注不夠。借用王小慶老師的話來説,“語言的課堂,它的本真是要求用語言尋找好處,在語言中尋找好處。因此,課堂內諸因子,都要歸結到語言本身。這堂課,雖是WarmingUp,但仍要關懷後續的閲讀文本,關懷學生的語言使用,這是外語課堂中我們萬不能迴避的問題。從對學生的研究性成果的評價來看,對語言的關注稍欠豐富——雖則我們的關注,能夠隱蔽而深遠。”我們也曾探討過這個問題,王老師向我指出在學生展示成果之後,我只對學生研究的資料做出了評價,但是對於學生語言的本身仍缺少關注。我事後回想,覺得的確如此。我們所有的教學手段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服務於語言的習得本身的。假如我能在評價當中適時地引導學生對語言的關注,那麼就能在不動聲色之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習得語言的知識和結構了。樓慧華老師給我提出的意見是,在這堂課中缺失了學生對話的參與度。的確,學生個體的發言並不能代替對話的效能。假如能鼓勵學生熟練運用對話進行討論,不僅僅是創設了良好的情境,是能夠培養起學生譴詞造句和語言運用的潛力。説到底,這還是對語言的關注度不夠所造成的。

另外一點的不足之處,也是我深以為憾的就是教師語言的問題了。回顧這堂課從頭到尾,我的.學生表現出了良好的素質和語言潛力。相形之下,我的教師語言就亟待加強了。尤其在課堂的收尾階段,師生的情緒到達了致高點,這時我的語句在組織上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凌亂不堪了。要做到盡善盡美就需要在自身素質的提高方面下一番苦功了,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斷充實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務必做的。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要學習和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很多,當然我也會努力去做到的。

在這次的高一英語教學反思的最後,我想談的是一名教師的課堂控制潛力。聽課的老師指出在整個課堂的表現中我是親和的,但是顯得“勢”不足。對於他所指的“勢”,我私下以為是指教師的“場”吧?一個強“勢”的教師,就應是充滿了人格魅力的,也就是能夠抓住學生的全部注意力,牢牢吸引學生目光的教師。而我作為女教師,個性是青年教師,更多地是試圖在課堂上體現自己的親切,而有時候這種情緒,尤其是在本課的後半段時明顯是不適合的。那麼就要求教師用自己的“勢”去帶動學生走進他為學生創設的情境中去了。但此時親和的我情緒上的突然變化顯得有些突兀,反而不那麼自然了。如何體現出自己的“勢”呢?在這個問題的把握上,我想我需要做更多的思考,這也更加需要時間和閲歷的積澱吧?

篇27: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英語是高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學得好能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在國中是英語成績挺好的或還算能夠,但到了高中卻發現“退步”了,考試時總是達不到國中時的分數,變產生灰心甚至放棄的心理。其實,並不是退步了,而是沒有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

導致學生這種學習狀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對高中英語產生畏懼心理。很多學生對新環境、新老師、新方法一下子很難適應,再加上英語課程的難度加大,詞彙量增大,課文中句子結構長而複雜,學生更是束手無策。很難應付。前一兩次的考試成績更是把相當一部分學生尚存的自信大得煙消雲散。這時,很多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畏懼心理及厭煩情緒。2、學習方法不得當。很多學生還是沿用國中的學英語習慣及方法,殊不知,高中英語與國中英語有很大差異,學習方法也就應隨之而改變;還有很多學生愛用學理科的思維及方法學英語,很多東西愛問為什麼、特較真,殊不知,英語有時更多的是習慣問題,沒有為什麼。

那麼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幫忙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儘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呢?

一、幫忙學生克服對高中英語產生的畏懼心理,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

首先,教師不要急於教授高中新課,先花大約兩週左右的時間,幫忙學生梳理以下國中的語法、重要的單詞、短語及句型,讓學生自然地向高中英語過度。同時,能夠讓學生在這個過渡過程中儘快地熟悉新環境、新老師。教師也就應透過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及學生作業狀況儘快瞭解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就應課下與學生多交流,除了多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還應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及思想狀況,這樣能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親近感,從而喜歡老師及英語學科,為學好高中英語奠定基礎。並且。在這一過渡期,組織一次儘量簡單些的小測驗,讓所有的學生都對自己在高中能學好英語充滿信心,而且,教師在平時英語課堂上儘量多表鼓勵學生,讓他們經常感覺到成就感。對於高中英語與國中英語的差異,教師不要過度地渲染誇大,或者過分強調。讓同學們相信,任何同學只要努力就能學好高中英語。

二、向學生簡介初、高中英語特點,幫忙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調整學習方法

國中是打基礎的階段,各種學習主要是側重知識的記憶和積累,一般側重簡單的聽、説、讀、寫的訓練,知識點教淺,靠背背記記就能夠學好。而高中英語則是再提高的階段。進入高中後,如果僅僅是記單詞、學語法是學不好英語的。因此,教師要及時促使學生的學習觀點改變。高中英語的重點轉向讀後理解,轉向實際運用,強調運用潛力,大學聯考正是體現了這一點。學生要想辦法擴大自己的閲讀量,在此基礎上,還要訓練自己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潛力、寫作潛力和聽説潛力。

三、幫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養成朗讀和背誦課文的習慣

根據多年的外語教學經驗,我們認為到了高中,學生能不能繼續學好英語,全面提高自己的潛力,良好的朗讀和背誦的潛力起着關鍵的作用。只有能流暢的按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同學們才能有了進一步學好英語的最基本的條件。我們認為,在高中,在某種程度上,語調比語音更重要。事實證明,只有按正確的語調朗讀才能真正提高聽説潛力,只有按正確的語調朗讀才能真正提高學習英語的趣味。很難想象,一個不會用正確語調(升降調、重讀、輕讀、連讀等潛力)讀一句英語的人能真正學好英語。

2、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的習慣

課堂教學是學好英語的主渠道。學生要想上好英語課,首先要做好預習。就閲讀課而言,一般來説,要把課文中的生詞、短語學習以下,然後結合註解把課文通讀一遍,對其資料做初步的瞭解。這時,需要把自己遇到問題和難點標出,待到課堂上注意教師的説明和講解或是請教老師,使問題得以解決。這樣,從聽課的角度而言,在課堂上就能抓住自己學習上的重點,做到有的放矢。課前不做準備,對課文沒有大概的瞭解,聽起課來就沒有頭緒,似乎什麼都是新的東西,似乎什麼都成了難點和重點。這樣的學習不會有好效果的。所以説預習不僅僅僅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且是效率的問題。除了閲讀課,寫作及練習課也應如此。

課前預習的第二個好處還在於知識和技能的再次認識和操練上。也就是説,語言材料經過預習和課堂上講解與練習有兩次接觸機會,要比不預習的學習操練效果高出一倍以上,所學資料和技能務必紮實、牢固。知識和潛力積累的實效性與時間和次數成正比,這正是英語學習的特點。

課後複習是上好英語課又一輔助要素,也就是説是另一個先決條件。因為只有牢牢把握住先前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進一步深入地學下去,獲取新的知識。否則,前後脱節,新的資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舊的東西又離你而去,最終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課後複習的作用還在於能夠使學到的知識得以深化和完善。由於課堂教學所包含的知識量及其活動時間有限,因此,想透過課堂聽課解決自己學習上所有問題是不現實的。從傳授知識的角度而言,不管是從教師的主觀努力來講還是從課堂教學的客觀來講,都不足以包含每個學生實際需求量。這一不足應依靠於我們學生自身的努力,透過適時的複習,查漏補缺,從而全面、深入地掌握所學資料。

3.養成課下閲讀的習慣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透過提高學生閲讀潛力,單純透過教科書中的課文教學是不夠的,還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在課外閲讀必須數量的讀物。”這是因為:第一,先行的課文教學擔負着語言知識教學的任務,故課文生詞和新結構的密度大,不是用於流暢閲讀的訓練;第二,精讀實質上是綜合訓練,超多時間用於為語言點的複用掌握而安排的聽、説、寫操練上,讀的專門訓練不夠。那裏所指的課外閲讀即泛讀。首先是讓學生獨立閲讀,但又不是“放羊式”的閲讀,而是在教師有計劃的指導下進行的課外閲讀。所以,泛讀既是閲讀材料的問題,又是閲讀方法的問題。

課程標準對於語言技能目標(七級)的要求是:“除教材外,課外閲讀量應累計到達23萬詞以上。”那麼,對於一個高中學生來説,每一天,務必堅持200多單詞的課外閲讀量(包括節假日),才能到達此目標。教師就應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閲讀的報刊、雜誌及原汁原味的文章。學生在超多閲讀的狀況下,能夠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強語感,提高閲讀速度及理解力。對於大學聯考高強度的閲讀是十分必要的。

4.要養成及時總結並建立錯題檔案(本)的習慣

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探索、善於研究、善於總結。個性是對於一些有代表性的題目,做過後要有總結,如命題的思路、解題的方法及一些規則等。此外,還要準備一個筆記本,將每次作錯的題和不會做的題目記錄在本子上,並將作錯的原因和正確答案一併記錄在案。以後還要不斷地翻閲,加強記憶。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總之,提高高一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在於教師幫忙學生消除學習障癌並適時地予以學法指導,使學生從國中的學習狀態中走出來,儘快適應高中的英語學習。只要我們應對現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加強基礎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成績必須會提高。

篇28: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自立項以來,我帶領項目組教師積極展開了調查和研究,針對目前中學英語教學(因為工作關係,主要研究對象是高中英語教學),不斷進行反思,並努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以下為大家的初步研究成果。

新《標準》強調,教師要把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為出發點,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面向全體學生,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所以,英語教學的效率是實施新《標準》的根本途徑,應當全面考慮教學論的目標、學生的特點、教材(包括教學設備)的特點,全面考慮教學方法體系的內在規律,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方法、教學程度、學法指導、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教學和教學手段的最佳優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以上各個方面都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對目前課堂現狀的反思

長期以來,我們老師在第一線上,不辭辛苦,任勞任怨,課講了一遍又一遍,題做了一道又一道,有時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做好有效教學。那麼,如何做好有效教學呢?

我認為,根據有效教學的理論,在課堂上,教師本應該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進行最有效的學習。如果真正做到有效性,恐怕很多教學觀念的轉變才是首要!

首先,結合對我自己課堂的反思,我覺得英語課要有效,應該少廢話多練習。過去,我上課的情形大都是老師在説,學生在聽。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有一部分學習困難生就容易開小差。讓學生多做些練習,課堂效率會高很多。不經過訓練,就不能達到目的。俗話説:”光説不練空把勢。”

其次,我覺得光練也不行,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口語能力,學之所用才是最重要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本身就重在交流.還記得和老外在談話時,相對語法,他們也更重視彼此間的溝通,即使犯了語法錯誤,他們還是能理解.説實話,我們在説中文時也時常會出現語法錯誤,更何況是外語.同時,這也是課堂教學反饋的有效形式。

第三,正確運用多媒體。針對課件的濫用,我反思:有時候一支粉筆、一張嘴就能讓學生理解與接受的教學內容為什麼還要勞民傷財、興師動眾的做那麼多的“花邊”來修飾呢?!我覺得這是違背“有效”理念的!回頭想想,有一些課很豪華,在課堂上學生被老師準備的動畫、圖片……所吸引,學生興趣很高,可是一堂課下來,沒有實實在在的對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進行細緻、深入的訓練,學生什麼也沒有學到,效果和在家看了一部動畫片一樣:好看。所以,多媒體是一把雙刃劍,需要正確運用。

第四、面向全體學生,抓好落實。教學中,我要經常反思一下:(1)課堂上是面向了全體學生還是少數學生?(2)所講內容是否進行了反饋,對大多數學生搞不懂的問題是否採取了補救措施?(3)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是否高漲,學生的思維是否被激活?(4)學生的預習、複習、作業是否落到實處?(5)是否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有了學習的經驗(6)是否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並獲得瞭解題能力?

教學無非是兩個方面: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但如何使教與學落到實處,達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確需我們下一番功夫。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養,切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有效教學 ,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

二、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平台,其優化設計直接決定了教學教學效率。

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最優選擇的問題,取決於教師對學生、教材和教學方法體系的熟悉程度,取決於教師的教育素養和教學藝術的素養,這就是教師的主導性和創造性所在。

1、課堂教學目標和要求的優化

教學目標要明確、具體、相對集中,切合實際,這就是結構中的主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培養學生在國際化、信息化社會中獲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個性。在這個大目標的指引下,制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目標要體現素質教育的全體性和全面性原則。

2、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

課堂教學的方法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這些年在外語教學界流行的輿論似乎是:只有交際才是時髦的教學理論,時髦的教學方法。其他主張或觀點一概被譏諷為落後。而北師大胡春洞教授認為:“外語教學首先在教語言,教語言本身,教語言學研究的個性,而不是撇開語言本身去教語言使用,教交際。”就英語教學來説,不但語法要各系統的教和學,語言、詞彙也要有系統的教和學。離開這一點,不成其為真正意義的教學。在教交際之中教語言像交際教學那樣,必然會增加教學困難和師生負擔是,造成對外語教學的誤導。其次,交際教學法儘管也主張在高級階段側重培養閲讀能力,但由於在前期的教學中大搞聽説領先,重複性口頭練習過多,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因而嚴重影響了讀寫能力的早期發展,嚴重影響了深層文化的教學,嚴重影響了語音知識和詞彙系統、大量的積累,從而也嚴重影響了後期閲讀能力的培養。

3、課堂教學程序的優化

教師應該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形成教學層次,構成教學坡度。傳統的教學過程是孤立地研究一節課、一篇文章的教學,不去研究教學的全過程。一節課、一篇文章、一個語法現象的教學,對學生掌握一項知識,雖然也經過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但這對整體來説只是一個系統。我們必須把教學過程作為整體來研究,才能看清造成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化的重要原因。

4、學法指導的優化

教學中重視及時反饋,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產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是課堂教學的“樞紐”。學法指導的優化要從研究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方法等方面着手,把學法研究和教法研究結合起來並將學法指導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5、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教學的優化

人素質的高低,首先表現在思想品德和道德觀念上,在外語教學中突出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是每位教師的神聖職責。而語言教學的本身離不開思想教育。故事、寓言、傳記等具有很強的思想教育價值。可以通過對具體課文的學習,加強學生對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鑑別能力,學習做人的道理。語法講解或造句練習中要注意選擇有積極意義的詞語和句子。作業佈置及批改,課堂提問等環節要向學生進行意志和耐力等優秀品質的教育,消除消極思想的影響。這無疑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一個合格的公民會起重大的作用。

6、教學手段的優化

教學手段應該多樣化。由於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信息處理的範圍從文字擴大到了聲音、圖像,動畫,這就為外語教育領域的計算機應用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外語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發揮聽説讀寫能力。

課堂教學是科學和藝術的統一。科學具有規律性的內涵,藝術具有創造性的外延。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優化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途徑。優化課堂教學是培養全面發展新人的重要條件。

三、新課程改革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中學英語教學的教師,我深深地感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能否順利進行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努力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改變舊的教學行為模式,逐步形成並完善新的教學行為,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便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1、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

1)、教師應該變寫教案與寫學案

教案是教師依據對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的理解、分析為自己編寫出的一個“劇本”。對每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步驟等都在教案中體現出來。有的老師甚至把要説的每一旬話都寫在教案上,生怕講課過程中有遺漏。一些老師講課都離不開教案,甚至還有老師拿着教案照本宣科。“劇本”寫好了,演員是誰呢? 傳統課堂上整節課基本上是老師的獨角戲,學生們成了觀眾。老師往往又偏重於把學生當成吸收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學案是教師結合對教科書、教學參考書和對學生的分析,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為學生編寫出的一個“劇本”。這個劇本的重點是設計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即把一堂課的知識設計成幾個小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建構知識。

2)、教師要在思想意識上和角色上轉變。

新課程教學要求鼓勵學生通過自學、合作學刀、探究性學習獲得更多的課本以外的知識,發現和創造新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再像以往那樣以知識的絕對權威自居。教師要意識到自已在課堂上既是教育者又是學習者,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教師耍放下架子,“屈尊”將門已放到和學生平等的位置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習和提高。

3)、教師要以情感培養學生的興趣

教師應該寓情感於課堂教學之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教師授課中的情感投入和學生聽課的情感投入是成正比。教師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適當的手勢等教態,一經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

4)、教師要賞識學生

新課程要求不但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要求教師要賞識學生。要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的人。所有學生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一一渴望得到老師的賞識。賞識教育要求: 優點不説不得了,缺點少説逐漸少。賞識導致學生成功,抱怨導致學生失敗。賞識是每個學生生命成長不可缺少的氧氣。老師的目光應該一直盯在學生的優點上。當批評減少而多多鼓勵和誇獎時,人所做的好事會增加,而比較不好的事會受忽視而萎縮。即使讚美學生最細微的進步,也比斥責學生的過失要好得多。

5)、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四種意識

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意識。合作學習是時代的需要、新課程的要求。同時,新課程要求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也就是説,學生能説的就讓學生去説;學生能做的教師就不要代替學生去做;學生回答問題無論對還是錯,教師不要急於評判,讓學生自已去評判與總結;對發言積極的學生要及時鼓勵,決不能因為他們的答案與教師的標準答案不一樣就否定並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學生一旦養成了參與意識,課堂氣氛就會活躍,教師的勞累感就會減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會高起來。新課程還要求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想,自主探究學習,敢於挑戰教師、教材和權威。每一,節課如果學生都能對所學的知識多間幾個為什麼,甚至能對一些題提出獨特的看法,才會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從眾心理非常強,特別是對老師的觀點不敢產生異議。新課程要求: 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教師不可把自已的意志和知識強加於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已的頭腦和意願,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幫助學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觀點,即使當時看起來是不確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與傳統觀念相悼,只要學生能自圓其説,就應加以提倡與鼓勵。

2、形成新的教學行為模式和教學方式,使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

課文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新大綱提出“課文首先應作為一個整體出現。”只有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才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才會品味到英語語言的關妙和腕力。採用這些方法的教師常説這些方法使他們的工作變得輕鬆多了。學生也喜歡這些萬法,並且學得快、記得牢。教師由於教學有方而倍受學生愛戴。

2)、有難度的練習和試卷先經過學生四人一組討論,然後教師再有的放矢的評講

以往教師是不分難易、平均用力、一題題的挨着講,費時費力,教師口乾舌燥很累,學生在教師講他們會的題時走神甚至説話,結果等教師講到他們不會的題時,他們也因走神説話沒注意聽。真是事倍功半。

3)、實施“任務型”教學,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教育部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主張把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落實在語言實踐過程中,增強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深度與效果,真正實現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通過任務型教學途徑,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總之,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遵循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式等經常進行反思,進而改革和創新,才能使英語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課堂成為學生求知的樂園。也才能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適應時代的要求。21世紀是一個追求創新與超越的世紀。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期望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篇29: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本人今年繼續擔任十三班的英語教學工作,經過上學期及本學期來這段時間的英語教學工作,本人得出了一些經驗,現總結如下:

一、教師專業水平要不斷提高

教師專業水平包括英語專業的水平和教學水平。要想學生成績提高,這兩種水平缺一不可。因為英語語言是一種變化的東西,不可能以一種舊的知識,應付教學到老。所以,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本學期,我每天堅持聽英語聽力和在網上看英語方面的新聞,從中不停的學習新的知識。並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這不僅提高我上課的趣味性,同時也提高我課堂內容的知識含量。而且,只有你的英語水平好了,才不會去誤人子弟。教學水平的提升,我靠兩種方法;一是,到網上下載課堂實錄看;二是聽優秀老師的課,如本人經常聽本年級有經驗的教師崔亞玲老師,及楊永紅老師代老師的課,從中學習好的教學方法,並看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在這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課堂,進行教學上的新的嘗試,這樣,自己的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二、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落實基礎。

英語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學習者的智力因素,還取決於他們情緒,態度、學習動力等,因此教師在任何時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侮辱人格和傷害自尊心的語言;多使用鼓勵,讚賞性的言語。

高一的學生,剛開始可能會對英語學習充滿熱情和新鮮感,但在接觸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會發現高中英語和國中英語完全不一樣,進而導致他們將學習效果不好歸咎國中的基礎,也就慢慢的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針對這種狀況,我每天及時的檢查他們的學習效果,比如今天講了知識點,明天上課一定會提問,這就要求學生當天一定要及時複習知識點,這樣經過一個單元,學生會感覺有所成,學習的積極性也就不斷提升。有些落後生的頭腦反應的慢點,一個簡單的句型講幾遍還不理解,我會不厭其煩地再多講幾遍,切忌急躁,發怒。無數事實證明,落後生有消極性,也有積極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慾;有違反紀律的行為,也有守紀律的願望。

所以對學生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學習,更要關注他們的情感因素,一定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要想教好書,提高學生的成績,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落實基礎真的太重要了。我就在這方面的努力上嚐到了甜頭。在備課上,我一定要把教材研究透。我要求自己,教材上的文章在上課前,自己要背下來,背不了也要熟讀。這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知道本單元的重難點。同時,上一個新課,要知道學生水平和能力,不能自己一頭熱。要不然,你上課只能是自己一頭熱,學生沒反映。上完課後,用各種方法去測評學生掌握情況,沒掌握的知識,要找時間加工。這其實也就是抓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落實。其實,我們上課的基礎知識要是都讓學生好好的落實好了,鞏固好了,成績還上不來嗎!

第三,讓學生精做題。

學完一個內容,就讓學生做所配法的練習冊上的題,但學生時間有限,那上面的題量又太大,所以我在讓學生做題的時候,自己精選。選出來的題裏,再把最能體現重難點的題目給學生精心分析,讓學生熟記。這樣學生的很多知識就鞏固起來來。

第四、照學生學習常規內容,認真落實。

學生學習常規,我個人認為真的是太好了。它給了我教學的方向。其實,每個老師照着常規的內容,認真做,你的教學成績還很差,可能性幾乎為零。

教學是一種需要不停探索的東西,我希望自己今後,在不停的摸索和實踐中,自己的水平能更加提高。在困惑是正常的,我們會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爭取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篇30: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關於高一英語教學反思,請參考!

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引言

高一新生正處於心理和生理的迅速發展階段,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時期。他們渴望獨立,卻又有較重的依賴心理;他們精力旺盛,而能力水平又較低;他們有一定的自覺性,卻易衝動,易受暗示,表現出較差的自制力。由於生理髮展迅速而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容易動感情,常常為一些小事而激動,行為帶有衝動性。

對於高一新生來説,英語學習的具體困難在於:

(1)初、高中英語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差異使高中新生對高中英語學習有一種陌生感。

(2)漢語言的語法結構規律及表達方式,漢語言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對英語學習形成干擾。

(3)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不同,在新的環境下需要時間來適應而同時發現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被新的現實所否定,再加上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需的意志和韌性,對學習喪失信心。下面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提高高一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一些經驗:

一、重視過渡,從思想上幫助學生適應變化

在國中階段,英語教學側重句型教學,講簡單的語法,詞彙量要求不多。高中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閲讀技能,加強閲讀量,同時,語法知識更復雜、更系統,詞彙量也大大地增多。這些變化對於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學生來説,一時是很難適應的。有些國中時的佼佼者一時適應不過來,成績下滑,學習興趣就逐漸減弱。因此,高一教師一開始就要加大感情投入,給予學生細心的指導,讓他們從思想上、心理上接受新的學習節奏。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境,適應並喜歡高中英語,以嶄新的面貌,信心十足地投入高中英語的學習中。

高中教材內容豐富,知識容量大,並在國中的基礎上注人了大量的語法點、知識點,使句子結構更為複雜,同時側重提高閲讀能力且加大詞彙量和閲讀材料的份量,加上教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全面講細和鞏固強化,學生一下子難以適應,教師要特別注意學生這方面的苗頭,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英語的教學。

為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全面瞭解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通過摸底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利用上半學期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系統複習,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要結合實例,採取與國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英語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了解到國中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內容、方法及難度差別。在適當的時間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少走彎路,儘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高一是國中與高中學習的轉折點,為了讓高一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教師必須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第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授人以魚,只解一日之飢;授人以漁,足食終身之魚。學校教育重要的不在於教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實踐的能力、終身學習的本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主動參與研究學習方法,培養其成就感。

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善於學習在預習中學習。通過預習,學生可以自己先解決課文中較容易的問題,對難點也已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上就能集中精力與老師互動,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新課時,要善於找出與以前所學知識相當或有各種聯繫的內容,對於其中的易混點、疑似點要善於分析比較,弄清細微差別。在設疑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始至終帶着疑問進行鑽研,力求發現、總結、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表現法或文章的脈絡,從而實現知識的積累。

三、在教學中化解教學難度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可設計由易到難的不同梯度的任務目標,並想方設法分解教材中原有的難題,為學生修建坡度適宜的台階,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能“如履平地”,基礎差的學生也可以“拾級而上”。例如,Unit4的Reading部分是小説片段,描繪了兩個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驚恐萬狀,爾後為了逃生所做的一系列的反應的故事情節。這段文字缺少上下文的支撐,敍述凌亂繁雜,不靜下心來讀,往往會不知所云。

筆者在教閲讀課時,注意分解較難的教學任務,將其拆分成若干較易達成的目標,各個擊破,改教材中的Pre-reading,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步驟為pre-reading,Fast-reading,Careful-reading和Post-reading四個步驟,並根據學情由易到難設置問題,使台階較為平緩,便於學生達到目標。Pre-reading的問題儘量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Fast-reading的問題是學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迅速作答的導讀性問題;Careful-reading的問題往往與課文的細節有關,要求學生仔細核對相關信息;Post-reading的`問題則通常是一些概括性的或擴展性的問題,用於鍛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本套教材中的聽力題有難有易。為了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聽力訓練,聽力題的設置不宜太難。在教學中,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材中難度較大的聽力題,調整的方法有:聽力訓練前,針對材料的內容進行提示性提問;改回答問題為填單詞完成句子等。

四、結合課文,拓充教學材料

筆者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輔助材料,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幫助學生抓住關鍵,克服表達上的困難,拓展知識,提高能力。主要注重補充以下幾方面的材料:

1、單元要點及學習指導。提前將計劃教學單元的交際項目要點、語言知識要點、閲讀課所需準備的問題和相關的練習整理打印,學生人手一份。這些材料能幫助學生掌握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有利於他們的預習和複習,還為他們在課堂上的口頭訓練和筆頭訓練提供了支持。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留出了時間組織課堂活動,達到了新教材大容量授課的要求。

2、所需詞彙及話題材料。新教材每單元以話題為中心組織材料。每個單詞都有很多的與話題相關的Speaking課堂活動。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詞彙,或對話題範圍內的知識不熟悉,就很難參與其中。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提供一些與話題有關的詞彙、對話,讓他們面對新課胸有成竹;還可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內容,適當地補充相關的鏈接,例如作者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賞析和相關內容的文章等,讓學生拓寬知識面,每位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話能説,有詞可用。

如歸納詞彙:Unit5的Warming Up,部分要求學生分辨不同種類的音樂,談論它們之間的區別,並描繪自己所喜愛的音樂的特點。學生對音樂這個話題並不陌生,但用英語來談論音樂,他們感到為難,不知道哪些詞可以拿來應用。為了便於學生表達,筆者提供了以下詞彙讓他們選用:classical,pop,folk,rock and roll,light,piano,dance,solo music,symphony(音樂的種類);light,relaxed,happy,sad,heavy(給人的感受);cheerful,lively melody(歡快的曲調);strong,slow,soft,(音樂節奏)等等。有了這些詞彙的幫助,學生很快就投人到話題討論中,在規定的時間內,積極思考問題,組織語言,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

小結

高一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才是終身受益的。在課前可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點難點。只有通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自學能力的提高還取決於學生課外大量的獨立的閲讀和綜合訓練。此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這不僅能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而且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篇31: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學期結束,驀然回首,發現體驗頗深,這包括在教學上以及和學生的交流相處。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和備課兩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九年級進入高一的第一學期,是中學外語教學的一個轉折點。從語言知識體系和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看,高一和九年級同屬基礎階段,高一年級的教學內容不是新階段的起點,而是基礎階段的繼續。如何處理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知識銜接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將來參加全省會考和全國統考的成績。因此,這值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深入探討。

1、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儘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儘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説“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説“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而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後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閲讀量等。

2、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 。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高一英語必修一的第一模塊是“MyNew Teachers”,這是一個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於是我讓學生分組討論Warming―up中的'問題,並設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teacher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teacher should not have”等多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這鍛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3、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難點。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我就先讓學生看課後的例句,並自己發現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不同點,總結兩者之間的轉化規律。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週後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後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這階段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有有耐心、愛心。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篇32: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帶完兩屆畢業班,再接觸高一新教材,驀然回首,發現體驗頗深,這包括在教學上以及和學生的交流相處。總的來説,感受最深的兩點是:高中英語教學要一氣呵成,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變化。下面從教學方面談談所積累的經驗和發現的不足。

一、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伊始,我們通過入學考試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幫助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了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還加強了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 Morrow)曾説過:“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 意思是,要學,就得實踐。貫徹交際性原則亦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我的做法是:

1.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説:“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 isn’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 report。這一做法國中就經常採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堅持讓學生繼續做,實踐證明duty report是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情況,也可以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3.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內容。針對近期所學內容,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4.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聖誕節遊藝晚會。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積極性。

篇33: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高一新生正處於心理和生理的迅速發展階段,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時期。他們渴望獨立,卻又有較重的依靠心理;他們精力旺盛,而潛力水平又較低;他們有必須的自覺性,卻易衝動,易受暗示,表現出較差的自制力。由於生理髮展迅速而自我意識發展不平衡,容易動感情,常常為一些小事而激動,行為帶有衝動性。

對於高一新生來説,英語學習的具體困難在於:

(1)初、高中英語知識目標和潛力目標的差異使高中新生對高中英語學習有一種陌生感。

(2)漢語言的語法結構規律及表達方式,漢語言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都對英語學習構成干擾。

(3)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不同,在新的環境下需要時間來適應而同時發現自己成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被新的現實所否定,再加上思維定勢,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必需的意志和韌性,對學習喪失信心。下面是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提高高一學生英語學習潛力的一些經驗:

一、重視過渡,從思想上幫忙學生適應變化

在國中階段,英語教學側重句型教學,講簡單的語法,詞彙量要求不多。高中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掌握必須的閲讀技能,加強閲讀量,同時,語法知識更復雜、更系統,詞彙量也大大地增多。這些變化對於剛踏入高中大門的學生來説,一時是很難適應的。有些國中時的佼佼者一時適應但是來,成績下滑,學習興趣就逐漸減弱。因此,高一教師一開始就要加大感情投入,給予學生細心的指導,讓他們從思想上、心理上理解新的學習節奏。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能儘快擺脱困境,適應並喜歡高中英語,以嶄新的面貌,信心十足地投入高中英語的學習中。

高中教材資料豐富,知識容量大,並在國中的基礎上注人了超多的語法點、知識點,使句子結構更為複雜,同時側重提高閲讀潛力且加大詞彙量和閲讀材料的份量,加上教師對重難點資料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全面講細和鞏固強化,學生一下子難以適應,教師要個性注意學生這方面的苗頭,使學生儘快適應高中英語的教學。

為此,教師要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全面瞭解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透過摸底瞭解學生大致水平,利用上半學期的時間從語言、詞彙、語法、句型等方面系統複習,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要結合實例,採取與國中比較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英語資料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了解到國中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資料、方法及難度差別。在適當的時間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少走彎路,儘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

二、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高一是國中與高中學習的轉折點,為了讓高一學生在短時間內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教師務必教會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學習。

第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學會學習。授人以魚,只解一日之飢;授人以漁,足食終身之魚。學校教育重要的不在於教學生多少知識,而在於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潛力、實踐的潛力、終身學習的本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主動參與研究學習方法,培養其成就感。

其次,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他們善於學習在預習中學習。透過預習,學生能夠自己先解決課文中較容易的問題,對難點也已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上就能集中精力與老師互動,用心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新課時,要善於找出與以前所學知識相當或有各種聯繫的資料,對於其中的易混點、疑似點要善於分析比較,弄清細微差別。在設疑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始至終帶着疑問進行鑽研,力求發現、總結、歸納出具有代表性的語言表現法或文章的脈絡,從而實現知識的積累。

三、在教學中化解教學難度

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可設計由易到難的不同梯度的任務目標,並想方設法分解教材中原有的難題,為學生修建坡度適宜的台階,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成功。這樣,基礎好的學生能“如履平地”,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夠“拾級而上”。例如,Unit4的Reading部分是小説片段,描繪了兩個人應對突如其來的洪水驚恐萬狀,爾後為了逃生所做的一系列的反應的故事情節。這段文字缺少上下文的支撐,敍述凌亂繁雜,不靜下心來讀,往往會不知所云。

筆者在教閲讀課時,注意分解較難的教學任務,將其拆分成若干較易達成的目標,各個擊破,改教材中的Pre-reading,Reading和Post-reading三個步驟為pre-reading,Fast-reading,Careful-reading和Post-reading四個步驟,並根據學情由易到難設置問題,使台階較為平緩,便於學生到達目標。Pre-reading的問題儘量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Fast-reading的問題是學生能夠根據課文資料迅速作答的導讀性問題;Careful-reading的問題往往與課文的細節有關,要求學生仔細核對相關信息;Post-reading的問題則通常是一些概括性的或擴展性的問題,用於鍛鍊學生的分析、歸納潛力和創造性思維,鍛鍊他們的語言組織潛力。本套教材中的聽力題有難有易。為了讓學生有效的進行聽力訓練,聽力題的設置不宜太難。在教學中,務必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調整教材中難度較大的聽力題,調整的方法有:聽力訓練前,針對材料的資料進行提示性提問;改回答問題為填單詞完成句子等。

四、結合課文,拓充教學材料

筆者為學生帶給必要的輔助材料,使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教學任務更加明確,幫忙學生抓住關鍵,克服表達上的困難,拓展知識,提高潛力。主要注重補充以下幾方面的材料:

1、單元要點及學習指導。提前將計劃教學單元的交際項目要點、語言知識要點、閲讀課所需準備的問題和相關的練習整理打印,學生人手一份。這些材料能幫忙學生掌握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有利於他們的預習和複習,還為他們在課堂上的口頭訓練和筆頭訓練帶給了支持。同時也節省了超多的板書時間,留出了時間組織課堂活動,到達了新教材大容量授課的要求。

2、所需詞彙及話題材料。新教材每單元以話題為中心組織材料。每個單詞都有很多的與話題相關的Speaking課堂活動。如果學生沒有豐富的詞彙,或對話題範圍內的知識不熟悉,就很難參與其中。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帶給一些與話題有關的詞彙、對話,讓他們應對新課胸有成竹;還可根據學生需要和教學資料,適當地補充相關的鏈接,例如作者介紹、作者的其他作品賞析和相關資料的文章等,讓學生拓寬知識面,每位學生在每堂課上都有話能説,有詞可用。

如歸納詞彙:Unit5的WarmingUp,部分要求學生分辨不同種類的音樂,談論它們之間的區別,並描繪自己所喜愛的音樂的特點。學生對音樂這個話題並不陌生,但用英語來談論音樂,他們感到為難,不明白哪些詞能夠拿來應用。為了便於學生表達,筆者帶給了以下詞彙讓他們選用:classical,pop,folk,rockandroll,light,piano,dance,solomusic,symphony(音樂的種類);light,relaxed,happy,sad,heavy(給人的感受);cheerful,livelymelody(歡快的曲調);strong,slow,soft,(音樂節奏)等等。有了這些詞彙的幫忙,學生很快就投人到話題討論中,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心思考問題,組織語言,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

小結

高一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才是終身受益的。在課前可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點難點。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取決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和綜合訓練。此時,教師就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潛力和用心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這不僅僅能促進課堂教學的優化,而且也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篇34: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新課程下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從事英語教學五年,筆者接觸兩種不同新教材----人教版和人教新課標.雖然執教時間不長,卻頗有感觸.個性是九月份開始接觸人教新課標這本教材,深深感覺到教學永遠是形影不離的.高中英語教學給我的印象是:與時俱進;一氣呵成;環環相扣,步步為贏;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學生永遠是主體,教師是漁夫,授學生與漁.

作為授漁者,要了解授漁的漁具.教師首先必學對新教材有深刻的認識,對其指導精神瞭如指掌.在筆者眼裏,新教材本着”以人為本”,要求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學習,具有以下特點:話題與時俱進,語言地道自然;;教學理念先進,倡導體驗學習;引導探究學習,編排體系合理;設計圖文並茂,留給創造空間;單元生詞大幅增加,語法進度大步加快.

作為教授者,要了解授漁的對象.筆者執教於一所縣城中學.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往往都具備這樣的特徵:英語基礎薄弱,底子差,深受”語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的影響,只關注語法和單詞用法,聽力口語零階段.同時,由於條件的限制,大多數學生見識少而學習態度不端正,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考試會做題.總之,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方法且自尊心特強.

針對這些狀況,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了以下嘗試:

一.教學過程中,注重常規教學中求創新,注意高一年級與國中的銜接過渡:

高一新學期開始,我們能夠透過入學考試等了解學生的大致水平,及時給學生彌補國中的缺漏知識。利用開學後一月左右的時間從語言、詞彙、句型、語法等方面幫忙學生系統複習。儘快使學生適應高中英語教學,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堅持儘量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大學聯考要求,從高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潛力,教會學生一些閲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另外,課後加強與學生接觸,儘快和學生熟悉起來。

二.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不玩花架子

1.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1)記的習慣(2)讀的習慣(3)寫的習慣

2.高中英語教學要始終貫徹交際性原則,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讓游泳者到水中去。”這是交際語言教學理論的思想核心。語言學家毛魯(kemorrow)曾説過:“tolearnit,doit…onlybypractisingmunicativeactivitiescanwelearntomunicate.”貫徹交際性原則也就是要把教學活化為實際,我的做法是:

⑴.建立“課前五分鐘會話”,培養課堂交際氛圍。如一進課堂我説:“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howareyoutoday”星期一上課問:“didyouhaveagoodtimeattheweekend”學生會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對話,從而到達交際的目的。

⑵.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堅持讓學生作dutyreport鍛鍊學生開口的好方法。具體是讓當天值日生在講台前向同學們介紹當天日期、天氣、出勤等狀況,也能夠讓他們講故事,並允許他們隨意挑選同學回答問題。

⑶.適當讓學生表演對話或課文資料。針對近期所學資料,佈置學生課後進行討論排練,然後再搬上課堂表演。

⑷.定期舉辦英語課外活動,如:辦英語小報,舉行英語晚會。這些活動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口參與交際的用心性。

3.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只有透過輔導學生掌握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並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我的具體做法是:培養學生的預習潛力、各種方法掌握英語基本知識的潛力、學生自己整理所學知識的潛力。另外,自學潛力的提高還得益於學生課外超多的獨立的閲讀,於是高一我們就要求學生人人儘量有一本英漢詞典作為工具書,讓他們勤查字典。

4.認真抓好英語早讀:外語教師下班級認真抓早讀課,除了對學生起督促鼓勵的作用外,還能及時發現學生的發音、朗讀、理解課文及語法概念上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給予糾正、示範和指導,從而掌握了學生實際水平的第一手資料。這樣就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各階段的教學計劃及具體教學安排,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早讀課不像上正課那樣規矩嚴格,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不拘形式,這樣有助於密切師生感情。而這時情感的產生往往在激發學生學習外語興趣方面起着用心的作用,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説,早晨是人的記憶高峯期。在這個時期明讀外語、拼讀單詞、背誦課文或練習語音語調等,能在短時間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透過以上的做法,學生的興趣明顯增強,信心也增強了,學習變得主動了.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也對教材的使用存在有不少困惑:

1.生詞量大,學生難以掌握.新課標要求的詞彙量:修完1-5本必修課本,詞彙量為2400-2500個,到達七級要求;到達八級要求,即修完1-8本教材,詞彙量要求為3300個;九級要求的詞彙量是4500個.鑑於這樣的安排,每個單元的詞彙基本是在50-60之間。對於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説,難度頗大。

2.聽力材料多而長,設題較難不便使用。新教材每個單元中的聽力資料比較多,連同練習冊中的至少有三個聽力材料與練習,儘管所選材料都與本單元話題密切相關,但是總體難度都很大。我們曾在教學第一單元時,按照要求給學生聽第六頁的短文,後讓學生完成相應練習,結果學生普遍沒聽明白,不但浪費了一節課,還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

book部分包括有利於鞏固或進一步提高知識與技能的練習和活動,容量幾乎和主教材相當。有的教師惟恐不周,為了趕進度,只好加班加點,走馬觀花過一遍。有的教師以課時有限、學生消化不了為由放棄workbook。只有少數教師根據需要有選取地使用練習冊的資料。

4.教學資料多,學生用心性不高。學生進入高中,對新學期的生活充滿期盼,對英語學習也是如此,無論是重點班還是普通班,剛開始都是精神飽滿,信心百倍。但是一兩個星期的教學過後,發現學生們的精神狀態開始逐漸走下坡路,究其原因:1、教材難度大,資料多,應接不暇;2、課堂所學的資料似乎和考試脱節,試題不會做,沒有成功感;3、學生本身意志力薄弱,碰到困難極易退縮.

篇35: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對於一個剛跨出大學校門談不上教學經驗的我來説,我既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和給我這個機會,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壓力與挑戰,在高一年級任教已有3個星期了,在壓力的驅使下,我也感受到了學生對我的信任所帶給我的欣慰和信心。

剛開始的第一個星期,我感受到的是困惑,上課時看着學生們迷茫的表情使我內心十分的難受與困惑,我就揣測是我講得不好,還是他們聽不明白。我就感覺到了壓力。所以,我在第一個星期上課時更多的是在與學生溝通,其實我也十分理解他們的心境,因為自己也是過來人。所以我會跟他們談心,把自己以前好的學習方法以談心的方式講給他們聽,讓他們在心理上放寬對英語懼怕的心理,更多地去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在教學上,除了一邊講新內容外,還會花時間去幫他們複習最基礎的知識,學生不是不想去學,而是因為落下太多知識而提不起愛好,也感到害怕。所以就以複習最基礎的知識去構建他們的自信心。

這樣一來的確很受學生認可,在這第三個星期就能感受到學生的變化,至少在課堂上不再迷茫與失落,教學過程還比較順利,能感受到學生願意學與渴望學英語。

這樣也給了我一個動力,也增強了我的自信心,我相信我能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學生提高自信心去學習英語。畢竟就目前來説,學生缺乏更多的是自信心。

篇36:高一英語教學反思

今天是本週的第三節課,但是已經是星期四了,第一、二節都是在星期一上的,由於星期二我們高一英語組要參加區裏面趙老師組織的教研活動,所以教務處把我週二的課調到週一上了,結果一天上了兩天的課。星期二參加區教研活動,活動包括聽課和評課,還有趙老師希望我們新加入杭州的老師能夠寫一些教學心得和12月31日前上交三樣東西(1、這個學期的一份教案,2、寫一份説課稿,3、開一節公開課)。這個事情我還是很樂意做的,因為我本人本身就喜歡學習。回來學校召開緊急會議説是由於颱風“韋帕”的到來,學校放一天的假,結果星期三的課被擠掉了。

今天上了一節課,這不是一節公開課,所以不能公開課的標準來評這節課。如果講到心得,有這麼兩個方面,一是比以前的內容量要稍微大一些,二是內容量還不夠大,大的原因是我把作業批了,批了之後,講起來目的性強一些,有針對性些,所以速度也就快一些,學生聽起來也就不是很累,如果老師什麼內容都講,學生就會覺得老師哆嗦,就會產生聽覺疲勞,不願意聽課,時間久了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講課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和目的。內容量不夠大的原因是老師需要在黑板上寫出大量的知識點,這樣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不如學生有這樣的書,讓學生和老師共同閲讀來得快些,這們會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再一個就是老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手中的材料,材料上有講解的直接拿來讓學生閲讀望就行了,比如我們學生訂的學英語報上第二版上就一些辨析的講解。所以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lv791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