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手指》教案【精品多篇】

《手指》教案【精品多篇】

《手指》教案【精品多篇】

《手指》教學反思 篇一

《手指》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在教學本文時,我先讓學生交流:通過學習本組課文,你瞭解了哪些作品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從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麼樣的啟示。再根據本課單元導讀中的提示自學課文。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再和同學交流平平常常的手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交流五個手指的什麼特點時,沒有抓住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指導學生體會寫作方法時力度還不夠,今後要加以改進。

手指教案 篇二

活動設計背景

兒歌《手指謠》是讓幼兒認識並知道自己小手上的五個手指頭的名稱,並能將手指進行變形和想象。在活動開始部分的時候,我伸出畫有手指娃娃的手來向幼兒問好,讓幼兒一一説出手指娃娃的名稱,再讓幼兒聽着教師的口令相應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娃娃來讓幼兒熟悉手指的名稱。兒歌的內容中用兩個手指進行變形的時候都用到了動詞“碰、並、捏、翹”,這是幼兒學習兒歌時要重點掌握的一個點,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用到了“重點前置”,把這一重點部分以和幼兒一起來做手指遊戲的形式進行了前期的鋪墊,為幼兒學習兒歌打下了基礎,也符合了小班幼兒“愛遊戲”的年齡特點。

活動目標

1、熟悉手指的名稱,樂意用手指進行變形和想象。

2、學念兒歌,掌握動詞:碰、並、捏、翹。

3、結合手指變形和想象嘗試創編兒歌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手指,喜歡有一雙能幹的手。

活動準備

簡易圖譜、手指上畫上娃娃頭像。

活動過程

一、熟悉手指名稱。

1、老師伸出一隻手,彎曲手指向小朋友問好:小朋友們好!

剛才是誰向我們問好?

2、小手有幾個手指娃娃?你們能説出它們的名字嗎?我們來向它們一個個問好。

二、學做動作,理解動詞

1、你們的小手上有沒有手指娃娃呀?讓我來認識一下你們的手指娃娃吧!

2、遊戲:聽口令:老師説“食指食指碰碰”等,幼兒就作出相應的動作

三、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看看老師的手指娃娃變出了什麼?怎麼變的?(老師按兒歌內容做動作,引導幼兒用兒歌的語言表達)

2、老師邊做動作邊完整朗誦兒歌。

3、教師邊帶領幼兒做動作邊把兒歌念一遍。

4、請幼兒分組學念兒歌。

四、嘗試仿編兒歌。

1、老師的手指還會變許多的東西呢,看看老師的手指,又變了什麼呢?是用什麼手指變的呢?這兩個手指是怎麼變的呀?

2、我們的手指還可以變出些什麼呢?(幼兒自由進行手指變形)

你是用什麼手指變的呢?怎麼變的?(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兒歌的創編)。

3、完整朗誦創編兒歌。

4、我們再把這首手指謠去念給沒來的小朋友聽聽吧!教師帶領幼兒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用手指進行變形,讓幼兒來説出變出了什麼?是用什麼手指變的?是怎麼變的?由於前期在玩手指遊戲的時候,幼兒已經先接觸到了手指變形時所説到過的手指名稱和動詞,所以在學習兒歌的時候會顯得主動,樂意,學習起來也會更感興趣更容易。兒歌的內容生動有趣,想象模仿的物體又是幼兒平日生活中所接觸到的,易被幼兒接受,但是兒歌在變形模仿物體中都用到了個“做”字,很方言的一個字,不易被幼兒所理解,而且兒歌每次變形的物體都是不一樣的,好象在玩遊戲那樣的變這個變那個,我在設計的時候就乾脆用“變”字替代了“做”,使幼兒學習起來變得更易理解更順口一點。由於考慮到是小班的下半學期,而且幼兒對變出來的`物體很感興趣,所以我在設計活動的時候嘗試讓幼兒進行了兒歌的創編,先以教師用手指做動作,讓幼兒進行想象,逐步引導幼兒創編出兒歌的內容,再以幼兒用手指做動作,我及時引導幼兒創編兒歌這兩個層次來進行展開。

手指教案 篇三

目標:

1、學唱歌曲,在角色情境中感受歡快的旋律。

2、初步嘗試簡單的創編。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我的頭像圖片各一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

1、師:聽我説,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後伸。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來。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來。”

2、師:小朋友都有兩隻手,比一比你的兩隻手是不是一樣大(師教幼兒比的方法,將手掌合起來,手指對手指) 兩隻手一樣大,所以也叫一雙手。

二、介紹五個手指頭

師:我們的一隻手上有多少手指頭啊?這五個手指頭可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哦!

1、伸出大拇指,“它叫什麼名字呀?像家裏的誰?”讓幼兒知道大拇指是爸爸,並把爸爸的頭像圖片貼在大拇指上。

2、伸出食指,“它叫什麼名字呀?像家裏的誰?”讓幼兒知道“爸爸旁邊是媽媽”,並把媽媽的頭像圖片貼在食指上。

3、照上面的方法介紹“中指是哥哥,無名指是姐姐,小小指頭就是我”。

三、欣賞歌曲

1、師:這五個手指頭啊不僅相親相愛,而且它們的本領都很大。你們來聽聽看,它們都有什麼本領?老師唱一遍,然後請幼兒回答。

2、師:大拇指爸爸會開汽車,那麼開汽車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歌曲,然後告訴我,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3、師:開汽車的聲音是怎樣的呀?開汽車的動作是怎樣的?強調象聲詞的節奏。

4、回答剩下四個手指頭的本領的聲音和動作。強調節奏和發音。

四、學唱歌曲

師:你們説的真好聽,下面我們把它唱出來,一起來學一學,好嗎?幼兒跟唱歌曲兩遍。老師根據情況糾正。

五、創編歌曲

1、師:你們太厲害了,一學就會,而且唱得很動聽。來,表揚下自己。

2、師:我們回到位子上休息一會吧。

3、師:我們的爸爸除了會開汽車,還會幹什麼?啟發幼兒想想其聲音和動作。

4、同上,説説媽媽、哥哥、姐姐、我。

5、請幼兒根據自己説的,跟着音樂來唱一唱。

六、結束

師:我們家裏每個人的本領都好大啊,等下我們把他們的本領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基本上完成了預定的目標。老師能夠了解、關注到幼兒的已有經驗(認識了手指的名稱,家人的本領等),使得孩子“有話可説,有東西可發掘”。另外,老師在提問方面能夠根據幼兒反應隨機進行調整。如,當問“爸爸開汽車是怎樣的?”時,幼兒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所以馬上把問題變為“爸爸開汽車的動作是怎樣的?發出了什麼聲音?”

由於是第一次進行歌曲的創編,所以對幼兒來説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調整的地方:在第五個環節,創編歌曲方面,沒當孩子説出本領和聲音的時候,老師可以用旋律哼唱一遍,加深幼兒記憶,降低幼兒歌唱時的難度。或者也可以把這個環節另外組織一次活動。請孩子事先回家觀察家人有什麼本領,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聲音是怎樣的。這樣可使活動更好的開展,也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本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69nzn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