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教案 《10的認識》精品多篇

教案 《10的認識》精品多篇

教案 《10的認識》精品多篇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內容:三角形的認識

教學目標:通常學習,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按角分三角形的分類,理解並掌握三角形高的意義,並會正確地作三角形的高。

教學重點:理解並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和分類。

教學難點:掌握三角形高的意義和畫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

1、  説一説:我們以前學過三角形,請你説説看,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形狀是三角形的?

2、  畫一畫:請你在紙上任意畫幾個三角形。

3、  議一議: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説説什麼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4、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得到):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

重點理解:三條線段、圍成、封閉這些詞的意義。

看一看:三角形有(  )個頂點,(  )條邊和(  )個角。

出示:

(1)用力拉一拉,你發現什麼?(三角形不會變形)

(2)説明:三角形的這種特性,叫做三角形的穩定性。

(3)請你説一説,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

二、教學三角形的分類和高

出示一些三角形:

(1)       你能不能給上面的三角形分分類?並説一説你是根據什麼來分的。(如果學生分不出,可做適當的引導。)

(2)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得出:

1、  6一類:三個角都是鋭角:叫鋭角三角形;

2、  4一類:有一個角是鈍角:叫鈍角三角形;

3、  5一類:有一個角是直角:叫直角三角形。

(3)       可用下面的圖來表示這三種三角形的關係: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師畫三角形的高。

説明:從三角形的頂點向它的對邊(或對邊延長線)畫一條垂線,頂點到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這個頂點的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注意:(1)高要用虛線表示,並且標上垂直符號;

(2)底邊的延長線也要用虛線表示。

討論:(1)一個三角形可以作幾條高?

(2)請找出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

(3)作哪類三角形的高時,需要延長底邊?

三、練習

1、P 75   第1、2題

四、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片1-10

2.四張實物卡

3.幼兒數字卡片1-10若干

4.幼兒數字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複習數字1-10

(1)教師出示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教師:我們請來了幾位數字朋友,看看都有誰?

(2)教師出示實物卡,請幼兒找出相應數量的數字卡並粘貼

教師: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你把它找出來。

2.玩遊戲“數字蹲蹲”

(1)介紹遊戲玩法:老師選4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卡,教師手拿數字卡1,為遊戲開頭,如“數字1蹲,數字1蹲,數字1蹲完數字3蹲”“數字3蹲,數字3蹲,數字3蹲完數字2蹲”以此類推,直至5位小朋友全蹲完。

(2)請全體幼兒分別拿上1-10的數字卡,圍成圓圈,集體玩數字蹲遊戲。

3.音樂遊戲:1234567

(1)介紹遊戲規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説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

(2)幼兒遊戲3-4遍,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4.幼兒操作活動:找錯

(1)幼兒人手一份數字操作卡,請他們玩找錯字的遊戲,將寫錯的數字圈出來。

(2)教師巡迴指導。

5.活動結束

活動目標:

1.幼兒繼續認識、熟悉、分辨數字1-10。

2.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0的認識》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64~65頁及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

2.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3.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難點:全面掌握10的組成。

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等。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引入。 “數字王國裏,數字9總是認為自己最大,常常欺負比它小的數字,特別是0。小朋友們,你們能幫0想想辦法嗎?”

2.學生紛紛説出自己的辦法:讓1和0做朋友比9大,讓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師總結:今天我們就來認識10。(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數數和認數。

(1)課件顯示本課主題圖:和平廣場 教師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請同學們數一數。

(2)學生分組交流,彙報數的結果。 學生説出有10個人,其中9個小朋友,1位老師。還有10只鴿子。

(3)課件顯示學生説的結果:10個人,天上飛的10只白鴿。加強學生對數字10的直觀感受。

(4)讓學生觀察第64頁的點子圖,並數出圓點的個數。教師這時板書:10,並引導學生讀數10。

(5)學生動手擺學具:擺出10朵小花。

2.教學“撥珠圖”。

教師拿出計數器,請學生上來先撥9顆珠子,撥完之後,老師提問:再撥幾顆是10顆?學生説出再撥一顆。讓學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學“尺圖”。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圖,直尺圖上只填上0、1、2、3、4、5、6、7、8,請學生將9和10準確的填在直尺圖上。引導學生小結: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後面,10比9大。

4.教學“比大小”。

(1)引導學生數出第65頁上兩幅點子圖上的圓點。

(2)數完之後,讓學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內的數及在○裏填上“<”、“>”。

(3)小組彙報交流自己填寫的過程和理由。教師巡視、指導。 5.教學“10的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樹上,掛了10個果子。

(2)請同學們數樹上的果子,然後讓學生們將這棵樹上的果子摘下來,放進老師事先準備的兩個籃子裏。問:將這10個果子分別放進兩個籃子裏,一共有幾種分法?

(3)小組討論交流之後,請小組派代表上來説出幾種分法來。學生能説多少是多少。

(4)教師進行總結並且板書:

(5)學生分組進行擺放學具:10的組成。 學生可以邊擺邊説,或者是一個人擺,一個人説。

(6)學生根據擺的過程,記憶10的組成,並且在書上獨立的完成框內的數。 根據學生在書上填好的。這幾個組成,提出問題:不用擺,看到這幾組,你還能想到什麼嗎?學生馬上聯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組,以此類推。

6.教學“10的寫法”。

(1)引導學生説出:10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字不一樣,它是由1和0兩個數字組成的。

(2)教師示範,邊寫邊講解,寫10要佔兩個“日”字格,左邊格子裏寫“1”,右邊格子裏寫“0”,先寫“1”,再寫“0”,兩個數字不能離太遠。

(3)學生在田字格離練習寫10,教師巡視指導。

三、遊戲

1.準備數字卡片1~9兩份。 請部分學生上來手拿卡片,讓他們找夥伴。手拿數字卡片合起來是10的兩個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組遊戲(同桌的為一組)。 其中1個學生隨意的拿出一個數字學具,另一個學生馬上拿出另一個學具使兩個數字學具合起來為10。

3.完成第65頁“做一做”練習。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九第1題。 課件顯示:數軸圖,請學生上來獨立填數。其餘的同學在下面完成。進一步鞏固10以內的順序。

2.練習九第2題。 課件顯示:衞星發射情景的錄像。 顯示根據錄像上指揮員的發射命令填框內的數。讓顯示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練習九第3題。 顯示獨立在表格裏填10的組成。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四

《5的認識 》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

1、讓幼兒正確讀寫數字5,並能數出5以內的物體數量。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小圓片、小正方體、數字卡、鉛筆、多媒體課件、白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師:小朋友,喜歡漂亮的小金魚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金魚,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它們有多少條,好嗎?播放課件。課件內容:魚缸裏有四

只小魚游來游去的玩耍,換一幅場景後,一個小男孩又放了一隻小魚。出示問題:現在有幾條魚啊?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魚缸:(裏面有4條魚)師:小朋友,我們來數一數,魚缸裏有多少條魚,好嗎?(老師邊引導數邊在黑板上貼小圓片)

2、教學認識“5”

教師又出示一個裏面有1條金魚的魚缸,將兩個魚缸並列放在一起,問:現在一共有幾條魚啊?教師用另一種顏色的圓紙片在4後加1個。(讓幼

兒認識到比4多1就是5和4過後就是5)

3、認識5的組成

數出下列每組圖形中物體的數量。

4、找一找

讓幼兒相互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身體哪些部位的數量是5?

三、我是小畫家

教師展示自己用5個圖形組合的圖形,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圖形畫一個物體,但圖形的數量必須是5個。

四、遊戲活動:(站圓圈)

教師在室外操場上畫若干圓圈,幼兒圍成一個大圓,然後師生一起數:1、2、3、4、5,當數到5時,幼兒迅速站到圈裏,每個圈只能站5人。給站得快又好的小朋友進行獎勵。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內容: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3、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能解決一些有關千米的實際問題,體驗千米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活動:①走100米,數數大約有幾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長時間。③瞭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談話:小朋友們,聽説過五指山嗎?西遊記裏如來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數學王國裏,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長度單位五兄弟。

1、複習已學過的四個長度單位。

(學生比出1米、1分米、1釐米、1毫米有多長;説出表示的符號並板書;説出相鄰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

2、填入合適的長度單位。

世界上最小的鳥體長約2( );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高約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約8( );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電腦厚約15( )。

師:導入:拇指峯上住着誰呢?

二、認識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書課題:認識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用途,你曾在那裏聽過或看過“千米”?

(2)播放相片:這是付老師在高速公路上拍攝到的一些鏡頭,你瞭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標誌:(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橋距廣渠門?千米

(3)千米是一個長度單位,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

①除了汽車,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②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千米作單位?

(4)小結:學到這兒,你對“千米”這個長度單位產生了什麼初步印象?

2、教學1千米與1000米:

師:現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長,一起來看:

播放錄象:(走100米的鏡頭)看,這是我們昨天在操場上活動時拍的錄象,我們數了數,走100米大約要200步

板書:走200步的路約是100米

(走200米的鏡頭)現在走了200米,大約花了3分鐘?

板書:走3分鐘的路約是200米

(閉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長),下面的“小志願者”們走的路就更長了,我們一邊看,一邊認真數一數:他們一共走了幾個100米?

(錄象快放部分學生走10個100米的鏡頭)

師:(2)同學們想一想:把這10個100米連起來,該有多長啊!把答案寫在紙上好嗎?

師:板書:1千米 1000米 這兩種寫法都對嗎?為什麼?它們表示的長度雖然是一樣的,可也有不同點,你發現了嗎?

1千米=1000米,讀來不易區分,你能巧用停頓,把它們區分開嗎?

生:讀

(3)小結: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

(4)師:你能運用所學知識幫助外地遊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門有多少米嗎?

先自己想一想

集體訂正

生:

3、感知、體會1千米

(1)咱們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學校的跑道一圈長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腦子裏猜測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從哪裏到哪裏可能是1千米?

(3)讓我們跟着攝像機鏡頭到校門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象)

請學生閉眼在腦海裏把這段路走一遍。

(4)估計:看了錄象,你知道從哪裏到哪裏大約是1千米呀?你們怎麼估計1千米的距離?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裏説一説。(組內討論)

板書:人走15分鐘的路約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約是1千米

汽車行駛1分鐘的路大約是1千米

(5)建議學生課後用這些方法驗證剛才的猜測想象。

(6)引導:那我們班哪個同學的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7)付老師家離學校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師,會選擇什麼交通工具去上班?簡述理由?

(8)森林公園

看了畫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遠嗎?你會怎麼去森林公園?

(9)小結:學到這兒,大家肯定對千米產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談談你的收穫嗎?

三、鞏固新知,實際應用:

師:1、你們的收穫可真多,我來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要求:看清單位名稱 換算

集體訂正

2、小朋友們看過國慶50週年的閲兵式嗎?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單位)

要求:先獨立填出答案,再説説為什麼?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峯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長度單位間的關係了。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過程

一、啟動導入

1. 複習舊知

師:回憶一下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師:看看,老師的講桌上的這些圖形還是平面圖形嗎?(立體圖形)

師:哪些是我們學過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師:誰上來指一下。(生指後拿走)

師:剩餘的是什麼?

2. 引入新課

師:照上面這樣,説一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柱體?

課件出示:魚罐頭、茶葉桶、樹墩。問:這些是不是圓柱體?

師:(電腦抽象)這是圓柱體的模型。這些圓柱體的高低,粗細都一樣嗎?

師:不一樣,為什麼它們都叫做圓柱體呢?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柱的認識。(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第一是先複習舊知,由學過的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拿走已認識的長、正方體,剩下是要學習的圓柱體,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第二是在引課中就讓學生結合生活説一説周圍有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一是讓學生具有直觀性,二是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習數學並不難。第三是構造認知衝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些圓柱體的高低、粗細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它們都叫做圓柱體呢?學生很想弄個明白,這樣在學生憤悱中引入新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求慾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後,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如何探索的問題。]

二、探索體驗

師: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看看圓柱體有幾個面?它的面有什麼特徵?

學生討論,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學生彙報。

1.底面

師:你怎麼就知道它們的大小相等呢?(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上面的圓形與下面的圓形叫做底面。它們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大家看(教師拿出有蓋的圓柱形物體,拿上面的蓋與下面的底進行比較。)

2.側面

師:我們今天研究的這些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的直圓柱。

3.高

師:觀察講桌上的這些圓柱體,它們的高低都相同嗎?(不相同)

師:哪個高?哪個低?(生指)

師:想一想,圓柱的高低與什麼有關?

師:説一説什麼是圓柱的高?(圓柱兩個底面的距離叫做高)

師:怎麼量圓柱的高呢?(教師拿中間透明的圓柱體容器)誰上來測量一下這個圓柱的高?

一生測量。

師:(教師拿拿直尺圍透明的圓柱體容器外圍轉着比劃)這是不是圓柱的高?這呢?

師:(去掉透明的圓柱體容器的蓋,把尺子垂直放到裏面)如果不考慮圓柱底面的厚度,這樣量行嗎?

師:説一説,圓柱的高有多少條?

師:看一下電腦上的演示。(多媒體課件演示無數條高)

我們看,這些都是圓柱的高,連接兩底面圓心的線段也是圓柱的高。(拿圓柱體體積演示教具,拿直尺在四周比劃。)

師:圓柱沿直徑切開後,切面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上也有無數條高。

師:這支鉛筆是不是圓柱體?

師:鉛筆的高指哪一部分?(生指)

師:平時這一部分我們是不是説鉛筆的高?(不是)

師:説什麼?(鉛筆的長)

師:有時候圓柱體高也叫長或厚。

師:(小結)看一下,我們學過圓柱的幾個面?

師:哪三個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説出:上底面、下底面、側面。]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圓柱體的實物去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並通過練習進一步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學生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讓學生不僅僅停留在感性過程,而且要促使學生向理性認識的轉化。]

練習:

(1)標出下列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

學生做題,實物投影展示。

(2)指出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體?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內容:課本第53、54頁,第59頁1、2題。

教學目的: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數量是8、9的物體,體會8和9的基數含義。瞭解8 和9在自然數中的排列順序,會比較0~9各數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數含義。會正確讀寫8和9。

2、培養學生有序地看圖,有序地數數的方法。

3、結合8和9的學習,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教學重點:正確數出8、9的物體個數;會寫8、9;會比較8、9的大小。

教學難點:基數和序數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引入。

出示主題圖,這是一幅“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圖,誰能説出圖上的小朋友為“熱愛自然,保護環境”都做了些什麼?誰能數出圖中與數字8、9的物體?  (小組討論,彙報時比比哪組數到的物體多,表達最完整。)主題圖為師生提供了數量為8和9的物體有:

①校園兩旁有8棵大樹;    ②花壇裏有8朵花;

③黑板上有8個字;        ④黑板下面擺放着9盆花;

⑤有8名同學和1位老師共9個人在花壇旁勞動;

⑥有9只蝴蝶在花壇上飛舞。

(學生數以上物體時,可能是凌亂的,無序的,教師應通過比較有意的引導他們按一定的順序來數,揭示課題。)

二、學習交流,探索新知。

1、數點子圖,擺學具。8個○,9個△。(師:現在就請你從學具盒裏選出你喜歡的學具,邊選邊數,把它放在文具盒下面,(學生活動:擺學具、互數學具)一邊擺一邊想,擺完幾擺8,把8擺完擺幾。)

2、説説生活中的8和9。

師:你們看,8像一個小葫蘆,9呢,就像是我們吃飯用的小勺子。看來8和9離我們真的好近,你能説説我們生活中的8和9嗎?(比如説《動漫世界》8點開始,螃蟹有8條腿,我有9本故事書……先小組內交流,再全班彙報,讓學生暢所欲言)

小結:其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我們平時要注意留心觀察,讓這些有趣的數字小夥伴走進你的生活。

3、教學數序。

(1)、用計數器撥珠子。先撥7個珠子,讓學生仔細觀察,再撥一個珠子,是幾個珠子?再撥一個呢?(讓學生體會8比7多1,9比8多1。)然後回撥,9個珠子撥走一個還剩幾個?再撥走一個呢?

(2)、引導學生觀察尺子。

師:這些數在格尺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各種尺子),你們猜一猜7的後面是幾,我們一起讀一讀,8的後面又是幾呢?

9前面的一個數是幾,8後面的一個數是幾?誰和8手拉手,9比誰大,8比誰小。

(小練習:(出示直尺圖)

5、比大小。(出示點子圖)

引導學生通過數點子,比較7、8、9的大小。在書上填空。

反饋。小練習: (比較0-9的大小)

師:你能從我們學過的數中選擇兩個,用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大小嗎?

(小組活動:兩人分別拿一個數,第三個拿符號,第四個判斷是否正確。)

6、教學8、9的序數含義。

這裏有一羣蝴蝶,它們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大家願意幫幫它們嗎? (出示蝴蝶圖,學生做在書上)

請看清楚要求:圈出給左邊的 8只蝴蝶。 給從左數第 9只蝴蝶塗上紅色,是什麼意思,再想一想:要給幾隻蝴蝶塗紅色呢?是哪一隻? 請按要求塗色。

7、教學8和9的寫法。

①教師領寫(講解書寫要領和佔格情況);②學生書空;③描寫、實寫。

(8字是一筆寫成。從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筆,自上而下,先寫一個s字,接着自下而上過s字腰間,與起筆處連接,一筆而成。最後請學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寫,再讓學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練習寫“8”。)

指導9的書寫 (9字是一筆寫成,它的上部像個0,它的豎像個1,上半部這個0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圓滑,不能右稜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下方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學生練習在課本54的寫字格里描9。)

三、再次鞏固、應用新知。

1、59頁練習八第1題。

2、各小組“開火車”報數:從1到9,從9到1。

四、全課小結。

大家看一看,我們又認識了哪兩位新朋友呢? 你有哪些收穫呢? 對8和9,你知道了些什麼?

《10的認識》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學會認讀寫10,並會用10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同時注意書寫的工整。

會比較10與1——9的大小,熟練掌握10的組成。

學情分析

學生之前已學過了1~9的數的認識和數的組成,而10的'認識對於學生學習數的組成和進位加法中的“湊十”特別重要。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10的組成,熟練“湊十”

難點:學會認讀寫10,並會用10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同時注意書寫的工整。

會比較10與1——9的大小,熟練掌握10的組成。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10的認識

從1數到9

出示課件,上面一共有幾個數從左數第4個數是幾,從右數它排第幾其中最小的數是幾,最大的數是幾

活動2【講授】學一學

(一)認識10.

1、看一看。觀察主題圖,你看到了什麼説給同桌聽。

2、圖上有幾個學生用數字幾表示加上1個老師用幾表示圖上數量是10的事物還有什麼

3、擺一擺用小棒表示10。出示小棒圖,9根小棒添上1是幾

4、認一認和同桌一起認一認直尺上的數字順序,看着尺子你都知道些什麼

5、比一比你會比較9和10的大小嗎9○□10○□

(二)學習10的組成

1、分一分拿出10根小棒,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2、説一説和小組內的同學説一説你的分法是怎樣的

3、填一填把自己的分法寫在60頁。

4、想一想看到自己寫的組成,你還能想到什麼

(三)學習10的寫法看看10是由哪兩個數字組成的先看老師範寫10,再自己寫一寫。

活動3【練習】練一練

教材60頁“做一做”

活動4【測試】查一查

1、完成課件上連一連和填一填;

2、完成62頁練習十三1—3題。

活動5【活動】總結收穫

學習了本課你有什麼收穫你會用幾和幾湊成十

《10的認識》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及練習九的第1-3題。此內容要掌握的知識是數10、再認識10、10以內數的順序,比較相鄰兩個數的大小,最後學習10的組成和寫數。

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汲取、模仿、記憶和反覆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過程,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感受10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全面認識和掌握10的數數;認、讀數10;比較大小和組成以及10的寫法。

2、能力目標: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增強小組合作交流意識,體驗與同學互相交流學習的樂趣。

3、德育目標: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合作交流,會獨立認、寫10,並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教學難點是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個一就是1個十。

四、教學設計思路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計數的結果,又是計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認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本節課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精美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悦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

課始我以新穎的故事創設情境,巧設疑問,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學習境地,然後讓學生通過數、擺、撥、寫、比等實際操作活動,採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彙報及評價比賽的方式來組織學生認識10,首先利用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又讓學生動手操作,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説一句話,最後抽象出10。這樣通過初步感知——深刻感受——抽象內化三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0—9的各種動物的頭飾,小棒,圖片,計數器等。

在教學中,不是讓學生被動汲取、模仿、記憶和反覆練習,而是創設了動手時間、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環境,體現知識形成過程,體現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新知

1、師:小朋友們,在我們認識的數中,哪個數最小,哪個數最大,你們能從小到大説一説嗎?(學生邊拍手邊説0、1、2、3、4、5、6、7、8、9)再讓生從大到小説一説。

2、今天,這10個數字都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呢!歡迎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動畫故事引入:這些數字寶寶決定成立一個數字隊。9最大,當上了隊長。9當上隊長後很得意,有一天,9對0説:“你呀,沒頭沒腦地,表示一個也沒有,和我比起來,你實在是太小了,真沒用。”0聽了可傷心了。1走到0的身邊悄悄説了幾句話,0露出了笑臉。1對9説:“你別得意,我們有辦法對付你!”

3、小朋友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麼辦法?(生猜)

4、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10”這個數字寶寶。課題板書:《10的認識》。

設計意圖:先複習9以內數的大小的比較,再創設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情境,引起了新的教學思考,引出新課。這裏可以使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繫的,是可以組合的。

(二)自主探究,求異創新

1、學習10的含義及10以內數的順序。

(1)課件出示主題圖。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圖,看這幅圖上畫了什麼?讓學生利用數數的經驗來上台現場數數,其他同學評價。學生爭先恐後。這時師適當點拔:“誰能有不同的數數方法?”請生數出圖上的小朋友、老師、鴿子的個數。教師讓學生上台作現場數數演示,其他學生對此作評價。教師鼓勵不同的數數方法。並告訴學生10個人、10只鴿子都可以用數字10表示。

(2)在計算器上撥珠數數。師操作,先撥9顆珠子,讓生觀察,再添1顆,問一共有多少顆?通過撥珠子你們知道什麼?(所以我們説10個1是十。)

(3)學生數小棒:按要求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檢查後,教師講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個十。10個一就是1個十。再出示一捆鉛筆,問有幾枝,讓學生當眾數數。

(4)做排隊遊戲。

請小朋友站成一排(9人),問共有幾個人?

如果想讓第一排有10個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生討論)

(老師站進去)數一數現在又幾個人?誰是第10個人?你是從哪邊數的?有有誰也可以是第10個人?怎樣數?

(5)聯繫生活,舉與10有關的例子。

我們的身邊或我們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與10有關的事物,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你能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嗎?

設計意圖:先通過撥珠子,讓學生感知數字,再給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台,讓學生在充分的空間中舉出許許多多與10有關的句子。通過讓學生舉例、動一動、説一説、數一數、知道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使學生經歷了由實物抽象到數的過程,感悟到數與生活的聯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這一層次,教師採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並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師生和學生互動的活動構成的,充分地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教師的組織、參與、合作,學習環境良好,學生是真正的主人。

2、教學數序

(1)“10”數字寶寶也想參加到數字隊裏去,它來到數字隊看,0~9這幾個數字寶寶已經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隊了,(出示尺子圖)10來了,它應該排在哪兒呢?

(2)請計數器來幫忙。師先拔8顆,再添一顆是幾顆?(使生能直觀感覺到9比8多1)9顆再添上一顆是幾顆?10顆再去掉一顆是幾顆?(使生感覺到10比9多1)10應該排在哪兒?回到尺子圖,讓生猜猜9的後面是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gw3v5z.html
專題