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方法

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方法

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方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方法

* 第二節、作品解讀

* 什麼是好的短篇小説?

* ①深入地揭示和表現人性。 

* ②深入地揭示生活。

* ③構思精巧,巧妙。

* ④在較小的篇幅中容納儘量豐富的內容。

* 一、魯迅的《孔乙己》

* 教參一般停留在分析這篇作品的思想意義之上。

*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2、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轉載請註明來自:本站)

* 【教學難點】

* 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 生活中並沒有一個“本來的”孔乙己,“本來的”孔乙己的故事。

* 從不同的角度講孔乙己,就能講出不同的孔乙己的故事。

*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選擇敍事視角。

* 《孔乙己》的藝術特點 

* 1、使用了巧妙、複雜的藝術視角

   王富仁認為,在《孔乙己》中擔任具體敍述任務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

  他説:“小説嚴格按照這樣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的眼光(意識)他周圍的世界,看待包括(意識)看待他周圍的世界,看待包括孔乙己在內的所有其他人物。”

* 嚴家炎在《復調小説:**迅的突出貢獻》中認為:“一篇短短的《孔乙己》竟能引起讀者異常複雜的感受,就與作者安排了一個可以悄悄移位的敍事者有關。過去許多研究者的文章,以及中學語文課的教學提示,都把《孔乙己》的敍事者説成是咸亨酒店的‘小夥計’,這種説法不確切。如果敍事者真的是十二三歲的酒店小夥計,那麼孔乙己給予讀者的印象就會簡單得多。……《孔乙己》的敍事者也是個成年人。”

* 它其實有兩個視角:小夥計的視角和隱含作者的視角。

* 小説是在一種複雜的視角運動中表現了孔乙己這樣一個人物。  

* 所謂“隱含作者”,是指作者的一個“隱含的替身”,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在寫作時不是在創造一個理想的、非個性的一般人,而是一個“他自己”的隱含的替身。

* “不管一位作者怎樣試圖一貫真誠,他的不同作品都將含有不同的替身,即不同思想規範組成的理想”,正如一個人的私人信件,可以根據與每個人的不同關係和每封信的目的,而會有不同的替身一樣。

* 《孔乙己》中的小夥計不僅是一個觀察者,也是一個參與者。

* 小夥計的作用有兩二:

* 第一,他構成了一個重要的社會背景,增加了一種真實感。 

* 第二,小夥計在小説中,他其實也扮演的一個施虐者的角色。

* 這樣《孔乙己》中其實可以聽到兩個聲音,一個是小夥計的,這個聲音瞧不起孔乙己,充滿了對孔乙己的蔑視。

* 其實另外還有一個聲音,就是隱含作者的聲音。或者隱含作者的態度,這個態度對孔乙己有更多的同情。

* 在小夥計的話中我們也能看出一種反諷。就是小夥計本人也成為反諷的對象。

* 2、使用“重複”的手法,提高了表現的效果

* 小説中的重複有兩個系列。

* 首先是關於“笑”。

* ①“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 ②有人説他偷書,他堅持説自己是“竊書”,然後是之乎者也。“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③有人説他沒有進學當秀才,他再次辯解,有之乎者也,“眾人也都鬨笑起來”。

* 第二個系列是三次被揭短。

* ①別人説他偷書,

* ②別人説他識字卻不能進學,

* ③掌櫃的提到“孔乙己,你又偷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辨,單説了一句,“不要取笑”。掌櫃的説,“取消?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説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

* 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 自資本主義誕生,西方文學一直持有一種懷疑與批判的態度。

*  《我的叔叔于勒》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功利主義和唯利是圖 

* 主要藝術特點:

* 1、用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冷酷的人際關係、世態炎涼。

* 菲利普夫婦的邏輯是:有錢就是好人,有錢就有親情;沒錢,就不是好人,也就沒有親情。  

 

* 小説中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態度前後有這樣幾次變化。

* 最早是于勒揮霍了自己的那一份遺產,而且還把兄弟倆共有的那個部分也用掉了一些。於是于勒被送往紐約。

* 請注意這個時候,于勒得到的道德評價:他是一個壞蛋、一個流氓、一個無賴。

* 後來,據説于勒發了財,于勒又一下子成了正直的好人,有良心的人,達夫朗什家的好子弟,跟所有達夫朗什家的子弟一樣公正無欺了。

* 再後來就是在船上相見,于勒成了一個乞丐一樣的老水手。

* 克拉麗絲馬上説:“我早就知道這個賊不會有出息,早晚會再來糾纏我們!倒好像一個達夫朗什家的人還能讓人抱什麼希望似的。”

* 在這裏貧窮的于勒被説成是一個賊。

* 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

* “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個東西,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 2、敍述視角的選擇

* 錢理羣在《〈我的叔叔于勒〉略説》一文討論了這個小説的視角問題。

* 他指出這個小説中大家對待于勒有四層“看”與“被看”的關係:

* 童年的“我”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

* 成年的父母如何看于勒叔叔;

* 成年的若瑟夫如何看于勒叔叔這樣的窮人;

* 最後還有一個就是作者莫泊桑在“看”于勒。

* 小説是一個選擇的藝術。同樣的生活看你從什麼角度去選擇,選擇的角度不同,結果也會大不相同。

* 小説中的于勒就應當僅僅是一個被同情的對象嗎?

* 有一位中學教師討論《我的叔叔于勒》時就專門評價過於勒: 

* “我的叔叔”也真是,發了財,而不節儉,不本分,竟淪落到去賣牡蠣。這要怨誰呢?從負債出走到發了財,又落到窮光蛋,這難道是必然的嗎?或是命中註定的呢?于勒為何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財富呢?要知道自己是如何從家出走的!

* 每當我讀到這裏時,不由得對於勒生起氣來,這個于勒,真的太不爭氣,太不像話了。發了財而不知道珍惜,去闊綽什麼?老大不小的!這難道不是自取滅亡嗎?自己毀了自己的前程,一失足將成千古恨。他能振作起來嗎?還有發財的機會嗎?這個不爭氣的于勒,實在太令人失望,此時此刻,我們能過多地去指責菲利普夫婦的不仁不義嗎?”

* ①從若瑟夫出發最容易把這個故事講得有層次,達到最好的敍事效果。

* 選若瑟弗有一個重要的好處是把于勒的過失虛寫。

*  

* ②若瑟夫代表了小説的一個道德尺度。

* 小説中對待于勒的道德立場則應當有三個

* (1)菲利普夫婦。這是一種典型的中產階級、小市民的道德立場,嫌貧愛富、唯利是圖。這種價值立場是小説批判的對象。

* (2)若瑟夫

* 若瑟夫這個敍事角度的存在其實就與他的父親母親構成了對比。就是道德良心與唯利是圖的對比。

* (3)隱含作者

* 隱含作者的立場近似於若瑟夫的立場,但是更有理智。

* 若瑟夫在小説更多地只是“看”和“説”,他的立場是中性的。但隱含作者是持鮮明的批判態度。

* “我的父親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套着手套,讓我母親挽着胳膊,我的母親打扮得五顏六色,好像節日懸萬國旗的海船。”

* 這些描寫滿含諷刺。 

* 在這個小説中,有的話雖然是敍事人説的,但其中也有隱含作者的聲音。這就是典型的反諷。反諷的定義是作者實際説的和表面説的不一樣,言在此,而意在彼。 

* 三、王願堅的《七根火柴》

* (一)作家、作品的相關背景

* 王願堅(1929-1991),****人。1944年(15歲)參加革命,次年參加八路軍,做過宣傳員、文工團分隊長、報社編輯。

* 解放後任《解放軍文藝》編輯,1954年,參加革命歷史回憶錄大型叢書《星火燎原》的編輯工作。

* 擔任編輯期間,他曾多次去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和長征路上做實地採訪,接觸過很多老幹部、老紅軍,瞭解到許多革命前輩的鬥爭事蹟。 

* 主要作品有《黨費》、《糧食的故事》、《媽媽》、《支隊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勞動者》等。“文革”後發表了《路標》、《足跡》、《草》、《啟示》等10個短篇小説。

* 但是基本上都是沿襲舊的模式,政治價值高於藝術價值。

* 王願堅的創作其實面臨着這樣一對矛盾:一方面,他的創作成就與其選材有很**系。

* 如馮牧所説:“王願堅的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他選擇和表現了一些極珍貴的、在我們的文學創作中還接觸得不多的重大題材,即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的紅軍和蘇維埃區域的雄偉壯烈的鬥爭生活。” 

* 但是另一方面,王願堅沒有親歷蘇區和長征路上的生活,這對他的寫作多少構成了限制。 

* 在寫作過程中,王願堅揚長避短。

* 他很少寫那種複雜的人物之間的關係,很少在較長的歷史過程中展示人物性格的形成與發展,而是截取生活的一個片段,選取典型細節,用一個鏡頭、一個側面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崇高和偉大。 

* (二)主要藝術特點

* 在《七根火柴》中,作者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主題:追問和展示紅軍在長征路上精神力量的來源。

* 他自己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力量是“建築在高度階級覺悟基礎上的、對革命事業、對革命集體的無限忠心,和由這種集體主義產生的高度的階級的愛。為了集體,為了戰友,他們可以付出一切,以至自己的生命。” 

* 作者選擇了一種“以小見大”的方式。

* 王願堅在《〈七根火柴〉的構思過程》中指出:“隨着這種精神的思索,我眼前浮現了這樣一個形象:在翻越大雪山的時候,一個紅軍戰士被暴風吹到雪坡上,幾番掙扎,他終於被深雪埋葬了。但是在皚皚白雪上卻鮮明地高揚起一隻手,在這隻手裏託着一個共產黨員的黨證。

* ……這時,又想到老同志講故事中多次談到火在長征中對於部隊的重大作用,便把火柴夾進他的黨證裏。這樣,原來從許多故事中獲得的思想和感受便得到了藉以表達的形象,而這個形象出現在人物精神光芒閃耀的一剎那,也用不了很多筆墨去烘托、渲染,小説就可以短些了。”

* 1、時空間的高度集中

* 王願堅《七根火柴》的成就首先還是應當放到20世紀中國小説發展史的層面上評價。

* 中國現代短篇小説是一種很新的藝術形式,以1918年,**迅《狂人日記》的發表為起點。

* 中國古代雖然也有“三言二拍”這類“短篇小説”,但説是短篇,其實更像是長篇小説的梗概。 

* 胡適認為現代短篇小説最大的特點是寫生活的橫截面。

* 他指出:“譬如把大樹的樹身鋸斷,懂植物學的人看了樹身的‘橫截面’,數了樹的‘年輪’,便可知道這樹的年紀;……縱面看去,須從頭看到尾,才可看見全部。橫截面開一段,若截在要緊的所在,便可把這個‘橫截面’代表這個人,或這一國,或這一社會。這種可以代表全部的部分,便是我所謂‘最精彩’的部分。”

* 現代文學30年,中國短篇小説逐漸成熟。 

* 但是,自1942年,《講話》發表以後,**和各根據地大力倡導大眾化和民族化,很多作家學習民間形式,短篇小説更多地在講有頭有尾的故事,又回到了舊式短篇小説路子;現代短篇小説的形式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忽略。  

* 《七根火柴》一個顯著特點是時空間非常集中。實寫的場面只有兩個。 

* 從敍事學的角度説,這個小説比較多地使用了呈示,而不是講述。 

* 就是像戲劇一樣地,讓人物自己出來表演,小説主要由場景和對話構成。

* 在時間的處理上,小説不是不涉及縱向的時間,而是把縱向的時間收縮到一個橫面積上來。這也是戲劇處理生活的一種方式。  

* 這個小説敍事視角是第三人稱敍事,但又依附於人物的視角,主要是通過盧進勇的眼睛在看。 

* 實際上是用盧進勇的眼睛在“看”,但是,是第三人稱敍事人在説,眼睛是盧進勇的,但是聲音是敍事人的, 

* 當然,這裏也有一個疑問,即如果小説就選擇第一人稱敍事是否更好一點? 

* 2、用寫心靈的方式寫人物

* 《七根火柴》有兩個主要人物,但是真正的主人公應當還是無名戰士。

* 對這兩個人物,作者都是通過典型細節透視他們的心靈。

* 首先,關於無名戰士。無名戰士最偉大之處是他將革命事業置於自己的生命之上。小説通過3個細節表現了他的這種高尚的情操。

* ①盧進勇把找到的雞蛋大的一點青稞面給他吃,他吃力地推開他,牙縫裏擠出幾個字:“不,沒……沒用了。” 

* ②無名戰士其實具備得到一堆火、一杯熱水的能力。但是他放棄了這個權利。

* ③無名戰士瀕臨死亡,但是他一直等到把黨證和火柴交給了盧進勇。 

* 小説寫盧進勇也有兩個很關鍵的細節。 

* ①把青稞面給無名戰士,盧進勇也一晝夜沒有吃東西了。 

* ②拿到火柴以後,他不是馬上自己點上一堆,而是趕緊追趕後衞連,直到把火柴交給他們。  

* 3、隱喻與象徵手法的使用

* 在《七根火柴》中,“火”、“火柴”有着明顯的象徵意義,這個意義有“實”和“虛”兩個方面。

* 首先,就“實”的方面講,“火”對當時的紅軍戰士意味着“活力”、“希望”和“勝利”。

* 有了“火”、“火柴”就意味着這些紅軍戰士能夠戰勝陰雨、戰勝潮濕,就有了可以煮熟的乾糧,本來不能吃的也變成能吃的。衣服可以烤乾,可以驅散寒冷,而這些在當時都是威脅紅軍戰士生命的困難。

* 《七根火柴》從題目到文章裏面有一個出現最多的字,就是“火”、“火柴”。“火”在文本中一共出現過16次。

* 在這個3200字的小説中,後半部“火”或“火柴”密集出現,而前半部是一直呼喚“火”的出現。

* 這個小説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關於“火”的故事。

* 在《七根火柴》創作談中,王願堅講得很清楚,《七根火柴》的創作一方面得益於雪地上紅軍戰士高高舉起的一隻手的意象,另一方面就是他回想起老同志講故事中多次談到火在長征中對於部隊的重大作用。

* 《七根火柴》中,比較虛的象徵意義是從“薪火相傳”的意義上理解“火”的意義。

* 因為紅軍長征本身就非常具有象徵意義,再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一個紅軍戰士用生命保證了七根火柴、也可以説是七顆火種的傳遞,在這裏,“火”火“火柴”應當有明顯的象徵意義。

* (三)《七根火柴》的主要缺點

* 從敍事學的角度講,作者與人物幾乎沒有距離。作者對正面人物一概採用仰視、甚或是崇敬的立場。 

* 這樣就形成了十七年作家一種集體的僵硬的姿態:塑造人物缺少變化,缺少靈活性和多樣性。 

* 就王願堅來説,其《三人行》、《七根火柴》、《黨費》、《普通勞動者》中的人物,其實都是一個人物,就是思想政治覺悟高到極點,為革命馬上願意奉獻一切。

* 很多作家創作之前就已經設定了人物的標杆,就是説,人物的思想覺悟已經設定完成,可以變化的只有人物的性別、年齡和所處的環境;這樣作家可以選擇東西就非常有限了。

* 在《七根火柴》中,無名戰士和盧進勇其實是沒有區別的。如果盧進勇有七根火柴,盧進勇也到了瀕臨死亡的地步,可以設想他也會照着無名戰士的方式去做。  

* 四、狄斯尼《勇氣》

* (一)作家、作品的相關背景

* 美國女作家多蘿西·卡梅倫·狄斯尼(1903-1992),生於俄克拉何馬州,在紐約巴納德學院接受教育。曾經做過速記員、夜總會女招待等,後來成為美國知名作家,擁有廣泛讀者。主要作品有:《死在後座》(1936年)、《金色天鵝謀殺》(1939 )、《陽台》(1940年)、《9月30天上帝》(1942 )等。

* (二)主要特點

* 1、關於《勇氣》的主題

* 《勇氣》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裏把人物置於生與死、榮與辱的嚴峻考驗面前。 

* 通過這個故事作者讚美了這個普通法國婦女的勇氣,這也是小説的主題。但是這個法國婦女所擁有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勇氣,如何理解這種勇氣,其實並不是簡單瀏覽一下就能理解的。

* 這個問題其實應當放到跨文化的背景中去思考,才能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 出於正義與信仰,以犧牲自己或親人的生命,換取他人的安全的事蹟在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常有的,中國的文學作品也經常寫到。  

* 《苦菜花》中,日軍圍捕了一批羣眾和共產黨的區委書記姜永泉,敵人為了把八路軍亮出來,設下毒計讓婦女認親。小説中的人物花子正向丈夫老起走過去的時候,突然在人羣中看到了區委書記姜永泉,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頭,她毅然走向姜永泉,領走了他;其後,她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丈夫慘死敵手。

* 而老起也深明大義,宣佈自己就是八路軍,犧牲自己保全了黨的幹部。

* 但是中西小説中類似的情節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 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小説比較強調人物的階級覺悟。

* 就《苦菜花》中的花子來説,對日本人的憎恨固然是她用丈夫的生命換取八路軍幹部的重要原因,但更根本的是人物對共產黨的熱愛、對八路軍的熱愛。對階級和民族翻身得解放的期盼,是支撐花子做出選擇的主要心理依據。 

* 在《勇氣》中,支撐法國婦女做出選擇的原因則要更復雜一些。

* 其中首先當然是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感。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入侵法國,相比較而言,德國軍隊在法國雖然沒有日本軍隊在中國那樣燒殺姦淫但是也給法國人造成了非常大的災難。

* 然而,支撐這個法國婦女“勇氣”、同樣重要的也許還有一些文化的原因。

* 西方文化有一個非常深厚的宗教傳統,很多西方人從小就浸潤在基督教的教義與信念中,經常恪守某種教規或生活的準則。

* 西方文化非常崇尚理智,經常把一些普遍的、抽象的原則置於生活之上,成為普通人生活的準則。  

* 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小説《瑪特渥·法爾高納》就講了一個死亡與榮譽的故事。

* 主要人物:瑪特渥·法爾高納 、福爾杜那多 、吉亞內多 。

* 如果説《勇氣》中法國女人犧牲丈夫、家庭保護美國傘兵既出於愛國主義,也是出於某種信念、信仰,那麼梅里美《瑪特渥·法爾高納》中瑪特渥·法爾高納親手殺死兒子就是僅僅出於一種信念、信仰,出自一種做人的原則和他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榮譽。

* 《勇氣》的點題之筆其實是空軍將領的幾句話。

* 有3個關鍵詞:勇氣、幸福和信仰。而3個關鍵詞之間的關係應當是:

* 信仰是支撐點,有了信仰她才有勇氣,有了信仰,她在犧牲了丈夫以後仍然是幸福的。

* 在這個法國婦女的信仰中,愛國主義當然是一個基礎,但是愛國的人未必都能像這個法國婦女一樣為愛國獻出自己的丈夫,並且準備獻出自己和整個家庭。

* 在這裏,西方人那種更重視原則和信念,把信仰置於生命之上的傳統就被凸現出來。

* 在《勇氣》中,具有這種“勇氣”的並非法國婦女一個人,小説中其實有一個一直被忽視的人物就是這個婦女的丈夫。 

* 空軍將領為什麼説法國婦女犧牲了丈夫以後,她仍然是幸福的?

* 這個“幸福”的內容是指:法國婦女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她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犧牲丈夫對她來説雖然是一個巨大的無法彌補的損失,但是如果當時他們的選擇是把美國傘兵推出家門,將這位美國士兵置於死地,她和他的丈夫將終生生活在痛苦中,終生受到良心的譴責,生不如死。

*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空軍將領認為,這個婦女在家破人亡以後仍然是幸福的。

* 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派出68個師120萬人參加戰爭,最終有25萬人戰死,佔歐洲戰場盟軍傷亡總數的70%。

* 小説裏提到的那個美軍士兵不遠萬里到法國,為解放法國人民而戰鬥,法國人在盟軍士兵遭遇困難時挺身而出掩護他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小説中法國婦女信仰的內容主要應當是一種責任感,即她認為法國人有“義務”不惜生命保護盟軍士兵的安全,她願意犧牲自己和家人的生命來做到這一點。

* 做到了即使犧牲了自己的親人,她也會感到幸福,如果做不到,則會使她的良心終生受到譴責。 

* 2、《勇氣》在敍事上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

* ①小説的故事選擇了第三人稱進行講述,作者謀求的是一種快節奏的敍事效果。

* 第三人稱敍事的效果是高屋建瓴,作者能夠俯視整個事件,對事件的前前後後都瞭如指掌;使用這種人稱,作者能夠快速、清楚地梳理、講述事件的整個過程。

* 雖然缺少層次,但是能把事件講述得更清楚明晰。

* 而第一人稱敍事的優點是具體、親切,能給敍事帶來身臨其境的感覺,因為使用的是限制敍事,也能很容易地給敍事創造出一定的層次。

* 其不利首先是視野的限制,敍事視野只能以人物的親歷為限;其次它也很難創造那種快節奏的敍事效果。

* 在《勇氣》中,狄斯尼異乎尋常地選擇了第三人稱或許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 作者要凸顯的是法國婦女處境的險惡,她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面臨了兩次對自己和親人來説是生與死的選擇。小説要尋找的效果就是那種快而緊張的節奏,一種壓抑地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 美國兵第一次到法國婦女家,僅有的描寫是非常簡略的,就是用簡練的筆墨介紹了法國婦女和這個家庭。

* 她長得並不漂亮,也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卻善良而鎮定。她顯然剛從做早飯的灶間出來的,她的丈夫和她的三個幼小的孩子——一個是嬰兒,坐在一張高椅子上——坐在飯桌旁邊,驚異地盯着他。

* 對話也非常簡略:

*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説,“你們願意把我藏起來嗎?”“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説着便把他帶進屋裏。“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説,他迅速地把這個美國人推進壁爐旁邊的一個大碗櫥裏,“砰”的一聲關上櫥門。

* 第二次的對話只有兩句:“你願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哦,當然啦。快!”

* ②通過人稱與視角的選擇調整敍事與人物的情感距離

* 拿《勇氣》與《七根火柴》相比,能夠看出兩個作品在情感距離上有相當大的差別。

* 十七年中國小説敍事方式它會使讀者失去對敍事人的信任。

* 如果敍事人把每一個人都説成最好,對每一個主人公都拍着胸脯保證他們在道德情操、思想品質方面是最好的,那麼敍事人的可信度就會大大地打折扣。  

* 在《勇氣》中,作者不想採取那種過分仰視的視角,而更希望拉開與人物的情感距離,用一種客觀的、平淡的態度講述整個故事。

* 美國兵第一次見到法國婦女時,小説寫到:“她長得並不漂亮,也不是滿面笑容,但是她的眼光卻是善良而鎮定。” 

* 美國兵第二次到法國人門上的時候,這個法國婦女就更不像一個英雄了。“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她甚至不敢向他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非常明顯,這位法國婦女是悲傷的,內心也充滿了巨大的恐懼,作者遠沒有把她寫成那種大無畏的英雄 。  

* 當然,作者採用客觀的、有距離的敍事,並非一定就會造成讀者與人物的在感情上的疏離。

* 如果人物是一個刀槍不入的英雄,能夠含笑面對死亡,她選擇藏匿美國兵就變成了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這裏也就沒有一個“勇氣”的問題了。

* 在小説中,對六名德軍士兵作者也沒有把他們漫畫化。 

* 從小説整個結構的設計來看,作者很重視的是小説結尾,空軍將領對故事的分析,即法國婦女和美軍士兵勇氣的來源,特別是法國婦女勇氣的來源。 

* 在小説中,作者調動各種手法,控制敍事的距離,甚至抑制讀者對故事本身的介入,其目的看來只有一個,就是她要留出空間來,追問與思考法國婦女“勇氣”和“幸福”的來源。雖然有點直露,但是小説最後還是成功地指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信仰”在一個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高於一切的。

* 小説的題目,如果真正按照作者的意願,或許應當是“信仰”而不是“勇氣”。這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而不全是一個關於“勇氣”的故事。

* 1、餘華:十八歲出門遠行

* 2、**迅:祝福

* 3、沈從文:邊城(節選)

* 4、卡夫卡:變形記

* 五、**迅:《祝福》

* (一)作家、作品的相關背景

* 《祝福》寫於1924年2月7日, 是**迅短篇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雜誌》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後收入《**迅全集》第二卷。據統計,新時期以來,已經發表《祝福》研究文章近400篇。

* (二)《祝福》敍事策略解讀

* 小説創作應當是在素材的基礎上提煉出主題和情節。

* 如果從素材與主題的劃分來看,祥林嫂的故事最容易寫成一個命運悲劇。

* 事實上,祥林嫂的一生也確實就是由很多不幸構成的 。  

* 從《祝福》整個的構思與佈局來看,**迅顯然不願意把祥林嫂的故事寫成一個單純的命運悲劇。

* 作為一個啟蒙者,作者要挖掘的是人物悲劇命運背後深刻的社會原因,即封建禮教對人精神上的扼殺與禁錮。

* **迅虛筆淡寫**四老爺對祥林嫂的經濟盤剝,肉體摧殘,正是為了潑濃墨以突出他手中揮舞着的舊禮教的罪惡繩索。**迅虛筆淡寫祥林嫂的窮苦和意外災禍,也正是為了集中藝術力量着重細緻,深一層地寫出祥林嫂兩次來**鎮有色調對比的精神狀態。

* 無論是窮困被賣,還是喪夫失子等痛苦都沒有導致祥林嫂精神與生命力量的真正崩潰。而真正導致她精神崩潰的是她捐了門檻,幻想獲得了拿祭品的權利而四嬸“你放着,祥林嫂”的一聲斷喝。 

* 在《祝福》中,作者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把祥林嫂的故事寫成一個純粹的命運悲劇,他最大的追求則是壓抑讀者對人物遭遇的純粹厄運的興趣,而要把讀者的注意引導到禮教殺人這樣一個主題上來。

* 而《祝福》最大的特點也正在於作者成功地處理了這個故事,讓一個在那個時代隨處都能看到的人物命運悲劇變成對封建禮教扼殺生命的藝術寫照,在一個不幸婦女的故事中植入一個深刻的啟蒙主題。

* 在《祝福》中一個真正有意思的問題是,作者通過什麼樣的敍事策略轉移了來自素材的主題,他是如何通過敍事將啟蒙主題植入一個本來或許只能賺取讀者幾滴眼淚的悲慘的故事中。

* 《祝福》中行之有效的敍事手法主要有這樣兩個方面。

* 1、以“我”為視點,將作為封建禮教代表的**四老爺與受害者祥林嫂聯繫起來,從而凸現了小説反禮教的主題。

* 《祝福》中作者所作的最大的敍事幹預,其實就是加上了一個“我”的故事,即將祥林嫂的故事,置於“我”的視野之中,在有“我”參與的框架中,重新演繹與講述了祥林嫂的故事。  

* 有人指出:“在長達萬餘字的篇幅中,祥林嫂的故事佔了三分之二,而‘我’的敍述竟然佔了三分之一。如果小説文本的用意僅僅在於再現祥林嫂的人生悲劇的話,敍述者‘我’的篇幅實在太過宂長了。”

* “《祝福》分別寫了‘我’和祥林嫂的兩個不同而又緊密相連的故事——祥林嫂的人生悲劇與‘我’的心路歷程。……‘我”的故事在意藴深度上超過了祥林嫂的故事。”

* 但事實上,“我”的故事附屬於祥林嫂的故事,它是作者為了凸顯主題,進行敍事幹預的一種手段,其意義主要在於某種敍事功能,而不是旁出的思想與社會意義。

* **迅從“我”的角度來寫祥林嫂的故事最重要的目的是在祥林嫂與**四老爺之間建立某種聯繫,也就是在作為封建禮教的維護者與被害者之間建立某種聯繫,主要用這種方式將祥林嫂的命運悲劇轉換成對禮教殺人的控訴。 

* 小説以“我”住進**四老爺家作為敍事的起點,其目的是在於將祥林嫂的悲劇置入一個禮教氛圍濃郁的環境之中。作者在講述四叔和其家庭的時候有着明顯的目的性,就是凸顯其理學、道學的背景。

*  “我”一開始就提到四叔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他一見面寒暄之後就大罵新黨。案頭上除了《康熙字典》,就是一部《近思錄集註》和一部《四書襯》。 

* 所謂禮教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套價值觀念,它以儒學為基礎,其核心是所謂“綱常倫理”,也就是一套規約制度,它是封建社會中一種普遍的意識形態。

* 這種意識形態不僅屬於**四老爺,同時也屬於祥林嫂和柳媽,事實上也屬於所有**鎮的人,這是一套共同的規約制度;正是這個制度扼殺了祥林嫂。  

* 從這個意義上看,**四老爺也並非扼殺祥林嫂的兇手。他並非着意和祥林嫂過不去,他執行的是一套禮教的規則,這個規則已經內化成一種社會行為規則,或者成為一種潛意識規則。

* 其實,祥林嫂也是這個規則的遵循者——她如果根本不在乎這個規則,她就不會受到如此嚴重的傷害。 

* “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個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一個階級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着精神生產的資料。” 

* 但是,從另一方面説,**四老爺又是《祝福》中一個起着關鍵作用的人物。首先,一個社會中知識者總是更集中地代表一種文化和思想,他們是某種文化的傳播者、維護者,也是某種規則的執行者。 

* 其次,**四老爺也確實扮演了一個封建禮教維護者和執行者的角色。他下令四嬸不讓祥林嫂觸碰祭品,直接導致了祥林嫂的精神崩潰。

* 《祝福》如果沒有使用“我”這樣一個視角,而是用第三人稱直接寫祥林嫂的故事,當然也可以寫到**四老爺,但這樣寫會使敍事很不自然——如果沒有“我”的出現,作者就很難找到理由寫**四老爺,特別是寫到他的奉守理學、反感新黨這些屬於精神層面的東西——而這個小説如果沒有**四老爺這個人物,禮教殺人的主題也就很難被突出出來。

* 2、小説使用“套疊式”結構,將**四老爺設為背景,進一步凸現了禮教殺人的主題。

* 《祝福》的敍事可以簡單地分出“現在時”和“過去時”兩個層面。

* “現在時”基本上就是3天:第一天夜裏“我”到了**鎮,雖然是故鄉,但是已經沒有家,只得暫寓在**四老爺的宅子裏。第二天“我”去看了幾個本家和朋友,下午碰到了祥林嫂(距上次看到她已經過了5年)。第三天,還是去看朋友,傍晚聽到了祥林嫂的死訊,開始回憶(進入過去時)。

* “過去時”主要有3個部分:①祥林嫂第一次到**鎮的經歷;②第二年正月裏,衞老婆子向大家講述了祥林嫂被搶走了以後的經歷,即被迫嫁給賀老六,生了一個兒子;③祥林嫂第二次到**鎮,準備祝福祭品時第一次被拒絕,捐門檻後再一次被拒絕,精神陷於崩潰。小説最後有回到“現在時”。

* 使用這種結構框架,在時間上可以把祥林嫂十年的生活比較集中地講述出來,使小説顯得比較緊湊。

* 在空間上,**四老爺的宅子既是“我”現在的落腳之處,也是祥林嫂長期生活過的地方,二者有很高的關聯度。而且這個宅子上上下下,從**四老爺、四嬸到**家的短工都是祥林嫂故事的當事人,“我”在**四老爺的宅子裏回憶和講述祥林嫂的故事看上去非常自然。

* 關於正文中祥林嫂一生悲劇的敍事方式,即作者使用第一人稱敍事還是第三人稱敍事,以往是很有爭議的。

* 爭議的根源其實在於作品本身的模糊性。即這段敍事既可以看做“我”對祥林嫂故事的轉述(我聽來的故事,由“我”的嘴裏講出),也可以看做小説轉換了視角,即採用了第三人稱敍事。 

* 從“套疊式”的結構出發,作者更容易控制敍事的節奏,即靈活使用倒敍和插敍、概述和場景描寫。

* 在小説中,作者較詳細地描寫或講述的地方主要有4處:

* ①“我”在河邊與祥林嫂相遇,祥林嫂問“我”人在死後是否有靈魂的問題。

* ②衞老婆子轉述祥林嫂被賣給賀老六,婚禮上激烈反抗的過程。祥林嫂真正地以死相拼。

* ③柳媽對地獄恐怖的描述以及祥林嫂的反應。

* ④祥林嫂捐門檻以後,四嬸的不信任及祥林嫂的反應。 

* 這4處都與祥林嫂的精神之死有着直接關係。換言之,這幾個情節連接起來就能勾勒出祥林嫂被禮教扼殺的完整過程。 

* 在《祝福》的敍事策略中,能夠明顯地找到一組對應關係:祥林嫂精神上的受虐和自虐與場景描寫的對應,祥林嫂一般的命運悲劇與概述和省略的對應。

* 換言之,關於殺死靈魂的過程作者總是願意使用更多的篇幅,在敍事上更多地進入場景,做比較多的描寫與詳述;而那種純粹的命運悲劇,作者倒是做了非常多的省略。

* 從這個意義上説,禮教殺人是作者在祥林嫂紛雜的生活中“提取”出來的一個故事,是作者通過特殊的敍事手法精心“講”出來的一個故事。

* 作者通過引入“我”這個敍事人,通過設置“套疊式”的結構壓抑了素材本身可能具有的多種主題,將舊中國一個普通婦女“悲慘的”生活改寫成一個具有時代意義“悲劇性”的故事。

* 而這種“改寫”正是《祝福》敍事策略的要點所在。

標籤: 文學作品 解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d59l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